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企业竞争情报部门与竞争情报人员的基本情况
一般而言,企业是否建立独立的竞争情报部门,与企业的规模相关度较高。较大规模的企业,其情报的采集、分析、存储和的工作量都较大,一般需建立独立的竞争情报部门。在调查中发现,国有大型和外商企业都建立了独立的竞争情报部门,比例占28%,另外中型企业一般都建有较完备的技术情报部门,比例占58%,其中相当一部分直接从事着竞争情报工作。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因其拥有的资源有限,情报信息的工作量也相应较少,故不单独设立竞争情报部门,比例为14%。
“科技以人为本”,人始终是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第一要素。本次竞争情报人员基本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拥有竞争情报部门专职人员的企业较少,占28.57%,而兼职人员的企业比例高达71.43%。关于学历分布情况,以大学本科最多,占65.34%;其次为硕士,占14.22%;再次为大学专科,占18.12%;比例最低的是高中,仅占2.32%。这足以表明竞争情报从业人员的学历还是处于较高的水平。从所学专业来看,以工科专业为最多,高达56.24%;其次为经济管理专业,为25.36%;比例最低的是情报专业,仅占3.16%。由此可见,企业普遍缺乏情报专业人才。关于企业是否经常对员工进行竞争情报知识培训的问题,有28%的企业对员工经常进行培训,而且培训内容广泛,这些企业均来自已经设立了独立的竞争情报部门的企业中。22%的企业只在少数员工中进行竞争情报知识培训;另外还有27%的企业很少对员工进行竞争情报知识培训,23%的企业从来没有对员工进行过任何形式的竞争情报知识培训。调查结果表明,多数企业缺乏竞争情报知识培训,导致员工缺乏竞争情报意识。
2.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投入情况
调查显示,企业对竞争情报系统的投入经费比较少,年投入经费在1万元以下的企业占调查总数的12%;1万元至5万元之间者,占16.89%;5万元至10万元者占32.64%;10万元至50万元者,占36.47%。50万元以上的占2%。在经费分配方面,工资所占比例最高,占36.35%;差旅费,占12.23%;硬件和软件分别为14%,8%。从中可以看出多数企业资金投入不足,其中用于行政性支出的经费较多,用于硬件和软件的投入比较少。
3.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运行情况
竞争情报的收集和整理是竞争情报系统的首要环节和基础性工作,从竞争情报收集模式来看,有23%的企业采用常规、定期的竞争情报收集模式,77%的企业采用以需求为驱动的竞争情报收集模式。从竞争情报人员所采用的收集信息的方法来看,经常使用各类出版物为90.56%,使用专利及科技文献为81.75%。
竞争情报分析是竞争情报系统的核心,是竞争情报的“制造工厂”。从竞争情报分析方法来看,使用SWOT分析法为83.54%,使用财务分析法为66.25%。
竞争情报的工作流程和信息网络是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运行的重要基础。调查显示,有29%的企业建立了高度规范、科学合理的竞争情报工作流程;45%的企业正在进行竞争情报工作流程的建设;还有26%的企业没有什么竞争情报工作流程。另外,有18%的企业已经建立了信息网络;82%的企业计划在未来几年中建立。调查表明,多数企业竞争情报的工作流程和信息网络的建设都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加以改进。4.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有62.69%的企业认为竞争情报专业人员不足,51.58%的企业认为竞争情报工作预测性不足,45.67%的企业认为反情报没有被充分认识,40.85%的企业认为很难判断情报的价值和有效性,40.34%的企业认为领导不重视,39.23%的企业认为情报部门极少有机会与高层管理人员直接交流,35.83%的企业认为管理层对竞争情报部门的信任程度不高,45.36%的企业认为组织各部门之间不愿分享情报,42.12%的企业认为缺乏资金,37.48%的企业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少、信息来源匮乏。32.6%的企业认为缺乏社会中介服务,35.7%的企业认为政府关注不够。
5.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未来发展趋势
被调查企业普遍对竞争情报系统的未来持乐观态度,有18.76%的企业认为竞争情报系统的未来前景广阔;15.58%的企业认为会高效专业;11.89%的企业认为会越来越受到重视;5.67%的企业认为会系统化;2.94%的企业认为会更加完善。由此可见,虽然目前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发展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企业和竞争情报人员对未来广阔前景的信心和乐观。
二、加快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的对策
1.大力推进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要坚持“政府推进,市场引导”的方针
政府推进,就是各级政府部门要善于从宏观的高度,积极倡导并有效地推进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进程。政府要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要把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作为企业信息化的核心来加以规划。要鼓励和调动企业在应用竞争情报系统方面的积极性,进而引导企业行为。要大力培育和宣传推广一批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市场引导就是以竞争情报市场为导向来引导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立及应用。竞争情报既是企业所需的战略资源,又是知识产品,它是有价值的。大力培育竞争情报市场,可以充分发挥其在竞争情报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
2.建立健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推广和服务体系,发挥社会中介作用
建立健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推广和服务体系,发挥社会中介作用,针对企业不同层次的需求,采取培训、咨询、方案推介等多种形式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立及应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指导,帮助企业开展竞争情报工作,架起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
3.与企业信息化相结合,带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发展
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有利于企业内的信息共享及信息交流,其中有些企业信息化系统甚至就带有竞争情报功能。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也离不开企业信息化的支持,如Internet、Intranet、MIS、ERP和企业信息门户等。可以说,现在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应当是一个由多种功能协调整合而成的、支持企业竞争情报活动的集成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特别是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联机分析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应用使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功能更为强大。充分利用企业信息化所带来的机会和条件建设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效率及效果,增强其灵敏性和反应力,还可以整合一些交叉功能,从而避免企业资源的浪费。
4.强化企业全员情报意识
企业领导必须加强对竞争情报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理解和认识,把竞争情报纳入企业日常议程,从思想上做到真正重视,加强情报工作建设。
通过“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和发挥出全体员工关注企业竞争生存状况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营造一种“全员重视参与竞争情报”的企业文化。这需要对企业的所有员工进行各种竞争情报相关知识的培训,加强他们的竞争情报意识,让他们更多地了解竞争情报的本质以及相关的技术,增加他们的竞争情报能力,并对其日常工作中的情报工作进行具体的指导。
5.竞争情报系统建设要与企业管理变革和创新协同进行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的实质是企业体制的变革与创新的过程,竞争情报系统建设只有与企业体制特别是管理变革和创新协同进行,才能真正实现竞争情报系统的价值与效益。这种变革虽然由竞争情报技术引发,但真正的价值却不在于竞争情报技术本身。企业需要跳出技术视角的圈子,从管理内涵的变革和创新的战略视角建设自己的竞争情报系统,否则,企业的管理效益与核心竞争力不会因为竞争情报技术手段的更新而有多大变化。
篇2
唐山市,是中国工业化的缩影,作为一个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成为近百年来中国北方重要的工业重镇,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已逐渐不再适用于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发展方式。关键时刻,唐山市有效地调整战略思路,做出重大经济战略决策,科学对待传统产业,构建科技创新体系,2006年书记在唐山视察,指示曹妃甸对于环渤海地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以后,通过曹妃甸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唐山市探索出一条利用“新城带动唐山市老城区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利用曹妃甸新城区辐射周边县(区)带动周边县区的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环渤海的对外开放,拉动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同时也带来了更激烈的市场竞争。除了政府的相关引领,企业自身如何通过竞争情报系统获取竞争情报,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先机和优势,也是全面发展唐山市新型工业化城市建设的重要核心之一。
一、企业竞争情报概述
竞争情报是指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和研究,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产品。过程包括了对竞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产品包括了由此形成的情报和谋略。企业获取竞争情报主要有如下几点作用。
1、危机预警作用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打好根基,清楚企业发展动向和市场需求,做好预警工作,有效避免行业危机,远比着急扩充经营范围重要,通过获得竞争情报,企业有效地检测外部商业环境和自身客户的需求,掌握其他竞争对手投资领域和方向,识别市场中的机会和威胁,缩短反应时间,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竞争情报的搜集是做好“未雨绸缪,防患未然”预警工作的关键。
2、决策依据作用
竞争情报是企业管理层进行科学化决策的基础。从现代管理科学的角度讲,企业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的第一条,就是要掌握大量、及时、准确的信息和情报,科学的决策不同于一般的生产、销售计划,它具备全局性、综合性、前瞻性等重要价值,做出科学的决策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兴衰和生死存亡,而竞争情报是做出科学决策的重要来源。信息化的今天,“一条信息打开了企业的一条出路”、“一条信息救活了一个工厂”的事例也屡见不鲜。而如果缺乏有效地竞争情报,一切决策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势必缺乏坚实的基础,会导致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所以,只有在搜集获取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和竞争情报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做出准确的决策,才会给企业有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
3、增强竞争力作用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企业获得竞争情报,能灵敏掌握竞争对手相关信息,如企业技术构成、技术创新,管理水平、人员调整等竞争情报,可以针对自身企业的适用点加以及时和有效地改进和创新,增强企业在行业间的竞争力,而及时了解整个行业乃至国家的竞争情报和相关政策,会避免经营与国家产业政策及经济发展趋势相冲突,才能保证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都沿着合法、有序的方向进行发展,增强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竞争实力。
二、唐山市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模式建立
2009年,唐山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容面对国际经济危机,将资源输出型的工业城市进行新型工业化转型的改革和建设,以唐山湾“四点一带”开发建设为龙头,推进生产力要素向沿海集结,向园区集中,成为唐山市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样板,产业大规模聚集态势初步显现,成为唐山市经济发展的最大引擎和最大亮点,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不少的机遇和竞争压力,如何根据城市新型工业化建设,构建出企业竞争情报的有效系统模式,是企业管理层能否及时、有效获取有价值的竞争情报,做出有效决策的关键点。
1、建立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模式原则
(1)竞争情报系统应该为企业的整体发展和战略决策而服务,这样才会具有及时性和客观性。商场如战场,当今形势瞬息万变的激烈市场竞争,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取决于管理层敏锐的直觉和英明的决策,而一个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是否能迅速、灵敏地向企业管理层提供出企业内部及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的最新战略变化等动态情况,作为企业管理层的有力助手,发挥竞争情报的最大价值,当然也就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同时,在搜集、整理和迅速处理、分析海量的竞争情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如果所得的竞争情报由于人为因素导致不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客观现实情况,致使企业管理者做出错误决策,要比缺少竞争情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得多。
(2)竞争情报系统应该设在企业最具有核心价值的领域当中,这样才会具有针对性和经济性。竞争情报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较高的价值性和增值性,在服务于企业的决策需要地同时,在不断为企业创造巨大的价值。所以,哪里是企业的核心价值区域,哪个区域就应该受到竞争情报系统最大程度的关注,这是因为竞争情报系统所获取的信息需要有所取舍,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那样既浪费资源又分散精力,而且过多的信息情报在筛查整理过程中,步骤繁琐,势必会影响竞争情报系统的处理速度。所以,如何在信息爆炸的现代信息经济社会里,采取有效的分析手段有针对性地获得对企业最具价值的竞争情报,直接切中竞争对手要害,掌握行业准确走向,会帮助企业获得很多的竞争优势。其次,企业也要考虑到自身的财政状况、投资回报及情报需求等等,建立一个低投入、高效益的竞争情报系统,才能取得最大程度、最完整、最有价值的竞争情报,提高竞争情报利用效率。
(3)竞争情报系统应与企业其他机构设置相融合。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企业下设的一个系统分支,必须依赖于企业这个大的组织环境,同时也需要与各个部门进行相关的协调与配合,当活动竞争情报以后,根据企业管理者进行相应的发展计划、人力资源、战略决策的调整,如果脱离企业而自立门户,或与其他机构不能进行最大融合,就可能会造成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合,致使企业各部门间发生冲突,从而增大企业内耗,降低组织结构效率,造成企业内部崩溃瓦解。
2、建立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主要模式
竞争情报系统的组织模式是多种多样的,采取哪种模式,企业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整个系统的最大效能,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和所需情报的数量和性质,一般企业通常采用最多的系统模式有集中式、分散式、独立式、重点式这四种。
(1)集中式模式,即在集中式模式中,设置一个情报中心,在其中,会进行企业内外的信息进行搜集、加工、整理、储存和分析一系列的工作,企业所有部门所得到的相关信息和情报也会以制度的形式到情报中心进行统一的汇总,而情报中心将信息进行统一的加工处理以后,向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竞争情报系统会将所有收集到的竞争情报进行统一的会综合处理,尤其是在科技相对发达的今天,一个企业在日常运作过程中,计算机在沟通联络过程中占主要传播媒介,这样的信息库的建立和资源的统一管理是相当强大和方便的,比较适合有庞大的专业竞争情报队伍和较强市里的企业,比如唐山市资格较老的钢铁行业,具有庞大的企业情报系统规模,或政府积极推动新兴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这个模式的缺点在于不能持续对用户市场和外部动态信息的快速地搜集、处理与跟踪,竞争情报中心只是将信息进行简单的处理,而不能对信息需求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了解。
(2)分散式模式,就是企业已有的相关组织机构,每一个既是企业的业务管理机构,又是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一个分支机构。它们在负责本部门所需要处理的业务基础上,需要兼备负责搜集与本部门所接触的所有信息情报,并将竞争情报汇总,传达到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而情报竞争系统主要工作职责是将各个部门所传递过来的信息进行深度的加工、处理和分析,再传递给企业的管理曾使用。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企业内部具有较少的机构部门,其特点是结构简单,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结合比较紧密,方便各个部门发挥自身的获取竞争情报同时,企业部门能够对海量的信息和竞争情报进行有效的筛查和过滤,提高竞争情报搜集的针对性和经济性,比如企业的市场营销部由于部门特色,获得营销类相关的信息情报要比企业其他部门获得情报更具有针对性,而这种模式的缺点是增加了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任务,比较适用于部门的管理对象很少交叉的企业,唐山市目前积极推动的电子信息产业,企业部门之间的管理对象很少交叉,比较适合这种分散式模式。
(3)独立式模式,是指设立一个独立经营、收支平衡且自负盈亏的竞争情报系统组织,该竞争情报系统最大的特色就是独立办公,通过从企业管理层和其他职能部门得到相关项目,将所搜集、整理、分析出来的情报研究成果提供给企业管理层,也可以提供给企业的其他职能部门。独立办公的竞争情报系统最大的特点是打破传统企业因环节、部门过多而造成的信息反馈迟钝的运作机制,在重视成本、灵敏快速的节奏中运作,这种独立模式如果运作良好,可以向更高级或更独立的组织形式过渡,达到智囊团的企业组织机构,从而摆脱为某一个企业用户服务的思路,向跟踪式、立体多维式的服务形势发展。在唐山市转变战略思路,开展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过程中,就催生一部分专门为企业提供最新的国家政策法规,同时方便企业进行成功转型的竞争情报系统部门。它们在为企业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源同时,也帮助政府将新型工业化城市改造的基本思路和理念有效地传达给企业,协助企业和政府达成了最大程度上的共识,带动和推动了企业跟随政府的发展步伐。
(4)重点式模式,即以信息密集的职能部门为核心而建立的一种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模式。在该模式中,充分发展部门的职能作用,将竞争情报的搜集、整理和职能部门的业务工作合二为一,通过部门的正常运作带动竞争情报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
唐山市过去,“有海无港”一直是唐山的一个“遗憾”,随着曹妃甸港区的开发彻底改写了唐山的历史。而港口物流,以物流运输部门为核心建立的竞争情报组织机构,首先便于搜集货物进出口的信息搜集工作,能够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其次也便于传递信息,无论是物流企业内部信息的传递,还是商业环境、竞争对手的信息,特别是对于非正式信息的搜集会有许多现成的渠道。在短短五年时间,唐山市曹妃甸港区已经形成了集铁矿石、煤炭、原油以及通用散杂货为一体的港口运输能力,整个港口吞吐能力超过亿吨,这与港口物流和行业间信息沟通的良好态势和勃兴是分不开的。
(注:本文属唐山市科技局2011年立项课题《唐山市企业获取竞争情报的途径与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1140219a。)
【参考文献】
[1] 包昌火、谢新洲:竞争情报与企业竞争力[M].华夏出版社,2001.
