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五年级语文上册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五年级语文上册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五年级语文上册总结

篇1

二、识字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本册书一共有200个生字,我写的字有220,所以识字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语文的学习有许多境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起点,那就是牢固的语言基础知识。《课程标准》不断地对语文教学提出要求,但万变未变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因此,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考察是重中之重,那就是在把话说得好之前先把话说得对,其中包括把音发准,把字写对,把句子写通顺,培养良好的语感。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找问题、思考课后题),坚持课前预习,并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在学习课文时,大胆质疑,我充分鼓励,并根据问题的难易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同桌讨论、前后桌讨论、小组讨论或全班争论,我当引导者,最后还由个别同学上来做总结。这样,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排除学生作消极听客的现象,而让他们成为积极的求知者和主动的参与者,成为学生的主人,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既符合了教改特点,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有的同学为什么老是玩,可成绩却不错,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及时复习。有人说,聪明与否,在于是否思考。这是很关键的,我们要着重指导学生学会思考。睡前回顾当天所学,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方法多,但要适用,易行,便于操作,还要督促学生坚持。

五、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做好课后辅导。

本学期按照学校要求,对学生的作业布置实行了实验与研究,分必做题和选做题,基本上实行了作业超市,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同时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拓展知识视野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把课内外,校内外有效的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建立大的语文观,树立生活处处有语文,留心处处皆学问的观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学以致用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七、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篇2

1.认字200个,会写220个,结合“写好字

做好人”师生同练字活动,搞好书法教育,抓好写字教学。写规范字,要求学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2.会使用字典、词典学词,加强词语的理解、辨析、积累、运用。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3.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具体明确、通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4.

读经典书,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提高文学素养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6.学习浏览,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7.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要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活学生自主表达的欲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解决生活所需的实用的表达能力。

8.创新“三本”,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习惯,加大研究力度,创新性开展工作,夯实学生已有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9.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学写内容梗概。

10.合理利用好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搞好课堂教学的关系。开阔学生视野,提升阅读与习作能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

学生经过四年多的学习,他们取得了优异成绩,但就学习本身而言还是良莠不齐,学生综合素质存在差异。他们共同的优点是基本能适应紧张繁忙的学习生活,已初步形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热情高,具有一定的学习素质,学习态度端正、刻苦认真,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玩心太重,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基于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还应再接再厉,对各类学生一视同仁,要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一)优生约占25%,这类学生的基础好,阅读理解能力较高,反映问题快,特别是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及理解准确,他们的思想进步,团结同学,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能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态度端正,学习方法得当,而且又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刘婕、林海霞、李佩芷、徐奕嫘、刘帅、刘洋、于涵、殷靖博等同学,这部分同学,应提出要求并设计一些较难的问题来磨练,充分把握挖掘他们在班级里“领头羊”的作用,实现优生优培。

(二)中等生约占70%,大部分学生属于中等生,他们数量较大,这部分学生中,绝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好,素质,关键是学生在学习方法上要多下工夫,态度要端正,这些学生之所以成绩不很突出,是因为他们学习方法欠得当,态度欠端正,未能踏实努力的学习,从而导致成绩不理想:

刘佳琪、董丽娇、侯晓林、郑伟、朱奕璇等,对于他们应下大力气,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尽快找到较好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成绩。教师应通过各种方法,途径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发挥优势,弥补不足,提高他们的成绩,以利于教学成绩的提高,这也是日后的工作重点。

(三)后进生、困难生约占5%,在班级里学习基础差,成绩不突出,缺乏学习积极主动性对学习失去兴趣信心,不遵守班级纪律,其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学习习惯,连最起码“上作业本”的作业都难以完成,更何况课下作预习、复习呢?如:朱钦、李俊峰、逯萍、李佳霖等,应把这些同学作为重点转化对象,从各方面提高,激励他们树立自信心,挖掘他们的长处、优点;鼓励他们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帮助他们找到合适自己的好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成绩,实现差生转化。

三、教学经验总结

(一)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在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精神,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习的理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情趣。

(二)认真备课。

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尽量做到每一课都做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并多方搜集有关资料。

(三)提高上课技能。

在课堂上,我力求讲课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同时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同时,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与同年级教师协商,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服自己的不足,改进工作。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找问题、思考课后题),坚持课前预习,并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在学习课文时,大胆质疑,我充分鼓励,并根据问题的难易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同桌讨论、前后桌讨论、小组讨论或全班争论,我当引导者,最后还由个别同学上来做总结。这样,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排除学生作消极听客的现象,而让他们成为积极的求知者和主动的参与者,成为学生的主人,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发挥教改特点,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有的同学为什么老是玩,可成绩却不错,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及时复习。有人说,聪明与否,在于是否思考。这是很关键的,我们要着重指导学生学会思考。睡前回顾当天所学,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方法多,但要适用,易行,便于操促学生坚持。

(六)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做好课后辅导。

本学期按照学校要求,对学生的作业布置实行了实验与研究,分必做题和选做题,基本上实行了作业超市,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同时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欲也会随之增加。

