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一学生自我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那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数学课程的衔接,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
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用“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
二、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
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三、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五、重视专题教学
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点,有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篇2
1.1环境和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不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老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已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集合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生质量。
1.2初高中教材梯度过大。
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此外,内容也多,每节课容量大于初中数学。这些都是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的客观原因。
其次,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都比这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的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1.3课时的变化。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新工时制实行,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这也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1.4高一新生普遍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
笔者曾在高一召开过学生座谈会,同学们普遍反映数学课能听不懂但作业不会做。不少学生说,平时自认为学得不错,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带着问题笔者多次听到了初、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现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教学,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师把题型分类,让学生死记解题方法和步骤。在初三,重点题目反复做过多次。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在严格的论证的推理上下功夫。又由于高中搞小循环,接高一课程的教师刚带完高三,他们往往用高三复习时应达到的难度来对待高一教学。因此造成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差距,中间又缺乏过渡过程,至使高中新生普遍适应不了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
2.搞好初高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2.1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衔接。
2.1.1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
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劝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2.1.2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的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而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2.1.3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的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篇3
二﹑ 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1.立足于新课标和新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
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放慢起始进度,然后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时,多由实例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课本例题,然后再变式训练,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归纳及举例说明。
2.重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高中数学比初中数学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在教学中尽量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3.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我在教学中注重“导”与“学”,“导”就是在学生自学时做好引导,开始列出自学提纲,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怎样寻找疑点和难点,怎样归纳,怎样尝试做练习,然后逐步放手;“学”就是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使学生课前做到心中有数,上课带着问题专心听讲,课后通过复习,落实内容才做习题,作业错误自行订正,这样使学生开动脑筋,提高成绩,而学生有了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就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堂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我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反思解题思路和步骤,反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反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
我在教学中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基础。我具体是这样做的:①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制定计划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从盲目的学习中解放出来。②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并布置一些预习作业,保证学生听课时有针对性。③引导学生学会听课,要求积极思考,做好适当的笔记,尽量理解;④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课后要反复阅读课本,回顾课堂上老师所讲内容,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⑤引导学生养成独立做作业的习惯,要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忌有点小问题,或习题不会做,就不加思索地请教老师同学。⑥引导学生养成系统复习小结的习惯,将所学新知识融会贯通。⑦引导学生养成阅读有关报刊和资料的习惯,以进一步充实大脑,拓宽眼界。把加强学法指导寓于新课讲解、作业评讲、试卷分析等每一教学活动中。
篇4
3.学法的变化。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了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因此,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搞好初高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1)搞好入学教育。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他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主要应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让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2)摸清底数,规划教学。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篇5
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异面直线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
2.教材的变化。
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
其次,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3.课时的变化。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新工时制实行,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这也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4.学法的变化。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因此,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搞好初高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①搞好入学教育。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它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矗这里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②摸清底数,规划教学。
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衔接。
①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劝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②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③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④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⑤重视专题教学。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点,有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3.加强学法指导。
