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酒店实训报告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信用报告电子化的实现方式
目前,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个人网银和企业网银等方式的个人和企业信用报告查询已经实现了全流程的电子化操作,二代征信系统上线后,通过二代征信系统查询的个人和企业信用报告也可直接生成PDF格式,在系统层面已经具备电子化的条件。同时,通过前置系统已可实现征信查询业务受理、办理、收费到开具发票的电子化操作,只要实现信用报告文件从人民银行业务网到互联网的安全传输,即可实现征信查询全流程电子化操作。增加信用报告中转服务器实现信用报告电子化,将可大幅降低征信业务查询成本由于征信系统运行于人民银行业务网,而社会公众下载信用报告需要在互联网操作,因此需要增加信用报告中转服务器,用于实时接收征信系统生成的信用报告、生成下载链接,并通过多种接口程序将信用报告电子版链接发送到客户手机短信和经过认证的手机App。接入中转服务器的手机App可由征信中心开发专用程序,也可与银联云闪付、各银行的手机银行、支付宝、微信等APP进行深度整合,以扩大受众范围。下载链接应有下载时效限制,在一定时间后链接失效,并自动删除服务器缓存的信用报告。由于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涉及网络安全性问题,应通过技术手段对服务器访问业务网和互联网所需的各项权限进行最小化控制,确保征信系统数据和客户数据安全。
增加信用报告验证服务器
为确保信用报告电子版文件不被篡改,应增加信用报告验证服务器,辅以信用报告真实性验证系统,以网页版形式提供服务。在验证系统数据库中记录系统生成的信用报告原始文件的MD5校验码、信用报告所有人姓名和信用报告编号,信用报告的最终使用人通过在网站输入信用报告编号来获取该信用报告的MD5校验码和信用报告所有人的姓名或企业名称(应脱敏显示),同时使用公开的MD5校验程序对信用报告文件进行校验,通过比对MD5校验码是否一致来确定信用报告文件是否被篡改。落实线上授权的认证机制在通过人工柜台查询信用报告的流程中,个人和企业的授权是必要而且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应有相应的技术手段来确定信用报告是由申请人本人进行下载,防范信息泄露风险。企业查询可在前置系统引入电子营业执照验证功能,由企业法定代表人通过电子营业执照App授权企业经办人办理业务;个人查询可依托“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CTID),由征信中心统一接入平台,在充分保障申请人隐私数据安全的同时,对客户身份进行真实性验证,并实时将核查结果返回征信系统。
篇2
2012年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与麦可思公司合作开展“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一年后跟踪调研”,对我院2011届毕业生情况进行了调查。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为学院专门提供了2010届与2011届毕业生2012年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为了促进酒店管理专业健康发展,我从学生就业、工作能力、满足度、主要职业、职业环境等方面对数据进行了动态的关联分析。
一、调查样本说明
(一)调查方式
向毕业一年后的2011届高职毕业生发放答题邀请函、问卷客户端链接和帐户,答卷人回答问卷,答题时间约15到30分钟。
(二)调查对象
毕业一年后的2011届高职毕业生。大学生毕业一年后的就业状况趋于稳定,有工作经历的毕业生也能够评估自己在工作中能力和知识的重要性和要求水平。
(三)调查规模及覆盖面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提供2011届毕业生邮箱总数 4714个,有效邮箱数4298个,被调查邮箱数4222个。麦可思共回收问卷2483份,学校的总答题率为58.8%(总答题率=回收问卷数/被调查邮箱数),共覆盖了58个高职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78人,有效邮箱76个,被调查邮箱74个,回收问卷46份。
二、调查资料情况
(一)高考时选择酒店管理专业的理由
(二)酒店管理专业就业竞争力
2012年度的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中酒店管理专业在全院各专业的就业竞争力排名由第24位上升至11位,月收入由2010元增长至2728元,工作相关度由75%上升至79%,毕业半年内的求职率与往届持平。其中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由51%降至50%,就业率则为96%。(见表2)
(三)酒店管理专业最重要的能力及满足度
(见表3)
(四)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从事的主要职业
(见表4)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酒店管理专业建设分析
1.专业定位
酒店管理专业面向高星级酒店、餐饮企业,培养具有现代酒店业经营管理理念,具备牢固专业管理理论知识和熟练职业技能,能从事酒店餐饮、前厅、客房、康乐等一线接待服务与相应的中基层管理工作,有较强的开拓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2.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并系统掌握酒店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现代饭店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宴会设计、酒店市场营销学、酒店财务管理等专业实训环节的技能训练和对现代化办公机具的熟练操作与使用能力,熟悉酒店政策与法规,面向星级酒店第一线从事酒店管理与服务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二)调查结果分析
1.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高考时选择本专业的理由调查对比中可以发现,学生在选择本专业时,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了解不够,对整个大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景不熟悉,相对于其他我院5个特色专业70%以上的就业前景期望,本专业对就业前景看好的只有31%。而根据兴趣爱好选择本专业的学生竟然达到49%,这也说明有一半的同学是对本专业感兴趣的,这也间接说明了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后更喜欢从事本行业的工作。同时我们也发现,本专业的生源没有其他5个特色专业好,有17%的学生是从其它专业调剂过来。
2.在酒店管理专业最重要的能力及满足度调查中我们发现,本专业的学生认为最重要的前三项工作基本能力分别是“说服他人”、“有效的口头沟通”和“积极学生”能力。这些能力相对于工科专业来讲,体现了文科专业的特点,更体现服务行业的职业要求。但酒店管理专业在这三项最基本能力的满足度方面不是很理想。“说服他人”能力的满足度为66%、“有效的口头沟通”能力的满足度为75%和“积极学生”能力的满足度为77%,相对于其他专业80%左右的满足度,本专业对学生最基本能力的培养上还有很大提高空间。
3.从“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从事的主要职业”,“2011届、2010届毕业生从事的主要职业”上看,麦可思调查的学生从事的主要职业是“旅馆服务台职员”,“在酒店、公寓或办公楼为顾客提供个人服务;记录信息、安排交通工具、商务服务或娱乐;了解顾客对于房间服务和维修的要求”。这个调查结果,和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不符,更不符合学生们的就业现状。根据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酒店管理专业面向高星级酒店、餐饮企业,培养具有现代酒店业经营管理理念,具备牢固专业管理理论知识和熟练职业技能,能从事酒店餐饮、前厅、客房、康乐等一线接待服务与相应的中基层管理工作,有较强的开拓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根据我们老师的调查,我们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第一年从事一线服务员工作,一年后基本上都能提升到领班、部门经理的岗位,成为基层或中层管理人员。
四、结论与建议
(一)学院层面
酒店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中国酒店业人才的缺口较大,同时薪酬待遇和职业环境也不错。自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开办后为社会和行业输送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他们中的一部分已成为企业重要的管理人员,为我院社会形象的塑造起了一定作用,许多企业纷纷要求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前去实习并就业。酒店行业的人才缺口也随着酒店数量的增加而逐年递增,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应进行方向细分,例如行政助理方向。虽然人力资源专业和文秘专业都在培养行政助理,但是由于酒店行业本身的特点,很多助理无法适应行业环境,所以需要进行细分,建议学院开拓酒店管理专业方向,设立酒店行政助理方向。
(二)系部层面
重点是加强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室建设与管理。
1.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力度
对原有的校内实训室进行改造,实现与酒店行业发展同步,建设真正能够满足学生实训教学的校内实训室,实现教学设施一流化,教学过程现场化。现在我系已经建成建设承担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对外经营四大功能的实训基地――上善快捷酒店。四位一体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是实验室建设的新突破,可以有效解决学生校内实训与酒店实际脱钩的现状,更好地达到实践教学目标。建议我系还要尽快按照此类模式建设中餐、西餐实训室。
2.不断完善校内实训室的管理制度
国外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非常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在实验室的建设上考虑了总体性和实用性,实验室所配备的设备应追踪现代酒店业的发展前沿;学生实验教学所使用的设备均是同行业较先进的设备,与行业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在加强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还应通过营造一个与酒店管理与服务第一线工作现场相一致的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并充分体现规范性和实效性。从酒店设备、服务流程、人员配置等方面模拟并接近职业环境,借鉴现代酒店的管理运作模式,注意形成自身的文化氛围。
3.提高校内实训室的利用率
时间是影响实验室利用率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实验室最大可用时间等于学年总开放时间减去实验室准备和设备维护时间,而其中关键因素是实验室的学年总开放时间。因此全面开放校内实训室则是提高实验室利用率的最有效途径。
4.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
实验室师资队伍与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是实验室能否发挥其教学效用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建设一支科学合理、经验丰富、高素质的实训师资与管理人员队伍。培养双师型教师担任专业实验课教学与管理,结合其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实验室设备的利用效果。
(三)专业层面
该专业的专业定位准确,学生对酒店管理方面的知识、技能掌握较好,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基本符合专业技能要求,今后应坚持继续开办该专业,继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2011届毕业生主要对实习和实践环节有意见,我们会认真研究专业课程体系,减少或删除与专业相关度较小的课程,增加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的实践课程,比如“酒店英语”应用技能,增加酒店管理的沟通交流实训课时,保障学生岗位核心技能和基本工作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打破设置传统,根据酒店用人需要,围绕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的结合安排课程。基本素质包括:优良的思想品德素质;强烈的事业心、职业道德;牢固的服务意识、组织意识和吃苦意识;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积极的创新意识以及优雅得体的气质风度等。专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写作能力、现代酒店前厅接待与管理能力、餐饮服务与管理能力、客房服务与管理能力、酒吧服务与管理能力、营销活动与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等。课程设置中,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兼顾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兼顾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突出外语、微机和专业课教学。
定期进行全专业的技能比武和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在竞赛和考核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激励学生的进取精神,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要求每届学生必须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英语证书,鼓励学生考取调酒师证书、中级餐饮服务员和客房服务员资格证书。
篇3
海南工商职业学院旅游艺术系酒店管理专业自设立以来,始终坚持服务于当地专业人才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目标。近年来,在教学改革方面,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实践性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更为科学化的探索与改革,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适应社会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
