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网课高中学生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核心、核心培养的概念、意义和内容
什么是核心素养?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知识水平与能力才干等各个方面;
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核心素养在今天主要是时代教育的需求,现代年轻人的特点两个重点问题;
本世纪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式,主要解决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这已经是一种世界趋势,也是我国面向未来培养人才的探索之路。
2.甘肃省会宁县针对“核心素养培养”的思想与基础
甘肃省会宁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干旱山区,虽然“干苦甲天下”,但是也是“西北高考状元县”,这里的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一点也不低于沿海发达地区,加之会宁县自古以来民风淳朴、崇文尚德、人才辈出。
随着全世界“核心素养培养”教育理念的提出、推动与发展,我国教育机构的高度重视,甘肃省会宁县教育系统在新一轮教育改革理论指导下积极主张、探索和研究,根据本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指导“核心素养培养”教育研究。
时展、教育改革、社会需求,那些“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具体的与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
3.核心素养的培养所包括的“核心内容”
3.1信息素养:网络时代,对于网络的获取、利用与创造的能力,对于重要信息的选择、加工与交流,对于培养运用网络文化知识的学习、分析于写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2思维素养: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是当代高中学生不可缺少的核心培养内容;
3.3人文素养: 向着文明方向发展的人文素养目标培养,实现当代高中学生民主与法制、人人平等、正义与诚信等等;
3.4专业素养:让新时代的高中学生具有一技之长,满足社会分工的需要,实现做人和生活的价值取向。
4.培养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必须实施的策略
4.1Z文教材的认真教学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我们知道,语文教材是高中学生(包括每一个年级的学生)学习文化和文学知识的“精品”,因为,语文教材是在浩瀚如海的“文学”资料中精心选编而来的,有外国的中国的、有古代的现代的、有各种体裁的,包含着知识性、思想性、科学性,所以,作为一名高中学生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和用好语文教材,把握好语文教材的基本要求、落实好语文的教学关键、培养好语文的学习能力,着重于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教给学生字、词、句的来源、含义和运用,深刻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
4.2语文教材的强化阅读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二:高中语文素养的培养在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扩大阅读数量,这个“扩大”不是漫无目的,而是具有选择性地实现阅读,当然包括课本阅读和课外阅读两个方面。
4.2.1课本阅读是在教师本着培养高中学生各种素养的基础之上积极的、有效地、科学性阅读,是教师利用课本所含有的文化和精神素养的积极有力指导,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达到语文学习、语文教育和语文培养目的地“重要材料”。
4.2.2课外阅读的高中学生应该在教师指导下所“圈定”的范围内进行阅读,让高中学生阅读具有“思想性、知识性和素养性”的课外读物,在提高文化知识的基础是提高思想素质,从而加强语文素养的有效果、有顺序、有质量的课外阅读。
4.2.3教师要有目的地培养高中学生语文素养,可以采取阅读“汇报”、读书“数量”和文章“成果”的预测和衡量,比如:阅读书籍(文章)的题目数量、写作发表文章的数量、读书笔记和读书随笔的记录数量等等。
4.3语文教材的灵活方法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三: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是教育方法问题,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不同的教学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得当合理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积累文化知识和提高文学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有利于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形成,所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不可缺少的。
4.3.1在备课、授课和总结中渗透语文素养:
4.3.1――1课前准备:在互动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权益和需要,把每一个学生看成是具有创造潜能的人,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和培养学生。
4.3.1――2上课环节: 上课过程中可采取很多种方法来调节学生学习的热情、兴趣与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积极融入互动;主要方法有:
篇2
一、翻转课堂的概述
所谓翻转课堂,无非就是将传统课堂翻转过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单纯地讲述知识,学生只是单纯地听,教学质量取以突破性提高。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会提前录制有关教学内容的微课堂,让学生在课前观看自主学习,在课堂之上教师主要解决学生在微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可以说,这种教学模式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知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翻转课堂大大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包括三个方面,即课前和课上。在课前的时候,英语教师录制好有关英语阅读教学的微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之上,教师组织学生共同探讨,以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在课后,学生应该对所学英语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
1.课前教师录制微课堂,学生自主观看。在课堂之前,教师要研究高中英语阅读的知识点,并录制生动有趣的教学视频。录制的过程中,高中英语教师要注意微课堂视频的时间。通常来讲,学生学习时集中所有注意力的时长在十五分钟左右,因而,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短暂的十五分钟,将英语阅读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句型以及语法详细讲述。众所周知,英语的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教学,学生的语感培养尤为重要。高中英语教师在录制微课时,要寻找一些与英语阅读教学有关的图画、音频以及动画,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只有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英语,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高中学生在课前要对教师精心录制的微课进行认知学习,对其中的重要内容要反复学习。一旦遇到自己不懂的地方,就要及时标记出来,以在课上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观看完教师录制的视频以后,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包括qq、微信等进行相互交流,对彼此的学习有一定的了解。
2.课上积极交流,共同解决疑难问题。课堂是高中学生对微课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归纳交流的过程,教师应该合理引导,学生应该积极探讨,以共同解决疑难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整个课堂同样是学生展现自我提升英语阅读能力的平台。教师要培养高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组织探究式交流活动,对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及时掌握。
3.课后自主归纳总结。在课后,高中学生要认真去做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对所学内容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归纳。唯有自主学习,知识才能变成自己的。高中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课后时间,不断巩固英语阅读知识,要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面提升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
三、翻转课堂在英语阅读教学应用中的注意问题
英语阅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还没有完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提升教师的技术水平。在高中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课前的微视频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对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效果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视频录制之时,要根据英语阅读教学的内容,合理设计视频的时长和视频的内容,以提高学生对英语阅读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充分了解阅读教学内容,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在英语阅读中充分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2.提高高中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就要求高中学习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积极探讨疑难问题,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而这一切的顺利进行,都是以高中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下进行的。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对此教师应该积极引导,以提高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相关的技术设备支持。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需要学校以及家庭的技术设备支持,共同搭建一个网络学习平台,对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状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师生之间要实现积极沟通,以此来保障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顺利实施。
4.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优势。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才市场对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很多高中学校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具有诸多的优势,有利于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之上相互沟通交流,更有利于让高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结语
随着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普遍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逐渐完善,可以说,翻转课堂为高中英Z阅读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生命力,在此背景下,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有了显著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存颉.基于翻转课堂理论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01:93-95.
