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声学设计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声学设计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声学设计论文

篇1

1.2系统的程序框图设计

对各个的功能模块进行分割编写,采用模块式的编写方式逐个进行分割,然后将分割编写的模块整理集合以构成一个新的系统控制程序。程序模块主要包括三个模块,第一种是实时信号采集模块;第二种是信号处理分析模块;第三种是仿真信号模块。这三种模块对系统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它们以不同的角色为系统提供服务,满足用户的需求,产生令用户满意的信号。另外,对这三种模块的编写整合构成新的程序框图。

1.2.1实时信号采集模块实时信号采集模式可以通过对信号的有效分析处理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并且实时信号采集模式可以根据用户所设置的声音格式从声卡中得到相关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保存。这种模块在开始采集数据前要注意,参数的设置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和参数设置好以后将信号选择的按钮调制实时信号档上。开始设置各个快捷按钮,如停止按钮、退出按钮、对信号的采集保存等按钮。

1.2.2信号处理分析模块设置完成应用信号处理分析模块一般是对数据进行时域分析以及频域分析。其中时域分析可分为对参数的测量、对谐波失真分析、最后是自相关分析。在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的过程中,如果单单只对信号进行频域分析,信号所具有的全部特征并不能完全的显示出来,也就是时域分析有时候不能完全满足对信号的分析,这就需要对信号进行频域分析,以更加全面完整的分析出信号所具有的全部性质。在LabVIEW中,如果要对信号进行频域分析,就要以FFT为分析的基础,才能进行具体分析。

1.2.3仿真信号模块的完成应用仿真信号模块的作用我们不可忽视,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信号都能用实际的仪器产生,当无法获得实际的信号时,可以用仿真信号作为任意频率的信号,也可以用仿真信号作为标准的信号源,对其产生的信号做信号的检测系统。这种仿真信号模块包含波形显示以及噪声的添加等功能。仿真信号可以产生一些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信号,如正弦波、方波以及三角波等。并且用户可以很据自身的需要对信号的频率、幅值、以及采样频率进行调节,从而产生用户所需要的信号。

2研究应用

整流电路中应用虚拟声学采集分析系统研究采集系统的采集性能。在整流电路中应用虚拟采集分析系统时,应该注意采样的频率要保持20Hz~20kHz之间,如果想得到更加完整较好的波形,就可以将频率控制在100Hz~15kHz之间。在整流点路中要进行对正弦先好进行整流的过程中,可应用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对其进行整流。输出信号以后接入虚拟信号采集分析系统,可以得到一些波形。事实证明,虚拟仪器的信号采集分析系统的采集性能可以达到人们所需要的理想信号。实践证明,虚拟仪器信号采集分析系统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噪声监测、信号分析以及实验教学当中。

篇2

(三)门窗设计要点演播室的门窗也应该具有一定的隔音作用,门的隔声量主要取决于它的质量、刚性以及气密性,所以门的材质一般选用质量较大的材料,因为质量大的材料隔音量也比较大。大师这种门比较笨重,现在播音室门的设计一般采用轻质材料制作,在三层13mm厚的木板中夹两层11mm厚的玻璃棉,两面再各加一层五合板和一层榉木饰面板,门框及门的边缘敷上毛毡对门缝进行密封,也能起到很好的隔音效果。播音室的窗可以设计也可以不设计,如果设计,主要考虑玻璃的材质,一般会选用较厚的玻璃,能提高隔音效果。

(四)地面的设计播音室室内地面的设计除了要有一定的吸声作用外,还要考虑美观、清洁等方面的因素。一般采用干式浮筑地面、木地板或者铺吸声地毯等,有利于降低室内的频混响时间。

(五)其它设施设备设计演播室重点设备是空调,因为如果空调排风扇的安装不当,演播室内其他所有的部分的隔声、吸声作用做的再好也是无济于事的。所以要注重演播室内空调的装修设计,一般选择中央空调时,需注意送风系统的设计,风口需要做消声处理,但是庞大的风管系统,会给温度调节和控制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整个系统不停地运转,会造成很大的浪费,运行成本很高。为了减少这些问题,可以采用令热泵送风系统的中央空调,这种运行方式可以调节空调运行时间,使用比较灵活。如果要最大限度的减弱空调的噪音,就要选购质量比较好的低噪音空调,将空调的内机安装与室外,然后再用短风管接入室内,最后对进、回风口做消声处理。

二、其他设计技巧

(一)声场均匀度控制从室内声学来看,如果反射声波扩散良好,为了取得良好的声场扩散,在设计室内吸声墙体时,需要把中高频的牺牲结构与中低频的牺牲结构区分交错布置,同时再设计一系列的形状不规则的铝制板扩散板,提高整个室内的声场均匀度。

(二)声学缺陷的预防演播室房间的设计要注意避免“声染色”问题的出现,如果出现“声染色”现象,室内一些地方的的频率可能会加强会减弱,导致声音失真,这是声学设计的一大缺陷,必须采用一些措施避免这些缺陷。一种方式是可以再播音室的各个角落做45度的切角,切脚墙面墙面要经过强吸音处理,以便消除声染色现象;另一种方式是在原来播音室吸音墙的基础之上大部分强做成强吸声墙,特别是墙角与天花板的夹角处,可以采用多层强吸音材质,提高吸音效果。一般情况下,播音室会选择第二种方法消除声染色,因为第一种方式在室内做声学切角占用室内空间,会影响本来就不大的室内空间。而第二种方法不仅节省空间,而且不会使声音出现任何失音的情况。

(三)切断固体传声的措施从物理学上来说,声音在股体内传播的衰减程度不强,而要想切断演播室墙体、门窗、空调等的固体传声,要在施工环节就加强控制,做好施工缝内落灰、落砖管理,积极改进各个节点的构造。如果施工缝间有杂物存在,容易形成刚性连接,减弱消音效果。施工过程中可以在非播音室的墙根处预留清扫口,这样可以做到一边施工一边清扫,施工完毕后再堵住清扫口,这样就避免了缝隙杂物。另外安装空调时需要挖掘管道,,这些管道穿进大小播音室时,需要做柔性连接,风管与墙体的连接处用沥青、干硬性砂浆塞实,以此来达到消音的效果。