[2] 李彦惠:企业信息情报工作的意义及其开发和利用[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6(24).
篇3
一、天津市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1.企业竞争情报部门与竞争情报人员的基本情况
一般而言,企业是否建立独立的竞争情报部门,与企业的规模相关度较高。较大规模的企业,其情报的采集、分析、存储和的工作量都较大,一般需建立独立的竞争情报部门。在调查中发现,国有大型和外商企业都建立了独立的竞争情报部门,比例占28%,另外中型企业一般都建有较完备的技术情报部门,比例占58%,其中相当一部分直接从事着竞争情报工作。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因其拥有的资源有限,情报信息的工作量也相应较少,故不单独设立竞争情报部门,比例为14%。
“科技以人为本”,人始终是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第一要素。本次竞争情报人员基本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拥有竞争情报部门专职人员的企业较少,占28.57%,而兼职人员的企业比例高达71.43%。关于学历分布情况,以大学本科最多,占65.34%;其次为硕士,占14.22%;再次为大学专科,占18.12%;比例最低的是高中,仅占2.32%。这足以表明竞争情报从业人员的学历还是处于较高的水平。从所学专业来看,以工科专业为最多,高达56.24%;其次为经济管理专业,为25.36%;比例最低的是情报专业,仅占3.16%。由此可见,企业普遍缺乏情报专业人才。关于企业是否经常对员工进行竞争情报知识培训的问题,有28%的企业对员工经常进行培训,而且培训内容广泛,这些企业均来自已经设立了独立的竞争情报部门的企业中。22%的企业只在少数员工中进行竞争情报知识培训;另外还有27%的企业很少对员工进行竞争情报知识培训,23%的企业从来没有对员工进行过任何形式的竞争情报知识培训。调查结果表明,多数企业缺乏竞争情报知识培训,导致员工缺乏竞争情报意识。
2.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投入情况
调查显示,企业对竞争情报系统的投入经费比较少,年投入经费在1万元以下的企业占调查总数的12%;1万元至5万元之间者,占16.89%;5万元至10万元者占32.64%;10万元至50万元者,占36.47%。50万元以上的占2%。在经费分配方面,工资所占比例最高,占36.35%;差旅费,占12.23%;硬件和软件分别为14%,8%。从中可以看出多数企业资金投入不足,其中用于行政性支出的经费较多,用于硬件和软件的投入比较少。
3.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运行情况
竞争情报的收集和整理是竞争情报系统的首要环节和基础性工作,从竞争情报收集模式来看,有23%的企业采用常规、定期的竞争情报收集模式,77%的企业采用以需求为驱动的竞争情报收集模式。从竞争情报人员所采用的收集信息的方法来看,经常使用各类出版物为90.56%,使用专利及科技文献为81.75%。
竞争情报分析是竞争情报系统的核心,是竞争情报的“制造工厂”。从竞争情报分析方法来看,使用SWOT分析法为83.54%,使用财务分析法为66.25%。
竞争情报的工作流程和信息网络是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运行的重要基础。调查显示,有29%的企业建立了高度规范、科学合理的竞争情报工作流程;45%的企业正在进行竞争情报工作流程的建设;还有26%的企业没有什么竞争情报工作流程。另外,有18%的企业已经建立了信息网络;82%的企业计划在未来几年中建立。调查表明,多数企业竞争情报的工作流程和信息网络的建设都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加以改进。
4.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有62.69%的企业认为竞争情报专业人员不足,51.58%的企业认为竞争情报工作预测性不足,45.67%的企业认为反情报没有被充分认识,40.85%的企业认为很难判断情报的价值和有效性,40.34%的企业认为领导不重视,39.23%的企业认为情报部门极少有机会与高层管理人员直接交流,35.83%的企业认为管理层对竞争情报部门的信任程度不高,45.36%的企业认为组织各部门之间不愿分享情报,42.12%的企业认为缺乏资金,37.48%的企业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少、信息来源匮乏。32.6%的企业认为缺乏社会中介服务,35.7%的企业认为政府关注不够。
5.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未来发展趋势
被调查企业普遍对竞争情报系统的未来持乐观态度,有18.76%的企业认为竞争情报系统的未来前景广阔;15.58%的企业认为会高效专业;11.89%的企业认为会越来越受到重视;5.67%的企业认为会系统化;2.94%的企业认为会更加完善。由此可见,虽然目前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发展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企业和竞争情报人员对未来广阔前景的信心和乐观。
二、加快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的对策
1.大力推进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要坚持“政府推进,市场引导”的方针
政府推进,就是各级政府部门要善于从宏观的高度,积极倡导并有效地推进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进程。政府要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要把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作为企业信息化的核心来加以规划。要鼓励和调动企业在应用竞争情报系统方面的积极性,进而引导企业行为。要大力培育和宣传推广一批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市场引导就是以竞争情报市场为导向来引导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立及应用。竞争情报既是企业所需的战略资源,又是知识产品,它是有价值的。大力培育竞争情报市场,可以充分发挥其在竞争情报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
2.建立健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推广和服务体系,发挥社会中介作用
建立健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推广和服务体系,发挥社会中介作用,针对企业不同层次的需求,采取培训、咨询、方案推介等多种形式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立及应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指导,帮助企业开展竞争情报工作,架起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
3.与企业信息化相结合,带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发展
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有利于企业内的信息共享及信息交流,其中有些企业信息化系统甚至就带有竞争情报功能。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也离不开企业信息化的支持,如Internet、Intranet、MIS、ERP和企业信息门户等。可以说,现在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应当是一个由多种功能协调整合而成的、支持企业竞争情报活动的集成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特别是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联机分析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应用使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功能更为强大。充分利用企业信息化所带来的机会和条件建设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效率及效果,增强其灵敏性和反应力,还可以整合一些交叉功能,从而避免企业资源的浪费。
4.强化企业全员情报意识
企业领导必须加强对竞争情报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理解和认识,把竞争情报纳入企业日常议程,从思想上做到真正重视,加强情报工作建设。 通过“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和发挥出全体员工关注企业竞争生存状况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营造一种“全员重视参与竞争情报”的企业文化。这需要对企业的所有员工进行各种竞争情报相关知识的培训,加强他们的竞争情报意识,让他们更多地了解竞争情报的本质以及相关的技术,增加他们的竞争情报能力,并对其日常工作中的情报工作进行具体的指导。
5.竞争情报系统建设要与企业管理变革和创新协同进行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的实质是企业体制的变革与创新的过程,竞争情报系统建设只有与企业体制特别是管理变革和创新协同进行,才能真正实现竞争情报系统的价值与效益。这种变革虽然由竞争情报技术引发,但真正的价值却不在于竞争情报技术本身。企业需要跳出技术视角的圈子,从管理内涵的变革和创新的战略视角建设自己的竞争情报系统,否则,企业的管理效益与核心竞争力不会因为竞争情报技术手段的更新而有多大变化。
篇4
大数据;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也在改变着商业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运行模式。充分理解数据的价值,知道如何利用大数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目前已逐渐成为大数据时代商业组织应具备的最基本思维。在这种数据驱动决策的思维模式下,不少情报学研究者从对大数据竞争情报系统的模型、体系结构、运行机制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如2013年,中山大学黄晓斌教授率先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模型,并分析了该模型的结构和作用[1]。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如IBM、亚马逊、谷歌、微软、沃尔玛等,开始重视大数据竞争情报软件系统的开发与建设的尝试,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果。然而,由于大数据的复杂性以及对大数据研究尚属于启动阶段,为确保大数据竞争情报系统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有必要建立一套面向大数据的竞争情报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引导企业在大数据时代建设竞争情报系统,提高竞争情报服务质量。本文根据竞争情报系统的构成,围绕大数据带来的思维变化和当前竞争情报系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研究大数据竞争情报系统的评价框架,战略、技术和人3个方面相结合,构建体现大数据思维的竞争情报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从功能覆盖、运行状态和用户体验等多角度出发,综合考察竞争情报系统,提升竞争情报系统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1竞争情报系统评价研究现状
随着竞争情报在企业战略管理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人们对于竞争情报系统及其带来的效益展开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从文献调查结果来看,国外对于竞争情报系统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信息系统质量评价,提出了不少评价模型。如McCall模型[2]、Boehm模型[3]、Perry模型[4]和Gillies模型[5],以及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一系列软件质量模型,如ISO/IEC9126、ISO/IEC25010模型等。而对于大数据系统的评价研究正在进行之中,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围绕CAP理论展开的研究。2000年和2012年,Brewer提出并完善了CAP理论,认为分布式系统应具备3个特性:一致性(Consistency)、可用性(Availa-bility)和分区容错性(PartitionTolerance),并且论述了这3个特性之间的关系和取舍[6]。此后围绕CAP理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如Abadi提出在大数据时代,分布式系统除了有C.A.P特性之外,还应该考虑到系统的响应时间[7]。
