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年个人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研究生学年个人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研究生学年个人总结

篇1

在管理学中,目标管理的概念为:组织的最高领导层与各级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制订出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各项工作目标,然后层层落实,要求下属各部门主管人员以至每个员工根据上级的目标制订出自己工作的目标和相应的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把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核依据的一套管理方法[1]。目标是努力的方向,目标能集中人的精力,激发人的潜能,增加战胜困难的动力,人为了达到目标,可以无穷尽地努力,极尽全力地去寻找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我国企业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进目标管理,现在,目标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卓有成效的企业管理制度。我国自2000年研究生扩大招生以来,研究生的培养规模较扩招前增加了数倍,研究生培养中教育管理工作日益繁重,管理方法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也愈发显著。将目标驱动管理应用于研究生教育,既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研究生自我控制的能力,又能将导师从繁琐的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更为重要的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一、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分析

上海大学叶志明教授在《怎样当一名研究生》中强调,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定义是:本科后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的专业教育。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主要是通过研究为手段来掌握知识、运用知识[2]。这一特征表明,研究生的学习与本科生存在很大差异。本科生学习的是该专业最成熟、最常见的基础知识,主要通过教师课堂讲授获得知识。本科教学以老师为主,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将问题提出来,分析给学生听,然后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本科生的培养呈现群体性特征,有确定的班集体,有班主任、辅导员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一个班级的同学学习的课程基本相同,在学习上,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帮助、相互督促。研究生教育是在专业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强化科研能力的培养,呈现个体培养特征。一般在导师的指导下,对某个问题进行研究,学习与研究课题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一般通过自学来掌握,要从零散的论文、专著等文献中获取到系统的知识,要学会自己分析问题,并在纷繁复杂的环境里、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研究生的培养特点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学习。研究生学习要有很强的主动性,要主动搜集资料、阅读文献,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目标驱动法是研究生进行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

研究生自我学习和研究的性质决定了他们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管理。研究生的自我管理是研究生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要求,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过程[3]。自我管理的方法有多种,目标驱动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目标驱动法,就是要摆脱本科期间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避免学习的盲目性,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奋斗的方向和学习中战胜困难所需的动力。目标分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研究生入学后首先要确定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毕业后是参加工作还是继续深造;要制定每学年的学习目标,如第一学年主要是完成课程学习、参加学术活动,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一些必需环节;确定研究课题,跟高年级的同学学习实验方法与技术,等等;第二学年主要是确定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的研究实验;第三学年结束研究实验,整理数据,撰写论文,完成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办理毕业相关手续。近期目标可以分成学期目标、月度的目标、每周的目标任务,具体的指标应根据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结合已经制定的远期目标来确定。近期目标不可过高,不要急于求成,要步步为营,螺旋上升。制定目标,通过努力达到目标,增强了自信,给自己带来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形成良性循环就会觉得学习很有意思,能从中得到很大乐趣,从而向更高的目标去努力。

三、目标驱动启发式教学是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有效方式

目标驱动的教学方法,就是以目标为基础和核心,围绕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4]。首先,教师要结合研究生课程教学的规律、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研究生的培养层次和培养要求,以及社会发展需要,制定每门课程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课堂教学就能有的放矢。不再是单纯的教师讲授,可以采用讨论式、启发式、实践参与式等互动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只需要讲一些重点、难点的知识,主要是学生课下的学习、消化吸收和运用[5]。钱伟长教授曾在上海工业大学做过一个试验,选择一个班,40多名学生,教师发一个指示性的大纲给学生,告诉学生这个星期应该看哪几段,然后提出几个问题让他们考虑。这个班学生自学了一年,开始时乱极了,学生意见很多,后来掌握了自学的方法,慢慢地意见少了,到三年级、四年级毕业的时候,这个班学生是全校最好[2]。广西大学也在《数据挖掘》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做了目标驱动体验式授课的尝试。教师制定好《数据挖掘》课程教学目标,概要性介绍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以及该课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根据教学目标布置给学生一个项目,引导学生围绕项目查看资料,运用所学知识完成项目。在项目完成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很好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还能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4]。

目标驱动启发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组织、协调等能力都能得到提高,从而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四、目标驱动管理是导师指导研究生的高效模式

研究生在入学之初,导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共同商议确定培养计划,可以制定三年总体计划和各个学年的阶段计划。总体计划应包括需要完成的学分,参加学术活动、实践活动及发表学术论文要求,学位论文需要达到的水平等。第一学年的计划包括修读的课程、参加学术活动、对实验室情况的了解、掌握实验仪器设备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等,并初步选定研究方向,指导其完成该方向国内外文献的检索、阅读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选题;第二学年的计划主要包括确定研究方案并撰写开题报告,开展试验研究并分析研究结果,学术论文撰写以及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等;第三学年的计划包括实验结果的进一步分析、整理和挖掘、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撰写、职业规划等。根据培养计划,确定考核指标。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按照计划进行学习和开展科研工作,定期完成阶段性总结汇报,并进行自评和研究小组内的互评,导师结合研究生汇报、学习成绩和平时的表现情况给予评价;综合学生的自评、同学互评和导师的评定结果确定考核等级。每个季度或每学期考评一次,考核结果作为优秀奖学金、“三助”岗位助学金以及优秀毕业生评选的依据。导师还可以根据考核结果选拔优秀研究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对于考核不合格的研究生,进行批评教育,予以重点指导,多次考核不合格的,可以停发助学金,甚至劝其退学。博士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和科研素质训练应在硕士阶段基本完成,对他们的指导,应以创新突破为目标,引导其涉足新领域、新技术、新方法,自主发现创新目标,确定技术路线,突破关键技术和撰写高质量论文。

导师采用目标驱动模式管理研究生,一方面,能尊重研究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研究生成长留有足够的空间让其自由发展,这样,既锻炼研究生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导师也能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在研究生中能形成激烈竞争机制,通过考核来确定优秀研究生奖学金的等级、“助研”岗位的资助与否,以及“助教”、“助管”岗位的分配,考核结果与研究生的切身利益挂钩,可促使研究生不断进取,充分调动其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

目标驱动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卓有成效方法,现在正逐步被应用到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目标管理的主旨是用“自我控制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因此,对研究生实施目标管理,需要研究生要有较强的自我管理的能力,另外,制订具体的、切实可行的目标,制备完善的评定考核办法,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是目标驱动管理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刘雪梅,胡建宏.管理学原理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87.

[2]叶志明.怎样当一名研究生[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59.

篇2

机会成本指因选择考研而“放弃”的机会所折合成的成本。通过中国新闻网挂网调查3个月显示,2015年已签约的本科生的平均薪资为3694元,从签约单位所在城市来看,选择在“北上广深”就业的本科生签约月薪为4364元要比省会城市的月薪(3692元)高出672元,比地级城市及以下的(3162元)高出1202元[1]。通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本科生的就业薪资还是不错的,那么这也显示出,考研的机会成本不低。考虑到调查数据存在一定的偏差性,我们结合招聘会市场常给出的薪资作为参考,结合网上问卷调查将本科生毕业前三年的月薪均值暂定为3500元,那么三年就是126000元。

1.2 非机会成本

非机会成本主要由读研时期的消费成本以及此成本的投资收益损失费用两部分组成。

1.2.1 消费成本

据2014年《青岛早报》公布,山东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下发的研究生教育标准称山东省高校研究生学费每年最高将达到8000元,专业硕士学费最高可达一万元[2]。三年读研学费即24000元。青岛高校研究生住宿费每年均值在1000元左右,学生生活费因个人差异而存在着较大差别,我们通过数据调查取均值按每月人均800元计,每学年在校时间取10个月,则每学年生活费为8000元,三年生活费、住宿费、学费之和即51000元。

根据相关调查,我们得知备考一年的资料成本大约在3000~4000元[3],更有甚者高达几万元。除购买考研资料之外,考生们还需交考研报名费150元,到报考学校进行复试,交通费用也由此产生。根据有关调查,考研期间的交通费用大约在800元。即其他成本共为950元。

综合以上两点,我们可以看出读研的消费成本C消费=51000+4000+950=55950元。

1.2.2 投资收益的损失费用

根据上面我们得知,读研的消费成本为55950元。如果这些费用不投资于教育,而是用于其他投资,那么研究生三年的非机会成本又将获得多少收益呢?我们以最基本的银行存款来进行假设,目前2015年的三年存款年利率为4.68%。所以三年所得利息为i=C投损=A×4.68%×n=55950×4.68%×3=7855.38元。

1.3 小结

读研总成本=机会成本+非机会成本,结合我们上面的理论,C成=C机+C非机。再根据我们调查到的数据C机=126000,C消费=55950,C投损=7855.38。则读研总成本C成=126000+55950+7855.38=189805.38(元)。

2 读研收益

2.1 读研期间所节约的生活成本

读研和工作不一样,读研期间居住宿舍,用餐食堂,虽有花费,却远远不及工作的花费数目。下面我们来算一下读研三年将会节约的生活成本,相关数据以青岛地区为例。衣,一年节约费用约为2000元;食,一年可节约2400元;住,一年的房租为12000元[4](此处是以合租为参考标准);行,一年节省的交通费用为960元。

综合上面的数据,我们可得C节=C节’×3=(C衣+C食+C住+C行)×3=(2000+2400+12000+960)×3=52080(元),即三年节约生活成本为52080元。

2.2 读研期间奖学金收益

伴随2014年秋季自费读研政策的施行,研究生奖学金制度也随之出炉。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文件,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将现有的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范围覆盖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内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硕士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具体标准由各级财政部门会同高等学校主管部门确定,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建立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5]。读研三年即为3×6000=18000(元)。

2.3 毕业后薪资收益

从终生收益总和来看,到60岁,研究生收益总和比本科生收益总和高655574元。由于终身收入涉及时段较长,中间变数较多,所以上表只能粗略的代表终身收入预期。不过,毫无疑问,从长远来看,研究生薪资收益远大于本科生。(表1)

2.4 小结

根据C收=C薪+C节+C奖,在考虑研究生毕业后终身薪资收益的情况下,C收=2280244+52080+18000=2350324(元),相比于读研成本189805.38元,可以明显看出收益大于成本。

篇3

专业型硕士(后简称专硕)是为满足对高素质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而设立的新学位[1]。自1990年设置专业学位以来,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然而工学的专业学位仅有建筑学学士、硕士及工程硕士,难以适应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克服专业型硕士过少,学术型硕士(后简称学硕)过于理论化而实践太少的问题,教育部于2009年设置并招收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同时减少招收学术型硕士[2]。然而,由于专硕目前的培养模式多传承于学术型硕士,导致人才培养的同质性,难以适应国家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培养模式的要素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和教育评价[3]。由于专硕是新设置的学位形式,其培养模式仍在探索完善过程中。以交通运输工程(0823)一级学科为例,其四个二级学科研究内容各具特色,但均按照一级学科统一招生,因研究内容差异较大,各二级学科独立制定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4],致使研究生入学考核、生源质量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而在专硕的培养过程中,因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差异、学制过短、培养内容沿用学硕、考评体系不完善等多种原因,其培养效果未达到预期,就业情况相比学硕有一定差距。以长安大学为例,专硕的就业率约比学硕低10%~20%。为规范专硕的培养,提升专硕的素质,应针对其培养要求,优化及完善培养模式,即明确培养目标、调整培养过程、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教育评价。

一、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深化策略

世界上主要国家硕士学位的设置类别及学制信息,大都将硕士学位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学术型硕士着重培养对应学科领域中知识掌握程度和理论修养水平,拥有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资格,学术型硕士一般分为理学硕士和文学硕士,学制多为2~3年,培养方式一般为授课、部分课程实践加毕业论文。专业型硕士主要培养应用型开发性研究与设计能力,对理论修养和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没有特定要求,专业型硕士名称根据学科确定,如工程硕士或工商管理硕士等,其学制多为1~2年,教学及考核方式多样化,案例教学、研讨教学、行动教学、公司实习、课程实践等形式都可灵活的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专业型硕士在国外综合采用论文、设计、报告甚至结业考试等形式来考核研究生是否具备了从业的实践能力。同学术型硕士相比,专业型硕士更注重对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专硕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的坚实基础理论和宽广专业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5]。国家对专硕和学硕的定位同等重要,两者培养方向虽有不同,但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一致[6]。专硕的培养应遵循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从基本技能到创新能力的思路,专硕培养过程中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以产学结合为途径,以提升职业能力为目标,强化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