篇3
(一)教学方式
现代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方式,仍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以老师为中心,单方面传授学生知识。一般情况下,老师会先以阅读开始,让学生熟悉该堂课的文言文,比如:显然学生自己默读,然后老师朗读,学生在这一过程可以标注多音字或自己需要注意的生僻字等。接着则是翻译阶段,和上一朗读阶段有些相似,可以说都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则是记录和复制了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学生是以较被动的方式在学习。这样,学生不清楚文言文本身的含义,即:文字下隐含的内容,也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动态,自然对文言文的认知就停留在表面。很多高中学生翻译文言文困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引导学生深入的了解文言文本体,同时又让学生形成了过于依赖老师的学习心态,因此,多数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仍停留在基础翻译上,并不懂得如何有效的利用文言文知识。
(二)学生生活环境
随着全球信息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现代中国高中学生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根本的改变,包括中西文化的融合,计算机技术普及等,都让高中学生接触到的文文学形式发生了变化,如:学生之间的交流内容和方式,变的更加轻松、便捷和多变,而文言文,则是较古老的一种文学体裁,作为现代学生很难融于这种古代文化。其中,网络已经成为了高中学生所熟悉的领域,在网络中的各种信息,包括:各种类的新闻、短长篇小说和游戏等,都是先以较吸引人的简短标题或图片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加上内容的丰富和多变,而学生在阅读和使用网络工具时,一大特点就是快速性,这些都是传统文言文教学所缺少的部分。因此,当现代高中学生的生活环境特征与文言文特征发生矛盾时,自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言文教学的效果。加上在这种环境下的高中学生,在耐心和专注力方面都有所不足,那么就造成学生在背诵文言文时,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从导致背诵的效率降低。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式
(一) 变“静”为“动”的教学模式
在文言文教学中,很多高中语文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提高教学效果,从而采取了很多办法,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如:利用每一堂课前5分钟,让学生轮流分享一句自己喜欢的文言文。虽然这样做提高了文言文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但仍有较强的局限性,并且本身没有兴趣的学生只是抱着敷衍的心态去完成老师指定的任务。所以, 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首先要改变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印象。
提起文言文,大部分学生联想到的则是:一名老师站在讲台前,学生们则是静坐不动。可以说,多数高中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可以概括为:深奥、枯燥、死板。针对这方面,老师可结合现代学生思维活跃化来制定新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令文言文生活化,拉近学生与其的距离。首先:可以利用以简短的文言文体作业,代替繁重的语文作业。如:老师在让学生总结本堂课讲述的文言文的中心思想,或是让学生总结自己对于该篇文言文的感想时,把白话文的作业形式改为文言文。同时,根据学生接触文言文的时间和文言文的难易程度,可以让学生自己选取文言文的某一段落,作为自己的作业。对于个别文言文水平较差或对文言文特别没有兴趣的学生,老师可利用分小组的讨论方式,而最终得出的答案,也规定需要以文言文的形式回答,并且老师可设计多个问题,让小组内的每一个学生负责不同的问题,这样学生之间就需要共同讨论,在带动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参与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基础较差的学生的文言文水平。
最后,老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可让学生把文言文当做剧本,以表演的方式活用文言文知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写简短的剧本进行表演,两种形式演员的对白,则必须是文言文的形式,并且学生可以进行适当的改动,以培养学生文言文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以此真正让静止的文言文教学,变成生动的,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学习过程。
(二)现代化的文言文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计算机和智能手机已经进入了大部分的家庭中,多数高中学生的生活与三者都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便捷性,来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率。如:组建微信聊天群或老师创建自己的微博、空间等,老师、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分享文言文知识,但为了丰富教学内容,避免加重学生课余时间的学业量,的内容应是间接与课堂的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如:作者或文言文中涉及到到没有详细阐述的人物相关信息,个人从出生到晚年的成长经历,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文化发展等。还可以创建QQ讨论群,在此群内,学生可以讨论自己遇到的文言文相关疑难问题,以免学生在假期自己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单没有及时的得到解决。老师通过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其中,可以及时的了解到学生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以此令每一堂文言文教学更加有针对性,以此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文言文是中国古老而不可缺少的珍贵文化,而文言文教学则是保证其可以永久流传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因此就需要各教师在结合现代学生的需求,不断改变、完善自身的教学内容,以指定最有效也最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篇4
我校于2007年进行了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所用教材是鲁科版新课标,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多维目标的培养。高中化学无论从教学容量还是教学难度上讲,都比初中化学有巨大的提升,所以很多学生在初中学习化学时很轻松也很有兴趣,但一上高中后,由于容量多、难度大,就逐渐对化学科目失去了兴趣,进而在学习化学的方式方法上更加无法适从。为此,就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情况以及他们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本人对我校高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和代表性,问卷是按新课标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主要精神进行设计的,主要采取选择题的形式,内容分为四部分:(1)预习方式;(2)听课方式;(3)制订自主学习化学计划;(4)自主学习化学的方法。
一、预习方式
课前预习对于课堂教学是特别重要的,仅仅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难点、知识网络和思想方法是相对较难的。学生通过预习,能先对知识网络和重点、难点有大致了解,尤其是知识的疑问部分。这样课堂上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能有效地解答疑难点。预习的时候可以采用不同的预习方式,调查后发现:不用教辅资料,先自主阅读新课,圈划疑难点,然后与同学交流的占35.12%;借助辅导资料阅读教材,力求发现问题,并做笔记的占56.75%;单纯的看一下课本,不做文字标注,也不圈划要点的占17.70%。
高中生已经懂得借助教辅资料来预习了,但是这样的话,自主思考的就少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懒于动脑的原因。在课前预习上女生比男生做得要稍微好些。
二、听课方式
作为一名高中学生,课堂笔记应该伴随着学习的整个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清理听课的思路、把握听课的重点,并且为日后复习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它能使我们在课堂上高度集中注意力,深层次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数据显示,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边听边想边记,有疑问的地方在课内或课外与老师、同学讨论的占35.28%,边听边把老师要求记下来的占52.34%,只听不记的占7.50%。
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都是按照老师要求的来记笔记,如果老师不要求记那就不记。结果就是一节课下来根本不知道老师讲了什么、重难点是什么,更不用说掌握知识了。这其实是因为学生长期以来的惰性所致的,而且不分男女。
三、制订自主学习化学计划
高中学生制订自主学习化学计划依次为:已有习惯的占15.20%,偶尔制订的占63.37%,从来没有的占21.43%。
数据显示只有小部分的学生有自主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偶尔制订学习计划,而且这个偶尔还是在老师的督促下才去完成的。这说明现在的学生都是按照老师制订的计划在学习,自主性不够。在已有习惯中,男生所占比例比女生要高8%,这是因为性格所致。对待自己的事情男生比女生更理性、更习惯于掌控自己。
四、自主学习化学的方法
篇5
一、带着目标仔细读
课本本身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章、节、目、段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认真仔细读课本是阅读的最重要的环节。阅读前教师应对课本进行深入钻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精心巧妙地编选几个知识性、思想性都比较强,提纲挈领的思考题,课前写在小黑板上,或上课后迅速简要地写在黑板旁边,好让学生阅读时心里装着问题,有目标。可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因为长时间朗读会产生疲劳,影响读的质量。如果长时间默读,又往往会“一目十行”、“眼神不一”,有的同学会“走神”或搞小动作。随时抽一个同学朗读可提高读的效果。再者,朗读也可消除错字,不认识的字,难懂的词,可以及时指出和纠正。这种读法,既有学生活动,又有教师抽查,能使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因为有思考题引路,绝大多数同学能及时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中心、重点、特点及难点。高一历史课本除正文外还有小字部分作为阅读材料,但不作统一要求,只要求学生明确正文与小字的关系,正文犹如筋骨,小字犹如血肉。