一、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建议》明确提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定位: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根据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要求进行预测,到2015年,旅游管理、营销、服务和产品开发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旅游产业的规模、质量、效益明显提高,旅游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4760万人天次,旅游总收入540亿元[1]。
通过对海南省旅游委、海南省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厅的相关资料查阅,目前全省旅游从业人员供需缺口数以万计。目前海南省紧缺的旅游人才主要集中于三类:一是熟悉国际惯例的酒店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旅游高端人才;二是旅游企业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三是新形态旅游业专业人才。海南是全国酒店保有密度最高的地方,酒店服务类人员和管理人员连续五年处于人才需求前十位[2]。海南工商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培养适应市场需求,掌握星级酒店管理理论,熟悉酒店集团管理基本业务,具有扎实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操作能力,能胜任酒店管理集团的各种业务和相关旅游企业的岗位,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本专业的设置体现了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服务于当地专业人才需求这一目标。
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面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庞大需求,将学生就业定位在“五星级、国际级”酒店,根据这一思路组织教师对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规划进行研讨,充分发挥“酒店管理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委员会以电话联系、定期座谈研讨、讲座等方式,进行分析行业发展趋势,指导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制定可行的实践性教学计划。在保证理论学习必须够用的前提下,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突出岗位针对性、技能应用性和操作实践性,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成。
(二)课程体系的设置。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结构由以下五大板块组成,这五部分层层推进,紧密结合。在完成大学基本素质教育的前提下,设置了专业基础课,以此为平台,对应未来就业岗位(群)所需的专门技能,设置了专业技能课程板块和拓展学生的职业技能板块课程,即专门设置了一组以实际操作为主的实践课。同时,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职业素质,又设置了一组专业选修课。整个课程体系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建立了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能满足培养目标对职业能力培养标准的要求,并能根据技术发展的实际予以更新,实训时间累计占整个教学活动的52%,形成了完整的酒店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三)体现“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
1、课程体系体现“工学结合”的特征。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课程体系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导向,主要具有以下鲜明的特征: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性;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双证教育”;努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角色的要求。在课程体系的实施中,专业教师不断的深入酒店各部门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并广泛听取酒店管理层意见和建议,力求使人才培养体现未来角色的要求。知识结构强调岗位应用性、适用性、实践性,保持学校教育和酒店实际经营需求一致性。
2、课程体系的调整。酒店管理专业现有课程在总体上实行理论教学与践教学并行,实践为主的教育原则。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对以市场为导向的、面向大众的、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观念进行多元调整,按照酒店职业岗位(群)或者技术领域需要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以企业为依托,以校企合作办学为特色,以提高就业率为导向,加强与各习基地的合作,共同构建课程体系。采用职业基础训练模块、职业技能训练模块、职业技能教学模块、职业辅助能力模块,并将四大教学模块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基本素质与能力、专业素质与能力、专业技能与考证的全方位培训。
3、加强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对“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思路和运作模式方面进行了探讨,寻找5-6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构建整班建制的“人才订单班”,对人才班学生实行“双线”管理,既按院内学生管理要求又按酒店员工管理要求双重标准进行管理,学生在校就作为“准职工”参与到酒店服务及其他经营活动中。部分实训课程学生成绩的评定,是由酒店根据学生在职期间的实习给出,切实把课堂搬到了企业中去。另外,我们同时要求部分专业教师能参与到酒店对学生的培训授课中,促进双师教师素质的同时,又改变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4、做到校内实训和校外课程实训的有机结合。针对专业特点,实训和课程训练的课时量有些课程以达到45%以上。为了保证实训课的有效实施我们积极探索实训课的改革,。我们推行“边讲边练”、“能讲能管”的教学理念,校内实训均在酒店专业实训室(客房实训室、餐饮实训室、茶艺和酒水实训室)进行。校外实训分为课程实训(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两种形式,平时根据企业和学校教学需要安排部分校外课程实训活动,达到校企双赢的目标。课程实训主要是专业综合技能实训,大多数安排在海口市内协议酒店进行,如确有需要也可以安排在海口市外的建立了实习与就业协议的酒店进行。专业技能实训侧重于:前厅、客房、餐饮、康乐、会展等具体操作和基本技能操作;具有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经营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5、相关专业教学实训部分与职业技能鉴定内容相结合。酒店管理专业三门核心实训课程: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的教学内容中有近50%的内容是实训,专业教师直接将职业技能鉴定操作要求引入,将职业要求与教学要求结合,不但增强了学生专业知识的适用性,还提高学生就业时的竞争力,同时也为企业节约了对学生上岗前的培训成本。
(四)教学方法改革
避免“满堂灌”,实行“精讲多练”。把核心内容讲解透彻,同时结合模拟练习、案例教学、酒店情景式地训练,已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消化机会,达到“弄懂会做”的目标。优先聘请企业一线管理人员担任专业课教学;定期聘请个专业高层管理人员,为学生做与专业相关的专题讲座;采用情景教学;在实训室模拟酒店各部门经营场景,并播放相关教学视频;与酒店实现“旺进淡出”的合作,旅游旺季学生到酒店在专业教师和酒店管理人员指导进行顶岗实训,酒店淡季酒店管理层到学校给学生做岗位培训;采用多媒体案例教学;开发、制作了本门课程的教学课件;采用师徒式培训;邀请毕业学生现身说法,分析和介绍酒店工作经验等;充分利用与海南省各酒店建立的合作关系,学生进行顶岗实践教学;毕业实习坚持到酒店或旅行社顶岗实习。
三、课程建设及教学环节的实践
(一) 课程建设
1、教学大纲建设。依据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遵循“够用、适用、实用”的原则,在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将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有机的融合在其中,使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得到相互渗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层次,把握重点、难点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素养问题。建立了实践体系中的“三个结合”: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专业基本技能与酒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相结合。以职业技能的主线来制定全部课程的理论教学大纲,实训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训指导书。
2、教材建设。在教材的选择上,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贴近学生的实际,尽可能选择高职高专优秀教材。教材选用坚持以下原则:(1)符合本专业实际的优秀高职教材,优先选用最近3年编写的新教材;(2)鼓励教师自编教材、讲义。积极组织专业教师与相关企业合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专业教材建设。目前,学院组织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与红树林国际酒店管理公司共同开发了《饭店专业英语》,与海口喜来登温泉度假酒店共同开发《饭店对客服务标准》等核心课程的视频教材。同时将《饭店管理概论》、《前厅客房服务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与相关课程重组整合形成的《饭店管理原理与实务》。变学科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以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二)教学环节的设计
1、教学文件和教学管理档案保存齐备。每学期每门课程的教案、授课计划、教学日志、听课记录等一系列教学文件由教研室负责整理和保管。使专任教师业务档案和承担的课程以达到规范要求,保证了正常教学的开展。
2、充分保证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酒店管理专业实验、实训课程学时占总课时数的45%以上。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贯彻“精讲多练”、“边讲边练”的教学理念,一方面保证实验、实训课程学时数的落实,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实验、实训课的改革。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已建有前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餐饮实训室和茶艺实训室等,能满足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要求。
3、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
(1)推行听课制度。教研室相关老师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课后与教师交流经验。教师之间坚持以老带新、集体备课和相互听课。规定青年教师每人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课时,并对课堂教学做出点评,促进青年教师进步。
(2)坚持公开课制度。按照统一要求,老师每学期要进行一次公开课教学活动,至少有5位老师参加听课评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发挥学院督导办对专业教学的监督指导作用。学院教学督导经常深入课堂,了解教学实际,传授教学方法,提出意见和建议。定期研究教学工作,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解决问题,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4)加强了外聘教师教学的监控力度。加强与外聘教师的联系与沟通,向他们介绍本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思想状况、学习习惯等,帮助他们因材施教。
四、学习效果评价方式
在专业学习效果上,更加强调技能、双证毕业。专业技能是职业素质的核心,以技能为主的课程本身就是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本专业将学生的职业技能分解为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等实际操作能力,酒店营销等对外联络能力进一步提高,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之中,实行“双证”毕业的教学理念,我们每年将组织两次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进行前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餐厅服务员、调酒师等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学生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应取得至少一个岗位资格证书,“双证”方可毕业。
在外语学习效果评价方面,降低笔试成绩份额、提高平时听说成绩份额。从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的期末考试开始,我们对2010级的英语课程采取了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经过与所有英语教师的反复磋商,为更进一步激发起学生注意平时学习英语口语和加强英语对话的练习,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英语口语考试的实施意见,并做好了有效的监管工作。
在成绩评定上,教师与酒店实习考评相结合,酒店岗位绩效及毕业实习报告作为毕业考评。所有学生在最后一年的实习期间务必根据所从事的岗位工作,完成毕业实习报告的撰写,指导教师是由学校专业教师和酒店管理层构成,只有顺利完成酒店实习、毕业实习报告的写作才能拿到毕业证。
参考文献:
[1]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N]. 海南日报, 2010,6(第1版)
篇4
引 言
