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在《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中,主要的人物形象于勒虽然在文中出现的不多,但他却是小说的灵魂所在。于勒的惨淡回归,引出了我们对尊严以及人性的沉思。是的,每个人都有尊严的活着以及有尊严的死去的权力。但是,当我们读到莫泊桑的这篇小说时,就像平淡生活中的一点盐,于勒这点盐,将生活这锅汤调出了别样的滋味——尊严这道华丽的风景绝不是如人们想象中那样甜美可口。在这道华丽的风景之下,面对于勒的惨淡回归,面对的瞬间冰冷的亲情,我们也许能品出生活中或浓或淡的伤感、残酷与无奈了。
于勒叔叔被抛弃了,虽然抛弃他的菲利普夫妇撕破了温情的面纱,但是我们能够指责他们吗?抛弃他的人承担着他们必须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而于勒叔叔的惨淡回归,却威胁到了菲利普夫妇承担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能力,威胁到了他们努力维护着的最后一点可怜的社会尊严,虽然是以那样懦弱而冰冷的方式。
如何将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小说的思想情感联系起来,这是我在教学中思考的第二个问题。我希望尽量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希望多让学生自我感悟,包括各种形式的读,富有实效的讨论,有体会的表达等。我希望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创造性阅读,从人物性格分析到对主题的认识,都力求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并能找到认识的根据,包括文本中的文字根据和文本以外的理论根据。
鉴于以上这些考虑,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我尝试着将我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以实践活动的形式贯穿于教学之中,即把辩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我将《我的叔叔于勒》的第二课时,理解小说主题思想设计成了一堂辩论课。课前,我先让学生家长配合完成思考题:假如你的父母也有于勒这样一个弟弟,鉴于你们也如菲利普家那样窘迫的生活处境,你的父母会认他吗?并请家长写出自己的意见。上课时以“菲利普夫妇该不该躲避于勒”为辩题,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正方为该躲,反方为不该躲,然后要求学生从文本中找依据,再延伸和拓展。
这堂课上学生发言十分踊跃,一些平时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也非常认真地从文本中找有利于自己的论据,以便针锋相对地驳倒对方。正反两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通过辩论,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小说的主题思想和人物的思想情感,更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辩论结束后,我将家长的意见归纳整理为两类:一是接受于勒。因为他虽有许多不是,但毕竟血浓于水,在他处于困境时,应伸出援助之手,亲情比金钱更重要。二是不接受于勒。原因是:1.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于勒游手好闲、懒惰,这种人从本质上不可能改变,菲利普一家的生活已经很拮据了,于勒回来只能带来更多的困境,姐姐的婚事也会因此泡汤。2.如今人们生活压力太大,不是不想帮他,而是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再接纳他。
辩论结束后,作为小结,我提出了一个问题:面对落魄而归的于勒,亲人能接受,这表现了人性中的美好和真诚以及血浓于水的亲情。但是菲利普夫妇面对以卖牡蛎为生的弟弟于勒时,十多年的亲情瞬间冷却,他们除了痛恨就是逃避。对于菲利普夫妇的行为,我们是否应加以指责。出于义愤,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应该予以谴责。
篇2
1 对话概念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通过对话和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进行争论,这是21世纪教育需要的一种手段”。[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师生对话的过程不仅仅是展现学生思考的成果,更是在对话中,学生与教师形成问题上的相互理解与相互争辩,学生探究文本向教师提出问题,激发教师的灵感,甚至改变教师的教学计划,并在对话中,产生新的问题与思考,实现学习的主体地位。对话也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对话中包含着自主、合作、探究。学生能进行对话的前提是他的观点是进行自主探究后的结果,不是对教师的复合,也不是跟随教师的思维,不是教师的同声复制。笔者将主要以两篇《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为例,分析、探讨学生学习的对话方式。
2 课堂实录简述与对话分析
本文所选的两篇课堂实录同为《我的叔叔于勒》,执教者分别为余映潮、程红兵。两者均为语文教育界教学显著的语文特级教师。他们的教学理论的一个共同点是转变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与被动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2.1 余映潮课堂实录简介与分析
在《我的叔叔于勒》的阅读教学中,余映潮将板块式、主问题运用其中。本文有三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请学生将这篇小说分成两部分,分析每一部分的作用;第二板块是针对文本内容与艺术赏析设计八个小话题;第三板块是总结归纳短篇小说怎样欣赏。
综观余映潮的教学实录,笔者发现余映潮的板块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层层推进,但在这个课堂中,学生是处于被动的,学生的思维方向全部由每个版块的话题绊住,学生的思考紧紧跟从教师给予的话题,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也局限在教师规定的话题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也并未及时进行点拨,甚至将学生的思维困在所预设的话题中。在这样教学思路中,教师坚持部分预定的目标或程序,学生虽然发言,但是难以确保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合作地完成问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与自我实现感。
2.2 程红兵课堂教学简介与分析
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程红兵的教学思路分为三步骤:第一个步骤请学生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第二个步骤是请同学将这些评价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第三个步骤是进行第二次分类,找出评价分别是谁说的。
整篇课文程红兵老师以“评价于勒”为切入口展开了教学,并围绕“评价”请学生进行两次分类,“评价于勒”与两次分类形成教学整体。他抓住这一评价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讨论,不仅让学生梳理情节,了解人物形象,正确把握主题,而且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表达观点,成为课堂的主体。在程红兵的课堂中,师生的对话实现了教学过程、教学问题的生成性。问题的的设计者、提出者甚至解决者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学生的对话打破了教师权威所制定的教学设计或教学程序,给予自己思想充分思考的机会与空间。
