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课程学习计划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课程学习计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课程学习计划

篇1

二、学习内容:]

1、《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认真学习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景透视、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课程结构、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学习方式、课程评价、教师角色转换等相关内容。

2、《心理健康教育与老师心理素质》重点学习心理健康健康观的革命、心理卫生实现心理健康的必由之路、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新乐章、教师的社会角色与心理素质、教师的压力与挫折、教师的合理认知与心理健康、教师的情感与心理健康、教师的性格与心理健康、教师的教学观与心理卫生、教师的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与业务素养、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等重要内容。

3、《新课标》主要学习课程文件的转型: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课

程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课程目标:致力于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语文新教材:从“多本化”走向多样化、学习新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新评价:注重多元、质性、过程的发展性评价、教学新课题:语文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创生、课程新发展:拓展语文课程的新领域、与新课程同行: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专业化建设等主要内容。

三、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自己自学。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把理论和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每天抽出两个小时认真研读《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心理健康教育与老师心理素质》、《新课标》。

2、合作交流:在学习中有不明白的地方,和同事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和坐班时间在一起进行研究和讨论,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篇2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已成为现实,指尖文化、指尖知识已冲入了我们的学习生活,传统的读、写、算的能力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下的学习,信息的获取、筛选与加工能力是新的学习方式所必需的。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新的教学方式有待变革,而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正是在这种数字化环境中变革教学方式的有利切入点。到2012年为止,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模型等相关文献有2045篇,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相关文章有95篇,但是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相关文献只有20多篇,而信息技术与化学融合的相关研究更少,几乎为零。可见,当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相对成熟,但是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研究过于薄弱,尤其是和具体的学科融合的研究更是单薄。因此,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经验和具体的学科特点,探究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融合的新模式,以找到新的教学模式以满足学习者在数字化时代的学习需求。

一、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融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就是在有关课程教与学的内容和活动中有机、综合地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同时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1] 所谓信息素养,就是指能够有效地对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加工、利用和评价的能力。国内的一名知名学者曾经提出,现代的研究有时候已经不再刻意去证明信息技术的使用目的比传统的教学更有效,或者是学习者学习的效率、效果更好,而是研究如何使信息技术能够为我们的学习服务,让技术与学习者具有“具身”关系。基于信息素养的角度,我们如何理解信息技术与化学融合呢?

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可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2]大整合论是从宏观课程的角度出发,涵盖各个课程。如黄甫全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立信息化课程文化。[3]而“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将课程的概念缩小。在此我们采用“小整合论”的定义,以方便我们对整合的把握与理解。所谓课程(Curriculum),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设计的学习者的学习计划或学习方案(任长松,2002)。[4]从该定义我们可以了解到,学习者的计划或学习方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因此,对化学的融合,在小整合论的基础之上即是从上述三个方面对其融合。那何谓课程整合?课程整合的过程就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并成为整体的过程(郭绍青,2002)[5]。信息技术与化学融合,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在化学教学中,将系统中的各要素、各成分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融合在整个教学系统中,以形成有机整体的教学过程。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即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融合。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主要充当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融合模式构建的依据

根据上文我们知道课程的三要素即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所以在整合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目标。

(一)目标分析

我们应先认识大整合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运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和重构后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何克抗)。[6]那么如何把握信息技术与化学融合的目标呢?基于前人的经验,我们认为融合的目标要与课程整体学习目标一致,使三维目标能够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应体现一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用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解释相关问题;2.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认识并会使用仪器,能独立完成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3.会用化学语言解释生活、学习中的现象。

其次,应掌握过程与方法:1.能从现象中发现问题,并能提出假设进行验证;2.能够通过观察和数字资源收集信息,学会分析、提炼信息,并尝试评价信息的科学性;3.能够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的条件,制订计划实施实验,并学会控制变量和使用科学的方法探究;4.学会总结交流与反思。

最后,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上,学习者应学会以下内容:1.喜欢化学,积极探究化学的奥秘,并形成求实的科学态度;2.关心社会以及化学与技术的关系;3.热爱大自然,形成积极乐观的态度。

(二)内容的分析

在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环境中,教学设计要有机结合三维目标:第一,应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策略――丰富多样的教学任务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差异化的教学策略能体现学习者特征和差异,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第二,应具体描述各教学环节的操作。第三,活动设计应具有层次性,体现对学生不同阶段的能力要求。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化学内容比较适宜使用信息技术呢?结合前人的经验以及个人的看法,总结出以下几点:

1.化学微观概念和微观结构。如分子原子的模型介绍、化学键的学习,这些都是很微观的概念,无法形象化。而计算机模拟能够将微观世界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2.现象不明显的实验,或者反应速率较快或较慢的实验。如铁生锈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会很耽误时间,而利用计算机模拟不仅可以将“现象”放大,还可以控制反应速度。

3.错误的实验操作会导致严重后果的实验。氢气的制取与验证是个很危险的实验,如果误将导气管放入集气瓶下面,会导致爆炸。如果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可以起到反面教材的作用,让学生看到这种危险的后果,以警惕其科学操作的严谨性。

4.严重污染、较危险或在一般实验室条件下不能完成的实验。如化工生产中复杂的生产流程,如具有危险性和污染性而且在一般的实验条件下无法完成的浓硫酸、氨气等的生产,这些过程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动态模拟展示。

三、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融合模式的提出

教学模式决定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对于教学模式的概念,我国的论述几乎都是采纳美国乔以斯(B. Joyce)和威尔(M. Weil)在1972年出版的《Models of Teaching》(《教学模式》)一书中的观点。他们根据教学实践总结了四大类(信息处理类、个人发展类、人际关系类和行为教学类)共25种不同的教学模式,该书把教学模式定义为“一种可以用来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材料、指导课堂或其他场合教学的计划或范型”。按照该定义,教学模式的内涵是指导课堂教学或是其他场合教学的一种计划或范型。目前国内比较盛行的就是凯洛夫五段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至今在传统教学中仍难以动摇其地位,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在目前的信息技术整合中,这种模式下信息技术就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信息技术形同虚设。这就是为什么目前很多一线教师存在为了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的弊病――因为没有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化学融合时要与学生的主体角色融合,信息技术首先要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模式,否则难以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我们从学生的主动性、资源的可获得性以及评价等方面分析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融合的模式。

那么,什么样的信息技术与化学融合模式是相对满足学习者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的需要呢?“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7]结合化学学习的特征,本人将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课程融合的模式概括为“情境―项目―电子档案袋”的循环模式,如图1所示。这一模式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原则展开教学,并将信息技术作为一个隐形的因素融入课程之中,它虽然没有显性表现,但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图1 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课程融合模式

