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新闻稿的写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新闻稿的写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新闻稿的写法

篇1

0 引 言

信息隐藏起源于隐写术,主要用于保护重要的文件信息。早期人们用含淀粉的水写字,用碘酒获取隐藏的信息。随着技术的发展,可将文本信息编码、无线电编码等一些复杂的数学知识蕴含在信息隐藏技术中,这一阶段的信息隐藏主要用于军事情报传输。目前随着网络的普及应用,计算机中文件的隐藏方法主要有数字水印、信息加密等。本文在探讨隐写术与密码术之间的关联基础上,研究了隐写术在高校机密文件保存中的应用[1]。

1 原理

通常而言,隐写术与密码术都用来保存信息,二者虽然工作原理不同,但在实际的信息隐藏过程中,二者紧密联系。密码术隐藏的是信息,而隐写术隐藏的则是传递信息的过程[2]。这二者常常结伴出现。隐写术将信息加密后,附在图片等载体上发送出去,此举的好处在于即使他人碰巧截获了该图片,也需耗费大量精力才能将信息破解[3]。本文在研究密码术与隐写术的基础上,探讨利用隐写术的高校机密文件如何在服务器中保存,以防止非法的用户获取、篡改机密信息等[4,5]。

2 实验方法

2.1 将隐藏文件转换成数字文本

用一款数字文件转换工具将服务器中的数字文件转换成文本文件,这是双向的,既可以实现数字文件转换为文本文件,也可以将文本文件与数字文件进行互相转换。服务器中需要隐藏的原始文件如图1所示。打开图2所示的数字文件转换工具,点击“请选择要转换的文件”栏中的“打开”,添加图1所示文件,之后在“数字文本保存位置”栏选择要保存转换后文件的位置,点击“转换”即可生成与原始文件对应的文本,如图3所示。

2.2 将文件数字文本添加文件校验码

在转换的数字文本文件中添加文件校验码,以防止文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篡改,也可以用于原始文件的情报校验[5]。在图3所示的原始文件对应文本中的第一行起始部分添加校验码123456后,界面如图4所示。

2.3 数字文本转换成二进制

通过文本二进制转换软件将混合校验码的数字文本转换为二进制数字[6]。将图4中添加校验码123456后的文本文件复制-粘帖到“Binary Converter Pro”的“File”栏,点击“Text to binary”,即可生成对应的二进制代码,如图5所示。点击图5右侧中间的“Binary to text”按o,即可还原二进制对应的文本,如图6所示。从而实现了通过文本二进制转换软件将混合特征校验码的数字文本和二进制数字代码的双向转换。

2.4 摒弃加密术隐藏信息的理由

加密术隐藏信息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加密算法[6,7]形成一串加密密文信息乱文,但一串杂乱无章的密文信息很容易引起黑客的怀疑,而使用隐写术的目的就在于隐藏信息加密过程,使服务器中保存的文件看似和源文件相关性为零,最终做到隐藏信息于无形之中。

2.5 二进制码文件的变换

当形成了二进制码文件时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所形成的码文件是以8位二进制代码组成的一串二进制数字串,当以-1取代生成的二进制文件中原先位为0的位。则待调制的码文件转换如图7所示。

将图7中生成的调制后的码文件A,与一个收发双方约定的伪随机序列进行调制,其中伪随机序列为8位“+1-1......+1-1”随机序列码B按位相乘,得到的C即为待发送调制后的码序列。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C=A×B

式中随机序列码B增加了信息抗干扰力度。

2.6 二次调制电磁波接收发送文件

将待发送调制后的码序列C与电磁波进行二次调制,且规定码元序列C中+1为+180°相位,-1为-180°相位,接收方通过约定规则逆向提取收到的电磁波。当电磁波相位为+180°时对应码序列为+1,当电磁波相位为-180°时对应码序列为-1。当接收方恢复出二进制码文件调制形成的码文件C之后,通过公式A=C×B再次解调出调制形成的信号,并通过0取代生成的二进制文件中位为-1的码位,从而解调出隐藏文件对应的二进制码元序列。

2.7 技术创新

本文尝试从信息隐藏的过程来研究高校信息的保存问题,从保护高校核心机密的角度出发,尝试用隐写术的方法将服务器中的待隐藏文件通过加密信息的编码方法,并结合保密方设定的特征值,将数字文件转换成二进制代码序列,再结合隐写术的方法将二进制码信息隐藏于一串“+1-1......+1-1”的码序列中,将原始文件经过多次代码之间的变换以电磁波形式发送。

3 结 语

本文所探讨的隐写术隐藏高校机密信息的方法,比传统的数字水印隐藏信息方法更简单、方便。对于合法用户而言,文本文件校验码的唯一性与二进制码文件中的伪随机码序列加强了隐藏信息的安全性,且服务器中最终形成的 “+1-1 ......+1-1”码序列与原始数字文件之间的关联性几乎为零。而通过隐写方式对文件进行保密存储,则巧妙回避了目前流行的加密方式,不易引起黑客的注意[8,9]。

参考文献

[1]周长英,曹锋.基于数字水印的电子印章解决方案[J].制造业自动化,2010,32(7):243-245.

[2]韩斌,方睿,甘刚.基于PKI和数字水印的电子印章解决方案[J].微计算机信息,2006,22(27):113-115.

[3]徐刚毅,喻建平,谢维信.密码学与数字水印在电子印章中的应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4,14(11):36-38

[4]王飞,汤光明,孙怡峰.基于易损水印和数字签名的电子印章系统[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21(4):118-121.

[5]孙圣和,陆哲明,牛厦牧.数字水印技术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74-177.

[6]张国俊,白聚核.基于PKI的嵌入式电子印章系统[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7-9.

[7]黄恒一,付三丽,丁学用,等.LED光线编码通信在信息隐藏中的研究[J].物联网技术,2015,5(11):41-42.