3 学生对话活动的启示
3.1 平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对话中,教师不应该扮演权威角色,而应当扮演引导学生的角色,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余映潮与程红兵的教学中,教师不是独享话语权,课堂不是只见教师的“满堂灌”。教师把话语权让位o学生,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能够独立、合作地思考,学生充分的参与推进教师的教学进程,甚至改变教师的教学计划,让教师成为课堂现场的创新者,加深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平等地位,教师与学生不再是不平等,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3.2 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学生与教师对话,需要学生的智慧,甚至需要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出现冲撞、质疑,这样的教学过程才能有新意的产生。而新意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学生需要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对教师的教学问题进行思考。教学中,教师为了控制教学时间就请学生起来回答,而这些已经思考好的同学基本上是成绩优异的学生,思考较慢的学生没有发言的机会。在上述课堂实录中,教师们总是一个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考虑,在学生思考问题的时候安静等待,学生拥有充分时间与空间对问题进行思考,想出答案的学生既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又能将这种喜悦转换成课堂积极性。这样学生不仅推进教师的教学进程,而且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3 教师学会引导对话而不是“主倒”
对话活动是师生知识与技能共同的活动。教师教的内容不是全部输入给学生,也不是暗示性地进行对话,而是点拨式地引导给学生,学生主动地接收教师的知识。有些教师将教学内容有意地带进提问或者回答学生的某一个问题中,设置了一个明确的范围让学生思考,将思考的内容与方向都抛给学生,这样的主导是“主倒”,依然将知识倒给学生,只是换了方式。教师的引导对话,不是对学生进行自己教学预设的引导,而是根据学生课堂活动、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来进行引导,引导的话语是生成的,而不是预设的。程红兵教师的引导就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具体的活动而进行的,而且这种生成的引导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成功地使学生主体地完成教学内容。
篇3
培养学生成熟的心智和全面素养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中的母语教学,其教学目标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学生掌握了多少基础知识,在考试中获得多高的成绩这样的层面上,还应该重视学生情感世界的构建,注意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文素养。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一定的人文情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感知力,情感世界的逐步完善与认知水平的提高,其正面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十分明显。
篇4
提问是小组合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它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其愉快地走进文本;它能捕捉到点滴信息,开拓学生的思维。善于提问,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精心设计问题的同时,也要根据课堂上出现的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
1.小组合作学习的提出
目前,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开展并不普遍。虽然素质教育已全面推行,但实际课堂教学中"讲授――接受"的传承式教学仍是主流,仍然存在"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虽然"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很早就被广大教师所认同,但实际教学中还远未做到。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主性,更谈不上创造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实际上我们在第二方面做得较多。为追求步调一致,教师包得过多,统得太死,压制了孩子的自主性,忽视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事实上,语言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语言的交际能力。因此,必须改革过去师讲生听、以教师为主的双边信息交流方式,构建以学生为核心、多边多向的互动交流体制,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素质教育中实践与创新的要求。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在课堂合作学习的具体开展中,并非仅仅依靠学生围绕进行简单几句语文常识的交流即能完成,其需要通过教师进行良好的形式问题设置,达到学生在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
2.在全面掌握的基础上设计重要问题
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高度,教师只有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从而收获课堂教学的美丽风景。主问题设计需要教师精细阅读课文,并精心思考教学。阅读教学要"潜心会本文",于永正老师也说:"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没法。"教师要依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揣摩解读文本的每一个细节,预想学生阅读文本时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从而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主问题设计可从如下方面入手:(1)扣住课题。因为标题能概括中心,它往往是内容的浓缩、情感的出发点。(2)找准文眼。品味、体悟文章中的重点词句,感悟作者的情感,把握文章结构。任何文体都有一定的行文思路,教学时若能抓住作者思路自然能悟出深意。(3)联系文章背景,有助于深入地解读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我从标题入手设计了如下问题:
2.1 我的叔叔于勒是什么样的人,请做于勒的简历;
2.2 对叔叔于勒应持什么态度?"我们"一家对叔叔于勒是什么态度?