1.情境是关键

“组织学习素材资源,创设探究学习情境。”[8]在该阶段,教师必须构建一个开放自由且有趣的学习环境,将学习者带入学习环境之中,这一步至关重要。与此同时,教师要准备充足的有关化学的资源,比如媒体素材、常见的疑难问题、资源索引和权威的网站等,这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支架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除了充分的数字化资源,学生还需要任务驱动,即接下来的该模式中的第二个因素。

2.问题任务是核心

在基于问题与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如果学习者有明确的问题与任务,那么他们的学习态度就会大为改善,能够以主动的角色进入环境,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与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同时还能够与共同体有积极合作的机会。学习者可以通过微群等方式和专家等交流,在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情境下,有实践共同体的交互合作和丰富的资源做后盾,学习者就可以真正实现创新性学习方式的转变。

3.电子档案袋的评价

评价是学习环节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有技术因素的支撑,评价则更加完善且更有利于学习者的发展。电子档案袋的构成:(1)目录:以提纲的形式展示各部分化学学习材料之间的关联,并配有页码。(2)时间:即每次收录在档案袋中的材料的日期,以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取得的进步情况。(3)内容:包括核心内容和选择性内容。“核心内容”是每个学生档案袋中必须包含的内容,它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家长及同伴的评价提供基础性的信息,如“化学实验设计方案”“化学实验记录表”等。“选择性内容”是学生自我选择的、最能反映学生本人化学学习情况的材料,如“化学实验失败的原因分析”“对化学概念重要性的认识”“化学用语学习小窍门”等。(4)反思与交流:学生对自己化学学习过程和结果所作的自省,如“化学学习心得”“实验探究方法总结”“学习疑惑”等,这也显示了同伴评价、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的一些信息。

化学档案袋评价可以为学生的自我评价提供机会,促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对自己的学习作品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选择,并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它能够促进学生自我反思,是学生自我成长的一种有效方式。

在该模式中,信息技术是一个有机整合的部分,它支撑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与学习,不断为他们排除障碍、提供条件,从而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以及主动探究的的研究方法,使他们的研究方法逐步走向科学家研究方法。信息技术支持学生从多渠道获得学习知识的机会,使其在数字化环境下获得了更多的学习自由,从而在教学中摆脱了对教师的依附,使自身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

参考文献:

[1] 陈晓燕,冯秀祺.寻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点[J].中国远程教育,2005(7).

[2] 唐文和,刘向永,徐万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J].中国远程教育,2003(7).

[3] 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7).

[4] 任长松.课程的反思与重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 郭绍青.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2(7).

篇3

2.1发展历程

近几年来信息技术在我国的教育教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且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也实现了教学效率的提升,给予了学生更为直观深刻的学习体验。综合分析我国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历程和发展历程,基本的幻灯片PPT教学是信息技术应用教育教学利于的初期表现形式,随后就是在课程体系改革后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利用动画视频作为教学辅助,实现情境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利用相应的动画视频达到课堂教学核心内容引入的目的,在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基础上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随后就是发展到微课教学,慕课教学,教师将整节课程教学内容整理好上传至相应的学习网站,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复习、预习的素材,另一方面在相应的网站上实现教师与教师的沟通精进。最后就是精品教学资库和线上课程,实现信息技术优势的最大限度利用,免除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学生能够结合相应的时间利用电子移动终端在区域网覆盖的地点中进行线上学习,同时也能够与教师进行线下沟通。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应用实践的历程,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历程可以看出,在教育教学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趋势、一个潮流。

2.2现状分析

(1)授课教师的教学观念。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教育教学领域来说是一场革新性质的挑战,但是存在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大多数教师对信息技术不能够熟练的应用,没有特别多的教学应用经验,所以导致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应用中未得到预期的效果,这一情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利于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2)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方式方面由于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师在开展兴趣课堂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外部因素包括教师的教学任务、教材内容的教授、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及各个地区城市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发展等等,目前存在的教学方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科知识的拓展学习、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目标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3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3.1适应智慧校园的发展

我国的教育教学领域已经进入到智慧校园的时代,信息技术在课程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大幅提升了校园信息化的应用程度[1,2]。基于此背景下学校方面为了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做出了很大的改革,而高职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是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一个中级阶段,课程项目化教学策略的教学以及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明确学科知识内容和社会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丰富的生活素材能够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为学生未来的社会学科知识应用奠定坚实的技能基础。其中教学方式和教学设备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不仅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实施趣味性教学以适应智慧校园时代的发展,还要做到每个同学都有实际操作的机会,使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的优势全面地发挥出来,习惯教学设备的应用且善于利用教学资源,将音频、视频与教材内容更好的融合在一起给予学生一个全面立体的听课感受。

3.2智慧教室与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为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掌握程度,缺乏综合性素质的培养,使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不足,这就造成了学生成为一台学习知识的“机器”。而智慧教室、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这一情况,让学生在学习学科内容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学科素养的形成,潜移默化的塑造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智慧教室、在线开放课程在课程体系的设立过程中是基于计算机软件基础,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实际的教材都是关于计算机软件、C语言以及计算机操作方面的内容,生活应用性较差,学生在学习相关的知识后不会灵活运用,而且课堂纪律呈现两个极端过于懒散和过于枯燥,高职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往往看重的是计算机中的一些游戏,而不是教师所传授的内容。但是课程项目化教学策略的有效开展,促进学生学知识和用知识的有效融合,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下深化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能够提高自身信息技术应用的灵活性,总体来看课程项目化教学策略的有效应用是促进学生学有所用的关键途径。

4促进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

篇4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程的整合,是化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由于信息技术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的内在感染力,将在化学实验和理论教学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基于此,当前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当积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

3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程整合的策略

3.1 明确课程整合的目标

1)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自主地制定、执行学习计划,学会控制整个学习过程,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估。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如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对信息内容的选择和理解能力等。

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如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学会利用网络通信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整合并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它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突出学生主体的地位。

3.2 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整合必须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在此过程中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作为指导的。之所以强调建构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是因为基础教育改革提出明确的要求,即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合作,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育。而建构主义理论是当代一种较新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对我国教育界的现状特别有针对性,对于我国学校课堂的传统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是极大的挑战;它可以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

3.3 整合要考虑课型的差异

1)绪论课。化学课程的绪论课,一般都要介绍学科研究的对象、发展简史、特点、学习方法及学科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教学目的:①使学生对本学科有一个大致了解;②要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上好绪论课,对于帮助学生确立学习化学课程的良好内部动机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过去绪论课,一般由教师满堂灌,夸夸其谈地将自己所教专业作一番描绘,虽然这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终不能改变学生被动状态。现代信息技术完全可以实现绪论课的直观化、形象化。

