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营销管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智能化营销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智能化营销管理

篇1

2.1线路易受干扰

虽然集中抄表系统已在电力营销管理中获得广泛应用,但由于受技术等方面的影响,集中抄表系统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缺陷。首先,线路的干扰比较大,特别是在大功率的调速装备中,该现象更加严重。如果线路受到较大的干扰,就会使线路在负荷频率上产生较大的波动,从而导致电能信号失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系统的判断,造成误判、错判现象频发。针对这一现象,需要对集中器的线路进行改造,以有效屏蔽干扰源,及时过滤掉干扰性较强的信息,从而确保传输的电能信号的准确性,全面提高对电能信号的判别力。

2.2电能信号易损耗

线路建设工作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导致线路在功能方面存在差异。老式的传输线路由于安装时间较早,出现故障的概率相对较高,因此极大地威胁着整个供电系统的安全性,降低了系统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而新建设的传输线路由于配有一定数量的电容补偿装备,传输线路的信号极易受到干扰,造成信号失真,严重时还会对供电系统的功能和正常运行造成干扰。针对这一问题,在设计集中抄表系统时,首先要统一设计要求,对技术也要进行统一的改造,从而确保电能信号能够快速、准确地传送,全面提高电能系统的综合性能。

3具体实践

电力企业的首要宗旨是为人民提供服务,所以电力营销工作也应该逐步将工作的重点转向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用电服务上。要想做到这点,就需要电力企业不断完善管理系统,及时监控用户的用电情况;在供电过程中一旦发现故障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快速解决供电故障,从而确保供电工作的安全,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集中抄表系统还只能对数据实现单项的传输和处理,也就是将用户的用电情况传送给供电企业,但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集中抄表系统必然会朝着双向传送的方向发展。另外,相关的电力营销管理部门还要对集中抄表系统的功能进行改进,使其具备自动分辨故障和自动进行停、送电处理的功能。不断增强集中抄表系统的双向性,即不仅可以将用户的用电信息传送给供电企业,还可以将供电企业的相关信息传送给用户,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换,从而促进供电企业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供电企业在进行集中抄表时,还要对服务质量加以重视,在设计和改造集中抄表系统时,要注重对硬件平台的优化,可以加入硬件组合模块,这样能使系统自动停电通知,及时告知用户恢复供电的时间,真正实现电力营销管理的智能化和数字化,使之成为我国智能电网的一部分。此外,还要使集中抄表系统能够自动分析供电系统中的故障,例如,如果系统发生缺零或电表烧坏等故障,集中抄表系统就可以自动发出报修信息,并自动生成报修数据。集中抄表系统还要能够自动监控用户的费用情况,如果用户欠费,则系统会对用户进行远程停电操作,并及时向用户发出欠费信息,保证用户的正常用电。国家相关的部门也要加快供电行业标准的制订工作,不断规范企业的生产标准,从而提升我国集中抄表系统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应用水平,为集中抄表工作的进步和优化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篇2

所谓的智能配电网就是将先进的测控技术、通信工程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组合在一起,使用智能先进的开关仪器、配电终端等,实现数据的智能化收集、存储、分发、反馈和更新。利用各种高级应用技术的可视化软件的支持,激励各用电客户主动积极的参与电网的互动活动中来,轻松的实现配电网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的保护、监测、优化、控制。实现非正常工作情况下的自愈控制,让电客户使用安全、优质、可靠、经济环保的电力供应和其它附加服务。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市场运营效率,增强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智能电网建设多赢。

二、智能配电网的特征

智能配电网相对于传统的配电网工程而言,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这些优势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提高供电质量:采用成熟的电子技术、供电质量补偿和实时检测技术,可以优化控制电压,减少输电损耗,确保电压满足要求,还可以对一些对供电质量反应敏捷的设备的连续性、高质量的供电。

2.提高供电可靠性:智能配电网可以降低由人为因素和自然灾害因素对电网造成破坏的能力,可以对产生的电力故障进行智能化处理,减少故障的发生,防止对电力用户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当主网断电的情况下,马上启用分布式发电、可再生能源发电等组成的微网系统保障如医院这类对电力依赖较为严重的用户的供电,实现供电自愈功能。

3.提高了跟用户的互动能力:通过用户通信网络和智能电表技术,实时反馈用户的用电需求,电力企业可以投入设备让具有分布式发电能力的用户在用电高峰期间对配电网反向供电,这样的用户就可以有许多的附加服务的权利,是电力行业的服务理念从以电力企业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转变。

4.提高了用电的兼容性:智能配电网允许在配电网线路中增加各种储能装置、分布式发电单元、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能够满足与配电网络进行无缝隙连接,实现“即插即用”的功能,这种技术有效的增加了配电网络工作的灵活性,大大的提高了用电的兼容性。

5.可视化操作平台的应用:这个操作平台可以实时的采集整个配电网络各种电力设备工作数据参数,并将这些数据同离线管理数据进行对比融合、实时查找电力故障发生地点,实现维修管理、设备管理、用电管理以及停电管理的信息化,为工作人员提供辅助决策和高级分析的图形界面。

三 智能配电网的组成及作用

1.分布式发电单元:分布式发电单元能够提高电能使用效率和降低用户成本,节约能源,降低了配电网络的负荷量。

2.能量与通讯网络:这部分有开放性的特点、是基于标准的架构为基础,涵括了数据通讯网络和智能电力仪器,这是将来电力交换系统的必备部分。

3.用户入口:用户入口CP(customer portal)类似于一个使电力用户与整个配电网进行互动的一个通道:(1)共同享有先进的智能电力设备和高级用电服务之间的资源。(2)能够给用户更多的用电选择、相关增值服务。(3)还可以为电力部门的工作人员提供自动读表、远程控制和诊断、用电质量监测等方面的技术革新,可以解决电力行业相关的问题。

四、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的基本构成分析

从目前的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来看,主要分成了5个部分,分别为:客户知识管理、客户负荷管控、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客户资源价值评价。对于这五个部分,我们可以做如下理解:

1.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的客户知识管理分析

在目前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已经建成了完善的客户管理制度和客户管理程序,能够实现对客户用电量数据的采集、归纳和分析。通过这些技术手段,电力企业能够很好的了解到客户的实际用电量需求,并以此作为电力营销的基础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做出正确的电力营销策略。所以,在当前的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下,客户知识管理非常重要。客户管理主要起到了整个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的基础作用,为其余的4个环节提供基础的数据。在目前的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运行过程中,客户知识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的发展。

2.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的客户负荷管控

负荷管理系统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应用确保了通信的可靠性,并有着较大的数据存储量,具有实时性,数据采集准确,传输速度高。电力营销管理中负荷管理系统的应用,规范化、高效化和科学化了营销工作,为电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系统支持。实践证明,电力负荷控制对于电力生产、电力营销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的客户信用风险管理

在电力企业的智能化电力营销中,我们不但要扩大销售额提高销售数量,还要有效监督客户的付款情况,减少因为电费拖欠给电力企业带来的损失。从目前电力营销模式的运行来看,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有必要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风险管理,保证客户的信用等级维持在良好的范围内,对于客户信用等级低带来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中,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主要是对客户的电费欠缴情况、偷电和漏电情况,制定具体的监控措施,避免电力企业营销存在较大风险。所以,对于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来讲,客户的信用风险管理我们应放在重要地位,保证电力企业的经营风险有效降低,并处于良好的监控之下。

4.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的客户关系管理

对于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来讲,和传统的营销模式一样,也需要对客户关系进行维护和管理,保证电力企业的营销部门与客户形成有效的沟通,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和沟通机制,保证电力企业的营销手段能够取得效果,并受到客户的欢迎。从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来看,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的客户关系管理主要利用信息技术为支撑,对客户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并形成完整的客户关系管理资料,以备电力企业营销部门查询和使用。在客户关系管理中,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还为客户提供政策参考,帮助客户建立需求模型,分析客户企业的优缺点,实现为客户服务的目的,因此来达到客户至上的服务目标,保证电力营销的有效进行。

5.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的客户资源价值评价

在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中,客户资源价值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在进行客户资源价值评价的过程中,不但要对电力企业现有的客户群体进行有效评价,还要对电力企业的潜在客户进行评价,以此来保证客户资源价值评价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为了做好客户资源价值评价工作,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重视建立客户资源价值模型,通过对价值模型的分析,可以找出电力企业最大的潜在客户,进而为电力企业营销找到的适合的对象。所以,我们要正确理解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的客户资源价值评价的作用,积极推动价值评价取得预期效果。

五、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智能化电网的发展下,以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为主的营销方式取得了积极的效果。通过对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中5个部分的分析,我们对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有了全面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为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必要条件。所以,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电网的建立,智能化电力营销模式会迎来越来越重要的应用。