2.3 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于勒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4 揣摩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变化的语句,说说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这样的设计改变了传统教学一律从小说三要素入手,概括情节、分析人物、明确环境描写作用的不变教法,设计有递进性,由浅入深,问题之间有逻辑性,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探究兴趣。
3.要为突破教学难点设计主问题
《土地的誓言》一文是"东北作家群"之一的端木蕻良在"九一八"十周年之际写的散文。此文抒发了难以遏止的思乡之情,对故乡的土地发出了自己的誓言。从文章题目看是对故乡土地发出的誓言,主体内容在第二大段的后半部分,但作者却用了大部分的篇幅写自己对广大关东原野的热烈而深沉的热爱,以及故乡美好的生活留给的记忆。很多学生不易理解,我就依此难点设计了一个主问题:作者对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写自己对广大关东原野的炽痛的热爱以及故乡美好生活留下的印记?围绕这一主问题,师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到文中一浪高过一浪的感情波澜在作者发出誓言时已达到了。很显然,文章大量的篇幅是从感情上为誓言的决心而蓄势,从内容上为发出誓言作铺垫。
4.要依据学生的学情设计主问题
为学生着想,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过程,把自己的阅读感悟转化为学生的内化体会。因此教师必须将阅读策略转化为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言语生命的活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如: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以"我"看社戏的经过为中心情节。一般的教学设计多是按照小说的三个要素梳理情节结构,然后分析人物形象,赏析景物描写。这样的设计,难以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在将本文的情节从"事情"的角度概括为"随母归省DD钓虾放牛DD戏前波折DD夏夜行船DD船头看戏DD月下归航DD归航偷豆DD六一送豆"八段情节以后,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情感特点、兴趣特点设计了两个主问题:你读哪一段情节觉得最有趣味,说说理由;你认为文中那个段落或句子写得最精彩,说说理由。因为文中有很多充满童真童趣的情节可以调动学生童年生活的体验,触动了学生的兴趣点,情感点,因而学生们说得兴味盎然。主问题设计的切入点、难易度要紧扣住学生的认知点、兴趣点、情感点,教学才可能是高效的。
5.从事件的发展变化和人、事、理之间的关系入手设计主问题
这种设计适合于故事情节复杂曲折、人物众多,人物关系纷繁的叙事类作品。如:鲁迅的小说《故乡》一文,可设计一个主问题:小说中"我"的故乡在二十年前后分别有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制订了柔性的学习目标,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较好体现了因材施教、主动发展的教学原则。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小组成员共同研究,师生一道探讨,形成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新课改强调学生的经历、经验和体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让每一个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激发兴趣,在积极交往中学会合作,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
篇5
没有语言教学安排这一点,付老师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因为在教学流程设计中,付老师在三个重要环节都有学生“用恰当的语气”诵读设计,“用恰当的语气”诵读相关语句本身就有语言教学的内容在,学生不理解、不品味如何能“用恰当的语气”去读呢?我的疑问也正在此,诵读固然是语言实际运用的一种或者一部分,但如何才能做到运用恰当的语气?我以为,运用恰当的语气当是学生在了解了文本内容,把握了人物形象之后才能基本做到的,文本教学上来就要求学生用恰当的语气去读,根本无法做到,学生除了在教师指导下表现出语调、语气的夸张变形外,对理解人物形象不会有真正的帮助。
上文说了,付老师的设计方向是准确的,只是设计中的实践过程偏离了自己设定的方向。比如教学小说人物形象及作用,正确的做法是,师生通读课文,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着重体味、推敲与人物形象有关的重要词句,反复品味、揣摩那些描写人物、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个过程中可以讨论,可以辩驳,以求得最大的师生共识。付胜芳老师抛弃了文学作品中这一基础性工作,学生就只能在粗放的学习活动中稀里糊涂地走过,人物形象、小说主旨的判断注定不是其切实体验后的收获。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我们还看到,付老师的教学结论并不比语文知识教学时代更智慧,用这样的教学设计去完成教学,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恐怕还不如语文知识教学时代。
篇6
这一教学环节的变动给了我这样的感悟:要突破教学的难点,就要善于给学生一个台阶,这个台阶最好运用旧知来搭建,因为这样会真正获得“温故知新”的效果。
第二变:对第三节的探究。这首诗的前三节在叙事中一直隐含着诗人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在赏读一、二两节时,教者都是要求学生说出诗人当时的情感。到第三节时,也许是觉得如果改变一下探究形式可能会使课堂富有灵动感,于是改变预先的设计,要求学生用杜甫的口吻,采用第一人称,用补白的形式描写诗人此时的内心活动。下面选取的一则练笔证明这种变动是颇有成效的。
秋夜啊,你为什么如此漫长?
还好,风停了。天上聚集了那么厚的乌云,千万别再下雨了,要是下雨的话,正好验证了那句古语:“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会的,我杜甫向来以天下为己任,从未做过亏心之事,上天一定会庇护我的。老天爷知道,即使不下雨,我那冰冷如铁的被子、我那破旧不堪的被子、我那面目全非的被子,怎么能裹着我们一家老小度过这漫漫长夜!我知道,这天就像这世道一样,你怕发生事情它偏偏就会发生,这雨还是哗哗地来了。下吧,随你的便吧!安史之乱以来,这凄风苦雨从来就没有消停过!这么多年以来,我睡过几个安稳觉呢?我们一家老小几时能一起做幸福的美梦呢?老百姓这么多年来有几家能享受幸福的夜晚呢?
