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企业文化建设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企业文化建设

篇1

一、科学地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 建 设。企业文化是员工行为的指导思想。现代企业里的员工,已不仅仅只想通过劳动从企业中 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他们还需要被社会和企业认可,并有一种个人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企 业是员工赖以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寄托,企业也就是员工之家。让员工们认识到企业是自己 的企业,这就是好的企业文化产生出来的积极作用。反之,员工们认为企业不是自己的企业 ,吃光、用光、败光,这是失败的企业文化产生的消极作用。企业文化就是全体员工认可和 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它规划了员工基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并渐渐将其演变成一种习 以为常的规则。而且这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还能在新老主管交替、新老员工交替过程中具 有延续性和保持性,这样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真正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文化是与企业相伴而 生的客观现象。早在企业这一经济组织形态诞生之时,就存在企业文化。但是,人们对这一 文化现象的认识和研究,则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首先提出并倡导企业文化理论的是美国 的管理学者。70年代起,美国经济长期陷于停滞状态,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其产品大量冲 击和占领美国曾居于优势的市场领域。这一严峻的挑战引起美国各界的震惊和深刻反思。经 过多方面的比较研究,美国学者发现成功的企业管理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日 本的企业管理方法中有不少是为美国企业界所忽视的,其根本差异表现在,美国企业注重管 理的硬件方面,强调理性的科学管理。日本企业则不但重视“硬"管理,更注重“软"管理, 即 注重企业中的文化因素,注重为全体职工共有的价值观念,注重强化职工对本企业的向心力 ,注重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比较的结果使美国学者认识到,文化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略的重 要因素,对于企业的成功与否具有深刻的影响作用。美国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引起日本企业 界和理论界的强烈反响,并相继波及其他国家,由此兴起一股世界范围的企业文化热潮。

目前,企业文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得到长足发展,企业文化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已成为现代管理从物质的、制度的层面向文化层面发展的趋势,被称为自古典管理以来管 理理论发展的第四个阶段。

海尔现象启示我们:企业文化之所以对企业经营管理起作用,是靠了其对职工的熏陶、 感染和引导。企业文化中所包容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作为一个群体心理定势及 氛围存在于企业职工中。在这种企业文化面前,职工会自觉地按照企业的共同价值及行为准 则去从事工作、学习、生活,发自内心地为企业创造财富,这种作用是无法去度量和计算的 。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 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 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上的误区

在探索企业文化建设路子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存在着较为片面、机械 、僵化的现象,具体表现是:

转贴于

1.盲目效仿,形式化严重。一些企业看到别的企业搞企业文化发展了,就跟着效仿, 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创造特色环境,在没有充分考虑客观情况、自身特点、决策层缺乏统一 认识的情况下,盲目导入CI系统。虽然外观统一色调、统一标识,服装款式协调一致,但对 企业的理念不能真正达成共识,使企业文化流于形式。

2.概念模糊,文体化泛滥。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把内部开展的文体活动当成 企业文化,热衷于活动的轰轰烈烈,并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硬性指标来完成;还有的企 业把以前开展的一些文体活动都归纳为企业文化,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中并没有搞明白企业 文化的基本内涵。

3.言行不一,空泛化至上。在一些企业,门口、走廊到处是标语口号,职工每天唱厂歌, 而管理思想另行一套。有的企业总讲“以人为本",但采取什么办法手段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起到凝聚、激励员工的作用,领导者却没有深刻的研究和实践。

4.观念守旧,僵硬化继承。主要是对企业文化认识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有的企业认为 企业文化就是制定和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就是职工的文明礼貌、道德风范、企业的知名度 等,把企业文化看成一旦形成就长此永久不变的信条。

以上四种误区有着一定的共性,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1.企业领导者必须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企业文化从某种特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企业家"文化,因为企业是由领 导者进行管理的,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 动。企业领导者应该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有 深刻的认识,对建设本企业文化有独到的见解,对本企业发展有长远的战略思考。要亲自参 与文化理念的提炼,指导企业文化各个系统的设计,提出具有个性化的观点,突出强调独具个 性和前瞻性的管理意识。通过长远目光、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感染和影响职工发挥最大的 潜力,推动企业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篇2

0 引言

在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产品同质化的时代,单纯地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经营理念已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与领先地位,“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所谓“一流企业”就是指那些追求创新、管理与时并进、寻求永续发展、为股东、社会不断创造价值的企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意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认识到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经营业绩的有效手段。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通过提高企业软实力,进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下面,我将对全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之一的伊利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作具体分析:

1 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意义和原则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定义文化:“文化是风俗、习惯、特别是舆论”。“企业文化则是所有团队成员共享并传承给新成员的一套价值观、共同愿景、使命及思维方式。它代表了组织中被广泛接受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建设,实际上就是重新审视企业遵循的现有价值观体系,根据总体战略重新建立起一套可以共享、继承,可以保持并提高企业正常运做水平以及有利于长期发展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因时间、所属行业、区域和企业自身条件等而异的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现代企业长远发展必不可少的竞争法宝。一个没有信念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企业文化建设既是其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方面,也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为此,应从现代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树立科学发展观,注重经营之道,塑造企业形象,优化企业内外部环境,全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具体讲,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建设好企业文化,应当遵循适应性、延展性、独特性三大基本原则:

1.1 适应性,即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的亚文化形态,必须建立在世界文化、民族文化、时代文化、同业文化等的基础上,并吸收其“营养”作为自身建设的依托,强调“共性”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任何一个企业做企业文化应首先做到“不异”。一个企业存在的价值从社会各界相关公众的认可和支持中得以实现,而公众认可、接受的基础正是这种“适应性”。

1.2 延展性,即企业文化建设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的持续性,强调企业文化内涵的一致性和发展过程的渐变性。企业文化的各种要素在企业的生产、服务等经营活动中应努力做到从无到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首先,企业文化一旦确立,在得到企业员工的理解后,其精髓就应当相对地稳定下来,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并不断地传承下去,不能因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改变而改变。其次,企业文化在企业的生产、销售、售后等企业价值链各个环节都得到体现,而不能有所偏废重。最后,“延展性”要求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的共同参与。只有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文化建设真正重视起来,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全面系统地展开。

1.3 独特性,即指企业的文化建设必须着努力使本企业的文化区别于其他企业。它强调的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个性。“独特”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焦点。首先,当代的物质产品已经相对丰富,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如何捕捉消费者的注意力,成为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其次,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模仿”已成为普遍现象。为此,企业文化这种精神文明差异就成为企业追求的新的核心竞争力。从CIS的角度来讲,企业文化建设的“独特性”应该从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入手。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应立足于“适应性”,扎根于人类优秀的文化;实践于“延展性”,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发展于“不同”,追求自己的特色。只有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能真正取得成效,最终形成为企业带来巨大效益和经久不衰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获得长期发展。

篇3

一、不异

“不异”是指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的亚文化必须建立在时代文化、世界文化、民族文化、同业文化、自我文化等的基础上,并吸收其优秀基因作为自身建设的依托。它强调的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即共性。任何一个企业做企业文化应首先做到“不异”。因为一个企业存在的价值首先有赖于社会各界相关公众的认可和支持,而公众认可、接受的底线正是这种“不异”。企业坚持不异原则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时代文化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有文化,企业在做文化时不可避免地会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对时代的客观反映和真实体现。时代文化是企业文化产生和存在的一个重要前提,它对企业文化有着根本的影响。很难想象在落后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能够产生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才能产生的企业文化。同样,也只有正确反映时代的企业文化,才能正确地指导企业的经营活动,引导企业与时俱进地向前发展。

2.世界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从优秀的世界文化中吸取营养,应当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首先,在知识化、信息化引领的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无法脱离世界而单独存在,任何企业都是世界的组成部分,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发展;其次,企业文化和世界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一个志在与世界接轨的企业必须和世界文化保持紧密联系,暂时没有直接和世界经济接轨的企业也会间接或直接地受到世界文化的影响。此外,由于除意识形态以外,相同的文化形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同构性,因此,与世界同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3.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对社会交往有着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民族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土壤,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应当是民族文化在企业内的综合反映。一个优秀的企业在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时,总是十分注重充分利用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元素。正因为如此,同属优秀企业,东方的优秀企业总是与西方的优秀企业因民族文化特性不同而表现出差异。

4.同业文化

不同行业在各自的发展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行业文化。例如,生产型企业的企业文化一般围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保证安全等方面展开。服务型企业则一般围绕服务质量、服务类型、服务技能等方面展开。企业从属于不同的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本企业所处行业的行业文化,在同业文化的基础上创意、策划自己的企业文化。

5.自我文化

由于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企业在自身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以企业理念、行为、视觉等为表现形式的有独特个性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原有的自我文化背景,充分考虑企业的现状和发展战略,使自己的文化具备独特性、先进性、可操作性、难以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因为只有这样的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是卓有成效、经久不衰的。

二、不同

“不同”是指企业的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独特性,使本企业的文化区别于其他企业。它强调的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差异和特色,即个性。“不同”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或核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聚焦点。首先,当今时代物质产品已经相对丰富,注意力资源比任何时候都显得稀缺。如何“先形夺人”,捕捉消费者的注意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其次,在产品同质化以后,产品间的“模仿”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在这种背景下,企业文化的差异就成为企业追求的新的核心竞争力。因为科学的、全局性的企业文化个性难以模仿、难以在短时期内跟进或超越。最后,就企业内部来说,有先进个性的企业文化容易使企业员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进而增强凝聚力,为企业提高效益提供内在的动力。从CIS的角度来讲,企业文化建设的“不同”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理念识别系统