参考文献:

篇3

1.给智能化小区下定义。对于我国而言,给出的关于智能化小区的定义有很多种,但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其中最具科学性的一种是2001年国家建设部提出的一个基本概念:“通过互联网等手段进行信息传输,将各种信息服务与管理通过网络推送以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创造快捷高效的服务与管理,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总的来说,智能化小区就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多个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建筑物按照统筹的方法分别对其功能进行加强,在提供安全,智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充分共享,统一管理加控制,提高小区性能价格比指标,提升物业各方面智能水平。2.电力营销。在不断加强的电力市场中,电力营销是以用户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通过供用关系,给电力用户一个安全、合格、经济的电力商品模式,电力市场属于电子系的关键电力市场营销通路。电力企业是把电能作为商品来进行销售的,只有将电力产品销售出去后才能换来企业的效益。电力公司就是在利润的最大化下进行电力销售,拓展电力销售的隐藏性利润。营销部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贯彻执行国家各项电力法规、政策及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负责电力营销的安全生产和安全输送,努力消灭各种事故。3.项目管理模式。项目管理,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实现电力生产为小区各用户提供电力输送及销售等服务,通过管理上的优化,对小区电力提供最佳电力服务。让小区电力结合高端住宅生活品质,用最优化的电力解决方案给用户一个五星级的电力解决服务。这包括策划、进度计划和维护组成项目的活动的进展。项目管理专业是一个管理学分支的学科,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实现大发展。

二、智能化小区电力营销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1.计划管理。在进行智能电网建设、实现双赢。除此之外,在基层平台上的电力营销智能化系统需要先进的基础设施的支持和服务,这是实现客户对信息的实时分析、数据发掘和数据库更新的先进手段。制定合理的客户知识管理方法、客户信用评价等级、客户管控策略以及客户资源评价准等则是保证电力营销智能化系统有效落实和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这种计划管理方式所带来的双赢局面,让用户和电力企业都可以感受到智能化的先进性。2.实施管理。随着电力系统改革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电力营销实行精细化管理,可提升企业运营的效率,提高服务水平。按照现代营销管理方法和精细化管理方式,建立营销技术云系统,建立客户数据管理实时反馈系统,及时补充信息,分析客户的需求量,进行市场开发方案的修改等。电力营销已成为供电企业的关键业务,以信息化推动精细化管理,对服务功能进行重新整合,实现供电营销业务的流程化。进行精细化管理,要完善制度和标准,改善工作流程,认真严格考核,将管理理念贯彻到具体工作中去,取得实际的效果。3.检测管理。电力营销监管是维护用电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的用电利益,加大电力检查力度,增强国家对用电的监督和管理,强化电力企业的内部管理和约束的重要手段。建立监测站对小区用电高峰和低谷的全天候监控。因此,当前的电力企业普遍将电力检查作为其日常工作的重点内容,在电力营销检查中,通过加强人员配置、完善相应的管理规定、加强电表的改造、运用互联网的便捷性等方式,逐渐提高电力营销监管的作用。之后对智能化小区数据再进行分级处理,分级审核。对其情况进行预估判断,对其问题进行深层次改革。

篇4

营销管理是以需求管理为核心的从市场营销战略规划到营销策略组合的一个完整的过程。然而,目前的营销职能组织与运作模式存在许多问题。因此,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对这种传统的营销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另外,营销策划、市场调研、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等大量的市场营销活动具有目的性、一次性、独特性的特点,具备了项目的特点和项目化的基础。因此,在分析现有营销管理模式问题的基础上,将项目管理的模式引入营销职能活动中,既能很好地解决现存营销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又能对传统的营销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一、项目管理

1.项目管理的内涵。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认为,项目管理就是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于项目中,以达到人们的需要和期望。PMI在其编写出版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PMBOK)中,把项目管理的内容划分为九个知识领域,即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和整体管理。但其中比较能凸显项目管理与一般企业管理差异的、也是项目负责人较为重视的是:项目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

2.项目管理的特点与优势。(1)项目管理的组织具有柔性:项目管理提供了临时性动态灵活的组织方式,能够改变其结构和资源来满足不同项目的变化的需要。其面向结果、面向产品、面向顾客的形式较好地适应了信息技术带来的变化,有利于企业在有限的资源的约束下,以适当的成本快速抢抓商机或应对危机。(2)项目管理的思维具有系统化:项目管理的全过程都贯穿着系统工程的思想,有利于对复杂问题的集中攻关。面对交叉的综合性质的工作,项目管理能构筑各个领域之间的横向联系来加速工作和调和各职能部门任务的内在冲突和矛盾,能够对项目中的管理功能及多个组织单元的活动进行整合,从而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3)项目管理的领导方式上是项目经理负责制:它强调个人责任,项目经理是将所有的工作努力汇集起来并指向单一的项目目标的关键,这种个人责任,是确保任务成功的先决条件。(4)项目管理的要点是创造和保持一种使项目顺利进行的环境;项目管理使得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的距离大为缩短,打破了传统组织架构中的等级观念,组织结构向扁平化方向发展。鼓励相互尊重和创新的企业文化,项目成员能够进行全方位的沟通协调,增强了集体凝聚力,有利于集体决策的准确性,同时避免了工作过程的割裂和各环节信息传递的延误,进行高效衔接、协调、监督和控制,减少管理费用,提高利润率。(5)项目管理具有系统化、程序化、模块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特点,能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尤其管理手段上,它有比较完整的技术方法,而且项目管理的方法、工具和手段具有先进性、开放性。(6)项目管理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性,有更好的工作能见度和更注重结果,有利于明确责任,分配资源、激励士气、提升绩效,便于评估、考核、总结、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管理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变化的方法,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项目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将企业的各种任务“按项目进行管理”。诸如IBM、朗讯、AT&T等纷纷采用项目化的管理模式,并为企业带来了新的经营活力。

二、现有的营销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营销管理组织结构缺乏灵活性。大多数企业营销部门的组织结构是一种专业化组织(职能型、产品型、市场型和地理型),即职能化组织结构。按职能专业化设置的组织结构大都是“金字塔式组织”。这种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存在的弊端突出表现在:(1)高度集权。(2)组织各部门形成“仓筒”,协调困难。(3)业务流程支离破碎,整合功能薄弱。

2.营销策略安排缺乏系统性。目前,营销管理的各项决策和操作往往过分依靠操作者的经验和感觉,而缺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其主要表现为:(1)策略安排前后缺少衔接。(2)策略之间不能相互呼应。(3)整个营销管理过程缺少连贯性。

3.营销成本管理盲目粗放。现实的营销管理中成本管理上常常缺乏总体考虑,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与随机性。企业在抢占市场份额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紧迫,任务重,往往忽视战略规划,短期行为居多。实际工作中采用的营销管理方法偏重定性方法、较少采用定量方法。

三、营销职能项目化管理模式

1.营销职能项目化管理模式的内涵。营销职能项目化管理模式是指:站在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角度,结合企业整体营销战略,以市场营销信息系统为中介,运用项目组管理的方法,分析、识别、评价营销管理中能项目化运作的所有营销活动并实施项目管理。也就是说把营销作为一个系统,在管理层面,应用项目组管理的理念,建立营销项目管理组织,整合企业范围内所有的营销项目管理活动。在实施层面,将项目管理的技术、方法和工具应用到具体的单一营销项目中。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的营销管理方式,包括两个层面的管理:营销项目组管理和营销项目管理。(1)营销项目(Marketing Project)。从营销管理的流程角度来看,当前企业中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现状使得每一个特定产品和服务的营销都具有了一定的独特性和时效性,我们可以将这种日益项目化的特定产品或服务的营销称之为营销项目。同时,如前所述,若从营销管理的职能角度,也可把每一次市场调研活动、新产品上市活动、营业推广活动和公共关系活动等视为营销项目。(2)营销项目组(Marketing Program)。企业中的营销管理作为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核心职能,将伴随企业的日常运营而长期存在。因此,单一营销活动的成功并不能说明企业的营销管理就是成功的,只有当每一次营销活动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才能认为企业的营销管理是成功的。营销管理需要通过对相互关联的营销项目的集成管理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比照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对项目组管理的定义:以协调方法管理一批项目,以获得单个管理它们所不能获得的效益。整个营销管理可看做一个大项目组,称之为营销项目组。和项目不同,项目组没有明显的开始或结束,因此,企业中接连不断的营销项目构成了营销项目组。