国内对于竞争情报系统评价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1)绩效评价。张翠英,张静等根据竞争情报系统绩效的影响因素选择相应的技术指标体系,构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灰色模糊评价模型[8];邱均平等基于预期效用理论构建了竞争情报系统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9]。(2)软件系统评价。如侯丽从决策与情报系统的互动角度出发,探讨了情报系统三大子系统的评价方式,并构建了相应的竞争情报系统指标体系[10];胡桓构建了竞争情报系统软件可用性测评体系,并针对国内三大竞争情报系统软件进行了实际测评并使用层次分析法对测评数据进行分析[11];(3)成果评价。如张志千,赵继伦在分析企业竞争情报成果的类型及特点的基础上,从内容性、可用性、应用效果、用户满意度4个方面构建包含11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对企业竞争情报成果进行模糊综合评价[12]。总的来说,国外研究成果比较多,但是这些评价模型总是想要以单个的模型广泛地应用于所有软件和信息系统的开发,显然难以直接应用于业务性很强的竞争情报系统评价中。国内的研究比较具有针对性,但是从文献调查的结果来看,目前大数据竞争情报系统的评价研究欠缺。而大数据无疑会给竞争情报系统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如何针对大数据竞争情报系统建立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依然是一个开放的课题。
2大数据对竞争情报系统性能提出的新要求
维克托•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中明确指出,大数据时代人们对待数据的思维方式发生了3个方面的变化:全数据而不是样本数据、接受混杂性而放弃精确性、关注相关性而放弃追究因果关系[13]。这些思维变化给竞争情报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高性能大数据带来思维的第一个变化是全局思维:对全数据进行考察,发现趋势和主流,而不是深入样本数据进行局部探索。这对竞争情报系统性能提出了挑战:一方面,要有足够的容量来存储和处理全数据;另一方面,流程整合、信息挖掘和实时工作等新应用系统对竞争情报系统的带宽、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性能是竞争情报系统在大数据环境中生存的基础,既需要大数据竞争情报系统升级硬件产品,在系统容量上实现提升,也需要采取更符合大数据处理应用的数据计算逻辑,增强系统的弹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2容错性大数据带来思维的第二个变化是容错思维:忽略数据不一致带来的分析结果不精确性,快速获得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比精确度更重要。这要求竞争情报系统有足够的容错性来应对数据处理过程中因磁盘故障、网络故障、服务器故障等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容许一定程度的错误与混杂,用概率看问题,站在更高的层面来观察和分析数据,获得支持决策的知识和洞察力。
2.3智能性大数据带来思维的另一个重大变革相关思维:关注相关性而不是追究因果关系。这意味着更多的创新,跳出原有的思维定式,从关联事物中找到突破口,孕育新的事物。这使得竞争情报系统也要跳出线性思维的运作模式,提高系统的智能性,采用云计算、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智能技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统计性的搜索、比较、分析、归纳,并对事物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主动、立体、逻辑地分析,帮助人们提前发现事物的规律,预测事物进展的趋势,早人一步提出创新性的决策。
2.4安全性大数据作为企业最宝贵的核心资产,它的安全需要强有力的保障,避免病毒、攻击、非授权的访问与泄密。目前对大数据安全的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如2013年澳大利亚政府明确提出了将个人隐私保护和安全性作为衡量大数据处理系统的一个重要标准。作为企业决策支持系统,大数据竞争情报系统必须做到对企业敏感数据的安全监管,包括企业交易数据、合同信息等隐私或者敏感数据,有能力保护企业的敏感数据不被有意或无意的泄露出去。
3面向大数据的竞争情报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竞争情报系统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综合系统,除了上述对大数据思维的考虑之外,还需要考虑竞争情报系统实际运行情况、情报保障能力以及使用者的感受考虑进去。下文先从竞争情报系统的构成出发,探讨竞争情报系统的评价思路,然后将大数据的特性考虑进去,在综合其他文献提出的指标的基础上,设计出大数据竞争情报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3.1大数据竞争情报系统的评价思路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以人的智能为主导、以信息网络为手段、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标的人机结合的企业竞争战略决策支持与咨询系统[14]。由此可见,竞争情报系统由战略、技术和人3个方面组成:①竞争情报系统要服务于企业战略,要满足或者超越企业决策支持的期望和需求。②竞争情报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软件系统,要有足够的技术支持才能胜任竞争情报任务,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③竞争情报系统的服务对象是人,包括开发者、管理者和使用者。建设竞争情报系统的目的是以人为本,采用适当的信息技术,构建功能强大的软件信息系统,为满足和超越企业战略需求提供足够的情报支持。因此,我们不能仅从系统的技术性能表现来判断系统好坏,而要从多个角度来综合衡量:(1)战略保障角度。主要考察竞争情报系统是否能够根据企业战略的具体要求,搭建竞争情报系统的功能构架,提供足够的竞争情报能力,满足或者超越企业决策支持的期望和需求。(2)运行状态角度。主要考察竞争情报系统的技术性能状态。技术是竞争情报系统运行的基本保障,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必须要有足够的性能表现才能应对海量的复杂数据。在评价时,要深入到技术层面,考察各个功能模块的性能表现,从细节上衡量竞争情报系统的好坏。(3)用户体验角度。主要考察管理者和用户对竞争情报系统的使用感受。竞争情报系统是一个人机结合的智能系统,人的感受是决定其效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样也是进行系统评价时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根据上述描述,我们对竞争情报系统的评价思路进行了归结,如图1所示:从评价过程来看,采用由表及里、主观评判与客观测量的评价策略。先评价静态的东西,考察竞争情报系统的功能构成,然后深入到每个功能模块,测量其性能表现,再从用户的角度,根据用户感受对系统进行补充评价。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要改善和提高竞争情报系统的质量,因此,在评价过程中有内反馈、外反馈和跨域反馈,如图中虚线所示。其中,内反馈是指前向的直接反馈,如功能评价后,发现问题,反馈到情报规划层,修改或补充系统功能;外反馈是指从评价结果到大数据情报系统的反馈;而跨域则是不同的领域之间的相互反馈,如根据用户评价的结果,调整系统的技术指标等。根据图1可知,该评价思路中有3个评价过程:(1)功能评价。评价纸面上的东西,即评价竞争情报系统所具备的功能、数据处理类型、提供的文档、制定的流程和安全管理的规范等。(2)性能评价。性能评价是对竞争情报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价,该过程需要统计系统日常运行的记录数据,包括网络流量、响应时间、故障恢复时间等。这些因素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质,是系统性能状态的数据表征,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系统的真实质量。相对来说,技术性能视角的评价更为科学、客观和颗粒度更细。(3)用户评价。用户评价主要是从情报系统的使用者和管理者的视角来考查系统的质量问题,由管理者和使用者根据系统在竞争情报业务流程中发挥的功能效用的使用体验,对大数据竞争情报系统的质量进行评价。
3.2大数据竞争情报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上节提出的评价视角和评价过程分析,我们将竞争情报系统的评价指标划分为3类:功能性指标、性能指标、用户指标。在这3类指标中,我们力图突出大数据的特性,提出符合大数据思维的竞争情报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3.3评价指标的度量从上述对评价思路、评价视角的分析来看,大数据竞争情报系统的评价与一般的软件系统评价有很大的区别:
3.3.1评价指标多层次多视角大数据竞争情报系统的评价涉及到多个阶段,从总体到细节,由外至里,划分为3个不同的评价过程。每个评价过程涉及的因素众多,指标体系呈现多视角、多层次结构。
3.3.2主客观评价相结合除了技术性能中部分指标之外,其他指标为定性指标,有一部分指标需要依靠主观评价得出,如用户体验视角的评价指标。对于客观指标,主要的手段为专项测试,针对大数据竞争情报系统的某个属性,采用专业技术进行单项测试,检验系统在某个功能上的性能表征。如系统的TB可以通过测量系统的平均等待时间内响应次数,然后除以测量次数,即可得到客观的数据值。表2是部分三级指标的度量方法。对于主观指标,主要手段有两种:专家打分和问卷调查。专家打分邀请竞争情报方面的专家和有丰富经验的竞争情报工作者对系统的功能、设计进行评分,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灰色评价法或神经网络法进行综合评判;问卷调查则是将设计好的问卷发送给竞争情报从业人员,让其回答问题,根据回答问题的结果进行评分。专家打分表部分如表3所示。
4结束语
本文从战略保障、运行状态和用户体验3个角度出发,结合大数据思维对竞争情报系统的影响,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建立了大数据竞争情报软件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将业务、技术和人对竞争情报系统的要求相结合,提取出不同的评价指标,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系统质量的特点。由于大数据本身的复杂性,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大数据的特性体现得仍然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深入探究大数据的特性,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增强量化评价的可操作性,同时,统筹兼顾各指标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制约,研究建立综合量化的大数据竞争情报系统评估方法。
参考文献
[1]黄晓斌,钟辉新.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模型构建[J].情报杂志,2013,(3):37-43.
[2]JMcCall,PRichards,GWalters.FactorsinSoftwareQuality[R].TechnicalReportCDRLA003,USRomeAirDevelopmentCentre,1977,(1):1106-1113.
[3]BWBoehm,JBrown,HKaspar,etal.CharacteristicsofSoft-wareQuality[A].TRWSeriousofSoftwareTechnologyVol1[M].NewYork:North-Holland,1978.
[4]WEPerry.QualityAssuranceforInformationSystems:Methods,ToolsandTechniques[M].NewYork:JohnWiley&Sons,1991.
[5]AGillies.ModellingSoftwareQualityinTheCommercialEnvi-ronment[J].SoftwareQualityJournal,1992,(1):175-191.
[6]EricA.Brewer.Towardrobustdistributedsystems[C].Pro-ceedingsoftheAnnualACMSymposiumonPrinciplesofDistributedComputing,Portland,July,2000,(19):7-10.
[7]D.J.Abadi.ConsistencyTradeoffsinModernDistributedDatabaseSystemDesign:CAPisonlypartofthestory[J].Computer,2012,45(2):37-42.
[8]张翠英,张静.灰色模糊评价法在竞争情报系统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情报科学,2010,(1):81-85.
[9]邱均平,谢辉,李进华.竞争情报系统绩效综合评价研究[J].情报科学,2011,(4):481-486.
[10]侯丽.基于决策的情报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1):105-108,104.
[11]胡桓.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竞争情报软件可用性评价[J].情报科学,2010,(3):434-437.
[12]张志千,赵继伦.企业竞争情报成果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4):53-58.