二、提问讨论受启发
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教师就前面给学生的思考题向学生提问检查阅读的初步效果。同时让学生就不理解的问题向教师提问,由教师解答。通过互问互答指导学生对带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进行梳理归类,找出解答问题的论据和方法。
对于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讨论通常是前后四人结合起来分小组进行,讨论时间为10分钟左右。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讲自己的观点,大家摆事实,讲道理,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这样,开阔了思路,加深了对重要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对于那些引起激烈争论的问题,教师可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课后再扩大阅读范围,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将课堂阅读自然延伸到课外,促使教与学进一步结合,深化了教与学的效果。
在提问与讨论中,教师的思维方法、看问题的角度,自然给学生以影响,讨论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讨论中学生既动脑又动口,人人参与,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而且使综合学习能力得到锻炼。
三、思考归纳求深化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和“讨论”两个环节中学生接触和理解到许多课本知识,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材料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就要求学生对阅读了的内容进行归纳和综合,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和前因后果,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将知识的各部分按一定逻辑顺序归纳成系统的有机整体。这样,有助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每节课都如此,会形成知识――方法――能力之间的良性循环,效率会越来越高。将来面对“会考”、“高考”,只不过是一个水到渠成的问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阅读”这一最基本最简单的教学环节上多用些心思功夫,这应是一个最实际的考虑。
归纳一般也控制在10分钟左右,教师以启发、点拨、释疑、小结的形式和学生一起整理知识,“穿线织网”,归纳出教材知识结构和思想内涵。尽可能由学生归纳,一些难度较大的也可由教师归纳总结。教师的归纳要注意两点:(一)化:将基本的理论原理具体化,化为对人、事、制度的有血有肉的分析评价,切忌理论、史实的“两张皮”或生拉硬扯。(二)精:话要讲在点子上,有穿透力,切忌冗长,拖泥带水。这两点,高考题的“要求”和“参考”答案或“标准”答案值得反复揣摩,体会,烂熟于心,举一反三,加以运用。平常备课,就要用规范的最经济的书面语言把答案写出来,并反复修改、推敲,讲时“避免掺水分”。试看会考高考中,不少同学写了一大篇,却使人不得要领,找不出“关键词”、“得分点”,这个教训,从高一就要总结、汲取。
另外,教师归纳还要注意一点:用:即将“教书”和“育人”密切结合,善善恶恶,用历史的经验昭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这样作,有个“度”,要注意自然而然地渗透,不要硬上。更根本的,则取决于教师自己的人格素质和道德涵养功夫。
四、读书笔记不可缺
法国思想家布韦说过:“读书不做记号等于不读书。”高一学生在课堂阅读的同时应认真做好笔记。课堂笔记由三部分构成,即书上划符号,书旁写评注,本上写笔记。
高一年级第一节历史课就应向学生提出阅读笔记的具体要求,如上课需备有红笔或彩色笔专门用来在课本上勾划各种符号。符号可统一规范化,如一般常用的重要语句下面划。必须准确记忆的用表示。…表示关键性的字词。表示对课文内容的质疑。①②③表示几个并列内容要点。表示难认的字或难理解的词。表示课文内容的层次。
写评注即阅读时在课本的字里行间、四周空白处做解释写评语。如读到美国独立战争经过时在书上相应的空白处写6条批注:①莱克星顿枪声(开始);②大陆会议召开(建军);③《独立宣言》发表(建国);④萨拉托加战役(转折);⑤约克镇投降(胜利);⑥英美签订和约(结束)。这6条正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提纲及6件大事。在书上作符号写评注可以使同学阅读时思想集中,提高效率,加深印象,方便记忆;也可以突出要点,把书由“厚”读“北;还有利于今后复习。翻开课本,重点难点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加工等立刻展示在面前,引起对旧知识的回忆,增强了复习效果。
总之,要想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就必须提高高中学生综合能力,而这其中的关键是提高高中学生阅读历史课文的能力,因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篇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5-0001-02
[作者简介]夏斯娟(1983―),女,江苏建湖人,本科,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第二中学教师,中学二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具有信息服务社会化特征的“云计算”呈现出信息技术新革命的态势,这必然对当前的教育技术革新产生一定的影响。“云服务”是元计算发展的产物,虽然当前还处于不断发展与提高的初级阶段,但在网络平台之上的云服务给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各种便利,具备“与时俱进”特征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受到最强的辐射影响。笔者在总结前人探索的基础之上,着力探究云服务融入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之中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为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创造契机,同时也为云服务教育应用的拓展探究提供一点参考与借鉴。
一、高中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云服务带来的优越性
当前的高中学生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身心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而且学生对新鲜的事物与信息接收能力较强,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大部分学生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云服务,比如:学生在上机操作的过程中就会接触到计算机杀毒软件中“云安全计划”,学生在QQ中传送文件时有“存到微云”,在网络音乐中有“云音乐”,在邮箱中有“云附件”……这些云服务给高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无穷的“色彩”,具体体现如下:
(一)高中学生学习过程中数据存储的实效性
在高中信息课程学习中,学生的学习资源远远超过了课本教材上所包含的内容,学生能快速地从网络上获取比纸质资源丰富得多的信息。在学生私有数据资源的保存方面,云服务能够体现出其强大的功能与实用性。高中学校配置的机房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实际操作的场所,多数学校为了安全往往在学生电脑中安装还原卡或者还原软件保护硬盘数据,而且正常情况下不允许学生带其他的存储设备(U盘、移动硬盘、光盘、磁盘等)进入,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但使用云服务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如在学习普通网站架设时,学生难以在一节课完成任务,前一节课中所完成的产品必须保存,以便下一节课继续使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将“半成品”上传到云空间,下次需要使用的时候再进行下载。这种方式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有助于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实效性的提升。
(二)高中学生实现协作学习的重要保证
在高中信息技术的课程学习中,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师的合理引导下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交流,不断调整与丰富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从而获取新的知识,构建新的经验,达到提高自身能力与素养的目标。在信息技术的实践教学中,协作学习是行之有效的新型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以共同的实践活动为平台,促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共同体,共同获取知识,共同提升能力。云服务能够为高中信息技术的学习提供便利的技术条件和实现共同协作学习的资源,通过网络的“共享”功能实现协作。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学生经常会参加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的实践活动,活动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将自己获取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共享于“云”中,其他成员随时可以阅读和下载这些资料,还可以结合自身的独到见解对这些资料进行实时修改与更新,其他成员可以同步分享最新的信息和成果,这一过程加强了学习的互动性和便利性。
