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电压技术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防雷技术是否完善能够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能否正常运行,是电力系统维护的重要部分。我们需要实施防雷结构设计,针对不同的电力系统结构,解决雷电打击的问题。防雷保护需要把握好不同装置之间的搭配运行,借助于各类防雷装置引进防雷技术,并且工作人员需要借助于不同的施工技术维护高压输电线路。①屏蔽保护。借助于计算机装置性能,在设计保护方案时做好各方面的检测处理,重点屏蔽外来的干扰信息,保护电力系统设备。②设备保护。防雷保护需要依赖各种相关的设备,特别是计算机装置。所以需要电力系统工作人员每隔半个月左右需要对所有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处理装置出现的问题,如果不能维修好及时更换装置,保持装置的可用性,增强防雷效果。③接地保护。接地就是通过接地装置将设备的某一部分通过与土地连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安全保护措施,接地装置可以把高压输电线路上的强电压、强电流引入地下,达到防雷保护。
三、选择合适的横担
选择横担非常重要,一般要根据现场具体条件分别考虑导线的粗细、导线的根数、档距的大小。选择的导线的过粗、导线的根数过多、档距太大,就会浪费材料;选择的导线的过细、导线的根数过少、档距的太小,不符合相关标准,会有潜在的隐患。通常在单相线路习惯用∠50×5×500或∠50×5×800型横担,在三相四线制线路中选择∠50×5×1500型横担,在选择横担时,既要考虑档距和导线截面,还要考虑气候条件和架设导线的根数等因素。一般气候条件正常的情况下,档距在标准范围之内,导线在50mm2以下,应该选择∠50×5×500,∠50×5×800或∠50×5×1500型号的横担。如果档距过大或者导线截面在50mm2及以上,恶劣的气候之下,应该选用∠63×6型横担。
四、输电线路的智能化设计
将现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同物理电网结合起来,形成新型智能化的高压输电线路。为了高压电网的稳定性、安全性、经济性和高效性,高压输电线路必须实现智能化的高压电网。智能高压电网具有:经济、安全、稳定、兼容、可靠、高效等优点,主要强调让电网具有自我恢复和自我预防的自愈功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故障隐患,快速进行自我恢复或者隔离故障,掌握电网的运行状态,避免事故的发生。
篇2
内馈调速是一种基于转子的电磁功率控制调速,其原理是把定子传输给转子的电磁功率中的一部分功率移出去。这样定子传输的电磁功率不变,但移出的电功率可任意控制,转子总的电磁功率就被改变,电机转速就可得到控制。
内馈调速巧妙地在异步机的定子上加设一个内馈绕组,专门用来接受转子移出的电功率。内馈绕组此时工作在发电状态,它把接受的电功率又通过电磁感应,反方向传输给定子原绕组,使定子的输入功率减小,与机械功率平衡,实现了高效率的无级调速。
内馈调速最适合于高压大容量电机,其特点如下。
1.回避了定子控制的高电压问题,可实现高压电机低压控制;
2.控制装置的容量可小于电机的容量,即为小容量控制大容量;
3.控制装置和定子电源均为电磁隔离,有效地抑制了控制装置产生的谐波电流对电源的干扰;
4.整个系统没有外附变压器,调速损耗小,效率高。
二、节能效益和环境效益
1.该项目年节电量618.9253万kW•h,折标准煤2500.46t,可减排二氧化碳1812.83t。
2.按山东上网电价0.30元/kW•h计算,年节能效益185.68万元。
篇3
2.1有利于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在传统的火力发电厂中需要使用挡板和阀门来调节发电设备的风量和水量,挡板和阀门对能量的需求较高,在火力发电厂中使用了高压变频技术之后,通过驱动水泵和风机来代替挡板和阀门,不但能够解决掉使用阀门和挡板调节方法给设备运行带来的不足,还能实现节能减排,降低企业对发电厂的成本投入,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2.2使用方便快捷,减少设备故障出现的频率
高压变频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往往同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电子信息技术的使用不断的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还有效的减少了企业在人力物力方面的投资。火电厂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发电机的协调合作,火电发电厂中有两种型号的发电机,同步发电机和异步发电机,同步发电机使用直接启动的方式,异步发电机使用间接启动的方式,在发电机启动的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电量消耗,在启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对设备产生冲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使用高压变频技术能够缓解启动过程中产生的机械振动,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同时,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发电厂在设备上的成本投入,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高压变频技术的分析研究
3.1高压变频器的DCS控制方式分析
分散型的控制系统也就是DCS在火电发电厂中的主要控制系统,手动控制DCS控制是高压变频技术中的主要控制,在高压变频技术中的控制方式有很多种,主要总结如下:采用闭环控制方式对设备的压力和流量进行控制;采用开环控制方式对设备的转速进行控制;使用开环控制方式对设备的频率进行控制,通过在设备的屏幕上直接输出数值,然后边频率器的边频率的控制得出数值。
3.2高压变频器工作旁路的切换方式分析
在火电发电厂中,风机和水泵设备属于持续运作的负载,为了减少设备使用过程中故障出现的频率,较少设备检修的次数,在应用高压变频技术时同时使用工频旁路,工频旁路的设置方式主要有手动和自动两种形式,一旦高压变频出现故障,就要及时的采用采用手动或者是自动的方式对贡品旁路进行切换,手动旁路是一种可以通过手动控制进行高压隔离的开关,手动控制在高压旁路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因为本身结构较为简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开关设置明显,应用在高压变频中之后,有利于高压变频器的检修。
4高压变频技术应用的具体措施
随着其他能源方式不断创新和发展,传统的火力发电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火力发电厂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就必须提高火力发电的使用率,在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规范要求的同时,减少火力发电的成本投入,采用高压变频技术就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的问题。
4.1安装和调试变频设备的具体措施
传统的设备运行方式是采用了一拖二二拖三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设备的回路难度,为了减少设备运行回路变频和工频之间故障出现的频率,在对设备进行安装的过程中要主义防范措施。
4.2合理设置变频器和上级开关保护功能
变频器在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跳闸的现象,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一般的在事故按钮上采用一拖二的方法,在事故按钮上安装两个电源断路器,一般的选取两个节点,在一个节点上使用工频跳闸回路,在一个节点上使用变频跳闸回路。这样不论出现何种情况,都能很好的预防跳闸现象的发生。
4.3设计可靠的风机和控制电源
为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就要保证变频器电流输入值趋于正常,如果输入电流变化较大,就容易出现跳闸的事故,所以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要对设备进行不间断的检测和维修,为设备提供充足的电能。