专硕培养模式中存在课堂学习环节偏理论化、实践环节对动手能力培养不够、培养时间偏短、考评体系未针对专硕培养特点等问题。在优化专硕培养模式时,应依据职业领域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需求,科学制订培养方案,具体实施策略包括以下几方面。

1.优化专业型硕士的学制,依照专硕在不同阶段的培养要求,优化各培养阶段的培养计划,确保专硕能力的培养。

2.优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现场观摩、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参照行业资格认证知识体系设计课程,充分体现应用性、实践性,实现课程学习与行业需求的接轨。

3.完善课程教学评价标准,转变课程考核方式,着重考察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4.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强化专业型硕士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大力推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

二、专业型硕士培养过程优化

1.学制。按硕士培养要求,硕士的培养应分为基础知识学习阶段、专业知识实践阶段、理论总结升华阶段、综合能力提升阶段及创新能力培育阶段等,上述培养阶段分别对应专业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基础课程学习、课程设计(学校)、学术论文撰写、项目实践(校外)及毕业设计等环节。教育部建议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采用学分制培养,其学制一般为2年,在学期间需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7]。在专硕培养过程中,第一学年为基础课程学习、课程设计等环节,第二学年为项目实践、毕业论文撰写等环节,多数学校对专硕没有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专硕作为和学硕有同等能力培养要求的学位,难以在2年或更少时间内达到学术型硕士2.5~3年的培养要求,加之未设置有效的退出机制,使其培养要求较难达到,建议延长其培养年限至与学硕相同,从而使专硕成为具有组织协调能力、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等的高级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

2.课程体系。目前国内各专硕的课程体系多沿用学硕,仅在学制及所修学分等方面有差异,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及课程考核要求等差异很小。建议专硕的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根据硕士研究生所开设课程的性质,研究生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实践型课程及科研型课程[8];专硕课程体系的优化思想为加强实践型课程体系的建设,适当减少科研型课程;为夯实专硕的基础,需开设足够的基础型课程,其中与专业方向相关性不强的基础性课程可适当合并;可根据专硕的培养要求及优化的学制,将专硕课程体系分为基础素质培养、学科基础实践、综合能力培养及创新能力培养等环节。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着重基础性课程的培养,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集中开设校内实践型课程;第二学年主要为校外实践环节,在此期间除完成所实践项目外,还应将所实践内容进行总结与提升,若培养机构校外培养条件不成熟,可由通过参与或主持校内导师的工程或科研课题等形式完成;第三学年为所学内容的升华,完成毕业考核。

3.考核体系。建立科学的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体系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按照专硕的特点,优化课程教学、中期考核、论文审核和答辩等培养环节的检查和评估制度。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科学的管理组织、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提升专硕的培养效果。为实现专硕的培养目标,完善培养过程的监管体系,提出建立“五级考核体系”。五级考核体系分别为:入学考核、课程考核、实践考核、中期考核及毕业考核。五级考核体系同传统硕士考核体系相比,增加了入学考核及独立的实践环节考核两个环节,并对其他环节的考核结合专硕特点进行优化。实践环节分为校内实践环节及校外实践环节,在实践环节完结后,由实践负责人对专业型研究生在实践中的表现进行考评,考核通过后,获得实践环节的学分;考核不通过者,需重新参加实践环节,直至考核通过后获得实践环节学分。

4.质量监控体系。健全研究生的培养监控体系是保障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水平的重要措施。为保证专硕的培养质量,从质量监控体系、强化过程管理及突出指导教师作用等方面出发进行保障。质量监控体系是培养监控体系的重点,宜成立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专门负责制订专业型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完善培养方案、建设课程体系、开展质量评价等。专业型学位应注重高水平工程应用和高层次职业胜任能力评价,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要坚持在学培养质量与职业发展质量并重,培养监控体系中还应强化过程管理、完善专业型硕士生的管理办法和管理流程,加强入学初、课程教学、实践教学、中期考核、论文审核和答辩等培养环节的检查和评估制度。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科学的管理组织、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管理过程的规范化和精细化。

三、结论及展望

我国的专业型硕士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培养模式、培养方法及保障体系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优化。针对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存在的问题,在国内外硕士的培养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优化了专业型硕士的学制、课程体系及考核体系等内容,以提升专业型硕士的综合能力,其结论可作为其他相似工程学科专业型硕士培养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彬.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人才需求及其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70-74.

[2]高文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36):59-61.

[3]阴天榜,张建华,杨炳学.论培养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1998,(4):46-47.

[4]秦焕美,韩艳,严海.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6):191-192.

[5]梁茜,段全安.把握特点,严格要求,精心培养工程硕士[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6):65-66.

篇4

研究生的培养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科建设、导师队伍、科研实力、教、学、管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严格的管理,而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研究生的考核机制对研究生的质量调控和把关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建立科学的研究生考核机制,加强质量管理是时代的迫切要求。

在我国,研究生的招生首先是初试,即参加国家规定的全国统考的笔试,考试科目包括第一外国语和专业课测试。经过初试的考生,才能参加由招生院校组织的复试(或面试),包括外语口语和专业知识的考核。全部通过考核,才能取得入学资格。而随着研究生学位制度的改革,在校的硕士研究生按照学位要求,在校脱产学年半或三年,在此期间除了要拿到学位要求的学分之外,还必须修完学校规定的阶段任务,譬如阶段考查、中期考核等,以此来保证研究生的质量;研究生除非特殊情况,研究生提前完成所有的学分和任务,也很难提前毕业,所以我国现有的研究生制度是不完全的学分制。

而在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中,研究生既要考虑学位的要求,又迫于当前就业形势的压力,除了完成学位规定的要求外,很难有时间和机会去考虑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从而造成入学考试严酷、硕士培养宽松、择业形势严酷的无奈局面。如果能充分利用硕士阶段,注重过程培养,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则对择业大有裨益。

1我国研究生考核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 精英教育弊端,不利于能力培养。当前我国的研究生入学推行的是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只有通过了第一轮笔试的考生,才有机会参加复试,并且第一轮的笔试成绩在最后录取阶段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这样就使那些应试能力强、科研能力弱的学生却成为了研究生队伍中的主力,必然导致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下降。

(2) 考核方式固化,不利于创新思维。由于我国现在推行的是传统的学年制模式,而不是完全学分制模式,导致学生一般不允许提前或推迟毕业。这等于把所有的学生都放在了同一水平线上,用同样的考核方式对待所有学生,这种“一刀切”的考核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多样性,不利于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考核目标单一,不适合工程需要。我国长期以来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课程设置和考核内容来看,“学术研究型”为最主要类型。但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改革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有大量需求。供需双方的矛盾冲突日渐凸现,对硕士研究生培养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价值追求亟待由单一学术型转向多元复合型。

(4) 考核机制老化,不适合扩招现状。近几年研究生的扩招,使传统培养机制的弊端显现出来,虽在培养过程中严格把关,但随着人数的增多,各类人才能力应适应当前复合型人才的社会需求,要从保证工程能力,保证适应社会需求来衡量研究生的素质[1-2]。

2注意过程培养的研究生考核机制

与当前的硕士研究生考核机制并不矛盾,结合当前实行的研究生考核机制(注重学分的完成),在其基础上加以丰富、强化的结果,体现在硕士培养过程中考核的特点,更注重研究生培养的过程、更注重社会对硕士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需求。

注意过程培养的考核机制,在传统研究生考核机制的基础上,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研究生提供使其成才、培养能力与素质的最佳帮助,使其感觉到在校期间有较大的收获,并为其毕业之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而这种培养过程要依赖培养过程中合理的考核机制来保证与实现。

2.1以理论课程学习为基础

理论课程学习主要是指学位规定的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一般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位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验课,是反映本学科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课程,是获取硕士学位必须完成的课程;非学位课包括必修环节和选修课。

必修环节为保证硕士研究生有必须的技能而设置,选修课则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本学科或领域的最新发展而设置。每一位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规定至少修满32学分,其中,获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6学分。

这些都是研究生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或者说是基本条件,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来说,这些要求都是必须的,注重过程的研究生考核机制也要求学生必须完成这些课程及学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为实践能力做好理论准备。

2.2以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

传统的研究生培养对工程实践能力基本不做要求,但随着行业发展的需求,对工程实践能力、软件工程开发能力、管理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各行业、各部门都希望接受到有工程实践经验的研究生[3]。

注重过程的研究生考核机制就是在此环境下,强调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除完成必修的学分外,要求研究生尽量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工程项目,以此作为工程实践培养能力的平台和考核依据。硕士研究生除了在完成学位要求的课程与学分外,研究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研究兴趣,通过实施研究生与导师组双向选择的方式,学生可以进入不同的课题组,参与项目的开发。研究生通过参与项目,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编程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导师组也可通过研究生做项目,考察每位研究生不同能力,有的放矢的进行培养,注重个性。

在学年或学期末,通过总结每位研究生参与项目的情况,对其工程实践能力做出考核,以此给研究生一定的项目压力,并使其转换成动力,促使其不断进步。同时,导师也能根据每个研究生的实际能力,有的放矢地指导和培养学生的专长,发挥研究生的特长,以利于其就业选择和人生发展。

2.3以实践活动能力为重点

研究生培养方案对研究生的实践活动有相关的规定,如规定有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环节。教学实践要求硕士研究生应完成协助指导2名本科生毕业设计,或辅导2学分的课程,或其他等量的教学工作量。社会实践部分要求写出书面报告,内容包括思想小结和技术报告两部分内容,鉴定通过者获得1学分。

虽然有相关的规定,但执行起来多流于形式,效果也有待考察。而我们通过研究生参与项目的过程,锻炼其社会实践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项目管理的能力,这些都是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不可能得到的经验与能力,也是研究生选择就业与参加工作后的优势,更是符合毕业生接收单位要求的复合性人才。

在年终的考核中,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也作为考核的一项要求,这项能力更能体现注重过程培养研究生考核机制的优点,对硕士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参与项目经验与实践活动的平台,使其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优势。

2.4以理论研究能力为目标

理论学习能力主要是考核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以此作为其理论研究能力的考核依据。传统的规定,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摘要(中、外文)、综述、理论分析、实验与计算、总结、参考文献和必要的附录等。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校期间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更体现研究生的理论研究与学术水平。

注重过程的研究生考核机制对研究生的理论研究能力同样要求很高,结合学校对学位论文的规定,要求研究生一定要结合参与的项目,来完成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将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工程实践经验等总结、提炼出来,通过学术论文的方式发表,或写成学位论文,这样不仅研究生从中积累了经验,得到了理论升华,而且整个实验室所有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成果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来自于实践经验的学术财富,对整个实验室的发展大有裨益[4]。

3结语

总之,研究生教育是国家高层次的教育,是国家教育的精华。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重任,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不仅是对研究生个人发展的肯定,更是对国家研究生素质教育的肯定。

参考文献:

[1] 夏春和. 浅谈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J]. 计算机教育,2009(21):36-37.

[2] 潘武玲,曹向飙. 改进我国研究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之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28(4):52-55.

[3] 周鸿玲,李雁翎,王丛林. 应用型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8(20):127-128.

[4] 姜晓平,吴爱武. 研究生培养质量自我评价指标的初步构建[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7):92-95.