2.营销职能项目化管理模式的特点。(1)战略管理:各个营销项目的开展不仅要符合单个营销项目的目标,而且要符合企业整体的营销管理战略;(2)系统思维:管理企业范围内的所有营销项目,而不是数量有限的个别项目,是涵盖项目、项目组的由点到面的系统管理模式,管理组织;(3)职能整合:是项目管理职能与营销管理职能的有机融合;(4)持续改进: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通过基准比较,不断提升管理绩效;(5)市场导向:要求企业的所有(营销)职能部门都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宗旨,围着同一目标,协同工作;(6)团队文化:在本质上需要企业全员参与,强调团队精神,讲求沟通与合作,需要将项目管理的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之中。

四、营销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实施

营销职能项目化管理模式包括两个层面的管理:营销项目组管理和营销项目管理。通过营销项目组管理,分析、识别出单个营销项目。每一个营销项目的管理过程均是项目管理在营销管理中的应用过程,在分析营销项目的项目周期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启动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收尾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交付物、主要项目管理活动、使用的主要项目管理工具如下所述。

在营销项目的启动阶段,应注重可行性研究和项目授权。这一阶段涉及的主要营销管理活动包括:分析营销机会,确定市场目标。相应的主要项目管理活动及可交付的主要成果包括:明确项目需求,获取正式授权,组建项目团队,识别利益相关者。使用的主要项目管理工具有:调查表、SWOT 分析、敏感性分析、风险性分析、签发项目授权书。

在营销项目的计划阶段,应注意工作范围的细化和可执行性。这一阶段涉及的主要营销管理活动包括:确定市场营销组合,确定市场营销预算,制定市场营销计划。相应的主要项目管理活动及可交付的主要成果包括:确定项目范围,制定项目风险管理计划,编制项目进度表,确定项目预算,制定项目质量管理计划,制定项目沟通管理计划,制定项目采购计划。使用的主要项目管理工具有:WBS、OBS、责任分配矩阵、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甘特图、网络计划技术、关键路径法、估算技术、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技术、合同评审、采购程序。

在营销项目的实施阶段,不仅仅关注传统的年度计划控制、盈利能力控制、效率控制、战略控制和市场营销审计,还应关注风险控制。这一阶段涉及的主要营销管理活动包括:市场营销执行和控制。相应的主要项目管理活动及可交付的主要成果包括:沟通项目信息,建设高效项目团队,平衡项目冲突,管理项目合同,跟踪项目执行计划,控制项目范围变更,控制进度、成本,控制质量、风险、合同。使用的主要项目管理工具有:激励理论、S曲线、挣值分析、里程碑控制、赶工期法、费用预算法、质量检查表、因果分析图、控制图、流程图、实验设计。

针对目前营销管理现状,还应增加营销项目的收尾阶段,加强项目绩效评估和管理收尾。这一阶段涉及的主要项目管理活动及可交付的主要成果包括:项目移交审核,合同收尾,行政收尾。这里指的是单个的营销项目向营销项目组管理移交。使用的主要项目管理工具有:项目总结报告。至此,完成单个营销项目的管理。

参考文献:

篇5

营销管理是以需求管理为核心的从市场营销战略规划到营销策略组合的一个完整的过程。然而,目前的营销职能组织与运作模式存在许多问题。因此,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对这种传统的营销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另外,营销策划、市场调研、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等大量的市场营销活动具有目的性、一次性、独特性的特点,具备了项目的特点和项目化的基础。因此,在分析现有营销管理模式问题的基础上,将项目管理的模式引入营销职能活动中,既能很好地解决现存营销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又能对传统的营销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一、项目管理 

1.项目管理的内涵。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认为,项目管理就是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于项目中,以达到人们的需要和期望。pmi在其编写出版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pmbok)中,把项目管理的内容划分为九个知识领域,即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和整体管理。但其中比较能凸显项目管理与一般企业管理差异的、也是项目负责人较为重视的是:项目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 

2.项目管理的特点与优势。(1)项目管理的组织具有柔性:项目管理提供了临时性动态灵活的组织方式,能够改变其结构和资源来满足不同项目的变化的需要。其面向结果、面向产品、面向顾客的形式较好地适应了信息技术带来的变化,有利于企业在有限的资源的约束下,以适当的成本快速抢抓商机或应对危机。(2)项目管理的思维具有系统化:项目管理的全过程都贯穿着系统工程的思想,有利于对复杂问题的集中攻关。面对交叉的综合性质的工作,项目管理能构筑各个领域之间的横向联系来加速工作和调和各职能部门任务的内在冲突和矛盾,能够对项目中的管理功能及多个组织单元的活动进行整合,从而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3)项目管理的领导方式上是项目经理负责制:它强调个人责任,项目经理是将所有的工作努力汇集起来并指向单一的项目目标的关键,这种个人责任,是确保任务成功的先决条件。(4)项目管理的要点是创造和保持一种使项目顺利进行的环境;项目管理使得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的距离大为缩短,打破了传统组织架构中的等级观念,组织结构向扁平化方向发展。鼓励相互尊重和创新的企业文化,项目成员能够进行全方位的沟通协调,增强了集体凝聚力,有利于集体决策的准确性,同时避免了工作过程的割裂和各环节信息传递的延误,进行高效衔接、协调、监督和控制,减少管理费用,提高利润率。(5)项目管理具有系统化、程序化、模块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特点,能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尤其管理手段上,它有比较完整的技术方法,而且项目管理的方法、工具和手段具有先进性、开放性。(6)项目管理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性,有更好的工作能见度和更注重结果,有利于明确责任,分配资源、激励士气、提升绩效,便于评估、考核、总结、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管理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变化的方法,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项目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将企业的各种任务“按项目进行管理”。诸如ibm、朗讯、at&t等纷纷采用项目化的管理模式,并为企业带来了新的经营活力。 

二、现有的营销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营销管理组织结构缺乏灵活性。大多数企业营销部门的组织结构是一种专业化组织(职能型、产品型、市场型和地理型),即职能化组织结构。按职能专业化设置的组织结构大都是“金字塔式组织”。这种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存在的弊端突出表现在:(1)高度集权。(2)组织各部门形成“仓筒”,协调困难。(3)业务流程支离破碎,整合功能薄弱。 

2.营销策略安排缺乏系统性。目前,营销管理的各项决策和操作往往过分依靠操作者的经验和感觉,而缺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其主要表现为:(1)策略安排前后缺少衔接。(2)策略之间不能相互呼应。(3)整个营销管理过程缺少连贯性。 

3.营销成本管理盲目粗放。现实的营销管理中成本管理上常常缺乏总体考虑,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与随机性。企业在抢占市场份额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紧迫,任务重,往往忽视战略规划,短期行为居多。实际工作中采用的营销管理方法偏重定性方法、较少采用定量方法。

三、营销职能项目化管理模式 

1.营销职能项目化管理模式的内涵。营销职能项目化管理模式是指:站在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角度,结合企业整体营销战略,以市场营销信息系统为中介,运用项目组管理的方法,分析、识别、评价营销管理中能项目化运作的所有营销活动并实施项目管理。也就是说把营销作为一个系统,在管理层面,应用项目组管理的理念,建立营销项目管理组织,整合企业范围内所有的营销项目管理活动。在实施层面,将项目管理的技术、方法和工具应用到具体的单一营销项目中。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的营销管理方式,包括两个层面的管理:营销项目组管理和营销项目管理。(1)营销项目(marketing project)。从营销管理的流程角度来看,当前企业中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现状使得每一个特定产品和服务的营销都具有了一定的独特性和时效性,我们可以将这种日益项目化的特定产品或服务的营销称之为营销项目。同时,如前所述,若从营销管理的职能角度,也可把每一次市场调研活动、新产品上市活动、营业推广活动和公共关系活动等视为营销项目。(2)营销项目组(marketing program)。企业中的营销管理作为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核心职能,将伴随企业的日常运营而长期存在。因此,单一营销活动的成功并不能说明企业的营销管理就是成功的,只有当每一次营销活动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才能认为企业的营销管理是成功的。营销管理需要通过对相互关联的营销项目的集成管理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比照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对项目组管理的定义:以协调方法管理一批项目,以获得单个管理它们所不能获得的效益。整个营销管理可看做一个大项目组,称之为营销项目组。和项目不同,项目组没有明显的开始或结束,因此,企业中接连不断的营销项目构成了营销项目组。 

2.营销职能项目化管理模式的特点。(1)战略管理:各个营销项目的开展不仅要符合单个营销项目的目标,而且要符合企业整体的营销管理战略;(2)系统思维:管理企业范围内的所有营销项目,而不是数量有限的个别项目,是涵盖项目、项目组的由点到面的系统管理模式,管理组织;(3)职能整合:是项目管理职能与营销管理职能的有机融合;(4)持续改进: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通过基准比较,不断提升管理绩效;(5)市场导向:要求企业的所有(营销)职能部门都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宗旨,围着同一目标,协同工作;(6)团队文化:在本质上需要企业全员参与,强调团队精神,讲求沟通与合作,需要将项目管理的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之中。