篇4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和各类企业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日益提高,从改善电能质量和节约人力方面比较电压无功优化自动控制装置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已逐步取代原来通过值班员手动调节档位和投切电容器来调整电压的方式,在维系电力系统稳定中的作用已充分展示出来。论文参考,自动化。电压无功优化自动控制装置由大量的数据采集、数据计算、数据传输、数据控制、程序执行元件组成,通过一系列自动化技术将其功能整合在一起,因此,了解电压无功优化自动控制中的自动化原理对于研究电压无功优化自动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着重分析了电压无功优化控制中的自动化技术。
一、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
(一)调压方式
无功优化控制系统设计在设置母线电压限定范围后,自动对高峰负荷时段、低谷负荷时段的电压值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在合格范围内的电压满足逆调压方式。论文参考,自动化。当电压超出额定范围时,则与同级和上级变电所的电压进行比较,然后判断出应该调节同级还是上级变电所的主变档位。
(二)调整策略
电压无功优化自动控制包含两个方面,分别是电压优化和无功优化:
1、电压优化
当母线电压超上限时,首先下调主变的档位,当不能满足要求时才切除电容器;当母线电压超下限时,首先投入电容器,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再上调主变档位,总之要确保电容器最合理的投入。
2、无功优化
当系统电压保持在限定范围内后,通过系统的自动控制,决定各级变电所电容器的先后投入,使得无功功率的流向最平衡,最能提高功率因数。
二、自动化数据采集、计算和传输
作为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全面的数据采集是整个控制过程最关键的一部,其采集数据的精度和安全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精度和安全。论文参考,自动化。一个完善的无功优化自动控制系统应该能实时自动的从调度中心、各监控站采集电网电压、功率、主变档位、电容器运行状态等数据并能确保当遥测遥信值不变时不与SCADA系统进行数据传输,减少系统资源占用。
在采集到实时数据后,过往的自动控制系统都是通过“专家系统”对数学模型进行简化和分解,然后利用潮流计算和专家系统等方法进行求解。随着自动化技术的高速发展,自动控制系统能够突破优化计算难于寻找工程解的难题,采用模糊控制的算法,充分考虑谐波,功率因数摆动,电压波动和事故闭锁等因素,通过一系列精密芯片的配合计算出使电网电能损耗最小的变压器档位、电容器投入量和电网最优运行电压以供控制部件执行。
系统在数据传输上使用只与内存交互数据而不存取硬盘的内存数据库技术,既提高了数据的存取速度,又节省了硬盘使用。为了提高传输效率,系统还会根据传输数据的类型和要求的不同,自动采用不同的传输协议:使用TCP/IP协议传输大量的重要数据,使用UDP协议传输少量的广播数据。在数据传输准确度方面,子站在接受到数据后会自动向主站发送反校信号,以验证所受数据的准确性。
三、系统的自动控制
电压无功优化控制的基本过程如下:首先是主站控制系统进行电压无功计算,然后把计算得到的各级变电所的功率因数、电压的区域无功定值结果通过光纤通道传达至各级变电所的电压无功控制系统。各级变电所的控制系统周期性的把本站的功率因数、电压和接收到的定值结果比较,以判断是否越限。
为了保证电网损耗最低,主站的控制系统要不断跟紧电网运行方式的变化,随时计算出最新的区域无功定值结果并传达至各级变电所的电压无功控制系统。由于主站的控制系统计算最初的区域无功定值时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会造成各级变电所从启动控制系统至接收到第一个信号间有一个时间段,系统定义这段时间内的定值是按照本地系统运行的。论文参考,自动化。
当主站系统遇到特殊情况(如有影响电网拓扑结构的遥信变位发生)时,能够即时撤销子站控制系统当前正在执行的区域无功定值。子站控制系统即以本地无功定值运行,待再次受到主站重新计算的定值时才转以新定值运行。论文参考,自动化。子站控制系统实时监视主站的定值下传通道是否正常,通信异常时,立即改为执行本地定值,直至通道恢复正常。论文参考,自动化。
四、系统自动化的安全保证
目前国内的一些系统仅仅只做到了一层闭环控制,安全可靠性根本无法保证。而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最新的系统则是采用主站和子站同时的双层实时闭环反馈控制结构。实验证明由于采用了双层实时闭环反馈控制结构,当运行中发生用户定义的需要闭锁的异常事件时,控制系统能够立即执行闭锁,符合电网结构和调度运行特点,适合各种大小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能更有利地保证提高电网的电能质量,其具体的安全策略如下:
自动估算电网电压,使电容器平稳投切,避免出现振荡;自动估算电压调节后的无功变化量,使主变档位平稳调整,避免出现振荡。
当需要调节的变电所的主变并联运行时,为了避免出现其中一台主变频繁调节的情况,首先调节据动率较高的那台主变的档位。应对于主变和电容器出现的异常情况,系统能够自动减少主变档位调整次数,使设备寿命增加,电网安全得到保证。当遭遇设备异常时,系统自动闭锁,而且必须人工手动来解除封锁。具体的异常情况有:电容器或主变档位异常变位;系统需要采集的数据异常;系统数据不刷新。特别的当发生10kV单相接地时,系统自动闭锁电容器的投切。为避免采集到的数据不准确,系统采用同时判断遥测数据和遥信数据的方式,提高了采集数据的准度。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电压无功优化控制系统的浅要介绍,分析了其包含的自动化技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科技的发展,也展现了电力行业专业人才的卓越才能。本文对电压无功优化控制系统从设计思想,系统构成方面进行的论述,可作电力专业的教辅材料,也可供电压无功优化控制装置设计和运行参考。
参考文献
篇5
开关电源中应用的电力电子器件主要为二极管、IGBT和MOSFET。
SCR在开关电源输入整流电路及软启动电路中有少量应用, GTR驱动困难,开关频率低,逐渐被IGBT和MOSFET取代。在本论文中选用的开关器件为功率MOSFET管。
开关电源的三个条件:
1. 开关:电力电子器件工作在开关状态而不是线性状态;
2. 高频:电力电子器件工作在高频而不是接近工频的低频;
3. 直流:开关电源输出的是直流而不是交流。
根据上面所述,本文的大体结构如下:
第一章,为整个论文的概述,大致介绍电力电子技术及器件的发展,简单说明直流电源的基本情况,介绍国内外开关电源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方向,阐述本论文工作的重点;
第二章,主要从理论上讨论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及电路拓扑结构;
第三章,主要将介绍系统主电路的设计;
篇6
LTC6803-4的应用是比较便捷、灵活的,同时又具备高测量精度和高稳定性的芯片,特别适合在超级电容电池组管理上的应用。
2 LTC6803-4并联级联独立寻址技术的应用
2.1 LTC6803-4的特性及工作原理
LTC6803-4主要包括参考电压、12位ADC、串行SPI接口的电池监测专用芯片、还有高电压输入的多路复用器。每一个LTC6803-4都能够监测电池,最多12串。如果是一个具有多片的LTC6803-4,是能够通过利用并联级联的测量方式及方法来测量超过12串的串联电池组的。还有,每一个LTC6803-4,都具备一个串行接口,能够独立寻址,这样的方式能够方便主控器、LTC6803-4进行同步的通信、操作环节,LTC6803-4最多是16片。LTC6803-4的全局测量精度比0.25%小的时候,一般都能达到大多数工程项目对电池电压测量精度的标准。
2.2 LTC6803-4主要引脚功能
LTC6803-4主要有44个引脚,比如有C0~C12:电池电压输入引脚。VREG:线性电压整流输出。V-:LTC6803-4最低电势端。A0~A3:地址输入。SCKI,SDI,SDO,CSBI:SPI数据通信接口。
3 系统设计
3.1 采集系统结构
测量方法是用2片LTC6803-4并联级联实现24节超级电容电池的单体测量级管理。