(四)声学装修施工现在的演播室墙体一般采用超细玻璃棉宽频牺牲构造,而顶棚一般采用腔内填棉的方式来控制混响时间,以免发生声学聚焦或者长延时反射声现象,破坏使内消音效果。所以在装修时对演播室的非声学墙体的普通见白作法用弹涂法来代替,这种方法能够很好的降低长延时反射声现象的出现。

篇3

老师要想建立创新意识,首先就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如今教学的现状就是一个老师任教的科目通常是比较固定的,时间久了之后难免会产生松懈的想法。所谓“温故而知新”,老师要不断的巩固原有的知识,打好专业基础,才能在已有的知识里琢磨出新的感悟。

2.汲取新的知识,更新原有观念

服装设计一般是随着潮流不断的发展变化,要想设计的衣服时尚,任课的老师就需要通过不断的加强自身的知识面,结合时代的发展来不断的更新设计观念。只有老师建立创新意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当季的时尚会来总结如今的潮流走向,不断的提高自己对时尚的认识,总结出新的服装设计经验,以便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勇于挑战自我,创造科研成果

创新意识不仅要靠专业知识和观察时尚会来培养,还需要老师不断的挑战自我,勇于创造科研成果。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老师的创新意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有利于教师对自身的知识进行巩固,同时还可以在通过跟别人的交流过程中汲取到好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总结出新的教学心得。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如今的教学模式停留在老师一味的传授知识、学生一味的接受这个层面。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服装设计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外,还要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毕竟实践出真知。

1.将教与学巧妙结合

在如今的服装设计教学中,还是老师教学的时间比较长,老师通常在课上占有主导的地位,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学习状态。这样的情况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得越来越低,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变得不灵活,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将教与学的关系协调好,教虽然很重要,但是不能占用太多的时间,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他们有时间去吸收知识,在理解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设计。调整师生之间的关系,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鼓励学生多提问,激发的学习积极性,开拓他们的思维发展。

2.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如今的科技水平发展较快,在教学中也应当进行适当的应用来提高教学的质量。老师需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观念,不再是枯燥的板书和文字教学,不再是一味的照本宣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设备来进行更直观的教学,通过播放视频和音频、PPT等,方便学生更容易接收新的知识和时尚信息。

3.积累更多的灵感来源

服装设计的灵感可以来源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因此只学习专业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还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的文化知识,比如艺术、歌曲、文学等。通过这些方面的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比如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放一首古典的歌儿,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服装设计。在学生设计好之后老师要对每个作品进行评价,不管设计方案的好差老师都应当对学生予以鼓励的态度,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发散他们的创新思维,让他们有信心设计更多更好的作品。

4.将服装设计教学融入实践

篇4

(二)教学目标要求不同

以前的教案强调教学的目的性,要求不能超纲、偏纲,以前上课时也常听教师说这道题超纲了等。这种教案限定了教师创造发挥的余地,设定了学生学习的上限。现在的教学设计则不同,它没有限定上限,教师有了较大的创造发挥的余地,它设定了学习的下限,要求学生具有某些基础知识。

(三)二者的教学分析内容不同

传统的教案更关注如何“教”的问题,侧重教教材,让学生掌握教材的知识点。而教学设计侧重“教什么”的问题,侧重用教材教。

(四)二者教学策略的差别

传统的教案强调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而教学设计则强调学生技能的获得。

(五)二者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不同

传统教案的教学过程注重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学生则是被动接受,不能体现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的安排上注重的是师生互动。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以前的教案与现在的教学设计从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动与调整。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来安排教学,注重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双重培养,对于学生的发展更合适。

二、怎样进行教学设计

(一)前期分析

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包括这节课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本节课有哪些教学内容,学生的情况等,这些内容我们都要提前做好准备。1.教学目标的制定。制定教学目标就是要解决“我要去哪里”的问题。教学目标以三维教学目标的形式展现。包括知识、技能、情感三维目标。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教学目标的表达为“通过……的学习能说出……”“通过……的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能使用“使学生掌握……”等表达方式。“通过……的”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这些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课标要求,体现实际,学生能够达成。同时制定目标尽量使用课标中要求的行为动词。2.教学内容分析。对教学内容的分析要从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进行,要对本节的重难点进行分析。3.基本概念分析。设计教学设计时我们要对本课概念与课标列出的概念的关系进行分析。4.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对本节课有联系的知识了解多少,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学生的实际经验、能力,教师都要进行分析。及所谓的备学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要使一堂课获得成功,就要对学生的情况分析透彻。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前期分析准备好了,下面就进行教学过程的分析部分。制定教学过程,其中包括教学内容的确定,学习方法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如何与媒体整合在一起。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先将这一节课的板书设计完成,再根据板书设计完成后面教学过程的设计。在一堂课的实际教学中,首先我们要设计如何导入新课。如,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生物知识和情况,运用这种方法导入增添新鲜感,从而使他们感到课堂活力。如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课,可以这样导入,菜市场或家庭中新鲜蔬菜放置一段时间后会萎蔫,我们怎样让它新鲜起来,学生会提出方法,喷水或将蔫了的菜放入清水中浸泡,这样教师就会以此为契机引出这堂课的教学。还可运用问题探讨导入,这种方法可活跃学生的思维,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可利用课本上的问题探讨。策略一,先吃鸡再吃玉米。策略二,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问题提出后,学生会热烈地争论,教师给出提示,由于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渐递减,因而能量相同的食物,动物性食品比例越高,意味着消耗的总能量越多。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切入了这堂课的教学。故事导入,包括科学家的故事,包括本节课的小故事,这种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是很适应的。总之,教学引语,要起到凝神、起兴、点题三个作用。成功导入新课,就开始这节课的学习了,即师生互动部分,如何来安排这节课的教学,我们运用哪些教学方法,选择哪种教学媒体来辅助教学,在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都要提前做出安排。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中比较适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及问答法)、实验法、演示法(常用的有实物直观,如活的生物标本;模相直观,如模型、挂图、黑板画、幻灯、电影和录像等,语言直观,语言与直观教具的配合,语言的形象话、讨论法(常用小组讨论法)、探究法(这是目前提倡的学习方法。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不过此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使授课教师感到时间紧迫,所以在教学中要适当的应用)等,在这部分的教学设计中我们要思考这么设计学生能否与教师形成互动,教师如何运用语言方法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回应。教学设计完成后,我们要试行该设计方案,看是否适应所教学生。