2)实验课。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来提高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必须针对整合点进行细致分析,诊断出信息技术与各类化学实验的整合点。

比如,有些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无法用肉眼看到的,理解起来相当困难。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把实验过程以虚拟的方式展现在课堂上,通过这一方式可以把一些难于观察的、抽象的、微观的化学过程模拟出来,还可以把常规教学手段难以用实验演示的动态过程展示给学生,使抽象的概念变为具体形象,帮助学生去领会实验事实和掌握化学反应规律。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模拟实验,再现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也可以在模拟实验室里自己动手“做”实验,既提高课堂容量,还有利于比较、加深理解记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3)复习课。化学复习涉及的内容多、容量大,学生不容易把其知识条理化。如果用信息技术将知识结构化,学生很容易弄清知识的脉络,便于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复习的时候可以分步显示,即先显示提纲,学生回答问题以后再显示提纲下面的内容,复习串讲完以后,将整个内容都显示在屏幕上,条理清楚,脉络分明,内容明确,学生就可以加深记忆效果,也达到教学的目的。

3.4 整合应该是双向互动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双向的整合,并不是仅仅把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就可以,还要把信息技术的思想应用到教学中,学科本身也应该在某些方面来适应信息技术。

3.5 整合绝不是对网络资源的单纯依赖

篇5

一、大学信息技术课程个性化教学方式改革

1.大数据时代个性化教学的可行性

大数据时代,教育资源极大丰富,借助网络等相关技术可以建立一站式教学信息平台,它包括网络课程、管理与评价系统、微课、教学视频点播等。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可以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实现跨地域、全天候的学习。

在大数据时代,可以利用教育分析的相关技术从技术层面来量化教学行为、学习行为,经过大数据处理可以找到学生各种行为之间,以及学生学习状况与教学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可以据此作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决策及施教方案。这样的教学不再是单纯围绕课程内容进行,而是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自主性,使得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

2.大学信息技术课程个性化教学的内容调整

基于大数据分析,在已有的学生学习行为的相关数据中发现有用的行为模式,围绕这些行为模式和个性化学习理论,对大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和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成就感。

以相应的知识逻辑结构为核心,依据发掘出的学习规律,将大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分解成一系列教学模块,其内容包括特定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研讨互动与总结反思等。

在教学过程中,采集学生学习行为的数据,并结合每个教学单元对学生进行学习过程的行为分析。通过这些分析,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3.大学信息技术课程个性化教学的实施方法与手段

为了实现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能力,不能只依靠课堂上单一的教学课件,需要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如互动式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及群体反思性教学等。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相关的课程学习短视频资源放在校园网上,学生根据个人需要自主决定学习进度,这样可以满足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可以自主总结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将其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组织课堂研讨,深化学生所学内容,让学生在交流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团队合作,使学生既发展了人际交往能力又获得了学习的成就感。每次研讨深化后,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任务。

通过课前设计学习任务、课中组织讨论深化、课后规划个性扩展,教师把传统的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转换为新型的个性化指导教学方式。

二、问题与展望

面对大数据带来的挑战,针对高校学生思维活跃、学习行为多样化等特点,在大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但是,目前大数据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大多只是针对教育数据的评价与分析,而针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分析和预测算法比较少,如何在现有的数据基础上结合新兴的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进行个性化教育,是高校现代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

篇6

Key words: training course;stimulate learning interest;refine teaching links;effectiveness exploration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0-0247-02

0 引言

实训课程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员运用知识的重要环节。提高操作技能是培训基地的首要任务,是培训紧贴现场工作实际,让用人单位满意最有效的、最简捷的培训教学形式。如何上好实训课,是摆在专职培训人员面前的首要任务。

1 明确实训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

实训课程和专业课程是密切联系的,实训课程是在完整专业理论知识的支撑下进行的有效教学活动,是专业课程的具体化表现形式。实训课程也是教育家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要求。[2]

实训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上与专业课程有着显著的区别:在教学内容方面,专业课程以传授系统理论知识为主,而实训课程以传授操作技能为主;在教学目的上,专业课程以学员对知识的掌握、记忆和理解为主,而实训课程以学员对知识的实践运用为主。

实训教学是职工培训改革的基本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型人才,是近年来教育培训界议论较多的热词之一,而在这热点关注的背后,却是创新、实践型人才的匮乏,如今,许多在岗职工存在创新、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而实训教学促进了理论与现实情况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培养职工的创造性。

2 用增强自信和优化实训内容的方式激发学员对实训课程的学习兴趣

职工培训坚持以技能练兵为主,要提高学员的上岗操作技能,首先要激发其学习兴趣。一方面,需要实训教师加强引导;另一方面,要将学员视为实训课程的主体,尊重其个体价值,注重兴趣引导。

专职培训人员应该充分重视学员的主体地位,在培训课程中更加偏重对学员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及创新型思维的开发。通过借助多种平台,有条不紊地在继承和发扬、改革和创新、兼容并蓄中,将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培训活动之中;给学员设定任务指标要因人而异,要充分考虑学员兴趣点和完成能力,通过引导其完成一个个小的任务指标来帮助其树立起自信心。

另外,也可以定期指派学员到施工现场参观学习,提前接触工作氛围,积累实际操作经验,激发学员对实习的兴趣和热情。

科学规划实训内容,实训内容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培训过程中要适时转换课题和培训方式。内容设计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同时兼顾实训形式的趣味性,以便充分利用学员的猎奇心理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实训效果。

3 量化设计实训课程的教学环节

实训课程是以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基础的实践活动,其课堂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理论教学,应体现其自身的教学规律、特点及组织形式。如何抓好实训课程的教学环节,实训课程可根据组织教学、精讲示范、学员操作、巡回指导、实训总结五个环节进行量化设计。五个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构成了一整个实训教学体系。

3.1 组织教学环节 组织教学以企业系统的、持续的培训,作为学员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和强有力的保障。做好教育培训工作,首先要解决的是培训需求分析,也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弄清为什么培训、谁最需要培训、培训什么等问题。同时要积极借鉴行动学习理论,进一步丰富培训方法。行动学习理论注重结构化的知识与有洞察力的问题的整合,以实践活动为重点,以学习团队为单位,以真实案例为对象,在企业培训中取得了很好效果,对基层学员教育培训同样有适用价值。

3.2 精讲示范环节 这是决定实训课成败的一个关键环节,专职培训人员精讲实训操作技能的有关的操作要领,做到精而不散。

具体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主体上由专职培训人员单向讲授改为师生互动,形成以专职培训人员为主导、以学员为主体的交流模式,教学相长,共同提高。二是在内容上由理论灌输改为案例研讨。培训内容始终围绕典型案例来展开。三是在空间上由封闭式培训改为开放式启发。组织学员走出教室、走出办公室,到现场亲自感受,通过情景教学的方法,让学员自我启发,自我提高。四是在时间上由集中式培训改为积累式培训。改变一培训就全员集中的习惯思路,充分运用公司管理制度、网络培训、案例研讨、经验交流等,让培训与日常工作和学习相结合,在不断的实践、反思、学习过程中积累能力,提高素质。