理念识别系统的“不同”指的是企业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如何经营、如何发展等观念上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这是企业形象脱颖而出、迅速传播的关键,它直接影响着公众对企业性质的识别和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企业理念识别系统要突显企业的个性必须考虑到时代的背景、企业的历史、员工的现实状态与未来发展、产品在同行中的位置与未来变化、决策人风格、公共关系特点和企业战略等种种因素,并赋予其表述、阐释的特色和个性。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认为:“经营就是创造”。他把企业经营活动看成是一种以独特观念为核心的类似于艺术创造的活动。

2.企业行为识别系统

企业行为识别系统“不同”是指企业的行为过程、结果与众不同,富有特性或个性。具体表现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产品开发制度、生产与销售制度、公共关系制度及其员工在践行这些制度中的行为表现等等方面与其他企业,尤其是同类型企业的向上的差异。行为识别系统的不同,可以让公众从企业员工的行为方面去感知企业的个性和特色,使公众更好地认知企业,强化公众对企业的良好印象和信赖感。

3.企业视觉识别系统

视觉识别系统不同是一个企业内在素质的综合外在反映,是企业个性在视觉等方面的体现,是刺激公众注意或公众识别企业的直接媒介。主要包括企业的名称、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以及在企业产品、环境等一切可能引起公众注意的场景或物品上的规范化应用。视觉元素在企业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体现不同,在设计企业文化的视觉元素时必须做到与众不同,各类作品都应力求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诱惑力。

三、不弃

“不弃”是指企业文化建设在空间维度上的一致性和时间维度上的坚持性,它强调的是企业文化内在要素的一致性和发展过程的恒久性。企业文化的各种要素在企业的生产、服务等经营活动中应力求做到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1.企业文化应具有时间维度上的坚持性与恒久性

首先,企业文化在不同时代的员工的行为过程中应当具有持续性。企业文化一旦确立,在得到企业员工的理解后,其精髓就应当相对地稳定下来,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并不断地传承下去。其次,建设企业文化应注意不能因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改变而改变。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不能在某届经营者任期内随意更改,而且不同届次的经营管理者之间也必须保持连续性和继承性。后届应努力从往届那里传承企业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最后,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与企业共生共长的过程,因此,企业应当对自身文化有锲而不舍的追求,应当把企业文化看做是一个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系统、与时俱进地对它进行维护、保养和改造,使之永葆青春活力。

篇4

由于每个企业都是独立的,所以相互之间也是独立的,企业文化本身就是根据企业的发展而演化出来的,所以企业文化也是具有独特性的,企业管理经验是可以学习的,但是企业文化是不能照搬照抄的,需要由企业发展过程中演化而来,并且在企业内部逐步的形成一种习惯,进而才会最终形成企业文化。

2.普遍性

企业文化是具有普遍性的,因为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是存在着一定的企业文化,只是大企业的企业文化比较深厚,比较浓郁。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也是培养员工们正确的价值观念的主要方式,企业文化的存在不会因为企业经营的好坏和管理水平的高低而具有差异性,通过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员工们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进而调动员工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3.可塑性

企业文化是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企业文化的由来主要就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演化而来,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优秀文化。企业文化也是在不断发展的,随着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外部形势以及时代的背景,都是在进行自我改变的,在原有的企业文化中,紧跟时展的步伐,不断的进行完善和创新,才能够保证企业的可塑性。

二、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

1.导向作用

导向作用主要就是指将员工个人的目标引导到企业的目标上来。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目标,否则很难去进行竞争。企业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一般都是通过一系列的策略来引导员工达到企业制定的目标,但是,如果有一个非常优秀的企业文化,就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潜移默化员工的目标,使其目标逐渐的和企业目标进行了统一。企业文化可以将人们的事业心和成功的野心转化成比较具体的目标和行为准则,随着企业的发展,逐步发展为整个企业员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促进企业上下为了同一个目标而进行奋斗。

2.约束作用

企业为了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会制定诸多的规章制度,虽然这是每个企业发展中的必要因素,但是即便有这些规章制度的制约,也不会能够完全的约束到每位员工的行为,而企业文化作为一个隐形的约束力量,能够通过日常生活和工作,潜移默化员工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进而转化为一种行为规范,能够弥补规章制度上的不足。

3.凝聚作用

企业文化同样也是企业的凝聚力量,可以将企业员工凝聚在一起,起到一个粘合剂的作用,将企业内部的各个层次、各个部门之间进行结合,并且牢牢的凝聚到企业文化的周围,进而产生积极的凝聚力量和向心力,可以使员工的个人发展和企业的发展进行紧密的结合,让他们拥有非常强的归属感,并且将企业当做自己的家,当做最为神圣的地方,同企业共同进步、发展。

4.激励作用

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创造共同的价值观念,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可和尊重,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来创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进而可以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并且当每位员工在做出一定成绩后,都会受到领导的肯定和奖励,增强员工们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进而可以促进每位员工能够更好的发挥出自身的长处和实现自我价值。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密切关系

1.企业硬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企业硬文化主要就是指社会认知形态的范围,进而可以影响到人们的内心活动和思想,从而起到一个本能激励的作用,其外在表现主要是主动性能力以及协调能力,通过这两种能力来为企业的管理工作服务。其中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重要性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企业文化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业余活动,进而可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培养员工们的凝聚力、工作的热情以及创造力。其中,企业硬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可以包括,图书馆的设置、设置一部分娱乐设施以及开展体育比赛等活动。在每个节日还可以开展知识竞赛以及篮球赛等活动,不仅可以起到提高员工们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还可以丰富员工们的业务文化生活,最终可以刺激员工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第二,企业文化活动不仅仅可以提高员工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够满足员工们的精神需求,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员工们的凝聚力以及向心力,进而将企业形成有效的群体。一个企业如果想要健康、稳定的发展,不仅需要满足员工们的物质需求,还需要满足员工们的精神需求,所以,企业硬文化由此诞生。通过企业文化可以有效的调动员工们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第三,可以提高企业领导决策的权威性及领导自身的修养。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员工们的努力,还必须要有一个好领导的引导,所以,领导对企业来讲,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领导本身的修养会直接影响到员工们的热情,领导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处于非常重要的角色,必须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够提高决策的科学含金量。领导在企业中能够起到带头作用,所以企业领导自身学习也可以为员工们树立一个榜样的形象。另外,企业文化还能够影响到企业领导行为的发挥性。如果一个领导具备着果断、理智的优秀品质,其权威性必然会在企业中的影响力最大,进而就会无形中调动员工们的工作热情,促使员工们能够自觉的调整角色,将自身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进而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

2.企业软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软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生产技术的运用,所以更让管理者重视和关注。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必然离不开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支撑,所以必须要加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更新。为了能够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必须要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投资成本,进而能够符合社会最大需要的产品。科学技术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以及减少劳动占用方面起到了无与伦比的作用。所以,企业软文化和企业管理之间必须要密切配合,相互促进。一个企业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自身,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任务。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特殊,导致了我国在技术开发和研究方面的发展十分缓慢,导致了企业很难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但是,当今时代,我国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企业必须要有新产品,才能够依靠新技术和新产品在市场上稳固脚跟。

四、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不足

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十分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也就导致了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不重视,甚至相关领导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理解。这部分企业每天都在忙活自己眼前的利益,并不能用长远的目光来建设企业文化。由于大部分企业的领导并没有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知识,导致了在企业产生开始就存在着指导企业经营理念和精神的消散,进而没有把握住创建企业文化的最好时机。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也应该随之进行更新换代,但是有的企业并没有注意到这点,导致了企业在不同的形势下进行企业文化的调整,最终造成了企业文化的滞后。甚至严重者,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进行了漠视的态度,最终导致了企业内部并没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思想,所以导致了诚信的缺失,最终影响了企业内部的发展和正常运行,使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危机。

2.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目前有许多企业都是以口号的方式来宣传企业文化,但是在其内部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并没有什么内涵。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非常漫长的任务,是企业发展的产物,需要一代代企业家和员工的经营才能够真正的建设出适合自身的企业文化,并不是几个简单的口号就能够概括的。虽然有的企业十分注重员工的言行举止,开展了内部报刊等活动,但是并没有让每位员工从心底认可企业的文化,只是将这些表面形式当做了工作的负担。企业文化的建设最注重的就是实质,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一个健康的企业文化,就会导致其内部的管理机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一旦遇到危机,表面上在规范的企业也会立即陷入到困境。

3.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个性

大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一味的追求其他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去进行模仿,实际上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模仿来的企业文化只是一个非常空洞的形式主义。企业文化所形成的各种经营理念和价值是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来表现出来的。有的企业十分重视质量问题,但是每天如果都在处理质量问题,也就导致了企业文化内涵没有进行详细的实施,会严重的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发展。企业文化的建设是根据企业发展而来的,同时也会受到地理和风俗的影响,所以企业文化是具备个性化的。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时候,打着诚信、发展等口号,各个企业之间进行相互之间的模仿,虽然能够体现当代的精神风貌,但是过于普通,没有将自身企业的特性融入进去。