Study on the Process-oriented Postgraduate Assessment Mechanism

TANG Yong-li1,2 , YU Jin-xia1

(1.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454003, China;

篇5

二、金融行业未来发展评价

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业和证券业,属于经营货币和资本业务的资金密集型行业,由于具有较好变现能力和流动性,属于高人民币资产的行业,人民币升值将吸引国际资金大量流入,对金融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各个研究机构也从行业中观角度阐述了看好行业的发展前景。

三、职业的选择

金融学专业,就业面比较广。较主要的有三个类型:从商、从政、学术。对我个人而言,我选择从事商业经营的职业方向。将来就业可以是金融机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非金融企业(主要是作财务和投融资分析)。

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方案:

大学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规划:

1,总的规划:通过大学的学习,努力学好自身专业知识,掌握必要经营管理技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增强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在寒暑假期间参加短期社会工作,至少赚够自己的生活所须。积累自己的人脉,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企业领导能力。总结出适合当代中国国情的创业方向。

2,具体规划方案:

XX年-2010学年第二学期:

1,四月份:考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

2,六月份:考取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证书。

2010-2010学年第一学期:

1,十二月份:考取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证书。

2010-2010学年第二学期:

1,考取金融专业英语资格证书。

2,复习备战明年的研究生考试。

2010-2010学年:

1,全力备考,心无旁骛。

毕业后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方案:

2010-2013年:攻读研究生学位。

2013年-2019年五年规划:

这五年主要是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领导能力,资金储备。

职务目标:从企业的一般职员到企业部门经理(理想中是外资或合资企业)。

·能力目标:熟练处理本职务工作,工作业绩在同级同事中居于突出地位;熟悉外资企业运作机制及企业文化,能与公司上层进行无阻碍地沟通。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并且积累自己的人脉、金脉、知脉。

·经济目标:五年年薪平均5万以上。

2019年以后规划:

职务目标:创业。

能力目标:形成自己的管理理念,有很高的演讲水平,具备组织、领导一个团队的能力;与相关公司决策层有一定的沟通;具备应付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有广泛的社交范围,在业界有一定的知名度。

·经济目标:年薪10万以上。

五、成功标准:

我的成功标准:一个人树立了积极向上的目标,经过了努力奋斗,有了正面的收获,就是成功。

每个阶段中只要自己尽心尽力,能力也得到了发挥,都会自我的提高,即使目标没有实现我也不会觉得失败,至少自己努力过、尽力过、拼搏过,我不会给自己后悔的理由。

成功之路有许多条,成功的定义也有许多种,只要在理想的指引下,真正做了自己想做的事,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是一种成功,就应该为此感到自豪和快乐。

篇6

一、引言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特征日益凸显,其核心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本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其中人力资源开发是这一系统工程能否完成的关键。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西部开发不仅需要项目、资金、技术,更需要大批的高层次人才,另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产业机构调整,科技进步及西部地区教育的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也必须依靠高层次人才。因此西部地区必须大力发展和改革高等教育,培养大批符合西部开发要求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形成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优势,为西部开发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顶端,其所具有的公共产品属性更少,私人产品属性更多。因此,在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制的情况下,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也是一种投资行为如同一般的商业投资一样,对研究生教育的投资行为也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研究生教育投资的行为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许多文献资料从人力资本投资和教育成本等方面来讨论此问题。舒尔茨总结了人力资本的研究成果,设计了教育投资价值的计算方法。指出人力资本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斯彭斯(spencer,1973)提出了“教育甄别假说”,指出教育促进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加了生产率。明瑟收益函数是研究教育收益率的常用方法,应用简便。多数的研究者应用此函数分析教育收益。李元春用2000年的城市工资水平,计算出研究生的明瑟收益率是21%。卢晓东运用成本补偿理论分析研究生学费的定价,得出研究生教育成本并不一定随教育级别的提高而提高。赵恒平等分析了研究生个人投资的成本收益。认为教育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用内部收益率法研究了研究生教育的收益率。孙满等将研究生教育成本分为个人直接成本、个人间接成本和风险成本。林荣日对研究生教育成本内涵和估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估算研究生教育成本应分为学习阶段、研究阶段分别进行,最后累加。龚波从研究生教育成本具体内容计量、来源渠道等方面人手,比较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成本,建议要制定研究生的成本补偿方案,改革研究生的资助形式。夏婷婷分析了研究生教育的个人机会成本。认为机会成本包括收益成本、就业成本、时间成本、心理成本。

二、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投资现状分析及存在的

问题

研究生教育过程一般以四种方式进行:(1)课堂讲授。(2)研讨班。(3)研究生独立学习。(4)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研究项目,即在真实的研究中学习与体育研究,“干中学”,同时创新知识或解决问题。研究生教育经费筹集渠道单一,金额有限。由于研究生教育经费基本是由国家财政拨款,而财政拨款要重点照顾国家安全、高新技术产业、城市基础设施、下岗再就业和卫生保健等事业,研究生教育拨款十分有限。中央财政对大部分高校的经费支持是不足的。由于投入瓶颈的限制,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也受到束缚。与我国现有研究生教育的供给规模相比,我国对研究生教育的需求十分强烈。需求的原因是:期盼精神回报,通过接受研究生教育,使个人的文化素质、知识水平、气度修养、社会地位有显著提高;期盼经济回报,接受了研究生教育以后,个人的收入能相应提高。

经过近年来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逐步建立了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教育税(费)、收取部分学生学费、收取用人单位定向或委培费、发展校办产业、开展社会服务与合作、鼓励社会贤达集资办学和捐资助学、开办国家助学贷款、建立教育和奖励基金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分担研究生教育成本的经费筹措机制。但是,这种制度模式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回避。现行的研究生教育财政政策是一种不系统、不完整和就事论事的方式,在短期内起着适当补充研究生教育经费不足的作用,没有触及研究生教育投资制度的根本与核心。在目前的收费双轨制条件下,投资分担的价格机制难以形成和发挥作用,容易造成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结构之间关系的失衡,并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滑坡。

三、完善西部研究生教育投资建议

研究生培养的模式不一样,研究生教育产品内部分类也不一样。研究教育投资问题,不能笼统地讲研究生教育由谁买单。研究生的培养,必须需要有基础设施、培养经费、科研经费、个人生活费用等四大类成本。随着研究生人数的增长,教育经费已成倍增涨,但是各主体投资的幅度并不相同。政府依旧是研究生教育投资的主导力量。其他主体的作用在逐渐提高。要充分考虑各主体的收益能力和支付能力,完善投资机制,推动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

(一)广泛调动多元主体参与研究生教育投资

政府、企业、各种民间机构、基金会、研究所以及个人都积极参与研究生教育投资。政府办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走向强国之路的必然要求。政府需要从战略高度考虑研究生教育,增大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看,政府对研究生教育投资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属性,因此,政府应投入更多的资金在这类研究生上。

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人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非常大。因此,用人单位实际上是愿意承担研究生的培养费用,从另一方面看,研究生将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企业将因此受益,投资研究生教育也是理所应当。

(二)实行科学、灵活的收费制度

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是当今世界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两种基本方式。市场机制的最大特点就是根据供需定价,让资源自由流动,达到合理配置。目前,完全依赖国家财政支持的研究生教育规模却难以满足这种快速增长的需求。需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充分挖掘研究生教育中的各方参与主体,包括向培养单位和受教育者本人收取一部分费用以弥补教育投资的不足。给学校、院系较大的定价权利,实行科学、灵活的收费制度。积极的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给研究生提供多个可选择的教育培养计划,避免因教育成本核算困难而导致定价的随意性。

市场定价必须要有上下限度,政府要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对不同专业采取不同的收费价格,对基础性的专业要大力倾斜,长线专业和特殊专业采用必

要的扶持政策。不同学年段的教育成本各不相同,在学费的收缴上要有所体现。

(三)建立研究生科研资助项目,将奖励学习与资助科研相联系

研究生教育包括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对研究生的资助就不应只局限于学习,必须重视科研。研究生的科研有三种情况:一是给导师做助研。二是完成自己学位论文而开展的调查研究。三是独立开展的研究或论文撰写。这些研究,都是在为社会作贡献,提供一定的资助是必要的,也有利于调动研究生科研积极性,提高研究生科研水平和质量。对第一种助研的资助,需要完善制度,提高补助标准。对后两类研究的资助在西部高校很薄弱,部分学校还是一片空白。一些高校虽对研究生给予了少量奖励,需要加大力度。

(四)提高研究生贷学金资助力度,成为资助体系的基础

贷学金是借助金融手段对研究生进行资助的一种有效的途径,能够成为资助体系的基础。目前,银行贷款手续繁琐,额度不高,还贷期短,研究生认同度不高,还债难度大,没有很好地发挥对研究生的资助效用。因此,应加大研究生贷学金资助力度,优化研究生贷款条件,使贷学金成为研究生教育资助的基础来源,保证弱势群体和经济困难者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平等机会。

(五)积极实行奖优、酬劳和支贫相结合

目前,许多研究生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资助,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助教、助研、助管”等工作。部分研究生到校外兼职,占去了大量的学习、科研时间。部分研究生跟导师或其他教师搞课题,忙来忙去,既影响了学习,又得不到分文的资助。所以,资助研究生要完善其制度,要考虑研究生的学习时间与精力,对不同学年段的收费特点和受教育特点提供相应的资助手段。保证研究生“劳有所酬”。研究生获得资助一方面可以通过学习和劳动的途径。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一些允许研究生“不劳而获”的项目。如美国高校中普遍设立的一些资助项目:奖学金、减免学费、提供贷款等,把奖励优秀与支持贫困结合起来。优秀者毕竟是少数,贫困且不优秀者大有人在,不能要求这部分学生把太多的时间用来干那些“劳有所酬”的事情而影响其学业。资助的第一要旨不在奖优,更不在酬劳,而在于支贫。贫困生才是资助的第一目标对象。

(六)学校是研究生教育投资的重要主体

篇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广大学生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广泛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作为学生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推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有助于研究生领会实际工程、管理思想,提高把握课题的能力;有助于增强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其奉献精神;使研究生、学校以及实践单位三方都能从中受益,因此受到研究生、高校和地方企事业单位的普遍欢迎。以浙江大学为例,研究生挂职锻炼活动源于1996年,至2000年通过挂职达成的科技合作项目总金额就已经多达5000多万元,创直接经济效益500多万元。研究生去基层锻炼,成为连结学校和地方的桥梁。他们把学校的先进知识和理念带到地方,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管理工作;把地方的需求返回学校,又为学校科研启发一些新的方向,这种多赢的合作机制值得继承和发展,值得推广。鉴于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重大作用和意义,各高校都将研究生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并纷纷对研究生的社会实践长效机制进行研究。作为浙江大学学生社团组织,浙江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自成立以来极大地促进了浙江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发展,现以浙江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的发展历程、现状、事实为例,阐述依托社团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这一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模式。研究生社会实践中心简介。浙江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Social Practice Development Center for Graduates of Zhejiang University)(以下简称SPDC)是浙江大学全日制研究生的自治社团组织。自2008年成立以来,中心秉承“服务社会,实践成才”的宗旨,致力于全校研究生社会实践形式、内容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以组织、开展和参与研究生挂职锻炼、西部行、学院社会实践和海外交流等四个基本项目为工作重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和挖掘新的社会实践项目。中心下设有主任团、公共事务部、项目管理部、人力信息部、对外宣传部等机构。中心成立至今是第四届,助学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提供的广阔平台,为浙大学子服务。2011年浙江大学共组织了102个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参与人数达1330人,相比2010年,分别增加了57%和85%。广大研究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浙江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推动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成效浅析。社会实践,就必须注重社会实践的每一个环节。浙江大学依托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SPDC)这一社团很好地推进了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

一、严密组织,规范管理

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将社会实践分为校、院两级,更多地把组织工作放在校级活动上,院级活动由院系组织开展,在项目后期再统一纳入评比总结工作中。在研究生暑期挂职锻炼、西部行活动开展前期,积极和基地及实践单位联系,制定出周详的计划,由中心组织落实,包括宣传、策划、实践团队的招募等,整个活动都会以项目制的形式来进行,根据实践基地划分成不同的项目组,并把相应具体的任务落实到每个项目组,再由各个项目组根据自己的目标、内容着手准备。以组织发动工作为例,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会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方式,校内横幅、喷绘、论坛、校级网站、院级网站和点对点短信等形式,力争把社会实践的消息覆盖整个校园,传达给每一位研究生。SPDC成立后,在研究生关注多的校内网站——飘渺水云间设置了专属版面,为广大的研究生了解挂职锻炼、认识挂职锻炼提供一个方便的平台,也有利于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每个项目组的负责人与指导老师及主任团保持联系,统筹该项目组的工作。研究生社会实践要把最合适的人输送到最需要的岗位上,经过长期实践,SPDC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行之有效的挂职锻炼选拔机制,包括简历筛选、面试的多个环节才有机会获得挂职锻炼的机会,不仅要求专业上尽量对口,而且我们会对挂职人员的心理素质、适应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以考察,最终择优录取,做到选拔的公正、公平、有效。