香港专业教育学院是香港最具规模的专业教育机构,现有柴湾、摩理臣山、沙田、青衣、黄克竞、李惠利、观塘、葵涌、屯门九所分校,开设课程分属应用科学,工商管理,幼儿教育,建造工程,设计、印务、纺织及制衣,电机及电子工程,酒店、服务及旅游学,资讯科技,机械、制造及工业工程等九个学科,主要为中三、中五、中七离校生提供职前教育,颁发国际认可的学历资格。为了适应香港酒店业的发展及其对专门人才的需要,香港专业教育学院黄克竞分校和柴湾分校酒店、服务与旅游学系均开设有酒店管理专业,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多元化的酒店管理课程,全面培训学生酒店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巧。毕业生可投身于酒店行业,在累计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后,可晋升为督导或中层管理人员,甚至更高职位,例如前堂经理、副行政管家、顾客关系经理、订房部经理、餐厅经理、宴会营销及宴会服务经理等职位。其在酒店管理专业开发与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可供内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效仿或借鉴。
IVE专业开发与建设的主要经验
1.课程内容实用适用。香港专业教育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包括通用单元和专业单元。通用单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主要开设资讯科技基础、办公自动、普通话、全人发展等科目单元;专业单元全面培养学生酒店业所需专业知识及操作技巧,分别开设餐饮服务操作、餐饮服务实务、餐饮服务运营实务、前堂系统及操作、房务操作等22个科目单元,具有很强适用性和实用性。
2.酒店业界广泛参与。香港专业教育学院以“助学员缔造成功,助业界创建宏业”为愿景,按照“公正诚信,服务至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伙伴合作”的价值观念,主动加强与酒店业界合作,与酒店业界建立终身发展伙伴关系。酒店业界既为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开发与课程设置提供意见,并为学生参观访问、工作实习及就业提供机会,而且也积极赞助学院活动,为学院捐赠设备、提供奖学金等。例如香港南湾海景酒店不仅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还为学生提供奖学金。酒店业、旅游业及服务业训练委员会通常每两年一次对酒店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对当前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规模、办学方向甚至课程内容作出客观评估,形成人力资源调查报告并公之于众。该报告不仅可以为各办学机构提供指导,同时也可以帮助求学者选择专业和课程,提高毕业后的就业率。
3.专业实训环境实景。香港专业教育学院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本着实习实训设备与行业对接的原则,通过政府出资建设、企业捐赠设备,高标准建成了多元化的实景实习实训室。柴湾分校酒店、服务与旅游学系用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实习实训设施已达到或超过酒店业界水平,一些设施与酒店业实现了同步接轨。如酒店前台实训采用的OPEAR或FIDELIO系统具有技术稳定、系统安全、功能完善、扩展性强大、全球客户认可等特点,是香港众多酒店前台普遍使用的管理软件,实现了学生实训设备与酒店对接,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群对接。又如香港九龙湾中华厨艺学院实习场地的建设,模仿五星级酒店的设计,餐厅对外开放,教学场景与现实工作环境一致,学习过程同时就是实习过程,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可以立即上岗工作。
4.注重多元全面发展。香港专业教育学院除了注重课程学习之外,更强调把人的全面发展、潜能的充分发挥与人格的健全完善作为教育追求的目标。所开设的全人发展课程涵盖8大范畴,主要包括团队精神、解难有道、沟通无疑、学习得宜、自家社之结合、专业形象与职业道德、表现自信、事业发展及工作态度等内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合作能力、交际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旨在提升学生自信心,培育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为将来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5.聘用酒店业界精英。香港专业教育学院一般不招聘应届毕业生,只招聘具有多年业界经验的在职人士。明确要求,初级讲师必须具有3年酒店业界经验,中级讲师必须具有5年酒店业界经验,高级讲师必须具有10年以上酒店业界经验。应聘者不仅要具有3年以上业界经验,且必须通过酒店专业技能测试,方能被录用。IVE柴湾分校酒店、服务与旅游学系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均是来自酒店业的高级管理人才,普遍拥有3年以上酒店工作经验,且具有酒店业协会会员资格。这些业界精英不仅为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障,同时也带来了广泛的业界联系,密切了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
启示与借鉴
1.密切关注人才需求变化。建立专业人才需求预警机制,健全和完善专业设置调研制度,教学管理职能部门、招生就业部门和教学系每年要对拟招生专业人力资源需求状况进行深入调研,从而为学院招生计划编制、新增专业申报和学生就业提供指导。
2.教师聘用注重业界经验。创新教师招聘策略与机制,通过招聘、引进、特聘、兼职、客座等形式,择优、高薪聘请行业企业知名人士或高校知名教授来院兼职,充分发挥他们对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引领提升作用。
3.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要重视知识、技能、态度的系统培养,着力改变只重视专业技能,而忽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既重视学生专业技能,也重视通用能力,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使学生真正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不断提高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4.学生实训融入实景环境。切实加快校内“真环境、真项目、真设备”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制度创新,政策优惠,吸引企业为学院提供设备、实习岗位,实现实习实训设备与企业生产同步接轨,力求做到实习过程就是生产过程、顶岗过程。
参考文献:
[1]应雅泳.香港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质量保障机制及其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7(25).
篇5
2.酒店业界广泛参与。香港专业教育学院以“助学员缔造成功,助业界创建宏业”为愿景,按照“公正诚信,服务至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伙伴合作”的价值观念,主动加强与酒店业界合作,与酒店业界建立终身发展伙伴关系。酒店业界既为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开发与课程设置提供意见,并为学生参观访问、工作实习及就业提供机会,而且也积极赞助学院活动,为学院捐赠设备、提供奖学金等。例如香港南湾海景酒店不仅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还为学生提供奖学金。酒店业、旅游业及服务业训练委员会通常每两年一次对酒店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对当前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规模、办学方向甚至课程内容作出客观评估,形成人力资源调查报告并公之于众。该报告不仅可以为各办学机构提供指导,同时也可以帮助求学者选择专业和课程,提高毕业后的就业率。
3.专业实训环境实景。香港专业教育学院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本着实习实训设备与行业对接的原则,通过政府出资建设、企业捐赠设备,高标准建成了多元化的实景实习实训室。柴湾分校酒店、服务与旅游学系用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实习实训设施已达到或超过酒店业界水平,一些设施与酒店业实现了同步接轨。如酒店前台实训采用的OPEAR或FIDELIO系统具有技术稳定、系统安全、功能完善、扩展性强大、全球客户认可等特点,是香港众多酒店前台普遍使用的管理软件,实现了学生实训设备与酒店对接,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群对接。又如香港九龙湾中华厨艺学院实习场地的建设,模仿五星级酒店的设计,餐厅对外开放,教学场景与现实工作环境一致,学习过程同时就是实习过程,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可以立即上岗工作。
4.注重多元全面发展。香港专业教育学院除了注重课程学习之外,更强调把人的全面发展、潜能的充分发挥与人格的健全完善作为教育追求的目标。所开设的全人发展课程涵盖8大范畴,主要包括团队精神、解难有道、沟通无疑、学习得宜、自家社之结合、专业形象与职业道德、表现自信、事业发展及工作态度等内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合作能力、交际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旨在提升学生自信心,培育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为将来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5.聘用酒店业界精英。香港专业教育学院一般不招聘应届毕业生,只招聘具有多年业界经验的在职人士。明确要求,初级讲师必须具有3年酒店业界经验,中级讲师必须具有5年酒店业界经验,高级讲师必须具有10年以上酒店业界经验。应聘者不仅要具有3年以上业界经验,且必须通过酒店专业技能测试,方能被录用。IVE柴湾分校酒店、服务与旅游学系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均是来自酒店业的高级管理人才,普遍拥有3年以上酒店工作经验,且具有酒店业协会会员资格。这些业界精英不仅为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障,同时也带来了广泛的业界联系,密切了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
启示与借鉴
1.密切关注人才需求变化。建立专业人才需求预警机制,健全和完善专业设置调研制度,教学管理职能部门、招生就业部门和教学系每年要对拟招生专业人力资源需求状况进行深入调研,从而为学院招生计划编制、新增专业申报和学生就业提供指导。
篇6
关键词 :酒店管理;产学研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70;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2-0201-02
收稿日期:2014-07-12
作者简介:段朋飞(1985-),男,汉族,陕西省渭南市人,教学秘书,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酒店管理。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酒店业逐渐成为服务业中的支柱产业。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4-2020年中国酒店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决策分析报告》显示:未来几年,高星级酒店的投资将继续保持升温趋势。酒店行业要求高校培养出具有全球视野、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高素质人才,这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普洱学院与多家五星级酒店合作共建酒店管理专业,创新“产学研用”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培养高层次酒店管理人才。
一、酒店管理专业背景
普洱学院作为滇西南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承担培养区域旅游服务贸易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在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示范区大背景下,在市政府与学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学院于2011年开设酒店管理专科专业,培养初期,采用传统“2+1培养模式”即专业学习2年后,需参加顶岗实习1年。该模式不能适应酒店市场对于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型高素质酒店人才需求的需要。经过借鉴国内外经验:瑞士洛桑学院的“洛桑模式”、香港理工大学的“校企合作模式”、重庆科技学院“双主体合作教育”,目前形成了酒店管理专业“产学研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酒店管理专业“产学研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2.1 构建“产学研用四位一体”协同创新的培养体系
实行生产、教学、科研、应用相结合,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产”指酒店实践,提供服务,是培养人才需求的出发点,酒店市场一线生产方面会产生对人才的需求。“学”指在教学模式上,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在酒店中学,在学校中学,在生活中学。“研”指整个培养人才的过程,时刻需要探索和研究,研究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人才培养的质量。“用”指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实用,专业,这里的“用”产生了人才的供给,最终回到“产”对人才的需求。这四个方面需要酒店,学校,学生共同来参与。
2.2构建校企合作基础上的“三主体合作教育”
根据相关院校校企合作的经验借鉴和当前云南省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学校酒店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上,明确三个主体:学生、学校、酒店。以学生为中心,学校和酒店通过共建实训平台、共同设计培养方案、共同讲授指导、共同开展科研、共同评价反馈等来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建立互利共赢的机制,形成“三主体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2.3构建“产教融合,工学交替、全真实训”的人才培养过程