三、试行教学设计方案

,并对方案进行评价评价出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实施结果(对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及时的修改、补充、完善)写出本节课的教学感想、心得、体会。

篇5

学生不能只是光靠读书就能够无忧,学校工作者更多的应该向学生和社会靠近,不能只是让学生生活在象牙塔里无忧无虑。社会对于人的要求是很大的,我们的学生不应该只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教会学生社会的常识,对于大学生更加应该让他们认识社会的残酷性和现实性,其实在学生很小的时候就应该去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从小让学生对社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日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很高的,学生从很小的时候就会让学生去进行一定的社会调查活动,去学习怎么进行物件的运行,整个工作流程是如何运转的,不得不说日本在这方面做得比我们国家要好的多。

三、增强学生现代通讯知识技能方面的培养

因为现代信息通讯的技能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能力,对国民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和谐发展、社会平等和公共的参与,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满足终身学习的需求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人才的现代信息通讯方面的技能,已经成为不少国家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的重要手段。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前面已经讲过了通过科学研究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创造力不是只有少数人所具备的特殊才能,而是绝大多数人必须都拥有的潜能。关键是你怎么能够通过科学的教育把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多年来国内外在基础教育、推进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方面是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第一、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给予高度重视;第二、要为学生构建知识基础;第三、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第四、培养创新性的教师;第五、改革课堂教学;第六、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第七改革学生的评价方式。

篇6

2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提高实验设计思维品质

高分子精细化工实验设计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实验原理并在不同情境下灵活迁移,运用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等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设计出实验新方案的能力。综合、设计性实验着眼于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验理论原理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学生自己设计完成实验项目。该实验教学模式可充分激发学生形成实验设计的观念和意识,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到高分子精细化工课程中高吸水性树脂章节内容时,可提供不同的实验原料和条件,要求学生通过所学的影响吸水性性能的结构因素知识,设计合成不同的高吸水性树脂。学生通过设计性实验的过程加深了对吸水性树脂的合成方法及影响因素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实验设计的过程的进一步了解。

3开发开放型研究性实验,形成实验设计能力

开放型研究性实验通常是以科研实践为主题,让学生自由支配时间进行新实验的创新设计或是传统实验的更新和改造。教师可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开发开放型研究性实验项目,以课题组为组织形式,让学生查阅资料确定实验方案,自行地进行实验设计。这彻底打破了学生实验“照方抓药”的传统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进一步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充分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独立科研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自主发展,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例如,聚酰亚胺类材料具有高强、高膜及本质阻燃等特性,是本课程中的一类非常重要的高性能材料,让学生掌握该材料的制备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该材料的制备周期长,从聚酰亚胺的预聚体聚酰胺酸的合成、铺膜到膜的热环化需近3天的时间。为此可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开发“聚酰亚胺类高性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开放型研究性实验项目,让学生自己查资料确定实验方案和实验计划安排,进行相关实验。这种研究性实验项目不仅能充分锻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能力,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4将现代仿真技术引入实验教学,开拓实验设计思路

一方面高分子精细化工实验中功能高分子的合成实验耗时长,而实验教学课时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实验条件以及学生实验能力的限制,对设备及技术要求较高的实验项目无法开展。针对这一现象,可将现代仿真技术引入高分子精细化工实验教学中。学生可以在仿真机上模拟高分子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状态,感受实验室操作与工业化大生产的差异,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例如高强高模纤维产品的制备,首先要通过聚合反应合成相应的聚合物,再经过纺丝及一系列的后成型阶段才能制成,整个过程对设备和技术都有很高的要求,实验室很难重现整个加工过程。可用仿真技术展现高强高模纤维的合成及纺丝技术,可使学生亲身感受高分子精细化工实验技术和实用价值,能强烈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5构建科学的能力评价体系,促进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

建立科学完整的实验成绩评价体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促进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高分子精细化工实验成绩的考核主要以实验报告为主,这种考核办法重实验报告,轻实验过程、操作技能及创新能力等,缺乏全面、客观的考察。为此,我们建立了一套符合高分子精细化工实验特点的评价体系,采用平时考查和期末考查相结合的方式来综合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和能力。其中平时考查又分为课堂实验和开放型实验两部分,分别占总分的50%和30%。课堂实验的考查主要是通过预习报告(占总成绩的10%)、实验过程(占总成绩的30%)、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10%)等形式对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处理等能力进行考查。开放性探究实验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创作能力以及实验效果等。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20%,主要分为实验操作和笔试两部分。这种考核体系侧重于实验过程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较为公正、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成绩,可有效地促进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

篇7

(1)“实验目的”就是对一个现象或是一个规律(定理、定律等)进行再验证;(2)“实验原理”就是验证物理现象、规律所依据的理论根据;(3)“实验仪器”就是再现物理现象或规律时所用的设备;(4)“实验步骤”就是验证物理规律时的操作过程,做实验要按着实验的步骤一步一步进行操作;(5)“记录与计算”就是通过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进行记载,根据数据进行计算或绘图,由此可得到结论;(6)“实验结论”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与理论、规律应该是一致的,不一致要找原因……通过实验,使学生对物理实验过程产生一个初步的认识。让学生知道,验证物理现象、规律要有一定的理论根据,要用实验设备按照实验步骤去进行……