二、建立与地方的友谊,维系与基地的纽带

我校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老师们的指导下与基地保持密切的联系,并不断沟通,在细微处实现社会实践基地稳定化。2011年,浙江大学研究生挂职锻炼基地已经发展至18个,并且开始逐步走出浙江,走向全国。为了保持与社会实践基地的良好关系,每年会在相关的挂职基地进行回访,聆听来自对方单位的声音。近年来利用浙江大学研究生及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组织者的双重身份,陆续回访了仙居科技局、浙江聚仙庄饮品有限公司,建德基地的大慈岩镇等等。参与同学投入极大的热情,利用课余时间实地走访调研,形成内涵充实的回访文章;对外,在挂职单位中宣传浙江大学研究生的形象,为争取到更多的挂职岗位付出努力。对内,根据回访,我们对相关基地的素材进行整理并反馈给学校有关部门,以便做出相关的调整,更好地为研究生社会实践服务。如大慈岩镇政府邵根清主任在回访时说,希望能与浙大的学子们合作,争取形成荷花花茶、叶茶的系列产品。他所在的建德市大慈岩镇,各种与荷花相关的自然资源特别丰富,地方企业也由此意向。此外,今年的莲子腐败病的防治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进一步发展“荷”产业的基础已经具备。但是,农业有它自身的周期。他希望,浙大的挂职研究生最好是每年的3~9月都能来——从种子种下到果实收获,暑期集中一些,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学校接受这些建议,及时调整挂职时间。SPDC作为研究生社团协助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建立与地方各单位的联系,通常利用过年过节会在每给各个基地发节日祝福贺卡,以维系感情类似于这么一些的祝福语,看似简单,实则饱含我们对各单位的感谢,话到意至。一些地方基地科技部门的负责人也会经常利用出差杭州的机会,来学校洽谈研究生社会实践有关事项,SPDC的同学会全程陪同与交流,增强研究生与挂职基地领导的实际接触,SPDC的同学热情周到地接待,使地方基地的负责人对浙江大学研究生的实践活动能力有了更深的了解。

三、岗前培训,跟踪管理

岗前培训是顺利完成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来自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地方合作处、宣传部、新闻办的老师们用生动的培训课程为同学们开展暑期挂职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更有来自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使对挂职锻炼半知半解的同学们对社会调查与科技服务的内容、意义及实践方法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学校规定凡是参加挂职锻炼的研究生出发前都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并进行考核评定作为选修课计一学分。如2011年6月PDC邀请了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吕淼华,副部长陈凯旋,杭州市余杭区科技局高新科科长胡国庆,浙江康盛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韩建文等领导和嘉宾为各基地指导老师和参加挂职锻炼的研究生进行研究生挂职锻炼培训会暨《社会调查与科技服务》课程,吕部长引用前几届挂职锻炼的经典案例诠释“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这一理念的深层含义。曾在嘉兴秀洲区挂职副区长的我校地方合作处副处长周坚,结合自身在挂职工作中切身体会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思路,以“知识造福社会,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鼓励所有参加挂职锻炼的研究生要勇于探索,发现问题,敢为人先,不断创新,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成长。这样的培训活动从未间断,为一批批优秀的在校研究生顺利走上挂职锻炼岗位提供了卓有成效的支持和帮助。除此以外,中心下设项目组,分别负责各实践基地跟踪管理;协调好实践小分队和实践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如2011年的暑期社会实践中广西基地由于对方临时取消挂职岗位,但学校已召集和培训好同学准备出发,SPDC主任团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本着为同学和实践单位负责的态度,主动积极与挂职单位联系,多次协调困难,最终给同学们争取到了社会实践的机会。

四、总结、评比和表彰,建立明确的激励机制

为了总结一年来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的成绩并交流成功经验,浙江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在每年的12月份都会召开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总结过去一年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表彰研究生社会实践先进基地、优秀指导老师、先进个人、优秀团队、优秀调研报告、优秀组织,商讨并落实下一年度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会上学校和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领导、实践基地的领导都会应邀出会并发言,受邀优秀社会实践个人也会展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前前后后,难忘的经历、深厚的情感、丰硕的成果。SPDC是总结大会的工作的承担者。在社会实践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后期评比和表彰,巩固扩大社会实践成果。并且建立了完整的资料库,对各项目的总结资料和活动成果保存汇编,编辑出版电子杂志,完成了项目总结等资料的存档工作。每年一度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总结大会的筹备召开是实践中心学年工作的重点。前期近两个月的筹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得到部领导的支持,在上届基础上总结创新,从完全没有相关的大型会议筹备经验到最后为与会的校内外嘉宾呈现了一场隆重圆满的表彰大会,大家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主任团从10月初即开始筹备,提前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划定具体负责部门及完成时间,由主任统筹负责,确保筹备进度的不拖延。临近召开前一个月主任团几乎是每个星期碰面开会反复商讨各项细节。大会中,公共部负责会场布置、入口领导引导以及颁奖人员引导等多项工作;人信部负责签到及PPT制作播放;外宣部负责会场内外宣传品布置及会议拍照摄影;项管部负责领奖及展示人员安排。部门各司其职,井然有序。会后同学留守对会场进行整理扫尾,善始善终非常尽职。通过这样的总结大会对SPDC全体成员也是一次综合能力的考验。也是SPDC全体成员的社会实践内容。

依托社团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拓宽了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模式,是一种创新,从立项开始到最后的评比总结,社团中心的人全程参与社会实践。SPDC在为浙江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服务中积累和形成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不少成效,但这毕竟是一项年轻的事业,仍然需要不断地总结提高使各项工作不断完善、规范管理。增强高校之间相互的沟通与交流,汲取他人之长来不断推动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总之,依托社团,开放、学习、总结,才能保持其活力,使其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并作用于研究生社会实践。

篇8

关键词:

导师制;实施效果;比较

前言

大学导师被誉为学子们人生重要阶段的“灯塔”。大学的初始阶段,正值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重塑期,也处于个人从心智的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其思维方式和方法也沿袭青春期的遐想和对未来理想的憧憬,人生的困难和挫折以及窘境尚未经历太多,对待问题的方法和审视角度往往缺乏适当的调整,而导师作为这一人生阶段的良师益友在鼓励青年人开拓进取、敢于拼搏、勇于超越自我的道路上给予其指导和帮助,成为大学生人生重要阶段的指路人。大学导师制的研究总结起来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早期研究多移植国外经验,重视认可导师制的重要作用,以及针对我国大学导师制的实施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的研究[1-5]。二是对于如何发挥导师制在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作用的路径和模式探讨[6-8]。三是对导师制度的实施、监管、激励的措施和路径的探讨[2]。以上探讨的问题有很多值得推崇和借鉴的地方,本文综合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就目前中国大学导师制实施的一些不恰当的观念和做法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案例通过对比分析大学导师制的实施能动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大学导师制度的良好运作提出参考性建议。

一、大学导师制的实施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盲目引入导师制度,缺乏实施基础

导师制度始于英国,后被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国,作为现代导师制度的起源以及发展的英、美、德、法等国在培养大学生科学研究方面倍加推崇这种模式。中国引入导师制度虽然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期,但是真正普及现代大学却是在二十世纪末期和二十一世纪初期,我国教育工作者引入大学导师制度正是看中了其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科学创新,对锻炼具有革新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的作用,也契合中国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研发的科技人才的需要。但是毕竟中国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的模式特别是在大学教育时期有别于英美等西方国家,其中差距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师资力量和生均经费缺口大,特别是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参与科学研究锻炼的能力和意愿以及氛围是很缺乏的,盲目引入国外大学导师制的做法并不会带来好的效果,甚至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行为。在研究型大学引入导师制度要比在学习型大学引入导师制度更有优势,也更具有导向意义。这并不否认在普通高校引入导师制度的可行性,总之,要结合师资力量、实施制度来正确引入导师制。

(二)夸大导师制的应有作用

导师制度的核心是导师在学生人生成长中的心智教导和影响,但是其并不是功能强大的制度,它是大学教育的辅助,并不是基础。原因在于导师制度下的导师本身并不是知识全能,他可以在某些方面引导学生,而在某些方面并不能发挥作用,基于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的限制,导师可以侧面指导或者帮助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境、生活中的情感困惑等,但是学生自身的能动力的激发并不能靠导师单方面鼓励,目前很多实施了大学导师制的学校出现了一个现象,导师的作用对于那些乐于参与导师科研,乐于与导师交流的学生作用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导师主要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而并不是像初高中一样作为学生的保姆看护者,其指导并不具有强制性,这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对于不善于与导师沟通,喜欢我行我素特立独行的学生效果甚微。

(三)对导师制度的内涵了解不够全面

从很多文献检索来看,很多学者对导师制的内涵了解更多侧重于导师对学生科学研究的带动,缺乏对导师在推动学生心智不断健全方面的深入研究。某种意义上,导师制是大学辅导员制的补充,帮助学生参与大学的科学研究和学生自我发展,也帮助辅导员和班主任管理其无暇顾及和无法对学生进行指导的领域。现代大学多侧重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热情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更多的实践性的比赛,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兴趣和科学研究能力,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生的心智发育并不能同步推进,而导师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平衡学生的学习和心智,在这方面学者们的研究十分缺乏。目前,大学生身心问题十分突出,例如恋爱观、责任感、担当感、荣誉感、个性彰显、人格、内心承受力、品格,集体观念等等,虽然学生的智育培养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前述心智,但是这并不能弥补心智培育的缺失,现代大学恰恰在这方面的精力投入不足,有很多学生出现自杀、精神异常、性格孤僻、人格扭曲、自控能力极弱、学习不专心等问题,导师制这一作用和功能是我国大学导师制度实施过程中极度忽略的方面。

(四)导师制度并未让大多数学生受益

导师制虽对部分学生发挥了作用,但有些学生并未受益。高校目前大学导师制度的发展出现了偏颇,侧重发挥导师制度的科研引领,大学时期学生除了按照基本的要求完成学校所要求的课程和学分之外,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和特长,增进自己的视野、锻炼自己的能力,综合素质锻炼也是很多学校设定的目标。坦白来讲,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并不很实际,往往需要在基本的学习之余给予其充分的发展空间。大学导师制侧重科学研究,创新创业,适合那些乐于跟随导师做科研,喜欢搞学术的部分少数学生,特别是经济类文科生更是往往存在只做好自己的“份内”事情就完成了任务,缺少吃苦耐劳、刻苦钻研的耐心,很多学生不善于跟随导师,与导师沟通都很害羞,如果导师不主动与之交流,那么他就会走自己的路,不会参与可能对他自己有意义的各项活动中去,自我展示的惰性就会深埋在这些学生心中。如果导师忽略了不善于沟通、不喜欢主动展示发掘自己才华的学生,那么他们可能会逐渐游离于群体之外了。就笔者在指导过程中的了解来看,这样的学生其实不在少数。

(五)导师制度的实施过程和结果缺乏规范性的制度衡量

高校导师制度的实施应该从制度完善开始,主要是导师的选取、聘用、考核并形成制度来规范保障导师制度的实施。实际上我国大多数学校并未形成规范的导师制实施制度,并未积极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这对导师制度的作用发挥形成了极大的制度约束,而进一步发挥导师制度的功能就无从谈起。另外,导师制度的实施效果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受益程度,很多学校在对导师进行实施效果评价的时候都主要参考了学生的直接评价即给导师评分的衡量标准。例如笔者所在学校所推出的评级体系与教学质量考核体系比较相似,包括学生测评、管理领导评价、同行评价等,这种测量体系相对最简便直接有效。但是,导师制度的实施有别于其他考核制度,应该在考虑客观系列指标的基础上对导师工作进行评价,目的是更好地对导师的具体工作范围进行指导。