学校酒店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结合实训平台在功能分区上的模块性和职业对照性,对准酒店的生产、工作、服务过程,践行“产教融合,工学交替、全真实训”人才培养过程如图1。根据酒店行业运行规律更和行业季节性特征,采用长(3个月以上)短(1个月以内)结合的办法,在保证教学总体目标完成的条件下,灵活安排各学年教学时间。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训相互嵌入,学习时间和工作时间相互交融,不断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最终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酒店岗位需求的最大限度吻合。
三、酒店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条件
3.1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
落实“专业带头人引进”、“骨干教师提升”、“青年教师培养”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四个工程,确保双师素质及科研能力的提升,促进“双师型”教师结构整体优化,着力培养一支既有较高学术水平,又有较强应用能力的“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围绕提高教师教学、实践、科研,通过引进和培养,“双师”素质教师达到100%。
3.2优化人才培养课程资源体系
强化人才培养教学资源的模块化,理论学习系统模块、自主学习系统模块、虚拟酒店培训模块、全真实训实践模块。以酒店的实际需求出发,设置专业课程,酒店参与共同开发教材,依据岗位职责和操作流程开发教材,结合酒店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和教材开发。结合学校对高端技能人才“应用型、创业型、创新型”的培育要求,建成一批体现岗位标准变化、突出职业素质、工学结合、理论实践一体的优质核心课程配套教材、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
3.3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为适应专业建设发展,改善实训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紧密联系酒店,按照校企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合作共建集“产学研用”功能于一体的校内综合实训基地。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分模块在模拟客房、模拟餐厅、实习酒吧、中西餐实习厨房实训实习,达到学生技能与酒店需求的无缝对接。通过与酒店的深度合作,在吸引酒店投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引入酒店企业文化,与合作酒店共同设计酒店文化教学实验室,营造职业氛围,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酒店环境中提升职业素养,为高端人才的培养创造优越条件。
3.4建立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机制
在“产教融合,工学交替、全真实训”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注重学生岗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必须完善教学、培训、实习、实训立体评价体系,增加校内指导教师、酒店指导教师与学生全过程的交流,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形成学校、酒店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全过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
四、结语
本研究以普洱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为例,对新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述,构建了酒店管理专业“产学研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其“产学研用四位一体”协同创新的培养体系、“三主体合作教育”和“产教融合,工学交替、全真实训”的人才培养特色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独具创新性,并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四个保障条件。为我国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提供了具体可借鉴的办法和指导性建议。
参考文献:
[1] 赵德辉.就业视角下“洛桑模式”在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运用——以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02:311-312.
[2] 袁晓曦.香港理工大学校企合作模式下实训项目的开展对高职院校的启示[J].现代企业教育,2013,20:103.
[3] 叶鉴铭.校企共同体:企业主体学校主导——兼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J].中国高教研究,2011,03:70-72.
[4] 张耀嵩.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28:40-42.
篇7
奥地利酒店职业教育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奥地利国际旅游管理学院(ITM)是一所典型的奥地利酒店管理职业学院。它位于维也纳以南30公里的巴德弗斯劳(Bad V slau)镇。奥地利国际旅游管理学院(ITM)开设有酒店管理与服务、会议与事件管理、旅游、休闲与健康管理等一系列课程,以及各种短期培训、行业培训等专业课程。ITM有着独特的酒店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尤其在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信息技术应用、课程设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与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可以称之为酒店教育成功的典范,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高素质的教师团队
国际旅游管理学院(ITM)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所有专业教师均有旅游酒店行业的背景,有着多年酒店和旅游行业的工作经验。有些教师来自于ITM学院的合作伙伴企业,有的教师很还担任着酒店企业的管理职务。这些有着丰富酒店行业经验的教师组成了ITM学院高水平的师资团队。
二、独具匠心的校园文化建设
在国际旅游学院,我们见证了其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很值得我们借鉴。ITM学院不仅仅重视学生酒店服务专业技能方面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且还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酒店教育中的作用。ITM学院除了环境优美、设施设备先进外,校园及教室的文化布置也颇具特色。在校园走廊、休闲区域、实训餐厅等区域都挂有当地艺术家的精美作品,从而在校园营造出高雅的艺术氛围。
三、信息技术在酒店教育教学中的成功应用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就是利用电子的和数字的媒体,指的是通过电子媒体的所有信息沟通,传播,以及学习材料。现代信息技术在酒店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以电脑和网络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为酒店教育提供了便利和平台。当今的学生是数字时代的一代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信息化已经深刻地影响着酒店行业和酒店教育。ITM学院十分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酒店管理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ITM学院具有完善的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学校除了有专门信息中心外,WIFI覆盖了整个校园内,包括教室、休闲大厅、餐厅、实习实训练场所等都可以享用学校的免费高速网络借口。
四、以能力为驱动的酒店课程设计
1. 酒店专业的能力标准。根据ITM学院的酒店课程设计,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必须发展的能力包括以下各个方面:精通酒店管理及市场营销;沟通技能;团队合作能力;英语能力;对客人的服务能力;熟悉当地文化;厨房烹饪技能;餐厅服务能力;信息技术;领导能力;项目开发能力;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敬业精神与创业精神;把握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等。
2. 酒店专业三级能力标准。在ITM学院的课程体系中,根据能力的复杂程度、能力的转移程度、以及承担责任的大小,可以依次将学生的专业能力分为一、二、三级。一级能力为低级的专业能力,三级能力为高级的专业能力。具有一级能力的酒店管理学生,已经拥有基本酒店服务与管理知识与技能,主要做日常例行的酒店服务工作。从上司那里获取指令,遵照执行。他能够承担自身工作上的责任,并且能够制定工作目标,负责工作进展情况。
在第一学年,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要达到这样的能力标准。拥有二级能力的学生会应用已经学会的相关酒店服务与管理的知识,在复杂情况下能根据上司的指导或已经掌握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工作,能够主动探索工作中遇到的复杂问题。在第二学年学生就要具备这样的能力。
四、成功的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
ITM学院的另一特色是其成功的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学校的酒店专业开设有烹饪技术、前厅服务、餐饮服务、酒水服务,客房服务等专业课程。学校有完善先进的酒店前厅服务实训室、标准的厨房烹饪设施设备、餐饮服务实训室、客房服务实训室等设施设备。这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场所。ITM学院为学生提供最良好的学习训练环境。ITM学院有一个三星级的实训酒店,从而使学校和酒店融为一体。这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校园内专业实训场所。
五、良好的校企合作与实训基地建设
篇8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157-02
1 引言
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酒店基本管理理论和技能,进而更好地满足酒店行业对于实用性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该专业注重的是学生技能的培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学生必须具备酒店实际管理和服务能力。然而,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中,该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能紧跟时代和酒店行业发展的脚步,使得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造成酒店行业人才供不应求。由此,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快推进该专业实训项目建设,注重学生实践经验的培养,增加技能培训,为社会培养真正的高级管理人才。本文从实训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出发,研究分析该实训项目建设的具体措施。
2 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训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第三产业的增长带动中国酒店业飞速发展。据统计数据指出,过去几年中,我国五星级酒店数量一直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增长率超过15%。预测报告指出,未来两年,中国的一二三线城市中,国际酒店的数量还会在目前基础上增加60%左右。而高星酒店的增长带来的是大量的就业岗位,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这些酒店管理职位空缺接近300万。由此分析,酒店管理行业就业前景是非常可观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然而就我国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还远远不能够适应和满足酒店管理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其教学方式、方法仍然沿袭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没有突出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学生缺乏实训经验。因此,推进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训项目建设是适应酒店行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高等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以及酒店旅游类职业学校的相关专业实训实验项目的建设,是学校重要培养模式之一,也是培养酒店类专业学生的必备,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提升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并与实践经验更好地相结合。该实训项目是以“任务为驱动,项目为引导”的新型教学方法,深化了以真实服务项目为载体的教学体制改革,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在酒店服务的实践中,在“边做边学,做学结合”中,提升职业技能和素养。
该实训项目的建设应始终坚持以酒店行业的就业需求为导向,强调对学生专业素质和技能、技巧的培训,实现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些实训项目重在突出行业化的教学环境,满足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需求,并且能够很大程度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酒店行业的前沿知识,提升实践能力与自身管理素养。
