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仁爱版七年级英语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仁爱版七年级英语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仁爱版七年级英语

篇1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英语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基础知识。语言有三大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其中语音是最基本的因素。语音是学好语言的基础,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由此可见:七年级英语语音教学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一、有利于正确发音,帮助学生正确地“说出来”,顺利地“听进去”。我们地区的小学英语教材使用的是新人教版教材。尽管这套教材比较重视语音的教学,但并不要求学生从理论的高度来掌握那些语音知识,而且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把语音教学这一环省略了。学生要想记住单词的读音,只好发挥他们“超级的创造力”――有的给单词下面写上谐音汉字,有的给单词注上汉语拼音。时间久了,同一个单词,不同的学生就读出了不同的音,谁也听不懂谁的了。而如果学生掌握了系统、正确的语音知识,则有利于正确发音,从而可以做到正确地“说出来”,顺利地“听进去”。

二、提高识记单词的效率。由于学生在升入初中后只能靠“鹦鹉学舌”的方法跟在老师后面一遍遍地读单词,这种机械的训练不但费时而且记不住。很多学生抱怨:老师,我昨天晚上记了一个多小时,全都记会了,可到了今天早上全都忘了。其实这都是因为学生不懂字母及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导致的。如果学生能“见其形而知其音”或“听其音而知其形”,克服机械的死记硬背,那么就可以大大提高拼读和识记单词的效率。

三、提高自学英语的能力,增强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小学生在学好了汉语拼音后,就可以阅读带注音的课外书籍了。同理,中学生在掌握了音标知识后,也能提前预习新单词了,还可以通过查字典,扩大词汇量,从而培养和提高自学英语的能力。随着成就感的增强,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也必然随之增强。

看来语音教学在七年级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了。下面让我来谈谈具体的操作方法吧。

首先,整合教材资源,提前集中学习音标。仁爱版英语教材非常重视语音教学,但是语音教材教学内容的安排很分散且学习过程长――整个七年级上下册才把48个因素和常见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学完。八年级才逐渐呈现浊化、连读、失爆、重音等语音知识。

其次,多种方法化枯燥为生动。集中学习音标必然很枯燥,因此必须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可以将发音部位利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可以利用汉语拼音的正迁移作用训练音标。

第三,分配任务,及时总结。出于学习音标及常见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时,时间紧,内容多。尽管学生有了一定的语音基础,但印象很模糊,还不能深刻理解音标与单词之间的关系,不能深刻体会音标的好处。例如,学生会问:ea字母组合可以发/i:/也可以发/e/的音,还会不会有更多的呢?为了解开学生的疑团我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七组,每组5人,并布置了不同的任务,每组任务如下:

一组,在七上、七下的单词表中查出所有含有/i:/ /?/ /e/ /? / / ?/的单词,并着总结哪些字母及字母组合常发这个音:二组,查找出所有含有/ ?:/ /?/ /唬/ /?/ /?:/的单词,并总结有哪些字母及字母组合常发这个音;三组,查找出所有含有/?/ /U:/ /e?/ /a?/ / ??/的单词,并总结有哪些字母及字母组合常发这个音;四组,查找出所有含有/??/ /a?/ /??/ /e?/ /??/的单词,并总结有哪些字母及字母组合常发这个音;五组,查找至少5个分别含有/p/ /b/ / t/ /d/ / k/ /g/ /t?/ /d?/ /tr/ /dr/的单词,并总结哪些字母及字母组合常发这个音;六组,查找至少5个分别含有/ts/ /dz/ /f/ /v/ /θ / /?/ /z/ /s/ /?/的单词,并总结哪些字母及字母组合常发这个音;七组,查找至少5个分别含有/?/ /m/ / j/ / ?/ / h/ /n/ / w/ /?/ / r/的单词,并总结哪些字母及字母组合常发这个音。

最后,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余多做泛听、泛读练习。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泛听材料,亦可以让学生看简单的原版英文电影及电视,学唱英文歌曲等。以便于更大限度地培养英语语感,感受失爆、重音、连读等语音知识,提高英语能力。

篇2

3.体例新颖,实用性强。仁爱版英语的体例结构由单元话题功能任务等部分组成,编写思路新颖,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它的独特之处是话题构成了每个单元的核心,每个话题在结束时都安排一个由单个学生或小组或整个班级参与的活动,这些设计活动使得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学习更具有连贯性。

4.词汇量大,信息度广。生词多是新课程下教材的一个共同问题,因为新课标就要求1600~1800的词汇。词汇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通过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这符合语言学习的习惯和规律。

仁爱版《英语》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和交际教学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那么,如何用好仁爱版《英语》呢?

一、重视情感教育,提高学生学习信心

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积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尝试,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在课堂上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如,在仁爱《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4 Topic1的Section A一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利用竞赛、游戏、角色表演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在竞赛和小组合作中,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

二、创设情境,引导合作与探究

本套英语教材在选材上选择的都是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内容,作为教师,除了不仅仅使用课本上现成的材料开展教学活动,还必须联系现实生活,能够创设真实语言情境,让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如,在仁爱《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4 Topic 1的Section A一课中,在复习步骤中利用多媒体设计了一个超速违规车辆记录员的活动,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简单情境,车辆在高速路上疾驶,凡是超速的车辆都会有特殊的警示标志出现,利用抢答让竞争小组在快速行进的众多车辆中将他们的车牌号用英语表达出来。说对的给加上一面小红旗,看哪组红旗得的最多。这样不仅训练了他们的数字表达能力,也在交通意识等公德方面进行了渗透教育;在巩固练习步骤中设计了一个竞猜价格的游戏来练习数字的朗读,让学生通过体验、参与完成学习任务;在综合探究活动中把知识延伸到课堂之外的生活中,采用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的购物场景,利用实物等教学工具尽量真实地体现生活,并在活动结束时为学生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教学活动重过程,重体验,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与学习,在初中仁爱版英语教学中就体现出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更具吸引力的学习方式是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Assessment)又称“绩效评价”、“表现性评定”,是指评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通过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观察,来评价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面对困难的态度、与人合作的精神、世界观和责任心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它更系统地衡量着一个学习者使用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或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特别是在仁爱版七年级英语教材中,如何准确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成为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这种表现性评价就更是不可多得的,学生的表现欲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当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在仁爱版英语教学中,这种自豪感推动着刚踏入七年级的学生信心百倍地去学习新东西,探索新问题,获得新的提高,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保护学生的表现欲,切不可无视或压抑学生,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在新课改背景下,笔者对表现性评价在仁爱版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作了以下的探讨。