高中数学教学要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指导以培养学习能力为重点,狠抓学习基本环节,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课”等等。
具体措施有三:一是寓学法指导于知识讲解、作业讲评、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之中,这种形式贴近学生学习实际,易被学生接受;二是举办系列讲座,介绍学习方法;三是定期进行学法交流,同学间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优化教育管理环节,促进初高中良好衔接。
①重视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搞好初高中衔接,除了优化教学环节外,还应充分发挥情感和心理的积极作用。我们在高一教学中,注意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学生学不好数学,少责怪学生,要多找自己的原因。要深入学生当中,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特别是差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给他们多讲数学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讲祖国四化建设需要大批懂数学的专家学者;讲爱因斯坦在初中一次数学竟没有考及格,但他没有气馁,终于成了一名伟大科学家,华罗庚在学生时代奋发图强,终于在数学研究中做出了卓越贡献,等等。使学生提高认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提问和布置作业时,从学生实际出发,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以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热情。
②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由于高中数学的特点,决定了高一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大挫折多。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能冷静地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并努力争取今后的胜利。平时多注意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开展心理咨询,做好个别学生思想工作。
篇6
1.搞好入学教育
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这里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2.摸清底数,规划教学
在教学实际中,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二、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教学
1.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
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高一数学教学中,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2.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
数学知识相互联系的,高中的数学知识也涉及初中的内容。如函数性质的推证,求轨迹方程中代数式的运算、化简、求值。立体几何中空间转化为平面问题。初中几何中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点的集合,为集合定义给出了几何模型。可以说高中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拓和提高,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因此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衔接,深入研究两者彼此潜在的联系和区别,做好新旧知识的串连和沟通。
3.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4.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要注重“导”与“学”,“导”就是教师在自学中起好引导、指导作用,开始教师列出自学指导提纲,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怎样读,怎样疑点和难点,怎样归纳,教师逐步放手,学生逐步提高;“学”就是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使学生课前做到心中有数,上课着问题专心听讲,课后通过复习,落实内容才做习题,作业错误自行做好“红笔”订正,这样能使学生开动脑筋,提高成绩,而学生有了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5.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篇7
二、用爱心浇灌学生的心灵,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信任的基础和前提。师生间有了爱,学生才会喜欢你,你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非常重视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我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更关心学生的生活。由于全部上晚自习,都住校而且基本上都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所以在生活上他们更希望有人能关心他们,这样他们才能安心学习。学生饭卡上没钱了,我会
借钱给他们,学生生病了我会第一时间帮他们联系家长甚至送他们到医院。我的办公桌里经常备有感冒药和消炎药,就是用来在学生感冒或饮食上出现问题的时候应急的。当然,师生之间的爱是具体的,是表现在多方面的。学生犯了错误我从来就不是一根子打死,采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去处理,而是耐心的去引导、去梳理,使他们自己真正意识到他们的错误。这些做法不仅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很多学生不仅丢掉了过去懒散、不认真学习、无事生非的坏习惯,而且变得在学习上非常努力。
三、严格管理,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我从来都相信:严慈相济,才是教育的真谛,才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才能结出最丰硕的果实。因此,在对学生实施爱心教育的同时,对学生严格管理也是必要的。因为学生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家庭、自身所积累的知识、自制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就是讲再多的的道理,教育效果也不是很好,对他们必须进行严格管理,约束他们的行为,杜绝他们的一些不良风气在班里的影响,不至于影响到班风的形成。
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尽管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直到学期结束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依然很差,学习态度还是不够积极,如部分学生心浮气躁,心神不宁,学习不踏实,自我感觉良好等,这些现象主要集中表现在平时学习成绩看似还不错,但一到考试就现原形的同学身上,另有个别男生还在混日子,不愿勤学深钻,缺乏学习的兴趣和激情。 今后的工作中,还要加强工作方法的研究,尤其是在怎样建设班级学风问题上多探索,多努力,并有效转化问题学生,
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快乐,也是幸福之所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印证了这句话。
在班级自我总结范文 转眼间大学生活竟已过了一年多了,有幸在大一的时候担任班级学习委员的职务,并且是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的一员,大一的班级工作是紧张的忙碌的。学习工作更是要从头做起。但繁重的工作并没有磨灭我为班级做贡献的决心。相反我为能得到这个更多接触认识同学的机会而高兴。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一直担任着班上的学习委员这一职务。在刚上大学时班主任黄老师让我当学习委员,让我备受感激。并且同学们都很支持我。在这一年的工作和学习中,我的处事能力和工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和各位老师以及同学们的感情也增进了不少。
学习委员是班上的一个重要的职位,在我当初当上它的时候我就在想,一定要不辜负老师及同学们对我的信任和支持,一定要把工作做好。
然而之后我才发现。现实却不是我想向中的那样,虽然有了好的工作计划,但是没有好好去的做,还是没有用的。后来我深深的反省了自己,有的地方确实不是做得很好:在课堂上,没有好好去的维持纪律,因为我想,都是大学生了,应该不用我们多管了吧,再多管的话,就会觉得我很烦了,就没有多管,所以课堂纪律一直就不能算很好,因为一个班中难免有几位活泼点的同学。还有的就是有的领导布置下来的一些活动宣传得还不是很到位。我觉得这点是我做得很不够的。毕竟这是和同学们非常的密切相关的,要是我的失误而造成同学们的不便,那我还能算是学习委员吗?另外,在普通话、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二级考试的报名中,一些同学仍在规定的日期范围之外报名,有时候我会很生气,弄得某些同学也不高兴,这是我的不对,不论怎么样我都应该以很好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位同学的。不过还有些工作是我做得比较满意的。
一、能够积极地配合老师工作,安排课代表按时收发作业,传达老师的学习任务。
二、上课虽然有时候开些小差,但还是能够认真听讲,不说与课堂无关的话,做好班级的表率,并及时提醒爱说小话的同学认真听课。
三、积极的去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生活状况以及思想动态,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四、针对班上那些不爱学习爱上网,爱玩游戏或不遵守纪律的同学,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分析上网、玩游戏的利与弊,上大学的目的及不遵守纪律会带来的严重后果,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篇8
(1)精心设计绪论课,搞好高一物理入学教育
搞好高一物理人学教育,一是要向学生讲清高一物理在整个高中物理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要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学习方法,向学生讲清高中物理内容体系特点和教学特点.通过高一第一堂绪论课,向学生介绍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让学生了解高中物理学习的特点。知道高中物理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结构,从而在宏观上了解物理世界的轮廓,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
(2)摸清底数,规划教学
一方面,通过摸底测验了解学生基础;另一方面,学习和比较初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和教材,在全面了解初高中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找出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点.