3 实训项目中“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太过宽泛,师资力量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教学需要。许多学校的教师不具备必需的专业技能,缺乏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基本素质,片面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却忽视了学生技能的提高;其教学方式、方法和内容不能紧跟酒店行业发展速度,没有酒店、旅游行业的实践管理、服务经验,不能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从酒店聘请过来的客座教师往往学历不够,专业知识水平并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由此,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训项目的建设,最为关键的就是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前提条件。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学校根据教学及专业发展的需要落实教师培养制度,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通过教师进入合作企业的实践,使教师深入酒店行业,了解企业对酒店管理人才的技能和素质需求。同时,深化“双师型”教师技能层次,使其系统熟悉、掌握酒店前沿理念、专业知识和酒店各岗位服务技能等。另一方面,聘请酒店行业专家型、管理型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将酒店行业中的优秀管理专家充实到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当中。兼职教师实践经验丰富,能够结合真实的酒店和企业案例,确保与时俱进,避免校内教学与酒店实际管理脱节的情况,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4 实训项目中教学实训室的建设
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室的建立,能够非常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职业技能、职业素质,提供一个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训练平台。其应该既要符合真实的酒店环境,又要具备教学功能,满足学生实训需求。实训室的建设应该坚持教学环节和行业进行对接,书本标准与职业标准匹配,教学管理模式与酒店运作管理模式关联,课程考核方式与行业考核方式挂钩。教学实训室的建设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的作用,并且教学模式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与行业模拟教学、现场演示教学、实践操作教学有机组合,使学生边学边训、学训一体,有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室可布置为中餐实训室、西餐实训室、前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这些实训室应该设施先进、功能齐备,通过营造仿真教学环境让学生进行模拟训练,完成酒店管理、服务的基本职业技能训练。让学生身临其境,了解工作流程,切身感受酒店各个岗位工作环境,加深直观印象,全面增强教学效果。
5 实训项目建设应强调“课岗对接,校企合作”
课岗对接是指学校课程的设置和企业的岗位直接对接,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学习企业所需的理论和技能,紧贴市场对人才知识技能的需求,实习就业学有所用。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应该深入研究酒店行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需求及行业、学科发展的需求,以企业需求作为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出发点,在实训项目的设立、实施等过程中与酒店行业管理岗位对接,以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能力需求作为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企业的需求设置课程。
同时,推进校企合作,促进实训项目建设的不断向前发展。校企合作能够将先进的酒店管理知识和管理理念传授给学生,以保证学生在毕业后进入岗位能迅速适应工作,让学生更快地得到晋升,培养出多层次、多元化、实用性及复合型的酒店管理全能人才。
首先,优化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研究并制订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将行业、学科新知识、新技术应用引入课程教学,完善该专业实训项目建设,形成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其次,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去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主动与企业开展信息、人才、技能方面的交流,积极开展面向企业和社会的职业技能培训。
同时,校企也要加强具体项目实践的合作,实行校企双赢的合作办学模式。这样一方面降低了企业培养成本,满足了自身的用工需求;另一方面,学校也节省了实训项目建设费用,充分利用企业的现有设施和设备进行实地技能训练,接触一些直接的经验和工作技巧,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素质。
6 结语
酒店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同时也使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成为热门专业。然而,由于该专业实用性的学科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够适应市场需求,需要与时俱进地创新,为酒店行业创造出更多的优秀人才,这就迫切要求教学方法的改革。由此,本文探讨、研究了高等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训项目的建设问题。
参考文献
[1]许康平,兰肖原.高等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24):181-182.
篇9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也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体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是从九十年代初开始,为解决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而提出的,一般理解是为了促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衔接,而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它的指导思想就是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其内容主要包括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专业教材一体化、专业教学场所一体化、专业教师一体化等。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将教学场所直接设在实训室,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 ,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而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或答疑解惑者,可以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
二、酒店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意义
酒店管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在酒店管理专业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改革可以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知识的重复,使教学内容更加紧凑,课程之间的配合更密切,知识的衔接性更强,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针对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理论实践一体化改革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借助学校的资源优势,把课堂搬进酒店,以酒店管理实际工作过程为基础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以酒店工作为项目,以任务为驱动,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目标,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实训设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使理论与实践能更好的衔接,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的统一,使学生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能够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和素养,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
三、酒店管理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容
1、构建了符合酒店行业发展需求的项目教学体系
在酒店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指导下,按照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思路,通过对酒店企业各岗位进行分析、提炼与整合出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学习领域,按照酒店企业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项目作为载体,构建了符合酒店企业发展需求的项目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引入酒店企业作业文件体系,教学项目涵盖酒店各部门工作中的多数项目。
(1) 课程设计理思路
根据课程的职业特点,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行业标准,
与行业企业合作,对酒店各部门的服务岗位的“工作流程-任务-能力”进行分析和归纳,围绕宾客在酒店的活动规律,按照酒店的实际工作过程和工作特点,以整个过程为逻辑起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序化,确定知识、能力、素质的教学目标。
(2)重视课程实践性的要求,构建“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
酒店管理专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凸显了高职教育的能力本位的特征,这一特征要求我们关注课程的实践性,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我们根据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建设理念,将课堂与工作岗位合一,教师与管理者合一,学生与员工合一,教学内容与工作流程合一,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了边做边学,做中有学,学中有做。实训内容体系设置与优化过程可以通过行业调研、专家访谈、中外教研讨等形式比较分析其与我国酒店行业实际需求间的差异,编制酒店专业技能模块分析表,由学院专业发展指导委员会会同行业专家一道审议,以制定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教学计划,建立和完善实训模块资料库(如实训大纲、实训教程等),再按计划循序渐进地实施模块化实训教学,并在实践中不断研讨与总结,积极推进实训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优化。
2.建设一体化的师资队伍。
一体化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了,教师既要是专业理论教学的行家,又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即“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可以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与考试。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多数来自高校,所以普遍缺乏实际操作能力。每年应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见习、实习,通过对专业教师实行轮岗制度,使教师熟悉本专业相关的实践教学岗位,全面提升理论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使其尽快胜任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3.编写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配套教材
传统的酒店管理教材一般都强调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无法适应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的需要。因此,编写相配套的一体化教材是进行一体化教学的根本。教材的编写应该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模式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专业的核心课程的结构、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组织教师、职业教育专家和行业协会及企业人员共同参与,开发出来到教材应以就业为导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应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和学校的培养目标、硬件设施,并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突出与实践技能相关的必备专业知识,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与整合,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遵从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结构安排和表达方式上,强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和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使学生能够较轻松掌握所学内容。 此外,教材还要充分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学生将来做什么,学生要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