3.3 学员操作环节 一是鼓励学员自我学习。学员素质提升的基本途径是自我学习。要求学员通过操作学习,积累学习,发现学习,观察学习,邻近联想学习等方式,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新思想等,改变行为以适应环境与自我成长的要求。二是工作实践学习。学员的素质提升是通过工作实践来实现的。通过工作轮换、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激发工作兴趣,提高学员成就感,实现职业价值。

3.4 巡回指导环节 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管理者,都要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努力成为最有价值的员工。而作为专职培训人员,有必要在学员自学的基础上加强巡回指导,通过一系列学习旨在加强新录用学员的岗前培训、企业文化培训和法律法规、劳动纪律、安全生产、团队精神、服务质量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学员的学历培训,提升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学员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加强学员道德修养培训教育,推动职工队伍思想道德建设上水平;加强学员技能培训力度,增强技能知识。加强学员特有工种和有关行业人员执业资格的培训,加快持证上岗工作步伐,进一步规范管理;加强学员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具体来讲,专职培训人员在巡回指导环节须做到“五到”,即“心到、眼到、腿到、口到、手到”。

①“心到”:即培训课程应该体现人本关怀。企业在践行社会责任时,应该将 “员工关怀”列为主要的发展项目,而员工关怀的重点项目之一,即不断地提供各种面向职工的培训。专职培训人员应该根据企业人本关怀的要求,为学员设计网络管理学习平台,为每位学员提供工作上的工具及行业中的专业知识,帮助学员开放地在线学习与研讨。同时,制定多项成长、学习计划,为学员打造全方位发展平台,提醒学员有哪些新增的课程可以自我充实,以提高学员对培训课程的认知程度。这样一来,员工积极参与多项培训和大胆沟通,个人提升和团队成长得到双丰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添彩。

② “眼到”:对于企业而言,培训能够快速的提高人员素质,同时,也是激励团队的重要因素。企业须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的形式,不定期组织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更新等方面的学习,理清教育、培训内涵上的异同,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在巡回指导环节,专职培训教师应该认真观察学员的操作行为,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予以指正,同时在实训中针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具体讲解。作为培训教师,应该具备全局观念,要以客观的态度看问题,指出问题要一针见血,尽量不疏漏任何一个环节,确保学员的每一个操作动作正确、规范。

③“腿到”:专职培训人员在巡回指导中应勤于走动,认真观察学员的操作方法和操作姿势,及时发现不合规的操作行为,并在恰当的时间予以指导。如果学员在实训中的错误操作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就有可能将错误的操作方法带入实际工作中,继而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或人身伤害。所以说,腿勤是确保实训效果的一个关键环节。

④“口到”:学员操作一般是在专职培训人员对技术要领讲解示范后进行的。培训人员应根据培训需求,制定培训大纲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培训注重运用新的操作理念,对专业知识和操作规范进行学习;针对难懂、易出错的环节要进行重点讲解,并在实训环节监督学员的操作活动,及时指出其中的缺陷或不足,让学员真正明白错误的缘由,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⑤“手到”:巡回指导中专职培训人员要勤动手,对学员手把手地指导演示。应该以“岗位需求”作为练兵导向,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能培训和竞赛活动,采取“导师带徒”、互教互学、结对互帮等形式,加强职工之间在技术和业务上的相互交流,实现全员进步、全员提高,强化岗位练兵出实效,不断提高一线学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以满足生产需求。

3.5 实训总结环节 专职培训人员应公正的对这节课进行归纳、总结,既要重视肯定成功的经验,又要重视失败的教训,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给学员以正确的、完整的认识,对操作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重要环节,关键技能点进行适时点拨,总结出注意事项,同时要求学员做好实训报告。

4 总结

总之,实训教学形式是一项整体性的重要教学环节,应引起从事职工教育部门和职工培训基地的高度重视。实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对实训效果的影响非常深刻。

专职实训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教育培训整体计划,按部就班进行,不能因各种原因有选择地实施培训计划,避免造成部分项目被搁浅;避免妥协性地实施教育培训,如需要培训一周的,不能缩短成两天,妥协性培训容易造成培训内容跳跃,缺乏系统性,影响培训效果;避免浅表性地实施教育培训,面面俱到而不纠其根本;避免完全集约性地实施教育培训,应根据岗位需求和学员个人需求,进行个性化培养,为铁路运输生产输送更多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7

引言

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学校中主要承担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因此,“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逐渐成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教育技术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生主要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来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典型方法及基本技能、明确自身应当具备的素养、提高其教学与研究能力。因此,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该课程进行优化设计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在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依据《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书中“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1]对本课程进行教学设计,以期为学生的课程学习过程提供有力支持,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 前端分析

1 课程特点分析

“信息技术教学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课程内容既有理论性非常强的部分,如信息素养的解析、作为内容体系指导思想的“双本体理论”和“‘工作’主线思想”等。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结合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是新课程标准下正在如火如荼的推进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具备先进的信息技术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原则、方法,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的技术(艺术)等部分又表现出明显的实践性特征。在课程教学中,必须结合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开展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使他们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典型方法和基本技能。

2 学习者特征分析

根据培养方案,本课程被安排在第六学期开设。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其学习逐步从盲从走向理性,学习能力较强。尤其是经过“学习的科学与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逐渐适应了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中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学习,以及各种形式的研讨与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能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搜集信息,并根据需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加工处理。

课程学习后接着进行的信息技术教学实习,增强了课程的“实用性”。 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 信息化教学设计

本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课程构建理想的教学实施环境,使学生能够真正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提高技能,并把习得的知识与技能在真实而复杂的教学情境中进行迁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然后快速遗忘。

1 教学单元目标分析

(1) 课程理念

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典型方法及基本技能。结合教学案例的分析和学习,从理论认识和教学实践两个层面探索新课程标准指导下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应当发生的变化,明确成为适应新课程和新教材的新型教师应当具备的素养。在各种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主动收集和处理信息以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协作的能力,以利于其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工作能力的整体提升。

(2)课程总目标

路易(Lewy. A)[2]认为课程目标指称的是教学规划方案的预期和规定的结果。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在学校中主要从事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正是应这种需求而产生,以培养适应新课程和新教材的新型信息技术教师为出发点和归宿。为此,我们认为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从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初步能力”,并将之具体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部分(如图1所示),为学生成为优秀信息技术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3]。