(七)拓展知识视野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把课内外,校内外有效的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建立大的语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学以致用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八)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本学期充分利用校训通这个现代的通讯方式,和家长随时联系,每天把作业以及该注意的事项及时通知给家长,把孩子在校的一些情况也即使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对班里的学习情况、进度、要求有一个较清晰的概念与了解,以便帮助、辅导学生学习。这样也调动家长的参与性,主动性,也提升了老师,学校在家长心中的良好形象。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回首本期的教学工作,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1.学生的书写仍旧没有大的进步。

书写的习惯仍然不好,尤其是像XXX、XXX等同学,写倒笔画,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篇3

语文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教学策略越来越细致繁杂,出现了将信息技术的优势泛化,甚至滥用的现象,使得语文课堂丧失了真实的面貌,让学生的说读能力逐步减弱。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不需要花哨的东西充斥其中,也不能囿于某种模式之内,而应真正落实语言文字教学,应根据教学实际随时调整课堂环节,实现教学的有效性,还原语文课堂教学的本真。

一、扎实基础,不滥用课堂表演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扎实学习基础知识。不少教师通过组织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活动一个接着一个,气氛非常热闹,但是学生并没有明显的收获,学生记住的只是哪些活动更好玩,而不是从中掌握了知识。如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课时,文章写的是一位小女孩与一个学者的对话,有的教师在上课时安排了对话表演,先是把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大组进行对话朗读,之后各小组进行训练朗读,朗读占据了课堂大部分的时间。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语言的积累不仅仅靠朗读,还有词语、句子的理解,文章主题的探究,写作手法的学习等。学生在热闹的课堂中没有静思的过程,所学习的内容就无法变成自己的东西。课堂教学应动静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之余获得静思提升。在上述课例中,学生自由朗读之后,教师可以让两名学生分角色对话表演,其他学生带着问题倾听、评价并思考问题答案,问题设计为:“通过阅读文章内容,你觉得季羡林先生告诉了我们哪些学习语文的好方法呢?”学生思考总结,从文章的细节处归纳问题答案,其思维灵动变化,学习更加真实,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追求简约,脱离固定模式

语文教学要有教案作依托,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随时作出调整,如果学生的表现和预设不同,教师则要根据课堂实际延长或缩短相应环节的时间,让简单的课堂收获不简单的效果,这就是真实语文课的魅力。一节课40分钟,具体环节有课堂导入、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静读分析、合作探究、课堂反馈、总结反思、布置作业等。教师如果严格按照程序教学,整个课堂不仅太过紧凑,而且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讨论往往浅尝辄止。教师应对语文课堂进行灵活把握,根据具体内容合理安排环节,留出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挖掘。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课时,由于学生都吃过花生,一部分学生也知道花生长在地下,教师可直接向学生讲解花生的播种和收获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以后,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教师可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把重点放在理解父亲的话上:“父亲在说花生的好处时,为什么还提到了桃子、苹果、石榴?”学生结合对比手法的运用加深对主题句的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至此,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几个简单的环节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有效。

三、探究细节,落实语言教学

篇4

语文教师的专业态度是保障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够用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无意识状态下爱上阅读学习。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无从谈起,教学质量更是无法保证。

二、创设情境,感染学生,让学生“乐读”

1. 通过教师有感染力的语言、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向学生传达信息,让学生受到感染,跟随教师的步伐,步入情境之中。笔者在执教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小麻雀》时,试着用身体语言来表现文章中“麻雀妈妈”“从树上扑下来。她把普季克推到一边,浑身的毛竖起来,张大了嘴巴,双眼直瞪着大花猫。”生动逼真地表现出麻雀妈妈奋不顾身、勇敢救子的“凶猛”样子。

2. 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播放视频、动画、图片、ppt ,展现震撼的场面,让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而“乐读”。笔者在执教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时,通过多媒体播放浩阔的长江流经狭窄的山间通道时,波澜壮阔,汹涌澎湃的震撼场面,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长江巨大生命力。视频短片的播放,让学生感受到 “天门中断楚江开”的雄伟气势,体验读书的乐趣。

3.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觉得有趣而“乐读”。情境的内容必须要切合文本。教学中的一切活佣际怯幸庖宓模情境的设计是为了服务于阅读教学的。因此,设计能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的情境,让学生进入有效学习。情境的创设方式要多元化的,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教学资源来为学生创设情境,力求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让学生从多方面感知情境。教师的语言、多媒体的展示、教材中的图片、自然界的声音,一切可以利用的课内外资源,都可用来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笔者在执教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十年后的礼物》时,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朗读课文。同时,通过多媒体播放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声,让学生充分感受声音的美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阅读的乐趣

新课改背景下,师生关系向着尊师爱生、心理相容的和谐方向发展。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主体性越来越受到重视,逐渐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评价的方法也不再局限于教师的反馈,学生的评价也是评价的有效模式。

小学生处在一个附属内驱力较强的阶段,比较乐于向同学和教师展示自己的能力,乐于参与课堂活动。同时,语文阅读是一种人文性较强的学科,有些主观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因此,构建教学共同体,设计多维评价体系,积极鼓励小学生参与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阅读的乐趣。