二、导师制度实施的比较分析

依据对安徽工程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导师制实施的评价要求,采用德尔菲法咨询了安徽工程大学学生处处长和教务处学生工作老师5人,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及老师10人。综合专家学者的建议我们从学生的一般成绩的变化统计、参与校内外专业竞赛的积极性,任课教师对学生表现的评价,学习氛围状况,课余时间的分配,参与科研和知识面拓展情况,自我主动学习和创新思维意识变化情况,毕业考取研究生的人数和质量,导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即师生情感度作为考察维度(如图1)。此次调查所选取的样本是2014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四位本文作者为导师指导的40名本科生(实际是一个教学班)和2012级没有实行导师制的随机抽取的国际贸易专业两个教学班中的一个(总人数40人)。由于导师制的实施是从学生入学开始的,没有实行导师制的年级沿袭以往辅导员负责制的做法,因此本研究无法进行学生的纵向对比研究,只能是对不同届的学生进行横向对比。数据来源为调查问卷和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数据真实可靠。

(一)学生的成绩变化比较

实行导师制度的2014级学生学习成绩变化相对明显,从四位导师的各自1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化以及从教务处整理的两个年级的学习成绩变化对比来看,2014级的第二学年与第一学年相比有三位导师学生的成绩排名特别是2-7名发生了重新排列,另一位导师的10名学生的第4-6名的排名发生了变化,其他名次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平均成绩提高3-6分不等。没有实行导师制的2012级学生的大一到大二的学习成绩排名变化不大,基本稳定且平均成绩提升-1~3分。学习成绩的变化看似与导师的管理关系不大,实则关系密切。新生进入大学后很多沉浸在大学上课不需刻苦努力只需临近考试冲刺就能顺利过关的思想中,导致部分学生放弃过去刻苦学习的习惯,没有意识到大学自我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而导师的跟进对学生的错误思想及时做出纠正并加以正确引导,根据2014级学生的反馈信息可以发现每位导师都在与他们交流时强调了大学阶段自学的重要性,都会告知学生大学老师会引领你走入知识的殿堂,但是要拓展自己的认知必须毫不放松,更不能丧志,不能得过且过混日子,自己的未来前途实际上仍在大学这一重要时期,而且四位导师也通过各种讲座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劲头。总体效果非常明显,2014级实行了导师制度的学生在学习上你追我赶,竞争意识明显增强。

(二)参与校内外竞赛活动积极性对比

实行导师制的2014级学生第一、第二两学年参加了国际贸易商科技能大赛、物流大赛、全国创新训练计划大赛、校营销策划大赛等共18组,而2012级学生参加竞赛数量统计结果为10组,无论是参与积极性还是组队热情,2014级学生都比2012级的学生高。其中,导师的鼓励和号召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最重要的是导师向学生们阐明了参加此类竞赛对学生的意义。实际上有很多同学很想参加技能比赛,但是对自己没有信心,也不想过多麻烦老师进行指导,对参加此类比赛认识不够,始终停留在只要把学习成绩搞上去其他的都不重要的观念,导致学生缺乏组队热情,参加队员凝聚力缺乏,多数以完成任务或者搭便车而不是挑战自我为目标参与比赛,其惰性明显。

(三)任课老师评价对比

国贸专业学生每学年课程较多,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并不像初高中一样,任课教师特别是大班授课的教师难以关注到每位学生,只能大概凭自己的授课过程对学生的总体表现给予评价,课题组选取了两个学年都给同一班级授课的任课老师进行咨询,其中2012级咨询4名教师,2014级咨询4名教师。由于大学前两个学年都是基础课较多,因此重复授课的老师不多。咨询统计结果如下:大学英语老师对于2014级的学生给予较高的评价,虽对2012级也同样给予较高的评价,但是从第二学年和第一学年对比来看,2014级保持了良好的学习状态,2012级学生第二学年则表现的有所懈怠。高等数学老师对两个年级的评价相差不大。而从西方经济学专业任课教师对两个年级的认可度来看,很明显2014级的评价要高于2012级,这其中与学生的上课质量和课程重要程度有关,2012级学生很少说得清楚学习这几门课程对自己有何意义,而2014级的学生在导师的阐述下都对以上几门课程有足够的认识。以上几门课程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本课程,科学研究对以上几门课程要求很高,经济学知识不仅让他们了解国家经济宏观政策也是他们未来专业课学习的基础。在对专业课和基础课的学习目的的阐明中导师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学习氛围的变化对比对

学习氛围的比较主要是学生的整体学习热情的比较,平时自习课的出勤率和学生的自我班级和导师成员的评价,对于2014级学生,每位导师都要求鼓励学生们之间要进行竞争,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在个人学习成绩不能落后的同时,平均成绩不能落后。在激励和奖励机制方面有导师自掏腰包设立进步奖等方式,相比于2012级,2014级学生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更好。总体来看学生们之间的相互竞争意识也很强,但是后进的学生学习动力始终不足,班级的总体排名没有明显的变化。

(五)课余时间的利用变化对比

大学导师制度目前比较重视学生的科研参与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甚至很多大学设置导师制度的主要目的就是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科学研究。本校在这方面同样重视,2014级的学生参与导师课题的比率高达60%,课题的参与使学生积极利用平时的很多课余时间,很多学生在导师指导和压力下更多地把精力投入其中,解决了以往把大部分时间用来看小说、玩电脑游戏、看电影电视剧、以及整日与手机为伍的习惯。经过一年多科研参与,本文四名作者担任导师所指导的40名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的知识增进了很多,阅读和写作水平有所增进。2012级的学生则参与老师科研项目很少,40名学生只有四五个人有此经验,大多数学生把课余时间甚至上课的时间用来上网,甚至沉迷于互联网不能自拔。2016年毕业的2012级学生所撰写的毕业论文让论文指导老师感到不满的就是论文的写作水平普遍不高,逻辑思维和文章组织能力较差。

(六)自我学习拓展和创新意识

导师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面并不和其他授课教师一样专门教授基础知识,特别是以培养科学研究创新探索能力为主要目的导师制度更加专注于学生的知识拓展和更多参与校内外专业的学科竞赛。比如,导师分配的课题研究任务,每个学生或者负责其中一个环节,在课堂上的知识也许无法满足任务的要求,因此必须腾出时间来阅读参考文献并参与调查研究等工作,这就促进了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和创新创意的发挥。从2014级和2012级学生的对比来看,2014级各导师指定了相关书籍要求学生阅读然后进行讨论,2014级学生就普遍增加了图书馆的图书借阅量,而2012级的学生一般只是按照自己的爱好阅读图书,图书借阅量比较分散,有些学生甚至在一个学年里都没有借阅一本图书。

(七)表达沟通能力的变化

导师制度的实施其实最重要的一层含义是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校通过导师发现和解决学生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导师会定期与指导的学生开展交流,并针对每一位学生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增进师生的情感。导师都会遇到几个性格内向,不善于交流甚至寡言少语的学生,各位导师也纷纷希望自己能多引导学生,帮助他们突破一些心理障碍,辅助他们多参与集体和公开的活动。主要做法是主动邀请学生参与科研讨论,指派他们进行校外的调查研究并负责调查工作,这就增进了学生的信心和胆量。从同学们反馈的信息,过去性格内向的学生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而没有实施导师制度的学生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几乎没有这方面的锻炼机会。

(八)毕业继续深造人数和质量

由于2014级即将迈入大学三年级,所以其考取研究生、海外继续留学等继续深造的实际数据无法与2012级进行比较。2012级学生全年级备考研究生人数约30人,约占年级总人数37%,考取研究生人数5人,考取率16%。对于2014级学生,导师对学生有科研兴趣的同学和有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的学生进行了鼓励,三位导师所带领的30名学生经询问有考取研究生意向者20人,很多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向导师咨询本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课程要求、适合的学校,如何进行复习、是否报班,如何寻找所报考学校的历年考试资料以及相关的信息等问题。与往届相比,咨询数量上升了好几倍。学生研究生备考需要导师的指导和鼓励,作为指路人导师的作用非凡,特别是对已经有了少许科研经历,对科研产生了兴趣的学生。

(九)学生与导师情感度

学生与导师情感度可以评价导师对学生的影响和导师工作的被认可情况,这是衡量导师制度实施的重要衡量标尺之一。学生与导师情感交流融洽,相互之间信任度高,说明导师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关心程度越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生活态度以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就会被鼓励。对导师与学生情感度的衡量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来衡量,一是导师对学生的家庭、生活学习状况的了解程度,二是导师与学生的相互交流频次,三是学生对导师的信任度。几个方面综合反映学生与导师之间的师生情感。师生情感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纽带,从本校师生情感角度调研结果来看,无论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频次,交流内容深度、对导师的信任度,导师制度下导师与学生普遍情感要高于没有导师的2012级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情感度。

三、结语

本文从九个方面通过对比分析说明了导师制度的实施效果,也相应提出了衡量导师工作如何评价的几个方面,以上是根据本校专家学者的观点和笔者在导师工作中的一些实践经验所总结出的思想,可以为普通高校制定评价标准时提供一些参考性指标,也可以作为今后指导本科生导师工作方向的基础,提高导师制度的运行效率。目前,导师制的运行和绩效衡量仍大多沿袭学生测评和监督领导测评以及导师自我测评相结合的方法,我们希望结合以上几点的思考能促进导师制度的良好运作,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导师制度在其大学学习生活中的益处,进一步从导师、学生、学校三方面共同推进学生的心智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郑芳.本科导师制的国际经验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6):694-697.

[2]张晓东,蔡书凯,鲍旭红,汤琳.浅谈导师制对本科生独立人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24):36-39.

[3]杜智萍.牛津大学导师制对我国本科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6-8.

[4]李莉.社会学视阈下的牛津大学导师制[J].高教探索,2008,(5):34-37.

[5]刘国福,杨俊.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本科导师制特点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1):63-65.

[6]张远索,崔娜,董恒年.基于导师制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5):3-5.

篇9

职业认同(careeridentity)是”职业对个人身份的重要程度”。可以将职业认同简单理解为:个体选择用“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或者“正在从事的职业”来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有研究证明,个人发展主动性,与职业生涯发展有关的环境探索均可以预测职业认同。另一方面,有关领域的研究还从职业认同影响因素的角度指出,当个体处于变革的环境或者明显的与变革有关的外部,内部压力源时,其必须回答并解决类似于“此时职业认同的核心是什么”这样的问题[1],重新评估自己与职业有关的价值和理想;职业认同是在持续地与工作环境的接触过程中获得的,一个在大学期间对职业生涯没有探索或者探索失败的个体,可能会在工作环境中平均挣扎6年~8年的时间。

2003年以来由于普通高等院校毕业后初次就业者数量骤增,就业质量有待提高,且个体与组织之间,个体与工作之间心理契约频繁变化的社会背景下,针对处于从学校环境到组织与工作环境,从学生角色到组织员工角色转变过程的年轻人,探讨“在面临工作压力源这一职业认同发展的关键时刻,个体通过何种途径在实际生活中积极地探索并最终获得职业认同,以在渐进地适应过程中顺利地完成发展任务,进而实现与组织在充满变革的环境中的共同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因此,既是个人发展核心,又是评估职业适应重要指标的职业认同,有必要在具体环境中,针对处于特定心理发展阶段的个体进行深入探讨。

当今,医学研究生只是通过专业知识,英语及政治考试分数的高低来录取,而没有医德考核,临床医学研究生的职业认同感参差不齐,有的缺乏基本的社会知识、行为规范和人迹交往能力;有的心理素质差、性格孤僻,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有的甚至缺乏起码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做事马虎草率,待人冷漠缺乏同情心和责任心。由于市场竞争和商品意识的泛化,知识价值观的功利取向与实用取向也影响到医学研究生的自身价值取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各种医德教育活动缺乏热情,而更多地把从医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在临床实践中缺乏责任感,不能做到真正尊重生命,不以病人为中心,而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病人,对病人缺少很好的尊重和理解。

我认为如何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职业认同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从招收医学研究生开始严格把关,以职业认同为基础选择学生