(3)课程教学单元目标

课程教材采用李艺教授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4],实施教学过程中以图1所示课程教学目标为依据,结合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将课程分为八个教学单元,各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分别是:

教学单元一:信息技术课程概述。单元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准确把握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定位和学科价值;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理解信息素养在知识、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六个角度的教学解读。

教学单元二:信息技术新课标及教材。单元教学目标:从信息技术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变化中把握信息技术课程基本理念的变迁,理解信息技术新课标对教学实施及教师素养提出的新要求;了解信息技术教材发展现状及不同学段教材的知识内容体系。该教学单元与“教学单元一”共同构成了课程学习的基础,为学生进行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环节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必要的知识基础。对这两个单元的准确把握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思想。

教学单元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原理。单元教学目标:理解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和一般原则;掌握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程序、步骤;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能够编写出规范的教案;掌握信息技术常用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一般过程,理解每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及局限性,能够根据教学实际灵活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

教学单元四:信息技术课程各内容模块的教学。单元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技术课程各模块内容的特点,理解各模块适宜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在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的策略。

教学单元五: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技能与艺术。单元教学目标:了解课堂教学技能的分类;掌握常用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技能;理解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艺术。

教学单元六:信息技术说课与评课。单元教学目标:了解说课的功能、类型及价值;理解说课与上课的区别;掌握说课的内容和方法;理解好的说课应具备的特征及评析说课应遵循的原则。

教学单元七: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单元教学目标:了解课程评价思想的发展及新课程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理解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原则;理解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的内涵,掌握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的方法及一般过程;理解信息技术课程终结性评价理念,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终结性评价的方法,掌握对评价结果进行处理和报告的方法。

教学单元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单元教学目标:理解课程整合的内涵;正确把握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理解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角色与功能。

2 教学任务与问题设计

根据上述单元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设计出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以及有针对性的问题是对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重点之一。同时,这些任务和问题(如表1)成为以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学习支架,在教学实施中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及学习活动,使教学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层层逼近目标。

3 学习资源设计

根据教学任务与问题设计出相应的学习资源,以支撑课程教与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课程总体来看学习资源主要有:

(1) 相关网站资源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着:教材及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改革、信息技术教师教育培训方式的改革等。相关网站,如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研究网(省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省略/index.php3)、信息技术课程网(省略/)、大路论坛(省略/bbs/index.asp)、2008山东省高中教师新课程(信息技术)全员培训(portal.sdteacher.省略/Course/xinxijishu/Default.aspx)等,为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

实际教学中需要的学习资源要依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水平来确定提供方式,可以由教师直接提供给学生,也可要求学生自己按照学习目标查找所需资源。如果是前者,教师应提前搜索、并认真评价相关资源的学习价值,确保提供给学生可靠、有用的信息资源;如果是后者,教师需提前设计好信息资源查找和收集的目的、要求等,并在学生查找过程中进行恰当的策略指导,避免学生在搜索过程中漫无目的的浪费时间,甚至在海量信息中迷航。

(2) 师生博客

在教师博客中开辟了课程专栏,为学生提供相关研究论文、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案例等重要的学习资源,学生则在自己博客中提交作业及对课程的认识等。教师和学生的博客共同组成课程博客圈,师生通过访问彼此的博客,实现课程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展。同时,在浏览日志、评论和留言等活动中也增进了相互理解,使博客成为师生沟通与交流的平台。

(3) 教材和印刷材料

除了课程教材外,为配合课堂教学活动尤其是小组协作学习活动的展开,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印刷材料,包括:典型教案、小组协作学习或其他学习活动的评价量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的某些章节等。

具体教学单元的学习资源则根据教学内容、学习目标的不同有所侧重。比如在教学单元一的学习过程中,以教材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印刷材料为主。而教学单元三的学习则利用教师事先搜集的经典案例(包括教学视频及文字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在案例中教师如何贯彻教学原则?各种教学方法又是怎样运用的?启发学生思考案例中教师教学处理的成功之处及不足。然后让学生在教师推荐的网站上查找相关案例,进行研讨和分析,并以课程博客圈为平台实现交流和共享。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间接经验,而且增强了学生分析、评价教学过程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水平。

4 教学过程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信息化学习过程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创设教学情境、利用“任务驱动”、“问题解决”等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协作、探究活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1) 案例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教学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学生信息技术教学技能的提高必然经历由“模仿”到“灵活运用”、“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大量典型案例(文字案例及视频案例)是十分必要的。

在案例教学模式中,展示教学案例之前,先给学生提供案例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信息,让学生自己进行教学设计。然后展示案例,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之后将各小组的观点进行交流和共享。每次的交流与共享环节总能听到一些独特的教学设计,比如在“病毒防治”内容的教学设计中,有学生巧妙运用了比喻,将病毒侵袭计算机比喻成蚊子叮人,并引申出对付病毒(蚊子)的措施:安装防火墙(“挂蚊帐”)、安装杀毒软件(“点蚊香”)、不随意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不访问可疑网站(“保持环境卫生”)。

(2)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在准备阶段中教师要呈现学习任务,明确协作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展示评价量规等,然后指出可用的学习资源或指导资源的搜索策略。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探究,教师则对学生的协作学习策略及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指导。交流与共享阶段每个小组展示其协作成果,其他小组及教师则进行评价,包括根据量规进行打分,以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等。

(3) 情境-探究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伊始,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然后,学生独自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并将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和共享。这一模式实施的关键在于情境的创设及探究过程的引导。

5 学习案例及作品范例的选择与设计

学习案例及作品范例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起到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诊断及调控作用等。主要包括:

(1) 以往几届学生的优秀作品

主要是教学设计、制作的课件、小组协作成果等,作为范例,这些作品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经验,唤醒学生相关的已有知识,并激发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动机和信心。

(2) 教学设计模板

包括“四列式”教学过程设计模板、WebQuest设计模板、“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学设计流程、研究性学习设计模板等,对学生的教学设计过程进行有效引导。

(3) 小组协作学习电子学档范例

小组协作学习电子学档如图2所示,包括协作任务及相关分析、分工及职责、资源的收集加工、协作成果等内容。

6 评价量规设计

在本课程教学活动中,较多地采用了操作性强、应用较为广泛的评价量规作为信息化教学评价工具。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交流与协作能力以及教学设计、授课、说课等实践教学能力。主要包括:(1)小组协作学习评价量规;(2)口头表达评价量规;(3)教学设计评价量规;(4)导入技能评价量规;(5)教学技能评价量规;(6)说课评价量规。

