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理事会会议纪要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理事会会议纪要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理事会会议纪要

篇1

作为经典的哥特式建筑群,济南老火车站曾出现在西方出版的旅行手册和清华大学建筑学系的教科书里。它是一座城市的集体回忆。孩子们透过彩色玻璃窥视绿皮火车轰隆隆地驶过,想象着外面世界的模样;归途的游子听到三十米高的圆形钟楼上响起的悠扬钟声,就知道家的方向。

但在1992年的夏天,为了解决铁路运输压力,各地开始扩建火车站。济南一位市领导说,老火车站不适应发展需要了,“它是殖民地的象征,没有什么保留价值”。当时,文物专家、建筑学者对此决定颇有争议,但它还是毫无悬念地灰飞烟灭了。镐锤挥动的那一天,许多市民流着泪来为这位熟悉的老朋友送行。

实在不必沉湎在感伤的情绪里,因为这种历史为现实让路的故事,在每个城市都可以信手拈来。比如北京,不也是为了发展交通,拆了城墙,毁了城楼,最后就连城砖也被老百姓拉回家修防空洞去了?当年的北京市领导对建筑师梁思成说过十分相似的话:“将来北京城到处建起高楼大厦,您这些牌坊、宫门在高楼包围下岂不都成了鸡笼、鸡舍,有什么文物鉴赏价值可言!”

与其说历史最终会证明谁对谁错,不如说是一成不变的利益最有发言权。如今,当年被称为没什么价值的建筑成了城市的文化符号,“无形巨手”又一挥:斥资三千万复建老火车站的站台和行包房。至于原因嘛,政府说是市民情结,但一位政协委员曾表示,老火车站“在大力推进济南旅游文化内涵和观感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后悔的还不只济南一个,曾经拆掉历史建筑的推土机,同样可以行驶在复建历史建筑的工地上。北京中轴线南端点的永定门城楼复建了,半个世纪前,它因为护城河河道整治以及出入城道路拓宽而被拆除。河南开封的鼓楼复建了,这还是当地“十大重点旅游项目之一”。南京民国商业街太平南路也复建了,它将被打造成文化休闲街区。

可是,建筑一旦成为事实就难以更改,城市的疮疤将会以具体和隐秘的方式长久浮现。如果说一座城市的几个标志性建筑物还有复建的可能,那么当城市的整个肌理都已经被破坏时,“无形巨手”还能让它“原汁原味”吗?恐怕连“神形兼似”都做不到吧。

不是所有的人都对这份幡然悔悟买账。有人甚至怒言:“中国当下某些城市的面貌,几乎是在一群无知官员的带领下,正朝着一副没文化的暴发户的模样狂奔而去。”济南一位考古学者直言,老火车站复建最大的意义就是警示后人,“我们曾经以一种错误的态度对待历史,这是我们的耻辱碑”。

但“无形巨手”不管这么多,城市就是它的积木,不需要的时候会随时被拆除,需要的时候就是供观赏的文物。城市规划专家陈占祥生前的担忧又一次得到了印证:“在今天,很多人实际上还是把‘计划’与‘城市设计(规划)’混为一谈。”

篇2

“法治创建年”活动是厅党委今年着力部署的三个重要载体之一,是大幅提升区域法治创建水平的重要举措,对于服务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建设法治吉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法治创建年”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法制宣传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普法依法治理的实践当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决普法和依法治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即能不能从更高层面推进依法治理的问题。普法工作的生命力在哪里?社会的认同感在哪里?如果只是就普法抓普法,不能全面推进依法治理,那我们的工作就没有突破性进展,就不能迈上新台阶。“法治创建年”活动立足于多年普法的坚实基础,从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经济法治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等多方面提升法治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是推进普法和依法治理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生动有效的实践形式,是普法的延伸和深化,必将开拓普法工作整体升位的新境界。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为指导,扎实开展“法治创建年”活动,开创我省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新局面。

(二)开展“法治创建年”活动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有效途径。党的十七大对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了全面部署。依法治国内在地包含了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县等各个领域的依法治理活动。区域法治创建活动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区域内的生动实践,体现了依法治国从治国理念和价值追求向实践操作层面的推进。开展“法治创建年”活动,争创“民主法治示范村”,“模范法治乡(镇)”,“先进法治县(市、区)”、“法治城市”,加强行业依法治理,就是推动法治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不断完善和深化,实现各个区域、各个层面的依法治理目标,不断推进依法治省进程。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把创建活动放到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中去推进,放到我省“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的大目标中去开拓,积极促进法治吉林建设。

(三)开展“法治创建年”活动是深化依法治理的必然要求。这些年来,我省始终坚持在法制宣传教育基础上推进依法治理的工作思路,依法治省工作成效明显,受到司法部、全国普法办的肯定。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各地、各部门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全面开展了依法治理的各项活动,推动了法治城市和法治县(市、区)等区域法治创建活动,使全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为进一步强化依法治理,我们提出开展“法治创建年”活动,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区域性依法治理工作。因此,开展“法治创建年”活动、开展法治城市和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是区域依法治理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一定要以此为契机,加大依法治省工作力度,把我省的区域法治创建水平跃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四)开展“法治创建年”活动是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载体。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对我省经济影响日益显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普法依法治理必须做好服务的中心任务。通过开展“法治创建年”活动,促进各级政府强化依法行政,把各类行政行为纳入法治轨道,减少工作矛盾和不必要的“磨擦”,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本身就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注入了法治元素,其中诸如包括部门依法办事、对财产权的保护等,使法治状况的“软实力”得到增强,就会极大改善吸引资金、吸引人才的创业环境;就会进一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确保各类企业依法经营、公平竞争,确保股市房市投资避免受损、企业裁员、农民工返乡创业、劳资纠纷、医患纠纷、食品卫生安全等民生问题,能够在法治的框架下寻求解决的途径,为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提供法律支持。

(五)开展“法治创建年”活动是确保“五五”普法工作取得实质进展的重要部署。今年是实施“五五”普法规划的第四年,明年就要总结验收了。可以说,“五五”普法能否取得突破性成果,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在这里,我向大家通报个消息,今年的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认真实施五五普法规划。今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也充分肯定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如何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给这一轮五年普法一个合格的答卷,这是我们的重要责任。我们应该用更高的标准、更高的目标来要求自己,把“法律六进”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厅党委提出“法治创建年”活动,其中就包含抓好“五五”普法后期工作重点,全面搞好《规划》实施的想法。前几天,司法部法制宣传司司长肖义舜在省依法治省办公室报送的信息上作出批示,要求将此情况在《普法通讯》和《法制日报》上刊发。现在全国都处在摸索阶段,我们一定要把握时机,迎难而上,争取在“五五”普法总结时推出一个响当当的吉林经验。

去年以来,部里、省里多次对抓好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进行安排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4月,全国普法办出台了《关于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的意见》。5月20日,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组长李申学在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组织好、设计好、落实好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7月29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聂文权在省十一届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指出要“组织和开展好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全面加强区域法治建设。”7月9日,司法部副部长张苏军在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联系点座谈会上,专门就做好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提出重要意见。去年,省依法治省办公室制定下发了《吉林省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指导标准》,今年1月20日印发了《吉林省“法治创建年”活动实施方案》。为推动“法治创建年”活动取得实效,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司法厅定于第二季度末,将提请省委、省政府召开吉林省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现场会,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应该说,从部里到省里、到厅里,对区域法治创建活动的部署可谓紧锣密鼓,严格要求。从各地情况来看,全省先后有敦化市、长春市朝阳区、延吉市等15个县(市、区)开展了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近日,一些市州正在加紧筹划开展“法治城市”创建的各项工作,有的地方已列入政府工作重要日程。应当说,去年以来区域法治创建活动开局良好,产生了积极反响,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不足。主要是:有的地区对创建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没有认识到区域法治创建活动是“五五”普法后期工作的重中之重,还没有在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有的办事机构总觉得职能弱,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带有畏难情绪,没有想事、干事、成事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劲头,缺乏大胆谋划的勇气和魄力;有的地方仅仅在形式上启动了“法治创建年”活动,只是提了几个口号,没有认真研究创建活动的目标任务、创建方式、主要措施,甚至没有认真阅读有关文件,找不到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以至于没有实质性的动作。对这些问题和不足,必须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全省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加深认识,统一思想,加强对创建年活动的组织领导,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创建活动摆上重要日程,切实组织好、实施好,力求抓出实效。

二、突出工作重点,扎实开展“法治创建年”活动

开展“法治创建年”活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内涵丰富,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分类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一)要全面把握“法治创建年”活动的目标任务。“法治创建年”活动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开展创建年活动,形成以依法治村为基础、以依法治乡(镇)为支撑、以依法治县(市、区)为龙头的“三级联治”格局,并在条件成熟的市州开展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努力把我省建设成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的法治省份。主要工作任务有四项:一是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二是大力开展“模范法治乡(镇)”创建活动;三是积极推进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四是全面开展行业依法治理工作。其中,搞好乡村法治是区域法治创建的基础,乡镇法治建设是区域法治创建的有力支撑,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是区域法治创建的重点,行业依法治理是建设法治吉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四个方面纵横交错,互为关联、互为补充,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涵盖了区域法治创建的方方面面,必须层层安排部署,整体推进,才能确保均衡发展,形成“联创”格局。要以“法治创建年”活动为统领,全面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各项工作,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基础性、长期性和广泛性作用,促进和深化“法律六进”工作,抓好流动人口和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搞好“法治庄稼院”和编写金融法律知识手册等工作,努力开创“五五”普法工作新局面。