篇5
随着社会发展,因特网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深刻认识到情报信息对企业求生存、谋发展至关重要,他们期望通过完善的竞争情报系统掌握情报信息运行规律,运用科学方法,迅速、准确、全面地搜集利用有关情报信息,因此,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否完善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本文以日本最大的综合商社——三井物产为例,分析研究其竞争情报系统的发展特点与规律,为我国企业构建完善的竞争情报系统提供借鉴。
1 三井物产管理中竞争情报系统的概况
竞争情报系统(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ystem,简称CIS)是以人的智能为主导、信息网络为手段、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标的人机结合的竞争战略决策支持和咨询系统[1]。
三井物产创业于1876年,当时是仅有16名职员的小贸易公司,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年成交额达12兆日元(约合650亿美元)、拥有13 000名职工的庞大综合商社[2]。三井物产在成立之初,主要任务是从欧美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资源,向国外出口产品。随时展与技术进步,又逐渐向开发国外资源、开拓出口工业品市场和跨国经营等领域延伸。发展过程中,随着经营领域的扩大,需要各个方面的情报信息支持,20世纪90年代,三井物产提出实施IT战略,进行大量投资,建立了覆盖全球的网络系统,这就是著名的“三井环球通讯网”,具体表现为设置电脑控制的通讯中心,与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机构进行联络,搜集处理来自各个方面的情报信息,并及时把有效信息反馈到公司总部,以提高三井物产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能力,为打入和占领世界市场而不懈努力。其中每年的电报、电传费就高达6 000万美元,约占公司总开支的10%,相当于员工工资总额的1/3,员工随时随地都能及时了解自己业务范围内所需要的全球最新的资讯信息[3]。当然,竞争情报系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为了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应运而生,本身就具有滞后性的特征,为此,三井物产也在为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竞争情报系统而不懈努力。
三井物产的情报系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初见成效:截止到20世纪80年代末,已经具有了一整套设备完善的情报管理体系,设有电脑中心、信息情报管理室和数据资料情报库等[4]。在日本三井物产的总部设有自动化情报信息管理系统,和国内外机构的数据网点相连接,形成一个庞大的信息网络。另一方面,三井物产建立了自己的电视台,设立专门的录像系统,制作与业务有关的电视节目,向全体职工播放最新的情报信息,以此来教育公司职员了解国内外大事,娴熟各项公司业务,把最新资讯及时应用到工作当中。
90年代以后,网络与信息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世界上出现了信息大爆炸的趋势,来自不同层次的信息源源不断,如何提取有效信息,增强企业竞争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对三井物产原有的竞争情报系统提出很大挑战。因此,三井物产从1991年10月开始,将原来的情报调研部分离出来,升格为三井物产贸易经济研究所。现在,这个研究所已经更名为战略研究所,性质是三井物产株式会社的控股独立法人研究单位,主要从事经济方面相关的调查研究。该研究所下设国际情报部、新事业开发部和业务统括部三大部门,为各委托单位提供经济方面专业调查研究服务,是该领域的权威机构之一[4]。
自战略研究所独立后,三井物产的竞争情报系统管理开始细化,在三大主要部门下设各个平行的小部门,彼此没有工作上的联系,缩减纵向组织机构,统一由社长领导,各个小部门完成自己的工作后马上由所长统一向社长报道,缩短情报信息的传递途径,加快传递速度。并与海外知识情报网络加强联系,增加智囊团机构,多角度搜集最新的情报信息,由研究所内部利用搜集到的情报信息设计各种方案,递交高层管理者,为制定企业长远期发展决策提供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三井物产及时调整自身情报系统建设,把情报的获取和应用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加大获取情报的力量,并成立专业研究团队,准确把握世界经济脉搏,科学预测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做出超前的战略决策(见图1)。
2 三井物产竞争情报系统的特点与评价
2.1 与国家战略和实际需要高度契合
一个企业的长足发展必须与本国发展战略相结合,在
政策允许范围内运营。明治维新后,日本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开始以贸易为支柱发展本国经济,提出“贸易立国”的新口号。三井物产及时秉承这一口号,开创“贸易立国,官学商结合”的新路子。做到了与国家战略和自身的实际需要高度契合,“学”是指教育,三井物产降低对职工的竞争情报知识培训成本,利用大量高校情报专业人员,对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立与发展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官”是指国家,三井物产利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搜集提取各项政治经济信息,通过高度发达的计算机网络达到信息共享,紧密结合国家战略。
2.2 信息技术的高效性与人脉的重要性相结合
三井物产公司的箴言是:“情报是公司的命脉。”舍得投资才能获取效益[4]。竞争情报系统处理效率高、应用范围广,庞大的信息技术网络,时刻注视着世界各个角落的风云变幻,掌握着世界各地的经济动向和与贸易有关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信息,及时获取世界各地的市场、科技、经济情报,做出准确判断和科学预测。另外,充分重视人脉,曾任日本贸易振兴会的海外调查部部长木村说:“情报工作最重要的是人,是具有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熟悉情报业务并能独立工作的人”[4]。表现在在搜集情报方面,三井物产不仅有专职的情报人员,而且在企业内部大力普及情报知识,树立职员情报意识,让每个职员都自觉成为企业的信息员,通过每个员工所具有的特殊身份加强与各方面的密切联系,在与本企业内外部人员日常交往、闲谈中,对利于本企业发展的情报信息提高敏感度。
2.3 竞争情报系统体系健全并凸显重点
2.3.1 统一的管理体制
战略研究所成立以来,情报部门的主要任务更加清晰,统一的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多头管理体制下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与管理权限问题,使整个研究所的运营更加灵活。
2.3.2 建立专业机构
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经济从高速增长向渐进式增长转折,由于国际石油危机的影响,三井物产加大技术投入,寻求节能、节油产品的开发,建立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了发展的目标,在“知识是政策和战略之源"观念的指导下,于1967年10月聘请大批金融技术、社会科学、技术情报等各个方面的专家组成三井情报开发株式会社。确立把“情报产业”作为发展宗旨,把从事的主要业务与本地教育机构和海外研究机构等联合,构建一整套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组织机构。
2.3.3 根据企业实际有所侧重
从国内环境上讲,三井物产作为一个世界大型企业,国内资源有限,必须依靠大量技术、资金的投入进行产品的创新研发,才能占领世界尖端市场。因此三井物产在竞争情报系统管理中重点建设新事业开发部,研发大量的情报产品,提供情报咨询服务。另外,从国际环境上讲,由于近年来中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入WTO以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这块巨大的市场也成为三井物产进入的目标。与宝钢合作以后,参与控股,谋求更大的利润和市场成了其长远的发展规划。在国际情报部中,设立中国经济研究所,重点加强对中国市场经济的监控,掌握中国市场动向与中国政府政策的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3 三井物产管理中竞争情报系统的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分析研究三井物产竞争情报系统发展概况,了解了它的整个成功的发展过程,由于我国企业本身的发展特点,不能盲目照搬,但可以学习借鉴它的发展经验,针对我国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构建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
3.1 以战略的眼光深化对竞争情报系统的认识
竞争情报概念在20世纪末期开始进入我国,我国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上呈现出起步迟、起点高的特点,但在理论和实践上并未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多数企业管理者对情报系统的建立持可有可无的态度,没有深刻认识到竞争情报系统对于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情报部门也只是由几名非专业情报人员组成,设备陈旧,观念老套,不能有效掌握国际国内行业动态,有效保护本企业的产品信息,较容易被国外企业窃取商业机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要以战略的眼光看待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要与国家战略相结合,把获取有效情报放在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上。
3.2 坚持推进人才培养战略
三井物产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企业情报系统的建设是不断变化的复杂工程。要适应时展,把握市场脉搏,需要充分重视专业人才的招募和培养,把人才作为一项基础设施来加强管理,针对我国目前多数企业中竞争情报人员缺乏的现象,可以走三井物产实行的“官商学相结合”的路子,利用高校培养的情报专业人员以及社会各界的情报专家共同组成情报信息研究团队,企业派驻主要人员统一负责,建立新型的管理机制。
3.3 实施IT战略,加强情报分析力度
目前,在各项竞争中,信息技术的竞争是主要手段,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情报搜集与情报分析处于核心地位。从三井物产竞争情报系统的整个建设来看,一开始就十分重视IT技术的投入比例,在情报信息的搜集、筛选上极具竞争力。在我国多数企业中,对竞争情报系统建设的IT技术投入还比较低,情报分析不准确,因此,在情报系统建设中应实施IT战略,加强IT技术投入,提高情报分析的准确率。
3.4 加强情报各部门整合力度
随着情报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到竞争情报系统当中,在这种发展情况下,技术方面已经不是最主要的竞争点,即使引入最新的技术也会很快落后于人。因此,三井物产从2002年开始探讨构建TLMS(Tape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以求能够灵活应对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及在贸易、物流情报之间能够进行信息共享[5]。因此,要把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建设成为一条完整有序的产业链,不仅仅要重视情报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加强整套系统链接的灵活性,使系统中的各个部分能有效合作,相互依存,消除链接盲点,形成一个合理高效的产业链。
参考文献
[1]包昌火,谢新洲,张燕.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55-68.
[2]烈,马云鹤.樱花时节访三井——记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的搜集信息情报功能[J].国外见闻,2009,(10):53-55.
篇6
目前情报系统发展到互相交融的宏观、复杂大系统阶段,对情报循环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竞争情报系统,情报源的采集和处理主要是采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分布式异构信息集成(Web semite、Agent、XML)等技术。,情报的分析主要是采用综合集成研讨厅或者传统的战略决策支持系统。由于企业竞争情报源具有异构、多来源、多层次、多类型、海量、不完备、质量差等特点,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的技术不能满足复杂动态竞争决策对情报源较高的处理要求。因此,如何将这些情报信息源有效融合处理,以优化信息源质量和决策过程,是竞争情报系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现状分析
日前,各种竞争情报软件实现了对竞争情报循环环节的不同程度的支持。比如:在情报规划阶段,提供关键情报课题及问题的框架(KIT/KIQ)以及支持团队协同工作的管理平台;在信息收集阶段,使用自动搜索、分类、过滤、统计、自动摘要、文本挖掘以及对信息关系挖掘的技术;在情报决策阶段,使用综合集成研讨厅、商务智能技术或者群体决策支持技术来支持战略决策问题;在情报服务阶段,使用自动推送技术等。总体而言,在竞争情报的采集和决策效率与质量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竞争情报采集系统大多是借助搜索引擎等检索工具对互联网上的信息进行自动收集和简单分析,其检索结果数量多而质量差,信息海量而知识贫乏。
多种信息源缺乏全面有效整合,加工难度很大。信息源具有异构、多来源、多层次、多类型、海量、不完备、质量差等特点。大多数系统虽然可以对结构化数据实现自动筛选等预处理,但对半结构化、非结构化、异构分布式数据不能有效加工。同时,这些多源信息往往没有按照情报分析决策的要求进行分数据源、分特征、分决策层次进行预处理。并且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支持战略决策的信息不可能采集完全,加上信息及信息处理本身具有灰色性和模糊性,影响了情报分析决策的效果。
情报分析决策以基于经验判断、定性分析、简单统计的人工方式为主,而智能化情报分析技术仍处在摸索阶段。以三库为主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对企业中大量的动态、不确定的非结构化、半结构化问题束手无策,并且其针对竞争情报的适用性较差。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该缺点的综合集成研讨厅采用的是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采集模式,并不能按照决策的需求对信息全方位、分层次地进行关联和融合。
2 信息融合和综合集成研讨厅结合应用的原理及可行性分析
2.1信息融合的原理
信息融合(Information fusion)技术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早期的美国国防部定义数据融合“是对多源数据和信息进行自动探测、相联、相关、评价和复合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处理过程”。之后,学者不再把数据源局限于传感器的图像处理,认为数据融合是为了提高所需信息的质量,而使用来自不同渠道的具有不同性质的数据的一系列方法、工具和手段。目前,信息融合的应用也从军事拓展到医疗、航空、遥感、农业,经济管理等各个领域,成为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虽然信息融合目前仍然缺乏明确一致的概念,但较为一致的理解是:信息融合是充分利用不同时空的信息资源,在一定准则下加以自动分析、综合、支配和使用,获得对被测对象的一致性解释与描述,以完成所需的决策和估计任务,使系统获得比它的各组成部分更优越的性能。由此可见,信息融合的内涵已经从早期的数据级融合与算法级融合发展成一种为“广义的、面向决策优化的形式化框架”。
信息融合在本质上模仿人脑综合处理复杂问题,利用统计决策、产生式规则、模糊逻辑、灰色理论、神经网络、D―S证据理论等多种融合方法,对不同系统获得的信息源进行全方位、多层次(数据层、特征级、决策层)的融合优化,实现多源信息的协调和性能优势互补。因此,它可以增强处理不确定性信息的能力,降低推理的模糊程度,增强系统的容错能力和自适应能力,弥补系统自身的不完善、不完全、不精确、不一致、不确定、未知信息等,最终提高系统的决策能力。