7 单元实施方案设计

本课程按照教学单元组织教学。在单元教学计划的设计过程中遵循以基本问题和单元问题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习过程的建构性等原则,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来拓展学习时空,使学习更有效、更有趣。

以第六单元“信息技术说课与评课”为例。按照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设计思想,确定本单元的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内容问题如表2所示。

单元教学过程及学习资源如图3所示,首先指出说课是当前选聘教师及对教师教学水平进行评比的常用形式,阐述其重要性。然后播放一段说课视频供学生观摩[5],在播放前提出思考题:(1)什么是说课(通过视频总结说课特征)?(2)视频中的说课包括哪几部分,各部分之间如何衔接的?(3)视频中教师为了完成说课提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视频播放后组织学生对说课的定义、说课的本质特征及怎样准备说课进行讨论。教师结合视频讲解说课过程应注意的问题及如何评析说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教师提供的其他案例进行讨论、分析。然后,学生按教师指定的课题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准备说课稿,组织学生进行说课和评课。

整个教学单元的所有活动在6个学时(每学时50分钟)内完成,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控制教学单元的步骤,提供恰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单元教学任务按时、高质量地完成。

8 评价、修改与管理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对设计工作进行评价和反思,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依据:(1)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3)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是否合理;(4)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等原则随时调整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将评价、反思和调整贯穿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的始终。

三 实践效果与反思

“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采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思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访谈中,学生普遍反映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比单纯“教师讲学生听”收获更大;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活动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很充实;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了他们进行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和施教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协作学习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在课程结束后的教学实习中,学生的教学技能也得到了实习辅导教师及实习学校的认可。总之,运用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进行的“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实践取得了初步成功。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83.

[2] Lewy A.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91:306.

篇8

一、新型的教师角色的转变

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给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由课堂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构成学习共同体(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新课程教材的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化学教学“四步法”,全面贯彻落实这个概念,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发展提高、当堂训练,使学生掌握知识,在参与体验中获得成功学习的经验。

二、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

1.明确探究目标

探究活动的目的旨在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得出的结论,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们的学习的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提升,如果只是为了简单的知识得到结论,或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对某些内容可能并不需要加以探讨。

2.创设问题情景

通过对教材资料进行实验、观察、阅读等实践,来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探索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选择贴近学生的生活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来探索的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选择有一定新颖的内容来让学生探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并进行积极探索。

4.对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进行探究

包括学生根据教师,教材或其他方式来探索给定的问题,学生从所提供的问题得到启发,提出新问题,学生自己提出相关问题。

5.探究活动要具有可操作性

探究活动并不需要建立在太复杂的条件下,学生在学校的实验室可以完成,在实验前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对实验器材进行检查,以此确保实验具有安全、可靠性。

6.研究和使用教材

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眭学习不是同一维度的三种学习方式,它们反映的是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它们对人的发展相互并行又互为补充,对一些学习内容来说,不仅个体学习的组织形式是必不可少的,接受学习也是必要的。

三、化学新课程必修教材的学习方法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个性化学习和选择性学习。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准备好学习活动,才能够对学习进度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他还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自我学习的教学策略:定制自主学习目标;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引导自学方法;自主学习意志的培养。

教师关注和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专注于教学情境设计;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学习活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虑。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

1.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

合作不只是教学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具备合作精神、合作态度。合作不只是学习,也是共同学习内容,学会接受别人,欣赏别人,学会承担责任,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不只是教师和学生交流,合作也是一种资源共享,同伴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值得学习的资源。

2.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做好教学前的决策,明确而具体的学习目标和交往目标;确定小组规模4人左右;确定编制的方法(尽可能体现异质性);指派角色或任务;合理安排空间;⑤安排学习材料。

讲解任务与合作关系,讲解学习的任务:学习目标、原理、概念,合作时应该遵守的程序;解释成功的目标:评价的方式,评价的标准;责任到人,确保人人有责;明确预期的行为。

督促和干预,安排直面积极互动;观察、指导学生;督促做好小结。

评估和小组,针对陛地评估;分析小组效能,提出改进目标;共同决定展现的方式。

(三)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化学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黎丹.对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反馈的几点思考[J].化学教学2009(7)

[2]陈俊松论新课标下化学实验的重要性[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0(8)

篇9

1、数字化故事叙述的概念介绍

数字化故事叙述主要是指将讲故事这样一种教学与交流艺术与信息技术(图片、视频、声音、动画及网络多媒体技术)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学或叙述形式。通过运用图片、视频、声音、动画及网络多媒体技术,把故事形象地讲述出来。其目的在于通过数字化故事叙述这样一种形式来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同时与他人分享和交流经验,并在这样一个快乐的故事讲述中将所要传输的信息有效传送,最后达到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目的。

2、数字化故事叙述在初中英语课程中的设计原则

2.1 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就是要求在进行数字化故事叙述过程中要以学生作为主体。在具体对初中英语课程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体地位。强化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主体意识。

2.2 结合并贴近实际的原则。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为更有效实施数字化故事叙述,作为教师,在设计时还要考虑初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特点,选择具体的。生活化的题材或材料,紧密联系生活,并结合具体实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也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2.3 多感官有效参与的原则。多感官有效参与的原则就是要求在对数字话故事作品进行设计或创作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多重感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搜集资料和制作数字故事板等环节中。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各个感觉器官,这样才能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3、数字化故事叙述在初中英语课程中的应用过程分析

3.1 学习主题的选择。学习主题的选取是开展数字化故事叙述活动的开始。在具体的选取上不能局限在传统故事简单的曲折情节上,而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以全面提高和发展学生为核心,并联系时事或学校活动与事件。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题材作为活动的主题。比如,当下我们常提到的低碳,以《低碳生活――We can have a beautiful city》为例。接下来就是分组,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进行适当的分配,尽量使每个组都有擅长组织、写作或操作电脑的学生。

3.2 拟定学习计划。一个优秀的活动都是有团队共同参与完成的,学习计划的拟定就是为了更有效地开展活动。共同完成小组任务。比如在对于时间的安排上,要涉及到数字故事作品在制作中每个环节的具体时间等。在具体活动安排上,要涉及到人员分工等及脚本策划等,通过大家的力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3 开展学习活动。这一阶段算是数字化故事叙述的主体部分,因为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知识的获取及技能的提高和掌握都是在这个环节中实现的。学生可以单独的开展学习活动,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也可以整个班集体共同学习与探究。在活动形式的选取上,可以通过参观、座谈、阅读及调查的形式来开展形式多样化的学习与交流活动。作为教师,在这个关键的环节里要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有效;l导学生开展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或指导。