(二)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法治创建年”活动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必须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的领导。实践证明,凡是区域法治创建开展得好的地方,最重要的是当地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如果没有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法治创建活动就不可能得到推进。在法治创建年活动中,各级普法依法治理办事机构一定要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保证法治创建规划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目标、城市发展的基本定位相配合、相适应,争取党委政府的关注和认可。各地要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做好汇报,努力赢得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与此同时,要把创建活动搞好,我们不仅要争取党委、人大、政府作出开展区域法治创建活动的决定、决议和规划,召开启动大会,还要积极争取将创建内容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体系,将创建活动变成硬指标和硬任务,保证创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协调、相促进。为此,各级办事机构要抓住机遇,加强沟通协调,将区域法治创建活动摆上党委政府的工作议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争取在人员、经费、装备等方面得到倾斜和帮助,确保创建活动的有效运转。

(三)要突出抓好“法治创建年”活动的着力点。“法治创建年”活动是涵盖立法、执法、司法、普法、法律服务和法治监督等诸多环节的社会性系统工程,必须科学规划,有所侧重,扎实推进。各地要围绕当地法治建设的大局,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力争选取一、两个重点,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力求有所突破,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感受到法治建设的成就。比如,在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中,要结合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积极为发展粮食产业、畜牧业、园艺特产业等我省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提供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积极为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特别是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工程服务。要加大对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力度,积极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和转移就业的农民工提供致富信息和法律服务,扶持他们重新创业兴家。在开展“模范法治乡(镇)”创建活动方面,要围绕农村基本经营、土地管理、金融、户籍、教育、文化卫生、医疗、就业、民主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创新,积极为乡(镇)党委、政府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建议,为其依法行政和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服务,进一步提高乡镇干部依法管理和服务基层工作的能力,积极为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金融机构等经济组织提供政策服务和法律服务,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在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方面,要重点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使政府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建设法治型、责任型和服务型政府。围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注重加强经济法治建设,加强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促进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的落实,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为促进招商引资和鼓励全民创业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在开展行业依法治理方面,要建立和落实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错案责任追究制,实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还可以抓好专项治理整顿,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行业进行重点监管。总之,要结合实际,在每一项任务中抓出亮点,抓出成效。

(四)要进一步强化督促考评工作。加强考评,既是规范创建活动的有力保证,又是抓落实的重要措施。通过开展检查、考核、评比活动,可以不断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荣誉感和参与热情,扩大创建活动的辐射效应。各地要不断完善创建活动的考评监督机制,抓紧制定规范性和操作性强、重点突出的考核细则,对创建活动实行目标管理,把法治创建成果作为考核各部门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要认真组织检查考核,并适时表彰奖励,提高创建活动效果。省依法治省办公室已研究制定了《吉林省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考核评估细则》,这个细则是和创建活动指导标准相配套的,将每一项创建任务的核心目标和要求作为考核重点,推动创建活动取得实质进展。底,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司法厅将协调省依法治省工作成员单位,对各地开展“法治创建年”活动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对于在法治创建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将适时予以表彰。

三、加强办事机构建设,把“法治创建年”活动落到实处

面对“法治创建年”繁重艰巨的工作任务,只有把加强办事机构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检查的职能作用,才能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区域法治创建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性工作,没有可供遵循的成功套路和固定模式,需要用新的思维和新的理念去指导实践。办事机构的同志们要加强学习,积极探索,努力出主意、想招法。大家既要认真学习上级机关下发的领导讲话及各种文件,明确职责任务和具体要求,明确工作的努力方向,还要有选择性地学习借鉴专家学者的言论及兄弟省市的做法。比如12月2日,全国普法办、司法部在昆明市举办了一个“法治城市·制度创新”论坛,会议交流了制度创新的经验,探讨了建设法治城市的路径,为法治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示范。会议的有关讲话、发言虽然没有以文件下发,但在中国普法网上都有登载,同志们可以查阅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能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协调运作,形成合力。“法治创建年”活动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只有各部门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发挥整体功能作用,才能抓出成效。各级普法依法治理办事机构要充分发挥组织指导作用,使各部门、各单位明确在创建活动中的职责任务,加强沟通协调,强化资源整合,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局面。各级办事机构要认真负责地制定工作规划和活动方案,科学安排部署,加强督促检查,保障法治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各部门、各行业要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因地制宜,抓好实施,防止形式主义,提高针对性,增强实效性。

篇3

人员管理:推行执业药师制度,建立相关的配套制度。不同等级医院采用符合国家政策聘用制,明确执业药师的具体职责和不同服务项目的工作标准,建立跟踪监督检查制度。

药品管理

门诊药房:转换门诊药房工作模式,可设立开放式柜台,货架式OTC用药服务区,如此可使药师能直接面对患者,使患者对小病的治疗能够依靠药师提供的临床药学知识来解决,也缓解了门诊医师的工作压力,医院门诊药房的开放,在价格上与商业零售药店形成竞争,有利于抑制药品价格的上涨,同时也增加了药师与患者零距离的交流接触,更进一步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

住院药房:对于日常的如药品领取、分装、调配、摆药、配制、核对、发出等工作项目,建议建立不同等级医院的规范的统一配送制度,如“药品调剂标准操作规程”等,这不但可使低等级医院按照规范向高等级医院努力提高,而且可以避免住院患者用药时的浪费,有效地降低医疗成本。

医院制剂:以服务病人为中心决定了医院制剂将长期存在。而且是紧密配合临床需要的,但不应该资源浪费,低水平重复建设,应该像卫生部国家发改委配置头部伽马刀规划那样,2007~2010年,全国头部伽马刀配置总量控制在60台以内。 发展有特色的制剂,一个城市可以以行政区属划分,以大型公益性医院为基础,建立几个符合国际标准的制剂配置中心。形成区域性联合大制剂,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各营利性医院及诊所。同时完善相应配套的条例法规。

药品集中召标采购

坚持主渠道采购,完善药品采购管理制度及出入库验收制度,形成统一的配送物流,保障药品质量。

篇4

三、区公安分局要加大对主街主路机动车乱停乱放的整治力度,切实维护好主街主路两侧的车辆停放秩序。

篇5

特殊利益集团不仅践踏市场公平,也损及社会公义与和谐。由于它们对公共资源、社会财富乃至他人利益的侵占和剥夺是强制性的,由不得对方不参与、不需要经过对方同意,遂直接导致了公平渐失的严酷现实。大量事实证明,现今的特殊利益集团不仅能够操控市场,而且已经有能力影响、作用于政府决策,挑战国家权力,如国家石油资源被垄断,定价权被石油、石化两大企业挟持。因此,抑制特殊利益集团已成为解决社会公平、体现政府正义的当务之急。

篇6

1、销售员必要又要敏锐的洞察力和观察力,必须能够及时准确的把握住客户的心理状态。比如,要通过客户的言语举动和言下之意迅速的知道他是否在有意拖欠?有的业务员就是这点无法把握。

2、要款时,底气要足,信心要足。欠款的人总是心虚的,或许他会找好多理由来拖款,但是你要跟他很坚决严明这所有的理由都不成为你欠款的理由!

3、交易发生前要说明,回款的时间和付款方式,一定要申明在先,如果是业务往来,那么合同的填写和规范尤其重要。

4、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任何交易的最终都是伴随着要款的发生,如有人恶意拖欠,很多时候欠款的人和要款的人都是比的耐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5、要钱就一个字:狠,当然这个狠不是叫你去打人家,但是适当的恐吓还是可以的,不过这恐吓的语言表达和方式很重要。比如通过口头警告或是邮件、短信等方式向其陈述利害关系,让他清楚的知道不付款的后果。

6、钱要回来了,还要保持良好的合作和人际关系,要钱要的好的人不但可以继续合作,而且人家下次再也不敢欠你的钱。我们的目的不是说把钱要回来了就不合作了,我们要钱的目的是为了形成一个更加良性的合作秩序。

在此举例说明:

案例一:

有一客户拖欠了我一笔货款15万多,事先我们合作一直是款到发货的,这次他说时间紧迫来不及打款,货到付款,我相信了他。可是当货到后,他开始借故拖延,我直接反应是这家伙有问题。于是立即赶到他公司,由于他是我的商,果不其然他说客户的钱尚未拿到,此时已经过了付款期限一个星期,我没有戳穿他的阴谋。我很客气的跟他说,那我们一起去客户那里要款,我去帮你要。他说怕伤了面子,他明天自己去要。如此这般,一直要了两三天,他既不肯带我去见客户,又不肯付款。

最后,我明确告诉他,如果再不付款,我将走法律程序,他这下不再借客户的理由了,开始找其他理由扯皮,比如:质量问题等。我明确告诉他,所有的问题我们都可以解决,但你的这些问题都不成为你欠款的理由,而且我很严肃的告诉你,如果你不回款,我不但要立即取消你的资格,还要起诉你;他很气愤,打电话向我老板投诉,说我威胁他。

其实,我早就跟老板商量好,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最后我老板又安抚了他气愤的心理,我也连夜就他提出的一些问题形成了书面文件,第二天拿着解决方案放到他面前,并且心平气和的跟他讲一些事情,最后他也无话可说,如数的将钱付了。

后来,这个客户我们一直合作到现在,基本不欠我的货款,有时欠的时间长一点,我会告诉他我要过来了,他就有数了,而且我会在到达他那里前几天一天打一个电话给他,每天打电话的时候都是离他越来越近的城市,而且打电话的时候我都是用固定电话打,直到到了他的这个城市。

通过电话,我就是在给他心里暗示:在我到来前把款子付了!