2.2信息融合和综合集成研讨厅结合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就情报处理的本质而言,情报数据融合涉及分布异构环境下的多元信息集及多道分析工序,信息之间有各种复杂的关联,情报信息分析和决策也是复杂的、层次性的迭代过程,有时侯需要应用多种信息检索途径,并进行反复查找、分析、推理、演绎等才能获得适合决策目的、优化的情报源。文献所建立的智能情报采集模型恰恰证实了该论述,竞争情报智能采集过程,实质上是将情报采集与分析相混合的过程,其首先将企业内外部的原始信息源通过信息搜集和简单处理转变成初始信息源;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形成二次信息源,再利用数据挖掘、数据仓库挖掘以及联机分析(OLAP)等从中挖掘情报知识储存在情报知识库中,即形成三次信息源。从信息融合的角度看,这个过程是属于信息融合的低层次融合――数据融合,还没有上升至面向决策优化的、更高层次的系统级乃至思想级融合。由此可见,情报挖掘处理过程本身具有融合的要求。利用信息融合可以通过对与竞争决策关联的、企业内外部的、多渠道、多性质的多源信息进行关联、处理,去除冗余,克服歧义,提高情报源质量。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呈现出复杂系统的特征,可以用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的思想来解决。而竞争情报综合集成研讨厅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利用集成定量模型与专家经验知识的智能决策技术等来解决复杂的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目前被认为是解决情报决策问题的较适合的技术框架。但竞争情报综合集成研讨厅所采用的基于数据仓库的提供数据源模式不具备信息融合所具备的优化数据源的功能,因此借助信息融合技术。
如果将信息融合优化情报的采集和分析环节,并将其与情报综合集成研讨厅有机混合,则可以优化综合研讨厅的信息源,从而提高情报分析决策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基于信息融合和综合集成研讨厅的竞争情报系统框架模型
3.1系统需求分析
3.1.1企业竞争战略决策的本质过程 竞争情报的本质属性是为企业竞争战略决策提供支持。面对高度竞争、动态变化的环境,企业竞争战略决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竞争对手、供应商、协作企业、内外部环境资源等多方面的因素,因而要求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能够针对信息源的特点,实现全面的、不同层次的处理和智能决策。例如,我们要考虑某企业的某种产品市场细分的营销策略,仅从企业内部多个信息系统(企业
资源计划系统、计算机辅助制造/设计系统、财务等子系统)获得的基于多维度(时间维、区域、产品)的市场销售统计数据、产品价格情况、客户情况等方面考虑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考虑通过人际网络和电子商务网站等获得的竞争对手的营销战略目标与市场细分策略,乃至竞争对手的产品、多维度的市场销售情况、价格、渠道等;还要考虑通过调研、咨询中介、行业资讯网站等了解该产品的国际、国内整体价格统计数据、行业市场整体状况、供应商状况等,甚至还要考虑利用传统调查工具以及在线网站的知识挖掘工具掌握客户的群体和个体的消费倾向和爱好。而对上述因素下面还要进一步细分多个层次的关联因素。显然,这是一个多个系统的信息与数据的获取、关联、融合、优化、评估、决策的问题。
3.1.2系统的需求分析 由此可见,信息融合与综合集成研讨厅混合系统必须满足以下支持战略决策的需求:①信息融合系统能自动化、智能化地对企业内外部的分布式异构多源信息抽取、分类、存储、挖掘、转换、集成,并将其按照决策问题的层次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关联、融合,为决策支持提供优化的信息源;②综合集成研讨厅通过Intranet/Intranet/Internet建立分布式数据库、知识库、模型库、案例库以及分布式资源共享技术、远程协同技术实现资源共享,通过人工智能、专家系统、机器学习、群体决策支持系统等新技术与多领域专家知识、经验的综合集成,支持竞争情报的智能分析与决策;③信息融合与综合研讨厅混合的应用,可以对竞争情报规划―情报采集―情报加工―情报分析―情报与共享的流程进行支持和优化。
3.2信息融合与综合集成研讨厅集成的原理
信息源包括企业内部信息源(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知识管理系统KM、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系统CAD/CAM、内部人际网络等)和外部信息源(竞争对手网站、行业网站、财经网站、咨询专题网站、中介网站、外部人际网络)等。依赖此信息源,信息融合系统的工作榧架分为三个层次。基于信息融合与综合集成研讨厅混合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如图1所示:
3.2.1数据融合层 依靠各种技术从分布异构信息源进行信息的采集,即初始采集和二次采集,使用人际网络或者自动网络信息采集技术,如搜索、网站监视、电子邮箱、自动摘引从Internet\Intranet上获取所需的情报,并对其进行自动标引、分类、过滤、去重、关联、数据清理等处理、存储。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数据库、数据库挖掘和联机分析技术对其进一步加工,挖掘出的情报知识(模式、规则等)存储以备后序使用。上述信息按照主题形式存储。
3.2.2特征融合层 从多个面向主题的数据库中抽取信息、汇聚、抽象、提炼形成目标属性信息子集,从中获取特征,对其进行特征融合。例如,可以针对营销价格策略的诸多价格特征(行业价格、客户接受的价格、竞争对手的价格、生产价格等等)使用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对其预测、分类,再将局部结果融合优化、存储。
3.2.3决策层融合 就信息融合的概念而言,该层次任务是采用灰色理论、模糊逻辑、D―S证据理论等决策级融合方法实现决策融合、决策及其可信度融合和概率融合,从而实现对决策过程优化。鉴于这个信息融合过程与综合集成研讨厅的决策仿真过程有密切的关联,本文将两者合并称之为“决策级融合”。对于某个情报专题,决策专家运用竞争情报综合集成研讨厅所具有的分布式知识库、模型库、方法库、决策用综合数据库(信息融合形成过程中的数据库的集合)等资源以及专家系统、智能推理技术进行推理评估。但需要考虑不同信息源与不同决策专家的重要程度,故需要选用合适的决策级融合方法对其证据可信数进行修正、合成,将其用于决策方案的修正,从而达到多源多专家评估方案的优化,增加战略决策的可行性。
3.3基于信息融合与综合集成研讨厅集成的情报系统结构
3.3.1系统结构 在功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应用于企业竞争情报的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的信息融合一综合集成研讨厅系统。借鉴OSI多层结构模型的思想,并结合开放式标准体系的特点,将该系统体系结构划分为四个层次,即网络通信层、基础资源层、集成支持层、应用层,各层之间均通过应用程序API进行连接,如图2所示:
基础资源层主要指分布式数据资源层次,包括信息融合得到的决策数据库,情报模板库、知识库、方法库以及案例库等。集成支持层包括情报模板管理系统、建模仿真系统,研讨支持系统以及评估系统等。应用层包括环境监测与评估、竞争对手分析、危机预警、信息安全以及反竞争情报等。
篇7
我国上世纪80年代引入了竞争情报(即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ystem,简称为CIS)的概念。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竞争情报软件系统,目前国内有一些公用的商业化的竞争情报系统,在实际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
但是,结合国内服装企业的特点,竞争情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1)国内服装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企业经营和生产水平较低,没有一定的财力来组建自己的竞争情报系统,更没有专门的人员对情报进行加工与整理,所以说自建竞争情报系统也不是很现实。(2)目前我国不少服装中小企业从互联网上获取情报的能力较差,对信息的挖掘、去伪存真的能力不强,处理数据能力较弱,更不用说对情报进行分析和辅助决策了。(3)没有面向服装企业的专门产品,无法反映服装行业特色,所以说服装中小企业使用一些公用的竞争情报系统比较困难。
基于以上原因,导致服装中小企业的情报应用水平较低,降低了竞争情报对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战略指导意义,甚至使有些企业对竞争情报的价值产生了怀疑。
竞争情报系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也许是可有可无的;但是对于一个追求成功或者保持竞争优势的企业来说,却是不可或缺的。为了提高企业竞争优势,根据竞争动力(包括非市场因素、行业竞争对手、潜在的竞争对手和本机构的竞争对手) 来采集和生成情报,并将其应用到决策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使我们进入到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互联网是全球最敏感,反应最快的资讯中枢,已经成为信息的海洋。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心的竞争情报正在源源不断地向互联网上转移,网络成为了竞争情报最便捷的时效性信息源。
所以说,对服装企业,尤其是服装中小企业来说,面临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竞争是非常复杂的,也是非常激烈的。对每一个企业来说能不能生存,能不能发展,除了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品牌信誉以外,还要了解竞争对手、了解行业形势、了解国际规则,这样才能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另外国内服装企业又大多为中小企业,人力、财力大多有限,建设企业自己独立的竞争情报系统也比较困难。因而面向服装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研究将为国内服装企业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搜集、加工、整理的平台和有效工具。
二、面向服装企业的Web竞争情报系统需求分析
在我国,中小企业,尤其是服装中小企业,在情报需求具有如下的特点:
1.具有明显的针对性。中小企业的情报活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都是针对经营中的某一个问题而获取情报的。比如生产男装的企业可能更加关注男装相关的时尚趋势和市场行情。
2.情报需求的多样性。中小企业所需情报已由过去单一的科技情报拓展到经济情报、市场情报、管理情报及各种预测情报兼而有之的多样化情报。服装中小企业由于情报来源有限,所以更加需要多样的情报。
3.情报来源的广泛性。各种渠道都有所使用,而且非正式渠道在中小企业中往往使用得更多,如社交活动、用户反馈等等,都是普遍利用的情报收集渠道。
4.以产品为中心开展情报活动。产品开发、市场行情预测都是中小企业首需的情报。
5.深度加工后的情报有更多需求。中小企业由于情报加工的能力有限,故对经过筛选和加工的情报,如技术标准、工艺规范、产品配方、行业调查、产品发展、市场预测、竞争分析等最感兴趣。
6.需求的便捷和经济性。服装中小企业由于人力物力有限,所以情报越是便捷、经济越好。而互联网上大量的免费资源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宝库,打开这个宝库的钥匙就是面向服装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
三、面向服装企业的Web竞争情报系统功能实现
一般来说人们把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分为三个核心子系统,分别是竞争情收集子系统、竞争情报分析子系统、竞争情报服务子系统。
本文根据Web特性和服装行业的特点,设计的竞争情报包括情报规划模块、情报采集模块、情报抽取模块、情报分析模块、情报服务模块,共计五个主要组成部分。
1.情报的规划。情报管理员可以根据服装企业的特性,建立相应的情报规划。根据情报信息采集源的不同,那么相应的情报规划分为两种方式:
(1)情报关键词规划:定义出符合服装企业自身需要的网页关键词,还可以定义采集语言,网页信息相关度等指标。采集模块会针对定义的关键词以及属性,依照系统配置的媒体信息源,在其中采集符合条件的情报信息,并推送到用户桌面上来。(2)网站情报定制:根据用户需要采集的服装及其相关网站,定义其网站网址,监测范围,监测方式等等。采集模块会按照其网址,自动的监测其网站的信息,抓取符合定义需求的相关页面信息。
2.情报的采集。情报采集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能够帮助企业充分地获得所需的原始竞争情报信息,能够为后续的情报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一般传统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搜索和采集任务是由搜索引擎来完成的,搜索引擎可以很好的完成页面的检索,但并不能做到对网页内容的结构化处理。
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利用情报采集模块的检索功能,来完成页面的检索与内容下载工作。企业竞争情报搜集子系统主要搜集的目标是互联网上的公开和半公开信息,根据企业内部信息、外部市场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竞争环境等几个方面来开展。这个阶段主要通过一些人工设置的关键词,采用称为网络蜘蛛的搜索机器人,根据规定的关键词信息定期对网站进行爬取,并存储页面及页面的URL,建立一个信息索引库。对网页内容的结构化处理则交给了抽取子系统去完成。
3.情报的抽取和加工。在抽取模块中主要包括情报源的预处理和信息抽取两部分:(1)情报源的预处理,对于采集来的各种原始情报,情报管理员可以按照专业的情报知识和情报分析方法,进行情报的抽取和整理,以便于情报的与再利用。(2)信息抽取,主要是根据搜集子系统索引库的相关信息,对页面进行分析,提取出企业希望获得的内容,并存入信息库形成结构化的数据,以供分析子系统进行进一步挖掘和加工。对于抽取信息的导向性,可在主题设置模块中设定,可实现对行业、政策、商情、对手等信息分类抽取。
情报加工:情报管理员可以对原始采集的情报信息进行审阅,编辑情报相关的属性,如标题、摘要、正文内容还有重要度等,从而为后续情报的有效分发提供良好的情报素材基础。
4.情报的分析和统计。竞争情报分析模块是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核心,其核心是一个知识库,该模块主要利用知识库中的分析模型和分析算法来完成对竞争情报数据仓库中信息的处理和分析以获得有用的竞争情报信息。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有概念描述、关联分析、分类与聚类、偏差检测、时序演变分析、信息摘要、信息抽取、元数据挖掘等。这些智能的情报分析方法必将提高竞争情报系统的工作质量,能更准确、更高效地为企业战略服务。
对于所监测的情报信息,除了在内容上进行分析外,还需要从其他因素进行情报分析,如情报来源的统计,情报关键词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等。这样对于(X)企业的情报工作者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所监测情报的相应发展态势,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去考虑企业情报的相关知识。该系统提供了对于网页、新闻监测关键词相应的几种统计数据,如媒体总数,地区总数,文章总数,出现次数等等,还提供了其相应的变化统计分析图,如新闻数量变化图,媒体数量变化图等。
5. 情报服务。竞争情报服务子系统是企业竞争情报的输出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根据决策者和有关员工的情报需求,动态地提供情报产品和情报服务。情报产品主要的形式是各种类型的分析报告。对于竞争情报分析的结果按照用户的需求制定视图模型,并可视化显示给用户。
四、结语
本文分析了国内服装企业在竞争情报应用方面的现状和行业特点,通过对基于Web的服装竞争情报的需求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设计开发了一套简单实用的竞争情报系统,在中国服装纺织网投入使用后,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由于时间、人力和财力等因素的限制,我们的研究只能说是一种尝试,还希望能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海波 张艾莉 郭平建:浅析我国服装电子商务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商场现代化,2009.10
[2] 陈 琼 赵燕平:基于Internet 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研究综述.情报杂志,2003(10)
篇8