四、营销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实施 

营销职能项目化管理模式包括两个层面的管理:营销项目组管理和营销项目管理。通过营销项目组管理,分析、识别出单个营销项目。每一个营销项目的管理过程均是项目管理在营销管理中的应用过程,在分析营销项目的项目周期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启动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收尾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交付物、主要项目管理活动、使用的主要项目管理工具如下所述。 

在营销项目的启动阶段,应注重可行性研究和项目授权。这一阶段涉及的主要营销管理活动包括:分析营销机会,确定市场目标。相应的主要项目管理活动及可交付的主要成果包括:明确项目需求,获取正式授权,组建项目团队,识别利益相关者。使用的主要项目管理工具有:调查表、swot 分析、敏感性分析、风险性分析、签发项目授权书。 

在营销项目的计划阶段,应注意工作范围的细化和可执行性。这一阶段涉及的主要营销管理活动包括:确定市场营销组合,确定市场营销预算,制定市场营销计划。相应的主要项目管理活动及可交付的主要成果包括:确定项目范围,制定项目风险管理计划,编制项目进度表,确定项目预算,制定项目质量管理计划,制定项目沟通管理计划,制定项目采购计划。使用的主要项目管理工具有:wbs、obs、责任分配矩阵、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甘特图、网络计划技术、关键路径法、估算技术、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技术、合同评审、采购程序。 

在营销项目的实施阶段,不仅仅关注传统的年度计划控制、盈利能力控制、效率控制、战略控制和市场营销审计,还应关注风险控制。这一阶段涉及的主要营销管理活动包括:市场营销执行和控制。相应的主要项目管理活动及可交付的主要成果包括:沟通项目信息,建设高效项目团队,平衡项目冲突,管理项目合同,跟踪项目执行计划,控制项目范围变更,控制进度、成本,控制质量、风险、合同。使用的主要项目管理工具有:激励理论、s曲线、挣值分析、里程碑控制、赶工期法、费用预算法、质量检查表、因果分析图、控制图、流程图、实验设计。 

针对目前营销管理现状,还应增加营销项目的收尾阶段,加强项目绩效评估和管理收尾。这一阶段涉及的主要项目管理活动及可交付的主要成果包括:项目移交审核,合同收尾,行政收尾。这里指的是单个的营销项目向营销项目组管理移交。使用的主要项目管理工具有:项目总结报告。至此,完成单个营销项目的管理。 

参考文献: 

篇6

当前烟草专卖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总体上十分有利。首先有政策的支持。党的十的胜利召开,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了坚持烟草专卖制度不动摇的信心和决心,坚持专卖管理是国家赋予我们的职责。其次有社会对烟草专卖管理体制的认同。经过多年长期不懈的法规宣传,《烟草专卖法》已经深入人心,基本上做到了家喻户晓,社会各界和广大消费者普遍都知道烟草实行专卖。再次专卖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健全了政府牵头,各执法部门配合的烟草专卖管理的组织机构,烟草专卖管理由部门行为变为政府行为。在执法部门的配合下,打假打私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有力地震慑了违法经营卷烟的活动,净化了市场环境。第四内部专卖管理成效显著,市场规范化水平得到提高。通过内部管理监督工作的开展,从源头上治理了超计划生产和乱渠道供货的问题,市场上倒流烟、禁购烟明显减少。第五经营户的守法经营意识增强。经营户合理布局、诚信等级的评定、客户之家建设等工作措施,有效地提高了经营户诚信守法经营的自觉性。目前客户最关心的是自己的诚信等级,最害怕的是停止供货,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照。

同时当前的专卖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不利的因素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履行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对烟草专卖管理体制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上个别人员对烟草继续实行专卖管理存在着思想上的模糊认识。二是经营户的法律保护意识普遍增强,给我们市场稽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烟难查、不好查,是当前稽查队员面临的共同问题。三是在烟草高额利润的驱动下,个别违法经营人员铤而走险,违法经营卷烟。目前违法经营活动呈现出小批量、多批次非法地下活动的特点,缺乏相应的稽查措施和手段。四是经营户的诚信守法经营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经营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还不高,卷烟经营网络还不十分牢固。五是在专卖管理工作模式转型的过程中,专卖稽查人员的意识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的要求。服务意识不强,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工作还做得不够好。

二、县级专卖管理工作的目标和思路

县级专卖管理工作应当以建设“由我调控、归我管理”的卷烟营销网络、不断提高市场的规范化水平为目标,保一方平安,守一方净土,进一步巩固市场管理网络和卷烟营销网络。一是辖区市场内基本无“假、私、非、超”卷烟。二是单位内部无违反内部专卖管理监督的现象。三是经营户合理布局,结构合理。基本取缔了无证经营户,经营户店面整洁,规模适度。四是经营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网络不断巩固。通过守法经营,经营户赢利达到一定的水平,无需冒险违规经营,辖区内无地下销售黑网。

具体工作思路是,坚持烟草专卖管理体制不动摇,坚持“内管外打、守土有责”的工作方针,始终保持市场严管重打的高压态势,防止市场反复,不断净化市场环境,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同时充分利用当前内部专卖管理监督不断深入、市场不断规范的有利态势,创新专卖管理工作思路,增进服务意识,进一步合理客户布局,优化客户结构,提升客户赢利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巩固营销网络。

三、工作对策

按照上述县级专卖管理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要达到的目标,县级专卖管理工作的对策是:

1、深入宣传烟草专卖法规,不断营造浓厚的专卖舆论氛围。特别是针对人们思想上对烟草专卖管理体制上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有针对性地大力宣传烟草实行专卖管理体制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宣传专卖立法的宗旨,宣传“烟草专卖,利国利民”的道理。同时要做好日常烟草专卖管理的宣传工作,通过“3.15”消费者权益日等宣传时间,采取组装宣传车、散发传单等形式,让广大消费者尤其是经营户及时知道我们烟草专卖管理正在开展什么工作,为什么开展这些工作,与自己有什么切身的联系,真正形成与经营户的良性互动合作关系,得到消费者的理解,为提高我们的市场控制能力打下良好的舆论基础。

篇7

很多营销者仍在用传统的营销理念指导新媒体的营销工作。很多营销者只是将新媒体当成了和传统媒体类似的一种新的大众化营销通道,对客户做地毯式不加区分的“轰炸”。我们的一个客户,采取了一种极端的营销方式,他们的外呼中心每个月会把所有的现有客户统统呼叫一遍,目的就是通过各种方式让用户再次购买产品,这种涸泽而渔式的营销模式,换来的反倒是现有客户成几何级数的流失,逼着企业需要更加努力地开发新客户资源来弥补流失的客户。这种附着在新媒体点对点沟通特性上的无差别营销,不但没有减少传统媒体面临的信息噪声困扰,反而带来了“加速的噪声制造”,在无穷无尽的垃圾信息中,营销者往往获得的只是不尽如人意的营销效果。

信息的过载导致消费者形成信息的屏蔽。当消费者面临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渠道过量信息流轰炸时,他们必然会设法寻求各种信息的过滤和屏蔽机制,以使自己能在安静的环境下处理最重要的信息。比如,我们的一家移动通信客户,曾经尝试对其客户进行业务短信的反向定制营销,虽然导向非常精准,但是实际的业务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细究原因发现手机用户对短信营销渠道的屏蔽非常明显,客户不是对单条信息的不理睬,而是对此渠道的所有营销类信息采取漠视的态度。可见如果不善加利用,一旦消费者对某一媒体渠道形成屏蔽,新媒体营销的效果的恶化将难以避免。

多媒体渠道之间缺乏协同。各种新媒体渠道的加入实际上使得媒体之间的协同问题更加复杂化了,因为媒体更加碎片化了,“何时通过什么渠道传播什么信息”的选择变得也就更加困难了。之前解决这个问题更多的是通过不同媒体之间组合的方式加以解决,营销者按照自己的经验辅以媒体研究结果来进行媒体投放的选择决策。但是在新媒体的投放上这种决策模式很可能失效。以网络营销为例,网络已不再仅仅是信息型媒体(To Medium),而是使用受用户控制的动态的伴随型媒体(With Medium),究竟何时上网,上网看什么信息完全由用户控制而不是由信息者主导。这时的多渠道协同需要的是在与消费者实时互动中确定信息的内容、形式、先后顺序甚至是场景,它们通常是无法事先被设定好的。另一方面,因为消费者注意力的局限,使得他们在接受多渠道信息的时候,在接收时间和阅读时间上存在难以避免的延迟,这种信息处理时滞的不确定性也是传统营销者所无法把握的。