3.2 LTClunwen. 1KEJI AN. COM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6803-4并联式级联的工作方式
LTC6803-4在SPI上的地址用户是能够自行配置的。本文中只有2片,LTC6803-4是在同一SPI总线与主控器进行通信,所以只要独立地址数比2大或是同2等同,那么便能利用地址将不同的LTC6803-4划分。
3.3 SAF-XC886C-8FF5V芯片
3.3.1 MCU的选择
MCU作为超级电容管理器的主要部件,是通过XC886C汽车级芯片来完成的。
SAF-XC886C工作频率为24 MHz,以八位的市场价格,提供16位产品的性能。拥有8通道10位的精度,三个独立定时器,4个PWM通道,以及后台E2PROM模拟。
3.3.2 单体电容电压检测芯片的挑选
每个LTC6803可以同时测量十二个超级电容器或串接电池的电压,并且拥有单独寻址的串行接口,能够把16个LTC6803-4元件接入同一个控制处理器中运行。LTC6803-4把电池组的底端与V分开,因此,可以改变第一节电池的测量精准度。
3.3.3 信号隔离器的选择
通过分析信号的可靠性,以及电气的安全性。挑选出满足需要的ADUM1411及ADUM1201这两种芯片。传输速率为10Mbps,隔离电压为2500 V。
3.3.4 隔离电源的选择
为了保证安全,选用多规格的双列直插的隔离电源模块。
3.4 系统软件配置
本文所概述的2个芯片通过0Ω电阻将地址主要是分别配置为80和81,所以1#LTC6803-4芯片地址为0B10000000,2#LTC6803-4芯片地址为0B10000001。
4 实验结果与误差
根据实验验证的结果,来验证电池单体电压能不能达到电池管理系统对单体电池电压监测的实际测量目标的。实验的目标用超级电容电池电压为1.60 V,容量为20 Ah、24只,为了验证该系统电压测量的精度是lunwen. 1KEJI AN. COM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多少,使用万用表测量得到电池电压的真实数值。在实验还没有开始的时候,通常主要是通过放电的方法,将电池的电压改为不均衡的状况,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检验系统电压检测精度是否正确。实验的结果证明,所有电池单体电压测量误差都在0.19%内,能够达到对单体电池电压监测的实际测量目标。
5 结语
综上所述,超级电容电池具有很多的优点,LTC6803具一个精准参考电压、一个高电压输入的多路复用器以及一个串行SPI接口的超级电容监测专用芯片同时,可以允许主控器与至多16片同时进行通信和操作。为了能够保护好超级电容动力电池,并逐渐的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同时又能增加行驶的距离,那么便要求建立一个有效的电池管理系统,所以说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及推广是一项非常关重要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篇7
空间矢量控制技术优点众多, 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 尤其在永磁同步电机中的使用, 更是再次凸显了它的好处。本论文通过对空间矢量控制技术和永磁同步电机的学习及分析, 在熟练掌握相关数学模型的建立和Matlab/Simulink的使用后, 将建立两种不同坐标系变换的数学模型和基于SVPWM控制技术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系统模型, 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进行仿真。最终与理论分析相比较, 验证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1 控制系统结构模型
根据对永磁同步电机SVPWM控制系统的理解及前期研究, 可得到永磁同步电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控制系统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永磁同步电机SVPWM控制系统设计框图
本控制系统采用的是双闭环控制, 即速度环和电流环, 由图1可看到, 其主要构成为:
三个PI控制器(PIController)、两相旋转(dq)和两相静止坐标系(?琢?茁)坐标变换的变换器(dq/?琢?茁Coordinate Converter)、三相静止(abc)和两相旋转坐标系变换的变换器(abc/dq Coordinate Converter)、逆变器(Inverter)、空间电压矢量调制器(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
系统运行过程:给电机输入一模拟三相定子电流ia、ib、ic,当传感器检测到这一电流时, 该三相电流通过abc/dq坐标变换器被变换为实际定子的直轴电id和交轴电iq。
参考定子交轴电流i*q通过比对实际转速和参考转速, 再经PI控制器处理后获得。将参考定子直轴电流i*d设为0, 把上述id、i*d、iq、i*q四个变量比较过后交由PI控制器处理, 从而分别产生定子直轴、交轴电压Vd和Vq。将得到的电压量通过dq/?琢?茁坐标转换器处理后输入空间电压矢量调制器, 从而产生一系列触发脉冲, 以控制逆变器, 驱动其产生三相电压, 最终驱动永磁同步电机。
2 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永磁同步电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如图2所示, 模型仿真环境为Matlab/Simlink。
图2 基于SVPWM的PMSM控制系统仿真建模框图
如图所示, 系统主要仿真模块为:
坐标转换模块、速度控制器模块、电流控制器模块、矢量控制模块、空间电压矢量控制模块、电压逆变器模块、永磁同步电机模块。
系统部分参数为:总仿真时间为0.3S;系统零时段负载起动转矩TL=5N・m。
(1)速度环闭环时, 系统定子三相相电流、转速、转矩、矢量切换时间、矢量所处扇区响应情况。
图3 转速闭环时SVPWM控制系统转矩响应放大图
图4 转速闭环时电机三相定子电流、转速、转矩、矢量切换时间
和矢量所处扇区响应图
由图4仿真波形, 可以得到结论如下:
a. 系统在0s~0.05s之间转速响应以斜率20000上升,延迟时间Td=0.025s、上升时间Tr=0.046s、调节时间Ts=0.05s, 无超调量, 系统动态响应快。系统起动时, 带动负载速度快, 转速在0.05s内稳定在设定值n=1000r/min。
b. 系统在稳态运行时,0.05s后都进入稳态阶段, 系统稳态输出误差已趋近零, 反应出该模拟系统控制精度较高, 稳态特性良好, 波形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 静态性能稳定。
c.系统起动时,定子起动转矩6.7N・m,系统稳定运行后,定子转矩稳定在设定值5N・m。转矩脉动控制在0.2N・m内,系统运行稳定。
(2)速度环开环时,在系统空载情况下给定幅值为±5A的方波参考交轴电流i*q信号时,系统交轴电流、转速和转矩响应。
由图5仿真波形, 可得出结论如下:
在参考交轴电流±5A切换时, 转矩响应时间为0.00035s, 转矩动态响应快速。波形符合理论分析, 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
3 结束语
本论文通过对矢量坐标变换、逆变器、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等技术的原理分析及建模仿真, 主要设计了一个基于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技术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 并在Matlab/Simulink对其进行仿真模拟。系统设计步骤为:系统构架、模块设计、系统设计和系统仿真结果分析。在这次完成论文的过程中, 我对所学的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以及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与设计等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并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从仿真结果的数据和波形来看, 系统的设计完全符合前期设计要求, 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李静,程小华.永磁同步电机的发展趋势[J].防爆电机.2009, 44(05):17-19.