二、云服务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实用性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是计算机个人用户之一,在自身日常生活中云服务带来的技术优势和便利显而易见,同时教师也是信息技术知识的传授者,肩负着完成教学目标和提升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重任。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云服务带来的便利和实效性是比较明显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云服务让当前高中信息技术实施网络教学瓶颈问题得以解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从教学的器材和科学技术上看:粉笔和黑板幻灯胶片投影仪;液晶投影电子白板;多媒体PPT教育博客MoodleWeb2.0云服务。网络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教学已经是比较平常的事情,随之催生的网络教学平台、视频专题教学网站等这些突破时间和空间界限的学习资源,有助于高中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但是在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难以顺利、高效地实现网络教学,这一方面是由于大部分高中建设现代化、功能齐全的教学网站需要较长的时间,许多教师还必须通过系统的培训才能熟悉网站后台程序代码的有效运用;另一方面是由于网站服务空间、服务器及网站域名都是付费的,成本相对较高。这些以往感觉比较困难的事情,随着云服务的出现都变得容易多了:信息技术教师只要通过注册账户,在网络云中建立合适的站点,再架设符合自身要求的网站页面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涉及源代码和服务器的维护;学生和教师只要在客户端上访问站点就可以获取信息和资源。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还可以让师生之间及时交流互动、共同进步。
(二)云服务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集体备课提供方便
集体备课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备课组内教师的经验与能力的差异性,往往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好,通过集体备课能够集思广益,集中全体的力量,实现高效教学;学校安排集体备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云服务融入集体备课中,打破了时间的限制,组内教师只要将自己个性化的文档存放在云空间中,其他教师可以访问和修改,最终达到备课效果的最优化,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
三、云服务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带来重要影响
(一)云服务能够有效降低信息技术课程运作的成本
由于高中信息技术在高考制度中并不是统考科目,只是学业水平测试的科目,因此,普通的高中学校对于计算机机房的投入相对较少,这样无形中影响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而云服务的融入能够有效缓解这一问题。云服务对于终端计算机的配制要求不是太高,主要是许多运行程序不需要在本地机器上完成,云服务可以直接提供多种软件的实用功能,因此,课程运作对于计算机的硬盘、内存等要求都会降低,学校某种程度上不需要高价的服务器,也没有必要花太多的人力与财力进行服务器的维护。
(二)云服务能够推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向纵深发展和有效实施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往往是“多面手”,扮演着网络管理员、多媒体设备保管与维护员、计算机维修员等多种角色,这些都会耗费信息技术教师的精力,让他们无法专心研究课程教学。云服务能够让信息技术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来从事课程的研究,信息技术的教学平台在云服务中得以完善,信息技术教师只要专注于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组织。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学习站点进行学习,同时也可以利用云服务与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沟通和深入交流,从而推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实施。
总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信息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重视课程设置与引导学生实现云服务的合理运用,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篇7
一、 趣味性原则
课堂教学热身活动首先要富于趣味性。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人们认知事物的过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热身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但让学生在每单元教学的教学开始之初就对本单元所教学的语言知识产生良好情绪,而且能促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始终保持好奇心、新鲜感和强烈的了解的欲望。通过趣味性的课堂热身活动,可以让学生把学习新的语言知识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从而更加自觉、积极地学习。
二、 针对性原则
课堂热身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一定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在设计课堂热身活动时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高中学生的特点、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情况和熟悉程度以及班级人数等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热身方式。但首要前提是必须通过热身活动引起学生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注意力,点明本单元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讲清楚课堂教学的目的,为讲授新单元的内容作好铺垫。
三、 启发性原则
课堂热身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要注意启发性。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才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营造宽松、和谐的英语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主人。现在的高中生通过小学和初中的英语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英语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而且普遍表现欲较强,所以,在课堂热身活动中,可以通过问题,谈话,讨论等方式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和热身。这样,既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又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四、 新颖性原则
课堂热身活动在设计时要注意新颖性。现代的高中学生,对新生事物和信息都很敏感。他们对新事物都充满好奇感,并迫切地想要认知和了解。因此,英语课堂热身活动中涉及新颖而富有时代性的信息,就能更加引起学生们语言学习的兴趣,热身活动所涉及的材料和信息越新颖,越贴近高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学生对热身活动的参与兴趣就越浓,课堂热身活动的效果也就会越好。
五、 直观性原则
课堂热身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要注意直观性。实践证明,识记材料如果能被直接操作或成为活动的对象,识记的效果则更好。目前,我国的高中学生,尤其是一些农村中学的学生,英语学习还是在一种缺乏英语语言环境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我们高中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尽可能地创设一种有利于英语学习的氛围和环境,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实物如图片、幻灯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导入教学,为新单元的语言知识的学习进行热身,因为这些直观的手段和方法要比抽象的言语描述更为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篇8
二、微课和高中英语语法结合优越性
1.针对性比较强。由于高中学生英语语法的水平,会因为学生自身兴趣、学习能力与基础等受到影响,所以在班级里面学生学生学习存在巨大差别。因为学生掌握的知识存在差异,在进行分层次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加大操作难度,伴随微课出现,能够对上述问题进行弥补。此外,由于英语语法内容相对枯燥与复杂,主要包含词法、时态与句法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师对视频制作时,需要融入分层的教学理念,能够使得学生按照自己兴趣来选取学习内容,以便学生进行学习。并且微课制作过程高效性与灵活性比较高,高中英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作微课的视频,进而提高高中英语的语法教学效果。
2.限制的条件比较少。就目前而言,高中英语语法的教学中,主要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常会会因为各种因素受到干扰,例如:时间、环境与氛围等。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精神懈怠与交头接耳等情况,加之,受到课时的限制,教师的反复讲课效率相对较低,以至于学生无法充分掌握知识点。但是在高中英语的语法教学中应用微课,可以规避传统教学模式缺陷,不可以占用学生大部分学习的时间,教学的内容不复杂,主要是通过某个知识点对英语语法的知识进行分解,把一节课的讲授知识分成小课程,再分次的传给学生,使得学生学习不受到空间与时间制约。伴随现代化物质的基础设施完善,学生仅需将提前录制视频经网络发送给学生,使得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在高中英语的语法教学中应用微课的有效性与价值
1.明确教学过程之中学生主体的地位。现代化教育理念指出,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属于绝对的主体,全部教学的对策需要把学生主体的发展作为目的,而教师只可以作为引导者和辅助者。在高中英语的语法教学过程中,需要把写生当作教学的主体,使得学生掌握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主动权,也就是把学生主观的参与当作基础,使得学生可以全身性参与教学活动。而在微课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对于高中英语的语法教学有较高的兴趣,可以加强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虚拟语气这种语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一个小组5-6人。然后让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与对话,经10分钟左右的交流以后,教师再让小组代表将本组交流成果显示在微视频上,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就同学成果,让其他同学指出虚拟语气的应用不足与巧妙之处,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能让学生明确语法的用法。