新媒体营销解决之道

针对现实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和挑战,笔者认为,在数字化的新媒体时代,直觉、创意、品牌塑造、广告等传统营销理念和技能虽没有过时,但是它们已经不足以应对现实和未来的营销挑战。营销者需要更新自己的理念和拓展新的能力组合,这其中,我们所倡导的基于数据库的客户智能管理解决方案是提升和优化新媒体营销的有效方法之一。客户智能管理包含了环环相扣的四个方面: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采集流程和机制。传统的广告能把信息传达到对其一无所知的潜在客户个体,智能化、定向化的营销则首先需要的是客户的信息。这种信息可以从简单的关于客户背景的地理、人口统计学信息开始(如客户的姓名、地址、电话等)。更深入的信息可产生于企业的业务运营管理系统中,如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通信公司的BOSS系统或制造业的ERP系统中,当客户和企业发生交易和沟通活动时,在这些系统中就会留下客户的交易、帐单和内外向沟通等非常详细的信息。更完善的企业会建立企业数据仓库甚至商务智能系统(BI),它们会将业务运营系统中的实时交易数据抽取出来进行历史保存,于是就可以获取每个客户在不同时点上的“快照”信息,基于时间段的汇总信息,甚至经过统计分析得出的衍生信息等。

当然,要实现精细的智能化营销,客户信息的采集需要更有体系和规划,比如客户最初的购买日期、获取渠道、所购的产品、所响应的营销活动等具有很好的预言性,如果准确记录,则对未来的营销产生巨大的作用。

企业需要建立有序的客户信息组织管理架构和制度。客户信息的采集获取的只是原始的数据资料,其中因为技术或人为的原因,数据本身会存在无法避免的缺失、错误和重复等问题,需要进行清理和调整。另一方面,因为有关客户的数据产生在企业业务流程的不同阶段和时段,存放在不同的源系统中,要想获得对企业潜在客户和现有客户全面清晰的认识,必须通过客户特征标识在必要的层次上识别客户(客户可能是账户层次上的,也可能是客户个体甚至家庭层次上的),当客户被识别后,与之相关的所有来源的数据需要映射到此客户层次上,形成统一的客户视图。

营销和客户管理是客户中心型组织中各个部门共同的职责,如果想要实现多个媒体渠道营销的协同,首先必须让不同部门之间分享统一的客户视图,让客户问题在多个媒体渠道的负责部门和岗位间同步。这种同步包含以下几层含义:所有与客户发生接触的部门在与客户发生接触时能实时同步地看到一致而权威的客户视图信息;所有媒体接触点上对同一客户必须遵循一致但又不失灵活性的商务规则和策略;所有媒体接触点上与客户互动中获取的相关信息必须迅速地体现在客户视图中,以便于其他的渠道知道更多实时的信息和变化。

企业需要配备深入的信息分析和洞察的流程和能力。企业具备了数据并按照体系化的方式进行客户数据的管理,只是完成了客户“过去怎么样”的工作,要获得市场的先机,则必须对客户的行为有先见之明的预测和洞察(“客户将来会怎样”),并在对市场和客户的预测的基础上制定优化的(Optimized)营销决策(“希望发生什么”)。对于新媒体营销的分析和预测,我们认为主要是解决三个关键决策问题,即:确定对谁营销、选择适当的沟通渠道和确定合适的信息。

对谁营销就是确定目标客户(Targeting),我们首先要依据营销目标确定谁是好的客户。客户信息的分析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就是进行客户锁定,我们可以利用简档匹配(Targeted Profiling)依据现有好客户的特征去匹配目标潜在客户,也可以通过建立响应模型(Response Modeling)识别谁可能对营销活动作出高的回应。

对选择适当的沟通渠道进行分析,实际上需要比较潜在客户或客户对不同的媒体渠道沟通的响应上是否有差异,对这类问题的分析通常可应用差别响应模型等来预测,从而为不同的客户或客户群设置合适的沟通渠道。进一步还可从客户的行为模式中发现客户在媒体时间上的偏好等。

对合适的传播信息的分析,实际上是对客户产品需求的差异或者利益追求的差异进行分析,这种分析通常可从客户和产品(或者服务)双向匹配的交叉销售或升级销售模型(Cross-Selling & Up-Selling)分析展开。对于新媒体中传播的信息内容,因为其富媒体的特性,所以在信息内容的分析上不但要考虑和体验场景的匹配,还必须重点关注这些数字化的内容从创意、制作到回收各个环节间的时序配合等。

通过多种渠道包括新媒体渠道实施精准的信息传播。当利用客户信息进行了深度的智能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决策后,我们通常会通过各种渠道去应用和落实这些决策,以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新媒体天然地具有精准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因此越来越受到营销者的重视。在此环节我们认为需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落实渠道间多维度的协同设计;二是利用绩效指标分析衡量营销的效果并形成真正的营销闭环。

渠道间的协同既包括各个客户接触点间的组合使用,如我们曾经组合使用汽车论坛中的软文和电话营销两种方式而获取高于单个渠道近十倍转化率提升的效果;也包括内向和外向传播渠道间的互动结合,充分利用客户发起的沟通和营销者发起的沟通间形成波段式的营销合力;还包括根据不同媒体渠道特性(如内容的丰富性、传播的速度和送达的时滞性等)进行差异化的功能定位。

另一方面新媒体渠道还为营销者提供了即时的绩效衡量机制,这是其区别于传统媒体渠道的优势之一。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设定对照群组来衡量不同渠道营销效果的差异,通过这种差异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区分究竟是因为营销沟通改变了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还是这仅仅是一种均值回归(即无论如何消费者都会购买)。只有剔除了均值回归效应后的营销效果才是衡量营销回报比较准确的方式。同时每一次营销活动的效果衡量分析通常可以为未来营销活动的预测和多渠道之间的协同优化提供丰富信息输入,从而使得企业不断地从客户信息中获取越来越多的洞察,更好地指导营销和客户管理工作。

王建斌,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数据库营销咨询总经理

篇8

业扩报装工作是客户与供电企业建立供用电关系的首要环节,业扩工作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着供电企业形象。业扩报装各工作环节产生的各种工作单及答复单等纸质资料直接体现全过程的工作质量。同时,电力监管机构对于客户提交的各类申请资料是否完备合法,供电企业的服务行为是否规范等问题进行检查时,查阅纸质资料也是一项重要内容。但是营业档案长期以来以纸质形式流转存放,存在的保管难、查询难、监督难等问题。业扩过程中各类资料连贯性较强,各工作环节均会产生档案资料,下一工作环节需要查阅前一环节的资料。以前这些工作都是通过纸质传递、手工签收的方式完成的,容易出差错或造成丢失,造成信息传递不及时,无形中影响了服务的响应速度,延长了业扩时长,影响了服务质量。如何实现无纸化办公和档案的电子化管理,从而实现数据统一管理、业扩全过程监督,是当前业扩工作中的瓶颈。智能化客户档案管理系统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1智能化客户档案管理的技术实现

通过拓展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功能,采用图像高清采集技术,将业务申请、许可文件、客户证照等客户营业资料在业务受理时全部转化成电子档案,实现了客户档案从实物管理向数字化管理的重大转变。除客户报装申请资料外,现场勘查记录、方案答复单、设计审核、中间检查、竣工检验、供用电合同等过程记录相关资料在业扩流程对应环节全部形成电子图档录入系统进行数字化管理,各流程相关参与部门可实时在线查询,专业管理人员可根据权限随时远程调阅,为全面监控营业质量、规范业扩报装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1.1功能设计

1.1.1图档登记

通过高拍仪进行文件的拍照登记,记录电子图档信息,与客户工单关联并根据业务内容自动生成图档业务信息,归入指定业务类别卷宗。业务发入下一环节前对图档的完整性进行校验或提示。

1.1.2图档调阅

业务处理过程中查阅与工单相关业务环节的电子图档资料,进行图档的浏览和查看。根据权限可进行部分档案的下载。

1.1.3图档审查

审批人员在审核业务时,查看相关图档信息,对电子图档的准确性、清晰度进行审查。对于不符合规范的图档予以标记,由责任人重新上传。

1.1.4图档补录

对于无法及时登记的图档,应由业务责任人按照客户或工单进行图档的补录,并说明原因。

1.1.5图档归档

对图档档案中有时限的资料,如:供用电合同、各种协议等在业务工单归档时或按规定时限及时归入历史图档库。

1.1.6图档视图与检索

图档的视图分为客户视图、工单视图、卷宗视图,支持按照客户的维度查看图档目录结构,按照工单环节查看图档的目录结构,按照档案卷宗结构查看图档的目录结构,允许业扩客户统一视图、工作单查询视图调用相关图档视图,进行图档信息的查阅,并提供检索功能。