五、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1.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必须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知。只有真正的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才可以自觉的去进行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要以人为本,离不开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方法,同时也是能够实现企业凝聚力提高的有效方法。企业能够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仅需要在经营过程中积累一定的经验,还必须要从各个方面来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认知程度。必须要积极的去吸收新的知识,开拓自身的思想,不能一味的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必须要将目光落到员工发展的方向上,进而能够考虑到企业长久发展。所以,必须要通过各种手段来增强企业领导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2.高层领导指导和支持

企业领导是企业精神的楷模,企业领导者不仅对企业的决策有着绝对的领导权,还对企业文化的界限以及发展方向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企业领导者提供的指示意见显得尤为重要。企业文化的建设离不开高层领导者的指导和支持。

3.确定企业价值观等核心理念,建立制度和规范

企业文化主要就是企业价值观等核心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一个企业的底蕴和精神支柱,企业文化的建设就是以企业自身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制度为基础建设起来的。所以,企业价值观必须要具有创新性和特色,进而才能够在企业内部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由于企业制度是价值观的基石,所以在确定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的时候,必须要落实到制度和规范中。

4.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企业文化健康的发展离不开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正确的指导思想更是企业改革发展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总方针。所以,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必须要立足科学发展,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且要坚持以人为本,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们的支持,所以应该为员工们发展,由员工们去发展,并且将发展的成果由员工们进行共享,进而可以有效的凝聚广大员工们的智慧和力量,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并且为企业内部提供一个和谐的氛围。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大力塑造企业创新文化,能够促进员工们进行不断的创新,进而使企业逐步的发展壮大。

5.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企业的主体就是职员和人才,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当今时代主要就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要十分珍惜人才,并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时代的背景,构建和谐、科学以及先进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人才的建设,为人才的自我价值发挥提供良好的平台。

六、互联网时代企业文化的转变

1.从企业化到人文化

企业文化主要被人们理解为企业的文化或者是企业家的文化。所以,许多企业文化的建设内容就是对员工有着诸多的要求,更是强调要对企业感恩以及员工必须要具备着责任感,导致了员工并不能感受到企业的承诺。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主要强调的是人的价值,企业为了能够更加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企业文化的建设更加突出以人为本和人性化管理,由于做的工作不到位,导致了企业付出的很多,但是员工并没有感受到。

篇5

        那么,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来讲,真的就没有作用?其实,企业文化与企业来讲,就像人与其思想灵魂和精神一样重要。经营企业如做人,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就像一个人失去了自己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当然企业文化就像人的思想灵魂和精神,您不可能要求一个处于懵懂时期的幼儿,有着深邃的思想灵魂和精神。所以说企业文化是伴随着企业成长,逐渐萌芽、发展,并最终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

        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呢?企业文化,又称公司文化、组织文化和管理文化,是一种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产物。企业文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西方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因此,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从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结构的探讨发展到企业对文化在管理过程中发生作用的内在机制的研究。现在其基本含义是指,企业在一定价值体系的指导下所原则的那些普通的、稳定的、一贯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它不仅体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制度方面,也表现为企业的日常工作行为。换句话说,企业文化是组织的生活方式,它由员工“时代”相传。“文化是一个企业在学习应对适应外部环境和进行内部整合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那些能过提升企业在这两个领域的能力的价值观是有用的。如果组织成员拥有相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语言,那么在整合组织内各种努力和适应外部环境时,他们就会有相似的思想和行为。

        企业文化包含以下内容:我们是谁,我们的信念是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企业文化的存在,但企业文化对于人们的意义如同空气之对于我们,虽然没有感觉到,但是已然身处其中。

        企业文化制定着游戏规则,它会说:“这就是我们办事的方式,这就是我们相信的东西,这就是我们互相交往的方式,这就是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企业文化的规则限定了组织的工作能力和有效运作。

        企业文化作为一个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沿袭的传统与习惯等。企业文化的重要影响之一在于,它通过塑造员工的价值观与信仰,影响他们的行为与态度。企业文化会产生更好的企业声望、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好的管理控制能力。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程序,一般可分为调研总结、定格设计、宣传推广和完善提升四个阶段。调研总结阶段主要是把握总结企业现有的文化状况及影响企业文化的各种因素;定格设计阶段主要是认真研究企业的经营状况、员工素质、人文环境及企业传统和现有文化适应性等因素的影响,提炼设计企业文化体系;宣传推广阶段主要是采用必要的手段,将企业文化所确定的各种理念和行为方式全面地体现到企业的各项活动和员工的行为上来;完善提升阶段主要是根据企业实践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及时吸收社会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精华,使企业文化不断完善提高。

        建设企业文化,正确审视企业文化的内涵,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企业文化作为一个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沿袭的传统与习惯等。一种完整系统的企业文化可分为四个层面:表层的以物质为形态的企业文化,即企业物质文化;浅层的以人的行为为形态的企业文化,即企业行为文化;中层的以制度规范为形态的企业文化,即企业制度文化;深层的以意识和观念为形态的企业文化,即企业精神文化。企业文化的这四个层次是紧密相联的: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也是其他层次的物质基础;行为层是企业文化的动态体现,也是其他层次的反映;制度层是约束和规范其他层次的企业文化,是保证条件;精神层是形成其他层次的思想基础和导向动力,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和灵魂。在构成各个层次企业文化的诸要素中,塑造和确立企业科学的共同价值观,是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基础,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企业文化具有开放性、阶段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有着导向、凝聚、协调、激励、约束、辐射的功能。一个企业拥有良好的、为世人称道的企业文化,可以内增凝聚力,外增影响力。 

        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要把握现代人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更多地采用与企业员工双向互动式的共享和参与的形式,以引导企业全体员工自主地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方式个性化发展的趋势,更多地采用定量分析和个性分析的规范化的手段,以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顺应注重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和产品品牌价值的国际潮流,更多地采用员工和消费者共同了解参与的方式。

        我认为,企业文化的研究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领域,而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更多的要借鉴别人的方法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9-0099-01

企业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文化。随着员工对企业管理认识的不断提高,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文化,已被员工所共识。企业要成为一流的企业,首要建设一流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1.继承与创新并举,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正在崛起。企业文化建设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等不断变化,必须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使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企业要确立先进的理念,始终把员工的学习与创新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有思想才会有灵魂,有灵魂才会有生命;有思想才会有思路,有思路才会有出路;有思想才会有智慧,有智慧才会有力量。企业要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运用现代科学文化和先进管理知识,为创新开辟广阔的天地。首先,创新是一个求真务实的过程,只有建立在符合实际的基础上,创新才是切实可行、真实可靠的。其次,创新要继承过去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加以完善,减少和避免失误。最后,创新要敢于扬弃陈观,创立新知,促进观念的变革与创新、机制的变革与创新、管理的变革与创新,以实现行为方式与工作作风的转变,才能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2.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企业要实现管理现代化,越来越赖于企业文化的推动。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企业文化的享受者。企业的兴衰取决于员工的素质,而员工的素质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决定因素。企业文化要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精神文化的作用,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营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开阔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视野,教育、诱导、启发、吸引和熏陶员工,挖掘员工的智慧和潜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员工中培养起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群体意识,从而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如果没有企业文化的凝聚,没有员工的创新能力,企业的效益往往是暂时的,竞争力也不会强大,实力也不会长久。企业要用正确的思想、科学的理论、高尚的情操培育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质,形成公司上下沟通、凝聚人心、关系融洽的良好氛围,才能提高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竞争优势。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开发人力资源相结合

1.培养团队精神,形成团结和谐合作关系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价值观、管理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作用日益突出。一是在建设企业文化中,应从平等原则、团队精神、民主管理入手,实施科学管理,有效开发人力资源,员工才能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的价值,促进企业发展。二是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内部分工越来越精细,必须整合各类知识资源,形成合力。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要具备较强的合作能力,而合作能力只有通过培育企业文化氛围才能养成。三是团队精神要建立在公司愿景的基础上,员工有着自己的个人愿景且各不相同,但个人与团队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企业愿景而努力。团队精神的确立是形成合作能力的基础,没有团队精神的支撑,团队不可能成功,员工的成效也体现不了价值;没有员工的首创精神,团队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团结协作是完成工作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团结协作的工作环境,可以使员工的心情更加愉悦,同时能加快员工的全面发展。

2.重视员工的个人素质,帮助员工成为自我实现的人

企业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也是企业凝聚力的较量,归根结底又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竞争。建设企业文化,要以人为中心,在企业内部努力营造有利于员工充分发挥创造才能的文化环境。企业要重视人的因素,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与条件,保持与员工良好的协调关系,促进员工的潜力得到充分释放。良好的员工个人素质和文化环境,是企业获得巨大成功的条件。一是企业如果只考虑组织的利益,对员工的成长漠不关心,与员工的关系只建立在有形的经济契约上,员工也就只满足于完成与自己利益相关的那部分工作。二是企业如果缺乏良好的员工发展环境,员工们就会在心理和感情上与企业背道而驰,也就没有主动进取精神,甚至会与企业“毁约”,“跳槽”而去。企业要以人为本,注重提升员工的价值理念,关注员工智慧的发挥,主动地为员工设计发展前程,而员工也要积极地为企业献计献策,这样才能形成和谐共进的局面。