2.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当下高中生的情况来看,学生学习动力主要依赖于学习的兴趣,对于现在的高中生而言,若学生对于高中英语的语法充满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学习英语语法,主动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如果学生对于英语语法学生缺乏兴趣与热情,在高中英语的语法教学中,学生就会表现出被动、低迷和迟钝,导致教学难度加大,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但是在高中英语的语法教学中应用微课视频,突破了高中英语的语法传统教学缺陷,能够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得学生积极配合和参与教学活动,进而提高高中英语的语法教学效果和质量。
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比赛,每个小组5-6个人,课前让小组总结所学的语法知识并造句。经过小组讨论以后,在课上让小组成?T通过微视频为呈现本组总结与语法应用的情况,观察哪一个小组总结的比较全面,总结小组造句的精妙之处。综合方面获胜的小组教师需要予以肯定与鼓励,各方面相对较薄弱的小组,教师需要提出建议与指出不足之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
3.将复习框架重点突出。微课的视频主要把知识点、现象与案例作为基础,给教师课堂教学营造便利、灵活环境。在高中英语语法的教学中学习的难点与重点就是语法,为让学生对高中英语语法的知识有便捷与直观认识,在教师设计语法教学时,需要保证所选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贴近。
例如:可以选择与北京奥运会有关的内容进行讲解,因为奥运会已经结束,所以需要采取过去进行时来讲解,再把讲解词发至学生,在学生默读相关讲解词时,可以对视频播放画面进行回顾。然后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经口、眼与耳等感官互动,以便学生充分了解英语的语法知识。
4.?Ω聪敖?行合理引导。选择微课进行高中英语的语法教学时,主要特点为目标明确、知识完整与主题突出等,可以在相关情景中充分展现教学关键内容。通常微课录制方式比较多,设备的摄像法属于常见方式,教师可应用常见视频录制的设备,例如:数码相机与手机等,对生活视频进行录制,视频内容在5分钟以内,使得学生可以在相对真实生活的情境中进行学习。
例如:在对过去进行时视频进行复习时,教师需要应用一些常见事件进行教学,引导高中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忆,然后经发言方式使得学生充分了解过去进行时。通过上述方法进行高中英语的语法教学,能够对学生词汇量进行丰富,同时能够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进行培养。构建主义观念认为,学生学习不是独立与单一的,但是在特定环境之中,可以经过同学、教师合作、新媒体技术应用,提高知识获取效率。
5.丰富与开放了教学内容。就既有高中英语的教材来看,教材内容均是经各方面的专家精心挑选与编排,这样不仅符合现实生活的需求,而且满足高中学生认知能力的现状,有着较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然而,教材当中内容的选择与质量保证都有一定限制,并且教材更新的速度和学生的认知能力、社会生活变化的速度不一致,长久下去会阻碍了高中学生英语的素质能力,导致学生学习效果受到影响。而在高中英语的语法教学中应用微课视频,能够对教材自身局限性进行弥补,
篇9
一、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的高中教育,还是针对性地分为文科和理科两类不同的教育,许多高中文科生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不是非常感兴趣,导致了文科生学习高中生物的过程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对高中理科生而言,尽管理科学生认真学习生物学,但笔者依然发现很多理科的同学往往由于实验分析与总结能力不足,而在生物知识的应用方面显得非常薄弱。综上,本文主要概括为以下四点:
1.课程理念认识模糊
高中生物课教学中很多生物课教师还是停留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对于高中学生生物课兴趣点的激发与培养不是非常重视,导致了许多学生在高一还未分文理科时就对生物课丧失了基本的学习兴趣,对于生物现象和生物概念更是模糊不清,这是当下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之一。
2.教学内容难以把握
生物课的有序开展必须建立在教师对生物课所授内容的熟悉度和把握方式上,一旦教师熟知生物知识,良好运用生物教学方式,那么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必然会上升一个高的台阶。目前生物教学中,生物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上略显薄弱,所讲述的生物内容呆板无趣,所运用的方法抽象难懂。
3.教学实验条件有限
生物科学其实与化学和物理等学科一样,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和实验性,生物课上做一些必备的生物实验,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实验结论得出相关的生物结果是生物课常见的学习和授课形式,然而很多时候生物课程的实验条件与实验装备等不能够满足生物课程的教学要求。
4.教学方式难以执行
很大部分教师已经习惯了用传统教学方法和方法来进行教学,甚至有些教师为了应试教育来侧重教授学生高考生物考点,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最初生物科学学习的目的扭曲。
除了教学过程中暴露的一些重要的教学问题外,还有一些学生偏科、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学习方法不足等现象,也严重影响到当下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上述几个实际问题,本文经过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对应的政策和解决方案。
二、高中生物教学的对策
1.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科学的美好
如何真正地激发学生对于生物的兴趣,是每一位生物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和学习的一门课程。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介绍生物科学的最新发展趋势以及生物学科的有趣现象,吸引并提升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2.创造和谐而宽松的生物学习环境
生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放下自身是权威者的高姿态,要走入学生群中,与学生一起共同探索新知,共同解决问题。在长久合作的过程中,创设一种民主、和平、轻快而宽松的生物学习环境,给学生自由发挥自身创造性的时间,这也是当下贯彻素质教育方针的一个有效对策。
3.结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生物教学内容以及生物的教科书在短时间内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教学风格可以灵活改变,这需要教师形成生物教研组,定期讨论和评比,选择一些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生物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开展生物教学。
4.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让生物课堂变得与时俱进
在目前知识爆炸的时代,网络化和信息化是我们21世纪最为鲜明的特征,多媒体教学早已经步入中小学教育,高中生物教师在此方面的运用能力急需要提高。一定要善于运用网络的力量,提升生物教学课堂的效率,提高学生生物学习的积极性。
5.教授学生合理的生物学习方法
之所以很多学生厌恶生物学习,是由于其未掌握学习生物的方法。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渗透一些必要的生物学习方法给高中生,让他们从最开始就养成严谨、科学、求真的生物学习品质和学习态度,运用合理正确的生物实验总结生物知识,提高生物成绩。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非常庞大而系统的工作,尽管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和根正,但是目前的高中生物教育已经越来越引起了广大家长和社会以及学校的关注,笔者认为,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应当不断加强对生物教材的挖掘和探索,创新新方法和新思路,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促进学生在高中阶段生物学习取得好的收获。希望本文对于高中生物学的相关思考对于促进高中生物教学工作带来有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篇10
Zong Yun
【Abstract】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is a required course for our students. Under the course reform, how to have a good effect i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lass is the first problem that each of ou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is facing. Students are in a critical period of their life,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growth, body quality and sport ability is in a slow growing period, except a few growth indexes, most indexes are still in an increasing period, which is very useful for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But, at the time when the great pressure from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for college is coming to students, their ideas have not become ripe, so they can not be treated not only as young baby but also as grown-up man. As a result, the material problem must be solved concretely. Many factors have decided a good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like teachers’ teaching and students’ learning, which are very important. Into the bargain, people’s idea problem and some external factors will also have an effect on it.