这个案例说明,坚持原则很重要,在面对狡诈的客户时我们要坚持原则不动摇。同时,面对一些特况的发生,我们要有敏感的意识和反应,要迅速赶到现场摸清情况,了解客户的真实意图。然后,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策略和步骤,同时也要明确的就客户提出的一些实际问题,拿出解决方案,绝对不能回避和打马虎眼,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处理问题也是我们要钱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案例二:

这是一个直销客户,我们的接触长达数月之久,后来我在几个品牌的竞争中胜出。我们在谈判完成后拟定了合同,合同明确说明“货到当天付款”,这个客户事先说的也很好,货到就付款的。可是当货到了后,他借口说今天财务很不巧,没有这么多钱,明天付。可以,我很相信他的。第二天去,他又说还要过两三天,我敏感的知道有问题了。于是,我叫业务员很直接的跟他说明,今天不能再拖了,老板你想想办法,钱我们今天一定要拿到。他面对我们很坚决的语气,果然露出了本来面目,说设备部门提出要试用几个月才行,而且我们以前都是这样的,他完全把事先和我们说的话,以及合同的严肃性抛之脑后了。

其时,我在总部开会,这个老板还说下面还要陆续增添我们的设备,而我的业务员面对如此无赖的老板和他的诱惑好像束手无策了。我一方面跟我的业务员讲这么几个道理:

1、这个老板如此不遵守诺言,如果这笔款我们不能及时回笼,那么以后的合作我们将会面临他更多的欠款。2、他这次这么不讲信誉,那么以后的合作他如果还是这样我们这个单子不做也罢,即使要做我们要提出更加苛刻的付款条件,以防万一。3、不要害怕我们会丢单,不单是我们不会当应他的无礼要求,其他同行也同样不会的,也就是说他随便买哪家产品,都是要无条件付款的。4、要款,就象一场拉力赛,你进一进,他就退一退,你要的狠一狠,他就软一软,所以不用惧怕,这就是一场心里的战争。如果作为一个业务员不能在心里上战胜自己和客户,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业务员,更不要说优秀的业务员了。

另一方面,我主动打电话给那个老板,他接一下,说很忙,挂掉。再打,不接,再打,关机。问题越来越严重,我意识到,我接着发了一个短信给他,内容如下:

“老板,你好。关于货款的事情,我希望你安排一下,钱我们今天一定要拿到,我们交往虽然不多,但我觉得你是一个讲信用的人,可能目前你也存在着一些实际困难,但是我请您也理解我们做业务的困难。你也不用担心我们以后的服务问题,我们将会一如既往的服务的更好,质量和服务是我们的生命。如果你今天不付款,那我只能叫我的两个业务员吃住在你的办公室了,(其时,避而不见)老板你什么时候回公司了,我就叫业务员跟着你吃住了。所以,我们也要生活,请见谅。”

信息发出,仍旧是音讯全无。最后,我果断的叫业务员以借故查看机械试用为由,将机器的钥匙拿在了手上,并坐在车上(我的产品是工程机械),让他们停止使用,这时厂里工人急了,机器不能用影响他们工作了啊。很多人围了过来,说什么的也有,想要动粗的也有,我叫业务员趁机宣布:由于你老板没有按合约付款,车子所有权现在是属于我们的。影响大了,驾驶员立即上报老板,一个小时后,老板终于现身了。

艰难的谈判开始,从几个月到一个月,到25天,停止谈判,老板说最后期限。我依然不同意,老板也不同意。我叫业务员,他上厕所,你上厕所,他吃饭,你跟着他吃饭,他上车,你们一个拉左门一个拉右门。老板很火,甚至有人要来打我的业务员,我说:你们不用怕,他是决计不敢打你的,打了事情就闹大了,不但涉及到经济纠纷,还涉及刑事纠纷,最后他要付的不但是货款还有医药费,我们公司还会表扬你,奖励你。业务员挺住了,老板也没办法了,最后咆哮的说:我不要和你们谈了,叫你们经理明天下午过来拿钱!

这个时候,要给他面子和台阶下,谅他明天也不敢再耍花招,我叫业务员回去,否则真的会一分钱拿不到还要闹的更僵。我接着发了一个短信给他,告诉他,明天过来拜访他。第二天,我赶到了他公司,见面我就特意从家乡带的特产递给他,告诉她,家乡的一点特产,小小意思,不成敬意。然后说到正题,我说,由于我不在现场,可能由于业务员传达信息的失误,我误会了,我就跟业务员说啊,按道理*总不是这样的人啊,他生意做这么大也不在乎这区区几万块钱的。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他也不好意思了,说了些豪言壮语,吹了吹牛皮,很客气的把财务叫来,支票开了给我。

这个案例说明:要钱要狠,狠的有方法,狠的有尺寸,狠的恰到好处。所有的生意或者是个人往来都离不开钱的发生,要钱要得法,事先的约定也很重要,要钱同时也是一场心理战争,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在磨练自己的心里意志,你若先放弃了,退却了,客户便会得寸进尺;你若咬住青山不放松,客户便会让步了。

其实,要钱只有一个原理:坚持、再坚持,只要一秒,就成功了!

案例三:

有一次,去向一个客户要钱,这个客户通常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早上一定要在8点之前去他公司,否则就要等他晚上回家了。于是,一早我6:30就到他公司门口等他,7点多他来了,问我,今天怎么这么早啊?我说:“哎,一个晚上没睡着啊!”他就有数了,8点直接陪我到银行去办了一部分款子。

第二天,早上我又去等他,这天他精了到公司转了一转,出去了,我在他公司等啊等,过了10多分钟感觉不得劲,出去一看,好家伙,他从后门直接开车走了,以前都是从前门走的。

于是,我打电话给他:喂,*总,你怎么走了啊?我还等你办款呢!

他回话,今天没时间了。

篇7

资本最初是一个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一般来说,它代表已经被生产出来的或者自然的生产因素的存储,这种存储被认为在将来的某个时候能够产生效益。社会资本概念无疑借用了经济学中的资本概念。了解目前社会资本发展的状况,认清理论界的共识,分析理论各学者的不同论点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1 社会资本的定义

首先我们对社会资本的定义进行概括,这里列举了最有影响的一些定义。(详见下表)

从这些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学者从网络组织、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互惠信任以及合作行动等各个不同的侧面对社会资本概念进行了界定。但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普特南、福山等认为社会资本概念的核心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网络资源、相互信任与合作行为。

2 现有理论对社会资本的共识[2]

2.1 社会资本是一种崭新的概念工具

早在社会资本概念正式提出之前,美国学者格兰诺维特就用社会资本作为分析工具,对个人的求职行为和结果进行考察。他把社会资本界定为一种社会关系网络,具体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最后得出了著名的“弱关系力量”假设,即对于求职者而言,弱的关系网络可能比强的关系网络显得更有力量。在政治学领域里,科尔曼在《社会资本与欧洲民主》中指出,社会资本是公民社会的粘合剂,许多无法通过国家调节和正式的民主程序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社群的自我调节来实现。

2.2 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如信任、规范、声望等,但都离不开社会关系

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是各种资源的集合关系网络。科尔曼把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分为义务与期望、存在于社会关系内部的信息网络、规范和有效惩罚、权威关系、多功能组织和有意创建的社会组织等。与其他形式的资本不同,社会资本存在于人际关系的结构中,它既不依附于独立的个人,也不存在于物质生产的过程中。如果社会关系瓦解了,社会资本也就会消亡殆尽。因此,必须尽力维持社会关系。社会资源理论的首倡者林南认为,社会资本植根于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之中。伯特把社会资本定义为网络结构给网络中的行动者提供信息和资源控制的程度,他称之为“朋友、同事及更一般的熟人,通过它们获得使用金融和人力资本的机会”。结合诸多学者的观点,有人认为,社会资本可以看作是社会关系及其网络的延伸,而社会关系就是一种狭义的社会资本[3]。

2.3 社会资本具有积极的功效

如上所述,虽然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去考察社会资本,但是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作为一种新的概念工具,社会资本具有积极的功效。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的主要功能除了满足个人利益外,还有着将统治阶级的直接经济统治转化为非经济形式,从而使其获得合法性的作用。与其他形式的资本一样,社会资本是生产性的,是否拥有社会资本,决定了行动者能否实现某个特定的工具性行动。社会资本具有识别社会结构的功能,社会资本如果运用得当,具有生产性、原始性社会结构中的社会资本就具有人力、物力资本所无法替代的社会保障与社会支持功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人类可持续发展》中也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通过社会资本的有效组织来实现社会的。

3 现有理论就社会资本存在的争议

3.1 分析的基础和出发点

一些学者从个体出发分析社会资本,如林南认为,研究的焦点在于通过个人运用社会资本,如何获取和使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以获得工具性行动中的回报和保持情感性行动中的收益。因此,在这种微观层次上,假定个人进行的这些投资对于个人具有期望回报,那么社会资本就被视为与人力资本类似,个人回报聚积也对集体有利。这种分析的焦点是个人如何在社会关系中投资和获得嵌入于关系中的资源以产生回报。与此同时,一些学者集中研究了以群体为基础的社会资本。其中,主要以布迪厄、科尔曼和普特南为代表,他们主要关注:一是某些群体如何发展和维持或多或少的社会资本作为其集体资产;二是这些集体资产如何增加群体成员的生活机会。这种观点的核心是探索集体性社会资本创造和维持的要素及过程。

3.2 社会资本的本质是资源还是结构

总的来看,在与社会资本理论相关的文献中体现出来的一般共识是,社会资本为个人通过其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动员稀缺资源的能力。但是,社会资本到底是有助于实现个人或团体目标的资源本身,还是一种特定结构、一种获取资源的手段和途径?“资源说”的代表人物布迪厄指出,社会资本是现实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在他看来,社会资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社会关系本身,它使个人可以获取各种资源;二是这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林南也认为,社会资本可以定义为嵌入于一种社会结构中的可以在有目的的行动中获取或动员的资源。而“结构说”的代表人物科尔曼则认为,社会资本比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更不具体,但同样能促进生产。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资本主要作为要素本身而不是要素动员渠道而存在。他没有区分资源和通过不同社会结构中的成员身份获取资源的能力,这就使以后的研究者既把社会资本视为资源本身,又在资源动员手段的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