[2]谭蒂娃.永磁同步电机的发展[J].伺服控制.2010, 22(11):20-22.
[3]唐介.电机与拖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2-34.
[4]张佳.变频器的相关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报.2009, (05):11-15.
篇8
1 引言
在感应钎焊过程中,为了适应负载随温度变化和加热工艺的需要,电源应能对负载功率调节。其中调功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直流调压调功、移相调功、扫频调功和脉冲密度调功等。其中直流调压调功有以下特点: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与负载无关,均为交变方波。在串联谐振负载下,利用锁相电路实现负载电流频率跟踪使负载始终工作在谐振状态,输出功率因数较高;逆变器中各个功率器件均在零电流方式下开通和关断,器件的开关损耗和应力都很小。其中调压调功电路采用晶闸管作为开关器件,利用相控方式调节输出电压。这种方式具有控制方便,价格便宜等特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直流调压调功电路的设计研究
目前国内外已经研制生产出多种用于晶闸管电路的集成触发器。其中TCA785集成触发器是由德国西门子公司研制生产的。它内部集成有同步检波、移相脉冲、过流过压保护等电路,是一种锯齿波移相触发器。与其它集成触发器相比,由它构成的晶闸管触发电路具有功耗小、功能强、输入阻抗高、抗干扰性能好、移相范围宽、外部器件少、单一电源工作、调整方便等优点。论文参考网。本文所设计的直流调压调功具体电路如图1。
图1 直流调压调功电路图
图1中,220V交流电经过变压器T1、二极管D2、电容C1以及稳压管7815转变为+15V直流电,给该调压电路提供电源。TCA785的1和16端分别接地和+15V电源。5端是同步信号的输入端,该信号取自R6两端交流电压,同步信号经同步过零电路送至同步寄存齿波信号发生器,在每个正弦信号的过零点矩齿波发生器迅速放电并从0初始值开始充电,从而产生和同步交流信号一致的三角波,如图2。9端外接固定电阻R7和可变电阻RW1,10端外接电容C5,通过调节RW1可以调节锯齿波的斜率。6脚为脉冲封锁控制端,当检测负载电流过大时,通过控制辅助电路,使6端有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封锁脉冲的输出,从而切断主电路,它是为系统过流过压或进行其它控制而设置的控制端。11脚外接控制电压,改变该控制电压可以控制触发脉冲的触发角在0-180°范围内移相,该控制电压可以有手工给定,也可以由PLC系统自动给出。论文参考网。12脚外接电容C4,可以控制触发脉冲的宽度。
图2同步交流信号和三角波
在一个周期内,TCA785的14和15端分别是正、负半周对应的脉冲输出端,如图3,图中“1”为触发脉冲,“2”为干扰信号。为保证在一个周期内正负半周均有输出,利用CD4017的或门逻辑电路,将14和15端输出脉冲或逻辑运算后,得到频率增加一倍的触发脉冲信号,如图4所示。再将该信号送到MC1413进行功率放大,以提供足够的功率触发脉冲来驱动整流模块,如图5,该信号电压为7.5V左右,持续时间约为75μs,可以满足整流模块的触发功率要求。
图314端对应的触发脉冲
图4或逻辑运算并功率放大后的触发脉冲
图5示波器时间轴调整后的触发脉冲
根据感应钎焊的使用要求,控制触发脉冲触发角的电压分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提供。手动控制方式的电压源来自于7810提供的+10V电压,调节RW3就得到所需的11脚控制电压。而自动控制方式时的控制电压源来自于PLC相关模拟端口的输出电压,该电压大小通过PLC的给定电压与所采集的负载电压大小的比较后得到的。脉冲变压器T2起到电气隔离的作用。
其中检测系统主要检测主电路电流,将检测电流转换为电压后,一方面给PLC自动控制系统提供采集电压,另方面给保护系统提供保护依据,当该电压大于设定保护电压时,就停止触发脉冲的输出,进而切断整个主电路。
3 直流调压调功电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该电路调试过程中,当晶闸管后边电路不存在滤波电感等感性元件时,整流后所得电压从零到最大值能够可靠调节。
而负载要求很平稳的直流电压,则需要在晶闸管后采用滤波环节,即电路中有较大电感。这时当电压调节到一定值时,会出现输出电压突然跳变为零的现象,使负载运行出现异常。如果该现象出现在感应钎焊电源中,则可能在钎焊尚未完成就停止加热,造成钎料熔化不完全,工件焊接质量不合格。
解决的办法是:首先测量出电压突变时TCA785的6端的电压U6,然后采取相应措施,比如串接分压电阻,使U6为6端电压的一端极限值,从而可以避免电压突变现象。论文参考网。
4 在感应钎焊电源中的应用
感应钎焊电源整体结构如图6。主要包括整流、滤波部分,逆变器部分,变压器部分,感应圈,调压部分以及控制部分等。主电路采取串联谐振电路,逆变部分采用半桥结构,逆变元件采用一个IGBT模块,整流部分采用的是半控晶闸管整流器件,触发脉冲通过控制其导通角的大小可以得到幅值大小变化的直流电压并供给其后的逆变环节,从而改变逆变器输出功率。
图6 感应钎焊机整体结构框图
图中直流调压调功方框内就是前面所设计电路,要想检测其功能是否正常,可以通过测量主电路中变压器原边电压或者副边电压波形加以判断。调节图1中TCA785的6端电压,测得其中两组对应的波形分别如图7和图8。图7中电压为50V且很平稳,电流较小,而图8中电压为100V左右且较平稳,电流较大。根据电流波形可以看出,两种电压下电路都可以起振并正常工作。所以所设计的直流调压调功电路可以进行电压调节且所得电压比较平稳,感应钎焊电路能够可靠起振,满足了对不同负载进行感应钎焊的要求。
图7 电压为50伏的电压和电流波形图
图8 电压为115伏的电压和电流波形图
5 结论
本文设计了一种直流调压调功电路,可以使所得电压从零到最大值之间连续稳定变化,不仅满足手动调节模式,也可以和PLC系统配合进行自动调节,并具有可靠的保护功能和相关的控制功能。通过试验,该电路已成功应用于感应钎焊电源之中,使其可以稳定起振,对于不同负载进行功率调节,可靠保证了逆变部分的IGBT元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 潘天明.现代感应加热装置[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1-135
[2] 林渭勋.现代电力电子电路[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34-35
[3] 张智娟,侯立群. 电力电子技术在感应加热电源中的应用[J].应用能源技术.2000,(5):41-43
篇9
1、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的技术特点
(1)电压源换流器的电流可以自动断开并工作在无源逆变方式,因此它无需另外的换相电压。与传统高压直流输电的有源网络不同的是,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的受端系统是无源网络的,因此克服了受端系统必须是有源网络的根本缺陷,继而促进了高压直流输电对远距离孤立负荷进行送电的实施。
(2)同传统的高压直流输电正好相反,在潮流进行反转的时候,直流电流方向能在直流电压极性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反转。HVDC的这个特点能够促进不仅为潮流控制提供便利且提供较为可靠的并联多段直流系统的构成,继而使传统多端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并联连接时不方便进行潮流控制以及串联连接时影响可靠性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对轻型电压直流输电进行模块设计能够极大的缩短其设计、安装、生产以及调试周期。与此同时,电压源换流器所采用的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其有着相对较高的开关频率,在高通的滤波后便能够产生所需的交流电压,省略了变压器不仅简化了换流站的结构,同时还大大减少了所需滤波装置的容量。