【Keywords】Teaching ideaPhysical education consciousnessTeaching effectConsciousness infiltration and cultivationSubsection requestHarmonious cooperation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是学生发展智力和体力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现代化思维和素质、坚强的体魄的关键时期。高中学生的年龄一般集中在15-19岁之间,生长发育、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的发展刚进入缓慢增长期,除少数发育指标外,大部分指标仍处于正向增长期。
全面锻炼身体,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逐渐形成较为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新课标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体育实践能力,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针对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的特点以及高中学生的身体状况,依据新课标的精神,以及根据自己教学实践,现就如何上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体育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根据新课改精神,体育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行实践,让新课改精神落实到实处。体育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得以体现。体育教学不只是教会学生学习体育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正确看待问题,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首先要把自己所代的课看作很重要,进而才能去严格要求学生。每一节课都要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课,认真编写教案,认真上课,课后进行反思,及时加以总结,进一步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加强理论教学,增强体育意识。从我毕业以来,我是这样认为的:加强理论教学,增强体育意识对于上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在每学期开学的第一节体育与健康课,都要认真备课,上好开学前的第一节引导课,让学生对一学期有一个整体地认识,引起同学们对体育课有足够的重视。在第一节课先总结上一学期或上一学年的教学情况,指出有哪些不足或需要改进的地方。接着讲一下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和有关教学内容,并提出本学期的教学要求。以后利用阴雨天在室内加强理论课教学,引导他们多了解体育方面的有关知识,建议他们阅读一下课本,上网查找有关教学方面的内容以及选项学习方面的有关内容,加上老师给他们讲述有关新课改的内容和有关国内外体育教学的问题,让大家思考作为高中学生我们该怎么去做,让学生提出合理性的建议和意见。
高中的体育课应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使学生明确不仅在学生时代,而且进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能够独立自主地从事体育锻炼,并具有良好的锻炼习惯和体育能力。把课上学到的锻炼方法运用到平时的体育锻炼中去。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是要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平时的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要不断对学生进行意识渗透和培养。首先,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心境,这是提高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师在良好的心境状态下授课,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才能更好地去感染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反之则不然。因此,教师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以便处于良好的授课心境,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意识的渗透和培养。
“参与比获胜更重要”是奥林匹克的精神之一。在教学中,一些学生参与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如何在教学中使这些学生变“要我参加”为“我要参加”。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有良好的心境为前提,并有目的地进行意识渗透和培养是提高体育教学的重要保证。
在1917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中就有许多经典语句值得我们思考。其中有“坚实在于锻炼。锻炼在于自觉。”“欲图体育之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体育之自觉不可。苟自觉矣则体育之条目,可不言而自知,命中致远之效,亦当不求而自至矣。”“此事不重言谈,实在重行,得一道半法已足。”还指出过去的那种体育教学法,“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精神受无量之痛苦,精神苦而身亦苦矣。”我们现在的体育教学就是要改变过去的那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再者,在《体育之研究》这篇文章中透彻地分析了不好运动的原因,总结了体育之功效。这篇文章让那些不好运动和对体育有偏见的人看看,我想是一定会大有帮助的,希望他们能抽一点时间来读一读,特别是我们所带的学生,让他们对体育有正确的认识,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更好地上好高中的每一节体育课。
3.高中三年进行分阶段不同要求教学。在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下,体育课上该教些什么,该怎样去教?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特别是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说好教也好教,说不好教也不好教。高中三年的体育要分阶段不同要求的进行教学。体育教师要认真学习《高中体育课程标准》,认真领会新课改精神,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大胆进行新课改尝试,找出适合本校的教学模式。
高一阶段,由于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受到体育的教学情况不同,如像城里毕业的学生,受到的体育教育情况相对就好些,对于农村学校毕业的学生,受到的体育教育就差些。我毕业以来,带了好几届新生,并对他们做了问卷调查,正式上过体育课的学生很少,对有些器材还不了解。其实这也是好事,更有利于教学。因为他们什么都不懂,从头一点一点地教,他们也很乐意学,教师也教得有劲头。一般地高一要加强纪律要求,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遵守课堂纪律,认真与老师配合。尽可能的不放他们自己去活动,应有组织、有安排、有任务的去活动。每一节课都要留至少十分钟的素质练习时间,因为他们的身体素质太差,尤其是他们的上肢力量太差,需要加强练习。高一上学期进行必修内容的学习,下学期就要进行必修加选项教学,身体素质是关键。充分利用那些有一定体育基础的学生,进行分组教学时,让他们担任小组长,配合老师进行活动。在高一阶段尽可能安排集体活动,让大家有一个集体的感觉,这样才有可能把课上好。
再者,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适时地加以鼓励和表扬,进行区别对待,严格要求。对于自己所带的班级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适时的鼓励和表扬。在高一多运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教师要经常参与其中。对于高一学生既不能把他们当小孩,又不能把他们当大人,要切实去了解他们的心理,要走进他们,与他们经常谈心,让他们多提意见和建议,及时加以总结和改进教学。
高二阶段,由于学生已经对高中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适应,经过高一一学年的严格要求与认真学习,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础,这样上起体育课来,就感到特别轻松。在这一阶段采用选项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选项学习。但仍要严格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采用自主合作式教学,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切实体现出体育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
高三阶段,体育教师要始终如一地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当然这还需要多方面积极配合。高三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心理上不免会产生一些浮躁的情绪,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发现,展开思想工作,进行正常而又有效的学习。在这一阶段,结合学生的实际,在每一节课中,教师不要给与学生更多地讲解和指导。这时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专项,练习的积极性已经基本上被调动起来了,只要给出教学目标和任务,适时地加以指导,让他们自己去完成就可以了。这样让他们在体育课得到充分地放松和体验,充分调动高三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同时还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需要各方面之间进行协调配合,要求场地器材能尽量满足教学。有时,上好一节体育课,也并不是由学生和老师所决定的,它需要各方面之间进行协调配合,要求场地器材能尽量满足教学。比如说有些人就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光重视文化课教学。学校领导不重视,班主任不支持,有的甚至被文化课所占用,先前对学生积极性地调动,看来都失去了意义和作用,这对体育教师的上课积极性也是一个打击,大大降低了老师和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所以要想把体育课上好,还需要各方面之间协调配合,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认识。再者,要求场地器材能够尽量满足。领导重视了,向体育教学方面投入的经费就会增多,场地器材就会满足教学,课也就好上了。过去我们学校是师范学校,班级少,最多十几个班级,班里的人数少,最多不超过五十人,场地器材足足够用,光学校篮球场地,就足以容纳三四个班级同时上课。那时上起课来特别轻松,体育课与文化课也没有主次之分。回想起那时的体育教学,真有一种满足和成就感,课上起来真是得心应手。现在由于办起了中学,扩大招生,在篮球场地上建起教学楼,没有了篮球场地,仅靠跑道仅有300米的操场来进行教学,有时六七个班级同时上课,情况与以前相比可想而知。所以,没有充足的场地和器材,是很难让每个学生在体育课上都能得到充分地活动,教学效果就不会很好。因此,需要根据现有条件,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自制自编一些体育器材。尽可能的把课上好。
总之,上好体育课,取得较好教学效果,是每一个体育老师的追求。上好一节体育课是相当容易的事,但是要上好高中三年的体育与健康课,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就要求高中体育教师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了解情况,适时地加以调节,认认真真上好高中三年的体育与健康课。
篇11
信息技术学考对培养高中生的信息素养起到指导和推动的重要作用。在几年的信息技术学考中发现“无纸化”这一特性并没有改变,试题与题型日臻完善、成熟,更趋于合理,但在学考中发现,由于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我校部分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结果不理想,学生的优秀率很低。怎样才能提高课堂复习质量,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使学生牢固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在学考中顺利通过信息技术水平测试,并在学考取得满意的结果?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信息技术学考复习中的认识和体会。