篇2

3、在整个教学中的探究性实验实施的力度不够。在整个必修模块中一共有10个探究实验,而选修1全部都是实验,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探究实验,大部分的探究实验我们都是纸上探究,课堂上探究,很少去实验室探究,一个原因是因为实验室设备太落后,大部分实验都无法进行;二是课时不够,有些探究实验要做很长的时间,如果进行的话教学进度就无法完成。这个问题我们一直没有解决。

4、一些探究实验学习时间的季节与探究实验所要求的不一致。比如必修3中《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这些都需要气温比较高时才能开展的探究实验,但是在学习这几个探究实验时,天气已经转凉,植物已经枯萎,小动物应经活动很少了,而到最后一个探究实验《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时,已经完全进入了冬天,更是无法进行。所以我认为可以适当的调换一些章节的顺序,比如必修3,可以先上第四、第五章然后再反过来上前三章,或者是先上必修3再上必修2。

5、在落实高中生物课程的的四个理念中,有一个理念我一直做的不好——面向全体学生,这也是我一直所追求的目标,怎样才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生物的学习当中。在必修2中有一个模型建构《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在学生制作模型的过程中,我发现各班平时不学的那几个学生也很积极的参与进来;还有在讲到《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时,我给出了一些图片,比如说太空南瓜等,在这时,那些平时不学的学生也都抬起头来很有兴趣的看。因此,我认为学习生物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争取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篇3

一、写广播稿要明确对象,设想周到

我们写广播稿要处处为听众着想,不论写的是新闻、通讯、录音报道或者其他稿子,写给哪些对象听?用的词句听众能不能听懂?是不是中听?稿子写法符不符合听众的收听习惯?都要设想得越周到越好。

一般通讯稿的写法,有顺叙、倒叙和插叙等。一般而言,讲一件事情,大多是习惯原原本本从头道来,那就以顺着事情次序来写为好。当然,顺叙不是不分轻重、主次,报流水账,还是该多写的地方要多写,该省略的地方要省略。用倒叙的方法来写,对广播稿是不适宜的。比如:“‘嘭’的一声,村委会的门推开了,进来一个气急喘喘、面红耳赤的小伙子……”听的人会感到没头没脑,因为这样的写法不符合人们的收听习惯。

二、写广播录音报道要注意通俗和口语化

广播电台经常请人作现场录音,比如请领导讲话或请先进人物谈感想、体会,或者就某个新闻事件请人发表意见、建议等等。那么,写录音报道稿该注意什么呢?

⒈既要写得有情有理,又要有虚有实。

讲话人不但要讲事实、谈情节,还要谈出他自己的感想、体会、看法来。它跟写新闻稿件有些不同,新闻是事实报道,主要应当通过叙述事实来发表意见。录音报道一般是当事人“现身说法”既然当事人在亲口讲话,听众除了想知道事实、情节以外,更想直接知道他对这件事情、这个问题的意见和主张。因此,讲话人除了谈自己经历的事实外,还要谈出他的感想和看法来。

篇4

通过实习我总结了以下几条经验,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我能领悟这些经验,将会使我受益匪浅。

第一,作为一个新闻人,应该擅长主动和别人交流打交道。

第二,工作时一定要一丝不苟,认真仔细。对待每一条新闻审稿一定要小心谨慎,要确定写好了才能交给主任审。

第三,日常工作都会比较繁琐,枯燥,在工作岗位上一定要勤于思考,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虚心的向人学习,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及时的与他人沟通。主任在这方面帮了我很大的忙,他指导我在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自己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新闻稿件写法技能。

第四,善于观察。敏锐的观察力,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新闻要有时效性,作为新闻人就应时时刻刻留意身边发生地一切事物,洞察一切有新闻点的讯息,这样才能及时挖掘新闻素材,透过现象抓本质,写出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新闻稿件。

第五,摆好心态非常重要。记者的职业特点使他上可以接触贤达名流,下可以结交平民百姓。所以,记者不但要有一种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还要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

实习中也破除了电视台的神秘感,使我熟悉了新闻采编制作的一系列过程,使我了解到新闻记者编辑的工作性质和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应具有的素质。另外,此次实习,我深深体会到了积累知识的重要性。自己专业知识的匮乏,知道的少,掌握的知识涉及面也特别的窄。

我也深知,专业不对口存在着很大的弱势,但是我抓住三个月实习的机会,认真查看新闻采访写作的相关资料,阅读前辈们的新闻稿件,琢磨林局的文章改法,认真记录领导教我的学习经验。每个领导都有几句对我影响很深的教导。

主任:教我新闻要懂得找新闻眼,要在新闻中发现亮点、找准切入点,避免文章平铺直叙。口播是对整篇文章的高度概括,适当留点悬念吸引观众留意。提炼语句很重要,有时几句话可以用一句概括就要概括,避免文章啰嗦,文章逻辑性很重要,不然就很难一气呵成。在采访别人时,注意语气和言辞上的用法,做到衔接自然得当。

马大姐:告诉我写文章要交代清楚背景,采访一个人物,不能泛泛而谈,要抓住他的一个最特殊的角色进行报道,这样新闻才有价值。

林局:说新闻是现在进行时,注意时态的用法,记者采访的镜头是正在发生的事情,注意“了”这个字眼的用法。记者要跟随采访者的镜头走路,实地体验,站在观众的角度问问题,新闻是给别人看的,拍摄的镜头和语言要有表现力。写会议新闻时不是任何会议都是一个模版和框架,有时要从社会新闻角度出发。新闻是非常严谨的,任何信息不对称都会影响整篇文章的质量和真实性。

