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施工安全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建筑企业施工安全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建筑企业施工安全

篇1

二、预防为主,在条款中加入安全措施和安全管理内容

1、招标文件及其相应的合同条款中,应当对施工安全生产措施提出明确和具体的要求。需要制定安全措施的方面包括各类基坑支护结构、各类临时支撑体系、大型施工机械(塔式起重机等的安装、使用和拆除)、各类脚手架和作业平台、临时用电系统和电动机具、设备、“ 四口五临边”防护、现场消防安全、高空作业、(防高空坠落和坠物打击)、现场周边环境安全,等等。招标文件中应要求投标人在报价时针对施工安全措施进行单独报价。

2、投标文件中除施工现场的

总体安全管理措施外,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技术方案和组织措施都必须分别配以相对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必要的计算书,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责任人和岗位职责,制定紧急情况的处理预案,特殊专业工程还应制订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等等;投标人的投标价格中应就安全措施进行单独列项报价,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投标人必须在“措施项目”中就安全措施单独列项进行报价。

3、评标办法中,对施工安全的要求列入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内容,把对安全保证措施的评审作为技术标评审的重要内容,并设立安全保证措施评审的合格标准,投标人的安全保证措施不能达到招标文件规定的合格标准的,应作为废标条件之一施工安全措施的评审

甲,采用综合定量评标的,除响应性评审中应当体现对招标文件中对安全措施要求的响应外,应当对安全措施和安全保证体系独立设立评分标准,安全措施的评分不得少于总评标分值的5%;评审的标准应包括安全安全措施的完整性、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性、与国家有关规定的符合等等;

乙,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安全措施作为符合性评审的重要方面进行评审,安全措施不完整、缺乏针对性、不合理或不能满足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的,不得进入后续的评审,也失去成为中标候选人的资格;与安全措施有关的费用构成投标人个别成本的一部分,评标委员会在评判是否低于个别成本时必须纳入评审范围,对其报价与措施结合的针对性、完整性和合理性进行评判。丙,有关安全措施的评分或评审细则应当分类细化,属于技术标的评审内容的,在技术标评审的标准中设立标准并分别细化(如总体安全措施,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安全保证措施等等),属于符合性或响应性评审内容的,在符合性或响应性评审的标准中设立标准并分别细化。

戊,施工和监理合同的合同条款中应当纳入明确安全责任、安全目标、安全管理和安全保证体系、岗位人员要求合同条款中应当确立监理工程师在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面的权威,确保监理工程师能够充分发挥安全监督作用,杜绝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

三、加强日常管理

1、监管的方式手段要改变。一是要主动出击,建立稽查、巡查队伍,无论是在建工程项目还是拆除项目,无论办了手续的项目还是没有办手续的项目,无论是普通区域的工程还是开发区、高教园区的工程都不能忽略,要全盘纳入监管范围;二是要抓住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监管要针对出了问题的企业,出了问题的地区,让有安全问题的企业、工程项目不得安宁;三是要改变单一的运动式检查,从重点监督检查企业施工实体安全,转变为重点监督检查企业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落实和执行情况。

2、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

篇2

一、加强建筑企业施工安全管理的意义

1、安全生产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头等大事,保护职工的安全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也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因此,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是我们开展正常挥动的必须要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时高效益,高效率的前提,也是降低成本消耗,获得做大价值的体现。

2、建筑业施工生产流动性大,产品形式多样化,体积庞大,架构复杂,季节性较长,机械化程度低,安全系数小,其中隐患较多,很难控制,所以,必须要全员参加安全管理工作中,协调配合,综合治理。

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安全交叉管理问题突出。因为政府机构多次改革,新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交替,导致政府部门安全管理的职能交叉,多方插手,多头管理及处罚的现象比较多见,可能造成企业在同一事件上,同时受到来自几个政府职能部门、机构的不同标准、要求的监管与处罚,企业的意见与压力很大。

2、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设置不规范。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有的设在建筑管理部门、有的设在质量安全管理部门、有的设在安全监督站等等,导致有些安全监管机构没有独立的安全执法主体资格,缺乏权威性,监管不到位,监管力度不足,造成安全监督执法弱化,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

3、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我国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大多数都是由农民工组成,普遍都缺乏安全意识技术培训也远远不够。目前我国已经在人员培训工作上加大了力度,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人员培训的方式、力度和考核等方面都有困难。另外,建筑业施工技术复杂,企业更应该重视施工人员对安全技术交底的能力培训。因此,施工企业应从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这两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意识。

4、、安全监督管理队伍素质欠提高。虽然国家对安全生产管理已经提到很高的地位,但部分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依然不重视,主要表现有:一是“只管自己赚钱,忽视他人性命”的意识依然存在,违法生产经营或者知法犯法,导致事故不断,死伤众多;二是思想上不重视,对安全存在着侥幸心理,把安全生产工作制度束之高阁;三是地方政府监管不到位,检查活动流于形式,结果让企业负责人认为安全管理无须创新与投入,同样可以获得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5、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体系不配套、不完善。当前,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虽基本形成,但存在着法律法规的一些条款在实际执行中可操作性不强,配套的法规还不完善,安全施工标准系统性不好等问题。导致安全施工行政执法在企业的违反行为没有出现事故的情况下,该处罚的没有处罚。安全执法工作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安全生产法律制度未得到完全落实,安全强制措施变得苍白无力,安全监管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6、建筑安全监管支撑保障体系建设落后,缺少必要的监管手段,因为经费不足,技术装备、检测器具短缺落后等因素,安全监管人员到施工现场监督检查,仍然用的是眼睛看、耳朵听、手摸的传统方法,影响着安全监管的科学性。

7、安全检查走过场。在施工现场,有许多违反安全操作的问题。例如,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网、带电操作、无证上岗等。检查人员处于老好人,没有说到位,也没有达到教育本人和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三、建筑企业安全管理产生问题的原因

1、建筑施工企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为节省资金,安全生产经费投入不足,安全管理部门工作不认真,现场安全能管理人员相关业务知识缺乏,这些都制约了他们更好的完成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2、建筑施工条件差导致了许多技术人员不愿意从事建筑行业。

3、建筑施工行业人员大多数是农名工,他们都是到处打游击,工作不稳定。

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对策

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应贯彻“安全第一, 方针,并根据施工生产的规模、性质、特点予以实施。