三、企业文化建设与创建学习型企业相结合

1.确立先进的管理理念,树立学习型的工作观

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科学,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它使企业管理的着眼点由物转到人。它虽然没有正式的规章文本,但却有非正式的道德规范、文化习惯和企业精神的感召力。建设企业文化就要打造企业员工的学习能力,明白学习不仅是个人行为,更重要的是企业行为;明白学习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如果说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那么,其中的关键是企业员工的学习能力。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资本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企业文化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学习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文化的培育必不可少。员工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就需要学习,员工要有文化,企业更需要有文化来支撑。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培育和积淀而成的,渗透于企业内质之中,为员工共同拥有的资源。企业培育企业文化、提炼企业精神和塑造企业形象,已成为企业发展、凝聚员工的有力举措。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展示员工的精神风貌

创建学习型企业,是当今最先进的管理理念。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学习的落后,导致思想的落后,是一切落后的根源;学习的进步,促进思想的进步,是一切进步的先导。企业要结合实际,围绕公司愿景,要从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学习增长知识,知识改变命运,形成一种不学为耻的压力感和以学为荣的责任感。一是组织员工边工作边学习。在学习中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并用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主动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方法。二是要坚持学习和善于学习。学习无境止,要持续不断增强学习能力,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并把学习作为自己不可缺少的工作。要破除“要我学习”的旧观念,树立“我要学习”的新理念;破除“少小求学,老大图闲”的旧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新理念。企业要保持可持续性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必将是学习型企业;而员工的学习、素质的提高,必将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

四、企业文化建设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

1.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要参与市场竞争取得优势,迫切要求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企业要从基础管理工作抓起,从培育企业文化建设入手,广泛采用现代化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制定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文化为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提供丰富的内涵、科学的管理理念及模式、柔软的管理手段。一是企业不仅要实现利益价值,还要实现文化价值;企业管理不仅要采取经济手段,还要采取文化手段。在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的企业,除了严格管理、善于经营、奖罚分明之外,大多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作用。二是在企业内部要重新整合员工、资本和科技等要素,营造和谐统一、团结向上的氛围,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企业文化是内在的约束,企业制度是外在的管理,因此,应把强化企业管理与塑造企业文化结合起来,应注重发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员工的意愿和要求,以实现人本化管理。

篇7

人的因素是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因素。它是企业文化要素中最基础的细胞、最活跃的因素,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成分,也是企业文化的终极体现者。

一般认为“企业文化”一词,应该分为两个层次,即“企业”和“文化”,笔者认为分为“企业”、“文”、“化”三个层次似更准确。“企业”是一个有多人参与其中的经济实体;“文”体现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制度等;“化”就是使企业职工认同企业价值观并“融化”到自身言行,使之成为自觉行为的过程。由此而言,可以看出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说,撇开了人以及人的活动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不存在的。笔者试从煤矿中人的自然及社会属性两方面加以分析。

煤炭企业采掘一线和与矿井开采直接相关的部门,几乎都是男性的天下,女职工则从事餐饮、教育、医疗等辅助、服务类工作。可以直观的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煤矿无论从人数还是从所处岗位重要程度来衡量,都是一个男性职工为主体的企业,从其文化上自然体现出较为浓郁的雄性色彩。豪爽、果敢、刚强、不拘小节、好斗、散漫等男性综合性特征表现突出。

一般认为企业职工理想的年龄分配,应该呈金字塔为宜。顶端代表50岁以上的高龄员工极少; 中间部位次多,代表35~50岁的中龄员工; 而底部人数最多,代表20~35岁的低龄员工。这也是大多数非煤企业的通行年龄格局。但从所列举的煤矿企业来看,企业明显老龄化,中龄员工占到59.2%,40岁以上的人员占了总人数的一半,尤其是30岁以下的人员比例偏低。年龄结构老化说明企业吸收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不强,缺乏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也预示着企业的发展后劲不足。而且有相当部分人员在未来10年内将退休或进入内部退养。综合这类性别年龄特征的人群,可能形成有利的吃苦耐劳、勇猛刚强即“特别能战斗”的文化品质,也可能形成粗鲁、愚钝、颓废、短视的不良文化氛围。

2、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文化方面

以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切实抓好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为企业和企业员工的一切行为提供价值观上的指导和心理上的支撑,是企业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建设内涵丰富,但其最关键的内容则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建设。所谓企业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指的是企业的核心理念,它至少包括企业是什么、企业为什么、企业现在怎样、企业如何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只有取得了一致的认识,认为企业的存在是有意义的,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员工才有可能从内心深处热爱自己的岗位和工作,才有可能将努力工作当作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从而实现员工个人利益和企业整体利益的完美统一,而这必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长远而巨大的发展后劲。

3、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制度文化方面

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着力点,切实抓好企业制度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是实现企业文化管理,而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效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效率的企业必将被市场淘汰的。核心价值观固然具有如此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但如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只有软性和隐性层面的价值观建设,而没有硬性和显性层面的制度建设,那么在某些情况下,员工就会觉得手足无措、无所适从,而一旦员工的日常行为失去明确和统一的准则,实现企业高效运转就会变成一句空话。那么如何实现企业的效率最大化?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就要靠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不是盲目的。

在企业管理中,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改善或废除,一方面必须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相适应,具体体现核心价值观,且通过奖惩等措施保证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得到贯彻;另一方面,制度文化建设还必须从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从是否有利于革除弊端、堵塞漏洞、强化管理、维护公平出发。总之,优秀的制度文化建设,应该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现实发展需要的有机统一。多年来,曹庄矿倡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的制度文化创建理念,从“管理好人、监督好事、规范好权、控制好钱”等事关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和对策入手,进一步健全完善“议事制度,内部经济分配、资金管理制度”,推行以“责任落实”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深化落实,严肃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做到各项工作有目标、有考核、有奖惩、有落实,使得制度建设更加完善、更加全面、更加充实,对弘扬企业核心价值观、约束员工行为、规范企业管理、提高企业运转效率,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4、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方面

篇8

1.2企业文化建设缺乏先进性

在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下、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除了企业文化中最独特、最本质的灵魂性的存在不可修改,企业文化建设更要与时俱进,绝不可不思变、不思蜀,企业文化建设之初,由于着重眼前之利益,建立了比较适合当时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但随后,并无后期维护、乐不思蜀,对企业周围影响企业文化发展的环境和市场的变化视而不见,安图现状,企业文化必走向僵化,从而影响其长远利益,陷入死水。

(1)企业文化定位模糊。第一,企业文化政治化。有的企业把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划等号,认为做好了思想政治工作就建立起了好的企业文化。在实际操作中表现片面强调政治学习而忽视企业价值的塑造,认为这些都是企业党委或党支部的事。第二,企业文化的表象化。有的企业在办公区域到处都贴着形形措词鲜明的标语,但却无法与员工产生共鸣与群众生活脱节,无法反应企业的价值取向。第三,企业文化的文娱化。把企业文化看成企业员工之间的娱乐活动,如唱歌、吃饭、打球。这些便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硬性指标来完成。

(2)大多数企业忽视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和创新。作为一种企业文化或群体文化,其形成除受所属社会文化及民族文化的深远影响,从而带有明显的本社会、本民族文化特性,还受本企业组织环境和群体特性的制约。在经营方面,很多企业都倡导“顾客至上”“质量第一”。在精神层面上,提倡“团结、求实、开拓、进取”。这些企业的企业文化大体相似,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很难使在市场竞争中显出独特的形象和特色。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万劫不变的模式。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构成成分大不相同,面对的竞争压力差异迥然,所以其对环境做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首要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绝不可能是克隆治疗法更不是万金油。

(3)忽视员工在企业文化中的作用。也有很多企业之所以文化建设流于形式,根本原因就在于文化只存在于高层的头脑中,只存在于口头表述中,没有得到广大底层员工的理解与参与,没有转化为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忽视了员工在企业文化中起到的作用,然而恰恰是广大的劳动群众才是企业特有文化的流动血液。常常不注重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不注重用健康的文化理念来增强员工的凝聚力,而只倡导员工奉献观,不愿意为员工多谋福利,这从企业管理者本身就把员工当作了外人,当成了仆人,员工如何摆正心态以企业为家?企业文化只有深深植根于广大员工的土壤中,由员工来培植、浇灌,茁壮成长并结出成果。

2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2.1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文化的重视

程度所谓企业文化,即决策层的意志和行为,在企业管理实际中与员工认识的投影。建设企业之文化,最重要的内容不是让员工明白去怎么做,反而是要让管理层知道怎么做、以及这么做的意义和后续结果。所以,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者的关系不是“文化促进管理”,而是“管理促进文化”。在未形成固有、良性的企业文化之前,管理行为的影响力,是决定企业文化的要点。企业文化也会或多或少地折射出企业最高领导的价值观、经营哲学和风格。因此,企业领导者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提高自己的科学管理能力以及深化对企业文化着重点的认识,广域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这样才能开打良性发展的窗口。