一、表现性评价的主要特点

这二个表格可以充分的展示表现性评价的主要特点。其中2-1用实例表明了表现性评价涉及的不同于传统学业成就测验的四个领域;表2―2通过对评价方式的对比,从而得知表现性评价不同于客观性测验、论文测验等。

综上所述,表现性评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可以给学生评分,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但其重点是在后者;

(2)比较关注的评价领域不是知识和技能的回忆与再认,而是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3)设置真实的情境问题,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是现实中的问题,而不是脱离现实情境的抽象问题;

(4)学生要完成的任务一般比较复杂,就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加以解决;

(5)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允许甚至追求答案的多样性;

(6)学生比较费时费力时,付出的时间代价较高;

(7)它容易受评价主体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评价结论的主观性较强,信誉度较低。

二、表现性评价的运用步骤

表现性评价在仁爱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确定评价目标、设计评价任务、制定评价标准、设计评价等级。

(一)确定表现性评价目标

英语课的不同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不尽相同,要因势利导,作出符合评价目标的规定,(1)测量学生多方面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3)促进个性化教学;(4)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以“Unit 3 Getting Together”这个单元中Topic 2为例,以四人为一小组,分别讨论各自的家庭情况。

(二)表现性评价任务设计

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设计通常在几分钟内就可以完成,这是用来判断学生对某一知识领域的基本概念、程序、关系以及思维技能的掌握情况。这种任务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容易设计和实施,在英语教学中是常用的形式,创设的生动形象的情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如:在学习仁爱版七年级上Unit3 Getting Together中Topic2的SecfionD时,有如下几种任务型、绘画式任务学习famlly tree,让每人画一家谱,然后互相交换图画,通过向对方提问,了解其家庭成员的称呼及其信息。

(三)表现性评价标准制定

仁爱英语的表现性评价标准是我们进行评价的工具和依据,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遵循怎样的评价目标。比如,我们一旦确定要学生“能有效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或“理解主旨”的目标后,下一步就要明确,怎样才算有效,怎样才算理解,学生必须根据什么标准来解决问题或展示理解。如果学习行为或学习结果只有评价目标而没有一个清晰的判断和描述,不能说明哪些是优秀的、出色的,哪些是差的、需要努力的,你就既不可能指导学生去如何学习和评价,也不可能对他们的行为或结果进行评价。由此可见表现性评价标准有别于评价目标,它是对评价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当然它也不同于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位于表现性评价目标和评价标准之上的更高层级概念,它是我们制定表现性评价标准的依据,而表现性评价标准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对课程标准的进一步细化。就写作能力评价而言,表现性评价标准的制定需要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英语的规律出发,着眼于最大多数学生,着眼于最基本的能力,而且着眼于写作能力发展的层次性,分别从内容、语言和结构等方面加以细化和界定。

(四)等级评价设计

实行英语等级制评价,有助于消除分数带给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同时,教师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便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的意识,帮助学生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语言实践。教师可将英语口语评价的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待合格”四个档次,如果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可以向教师申请重考,直至自己满意为止。这样可以给学生一次自我提高的机会,同时可激励学生向更高的一个档次进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优秀:要求学生能积极、主动开口说英语,且语音语调准确、优美,语言流畅,语速适当,能灵活运用所学语言;良好:要求学生能大胆开口说英语,语音语调正确、语速适当,能正确使用所学语言;合格:要求学生能按照教师的要求提问和回答简单问题,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语速适当。这个等级主要是为鼓励性格比较内向,基础较弱的学生也能大胆开口说英语。

如:在教授九年级Project English(仁爱版)unit 6,Topicl提问题时,一名学生作出的回答:

T:Do yOU like walehing TV?

S:Yes,I do

T:WhiPh TV pr。grain d0 you like better,CCTV NeWS or anl’malWorld?

S:I would rather waith AmmaI W0rld fhan CCTV News.

T:Whv?

S:Because I Call learn a Lot ahout animals from Ailimal World.Some of the animals are vefv ineresting and cute

T:Very gond.Thank you

虽然这个问题不是很难,可以仿照课文的对话回答问题,但举手的学生却是性格内向成绩不太好的一名女生,能够比较熟练运用would rather…than的句型,笔者认为很值得对她表示肯定。

这种等级评价比较简单又易于操作,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智力潜力,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相应的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三、表现性评价方案与案例

(2)表现性评价案例

案例背景:学会画树状家谱图

这是胡老师以七年级仁爱英语Unit 3 GettingTogether中的Section C为新授课内容,教学内容以康康的家庭成员分布图为例,要同学们按要求各自画出自己的家谱图。胡老师主要开展了以下四个层次的教学活动:1、呈现一个家族的图片,并写上英文名字,让学生认识。然后,胡老师给每个同学起一个英文名字,代表家庭成员,之后,同学们再按英语国家的习俗站好,排成家谱图。2、看屏幕,听录音,选出人员分布的位置。3、胡老师随意读家庭成员的名字,学生按相应的位置迅速站好,一直到组成一个家谱图形为止。4、学生按照这样的模式画自己家谱图,以此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如:

我深刻地认识到,表现性评价在课堂教学,特别是在课改的仁爱英语教学中,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方面具有相当明显的优势,从内涵上与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息息相通。尽管它有着费时费力、管理难度大、对老师要求高、评价结论的一致性相对较差等不足,但在中学生学习实践活动中,它作为学生英语学习评价制度的一种补充,能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同时也为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日常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而这些又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更有助于教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志宏

王晓文主编:《新课程学生发展新评价》开明出版社出版2003年8月。

[2]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3]马云鹏:《英语学习中的表现性评价》,评价理论与实践,2003年4月。

[4]胡小萍:《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江西教育,2004年2月。

篇4

一、利用多媒体导入法

直观性原则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及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对课堂教学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可以使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听的动感内容。利用多媒体资源,搜索图片、录像和音频等,能够达到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教学效果。对新课进行简短的导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相关内容,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比如:在教学仁爱版七年级上册Unit3 Topic3 Section A时,我利用多媒体呈现一系列食品和饮料的图片,让学生看到后马上激动起来,讨论喜欢的食物,由此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又如:教学仁爱版八年级上册Unit3 Topic2 Section A “What Sweet Music!”时,农村中学学生对音乐了解甚少,因此我在课上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My Heart Will Go On的音频,并让学生猜猜这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曲,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谈论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背景式导入法

教无趣,则不乐学。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一些有背景材料的课文,我们可让学生事先通过各种途径找到有关的材料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以介绍人物、讨论课文背景为切入口,把学生引入真实的语境中,将语言的习得与语言的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既完成教学任务,又开拓学生的知识面。特别是有关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及地理环境等,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如:在教学仁爱版八年级下册Unit7 Topic2 Section A时,我先介绍有关三明治、黑面包、印度咖喱、寿司等食物的来源及材料,这样学生对这些食物就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产生兴趣,然后鼓励他们进一步了解这些食物的做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温习旧知识导入法