(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工程施工安全的准备工作要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首先是做好施工前的调查研究,针对现场的地形、地貌进行勘查、记录,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并依据实地记录、设计文件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以及现场安全警示的工作。其次施工企业的管理层,要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及容易发生事故的场所,开展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实施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2)狠抓施工生产安全计划,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和施工条件,合理地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确保安全工作顺利进行。

(3)确保材料供应的质量,建立健全进场前检验验收和取样送检制度。材料员、各工程技术人员,都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好常用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性能,熟悉材料在保管和运输过程的规定,做到分门别类的保管和堆放,凡属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进入施工现场,以确保材料质量合格;

(4)临时用电、机具、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首先是规定操作者,必须经过岗前职业培训,并持有省住建厅主管部门颁发的操作证,其次,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遵守作业制度、纪律,同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与管理档案,实现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2、从体制上完善安全生产保险制度,保障了广大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对社会起到了稳定作用;从机制上健全了职工生命和健康的补偿制度,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从运作上强化了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和安全宣传这部分费用不足的情况,起到了推进提高企业安全素质的积极作用。

3、建筑安全管理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管理学科,因为各种原因,目前我国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监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个合格的建筑安全管理人员应该要了解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与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规程,建筑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和行为科学等知识。主管部门要分期分批的进行安全管理监督工作培训,经培训合格的颁发相应从业资格证书。与此同时,要对监督人员进行法纪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弄清部门的职能,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坚持严格执法依法监督管理。所以,安全监督人员应该不断地学习,丰富自身的安全知识,提升自身素质。

4、加大执法处罚力度。当前,建筑安全违法成本太低是造成当前频频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筑企业大多抱着侥幸的心理,希望逃脱检查,而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当前的检查力度而言,在必须停工的工程中只有一小部分工地被发现并停工,并且这种违法成本与一旦成功逃避检查而减少的安全投入相比较,是很低的。所以,必须加大执法处罚力度,使企业支付高昂的违法成本。安全生产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关系到投资环境的改善和提高。创新建筑安全生产监督机制,培育多元管理体系,理顺市场各方主体安全生产的责任,对提高建筑安全生产整体管理水平,开创新时期安全生产管理局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结语

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群众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必须从确保安全、服务生产、技术创新、降本增效等多个角度进行定位。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在提升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这要求政府主管部门、企业管理者以及施工人员等对安全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各方齐心协力使安全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王辉.论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之有效对策[C]建筑安全.2013(2)

篇3

二、预防为主,在条款中加入安全措施和安全管理内容

1、招标文件及其相应的合同条款中,应当对施工安全生产措施提出明确和具体的要求。需要制定安全措施的方面包括各类基坑支护结构、各类临时支撑体系、大型施工机械(塔式起重机等的安装、使用和拆除)、各类脚手架和作业平台、临时用电系统和电动机具、设备、“ 四口五临边”防护、现场消防安全、高空作业、(防高空坠落和坠物打击)、现场周边环境安全,等等。招标文件中应要求投标人在报价时针对施工安全措施进行单独报价。

2、投标文件中除施工现场的

总体安全管理措施外,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技术方案和组织措施都必须分别配以相对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必要的计算书,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责任人和岗位职责,制定紧急情况的处理预案,特殊专业工程还应制订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等等;投标人的投标价格中应就安全措施进行单独列项报价,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投标人必须在“措施项目”中就安全措施单独列项进行报价。

3、评标办法中,对施工安全的要求列入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内容,把对安全保证措施的评审作为技术标评审的重要内容,并设立安全保证措施评审的合格标准,投标人的安全保证措施不能达到招标文件规定的合格标准的,应作为废标条件之一施工安全措施的评审

甲,采用综合定量评标的,除响应性评审中应当体现对招标文件中对安全措施要求的响应外,应当对安全措施和安全保证体系独立设立评分标准,安全措施的评分不得少于总评标分值的5%;评审的标准应包括安全安全措施的完整性、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性、与国家有关规定的符合等等;

乙,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安全措施作为符合性评审的重要方面进行评审,安全措施不完整、缺乏针对性、不合理或不能满足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的,不得进入后续的评审,也失去成为中标候选人的资格;与安全措施有关的费用构成投标人个别成本的一部分,评标委员会在评判是否低于个别成本时必须纳入评审范围,对其报价与措施结合的针对性、完整性和合理性进行评判。丙,有关安全措施的评分或评审细则应当分类细化,属于技术标的评审内容的,在技术标评审的标准中设立标准并分别细化(如总体安全措施,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安全保证措施等等),属于符合性或响应性评审内容的,在符合性或响应性评审的标准中设立标准并分别细化。

戊,施工和监理合同的合同条款中应当纳入明确安全责任、安全目标、安全管理和安全保证体系、岗位人员要求合同条款中应当确立监理工程师在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面的权威,确保监理工程师能够充分发挥安全监督作用,杜绝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

三、加强日常管理

1、监管的方式手段要改变。一是要主动出击,建立稽查、巡查队伍,无论是在建工程项目还是拆除项目,无论办了手续的项目还是没有办手续的项目,无论是普通区域的工程还是开发区、高教园区的工程都不能忽略,要全盘纳入监管范围;二是要抓住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监管要针对出了问题的企业,出了问题的地区,让有安全问题的企业、工程项目不得安宁;三是要改变单一的运动式检查,从重点监督检查企业施工实体安全,转变为重点监督检查企业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落实和执行情况。

2、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

篇4

Key words: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经济的高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的是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要求日益高涨,建筑业从业人员以及全社会都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建筑行业事故的高发地区是在施工的现场,在现代建筑行业的施工现场都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 主要表现在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保障体系和机制不健全,责任不落实,投入不足。 安全问题对我们施工单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影响都很大, 对社会稳定也很重要, 所以必须加强安全管理。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动态, 需要重过程, 常抓不懈,做到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安全组织机构在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中是一项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组织机构的设置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也就是说企业第一责任人同时也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安全工作重大问题的组织研究和决策。机构第二内容就是主要安全的负责人负责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机构的第三个内容是企业安全职能部门,施工企业的性质决定必须设立安全职能部门,负责日常安全生产工作管理监督和落实。安全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体现高效精干, 既有较强的责任心又有一定的吃苦精神; 既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法律意识又有丰富的现场实际经验; 既有一定的组织分析能力又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也就是说安全机构不能是框架,不能是迫于形式要求的一个设置机构。组织机构要对国家法律、法规知识了解掌握;并贯穿到基层中去; 负责修订和不断完善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负责组织学习、 培训企业在职人员安全管理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负责监督、检查、指导企业的安全生产执行情况;负责查处企业安全生产中违章、违规行为;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及相应处理。在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的同时, 层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责任制要融入到单位、部门和岗位。