4、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实训中心的建设
由于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空间和时间的统一,即在同一场地、同一时间完成教学的多种任务。所以,要实施一体化教学,就必须具有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实训基地,如建设模拟仿真的客房实训室、前厅实训室、餐饮实训室等,形成软硬件均与企业实习就业环境一致的教、学、做一体化情境,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掌握和职业素养的养成。
5、理实一体课程教学的组织
运用岗位体验、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竞赛激励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了工作任务与教学方法的有机匹配。
(1)岗位体验实践教学
组织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以月为周期,派往酒店进行参观与实地演练;教师和人力资源部经理依据酒店岗位操作的标准和要求,对学生进行悉心指导,老员工采取以师带徒的形式将酒店的技能传授给学生,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景中,认识酒店、了解酒店工作流程以及感知认识体验酒店文化,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情景模拟,角色扮演
在教学中,将主要对客服务工作程序变成实际情境,利用角色扮演进行对客服务练习,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如,客人预订、客人入住登记、客人的咨询服务、投诉处理都可以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形式使学生掌握对客人服务的技能和技巧。
(3)案例和讨论式教学
对于投诉处理等内容的处理应该找出比较典型的案例,最好是能找到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对典型案例和学生在实践中碰到的困惑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做引导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
多媒体演示课件可以将原来抽象、复杂的内容用生动的视频表现出来, 课件制作可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建网络精品课程,全部的教学材料如,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资料、教学录像等内容全部上网,并向学生免费开放,通过网络化的教学方式(网络课件、网上答疑、网上提交作业、视频点播),学生可以在课外自主学习。
(5)任务驱动。“任务驱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讲授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如,餐饮课程中的摆台、客房课程中铺床都可以这种“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学生能较快地掌握知识点和基本技能,教学的互动性得以增强。
6、建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多向性过程评价体系
考试能力是一种重要的综合素质能力,它包括表达能力、鉴别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和考风考纪等诸多方面。这些素质能力,考生经过考场的历练,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对于学生的评价应取消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建立开放型多向性的过程评价方式,创新了课程评价体系。把“试卷”、“小组报告”以及“技能”作为评价工具,实施“能力、知识、素质”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从而凸显高职课程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的教学特点。我们的考核标准是:课堂考勤与作业 10%、小组演示报告20%、技能测试30%、期末考试40% 。新的课程评价体系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全面协调发展,从而使课程教学目标与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社会需要的第一线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教育目标相一致。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德国职业教育专业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职业性与模块化的融合【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
篇10
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酒店管理方向的校内实训情景缺乏真实性实训效果不甚理想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但许多高等职业院校都是从原来的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以及其他形式的学历教育学校合并升格而成,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方向的实习实训基地的设备、设施环境有许多仍然比较简单,不能完全适应当前高职旅游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且校内实训情景缺乏真实性,一方面是由于现有的“硬”实训环境与酒店业的真实情景差距较大无论是外观、装饰、设备、档次、品位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距离,另一方面是“软”实训环境,即课堂的教学实习环境,大部分都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设计而成,虽然技能型的操作可以获得相对理想的效果,如餐饮服务、客房服务、调酒、茶艺等纯技能性的操作,但是上升到管理层次的训练或实物操作、应急处理就不甚理想多数只能“室内谈兵”。
2.酒店管理方向的顶岗实习流于形式,“放羊”现象较为普遍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搞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它是利用学校、社会等多种教育资源,让学生在求学期间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较好途径,使学生的素质、技能、能力都得到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但是在实际的顶岗实习中,却出现了放羊式的教学,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把学生交给了酒店就万事大吉,认为应该由酒店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有的根本不把顶岗实习看作教学的一部分,甚至一些顶岗实习地点没有带队教师,或者是带队教师不能从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素质的角度来培养学生,只是一般看管,只要不出什么差错就行;另外,与学校合作的企业,以追求利益为原则,不把学生看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就干,不能胜任就走人。以上两种情况使学生根本无法进行顶岗实习,部分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不到一个月就不辞而别,即使是坚持下来也是出于学校管理方面的压力,勉强坚持到最后,待到顶岗实习结束,学生所剩缪缪无几,也有部分同学嫌顶岗实习工资待遇太低,干脆跳槽,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顶岗实习出现了非常尴尬局面。
3.导游方向的校内实训设备较差,资金投入较少。
笔者曾经做过调查,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关于校内旅游实训的资金投入量只有一些专门以旅游管理为主导方向的旅游院校比较充足,能够满足在校学生的实训,而且在实训的“硬设备”和“软设备”的投入上,价格昂贵,如:导游实训过程中一个模拟影像实训室,投入就需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或上百万,这对于一个非旅游院校的导游方向的实训投入就难以实现了。
4.导游方向的顶岗实习难以安排
目前随着高职院校的改革,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如:“2+1”模式、“1+1+1”模式、“1+1+0.5+0.5”模式等等。但无论哪种形式,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导游方向的顶岗实习许多院校在安排顶岗实习时间上的统一性这一特点,即在某一个学期或某一学年安排学生统一导游顶岗实习,但是旅行社和景区所需要的顶岗实习生并不像饭店那样的“规模需求”,所以在某一时间段内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此外旅游企业的业务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如:在旅游旺季的黄金周,旅游公司所需要的从业人员就很多,但是许多院校在此期间并不一定安排学生的顶岗实习,这就造成了“供需”在时间上的偏差。
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模式
1.酒店管理方向校内实训基地中,主体饭店经营模式的运作
针对高职院校中酒店管理方向的校内实训缺乏真实性的情况,可在校内成立主题饭店,可采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形式,一方面激发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实习实训真实化,此类主题饭店的运作模式在运作时应把它看做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独立的校店分开、自负盈亏的企业,但前提条件是学校要进行前期必要的硬件投入也要积极争取社会资金,同时聘请酒店专业人士、管理专家定期做经营模式、经营思路、市场分析、技术等方面的指导。主题饭店正式运营后主要市场可以是学生、教师并对外营业;任课教师可以打破传统教学常规,让课堂进入主题饭店进行现场指导,甚至教师也可充当主题饭店的员工。为确保学生能充分训练到每一个技能和管理科目,在实训中可以多次轮岗。实行主题饭店的运作模式来进行校内实训,主要的目的是让实训更加真实化,而真实化的最好检验标准就是主题饭店的经济效益,故在学期和学年教学实训验收中,可把主题饭店的盈亏做为重要的验收标准,也可用主题饭店的效益用来考核、考察教师的教学效果,对于取得良好效益的应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改革能力及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加强校企合作,努力做好学生的酒店顶岗实习工作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产学研的结合应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互为基地、相互支撑”的基本要求,是教学与生产科研相结合,面向当前酒店业的需求,学校与酒店行业合作,充分利用社会、学校、酒店的自身优势共同培养出酒店行业和社会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从而实现学校、教师、学生、酒店四方共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搞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具体做法如下:
(1)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建设:高等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必须建立起有高等院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旅游企业单位管理人员、行业带头人共同组成专门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同时要求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于本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内容进行认证和研讨。
(2)校企合作办学:按照当前酒店行业的需求,以提高学生就业率为目的,实行订单培养、互为基地、相互支援。例如:让本专业的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真正深入到酒店一线,同时在学校建立酒店员工培训基地、专门培训企业的员工,以提高酒店员工的综合素质,经常让专业教师和行业带头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3)努力做好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不仅要搞好教学工作,还要搞好科研工作,同时做好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同时要求把科研成果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实际,例如专业教师科研为酒店餐饮企业研发出各种营养食谱、酒店多功能点菜系统等,学校还可以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对酒店的装饰风格、文化包装、环境美化、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经营模式等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进行专业指导,以不同的方式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努力做好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
在顶岗实习期间要加强学生的指导和跟踪,依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实习计划,适时指导学生解决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顶岗实习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要认真总结,找出需要弥补和提高的方面,并按标准严格考核,提高学生对顶岗实习的重视程度。同时加强对带队教师的选派工作,完善相应的顶岗实习规章制度,如:学生的动员、组织、考勤、奖惩措施、报酬以及学生和劳动事故的处理办法、教学效果的评定等等。另外与学校合作的酒店方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还应考虑到社会效益,担负起企业的社会责任,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在同行业的影响。
3.完善校内导游实训基地的管理体系,实现实训与上岗的零距离