3引导学生对物理实验进行初步设计

首先,根据实验目的、原理,引导学生去研究、讨论,想办法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物理现象或结论。例如,我们把“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验证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测定木块动摩擦因数”等简单实验,让学生根据学到的知识去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胡克定律”等规律是不是正确的……开始设计时,为了让学生有个大致的方向,我们把传统的实验报告改了一下,印刷后发给学生预习。例如,我们把原来的实验题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改成了“设计并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把实验目的增加了一项“能设计出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方案”。实验仪器除原来的仪器外,增加了一些相近的或无关的仪器供学生选择。例如,(可选)“图板、木块、测力计、橡皮筋、线绳、直尺、天平、弹簧、钩码、秒表、直尺、天平”等。实验步骤改成了“实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填写、并写出他们设计的想法和步骤。其他的实验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实验设计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按要求完成对该实验的设计。为了设计实验的可行性,我们先分小组进行设计,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同学们各抒己见,说出设计思路和所用仪器,经过小组全体成员讨论,意见达成一致后写出设计方案,交给教师审阅。教师对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的要给予纠正,启发他们设计出更合理、更完善的方案。对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教师就让他们进行实验验证。经过四、五个实验设计,学生就能对实验进行初步设计了。学生通过讨论,经过交流与合作,也学会了“在合作中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的合作精神”。

4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让学生自己独立设计实验

学生对前面的实验设计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教师要进一步提高实验设计目标,让学生自己独立想办法设计实验,对物理现象进行验证。如在讲授完成安培力之后,两根平行放置的通电导线的相互作用力如何?是相互吸引的还是相互排斥的?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对导线的相互作用力进行验证。这是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进行设计。学生们根据所学习的知识,结合前面设计实验时的思路,大多数同学都能够写出较合理的设计方案。比如,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所用设备、实验过程、方法等。经过教师指点,选择一些合理的设计让其进行验证……对于这个实验,大多数学生设计的思路是正确的,而真正能验证成功的不多。学生设计实验时,设计方法是正确的,但是很多没有效果,原因是学生没有考虑到安培力的大小,也没有考虑导线之间的距离。他们用的导线往往太粗,导线的距离放置得又太远,以至于导线间的相互作用力不明显,观察不到实验现象,这一点学生往往想不到……这时教师要对学生设计的实验进行指导。告诉学生:导线间的作用力很小,因此,导线距离不能太远;选用导线时,用细、软导线效果明显一些;使用电源时,避免过载,要用一个滑动变阻器,限制电流过载……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就能看到实验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同时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同样,根据电阻串并联规律,让学生设计“扩大电流表量程”“扩大电压表的量程”的实验设计方案,经过教师指导,学生也能够进行设计。除此,我们本着“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完成了“水火箭设计与发射”“静电屏蔽”“用传感器控制温度”“用电解法测定元电荷”“研究弹簧振子的周期与小球质量的关系”等项实验设计。这样,学生们根据已学习到的知识和教师的指导,就可以设计多个物理实验了。

5建立一套激励机制,激发学生设计实验的积极性

我们有完善的制度来督促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在学生刚一入校时,就给他们介绍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和我校要求很高的实验技能。要求所有物理实验的一半以上由学生独立设计;对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完成情况要有记录,对能设计出实验的提出表扬,对不能设计的加以督促、并给与鼓励,促使他们进一步去设计实验;要求学生必须设计四个(大约学生应设计实验的一半)以上的,实验成绩才能合格,六个以上才是良好;八个以上是优秀……我们要求实验设计成绩合格的学生才能参加实验会考;实验设计达到良好和优秀的才能评选优秀班干部和优秀毕业生等,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设计实验的兴趣。

篇8

有了恰当的毕业设计题目,设计如何进行,直接影响毕业设计效果。笔者认为设计应进行全过程训练。这不仅是通过这些过程,使学生了解完整的设计步骤,更重要的是通过设计的全过程,使学生获得全面的训练,获得全面的收获。同时,自然也改变了部分学生认为“设计即画图、参数可随意、精度不考虑”的错误认识。对设计各阶段,笔者有以下粗浅体会。毕业设计本来对学生的目的和要求就是一综合训练。既然是训练,就不允许取巧,走所谓的“捷径”。并且训练须是全过程。在进行每一个设计步骤或不同的设计阶段,学生都会获得不同程度的体会和感悟,这对他们即将从事专业工作有益处,而这些在课程学习阶段可能没有获得或体会不深刻。尽管学生在毕业设计前已经历过几次课程设计,但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不知道设计步骤及设计的各阶段都完成什么任务。对毕业设计一人一题,独立完成信心不足,不知道如何去分析,满足设计给出的功能、参数及指标。面对毕业设计很茫然,无从下手。故毕业设计从头开始,全过程训练很有必要。

1)现场调研和查阅资料阶段。面对问题应作哪些分析、从哪些方面入手,现场需要重点看什么、了解什么,需要查阅哪方面,针对什么问题的资料,获得资料的来源及途径。理论和实践会让他们打开眼界、提高认识、开拓思路,为制定可行性方案作相应的准备。经过这阶段工作,他们会体会到设计不是上来就画图,也不是闭门造车、凭空想象。