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实现制度化管理是一项重要课题, 安全制度的制定依据要符合安全法律和行业规定, 制度的内容齐全、针对性强,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应该体现更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反映企业性质面向生产一线贴近职工生活,让职工体会并理解透彻。一部合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有利于规范企业和企业职工行为,有利于指导企业生产一线安全生产的实施, 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最终实现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建筑施工过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筑业相关法律、 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完善,相关部门对建筑市场的监管不严,监管体系漏洞。目前建筑市场时常出现一个项目有几个分包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安全识淡薄,根本谈不上对安全进行统一管理。而我国法律跟不上这些新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对这些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部分相关主管部门和监管人员对国家有关建筑安全管的文件精神理解不透,行动不力,措施不到位,对已纳入监管的项目和隐患事故的查处力不够, 督促整改力度不到位,致使安全事故隐患大量存在,导致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2)建管理和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安全措施执行不到位。从近年来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企业忽视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流于形式,项目经理及施工操作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不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和规定,重经济效益,轻安全投入,存在侥幸心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这已经成为造成建筑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3)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防护不达标。在利益驱动下,一些企业在安全设施上舍不得投资,急功近利,对安全生产心存侥幸,致使很多施工现场防护设施不全。 比如临边不搭设防护栏杆,安全网搭设低于施工作业层面高度,作业面没有实行全封闭;有的电梯井口无护栏,电梯井内未隔层设置防护;预留洞口、采光井、通风口不设防护盖,造成坠落事故发生等。

4)建筑施工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目前我国建筑从业人员大部分都是农民工,很多农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从农民转为工人,他们的知识结构、思维意识、自身素质等还不能适应建筑业的特殊工作条件和环境,他们大都未经过基本的安全培训,缺乏应有的安和防范意识,对施工中的基本常识特别是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知之甚少,纪律松散,违章作,冒险蛮干,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篇5

1.1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法律形式确立的这个方针,是整个安全生产活动的指导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劳动保护的基本方针。

1.2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前提

事故一旦发生,其后果就无法挽回,防患于未然,把预防措施落到实处,从思想上给予重视,从物质上给予有力保障,在组织机构、安全责任、安全教育、提高防范、监督管理以及劳动保护、施工现场、环境卫生各方面都对事故预防措施予以充分重视,是贯彻安全生产方针的重要内容,各级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建设企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重要步骤,也是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1.3安全生产现状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工程建设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基本建设规模逐年增大,科技含量高、施工难度大、工期安排紧的工程日益增多,工程技术风险日益突出,建设工程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建筑施工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筑施工领域的这些新变化,使安全生产和监管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建筑行业为高风险行业,难免在生产建设过程发生安全事故。近年来,随着建设项目的大量开发,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令人忧心。所以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从人力、物力、安全监督检查等方面加大安全预防措施的投入,减少事故发生,把因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2.建筑施工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接连发生,充分暴露出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还比较淡薄;二是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贯彻执行还不够得力,有的责任没有真正落实,措施没有真正到位;三是在企业经营规模扩大和建筑施工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管理粗放;四是一线操作人员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较差。

3.预防为主,在条款中加入安全措施和安全管理内容

3.1 招标文件及其相应的合同条款中,应当对施工安全生产措施提出明确和具体的要求。招标文件中应要求投标人在报价时针对施工安全措施进行单独报价。

3.2 投标文件中除施工现场的总体安全管理措施外,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技术方案和组织措施都必须分别配以相对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必要的计算书,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责任人和岗位职责,制定紧急情况的处理预案,特殊专业工程还应制订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等等;投标人的投标价格中应就安全措施进行单独列项报价,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投标人必须在“措施项目”中就安全措施单独列项进行报价。

3.3 评标办法中,对施工安全的要求列入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内容,把对安全保证措施的评审作为技术标评审的重要内容,并设立安全保证措施评审的合格标准,投标人的安全保证措施不能达到招标文件规定的合格标准的,应作为废标条件之一施工安全措施的评审。

4.加强日常管理

4.1 监管的方式手段要改变。一是要主动出击,建立稽查、巡查队伍,无论是在建工程项目还是拆除项目,无论办了手续的项目还是没有办手续的项目,无论是普通区域的工程还是开发区、高教园区的工程都不能忽略,要全盘纳入监管范围;二是要抓住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监管要针对出了问题的企业,出了问题的地区,让有安全问题的企业、工程项目不得安宁;三是要改变单一的运动式检查,从重点监督检查企业施工实体安全,转变为重点监督检查企业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落实和执行情况。

4.2 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信用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大力奖励和表彰安全生产工作突出的企业和个人,严肃查处重大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公布企业安全生产不良信息记录。

4.3 要重视科技进步,积极推广和运用安全适用的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建立危及安全生产的工艺、设备的限制、淘汰和禁止使用制度,经济发达地区要率先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

篇6

文献标识码:A

企业再安全生产中要提倡“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但目前很多企业忽视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建筑施工企业是安全管理的主体,管理的主要对象就是农村转来的劳务工,应通过加强工人主动防护意识和被动防护措施来保证施工安全。建筑企业在完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必须对相应不同的建筑项目,设置不同的安全生产条例,严格规范生产,保证安全生产,并建设优良工程,树立起企业品牌和行业信誉,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加强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科学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和施工危险性大的工程相对增多,这无疑对建筑施工管理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针对这些情况,摸清现阶段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至关重要。

(一)飞砂走石的作业环境。建筑工程施工环境具有露天、高空、工种交叉、受场地局限等不利因素、建筑产品体积庞大,又在空旷场地上作业,再加场地狭小立体交叉,如果不加强管理,不进行安全教育,易诱发安全事故。正是由于上述一系列不安定因素,目前建筑业成为最烈行业之一,也是事故多发行业之一。