通过复习已学知识的方式,过渡到新课内容的讲授,开课时,引导学生复习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温习旧知识导入法既不会使学生对新知识感到陌生,又能将新知识迅速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如:在教学仁爱版八年级上册Unit2 Topic1 Section B时,我先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复习上节所学的“What’s wrong with you?”句型,再通过这一句型引出“What’s wrong with Bruce?”的新句型,这样既能巩固旧知识,克服遗忘,又能让学生充满自信。

四、游戏导入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喜爱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因为它适合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征。利用游戏进行课堂教学的导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得到了愉悦的情感体验,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了他们学习使用英语的信心。在教授过程中,导入可以用游戏竞赛的方式开始。如:在教学仁爱版七年级下册Unit7 Topic2 Section A时,我让学生表演自己擅长的节目,并让其他学生用含有can的句子描述,正确的学生表演下一个节目。这样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地进入教师为他们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学习新知识也就不会感到困难、棘手,同样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预习提问导入法

预习是对课堂学习的有效准备。良好的预习不但可以保证课堂教学效果,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预习导入法可以激活学生对某一话题的文化人文等背景知识,为顺利学习新知识创造良好的条件。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特别是让学生明确几个关键点,然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在教学仁爱版七年级下册Unit6 Topic3 Section A时,我运用了预习导入法。首先布置学生预习介词及介词短语,然后布置学生讨论有关问路的句型。上课时,我们通过小组表演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故意让学生复习一些与所授新课内容相关的知识点,以帮助学生回忆,更好地为引入新授课题服务。

课堂导入法的设计是灵活自如、不拘一格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奇心理,并根据新的语言材料的特点进行导入。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课及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科学导入方法。在教学中,如恰当地使用课堂导入法,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篇5

利用张思中教学法进行入门集中识词教学。在入门阶段,一定要强化字母、音素与音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的来说,在短期内使学生形成从单词到发音的自动化反应,能根据音标拼读一部分的单词是极其重要的。首先学习了26字母中涉及到的音标,因为有汉语拼音的基础,所以学生学得比较容易;然后利用音标把有相同发音的字母放在一起学习。一节课学习了15个字母,第二节课的检查结果表明,学生大部分掌握了字母的音、形。采用同样的方法,第二节课就学完了字母,第三节课再按照字母顺序复习掌握26个字母及涉及到的音素。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按照发音规律背诵字母表,并且学得很轻松,并没有产生任何学习负担。接着,以字母为踏板,音标为导向,对七年级上册的单词按发音规则进行分类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发音规律,根据音标会拼读单词。要求学生掌握单词的音、形、义,能正确读出单词,说出意思即可,不要求默写。因此,学生学习并不感到困难。在理解、掌握单词的前提下,对话只要求会读,理解意思,并且鼓励学生上台进行两两对话交流,学生非常乐于接受。通过这样的安排,在很短的时间内,初步集中学习了本学期的大部分单词和对话内容。

二、凸现课堂对话教学,努力创设语言交际实践的氛围

仁爱版教材 每个单元都有pair work, group work 和charts。同桌之间、小组之间互相交谈、互相讨论、互相切磋,实现生生互动是新课标课堂最基本的活动。每一个单元的Topic话题,重点突出,任务明显。该单元的语言知识和学习活动都是围绕它进行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全面考虑,研究本话题的知识框架,理清知识脉络。安排好课时教学顺序,每一课时的任务,通过怎样的课堂语言实践活动来达到该目标。教师应灵活处理教材,不拘泥于教材安排的顺序和内容,大胆调整、取舍、增删。服务于课堂交际教学的需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平时的课堂上教师还应注意用教具、简笔画、挂图多媒体设备等创设语言交际环境,让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对话。

三、依纲靠本,加强“听”与“写”的训练

仁爱英语每个Section都有听力训练,内容紧扣本单元话题,使得听说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学生在听懂并完成课本要求外,教师还可继续利用这一资源,如跟读、模仿语音;替代磁带中角色问或答即复述;听写等。复述就是要把听的东西“倒出来”,说得再明确一点,就是要“背出来”。而对于较难的听力内容,教师事先应稍做介绍,或以填空形式提供书面材料,降低难度,提高听的效果。必要时应提供听力原文,让学生听读结合。

四、适当的语法集中教学,补充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扫清语言理解障碍

仁爱版教材一些语法知识体现不出系统性。这不可不谓这套教材的不足之处。如八(上)Unit 3、Unit 4就出现形容词比较级,学生颇为费解。有鉴于此,适当的语法集中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如针对“一般过去时”这一时态,在七年级下册Unit7教学时应对规则动词的过去式构成及“ed”的发音做全面的归纳讲解并配以一定量的口笔头练习。而对于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表则应提供给学生记背。

五、传统的英语教学检查手段如听写背诵等要常抓不懈

由于农村学生学习相对被动,因此布置一定量的任务作业是巩固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听写也许就是最好的“杀手锏”。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后的当天就要及时复习,第二天马上要听写。同时老师要清楚交代好听写的内容,比如是某一个Section 的单词和对话。教师大力强调同学们一定要去背诵复习。听写有专门的本子,听写要单词、短语、句子并存,以上节课知识语言点为主,适当辅以中文,完成后要及时批改,以圈点出错误为主,让学生自行更正,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贵在常抓不懈。另一点就是抽查学生背诵教材的重要句型、对话、短文。英语成绩很多时候是老师不辞辛苦抓出来的。在要求学生做到的同时,老师不妨身体力行,比如示范背诵,且力求背得语音语调准确、流畅、绘声绘色。学生听后面露羡慕,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神情。至少保证学生每天半小时朗读,主要是充分高效利用早读时间。对做得好的或有进步的同学在全班大力表扬。笔者认为对学生施加适度学习的压力并不悖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篇6

一、造成be动词与实义动词混用的原因

首先,七年级学生往往会用汉语的思维方式去造句。如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2 Topic 1 Section D 写作训练中的一个句子:“他是来自英国的。”学生往往会翻译成:“He is come from England.”

其次,学生刚步入初中,英语知识基础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虽然在小学接触过英语,但应用能力十分薄弱,学生在小学时常常用“He is...”“He isn’t...”“She is...”“She isn’t...”“They are...”“We are...”等简单句型造句,这让学生形成了造任何句子都用be动词的思维定式。如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int 5 Topic 1 Section D的作文题中的一个句子:“他不是每天踢足球。”学生往往会翻译成:“He isn’t play soccer every day.”