3.3 社会资本的测量

究竟用哪些指标来测量社会资本,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指标。著名的“弱关系力量”假设的提出者格兰诺维特用四个指标来测量关系的强弱:互动的频率、情感密度、熟识或相互信任的程度以及互惠交换。伯特则认为,社会资本受到网络限制、网络规模、网络密度和网络等级等四个因素的影响。除此之外,林南还认为,其他的指标如社会网络的规模、密度、同质性和异质性、内聚性和封闭性等也是测量社会资本的候选指标。

3.4 社会资本是否具有消极的功效

绝大多数有关社会资本的经验研究集中在其积极功能方面,唯独波茨鲜明地指出了社会资本的四个消极功能。第一,在一个群体中,为群体成员带来收益的强关系,通常也会阻碍该群体之外的其他人获得为该群体控制的特定社会资源。这意味着非群体成员在获取这种资源时必须付出更昂贵的代价。第二,个人所属的群体或社区的封闭性,将会阻止成员的创新能力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第三,整个群体从社会资本获益是以牺牲和限制个人自由为代价的。社会联系的加强,必将导致个体服从群体甚至令个体消失于群体之中的局面。第四,由于少数民族或劣势群体共同的敌视和反对主流社会的经历,在群体团结得到巩固和保持被压制群体成员基本稳定的同时,也使更有野心和创新精神的成员被迫离开其熟悉的群体和社区。简而言之,社会联系能够极大地控制个人的任并提供摄取资源的特许渠道;但是,社会联系也限制了个人自由,并通过特殊的偏爱阻止局外人进入获取同一资源的渠道。

参考文献:

篇8

监理具体分类有:①第一次工地会议纪要;②工地例会;③有关专题会议;④工程验收会议。

在工程建设监理规范中,明确规定第一次工地会议由业主代表主持;工地例会与监理工作会议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有关专题会议由总监理工程师或专业监理工程师主持;竣工报告由项目监理机构负责起草,并经与会各方代表会签。

监理工作会议存在的问题

1.1会议主持人与监理规范所要求的不一致;

1.2会议内容整理不全面;

1.3会议内容整理格式不统一;

1.4对会议归档保存不够重视。

2.监理工作会议记录的内容

2.1第一次工地会议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分别介绍各自驻现场的组织机构、人员及其分工;

②建设单位根据委托监理合同宣布对总监理工程师的授权;

③建设单位介绍工程准备情况;

④承包单位介绍施工准备情况;

⑤总监理工程师介绍监理规划的主要内容;

⑥总监理工程师介绍监理规划的主要内容;

⑦研究确定各方在施工过程中参加工地例会的主要人员,召开工地例会的周期、地点及主要议题。

2.2工地例会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①检查上次例会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分析未完事项原因;

②检查分析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完成情况,提出下一阶段进度目标及落实措施;

③检查分析工程项目质量状况,针对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④检查工程量核定及工程款支付情况;

⑤解决需要协调的有关事项;

⑥其他有关事项;

2.3总监理工程师或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根据需要及时组织专题会议,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专项问题。专题会议的具体内容包括:质量、进度、造价、合同管理、工程变更、协调有关事项等。

2.4工程验收会议记录主要包括施工过程和竣工验收,例如:地槽(坑)、基础、主体等分部分项工程。

3.监理会议记录的格式要求

3.1①标题;②文号;③工程名称;④会议时间;⑤会议地点;⑥主要参加单位人员(详见具体签到记录);⑦缺席人员和单位。

3.2会议主持人;

3.3主要会议内容;

3.4上次例会议定事项完成情况及未完成的原因;

3.5检查分析上月进度计划完成情况,提出下一阶段进度目标及其措施,并明确责任到人;

3.6检查分析工程项目质量状况,针对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明解责任到人;

3.7检查工程量核定及工程款支付情况;

3.8本期工程施工中安全有无隐患及安全生产情况,安全资料是否齐全。存在问题要具体到责任人;

3.9工程资是否齐全,能否与工程进度同步进行,存在问题要有专人具体负责;

3.10合同管理过程中及工程设计变更要明确具体负责人;

3.11解决需要协调的有关事项;

3.12监理单位、项目机构名称、记录人、整理人、整理时间;

篇9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对成本管理的新要求

总体来看,新医院会计制度从多个方面对成本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推进成本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成本管理体系更加严密,新医院会计制度要求实施预算管理,并且要求对所有的环节进行成本控制,这就使得成本管理体系更为严密。特别是预算管理制度的实施,有效的规范了一些超预算支出、随意支出等问题。

其次,成本管理更加严格,按照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医院不仅要推动会计信息化,年度财务报告要接受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同时还设置了一些新的会计科目来对成本进行控制,如专门设置了“固定资产清理”这一会计科目规范固定资产管理行为。

再次,突出了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成本管理。新制度对一些重大投资行为进行了规范,如强调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强调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来规范投资行为,这都为推进成本节约,避免形成浪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实施背景下医院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

从新医院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以及实践来看,医院成本管理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即资产管理、人工成本管理和管理成本控制,这也是成本管理的核心领域。

(一)资产管理

依托资产管理进行成本管理就是要努力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尽量减小资产损耗,以此来达到成本控制的目标。

首先,要强化对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等固定资产的管理,一是要规范固定资产的采购,对于达到政府采购标准的,要充分利用政府采购来规范固定资产购买行为。二是要强化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包括清查、维修,医院除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外,还要强化对固定资产的保养,明确使用者的保养责任,以此来降低使用成本

其次,要强化对现金、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的管理。加大对物质的管理,医院要加大对一些非固定资产的物质的管理,降低物质非正常损耗。

此外,还要强化对专利、商标、土地等无形资产的管理,特别是一些研究型的医院,要积极利用所拥有的各项专利,发挥专利的经济效应。

(二)人工成本管理

人工成本是医院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医院的各项工作必须借助人并且是高素质的人才能完成,这就使得人工成本在医院成本中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随着物价的上涨,人工成本不断上升,这也使得人工成本管理变得更为重要。

首先,人工成本管理要积极推行绩效管理,通过绩效管理来进行成本控制。在实际运行中,医院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科室细分为内科、外科、医技科室等门类,按照各类科室的实际工作绩效(收入情况)确定不同科室主任级别、副主任级别、主治(中级)以及初级职称等不同类别的人才所享受的工资、津补贴、福利,以此来降低总体成本。

其次,积极采取外包等现代管理模式推动后勤服务社会化,降低总体成本。随着医院改革的深入,当前医院多采取将物业服务等后勤服务部门进行外包,在这种模式下,后勤服务人员与外包供应商签订劳动合同,医院不仅可以节省工资等薪酬,还可以降低医保、社保等方面的开支,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后勤服务的总成本的目标。

(三)努力控制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在医院成本总量中所占据的比重不容小觑,同时当前医院管理成本中还存在一些可以压缩的部分。

要积极推行办公自动化,有效控制打印等办公成本。医院要通过组建内部网络等方式来搭建办公自动化平台,这种平台一方面可以减小打印及其相关的开支,另一方面可以借助这一平台进行免费沟通,从而可以有效的节省通信等相关费用。

三、新医院会计制度实施背景下强化医院成本管理的对策建议

践行新医院会计制度的要求强化成本管理,可以从细化制度完善成本管理体系,创新手段与模式提升成本管理水平,加强监督促进成本管理落实等方面着手。

(一)细化制度完善成本管理体系

首先,要制定可操作的成本管理制度。要在把握新医院会计制度等法规条例的基础上,根据医院成本管理的要点,细化资产、人工、管理成本管理制度。医院要在推行预算管理的基本前提下,建立具有明确奖惩性质的成本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包括考核指标体系、考核评价方法以及考核结果运用制度,以此推动成本管理。

(二)创新手段与模式提升成本管理水平

首先,要创新成本管理手段,要创新性的利用成本管理工具如信息化手段等来推进成本管理,如可以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来测算医院库存现金总量,并分析医院现金流出量,为进行现金资产管理提供帮助。

(三)加强监督促进成本管理落实

首先,医院要强化对成本的分析,要对半年度、年度成本变动情况进行研究,特别是要通过纵向数据的对比来查找潜在的问题,找出成本控制的对策。其次,医院要强化对成本管理的监督,要充分发挥审计、纪检等部门的作用对成本管理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在重大项目建设、招投标工作中要引入纪检跟踪制度,避免由于权力集中而带来成本失控。

参考文献:

篇10

第二条 单位性质:本单位属于社会福利性单位。

第三条 单位宗旨:以民为本,关注民生,为党和政府分忧,替天下儿女尽孝,服务于社会的福利事业。

第四条 单位的注册资金为叁佰肆拾万元人民币,资金来源为自筹。

第五条 单位业务主管单位:嘉祥县民政局。

第六条 单位住所: 嘉祥县城横山路2号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七条 本单位的业务范围:

(一)接纳来自社会各界子女无暇照顾的老人,给予住宿和服务;

(二)收留鳏、寡、孤、独老人,改善生活质量;

(三)收留被遗送的婴幼儿、残障儿童、孤儿和无家可归儿童;

(四)开展或资助与社会福利相关的公益文化宣传活动;

(五)宣传社会福利新理念,支持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开展社会福利工作;

(六)承接政府部门职能转移或委托办理的社会福利项目;

(七)支持和开展社会福利理论研究、学术交流活动;

(八)本章程规定或许可的其他活动。

第三章 组织机构、负责人

第八条 单位由5名理事组成理事会。单位理事每届任期为5年,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

第九条 理事的资格:

(一)认同本单位的宗旨、目标,并志愿服务于理事会;

(二)具有相关领域从事研究或管理工作的经历,拥有较好的个人声望;

(三)具有较强的公共利益责任意识,能依据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独立、客观、谨慎地参与议事决策;

(四)具有较强的议事决策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第十条 理事的产生和罢免:

(一)第一届理事由业务主管单位、发起人分别提名并共同协商确定。

(二)理事会换届改选时,由业务主管单位、理事会共同提名候选人并组织换届领导小组,组织全部候选人共同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