(二)人员素质问题。各级安全管理机关,由于是从其他单位剥离出来成立的,监督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薄弱,安全管理技术素质相对较差,原则性不强。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数量少,综合素质低,远远达不到工程管理的需要。建筑工地从业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其安全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低下,而职业技能的培训又远远不够,自我保护意识差。

(三)安全投入少。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培训、安全教育、安全技术资料、安全意外伤害保险等项业务,资金投入少或投入不足,有些地方安全生产费用至今没按规定纳入工程概算成本中,建设单位不按时拨付工程进度款,造成施工单位安全费用无法按时投入,施工安全设施无保障。

(四)承揽工程的恶性竞争。目前存在着建筑施工企业,任务少的现象,致使施工企业为承揽工程,压级压价,不择手段恶性竞争,再加上越级或无资质承包,违法分包等行为,这些企业,往往单纯追求低成本,高利润,而忽视劳动者的条件、安全保护和环境改善,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二、加强建筑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教育培训体系,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2 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组织施工安全作业。

3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做好季节性施工准备工作。

4 经常进行预防性试验,对机械设备做好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修,确保设备性能符合安全标准要求。

5 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应当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对因建设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应当采取专项防护措施。

(二)安全文明管理改善措施

1 安全文明施工技术(作业)体系。

创建文明工地、推行文明施工和文明作业,不仅是管理性很强的工作,而且也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安全与文明密不可分,共处于一体,组成了安全文明的共同体;创建安全文明工地与推行安全文明施工技术也密不可分,组成了安全文明施工的共同体。

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的任务是缔造施工生产的安全文明状态和规范施工生产作业的安全文明行为。施工生产的安全文明状态包括创造安全文明施工场所和采用安全文明施工的工艺和技术两个大的方面,而施工生产的安全文明行为即进行安全文明作业和操作。

2 施工安全防护和文明施工措施。

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文明施工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是相辅相成的,施工安全生产不但要保证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要加强现场管理,保证施工井然有序。改变过去脏乱差的面貌,对提高投资效益和保证工程质量也有深远的意义。

3 安全监督管理改善措施。

(1)预防职能。“预防为主”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它也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对生产过程做到实时监控,提前排除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危险,找出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利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做到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将事故伤害和损失降至最小程度。

(2)补救职能。补救是要彻底消除已出现的安全事故对产品生产和使用的不安全因素,它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督促企业(项目)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另一方面用技术上有效、经济上可行的措施消灭隐患,排除产生安全事故的因素和弥补因安全事故造成的后果。

(3)评价职能。建筑生产安全评价的目的是为企业(项目)安全管理提供标准方法和应达到的要求,使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达到实现本质安全化的目的。安全生产评价是综合评价一个企业(项目)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组织措施的完善性以及管理者和操作者安全素质高低等。

(4)教育职能。施工安全检查是指有关部门和单位对企业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情况,安全生产的情况、劳动条件、事故隐患等所进行的检查。通过施工安全生产检查,使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提高全民的质量意识,推广正面的经验和吸取反面的教训。

篇7

1 当前建筑业安全生产现状

尽管我国建筑业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安全状况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然而,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水平所限,目前我国建筑业企业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1.1伤亡事故多

经过多年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方面的改革和完善,建筑企业在安全管理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安全事故控制的局势仍不乐观,事故频频发生。

1.2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制度不完善

在新旧体制交替之际,企业安全管理与行业安全监督的模式尚欠统一和正规。施工企业安全机构撤并、削减现象严重。管理人员不到位,把专业技术人员调到其他部门,而安排一些老弱病残等非专业人员搞安全。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制度不能落实到行动和现场上,管理徒有形式,安全工作处于被弱化状态。

1.3施工现场安全达标率低

按照建设部颁发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龙门架、井字架等物料提升机规范》及《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标准》,对施工现场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检查的结果表明,企业现场安全达标率低,施工现场个人安全防护装备落后,质量低劣,配备严重不足。几乎没有任何工地配备安全鞋、安全眼镜和耳塞等安全防护用品。

2建筑企业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建筑施工是一个由人、物、环境(施工现场)、管理四个方面组成复杂的系统,这四个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即事故由人、物、环境的原因引起,而这三者又受管理水平和法律健全与否等方面的制约。

2.1建筑施工人员、物、环境三因素分析

2.1.1人的原因

所谓人,包括操作工人、管理人员、事故现场的在场人员和其他人员等。他们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重要致因。主要包括:未经许可进行操作,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危险作业或高速作业;人为的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工代替工具进行操作或违章操作。

2.1.2物的原因

所谓物包括原料、燃料、动力、设备、工具、成品、半成品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有以下几种情况:设备和装置结构不良,材料强度不够,零部件磨损和老化;存在危险物和有害物;安全防护装置失灵;防护用品缺乏或有缺陷;物质的堆放、整理有缺陷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构成事故的物质基础,构成生产中的隐患和危险源,在一定条件下,就会转化为事故。

2.1.3环境的原因

不安全的环境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通常指的是:自然环境的异常,即岩石、地质、水文、气象的恶劣变异;生产环境不良,即照明、温度、湿度、通风、采光、噪音、振动、空气质量、颜色等方面的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环境的恶劣状态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2建筑施工管理因素分析

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安全为目的,为管理者对生产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由于自身方法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有效的达到保障劳动者的安全。

2.2.1现有的建筑施工管理不全面、不系统

安全管理是“全员、全过程、全天候”的,必须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专管成线,群管成网”,而传统的安全管理没有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安全管理工作形成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管理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基层,事故控制效果差。

2.2.2侧重于追究工人的操作责任,忽视创造本质安全的物质条件

安全管理把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有机联系割裂开来了,没有深入研究人、物两大要素在事故致因中的辨证关系,没有从整体和全局的观点来控制事故,背离了事故系统的整体性原则。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2.2.3管理思路出现偏颇,侧重于事故管理

把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事故的追查处理上,而忽视了事故发生前每一工作环节所潜在的危险,实质上是被动的事故管理,没有从根本上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3法律制度因素分析

目前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现有的建筑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和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3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综合治理措施

建筑施工管理好比一根铁链,一环连一环,如果忽视了哪一环,整体就会脱节、中断。因此应综合对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治理。