2.2培养企业核心价值观,培养企业凝聚力

用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语言来表述,明确企业文化的宗旨。体现到共同的执行路线上去,必须与每个人的工作、生活体验,紧密穿插的结合。强调共性,是凝聚人心的重要手段。可以在适当的情形下,树立英雄人物。除此之外,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还要注意管理方法与精神层面的渗透。明文规定管理体系的框架、制度,是否与文化倡导的主旨精神一致,是很关键的环节。或者说,其基本精神,要体现到具体的管理体系结构中去,才能真正发挥质变。

2.3企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

人是一切文化的缔造者,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同时,不断发展和完善本身。企业文化主旨与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关心人,重视人,尊重人,为人的全面发展和价值实现创造必要条件。企业通过有机的组织、管理,尽可能为员工的生活、工作、学习创造良好环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将企业与职工的构成利益与生命的共同体,能够有效地烘焙上下同欲的群体共同合作意识。这种文化的认同,将企业的共性追求与尊重个性的创造融为一体。

2.4善于继承,勇于创新

企业文化的时代特点与自身发展相结合。要结合本行业的主特征、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发展战略,建设有显著特点的企业文化,从而体现出别具一格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与规范。同时,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还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发展此两者之间的关系。继承就是对企业现有的采取批判与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糠。发展创新就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借鉴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创造出新的适合自身的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2.5要给员工提供一个信息交流的载体

企业创建文化的目的即是要解决日常的营销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了解员工的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知道他们究竟需求什么?但有些单位采取的措施仅是由部门指派人员定期进行书面汇报来阐述职工的思想状态,往往都趋于形式主义。做得好的无非是挂起意见箱、摆上内部刊物、架设BBS、开通员工论坛、组织沟通会、座谈会、高级管理层见面会等。实际上,所谓的员工信息交流载体,必须要有信息来源的实事求是的渠道,另一方面更要有一个员工信息处理、反馈的渠道形成一个信息流的循环,让每人的信息和状态流通运转起来,这样才能让信息在互动中提升公司的文化境界。

篇9

在实践中,每干一件事,每搞一次文化理念的宣传,我们都要思考这样做是否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员工的精神和物质需要,是否在搞形式主义,是否在实事求是地塑造具有厦门卷烟厂特色的企业文化。对此,不敢有丝毫麻痹。笔者感觉这其中的每一个过程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都是一个如履薄冰、负重前行的过程。近几年,厦门卷烟厂的经济效益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其原因就在于这一指导思想的正确性。同时,我们注意到,一些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高喊科技兴国、为社会服务、为消费者服务等口号,这种做法显然偏离了企业发展的实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事实证明,好高骛远是会耽搁企业发展前程的。企业文化建设,很实际的目的就是要让企业健康地活下去,并且要越活越好、越活越强大。俗话说,有用就是真理。离开生存和发展,离开经济效益,企业文化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能落地,不能扎根,徒剩一堆美丽的辞藻。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经营理念

品牌形象既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企业的品牌之中。曾经有人说,中国的品牌是一流的产品、二流的包装、三流的营销、四流的服务。无论这句话有多少水分,但作为一名企业领导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品牌革命时代已经到来,品牌就是企业的生命。对于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企业领导者必须高瞻远瞩,具备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对塑造品牌文化的利弊,要及时果断地扬弃,把职工的整体素质提升上去。并且要不断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创造出企业优秀的品牌,使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稳步地发展壮大。由此可见,搞企业文化建设不能离开品牌谈文化,而要以品牌为载体彰显企业文化,这也是厦烟人的经营理念。

产品是品牌的实物载体,质量是品牌发展的基础。厦门卷烟厂视质量为生命,高度重视产品的内在品质与外观质量,一直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先”,塑企业优秀的品牌。近年来,厦门卷烟厂不断加大质量管理力度,不仅要求结果出精品,更追求过程出精品。1998年导入iso9002—94版质量认证体系,提高产品的质量控制管理水平;1998年第四车间被评为“全国样板车间”;1999年第一、三车间被评为“福建省样板车间”,设备管理达到国家二级管理标准;2001年进行了质量管理体系换版——iso9001-2000版,进一步规范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在行业内首创产品开发过程质量控制的“五书”制度,即:产品设计和开发建议书、任务书、策划书、鉴定书、批量投产准许书,以此提高产品的质量控制水平。2000年以来,厦门卷烟厂大力实施品牌、营销、管理和服务“四大工程”,夯实产品、市场、管理和服务“四大基础”,不断提高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目前,厦门卷烟厂正在进行新厂建设,投资8亿元,力创七个一流:管理一流,工艺一流,产品一流,效益一流,人才一流,设备一流,环境一流;力戒两个一流:花费一流,享受一流。要求每个员工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形成“现场就是市场,做过程精品,每一道工序质量零缺陷”的认识,从单一追求结果到追求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厦门卷烟厂还特别注重综合技术水平的提高,积极与国内外知名烟草研究机构和烟草公司开展技术合作,1986年率先与美国雷诺士烟草企业(现为日本烟草)开展合作,以此提高企业管理、工艺、技术水平。“十五”期间,厦门卷烟厂制定了企业新的发展目标,即向烟草行业同等规模中最具竞争潜力、最有活力的企业行列迈进。

总结厦门卷烟厂的经营理念,笔者认为厦门卷烟厂是在实践中塑造一种适合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它必定会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企业文化建设——人本素质管理

企业只有具备一流的素质,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产品。近几年来,一些颇具远见卓识的企业领导者都尝试着从资本管理向“二本论”管理转变,“二本论”管理即资本管理加人本管理。凡是人本企业都有它明显的管理特征:一是在信任员工的基础上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二是倡导员工进行有效学习,推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培养有利于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价值观。为此,厦门卷烟厂以品牌文化建设为契机,带动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企业每创造、培育一个更高档次的品牌,就标志着其综合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厦烟人很清楚,企业综合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创造出新品牌来,即使创造出来了也不可能培育起来。企业界有人形象地把靠吹捧走红的企业品牌比作“螃蟹”,意思是经不起市场和时间的考验,一红就死。所以企业品牌的培育过程必须是一个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过程。

厦门卷烟厂决不做一红就死的“螃蟹”。厦门卷烟厂创建于1954年,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如果从其前身华康烟厂(解放前的一个私营企业)算起,历史就更长了。经过近50年的发展,特别是在厦门成为经济特区以后,厦门卷烟厂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充分发挥特区的两大优势——区域和政策优势,抓住机遇,不断发展壮大。今天,厦门卷烟厂的发展水平已处于全国烟草企业先进行列,主要经济指标跃居前15位左右,是烟草行业“36家重点发展企业”之一。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企业素质、员工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抓员工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中,厦门卷烟厂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狠抓解放思想,更新陈旧观念。“变”是惟一不变的真理。企业要发展,靠老思路、老办法是不行的,要学习,要变革。“变则通,通则久”。把“变”的思想、“变”的观念植入员工的头脑之中,让他们想别人所不敢想,做别人所不能做,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

(二)狠抓敬业精神,培养认真习惯。厦门卷烟厂要求企业员工牢记这样一个理念:不认真工作者就是“小偷”,在“偷”企业的钱(工资)。员工所做的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工资,这是最起码的信用关系。企业要培养员工良好的敬业习惯:操作认真的习惯、负责任的习惯、使命感和事业心的习惯。

(三)狠抓团队建设,营造真诚氛围。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是不会把眼光只盯在报表利润的增减上的,而是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厦门卷烟厂倡导团队精神,倡导团队英雄,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是团队中的一员,发展个人才能发展团队,进而发展企业。这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团队成员之间要坦诚、真诚、零距离,营造团队真诚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员工的思维,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

(四)狠抓机制搞活,注重制度创新。我们认为,厦门卷烟厂的企业文化,从宏观层面讲,具有厦门卷烟厂的国情特色,但从微观上讲,并没有中外企业之别。企业机制搞活无非就是解决“原动力”的问题,而“原动力”的主要内容就是“人+机制”。基于这种考虑,从2000年开始,厦门卷烟厂加大、加快改革步伐,大力改革用人、用工、分配机制和考核制度,导入市场经济手段,全面形成“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考核约束机制,建立“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员工能进能出”的动态运行机制,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具活力、更灵活、适应性更强。为保证企业管理水平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2003年新厂搬迁后,聘请了一家国内外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结合管理流程再造,要求他们设计出既符合国情、厂情,又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要求,还符合员工利益的崭新的运行机制。全方位、脱胎换骨地搭建企业内部公平竞争的舞台,提升厦门卷烟厂的整体综合素质。

四、企业文化的内核——价值观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说白了,价值观就是人的追求。要什么不要什么,追求什么反对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都属于是价值观的范畴。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员工心中的灯塔,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依靠。任何文化建设都是以某种价值观的倾向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不例外。经营思想的革新、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要以某种价值观为指导,中外企业概莫能外。

(一)企业领导的价值观。企业领导的价值观是整个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航标”。有人说,先改变张瑞敏,再改变海尔,张瑞敏改变了,海尔也就改变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企业文化不是开几次会就能产生的,也不是员工自觉产生的,它来源于企业领导者或企业领导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企业领导是榜样,是企业文化的影子,企业领导的所作所为传播出去,被员工所接受,就会影响员工的行为、习惯,也就形成了企业文化。厦门卷烟厂在企业中经常传播6种文化,责权文化、亲和文化、制度文化、乐观进取文化、廉洁自律文化和艰苦奋斗文化。