篇10

1.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

教师对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入,不能很好地把握实验教学,致使对学生的引导缺失。有许多初中化学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教学多年,已经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注重对一些基础知识理念的把握,将重点放在传授知识、传统科学题目上,不注重学生的实验技能,缺少一种动手操作的探究性的、实际性的方式。或是教师传统的教学习惯,习惯在教学中不断地给学生讲授知识,过分强调自身“指导者”的角色,而忽视了学生在实验中的自主能力,在教学中,不能准确地定位引导到什么程度,受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导致在教学角色中的定位不当。

为了更快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大多数会直接向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没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来认真观察整个实验过程,因而导致学生无法通过表面的化学现象来掩盖其中的内涵,学生普遍存在片面的,甚至一些错误的观点。

2.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学生学习态度被动,所需的探究基础知识不足,探究能力差等学生因素也是影响探究教学开展效果的重要因素。很多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只需要死记硬背,记住知识点就行了。受传统教学影响,学生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固化,探究能力差,探究意识薄弱。大部分学生习惯了接受式的课堂教学,习惯了“听”,不愿多“问”,导致学生问题意识极差,不能主动提出问题,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能力之一。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知识基础也影响着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别是在猜想与假设、制订探究方案、分析并解释现象阶段,若学生知识基础薄弱,会直接影响其探究能力的高低。

3.学校等其他因素

除了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外还有课时限制、实验器材匮乏、班额过大等因素。束缚实践探究教学的重要因素:一堂课只有40分钟时间,而要开展一堂探究课几乎要花一个小时,这就使实践探究教学大打折扣,大班额教学,在开展探究活动时,人数过多,教室嘈杂,教学秩序难以维持,有时候不得不花大量时间维持纪律;教师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也无法顾及到班级的每一个人,从而使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足;硬件设施充足是学校顺利实施探究教学的前提保障,其中硬件设施包括学校的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图书馆等。如果这些硬件资源不足,那么实施起来肯定费时费力,教学设备、实验仪器配置落后、不配套,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有的学校甚至连基本的演示实验都无法满足,更别说让学生去动手探究了。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相应对策及方法

1.转变老师的教学观、角色观、学生观

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与探究意识,掌握实践与探究教学理论基础,提升教师专业素质,采用有效的师资培养方式。转变老师的教学观念,向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看齐,多注重化学的实践训练。再设计探究性的学习计划时,要制定明确的探究性学习目标,既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实验知识,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适时引导学生探究过程。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要适时施以援手,将学生引回到正确的思路上来,并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发展学生的科学技能。

2.关注学生的成长,开设小班教学

老师可根据学生学习成绩以及平时学习表现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关注以及辅导,尽量避免老师个人的情绪化教学以及偏见教学。用情感感染学生,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关键,兴趣更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我们如何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学习转换成主动地学习呢?学生开始学习化学的时候都能被化学中奇妙的现象所吸引,此时我们就应该抓住此契机,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自控能力和持久性,我们也要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和强化学生的这种兴趣,让学生的兴趣和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篇11

高职教育应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已成为共识,高职院校进行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开发与改革迫在眉睫。会计电算化是与财会工作岗位密切相关的一门课程,也是财会类专业必修课程。职业能力导向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学习情境的设计应遵循职业能力形成的内在规律,以实际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工作逻辑为主线,并融入工作全程。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分析

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展会计工作的能力,是会计上岗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课程。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财务软件操作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学习该课程前应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具备基本的手工会计处理技能,这是学习该课程所必需的知识储备,如学生不具备这些能力将影响课程学习的顺利展开。学生学习完该课程后应能利用财务软件独立从事会计工作。课程的核心内容是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涉及的理论知识主要是软件系统的构造及其操作原理,也会涉及相关会计基础理论知识,但这些知识是学生在前续课程中已掌握的,不应是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这门课程要学生将已学会计理论知识与财务软件理论知识相结合,用软件完成财务核算工作。因而考虑到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要求与课程内容,该门课程学习情境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与实际工作岗位联系紧密的任务。任务设计应根据实际岗位工作进行整体化系统化处理,并将相关理论知识融入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熟悉完整的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流程,掌握会计软件构造及操作原理。从笔者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经验来看,一方面,学生对纯粹的软件理论讲解提不起兴致,对尚未在操作中运用到的相关理论缺乏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学生对软件操作比较感兴致,在操作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学生能深入理解软件操作相关理论。另外,为了激励学生,每个任务要有明确的成果,提升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和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方便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学习情境设计思路

职业能力导向课程设计的核心是学习情境设计。根据工作过程及职业特征,将课程分解为主题学习单元,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在一起,即学习情境。学习情境设计的关键是根据每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确定学习情境载体类型,如可以选择以问题、活动、产品、设备、生产性零部件制作等为载体。选择了学习情境载体即确定了按什么样的工作逻辑为主线来组织课程内容。选择载体之前需要考虑,期望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能做哪些他们在学习课程之前不会做的事情。会计核算的对象是“单位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学完会计电算化课程,学生应能用财务软件对单位以货币表现的基本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核算。因而会计电算化课程学习情境设计的载体可为企业基本经济活动的核算,包括总账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采购核算、销售核算和库存核算六大具有并列与包容关系的学习情境。各学习情境在核算内容方面具有特殊性,如固定资产核算主要内容是固定资产增加、减少,折旧计提以及进行固定资产卡片管理等;工资核算主要内容是工资的计算、计提和分配等。但与此同时,各学习情境在核算工作流程方面具有一致性,按照系统初始化、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系统记账与期末处理、凭证账簿查询和报表生成与输出五个步骤开展工作。综合以上六大情境载体以及各学习情境在核算流程上的一致性,每一学习情境将按核算流程设计学习活动,即按核算流程设计学生需完成的工作任务,该设计思路如下图所示。以上设计思路既考虑了企业各项基本经济业务的特殊性又考虑了会计核算流程的同一性,既有新的知识技能注入又可以不断地强化相关职业能力的训练。一方面,不同学习情境的不同核算内容能让学生较全面地掌握企业各项基本经济活动的财务核算,且六个学习情境的核算内容难度是递增的。总账核算情境涉及基本的记账凭证填制、审核和记账等内容,固定资产核算情境涉及资产卡片管理及计提折旧等特殊业务,工资核算情境会有工资计算、个人所得税计算与工资分摊发放等特殊业务,采购、销售及库存模块会涉及大量原始单据的结算及审核问题,一项业务的完成往往要运用软件的多个模块,形成较复杂的业务流转及勾稽关系。另一方面,由于每个学习情境工作流程的趋同,按工作流程设计的工作任务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反复或递进性,能让学生在工作任务的执行中强化训练核心职业能力,并在情境变换过程中培养相关知识技能的迁移能力。