3.1加强对人的管理

要在领导层、管理层和操作层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领导层掌握好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要有发现安全隐患的意识,查找安全、消除安全隐患的能力。管理层把安全看作第一要务,重视现场的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对安全生产要有高度责任感。操作层要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按程序办事,不违章操作,不冒险蛮干,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3.2确保对物的有效维护

施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污染、松动、泄漏、磨损、振动、发热等各种故障,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耽搁施工工期,严重时会酿成设备事故甚至人身伤亡事故。因此,应经常性对施工设备加以检查、保养和调整,使设备随时处于最佳的技术状态。设备维修保养方式主要是清洁、紧固、、调整、防腐、防冻及外观表面检查。对长时期运行的设备要巡视检查,定期切换,轮流使用,进行强制保养。

3.3因地制宜,有意识地对不利环境加以防范

施工现场环境条件也是影响安全的一个因素。施工现场各项物料摆放整齐;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出现场;施工区域、宿舍、办公场所、食堂、洗涤场所及厕所环境卫生要符合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04)的规定;同时做好流行病和传染病的预防,改善员工的工作生活条件,防止事故发生。

3.4 推行对管理方式的进一步完善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技术性、政策性、群众性很强,建筑公司从公司到班组都须配备安全机构,配备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应挑选责任心强、有一定经验和相当文化程度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以利于促进安全科技活动,进行目标管理。

3.5积极推进施工现场建章建制与执行

篇8

首先,安全重视程度不足。目前很多企业管理者重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管理。虽然在口头上讲“安全第一”,但实际中却没有落实。对安全生产不重视、不检查,或是对检查出的问题不解决,同时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事故离自己很远。企业普遍把质量问题放在首位,而忽视安全问题。其实这二者是紧密相连的,没有安全很难保证质量,更谈不上经济效益。

其次,安全经费投入不足。按规定,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专用经费的提取必须专款专用,但目前,仍有部分企业没有执行到位:一是未提取或提取不足;二是对已提取的经费没有做到专款专用。不能配备必要的安全生产设施和劳动保护用品,漠视生产工人合法的劳动保障权益,安全自查、自控工作形式化,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再次,人员技术水平不足。施工现场人员受自身认知的限制,素质普遍不高,安全意识淡漠。由于企业三级安全教育不落实,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大量既没有进行岗前劳动技能培训又缺乏施工现场安全教育的务工者上岗后,对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一无所知,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没有足够认识,缺乏规范作业的基本常识,安全技能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现象严重。

第四,政府安全监管不力。部分地区建设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对本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不多,把关不严,责任不落实,监管力度不够,在机构设置、工作体制机制方面还不能适应当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工作的需要。

第五,行业市场管理混乱。一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制度、管理措施难以在施工现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形同虚设,总承包企业与分承包企业在施工现场管理方面缺乏相互有机配合机制,给安全生产留下隐患,导致事故频发。尤其是一些根本没有施工条件或不具备相应资质的队伍擅自承担施工任务,安全意识更差。

最后,安全技术方案缺陷。虽然说企业在投标及开工前,都会做施工方案,但现实中,施工方案多是借用以往的方案,经简单修改后即定稿,没有与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加上审批程序不到位,使施工方案对施工没有现实指导意义。而因为技术方案出现问题带来的安全事故往往会带来更大的损失。比如塌方,带来的可能就是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建筑安全管理的意义

首先,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共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就是依法治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安全生产法》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建筑法》对建筑业企业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建筑行业是高风险、事故多发行业,原有的管理体制的概念和许多内容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形势,建立现代化安全管理体制以适应新的形势、新的技术、新的体制、新的生产者,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也是共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其次,安全管理是做好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基础。企业加强安全管理,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工作顺利进行,这是企业效益的保证。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各种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给项目运行带来不小影响,也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要坚持安全管理贯穿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原则。

再次,安全施工问题是关系到企业职工的幸福和经济效益,还涉及到许多社会问题。因此从施工开始就把人力、物力综合加以考虑,防患于未然,着眼于事先控制,要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抓安全工作,要相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在整个安全管理中,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在整个安全管理中,使全体参与施工的人员自觉地共同遵守,保证安全施工。

三、做好建筑安全的措施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施工人员的安全,要比工程的安全更重要。项目管理者在对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始终作为第一因素纳入工作范围。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特别是项目实施阶段的特点,充分考虑到安全工作对项目的工期、成本、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保证项目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有效进行。在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保护同时,还要做好对工地周围人员的保护。

其次,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度。对于施工安全实行来说,关键是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因此落实每个人的安全施工责任制度是相当关键。因而要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度,要求各部门配合。同时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也是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及时发现施工中的各种隐患,及早发现问题,及早纠正以有力保障施工安全。

篇9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为确保建设工程安全生产, 加强建设工程法规建设。我国先后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规。

二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目前我国建筑业的“ 诚信制度”和“ 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 意外伤害保险开展缓慢。企业安全生产信誉与市场准入清出脱节。此外, 政府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对施工现场违规生产处罚尚未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 未能及时对违章责任主体实施处罚。信息管理展开缓慢。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发展的建设市场安全生产的管理需要。

(2) 部分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 为赶工期在未领取施工许可证前擅自开工。给政府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管增加了难度。小数建设单位工作人员对工程安全生产不够重视, 认为安全生产是施工企业的事。未能及时督促其它参建单位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部分建设单位为为降低工程造价, 不按规定支付安全生产措施经费, 造成施工单位在安全防护投入方面经费保障上的困难。对安全生产影响很大。

(3) 小数设计单位未能对复杂地质构造、不利的自然环境和施工中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可能危及施工生产安全提出专项安全措施。并对建设过程中安全状况实施跟踪管理, 出现的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提出处理方案。不能从技术支持上提供安全保障。

(4) 监理单位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普遍不到位。部分监理单位对建设单位只抓进度不管安全的现象持迁就态度, 怕处理不好关系影响今后工程监理任务承包和其它工作的展开; 有的监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知识掌握不够全面, 未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提出的整改意见针对性不强。未能有效指导施工单位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工作。