1.1.7图档电子化监控

提供图档监控管理关键数据,对图档电子化情况进行展示,为管理者提供生动的管理视图,包括图档总体登记情况,已登记图档信息的工单,未及时登记图档信息的业务环节,图档的完整性准确性有问题的图档电子文件等。点击相应的图档柱状图与表格,可以查看图档缺失、差错业务的明细。

1.1.8

图档总体情况统计统计图档总体情况,包括图档卷宗数、图档件数、图档页数、统计业务流程图档覆盖率情况。

1.1.9辅助功能

(1)图档目录管理

对系统登记的文档、扫描图片、影音等各种类型的资料按照业务类别进行分类,便于检索和日常管理。

(2)图档权限管理

主要进行权限管理和查询、维护对应操作员对应岗位对图档中相应文件类型的读写权限,读权限指查询时的读文件权限,写权限是指图档建档和编辑时的文件上传权限。默认部门内部人员有查阅权限,外部人员可根据业务环节自动授权,分配下载上传权限需要进行指定授权。

(3)图档日志管理

对图档的增加、删除、修改、借阅、归还、鉴定作废等操作记入日志。可以查看图档的操作轨迹。

1.2系统功能测试

1.2.1营销系统改造

依据图档系统的建设要求,对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进行相应的改造,涉及新装增容及用电变更、合同管理、核抄管理、用检管理、资产管理、计量点管理、计量体系管理等业务。

1.2.2功能测试

挑选工作环节较为复杂的高压新装流程,对24个业务环节逐个进行测试、查询,重点是测试每个工作环节是否都增加了图档管理模块,是否可顺利拍入电子档案并存储,是否可实施查询。

2系统应用

根据智能化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制定的业扩流程存档资料目录,规范业扩各环节需录入的电子资料明细,明确各环节负责人。各基层单位根据要求,开展高压新装、高压增容、装表临时用电流程档案电子化操作测试,对电子图档权限分配进行设置。对业扩报装流程涉及的岗位配备高拍仪,调试设备与系统对接。对于已归档的高压业扩资料可以由档案室补拍完成,在途的电子图档资料由营销部门各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在业扩报装流程各节点拍入图档资料,由档案室归档前核对归档。

3应用效果

3.1客户档案更加完整清晰

在营销业务系统中拥有完整的客户档案信息,能更清晰地反映出客户用电管理全过程,方便的从系统中查询到客户受理申请、供电方案、业务收费、受电工程设计审查、受电工程竣工验收、送电各环节的内容,实现客户业扩过程的全痕迹数字化管理。

3.2档案查阅更加方便快捷

解决了业扩报装各参与部门互相移交业务资料的问题,需要查看业扩资料的部门可实时在线查询,业扩人员对工程的整体把控有了显著的提高,资料的收集更加清晰、条理化,查阅、调取更加快捷,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篇9

1 oec管理模式概念

oec是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 的英文缩写, 其含义是全方位地对每人、每天所做的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其应用于高校花样跳绳运动队训练来讲就是在运动队每天训练中,做到队员到位,所有队员自愿服从教师及队长管理,并依据运动员的情况,制定相关的训练计划以及目标,对于队员的训练质量做好适时监督,适时对训练计划及目标进行跟踪控制,最终做到训练计划在队员积极配合中按时高效的完成任务,并最终给相关优秀人员给予适当鼓励。

2 oec管理模式基本体系

oec管理模式即日清日高管理法,包括三个基本管理系统,即目标系统、日清控制系统和有效激励机制。

2.1目标体系

oec管理模式的目标体系注重将目标进行层次性分析,将总目标合理分成若干个子目标,然后再将子目标分解为各个具体目标给团队成员,从而让团队中每一人都清楚了解自己的任务以及具体目标,从而做到管理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2.2日清控制体系

日清体系即当天所发生的各类事件问题当日分析原因,及时分清责任,采取必要处理方式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堆积,确保目标的实现。它是目标实现的关键,通过问题的及时处理,可以避免某些问题的恶性循环,保障团队目标的早日实现。

2.3有效激励机制

激励措施可采取物质激励、精神荣誉激励等方式。有效的激烈机制是保障oec管理模式下日清体系正常运转的动力,在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下对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激励,可以提高成员训练的积极性。

3 oec管理模式在高校花样跳绳队效能控制中应用策略

3.1制定严格的目标体系

花样跳绳还未在高校中广泛开展,从近几年高校花样跳绳队的大型赛事上来看,高校参赛队伍不多,以2013年5月全国跳绳精英赛来看,仅有一所高校参加,同时2013年8月的全国公开赛,在具有千所高校的我国参加代表队不足十所,其次从参加代表的实力来看,除了部分体育院校的花样跳绳队伍实力相对较高外,其他高校,特别是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花样跳绳的技能还不高。

针对我国高校花样跳绳发展的基本情况,在制定相应目标体系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3.1.1分析高校花样跳绳运动员或爱好者基本身体素质,因材施教制定合理目标

花样跳绳运动是融合体操、健美操、武术、街舞等元素的跳绳运动,观赏性与竞技性较高,要求学生的身体素质较高以达到完成必要的技巧性花样跳绳动作。参与花样跳绳的高校学生从专业上大体可以分为专业体育院校学生和非体育院校学生两类,对于专业体育院校的学生,由于其专业体身体素质经过在入校前经过专业的训练,相对速度、灵敏、协调、耐力比一般学生要高,其次在专业课程中接触到相关体操、武术这些基础课程的学习,在学习花样跳绳中就有了一定优势,因此对于专业体育院校学生目标培养上多设置创编环节,而对于普通学生注重基础动作的学习,在目标设置中注重基本身体素质的练习和基础动作的练习。

3.1.2对学生进行层次分类,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不同的层次目标

oec管理模式的目标体系讲究层层分解目标,在应用于花样跳绳运动队的训练管理上则体现在对该运动队学生训练目标的动态分析与制定。

高校花样跳绳队现阶段主要承担推广普及,吸引更多学生来接触这项简单易行的强心运动,因此有新队员不断加入其中,在运动队学生运动层次则会呈现多层次化。对于处在初级层次的学生如果直接教授或和高水平同学练习同样的内容,虽然他们积极性会提高,但是长期的失败感会使他们原有的热情与积极性不断降低,以至于部分学生知难而退。因此根据高校花样跳绳队队员的多层性,我们应配备多个骨干学生或专职教练员,对

于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区别对待、实施专项教学,以保障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为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不同的月、周、日训练目标,让学生在清晰目标指引下进行每日训练,从而达到长期的高效能训练,快速提高运动成绩。

3.2严格依据日清标准,提高训练效率

严格依据训练计划,对每日学生训练任务的完成情况、心理状况以及突况进行动态处理,依据日清标准,及时反应,以避免任务累加以及学生中突发的小问题累积成大问题,影响到整体目标任务的高效完成。

3.2.1依据日清标准,发展学生骨干,保障目标任务的完成

部分高等院校专项跳绳师资匮乏,因此应注重学生骨干的培养。注重骨干学生的专项运动技能以及教学与管理能力的培养,利用在这些骨干学生协助教师指导学院跳绳训练队训练,保障每日训练任务的按时完成。

3.2.2依据日清标准,调控学生训练中的心理问题

花样跳绳在跳绳技巧配合形式上有个人技巧、双人技巧、三人技巧等多种配合形式,因此对于这种需要他人配合完成动作的项目中易因为同伴发挥不佳或其他个人情绪而影响对方状态,从而影响队伍训练的正常进行,固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不仅要对训练情况认真观察,同时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发现的问题要依据日清原则,当日解决,避免由小问题转化为大问题,从而影响团队精神,也影响到整个队伍训练进度。

3.2.3依据日清标准,制定突发事件处理方案

对于训练中突发的学生受伤、临时请假、临时表演任务等突况要当日予以解决,制定相关调整预案,保障突况下队伍仍能正常有序的完成当日训练任务。

3.3制定有效激励机制,提高学生训练的高效性

完善的激励机制是运动队正常化开展的有效保障,具体的激励措施可分为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两种。

3.3.1适当的物质奖励有利于解决运动队经费短缺,激发学生训练热情

(1)对于参赛运动队提供相应比赛经费支持,为运动队的对外交流以及日常训练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2)对于参赛获奖学生发放适度的奖金或其它形式的奖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此也调动其他学生的训练热情。

3.3.2适度表彰优秀学生,提高学生荣誉感,激发学生训练热情

在学校条件允许下,多进行花样跳绳运动的展示,为花样跳绳运动树立正面积极的形象,对于在花样跳绳运动推广以及相关活动展示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适度的大会表彰,增加学生的荣誉感,其次对于参加大赛归来学生多进行宣传报道,进一步推广花样跳绳在高校的影响力同时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

4 结语

花样跳绳运动是一项简单易行,空间利用面积小的强身健体的运动项目,在高校中还未全面推广,因此将oec管理模式应用到高校花样跳绳运动的训练效能控制管理中,可以促进各运动队高效的完成训练任务,提高训练效能,促进该项目在高校的进一步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 段绍斌,刘易华.民间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学校体育的整合[j].群体研究,2009(7).