二、研究、比较初高中教材特点,准确把握知识街接
初高中物理有很多知识衔接点,如相互作用与牛顿定律、电磁现象与电磁定律等。进人高中后有的知识点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结论在初中成立而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在教学时应有意引导学生联系、复习旧知识,建立知识网络,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分,这样可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教育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教师不能只看学生人学成绩,而应了解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肯定其长处,并帮助他们分析过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勉励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后进生要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尽早全身心地投人到学习中来.
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通过教学中的学法渗透式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初高中学习方法的不同:在初中学习阶段,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而在高中学习阶段,内容多时间少,教师只能选讲典型性题目。这就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思路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还应学会预习,学会听课(抓住重点、记好笔记),学会复习,学会独立完成作业;做到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先思考、后问别人。
(2)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习惯
在解题后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思路步骤,反思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总结解题方法规律,并在单元(章)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单元(章)知识总结。以此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好习惯,扩大知识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养成错题记载的好习惯
引导学生养成错题记载的习惯,应要求学生订正作业中的错误,做到及时理解错在什么地方,并记载错题。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一个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作业和测试中发生错误,说明学生对某些知识的理解存在缺陷,如果听之任之,这种错误今后会反复出现。应指导学生关注自己的错误,寻找发生错误的真正原因,并及时加以理解和纠正,这样将有助于知识漏洞的填补。
(4)引导学生要勤动手,要重视练习。有部分学生上课时不认真,总认为自己这也懂、那也明白,但结果却事与愿违,现实经常同这些眼高手低的学生开玩笑。如力学问题中必须画出完整的受力分析图,这是至关重要的,是正确解决力学问题的关健。有的同学认为问题很简单,画图不完整,或根本就不画受力图,正确的结果往往难以得出。反之,如果勤动手,即使一时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但这种习惯慢慢就会养成,当遇到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就能够顺其自然,正所谓柳暗花明。
五、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教学街接
(l)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分层次、变速度、多铺垫、巧举例、低难度”的教学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难点知识上,从学生理解掌握的实际情况出发,作必要的知识铺垫,并对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和举例说明.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宜于搞探究性教学,开展探究教学的重要条件是学习材料有较低的难度、探究的问题具有新颖性.尽量多做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挖掘身边的“低成本”实验。
(2)提高课堂效率,找准探究点
教材中有些探究活动是理想化设计,在课堂上很难操作,以此操作将会导致课时不足,有时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怎样上好探究课?哪些地方适合探究?哪些地方不适合探究?哪些地方不用探究?这需要教师对各章内容进行总体把握。教师还应把握课堂节奏,注重学生的体验和适度探究,提高课堂效率。探究活动还可以实行课内和课外探究相结合、普遍要求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3)培养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
在课堂上有必要对一些物理问题创设探究情境,多给学生时间和表现机会,并给予合理指导,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萌发出科学问题,以培养科学素养,提高其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研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4)做好物理与数学的衔接
篇9
一、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教材内容,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
新课程改革后,初中新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有的教学内容删减了,有的在难度、深度和广度上大大降低了要求。如:二次函数在初中降低了要求,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韦达定理等在初中已基本上不提,使得高一学生只要遇到解一元二次方程,就把那繁琐的求根公式搬出来;单调性证明中的分解变形也无从下手。由于初高中知识点脱节较多,这给高中数学的教学带来了麻烦。
同时,大部分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仍停留在自己读初中时的印象,对初中现行教材的内容及要求不尽了解。所以教师要经常翻阅初中教材,了解中考的要求,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以便制定出有利于学生在过渡时期的教学方法。在开学初,不妨先把在初中未学而高中用得较多的定理、公式进行补充(如:十字相乘法、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函数的关系、韦达定理等),再进行高中的教学。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高中教师要调整教学策略,做好学生学习思维的衔接