(5) 多数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不扎实。特别是一些跨地区从事建筑活动的施工企业, 对外埠工程项目部管理松弛, 普遍存在以包代管现象。近年来建筑领域大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而建筑行业从业人员75%以上为农民工, 企业安全教育和施工技能培训不能满足需要。多数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审批滞后。大多项目部编制的应急预案、施工用电、消防方案可操作性不强, 未能有效指导施工。未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一但出现险情无法按预案展开排险。部分项目在高支模搭设和基坑开挖中未按施工方案实施。绝大多数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往往会千方百计降低安全生产成本,减少安全生产防护方面的投入,甚至冒着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风险强行生产。

三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监管重点

(1) 建设主管部门应积极推进的建筑行业“ 诚信制度”的建立, 完善建筑企业诚信档, 建立健全国统一的行业管理信息化平台,采取信息化手段记录监理、施工企业( 含项目经理、监理单位项目总监) 在建设过程中安全和文明施工情况及不良市场行为,并进行曝光。在工程招标和资质年审中进行量化扣分, 从建筑市场准入上严格把关。理顺处罚的渠道, 建立联动处罚机制, 按现行建设工程管理法规及时实施对参建各方违规行为处罚, 确保各项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积极推进“ 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建立劳务管理机制。组织参建人员安全生产教育。使员工掌握安全技能,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 施工现场执法监管人员要认真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安全生产交底工作。建设过程中加大监督抽查力度, 督促参建单位及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 消除危险源。努力减少一般事故, 杜绝群死群伤等重大事故。

①严把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关。针对监督员在工程监督中监督工程量大、范围广, 只能对工程安全生产实施宏观监控的特点。监督人员应认真总结各类工程的安全生产的监督经验, 按不同工程的特点分析危险源, 根据现行建设工程管理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及各地区有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管理规定, 制订有针对性的监管预案。在安全生产施工许可条件审查中, 就建设、监理、施工各方项目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参建人员的安全教育, 毗邻建筑物、地下管线、架空高压线的防护, 安全生产专项方案、安全措施费使用计划、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等编制和审查、审批。日常安全管理等提出具体要求。确保工程开工后各项安全工作的顺利展开。

②在工程建设过程的日常巡查、抽查中要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开展工作: 首先抓施工单位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各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督促各项目部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按规定选配有较强责任心、敢于管理、有安全生产实践经验和资质的人员担任专职安全员。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将管理责任制层层落实。形成全员管理的格局: 第二严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严禁无证上岗作业。劳务工人特别是新进场的工人必须经安全教育培训才能从事相关劳务: 第三抓大型设备、机具的使用安全检测。对塔吊、物料提升机和外用电梯一律要求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安装后进行登记备案。严格设备进场的性能检查, 严抓安装就位后验收, 保证施工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杜绝设备运行中的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 确保施工设备和机具的使用安全; 第四抓好防高空坠落。严格检查楼梯口、进出口、洞口、井口和预留管道口、井字架进出料口等的围蔽情况。脚手架搭设外立杆内侧必须设置密目式安全立网, 1.2m 高防护栏杆和0.18m高、厚度不小于10mm 的挡脚板。施工作业层须满铺固定脚手

篇10

1当前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以及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安全生产以及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安全交底工作不到位、安全管理机构缺乏完善性以及相应安全经费投入不足。

1.1安全交底过程存在问题

在安全交底的过程之中,存在安全检查成效很低的问题,当前,很多的技术交底工作存在交底不完善以及缺乏针对性的严重问题,大部分人员在工作交底的时候都是进行口头上的交底,这样的形式难以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很多企业中的员工根据自身的个人经验进行建设施工工作,在工作的交底上缺乏严肃性,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很多工程施工没有相关技术交底的环节,也有小部分人员通过伪造的交底记录去蒙混过关,这样就导致施工生产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特别容易出现某些工程安全施工。此外,也存在安全管理人员检查不到位的问题。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的交底工作,相关负责人也需要对施工的设备机械等进行必要的检查,从而有效降低工程出现安全施工问题的概率。

1.2相关安全管理机构缺乏健全性

在实际的工作中,相关的安全机构缺乏健全性,以及其中的教育存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当前,依然存在很多施工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没有做好人员的配备问题,也存在一些项目管理体系缺乏健全性,比如说,某些项目的管理人员是身兼数职业,这样就导致难以周全把握好工程的施工。此外,甚至很多企业缺乏安全教育工作,或者是安全教育工作仅仅是停留在口头宣传阶段,并没有在现实的施工中得到有效落实,很多企业对员工缺乏有效的安全培训工作,在工人安全教育这一方面没有加强投资力度以及强化培训工作,从而导致工人素质偏低以及工人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

1.3相关安全经费投入不足

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某些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施工安全意识,因为当前是市场经济,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很多施工单位经常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上十分被动,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所以,某些施工企业在安全经费上相关缺乏,无法保障对安全经费的支出。甚至某些项目管理人员采取减少安全经费的做法,从而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这样就导致整个工程施工安全经费严重不足,此外,当前的建筑工人流动性较大,工人们的自我防护意识以及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对于工程施工也缺乏必要的经验,所以,这样的形势之下,就需要加强对建筑工人的教育培训,提升其安全施工意识以及职业素质。

2针对建筑企业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对策

2.1完善安全监督制度

首先,应当对监督机构的职能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需要监督部门进行监督。其次,应当建立村政府的安全管理相关机制,由于我国的农村建设不断发展,所以,很多工程也是在农村进行,但是许多工程并没有相关的开工手续,对此,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以及法规进行必要的规范。

2.2加强隐患排查的工作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最担心出现安全事故,安全隐患存在于施工的过程中,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就应当加强隐患的排查工作,及时以及准确找到工程施工中的各种危险因素,并且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必要的控制。在建筑施工以及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列出风险因素清单。通常而言,施工现场主要的危险主要来自于经验主义的风险,但是单纯依靠经验并不是最为保险的方式,因此,应当完善隐患排除工作,比如,编订风险清单、组织员工学习等,加强对员工的技术交底以及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安全隐患因素,从而保障工程的质量。

2.3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

第一,对电器设备等进行防护,各种施工设备需要有安全保护装置以及防雨水装置,可以安排相关人员对施工设备进行必要的管理,对设备进行保养以及维护。第二,进入施工现场之后,相关工作人员都需要佩戴好安全带,这也是对工程施工人员的硬性规定。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当禁止穿拖鞋、硬底鞋或者是高跟鞋。在建筑高层进行施工,尤其需要佩戴安全带,此外,相关高空作业的人员需要操作证书才能进行工作,设置安全网以及踢脚板等。第三,应当做好文明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尽量做到不干扰周边居民生活,做到不损害附近居民的切实利益,施工现场应当采取封闭式的施工,其中施工所需要的沙子、石头以及钢筋等都需统一摆放整齐。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建筑行业对国民经济意义重大,需要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以及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本人认为,应当完善安全监督制度、加强隐患排查的工作、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1]白凤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及预警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J].建筑技术,2016(01):86~89.