(三)罢免、增补理事应当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四)理事的选举和罢免结果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五)具有近亲属关系的不得同时在理事会任职。

第十一条 理事的权利和义务:

(一)享受本单位的选举、被选举和表决权;

(二)参加本单位举办的活动;

(三)对本单位工作的批评、监督和建议权;

(四)遵守单位会章程,维护本基金会合法权益;

(五)执行单位会决议;

(六)完成本单位交办的工作;

(七)向本单位反映情况,提出工作建议。

第十二条 本单位的决策机构是理事会。理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制定、修改章程;

(二)选举、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

(三)决定重大业务活动计划,包括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计划;

(四)年度收支预算及决算审定;

(五)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六)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

(七)决定单位的分立、合并或终止;

(八)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三条 理事会每年召开2次会议。理事会会议由理事长负责召集和主持。

有三分之一理事提议,必须召开理事会会议。如理事长不能召集,提议理事可推选召集人。

召开理事会会议,理事长或召集人需提前5日通知全体理事、监事。 第十四条 理事会会议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理事会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过半数通过方为有效。

下列重要事项的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表决,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方为有效:

(一)章程的修改;

(二)选举或者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

(三)章程规定的重大募捐、投资活动;

(四)单位的分立、合并。

第十五条 理事会会议应当制作会议记录。形成决议的,应当当场制作会议纪要,并由出席理事审阅、签名。理事会决议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规定,致使基金会遭受损失的,参与决议的理事应承担责任。但经证明在表决时反对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该理事可免除责任。

第十六条 本单位设监事2名。监事任期与理事任期相同,期满可以连任。

第十七条 理事、理事的近亲属和单位财会人员不得任监事。 第十八条 监事的产生和罢免:

(一)监事由业务主管单位分别选派;

(二)登记管理机关根据工作需要选派;

(三)监事的变更依照其产生程序。

第十九条 监事的权利和义务:

(一)监事依照章程规定的程序检查基金会财务和会计资料,监督理事会遵守法律和章程的情况。

(二)监事列席理事会会议,有权向理事会提出质询和建议,并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以及税务、会计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三)监事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基金会章程,忠实履行职责。 第二十条 凡在本单位工作的职工应从本单位领取合理的工资报酬。 第二十一条 本单位理事遇有个人利益与单位利益关联时,不得参与相关事宜的决策;理事、监事及其近亲属不得与本单位发生任何交易行为。 第二十二条 理事会设理事长、副理事长,从理事中选举产生。 第二十三条 本单位理事长、副理事长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本单位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二)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四条

本单位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会议;

(二)检查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代表基金会签署重要文件;

本单位副理事长在理事长领导下开展工作,副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理事会决议;

(二)组织实施基金会年度公益活动计划;

(三)拟订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计划;

(四)拟订本单位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报理事会审批;

(五)协调各机构开展工作;

(六)提议聘任或解聘副理事长以及财务负责人,由理事会决定;

(七)提议聘任或解聘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由理事会决定;

(八)章程和理事会赋予的其他职权;

第四章 财产管理和使用

第二十五条 本单位的收入来源于:

(一)提供住房和服务取得的收入;

(二)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自愿捐赠;

(三)政府的资助、拨款或由政府委托管理的资金;

(四)其他合法收入。

第二十六条 本单位的财产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挪用。

第二十七条 本单位财产主要用于:

(一)开展单位社会公益活动业务范围内的工作;

(二)单位的日常运转、管理及筹资费用;

(三)单位决定的其他费用。

第二十八条 本单位开展公益资助项目,应当向社会公开所开展的公益资助项目种类以及申请、评审程序。

第二十九条 本单位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本单位接受上级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三十条 本单位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出纳。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三十一条本单位进行年检、换届、更换法定代表人以;第三十二条本单位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组织的年度检查;第五章终止和剩余财产处理;第三十三条本单位有以下情形之一,应当终止:;(一)无法完成章程规定的宗旨的;;(二)无法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继续从事公益活动的;;(三)单位发生分立、合并的;第三十四条本单位终止,应在单位表决通过后15日内;第三十五条本单位办理注销登记前

第三十一条 本单位进行年检、换届、更换法定代表人以及清算,应当进行财务审计。

第三十二条 本单位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组织的年度检查。

第五章 终止和剩余财产处理

第三十三条 本单位有以下情形之一,应当终止:

(一)无法完成章程规定的宗旨的;

(二)无法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继续从事公益活动的;

(三)单位发生分立、合并的。

第三十四条 本单位终止,应在单位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第三十五条 本单位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在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本单位应当自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在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六章 章程修改

篇11

同中国的债券市场一样,澳大利亚债券市场从组织形式上来看,可划分为OTC市场(批发市场)和场内市场(零售市场),其中OTC市场是债券市场的主体。截至2012年10月,澳大利亚债券市场的债券存量为1万亿澳元(相当于约6.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高评级债券占据主导地位。澳大利亚债券市场的监管者包括澳大利亚金融管理局(AOFM)、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APRA)和澳大利亚金融市场协会(AFMA)等。

澳大利亚主要债券品种及相关衍生产品

债券的主要品种包括政府债券(联邦政府债券CGS和州政府债券Semis)、企业债券(包括跨国组织机构发行的债券、金融债和公司债)和资产抵押证券(ABS),且全部得到国际主要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穆迪、惠誉)的评级。

(一)政府债券市场

澳大利亚政府分为三级政府,即联邦政府(Commonwealth)、州政府(State)和地方政府(Local),其中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可以发行债券。政府债券存量约占全部债券存量的40%。

1. 国债(联邦政府债券)

澳大利亚的国债由澳大利亚金融管理局负责发行和管理,以联邦政府的名义发行,主要目的是为联邦政府的支出融资和建立无风险利率曲线。联邦政府债券(CGS)分为长期国债(Treasury Bonds)、短期国债(Treasury Notes)和通胀连结债券(Inflation Linked Bonds)。截至2012年10月11日,联邦政府债券的存量为2350亿澳元。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前,澳大利亚政府一直处于预算盈余的状态,但仍然发行国债,其目的是为了保持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并建立国债收益率曲线。2008年之后,政府处于小幅赤字状态,国债的发行量快速增长。长期国债采取招标方式发行,每周举行两次国债招标(周三和周五),一年中总共进行80次招标,期限一般在10年以内,以3年期、4年期、9年期和10年期的品种居多。国债在场外市场进行交易,遵守澳大利亚金融市场协会制定的规则,目前日均交易量为52亿澳元。

澳大利亚短期国债期限小于1年,发行目的是为了匹配政府的短期资金缺口。2003-2009年期间,由于澳大利亚政府的现金盈余足够满足年内的财政支出需求,因此暂停了短期国债的发行,直至2009年3月才重启。

澳大利亚的通胀连结债券根据每季度消费者物价指数调整利率,目前只有4只在流通,存量约为100亿澳元。

2.州政府债券

澳大利亚的州级政府包括六个州及两个领地,它们有自己的发债机构,被称为中央借贷局。州政府债券被称为准政府债券(Semis),各州政府债券目前的评级为AA至AAA级,其中有一部分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由联邦政府提供了担保。截至2012年10月,全部州政府债券存量为1700亿澳元。此外,澳大利亚不存在市政债券市场,州政府实体企业(如水、电公用事业公司)曾经自行发债融资,不过现在都是由州政府发债融资,再借给这些公司。

(二)信用债券市场

信用债券是所有非政府发行债券的统称。澳大利亚的信用债券包括跨国组织机构发行的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

1.跨国组织机构发行的债券

这类债券包括债券(Sovereign)、超政府债券(Supranational)和机构债券(Agency),英文简称SSA,主要是国际性机构(如欧洲投资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在澳大利亚市场发行的债券,也被称为“袋鼠债”。自2008年开始,该类债券随着澳元的持续升值而迅速发展,截至2012年10月存量达到2020亿澳元,占债券市场总存量的20%。

2.金融债券

澳大利亚的金融体系以银行业为主体,其中四大银行――澳新银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西太平洋银行和澳大利亚国民银行占有整个市场75%以上的存款、贷款及信用卡市场份额,同时也是金融债券的发行主体。

2012年前8个月中,所有金融债券(包含有政府担保和无政府担保)的发行量超过全部债券市场发行量的70%,截至2012年10月11日,金融债券存量达到2040亿澳元。

3.公司债券

澳大利亚的公司债券市场很小,存量仅为460亿澳元,约占全部债券市场份额的5%。公司债券市场不发达的原因在于:从供给方面看,澳大利亚的公司普遍与银行有着良好的关系,借贷成本较低,而公司大多数评级较低,发债成本较高,因此偏向于从银行贷款而不是发债融资;从需求方面看,澳大利亚金融市场的主要资金来源――退休基金仅有10%-15%投资于现金产品和固定收益市场,对公司债券的需求较小。

公司发行人可发行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一部分公司债券在场外市场进行发行和交易,一部分在证交所进行上市交易。相对于国内债券市场,澳大利亚公司更倾向于在海外债券市场借债,2011年,其在国内发行公司债券的总量为56亿澳元,而在海外市场的发债总量为273亿澳元,筹集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美国市场。从2004年到2011年,澳大利亚公司贷款市场规模增加了一倍多,澳大利亚离岸公司债券市场发行量增长了3倍,而澳大利亚国内公司债券市场的发行量几乎没有增长(见图1)。目前,澳大利亚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市场和高收益债券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

(三)资产抵押证券市场

澳大利亚的资产抵押证券(ABS)主要是房屋按揭贷款抵押证券。该类证券分为高级结构和次级结构两部分,采用浮动利率,本金的偿还和AAA级评级资产挂钩,高级结构部分的加权平均年限一般为2-3年,次级结构部分的期限一般为5-6年。2007年之前,资产抵押证券市场发展迅猛,但全球金融危机使得该市场大幅萎缩。截至2012年10月,澳大利亚资产抵押证券产品的存量为1230亿澳元。