(4)传统的高压直流输电因为其控制量只有触发角,所以传统HVDC是无法对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进行单独控制的。而轻型高压直流输电在正常运行的时候,其电压源换流器能够对有功功率以及无功功率同时进行独立控制,甚至可以使功率因数为1。此种调节不仅能够提高完成效率,还能对之加以灵活的控制。另外,电压源换流器不但无需交流侧提供无功功率并且还起着静止同步补偿器的作用,使无功功率的交流母线得到动态补偿继而促进交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性。换而言之,即使是在故障的情况下,只要电压源换流器的容量足够就可以使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对故障系统进行无功功率紧急支援或有功功率紧急支援,从而促使系统的电压稳定性以及功角稳定性的提高。
2、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的发展及前景
在我国,轻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一直以来都受到电力工作者的重视,并且对之展开了一系列的初步的研究。另外,一些应用单位逐渐认清了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的具体优势,因此也开始考虑采用HVDC于实际输配电工程之中。然而从整体上来讲,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的研究在我国依旧是匮乏的且基本处于空白期。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快的促进研究水平的提供以将之能够迅速的有效利用起来,此项研究不仅十分迫切且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笔者就研究工作的展开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在轻型高压直流输电中建立数字仿真研究手段,因此电力工作者要在研究过程中制定出轻型电压直流系统全部一、二次设备的数字仿真新方法与新兴数学模型;(2)经过对电压源换流器的故障以及运行特性的分析,电力工作者要在研究过程中具有针对性的提出适合VSC运用的PWM技术和相关的保护措施;(3)构建一个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的物理模型,然后通过高速数学新高处理芯片对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的控制器进行研制;(4)对于电压源换流器连接构成的控制方式(电压控制、无功潮流控制、有功潮流控制)、多端直流系统的运行特性,还有轻型高压直流系统的保护措施进行一系列研究与制定;(5)对于整个电网电能质量,轻型高压直流输电有着怎样的影响且如何对之加以控制都需要电力工作者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6)对技术经济进行论证,从而确定轻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对于我国电力技术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随着电力半导体以及其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IG-BT的日益进步从而衍生了轻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即将投运以及已经投运的各项轻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工程的成功建设已经充分表明了HVDC技术正在日渐地成熟与发展着。可再生能源的全面开发、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还有电力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完善,都对电网灵活且可靠的运行以及高品质电能质量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从这一系列情况的显示来看,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的使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这势必会使HVDC light在我国得到进一步的研究与重视。
3、结语
综上所述,轻型高压直流输电作为一项新型的输电技术正通过其自身特点在各方面的应用中充分展示了其独特的优势,主要有对电压以及潮流的有效控制、对环境的影响不大、设计表转化、建设效率化、结构模块化且紧凑等各种优越性。综合这一系列优点,轻型高压直流输电不仅仅是引起国家以及各应用单位的重视,并且在未来将会渐渐地运用到建设当中去,最终会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以及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不断得到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计算机、RTU以及一些其他的自动化设备被应用到电力系统中,我们指导微电子设备的工作电压只有几伏,工作电流十分微弱,正是如此其对外界的干扰抵抗十分弱。再加之,由雷电带来的瞬变磁场十分强,对于微电子器件产生的干扰很大,严重的甚至直接损坏微电子设备,给电力系统带来损失。近几年,尽管电力企业在不断的采取措施加强对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但是雷害事故还是时有发生,所以加强电力系统防雷措施的研究和探讨还是十分必要的。
二.对于雷电侵入波产生的过电压的保护措施
一般而言,电力企业对于雷电侵入波产生的过电压的保护是通过避雷器以及避雷针来实现的,这两者相配合的实现了对进线段的有利保护,效果比较好。通过对进线段的保护,可以利用其阻抗限制雷电流幅值,以及利用其电晕衰耗来达到降低雷电波陡度的目的,再在进线段上安装避雷器,通过避雷器的作用可以使得电流不超过绝缘配合所要求的数值,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实现第一道防雷。
三.对于UPS过电压的保护措施
感应雷或沿电源线进入室内的雷电侵入波会使电源电压急骤升高,从而导致UPS及后接设备损坏。有些UPS中尽管装有压敏电阻,但还是很难保护自己及后接微电子设备。对电源,可靠有效的防雷方法是采用四级保护。每一级用三极气体放电管,将大的雷电限制到后续保护系统可允许的范围;第二级用限流模块;第三级用压敏电阻;第四级用TVS管,使输出的箝位电压达到规定的要求。采用上述四级保护后,UPS或被保护电源一般不会因雷击而损坏。
四.对于载波机过电压的保护措施
载波机遇雷击易损坏的部分通常为电源盘、用户话路盘及高频电路盘。高频电路盘上通常装有放电管,具有一定的耐雷水平;电源部分可采用上述电源过电压保护方式;用户话路盘由于铃流电压与通话电压不一致需要在保护装置设计上精心考虑,使之在两种不同电压下均能有效的地保护用户话路部分最好的办法是将保护器件置于载波机内,考虑到实际情况,外置保护模块应设计考虑得周全一些。为了有较好的防雷效果,我们在防雷时可以使用Modem、程控交换机通信线、用户话路盘以及信号线来实现四级保护,同时可以安装自动报警装置。