医学本身是门特殊的职业,面对的是生命,具有极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医学研究生作为医学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更要强调其对医学职业的认同感。我国医学院目前招收临床研究生,只要考试分数达到录取分数线,身体健康,入学后经过三年学习,均能拿到硕士学位,进入临床工作。而这些研究生中究竟有没有不适合当医生的,没有人过多考虑。其实,不是每个人都是适合当医生的。曾经有临床研究生因为心理素质差,不适应医学工作,最后导致研究生期间的学业无法完成,不能正常毕业。在我国许多医学院校一窝蜂申硕申博,研究生导师人数激增,导致一些医学院校生源明显不足,为此根本不考虑考生的实际情况,只要考生够到分数线,就统统招进来。这对个人的培养,健康事业的发展都不利,因此学院应该严格挑选学生,真正把渴望学医,成绩优秀,对职业责任强烈认同的学生选。才能保证医学院校多出人才,并且能出好人才。

二、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职业认同教育

临床医学研究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职业的神圣性,以自己的良心、责任和医术成为生命的守护神。在新型医学模式为主体的当今社会,要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进一步明确培养“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职业道德。

(一)培养临床研究生的职业认同感

培养临床医生的职业认同感,实际上就是培养医生的职业责任心,荣誉感,职业尊严感。随着社会经济化发展,许多人选择医学院校,是因为医学职业比较稳定,有一门技术能带来可观的收入。而没有把医学作为自己的事业看待,荣誉感很淡薄。新生入学以后,我们可以将职业认同教育系统而全面地开展起来,帮助学生培养职业认同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医学是一门生命所系,性命相托的专业,不容有半点马虎,一个小小的疏忽,将会酿成无法弥补的大错。可以定期有针对性地邀请医院的相关资深医务工作者,进行讲座,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树立正确的职业认同感。

(二)加强临床医学研究生职业道德修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选择了医学这个职业,也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要有为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献身的精神。目前,医疗纠纷日益增多,大概有80%是因为医生的态度和责任心引起。加强临床研究生职业道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就医学研究生职业道德修养方面的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临床研究生一般第一学年进行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第二和第三学年进行临床实践工作和科研课题的研究。如何去爱病人,和以病人为中心的观点并没有受到重视,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做得相对较好。临床医学研究生作为高学历人才,其发展关系到我国健康事业的发展,承载着社会、家庭的高期望值,自我定位很高,有很强的成就动机。不仅要承受较大的就业生存压力,还要不断地努力学习,在功课方面与人竞争。如何促进高层次人才的职业认同,提高其应对挫折、承受压力的能力,从而使其自我潜能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为全社会的健康事业贡献最大力量成为最近研究的热门。不少研究也发现,目前医学类研究生普遍存在较大的职业及学习压力,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可以以主题教育,咨询辅导为主的教育模式和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组成的自我教育队,紧密配合,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合力。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完善心理预警和干预机制。引导学生诚实做人,自觉遵守道德规范。适量开设相关的人文课程,安排适当的讲座来增强学生适应环境,抗挫折,战胜困难的意志力。良好的心态是临床研究生工作学习的基础,只有做到心理健康,才能更好地践行职业道德。

(三)注重素质教育,培养临床研究生的治学态度

培养医学研究生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求学精神,也是职业认同教育的一方面。作为一名医学研究生,其科研成果主要针对未来的临床应用,直接面向患者,进行严谨的科学实验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不难发现,不少医学研究生因为偷懒,耐不住实验的枯燥乏味,为了完成任务而造假,写的论文东拼西凑,甚至有人花钱买实验数据,更有甚者请人论文,对于医学研究生而言,学术上的半点虚假都对人类的健康有极大的危害,诚信很重要。在临床实践方面,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是以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为主,培养具有较强临床分析能力和较高临床诊疗水平的医学专门人才为目标,导师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现在许多临床导师忙于自己的业务而疏忽了对自己学生的培养,有的学生甚至一年难得见导师几面。针对这种现象,临床科室可以选派临床业务熟练,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高年资医师担当研究生的带教指导工作,建立合理严格的规范化考核制度。全面提高临床研究生的综合能力。

三、加强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精神培养

(一)医学研究生要树立医学学科与人文学科并重的思想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文精神在医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生物医学模式下那种只注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显然难以适应新形势。医学比其他学科更要加强高尚的人格修养和人文关怀精神,临床研究生在全面掌握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人文精神。一个人只有学习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将之内化为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优良的品质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达到淡泊名利的人生境界。

而各专业的导师更是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导师往往能够很好地将“传道”“授业”“解惑”有机融合在一起,在指导学生做课题,进行临床实践的同时,关注研究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将人文精神渗透到专业课的学习中,指导研究生在学术和做人上取得双丰收[1]。

(二)加强校园人文文化环境建设,研究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在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中,尤其要突显医学特色,如南通大学一进门就有“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责任感。学校宣传栏里有最新的医学动态及优秀研究生的风采展示,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在浓厚的人文文化包围下,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整顿校园秩序,美化生活环境,创建文明校风等活动,使医学研究生在清新优美的育人环境中,塑造美好心灵。

研究生在接受人文素质教育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亲身感受和体验人文精神。医学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工作一段时候后又进行研究生学习的,因此整体的集体观念,参与活动的热情度大大降低。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开展适当的集体比赛,来提高团体的凝聚力。还有些高校组织研究生开展“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了解自身优势,看到自身人文素质的欠缺从而主动加以弥补。通过社会实践,医学研究生学会承担责任与义务,掌握与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个人素质。

篇10

所谓“双导师制”,顾名思义,就是为一名法律硕士研究生配备校内和校外两类导师,以校内导师为主,以校外导师为辅,共同开展并完成对研究生的教学与培养工作的一种导师制度。作为培养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一种特殊方式,实行双导师制的根本宗旨是解决法律硕士培养目标与培养单位师资力量不相适应的矛盾,让校外导师参与到实践项目、实践课程教学、论文写作等环节,加强对法律硕士的实践指导工作。究其实质,双导师制倡导校内理论与校外实践的结合,强调教学与培养中的应用实践成分,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弥补校内导师纯理论教学与培养的不足。因此,双导师制中的“双”确切地讲是指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的“双向”或“两部分”或“两类”,并不是仅限定为“两名”,条件许可且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情况下,培养单位完全可以为一名研究生配备两名以上的校内导师和两名以上的校外导师。

环顾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基本不外乎是以研究为方向的学术型研究生和以实践为方向的应用型研究生之分,两者各有所长,各依其重。法科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注重实务操作的专业教育,但中国传统的法科教育却过分偏重于理论学习,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归法科教育之本质,法科教育正悄然由过去以法学理论教育为主转向法学理论与法律技能技巧并重的综合型实务教育;法学教育的理念也正逐步实现从传统法学教育遵循的“法条-法理-法哲学”的教学程序向“法条-法理-法实践”的程序转变。基于此,国家在逐渐减少学术型法学研究生招生名额的同时,适当增加包括法学和非法学专业在内的应用型法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名额,这种政策性转变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的体现。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讲,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还要指导实践,失去实践的理论将是虚无的、没有价值的理论。在研究与问题的关系上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离开了问题,研究将会迷失方向。法律硕士的培养更是如此。然而,目标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凸显,法律硕士培养单位的师资绝大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缺乏实践经验,难以或根本不能对法律硕士研究生开展应用型的指导,培养的学生虽能毕业但难以被社会承认和接受。所以,双导师制正是在这种土壤和气候条件下产生的,对于国家、培养单位、学生和老师,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有助于实现国家制定的法律硕士培养目标。中国目前的法律硕士分为两类,一类是入学前为非法学专业的法律硕士,简称非法本法硕或法律硕士(非法学),另一类是入学前为法学专业的法律硕士,简称法本法硕或法律硕士(法学)。在目标定位上两者是基本相同的。但法律硕士(非法学)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复合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跨学科的专业复合,即法律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简单形态的专业复合。法律硕士(非法学)在入学之前已经完成一个或一个以上其他学科一定程度的学习或已经取得非法学学位。经过法律硕士阶段的学习后,学生还要掌握法学一级学科的相关知识。因此,这种学科的复合是法律硕士(非法学)将法学学科知识与一个或一个以上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二是思维方式和技能的复杂形态的能力复合。法律硕士(非法学)既要拥有法律职业人的典型思维方式和基本技能,又要拥有一类或一类以上其他职业人群所具有的基本思维方式和技能,而且,还要能将这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思维方式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事法律实践活动。此外,其在强调坚实、系统的法学基础理论素养的同时,着重于宽广的法律实务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学位获得者具备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所需要的综合知识、实际工作能力,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是一个实务性的学位、实用性的学位。应用型、实务型法律人才的培养要求,决定了国家和培养单位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必须加大对法律硕士职业语言、职业思维、职业知识、职业方法、职业信仰、职业伦理等方面的训练,要更加重视法律实务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分量,配备有实务经验的老师开展教学与培养。没有校外实务部门导师的参与,仅凭满腹经纶的研究型导师闭门造车,难以培养出合格的实务型法律人才,即使能培养,也可能不符合成本与效益之经济原则。

二是有助于弥补法律硕士培养单位师资力量之不足。什么样的师资才能满足法律硕士培养目标的需要呢?有法学博士学位?是教授?事实上,学历、学位和职称重在反映教师的受教育程度和教学科研水平或经历,并不一定代表具有博士学位或教授职称的教师就能胜任法律硕士的教学,就能培养出高层次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比较理想的教师是既通晓学理,又熟谙实务的法律人,但只是凤毛麟角。因为在法律硕士培养单位支撑教学的教师大多是从校门到校门,一毕业就开始教学生涯,虽熟悉图书馆,娴于查阅文献资料,擅长写理论文章,但缺乏法律实务经验甚至必要的社会历练。虽能应付讲授法学原理之任,却难以担当训练学生法律实务能力之责。有的教师虽从事一些兼职法律顾问或律师工作,但因兼职之局限,其专业化执业水平也较难适应培养高级实务人才的需要。更有甚者,有的培养单位对法律谈判技巧、法律文书写作、法律职业伦理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干脆不开或随便应付。因此,建立双导师制,吸纳法律实务部门的法官、检察官、企业法律顾问、律师等具有丰富法律实践经验的人士与大学专职教师共同承担法律硕士的教学和培养,既可以弥补培养单位师资力量的不足和结构性缺陷,又可以让每个学生同时获得校内理论和校外实务导师的双重指导;不仅可以克服学理和实务脱离的难题,还能充分利用实务部门的资源优势,借鉴实务导师的宝贵经验,拓宽培养单位与法律实务部门的联系,增加法律硕士的就业渠道。

二、双导师制的实践与问题

目前培养单位采取的导师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单一导师制,即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名固定的导师。在法律硕士试点初期,多数培养单位在前两个学年不为学生分配导师,直到第三学年的上半学期开始或第二学年下半学期结束时才按照撰写论文的方向分配论文指导教师。由于配备导师太晚,学生在前两学年像“没娘孩儿”一样没有归属感,容易涣散,导师像“后娘”仅在第三学年才接手对学生的指导工作,难以结合学生的专长和兴趣进行应有的及时跟踪指导,学生与导师之间的配合往往缺乏默契。近年来,为克服上述缺点,不少培养单位都把配备导师的时间前移,有的提前到第二学年的上半学期开始,有的甚至提前到学生一入学就为其配备导师。第二种,导师组集体指导制,即培养单位按二级学科或专业方向进行导师分组

和学生分组,学生没有固定的导师,导师也没有固定的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因为导师组里的导师往往没有明确的责任和义务,且许多导师还有法学硕士或法学博士要指导,再加上其他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实践中容易导致导师组的培养方式流于形式,结果是“人人皆有导师,人人皆无导师”,“人人皆是导师,人人皆不是导师”。第三种,双导师制,即由校内专职指导教师和校外兼职指导教师对同一名学生共同指导培养。在配备导师的时间上,有早有晚;在配备方式上,有培养单位单方面指定的,也有以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为原则,由培养单位最后协调为学生确定导师的。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为学生配备有校内校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双料导师。校内导师是具有教师资格的专业教师,校外导师则是从事法律实务、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专家。在教学和培养过程中,各位导师各司其职,协同指导。校内导师侧重在课堂内的理论教学和论文指导,校外导师侧重学生在课堂内和课堂外的实践教学和应用能力培养,关注学生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协调沟通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训练。