篇5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这一理论对当前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协同创新也逐渐成为高校推进教学科研、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和举措。因此,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协同创新来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更需要协同创新,从而提高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一 协同创新的基本内涵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葛洛最早给出协同创新的定义:“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从微观的角度可将协同创新概述为: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不同创新主体(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之间相互配合、合作和整合,发挥各自的优势,获取外部性效应,产生“各种分散的作用,在联合中使总的效果优于单独效果之和”,即1+1>2的效用,从而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绩效。而高校协同创新则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以及高校师生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究者、生产者、管理者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为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因此,高校协同创新则是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的双重内涵,具有协作和整合的双重功能。

首先,高校协同创新是一种合作关系,其目标是双赢。协同创新的各主体之间是一种互补性联盟,各主体之间可以是契约关系也可以是产权关系等,在协同创新中,各方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参与方的资源,为目标的实现提供基础。其次,高校协同创新能够整合有限的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协同创新可以是校校协同,也可以是校所协同、校企(行)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其合作类型多样,能够将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整合。最后,高校协同创新也是一种平台的构建。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的传播和创新速度大大加快,传统上依赖于每个人的创作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时代的发展需要合作的平台,需要合作。因此,要实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科研的发展,必须推进协同创新。

二 推进协同创新,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着力点

人文社会科学是社会发展的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桥梁。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而推进协同创新则能够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着力点。

1.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协同创新是时代的需要

受传统思想影响,长期以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大多沉浸于经院式的自我封闭、“闭门造车”的纯理论的学术研究,研究和社会现实严重脱节,造成相当多的科研成果严重脱离实际,与社会需求不符,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滞后”有余,“超前”意识不足,对社会改革发展实践的认识、预测、决策、咨询和指导功能不能充分体现,严重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有效介入决策和实际工作部门,降低了社会科学成果的实践功效,使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一直处于较尴尬的境地。再加上目前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流于形式,重“实利”轻“研究”,学术气氛不浓,脱离社会现实需要,无法创造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迫切需要通过协同创新来实现大发展。

2.协同创新是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

作为社会科学,时代也要求其通过协同创新,整合团队的力量来实现发展。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缩小了人与人的距离,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资源整合,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科研协同创新已成为当前发达国家推进高校创新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还处于传统的教学科研阶段,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教学研究方式还大部分停留在各自为战的阶段。这就与有限的科研经费、人员以及设施等科学研究资源的分配产生了矛盾,这种矛盾极大地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影响了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科研机构、科研机构与个人之间的深度合作,因此要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必须要协同创新。

三 推进协同创新——实现人文社会科学大发展的对策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完善成果转化机制、拓宽成果推荐渠道,强调把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运用于经济社会发展,运用于学科建设和发展。高校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如何面向市场实现成果转化的重要任务。高校协同创新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大发展的重要推手和平台。

1.以协同创新为抓手,推进理念的创新与思想的解放

首先,高校要解放思想,将协同创新理念贯彻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实践之中,突出“创新”在办学理念中的重要位置,强调“协同”作为办学思路的重要方面。通过协同创新营造一种自由开放、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倡导拼搏进取、敬业奉献、求真务实、团结合作的精神风尚,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

其次,高校创新要紧紧围绕科学技术发展前沿。推进跨学科交叉研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知识创新模式,产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努力成为引领和主导国际科学研究与合作的学术中心,成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主要力量。

最后,高校协同创新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高校内部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以及地方政府之间深度融合,建立适合于不同类型研究、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相对独立,集人才培养和解决重大问题为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

2.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引领科研,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创新

19世纪初,有“现代大学之母”美誉的洪堡便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观念;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的两个重要职能,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的发展和提高,必须有效地协调二者的矛盾,既突出教学的主要地位,又要加强科学研究。可见,教学与科研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互为源流的关系。高校的科研工作者既是科研的主体,又是教学的主体,是研究者和教育者的统一。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可以向教学转化,在教学、课程、教材中体现研究成果。通过传授研究方法、介绍研究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课程的改革发展,是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最基本、最普遍、最便利的途径。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可不断促进科研与教学协同创新,实现成果的相互转化。

3.建设一流的教学科研团队,提高创新能力

团队是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没有团队就无法形成协同创新。团队的持续更需要有团队精神,它是团队的灵魂,没有团队精神,协同创新也无从谈起。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建设要以落实推进人才项目为切入点,以组建教学科研团队为载体,以承担重大科技任务、提升战略思维和研究能力为重点,放手发挥中青年科技人才的骨干作用,培育造就一批尖子人才。在协同创新中,要特别重视发挥领军人才的作用,领军人是科技创新团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第一责任人,是创新团队的核心,更是创新团队建设成败的关键。因此,高校通过以组建一流的教学科研团队为载体,加强协同创新,将成为新时期推动高校发展的重要途径。

4.以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为契机,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产教结合是学校与行业、企业间的一种双向合作,具体来说,就是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相关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实体。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作用的对象是人,可以内化为人们的思想道德意识、科学素养和心理技能。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向全社会进行普及和推广。

通过协同创新,可推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有用之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学科支持,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李祖超.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

篇6

11度喜获银质奖汗水结出丰硕果

6月,由全国啤酒专业协会主办的全国性评比活动在中原名城郑州举行……共评选出全国啤酒行业优质产品83个,获金质奖章的有22个,银质奖章有31个,……其中郑州金星啤酒厂12度酒获优秀产品奖,11度酒挤进31个银质奖章的行列之中。

(通讯员)

这篇稿件是作者9月13日写的,两天后交到编辑手里。

我们且不谈消息的写法及选材如何,就时间问题就叫人难以忍受。写稿时间与新闻根据的成立时间相差竟达三个月之久!