篇10

1 高校网络中心机房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机房的检查和维修管理有待完善

纵观目前的高校网络中心机房的管理现状,我们不难发现,高校的网络中心机房主要是采取人工的管理,这样就很难做到24小时的值班,并且参与机房管理的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能力也有待增长,这就给整个机房的维修和检查造成了比较大的困难,很多管理人员不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有效的解决问题。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机房的使用效果。因此,我们在对机房进行巡查和检修的过程中,要能够加大对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能从而能够对相关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检查和解决。

1.2 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大

在实际的机房管理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机房的管理涉及到很多环节和要素,例如:空调、电脑、配电设备等等,这些设备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辐射和热量,从而使得管理人员在对机房进行管理使,很容易受到伤害,再加上这些设备释放的热量会使得室内的空气流通不畅,这就会对管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除此之外,机房管理的内容比较多,而且比较复杂,这也给管理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严重影响到了机房的管理水平。

1.3 机房管理的工作效率比较低

高校网络中心的机房中陈列的机器设备比较多,而且不同设备的型号以及维护的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一旦其中任何一个部件出现状况,机房管理人员就要从较多的服务器中去寻找病症,这样不仅会浪费大量的体力,还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进而造成成管理成本的浪费。

2 高校网络中心机房系统管理设计

机房网络的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整体设计主要包含四个主要的运行模块。首先是环境模块,这个模块是能够对空调以及气体进行有效的检测,其次是安全的模块,这一模块的主要作用是能够对相关的情况进行预警,再次是保安模块,这个模块是涉及到了机房的门禁系统等等,最后一个模块就是供配电模块,这部分主要设计的是机房的UPS等等。这些模块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协调运作,并且将智能化应用到管理系统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工作的质量。

3 高校网络中心机房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应用

3.1 网络中心机房环境智能化系统的应用

环境管理系统对于整个机房的管理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在设计和应用的过程中,其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要能够设计相关的消防安全系统。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主要采用四个区域进行防火,即:供配区域服务器区域、网络区域以及工作区域,这些区域都要设置合格的谈活期和灭火装置等设备,这样才能够形成一个合理的联动机制。当发现哪一个区出现火灾时,就能够做出及时的判断,并及时的解决问题。

3.2 网络中心机房网络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应用

在网络中心的机房管理过程中,整个机房的智能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我们要能够采用一些智能化技术来对整个网络给予有效的管理。针对于实际的情况,高校的中心机房管理可以进行不同平台的划分,即:流程平台、基础平台以及监控平台等等,这样的网络管理系统主要是通过基础的平台来对相关的信息进行获取,从而能够把获取的信息进行传递,传到监控平台,这样监控平台就能够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和处理,从而形成全面管理。管理人员通过对相关的故障进行及时和科学的判断,就能够对问题加以及时的解决,扫清其中的障碍。

除此之外,虽然整个管理系统是具有较强的智能化,但是我们在实际的应用和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分派一些人员对相关的系统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从而能够将这种人工化和智能化给予有效的结合,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中心的机房管理系统的智能化的应用和构建给高校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此,相关的人员应该加大对其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践行过程中,还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问题,相关的人员要能够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有效的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更好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杨林.高校网络中心机房服务器安全设置策略[J].通信技术,2015,11(23):154-155.

[2]赵跃.基于C#语言的新型智能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26(23):231-232.

[3]戴建华.网络中心机房建设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8(26):241-242.

[4]张健. 网络建设的重要环节DD中心机房的建设[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8(12):258-259.

篇11

2.1电力计量设备管理中智能化立体仓库的应用流程

1)智能化立体仓库出入库流程。智能化立体仓库入库流程:将新购置的资产导入资产报盘并建立资产信息,生成入库指令后进入智能化立体仓库监控系统,检测条码及外形是否符合入库要求,如果符合立即入库并记录到库存帐目中,如果不符合则须调整条码和外形直到符合要求为止;经过检测或者轮换的退回资产也进入立体仓库监控系统,其后步骤与上述一致。智能化立体仓库出库流程:首先将出库单写入到系统中,然后提取出系统的出库单后输入资产数量和规格,生成出库指令并进入智能化立体仓库监控系统,取出方式分为全盘和非全盘,如果全盘取出需要确认出库资产同时将相关信息和数据传送给系统出库单后,修改对应的库存帐目;如果是非全盘取出,也需要将出库资产进行确认,然后发送相关信息至系统出库单,将剩余资产发回到原来库存位置后修改想要的库存帐目。

2)智能化立体仓库管理及监控系统。首先是堆垛控制系统和监控系统要相连,这样能够保证对堆垛机、物流信息和故障进行实时性的监控,堆垛机控制系统将各自信息、状态、故障以及作业完成情况发送给监控计算机,并作出快速判断从而实现统一的监控和调度;输送系统和监控系统相连,监控系统及子系统对设备运行、故障等进行全面及时的监控,然后对监控到的信息和状态进行分析并处理,再发送给监控机实现全自动的监控体系。上述所有的故障报告或状态报告都会向监控机发送出入库信息、流向及出入库托盘位置等,监控机就能根据实时信息对设备进行调度,实现高效率的输送货物,也能对入库资产的库存、货位等信息进行管理,真正实现了设备运行、监控和管理的统一;仓库管理系统和营销管理系统计量管理相连,营销管理信息提供将计量数据、出入库信息等发送给仓库管理系统。

2.2智能化立体仓库的建议

新购入的资产入库要采取报盘方式,一次性完成装箱和入库以避免重复录入;订货要根据存储单元大小,包装尺寸也要符合要求;消防系统要充分考虑库房容量、资产价值和建库投资等情况考虑;尘土会影响智能化立体仓库的正常作业,因此要配置相应的除尘设备;智能化立体仓库管理系统中,不仅能利用多种颜色对货架位置的状态进行区分,同时对资产的状态进行区分,也采取不同颜色表示资产的多种状态,包括待修状态、待返厂状态、新购状态、合格状态等;智能化立体仓库管理系统的设计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要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实际操作性以及盘点特性等;结合电力计量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以及智能化立体仓库的特点,对系统的出库管理、入库管理、运输以及拆装箱等模块的功能进行优化和完善;运输箱如果有过多尘土,在进入到仓库中时会或多或少的带入一些尘土,而尘土会影响智能化立体仓库的正常作业,因此运输箱应该配置相应的防尘盖板,从而确保智能化立体仓库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来自于《民营科技》杂志。《民营科技》杂志简介详见。)

篇12

(一)实现电表抄录的智能化

在信息时代的影响下,供电企业的电费管理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实现电费管理的信息化成为供电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电费的抄、核、收管理主要包含了电表的抄录,电费的核算,电费的收取这3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在电表的抄录过程中,要实现电表抄录的智能化,可以有效地提高供电企业电表抄录的效率。例如,一个地区的供电企业运用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电表抄录的智能化,单从2015年来看,该地区的供电企业就在附近的7个县区的8000户人家里安置了配电区,确保正常配电与电费的抄、核、收,在全市区的居民区采用智能化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有效地提高了电表抄录的效率,实现智能化的电表抄录工作。在实现电表抄录智能化的过程中,供电企业需要先建立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这样才能保证电表抄录的智能化,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收集到用户用电的相关信息,对用户的信息进行分类和整理,及时对用户的信息进行监控和管理,逐渐实现智能化的电表抄录,不断提高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效率,增加供电企业的经济收益。

(二)实现电费核算的集中化

电费的核算管理也是供电企业电费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是实现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物质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实现电费核算的集中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电费核算的准确性和效率。在供电企业电费管理过程中,要对电费核算的相关人员进行集中管理,不断提高核算人员的集中管理的质量,确保电费核算的精准性,将电费核算的误差降到最低,实现高效的电费核算工作。此外,供电企业想要实现电费核算的集中化,还要及时地获取市场上的用电信息资源,为实现电费核算的集中化打下基础,在电费核算集中化的目标中,要先建立与之相应的电费管理信息,注重电费管理的流程和步骤,不断优化电费管理过程,采用有效的绩效激励制度来鼓励电费核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电费核算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实现电费收取的电子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费收取的电子化是信息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供电企业实现电费信息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在电费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最终要实现电费收取的电子化,现阶段,在我国的电费收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卡表购电,另一种是网络远程购电,随着电力营销管理机制的建立,逐渐形成了以用户为中心的,以城市为导向的新型电费收取管理机制,可以根据用户的所处的市场进行划分,也可以对电力营销的手段进行创新,转变电力营销的发展模式,逐渐实现电费收取的电子化,促进供电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供电企业电费的抄、核、收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篇13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目的和时间。通过了解在校大学的学习能力现状,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给予指导:调的时间为2008年10月至12月。