事实上,在2009年3月教育部下发文件之前,有些培养单位就已经实行了双导师制。有的实行“全员全程双导师制”,由培养单位统一聘请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行政部门、国家行政机关、企业、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仲裁机构等资深法律实务专家作为校外导师,在入学之初就为学生配备一名校内专家、一名校外专家作为导师,导师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有的实行“全员半程双导师制”,校外导师仅在实践阶段或论文指导阶段参与指导培养;有的规定校外导师仅参与指导,一般不承担课堂教学;有的规定校外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应用实践、论文写作、就业规划等,还要承担实务课教学。

毋庸讳言,双导师制在法律硕士培养中还处在探索阶段,在实施过程中暴露一些问题在所难免。主要表现在:一是主管层面缺乏关于双导师制的制度规范。虽然国家主管部门在相关文件中提出要实行双导师制,但并没有制订具体的可操作的规范,例如,双导师制是对培养单位的必备要件还是提倡性要求?校外导师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如何对校外导师支付报酬?校外导师指导学生的基本要求和规程是什么?等等。这些制度规范的缺失导致了实践中较大的随意性。二是校外导师资源渠道不畅,于法无据。校外导师资源主要集中在法官、检察官、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等职业中,但《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律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都没有对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参与高校法学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做出相应的规定。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当这些符合条件的实务人士被邀请担任校外导师时,尤其是法官、检察官和国有企业的法律顾问,有不愿意担任的,有个人愿意担任但单位不同意的,也有一个人担任多个培养单位的校外导师徒有虚名、疲于应付的。三是培养单位对双导师制没有给予应有的高度重视。有的培养单位根本就没有关于双导师制的考虑,有的形式上有规定但缺乏实际行动,有的关于校外导师资格、校外与校内导师职责、学生与校外导师关系、校外导师的奖惩等混乱模糊,也有比较好的培养单位制订了双导师制的相关规定,但囿于传统的观念,只想让校外的“牛”到学校“拉犁”,不想让这些牛“吃草”,甚至连一个与校外导师相称的“校外导师”、“校外讲师”、“兼职教授”、“兼职副教授”等荣誉称号也不想给,从而挫伤了一些校外导师的积极性。除上述三种主要表现外,个别校外导师自身素质和修养不高,定位不准,责权利不清,工作繁忙,精力不济,缺乏经验,与校内导师配合不好;个别学生不会正确处理与校外导师的关系,缺乏积极主动性等,都是双导师实践中常见的问题,都直接影响着双导师制作用的发挥。

三、双导师制的完善与推广

虽然双导师制实践中存在问题,但瑕不掩瑜,推广双导师制不仅有利于法律硕士的教学和培养,也可为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硕士等其他专业学位的教学和培养所借鉴,因此,应当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 推动立法,调动法律职业共同体联合育人的积极性

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作为法律硕士教学与培养的职能机构,首先,应积极参与《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律师法》等与法律人共同体密切相关的法律的制订和修改,呼吁将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实务人士参与法律硕士培养作为义务性规范或倡导性规范,写入相关法律法规,并作为考评和奖励的一项指标。其次,应该积极协调法官协会、检察官协会、律师协会等法律职业协会形成一种联合培养法律硕士的有效机制,为法律人职业共同体积蓄力量。再次,要把有关文件中关于“双导师制”的规定明确为强制性规定,各培养单位必须做到至少为一名法律硕士配备一名兼职校外导师,凡达不到要求的,应相应减少下年法律硕士招生人数。为使双导师制在法律硕士教学与培养中真正发挥作用,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制订出一套具有操作性的双导师指导规范或细则,供各培养单位遵照使用或参考执行。

2 严格选拔,提高校外导师的质量和水平

选拔校外导师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校外导师具备的条件。一般讲,法律硕士的校外导师应当是在法律实务部门工作一定年限,具有丰富法律实务经验,在某一法律领域取得一定成就,具有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和理论素养的法律专家。不宜一味地盯着法律专家的头衔、职务等,因为有些专家由于头衔多、职位高等,自身事务繁忙,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对法律硕士进行实际的指导,会让学生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感觉;虽然美国著名法学家博登海默说:“如果一个人只是个法律工匠,只知道审判程序之方法和精通实在的专门规则,那么他的确不能成为第一流的法律工作者”,但培养单位也绝对不宜要求校外导师一定要出版专著、编写教材、主持科研项目、发表文章,因为校外导师毕竟不是也不必都是理论专家;更不能把选择校外导师作为利益交换,要求校外导师尤其是律师必须向培养单位提供一定的捐助。一旦作为利益交换,校外导师就可能被滥任,法律职业道德就有可能被玷污。其二,校外导师认定的程序。科学合理的程序有助于保证校外导师的质量。一般应按如下顺序进行选拔认定:(1)培养单位制订并在相关媒介上公布校外导师任职管理规定;(2)校外法律实务人士向培养单位提出书面申请;(3)培养单位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审查确定合格人选;(4)培养单位与校外导师签订聘用正式协议;(5)学生与校外导师进行双向选择。有些培养单位的校外导师由各教研中心或教研室甚至教师个人自行聘请,程序混乱,缺乏严肃性,聘请的校外导师水平参差不齐,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培养,而且给培养单位造成不少管理上的麻烦。

3 提高待遇,物质与精神鼓励并重

法律硕士培养单位是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主要经费由国家拨款,对在职教师是按事业单位的相关法规政策进行管理,定编定岗定责定待遇。校外导师一

般都是兼职,不纳入培养单位的人事管理体系,无法享受导师的相应待遇。有的校外导师连正常的交通、用餐等补助都享受不了,有的甚至还要自己贴钱,从而挫伤了部分校外导师的积极性。校外导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协助培养单位开展法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与培养,必然会付出时间和精力,应该按照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适当按劳取酬,或由培养单位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除此之外,许多校外导师可能更看重名分给自己带来的社会认可,培养单位应当理解他们的诉求,给他们适当的名分,如“法律硕士校外导师”、“法律硕士校外讲师”、“法律硕士校外副教授”、“法律硕士校外教授”等,让校外导师出师有名,千万不能只向校外导师索取,不给他们任何待遇。同时,还要注意建立对校外导师的考评机制,做到赏罚分明,优胜劣汰,防止个别校外导师“挂羊头卖狗肉”,沽名钓誉。

4 人尽其才,拓展校外导师指导环节

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要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因此,校外导师应发挥优势,侧重实践,具体讲,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结合法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点,参与制定法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实践部分设计,对研究生实践实行全程管理、服务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2)承担法律实务课程的教学,参加到法律实践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尤其是法律文书写作、案例分析、法律谈判技巧、模拟法庭训练等实务课程。让学生从中获取实务理论并锻炼实务技能,把各种知识融合到职业语言、职业思维、职业方法、职业信仰、职业伦理的综合素养之中,培养法律职业共同体所需的素质;(3)定期对被指导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实践指导和检查(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并适时接受和回复被指导学生的电话、电邮、短信等,也可以通过实践专题讲座、共同讨论等形式进行。较好的做法是,校外导师能够接纳其指导的学生到自己工作的单位开展法律实践活动;(4)指导和检查被指导学生在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写作中遇到的实践性问题,从法律实践的角度对论文的构思、成文和修改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5)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积极参加被指导学生的学位论文答辩;(6)协助校内导师做好对被指导学生实践能力的毕业鉴定工作,对毕业生的业务能力做出评价;(7)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协助培养单位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推荐工作。

当然,校内外导师之间的默契配合,双导师制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不可偏颇。校内导师应积极负责与校外导师的日常工作联系,帮助校外导师协调共同培养的相关事宜。

5 以学生为中心,合理分配校外与校内导师

就目前各培养单位反映的情况看,双导师制受到了法律硕士研究生的普遍欢迎,而且大多数培养单位都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导师。但是,在双向选择的过程中,在学生选择导师阶段,往往因为导师数量、专业、职称、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出现学生选导师相对集中在少数甚至是某几位校外或校内导师的现象;在导师选学生阶段,因每位导师所带学生的名额限制,最后会让大部分学生失望,而被动接受培养单位为其分配的其他导师。因此,建议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且受学生欢迎的应用型专业的导师,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让其有最多的法律硕士研究生名额,可不为其配备或少配备校外导师,但可以为其配备校内没有实践经验的年轻老师做助手;对实践经验较少或没有实践经验的应用型专业的导师,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纯理论专业导师,按第二级别分配学生名额,可根据情况有选择性地为其配备校外导师;对于既没有实践经验又属纯理论专业的导师,原则上可以不分配指导法律硕士研究生名额,如果分配名额,则一定要为其配备校外导师。此外,为确保导师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对学生进行指导,无论校内还是校外导师,每位导师每级指导的法律硕士研究生应控制不超过5人。

参考文献:

篇11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是培养适应全球化竞争与科技进步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的主渠道。随着世界制造业中心向我国的转移以及我国政府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转变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导向。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1]。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的文件中明确提出,研究生教育基本方针是:深化改革,积极发展;分类指导,按需建设;注重创新,提高质量。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生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能力素质。

“走进企业,服务工程”是当前国内毕业研究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也是飞速发展的民族工业对人才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强力推行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正是基于这种社会需求所开展的重大改革举措。“卓越工程师”计划包括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目前各高校主要开展的是针对本科阶段(3+1)培养方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而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大都尚在酝酿中[2]。从2009年招收第一届卓越工程师班开始,现在已有两届学生完成了本科阶段的培养,且这些学生大部分直接进入硕士阶段的学习。因此,在卓越工程师本科阶段的教学改革基础上,继续开展研究生阶段(1+1)培养体系的研究与探索,以强化研究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为企业培养出大批“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卓越工程师,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现状

我国自1959年开始研究生招生以来,研究生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层次人才[3]。虽然如此,随着工程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研究生的培养出现了诸多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尤其突出的是工科研究生大多书本知识丰富,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4]。究其原因,主要原因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工科类专业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实验学科。先进国家同类大学研究生每年在校的总学习时间比我国研究生少,但是实践环节所用的时间明显地比我国研究生所用的时间要长[1]。我国大多数工科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实践环节很少,实验课的比例明显低于国外,使得研究生在实验技能和动手操作方面得不到应有的锻炼,缺乏系统的工程实践知识的培养。所以中国的研究生通常表现出理论知识或书本知识比国外学生要强,但是实验和动手能力却比国外学生差的现象,毕业后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比国外学生需要更长的适应期[5]。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培养教学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设置欠合理,且教学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进步的脚步,难以满足科研及工程技术发展的需要。

2.工程实践参与度低。据资料显示,近十年参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实验研究的研究生占在校生总数的21.73%,参与科技成果应用及企业科技服务的研究生只占在校生总数的5.11%[1]。笔者所在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典型的工科专业,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课题有60%~80%是在学校的实验室开展的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直接面向企业工程技术的课题不到20%[6]。可见,目前大部分研究生并没有直接参与工程技术研究,只是在实验室或办公室从事虚拟或探索性研究,完全不能满足“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要求。这些突出的问题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如果不尽快有效地加以解决,势必影响我们国家整体的科研及工程技术水平,延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3.考核方式不合理。目前高校研究生阶段考试方法大多与本科生阶段类似,主要为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训练的考核,这种只进行笔试的考核显然已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研究生的诸多能力;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审查很多都流于形式,过分强调的数量和档次,过分强调学位论文的理论价值,而弱化论文的工程价值。这样的考核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要求。笔者调查发现,现在的硕士生毕业后在企业的工作能力远低于“”前的本科毕业生,即使是博士毕业生,在企业也需要相当长的适应期[7-8]。按照“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要求,研究生阶段更应强调素质和能力的考核,包括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合作能力和总结表达能力等。所以,针对“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建立真正能反映研究生知识水平和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考核体系,成为急需开展的一项新课题。

二、研究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基本要求。而研究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其培养机制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仅仅涉及教育中的某一个环节,同时还贯穿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培养过程。现在国家教育部和各高等院校已认识到当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正在努力开展教育与教学改革,以培养工科研究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按照“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要求,硕士层面的高级工程人才必须具有知识和技能两大优势,能够把科学知识、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方法直接运用到生产活动中,创造出现实的生产力(产品或解决问题的方案)。“知识型”要求专业知识的厚实与综合,而“技能性”又要求技术思维能力好和实践能力强,能够解决生产一线的具体问题。根据现代工程综合的普遍特点,卓越工程师应该掌握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并且具有解决工程技术的实际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既要受到完整的基本训练,又要受到严格的工程技术训练。显然,单靠学校的课堂教学是无法达到上述效果的,因此,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教学内容、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出发,深入研究提高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途径与方法,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创造性人才培养体系。