五.接地电阻与屏蔽
1.接地。合理的接地设计是整个电力系统防雷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会有构筑物接地、配电系统及强电设备接地、计算机自控系统接地等三种接地方式,因此,科学设计,使得这三种接地方式之间互相配合,有助于大大降低雷击通过接地网络对系统的毁坏。以计算机自控系统为例,一般采用系统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等几种接地方式。在防雷措施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各种接地方式合理的组合,使得接地电阻值最小,取得最佳的效果。防雷接地是为防雷保护需要而设,以降低雷电流通过时的地电位升高,因此良好的接地是防雷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接地电阻值越小过电压值越低。因此,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接地电阻。 在接地时要尽量的减低电阻,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深埋式接地极,如地下较深处的土壤电阻率较低,可用深井式或深埋式接地极;填充电阻率较低的物质或降阻剂。如附近有可以利用的低电阻率物质可以因地制宜,综合利用;敷设水下接地装置,如杆塔附近有水源,可以考虑利用这些水源在水底或岸边布置接地极,可以降低接地电阻,提高泄流能力。
2.屏蔽。为了达到减少雷电电磁干扰的目的,主控楼、通信机房的建筑钢筋、金属地板均应相互焊接,形成等电位法拉第宠。设备对屏蔽有较高要求时,机房六面应敷设金属屏蔽网,将屏蔽网与机房内环行接地母线均匀多点相连。架空电力线由站内终端杆引下后应更换为屏蔽电缆;室外通信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两端要接地;对于既有铠带又有屏蔽层的电缆应将铠带及屏蔽层同时接地,而在另一端只将屏蔽层接地。电缆进入室内前水平埋地10m以上,埋地深度应大于0.6m;非屏蔽电缆应穿镀锌铁管并水平埋地10m以上,铁管两端应良好接地。若在室外入口端将电力线与铁管间加接压敏电阻,防雷效果会更好。
六.综合性防雷措施
1.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整体防雷系统
从整个电力系统而言,要做好防雷措施,首先要从整体上做好防雷规划,从内到外,做到防雷措施的全面覆盖。整体而言,外部可以安装避雷针,接闪器等,避免雷电直接打击输配电线路或者是相关的线缆配电箱等基础设施,引起火灾或者事故。同时,内部要做好电磁屏蔽、等电位连接、共用接地系统和浪涌吸收保护器等一些子输配电系统,通过它们可以将引人建筑物内的浪涌电压和浪涌电流泻放到大地,并将其钳位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以完善地保护电气设备。从整体上做好防雷规划,内外覆盖,这是采取具体防雷措施之前的基础性工作。
2.实施多级保护措施,做好配电系统的防雷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保证整个电力系统功能正常运转的关键部分,而输配电系统也是容易遭受到雷电袭击的部位之一。因此,做好配电系统的防雷措施,是整个防雷系统中的重要环节。虽然目前大多都会在配电系统的进线处安装避雷器,避雷带等防雷器件,但是,经过很多次实践证明,单一的防雷措施或者是防雷器件难以真正保障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转,当雷击降下时候,建筑物的自控设备的电源机盘依然会受到电击而产生损坏。在对配电系统防雷时候,要据实际情况做好多级防护措施。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对地网的改造,我们可以在容易受到雷击的部位安装ZGBZ-Ⅱ型载波机过电压保护器、DGBZ-Ⅱ型电源过电压保护器、MGB-Ⅰ型Modem过电压保护器和XGBZ-Ⅱ型信号线过电压保护器。通过工作实践证明了其作用是十分有效的。
七.结束语
我们必须要充分的认识到电力系统自动化防雷工作的必要性,但是与此同时我们所研究的防雷措施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对于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防雷工作而言它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而整个电力系统防雷以及安全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而且可以肯定的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难题,我们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必须正确看待,从实际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适合的解决方法。同时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的学习探讨新的技术措施,不但的将得出的新方法以及新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相信防雷工作一定会提到一个更高水平。
参考文献:
[1]谢思寿 10KV输电线路雷击的防雷措施及其效果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8期
[2]高新智 仇炜 韩爱芝 李景禄 陈国盛 针对某35 kV配电线路防雷问题的探讨 [期刊论文] 《高压电器》 ISTIC PKU -2010年4期
[3]何文旭 农村电网输配电线路防雷措施 [期刊论文]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3期
篇11
1 引言
T接的线路可以节省一次设备成本,但是对于T接线的保护整定非常困难,尤其是各端都有电源的距离保护和零序保护更加难以整定,但光差保护完全不用考虑各种复杂的整定情况,只用将各端的保护电流传送到两端,然后三侧各自计算差动电流,逻辑简单,保护速度快,可靠性高。尤其是当部分光纤通道断裂时,保护依然能够可靠的动作,但是,三端口的光差保护在联调时特别麻烦,需要三侧同时进行,而且调试结果复杂,不易整理和维护,因此,本论文以联调的困难为出发点,系统的对三端口保护联调进行分析,由于厂家的不同,各个厂家的保护装置都由不同的动作逻辑以及同步方式,本文主要以南自保护为例来说明。
2 通道的连接
对于T接线的光差线路保护有三个端口,为了便于区分,通常将三段分别称为本侧、对侧1、对侧2,每个端口均有两组通道,这两组通道实现三端的通讯,一般情况下本侧的通道1和对侧1的通道2相连接,本侧的通道2和对侧2的通道1相连接,对侧1的通道1和对侧2的通道2相连接,这种方式连接后具有唯一性,当然,我们也可以采用别的连接方式, 但是这种方式比较易于问题的分析和管理,如图1:
3运行方式转换
3.1 一侧投入两端运行压板
当三端口保护的其中一端投入两端运行压板时,保护认为是误投入,此时保护逻辑仍按三段运行方式来处理。
3.2 两侧投入两端运行压板
当其中两端投入两端运行压板时,各侧装置中均显示为两侧运行压板投入,自动退出三段运行方式,两端运行方式的逻辑和常规两侧差动保护的逻辑一样。
3.3 三侧投入两端运行压板
如果三端都投入两端运行压板时,此时各端的保护装置会报运行方式错误的报文,但在逻辑方面会先满足两端运行的方式,如当本侧线投入两端运行压板,接着先将对侧1投入两端运行压板,后再将对侧2投入两端运行压板,那么,保护会判断为本侧与对侧1的两端运行方式。反过来就会判为本侧与对侧1的两端运行方式。
4 “T”接线光差保护的联调
4.1 一侧合位联调及现象
4.1.1 对侧1和对侧2均不加电压