(二)员工主体的价值观。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如何定位,是企业的主人还是雇员?传统的说法是,国企员工具有二重性,既是主人也是雇员。无论是主人还是雇员,企业文化总是建立在以员工利益为主体的基础之上的。企业所有的赢利,所创造的价值,无一不是员工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企业要对他们负责任,不能对不起他们。员工的福利、员工的发展、员工的自豪感都是企业的财富,同时也是以员工为主体的价值观的必然体现。

(三)团队的价值观。团队员工的共同愿望和价值系统对企业有很重要的影响。当好的价值理念、好的愿望在员工心目中不断强化,形成该群体的一致行为后,团队的生产力才能发挥出来。实际工作中,我们把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融为一体,把“厂兴我有利,厂衰我有失”、“爱企业,爱产品,爱岗位”、“视厂如家”的理念变成员工个人的自觉行动,做到“人人心中有企业,上下左右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团队合力与竞争力。

(四)管理的价值观。笔者认为,从管理的文化梯次看,有科学管理、人本管理与文化管理三个层次。做企业,科学管理是前提、是基础;人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方向,没有科学管理就勿谈人本管理;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声的监督,是无为而治。在实践中,厦门卷烟厂对这三个层次的管理价值观是这样理解的:第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管理也是生产力,员工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是企业科学管理价值观的基本体现。要使企业兴旺发达,就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依靠人才兴业,依靠科技兴企。第二,抓好企业科学管理的过程,同时是改造人的过程,是改造人的习惯系统的过程,也是人本管理不断提升的过程。人本管理就是要关心人、体贴人,一切为了尊重人的责任感服务,一切为了人的发展服务。第三,文化管理最终表现在制度、机制上,制度、机制是文化管理价值观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长江、黄河没有人管却能东流到海,其原因就在于它有一种机制保障,是中国地形加河流的机制。厦门卷烟厂怎样才能像长江、黄河那样,不需要管理就能自然成功?同样需要一种机制。厦门卷烟厂目前正在和一家管理公司合作,寻求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管理机制。

篇10

(二)企业文化的本质与构成。企业文化是在其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并进行合理概括,是企业特有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经营理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管理思想等因素的总和。具体说,是在企业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在其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独具个性特点的一种文化现象,其实质是企业的价值观,它是以精神现象、规章制度、物质现象和服务理念为载体的有序整体,而以精神现象为载体的观念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精髓。企业文化是一种有形和无形兼具的感召力量,能够在企业中构建出独特的文化氛围,通过“文化优势”来创造员工共同的价值观、约定俗成的群体意识和良好的整体意识与协作意识,激励员工为实现企业既定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效益而始终不渝的努力。企业文化由三个层次组成:

1、企业文化的物质文化层。物质文化层面是企业文化的最表层,它是顾客感官面对面接触的文化,顾客通过切身感受,来评价企业的服务质量和特色。具体说来,企业的物质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设施和环境;二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等。

2、企业文化的制度文化层。企业文化的制度文化层可以分为企业对内的制度和企业对外的制度。企业对内的制度是指企业用来管理员工的内部制度,主要包括对员工的选拔、培训与管理。企业对外的制度则主要是企业在对外调研、宣传与营销中采取的规范。

3、企业文化的精神文化层。企业的精神文化是整个企业文化的核心与灵魂,调节和规定着人的行为方式以及实现目标所选择的途径指向。企业的精神文化虽然是无形的,但它渗透在企业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精神文化表现在多个方面,主要有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目标、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与企业形象。

二、企业文化的特征

(一)企业文化的无形性。企业文化所包含的各种制度、精神等因素,作为一种文化标志、文化氛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无法量化的,但它却以一种无形的状态存在,体现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二)企业文化的稳定性。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能够长期对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和约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果经常改变,员工就会无所适从,企业文化就不能渗透到每个员工心中,也就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三)企业文化的动态性。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本国文化在发展,世界潮流在前进,时代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供与求两个方面都不断有新的内容充实企业文化,也同时不断产生新的文化需求。企业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所以在必要时应当对企业文化的内容进行调整、补充,甚至是重构,使文化能够反映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精神,不断向前发展。

(四)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企业与企业的差别是各种各样的,正是这种差别构成了企业间不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企业因其成长环境、市场定位、经济效益的发展阶段不同,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各具其特点。也正是如此,独特的企业文化就具有了不可模仿的性质,照搬来的企业文化是不能在本企业中生存的。随着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它与本企业在经营目标、经营理念、企业形象和企业精神等多个方面的格格不入就会显现出来。所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应重视对本企业独特文化的培育,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五)企业文化注重员工素养。员工的素养对企业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管理的核心就是注重对员工的培训,以全面提高其素质,最大限度地开发员工的潜力,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功能与作用

(一)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反映了企业整体的共同追求、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利益。这种强有力的文化,能够对企业整体以及企业每个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起到导向作用。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的规范标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导向作用。首先,表现在企业文化为经营活动确定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决策方向。企业文化反映了企业的思想、信念、价值观,以企业倡导的价值理念为灵魂,指明企业发展的方向。它能统一员工的思想和行动方向,把员工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目标上来,使员工朝着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前进,从而使企业在不断实现预定利益和目标的过程中发展壮大。其次,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的导向作用还表现在它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每个成员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

(二)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是指当一种价值观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后,就能把企业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使每个员工产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感。企业文化通过影响员工的习惯、知觉、动机、期望等微妙的文化心理因素,沟通员工的思想和感情,融合员工的理想、信念、作风、情操,培养和激发员工的群体意识,让员工感觉到无微不至的温暖和关怀,使员工有一种对企业的归属感。同时,员工既有共同利益也有不同利益,企业文化能使大家认清共同利益是员工的根本利益。所以,要充分发挥群体组合之后所具有的整体功能,就必须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员工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通过切身感受,产生对本职工作的自豪感、使命感和对企业的认同感,最终使员工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行为与企业的经营目标联系在一起,协调一致。

(三)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衰败。作为精神支柱、精神象征和集体信仰的企业文化,核心就是培育和创造一种符合实际、催人向上、开拓创新、勇争一流的企业精神。它不但可以借助于心理的、舆论的和观念的力量引导员工精诚团结,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而且还可以使员工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唤起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忧患意识,使企业历经各种困难和艰险而不衰。

(四)企业文化的约束作用。文化具有无形而又巨大的力量,企业文化也不例外。企业文化虽然不是法律规定,但在企业中具有比法律法规更强的约束力。它通过精神、理念和传统等无形的因素,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产生约束和规范作用。但这种约束不同于制度的硬约束,而是通过企业文化的培育,在企业员工中培养出与制度相协调的环境氛围,包括群体意识、共同习俗、社会舆论和道德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造成强大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使企业员工产生心理共鸣、心理约束,产生对企业员工无形的约束力,经过潜移默化形成一种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

(五)企业文化的辐射作用。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在受社会大文化影响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文化,并对社会产生一种感应功能,影响社会、服务社会,成为社会改良的一个重要途径。企业文化的传播对树立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有很大帮助,而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逐渐形成品牌效益,展现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内涵,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提升其在行业及社会中的知名度和地位,显著增加企业的效益。同时,优秀的企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也有很大的影响。

(六)企业文化有助于完善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是在对企业管理不断改善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企业管理理念的精化和深化。它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思考和分析企业这个经济组织的运行,把企业管理从技术、经济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上来。企业文化使企业管理者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富有更深刻的思想性和更丰富的人情味,也更具有时代特色和人文精神。

(七)企业文化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文化建设给企业塑造了内容丰富、广泛认同的企业文化形象。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也是取信于市场和社会的首要内容。企业形象是代表某一种产品或服务的、广为人知的名称,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建立竞争优势和未来盈利的基础。企业形象具有提升企业价值的作用,企业形象的特色越鲜明,就越容易获得顾客的认知,越能增强顾客的购买信心和顾客忠诚度。同时,企业形象还表达着企业的经营思想和营销理念。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就不可能有良好的企业形象。良好的形象背后必然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形象反映的其实是企业独特的文化形象。

(八)企业文化有助于推动企业的革新和发展。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目的就在于通过文化教育来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系列为广大员工所认可和接受的意识、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等,进而在员工中形成与企业同甘共苦的整体意识,开发员工的智力因素,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使企业富有生机和活力。

四、企业文化的建设途径

(一)塑造共同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企业文化的建设实质上就是员工共同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在追求经营目标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所奉行的行为准则,是大多数员工一致赞同的关于企业存在意义的认识。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基石,只有在企业内部树立起为员工广泛接受的价值观,才能把员工凝聚在一起,而只有员工把企业的价值观融入到切实的工作中去,才能使顾客感受到企业独有的文化内涵。

(二)加速企业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最表层,它不仅是企业文化的外在物化表现,更是企业塑造良好企业形象、取得目标经济效益的基础设施。在企业的设施建设中,不仅仅要重视良好的硬件设施和现代化程度,更重要的是要赋予建筑与环境独特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在众多企业中独树一帜,永葆自己的竞争力,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企业文化要有个性和实用性。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的总和,是企业在自己过去、现在的发展过程中生长起来的“本土”文化,它表现出明显不同于其他企业的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个性特征。应该建立什么样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任何企业在发展中都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企业文化的形成与企业的成长经历、企业性质、服务对象、经营范围、实力强弱、管理理念和服务宗旨等方面息息相关,只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才具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吸引社会大众对自己的企业以及企业产品的关注。