初中新教材在内容上删减一些在高中学习中经常用到的知识,如二次不等式,解斜三角形,分数指数幂等内容,都转移到高一阶段学习,加重了高一数学的份量。另外,初中教材中对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比较形象,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而高中数学一开始,概念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例如:高一《数学》第一章就有基本概念39个,数学符号28个;一开学就形成了概念密集的学习阶段。与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课程相比,其教学容量和教学难度大为提高。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不适应。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利用旧知识,衔接挖掘加深新内容。高一数学的每一节内容都是在初中基础发展而来的,故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对初中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在引入新知识、新概念时,注意旧知识的复习,用学生已熟悉的知识进行铺垫和引入。如在讲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要先复习初三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而引入坐标定义法,提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其次还可利用旧知识,挖掘加深新知识。如平面几何中,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到立体几何中就不一定是相交,也有可能异面。如果象这样能一步一步挖掘、深入,不仅可使学生巩固初中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逐步得以接受、理解新知识。
2.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用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三、高中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做好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反复练习。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忆概念,公式,及例题类型,一般都可以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无需深入思考和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而到了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出现困难,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总结等自我调整的时间。这些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和学习习惯的形成,高中教师可通过以下途径衔接好学习方法:
1.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包括勤学好问、上课专心听讲、勤作笔记、提前预习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规范工整、独立思考以及全面细致地思考问题等良好习惯。另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抓住时机积极培养。比如学完第一章“函数”后,就应该指导学生围绕“域(定义域、值域)、图(图象)、性(性质)”这“三字经”进行归纳,函数的“域、图、性”,散于初中(性质感性描述),聚于高中(性质理性刻划),升(螺旋上升)于整个学习过程,从奇偶、单调性到周期性乃至导、积等,都是性质的进一步深入拓展。这样不仅使后续具体函数的学习有方向,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新的更全的认知结构。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授人以“渔”,因材施“导”,努力教会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是教之根本,而自学能力的提高,首先有赖于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高一学生阅读时,读不顺,读不细,读不实,读不准,所以老师千万别急,在这个衔接阶段,对于概念、定理、命题的叙述与理解,放手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边回答;对概念要求会联系、会举例;定理要求会分析、会应用;解题尽量一题多解。一章结束后,会归纳总结,弄清重点概念和定理、公式,明白要掌握哪些基础知识技能。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捕捉”问题的能力。所谓“捕捉”问题,就是凡老师在课堂提出的设问、提问,或自己在预习中、作业中、课外阅读中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都应积极思考,并记录下来,然后加以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发现与之相关的问题或更深入一层的问题,再思考。一个个捕捉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正是掌握知识提高自学能力的过程。
四、高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情商培养,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经验、技能和方法逐步内化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内化的过程才流畅高效。在学生的参与度上,信心、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相对于智商,称之为情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在教学中,要时时注意对学生情商的培养。在培养学生自信心方面,首先要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惧怕。教师在开学时可以给学生明确指出:初高中的数学,在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上会有很多不同,使他们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另外,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尤其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教师更要主动找他们谈话。当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期望和关爱时,学生会由爱老师逐渐迁移成爱数学,从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会去实践它,并能乐在其中,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兴趣在学习中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第一,上好关键的第一节课,给学生一个喜欢你的理由。因为第一节课往往成为教师树立个人形象的关键,所以第一节课需要精心的设计。第二,尽量降低试题难度,提高学生成绩,让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这些都说明了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很重要,但不要只局限于课堂,应因时因地制宜。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持续而广泛,如何发挥,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总之,初高中衔接问题是高中教育教学中必须直接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初高中教学衔接,无论从教育管理还是教学研究上看,都不容忽视。研究和解决初高中衔接问题,可使高中教学走向更加科学的轨道,使得师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标指向。