企业竞争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只能以翔实、可靠的情报为依据,发现并选择对手,摸清对手的诸如生产技术水平、产品的价格、原材料的产地和价格、技术设备和人员素质、产地的价格、市场范围、营销方法等等方面的情报,做出战略决策和竞争策略,保持企业的优势地位,收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效果。加强企业竞争情报必须建立完善、系统、经常的工作体系,而建立竞争情报系统(CIS)是其主要形式。20世纪80年代,世界500强企业中建立CIS的只有10%,20世纪90年代500强中建立CIS的已有80%,而现在,世界500强中就有90%的企业建立了CIS。
一、CIS与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CIS对于企业提高企业情报竞争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西方国家的CIS已有了几十年的发展历史,而我国企业的CIS仍处在起步阶段,所以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要满足参与国际竞争的特殊需要,就对构建竞争情报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CIS的含义
CIS(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ystem)是以人的智能为主导、信息网络化为手段、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标的人机结合的竞争战略决策支持和咨询系统。
2.竞争情报系统为企业的研发指出了方向,从而避免了“闭门造车”式的技术研究和开发
进攻是最好的防御,竞争光有观念不行,必须有手段。没有竞争观念、没有竞争手段的企业是落后的企业;没有竞争观念、有竞争手段的企业是即将落后的企业;有竞争观念、没有竞争手段的企业是有风险的企业;有竞争观念、有竞争手段的企业才是有前途的企业。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自然会采取销售一代、开发一代、构思一代的产品策略来保持竞争优势。比如前几年感冒药中的PPA问题,美国一些药厂和制药公司事先得到了美国要禁止生产和出售含有PPA成分产品的情报以后,在没有正式公布执行前就已经悄悄研制不含PPA的药品,等到公布执行,不含PPA的新产品马上就上市了,抢占了市场,赢得了先机。
3.竞争情报系统为技术学习和技术合作寻找道路
宝洁公司董事长John Pepper所言:“现在的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行动快的吃掉行动慢的。10年前,一种产品占领市场全球市场需要大概6年时间。而今天,我们需要在18到24个月之内完成――而且我们正在发现,甚至仅仅18到24个月,我们都有可能在进军全球市场的过程中因为速度太慢而被击倒。”因为时间和成本的限制,仅仅依赖自身的研发很难及时满足企业的技术需要,而利用他人的技术进步不仅对自己的研发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也创造了更多了解对手并超越对手的机会。竞争情报广泛的信息网络和人际网络是企业获得学习和合作机会的主要途径。
4.竞争情报系统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快捷的途径
人力资本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企业可以通过招聘、面试等方法进行人才选拔,但是企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本行业的竞争优势,或者帮助本企业实现内部优化。这就需要企业对自身、对市场环境、竞争对手及行业发展趋势有着透彻的了解。竞争情报在这方面有着极其敏锐的感应和认知力。科学的竞争情报工作,已经成为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更加便利、快捷的途径。竞争情报是管理者的眼睛,为他们关注形势和变化,为企业发现人才,使人力资源中有潜力的部分得到开发、增值,转化为人力资本。
5.竞争情报系统是企业的安全系统
一个企业即要千方百计地获取别人的情报(必须要在法律和职业道德的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又要慎之又慎地对自己企业的有关活动加以控制,防止有关信息的泄漏,避免对手能利用这些信息加以预测。一个企业无时无刻不受到来自市场的压力和挑战,通过竞争情报,可以充分掌握竞争对手、竞争环境的相关信息,预期现有对手的行动,发现新的或潜在的对手,提前看到企业面临的危机,以便预先采取措施,避免因盲目经营而造成的恶果或受到突然袭击丧失竞争力,这是竞争情报系统反情报工作的主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竞争情报系统又是企业的安全系统。
二、构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
竞争情报不是单一部门的工作,它通过CIS触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成为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与外部环境、与竞争对手、客户与供应商之间信息交流的纽带。CIS的构成是以内联网(Intranet)为平台,组织网络、信息网络和人际网络三大网络相结合,以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获取和分析为主要内容的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竞争情报体系。
1.组织网络是竞争情报系统的组织保障和基础
它有一个专门从事CI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工作的专业部门,既有信息采集、情报研究、工商管理、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同时CIS中又有一个遍布企业的组织体系,它把企业内部的人员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项目的要求在整个组织中调配人力和物力资源。
2.信息网络
信息网络是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核心。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1)硬件系统以企业内联网(Intranet)为平台,与Extranet、Interne相连接构成。Extranet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制造商、供应商、客户以及其他组织基于Internet技术而建立的协作网络。在Extranet的支持下,情报人员可以随时获得供货商的生产情报,双方甚至可以合并取消采购和库存部门,降低各项开支,节约时间和成本;企业也可以与合作伙伴或消费者之间达成相应的信息资源共享。Interne拥有大量的同类产品及相关产品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客户信息、供求信息、市场发展趋势等。企业通过Interne获取大量与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有关的信息,享受更准确的情报服务,同时向外部企业生产经营等公开的信息和开展网上销售活动。Intranet是基于TCP/AP协议和WWW技术规范,通过浏览界面,提供企业内部信息查询的信息平台,并且利用这个内部局域网络结构,将企业的各种自动化管理系统及数据库以网络的方式实现统一存储、加工和利用,而且与企业ERP、CRM、MIS、DSS、MRP II、ES、SRM、BI、BC、FMS、MES、等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关联和整合,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和价值,从而达到企业内部信息的最佳配置。它还可以通过防火墙等技术设施,和Internet实现连接,使企业的内部工作人员实现对Internet的利用。Intranet的建立使情报的获取和服务在企业内部的运行速度得到提高。在Intranet,Extranet和Internet三者构成的由内向外的集成信息系统中,Intranet是核心。
(2)软件系统包括竞争情报收集子系统、竞争情报分析子系统和竞争情报服务子系统。
①竞争情报收集子系统是企业CIS的重要构成,它由外部竞争情报输入和内部竞争情报输入系统构成。它是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竞争要素、竞争环境以及竞争对手的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处理的新一代综合性信息系统。
②竞争情报分析子系统是竞争情报的转换系统,以人的智力为主导,通过一定分析手段,对情报信息进行分析、挖掘、判断和推理,实现信息的集成、重组和智能。目前常用的情报信息分析方法有:核心竞争力分析、态势分析(SWOT)、财务分析、专利分析和价值链分析等。
③竞争情报服务子系统是企业CIS的输出系统。它是将情报信息分析、判断和推理得出的结果提供成数据库查询、情报信息简报、情报分析报告等供企业管理者做决策参考。同时将反馈信息传递到竞争情报收集、分析子系统,及时进行补充性收集与分析工作,大幅提提升竞争情报信息的利用率。情报分析员必须改变将80%的时间用来收集和整理信息的传统工作方式,而是通过系统平台,将自己的主要工作放在对信息的分析和处理上,提高分析报告和情报的质量及时效性,从而有效的支持决策,提高信息处理部门参与公司决策的程度,在企业形成重视情报、利用情报的良性循环。
三、人际网络是企业获取情报非常重要的途径和工具
人在竞争情报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企业中的任何一个员工都可以作为一个微观的情报源,发挥至关重要得的作用。对内使情报成为每个员工工作的一部分,每个员工不仅是情报的载体,也是情报的执行者和受益者。各种展销会、新产品会、订货会、进出口产品博览会、产品技术鉴定会、质量评比会、科技成果汇报会、技术交流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都是企业的外部人际网络。特别是通过政府官员、技术专家、银行、广告商、经销商、供货商、主管部门、质检部门、行业协会、信息中心、会计师事务所等处,企业可以获得非常重要的竞争情报。
四、CIS的工作运行流程
第一步是确定竞争情报目标。根据企业的战略展望、规划以及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等,作出情报规划和主题目标。
第二步是进行情报信息采集。采集方式主要有:从中外文献资料中筛选情报信息、利用网络获取情报信息、利用国内外展览会获取情报、在技术交流中获取情报、与科研所、高等院校等建立联系,共享技术情报与信息、从灰色信息中获取情报、从第三方获取信息(第三方指与一个企业发生联系的组织机构或社会团体,如银行、广告商、经销商、供货商、主管部门、质检部门、行业协会、信息中心、会计师事务所等)、通过聘请离职人员作技术顾问获取情报、通过零次信息整理获取情报信息、通过反求工程获取经济技术信息等。信息采集必须全面、精确、及时。
第三步是加工整理采集到的情报信息。对采集到的原始信息进行剔旧、分类、合并、重组等处理后,输入竞争情报信息数据库,为情报进行分析、挖掘作准备。
第四步是情报分析研究。将初加工的情报信息进一步进行专家级的综合评价和精炼式的深加工,实现信息的集成、重组和智能,从而使情报信息更加有序化、系统化。
第五步是情报信息服务。它是将情报信息分析、判断和推理出的结果提供成数据库查询、情报信息简报、情报分析报告等供企业管理者做决策参考。
第六步是将反馈信息传递到竞争情报收集、分析子系统,及时进行补充性收集与分析工作,大幅提升竞争情报信息的利用率,同时进行情报信息再分析。
五、结束语
竞争情报是一种能产生效益的知识,具有很强的目的性、针对性、时效性、决策性及增值性。收集竞争情报的目的就是打败竞争对手,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根据有关统计数据,竞争情报对企业的贡献率分别是:微软是17‰,接近12亿美元、摩托罗拉为11‰、IBM为9‰、P&G为8‰、通用电气和惠普为7%、可口可乐和英特尔为5%。美国《幸福》杂志全球500强企业的前100名企业和美国90%的公司均拥有自己的竞争情报机构。因此有人把CIS比喻为企业的“中央情报局”,是现代企业管理者的智囊团和思想库。CIS不是独立存在的,它的功能渗透到企业的其他功能性系统中,成为各个功能系统的一部分。利用CIS提升对外部信息的感知能力,优化内部信息的利用率,提高企业对于关键情报的准确掌握和重要事件的及时反应能力,大力提高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特别是利用CIS这个有力工具实现决策过程的规范化、系统化和持续化,直接或间接地支撑企业形成优势,并能将这一优势长期保持。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250.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1)12-0104-03
Seeking the Reason that Affects Enterprise Competitive
Information Quality with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Zhou Bing
(Liuzhou Research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Liuzhou 545006,China)
〔Abstract〕The competitive information quality of certain automobile enterprise is not high,so it could carry out statistical method,and seek the corresponding reason,including certain quantity data collect,analysis and treatment etc.Finally analysis showed,the main reasons of low ability of enterprise competitive information were lack of electric automobile knowledge,the non-standard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of intelligence agency.
〔Key words〕competitive information;statistical analysis;reason;examine
一段时期内,某汽车制造企业为了研发某型号电动汽车,开展了相应的竞争情报收集工作。但是,因情报质量问题而被判为利用价值不高的情报占多数,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工作效率不高,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影响了某型号电动汽车的研发进程。因此,尽快查找出影响竞争情报质量的主要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已成为当务之急。由于竞争情报工作的涉及面较广,影响竞争情报质量的因素也较多,用逐一排查的方法,查找影响竞争情报质量的主要原因,不仅难度较大,而且成本高。为查找出影响竞争情报质量的主要原因,拟采用统计分析法进行排查,不仅快速、准确,提高工作效率,而且结果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
1 企业竞争情报质量的特征及工作内容
1.1 企业竞争情报质量的主要特征
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主要特征,包括“针对性、可靠性、重要性、成本效益性、目标一致性和可理解性”等。
针对性是指竞争情报要与决策相关,具有改变决策的能力;可靠性是指竞争情报的期望值与实际相同,包括准确性、完整性、可验证性三方面内容;重要性是指竞争情报能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判断,重要性与及时性密切相关,使企业能在恰当的时间范围内获得竞争情报;成本效益性是指只有当从竞争情报中取得的效益大于成本时,企业才会去利用竞争情报;目标一致性是指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竞争情报内容必须对实现其最终目标有利;可理解性是指竞争情报是指一般的企业而言,能领悟竞争情报内容的重要性,使竞争情报符合标准并具有很强的目标一致性,可得以利用。
1.2 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主要内容
某汽车制造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相关信息的收集、相关信息的甄别与整理”等内容。
相关信息的收集是开展竞争情报工作的基础,在遵循“针对性、可靠性、重要性、成本效益性、目标一致性和可理解性”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企业内部、社会信息网、市场调查、参加相关会议、通过电视等新闻媒体和专业期刊文献系统,及时获取国内外最新的经济、科技、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某汽车制造企业竞争情报的工作,主要依靠企业自身情报系统来完成,通过资料检索的方式,收集相关信息,检索的范围包括一切有关的公开资料如书籍、报纸、贸易刊物、会议记录、年度报表、广告等。
相关信息的甄别就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之过程,主要从“可靠性、先进性、适用性”三方面去考虑。相关信息的整理就是通过计算机系统或手工方式,从“专业、时间、空间、事件”等角度,将分散的、杂乱的信息资料进行有序化处理,并将经过甄别、整理的信息归入信息库的相关门类中。