新闻的时间性,是指新闻根据的成立到新闻之间、速度的快慢、相隔时间的长短而言的。一般相隔时间越短,的越快,新闻的时间性就越强,新闻的社会效果也越好;反之,相隔时间越长,的越慢,新闻的时间性就越差,也必然要影响到新闻的社会效果。

再看一例:

2006年7月20日,豫南洪汝河畔的平舆县,突遭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损失极为严重,倒塌住房3100㎡,冲坏工房、农房、学校3250㎡,经济损失达160万元。

面对这一严峻情况,平舆县委、政府发出紧急通知,号召全县人民紧急投入抗洪救灾中……。

如果抛开写稿日期不谈,这条消息不失为一条可读性很强的社会新闻。但遗撼的是,这一“洪水袭击”事件发生在两个月之前,作者写稿日期是2006年9月17日!两个月前,一些新闻单位对此事作了全面报道。这陈旧的“马后炮”式的写法能吸引读者吗?

实际上,作者的目的不是报道“抗洪救灾”之事,而是报道救灾活动的进展如何。报道救灾活动又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写,真正的有价值的内容却被排到了文尾,难怪它没有新闻价值了。

作者写这条消息时,如果选用倒金字塔的写法,其效果要好得多。

倒金字塔结构是用来帮助作者按符合逻辑的次序安排其材料的。它要求作者按材料的重要性依次排列将要报道的情况。

不论采用哪种写法,也不能把最主要的材料排在后面,而突出其背景材料。

新闻背景是对新闻本体解释的附属事实,是与新闻事实有关的历史情况等。

我们强调新闻的时间性,既要做到新闻根据一旦成立便立即报道,而且在写作时,也要突出新闻的时新性。

新与旧是比较而言的。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明天的事件将成为“今日新闻”。新闻要具有时新性,这是新闻写作中的一个根本问题。

何光先说:“……重要的在于它的事实是否新,在于它是不是首变的事实,即第一次变动的事实;即使是‘事件性新闻’,如果是第二次、第三次变动,也必须是人们未知、欲知和共同关心的事实……”(《十年新闻写作变革》第87页)

如果说“洪水袭击”事件是首变的话,那么,如何帮助受灾人民恢复生产则是事件的第二次变动。在第二次变动中,人们首先关心的是受灾乡镇是否恢复生产和受灾群众是否有房住,而不是受灾时的情况。

这条消息是写作上的问题,而不是事实本身陈旧。

即使“陈旧”的事实也可以写出新意来。l977年10月23日新华社播发一条新闻:《飞蝗蔽日的时代一去不返》,报道的是我国人民和科学工作者已经控制住曾在东南亚地区危害数千年的蝗灾这一鼓舞人心的事实。但是,这一事实并不是始于1977年,而是连续十多年就是如此,这已是多年的“旧事”了。而今要去报道它,如无新的变动情况,是难以成为新闻的。然而,记者采取以“新”带“旧”,由近及远的办法,用“有关部门准备把这项重要成果推荐给全国科学大会”一句作为引渡,然后顺理成章地加以解释和说明,便把十几年的事实都调动了起来,赋予寓意,使通篇都有了新闻味。

有些事实的发生,即使早已成了“历史”,但在其继续发展变化过程中,抓住它新近变动的一鳞半爪,来调动旧闻的整体,把你所需要向读者报道的旧事和思想,突现在读者面前,同样能成为有新鲜味的新闻。如1982年8月5日《人民日报》刊载这样一条新闻:《(肩)1937年日本报纸上的一段新闻 (主)日本侵略军在南京进行杀人比赛》:

本报讯 日本政府文部省在修改中小学教科书时,把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的侵略篡改成“进入”。他们甚至想掩盖日本侵略军在南京杀害中国几十万人的大血案,把改为“占领南京”。但是,历史是不能更改的,这里我们把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登载的一段新闻抄录下来,用以示众:

题目:《紫金山下》

内容:准尉官冈和野田曾约定作一个砍杀100敌人的比赛,12月10日,二人在紫金山下相见,彼此手中都拿着砍缺了口的军刀。

“野田道:‘我杀了105个。你的成绩呢?’

“官冈答:‘我杀了106个’。

“于是两人同作狂笑:‘哈哈,官冈先生多杀了一个!’

“可是很不幸,确定不了是谁先达到一百之数。因此,他俩决定这次不分胜负,重新再赌谁先杀满150名中国人。

“12月11日起,比赛又在进行”。

三十多年前的“陈”事,经过导语起笔陈述日本政府文部省在修改中小学教科书时的拙劣表演,并以此作为引渡,便过渡到所要报道的历史事实上来了。从而使这则基本上是“旧事”的新闻,成了一条战斗性很强的大新闻。(参看《中外新闻采写借鉴集成》)

篇7

11度喜获银质奖汗水结出丰硕果

6月,由全国啤酒专业协会主办的全国性评比活动在中原名城郑州举行……共评选出全国啤酒行业优质产品83个,获金质奖章的有22个,银质奖章有31个,……其中郑州金星啤酒厂12度酒获优秀产品奖,11度酒挤进31个银质奖章的行列之中。

(通讯员)

这篇稿件是作者9月13日写的,两天后交到编辑手里。

我们且不谈消息的写法及选材如何,就时间问题就叫人难以忍受。写稿时间与新闻根据的成立时间相差竟达三个月之久!

新闻的时间性,是指新闻根据的成立到新闻之间、速度的快慢、相隔时间的长短而言的。一般相隔时间越短,的越快,新闻的时间性就越强,新闻的社会效果也越好;反之,相隔时间越长,的越慢,新闻的时间性就越差,也必然要影响到新闻的社会效果。

再看一例:

2006年7月20日,豫南洪汝河畔的平舆县,突遭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损失极为严重,倒塌住房3100㎡,冲坏工房、农房、学校3250㎡,经济损失达160万元。

面对这一严峻情况,平舆县委、政府发出紧急通知,号召全县人民紧急投入抗洪救灾中……。

如果抛开写稿日期不谈,这条消息不失为一条可读性很强的社会新闻。但遗撼的是,这一“洪水袭击”事件发生在两个月之前,作者写稿日期是2006年9月17日!两个月前,一些新闻单位对此事作了全面报道。这陈旧的“马后炮”式的写法能吸引读者吗?