篇5

二、理解表达形式,掌握表达方法

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在阅读教学中,应带领学生在“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语言文字”之间徜徉几个来回,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弄清是“怎么表达”的,为什么用这种语言形式来表达这个内容?从而真切地感悟、掌握文本的表达方法。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中的第三自然段采用了“对比”的写法,这是文本的一大特色。教学时,一位教师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读写结合,步步推进,让学生深刻感悟、掌握这种表达方法。首先,学生自读感悟,体会圆明园的“举世闻名”。 接着,师生合作读(教师读“有”的语句,学生读“也有”的语句),引领学生体会殿堂的“恢宏大气”,亭台楼阁的“小巧精致”,“买卖街”的“热闹非凡”,山乡村野的“优雅宁静”等特点。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画龙点睛式的概述:“一个大气,一个小巧,一个表现热闹,一个表现宁静……”学生就形象地感知了“对比”的表达方式。接着,又通过“男女学生分角色读,同桌合作读”等多种多样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到,圆明园的景物不仅有“仿照”的,还有“创造”的;不仅有“民族”的,还有“西洋”的……最后,让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写一写身边的动物、人物、景物,学生的练笔精彩纷呈。

三、借助表达形式,进行言语训练

文本是作者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作者智慧的结晶。在表达过程中,作者常常留置情感蓄积点。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发现与挖掘这些情感蓄积点,借助有效情境,引导学生徜徉文本,在揣摩、品析、感悟、联想的过程中,充分感受语言表达的魅力,深刻体会独特的表达形式,引领学生进行丰富、灵动、有效的言语训练,在训练中体验、感悟、创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三个儿子》时,就以“一个……一个……另一个……”这一表达形式为抓手,进行言语表达训练。首先,教师让学生自读课文,用这个句式简洁地说一说三个孩子的特点。接着,教师要求学生用句式说一说老爷爷眼中的这三个儿子,从而理解老爷爷看到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儿子,就是这个孝顺、勤劳、懂事的好儿子。然后,教师播放活动课的视频,要求学生用这个句式说说活动情况。最后,教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这个表达形式写下所见所闻。教学中,教师准确地捕捉典型的表达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再结合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这种表达形式,达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相生。

篇6

二、解读语言,卓逸不群任翕张

语言有温度,风格见真知。作家不同,风格不同,老舍的语言不事雕琢,幽默风趣,京味浓郁,从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中可见一斑。文体不同,语言风格也不同,如议论文,因其论述事理提出主张的特性,语言具有简洁概括、严谨准确的共性,偶尔使用修辞,又有生动形象的特色。这些不同特色的语言,为学生习得语言提供了不同的范式,为学生在实践中把握语文应用的规律展现了广泛的天地。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季羡林先生的语言独具魅力,“朴实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走过任何一条街”“家家户户”多么朴实无华率性真诚的词句,却蕴含着一种境界,无私奉献深入民族骨髓的境界。同时,又不失典雅清新之调,或联想丰富,如“花的海洋”引人遐想,或引用典故,“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或辞藻修饰,只靠两个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就足以描述视野中的绮丽景色。再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一文,萧红的语言清新明丽,稚拙鲜活,充满诗意浪漫。“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明晃晃”一词是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这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课文中这样的词很多,说蜜蜂是“胖乎乎、圆滚滚”的,说狗尾草“毛嘟嘟”的,说天空,是“蓝悠悠”的,富有感彩,充满童真童趣。“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这些富有孩子气的语言,同样富有诗情画意,在她的心中,倭瓜、黄瓜、玉米、蝴蝶都是有灵性的,自己做主,自由快乐。

三、解读篇章,文似看山不喜平

认真研读新课标,我们得知低年段注重词句教学,中年段注重段落教学,高年段则注重篇章教学。“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1],这是语文循序渐进学习的要求。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行文思路清晰但各有不同,《山中访友》按照游览顺序,依次写出所访之友;《山雨》按时间顺序,重点写出山雨到来时的盛况;《草虫的村落》中作者化身为一只小虫,移步换景中写出所见所闻;《索溪峪的“野”》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角,先概括后具体,通过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几个并列的方面突出索溪峪的美景。再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因为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二篇议论文,课文篇章的布局和段落的布局都很清晰,适合迁移。篇章方面,课文按“提出观点―事例论证―总结观点”行文。课文的题目就是观点,主要通过三个事例论证了只要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段落方面,三个事例的大意都是这样:谁从什么现象中提出问题,通过反复的实验,发现了什么真理。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课文所举事例的构段方式一致,都按照“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获得真理”来行文,每一步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也是一一对应的,即“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发现真理”,这也是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四、解读词句,一字一词未宜忽