2)方案、系统设计阶段。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现场调研、收集资料,为实现设计要求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寻求达到设计要求的不同途径,从而制定出不同设计方案。再对不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各自的优劣,筛选、最终确定方案,作出总体布局图。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指导教师帮助学生多方面分析,使其明白方案优劣可能导致的种种结果。使他们意识到设计工作从一开始就不能有半点马虎,认识到方案制定、筛选对整个设计的重要程度,学会综合考虑问题,重要问题如何分析,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3)参数设计阶段。此阶段同样需要运用所学专业基础及专业知识来完成参数设计。经历这一过程,学生便懂得,设计必须具有理论支撑,设计的参数必须具有可靠的理论依据。设计中也逐渐知道,用哪门专业基础课、哪门专业课去解决哪方面的实际问题。设计中不仅运用现有知识,有时还需要学习一些教科书上没有的新知识来解决设计中的问题。故设计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在带着问题不断学习、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中,得到锻炼、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在分析、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也会感到设计工作并不枯燥,还有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自然改变了对设计参数随意的不正确认识。绘图是表达设计者意图的方式,如某题目仅要求完成总装图或两个以上部件图,似乎学生设计工作量很饱满。但仅有装配图不能加工零件。且学生不设计零件,他们所学的多门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方面知识便不能在设计中得以充分应用和体现,还可能继续认为“四年中学到的不少课程在设计中没用”。并且零件设计过程中可能发现系统设计中存在某些问题,需要重新考虑和修改装配图。这种情况对初学设计者更是发生的可能性大。若没有零件设计,便少了一些验证系统设计合理性的途径。故通过系统设计和参数设计,使学生体会到系统设计与零件设计相互关联以及零件设计的重要性。

4)精度设计阶段。机械产品上述设计完成后,尽管前面设计都合理,但零件需要制造、装配。一般来说,零件上任何一个几何要素的误差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其功能。因此,必须进行精度设计。即使有些零件属于无需注出精度,但也须在图纸中有明确说明。在这一阶段,学生应学习如何根据产品的使用性能要求、制造条件、确定零部件几何要素允许的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即给出相应的精度要求。多年的毕业设计,仍然反映出学生不重视精度设计,不少学生图纸上没有该有精度的要求,图纸上重要、关键之处距合理精度要求相距甚远。这已经不是合理不合理的问题,而是错误或荒谬,且有些学生对出现的问题并没有认识到问题所在。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是指导教师重视,再要求学生重视。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功能要求,查阅相关资料,类比各种条件、状况,细致地完成精度设计。经过该阶段的要求和训练,应使学生明白,设计不是不考虑精度,而是设计者不能小视的重要任务。设计者必须建立较强的精度意识。完整的毕业设计过程,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综合的基本训练。每一阶段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体会和新的认识。在学生们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途径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为即将从事的工作、学习奠定了基础。

篇9

1.建立科学教学构架,开设生态设计课程

环境设计教育教学改革应将重点放在生态设计理念的培养方面,将生态设计相关课程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不是在设计课程中给学生讲一些概念性的理论就能使学生完全理解生态设计理念,生态设计教育要具体落实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根据居住区景观设计、街道区景观设计、商业区景观设计、滨水区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各种不同的环境专题设计课程,结合设计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倡导适度设计,逐步使学生形成一种从生态设计的角度解决环境设计问题的思维习惯。最终使学生在今后的设计过程中树立科学的设计观,秉持生态设计理念,探索低能耗、低污染的环境设计方法和途径。教师应是生态设计教育的倡导者和实施者,只有谨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教育者,才能将生态设计的可持续观念深深植入学生的大脑。教师言传身教所传递的信息将会影响学生未来的环境设计观,这是一种倡导保护生态环境的正能量,相信这种力量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建立科学教学构架,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可持续设计,就要优化课程体系,适当增设生态设计课程。教师应遵循“理论—方法—实践”的环境生态设计教学思路,尽可能在大学二年级以前开设诸如设计学概论、环境学概论、城市规划原理、景观生态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使学生建立基本的目标概念和设计观念。在大学三、四年级时,应系统地将生态环境策划、生态环境元素、生态设计方法、生态设计法规融入环境专题设计课程教学,并辅以一定的实验教学与实训实务等。

2.树立生态设计意识,积极感知生态环境

树立生态设计意识,需要培养学生形成一种生态观的设计思维习惯,积极感知生态环境。在课堂教学中,生态设计的内容是核心,教师要适时、适当地将生态设计理念及其重要性传递给学生,从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任何给定的设计中,学生都要仔细分析生态给环境中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水景、人群等带来的价值,不是先设计环境中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再考虑生态性,而是要从生态的角度进行环境中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的设计。环境设计绝不能脱离生态理念而凸现个性创意,任何时候都要从塑造生态环境的角度创造环境的构成形式。另外,对于环境设计的创作成果,师生也不能只注重方案多么个性,效果图多么漂亮,构成形式多么震撼,而要学会关注环境的长期寿命,即通过生态观与环境的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当这种生态设计理念真正深入人心,学生才会在作业训练或设计实践中更积极地感知生态环境,认真思考设计与环境的关系。

3.关注设计生命周期,节约能源物质消耗

以往的环境设计教育中,对于环境外在形象、功能特点、艺术感的训练较为偏重,而材料、构造、工艺、技术等课程由于与实践脱节,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难以理解和消化。因此,材料、构造、工艺、技术等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学习的软肋。虽然许多高校针对这类知识设置了一部分材料、构造、工艺、技术等方面的课程,但是其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材料、构造、工艺、技术等知识是设计立意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倘若在设计作品中所使用的材料本身就缺乏生态观的考虑,那么整件设计作品的生态性将荡然无存。在材料选用方面,具有生态性的材料形式非常讲究,环境设计师应尽可能地采用当地材料和自然材料,因地制宜地选择合理的构造技术和建造形式,同时以能循环使用、降解再生的材料为主,并且高度重视环境的使用寿命。在环境设计中,自然景观元素和生态系统保护显得非常重要,如自然水体景观、原始森林的保护,应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以及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通常情况下,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能源和物质的消耗,设计师应视自然资源为宝,在环境设计中合理地利用自然中的光、风、水体、植被、土壤等,使其服务于环境的新功能,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如,一些西方国家的环境设计将关闭的工厂和废弃的场地注入鲜活的生命力,使其利用生态技术恢复后再次被人们使用,成为市民追求时尚潮流的休闲娱乐场地。因此,设计师应充分关注环境设计的整个生命周期,减少能源和物质的消耗,包括材料选择、构造技术、施工建设、使用管理和废弃过程,这样会大大降低环境设计场地的耗能和耗材,实现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回归自然、舒适健康的美好愿望。