导游校内实训基地要根据就业市场需求、专业课程设置建立符合本专业实际的仿真导游模拟实训室、导游模型讲解实训室、旅行社门市实训室、综合技能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室建成后实现专门的实训管理,一方面要有充足的实习实训经费,使实训硬件和软件设备都跟得上科学技术的发展,要经常更新内容,使实训内容跟得上当前行业发展的需求,如:不同年份的景区资源的变化情况、级别等,在实习实训投入和管理上不能一劳永逸。另一方面,要有一批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导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如:校内实习指导教师、专业实验员、主讲课程实践教师等,同时也可聘请著名行业人士定期做课堂实训指导,如:旅行社经理、中高级导游员、外语导游员、景点景区负责人等。在实训过程中,可打破传统实训过程,让行业指导专业,围绕市场办专业、办好专业办产业,努力实现实训的真实性,达到实训和上岗的零距离目标。
4.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旅游业与其它行业发展有所不同,它本身存在着淡旺季的区分,在旅游淡季的时候,许多旅游公司、旅行社、景区景点都存在着“裁人”这种现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养闲人”,而到了旅游旺季的时候,旅游企业非常需要导游专业的顶岗实习生,故出现了“供过于求”“过不应求”的两种矛盾,为此我们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校内实训时间安排上不能因循守旧,应考虑到行业与专业的特殊性,按照行业的需求,合理的安排学生的顶岗实习,有利于“校、企、师、生”四方的共赢,如:可以实行导游专业实习周或实习月活动,即在旅游黄金周或地方旅游文化节、民俗活动月期间安排学生顶岗实习,以达到人尽其岗的要求。
篇11
一、成立教学督导检查委员会
(一)性质和任务。成立酒店管理学院主任、书记直接领导的教学督导检查委员会,进行教学引导、督促、监控、检查、评价、激励、研讨和保障规范、通报情况、快速反应、建议咨询,与项目部及辅导员等协同工作,旨在保证教学、经营秩序,提升教学与经营质量以及办学水平。
(二)人员组成。酒店管理学院教学督导检查委员会由酒店管理学院领导、教学督导员和餐饮、客房、旅游项目部主任以及辅导员组成。
二、明确教学督导检查委员会工作职责
(一)承担酒店管理学院日常教学督导检查工作。
(二)依据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教学与教学管理差错和事故处理办法》《评教工作实施办法》的指导思想、工作方案和规章制度,制定教学督导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定期召开有关教师和学生座谈会,协助酒店管理学院了解教学工作的有关情况,并提出加强与改进的建议和意见。
(四)协助酒店管理学院监督、检查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参与教学改革的研究和讨论。
(五)进行过程性评价(含实践、实习、实训课)。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对任课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了解有关教师课堂(含实践、实习、实训)教学、教材、单元设计、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师授课手册的准备、多媒体设备实用情况、教室卫生、有无调代课手续、缺课学生人数、作业及实验(实践、实训)日监控表填写等情况。听课后要及时向授课教师反馈信息,每月将听课情况汇总,并向项目部通报情况。及时汇总听课情况,形成期中、期末督导工作报告,上交学院督导处。
(六)检查各类实习进行情况,对酒店三个实训经营场所和部分实习点进行工作检查和指导。
(七)协助学院做好考试监督和检查工作,加强考风建设。
(八)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参加有关的教学工作会议,配合系部做好其它有关工作。承担学院交办的有关教学的其它工作。
三、确立督导形式及内容
教学检查采取日常教学检查与定期教学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真正做到常抓质量不松懈。
(一)日常检查。以听课、抽查教学进度、教学秩序、学生出勤为主,依据需要定期召开教师或学生座谈会,了解与教学相关的情况。1.日常听课:指课堂教学督导。督导小组学期内要做到每位教师平均被听课不少于3人次。督导员与被听课老师要做到及时沟通交流,公平公正评价教学效果。
2.课堂检查单元设计、教师手册等实物并当堂抽查学生能力或技能的教学结果实例。
3.检查岗上实践指导教师的实践任务目标、单元设计、岗上实践指导计划、实践教学实施、日监控表的填写、毕业设计及实训效果等。
4. 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或与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个别访谈。
(二)定期检查。每学期分三个阶段进行:期初检查、期中检查、期末检查。
1.期初检查:检查时间安排在开学前1周至开学后第1周内。①检查教师教学准备工作和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检查顶岗实践教学设计,审核顶岗实践任务、教学方式方法、考核办法等设计是否合理、实用。②检查教师的前两周单元设计、教师顶岗安排。③检查教室及实践基地的开课准备情况。④检查教师出勤情况。⑤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及课堂教学秩序。
2.期中检查:检查时间安排在每学期第9至12教学周。①教师是否按课程标准要求组织教学,教学的实际进度是否与既定的教学进度相吻合。②对期中已经结课的上课学时、教学效果及考试等各环节进行检查。③组织座谈会,完成《学生座谈会评教》。调查学生对课程安排、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关爱学生等方面的情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④对期中新开课的教师到位、学生上课情况进行检查。⑤重点检查校内顶岗实践、岗上辅导及校外实践学习的落实情况。⑥重点检查毕业班级的教学进行情况,检查毕业设计(实习)的计划、安排工作,检查毕业实习(设计)指导教师的落实情况。⑦检查教师和学生遵守教学纪律情况,重点针对教师擅自调课,提前下课,学生无故逃课情况进行检查。⑧教学环境及教学设施运行情况。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网上评教。使学生从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学态度、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教学效果以及关爱学生六个方面对任课教师实施评价。
通过学生座谈会和学生网评反映的问题与建议及时总结并写出书面报告。
3.期末检查:对整个学期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查,对期末考核的相关安排进行抽查、监督和监控。①组织座谈会,完成《学生座谈会评教》(同期中)。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网评,完成《学生网上评教表》、《学生岗上评教表》(同期中)。③领导评价。由主管领导对教师主动研究高职教育教学理论、遵守工作纪律、完成系(教研室)交办的工作、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方面进行评价。
篇12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缺少职业意识。有的学生在上实践课时缺少职业意识,没有按照酒店员工的岗位职责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他们认为上实践课就是来动动手,其他的行为可以很随便,可以聊聊天,玩玩手机,行为相对自由。在实训室实践比在教室上理论课轻松多了,这也是好多学生喜欢上实践课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第二,现有的师资状况限制实践教学发展,部分教师指导专业实践的能力相对较差。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理论教学水平高而实践操作能力较低的现状,尤其是“双师素质”的教师严重匮乏,究其原因,主要如下:师资队伍中有许多教师没有受过正规的、系统的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更谈不上从事酒店一线工作的实践经验。讲授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老师没有酒店管理的经验,无法将一些技能亲自演示给学生,对于教学的过程仅仅是从书本到书本。学生只能通过教学光盘获取直观认识,而无法进行实践操作并获得教师的指导。
第三,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相对落后。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一般都是设置模拟客房,模拟餐厅。但在运作规模和部门系统性、软硬件更新速度等方面都无法与真正的酒店相比,根本无法营造出逼真的教学情境。同时,实训室的开出率也相对较低,只是在有相应实践课程教学期间才开放,因此使用率非常低。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有效开展实践教学的对策
第一,让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新生入校后,就组织学生对当地酒店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社会调查;聘请校外酒店管理专业人士到学校为学生详细介绍和客观分析目前酒店市场情况;组织酒店管理专业优秀的毕业生为新生作报告,讲解自己成功的心得。使学生加深对酒店行业的认识,了解目前酒店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使学生明白将来自己要做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员工,让他们形成一个正确的职业观念。在对酒店行业有了正确客观认知的基础上,帮助新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这对学生将来职业选择及职业发展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采取情境教学。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情境教学就是使学生融入到职业角色中。如在上中西餐实践课时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组推选出一名领班,其他学生则是普通员工,老师就成了主管(部门经理)。学生们严格按照岗位职责来要求自己,如大家的仪容、仪表要符合行业要求,从头到脚进行全面包装,领班则每天开餐前会,协助主管的工作。
笔者做过一个实验,同一个班的学生在上餐饮实践课程时采取情境教学法,而客房实践课则采取常规的教学方法。实验结果是学生上餐饮实践课程时的自律性、学习的主动性、团队意识、职业意识都明显好于客房实践课程。所以,情境教学是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法宝。
第三,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师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要求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师不但要有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由于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以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主要有以下途径:首先,提高教师经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有计划地派教师外出进修,到当地、到全国知名的酒店实地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服务规程和服务标准,不断提高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水平和实践能力。其次,可以聘请酒店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组成实践性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一些有经验的酒店管理人员任实践指导教师,定期来学校现场指导和授课,促进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断加强和壮大“双师素质”教师的队伍。
第四,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应加大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争取打校内“仿真实训室”或“校内实习酒店”。在这样一种硬件设施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才能为实践课程情境教学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尽快进入角色。通过实训基地的训练,使学生的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水平得到提高。
第五,把实践课搬到校外实训基地。虽然大部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院校都有自己的校内实训基地,但硬件设施及软件管理、服务等毕竟跟不上外面酒店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在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把部分实践环节安排到酒店去,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
综上所述,只有加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管理才能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从事酒店一线工作的高级技能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董慧.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的核心作用[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校报,2007(38).
2、陈江.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7).
3、谌莲莲,齐炜.浅议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J].池州学院报,2008(12).
篇13
关键词 星级酒店;实训;运行机制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5.02.010
作者简介:于相龙(1977-),男,汉族,山东莒县人,百川花园酒店总经理,兼任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酒店管理。李新泰(1975-),男,汉族,山东安丘人,山东旅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酒店管理。