语言有温度,字词亦知冷暖。课文中的一字、一词、一句,都有一定的思想内涵。我们要引领学生透过字词去发现词句背后的奥妙、揣摩作者的用意、感受文字背后的思想内涵,用南帆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沉入词语”。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有一些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字词,如“敏感”“敏锐”,以及“反复的实验和研究”“许多实验”“反复的观察实验”,这背后蕴含着怎样的科学精神,与课题有什么关系,需要深挖。特别是几个“反复”的使用,简洁概括,却不见实验的过程,这也值得深思。再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一文,其实在“得与舍”“情感与道德”之间做了一个阐释,坚守道德就是得。课文先写“得”,“得鱼”“得意”,再写“舍”,“舍鱼”“不舍”,将“得鱼―争辩―舍鱼”这样的叙事思路和“得意―急切―沮丧―不舍”这样的心情起伏融为一体,最后写“启示”,“启示”有两重含义,一个是要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抵得住不正当的诱惑;一个是道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勇气。这是“得理”,更是“得益”。其中,“是留还是放”的争辩是叙事部分的焦点。儿子要留,是出于情感,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一种情感放纵;父亲要放,是出于道德,是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一种道德坚守。“情感与道德”的抉择实际上也曾是父亲面临的问题,一面是爱鱼心切爱子情深,一面是让儿子受到严格的教育,所以才会有那意蕴深长的一“盯”。

五、解读表达,言意共生潜有境

新课标开宗明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怎样践行语言文字的运用呢?崔峦老师曾说:“在阅读教学中,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2]

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导语明确要继续学习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人物描写的五种基本表达方法:言、行、心、神、貌。这个单元又将给学生带来怎样的人物表达特色呢?我们仔细解读,梳理了本单元有关人物塑造的表达特色。具体来说,《少年闰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环境描写,四种奇特的元素:亮丽明艳的色彩――深蓝、金黄、碧绿;悠远辽阔的空间――天空、沙地、一望无际;机智勇武的少年;狡猾凶猛的猹,构成鲁迅最怀念的画面。以至三十年后,他仍对闰土充满着温暖的记忆。接着重点写了三件事,有详有略,并且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表现闰土的特点。捕鸟,表现闰土的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看瓜刺猹,反映闰土的机智勇敢;捡贝壳、看跳鱼儿,表明闰土的生活丰富多彩。《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按照先果后因的结构,也有详有略地写了四件事,但始终贯穿着“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基本主题。《一面》是典型的一事一人,多处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由远及近、由粗到细,逼真传神,有“一面”胜似数面之感。《有的人》则通过对比,凸显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写照。

文本解读,解决了阅读教学“教什么”的问题,一如“阅读教学”的根,只为成就美丽的语文人生,成就精彩的语文课堂,只为那一树树的花开。

篇7

中高年级;字词教学;有效方法

中高年级字词教学工作的开展,不能像低年级字词教学那样,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主动性,使其成为字词含义的探究者,由此增强学生获得知识的感受和体验,这样可以充分保证字词教学的有效性。长期以来,笔者探索出几个有效的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一、在词语归类中辨析字词

词语归类是字词教学过程中常常用到的教学手段。将类似的词汇归纳总结到一起,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和复习,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比如,在学习完一个章节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找到所有课文中的成语,让学生进行字词的归纳和整理,并且对于部分相似或者相反的词语进行辨析,以加深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为此,教师不妨可以依照不同的词语属性和含义来进行界定。比如,从描写的角度入手,可分为描写人的品质的,描写人的智慧的,描写人的仪态和风貌的,描写人的口才的,描写人物动作的,等等。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课文为例,第二段的“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中的“银光闪闪”,对于这个词语不难理解,从环境角度描写出月光之美,用叠词“闪闪”突出了“闪得耀眼”。这个“银光闪闪”可以归类为“ABCC”结构,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归纳和整理跟这个词汇结构相同的词汇,例如“气喘吁吁”“兴致勃勃”“怒气冲冲”“清香袅袅”“白发苍苍”“大名鼎鼎”等词汇,都是利用叠词加重本义,增添表达效果。可见,教师将这样类型的词汇归结到一起,方便学生更好地去辨析词汇、理解词汇、运用词汇。

在上述教育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归纳整理的方式,由此可以从含义转移的视角入手,对于同样结构的其他词汇进行辨析,这样可以使得学生的词汇量得到拓展,通过一类词语来了解其他词语的意思,达到触类旁通的教学目的。

二、在阅读教学中理解字词

字词并非是独立的语言单位,其处于对应的句子中,处于对应的段落中,是联系上下文的重要媒介,由此可以通过阅读教学的方式,实现对于对应字词含义的推测和理解。尤其在中高年级课文学习过程中遇到了生僻词汇的时候,可以充分运用这样的方式,以此保证字词教学的有效性。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新型玻璃》课文为例,在学习第二自然段“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的时候,“安然无恙”属于生僻词汇,学生往往不能单独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去分析这个词汇的含义,其中的“恙”原来指的是人平安,没有疾病,现在将其界定为泛词,指的是事物平安没有出现损坏。在不了解之前,学生可以结合受到撞击的语境,判断词汇表达的意思是玻璃比较坚硬,出现撞击也不会被破坏。这样的词汇猜测行为是阅读理解中常常会运用到的手法,这对于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字~的含义来讲,是非常有效果的。

通过上述阅读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去分析前后文之间的语言关系,继而猜测对应生僻词汇的含义,这样去理解词汇,往往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理解习惯,并且还加深了学生对于字词的理解程度,是很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