再次,学生在七年级才初步接触实义动词,对实义动词的用法及其在英语句子中充当的成分和作用不明确。如:“They speak French.”学生不清楚“speak”的词性是什么,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

此外,许多学生不理解实义动词和be动词的区别,也不清楚英语的句子结构。be动词在性质上属于系动词(The Linking Verb), 它本身有词义,但不能单独用作谓语,后边必须接名词、形容词、地点副词或短语作补足语(The Complement)。如:“He is an English teacher.”中的“is”作系动词,不能在句子中单独作谓语,必须跟名词短语“an English teacher”构成“主+系+表”结构。实义动词与系动词是相对的,实义动词意思完整,能独立用作谓语。实义动词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是指后面要求有直接宾语的动词,不及物动词指后面不需要跟宾语的动词)。如“I dance.”中的“dance”作为不及物动词,在句子中可单独作谓语,构成“主+谓”结构。“I like English.”中的“like”作为及物动词也可以在句子中单独作谓语,但必须接宾语构成“主+谓+宾”结构。

二、纠正be动词与实义动词混用的方法

(一) 采用测试法了解学生对be动词与实义动词原有的认知水平

1.用be动词和like, play, help, go的适当形式填空。

(1) Thatour school.

(2) Ia good student.

(3) IChinese poems.

(4) He oftensoccer after school.

(5) Maria sometimesto school on foot.

(6) These booksinteresting.

(7) She alwaysthe old people.

(8) Her pensvery beautiful.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英文。

(1) 他不是很喜欢踢足球。

(2) 我不是来自英国。

(3) 我们的教室很干净。

(4) 我没有故事书。

(5) 她们是老师。

以上两个例题中的句型是学生在写作中常用的句型,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句型,采用学生熟悉的题型进行测试能更加有效地检验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让学生初步了解be动词与实义动词的区别

出一份有关be动词与实义动词的改错练习题,组织学生参加小组改错比赛。

1.Look! The monkeys are eat bananas.

2.Peter’s shoes under the bed.

3.Where is the rain come from?

4.My father like drinking.

5.He isn’t like English.

6.It very cold outside.

7.Lily and Lucy are look the same.

8.Li Ming is ride a bike to school.

小组改错比赛的形式使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自己所犯的语法错误,大部分学生也对be动词与实义动词有了初步了解。

(三)运用知识分类法让学生分类归纳出be动词和实义动词各自在句子结构中所充当的成分

知识分类就是根据特定的需要和标准,通过比较,把知识按照相同、相异、相关等属性划分成不同类别的知识体系,以此来显示其在知识整体中的应有位置和相互关系。be动词与实义动词作为两类重要的动词,在词义和句子成分上都有各自不同的属性。

be动词属于系动词,在句子中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am,is,are。在句子中不能单独用作谓语,后面往往接形容词或名词作表语,构成“主+系+表”结构。如:My mother is a teacher.

实义动词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指后面要求有直接宾语的动词,不及物动词指后面不需要跟宾语的动词。及物动词作谓语时构成的句子是“主+谓+宾”结构,不及物动词构成的句子是“主+谓”结构。如:“He drives fast.”是“主+谓”结构,“drive”在句中为不及物动词。“I like English.”是“主+谓+宾”结构,“like”在句中为及物动词。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将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总结(如以表格的形式),要求学生把重要的内容摘录下来,做好笔记,以便将来查找、复习时用,并结合练习加以巩固。

(四)通过否定句和疑问句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be动词与实义动词的用法

就七年级现在所学的内容来讲,be动词首先是一个系动词,后跟表语(可以是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否定句直接后加not,一般疑问句be(具体是am, is, are, was, were)提前。实义动词所在的句子中一般不存在be动词。因此在含有实义动词的句子变否定句或疑问句时,一定不能用be动词。那么,实义动词究竟怎样用呢?正如be动词随着主语的变化可变为am,is,are一样,在一般现在时态的句子中,实义动词在肯定句中,也要随着主语的变化而变化。当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he, she, it时,实义动词要变为相应的第三人称单数;当主语为非第三人称单数I, you(你), we, you(你们), they时,实义动词要用动词的原形。如:He likes math.I often go to school by bike.在变否定句和疑问句时,不能直接在动词上变,而是要借助另一类动词:助动词do, does。如:He doesn’t like math.I don’t go to school by bike today.实义动词与系动词是相对的,实义动词意思完整,能独立用作谓语。

以下这个练习题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be动词和实义动词在否定句和疑问句中的用法。

例句1:She is in Class One, Grade Two.

否定句:She is not in Class One, Grade Two.

一般疑问句:Is she in Class One, Grade Two?

回答:Yes, she is. (No, she isn’t.)

例句2:He comes to school on foot.

否定句:He doesn’t come to school on foot.

一般疑问句:Does he come to school on foot?

回答:Yes,he does.(No,he doesn’t.)

仿照例句改写下列句子(写出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及肯、否定回答):

1. I am happy.

2. Kangkang often plays football.

3. They are on the desk.

4. He has big eyes.

(五)通过动词的时态教学让学生进一步掌握be动词与实义动词的用法

汉语里没有时态的说法,但英语中每个句子都会用一种时态,而且时态是通过谓语动词(be动词或实义动词)的变化体现的,能注意到并掌握好这点是学好英语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每一节英语课堂上都应该重视时态教学。

(六)查缺补漏,形成经验

1.以造句、写作等形式检验学生对be动词和实义动词用法的掌握情况。

2.总结经验,看见句子就问三个问题:

(1)要用哪类动词作谓语?(表示主语“干什么”则考虑实义动词,表示主语“怎么样了”或者“是什么”就用系动词。)

(2)这个动作是谁发出的?人称是单数还是复数?

(3)这个动作是什么时候发生的?用什么时态?

3.教授学生口诀:英汉语言有差异,be/do不能放一起,仔细琢磨细分析,语法千万要牢记。

(七)与同行交流心得,广泛听取同行意见

以公开课的形式,邀请其他教师参与be动词和实义动词归类课的课堂活动,并在课后反馈、总结,改进教学方法,修正不当之处。面对七年级学生写作中出现的be动词和实义动词混用的问题,教师应该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和积极的心境对待这个问题,努力不懈,因材施教,凭借自己的教学艺术,通过科学的方法措施,采取丰富生动的形式,精心组织七年级学生开展be动词和实义动词的学习活动,不断创新,最终使学生在写作中学会正确运用be动词与实义动词造句。

[参考文献]

篇7

本文拟从目前所教的仁爱版教材设计中对语言文化意识渗透的初步分析,抛砖引玉,使初中一线教师不仅教教材,而且理解教材,特别是在教学中加强对文化意识的关注和渗透,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一、 解读教材