在国内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旅游教育也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全国举办旅游教育的院校共有1700多所,已经形成了涵盖博士、硕士、本科、高职、中职等多个层面的旅游教育体系,在校学生95万多人,旅游院校教师4万多人[1]。旅游教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不断成长壮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在整个旅游教育体系中,酒店管理专业在每年的招生人数、在校生数量和毕业生人数都占到很高比例,就该专业目前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总体而言多是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范畴,这是由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酒店管理专业的理论学习就是在校内完成,而实践课程一般在校内实训教室和校外实习酒店完成,国内旅游教育界对此教学模式已经达成共识,当前各旅游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也是这样实施的。
通常旅游院校内部的实训教室是模拟酒店某一场景,如客房、前台或者餐饮服务等,实训教室与真正酒店的物理环境相似度高,但酒店服务的特殊性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所以实训教室对学生实践训练限制明显。那么,可否将星级酒店建在校园内并作为学生的实训基地呢?如果是这样那么如何保证星级酒店正常运营?如何保证星级酒店服务品质?学生能否得到实践锻炼?等等。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和其投资建设的百川花园酒店在此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本文章就以酒店管理视角分析作为学生校内实训基地的星级酒店的运行机制。
一、研究综述
在诸多研究国内旅游教育以及实践课程的文献中,有相当多的文献关注校内实训设施的配备程度和对学生实践益处,如于玥对如何建设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前厅服务实训室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针对性意见[2];还有相当多的文献关注与企业联合办学,以企业名称命名等,如王中利分析渤海大学文理学院与喜来登酒店成立“喜达屋班”的收获与益处[3];还有更多的文章分析强化学生实训对校方和企业方的共赢关系[4]。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介绍校内实训基地为星级酒店的文章较少,范恒君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酒店管理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践,该案例突出其生产的实践性,从文章介绍分析其并非为星级酒店,而是独立的操作间[5];其他还有多篇文章简要介绍海外旅游院校以校内星级酒店作为学生的实训基地,其典型代表包括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学院和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6]、法国华泰国际酒店管理学院[7]、奥地利MODUL旅游和酒店管理学院[8]、澳大利亚蓝山酒店管理学校[9]等,通过文章介绍该类酒店有着共同的特点,酒店必要的管理岗位和厨师是常设工作人员,其余一线工作岗位都是由学生来担当,在这里学生既是客人,又是酒店员工和管理者,他们通过对整个酒店的管理来学习和开发自己各个方面的才能。但是在以上所有介绍中,各位作者多是以教育研究的视角分析该模式的有效性,而未能从管理视角分析酒店式如何运营的。
本研究分别检索与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相关的研究,多是提及百川花园酒店是校内学生实训基地[10],从旅游教育的视角分析对锻炼学生实训和操作有显著的作用,至于该酒店如何运营鲜有描述,所以本文章就从酒店管理的视角分析百川花园酒店的运营机制。
二、百川花园酒店运营机制分析
百川花园酒店是位于济南市东部的四星级酒店,位于章丘城区南侧,毗邻济南市交通主干线经十东路,酒店突出特点是该其坐落在山东旅游职业学院3A级景区中,周边环境秀美;另一特点是该酒店是学院的校内实训基地,学生的实训已经融入到酒店正常的经营活动当中,酒店地理位置见图1所示。
(一)学院出资建设,酒店自主经营
百川花园酒店是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出资兴建的四星级酒店,自2007年建成至今,酒店位于校园内西北侧方位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酒店主体建筑面积14400平方米共有四层,整体呈“品”字型结构,并融儒家文化、水文化和学院文化于一体。酒店拥有三个不同标准的会议室,可承接20-120人不等的各类会议培训等;酒店共有八个包间可承接不同标准的宴会,并以世界著名河流的名字命名,每个包间根据这些河流所代表的不同文化对应以不同的装修风格,在带给客人不同文化感受的同时,也体现旅游院校所特有的风格;酒店还有大厅可容纳团体就餐,也有咖啡厅可提供品种自助餐和西餐等料理服务;酒店拥有各式客房近八十套,除去标准房、大床房外,还有日式房、老年房、欧式风格房、中式风格房、残疾人房等,这些特色房有相应的设施配套。
考虑到酒店的经济运营和功能定位,百川花园酒店的初始投资完全来自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并委托山东百川对外交流有限公司以企业法人(负责人)的形式进行经营管理。百川花园酒店承担着两项职能,其一是作为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的实训基地,除了要完成学院饭店系和烹饪系学生的实训任务外,还要完成学院的课题研究、教学成果展示以及公务接待活动;其二是独立进行对外经营,需要完成酒店运营的年度财务指标等硬性条件。也就是说,百川花园酒店作为建在校园内的四星级酒店,其运行不仅是完全独立自主的,而且还要同普通星级酒店有类似的经济收益保证,所以该酒店是在完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发展和成长的。
百川花园酒店坐落于济南东部章丘城区,在这个相对独立的市场区域中,该酒店已经在相对高端的消费群体市场占有很高份额。因为宏观政策方面导致高端消费市场的疲软,该酒店也顺应调整经营思路并推出面向普通消费群体的产品,再者充分利用网络渠道进行产品的推广与宣传。综上所述,学院所有和酒店自主经营的制度安排使得百川花园酒店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中竞争生存,市场环境的真实性也就导致酒店内部管理的现实性。
在济南东部章丘城区这个相对独立的市场区域中,百川花园酒店采用完全的市场运营模式,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塑造“学院派服务的典范”、“做章丘服务最好的酒店”等理念,正在被市场熟知和认可。综上所述,学院所有和酒店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制度安排使得百川花园酒店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中竞争生存,酒店环境的真实性为学生实训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真情实镜。
(二)精简管理人员,学生轮流实训
百川花园酒店内部常规部门设置与普通星级酒店并无差异,明显的不同在于该酒店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是酒店员工,面向客人的一线服务人员和部分后厨人员是参与轮训的学生,同时酒店管理人员还要兼任学生实训的指导教师。
具体而言,酒店客房、前厅、宴会部、咖啡厅和传菜间保留必要的核心管理人员,进行常规工作的管理和督导外,该类部门一线工作人员均为轮训的饭店系学生,而像厨房同样是酒店的正式员工在担任日常工作,期间还有烹饪专业的学生在此轮训和学习;酒店的收银员、厨师、安保、工程等专业技术工种的任职人员是酒店的聘用员工,聘用的人员的工资待遇参照政策规定和区域市场行情。
为加强酒店经营和学生实训工作的有机结合,尤其是为提高实训工作质量,百川花园酒店结合学生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在论证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先后多次调整实训方案,截止目前主要的实训工作思路如下:
1.贯彻实训计划,培养实训学生的职业素养
按照学院的实训安排,饭店系和烹饪系的每个班都要在百川花园酒店实训四周时间,在此期间,学生不仅要按照酒店的要求完成日常工作,还要完成由酒店与两系部制定,教务处审核,学院核准,并由酒店实训指导老师讲授的112节理论课程的学习。课程内容不仅包括酒店介绍、应知应会、仪容仪表、日常行为规范、服务流程等基本性内容,还包括企业文化、酒店运营、管理实践、服务新理念、酒店规章制度、职业道德、安全常识、设备维护等知识。同时,酒店还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每期实训过程中采用总经理面对面、问卷调查、技能评比、服务主题设计展示、实训厨师教学成果展示、总结表彰等不同形式充分与学生沟通,使学生能够愉快的融入酒店的整体氛围中。学生就是员工,管理人员就是老师,在教与学,学与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与酒店实现了双赢。
2.强化技能训练,提高业务水准
当前饭店系学生实训主要集中在餐饮部、房务部和前厅,依据该酒店管理专业细分和专业化发展趋势,学生实训岗位也逐渐扩展到营销、总办、人事、文秘、大堂副理和部分基层管理等岗位。
以餐饮部为例,酒店在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方面非常具体,餐前准备、上菜服务、餐中服务、结账程序及餐后收尾工作等现场训练,其中还包括托盘、斟酒、摆台、餐巾折花等实际操作,利用工作之余安排学生参与酒水培训、厨房设备、菜品知识等学习。房务部和前厅部各有其具体的实训内容和流程安排。
3.规范实训流程,严明激励机制
按照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的规定,实训是饭店管理专业和烹饪与营养专业的学生的必修课。为配合学院安排和规范实训流程,酒店建立实训生在酒店实训期的考核档案,每批实训生到酒店安排分岗,按岗位填写学生信息登记表,学生每日填写《实训日志》,结束后各部门上交实训学生综合测评表至总办,由总办汇总整理并交至学院系部。
百川花园酒店各相关部门在每个实训周期的第四周安排学生进行技能比赛,同时邀请专业课教师和酒店中层人员担当评委,现场评出名次。根据部门技能特点和理论考试选出优秀实习生,酒店在每个实训周期最后一天召开总结大会,根据实训测评结果,通常每班评选10名优秀实习生。
以上是酒店对实训学生管理的关键步骤,前期还包括酒店和专业负责人的沟通与联系,以便安排学生课程调整和时间确认等,并通知到饭店系部团支部书记和辅导员,酒店由总经理签字确认下发至相关部门。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2013级为例,该专业共有10个正常建制的班级,每个班级在酒店实训时间为四周,除去学院暑假和寒假时间外基本可以在年度时间内轮训一遍。需要说明,在暑假和寒假期间学院放假,酒店要依旧维持正常运转,参与实训的学生要另行招募,假期学生来源就有可能包含其他院校的学生,按照实际情况给与经济补助和住宿安排等等。
(三)经营和实训有机融合,造就学院派特色酒店
如上所述,百川花园酒店已经将学生实训融入到日常经营活动中,并且这一模式逐渐规范化和流程化,实现了酒店经营和学生实训的有机融合。对于酒店而言,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首先必须保证经济收益平衡,实际上百川花园酒店所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这就导致经营难度较大,仅是酒店的人力成本就会使其入不敷出,而结合学生实训的客观事实恰是弥补高昂人力成本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学生参与实训也正是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需要,国内其他旅游院校该专业通常是采用外出实训或者模拟实训的方式,其效果可想而知。百川花园酒店作为四星级酒店在校园内成功持续经营,并为学生实训提供了良好场所,尤其是逐渐规范的实训流程和考核方式,也强化了该专业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水平,符合当前旅游业对专业化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
在目前竞争日趋激烈的酒店市场,百川花园酒店的学院派风格逐渐显现,首先是高标准的服务质量正成为酒店的突出优势,对于普通星级酒店而言可能正面临人手短缺的困扰,服务质量的提升若是没有人员的保证是难以完成的;其次是不断创新的经营、管理和服务,百川花园酒店秉承“学院是旅游行业理论前沿的阵地,酒店是实践前沿的阵地”指导思想,积极地引进学院的教学成果,借鉴行业的先进经营、管理和服务经验,既使学生在试训过程中能够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而且这种不断的创新也赢得了顾客的认可,进而塑造出酒店的学院派风格,在配合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的各类接待任务中百川花园酒店给世界各地的宾客留下深刻印象。
三、结束语
在校园内建设四星级酒店为实训基地,这是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酒店运行和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所以探索合理有效的流程和制度是酒店运转的重要基础。文章以百川花园酒店为例,从酒店经营的视角详细剖析酒店运行机制, 百川花园酒店是建设在校园内的四星级酒店,其运行是完全独立自主的,且同普通星级酒店类似要保证经济收益,所以该酒店是在完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发展和成长,学生在这样的酒店参与实训是真实的酒店环境,再者突出的亮点就是酒店建章立制要完成参训学生的考核和辅导。这与已有诸多文献从职业教育的视角研究不同,也是对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有效补充,以期对酒店管理专业发展或者类似星级酒店建设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旅游教育年度2011》课题组,中国旅游教育年度报告(2011)[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第1版 ,2011年9月1日,1-25.
[2]于玥,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前厅服务实训室建设分析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9(2),144-145.
[3]王中利,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创新研究[J],北方经贸,2012(10),153-154.
[4]吴志伦,卢艳,基于共赢的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J],继续教育,2010,24(12),28-29.
[5]范恒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实践[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55-58.
[6]黄建伟,旅游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中文比较研究[J],旅游学刊,2009,24(2),87-91.
[7]法国酒店管理的教学特色及其借鉴意义[J],内江科技,2008,29(9),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