三、在语言情境中运用字词

对于字词的深刻理解,需要在实践运用环境中多角度去感悟,这样才能够保证理解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在中高年级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言语运用环境改变的方式,通过多次言语表达的方式,使得学生对于字词的理解程度得以加深,这也是保证字词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举措。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唯一的听众》课文教学过程中,在第二段中的“一天早晨,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中的“蹑手蹑脚”属于重点字词教学内容。教师为了增强学生对于此词汇的理解程度,不妨要求学生运用“蹑手蹑脚”这个词汇去造句。有学生这样写道:“我拿了妈妈床头的十元钱,担心被妈妈知道,我蹑手蹑脚地把钱放回原处。”“我今天考试考得不好,回到家后,我蹑手蹑脚地拿出作业做起作业来。”……

在听完学生造句之后,教师指出造句中存在的错误环节,让学生回顾学过的课文中是否学过这个词语,这时,教师在课件上出示四年级上册丰子恺《白鹅》中的“临近的狗也很多,也常常蹑手蹑脚地来偷鹅的饭吃”,通过这一系列教学,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蹑手蹑脚”的内涵。

上述在言语运用情境中,引导学生去感悟对应词汇的含义,尤其在多个语言情境中进行调换,学生通过调动自己对于不同意境的构造,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对应词汇的含义。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注重言语运用技巧来实现对字词的理解。

四、在字词本意中学习字词

字词本意往往也是学习字词的重要渠道,就是通过对于字词字面含义的分析和理解,可以确定字词需要表达的寓意,由此实现对于字词内涵的全面理解。在中高年级字词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运用字词本意的方式来学习字词,从而保证字词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以人教版四年级《火烧云》课文为例,其中一个段落描述“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中的“恍恍惚惚”,从字面来理解就是视野比较模糊的意思,在这样字面本意的理解基础上,我们对于实际的语言环境进行深刻剖析,就可以找到此词汇的准确含义:神志不清、迷惘的状态。在进行此部分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应该首先引导学生去分析词汇的字面意思,在此基础上再去探究其深层次的含义,这对于加深学生对于此词汇的理解程度是非常有帮助意义的。

在字词本意中分析实际的语境,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字词的学习技巧,这也是语文教师在开展字词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白的,这也成为中高年级字词教学工作的重要方式和方法。

综上所述,中高年级字词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必须要将其作为重点工作来开展。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起来,分析字词教学工作特点,总结字词教学工作经验,切实找到更加有效的、合理的字词教学手段,以改变字词教育教学的格局。

[参 考 文 献]

篇8

0053-01

“多读书,读书好,读好书。”冰心老人的一句话点出了阅读的重要性。特级教师支玉恒也说过:“语文是读出来的。”每一个学生都应在阅读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体验与乐趣。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有效品读更是学生理解文章、感悟情感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凸显有效品读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想象品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想象可以帮助学生悟出文中的真谛。”爱因斯坦也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品读,即有想象力参与的品读。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调动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个人修养以及情感体验等补充构建文本的意义世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在设计引导学生品读“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句话时,笔者先让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想:“你从这段文字想到了什么?”有学生说道:“从‘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我想到了父亲受重伤的样子。”笔者顺势让学生观看美国地震后的惨状图片,通过想和看,学生很容易了解到这场灾难的可怕,以及父亲在险恶情况下救助儿子的危险性。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想象:“当时父亲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么挺过来的?”学生根据生活体验自主想象:父亲在废墟中挖掘的时候,有一块大石头落下来,砸在他身上,鲜血直流,但他忍住伤痛,继续寻找儿子。也有的学生想象:大火把父亲的衣服烧着了,他的身体烧伤了,但他顾不上自己,依然坚定信念找到儿子;突如其来的大爆炸把父亲的双腿炸伤了,鲜血直流,但他毫不畏惧……学生在想象中反复品读句子,一次比一次读得深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父亲的勇敢与执着,感悟到父亲的“了不起”。

二、换字品读

课文中许多恰到好处的字词不仅生动地反映了文本内容,而且非常传神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换词品读就是引导学生品读关键字词,在词语的比较、推敲中进行理解、体味,感悟出词语运用的精妙,学生既能从中体会语言的内涵,又学会了遣词造句。

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珍珠鸟》第五自然段中“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这一句时,笔者先引导学生进行换字比较:“‘扒’字可以换成什么字?”学生例举出几个字:“拨、掰、挑、挪”。笔者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换词读一读,并思考:这些字真的跟“拨”字差不多吗?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换词品读之后,纷纷说出自己的意见。生1:“我觉得‘扒’字好,这样可以看出‘我’的小心翼翼。”生2:“从‘扒’字可以体会到‘我’害怕打扰它们平静生活的想法。”生3:“我觉得‘扒’有一种温馨的、爱小雏的味道,其他的字就没有这种味道。”在学生理解了换字的不同之后,笔者顺势小结:“这轻轻一扒,扒出的是‘我’对小雏的疼爱,扒出的是‘我’对这幼小生命的珍惜和敬重。”学生在读、思、说中领会到换词品句及揣摩文句内涵的方法。

三、补白品读

教材中存在着不少“空白点”,它们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个性化的解读。补白品读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准确把握教学时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感悟,从而获得对文章的个性化理解。教师可以抓住文中概括性的句子,采用演绎补白的方法使原本抽象概括的句子具体化、形象化,促进阅读个体对语言的感知。