在七年级初始阶段,仁爱版教材根据学生处于儿童向少年的过渡期,对社会的认识充满好奇,多元文化在慢慢的影响着这个阶段的学生,并指引着这个阶段的学生去探究,特别是国外的文化等。因此,在七年级英语教材的文化渗透中,采用大量浅显易懂的输入方式,更多的题材是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打电话、交通标识、年龄的问候、时间、星期的来历、生日的庆祝、英语书信的写法);教材大多以对话 (学生易上口、易懂)的方式呈现,阅读偏少,比较适合本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优化起始阶段的英语教学。

在八年级阶段,学生逐渐步入青春期,性格分化最大,个性张扬,思想开始向成熟迈进,因此,仁爱版教材在八年级的文化渗透上主要体现在:世界主要体育和娱乐节目;饮食习俗;服装;中西方历史文化介绍以及英语语言本身的介绍。而且,教材在呈现这些话题时,大多以阅读的方式呈现,输入的内容、信息量和方式要偏“难”一些,但少一些,适合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让学生展现自我,获得最大化的教学效益。在九年级的阶段,学生在性情上开始趋于成熟,性格也开始趋于稳定,学生的一些世界观、价值观也在逐渐形成,分析、理解文本的能力提高,因此,仁爱版教材在九年级书中,文化渗透以较长段的阅读材料形式给学生。

整个教材对文化意识的渗透和整体规划大都能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个体差异、以及生活环境等方面进入,所选择的文化意识方面的相关题材涉及面大、宽、广,在教材中基本由浅入深的逐步植入且有一定的重复,让学生在温故知新的同时,又能进一步加深文化意识的体验、认识和理解。

二、对教材中“文化意识”渗透理解的教学建议

通过对对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文化意识”课文内容的安排及其安排原因的理解,以及对教材中整体“文化意识”规划的认识:

1.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避免只注重语言知识点的教授和浓郁的应试教育观念。要有意识地不断学习、积累和充实自己更多的有关中西方文化知识,提升多元文化素养,有意识地对跨文化交际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认真仔细地阅读和理解教材中有关中西方文化知识,根据自己的积累和内在知识的储备,对教材有关的文化知识内容加以扩充和创造性使用,使自己不拘礼于教材,甚至被动的教教材,而是能“跳出教材看教材”,那么,文化渗透教学的效果一定很大。

3.多思考和不断更新传播中西方文化知识的途径。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认为只要把相关的文化知识机械地念给学生听,就是对学生进行了一种文化意识的熏陶,别的就不用想太多的方法,其实不然,如果教师在传授学生中西方文化知识的时候,无任何情境、方法、情感的投入和创设,无任何有趣的教学方式,学生逐渐会“食”之无味,又何来学习之心呢?

于教师:(1)课堂的教学因为学生的主动参与而变得更轻松、愉快,有效性更强。(2)不仅传授给了学生一门知识和技能,而且还传播了一种多元文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学生的眼界和培养了学生的国际意识,同时,因为输入更多的非本国因素的文化意识,让学生学会更全面的思考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方式由单向性的模式向多角度思考模式递进,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教育。(3)也是一种爱国、爱世界文明的教学活动。

于学生:(1)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知识的了解,学会珍惜和爱护本国的文化瑰宝,树立增重他国的文化意识,同时,不妄自菲薄,避免用一种狭隘的“民族中心论”看待其他文化,又盲目和不加分析地接受异国文化,忘记甚至抛弃本国文化中的精华,从而学会以宽容的心态接纳不同文化的并存,形成良好的、正确的中西方文化的道德观和价值观。(2)文化视野的拓宽,加深了对不同文化意识的理解,提高了文化素养,增强了对不同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了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3)阅读范围打开,课外阅读变得更加丰富,那么,主动参与学习就更强,厌学情结会减少。

文化为语言教学提供了背景知识,是语言学习的坚实土壤,但文化意识的培养也离不开语言教学,是促进全面语言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初中一线教师更是能通过显性的教学活动和隐形的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意识的培养和因势利导,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篇8

那么,在英语学科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呢?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积极渗透

仔细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从七年级开始,就循序渐进地渗透着这样一种由浅入深的法制意识的形成过程:学校、家庭、社会,规则无处没有,人人都离不开规则,社会也必须在一定的约束下才能够正常运转。中学生在任何地方都必须遵守规则,遵纪守法,才能利己利民,才能够健康而茁壮地成长!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也是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对于平时的课堂教学,想到的往往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如何有效地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如何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其实,作为英语教师,同样要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依据英语课程的特点,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法制因素,对学生因势利导,使英语课堂教学与法制教育相互融合,相互统一。与此同时,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教育性,也为实现法制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坚实的平台。教材中有许多图文并茂的阐述,都在于强化学生遵循学校规章制度的意识。在我们使用的这套仁爱英语教材中蕴涵着不少重要的教育素材,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挖掘出教材中这些素材,潜移默化地将法制教育的内容渗透其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受到教育。

在仁爱版教材中有许多图文并茂的阐述,都在于强化学生遵循交通规则、学校规章制度、家庭秩序的意识。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 6 Topic 3 Which is the way to the post office (去邮局是哪一条路)Section B在介绍了问路的基本句型之后,紧接着学习了一些交通标志,如:Turn left(左转) /No right turn(禁止右转) / No left turn(禁止左转)/ Turn right (右转)/ Go straight(直走) / No parking (禁止停车)/ No U-turn(禁止掉头).在Section C中介绍了交通规则的罚单,如:a ticket for speeding (超速罚单)/ a ticket for drink-driving(酒后驾驶罚单) / a ticket for Parking in the wrong place / a ticket for making a wrong turn. 告诉学生在公共场所应该遵循的交通规则,然后对school rules(校规)展开了讨论,如:Keep quiet in class.(上课保持安静) Do your homework after school. (放学后做功课)Don’t be late for school.(不要上学迟到) Don’t eat in the classroom。(不要在教室里吃东西)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增强了依律办事的意识,让他们为共建和谐校园以及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无论是交通规则,还是校规,作为一名中学生都应该了解并且认真遵循它们。对他们来说,树立这些最基本的规则意识,也就是法制意识形成的基础。

二、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效渗透

“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身边的事,从青少年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出发,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篇9

2、学生自身的心理障碍。大量的研究表明,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属于记忆―模仿型。在他们看来,学习就意味着每天准时到校上课,从在课堂里听他们不理解也不感的事情中,努力记住一大堆零碎的知识,做一些索然无味的练习,应付没完没了的考试,因而学生参与学部分只表现在行为上的参与,如做了多少题、花了多少时间,而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参与,即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学生自身的心理障碍从主观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教师自身的素质障碍。传统教师自身的素质障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⑴习惯于当课本知识的“传递者”。⑵习惯传统的基础英语教育,强调整齐,“同书本、同教案、同进度”。⑶习惯单兵作战。⑷习惯“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教师本身习惯于当工匠式的教师,缺乏创新意识,抑制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创新思维走进初中英语课堂的必然选择