4.把握生态设计原则,尊重自然环境设计

篇10

2.对社会实践的认识。

第一,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大学生在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分别有45.74%、45.13%、36.61%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大学生开展的社会实践广泛性不够、持续时间短、操作不规范。导老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力度不够。56.42%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过程中指导老师的指导对他们的影响很大,但指导老师的实际指导次数有限,指导效果不明显。大学生社会实践没有得到社会的足够支持。63.14%的大学生认为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没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第二,用人单位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不高。46.15%的用人单位认为制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蓬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参与率不高。社会实践普遍存在持续时间短、广泛性不够、操作不规范、功利心过强的问题。65.38%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学生在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持续时间过短,未能达到实效,19.23%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广泛性不够,且操作不规范,23.08%的用人单位则认为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的功利心过强。社会实践内容缺乏创新、规划不够科学。42.31%的用人单位认为当今大学生所开展的社会实践主要问题在于社会实践内容形式缺乏创新,34.62%的用人单位认为主要问题在于社会实践缺乏科学规划且社会实践制度落实不到位。社会实践后期宣传工作呈现良好态势。数据显示,仅有11.54%的用人单位认为社会实践后期宣传不力,说明用人单位高度认可当前社会实践的宣传效果。

3.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开拓视野。调查显示,51.16%的学生对“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这一社会实践的核心思想的体现表示较为赞同,60.03%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个人走向社会,另外,分别有32.56%、36.61%、33.33%、6.37%和21.53%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能够了解民生、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投身志愿服务活动、了解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这直观的说明了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开拓视野。社会实践对大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58.31%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50.04%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社会角色的转变,39.88%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社会实践能够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数据显示,73.43%的同学认为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之间关系较大。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有助于其就业。数据显示,42.31%的用人单位均认为企业更愿意招收社会化技能高的大学生,他们具备较强的发展潜力,对社会也更加了解,进入企业以后会更加务实肯干,这对企业来说能够减少初期培训成本。在大学生应聘时,26.92%的用人单位最看中大学生的学习成绩,7.69%的用人单位最看中大学生的参与竞赛情况,而65.38%的用人单位最看中大学生参与的各种实践活动,这些数据表明大学生在校期间不能一味的关注学习,还要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化技能,这样才能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有助于其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大学生的看法不同的是,76.92%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其自身的成长非常有帮助,96.15%的企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表示支持。表明绝大多数的企业对得到过社会实践锻炼的学生表示高度认可,并赞同高校引导学生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4.社会实践与社会化技能之间的相关性。

大学生的团体意识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了良好体现。46.82%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团队在整个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的作用较为明显,这也充分说明大学生在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自身的组织、协调、合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即社会化行为技能得到了提升。社会实践能够使大学生的社会化技能得到提升。数据显示,68.13%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能够锻炼大学生的交流能力,即社会化语言技能,53.92%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能够锻炼大学生的合作能力,即社会化行为技能,51.77%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能够锻炼大学生的适变能力,即社会化思维技能,这足以说明,社会实践能够不同程度地使大学生的表达、交流、沟通、组织、协调、合作、观察、适变、创新等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即社会化技能得到提升。社会实践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化技能。数据显示,76.92%用人单位表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其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联系很大,76.92%的用人单位认为社会实践有助于锻炼大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能力,61.54%的用人单位认为社会实践有助于锻炼大学生的适变能力,综合起来即大学生的社会化技能,同时也有少部分认为社会实践有助于锻炼大学生的表达、组织、协调、合作、观察和创新能力等。这表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有助于提高其社会化技能。

二、对策与建议

1.规范管理,引导大学生自觉有序参与社会实践。

高校作为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主要管理和指导部门,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洞悉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现状和学生的相关需求,加强对社会实践的指导和引导,使社会实践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化技能。同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解决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注重社会实践指导老师的重要地位,尽可能地为学生解决实践基地、资金等实际问题,并需要通过规范管理,从而引导大学生自觉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2.加强选题指导,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社会实践选题对于社会化行为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不同的选题,其重点难点不同,对象不同,实践方式不同,实践效果不同,对于社会化行为技能的培养自然不同。因此,高校应制定政策,鼓励大学生以团队形式开展实践,加强组织、协调、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实践选题上,引导学生注重与社会热点相结合,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社会民生相结合,增强实践的科学性和培养能力的针对性。同时,指导教师对于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发挥着重要作用。指导老师应注重指导大学生观察与思考社会现象,带领学生认真分析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思考所学专业与社会工作的关系、思考自身职业规划,从而指导大学生主动调整自身的学习重点,实现自主创新发展;在社会实践后,应注重指导学生总结提炼实践成果,以研究报告或论文的形式将实践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并积极将理论成果向相关单位反馈,从而对社会发展和工作推动发挥更大的作用。

篇11

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而言,就是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知识结构,结合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所做的方向性的方案。在高等学校引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大学生明确职业理想和目标,培养职业岗位能力,并能够推进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

1 确立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所从事的工作部门、工作种类和事业成就的向往和追求。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是迈向事业成功的第一步。目标引领未来,目标激发潜力。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的观点,人要成就什么样的人生,取得多大的成就,常常取决于人是否有明确的理想目标。

对大学生职业理想的引导和教育在新生入学后就应该展开。大学新生需要全面了解所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围绕该专业可能涉及到的职业、职位进一步的认识和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进而初步确定自身的职业目标和方向。在初步确定了自己的职业定位后,应该围绕选择的职业,制定职业体验计划,对今后欲从事的职业和职位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通过职业体验和职业访谈,对这个行业和相关的职位进一步分析和了解,熟悉这一职位所要求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根据职业体验和职业访谈的结果,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原来的职业规划目标。

2 推进开放性教学

随着职业理想和目标的逐渐清晰,大学生要紧紧围绕自身职业发展这条主线,进行有目的的知识积累、职业素质积累和职业能力培养,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习生涯规划,改变原来学习的盲目性、被动性、静态性,职业和学习规划也随社会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