实际上,作者的目的不是报道“抗洪救灾”之事,而是报道救灾活动的进展如何。报道救灾活动又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写,真正的有价值的内容却被排到了文尾,难怪它没有新闻价值了。

作者写这条消息时,如果选用倒金字塔的写法,其效果要好得多。

倒金字塔结构是用来帮助作者按符合逻辑的次序安排其材料的。它要求作者按材料的重要性依次排列将要报道的情况。

不论采用哪种写法,也不能把最主要的材料排在后面,而突出其背景材料。

新闻背景是对新闻本体解释的附属事实,是与新闻事实有关的历史情况等。

我们强调新闻的时间性,既要做到新闻根据一旦成立便立即报道,而且在写作时,也要突出新闻的时新性。

新与旧是比较而言的。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明天的事件将成为“今日新闻”。新闻要具有时新性,这是新闻写作中的一个根本问题。

何光先说:“……重要的在于它的事实是否新,在于它是不是首变的事实,即第一次变动的事实;即使是‘事件性新闻’,如果是第二次、第三次变动,也必须是人们未知、欲知和共同关心的事实……”(《十年新闻写作变革》第87页)

如果说“洪水袭击”事件是首变的话,那么,如何帮助受灾人民恢复生产则是事件的第二次变动。在第二次变动中,人们首先关心的是受灾乡镇是否恢复生产和受灾群众是否有房住,而不是受灾时的情况。

这条消息是写作上的问题,而不是事实本身陈旧。

即使“陈旧”的事实也可以写出新意来。l977年10月23日新华社播发一条新闻:《飞蝗蔽日的时代一去不返》,报道的是我国人民和科学工作者已经控制住曾在东南亚地区危害数千年的蝗灾这一鼓舞人心的事实。但是,这一事实并不是始于1977年,而是连续十多年就是如此,这已是多年的“旧事”了。而今要去报道它,如无新的变动情况,是难以成为新闻的。然而,记者采取以“新”带“旧”,由近及远的办法,用“有关部门准备把这项重要成果推荐给全国科学大会”一句作为引渡,然后顺理成章地加以解释和说明,便把十几年的事实都调动了起来,赋予寓意,使通篇都有了新闻味。有些事实的发生,即使早已成了“历史”,但在其继续发展变化过程中,抓住它新近变动的一鳞半爪,来调动旧闻的整体,把你所需要向读者报道的旧事和思想,突现在读者面前,同样能成为有新鲜味的新闻。如1982年8月5日《人民日报》刊载这样一条新闻:《(肩)1937年日本报纸上的一段新闻(主)日本侵略军在南京进行杀人比赛》:

本报讯日本政府文部省在修改中小学教科书时,把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的侵略篡改成“进入”。他们甚至想掩盖日本侵略军在南京杀害中国几十万人的大血案,把改为“占领南京”。但是,历史是不能更改的,这里我们把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登载的一段新闻抄录下来,用以示众:

题目:《紫金山下》

内容:准尉官冈和野田曾约定作一个砍杀100敌人的比赛,12月10日,二人在紫金山下相见,彼此手中都拿着砍缺了口的军刀。

“野田道:‘我杀了105个。你的成绩呢?’

“官冈答:‘我杀了106个’。

“于是两人同作狂笑:‘哈哈,官冈先生多杀了一个!’

“可是很不幸,确定不了是谁先达到一百之数。因此,他俩决定这次不分胜负,重新再赌谁先杀满150名中国人。

“12月11日起,比赛又在进行”。

三十多年前的“陈”事,经过导语起笔陈述日本政府文部省在修改中小学教科书时的拙劣表演,并以此作为引渡,便过渡到所要报道的历史事实上来了。从而使这则基本上是“旧事”的新闻,成了一条战斗性很强的大新闻。(参看《中外新闻采写借鉴集成》)

篇8

这学期,令我们文秘班的同学骄傲、自豪,让我印象深刻、记忆犹新的是由我们文企班举办的秘书职业技能大赛。它的圆满成功,离不开我们全班同学的精心策划;离不开我们全班同学在大赛中的所付出的劳动;离不了我们全班同学的辛勤汗水。即使我们很累、很辛苦,但是它的圆满成功和老师与领导们给予我们的高度评价让我们感到这一切的付出是很值得的,我们也很欣慰。

秘书职业技能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我们全班同学分为资料组、活动组、后勤组、接待组、联络组和新闻组六个组。六个小组分工合作,协力团结,认真负责自己的工作。这次大赛锻炼我们的办文、办事、办会能力,也是一次锻炼我们做秘书所需素养的机会。

比赛的准备阶段,我们的班长先写好策划书,我们再按照策划书的内容来进行工作。首先是报名阶段,我们此次比赛活动是面向全经管系招募的,大一、大二的同学都积极踊跃报名参加。

初赛阶段,到初赛时,报名参加比赛的选手包括专业与非专业共有56人,实际参赛的有45人。本次初赛邀请了系辅导员林子昊老师、文秘教研室陈燕铭老师,系学生会主席黄政师兄以及副主席陈烁师兄担任评委。参加本次大赛的同学们十分积极热情。本次比赛,同学们先按专业和非专业的抽签,抽取面试的题目。同学们在两分钟内自我介绍并回答题目。评委们通过对参赛者的形象、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回答的情况进行评分。比赛结束后,我们班同学对比赛的结果进行统计总结,最终选出专业组和非专业组各8名同学进入决赛。

决赛阶段,活动组的同学努力地搜索资料,出决赛的题目,拟定比赛的评分标准。资料组的同学撰写主持稿,策划设计比赛的背景图,设计标题。后勤组的同学准备奖品,买礼物,负责会场的布置,比赛结束后会场的清理等等。联络组的同学,写邀请函,联络评委老师以及嘉宾前来参加活动。接待组的同学负责比赛时礼仪小姐接待、端茶递水等工作。最后是新闻组的同学,比赛时对现场的拍摄、做好记录,比赛结束后撰写新闻,到系网、校网、广播站等。