新课标要求英语的教学必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新课标呼吁创新思维应进入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如《仁爱版英语》教材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一体,话题贴近生活。以七年级下册为例,话题分别为:⑴school life(校园生活)分为交通方式、校园建筑、借书、活动、学科、爱好等小话题。⑵Our local Area(我们的社区)分为位置(there be句型)、环境、打电话、寻求帮助、问路和指路交通标志等⑶Celebrating the Birthday(庆祝生日)分为出生日期、能力、生日派对等⑷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季节和天气)分为四个季节、假期、节日等。每个话题相对独立,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每个话题进行扩展、创新。

三、让创新思维走进初中英语课堂的策略和具体做法

1、营造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仅仅的DO FOR(为……而做),而应更多的是DO WITH(与……一起做)甚至是ENABLE(使……能够做)。培养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一要尊重学生,营造自由、民主的学习气氛。二是要鼓励学生,常对学生说肯定性的语句:“Good!”“Excellent!”“How nice you are”“Trust yourself!”“Trust me you can make it!”“Keep up your courage!”“Nevermind.”“Can you think it overa gain?”。使学生对课堂的创新活动采取积极的态度,产生强烈的参与需求。

2、精心设置创新目标。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出发,确定目标,可以重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活动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如《仁爱版英语》教材Project English(八年级上册)Animals in the zoo提供了两个教学目标:⑴是学会描述动物⑵是学会表达喜好并陈述原因。根据学生爱动物的心理特点,我给学生提供了另一个目标:学会以动物保护协会的会员身份进行爱护动物的演说。在接下来一星期里,每天的值日报告都是不同的动物生活报告。对于学生来说,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不同的动物生活报告,已经超出老师的意料。这样的学习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效的。

3、多样化创新意识和能力训练

⑴创设情景,开发创新思维。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的智能素质。对学生想象力的训练,是指创设一定的情景,引起学生运用头脑中的已有想象创造新的形象。

下面另一则对话是学生对这堂课的知识更高的运用了,他们设置的情景是在鞋店里买鞋。

GroupB:颜××、孙××两位同学,其中颜××扮演saleassistant,孙××扮演customer.

Yan:Welcome to Yan Shoes Shop.Can I help you?

Sun:Yes,I’d like shoes.

Yan:What kind of shoes would you like?

Sun:This kind.

Yan:What size would you like?

Sun:Size 36.

Yan:Hereyouare.

Sun:How much arethey?

Yan:$25.

Sun:That’scheap.I’ll take it.Here’sthe money.

Yan:Thank you.

Sun:You’re welcome.

通过这种训练学生逐渐会从单纯的方法模仿,发展到思维模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⑵活化课文插图,拓展创新思维。仁爱版英语的学生用书插图非常有趣,且贴近生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会展开联想,甚至可让学生参与动手,自己画一画,增添乐趣,拓展思维。如:Go For It七年级上册Unit 14 I’m watching TV.Section A 2c图片上呈现的是几位同学坐在桌前,背对着我们,让学生画图并用名字进行猜测。

A:Is Nancy doing homework?

B:No,she isn’t.she’s writinga letter.

答案可以有多种:She is looking at a bird./She is drawing.She is eating./She is reading./She is playing computer./She is thinking.等。

它不仅能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还能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4、课堂活动任务化,是英语教学培养创新思维的具体手段

篇10

二、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英语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情感的力量是无穷的,具体来说,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表情、声音、眼神、手势等都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比如,在给新生上第一节英语课时,都要有个自我介绍的环节。“现在请大家开始做自我介绍!Hello,I am your new English teacher .I am Miss Zheng ! ”边说边面带微笑地用手指指了自己。“小邓,你来向大家自我介绍一下!”老师用温和的的眼神示意他不要紧张,“Hello,I am Deng xianLin !”“Ok,小邓,现在,老师奖励你取个英文名字,以后上英语课叫你Mick,怎么样?”这样大家一个一个的做自我介绍。在学生的表演中,老师不仅时常用语言赞美说得好的学生,还用肢体语言进行评价。这样一来,良好的课堂氛围就形成了,而学生也很喜欢在这样的和谐氛围中学习。 另外,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创造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教与学的轻松氛围。因此笔者在课堂上放眼全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提问时,以对话、操练等形式呈现,通过“one by one”的形式,给予每一位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尤其是对于部分学困生,笔者更是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进行表扬。让他们在课堂上获得成功感。这样,让学生带在愉悦、轻松的心情参与到到英语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关注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认知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动机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地学习与创造,而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则是学习兴趣。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把抽象、深奥、枯燥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通俗化、趣味化,使教学内容变得更贴近学生的思维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尽量创设情境,用形象直观的生活情景来刺激学生的大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留给学生充分的生成空间。比如在导入仁爱版七年级上册Unit2 Topic1 SectionB新课之前,老师拿出一张成龙的照片,让学生猜“Who is

this?”“ He is Bruce Lee.”“ What color does he like best?”“ He likes...”(设计这样的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再比如,在练习进行时态时,老师可以请某学生擦黑板,同时用英语说:“Clean the blackboard,please!”当该生走上前完成好这个动作时,老师就问其他学生:“What is he/she doing?”然后帮助学生回答:“He/She is cleaning blackboard!”然后再引导学生多次重复此句型。或者,可以让几位同学做游戏表演,然后提问:“What are they doing?”学生回答:“They are…”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应采取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形式,这样会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欲望。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思维由“最近发展区域”上升为“已知区”。

四、加强师生互动交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心理学家与教育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有效教学是一种使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对英语课堂保持浓厚的兴趣,教师的人格魅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魅力既来自课堂上的才华和能力,幽默风趣的个性,对学生的关心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做他们的亲密朋友。师生关系和谐,才能创建有效的课堂氛围,使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另外,教师尊重学生的需要,学生就尊重教师的劳动,教师只要通过非智力因素积极引导,就能一定程度地提高英语课堂的效率。我们的学生年龄虽小,但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爱好。不管是英语学得好的学生,还是英语学得差的学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自尊心强。不要轻易地指责批评,要多点宽容。对学生的回答尽可能地多给予一些肯定与鼓励。例如:“Well done”、“ I am proud of you”、“You are clever”、“ Excellent”、“ I think all of you did a good job,but who has got the best idea?”etc。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发言是有效的,是会得到教师的肯定的。这样学生就体验到了自我表现的成功感,从而为学生了良好的创新环境。