用统计分析法查找影响企业竞争情报质量的原因2 用统计分析法查找影响企业竞争情报质量的原因
用统计分析法查找影响企业竞争情报质量的原因过程,由“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和“要因分析”等部分组成。
2.1 竞争情报质量问题的现状调查
为了对竞争情报存在的质量问题有个统一而客观的认识,拟运用统计分析法,在合理分层的基础上,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为此,对该企业收集的电动汽车竞争情报,应先进行一定量的随机抽样调查,然后再作相应的分析。
根据竞争情报质量问题出现的一般情况,把主要的原因分为:“针对性不强、可靠性不强、应用成本高、重要性不强、目标一致性不强、可理解性不强和其他”等7大类。在有质量问题的竞争情报中随机抽取288个(条)作为样本,按其质量种类进行相应的分类,并统一计录其相应质量的条数(频数),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影响竞争情报质量的因素虽然很多,但起主要作用的仅是其中少数几项,符合“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关系。通常把累计百分数分为3类:0%~80%为A类,是主要因素;80%~90%为B类,是次要因素;90%~100%为C类,是一般因素。表1 存在质量问题的竞争情报条数据统计分析表
序号信 息条数
(频数)累计条数
(累计频数)频数
(%)累计频数
(%)1针对性不强15215252.7852.782可靠性不强7622826.3979.173应用成本高192476.6085.764重要性不强152625.2190.975目标一致性不强112733.8294.796可理解性不强62792.0896.887其 他92883.13100.008合 计288
根据竞争情报质量不高条数据统计分析表,可作出相应的分析:“针对性不强”,“可靠性不强”二因素造成质量不高累计百分数达79.17%,在0%~80%范围内,所以,属A类因素,即两者构成主要因素。其中,“针对性不强”因素造成质量不高累计百分数达52.78%,是造成质量问题最主要的因素。“应用成本高”、“重要性不强”加上A类因素,造成质量不高累计百分数达90.97%,虽然已超出80%~90%范围,但只超出0.97%,所以,仍属B类因素,即构成次要因素。
因此,“针对性不强”就是控制着竞争情报质量品位的主体所在,应当先重点分析此问题,其余问题将随后再分析。那么,产生“针对性不强”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2 竞争情报“针对性不强”的原因分析
针对竞争情报“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根据竞争情报的内容,列出常见的一些原因,依次排列。最后,确定为“电控技术针对性不强、电机技术针对性不强、电源技术针对性不强、轮系设计针对性不强、仪表配套针对性不强、底盘设计针对性不强、空调技术针对性不强和其他”等8个原因。
为了在这8个原因中,找出最主要原因,对存在“针对性不强”问题的152条竞争情报进行全样调查,按其原因种类进行相应的分类,并统一计录其相应质量不高的条数(频数),并填制到有自动运算功能的统计表中(详见表2)。表2 存在“针对性不强”问题的竞争情报条数据统计分析表
序号针对性不强的技术条数
(频数)累计条数
(累计频数)频数
(%)累计频数
(%)1电控技术针对性不强787851.3251.322电机技术针对性不强2410215.7967.113电源技术针对性不强1912112.5079.614轮系设计针对性不强91305.9285.535仪表配套针对性不强61363.9589.476底盘设计针对性不强81445.2694.747空调技术针对性不强51493.2998.038其 他31521.97100.009合 计152
就此,可作出相应的分析:“电控技术针对性不强”,“电机技术针对性不强”,“电源技术针对性不强”三因素造成“针对性不强”累计百分数达79.61%,在0%~80%范围内,所以,属A类因素,即构成主要因素。其中,“电控技术针对性不强”因素造成“针对性不强”累计百分数达51.32%,应是最主要的因素。“轮系设计技术针对性不强”、“仪表配套技术针对性不强”加上A类因素,造成“针对性不强”累计百分数达89.47%,在80%~90%范围内,所以,属B类因素,即构成次要因素。
通过以上统计分析,已能确认“针对性不强”就是造成竞争情报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而“电控技术针对性不强”又是造成“针对性不强”的最主要的原因,但还不能确认造成“电控技术针对性不强”的最主要的原因。
2.3 竞争情报“针对性不强”的要因分析
根据某汽车制造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主要内容,把“电控技术针对性不强”的待验证的原因,初步确定为“情报检索能力、情报甄别能力、情报整理能力”等3个原因。
为了在这3个原因中,找出最主要的原因,在对存在“电控技术针对性不强”问题的78条竞争情报进行全样分析。用电脑分别查找存在“电控技术针对性不强”问题的78条竞争情的来源,有62条均来源于国内外最权威、最新专业期刊和行业技术快报,符合竞争情报检索的一般规律,且分类整理得当,但其课题的内容、技术水平多处于概念性探讨阶段,这表明企业情报系统在情报检索能力和情报整理能力方面尚可,但情报甄别能力不足。
2.4 企业竞争情报“甄别能力不足”的要因分析
要确保企业竞争情报有针对性,企业在收集情报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和目标。
从某汽车制造企业竞争情报的实际工作来看,企业竞争情报“甄别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相关人员甄别情报的随意性较大,没有从“可靠性、先进性、适用性”三方面去考虑问题,相关信息的整理也没有从“专业、时间、空间、事件“等角度去整理信息。
就其原因,一是情报人员电动汽车电控技术专业知识缺乏,未能主动发现有价值的情报,往往是通过字面的描述来揣摩其技术的相关度;二是情报机构组织管理不规范,没有汇总分析环节,导致情报的甄别工作未能实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之目的。
3 企业竞争情报质量不高的原因综述
为找出某汽车制造企业竞争情报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随机抽取了288条质量不高情报。统计分析表明,因“针对性不强”的原因而造成质量不高数达152条,累计百分数达52.78%,所以,这是造成情报质量不高的主要因素。针对此主要因素,经再次统计分析表明,因“电控技术针对性不强”原因而造成质量不高数达78条,累计百分数达51.32%。所以,“电控技术针对性不强”是造成“针对性不强”最主要的因素。最后,通过要因分析,确认了“甄别能力不足”,是造成“电控技术针对性不强”重要的原因。
最后分析表明,情报人员电动汽车电控技术专业知识缺乏、情报机构组织管理不规范,是造成企业竞争情报“甄别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4 一点启示
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核心要素是人,无论是信息的收集、甄别与整理、研究与分析,还是竞争情报的利用,其主体都是人。所以,充分调动竞争情报活动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提高企业竞争情报质量的关键。因此,应建立以人为核心的知识学习和信息共享机制,着重提高、改善情报研究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水平与结构,通过制度化的组织规程,为竞争情报工作人员提供了知识交流的机会和平台,以提高企业竞争情报的甄别能力。
5 结束语
要提高企业竞争情报的质量,应确保竞争情报有针对性,必须提高人员与机构的情报的甄别能力。把统计分析方法与竞争情报工作技术结合起来,是提高查找质量问题效率的有效途径。在数据分析处理方法上,采用统计分析法是科学合理的,且效果较好。然而,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应根据各企业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采取相应的分析方法,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统计分析相应的结果,不仅能为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方式的改进提供直接的依据,以提高竞争情报的质量和工作效率,还可为统筹全厂相关技术管理工作,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参考文献
篇10
一、概念
(一)数据、信息、知识、情报
数据,是科学实验、检验、统计等所获得的和用于科学研究、技术设计、查证、决策等的数值;是信息的载体,是存储在某种介质上可识别的、用以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知识,指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成果。它可能包括事实、信息,描述或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
信息,指音讯、消息;通信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广义指负熵,狭义指人为的编码序列。
情报,指在一定领域内有价值的信息。情报是为实现主体某种特定目的,有意识地对有关的事实、数据、信息、知识等要素进行劳动加工的产物,是信息背后的含义,是能对企业决策和行动产生影响的属性。可见,情报≠信息
(二)竞争情报与竞争情报系统
竞争情报,指在竞争场景/背景下的决策和行动需要的相关信息;是对整体竞争环境的一个全面监测过程。它通过合法手段收集商业竞争中有关商业行为的优势、劣势和目的的信息,并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
二、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概述
(一)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实质
第一,保障企业科学可持续地发展,增强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
第二,是市场经济竞争的必然产物和重要手段。
第三,是合法运用公开与非公开的方法及手段,进行信息的搜集、传递、管理三大情报职能的专项工作。
(二)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主要任务
第一,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对本企业发展有利的或可能对本企业造成危害的各类公开和非公开的信息和情报。
第二,运用人际网络及各种合法手段,针对竞争环境中的特定目标开展情报搜集工作。
第三,对搜集到的情报、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甄别鉴定、去伪存真,决定进一步情报工作措施,及时向企业领导汇报情报搜集与分析情况并提出建议,供领导决策。
(三)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原则
企业竞争情报工作必须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如在国外,须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运用人际网络与谋略方法进行深层次的情报工作,应慎之又慎,具体方案必须经“企业首席情报官”或公司负责情报专项工作的高层领导批准,情报人员不得擅自行事;企业竞争情报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材料、报告和工作情况等,要严格保密,谨防外泄,以免造成不良影响;企业竞争情报工作必须为本企业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服务。
三、企业竞争情报系统
(一)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什么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由企业竞争情报意识、制度、规则、方法、评估、控制等等构成的体系。
第一,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实质。竞争情报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一样,其实质并不一定是一个信息或情报部门的设立。
竞争情报系统不一定是计算机化、网络化的。如果可能,一定要使用最恰当的技术,特别是IT技术和环境。IT技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是竞争情报的核心和目的。
第二,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在企业活力系统中的作用。企业活力系统包括决策结构机制、竞争情报系统、资金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和人力资源系统。其中,决策结构机制相当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资金管理系统相当于人的血液循环系统,而竞争情报系统则相当于人的神经系统。
(二)建立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重要性
第一,非正式情报系统。原始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非正规的情报系统。非正式情报系统来源于饭店、歌厅、咖啡屋、酒馆、高尔夫球场的信息交流。非正式信息系统是对情况的熟悉和直觉,加上非程序性的人际交流及日常所见所闻。非正式信息系统的产出最终归结为凭直觉做出判断,即直觉决策。
第二,有些情况下并不需要正式的情报系统。一是固定不变的技术、地理环境、规模极小、没有竞争,只有极少的雇员,雇员就能提供足够的信息。二是在一项技术或产品发展的初期,市场规模小,没有多少竞争者,市场情况较为简单,非正式的情报系统勉强可以胜任决策的需要。三是有些经理对环境和市场非常熟悉,几乎凭直觉就能觉察到任何变化。小企业的老板往往要参与企业每一个过程的运作,既了解技术,又组织生产,还是大业务员,他个人就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
第三,为何需要正式的竞争情报系统。一是原始的、非正式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失效。二是情报工作的复杂性。三是决策方式的转变。其一,从决策到对策:市场的发展过早进入过度竞争时代。其二,策略集和信息集。
(三)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基本架构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基本架构包括四个层级:基础层、操作层、规则层和战略层。每个层级都需要有相应的支撑。基础层是系统的数据、信息知识基础,靠信息处理和网络通信平台/人际情报网络来支撑;操作层是系统的工作流程,靠竞争情报技术工具和方法来支撑;规则层是系统的工作制度,靠竞争情报组织来支撑;战略层是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竞争战略,靠具有竞争情报意识的人员来支撑。
四、讨论
本部分结合本人工作实际,讨论关于提升TC公司竞争情报工作的思路与建议。
如何进一步提升TC公司竞争情报工作,为公司跨越新平台提供有力支撑?本文提出以下几点:
一是公司不是没有,而是一直就有竞争情报系统。“国之重器,不可以示人”,公司的竞争情报系统只是不能拿出来宣讲罢了。而且,公司的竞争情报系统一直运转良好、效果良好。但是,公司现有的竞争情报系统只是非正规的,在计划经济时代、在国内市场经济环境下、在集团公司的影响下,它可以起到应有的作用,但在日趋白热化的国内特别是国际竞争中,它恐难支撑,开篇的一幕难保不再发生。二是公司的竞争情报系统应当是全员参与的,而不是建立一个专门机构设置或几个专职人员安排或购置一套软件所能解决的。这个系统应该与每位员工的日常工作相关联,他的触角可能延伸至我们的分支结构和战略合作伙伴以及社会相关专业服务机构,而其中枢又是与公司决策层密切关联的。三是公司不用大势宣传,但必须采取各种方式,让每一位员工都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情报意识,担负起情报义务。特别是公司高层必须重视情报意识,这是职场基本规则。四是公司必须采取行动,制定规划,订立制度,定制规则,完善系统,加大软硬件投入,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和选聘,促进公司竞争情报系统的有效运行。
五、结语
本文简要介绍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概念、规则等,讨论公司面临的竞争情报工作形势,提出了开展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一些思路和建议,小结如下:
第一,竞争情报永远存在,而且形势越来越严峻,企业情报工作必不可少。
篇11
信息经济快速运行产生了大量的对企业发展、决策与生存相关的竞争情报,同时这些竞争情报深藏在纷杂海量的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数据信息中,在这些动态变化的海量数据中要迅速挖掘和提取有价值的数据并为企业决策提供资料辅助,成为许多现代企业决策的必然选择。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立、完善和有效运作成为一个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但若忽视了信息安全问题,企业竞争情报的获取和利用变得更为不利,因此笔者把电子商务环境下基于信息安全基础上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作为本文研究主要方向。