从中午开始,我们班的同学开始布置会场,做好一切比赛的准备工作。我是这次比赛活动的礼仪人员,负责导宾、端茶递水、颁奖等等。两点多时,出席决赛的领导和嘉宾陆续到达会场。出席的领导有经管系主任陈少雄、教务处副处长杨伟权、文秘教研室主任郑云翔,由陈燕铭老师、林子昊老师、陈琼华老师、姚燕平老师和担任评委,嘉宾有孙涌老师、各系部代表、广播站代表以及经管系各班代表。领导、老师就坐后,我们礼仪小姐马上热情地为他们送上茶水。接着,我把比赛的流程书分发给领导、老师们,让他们进一步地了解本次大赛。

比赛正式开始,首先是陈少雄主任上台致辞,他说,本次技能大赛围绕秘书职业技能的主题,响应我院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号召,积极引导学生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学习理念,养成良好的职业技能,应用到实践工作中去。在今后的学习、工作里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进入决赛共有专业组和非专业组的16位选手。第一个环节是16位选手上台亮相并作自我介绍。接着是选手们通过随机抽取案例回答问题。紧张的环节到来了,非专业组的选手通过观看有关于办公室秘书视频,找出对错地方并举手抢答。我站在选手们座位的右边,他们举手抢答时,我负责传递话筒给他们。这一环节的抢答进行得无比激烈,你抢我答。选手们都表现得积极出色,赢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第三环节是专业组选手们的情景模拟,他们的精彩演示,充分地展示了文秘专业学生的深厚学识技能功底和表演艺术风采。所有的选手都比赛完毕,随后是郑云翔老师上台致辞,对这次大赛举办取得圆满成功表示祝贺。最后,公布获奖的选手以及对获奖的选手进行颁奖。

大赛圆满结束后,我们班的同学都上台合影,纪念我们共同努力取得的优秀成果,纪念我们那一瞬间的最甜美的笑容,纪念最美好的时刻。

篇9

篇10

对于同一个事件,怎样抓住事件的关键,简明扼要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良好的文字能力是首要的。而新闻稿的写作必须是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必须交代起因、过程、结果。而会议新闻一般开头会写:某年某月某日,我区在某地召开了什么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某某重要领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正文则摘取该领导所讲的内容。内容的引出又有一般的写法:职位姓名指出,职位姓名强调,职位姓名要求。如写副区长李志锋指出……写完正文后,结尾一般还会写,某某等人也应邀出席会议,并对什么事情或人物进行奖励。

最后就是后期制作了。一般采用非线性编辑。非线性编辑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它包含了电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主要领域,即音频处理技术、数据压缩技术、数字存储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和网络技术等。一般来说:非线编辑系统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支持视频和音频的硬件系统;二是操作系统和用户图形界面;三是支持多媒体数据的系统软件平台。在学时采访的同时,我也初步掌握了后期编辑的制作过程:采集素材、主持人播音、配口导、配音、添加字幕、同期声合成、画面与声音的一致、审核、送到播放中心。可以说一条新闻到此制作完成,成了独立的作品。

简单的说:会议新闻的主要流程是:

告知采访内容——参加会议——拍摄会议画面——写新闻稿——后期制作——局长审核。通过后才能播出。短短的一条新闻却要花费如此多的时间,每个成功都来之不易。

除了会议新闻,我还跟着记者下乡,了解农民的种植情况、家庭情况。去一些乡镇了解他们教育问题,学校的发展情况等等。记得有一次和老师采访一个植树活动。在延安的一座凤凰山上,那山好高,走了好长一段时间,天气又热,好不容易终于爬上去了,那场面可真壮观,好多标语,旗帜迎风飘扬。大家都开始植树了,全都是志愿者,尘土飞扬,笑声不断。我看着这样的场面,愣愣不知所措。这时老师告诉我,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所以找组织者了解大体情况。组织者告诉我们:这完全是一次自发的植树活动,去年他们就种了好多数,这次他们不单单是种植新的树,还对去年种的树进行培育,浇水、除杂草。老师说遇到这类情况,多取些全景,并对其中某人的种树过程进行跟踪拍摄。然后对其中的志愿者进行采访,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与心得。然后我配合老师进行采访,在老师的指导下拍摄一些画面。将进中午的时候,采访才结束。其实,每次采访都有许多不懂之处,都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明白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更加努力。

而且,我还特地学习了虚拟演播室的使用。虚拟演播室与传统的演播室不同,它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视频技术把实际存在的景物图像和计算机生成的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人工图像实时的合成,形成了一个完全真实的三维视觉效果。受益匪浅。

篇11

拍摄新闻现场时,先从会场的大标幅和全会场开始取景,接着对出席此会议的主要领导取特写镜头,从不同的角度对在会场在座人员进行拍摄。我也学会了一些拍摄技巧:拍摄画面时一定要稳定,保持画面的流畅,每个画面停留的时间应该保持在10秒左右,宁可长一点,这样方便后期剪辑。会议新闻的画面应该具有全景、中景、近景,同时新闻画面的构图与新闻画面的镜头语言必须一致。

对于同一个事件,怎样抓住事件的关键,简明扼要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良好的文字能力是首要的。而新闻稿的写作必须是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必须交代起因、过程、结果。而会议新闻一般开头会写:某年某月某日,我区在某地召开了什么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某某重要领导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正文则摘取该领导所讲的内容。内容的引出又有一般的写法:职位姓名指出,职位姓名强调,职位姓名要求。如写副区长李志锋指出……写完正文后,结尾一般还会写,某某等人也应邀出席会议,并对什么事情或人物进行奖励。