篇7
一、让作家走进学生,让学生崇拜作家
所谓兴趣,是指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对知识的猎取活动的成功、能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生活中,一个人如果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即使再复杂再需要花费精力,也会百干不厌、乐在其中。而疲于应对的差事做起来就会备受煎熬、度日如年了。当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心情愉快地去学,而且一学就懂。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前景和未来的生活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只有热爱学习了,对学习本身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自发的原动力。学生对的学习兴趣是从学科本身的知识特点、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产生出来的。让学生了解作者的逸闻趣事,并因材料有趣而对作家及其作品产生兴趣;突出作家的平凡之处,让学生了解伟人的另一面。比如我在上《听雨》时,对季羡林先生作了介绍,还给学生讲了他的一些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再去讲这篇文章时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就更强了。让作家成为标杆,让学生在作家身上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成才等,并要学会如何将作家的思想转化为适合现代人的思想。开头激趣方式应该多样。或以课文的平凡来历激趣,或以课文的不平凡地位激趣,或以别人对课文非同寻常的评价激趣,或以与作者的趣味故事激趣,或以情感故事激趣……这样就让学生产生了期待感、新鲜感。
二、理解课文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升发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写“我心里默念道:‘这就是我的叔叔,父亲的亲弟弟,我的亲叔叔”中,“心里默念”为什么不能改成“叫出声来”?反复默念这几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是:“心里默念”能准确地表现若瑟夫既想相认,但又迫于父母态度而不敢相认的矛盾心理,而“叫出声来”在当时的环境和心理状态下则是不可能的。这句默念的话,属心理描写,它反复强调了于勒和菲利普之间亲兄弟的血缘关系,表现了“我”对处于贫困之中的于勒叔叔的同情和对父母冷酷做法的不满,与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材所选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平淡无奇之处往往是不平凡之处。一旦学生深入研究进去,会让学生觉得语文是有生命力的,是有趣味的,是有文化思想内涵的。开展课外活动,给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表现的机会,并更大程度地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有余力的同学的知识视野更为广阔,对自己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从而更大地提高学习的兴趣。平时多对差生辅导并鼓励,帮助他们弄懂教材,能顺利地完成作业,考试成绩不要看得太重,重要的是每天都有一定的进步。
篇8
一、具体的学习情景能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初中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阅历,这些生活阅历使学生对身边的一些事物有独特的自我感受,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利用生活场景,将生活场景具体的文本学习过程相结合,创设出符合教学目标的学习情景,既可以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渲染课堂的学习气氛,也能使教学过程在良好的背景衬托下渐入佳境。学习情景的创设有多种方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情景创设方式。
如在《背影》一课的导入语中,以歌曲《父亲》为背景,引导学生回忆父亲对自己的关怀,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作者对父亲的深厚情感;又如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的辅助手段,创设出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具体情景,以《安塞腰鼓》一文为例,将陕北的塞外腰鼓表演视频在课堂上播放,能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安塞腰鼓文中所表达的生命精神,以及顽强不屈的黄土精神;再如在结束课程的的环节,创设出讨论和总结的情景,以小组讨论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二、符合教学内容的情节设计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本内容大部分都有很强的情节性,针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应该注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根据文本中故事的发展进行情节设计,使整个教学过程按照故事的发展循序渐进地展开,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丰富的教学形式也能使学生的对文本的故事情节有更真切的体会,这种教学设计方式对小说类型的文本教学过程尤其适用。
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小说的情节发展设计教学过程,将小说的情节与教学环节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于勒的“穷—富—穷”为暗线,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也有着“撵—盼—躲”的变化,这两条主线相结合之后,形成了全文“恨于勒—开端(盼于勒)—发展(赞于勒)—(怕于勒)—结局(躲于勒)”的情节发展过程,教学过程的设计能与文本情节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悬念的引导下,对小说的情节发展有整体上的把握,也有助于学生在把握情节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小说的内涵和寓意。
三、融入人文情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感知力
培养学生成熟的心智和全面素养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中的母语教学,其教学目标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学生掌握了多少基础知识,在考试中获得多高的成绩这样的层面上,还应该重视学生情感世界的构建,注意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文素养。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一定的人文情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感知力,情感世界的逐步完善与认知水平的提高,其正面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十分明显。
作为基础的语言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语言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在范读和朗诵的过程中运用生动的语言,能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比较直观的感受,在人文情感的润泽下,学生也能够理解语言本身的影响力。语言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内在主旨和情感诉求,也是人文情感融入课堂的有效方法,如在讲解《最后一课》时,引导学生品味稳重小弗朗士的情感变化,并以此为线索对情感发生如此多变化(吃惊、难过、懊悔、难受、忘不了)的原因,最终使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
结语:
提高课堂教学是实效性是教育改革不变的主题,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科学的学习情景,将教学过程与文本情节有效结合,并融入一定的人文情感,能够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的过程中,以贴近文本的愉快心态进行学习,最终实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伟涛.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构建有效语文教学课堂[J].教育科研论坛,2013,(02).
[2]朝兴文.小说教学需注重三个“把握”[J].甘肃教育,2011,(12).