篇9

接着学习袁行霈主编的《国学研究》第三卷、[美]拉尔夫・泰勒著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陶继新的文章《国学――校本课程的一枝奇葩》等,与港台国学教育的比较,梳理当下国学教育的发展动态。带领教师到山东儒源教育集团观摩国学研训活动,赴陈琴工作室学习经典诵读,就国学校本课程的实施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精心制定《国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二、国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以骨干教师为主体,分年段进行讨论研究,由组长制定计划、讲清要求,全体语文教师分头行动,最后通过集体汇报资料汇总等形式建立资源共享库。课题组成员严格筛选,悉心研究,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修改、扩充。借助出版社的力量,形成了有着深深学校烙印的国学校本教材《经典诵读》。丛书共12册,编排富有特色:按学年段循序渐进,分层设计;每册对应一个学期,每学期设计16周;每周重点选取4-6首(篇)诗文,丛书不仅涵括了“纲要”推荐的诵读篇目,还辑录了一些比较适合诵读的蒙学及经史子集国学经典,从蒙学经典到诗词歌赋,从四书五经到诸子百家,每一首(篇)诗文都辅以拼音、注释、图文并茂,以助学生们正确理解作品意韵,获得情感熏陶和审美体验。

选编教材时,针对小W各年级生年龄特征和学习能力差异,力图在内容的选择上呈现出一定的梯度,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需要具体安排如下表:

一年级上册:古诗共32首,《三字经》《弟子规》《晨读对韵》节选;

一年级下册:古诗共32首,《弟子规》《千字文》《朱子家训》《增广贤文》节选;

二年级上册:古诗24首,《诗经》8篇,《声律启蒙上》《大学》节选;

二年级下册:古诗16首,《诗经》16篇,《声律启蒙下》《大学》节选;

三年级上册:古诗16首,《诗经》16篇,《孝经》《论语》节选;

三年级下册:古诗16首,《诗经》16篇,《道德经》《论语》节选;

四年级上册:古诗16首,《诗经》16篇,《中庸》《论语》节选;

四年级下册:古诗22首,《诗经》10篇,《周易》《礼记》节选;

五年级上册:古诗16首,词16首,《左传》《孙子兵法》《列子》《韩非子》节选;

五年级下册:古诗16首,词16首,《孟子》《庄子》节选;

六年级上册:古诗16首,词8首,古文27篇,《管子》《墨子》《韩非子》节选;

六年级下册:古诗7首,词2首,古文48篇。

三、探索教学方法,打造趣味课堂

经过这两年的探索实践,我校国学课堂已基本形成自己的模式,呈现出这几个大环节:

(1)课前温故大练兵

把孩子们背诵过的内容设计为课前温故大练兵进行复习,有:能者齐背、男女对赛、拍手快板、小组接力、我爱吟诵等形式。记诵最大的敌人就是遗忘,不断复习巩固才能达到记诵目的。

(2)新课进行时

新授课将学习新知与复习旧知有机结合,总结出五步学习法进行国学学习:

①字正腔圆读准音

②重点词语来赏析

在这一步中将国学与识字有机结合,渗透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概念,浓浓国学味让孩子从小喜欢上中国汉字,知道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

③文白对读知其意

在这一步中增设国学小故事环节,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④多种形式读熟练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采用陈琴课堂的歌诀体和吟诵等方法,多读诵读后背诵就不是问题,除各种形式对读、对背,又开展了争先恐后、此起彼伏、大珠小珠落玉盘等游戏环节。让孩子在游戏中读出快乐,读出趣味。

⑤弦歌不绝吟出味

四、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

除国学课外,为了确保诵读效果, 我校坚持做到六个一――课前一吟、课间一听、闲暇一看、午间一写、放学一诵、期末一赛。

课前一吟:各班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去吟诵,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课间一听:每天早晨、中午上学时,每天下午放学时,走进校园,你便可以听到雏鹰广播站伴随着悠扬舒缓的古典音乐的《三字经》、《朱子家训》、《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朗读,营造了浓浓的经典文化气氛。

闲暇一看:通过举办诗文长廊,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国学经典。

午间一写:利用每天中午20分钟的写字时间书写诗文经典。让经典诵读与规范书写同行。

篇10

一、诗歌导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某些现代诗歌的理解很难深入到位。教师在教学诗歌时,必须用相对符合诗歌情境的语言予以导入,或者将已学过的诗歌作为导入,既能让学生对已学诗歌进行回忆温习,又能引导学生在本课学习中尽快入境。

如在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小草之歌》一课学习时,笔者就借用了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天在哪里》作为课堂导入。在课开始时,笔者首先鼓励学生把曾经学过的关于春天的诗句写到黑板上,又让学生回忆《春天在哪里》诗歌的内容进行吟诵。之后导入:“同学们,我们看到有春天的地方就有小草,嫩嫩的小草是春天的象征,那么小草还有没有其他的色彩,是否能代表其他的季节呢?”学生们通过对现有诗歌资源的积淀与选择,对已学诗歌的回忆,理解了春天与春草之间的联系,引发了学习的欲望,其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升。