三、电算会计各工作步骤的具体工作任务

电算会计工作流程五个步骤的具体工作任务如下。

(一)系统初始化

系统初始化的主要工作任务是管理账套,进行财务分工,设置系统及模块的基本信息、参数、数据等,包括进行系统级初始化和模块级初始化。系统级初始化包括建立、修改、引入和输出账套,增加、修改和删除操作员及其操作员权限,设置系统公用基础信息;模块级初始化包括设置模块控制参数,设置模块基础信息以及录入初始数据。

(二)凭证填制和审核

凭证填制和审核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进行凭证的录入、修改和审核,进行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折旧计提和分配、设备管理,进行工资数据的收集、员工工资的核算、工资发放、工资费用的汇总和分摊,处理应收应付款项的收回、支付和转账,核算存货的出入库和库存金额、余额,确认采购成本、分配采购费用和确认销售收入、成本和费用。

(三)系统记账与期末处理

系统记账与期末处理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对已审核的凭证完成自动记账;定义并生成各类转账凭证,包括进行自定义转账生成和期间损益结转;完成自动对账工作,包括总账和明细账、总账和辅助账、明细账和辅助账户核对;进行期末自动结账工作,包括计算和结转各账簿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终止本期账务处理。

(四)凭证、账簿查询与输出

凭证、账簿查询与输出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进行凭证查询;进行科目账的查询,包括总账、明细账、余额表、多栏账、日记账的查询;进行辅助账的查询,包括客户往来、供应商往来、个人往来、部门核算、项目核算的辅助总账、辅助明细账查询;进行查询凭证和账簿输出。

(五)会计报表生成与输出

会计报表生成与输出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进行报表模式设置,包括定义报表尺寸、行高和列宽、画表格线、定义单元属性、定义组合单元;进行报表公式设置,主要是计算公式的设置;进行报表数据的自动生成;进行报表数据的保存与输出。

四、会计电算化课程各学习情境工作任务设计

根据以上设计思路以及每一步骤的具体工作任务,遵循工作任务编排的职业成长性原则,以及课程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单项到综合的认知规律,各学习情境的工作任务设计如表1。为了将完整的工作过程融入课程,帮助学生形成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整体认识,课程分为两个完整的工作过程。第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是企业财务链的核算,涉及总账、固定资产和工资的核算。三个学习情境将以某企业某月发生的前后连续的财务链经济活动核算资料为对象,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从表1可以看出,学习情境一“总账核算”和学习情境二“固定资产核算”包含核算流程中的四个步骤,只有学习情境三“工资核算”包含完整的五个步骤,因为最后一个步骤意味着一个会计基本工作循环的结束。第二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是企业供应链的核算,涉及采购、销售和库存的核算。这三个学习情境将以某企业某月发生的前后连续的供应链经济活动核算资料为对象,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从表1也可以看出,学习情境四“采购核算”和学习情境五“销售核算”包含核算流程的四个步骤,只有学习情境六“库存核算”包含完整的五个步骤,完成第五个步骤即结束了这一轮会计基本工作。遵循学生认识学习规律,第二轮完整的工作循环比第一轮更高一层。另外,根据教学设计原理,一是认知需要被强化,即任何知识技能均需经过反复练习才能被掌握;二是要进行教学迁移,即要借助多样化的项目任务让学生灵活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因此,课程除了这两个完整工作循环的核算资料外,还将结合对应强化任务资料,促进学生巩固相关知识技能。五、会计电算化课程单个学习情境设计真正意义的教学是“有目的地安排外部事件以促进学习过程”。课程学习情境确定之后,要使课程目标落到实处,学习情境编排达成应有的效果,需制订学习情境目标、工作内容、课时、教学方法、教学环境、考核评价内容方法等,对各个学习情境进行具体设计。学习情境目标应该是整个课程职业能力目标的具体化,是能力导向的表现性目标,以学生学完该学习情境能做什么来进行描述。学习情境目标的达成通常需要许多节课的学习及嵌于其中的学习活动的完成,工作内容即为预期目标,在规定的课时内学生要进行的学习活动就是学生应完成的简明扼要的工作任务。这种不同于以往教学内容的工作内容描述是职业能力导向学习的一大特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高职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职业能力的培养。就教学方法而言,与职业能力导向教学设计对应,考虑学习者的特点,建议除了不得不讲授的内容外,多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包括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教学环境即实现情境目标、完成工作任务、运用相关教学法需要的硬件设施及软件条件等。考核评价方面需廓清评价的主客体和评价的内容。此外还需确定学生学习该内容需具备的知识技能,以及教师组织教学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对每一学习情境具体的设计可以通过对学习情境的描述直观地表现出来。根据以上观点,以学习情境一“总账核算”为例进行会计电算化课程学习情境的描述(见表2)。其他五个学习情境的描述方法同上,不再赘述。对各个学习情境进行描述需重点关注各学习情境能力目标的特殊性和层次性、工作内容的职业针对性、教学方法的行动性、教学环境的适应性以及考核评价的多维性。

参考文献:

篇12

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研究。

2.继续在全区信息技术教师中开展学习教育理论活动,加强信息技术教师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我区信息技术教师整体素质与信息化水平。

本学期我区将利用教研活动时间重点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继续以《走进新课改》为内容,学习课改精神和优秀的教育理念,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改信息、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探索开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新模式。通过学习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克服浮燥情绪,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积极探索网上教研活动新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优势,提高教研活动的层次和效率。并且通过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带动全区其它学科教师开展网上教研,推动我区的信息技术应用。尝试在信息技术课中进行“双语”教学。确立实验学校教师,制定实验教学方案及实施措施。

4.抓好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检测

根据课改新理念,倡导信息技术课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对学生学习进行多元化评价,激励学生发展特长,在使学生学会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抓好开课的同时,狠抓教学质量,定期对学生的学习知识和掌握情况进行检测,教师组织学生各单元小测试,学期期末集中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方法。

篇13

初二级学生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通过初一一年的学习,该问题有所缓解。但是随着插班生的增加,每个班近60人,每个计算机机房不足60台电脑,为避免有学生无计算机可用,每节课课前教师都要检查调试好每台计算机,增加了上课难度。

三、教学目标

1、树立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3、根据新课标精神,加强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对信[源自]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4、教学中培养学生遵守相关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四、教学具体措施

1、注重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操作教师要精讲到位,让学生适当训练,树立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

2、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激发他们对计算机技术这一新兴科学的学习兴趣,让其学有所得,学有所乐,拓宽其在计算机世界和互联网时代的视野,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3、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线,多练,多操作才能提高。每堂课基本的组织形式是:提出研究课题、讲解简单思路、生实践、知识总结,每次总结可以放在课前,总结上一次课的知识,每次讲课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留出30分钟让学生上机实践,充分保证学生的动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