篇9
据笔者观察,许多语文教师把协作学习与小组讨论活动等同起来。只要是协作学习,就组织小组讨论活动。殊不知,协作学习的基本模式主要有竞争、辩论、合作、问题解决、伙伴、设计和角色扮演七种。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创设协作学习环境。
在学习《故乡》一课时,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协作学习环节:“这篇课文大家昨天已经预习过了,下面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课文写了哪些人物的变化?有哪些变化?”笔者认为,这个协作学习环节设计的问题是无效的,因为这几个问题只能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作感知,不能够引导学生与课文进行深层次对话。这种协作学习也就不可能产生深层次的碰撞,不能有效提升协作者学习能力。
这种随意的协作在我们的教学中很普遍,有疑问就小组合作讨论,也不管这个问题是否具有讨论价值。协作学习的目的是解决重难点,所以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思维性、目的性、针对性,要具有协作价值。如果这位教师把协作学习的问题改为“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那么学生必将进行有效的思考、辩论,他们的思维也必将产生激烈的碰撞,从而提高协作学习能力。
在《我的叔叔于勒》这节公开课进行到第35分钟的时候,教师安排了这样一个协作学习环节:“同学们,你认为于勒是个怎样的人?请你站在原点看于勒。下面给大家5分钟时间,大家讨论一下。”笔者认为,这个协作学习环境创设得很有必要,设计的问题也很有思维性,是放手让学生去亲近文本,放手让学生去评价于勒,还强调了“站在原点”,它的指向性是很明确的。但该设计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协作学习时间。
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自主是放在第一位的。如果学生个人都没有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讨论怎么能达到碰撞、交流、互为补充的效果,这样的协作学习只能是流于形式。对协作学习来说,重要的是要有时间作保障。而这个建立在教师对教学设计的精心思考上。
除了上述两个问题外,在大部分学校还存在着协作学习小组随意组织的问题。笔者所在学校的协作学习小组都是由前后桌的学生随意组成,随着学生座位的变换,协作学习小组的成员也在不断变换。最主要的就是这样的小组组建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能力及性格方面的个性差异,这样的小组在协作学习时很难起到相互启发、补充的作用。很多教师对协作小组没有具体分工,较少关心或指导协作学习小组具体目标的实施,没有为协作学习创造良好环境。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就如何有效创设协作学习环境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科学、合理组织协作学习小组。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使成员之间具有互补性。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力求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开展公平竞争。通常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小组内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各一名。
二是设计合理的协作学习任务。教育家维果茨基在谈到教学和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他认为儿童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实际具有的水平,叫现实水平;一种是在教师引导下儿童所能达到的水平,叫潜在水平。在儿童的现实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问题才是具有探究价值与协作价值的。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创设良好的协作学习环境,点燃学生探究的激情,使学生尽快进入一种好奇、渴望的境界,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为进一步的协作学习奠定基础。
篇10
新课程标准把阅读课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显得更科学、更实用。精读课文的教学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语文课改的实际情况,教师角色的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都应具体落实在精读课文的教学设计中。
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我以“坚持学生主体性”为原则,以“问题”为核心,以“学习方法指导、学习习惯养成、语文素养形成”为目的,在精读课文的教学设计上摸索出了“读――品――写”三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力求使课堂教学求实、出新、高效。下边,谈谈我的一些粗浅尝试。
1.“读”,即由学生阅读文本,进行整体感知
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在他的教育感言中说:“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领。”读为先导,通过读文本,使学生与作者、与文本直接对话,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任何脱离文本阅读的语文课都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即使形式再新颖、手段再先进,充其量只是作秀而已,没有多少实效。读文本,就是要让学生理解文章“写了什么”,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开端。不读,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感知的能力;不读,就不能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不读,就更不能领略作品的艺术魅力。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读文本,应该是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之一。教师在设计“读”这一环节时,一定要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精心设计导读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课文,阅读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习把握文意,整合信息,提炼观点,体验情感,形成阅读能力。亦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探究解决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比如八年级上册中的《老王》一课,我设计了下面的问题来导读:
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老王的语句,想一想:老王是个怎样的人?如果他生活在你身边,你会怎样对待他?
这两个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解读形象并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学生通过分析归纳、交流探究,读出了老王生活的艰辛、人生的不幸,读出了老王的质朴善良、仁义厚道,感受到老王在苦难的命运面前坚守做人的本分,保持了一颗高贵的心灵。学生发自内心的同情老王、敬重老王,也深入领悟了作品的内涵。
接着,我又抛出第二个问题:再读课文,看看作者杨绛是怎样对待老王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怎样一个人?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换个角度再读文本,通过分析作者的所作所为,比照学生自己的情感态度,与作者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学生读出了作者对老王的同情与关爱,深刻地认识到作者的善良、正直和博爱,他不仅给老王物质上的帮助,还给了他人格上的尊重、精神上的支持,让老王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暖,学生也自然领悟到了文章的主旨。