2.1 课程体系的柔性化。

长期以来,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过于整齐划一,刚性有余,弹性不足。一本教学计划往往一定下来就是若干年不变。僵化单一的教学计划不仅束缚了教师的活力,也淹没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创造性,“学分制”是实行弹性教学计划、倡导学习自由的最好选择。“学分制”作为国际上通行的教学管理方法,特点就是学生自主自由选科、选课、选师和选学。然而,现在一些学校的“学分制”有些名不副实,它们往往只是在原有学年制的教学计划和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的基础上部分加以修改而成,必修课太多,选修课比例太少,学生实际上并没有多少自由选择的余地。

2.2 教学内容的时代化。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主要是50年代向苏联学习后形成的模式。近几十年来虽然有了一些变化,但没有突破原有的框框。而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科技革命蓬勃兴起,导致传统学科的高度分化,出现许多互相交叉、渗透的边缘学科。许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这一巨大的变化。由于大学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太慢,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老化,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

2.3 社会实践的职业导向化。

以就业为导向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广大学生进一步发挥专业所长,提高自身职业能力,提升专业实践技能,同时也了解社会对职业的要求,找准自身差距,明确学习方向。探索以促进大学生就业为导向的社会实践组织运行机制,是符合现在大学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大学生关注焦点的,这样的社会实践才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3 培养准职业人才

受长期“学历教育”思想影响的大学生,希望在轻闲中靠学历拿工资,认为仅凭一个学历就能得到所有待遇,而用人单位则要求:要凭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的学识水平,为单位创造价值,学生的学识、能力、素质应该拿到单位就能直接派上用场,用人单位直接购买的就是这种能力,这导致学生的就业观与自己的能力水平不对接、学生的择业观与用人单位的人才观不对接、学生的学业观与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不对接。这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率的关键因素。

为了应对当前出现的这些问题,大学生需要尽早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走出校门之前,把自己锻炼成为合格的“准职业人”。所谓准职业人,就是按照工作岗位对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初步具备职业人的基本素质,即将进入职场的人。因此准职业人不仅应该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必须熟悉大量的实际操作技术或技能,可以直接上岗,为单位创造价值。

合格的准职业人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这六种基础职业能力,这是企业选择人才的普遍标准,但要想最终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大学生还要拥有核心竞争力,尽管职场环境千变万化,但是拥有核心竞争力就能掌握职场主动权。

“核心竞争力”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l)在1990年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文章中提出的,他们指出:“核心竞争力是在某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在国际经济竞争的舞台上,企业要想获得生存空间必须享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竞争优势。人生职场的竞争同样如此,不论你从事哪个行业,什么职业,你都必须具有别人无法取代的优势,在某个方面别人无法超越,这样才会获得良好的职场发展。

篇12

(一)完善实验环节

过程设备设计课程实验包含壳体应力测定、厚壁圆筒爆破和外压壳体失稳实验。此次改革在已有的过程设备实验的基础上,加设了常用壳体结构及其部件的认知实验和常用动设备的拆装实验,让学生在实验时,通过亲身观察常用压力容器和组成部件的结构和区别、它们在过程设备中的具体应用目的、安装位置以及工作过程,使过程专业学生都能对工程中常用压力容器及其部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有所了解,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增强对压力容器及其零部件的感性认识。同时对现有过程实验教程进行修订,使之更适合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课程实验也是一个检验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实践中结合课程内容、性质,合理设定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同时学时也能满足课程大纲的要求,使学生在实验中增强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且实验类型也很全面,如认知类实验、验证型、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并且不断增加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比重,如增设浮阀塔盘结构创新设计实验,管壳式换热器导流方式创新设计实验等,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在未来的计划中,将增开常用过程生产装置操作运行实验,使学生对整个过程设备和课程内容有一总体的了解和认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对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的改革

设计题目中大致包括动设备、静设备、设备控制系统三部分内容。设计内容应有以往课程设计要求的理论设计计算与结构设计内容,能体现综合运用以前学过的专业课程知识的设计方法。即过程设备设计的课程设计题目,要包括各种典型过程设备的设计方法,如选择板式精馏塔机械设计作为课设题目,该题目可选择筛板、浮阀、舌形等各种传质的组合,以完成过程所必要的传质要求。设计中还包含降液管的设计、溢流堰的设计、容器壳体材质和壁厚的选择以及内外压强度校核等各种知识,题目综合性较好,且灵活多变,可以较好地训练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现有课程设计题目基础上,尽量丰富课程设计的题目,尝试将课程设计与机械创新大赛相结合,作为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平台,以提高学生对课程设计的兴趣,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进行。依据题目的难易程度,把题目分成不同的等级,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难度的题目,成绩的划定也跟难度有关。此亦为了避免现有课程设计存在的弊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独立进行过程设备设计的能力。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过程中,为了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让学生接触工程实际,了解同类系列产品的性能、结构特点及制造过程,使学生懂得过程设备设计与过程工艺是紧密不可分割的,获得产品的有关工艺知识,我们在课程设计之前(或过程中)安排学生到相关工厂参观或者以多媒体的方式观看相关的工程案例,以此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设计思路,使设计与工程实际接轨。这样一来,既能扩大学生知识面,深化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使课程设计的效果上升到新的层次。在课设指导过程中,为了提高设计质量并使学生获得更好的设计素质训练,在设计过程中增加研讨环节,即在设计的过程中,按照进度依次提出一些议题,如换热器壳程气体出入口管直径较大,影响管束长度利用效率问题和夹套反应釜夹套加热面积达不到工艺要求等问题,让学生提出解决方案或答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开发创新意识,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完成课程设计这一重要环节。依据以上改革措施,还应对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体系做必要调整[2]。根据平时表现、设计能力、图纸质量、说明书内容和答辩情况综合评定成绩,并在这些方面修订教学大纲、教学指导大纲和质量规范标准,以规范学生重要实践环节的操作规程,提高课程设计教学质量。从制度层面保证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训练的严格落实。