一、转变思想,推行素质教育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推行了多年,不可否认的是,高中教学还是围着高考转。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对不属于高考的科目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这在许多学校已经成为一个普遍问题,使得一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认识上的偏差,总认为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过不过关都不影响参加高考,在信息技术课上不能端正学习态度,复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学考成绩不理想。我们应对学生进行教育,信息技术学考是检验学生学习是否达标与综合评估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以便很好地应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学生要正确理解信息技术课程,转变思想,转变观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理解学业水平考试的目的和意义,为信息技术学考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注重练习,相互协作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操作课程,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使用无纸化考试,使用专门的考试系统,学生上机操作考试,评估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基础知识很熟练,而基本技能不熟练,考试不会取得理想成绩。有些学校学时数不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其他因素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使用太多时间,模拟学考,因此根据基础知识内容科学地设置一些具体任务,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互相协作,通过完成任务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不仅解决了学生有限的练习时间的问题,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自我学习的能力,同时将学考内容融入到了平时教学中,改善了学习成果。
三、引导学生整合知识网络
我们在复习时,喜欢按照课本的顺序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梳理复习,看起来是系统复习,本质上是把复习课演变成了“堆积式”的新授课,教师泛泛地梳理复习,学生却感觉无聊无趣,精神不容易集中,且时间长了,学生的自由学习时间减少了,降低了复习效率。
新课程改革后,信息技术课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在复习时让学生互相交流在单元复习中有什么收获与心得,把复习的知识内容化零为整,对复习中前后知识的联系、重点、难点进行网络化、系统化的整合。
信息技术学考是复习一学年所学的知识内容。因此,复习时,我们要把零散的知识点整理得有条理,化零为整。我们要认真研究《技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充分了解学考要求与范围,复习时可参考历年考试题型,并让学生在完成试题的同时归纳有联系的知识要点,形成一个知识要点网络,对大部分学生容易错的试题进行指导和纠正,使得知识脉络更加完整,知识链条更加连贯,知识网络更加明晰。
四、注重细节,明确定位
学业水平考试其实考的都是基础知识,题目并不难,但成绩结果并不令人满意。首先是学生练习不够,其次是细节上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在考试中,学生对于选择性的试题只要用鼠标点击相应的标签完成即可,而对于Word,Excel,Flash,Photoshop等操作需要学生操作完成后保存。经常发现一些学生在考试时有以下方面的问题:第一种:学生自以为选择试题做得正确能够及格而放弃操作试题;第二种:忘记了操作试题是需要保存的;第三种:学生没有搞清楚操作对象及位置,往往选错了目标操作,造成试题得零分的现象;第四种:在一个问题上,耗费了很多时间却没有解决,导致后面的试题来不及做完。因此,平日教学与强化训练,应该让学生注意细节,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标准,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要使学生在学考中获得理想的成绩,就要帮助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操作的规范,及时的纠错,经常总结巩固复习概念,等等。在复习时,学生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明确弱点,并充分注意细节,才做到事半功倍,复习才会有实效。
五、心理辅导,积极检查
篇12
一、认真学习高中政治毕业会考的标准,明确考试范围和要求
为了在复习过程中明确复习目标,把握考试的范围和要求,做到有的放矢,提高会考复习的效率。应明确普通高中政治科毕业会考的性质、会考的形式、时间、考试技术指标及试卷结构、会考的范围和要求。
(一)明确会考的性质
普通高中政治毕业考是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通高中文化课毕业考试,是鉴别坚持正常学习的高中学生思想政治课知识和能力素质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手段,属于目标参照为主的终结性测试。
(二)了解会考的形式、时间、考试技术指标及试卷结构
会考形式:闭卷、笔试。
会考时间:90分钟。
考试技术指标:及格率≥90%;平均分76±3分。
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值为100分。
试卷内容及赋分比例:高一政治约占45%;高二政治约占45%;时事政治约占10%。
试卷难度:0.76±0.03
能力层次比例:识记约占30%;理解约占40%;运用约占30%。
试卷题型及赋分比例:选择题占54%;非选择题占46%(简答约占14%,辨析约占8%,分析说明或论述约占12%,实践与探究约占12%)
(三)把握会考的范围与要求
1. 会考范围:高中思想政治科毕业会考的范围包括:具体范围参照《广西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指南》。
2. 会考要求:高中思想政治科毕业会考的能力考核,主要是根据高中毕业会考的性质和高中思想政治科教育目标及学科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第一,识记能力;第二,理解能力;第三,运用能力;第四,恰当使用正确的政治术语,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地进行表述。(具体要求参照《广西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指南》)
二、采取有效的复习方式,提高复习效率
(一)要以课本为主,夯实基础知识
纵观历年高中政治会考考试题,都是紧扣课本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高中政治会考复习要以课本为主,注意夯实基础知识。指导学生复习过程中,要按照《广西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指南》的会考标准,引导学生对各考点内容逐个进行复习。
(二)加强知识整合,构建知识网络,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1. 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一是以某一主要概念为中心搭建放射状知识网络;二是寻找上下课或不同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来构建知识网络。
2. 加强跨学科知识整合,将所学的全部知识融会贯通。
(三)缕清易错易混知识点,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一些易错易混知识点进行归类比较,反复研读,体会其深刻含义,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训练,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在复习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这些易错知识点进行分析比较,让学生明确这些知识点易错的原因,及其正确有含义。如对“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一易错知识点,要让学生分析懂得不同性质的意识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四)及时巩固,加深对复习内容的理解
“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在复习完每一个考点内容时,教师要有目的地及时引导学生巩固知识。其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广西普通高中会考指南》提供的练习,每复习一个内容都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同步练习,以检查复习效果,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
三、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篇13
一、前言
国务院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指出:要“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包括体育课)”,争取实现学校每天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达到学生总数的80%。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建设计划纲要》,指出: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昌盛,要发动全社会关心他们的体质和健康。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继续搞好升学考试体育的试点,不断总结完善,逐步推开。盲校、聋校、弱智学校要重视开展学生的体育活动。要积极创造条件,切实解决学校体育师资、经费、场地设施等问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来临之际,我国还启动了“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这是党和国家关心和重视学生身体健康而对学校提出的具体措施和要求。全民建设计划与阳光工程,促进了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据此,研究者对南村中学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影响因素等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提高学生体质,促进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决策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广州市番禺区南村中学初中600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以“课外体育锻炼”为关键词检索,在中国知网上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并对重要文献进行分析、整理,了解当前研究的现状,为本文的研究开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本研究的主要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与专家咨询,设计了《南村中学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问卷》,问卷设计遵循了社会学和有关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问卷经过结构确定、题目编制、问卷试测、问卷质量分析、问卷修订等几个步骤,问卷于2012年11月南村中学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问卷579份,回收率为96.5%,剔除无效问卷36份,有效问卷为543份,有效率为90.5%(表1),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基本上符合社会调查的要求。
3.访谈法
对广州市南村中学的相关领导和老师进行了中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活动的现状、对体育的需求、体育组织形式以及实施课余体育锻炼的发展规划和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访问调查。
4.数理统计与逻辑分析法
将问卷调查和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类和数理统计。运用SPSS 15.0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信息进行归类,从各种抽象的事实中揭示出事物本质的特征,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对南村中学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分析
1.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分析