二、故事导入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依然处于感性认识中,对于新鲜的事物总保持好奇心,喜欢听音乐和故事。教师在导入阶段进行设计时,必须抓住学生特点,以故事导入帮助学生建立起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入设计上,笔者就将课文内容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将此落实为一段文字,放在上课开始时让学生预先朗读――“冬天的夜晚寒风刺骨,雪花飘然落下,街上行人寥寥无几。这时,一个身形单薄、光头赤脚的女孩走在大街上。一整天了,]有一个人向她买过火柴,她衣裳单薄,没有一分钱。她又饿又冷,雪花散落在金黄的长发上,她无心理会……”当教师绘声绘色地读完这些话时,学生们都为之一动,且都要询问其结局如何。这时,教师提示道:“同学们,我们可以从今天所要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获得答案。”学生们都饶有兴趣地投入到课文的整体感知中,本堂课效果很不错。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对于形象生动、富于想象力的情节都保持着极大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将类似的故事作为导入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迅速走进故事,品味文本。

三、图画导入建立优美的学习情境

小学生十分喜好形象直观的事物。如素描或简笔画之类,都极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到固定内容的临摹中,或者亲身示范画出教学所需要的图案。

例如在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故宫》教学之前,笔者就尝试帮助学生勾勒出北京故宫的模样。有的学生主动查找故宫的各种图片,或请教美术教师帮助画出故宫,有的用素描,有的用水彩,有的则只用简笔画进行勾勒,从不同的角度勾绘出故宫外貌与内饰。

四、媒体导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在全媒体时代,电视机、录音机等传统媒介设备已经被普遍应用,且还加入了像电脑Flash演示及PPT课件等传媒形式。语文教学是语言的教学,更是集学生多种感官于一身的交流过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喜好及年龄阶段下的理解能力,可选用观看电视、录像、电影等方式,激活学生的艺术细胞,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邀请学生参与到相关音乐、视频的搜集上来,让学生体会到亲身参与的乐趣。

例如在讲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月下桨声》一文时,笔者就尝试引进《月光曲》作为引子导入教学,让学生们能够真切感受到月光下的恬静与淡雅,在优美意境中走入文本。而在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唐玄奘西行取经》一课导入部分,又引入动画片《孙悟空》、1986版《西游记》的主题曲,并在多媒体上播放孙悟空从石头崩裂中现身的情景,学生们顿时被深深吸引住。此后,笔者顺势导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也知道这些人物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是跋涉千难万险到西方取经的唐玄奘在历史上确有其人,那么这个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是怎样的精神让他最终取得真经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唐玄奘西行取经》。”可以说,新式媒介的应用,使得语文课由过去的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了。语文教师也拥有了更多的教法选择,但需注意运用要适宜,要有度。

五、游戏导入让学生乐于参与

有位教师在教学《听讲要专心》时,采用了游戏导入课题的方法。刚一上课,教师便提出做游戏的建议。游戏的名字叫“品尝”。教师借鉴了著名的实验,要求学生认真听、看,看谁学得最像。教师首先拿出三个瓶子,一个装满汽油,一个装满蓖麻油,一个装满醋。教师说道:“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然后他给一个杯子倒入一点汽油、一点蓖麻油和一点醋。学生们静静地看着他把三种液体混合在一起。随后他竖起一个手指给学生看。接着他把手指放进杯子蘸了一下。几秒钟后,他把手指拿出来。“现在大家看着,”他说,“记住,你们要照我做的去做。”他把一个手指放进嘴里,尝了尝,微笑着,显得很高兴的样子。然后他把杯子递给学生,在全班传递。每个学生把一个手指伸进混合液蘸了蘸,然后放进嘴里吸了一下。他们没有笑,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个鬼脸。这混合液的味道太难吃了。当这个杯子最后传回到教师手里时,他很不高兴地说道:“很遗憾,你们中谁都观察得不够仔细。不错,我是吮吸了一个手指,但是我放进嘴里的那个手指并不是我伸进杯子里的那个。”

这样就自然地揭示了课题《听讲要专心》。这样导入使学生们兴趣十足,也起到了组织教学的作用。

篇11

五年级上册音乐主题:音乐和我的祖国。以《爱的礼赞》、《多么好》、《彩色的版图》、《情系江淮》、《南海风情》、《欢聚与期盼》六个单元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活动与展示的平台。贴近学生生活,体现经典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二、教学重、难点

1、用歌声肢体动作大胆的表达内心的感受。

2、歌曲意境的创设和表现。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歌唱,感受祖国的美好景象,体验不同音乐体裁所描绘的春景,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特点;

2、在“我的创造”活动中,根据所学的音乐内容,用自己的音乐方式开展创造活动;

3、了解有关地方民歌的基本知识,增添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四、主要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复查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相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课堂形式多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可能的让课堂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

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

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五年级2020新学期教学计划二五年级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学习的主动性远远不够。当然,班上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学生,也有很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生。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在下学期的数学教学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加强课后辅导,对其作业降低要求。