一、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概述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ystem,cis)是指帮助企业从海量数据中甄选对于企业商业竞争有用的信息,cis指为企业收集、存储、加工、分析、竞争情报的计算机信息系统。133229.cOM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来自多个信息源的与企业竞争相关关的商业信息,并使这些信息有序化,从中提取出对企业有用的数据。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不同于传统的企业信息系统,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信息来源不只包含企业内部数据库,还包括来自企业外部环境的信息,并且还有对关键情报的管理,以及对特定竞争企业信息的追踪等。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一般由三个子系统组成,即竞争情报收集子系统;竞争情报分析子系统;竞争情报服务子系统。其中竞争情报收集子系统是企业cis的重要构成,它是企业cis的输入系统,是竞争情报工作的基础。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的特点
1.近十年来全球电子商务发展对商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
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都在十亿美元以下,在全球贸易总额中比例几乎忽略不计。到了1997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迅速升温,急剧增长数十倍达到了250亿美元,之后的1998年到2005年期间更是快速发展,从1000亿左右飞升到4.9万亿美元。而2006年,则达到了6万亿美元以上。十年来全球电子商务发展步伐快速,但也遇到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尤其要注重商务信息系统安全问题。近十年来全球电子商务发展对商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2.我国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络呼唤提升商务信息系统安全性
截至2007年6月,我国网民人口总数达到1.62亿,仅次于美国的2.11亿。目前,我国网民数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位居世界第二。互联网普及率也达到了12.3%;宽带网民数达1.22亿。当前,我国网民人数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2%,网页数和网页字节总数分别为44.7亿个和122,306gb。高速发展的计算机互联网络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愈来愈广阔的市场平台,但网络的商务安全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据调查,网民对互联网最反感的方面是:网络病毒29.8%,网络入侵或攻击(包括木马)17.6%等。我国1.62亿网民在网络上的信息安全问题是比较普遍的,因此,我国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络客观上也要求提升商务信息系统安全。
3.企业竞争情报来源途径广泛,渠道多为非正式渠道
网络商务、电子商务环境下,市场竞争激烈加剧,现代企业应能通过调查、跟踪、收集、研究竞争企业的情报信息,并通过一定的科学的计算分析方法来获取和利用相关商业秘密。企业竞争情报来源途径广泛,渠道多为非正式渠道,如通过收集竞争企业自书刊、杂志等渠道公开发表的文献和资料,获得有关商业信息;收集、整理并分析竞争企业招聘广告、合同书等,以此了解竞争企业人才资源情况;通过竞争企业的商品展销会、鉴定会、新闻会、产品促销会等,分析竞争企业的相关信息;收集、整理并分析竞争企业的商品行销部门、采购部门等方面的报告、评估和宣传资料等。
三、基于信息安全基础上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作用
除了考虑一定的信息安全问题外,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随着企业对竞争情报的日益重视,企业纷纷建立各自的竞争情报系统,以处理与企业竞争相关的各种情报。
1.在企业战略决策中,竞争情报系统具有参谋和辅助决策作用
在企业管理层做出战略决策之前需要对来自各种渠道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判断,进而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企业战略决策;在进行企业决策之前,需要不断搜集竞争对手的信息、情报等数据,不断地对企业战略决策进行修正,这些都离不开竞争情报系统的有效运行。
2.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对企业发展起到一定导向作用
竞争情报系统可以起到很强的预警和引导作用,通过它对市场信息的分析、分析和判断,竞争情报服务子系统作为数据输出系统,它面向企业各级决策层和各类用户提供情报产品和情报服务。在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市场不利于企业产品销售时,可以实施适度对策加以调整;在系统分析结果显示某类产品需要提早进入市场,从而更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它会影响企业产品的生产和推出,从而对企业发展起到一定导向作用。
四、结束语
电子商务正在引导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革命,在这个大背景下,随着企业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数据、信息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随着信息资源总量的日益膨胀,企业面对堆积如山的数据,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正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参考文献:
篇12
竞争情报战略的核心是企业总体战略对竞争情报价值的充分肯定和意识到的需求。如果这一点都不能肯定的话,企业竞争情报战略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和基础。在这一点能够肯定的前提下,仔细调查分析企业信息――情报流程和决策结构,刻画出企业竞争情报的具体需求内容和需求结构,对满足这些需求的投入和资源做出有效的评估。此时可以对企业竞争情报作出投入产出分析和投资回报分析。至此,就具备了企业竞争情报战略规划和制定的基础。
企业情报战略设计制定的步骤包括:价值认定和需求认知、信息情报流程――决策结构、需求内容――需求结构、竞争情报回报分析、企业战略分析――战略框架、企业竞争情报战略定位、企业情报战略规划与制定。
企业竞争情报战略的核心内容如下:如果说企业战略是企业为了永续经营和不断发展壮大,而对未来的企业资源配置和市场业务所做的规划。我们确信,企业竞争情报战略或简称情报战略不是企业的竞争战略,也不是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情报战略就是情报战略,是关于情报工作做什么、配置什么资源、达到什么目的及评价标准的一个总体规划。
企业竞争情报战略的核心内容包括:情报工作做什么、情报工作达到什么目的、情报工作由谁来做(人员、组织)、情报工作的资源配置、情报工作的评价标准、情报工作的动力机制、企业竞争情报管控体制。
企业竞争情报管控体制是企业竞争情报管理的核心问题。众所周知,情报管理的难点并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缺乏工具和方法。情报是企业的战略资源,对战略资源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其有效配置和使用。管控体制正是制定这套管理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框架。
企业竞争情报体系的规则层面架构
企业竞争情报工作体系的规则层面涵盖两方面的内容:竞争情报工作制度、竞争情报工作组织。
竞争情报工作制度包括:竞争情报的搜集制度、竞争情报分析处理制度、竞争情报传播应用制度、竞争情报存档管理制度、竞争情报评估审计制度、竞争情报工作激励制度、企业敏感信息和商业秘密保护制度、针对具体企业的情报工作和管理的制度。
竞争情报工作组织涵盖:企业竞争情报职能部门设置,竞争情报职位、岗位设置,企业竞争情报主管责任人设置,部门情报责任人设置,企业全员情报角色识别、赋予和认定。
企业竞争情报体系的操作层面构架
企业竞争情报工作体系的操作层面是由竞争情报工作流程、竞争情报技术工具和方法构成的。
竞争情报工作流程包括:竞争情报工作业务采集流程,竞争情报整理、处理流程,竞争情报归档存储流程,竞争情报报告流程,竞争情报流程,竞争情报预警流程。
竞争情报技术工具和方法包括:情报监测方法、情报搜索方法、情报分析处理方法。
情报信息处理工具和软件包括:信息处理软件,检索软件、搜索引擎,知识挖掘软件,统计分析软件,各类专业、行业信息分析和预测类软件。
企业竞争情报体系的基础资源层构建
企业竞争情报工作体系的基础资源层涵盖的内容包括各类信息载体上存储的信息数据,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集市中的关于本企业、竞争对手及竞争环境的信息数据。这些数据信息常常需要企业历史和现时的财务、营销、历年的报表等数据,企业或机构的资料室、档案室也是这一数据基础的组成部分。
基础层还包括信息处理和网络通讯系统平台以及可以从中获得情报信息的人际网络系统。
对现有情报系统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
在对企业组织的竞争情报运转现状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对企业实施企业竞争情报全面诊断,这是企业导入或者重构企业竞争情报工作体系的前提条件。企业竞争情报诊断采用两类方法:一类是量表化问卷调研诊断,比如福尔德公司的企业竞争情报诊断答卷系统;另一类是在企业信息情报实际运转情况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
企业竞争情报调研涵盖的内容包括:企业信息情报环境调查研究、企业信息情报需求调查、企业情报需求满足情况调研、企业存量信息情报资源普查、企业情报源和情报渠道调研
企业情报源(信息源)调查。
篇13
首先,竞争情报软件与知识管理、商业智能密切相关。知识管理系统和竞争情报系统在功能和目的上都有很大程度的重合,在实际的产品中两者的功能常常是互相嵌入的,因此也有把知识管理系统归入竞争情报系统的,反过来的情况也有,即把竞争情报当做知识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区别是竞争情报系统采集监测的信息内容偏重企业外部,知识管理处理的信息(知识)主要在组织内容。IBM、ORACLE、HP等厂商早就提出了知识管理的理念和主张,并且在企业级解决方案中嵌入了知识管理的功能和模块。有的学者把数据挖掘等商业智能软件也归入到竞争情报软件产品之中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不同的意见。自然语言理解、语义关联分析、词频分布统计、语料学研究等可以用于进行情报分析的技术方法和工具,是竞争情报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也形成了多种软件产品。有的竞争情报系统的分析功能中已经开始引入这些技术。商业智能、知识管理等各种技术如何在竞争情报系统中起作用,会演化成什么样的竞争情报软件产品,以及竞争情报系统是否会以嵌入和融合的方式进入办公、企业门户等企业应用系统,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这既取决于技术的发展和演变,也取决于应用需求的变化。从市场营销的观点看,可能还取决于主导厂商的应用引导和需求管理。
其次,舆情监测系统是竞争情报系统的一部分。近三四年来由于互联网舆情危机事件的频发,导致了企业和政府组织对于网络舆情监控的强烈需求,导致了舆情监测软件的快速发展。由于网络舆情监测可以自动化进行但是判读却需要人工干预,特别是舆情监控多为人工操作,且有常常引用一些灰色手段,故这类业务多采用服务模式,而不是出售软件。另外舆情监控的商务模式存在法律规制和道德风险。
网络舆情作为四大情报源之一并不涵盖全部情报源,因此舆情监测系统只能是竞争情报系统的一个子集系统。
最后,目前市场上竞争情报软件有多种类型。根据有关研究机构的调查,目前中国市场上提供的竞争情报系统软件已经有十多种,软件系统的名称还不统一,功能也各不相同,无论是从认识上、方法上、流程上,还是从系统设计和效果评价上都表现出一种矛盾和混乱状态。当然这也是事物快速成长时期的常态。目前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可能会冠上竞争情报的名字,也可能不冠名“竞争情报”,但是其系统的类型和工作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如下表所示)。
表1中所列的软件系统及其功能组合在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中承担着竞争情报系统的职能。由此可见,企业对于竞争情报系统的认识和定位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对竞争情报系统的功能定义还有多种见解。几家进行竞争情报系统软件开发的厂商在有关系统功能方面的争论(如拓尔思公司和天下互联)也说明了这个问题。有的企业实际上引入的是一个可定制特定主题的网上信息搜集和管理系统,如联想集团某部门。有的企业则是在其业务系统或办公系统上嵌入一个竞争情报采集、处理和模块,如广东某通讯公司的竞争情报系统(模块)。也有的企业在采用以知识管理为主要指导思想的系统,但是很多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在目前市场上是作为企业信息化平台的组成部分或者模块、子系统等存在的。
竞争情报软件的市场规模
竞争情报市场的规模和前景一直是业界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但是由于竞争情报市场的特殊性,从十年前中国成立竞争情报专业行业组织至今,竞争情报产品的研制开发和试验运行都在进行着,但是产品化工作进展是很缓慢的。只是近两三年才出现了具有一定数量用户的产品化系统,如拓尔思、赛迪和天下互联等,还有一些厂商的产品只有几个试验用户,还有一些厂商的产品开发项目中途下马或被搁置。因此可以说商品化的竞争情报系统产品正在形成中,特别是很多系统和其他信息化应用系统重叠、嵌入,很难规范统计。预测这样一个市场的规模自然是很难的。正如我国权威的信息资讯研究和咨询机构赛迪资讯所说的,竞争情报虽然需求旺盛,前景乐观,但对市场的预测依然是一个冒险。根据赛迪数据的估计,国内竞争情报系统(CIS)产品及服务2008年的市场规模为3亿元左右。如果算上知识管理等其他关联产品和服务,市场容量将达到20多亿元,并能保持40%的增长率。根据东方策略的市场研究认为,目前中国CIS产品市场的规模尚不足5000万元,其中还包括CIS售前培训和实施服务等咨询服务的收入。如果把CM(内容管理)也包括在内的话,应该可以达到3亿元的规模。这样的计算口径应该是包含了大量的MIS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甚至具有部分情报管理功能的OA系统。
竞争情报系统软件的主要厂商和产品情况
拓尔思
产品:企业竞争情报系统
独立软件系统,内涵网络爬虫,以关键词匹配进行互联网信息搜集,简单分类、聚类(依据客户定制和关键词匹配判别)。对非互联网信息有人机接口,以数据库管理。具备情报管理和分发功能。
2009年销售额不是很大,项目个数也不多(各厂商的销售额和市场情况涉及到各自的商业秘密在此不予透露)。
天下互联
产品:情报式企业竞争情报系统
服务式运营,分类关键词匹配定制方式,仅包括互联网信息。用户付费购买帐号。目前监测网页范围受到限制(运营投入不足)。
2009年销售额与前年基本持平。
铱星
产品:情报+人工干预式服务
属于情报咨询服务但使用了自动化网络搜集工具系统。
2009年销售额也不是很高。
Autonomy
这是竞争情报领域拥有核心技术最多的公司之一,目前主要领域是企业搜索领域。去年在中国市场销售额只有不太大的数量。自己不直接销售,一般作为引擎嵌入由系统集成商签单。但Autonomy负责实施支持。项目一般适合大型、巨型企业集团。目前也愿意支持中大型企业用户。
易地平方、百度、赛迪顾问等产品
都曾有典型的竞争情报系统产品,分别因为资金投入、产品战略、运营管理的原因而放弃产品和市场。
泛微
产品:企业竞争情报系统
泛微产品的一种,一般作为其平台的一个栏目呈现。也可单独交付,未见到实例。从功能描述上是有一个网络爬虫,根据用户设定的网址和主题进行搜集,然后推送至用户设定的栏目或人员。
销售情况待查。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产品市场的综合观点
第一,作为软件产品这个市场非常分散,规模不大。主要有ECIS(软件系统)形态、营销信息系统形态(多嵌入其他系统)、情报服务、OA及其他系统中嵌入模块等形态。
第二,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存在严重缺陷,主要是缺乏情报信息的协同机制,因而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