动机是直接推动和维持人们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和动力,是激励人们去达到某一目的的主观原因。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是推动和维持进行锻炼的心理动因,是决定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效果的重要因素①。因此,只有充分了解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和目的,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和发展学生的正确动机,这对提高学生的锻炼效果,促进学校的课外体育工作的广泛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调查表明: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多集中在中考升学压力、锻炼身体、舒缓学习压力、磨练意志、健身健美等方面(见表2)。
2.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喜爱程度的调查分析
表3给出了南村中学不同人群多体育的喜爱程度情况。结果表明:78.1%的男生对体育持“喜欢”或“很喜欢”的态度;女生中26.9%的人喜欢体育,34.8%的女生对体育持一般喜欢态度,22.5%的女生不喜欢体育,15.7%的女生甚至讨厌体育。总体看来,53.0%的学生对体育持“喜欢”态度,23.8%的人群“一般喜欢”。由此可见,大多数中学生都比较喜欢体育锻炼。性别是影响不同人群对体育喜爱的重要因素,男生喜欢体育的程度远高于女生。由于青春期女生性格比较内敛,多数女生对体育的喜欢也只是停留在态度上,真正付诸行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的较少。
3.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场所、内容、时间统计分析
表4给出了初中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频数情况,结果表明:43.1%同学每周参加体育锻炼在3次以上,41.8%的学生每周只参加1-2次锻炼,14.4%的学生几乎不参加体育锻炼。由此可见,南村中学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较高。
表5给出了初中学生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结果表明:66.7%的学生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不足半小时,22.8%的学生每次参加体育锻炼时间在0.5-1小时之间,6.4%的学生每次参加锻炼在1-2小时之间,极少数学生每次参加体育锻炼高于2小时。由此可见,南村中学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不长。这可能与其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多为迫于体育中考升学压力,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喜欢体育有关。
表6给出了初中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项目(内容)情况,结果表明:大多数男生经常参加的项目依次为:田径类项目、跳绳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球项目(篮球、足球、排球)和小球项目(羽毛球、乒乓球);而女生经常参加的项目依次为:田径类项目、民传项目、小球项目。其中田径项目主要集中在耐力跑和跳远;民传则以跳绳为主,大球主要以篮球和足球为主,小球则是羽毛球和乒乓球。研究者认为,绝大多数学生都参加田径项目进行锻炼,是与广东省体育中考考试项目设置有关。2013年,广东省体育中考考试项目主要为必考项:耐力跑(男:1000米、女800米),选考项:立定跳远、三级蛙跳、跳绳、投掷实心球、推铅球等。此外,篮球和足球是男生偏好的项目,羽毛球和乒乓球则是女生偏好的项目。
(二)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
表7给出了南村中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影响因素统计情况。“个人兴趣爱好”、“学校场馆不够、设施差”、“器材欠缺,质量差,不便于进行体育锻炼”“运动水平低,没有擅长的项目”等是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由此可知,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是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与生活环境,兴趣爱好,是内因直接制约着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参加,而生活环境则是制约其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外因。有环境和条件却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是学生的观念、态度问题,有兴趣爱好却没有场地开展则是学校及社会对学校体育的重视问题。
四、提高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途径和应对措施
(一)提高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途径分析
表8给出了学生对提高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途径的看法。结果表明:“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体育素养;加中学校体育场馆资金投入,增加体育场馆设施;宣传‘健康第一’的理念,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是提高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最有效的途径;“积极维护并改善学校体育场馆以及其它体育锻炼场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提倡素质教育,减少学生负担,增加学生课外活动时间;积极开展各运动项目的比赛,提高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等是提高中学生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途径。
(二)提高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应对措施
1.教育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更新观念,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了解体育锻炼的价值,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明确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更新体育锻炼的观念,逐步掌握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这样会激发学生锻炼的主动性,自觉地进行锻炼,养成锻炼的习惯②。为此,我们要从低年级开始,宣传“健康第一”的理念,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增强学生体育素养。帮助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并逐步转化为行动,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课外体育指导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激发和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发挥体育课堂教学的科学指导作用。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提高运动技能,需从低年级开始将体育教学课内外相结合,重视课外体育指导,发挥学生课外锻炼的独特效果,使学生在提高体育素养的同时,掌握现代化体育理论和方法,建立全面发展的观念,更好地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终身成为体育运动的实践者。
3.扩大体育场地,改善体育设施,为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提供可靠的保障
近几年来,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学生人数的日益增多,而学校的场地没有扩大,设施没有增加,直接影响到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因此,加大学校体育场馆资金投入,增加体育场馆设施,积极维护并改善学校体育场馆以及其它体育锻炼场地,创造有利于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环境和条件,改变目前体育场地紧张,体育设施缺乏的局面,以满足广大中学生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需要。
4.提倡素质教育,增加学生课外活动时间,积极开展各运动项目的比赛,提高中学生体育锻炼兴趣
提倡并加强素质教育的实施,增加学生课余活动时间,并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喜爱的娱乐活动和比赛,充分利用场地调动学生的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这些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与竞争的意识,提高学生课余锻炼积极性,而且更有利于学校的管理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丰富学生业余文化活动,促进了校园文明建设。
五、结论
(一)南村中学初中学生体育兴趣浓厚,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多为迫于体育中考升学压力,强身健体、舒缓学习压力、健美等方面。
(二)中学生选择参加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运动项目各异,除了广东省体育中考考试项目耐力跑(男:1000米、女800米),立定跳远、三级蛙跳、跳绳、投掷实心球、推铅球外,篮球和足球是男生偏好的项目,羽毛球和乒乓球则是女生偏好的项目。接近一半的学生每周锻炼时间都能在3次上,其余学生在2次以下。大多数学生每次锻炼时间都不超过半小时。
(三)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是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与生活环境。兴趣爱好,是内因直接制约着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参加,而生活环境则是制约其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外因。有环境和条件却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是学生的观念、态度问题,有兴趣爱好却没有场地开展则是学校及社会对学校体育的重视问题。
(四)提高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教育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更新观念,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课外体育指导;扩大体育场地,改善体育设施,为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提供可靠的保障;提倡素质教育,增加学生课外活动时间,积极开展各运动项目的比赛,提高中学生体育锻炼兴趣。
注释:
①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编.体育产业现状趋势与对策[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114.
②张俊英.影响大学生课外参加体育锻炼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2.3(第24卷第1期).
参考文献:
[1] 刘珊珊.女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6):34-36.
[2] 裴立新.试论制定体育产业政策的基本思路和内容[J].体育文史.1997.17(4):10.
[3] 张俊英.影响中学生课外参加体育锻炼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2.24(1):15-1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N].人民日报.2001.3.18:第2版.
[5] 丁冬升,孙会山.中学生体育锻炼状况的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4.23(2):34-36.
[6] 周蔷.对影响高校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因素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0(1):77-79.
[7] 商厚姝.中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模糊综合评判[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3):35-37.
[8] 王培菊.影响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因素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1.20(4):50-53.
[9] 吴美玉.影响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及对策[J].青海中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9(4):21-23.
[10] 王华倬,刘玫瑾,于秀.我国中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3):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