(四)衍生品市场

澳大利亚的固定收益衍生产品包括债券期货、互换、期权及信用违约互换(CDS)。

1.债券期货

澳大利亚债券期货产品包括三类,即3年期和10年期政府债券期货、银行票据期货及银行间期货,均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其中,债券期货合约参考“一篮子”平均到期期限为3年和10年的债券的收益率,息票率为6%,进行现金交割。

除了场内市场交易的期货合约之外,还有一种称为“实体资产互换”(Exchange for Physical)的场外市场交易品种,涉及买卖双方,一方买入基础实体资产并卖出期货,另一方卖出基础实体资产并买入期货,使得参与者能够利用价格差异赚取利润并管理实体资产。

政府债券期货是澳大利亚国内流动性最好的工具之一,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也保持了良好的流动性(见图2)。

2.互换

澳大利亚的互换市场是场外交易市场。在过去十年中,随着公司债券发行量的增长,互换市场从一个投机市场转变为提供高流动性工具的市场。主要的互换品种包括:普通互换(固定利率对浮动利率)、隔夜指数互换、货币互换、通胀连结互换。2011年互换市场的交易量达到近20万亿澳元(见表1)。

3.信用违约互换

从2006年开始至今,澳大利亚市场信用违约互换的交易量约有1.2万亿澳元,目前澳大利亚参与者共持有4110亿澳元的CDS,其中澳大利亚四大银行是主要的持有者,其目的是为了对冲风险。

澳大利亚的中央托管机构

(一)基本情况

Austraclear公司是澳大利亚唯一的中央托管机构,为多种固定收益证券提供托管和结算服务。该公司是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SX集团的下属公司,拥有Austraclear系统,该系统是澳大利亚2001年公司法案授权的清算和结算系统设施,由澳大利亚证券管理委员会颁发执照。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受到央行和证券管理委员会的监管。

目前,Austraclear公司托管了澳大利亚金融市场固定收益证券95%以上的份额,托管证券总量超过1万亿澳元(约合6.5万亿元人民币),仅有一部分银行发行的不流通债券不在其名下托管。2011-2012年,Austraclear公司共处理160万笔结算,交易结算总量达到20.4万亿澳元,日均处理交易6500笔,日均交易结算量为810亿澳元。

(二)服务种类

Austraclear公司提供以下服务:一是中央托管服务,包括所有澳元场外市场债券(含实物形式和电子形式)的托管;二是回购服务,包括投资者进行的市场回购和央行回购;三是澳元现金结算服务,包括电子现金转移、DVP结算、中央对手方保证金、电力市场结算;四是固定收益证券的结算服务,目前只提供DVP和FOP结算方式;五是外汇交易确认和澳元外汇交易结算。六是债券质押机制,目前仅适用于小部分债券。

(三)托管债券

在Austraclear公司托管的债券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短期债券,包括短期电子存款凭证、银行承兑票据、公司发行的短期承诺票据;二是固定收益证券,包括短期商业票据和中长期债券;三是欧元债券,是投资级别的、以澳元计价并且在国际中央托管机构(即欧清银行和明讯银行)托管的债券,可转移到Austraclear的系统里。

(四)系统参与者

截至2012年11月,Austraclear共有740家系统参与者,其中包括50家主要银行、120余家信用联社、100余家信托及电力公司等其他参与者,还有一部分是国际投资者。其中,前20名系统参与者的交易量占据了全市场交易量的80%。

Austraclear公司的参与者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别:

第一类是全能参与者,可以应用系统所有的功能,并且在监管许可下能够发行短期债券。该类参与者可以开立多个账户。

第二类是有限参与者,能够应用系统的大多数功能,但是只能与全能参与者进行交易。该类参与者只能开立一个账户。

第三类是特殊目的参与者,包括清算机构、交易所、监管机构等,只做现金结算。目前澳大利亚的电力公司可以特殊目的参与者身份与其他电力公司和行业机构进行现金转移交易。该类参与者只能开立一个账户。

第四类是公共信托参与者,其功能与第一类全能参与者相同,也可开多个账户。

(五)结算流程

澳大利亚政府并未指定债券交易平台,但市场参与者自发通过一个独立的交易平台来完成交易。该交易平台依赖于一家由数个银行共同成立的公司来进行管理运维。

Austraclear公司提供三种发送和接收交易指令的方式:第一种是Austraclear公司图形终端用户接口;第二种是SWIFT报文消息传送,即基于市场标准的直通式处理机制;第三种是端到端通信,即Austraclear注册所有的文件格式标准。

在澳大利亚,股票市场的结算周期是T+3,而债券市场的结算周期则没有具体规定,市场参与者通常是在T+0或T+1完成结算。

澳大利亚的财富管理市场

澳大利亚的财富管理市场很发达,可投资资金总量约1.4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四,其中绝大部分可投资资金来自于澳大利亚庞大的养老金资产池。2011年澳大利亚的养老金总量为1.3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五,随着澳大利亚政府将雇员缴纳强制性养老金的比例从9%提高到12%的法案出台,预计养老金总量会出现持续快速增长,并将超越加拿大位居世界第四。

澳大利亚财富管理行业的投资者包括:高净值客户自营基金(资产规模占比32%)、零售养老金(20%)、行业基金(19%)、政府基金(15%)、公司基金(4%)等。在1.42万亿美元的市场总额中,机构投资者占据了6190亿美元的份额,约占43.6%,主要的资产投向以股票市场为主,具体分布为澳大利亚股市28%、国际股市22%、澳大利亚国内固定收益市场9%、国际固定收益市场7%、现金11%以及其他23%。尽管目前投资于固定收益市场的份额还不高,但是随着澳大利亚债券市场的发展,这个比例在不断提高。

与其他国家的财富管理行业有所不同的是,澳大利亚财富管理行业的价值链中有一类公司,叫做资产顾问公司(Asset Consultant),在这个行业中起着重要作用。基金经理在投资时都要咨询资产顾问公司,所以获得资产顾问公司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国外实力雄厚的基金公司很难在澳大利亚开拓市场,原因就是因为缺少这类公司的支持。

目前,澳大利亚最大的10家资产管理公司包括澳大利亚本土的7家公司(持有人主要是政府和各大银行)及3家海外投资公司,所占市场份额约7000亿美元,占比达到48.5%。与高度集中的银行业类似,四大商业银行占有了零售财富管理行业约50%的份额。

目前澳大利亚财富管理行业面临新的监管要求:由于政府认为该行业没有正确地管理利益冲突和完全为客户的利益着想,近期出台了FoFA(Future of Financial Advice)法案。该法案是对金融顾问公司(Financial Consultant)进行监管的法案,要求其将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并且不能从销售金融产品中收取佣金,只能从提供财务建议服务中收取佣金。

澳大利亚固定收益市场的投资机会及风险管理

(一)固定收益市场投资机会

1.利率产品投资

目前,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债券(CGS)的10年期收益率尽管处于历史低位(见图3),但仍远高于其他10个AAA级国家的国债收益率,价格优势非常明显。而且,CGS的流动性很好,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也保持了非常好的流动性,是美元、欧洲债券的良好替代品。目前,外国投资者对CGS的持有量占到70%以上。

目前,澳大利亚的准政府债券和跨国组织机构债券与 CGS的价差呈缩小趋势,但仍然具有较好的相对价值。不足之处在于,前两者市场规模小、流动性相对一般,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流动性急剧下降。目前对于利率产品,投资策略主要采用相对价值交易方法。

2.信用产品投资

澳大利亚公司债券市场规模较小、流动性有限,但是公司负债率普遍较低,资产负债情况良好,公司债券的收益率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且未来发展趋势稳定。

在资产抵押证券(ABS)方面,目前AAA级住房按揭贷款支持证券(RMBS)产品的收益率为BBSW(澳大利亚金融市场协会银行券参考利率,类似LIBOR)加上130至150个基点,AA级或更低评级的利差水平达到300基点以上,中间层级(评级为BB级到A级的)的利差水平达到600基点以上,非常有投资价值。投资ABS的策略为分散投资组合、持续跟踪产品信用情况变化与严格的内部控制。

(二)风险管理

1.澳大利亚固定收益市场的风险种类

一是流动性风险,主要发生在融资行为中,具体表现为无法滚动发行债券、债券久期与资产组合的期限不匹配。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澳大利亚银行的流动性紧张,但无法依靠买卖外国债券来获取流动性,只能依赖于弹性良好的国内市场。

二是信用风险,主要发生在投资过程中,通常是由于发行人违约导致投资人遭受损失。澳大利亚的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发生违约的很少,据统计只有3家(2家投行和1家放贷经纪公司),而受到监管的金融机构在此期间都未发生违约。

三是市场风险,主要发生在交易过程中,是指由于市场波动导致债券持有人遭受损失。目前澳大利亚四大银行已经达到了巴塞尔II的高级标准,中小金融机构达到了巴塞尔II的普通标准。在2011年第三季度,市场利率出现了迅速、大幅的波动,大部分机构有超出日风险价值评估的事件发生。

2.APRA开展的压力测试

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APRA)从2002年开始对国内银行业的稳定性作了三轮压力测试。

第一轮开展于2002-2003年,测试结果显示房价下跌30%仅导致房屋资产组合1%的损失率,没有引发第二轮效应,也没有援助计划失败,谨慎监管框架由此增强。

第二轮是对宏观经济的压力测试,于2005-2006年开展,测试结果显示房价下跌30%导致短暂但大规模的衰退,实际GDP下降1%、失业率从5%增加到9%,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下降40%。

第三轮发生于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测试条件更加苛刻――实际GDP缩减3%、失业率达到11%、房价从高峰下降25%、商业地产价格下跌45%,测试结果显示全球增长与产出疲软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经济放缓,会导致澳大利亚出现比20世纪90年代初还要严重的经济衰退。