本侧断路器在合位,对侧1和对侧2的断路器在分位,这种状态相当于对两侧充电,无论本侧是否加电压本侧模拟内部瞬时性故障时,在本侧差动保护单跳单重,对侧1和对侧2由于已经在跳位,所以无论差动保护动作还是不动都没有关系,因为各个厂家都有自己不同的处理方式,南自和四方的处理方式就是保护没有任何反应,但是许继的差动保护也会动作。
4.1.2本侧全电压,对侧1或对侧2一侧全电压
当在本侧加全电压,模拟差动动作电流大于动作值时,由于对侧1和对侧2都在分位,这时将不会影响本侧的差动保护,本侧也不会因为本侧的全电压导致拒动。
4.1.3本侧不加电压,对侧1或对侧2一侧全电压
当在本侧不加电压,模拟差动动作电流大于动作值时,由于对侧1和对侧2都在分位,这时将不会影响本侧的差动保护,本侧也不会因为本侧的全电压导致拒动。
4.1.4 本侧不加电压,对侧1和对侧2均加全电压
这种情况,虽然在本侧产生了电流的变化量,由于对侧1和对侧2都在分位,这时将不会影响本侧的差动保护,本侧也
4.1.5本侧加全电压,对侧1和对侧2均加全电压
这种情况类似于正常运行时,本侧发生CT断线,这时,各侧差动电流可能达到动作值,由于其他两侧都处于分位,所以不会影响本侧的差动
4.2 两侧合位联调及现象
4.2.1 两端运行方式
当本侧和对侧1投入两侧运行压板时,这时对侧2将会自动退出差动保护,在对侧2可以进行检修工作,同时也可以断开对侧2的光纤通道,虽然会导致各侧的保护装置报通道异常,但不会闭锁差动保护,此时的差动动作逻辑和常规两端差动的动作逻辑一样,要注意的是南自和许继的保护在两侧差动时电压受其中一侧开放。
1 本侧合位,对侧1合位
这时相当运行状态,在两侧加全电压,一侧模拟CT断线,虽然差动电流达到动作值,但是由于全压闭锁导致差动保护不会动作。如果本侧加全压,对侧1不加电压,在本侧模拟区内故障时,两侧差动保护均动作单跳单重,如果本侧不加电压,对侧1加电压,在本侧模拟区内故障时,两侧差动保护也动作单跳单重,因为电压受其中一侧开放。
2本侧合位,对侧1分位
这种情况相当于由本侧向对侧1充电,这时无论本侧加不加电压,在模拟故能故障时差动保护都会动作单跳单重,而对侧1的差动保护不动作,由于也有差动,差动保护会启动。
4.2.2 第三侧热备方式
当T接线的三段都投入时,如果某一端处于热备状态,这种情况的联调和6.1.2的联调方法以及联调现象一样,不过要分别对第三侧进行加电压和不加电压两种情况的联调。
4.3 三侧合位的联调及现象
4.3.1 对侧1和对侧2均不加电压
本侧断路器在合位,对侧1和对侧2的断路器在合位,本侧是否加电压本侧模拟内部瞬时性故障时,在本侧差动保护单跳单重,对侧1和对侧2由于均没有加全电压,所以不会影响差动保护,三侧均出现单跳单重的现象。
4.3.2本侧全电压,对侧1或对侧2一侧全电压
当在本侧加全电压,模拟差动动作电流大于动作值时,由于本侧和另一侧都有全电压,这时将会闭锁差动保护,本侧也不会因为第三侧的无压导致动作,因为T接线在发生故障时不可能出现两端电压变化、一端电压不会的现象,因此三端口保护受任意两侧的全压闭锁。
4.3.2本侧不加电压,对侧1或对侧2一侧全电压
当在本侧不加电压,模拟差动动作电流大于动作值时,由于本侧有电压的变化,这时因为第三侧没有电压闭锁,各侧将会开放差动保护,因此三侧差动保护均动作。
4.3.3 本侧不加电压,对侧1和对侧2均加全电压
这种情况,虽然在本侧产生了电流的变化量,但是两个对个的电压都没有变化,此时将会受到两个对侧的全电压闭锁各侧的差动保护均不会动作。
4.3.4本侧加全电压,对侧1和对侧2均加全电压
这种情况类似于正常运行时,本侧发生CT断线,这时,各侧差动电流可能达到动作值,但是由于三侧都是全电压,所以差动保护不会动作。
5 总结
缩短了三端口光差保护的调试时间,提高了调试效率;为三端口保护提出规范性资料,对以后的联调工作提供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PSL 621U型系列保护装置(智能站)说明书.
[2] 国家电网公司. 继电保护培训教材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3] 张保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篇12
0 引言
动车组变流器一旦发生断路故障,变流器一些参量(电压、电流等)的波形必然出现变化。一般来讲,不同的断路故障会导致参量波形发生不同的形变。因此,根据所选参量波形变化特征可以逆向确定变流器的断路部件。所以,及时准确地获取故障信号,然后挖掘故障信号的特征,是故障诊断工作的第一步。
2 CRH2动车组变流器故障特征提取
2.1 合理选取故障信号
根据基本电路知识可知,动车组牵引变流器的输出电流以及交流侧输入电流会受电机等负载的影响,负载不同会导致这两个电流随之而不同。进一步深入分析可知,变流器的输出电压以及交流侧输入电压分别取决于变流器的逆变器和脉冲整流器的电路结构。在变流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脉冲整流器和逆变器电路结构固定,上述两种电压不会出现波形变化。然而,如果功率器件发生故障,变流器的电路结构必然发生变化,从而引发输出电压以及交流侧输入电压波形的畸变。另一方面,不同的功率器件断路对应不同的电路结构,这两个电压波形也不同。因此,电压波形蕴含了丰富的故障信息,反映电路的不同故障。所以可以通过分析输出电压波形的特征逆向推断发生故障的功率器件。综合上述两方面考虑,选择输出电压以及交流侧输入电压作为故障信号。
2.2 选择小波分析处理故障信号
故障特征是故障诊断的重要决策依据。选择合理信号处理手段充分挖掘故障特征对提高故障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从故障信号角度来看,由于动车组变流器结构复杂而精细,发生故障时,电压波形有时不一定有显著形变,各种故障所对应的电压波形之间的区别也可能较为细微。其次,动车组工作环境复杂,变流器的故障电压难免混入干扰信号,故障因素和干扰因素耦合在一起,电压波形中既含有因故障而引入的畸变信号又含有各种干扰信号。因此,动车组变流器的故障信号应当选用一种具有一定抗干扰性、局部细节分析能力强的信号处理方法。综合考虑小波分析方法特长和变流器的故障信号特点,决定选择小波分析对故障信号进行处理。
2.3 选择小波
Daubechies小波的紧支集长度与滤波器长度为2N左右,消失矩为N,具有正交性、扩展性好、不对称、N增加光滑度随之也上升等优点。根据变流器的故障信号特点,本文选择db3小波以满足各方面指标的要求。
2.4 多层分解故障信号
预处理原始故障信号后,选用合适小波N层分解故障信号。分解之后,提取最后一层的低频系数和所有层的高频系数,共得到N+1个参量。一般而言,故障不同,电压畸变波形不同,所得到的N+1个参量也将有所不同,且故障类型、电压畸变波形和这些参量之间存在某种一一对应关系。因此,能够通过分析N+1个参量的变化判别变流器的功率器件发生断路故障的情况。
2.5 重构各频段信号
重构各小波频段信号,计算各频段信号的能量大小。由于在第4步中,得到的N+1个能反映故障情况的参量是属于图形参量,因此不便于故障诊断系统的利用。为方便故障诊断,我们需要将这些图形参量数值化。为此,计算各频段信号蕴含的能量值,以实现上述N+1个图形参量的数值化。计算方法如下:设代表第i层第j个重构信号的能量值,则: 其中,n为离散信号
的长度, 表示重构信号在离散点的幅值,K=0,代表计算低频段能量,K=1表示计算高频段信号能量。
2.6 构造故障特征向量
按照第5步提供的各频段能量计算方法,一一计算前述N+1个频段的能量值,然后设定一个固定次序进行排列,即可构造得到一个向量:,该向量既是能够反映故障情况的故障特征向量。
3 结束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CRH2动车组变流器故障信号的特征提取办法,主要内容包括故障信号的合理选取、故障信号处理手段的选择以及故障特征向量的构造。为整个故障诊断系统解决了一个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学甲.CRH2牵引变流器故障分析及其诊断方法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14.