篇11

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正确分析施工的安全现状,并制定相关措施加以管理,可大大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下,笔者结合自身从事施工建设的经验,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安全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几点对策,以期能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1 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的安全现状

1.1 安全文明施工意识不高

在管理中,没有严格按照建筑施工的有关施工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等展开安全管理,安全意识普遍薄弱,再加上检查工作不到位,多数企业管理者、项目经理不重视安全文明施工,没有重视建筑施工中关于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等宣传,安全施工、文明施工成为口头形式,各种检查也仅是走过场。

1.2 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及生产体系不完善

建筑施工各部门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没有明确下来,经济承包的相关合同中没有体现出企业、项目部门、生产班组以及施工人员的具体责任,未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的指标,再加上目标管理以及考核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落实[1]。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体系流于形式,各种安全生产机构的安全工作难以得到有效展开。

1.3 各种安全施工技术不规范

首先是搭设脚手架方面不够规范,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搭设。其次是模板工程以及基坑支护疏于管理。模板支撑施工不规范,稳定性整体较差,垂直度较差,部分出现钢木混支的情况,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设置;此外,违规拆模的情况比较普遍,尤其是出现大范围的违规拆除支撑的情况。基坑四周的防护设施不全,而且没有按照规定来检测基坑及其周边的情况。第三是临边的洞口以及出入口的防护工作疏于管理,没有按照规定展开定型化以及工具化的防护[2]。

1.4 施工现场的用电不合规范

没有切实执行三级配电以及二级漏电的保护措施;线路的架设没有按照要求架设,存在随意搭设在脚手架上的现象;没有使用标准化的配电箱,又或者是电箱的安装位置不合理;

2 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措施

2.1 构建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营造安全氛围

优良的安全文化对企业而言,尤其重要。建设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必须要加大安全宣传以及现场文明施工的培训教育力度,注重和工人间的协调合作的氛围,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报栏以及宣传标语等多样化的形式,宣传安全施工;此外,施工现场也应实施人性化管理,应单独设置生活区、施工区及办公区,应设置好活动室以及淋浴室等,保证施工人员有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应加强现场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应以不同阶段的施工、季节以及气候等的变化,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对策,设置显著的安全警示牌,并安排专人管理;应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技能的教育培训工作,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及防护意识,有效避免人为的不安全活动发生, 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此外,通过培训,还可以让职工及时掌握新推出的工艺、设备,学习掌握工艺设备的施工工序以及操作要点。需强调的是,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一定要切实执行,不可走过场。项目经理以及施工技术人员均为建筑施工企业的第一线指挥施工的重要人物,同时也是安全管理的关键人物,应加强对他们的安全技术培训教育,使他们成为企业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模范带头人[3]。

2.2 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责任,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有序开展

往往建筑施工企业的各项施工活动多是露天的高处的作业,且交叉作业多,人员又相对集中,施工工序十分繁杂,施工设备及施工人员的素质又参差不齐,所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也变得十分复杂。基于此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显得十分必要,应明确各个部门及施工人员的具体安全责任,这样才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违章违法行为,同时能及时纠正,进而有效减少或者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明确部门及人员的责任,主要是建立完善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制,大到企业没有一个部门、部门负责人,小到每个项目、岗位及个人,均是要明确分工,明确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健全完善责任机制,有利于提高企业全体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感,促使员工主动履行相关的安全职责。落实各项责任制度,就要严格执行相关的管理制度,及时消除现阶段无法落实下去的死角,以保证安全生产的每一项管理制度能有效落实,让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切实有效实施,促使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4]。

2.3 加大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投入,将事故的萌芽状态及时消灭

加大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投入,将事故的萌芽状态及时消灭,是建筑施工企业最可行的、最经济的发展之路[5]。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正确处理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两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企业管理层,必须要改进只顾眼前利益、短期效益,忽略安全生产管理的思想,要切实做到不随意挪用和侵吞安全防护管理的专项资金,以保证安全措施的所有经费切实专款专用。往往安全生产工作做到位的施工企业,不但事故少,同时经济效益也佳;反之,忽视安全生产管理投入的施工企业,尽管在短时期内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可是长久发展下去,只有出现安全事故,不但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还会导致企业走向失败之路。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投入。

3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必须长期实施,必须不断探索和改进,只有做好防范措施,才可以有效预防及遏制是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陈学明.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09(8):105~107.

[2] 朱晗.浅析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现状及意识[J].四川建材,2010(6):123~125.

篇1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建筑规模逐渐的扩大,建筑业已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产业。由于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综合性较强的工作,使得建筑业成为一个高危险性的行业,工程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建筑企业生产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由于改革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也逐步完善,不断促进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与此同时,建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因此,加强建筑安全生产对整个建筑行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实现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全体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制定详细的方案和措施,施工人员应以身作则,坚持以“安全第一”为方针,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安全生产,避免事故的发生。

建筑施工事故的原因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监管控制不严格,管理目标不明确,在施工过程中存在重复和交叉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导致一些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对建筑施工安全认识不足。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的保护不够重视,拖延施工人员的劳动时间,使施工人员处于超负荷、疲劳的工作状态,极易导致施工事故的发生。有的建筑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节约投入的资金,聘用大量的民工,使得施工队伍素质普遍较低,安全意识淡薄,加上领导对安全工作不够重视,对于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款不明确,违反规程、操作错误、违反劳动纪律的大有人在,进而引发事故的发生。在管理上,建筑安全技术研究工作比较薄弱,没有对各工种进行各项安全技术交底,无法解决建筑安全生产关键性技术问题;机械设备、设施存有缺陷,对施工现场的硬件设备维修、维护不够,存有老化、破损等现象,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还有施工现场照明光线不足,视线不畅;通风不良、粉尘飞扬;作业场所狭窄、杂乱,沟渠纵横;施工现场道路不通畅;材料工器具乱堆乱放,杂乱无序;噪声刺耳,这些都是引发事故的发生的因素。