(三)探索过程设备设计应用能力竞赛新模式

为检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工程实际的能力,学生完成过程设备设计课程的学习之后,举行过程设备设计应用能力竞赛,真正考察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给出设计要求,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出满足过程工艺要求的化工设备,以达到锻炼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并为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各种大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我们曾经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提出设计热力牛奶杀菌器为竞赛设计题目,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征集了20多种设计方案并有三种方案还制作了透明设备模型。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分析和完善,探究一种适合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意识提高的新模式,从传统的纸面试题形式向实际设备模型,微、小型过程设备的设计转型,并建立起一系列的成绩评定体系。使学生通过参加竞赛,对实际工程产生兴趣,并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得到紧密的结合,使学生得到创新能力的锻炼,从而满足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

篇13

本节实验课教学获2012年全国中学生物课堂实验教学展示一等奖,在其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得到了省市多位专家和同仁们的帮助,也得到了学生们的支持。回顾这段过程,倍感辛劳和快乐,其中主要心得如下。

2.1教学困惑

困惑之一:如何在实验室顺利完成此实验?蚂蚁的行为是非常复杂多变的,将蚂蚁捕捉到实验室进行探究实验,发现蚂蚁受到惊吓、失去巢穴等因素的影响,蚂蚁的行为发生了改变,常常没有出现实验设计中预料的结果。如何在实验室模拟自然环境,探究蚂蚁在最接近自然状态下的觅食行为?在自然界中直接观察蚂蚁行为是否可行?困惑之二:如何提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提出问题是探究的起点,也是产生智慧的萌芽。在教学中,教师常常重视解决问题,而忽视提出问题。李政道先生曾说“:求学问,需学问,只求答,非学问。”教师应该向美国妈妈学习:“孩子,今天上学了,给老师提两个好问题!”如何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巧妙指导,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呢?困惑之三:如何科学评价学生探究能力?评价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和发展机制,同时实验评价能力也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将其遗忘了。关于本节课的教学,教师们都习惯于实验方案的设计,其实验方案的可行性缺乏了实践的检验,实验教学中没有组织评价,从而失去了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如何有效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这也是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的困惑。

2.2创新之处

对本节课进行创新的宗旨在于让实验教学由基于传递到基于发现、由静态构成到动态生成、由个体思维到集体智慧,为此需要激发内在学习动机、开放实验领域、构建反馈激励机制、提供集体学习支持。

2.2.1在实验方法上进行了创新选择实验场所:笔者经过反复实验后认为,本实验在实验室中进行难以得到可靠可信的科学数据,因为蚂蚁从野外被捕捉到实验室由于受到惊吓而逃生或首先忙于筑巢等过程,根本无暇顾及觅食。学生按小组分别在实验室内和室外进行探究实验,在实验过程和数据对比中得出结论,即蚂蚁在自然状态下的觅食行为更真实,效果更明显。最终本实验的实验过程选择在校园内进行,其余过程在实验室进行,既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又确保了实验的有效性。开放生物学实验内容:教材上提供的实验方法是在实验室内完成本实验,教师没有按照教材上内容进行。根据课程标准精神,倡导学生开展开放性、自主性的探究学习,力求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利用蚂蚁工坊观察日本弓背蚁的行为和探究它们的觅食行为,实验的自变量并拘泥于食物的颜色倡导合作探究:启发学生相互学习,如食物同方向、等距离摆放在蚁穴洞口;每种食物要有一定的距离且边界要清晰;不同的实验处理应贴上标签,以利于观察和记录;食物进行特殊处理: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配备绘图员、拍照员等,带上记时秒表,用表格记录数据结果。其实,科学探究的过程、技能、方法等,通过学生之间的学习与实践来获得,比起教师的刻板说教更有趣、有效。

2.2.2在实验评价上进行了创新为评价而教学,还是为教学而评价?在设计实验评价时必须对此做出抉择。为教学的评价,关注的是评价如何生成教学价值,而不是教学如何应对评价。为此,笔者将主体性、激励性和发展性作为实验评价的价值取向。学生完成本探究实验的热情较高,教师通过课题研究,明确科学探究能力的主要能力结构,依据具体的科学探究任务,确定相对应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细则,统计和分析学生在探究中的各种能力的现状,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过程性评价研究。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反思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可以客观记录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利用评价和交流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定性和定量评价,评出最佳生物学实验小组,评价每一位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之一:学生评委进行评价。为了在实验评价上实现多元化、多主体,我们还组织了促进学生之间的他评与互评。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评价能力有限,加上实验评价的复杂性,教师选取了部分优秀生担任评委,并对学生评委进行适度指导和培训。事后发现,对学生评委培训非常重要,同时在培训中也促进了优秀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培训的过程也是一次分层教学与学习的过程。创新之二:教师进行延时评价。实验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实施延时评价,对学生评价采用工作单的形式。教师延时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填写的工作单和学生评委意见,有效解决克服了教师一人无法现场观察全班学生实验行为表现的问题。学生评委和教师延时评价指南。

2.2.3在实验拓展上进行了创新

①拓展了实验内容、激发了探究欲望。学生在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现象、提出新问题:如蚂蚁喜欢吃什么?蚂蚁的觅食与食物的气味、颜色和形状有关吗?如何通过实验证明蚂蚁觅食行为与某种因素有关?蚂蚁喜欢肥肉还是精肉?蚂蚁通过眼睛还是触角觅食?蚂蚁将食物存放在蚁穴的什么位置?在觅食过程中蚂蚁怎样交流信息?蚂蚁为什么要争斗呢?蚂蚁繁殖期会出现哪些繁殖行为呢?蚂蚁社群生活是一幅什么样的场景呢?不同蚂蚁之间又有哪些不同的行为表现呢?在生物学实验设计上如何减少实验误差?上述问题是实验后学生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必然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