篇13
前言
变电站扩建工程中,同一电压等级母线,新上电压互感器具有二个主二次绕组(一个用于测量、保护,一个用于计量),而站内原有电压互感器仅一个主二次绕组(测量、保护和计量公用),常规母线电压并列回路无法实现站内电压互感器具有一个主二次绕组和二个主二次绕组的母线电压回路的并列。本改进措施,通过对母线电压并列条件的分析,增加并列条件,使用一个闭锁继电器,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并广泛应用于存在同类型问题的变电站扩建工程中.指出了几种常见消谐方式的机理,进而重点分析了4TP接入防止铁磁谐振过电压发生的机理,明确了4PT消谐的有效性。通过对几种常见的4PT消谐的二次接线方式的分析,指出了它们反应单相接地和PT断线等异常情况的灵敏度,分别指出了各种接线方式的优缺点及运行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为以后整改及优化提供一定的依据。对于第四只”的接入,建议采用4PT阻抗甚高的改进型接线方式
保护用电压互感器二次接线方式的等效电路图解
1.伴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我国的电压互感保护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接线方式目前为止,一般是认为是有两种,这种接线方式的分类,主要是根据三次绕组的接地情况,可以分为极性端接地和极性端不接地。在二次回路保护装置可以再电压回路接线图中得出。图一图二分别为记性端部接地方式和极性端接地方式。
2.wxH—11型微机保护装置的电压采集回路,采用电压变换器分别从胛二次星形绕组和开口三角获取线路电压旧J,并且在图示电路中:阻抗值约为觋阻抗值的3倍。WxH—11型微机保护装置在正常运行以及线路发生短路故障的情况下,其零序电压均采用自产3U(3U=U。+U。+U。),在胛电压回路断线时取用外部3U,也就是三次绕组开口三角处的3U。在以下分析中,假设母线电压恒定,从而可以将PT等效看作一个恒定电压源,其二次侧电压等值电路如图3所示
三。增容变电站PT并列回路的要求
结合I段母线PT有独立计量用二次绕组的特点,如果并列,II段母线PT二次接线中测量、保护、计量电压回路共用的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将其计量用电压回路独立出来(现场实际工作量不是很大),然后,确定对并列回路的要求:
1.两段母线独立运行。I段母线PT的两个二次绕组分别向其测量保护用电压回路、计量用电压回路供电;II段母线PT的一个二次绕组向其测量保护用电压回路、改造后独立的计量用电压回路供电——并列回路必须考虑II段母线PT测量保护用电压回路向其计量用电压回路供电。
2.两段母线并列运行,使用I段母线PT。并列后,一个准确级为0.5的主二次绕组向II段母线PT的测量保护用电压回路供电:另一个准确级为0.2的主二次绕组向II段母线PT改造后独立的计量用电压回路供电。
3.以4PT保护用电压互感器为例做出防止铁磁谐振作用机理的分析
右图示出了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发生铁磁谐振时的等值电路,其中E为电网三相参数不对称产生的不平衡电势,三为常规PT三相等值电感,C为电网三相对地总电容。
四,从等效电路图的保护行为简析
在保护用电压互感器二次 接线方式中,由电流的叠加原理,可以得到如图所示的公示结果,且通过分析,可以得到结果为零或者是无穷大的情况,应该分成几种情况去讨论。并可以做出假设,使得线路的某一个出口产生某一相的接地短路故障。
结合图像和公式,可以得到,保护用电压互感器中,如果是三次绕组极性端接地,则可以把3U=-3Ua以及公式3Ub=-Ua,当把这些数据带入到公式中去时候,可以和直接得出结论,在保护用电压互感器中,三次绕组极性端的接地方法,其中如果安装有保护装置,那么其中的保护装置是完全可以判别出零序电压的正负走向,并自动做出一些反应,达到保护的目的的。但是可以从图表和公式的综合分析中得知,在共同使用很多条线且断线的情况下,这种保护的程度和保护的敏感性会大幅度的降低,甚至是难以起到真正的保护作用的。
五.改进后的电压并列回路分析
改进后的电压并列回路满足第2条“对增容变电站PT并列回路的要求”中的内容。
1.两段母线独立运行。母联(或分段)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辅助动合触点断开状态,并列继电器BJl、BJ2失磁,其动合触点打开;IIG隔离开关的辅助动断触点打开,闭锁继电器BSJ线圈失磁,其动断触点闭合。此时,II段母线PT测量保护用电压回路通过BSJ动断触点向其改造后独立的计量用电压回路供电。
2.两段母线并列运行,使用I段母线PT。母联(或分段)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辅助动合触点闭合状态,并列继电器BJl、BJ2励磁,其动合触点闭合;IIG隔离开关的辅助动断触点闭合,闭锁继电器BSJ线圈励磁,其动断触点打开。此时,II段母线PT测量保护用电压回路与其改造后独立的计量用电压回路断开,分别由I段母线PT的测量保护用电压回路、计量用电压回路供电。
3.两段母线并列运行,使用II段母线PT。母联(或分段)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辅助动合触点闭合状态,并列继电器BJl、BJ2励磁,其动合触点闭合;IIG隔离开关的辅助动断触点打开,闭锁继电器BSJ线圈失磁,其动断接点闭合。此时,II段母线PT主二次绕组分别向其改造后独立的计量用电压回路供电、I段母线PT的测量保护用电压回路和计量用电压回路供电。
六,关于保护用电压互感器的接线建议
改进后的电压并列回路,成功解决了长期困扰运行单位、计量部门的同一变电站内需要并列的母线PT主二次绕组数量配置不同的电压回路并列问题。但是,仍存在如下问题有必要改进:
1.隔离开关的辅助触点,因运行环境差,经常出现故障,影响了并列回路的可靠性。为了提高自动并列的可靠性,应选用质量好的隔离开关辅助触点,并加强经常性的维护。同时,建议使用具有保持功能的双位置继电器,避免直流电源消失使并列回路失去作用,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电压回路的可靠性。
2.本改进措施没有考虑原有P1'二次绕组的准确级、以及其容量是否满足增容后并列情况下准确级所要求的负荷范围,设计过程中应注意校核相应参数。
七,结束语
保护用电压互感器是整个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接线方式,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传输过程的安全和稳定,关系着我国电力能源的消耗,采用正确的电压互感器中的接线方式,不仅仅可以降低电力在传输过程中的消耗,节约电力资源,更可以将电力系统中的各种安全隐患消弭在萌芽状态,通过科学的审核和严密的运算,要结合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得出正确的接线结果,以促进我国的电力系统的健康稳定运行,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全面进步,让电力系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阮伟 刘启胜 徐挺进 保护用电压互感器二次接线方式的探讨 [期刊论文] 《继电器》-2004年19期
[2] 周青山 保护用电压互感器二次接线方式的探讨 [期刊论文] 《湖北电力》 -2011年2期
[3] 贺卫芳 王雁飞 王利兵 关于保护二次回路电压切换的几点注意事项 [期刊论文]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