篇11

一、建筑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建筑企业属于劳动力密集行业,拥有大量一线施工人员,项目点多线长,流动性大,条件比较艰苦,工种繁多,工序复杂,这需要一个核心的文化来统领全局,从而提高职工的责任心和自觉性,实现企业内部良好的沟通及管理。而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精神所在,建筑企业应该抓住企业文化的精神统领作用,引导员工产生心理共鸣,实现员工与企业荣辱共存的目的,对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外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将使建筑企业内部保持统一的价值观念,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建筑企业只有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使企业的价值观念和员工的思想行为相辅相成,形成一套企业认可、员工认同的价值体系,增强员工归属感,提高企业凝聚力,从而推动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建筑企业的文化建设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同其他行业相比,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缺乏对企业精神的培育,这主要包括诚信、价值观、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缺失。有些建筑企业在招投标、融资、材料和支付民工工资等方面,屡屡发生信用缺失的行为;有些建筑企业只考虑企业利益,没有充分地尊重员工的价值,没有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有些建筑企业违规违章行为、质量安全隐患问题大面积地存在着,这些问题都体现出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不健全。二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未将其整合到企业发展战略中,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只重视把企业做“大”,而忽视了做“强”,没有将企业发展的重点从控制力转向企业凝聚力,过分注重利润而忽视了团队的建设。三是没有将企业文化建设视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来做,有些企业没有一个总体的规划和目标,把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或一般的文体娱乐活动,把企业文化娱乐化、简单化和片面化了。四是管理系统不完善,机制不健全。长期以来,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受制于领导的偏好及企业的重视程度和现实状况,没有形成系统的企业文化体系,未能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缺乏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企业文化建设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五是“以人为本”观念不强。部分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没有充分认识到“以人为本”中的“人”所指内容的宽泛性,仅认为这个“人”指的是企业员工,没有把业主和社会公众包括在内,使“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局限。

三、建筑企业加强自身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

在经济新常态下,建筑企业要实现企业转型发展,增强企业文化底蕴,提高企业竞争实力,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首先,要确立符合实际的企业精神。对建筑企业来讲,仅靠物质激励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文化、精神、道德方面的纽带。而企业精神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内提高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外增强客户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确立符合建筑企业实际的企业精神,其凝聚力和感染力就越强,越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其次,要以人为本,打造企业第一资源。建筑企业以工程项目为中心,而员工是工程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员工的一言一行关乎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也关乎企业良好形象能否通过工程项目这一窗口展现出来。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应采取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方式,在工作和生活中慢慢地向员工灌输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变企业被动说服为员工主动接纳,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使企业既是一个紧张有序的管理组织,又是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在企业内部形成员工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团结协作、荣辱与共的良好氛围,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同时,建筑企业还应把客户和社会受众,也要纳入“以人为本”理念的实施范畴,让他们深深体会到建筑企业的文化感染力,从而使企业内外均处于和谐氛围之中。第三,增强品牌意识,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也是社会各界评价建筑企业最直接的标准。而工地长期以来给人脏乱差的印象,所以建筑企业更应注重通过打造绿色文明工地,来不断提升企业形象。并通过加强质量、安全和进度管理,铸造精品工程,创优夺杯,在行业确立企业品牌,从而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实力,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第四,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制度。企业文化能否作为催化剂,对企业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关键要有制度作保证。建筑企业一定要有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企业制度,尤其是工程项目管理制度,更应侧重于规范员工在工作时的具体操作,指导员工在复杂繁琐的施工中,能够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指标,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同时,建筑企业还应通过建立奖惩制度,鼓励员工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提高施工工效,确保工程质量优良。第五,营造良好的施工现场文化氛围。施工现场是建筑企业向外界展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建筑企业要在施工现场营造个性化的,与时俱进的文化氛围,不仅可以感染一线员工,从而提高员工的素质,而且创建的绿色文明工地,展示企业现场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外在形象。建筑企业要规范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合理布置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整齐有序堆放材料和设施,做好作业现场安全防护,给一线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项目部应设有员工文化活动娱乐场所,放置电视机、影碟机等娱乐设施,适时组织员工开展文体活动。这样才能营造出良好的施工现场文化氛围,给员工以家的感觉,激发其工作热情,增强企业向心力和职工凝聚力。建筑企业只有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切入点,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促进企业快速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篇12

一、一条红线

企业文化的中心,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所以在镇北铁矿的各种宣传、学习、生产活动中,从始至终贯穿这样的一条红线。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实现人的价值,在平等、和谐、融洽的环境和文化氛围中,广大职工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人生价值,真正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和生活的意义,这种高级的精神境界是金钱所无法给予的。以人为中心,更重要地是尊重和发扬人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充分承认、展示他们所创造的价值和成果,并为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开展创造性的劳动,提供机会和必要的条件,把潜在的生产力变现实的生产力,职工在追求自身价值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就会迸发出巨大的潜力和创造精神,造就出一流的人才,拥有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产品,企业才会有先进的生产力。职工才能、心智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二、两个平台

镇北铁矿在建设企业文化方面,党政工齐抓共管,一是以工会这个群众组织为主。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均由工会组织和监督评比,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这是构建企业文化的一个平台。通过修订员工手册、建设职工图书室、电教室、娱乐室等场地,使职工的文化生活和企业文化有具体的阵地和载体。

以工区工会委员会,红旗班组、文明班组为主体的两级组织,负责实施具体的项目、标准和要求,成为文化建设具体落实、执行的基本单位,是职工从事学习活动的立脚点,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二个平台。职工通过工区组织的劳动竞赛、红旗班组创建活动等逐步形成了越来越多的文明班风好、创新发展好、科学管理好,文化技术好、群众生活好的“五好”集体和个人,职工文化技术水平、文明素质大幅提高,为创建文明和谐的新矿山夯实了基础。

三、四种文化体系

(一)共同的价值观、管理理念的文化体系。以构建共同的价值理念、企业精神为主导。着力打造了“团结诚信,以人为本,创新发展”这样一种理念作为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安全是最大的幸福”是职工的安全观;“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更好”这是职工的工作态度和责任观;“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这是企业职工的共同奋斗目标;“环保节约,文明向上”这是构建和谐矿山的文明环保理念。

在这些精神的鼓舞和鞭策下,以学习为动力,观念不断创新,工作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的人和事,在企业内部层出不穷,推动着企业不断腾飞。镇北铁矿总支、行政、工会也连年多次受到集团公司、市国资委、市总工会的表彰。

(二)安全、劳动保护文化体系。“安全是最大的幸福”。镇北铁矿把安全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构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抓好安全工作是对职工最大的关爱。主要有:(1)注重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除正常培训外,最有效的形式就是搞好特殊培训,特别是对新上岗人员,特殊工种,班组长、兼职安全员等人重点进行培训。每年培训人数达2100多人次。(2)在大井侯罐处制作了安全长廊,内容为“你是父母的心,是妻子的天,是家庭的梁,是子女的山”等,使一线职工上下井都能得到教育、警醒。(3)健全制度,制定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针对井下生产制定了《现场管理补充规定》。(4)健全劳动保护监管网络。以矿工会主席为首,下设2名兼职劳保部长,工区、班组均设有兼职劳保监督检查员,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活动,并进行考评。(5)每年定期举办几场以安全为主题的活动,如“安全月”劳动竞赛、“安康杯”知识竞赛、安全家书等,既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使广大职工深深体会到安全的可贵,由过去的“要我安全”到现在的“我要安全”。由于干部职工安全意识的普遍提高,措施到位,劳动保护网络的健全和有效运行,几年来,取得了安全生产双赢的丰硕成果。

(三)文明、环保工作体系。镇北铁矿在日常工作中有一个口号即“安全第一,成本第二,生产第三”。由此可见,把成本节约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成本的节约,不仅节省了开支,提高了集团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节约了资源,养成职工文明的习惯。为此成立了节能降耗领导小组,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颗螺丝钉抓起。制定了节能制度,避峰用电,集中提升排水,大搞修旧利废,大胆改革。在工会的倡议下,全矿上下掀起了“我为节能降耗献一计”的合理化建议活动,收到良好效果。近几年来,成本每年下降7%-10%。

为改变职工的工作环境,镇北铁矿先后投资十多万元翻修了职工食堂、浴池、职工休息楼等生产、生活设施。光有硬件并不能保持文明、卫生的环境,必须把广大职工都动员起来,积极参与进去,才能取得实效。经过几年努力,镇北铁矿彻底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的现象,变成一个树木繁茂、鸟语花香、道路整洁、公共场所窗明几净,人人争做文明职工的这样一种祥和、洁净、亮丽的企业环境。