【参考文献】
篇10
二、加强班级管理,培养优秀的学风、班风,深入高中班级工作总结全面地了解学生,努力创建优秀的班集体。
纪律教育是我抓班级工作的切入点,我对学生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要求学生在自修课时做到鸦雀无声,精心学习。一学年来,我班学生已经基本上养成了良好的遵守纪律的习惯。违反纪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在纪律管理中,实行班干部轮流值周制度,培养班干部良好的奉献精神和对班级管理高度负责的精神,使个值周班干部在工作中能实事求是的反映班级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学习方法的知道也是这一学年的工作重点,高一年级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方法上面的问题,许多学生不适应高中紧张繁忙的学习生活。
篇11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鼓励学生质疑、创新和探索,不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多数学生从小就习惯了抄笔记、被动记忆和完成老师作业, 因而自主学习的意识很欠缺。因此,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是第一步。在进入高中阶段的第一次月考中,许多初中英语成绩非常优异的学生考试失利。因此应当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学会利用自我总结,自我反思来监控自主学习
自我总结与自我反思应长期化,规范化。
写学习情况小结/总结是进行自我反思的最佳途径,一般小结宜每周末一次,总结宜放在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后进行,以月考后的总结为例,总结的内容应包括:反思前一学月的学习情况,如课前预习、课堂听课效率、作业完成效果,课外阅读,自主学习策略经验交流等各方面的长处与不足,并给予相应的自我评;分析本次考试的长处与不足,具体的失分原因;应考策略的运用;确定下一步目标 ,自我确立一个能不断强化学习动机的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体系对学习者至关重要。这个目标体系应包括长期目标(如三年后高中毕业时),中期目标(高一学年度结束时)和短期目标(每一学月结束时)。在月考后的总结中,主要确定下一月的目标,即短期目标,强化学习动机,更能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和判断力,形成良性循环。
三、建立学生自主评价、教师评价,与家长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
篇12
2原因分析
2.1教材的原因
《课程标准》下初高中数学教材在部分知识上衔接脱节,具体内容整理见后附表1、2.
从两个附表中可以知道《课程标准》下的学生在认知上还缺少什么,如果授课教师不加以注意,依然用旧的认知,老的观点来对待学生,必将导致教学过程艰涩、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另新课程初中教材对许多概念采用描述性定义;对不少数学定理没有论证;教材坡度较缓,直观性强.高中教材从知识内容较初中剧增,知识的呈现注重逻辑性、抽象性.如人教版《数学(必修)1》(简称《数学1》,以下同)一开始就是集合、函数、映射等,符号多、概念多,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较复杂,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
2.2教师的原因
①教法的原因.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要求较低,因而教学进度较慢,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从而各个击破.但是进入高中以来,教材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教学进度快,知识信息广泛,题目难度加深,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不可能像初中那样通过反复强调来排难释疑.且高中教学往往通过设导、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去解答,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生过程,侧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
②对教材的把握存在问题.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对进入高中新课程的教师的要求来看,我省从2006年秋季任教高一数学的老师大都参加了教材培训,对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结构体系、内容安排等应有个整体的把握,但从课堂教学来看,很多教师对整套教材的结构体系以及安排研究还不够,亦或虽有研究,但客观存在的教学惯性使很多教师在授课仍然“穿新鞋走老路”.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知识设置是“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认识不足,片面理解新教材,在教学中“深挖洞,广拓展”,造成学生“吃不了,消化不良”现象.如在上《数学1》时,许多教师就让学生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讨论三次多项式函数和一些复杂的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授课内容与要求搞“一步到位”,这显然是对教材整体把握方面存在问题.
2.3学生自身的原因
①心理原因.我国现行学制的高一学生一般是16岁,在生理上,正处在青春期,而在心理上,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与初中生相比,多数高中生表现为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内讨论气氛不够热烈,有时点名回答问题也不够直爽,即使同学之间朝夕相处,也不大愿意公开自己的心事.心理学上把这种青年初期最显著的心理特征称为闭锁性.高一学生心理上产生的闭锁性,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表现在学生课堂上启而不发,呼而不应.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新课程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函数、映射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
②学法原因.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而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2.4课时原因
课时的变化,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每个模块36课时,每周4课时,每个学期要完成两个模块的学习.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如《数学1》第三章“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的内容背景复杂,文字量大,素材很多,理解难度很大,仅有4个课时来“消化”这些丰盛的“大餐”,显然有困难.这些也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3教学对策
3.1做好准备工作
①搞好入学教育.这是搞好衔接的首要工作.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他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如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等.