2、深入调查学生的作业要求,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

3、强化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把学习习惯的好坏与期末数学成绩的评价相结合。

4、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多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坚持课堂“数学之星”的评选,严格要求的同时鼓励学生上进。

二、教学内容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五年级2020新学期教学计划三一、班级情况简析:

本班级学生共有8人,男生占大多数6人,女生2人。思维不够活跃,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在这学期,应抓实基础,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写话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培养优秀学生的同时,建立学困生档案,促进整个班级语文水平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文,生活的启示,父母的爱,不忘国耻,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与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教材注意整合性和训练性的循序渐进,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有3——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安排了“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前面安排了“预习”,后面编写了“思考与练习”,在略读课文前面安排了“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编排了“积累。运用”。本册还安排除 2个重点训练项目,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2、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二)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三)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四)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五)改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六)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三、学习目标

(一)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五)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七)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八)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十一)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十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四、教学措施

1、精心钻研教材,让课堂有增量。

2、开展大量阅读,并开设“阅读欣赏课”引领学生走向阅读。

3、加大积累量,开展“经典文化诵读”活动。

除完成八个园地的作文练习之外,进行扩展作文练习和日记的练习,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开展各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遵循记忆的规律,定期复习和检查,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

4、加强提高学习自觉性,端正学习目的,注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同学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配合学校完成素质教育的多项教育措施。

5、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预习指导,自行解决生字词,课堂有针对性地对重难点稍加点拨,攻破重难点。

6、为了加强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的写作能力,为其写作积累素材,继续要求每天或隔天做课外阅读读物文摘卡

7、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要求学生每天读报或看新闻,并把当天最重要的时事写在文摘卡上(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内容)。

8、重视词句段的训练,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9、继续对班里的朗读情况加以重点指导,并且加强读书的速度训练,以达到一定的要求。

10、重视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

精心设计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1、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发挥优等生的带头作用,带动全班同学使其形成良好的班风,重视班干部的培养,班集体的建设。重视学生的德育。

12、习作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启发引导,让学生乐写、爱写,对写充满兴趣。

2).感情真实、内容具体,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3).让学生经常练笔,养成勤动笔的习惯。

4).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

五年级2020新学期教学计划四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三个班的学生情况有所差异,一班乐感较好,学习能力强,模仿能力好;二班上课纪律差,表演时不活跃;三班性格内向,不敢表现自己。因此在今后在学习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五年级第九册的音乐教学内容人为八个单元:朝夕、农家乐、足迹、可爱的家、故乡、欢乐的少年、雨花、冬雪。这八个单元包括了人文、地理、风景等各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能全面地体会到不同的审美意识。这学期的教学主要以唱歌为主,同时结合欣赏、乐理知识。在此基础上能进行歌曲创编与同伴之间的合作。

三、教学目标

1、要求学会唱课本上的8首歌曲,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2、学会如下乐理知识:下滑音、前倚音、拍号等。

3、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认真上课,课堂是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力求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听起来津津有味,学而不厌。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大胆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经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五、考核内容

1、本学期要求学会唱课本当中的7首歌曲:清晨、赶圩归来阿哩哩、苹果丰收、外婆的澎湖湾、牧场上的家、雏鹰之歌、雪花带来冬天的梦,考试时随教师自由抽取。

2、认识6/8拍号,并知道指挥方法,认识下滑音及唱法。

六、考核标准

1、期末考核的成绩应以平时成绩(20%)和期末成绩(80%)相结合的方式。

篇12

科技的发展让多媒体等大量地出现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点,完成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视觉、听觉的体验,激发学生对文章进行合理想象的欲望,加深学生对文章的体会。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只有一个地球》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宇宙中的地球图片,引发学生无限的想象,从而促进学生深入的阅读。

二、培养学生阅读方法

在?读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还要注意让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铺垫。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及时为学生渗透科学的阅读方法教学,让学生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总结来提高自己阅读的能力。首先,教师需要重视阅读教学,为学生创建阅读的平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读室的作用,还可以建立图书角,让学生带上自己喜欢的书籍进入学校和学生分享,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科学的阅读方法的渗透中,教师应该利用多种方式。比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觉主动地对文章的结构按照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发展顺序进行分层或者分段,通过对文章进行一定的总结来让学生了解写作时倾注的感情,挖掘文章的中心思想,通过对文章的深入理解,自身获得情感的体验和共鸣,从而陶冶自己高尚的情操。同时,对于人教版小学语文中《秋思》《长相思》等诗歌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的方式,再加入一定的背景音乐,充分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充分地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三、融汇课内课外阅读

篇13

语文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学科,在小学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有效地抓住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远远达不到要求,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任务,掌握语文这门学科的学科特征,抓住语文知识和语文阅读技能等内容。只有从教学目标出发,以教材为基础,然后扩展课外阅读才有意义,不要只顾扩展课外阅读而没有学好教材内容。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时,教师应该立足于教材,帮助学生掌握《落花生》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即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质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只有提炼出文章的精华后,才能够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策略。我们可以仔细地查看我们目前的阅读教学活动。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所进行的阅读教学活动侧重于延伸课外阅读,这就导致了语文教学的本末倒置,学生的语文功底并没有打扎实,语文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