2.“品”,即由学生自己根据自身的审美情趣,欣赏领悟文章的思想情感、艺术手法、经典语句及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新课程标准对于阅读的要求是: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因此,再精读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我以“品”为着力点,通过品读、品味、品析,积累自己欣赏的精彩语段,培养语感。这一环节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情感、审美体验,鼓励他们咬文嚼字,大胆交流自己的感悟,引导他们发现规律,提高语言鉴赏水平。在设计《安塞腰鼓》时,我让学生拼读成群的短句和精彩的排比句,感受这些句子描绘出的气吞山河的热烈气氛、磅礴的气势、奔放的激情和强烈的节奏,领略文章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在“品析”这个教学环节,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本文给你印象最深的细节是什么?学生大都能找到“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情景,我接着引导他们品析动作描写的妙处:“攀”既写出了月台的高度,又写出了父亲吃力的样子;“缩”细腻地写出了爬法,又点出了爬的困难;“倾”说明了他身体肥胖,爬得很费劲。这一系列动词,细致地描绘了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艰难情形,爱子之情跃然纸上。学习《荒岛余生》一课,我引导学生品味“当我们遇到坏事的时候,我们应当考虑到其中所包含的好事”和“在最不幸的处境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的事情”等含有人生启迪的句子,让学生品味其中的哲理,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篇11
以《我的叔叔于勒》一课为例,当教学这课接近尾声时,我请学生结合全文,归纳主人公菲利普夫妇和于勒的人物性格特点。学生A说:“菲利普是个典型的小市民,他虚荣、势利、自私、贪婪,处处在模仿上层人物,时时想爬到上流社会。”学生B说:“菲利普的妻子克拉丽丝是个精细、刻薄、泼辣的女人。”学生C说:“菲利普夫妇虽然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但他们的灵魂已经被金钱腐蚀了。”学生D说:“于勒是一个身世浮沉的、已沾染上社会恶习而最终‘咎由自取’的人。”学生的分析正合教参,看来,前面的引导、讨论和分析是到位的、成功的,一切水到渠成。我正准备总结,一个不太响亮的声音传来:“我认为于勒是值得同情的,作者写菲利普夫妇的无情正是为了引发读者反思,反思我们不要失去对人真诚的爱心和同情。”大家把目光集中到她身上,是学生E,一个平时不爱发言却喜欢发表不同见解的女生。今天,她的问题让大家一惊,然而我又看到了许多学生眼睛里因为这一问题而散发出光彩。
一方面,我心想:已经水到渠成了,要不要再展开?这个问题有没有意义?我原先没有准备到这个问题,会不会把握不住?这个问题较复杂,能不能驾驭得了?然而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这个“火花”来之不易,不能轻易否决。放过它,可能会丧失一次绝佳的教学机遇;否决她,更会打击她的积极性。既然已经出现了,不如因势利导,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于是,我趁机引导全体同学围绕于勒有没有闪光点展开讨论:“他是不是就是一个一无是处、令人讨厌的家伙?”
问题提出后,全班议论纷纷,我也不时点拨、引导,现将学生的讨论归纳如下:
1.于勒并不是那么无情,他到美洲之后,经济上略有好转就写信回来,表示愿意赔偿哥嫂的损失,表达了他对哥嫂的怀念之情。
2.他破产之后,又给哥嫂写信。这封信虽然简短,但是细心体会,实际上是挺感人的。他隐瞒了自己破产的事实,不想让哥嫂担心他的健康和前途。他还希望赚了钱之后,再回到自己的家乡,和哥嫂“一起快乐地过日子”。可见他的内心深处充满着对亲情的渴望。
3.后来,于勒过着穷愁潦倒的生活,却没有回到哥嫂身边来,不愿意成为他们生活的负担,这与“我的父母”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我被学生深深地感动了。本节语文课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而形成的一堂超出原先设计的课堂,课堂上学生们一个个精彩的发言出乎意料,让我惊喜不已,看到了学生潜能的如花绽放。
二、在三维合一理念的构建中促进成长
高效课堂的一大教学原则就是“三维合一”,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交融与综合。以综合性学习形式出现的探究式学习就是三维合一的最佳表现舞台。新教材以由点到面的综合性活动展现在我们面前,每个活动都有它不同的领域重心,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于是,我力图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突破自身教学的局限。在学习内容上,要关注科学、人文和自然、社会、人生以及历史、现实、未来等各个领域;在方法途径上,利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和手段,如科学探究、发现学习及小组合作、独立探究等。
三、在反思中实现螺旋式的成长
篇12
示例:《我的叔叔于勒》方案一
(1)小说刻画的人物主要有哪些? 他们的个性特征怎样?
(2)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3)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原因?
(4)我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5)菲利普夫妇的言行是怎样变化的? 从哪些最具代表性的语句、语段中可以看出?
方案二:
(1)请以“变”字,谈谈你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2)小说中的语言描写是为人物服务的,你能根据这一点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吗?
分析:方案一,问题多而繁杂。问题1,问题2,问题3的思考性不强。属理解性问题,学生的智慧活动水平比较低,不能很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如果把这几个问题安排在一节课中,学生没有充分时间思考,很难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方案二问题设计切入点巧妙,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将思维引向深处。
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能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能不能培养学生概括、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提问不应是讲课过程中教师心血来潮的行为,也不应是追求课堂气氛表面活跃的手段。在一节课里,教师设计一、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可以带动整篇文章的阅读,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关键问题的设计着眼于整体地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读,着眼于引导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每一次提问或问题的设置都能形成和支撑课堂上一个时间较长的教学活动,起到一问能抵多问的效果。它能用精、少、实、活的提问将学生吸引进课文,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2.设计巧妙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兴趣
示例:《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方案一
(1)你对贝聿铭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2)在美国的建筑界, 贝聿铭是怎样一步一步初露头角的?
(3)本部分重点写了他的具有世界影响的三座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它们各有何特点?
(4)在人们的非议中,贝聿铭设计的哪些建筑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方案二:
(1)这是作者采访贝聿铭回来写得通讯,请你根据课文内容猜测他采访前设计了那些问题?
(2)要求同桌两人配合一作贝聿铭,一作记者,演示采访过程。
学生设计及表演展示:
记者:贝先生,你父亲希望你学金融,你后来却攻读建筑学,这中间一定有不少曲折?