篇13

一、东北国有炼化企业企业文化现状

建国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经过60年的实践探索,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品牌,并且在理论研究方面形成了符合国情、富有国有企业特色又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建设框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2011年2月28日,《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文化对职工的号召力和影响力[3]。东北国有炼化企业经过不断地实践探索,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培育了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品牌,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五型班组文化等,企业文化在大型国有企业中发挥的助力企业生产经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更多的企业愿意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更多的企业领导者也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意义。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体量不断加大,适逢“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国有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逐年加快。面对国际竞争环境,伴随国有企业同国外百年企业接触的增多,人们越来越感觉到我国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还缺乏系统性、整体性、持久性的战略部署,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深层次的企业文化建设问题。

二、东北国有炼化企业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迪尔和肯尼迪把企业文化整个理论系统概述为5个要素,即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4]。下面以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为例,分别从价值观、企业环境、典型人物、典礼和仪式与文化网络方面分析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企业员工价值取向上出现偏差。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员工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日益扩大,微信、QQ、手机APP等新兴媒体及传统的电视、报纸等媒体将各类信息灌输到企业员工头脑中,原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企业员工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的态势。一些员工在价值目标选择上开始重视个人理想,轻视社会理想,更多地注重自己的发展和现实的利益,对他人、社会、集体都莫不关心,缺乏责任感。特别是企业中的青年员工,虽然对企业具有一定地认知度,有集体荣誉感,但由于在生产一线工作,从事现场操作,日复一日地从事重复性工作,觉得自身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2)广大员工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企业文化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需要员工身体力行,但是现在企业员工中参与建设企业文化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这一方面是由于部分企业员工个人主义至上的思想作祟,不愿意拿出个人的时间去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更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意愿服从整体文化的约束。另一方面,企业在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宣传教育的过程中,由于老套的宣传方式方法很难得到员工的认可,调动不起他们的兴趣,有些员工更是游离在整体企业文化建设之外,更有甚者违背整体企业文化我行我素。企业文化已经不是企业中每个员工都认同的观念和制度,企业文化建设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这就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不能被主要群体接受,从而也就降低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时效性,失去了推行企业建设的意义。(3)典型人物示范作用不明显。东北国有炼化企业分布在东北三省的主要工业城市中,由于建设时间和地域文化的差异,对典型人物的认可理念也存在一定差异,各企业树立的典型人物在其他企业中推广时易出现水土不服现象,企业员工对典型人物的事迹认知程度出现偏差。同时,鉴于各企业的规模、装置、产品、人员结构、机构设置等都不尽相同,各公司虽然有典型人物,但是由于每个单位的单一性和独特性,很难将一个典型人物和事例做统一规范、统一推广,这样就带来典型的示范作用不明显,很难形成群体效应。(4)在典礼和仪式方面,重形式轻内涵现象明显。企业在自身文化建设时,大多采取主观臆断的方式提出一些华丽的企业理念,而并非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提炼出企业理念,这些理念多注重表层的东西,从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由于过度重视表层的物质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更多地关注厂容厂貌、统一着装、佩戴胸牌、员工的言行举止、内部报刊、庆典活动等,或将文化局限在宣传标语、企业歌曲、组织旅游活动等较低层次上,不能真正将企业的精神、企业的理念、企业的价值观融入到员工人文素养的培育和提高过程中。同时,企业文化建设脱离企业生产实际,没能形成统一整体相互促进,造成企业文化手册上说一套,生产管理实际中还是老一套,出现了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实际“两张皮”现象,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意义丧失。(5)文化建设的体系不完善。虽然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多成绩,也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设立了单独的企业文化部,但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配套的规章制度、实施办法都没能很好地建立,致使部分员工置身事外,完善、有效的反馈和激励机制没有形成,导致反馈不及时。有些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对企业文化发挥的作用过于高估,违背企业文化发展客观规律,试图将生产经营出现的问题用文化来解决。

三、企业文化建设对策

企业全体干部员工从思想上要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构建对公司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要从宏观战略的高度认识企业文化构建的重要性,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5]。企业文化主要分为四层次结构,即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1)坚持“外化于行”,塑造企业品牌,进行物质文化建设。通过直观上的展示,塑造良好的形象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一是强化企业形象宣传,通过形象宣传潜移默化地感染企业员工。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根据集团公司的统一要求,重新制作统一的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发展目标及战略的宣传牌匾、宣传册及宣传灯箱等“外化”形式载体,不断从物质文化角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让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有第一感官直觉。二是强化企业硬件环境建设,用舒适的工作环境影响企业员工的日常行为。整洁、宽敞、人性化、秩序井然的企业环境,能让员工一走进厂区、工作岗位就感到神清气爽、心情舒畅,使员工感到家的温暖。首先,从企业厂区环境入手,公司通过总体统一规划建立一套适合每个生产企业的厂区环境规划,由固定的绿化企业去对各企业非生产区的环境进行建设和日常维护,形成企业员工一进入企业就有一种到了花园的感觉,从而对企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其次,从员工日常工作环境入手,通过5S定置化管理工作,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使其树立到工作岗位就应该保持工作环境的井然有序,这样通过约束形成习惯,最后培育文化。此外,从食堂、浴池等后勤服务场所入手,使后勤服务场所更具人性化,尽可能为员工提供优质服务,让员工体会到企业的关爱,形成良好的物质文化氛围。(2)坚持“物化于制”,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进行制度文化建设。企业的管理制度,对员工来讲是外加的行为规范,这外加的行为规范是否与员工内在的行为和道德规范,也即是否与员工的群体价值观协调一致,是创建企业制度文化的关键。对人的行为影响最大的是制度,有什么样的制度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以尊重人、关心人为核心的“公平、公正、公道”的制度、机制是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的关键。首先,应结合当前形势建立一套公平、公正、公道的以“效益”为中心的激励机制。企业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公平的机制与氛围,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一个成熟的企业要有理性之辨、是非之分、良莠之别。好的受不到表彰,坏的就不能以坏为耻;坏的受不到惩戒,好的就不能以好为荣。其次,应梳理已有制度,用“以人为本”的尺子量一量。东北国有炼化企业大多都有几十年的历史,由于历史原因这些企业有很多的制度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有些制度过于苛刻,缺乏人性化,所以公司要尽快成立制度梳理部门,对已形成的各项制度进行梳理,不合适的尽快废弃,同时建立一批融入人性化管理的规章制度,让员工体会到制度的文化氛围。此外,制度管理是基础,自主管理才是真正的目标。正确认识制度管理与自主管理的辩证关系,对规章制度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企业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制度管理是自主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主管理是严格管理的升华和目标。制度管理重在外在“他律”,自主管理重在内在“自律”。(3)坚持“情化于通”,打造和谐团队,进行行为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全力打造“真诚”文化,通过各种手段在员工中形成对企业真诚、对同事真诚、对合作方真诚、对家庭真诚的真实诚信、表里如一的企业文化环境。首先,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文化。通过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加强优秀中国文化传统的宣传,不断释放员工在企业工作中的“真诚”潜能,让每名员工在工作中体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工作中少些推诿、扯皮,逐步提高工作效率,形成公司整体范围内的良好人文环境氛围。其次,实现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真诚”文化。一是企业要对员工真诚。企业领导者要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处理好涉及员工各项利益的工作,坚持从员工的利益出发制定好各项制度,为员工工作生活提供良好的保障,提升员工以企业为家的情感。二是员工要对企业真诚。真诚是相互的,企业不能光对员工真诚,反过来员工也要对企业真诚,真正把企业当做“衣食父母”,当做家,共同建设好幸福家园。只有我们的企业好了员工才能有更好的保障,真诚对待企业,企业才会给予你真诚的回报。真诚不能只停留在嘴上,需要所有员工共同以行动践行,体现在日常的岗位工作中,最终形成一种真诚的行为文化。(4)坚持“内化于心”,铸造企业之魂,进行精神文化建设。各企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孕育出不同的企业文化,因此,应将各企业优秀的文化内涵融入到整体文化中。一是要注重对企业几十年传统文化的提炼、挖掘及与时代特点有机结合,将传统的文化理念赋予新时代的特征,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从而带动企业员工主动践行企业文化;沉淀下来的东西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包括制度、文件、技术等,是永远取之不尽的财富;要将易于各单位接受和能够共同践行的核心价值观注入到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中。二是要使员工清楚地了解他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企业的发展,企业发展也离不开“有效益意识、有技能的优秀员工”。近几年东北地区发展动力不足,各省GDP增长速度持续放缓,作为东北地区GDP大户的国有炼化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亏损企业范围有增无减,企业员工的收入不断降低,此时企业员工应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员工的幸福离不开企业的发展。困难时刻更需要所有员工共同努力,协同一心,真正将企业当做家,共度难关。企业员工要不断增强效益意识和技能水平,只有提高创效意识,增长了技术能力,助推企业形成自身品牌优势,相信无论市场如何波动,企业都会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企业员工也会得到企业发展红利的惠及。三是要注重企业精神和员工共同价值观的统一。现阶段就是以创造效益为最根本的出发点,真心关注企业发展的方向,全力做好各项创效措施的落实,让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员工的努力方向高度一致。同时企业也要将发展的成果及时传达给企业员工,并为员工谋取发展的红利,真正形成两者的高度统一、互利互惠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开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0-12(1).

[2]杜秀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郑州:河南理工大学,2012:39.

[3]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中国新闻网,[2011-2-28].www.chi-nanews.com/gn/2011/02-28/2873740.shtm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