几点思考

从总体上来看,澳大利亚债券市场在规模、品种、市场深度等方面还未达到发达债券市场的水平,如澳大利亚目前的国债市场期限品种不够丰富,也没有成形的市政债券、高收益债券及私募债券市场,其原因应该与澳大利亚本国人口少、经济体较小等密切相关。相较而言,中国的债券市场经过近些年来的快速发展,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了澳大利亚债券市场。不过,其仍然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澳大利亚债券市场的监管较为统一

澳大利亚金融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政府债券市场及相关的金融资产;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负责监督银行、信用社、房屋建筑协会、一般保险和再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和大多数退休金管理机构;澳大利亚金融市场协会是国家行业机构,主要职责是协调OTC债券市场、确保市场的效率和自律。其他政府部门,如澳大利亚央行等不直接监管澳大利亚债市,统一的监管有利于债券市场的协调发展。

(二)澳大利亚债券市场进行统一的登记托管结算

Austraclear公司是澳大利亚唯一的固定收益证券的中央托管机构,属于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SX集团,负责债券的登记、托管、结算以及现金结算等业务。统一的登记托管有利于债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澳大利亚拥有较为发达的国债期货市场

篇12

建筑业改革是走在国家体制改革最前列的行业之一,招标投标就是运用市场机制的典型范例。早在党的召开后的1980年,国务院就颁发了建国以来第一个关于招标投标的行政法规性文件,即《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为大力推行工程招标承包制、改变单纯用行政手段分配建没任务的老办法开了先河。2000年1月1日已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则为规范招标投标行为,提供了法律保障。

军队建筑市场向社会开放也是比较早的。1986年l1月,总后勤部印发了第一部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法规《军队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暂行规定》。1994年根据国家建设部“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管理的23号通令”,制订了《军队工程建设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使军队的招标投标活动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对规范我们招标投标活动推进了一大步。

从市场经济理论上看,招标投标制最大程度地适应_『市场经济体制。招标投标充分运用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使施工任务的获得方式由上级分配转变为由施工队通过投标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这一改变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了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有效利用:

一是实行招标投标制,有利于根据市场需求配置资源,作为建筑产品生产者的施工企业,其利益与建筑使用单位的选择是联系在一起的。建筑商生产什么产品要由市场需求来决定.而价格是影响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建筑商势必要认真研究价格因素所引起的市场需求的变化,并据此调整和确定生产经营决策。只有能够真正满足使用单位要求的建筑商才能得到使用单位的认可,也才能获得利润。根据需求安排生产,按照市场需求进行资源配置,既可使用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又可使现有资源条件下的需求得到很好的满足。

二是实行招标投标制,有利于施工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外在压力和追求利润的内在动力迫使企业必须优化组合生产要素,以有效利用各种生产资源,尽量以最大的利益,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节约。建筑业的成本是以定额来计算的,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就可能以低于定额的用工、用料完成一定的建筑产品,企业就可以从中获得利润。

三是实行招标投标制有利于企业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市场调节资源促进企业不断改善内部条件,按照经济原则利用生产资源,不断改善生产手段和管理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从建筑生产来看,只有通过注重科学,加强管理,改善生产手段,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企业获得利润,同时也为社会、用户提供高质量、经济适用的建筑产品。

实行招标投标制,更具有多方面的实现利益。首先,实行招标投标.有利于落后工程建设程序.有力促进工程建设前期工作,有效地防止“三边工程”的发生,充分保证工程开工后的顺利进行。其次,实行招标投标制有利于加强工程造价管理,通过编审标底,把握工程造价管理的龙头,扭转造价管理的被动局面,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第三,实行招标投标制,有利于优胜劣汰,择优选定承包单位,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打下良好基础。第四,实行招标投标制,有利于从源头防范和治理建设领域腐败现象。工程建设项目一般具有投资大、工期长的特点,加之建筑市场还不够规范,公开与竞争机制尚未健全,致使建筑领域成为违法违纪案件的高发区。只有实行招标投标制,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交易秩序,才能有效地防止幕后交易的种种腐败现象。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实行招标投标制,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对于发展建筑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军队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工作应重点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实践中,如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做好招标投标管理工作呢?我认为,应把握好以下五个问题:

一是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建筑市场的主体,最主要的就是招标单位一建设单位,投标单位一施工企业。没有合格的主体,市场机制就不能充分的发挥。目前,出现的工程事故、质量问题,大都与市场行为主体行为不规范有关。如綦江虹桥跨塌事件,就是建设单位将工程违法发包给不具备施工资质的企业承担所致。因此,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应当是招标投标管理中的首要问题。对于招标单位,主要是防止违规招标或假招标、肢解招标,对工期提出不合理要求等;对投标单位主要是防止不合格主体参加投标,如无资质、低资质,违法分包低于成本承包等问题。

二是对招标方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建筑市场的客体一各类工程必须进入市场。只有所有客体全部进入市场,才能通过市场实现其有效的配置。主要是扩大公开招标面,普遍实行邀请招标方式,严格限制直接发包和议标方式。对特殊情况确需议标和不招标项目要严格审批。

三是强化工程主管部门对招标投标的宏观管理,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建筑市场。现代市场经济与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不同,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辅以国家的宏观调控,以校正市场的缺陷和不足,实现宏观管理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工程主管部门及主管部门授权的招标投标管理机构必须加强宏观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招标投标中存在的问题,防止出现为追求超额利润置工程质量于不顾的劣质工程,使用假冒伪劣产品、构件等等。

四是招标投标要体现“三公”,即公开、公平,公正。实现“三公”,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最佳状态。只有保持三公,市场竞争才能有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保持“三公”,要在培养市场、健全市场机制等方面的不断实践中,在法规规章上、操作方法上、政策引导上和招标方式等方面下大功夫,做好文章。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也欠健全,作为工程主管部门,立足“三公”、保持“三公”、实现“三公”显得尤其重要。,

三、对招标投标具体操作方式的思考

一是改革传统招标方式。按照招标投标法的要求,应取消议标方式,扩大公开招标。考虑到军队工程建设军事时效性等特点和降低招标成本,应实行邀请招标即有限竞争方式进行招标投标,以最大限度地吸引潜在投标人参加投标,拓宽竞争范围,提高竞争水平。

二是改变标底的确定方式。从制度上防止标底泄密。主要方式是淡化标底;由原来招标办审定的单一标底改为复合标底,或者不设标底,直接由投标单位报价加权平均。这样可以减少工作量,适应军队工期要求特殊的特点,但要防止不平等问题。

三是改进评标委员会组成,建立专家评标制度。按照招标法统一要求,评标委员会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专家参与,可以设想分级建立评标专家库,供招标单位在组织评标委员会时随机抽取聘请。

篇13

2016年,全州食品流通安全监管工作围绕“十三五”规划认真开展,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依法治理,强化主体责任和日常监管责任,统筹兼顾、重点突破,有效提升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和水平。截止2016年11月,我州持有效许可证的食品销售者为x户,检查食品经营者x户次(其中农村地区x户次),检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x个次,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案件x件,捣毁售假窝点1个,罚没金额x万元,移送案件4件。

(一)有序开展食品经营许可审查换证及合规性检查

一是做好食品经营许可实施前准备工作。按省局要求对实施机关、配置设备、协同推进落实情况及食品经营许可开展情况及时报送,确保系统正式实施前完成所有准备工作,6月1日首日宁南县颁发我州首张食品经营许可证。二是严格按照总局《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和省局制定的《xx省食品经营许可实施办法》开展食品经营许可审查,截止12月31日,我州已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x户(食品销售者x户、餐饮服务经营者x户、单位食堂x户),变更x户,补证x户,换证x户,注销x户。三是加强食品经营许可监督检查,指导县市逐级开展培训及食品经营许可审查和许可证新发、换证工作,同时在全州认真开展许可合规性检查,共检查许可办证材料x户,检查许可对象x户,检查发现实施机关自查问题67个,未持续保持许可条件经营者户数x户。西昌市及时印发《关于加强食品经营许可证许可档案管理的通知》,对原食品流通许可证和餐饮服务许可证档案进行清理、归档。

(二)扎实开展食品流通环节专项治理

一是开展鲜活水产品非法添加物专项清查工作,以辖区内鲜活水产品批发点、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为检点,以多宝鱼、鲈鱼等鱼类为重点品种开展专项抽检,抽检水产鱼类x批次,合格率x%;共检查水产品市场经营单位81户、餐饮单位x户, 现场责令整改5户。二是开展“总局通告42批次白酒不合格样品”流通环节清查工作,检查大中型商超37户、批发商56户、白酒经营户x户,未发现不合格白酒。三是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专项检查“回头看”,检查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者 x户次,进一步规范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主体x户,专项抽检婴幼儿配方乳粉5批次。四是开展打击销售病死猪肉等违法行为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无合法来源、无“两证两章”和腐败变质猪肉、病死猪肉行为,此次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x人次,执法车辆235台次,检查批发、农贸市场x个(次),冻库51个,猪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8户次,猪肉经营户x户次,餐饮服务单位x户次,查处无证照经营冻库案件1件。五是深入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扫雷”行动,全州17县(市)局采取多种形式,扎实开展农村食品市场安全专项整治。西昌市将此项工作与“双安双创”有机结合;德昌县精准摸底,强化现场核查工作,重点取缔非法“黑作坊”、“黑窝点”;宁南县建立动态监管档案,实行分类监管并对本地特色食品“米花”、白酒、茶叶、米线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同时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强化风险防控;会东县提出了“分类、分级”彻底清除“雷”患的对策,整合力量深入农村基层共同检查、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会理县主体调查基础资料为抓手,发挥乡镇、村级食品安全联络员、协管员职责,划分重点集中开展专项检查;木里县采用“小局大所”模式,股所两级联动将城区及乡镇片区划为四个监管区域,有效监管;昭觉县结合服务群众,免费统一为食品经营户定公示栏等方式,即有效开展工作又进行食品安全宣传;喜德县采取分时段、分阶段、分片区集中监管力量各个突破,全面完成工作任务。截至10月底,全州共检查食品生产单位x户/次、其中食品生产小作坊x户/次;检查食品销售者x户/次、其中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户x户/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x户/次,其中学校食堂x户/次;监督抽检食品总数x批/次,快检42批/次,其中不合格x批/次;检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x个/次,捣毁食品“黑窝点”1个,取缔无证生产经营户x户,无照经营户x户,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x份,约谈食品生产经营者x户次,查处不合格食品案件x件,案值x万元,罚没款x万元,查扣不合格食品x公斤,移送司法机关案件1件。六是认真开展保健食品等三类食品非法添加非法声称问题专项治理,对全州辖区内经营企业销售的保健食品、配制酒、玛咖制品进行重点检查,共检查配制酒生产企业1户、保健食品等三类食品经营单位x户、相关类型小食品经营店x户,责令整改并下达《监督意见书》6份。七是自9月起在全州范围内集中开展近一年半的畜禽水产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行动,同时与严厉打击经营含“瘦肉精”牛羊肉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统一部署推进,目前专项行动正按州局既定工作方案扎实开展。