近年来,笔者全程参与了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尤其对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深有体会。本专业培养体系改革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课程体系改革。(1+1)培养方案也就是1学年在校理论学习,1学年企业工程实践学习。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相比,工程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学分由32分增加到42分,其中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40.5%;实验与实践性课程由200学时增加到400学时,用于强化学术交流、学术报告、课程实验、学位论文可行性论证等环节;增设了40周(1学年)的企业实践课程。

2.学位论文环节改革。与传统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显著不同的是,“卓越工程师”计划研究生的(1+1)培养体系,要求学生在企业开展1学年的工程实践训练,而且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结合企业生产或技术研发的实际项目,开展学位论文的选题论证与研究实施工作。

这种“卓越工程师”计划研究生的(1+1)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创新,理论上可以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技术合作的无缝对接,显著提高研究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但是,其真正实施还存在许多困难,主要原因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第一,导师的限制。目前高校大部分老师没有企业工作经历,也很少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缺乏对工程型研究生的指导能力与经验。另一方面,这些导师通常有许多国家项目的任务需要研究生参与,不愿将研究生派往企业。这样,势必使“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工程型研究生仍然被培养成学术型研究生。第二,企业的限制。大部分企业都非常愿意接受高校研究生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对研究生实施联合培养,甚至在这1个学年的工程实践过程中,企业还愿意向研究生支付薪水。但是,企业一般都出于安全等考虑而不愿接受研究生的操作性实训;另外,在知识产权和技术保密问题上,企业仍心存顾虑,对研究生结合企业实际技术、申请专利等问题有所限制。第三,经费的限制。学校在实施研究生工程实践培养的过程中必然需要一大笔经费,这笔经费到底由学校、企业还是指导老师承担,至今尚未理清。有些企业虽然愿意接受研究生实训和参与技术研发,但研究生为了完成学位论文而产生的检测分析等费用,学校和企业容易产生分歧。第四,管理的限制。研究生赴企业开展工程实践训练和学位论文课题研究,其中存在多方面的管理问题,包括安全、保密、纪律、知识产权、考核、学籍管理等等,如果能够集中在某一家企业,管理相对容易,若分散在多家企业,则管理非常困难。

笔者有企业工作经历,且多年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在“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以前就已经与企业联合培养过4名硕士研究生,所以对这种培养模式的优势深有体会,也深知其中存在的多种问题。对于本专业已经毕业的两届“卓越工程师”计划本科毕业生,笔者正在指导其中的两名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均已与企业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其中一人已经开始了企业工程实践的训练和学位论文选题工作,正严格按照预期计划实施(1+1)培养。实践表明,这名深入企业的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已达到了企业工程师的水平,对工程技术的理解甚至超过了一般工程师,深得企业认可。但其他老师名下的“卓越工程师”计划研究生,大部分都停留在学校,其培养模式与学术型研究生无异。可见,尽管我们针对“卓越工程师”计划制定了有明显工程特色的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但如何真正落到实处,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三、创新型开放式实践基地的建立与运行

与普通学术型研究生相比,“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的研究生除了应具有踏实的工作态度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外,还需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要培养研究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除了在课堂上启发、训练和培养其创新意识,教给他们足够的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外,最重要的还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工程实践训练的平台。因此,建立创新型开放式研究生工程实践教育基地是“卓越工程师”计划研究生培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举措。

研究生的实践教学要突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即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工程中的实际问题。目前各高校比较通用的做法是利用学校学科科技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与企业联合搭建具有工程环境的研究生实践教学平台,输送研究生去企业从事实际项目开发。通过基础实验、项目开发、课题实践等实践环节的训练,使研究生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培养了学生应用理论知识、技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中南大学自2011年“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批准成立后,已与国内18家大型企业联合组建了一系列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组建了“中南大学-中国铝业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中南大学-宝钛集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本专业以中铝洛铜和宝钛集团为依托,组建并初步完善两个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应用于“卓越工程师”计划本科生和研究生工程实践环节的培养。针对上述两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本专业采取校企共建的模式,从实践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育模式的改革等方面开展了较系统的建设,现已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组织架构与管理体系,运行和管理机制日臻完善;和“中心”一起制定并已经实施了2012版“卓越工程师”本科培养方案;从中心聘任了10多名企业导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目前正依托两个国家级“中心”,引导研究生进行生产性应用课题研究,让研究生通过科学实验、生产实习等多种形式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

实践表明,依托这种工程实践教育平台,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实施集中的工程实践培养,效果显著,也便于管理,但成本较高,且企业接受人数有限。大部分企业只能接受学生参观实习,或设计型实践活动,只有很少的企业能接受学生参与企业的岗位体验和操作性实践工作。

四、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笔者多年的实践表明,在进入硕士阶段的学位论文工作期间,依托产学研合作项目,对研究生采取分散方式进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是一种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措施。目前,国内各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越来越紧密。依托产学研平台,高校与企业对研究生实施联合培养,这是“卓越工程师”一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最佳培养模式。为了保障产学研合作保持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需要建立职责明确、开放有序、评价科学、管理规范的运行机制。国家教育部在推进“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办法中规定:一是要求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高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二是以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国家支持和资助高校在企业设立了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虽然这项举措指明了专业硕士培养方向,但是这将增加接受企业的成本,并存在多种安全和管理难题,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没有相关的配套政策,其推广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国家应该通过政策、法律和税收等方面进行调整,以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增强教育部门执行相关措施的政策和法律依据。

近年来,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结合自身的学科特色,在有色金属材料领域与一大批企业建立了稳固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并以技术合作项目、课题为纽带,充分利用校企双方在人才、技术、设备和环境等多方面的资源优势,对大学生实施有效的工程实践与技术创新教育;已初步建立了一套依托产学研平台开展大学生联合培养的运行机制;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技术开发合作关系,努力推行并完善“双导师”制,即由学校导师及企业导师对参与企业开发项目的研究生实施双向指导,以实现对研究生工程实践与技术创新能力的联合培养。笔者课题组从2005年开始就已实施这种联合培养方案,与国内6家有色金属加工企业联合培养了21名本科生和6名硕士生,取得明显成效和多方面的经验。实践表明,这些在产学研合作基础上培养的大学生,不仅其工程实践能力明显优于其他模式培养的学生,而且对企业经营和项目管理也有很深的体会,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这种卓有成效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目前还只是依靠高校少部分教师的个人行为而得以部分实施,还没有真正形成规模和制度。在高校教师中,能够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的人数还很少,远远不能满足“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需求。因此,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的建立与实施,仍然任重而到远。

五、结束语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化研究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公益事业,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和重要举措。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通过加强培养体系的改革、实践基地的建设以及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的建立,在提高研究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方面已开展一系列积极的探索。然而,研究生层次卓越工程师教育的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目前仍处在探索发展阶段,有待在未来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赵元勤.浅析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3.

[2]张文修,白永毅.四谈博士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1).

[3]胡之德.培养研究生创造性能力对教师的要求[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工作,2001,(1):23.

[4]林高用,邓小铁,王德志,杨伏良.结合“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研究生就业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研究与探索,2010,(5):41-42.

[5]王康平,等.高等院校各级各类毕业生供需状况的调查报告[J].集美大学学报,2003,(3):53-59,64.

篇12

篇13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2011级学生,女,性格偏外向,学院科技协会成员,与班里同学关系一般。该生学习成绩优良,多次参加学院、学校组织的科技类活动,参加学院科技协会并担任主要负责人,与班内同学关系一般,与辅导员交流较少。大四学年第一学期,学院着手进行研究生推免工作,依据推免政策筛选,确定研究生推免名单之后,该同学以微小差距落选,该同学曾向辅导员咨询推免研究生具体政策,当时情绪低落,这引起了辅导员的注意。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辅导员分别和该生所在班级学生干部以及该生宿舍同学进行了情况调研,大家普遍反映,该生一直在进行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但近期情绪低落,无心复习。辅导员在查询了该生学习成绩与科技类活动情况之后得知,该生因参加科技类活动影响了正常学习,另科技类成果在加分之后仍无法入选研究生推免候选人。经分析,初步判断该生是因为心理承压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引起情绪低落。

2案例简述

经过情况调研,并再次确认研究生推免工作无任何不妥之处后,辅导员主动联系该生表示对该生学习、生活情况的关心,较好的谈话氛围下,辅导员与该生约定面谈。

面谈过程中,通过引导,她主动向辅导员诉说了自己的事情。该生觉得自己将更多的精力分散在科技竞赛活动中,导致自己学习成绩较其他未参加科技活动但成功被推免研究生的同学稍差,但科技成果却没能弥补成绩差距,感觉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她家中还有一个哥哥,已经工作,事业有成,家长对她期望甚高,经常将她与哥哥对比,造成她心里压力较大。这也是她刻苦学习,积极参加科技活动的主要原因。但是这次研究生的推免失利,让她认为是对她大学所有努力的一种否定,在家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再加上近期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效果不佳,跟周边同学相比已经落下了进度,恶性循环,她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直至目前几近无法承受,所有的情绪集中爆发。

3案例分析

由学生情况可以初步分析,该生有轻度焦虑、自卑表现,可结合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心理疏导。

4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属于认知治疗中的一种,其核心理论是ABC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事件所持的观念或信念,C指观念或信念所引起的情绪及行为后果。合理情绪疗法认为,B才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故在运用ABC理论时,需要重点关注B即个体所持观念。不合理的观念有三个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

为彻底解决该生目前的状况,综合该生的个人情况,辅导员分析该生出现目前情况的原因在于:第一,其家庭期望过高以及攀比教育方式是其长期压力根源,造成其观念上认为,只要没有达到父母要求或是做的不如哥哥优秀便是失败;第二,该生认为即便自己辛苦付出也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丧失学习的动力。

找到问题症结,即该生的不合理观念,便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辅导员通过面谈的方式,跟该生一起分析家庭期望过高以及对该生进行攀比教育的原因,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根本初衷与美好愿望,是父母对孩子爱的一种表现方式,并表示该生父母教育方式确实存在不妥之处。与该生讨论其参加的科技竞赛活动,并让该生意识到自身的优点以及该生通过自己努力与付出所获得的较强的科研能力,让该生对自己产生认同与正确的认知,改变该生的不合理信念。

鉴于该生目前处于紧张的复习进度中,结合该生的复习进度,安排其同宿舍考研学生与该生一同复习,发扬传帮带精神的同时,可实时关注该生心理动态。在与该生交流后,考虑到有必要让家长了解该生在学校的近期情况,并做到家庭、学校共同帮助学生进步,辅导员老师和家长进行了沟通。家长表示采纳辅导员的提议“多鼓励少施压”,“特殊时期多关心”。接下来的一个月里,辅导员每周会通过安排的同学对该生的近况进行了解。考虑到该生复习任务重,辅导员老师在非学习时间以发短信的形式对该生进行鼓励与关心并了解该生状况。

5案例成效

通过3次咨询,该生的焦虑、自卑表现消失,进入了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自我评价更加客观,变得更加自信,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理想的学校。

6案例反思与工作方法总结

辅导员作为长期处理学生事务的一线工作者需要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科学的工作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至关重要。大学生在校期间会经历各种竞争,例如评奖评优等,有竞争势必产生冲突,需要辅导员密切关注,由本案例启发,结合ABC理论总结出一套工作方法。

总的工作原则:在主动、积极应对发生的各种问题,以学生为本,第一时间通报信息,第一时间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化的基础上,将工作计划按照ABC理论进行分析。

A为即将进行的工作安排;B为当下学生思想动态与心理状况或对该工作可能存在的观念、看法;C为学生因为个体观念、看法可能会做出的行为。并针对上述ABC要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罗列分析,提前做好突发状况预案。

要良好的运用ABC理论工作方法,需要具有一定的基础:

(1)与学生打成一片,形成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建立互相信任纽带,并借助网络通信工具密切关注班内同学思想动态与心理特点,有效掌握学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