贝聿铭:一言难进,但我选择我喜欢的,走了一条通往成功的路。
记者:贝先生,您常说“我的根在中国”、“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那你当年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贝聿铭:是的,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是搞建筑的,中国建筑的根还在。但是,光寻历史的根还是不够,还要现代化。所以,我当年选择了远渡重洋,到美国留学,正是想借外国新鲜的东西、好用的东西,接到中国建筑这个老根上去,更好地体现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记者:贝先生,你认为,在你创业的进程中,谁对你的影响帮助最大?
贝聿铭:威廉柴根道夫先生,是他打破了美国建筑界的惯例,聘用我担任他创建的建筑研究部主任,从此,开始了我们长达十二年之久的亲密、友好而有效的合作,为我在美国建筑界站稳脚跟,开创自己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现在的你可以说是功成名就,获得了许多令人羡慕的荣誉,你是怎么看待这一切的?
贝聿铭:荣誉只能代表过去。我想在有生之年,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的最新技术如何更好地熔于一炉的研究继续探索下去,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服务!
分析:这篇人物通讯,主要是了解贝聿铭在建筑上的突出贡献和爱国精神。学生的阅读兴趣较小说较差,方案一的设计平淡,不能引发学生兴趣。方案二让学生自行去设计问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在阅读的基础上设计问题,不仅了解了贝聿铭的生平事迹和在建筑上的成就,而且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一举两得。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 ,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巧妙发问,设计要富有吸引力。能激发全体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课堂上都处于积极思维状态,能鼓励学生有创意思考,产生自己独特的个性感悟。
巧妙问题的设计,要求老师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选点突破,为学生选取一个角度来钻研课文,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去想问题,留给学生去发言,留给学生去品味,使教学设计简化、优化,这样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精度。
3.提问要考虑学生特点和接受能力
示例:《嫩绿的芽儿》方案一
师问:学过《嫩绿的芽儿》请仿照作者的思路变换角度做想象练习。
生:一脸茫然,
师又问:诗中嫩绿的芽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现在请你变换角度,假如你是一个青年专注地看着芽儿、花儿、果儿,你会想到什么?而那些芽儿、花儿、果儿在此时会对他诉说……
生:还是一脸茫然。
师又问:你变换角度,想像芽儿、花儿、果儿、对青年说什么?
生:还是茫然
方案二:
师:学过《嫩绿的芽儿》我们做个拓展练习,请仿照作者的思路变换角度做想象练习,我来做个示范。
我想那些嫩绿的芽会对我说:“我并不柔弱!我需要一方领空,我会长成大树。
生:我想花儿会对我说:“我要开放!我的事业就是为人类制造芬香,尽管我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我曾经灿烂过,这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生:我想果儿会对我说:“我要离开枝头,到我理想的地方去!我不后悔。
……
篇13
根据这一主问题,又设计了三个相关的小问题:
1.结合文中具体语句,说说文中的弟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弟弟”与“我”进行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理解)
3.在课文教学的深化阶段,教师进一步追问:文中的“我”真是一个无情人吗?课文中的“情”表现在哪里?
问题设计二:
1.课文围绕风筝写了一件什么事?(做风筝,毁风筝。)追问:谁做风筝?谁毁风筝,怎么做的?“我”怎么毁的?
2.“我”毁坏的仅仅是风筝吗?追问:“我”为什么毁坏?(明确认为没出息。)真的没出息吗?(不是,因为“我”后来知道“我”错了,知道游戏是儿童天性,这是精神虐杀。)
3.“我”毁坏风筝做得对吗?(明确,不对,这是精神的虐杀。)追问虐杀了什么?谁是虐杀者?谁是被虐杀者?
4.知道不该毁坏风筝后,“我”已经很自责了,并想到要补救,为什么还要感到悲哀?“我”悲哀什么?
5.追问“我”为什么要补救?补救有机会吗?被虐杀的人怎么看待补救,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确被虐杀者麻木,虐杀者清醒,人生的悲凉。)
两种不同的问题设计,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效果。前者问题细碎泛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仿佛被老师牵牛鼻子般地“引君入瓮”,学得被动无力,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后者则采用由一个主问题引发三个层层递进的小问题的方案,每个问题又都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本,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被深深触动了,我知道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将课堂提问当作艺术去经营,让艺术性的课堂提问叩响教改之窗。以下是我的一点粗浅的认识与尝试。
一、立足文本,设置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
庄子散文《庖丁解牛》中面对一头全牛,“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教学与之同理,抓住着眼于全篇的主问题,必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正如余映潮老师所讲,“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黏合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那么,怎样设计主问题,设计怎样的主问题呢?