②摸清底细,计划教学.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计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方面通过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
3.2吃透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
我们知道,新的《课程标准》已取代《教学大纲》成为指导我们教学的主要的纲领性文件,它明确规定了教学的目的、教学目标、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及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新课标,及时转变观念,把握好新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切不可任意拔高教学要求,追求教学中的一步到位.对所授内容有明确合理的定位.传统内容在教学要求上的变化,可以对《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进行比较,如附表1与附表2;对知识点的要求应当掌握到何种程度,应以《课程标准》为准.
3.3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①立足于《课程标准》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难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②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对于学生在初中数学中已经学习过的概念、图形,要作一些整理的工作,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和形象(衔接点)加以提升.比如函数定义的讲解,可从初中函数定义(衔接点)出发,结合初中所学具体函数加以回顾,再运用集合的语言来揭示“对应”,给函数以新的解释,在此基础上对函数重新定义,使新定义的出现水到渠成,易于理解,同时比较新、旧定义,发现原有定义的局限性,又使学生认识得以深化,新知得以掌握和巩固,培养思维的严谨性.③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每一章的“先行组织者”,从整体上阐述本章知识的来龙去脉;在每一节的开篇使用“问题情境”使学生领会概念的产生背景;在知识的展开过程中使用“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提出问题,使学生体会引入概念、原理的必要性,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之外要淡化技巧,简化概念,强化实验手段,引入非形式化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亲历活动的感性过程.譬如,从高一年级开学的第一天起,我便要求学生每天做好天气温度数据的记录,并希望他们能用最简洁明了的方式来反映它们的变化.一个月后,我看到有的学生将数据记录制成表格;有的学生则按气温变化描绘成了一张张曲线(折线)图.经过这一实践活动的磨炼,函数及其图像、单调性等一些抽象的概念在学生自身的体验过程中逐渐地增加了感性认识,这也为进一步理性的思考打下了基础.
④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高中数学新课程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如在模块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3.4加强学法指导
我们在加强教法研究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学法的研究指导.高一新生,刚来高中,热情高,干劲足,学习的愿望强烈,况且他们头脑中没有形成条条框框,容易接受新思维、新方法.对他们来说,从高中刚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出了详细的描述: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收、记忆、模仿和练习,提倡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的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同时,新教材设立了“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学习活动,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学法指导具体措施有四:一是寓学法指导于知识讲解、作业讲评、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之中,这种形式贴近学生学习实际,易被学生接受;二是举办系列讲座,介绍学习方法;三是定期进行学法交流,同学间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四是给学生以规范: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作业认真做(特别是书写认真),错误认真纠(建立纠错本),每周一次的限时训练.
3.5发挥情感与心理作用
搞好初高中衔接,除了优化教学环节外,还应充分发挥情感和心理的积极作用.在教学中,注意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学生学不好数学,少责怪,要多找自己的原因;深入学生当中,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特别是差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给他们多讲数学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讲科学家、数学家的成长故事等等,使学生提高认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提问和布置作业时,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到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冷静地总结教训,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平时多注意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开展心理咨询,做好个别学生思想工作.
篇13
1.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异面直线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
2.教材的变化。
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
其次,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3.课时的变化。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新工时制实行,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这也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4.学法的变化。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因此,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搞好初高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①搞好入学教育。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
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它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这里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②摸清底数,规划教学。
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衔接。
①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
②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
③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④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⑤重视专题教学。
3.加强学法指导。
高中数学教学要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指导以培养学习能力为重点,狠抓学习基本环节,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课”等等。
具体措施有三:一是寓学法指导于知识讲解、作业讲评、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之中,这种形式贴近学生学习实际,易被学生接受;二是举办系列班会,介绍学习方法;三是定期进行学法交流,同学间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优化教育管理环节,促进初高中良好衔接。
①重视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搞好初高中衔接,除了优化教学环节外,还应充分发挥情感和心理的积极作用。我们在高一教学中,注意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学生学不好数学,少责怪学生,要多找自己的原因。要深入学生当中,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特别是差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
②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