最后就是后期制作了。一般采用非线性编辑。非线性编辑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它包含了电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主要领域,即音频处理技术、数据压缩技术、数字存储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和网络技术等。一般来说:非线编辑系统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支持视频和音频的硬件系统;二是操作系统和用户图形界面;三是支持多媒体数据的系统软件平台。在学时采访的同时,我也初步掌握了后期编辑的制作过程:采集素材、主持人播音、配口导、配音、添加字幕、同期声合成、画面与声音的一致、审核、送到播放中心。可以说一条新闻到此制作完成,成了独立的作品。

简单的说:会议新闻的主要流程是:

告知采访内容——参加会议——拍摄会议画面——写新闻稿——后期制作——局长审核。通过后才能播出。短短的一条新闻却要花费如此多的时间,每个成功都来之不易。

除了会议新闻,我还跟着记者下乡,了解农民的种植情况、家庭情况。去一些乡镇了解他们教育问题,学校的发展情况等等。记得有一次和老师采访一个植树活动。在延安的一座凤凰山上,那山好高,走了好长一段时间,天气又热,好不容易终于爬上去了,那场面可真壮观,好多标语,旗帜迎风飘扬。大家都开始植树了,全都是志愿者,尘土飞扬,笑声不断。我看着这样的场面,愣愣不知所措。这时老师告诉我,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所以找组织者了解大体情况。组织者告诉我们:这完全是一次自发的植树活动,去年他们就种了好多数,这次他们不单单是种植新的树,还对去年种的树进行培育,浇水、除杂草。老师说遇到这类情况,多取些全景,并对其中某人的种树过程进行跟踪拍摄。然后对其中的志愿者进行采访,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与心得。然后我配合老师进行采访,在老师的指导下拍摄一些画面。将进中午的时候,采访才结束。其实,每次采访都有许多不懂之处,都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明白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更加努力。

而且,我还特地学习了虚拟演播室的使用。虚拟演播室与传统的演播室不同,它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视频技术把实际存在的景物图像和计算机生成的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人工图像实时的合成,形成了一个完全真实的三维视觉效果。受益匪浅。

篇12

先说说选材(新闻稿件素材)思路。以政治家办台的理念,一组好的新闻编排要以“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抓手来选择新闻稿件。广播不同于新媒体,不能猎奇,不能随意转载,新闻编辑在对稿件选取时要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稿件统统排除在外。即便有一些负能量的稿子,也要重新编辑、编排、整体统筹。例如,营口新闻之声《1062早新闻》当中的民生新闻,每到周末稿件相对较少,10条稿子中,有5―8条是负能量的。编辑经常问:怎么办?笔者认为:宁缺毋滥。如果负面新闻占比一半以上,这组新闻稿件的选择就是失衡的、失败的、失信的,是不符合导向意识的。作为主流媒体之一的广播要清楚地知道:当今中国社会道德基础是坚固的、是非标准是分明的、主流道德是向上的,不能让所谓“道德滑坡论”站住脚。结合“中国好人”“辽宁好人”,营口广播新闻也开办了《营口好人》专栏,每期3分钟,既有省市道德模范的先进人物,又有小学生和耄耋老人的小人物,他们来自营口市各个阶层,百期《营口好人》栏目,不仅讲好了这些好人的故事,还请百名好人自己发声,大大增强了收听效果,弘扬了社会真善美,传播了满满的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了舆论,体现责任与担当。

接下来说说编排形式。新媒体时代,由于信息源的趋同,“同质化新闻”充斥着各家媒体,那么新闻节目是否具有吸引力、有可听性,很大程度上就要取决于编排形式。编排并非只是理出一个播出的顺序,而是传达内容的积极手段,如果将一档新闻节目比作一桌盛宴,那么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新闻报道就好比是一道道菜肴,而新闻编辑就是这盛宴的掌勺厨师。同样的原料,不同厨师烹制出来的味道会大不一样;同样的菜肴,不同的上菜顺序、不同的荤素搭配给食客带来的感觉也会完全不同。随着新闻节目理念和节目形式上的变化,新闻编辑的编排就不仅仅局限在文字修改、编辑上,还要有新的思维方式、独辟蹊径想出“新点子”进行新闻内容的重新编排。要关注民生、贴近生活,为听众提供与时代紧密相连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信息,在第一时间抓住听众的兴趣点,并将其凸显出来,这样才能充分展现新闻节目的特色,满足听众需求。作为中国第一新闻广播频率的中央电台中国之声,每天早六点半的《全国新闻和报纸摘要》成为新闻节目编排学习的典范。提要+时政资讯(含新闻链接)+各类录音新闻+节目预告+全媒体扫描、一句话观点+各地资讯+国际+预告,有消息、有音响、有场外记者、有评论、有专家……编排形式可谓琳琅满目。2016年,辽宁新闻广播也对早间《全省新闻联播》节目进行了编排上的创新,引入了带有辽宁声音的《谋振兴、促发展》,带有民生情怀的《家》和《全省天气预报》,听众们反映:辽宁新闻听起来内容更丰富、更深刻了,形式更接地气儿了。作为地方新闻广播,营口新闻之声紧跟上级台的步伐,2016年改版后,对早新闻板块节目进行重新大调整、大编排。一个小时的《1062早新闻》板块,既包含营口新闻,又有国内外新闻;既连线场外主播介绍“昨夜今晨全资讯”,又连线气象主播“说天气”;既有一男一女新闻主播热点新闻评论,又提前采录“新闻观察员点评”,形式变换、内容突出、层次清晰,让人听后耳目一新。但节目编排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也不能是一劳永逸的,当听众感到听觉疲劳时,就是新闻编排该创新之时。在编辑工作中,如何把新闻节目编排得新颖、有张有弛、节奏和谐、生动活泼,使听众自始至终保持强烈的新鲜感和浓厚的收听愿望呢?