1.设置探索性主问题,有效引导学生解读文本
主要问题的设计必须紧扣本课的教学目标,即把教学目标问题化,巧妙设计出探索性大问题。通过一两个探索性大问题来牵动课文与学生,学生思维才能被课文内容紧紧吸引。例如教授《藤野先生》一文,为了达成探究人物,把握明(藤野先生的性格品质)、暗(鲁迅的爱国情感)两条线索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两个主问题:(1)藤野先生是位怎样的老师?(2)藤野先生为什么能如此关怀爱护一位“弱国”留学生?这两个问题由易而难、由表及里地牵动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尤其是第二个问题,学生在深入思考后才会认识到是鲁迅的爱国情感吸引、感动了这位日本老师,之后更是会饶有兴趣地去探寻鲁迅爱国情感的具体体现,终究豁然开朗,原来这种情感体验在字字句句,不仅是看电影事件、匿名信事件、赏樱花事件,就连两处地名“日暮里”“水沪”也暗含此意,学生不禁赞叹鲁迅文章的高妙。教授《范进中举》一文,为了达成探究人物形象、把握主题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层进式的三个主问题,即:(1)范进中举后谁变了?(2)他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这些貌似平常的问题设置,正因是经过了教师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所以势必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再如教授《我的母亲》,为了达成把握人物形象的教学目标,我让学生找出能揭示母亲多重身份的语句,由此展开分析。学生们欢快顺利地通过分析文本得出结论:母亲是位严爱相济的母亲;母亲又是位宽容隐忍、仁慈温和的后母;母亲更是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的寡妇。
课堂教学中,若想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文本,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拓展,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特点,通盘考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巧妙设计出一节语文课的探索性问题。
2.设置品味性主问题,有效引导学生感悟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要达成这一目标,核心就是“品味语言”。语文教学就是咬文嚼字、绞尽脑汁设计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挖掘品味课文中典范而精妙的语句,从语言细节去理解、分析、推敲、比较,学生对语言的领悟能力自然会随之提高。例如教授《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我设计了一个最简单但也许是最适合学生与文本的问题:“请找出能表现菲利普夫妇性格特点的语句,要求:(1)有感情朗读;(2)分析人物此时的心理。”学生通过对菲利普夫妇典型的语言、动作、神态甚至细节描写,感受到了他们的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爱慕虚荣,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而此前我的教学设计则是“结合文章说说菲利普夫妇是怎样的人”,学生的活动空间与兴趣相对小了很多。可见,不同的文章适合不同的问题设计,而品味语言则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再如教授《孔乙己》一文,要求学生找出交代孔乙己特殊身份的语句(“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进而抓住“唯一”大做文章,孔乙己这个封建科举制度牺牲品的特殊形象跃然纸上。
3.设置矛盾性主问题,有效引导学生突破难点
学生对每篇文章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给学生设置问题“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突破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课文重难点的理解将要水到渠成。如《伟大的悲剧》一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伟大”“悲剧”是什么意思?“伟大”与“悲剧”矛盾吗?这样提问,势必会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伟大”的含义时,也便掌握和理解了文本的主题思想。可见,教材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矛盾处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点睛之笔,抓住这些地方提问,不但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而且能把课文理解得更透彻。
4.设置比较性问题,有效引导学生体会异同
通过比较分析,在相同之中找出不同之处。如《背影》和《我的母亲》都是表现亲情的,所不同的是《背影》的作者是怀着愧疚之情述说的,而《我的母亲》的作者则是带着一份崇敬之情来写的。先找到不同,再想想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提问,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两篇课文表达的不同感情。同样可通过对不同内容的分析比较,找到它们的相同之处。《春》和《济南的冬天》分别描写了两个不同季节的景色,但文章有无相同之处?为什么会有相同之处?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能体会到两文的作者都流露出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5.设置体验性问题,有效引导学生丰富体验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尊重学生与教师、作者间的差异,珍视每个学生独特的生活经历、感受与理解,巧妙设计出蕴含学生生活体验的问题,以便给学生搭建一座与作者对话的桥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授《敬业与乐业》时,可创设一个情境:假如你是梁启超,面对青年学生,你将如何发表演讲,告诉他们对待目前或将来的职业所应采取的态度。继而研习本文所提供的议论文的四种写法。教授《云南的歌会》时,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可问:“云南歌会和你通过电视或其他途径听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有什么不同?”通过如此体验,便可把握云南歌会的特色,从而把握全文。课堂教学借助这些体验式的问题,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提高了对文本、对生活的感受力。
二、讲求实效,设置“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小问题
主问题能够一线串珠地带动课文的整体品读,能形成学生长时间、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于是学生的读写说思成为了课堂的主要成分,气氛生动活泼。与此同时,我们还需关注主问题统摄下的小问题,它们也构成了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催化剂。
1.设置层进式小问题,化难为易
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思维滞塞,出现课堂冷场的尴尬局面,更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对于一些难度大的问题,要降低难度去处理。例如教授《那树》,在提出主问题“那是一棵……的树”后,随即抛出两个层进式的小问题:(1)请找出描写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语句,并体会词语的妙处;(2)请划出描写人类砍伐树木的语句,说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设置,学生很容易理解本文的主题——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深层关系。再如讲授《沁园春·雪》时,如教师直接问“词的上阕写景与下阕评古论今有什么关系”,学生恐怕难以回答。此时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设计几个层进式的问题以降低难度:(1)词中上下阕的关系是由景及人,作者用哪个字概括他对历史英雄的评价?(2)作者为什么这样评论古人?(3)词中歌颂的是今天哪种人?(4)这首词的主旨句是什么,该做何理解?这样一问,可以使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对难点的理解。
新《课标》揭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必须要有较强的调控能力,要运用一份智慧去把握课堂,照顾全局。当学生的思维大门已被打开,教师必须讲求追问艺术。例如教授《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最重要的品质——毫无民族偏见,往往是学生容易忽略的。于是,教师可追问:文中提到“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为什么用了一个“最”字?联系背景,学生会顿悟。问题提出后,学生启而不发时,不妨让学生重新回到文本,通过变换角度或降低难度来追加提问,问题也许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