五、创造语言实践机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认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学习其的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为了避免出现“哑巴英语”的现象,教师应在课堂上多创造一些让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又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那么如何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呢?方法当然有很多种,笔者在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尝试着以下几种手段来创造语言实践机会,让学生活学活用。

1.演讲式:为了达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的目的,坚持在课堂上进行2-3分钟的演讲,我们称之为“duty report”。每节课开始,让学生根据最近所学的话题进行轮流上台用英语演讲。而仁爱这套教材的最大优点就是每个话题都很贴近生活。使用他们自己组织的语言,感兴趣的话题,陈述自己的主张,展示自己的成果。在演讲结束,教师都会给一些肯定、鼓励的评价,激发他们的创新动力。

2.表演式:在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角色进行神情并貌表演。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topic”的理解,而且锻炼了他(她)们的交际能力。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topic”编造相类似的情景进行表演。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言是为了使用它,而不只是为了考试。例如:笔者在执教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上Unit4 Topic1 Section C时,刚一开始导入第三部分,就让学生表演“Mickey”。由于他们看过动画片“猫和老鼠”,在这个特定的情境中,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有利于语感的形成。通过听、说、演、练等活动,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和有趣的实际生活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

3.复述式:学完Topic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原文进行复述或改写,也可以通过看图的形式,让学生情境再现。例如笔者在执教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下Unit8 Topic3 Section B在课上呈现Christmas短文让学生进行阅读,同时提出了任务Can you tell ussth aboutChristmas? Can you tell us how Chinese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这样做既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又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到新颖、有趣。

篇11

一、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正常的发挥出学生主体性的作用,久而久之就可能造成沉闷的课堂气氛,学生也会对英语学习失去其应有的兴趣,产生厌学情绪。而互动教学理论常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应用能力,从而不断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的最终目标。

创设问题情境,即教师根据本课时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并以此问题作为出发点,带领学生正式进入课程学习。例如,教师在仁爱版七年级Unit2 的教学中,课文主要介绍一些物品,而主要句式为“What’s this in English?”。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即安排学生观察周围的物品类型,上课时教师发给每一个学生一张图画纸,让学生在五分钟内进行画画。教师将所有学生的画作收上来之后,指抽取一些学生的画作进行提问。画作物品包括铅笔、钢笔、书、苹果、梨、桌子、字典、衣服等。

教师:What’s this in English?

学生:It’s a pen.

教师:Spell it, please.

学生:P-E-N, pen.

教师示范了两次之后,就由学生之间进行互问互答,并记录下板书:pen、pencil、backpack、case、 pencil sharpener.再带领学生诵读这些单词。通过这样一问一答的互动,不仅可以较深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英语教学更加的自主化。

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加强学生团结互助精神

学生合作学习主要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由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由学生小组共同完成。合作学习离不开学生之间的沟通,互相交流自己获取到的信息,并倾听对方的意见与想法,将所有人的努力集中到一起之后,共同完成任务。

例如,在讲解在仁爱版七年级课文unit8 topic1 时,由于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天气和气相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讲学生分成五个小组,选取一个同学作为组长。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在回家后关注全国各地的天气预报,并于下一课时在课堂中进行汇报。

在讨论中,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并由组长承担天气预报的主持人,把自己小组查得的天气预报情况向全班进行汇报。在此环节中,学生能够学习到rain、sun、fog、wind、hail等词汇。中学英语课程教学需给学生构建真实的语言环境,把真实的语用作为教师的教学目标。只有当所有的关注点已从其他的语言形式和语法转移到信息与意义上后,才能够实现真实的互动与交流。

三、进行角色扮演,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还深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过分宣扬教师主导地位,强调教师是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坚力量。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盲目的接受来自于教师的知识传播,并茫然服从教师管理,根据教师的实际安排与设计,机械的完成自身的学习与生活。因此,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角色扮演,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进而提升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角色扮演主要是让学生设想自己正处在某一个具体生活场景中,并根据设定的角色,由学生扮演该角色,揣摩其心理,学习其语言表达方式。并根据内容与其他扮演者进行对话。

例如,我在仁爱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教学中,则采取了角色扮演方法。在Section A这一部分的教学时,根据文章内容,鼓励学生用英语与同学进行对话,谈论他们喜欢的名胜古迹,以此方式培养学生爱国情谊,并导入新课。由三名学生进行对话。

学生一:Look at these pictures. Are they beautiful?

其余三名学生:Yes.

学生一:Yeah. They are very beautiful. Lihua, what places have you been to?

学生二:I’ve been to Mount Huang.

学生一:Do you like it? Why?

学生二:Yes. I like it very much. It’s a wonderful place. And what’s your favorite place, Lily?

学生三:My favorite place is The Imperial Place.

学生二:Can you describe it for us?

学生三:… …

通过讨论My favorite place is…,并描述自己为何喜欢“它”,再由学生进行表演,从中熟悉句型“My favorite place is…”。

培养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受益对象是所有的学生,这无疑体现出了互动教学所体现出的普遍性原则。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创新潜能,而教育则是开发潜能的重要手段。因此,互动教学实践过程中,中学英语教师应当不断挖掘学生内在的创新潜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通过角色的扮演,活跃的教学氛围能够使学生很快的融入到情境中,不仅增强了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其口语能力。

四、加强激励性效果评估,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励性效果评估即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性、激励性的评价。由于中学阶段许多学生的英文水平十分有限,因此在劫色扮演当中可能会出现语言表达不流利的情况,甚至会出现一些语法错误。当学生出现了错误的时候,教师不能立即打断其表演,而是总结和整理学生出现错误的类型与原因,并与表演结束后陈列各种错误类型,在给予学生认真分析和讲解的同时,以激励性语言肯定其表演效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使学生经常有机会锻炼自己的外语,并鼓励更多的学生能主动参与其中,使其树立经常主动说英语的信心。

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为激发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求知欲与兴趣,教师应该采取激励性的评价策略。例如,教师在学生表述完自己的想法之后,可以用“Oh,that is just what I want to say.”“ You just copied my sentence!”“ If only I had your opinion on the topic!”等句子鼓励和表扬学生。此外,针对学生提出的质疑,教学应积极面对,学生提出的观点教师也不能横加干涉,更加不能用责备的与其指责学生,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确保教学的质量。

综上所述,互动教学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不仅符合中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而且还能满足学生对于口语练习以及人际交往的需要,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英语学习成绩。

篇12

一、传统作业模式的弊端

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作业的缺陷愈来愈明显地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1.作业没有弹性,却反层次;2.作业重复且繁多,缺作业偏重记忆,缺乏应用;3.作业评价注重结果,忽视过程,缺乏激励;