建筑施工事故预防措施

(一)认真落实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全员安全管理素质。

生产安全人性化管理要体现人性化管理的重点,要高度重视人的因素和技术进步在安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职工队伍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切实把安全生产建立在施工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的基础上。管理者要针对性地对建筑生产现场运行、施工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运行、施工人员安全技术水平。很多生产安全事故都跟人员技术水平低下、判断水平和事故应变能力差、违章操作、盲目蛮干有关。建筑企业要加强安全监督人员培训,使各级安全监督人员掌握现代化先进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方法,提高安全监督工作水平。企业可以通过研讨会、外培或内培的形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同时还应加强对员工包括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加强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让员工加强安全意识,克服安全生产中的麻痹和冒进思想,从而适应建筑生产建设的需要。

(二)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是安全生产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不断完善和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将线路、设备划分区域,把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形成安全生产一级抓一级,将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与部门、班组和个人经济利益挂钩,真正使安全管理工作形成纵到底、横到边、全员化、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的新格局。二是做好生产事故学习教育工作,事故是血的教训,是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必须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举一反三,以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机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要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突出抓好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二是要建立应急预警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按照“分级管理、限期整改”原则,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及时督促整改到位。三是要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基础管理。认真做好建筑企业施工的标准培训和执行工作。四是要加强监督考核,完善约束机制,切实履行安全监督职责。安全监督管理要做到“三个到位”,即:思想认识要到位、监督职责要到位、基础工作要到位,同时要强化“四种意识”,即:服务意识、从严意识、协调意识、创新意识。完善安全监督职能和人员配备,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坚持从基础抓起,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抓好现场的监督管理。

(四)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建设单位应加大对建筑施工工艺的管理,对安全生产作为建设主管部门,可以对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要建立安全信用体系,并对其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进行记录,凡对有章不循,违规不纠,屡出事故的企业应追究其法人代表和有关人员的责任。另外还可以视其情节轻重及责任大小,给予如降低企业资质等级、吊销执业资格或停止投标的处罚。作为施工企业,对、把关不严,对企业信誉和形象造成严重损害者,应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对事故相关责任人处罚过轻或免予处罚,不仅是对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自我否定,也对企业声誉造成恶劣影响,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埋下隐患。

(五)应当建立事故报告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

在建筑企业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应按照制度规范要求上报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妥善处理事后工作,以降低事故中人员伤亡率和财产的损失。

总结语

总而言之,只有全面控制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不断加大安全监督力度,对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遏制,降低施工事故发生率,才能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建筑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邢哲.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J].中华建设,2008,(02).

[2]潘卓茵.浅谈如何做好施工安全管理[J].福建建材,2008,(02).

[3]高翔.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保险研究[D].同济大学,2006.

篇13

1、目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丧失自和控制权

建筑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建筑市场的不规范,迫使相当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正在丧失自和控制权,被动地依附于建筑施工项目的承包人,被迫听从和放任于项目承建人,从某种意义上讲,丧失了主宰控制权和建筑施工企业的指导管理,从而造成现在部分建筑施工现场,未能很好贯彻落实国家的《建筑法》、《安全生产法》、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的规范,造成政令不通和建筑施工现场失控的被动局面。

1.2安全工作重视不够

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建筑施工的安全文明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而且部分企业领导、项目经理忙于日常事务,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的形势和政策方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无暇顾及,只在口头上讲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或为了应付检查走过场,从而影响了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的落实。

1.3以质量管理代替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安全是动态管理,侧重过程;而质量管理却侧重结果,所以需要专项跟踪管理、专项投入,也需要专职的施工安全员,但施工现场往往未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员,或安全员的施工安全知识和业务素质较差,而多数施工现场是配备注重质量管理的两职相兼质安员,实际上就是只管施工质量而不管或无暇去管安全生产。

1.4过低的工程造价

近年来,我区大部分工程都实行最低价中标。由于建筑市场是一种典型的卖方市场,僧多粥少,竞争激烈迫使施工单位互相攀比、竞相压价恶性循环。从目前开标结果看,建筑工程也大都在20%~30%之间。虽然国家招标投标法也规定不得低于成本价,但对成本价的界限不清楚,实际投标中也没有顾及这一条,而现在实施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也规定把安全措施费进行单列,不允许竞争。但多数费用太少,加之中标价过低,施工企业要想维持正常经营,往往挤占安全费,这种做法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隐患。

1.5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进入工地的民工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缺乏安全意识。这些人在上岗前未能接受严格的安全教育培训,由于其流动性、随意性大,致使违章施工、冒险蛮干的行为时有发生,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2、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2.1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关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居乐业,是维持建筑事业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基础,也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和效益。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始终把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作为最主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领导,明确施工安全生产职责,强化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提高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水平,确保安全,关爱生命。

2.2加强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

项目施工班子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以现场安全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及施工班组长为成员的项目安全领导小组,指定小组办公室,负责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工作,形成完善的安全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安全岗位责任制等制度。根据项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制定安全岗位责任制,从管理层到工作层,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根据工程的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目标,确定现场管理要达到的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安全伤亡目标、安全经费投入目标、文明施工目标、创建国家及省市安全文明工地目标等,使现场安全管理有一个明确的工作方向。

3.3落实安全施工专项经费的专款专用制度。

落实安全施工专项经费的专款专用制,推行建设工程意外伤害保险制度。通过行政手段,单列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专项经费,独立于招投标之外,设立独立资金账户,在报建时统一收取,并通过施工安全监督机构,视其各阶段施工安全评价的达标情况,分阶段拨付,确保专项费用的正常实施使用,避免违规挪用或不投入。实施建设工程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将项目参保安全保险,作为施工安全受监和工程开工的必备条件,并视项目的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达标度,给予灵活上下浮动投保,充分调动项目经理抓好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2.4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

统一施工安全资料标准在建筑行业中,全面开展学习《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规范和有关文件,统一标准,强化标准,时刻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各方安全意识,并贯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让每一个人都学安全、懂安全、守安全,切实提高建筑施工一线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从而制止和消除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不安全行为。

2.5险源的识别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