一、内容提要的选择

提要是吸引听众、浓缩信息的作用,通过节目的预告让新闻能够吸引听众进行频道、栏目的提前锁定。通过提炼一个个简短、生动的标题进行悬念制造,来吸引听众、激发听众的兴趣,增加其可听性。“将庞杂的素材新闻进行合理提炼,从剩余的材料中发现精华”。值得注意的是:广播新闻编辑一定要避免从某些互联网上或报纸上采取“拿来主义”的方式,将一些很有噱头、很雷人的标题直接用作广播新闻提要,这是不足取的。众所周知,书面语言大都不适合广播语言,看懂未必能听懂。例如“铁矿石需求难增量、期价后市料震荡”“行走里约,安全防范不能忘”,这两条提要的文字看起来略懂,听起来就很生涩、难懂。因此,广播新闻编辑要力争自己创作、提炼出适合广播语言的内容提要,用百姓朴实的语言去表达,力求直接、简单明了、贴近群众。

二、编排节奏的把握

现代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甚至休闲的节奏也越来越快。广播新闻的节奏也应与之相协调,因此,编排节奏成为广播新闻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需要广播新闻从业者认真思考。广播新闻编排节奏的原则,新闻节目不是综合节目,每条新闻的性质、价值、重要程度不同,在整个节目中需要安排的位置长短也就不同,编排节奏要在轻重、快慢上加以把握。广播稿件中,常见的广播新闻题材有消息、通讯、特写、现场短新闻、录音报道等。这些稿件写法不同,反映的内容也大多有各自的要求。因此,新闻编辑要站在播音员及主持人的二度创作的高度上,分清题材,确定时长和字数,语言表述是昂扬还是低沉,抑或是平缓。之后,播音员再确定播音语速。这样,则能恰如其分地表现稿件内容,展现稿件的内涵。另外,听众中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的人对新闻的理解能力是不同的:老年人听力差、反应速度慢、记忆力减退,他们的听觉和识辨能力往往不及年轻人,文化水平低的人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一般也赶不上文化水平高的人。所以我们在选择、编排稿件时要兼顾大多数听众,不能一味追求紧凑、追求快。有些新闻编辑为了追求信息量大,在有限时间内编辑出超常规的内容,上下前后极其紧凑,殊不知,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说的和听的速度都有一个极限。说话的速度太快,耳朵就会跟不上嘴巴,听的人领会理解就会发生困难。而且语速太快,就会给人造成压力,使人紧张,从而也影响人们的理解。比如有一位听众在给中央台的信中反映:《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的播音员在播报新闻时,播音速度快得惊人,像雷声滚过,我听了简直喘不气来。快到使人喘不过气来的程度,当然就影响人们对信息的接收与领会。这里,笔者认为,不是播音员想播得快,是新闻编辑事先已经给出了这些编排内容,播音员只有提速才能完成这个编排节奏。

编排节奏由内容决定。例如,政府要令、会议公报和评论,以及社会重大新闻事件等。对于这些稿件,新闻编辑要中速掌握,自然恰当地把握节奏、把握度。否则的话,继续依照常规的程式化播报编排,则不能很好地传播新闻事件内容。总之,编排节奏事关重大,新闻编辑只有很好地认清稿件题材,做到因稿制宜,恰当地把握前后串联和衔接,这样才能使播音员准确地表达传播新闻稿件的深刻内涵,才能展现广播新闻的魅力,才能使广播媒体真正地发挥好传播作用、引导作用和教育作用。

最后,笔者要提醒新闻编辑的是:广播新闻编排实践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节目编排模式化,重要信息不突出,延展性不强,伴随地方广播节目编排的实际操作中,新闻编排往往容易陷入编排模式化,按照领导级别、会议顺序等来进行编排。这种情况常见于地方台的地方新闻节目中。相信,在“走转改”越来越深入、新闻改革越来越清晰,这一模式化会得到进一步改善,让广播新闻更有特色、更有价值,让广播媒体更加深入人心。

篇13

要善于运用捕捉细节和追踪报道等形式,把会议报道作成立体的、全方位的报道。电视新闻中的会议报道具有传播信息无可比拟的优势,它是以特有的声、画结合形式,通过流动的、鲜活的画面,让观众直接了解现场的人物和景象,看到现场的各种活动情景和事件的发展过程,所以,会议新闻可利用电视现场采访的手法,将重要的会议直观、立体地展现给观众,使观众既能直接看到现场的场面,又能同时听到现场的声音,还能感受到现场特有的气氛。

对事关全局的重要会议,我们采取捕捉新闻细节和连续追踪报道的方式,既能有效地服务于政府部门,又能更好地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能。新闻要讲指导性,比如今年大杨树镇为了宣传年初镇委经济工作会议所确定的“十件大事”的落实情况,我们专门开辟《追踪“十大事件”》栏目,采取跟踪报道的形式,时刻关注十大事件的具体进展情况,深入企业、施工现场采访、报道,与百姓促膝交流,把党和政府的决策传达给百姓,把百姓的要求反馈给领导,这样既增加了消息的新意和厚度,也深受百姓的欢迎。

要善于跳出会议、走出会场,挖掘会议背后的新闻。有的会议,本身并没有多少新闻价值,遇到这样的情况,记者要善于跳出会议,走出会场,挖掘会议背后的新闻,结合会议一起报道,把这类会议新闻做活,做得更充实。报道一个会议,首先要弄清会议的主要内容,如报道现场会、动员会,在会场上记者可将会议内容先了解清楚,等会后领导到实际工作的地方去调查研究或处理问题时,再拍镜头。如果全部镜头都只能在开会现场拍摄时,则要求记者采访主要与会者,让参加会议的人介绍会议的最主要内容。象报道工作总结会、表彰会等,最好找一些“资料”,一些与这次会议内容一致的现场画面,在报道会议时才能抓住主题,抓拍到新的、重要的、对全局具有指导作用的内容,才能写出经过认真提炼、容易被观众理解的新闻稿件,给观众一个全面、完整的印象,使电视会议新闻更精彩、更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