2.调查对象。95%的置信度下,容许的抽样误差为5%,样本量为370人。但回收的有效问卷数291份,容许的抽样误差约为6%,也可满足研究需要。所以本次调查对象为该校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金融系、环境艺术系等8个专业291名在校学生。

3.调查方法。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座谈法。在确定调查对象时,采用了随机抽样方法。使用EXCEL软件产生随机数来确定调查对象。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调查表由项目组自行设计,由学生自填。问卷分为四部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和学会生存,共有32个单项选择和一个开放型问题。问卷是经过多次修改和试调查后确定下来的。同时,采用座谈会形式对8名在校学生进行信息收集,询问其对调查问卷的意见和对如何培养终身学习的看法。

4.统计方法。有效调查问卷回收后统一编码、编号,使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

1.一般情况。填写问卷的291名大学生中,年龄在18到21岁之间.其中男生1l3人,女生174人(4人未填性别);大一生l14人,大二生95人,大三生81人见表l和表2。

2.学会认知。被调查的280名(11名未填)学生中,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综合考核良好以上的占65.7%(161/280),合格的占29.6%(83/280)。59.2%的学生没有获得相关的资格证书。当问及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度时,20%的学生明确表示经常运用。经常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查询信息的学生占63.6%。另外,60.2%的学生每周去图书馆少于1次(包括1次);课余很少进行阅读的学生占57.6%;遇到问题不去进行实际调查占9%,而不知道怎么处理的占31.4%。

从学生年级看,大一生中综合知识和专业知识综合考核合格以上的占95.1%,大二生为91.6%,大三生回答为100%;从资格证书的拥有量看大一生90%的没有资格证书,大二生占46_3%,大三生为32.1%;大三学生中经常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比例占25.9%,大一和大二学生的比例分别为18.6%和16.8%,低年级学生相差不大。经常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在大一生中占52.6%,大二学生中占65.3%,大三学生中占77.8%。每周去图书馆的次数大一学生中少于1次(不含1次)的占17.9%,大二学生为27.4%,大三学生为50.6%。经常进行课余阅读的大一、大二和大三学生中分别占54.4%、38.3%和30.9%。

3.学会做事。85.2%的被调查学生,遇到困难能找出原因并可以制定出的措施,12.7%的学生找不出问题的原因或不能制定出可行的办法,2.1%的学生不清楚。参加过实践活动,单位给予优秀或良好的学生占66%,没有参加过实践活动的学生占17.5%。79.4%的学生参与创业活动或策划过主题活动或获过技能竞赛奖等,20.6%的学生没有其中一项。87.9%的学生参加班集体或小组活动,l1.4%的学生较少参与。表示和其他同学或同事完成任务时,能愉快并较好配合他人工作的学生占92.4%,不愉快或没想过的占7.6%。在参加集体活动时,88.3%的学生表示能影响他人或对别人的工作给予指导,总感到自己不能和其他人很好地沟通的学生占10.7%,自己常常被孤立,没人信赖自己的占1%。另外,在生活或学习中制定过计期并能实施的学生占91.8%,制定计划但没实施或没制定计划的占8.2%。

从学生的年级统计看,对于困难能找出原因并制定措施大三生当中比例为91.4%,明显高于大一、大二生的85%、81.1%。在大三学生中参加实践活动被单位评价为很好或优秀的占79%,也明显高于大一生和大二生的58.8%和64.2%;没有参与实践活动的大一、大二和大三学生分别占26.3%、14.8%和8.6%。参加集体活动影响别人的情况见表3。

4.学会合作。90%的学生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但10%学生不能对自己的准确评价。能沟通能力方面91.7%的学生能较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5.9%的学生表示要反复几次对方才能明白表达的意思,2.4%的不清楚。81.4%的学生能熟练运用网络、多媒体等沟通工具,但16.8%的学生表示不熟练,1.7%学生没使用过。在承担责任上,84.2%的学生敢于或能承担应有的责任。对于社会现象的理解,97.6%的学生能正确理解一般社会现象,仅有2.4%的学生不太理解大多数社会现象或不清楚。

在沟通能力上,大三学生中能准确表达自己思想的比例为96.3%,次之的依次是大二的为90.5%和大一的89.4%。大三、大二和大一学生中能熟练使用沟通工具的分别占88.9%、84.2%和73.7%,而9.9%大三学生不能熟练使用沟通工具。

5.学会生存。90.3%的学生表示对陌生环境适应较快,而有9.7%的学生表示适应环境能力还较弱。对生活或学习中出现的危机,87.8%的学生表示能较好应付。对于自救、逃生等生活常识,了解或知道的学生占97.2%.2,8%的学生表示一点都不知道。88.1%的学生表示在遇到重大的挫折时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情绪,9.4%的学生表示严重影响自己的心情常常不能自拔,2.4%的不清楚。另外,对音乐、舞蹈、建筑、抒情诗、绘画、雕塑、戏剧、小说等艺术形式,10.5%的学生表示不喜欢或仅喜欢其中的一项;93.7%的学生认为自己过得幸福,而6.3%的学生认为自己过得不幸福。

三、讨论

1.高职院校学生获取或应用知识能力较差,学习方式在发生改变。调查显示.95.4%的学生都能在考核中通过,反映学生以被动式学习为主。但54.4%的学生表示对专业技能掌握得一般或比较差,61%的学生不会将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说明知识的增长与能力的提高并不协调,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并未在学生身上得体现,学校的考核未能显示出学生的实际水平。46.3%的大二生、32.1%的大三生未获得过资格证书,这将为学生就业造成障碍。

同时,由于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也认识到了网络的重要性,而较少去图书馆,很少去课外阅读。高年级的学生比低所级的学生更依赖于网络,倾向于较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和进行课外阅读。那么比较多的学生是不是在上网学习?李明国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上网主要是了解信息和聊天。见表4。八成左右的学生选择上网聊天或玩游戏,说明学生并未把网络作为学习主要途径。

综合以上两方面看,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方式比较被动,习惯填鸭式教学模式,主动学习能力差,没有学会学习,不注重学习兴趣培养,不关注学习技巧和方法的提高。近九成的学生不会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四成的学生很少进行实际调查。

2.高职院校学生实践积极性高,计划、协调能力有待提高。作为青年学生,精力充沛,敢于实践,多数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没有参与实践的学生占17.5%,但从学生所处的年级来看,大一学生没参与实践的学生比重较大为26.3%,可能由于大一学生刚来校参与实践的机会有限,这不能说明他们积极性不高。综合各项指标看,高职院校学生比较注重提高自身做事的能力,这与高职院校教育特点比较吻合。

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计划和协调能力比较弱,这将影响他们进一步的提高,这个比例为10%左右。80/20法则告诉我们,这部分人可能主要分布在后进生当中。但高年级的学生做事能力倾向于优于低年级学生,说明学校教育起到了正面作用。

3.合作意识强,部分学生沟通能力较弱。80%以上的学生都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体现出学生注重合作能力的培养。但沟通和表达能力应进一步提高。5.9%的学生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9.9%的大三学生不能熟练使用沟通工具。这可能受学校的设施及学生自信心影响有关。

另外,高年级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要优于低年级。

4.部分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较弱。傅剑等调查发现,未来企业需要的人才以本科(20.1%)和大专生(69.4%)为主,扩招后本科生找工作都很困难,所以高职学生就业压力很大。对此,约有10%学生的回答令人担忧。9.7%的学生适应环境能力还较弱,9.4%的学生情绪控制能力差,6.3%的学生认为自己过得不幸福。大学生的个体发展不仅是知识积累,还应是情感、意志的全面发展。

四、建议

高职院校教育应加强运用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在考核方式上应与专业知识培养要求结合起来。在教学上应根据学生学习特点。适当增加网络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有效利用互联网。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自学、独立思考,学会查阅资料。还应加强学生计划、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的培养,并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学会健康、愉快生活和学习。

学校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人力资源开发角度看,对学生的开发应主要从智力、心力和体力角度进行。大学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智力开发,更应重视学生的内驱力、意志力、自评力和调控力(心力)的增强。学生的知识结构在人文、社会和科学学科上应合理搭配;学生不应只是知识的吸纳,还应有智力的发展。对学生的需要、理想进行主动引导,升华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爱护和培养学生的自信;鼓励学生成就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