二、初中英语新作业模式的实践

为了克服传统模式作业的弊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通过调查资料,总结经验,努力探索新型的作业模式。设计了听说作业、分层作业、项目化的课外作业。具体内容如下:

1.听说作业。讲英语小故事、英语笑话、英语绕口令、英语谚语等都是很好的方式。虽然现在的英语课本都有配有录音带,但是不少学生都将它放在抽屉里“睡觉”。跟说录音带是语音模仿不可缺少的也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音带发挥它本该有的作用呢?建议教师采用下列“学生录音作业评价表”:

2.分层作业在英语新课教学中的实践。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时有效地落实新课内容,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轻松愉快地完成作业,减轻学生负担,我们采取“分层作业”的方法布置作业。“分层作业”不但将学生个体分层,而且在内容上也分层。

例如,仁爱版七年级下册上Unit8 Topic1 SectionA这课后,在布置作业时,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照抄书本上的句型,而是请学生模仿书本上有关四季的描写,根据自己的喜好介绍某个季节。出于对这项作业的兴趣,A、B、C层绝大多数学生都完成得很好。当然,对于班中的“弱势群体”D层英语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那些学生,望着他们茫然不知所措的表情时,我给了他们一个“自”即允许他们抄写书本上的段落,如果愿意试一下的话,也可以和大家一样介绍自己所喜欢的季节,且句数不限。别以为这给了学生“钻空子”的机会,事实上,他们的作业同样完成得很好。可见,对学生适当的放手,留给他们一点自,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课外作业项目化。课外作业项目化{Project-based Home-work}是以调查、观察、探究、展示和分享等形式开展的跨学科活动。例如.学习了仁爱版七年级下册Unit7,Topic2 section D,介绍Maria′s Mother′s birthday 恰逢用母亲节即将来临,我则要求学生展开讨论如何送一份心意的礼物给母亲,从而拟定首届母亲节的计划。在全班作简短的口头陈述,并要求在母亲节之日,人人统一行动献心意。

三、尝试后实验结果

1.实验前。本次实验选取各方面情况极为相似的班级作为对比班实验班,实验班确定初一{3}班对比为初一{4}班。在实验前,对这两个班的英语水平测试,比较,统计检验后无显著差异(见表1)

2.实验后。

实验后英语水平测试成绩比较(见表2)

从表2我们会发现:实验班的成绩,无论及格率、优秀率,还是平均成绩,都超过对比班级。

四、创造性地批改作业

相对于等级制评价(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或其它形式的五级制)来说,作业批语耗时比较多,但是,作业批语对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提高和人格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相对于等级制度评价来说,它更注重人文性,可对学生起到诊断、激励和强化的作用,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其中,简笔画也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妙招,如:Marvelous! Your work is well done;Keep on and on;Your handwriting is\isn’t so nice;Try to find you miss take;I find you’ve made a lot progress;Try to do better time!。

简笔画寥寥数笔,增添了批语的活泼程度,更贴近学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总之,作业改革和创新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积极完成某种任务,而且在于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情感,影响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作业成了师生之间心与心的对话,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素质。当然每一项改革都存在一些弊端不断去完善。

篇13

但是,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训练如果只局限于在课堂中对书本中对话内容进行练习,学生往往只能纸上谈兵,在相似的语言环境下还能够流利说出,可是一旦变换了场景,脱离了书本的框架,学生就会表现出不知所措,甚至是说不出来。英语教学要避免学生学习“哑巴英语”,这是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的一大改变,那么我们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创新实践,帮助学生大声说出英语来呢?我们采用“课前三分钟,大声说英语”的实践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一、课前“说”英语的理论支撑

语言学习的必要形式。许多年前的英语教学常采用“学字母、背单词、读句子、记课文、练语法”的既定模式进行,这样的学习缺乏兴趣,枯燥乏味,学生不欢迎,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英语是一门语言,那就需要让学生处在表达与运用的环境中进行丰富地读与说。课前三分钟的自由表达时间就给了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

科学记忆的重要方式。科学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视听记忆的知识达30%,通过读说记忆的知识达20%,而将各类感官进行组合记忆,那么记忆的知识能够达到80%,这无疑在告诉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听和说,因此,在课前三分钟里让学生自由、轻松地表达、聆听,他们对于相关的知识记忆会更加牢固。

课堂学习的心理准备。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还具有很强的好动性,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和大脑兴奋状态都会呈现出不太规律的波动状态。在刚上课时,学生刚从愉快的课间休息中停下来,他们还没有做好最佳的学习状态,此时教师采用课前三分钟的说话形式,可以迅速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迅速激活,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

二、课前“说”英语的内容编排

在课前有限的三分钟时间里,让学生大声表达,大方练说英语也不是漫无目的,不着边际的,这需要教师依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兴趣爱好、生活实际经验等进行合理编排内容,旨在让学生既要在“说”英语中享受成功的快乐,也要能够有效与教材中的英语内容进行融会贯通,活学活用。

基于“仁爱版”教材内容的生活化和口语化,我们在平时的实践活动中大多是围绕生活化的主题,设计一些交际的场景,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分场合、分环境、分对象地练说。这些主题内容可以是提前告知学生,让他们有所准备,也可以是现场提出,让学生进行即兴发挥,在说的形式上,我们也提供给学生多种选择,可以是演讲、对话、表演,也可以是辩论、竞赛、讨论,而每天上台练说的同学也要求进行轮换,确保让每一名学生都能获得锻炼的机会。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也总结出了不同年级进行练说的大体内容与形式。

(一)七年级以模仿为主

1.每日播报。让学生针对生活中的天气、日期和见闻等进行播报。这些内容的练说难度不大,只要求学生运用简单的句式“Today is…,It is …,I like…”等进行说一说,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也可以让他们用这些句式来说一说学过的课文,此训练的重点不在于学生说得多完美,主要是让学生养成敢于言说的勇气和信心。

2.情景再现。主要是对于教材中的学习内容进行生活化改编,如“仁爱版”七年级下学期“How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 I usually…by…”句式学习后,让学生运用这样的句式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场景再现,对话交流。

3.积累背诵。可以让学生将自己从教材学习或课外阅读中积累的短文美句进行展示背诵,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二)八年级主要以诉说为主

1.心声吐露。大家可以在这个时间里谈谈自己对当下热门话题的独特思考,也可以说说自己近段时间的心情与困惑,还可以借此说说对父母或老师的看法。在这样的练说中,我们不必苛求学生说的句子有多完整,有多规范,主要是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学习的语词和句式进行自由表达,让他们感受到语言运用的魅力和价值。

2.阅读感悟。可以根据自己阅读的某本书或某篇文章谈一谈自己的个人理解和内心感悟。在这样的内容安排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将某些句式安排其中,让学生使用。

(三)九年级以综合运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