(三)稳步推进流通环节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

一是根据总局出台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要求,按食用农产品风险程度组织开展食用农产品经营监管工作,督促经营者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下架退市等各项自律制度;二是把好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关,加强与同级农牧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食用农产品准入准出机制,做好准出与准入的有效衔接;三是在流通环节试点建立重点品种追溯体系,2016年西昌市局按政府招标采购395套票证一体机用于开展猪肉追溯体系建设,在全市38个农贸市场中推广使用,同时选取设施较为完备、人员流动量较大的28个农贸市场和大型连锁超市建立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室;四是选取我州部分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建设单位开展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和实施追溯监管工作,持续完善农贸市场示范创建,通过制定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市场抽检等措施,一手抓市场主体责任落实,一手抓依法监管,严格落实不合格食用农产品下架退市以及重大肉类疫情、疫病报告等制度,切实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五是落实专项资金,加强食用农产品快检能力建设。2015年划拨的专项资金5万元分别用于我州3个县局购买快检试剂;2016年省局划拨专项资金20万元用于我州第一批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xx宏林农产品交易中心批发市场和西昌市金泰水果批发市场)重点建设。

(四)不断规范日常监督管理

按照“属地管理、区域负责、人员定岗、责任到人”的原则,要求各县市局日常监督检查按风险等级划分,每户检查频次每年不少于1次,加强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日常监管,开展药品经营企业经营保健食品巡查,每户巡查一次以上,同时认真填写总局印发的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有关表格,详细登记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处理情况,做到巡查有计划、现场有笔录、发现问题有处理意见、处理事项有结果、检查笔录有签字,实现日常监管“全程留痕、随时查控”。

(五)继续全面加强业务培训

一是继续开展面向食品经营者的普及修订后《食品安全法》的宣传教育,分级分类做好流通环节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对食品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主要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集中培训,分别组织重点食品经营企业召开座谈会交流学习、组织17县(市)农贸市场负责人到食用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现场观摩;二是按计划开展以食品经营许可、食用农产品入市后监管、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等内容的执法人员培训工作,组织食用农产品抽检快检培训、食品经营许可(行政许可改革后)培训、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管培训各1次。

二、夯实基础,抓住重点,从严做好新形势下食品流通监管工作

2017年全州食品流通监管工作按照总局和省局、州局的总体安排和统一部署,以体现“四个最严”为遵循,以强化“四有两责”为抓手,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严格落实经营者主体责任和监管部门监管责任,不断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全力保障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规范引导,全面落实主体责任

1.强监管,严格落实食品销售主体责任。一是指导县市局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食品销售主体严格依法经营,建立并落实进货查验等保障食品安全的各项制度,有效保障购进和销售的食品来源合法、可溯,质量可靠,避免因贮藏、运输、销售等经营条件不合规、温度控制不到位等原因造成食品污染和腐败,及时清理库存,及时召回和有效处置发现的不合格食品。二是将监督食品经营者履行法定责任纳入目标考核,制定细化量化的考核指标并开展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专项检查,适时通报考核结果。三是要落实网络食品安全第三方平台主体责任,指导各县市局加大网络食品经营检查力度,落实入网食品经营者实名登记管理,加强对食品经营许可证和经营现场核查把关,禁止无食品经营许可证、超范围经营的食品销售者入网经营等工作。

2.抓关键,全力推进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落实。一是督促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入场销售者档案、市场信息报告制度、信息公示制度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等,承担管理责任;二是落实市场准入制度。督促市场开办方建立自检制度,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督促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建立健全进货查验记录、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自查等制度,落实主体责任。三是监督批发市场开办者印制统一格式的销售凭证;明确食用农产品销售者要建立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销售记录制度、质量安全自查制度、不合格食用农产品停止销售或者召回制度。

3.严规范,持续推进市场销售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按照《xx省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规划(2016年-2020年)》的通知要求,我州正逐步建立多层面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一要持续完善农贸市场示范创建,进一步开展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农贸市场规范工作,各县市应引导有条件的农贸市场建立电子追溯体系,并在1至2个农贸市场初步建立以索证索票、台账等传统方式为主的食品安全重点品种追溯体系;二要加快建立健全批发(农贸)市场、超市快速检验检测室和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质量安全公示制度,依法加强食用农产品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检,促进食用农产品种养殖环节优化升级,培养一批“放心肉菜示范市场、超市”,以点带面,发挥食品供应主渠道带动作用;三要监督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各类市场开办者落实主体责任,对入场食用农产品加强日常监管,把好源头采购关、市场进货关、销售关,切实规范食用农产品经营者的经营行为。

(二)坚持问题导向,科学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1.持续深入开展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针对农村食品市场问题多发、潜在风险大,长期性、复杂性和顽固性的特点,在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扫雷”专项整治行动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切实解决农村食品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突出重点区域,以城乡结合部、乡镇、村、农村旅游景区景点为重点区域,重点查处无证经营、生产经营不合格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二是突出重点场所,以农村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和食品(杂)店为重点场所,依法监督食品经营者履行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确保依法规范经营;三是突出重点品种,以肉及肉制品、食用油、节日性和地方特色食品为重点品种,集中整治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和过期食品等违法行为。

2.继续深入开展畜禽水产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行动。各县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按照州局制定的工作方案,加大风险隐患排查,找准问题根源,突出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案件,采取有效措施,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切实解决和消除畜禽水产品领域违规使用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全面提高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强化日常监管措施、强化畜禽水产品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针对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全面完成整治工作任务。

3.深入开展儿童食品和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对儿童食品和校园及其周边食品经营者的主体资格进行进一步进行清理整治,建立完善经营者主体档案,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对销售来源不明、标识不清、非法添加、假冒伪劣、过期变质等食品的要严管重罚;同时加强与教育、公安、城管、街道等部门的协作配合,群防群治,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儿童食品和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安全工作。

4.强化保健食品监管和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流通环节保健食品经营秩序,一是要求经营单位不得销售名称、标签和产品说明书不符合规定的保健品,严格防止擅自添加未经批准的原料、药物等非食品原料的保健食品进入销售渠道,严禁夸大和虚假宣传保健食品功效和作用;二是严格按照省食安办、省公安厅等5部门下发的《保健食品非法会议营销及虚假宣传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加大对保健食品经营企业监督检查,有效遏制保健食品非法营销和虚假宣传行为。

5.加强重点工作督查督办。州局适时组织开展流通环节环节营主体落实食品安全法、食用农产品批发(农贸)市场落实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xx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管理条例宣贯等重点工作督查督办力度。

(三)突出监管重点,切实加强流通环节日常监管

1.落实痕迹化日常监管。一是落实属地监管责任,日常监督检查由“网格化”监管人员实施,确保监管覆盖面达到100%,按照食品流通风险等级评定标准,对辖区内一般风险食品经营单位每年至少检查1次,较高风险单位每年检查2次,高风险单位每季度检查1次;及时、依法处置监督和风险监测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做好清查、下架退市及销毁工作,排查食品安全除患,防止不合格食品继续存在于市场或再次入市销售;州局不定期开展双随机飞行检查,重点检查对象为批发市场和大中型商超,严格落实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制度、食品召回制度等各项监管工作的落实情况。二是加大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乳制品、肉制品、腌腊制品、白酒、食用植物油等食品,食品流通聚集区、食品问题多发区、农村、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等区域,春节、国庆等节日的监管力度,排查治理食品安全隐患和突出问题,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清单,并及时针对排查出的突出隐患和共性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三是加强对食品仓储及食品经营冷链等环节日常监管,按总局研究制定的食品仓储及食品经营冷链管理制度开展监督管理。

2.严格食品经营许可、备案工作。一是指导各县市局依法开展食品经营许可和管理工作,开展食品经营许可改革落实情况抽查检查,对无证经营行为区分不同情况,采取分类施治的办法,解决食品经营主体准入问题。二是建立健全食品经营主体档案,按照“一户一档”的要求,对主体档案安排专人管理,并及时充实、完善档案信息和内容,使食品经营主体档案真正成为食品经营主体的出生证明、成长记录和信用档案。四是按照总局食品经营许可管理规定的要求,做好新证核发和网上申报及电子许可工作,结合我州实际,把好食品经营许可准入关口。市区、县城、学校周边,城乡结合部食品经营者办证率达100%。

3.强化食品小经营店食品安全监管。指导各县市按照《xx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管理条例》的要求开展备案工作,即落实全覆盖监管的要求,又督促引导其改善经营条件,提升经营能力。

(四)推进社会共治,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