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团队建设工作计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学生社团是个人成长“催化剂”,推动自信心的树立,促进技校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
作为中职学校的一大组成部分,技工院校的学生群体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学生多数都是中考落榜学生,挫折感强,自卑心理严重,对集体活动的参与意识不强。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能促进技校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学生在社团活动的过程中能领悟自我、完善品格、树立信心,通过丰富自我体验,唤醒自我意识,从而推动综合素质的提高,带动技工院校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2]。
二、学生社团是课堂教学“延伸点”,推动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促进技校学生完善知识结构
杭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自2005年组建专业技能兴趣小组以来,师生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提高,技能竞赛成绩稳步提升。2013年有12名学生在省市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奖创出历年最好成绩。装潢兴趣小组11装潢班曹雪晨同学获得2013年浙江省技工院校技能大赛多媒体制作项目二等奖。数控加工兴趣小组高技11数控(1)班李聪华同学获得第九届全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车工项目第四名,并被授予“浙江省技术能手”称号;11数控1班级来晨同学获得2013年杭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师生技能大赛数控车工项目一等奖。机电兴趣小组先后协助专业课教师完成变频器调速系统电路安装实验台、T68型卧式铣床模拟板、电气控制与PLC基础实训装置等多套实习实训设备的开发,制作完成5套实习实训设备。机电、数控加工两个兴趣小组丰硕的专业技能成果,助力机电教研组于2012年被授予“杭州市青年文明号”称号,成为弘扬学校校园文化的一大推手。
三、学生社团是职场新人“练兵场”,推动正确职业观的形成,促进技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学校始终坚持“练就专业技能,培养从业能力”的社团发展思路,围绕学校专业特色,发展学生社团,形成专业建设、学生社团互促进、共发展局面[3]。一是发展生产型专业技能类社团。鼓励装潢、数控加工兴趣小组积极开展生产型实践活动,为学校引企入校建立生产型实训基地奠定坚实基础,皇巢广告和汉高数控两家企业为专业兴趣小组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性生产任务,社团成员在完成企业订单、从事实践性操作的过程中,锻炼了技能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兴趣小组进一步深化与企业的融合,畅通了学校人向职场人、技能人向职业人的转变。二是组建专业社会实践类社团。新建服装缝补、自行车修理等专业志愿者小分队,多次开展送服务进社区,4次受邀走进杭州市雷锋广场为群众送服务。学生在服务同时,进一步熟练专业技能,熟悉职业要求,积累社会经验。三是推动社团专业化发展。通过聘请来自企业的专业指导老师,鼓励学生参与社会专业活动,开拓学生视野,拓展就业途径[4]。
四、学生社团是道德情操“大炼炉”,推动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促进技校生身心健康
杭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坚持以“育一流技能人才,创一流技工学校”为发展目标,逐步形成“厚德尚能,文明奉献”的校园核心价值观,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格调高雅的社团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现自我、完善自我的大舞台,推动着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协作意识扎根校园[4]。
以志愿者为代表的社会实践类社团传播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组织师生开展“学雷锋”主题月活动,2年来(2012年-2013年,下同),1600余名师生参与雷锋精神宣传与践行活动,超过500人走进社区、敬老院、留守家庭,开展慰问、环保宣传、环境维护等绿色和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将公共自行车志愿服务项目带入校园,2年中,334名师生参与其中,累计服务2596小时,学校服务点被评为2013年公共自行车志愿服务项目示范点;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活动,组织师生参与无偿献血,2年中82名师生累计献血20850ml,24人登记成为造血干细胞捐赠志愿者,学校被评为2012年杭州市上城区潮鸣街道红十字先进工作先进单位,大爱奉献精神溶于校园文化。
篮球队、球社等体育类社团以竞技比赛活跃校园,营造进取拼搏气氛的同时,还通过友谊赛架起学校与兄弟院校的友谊之桥。与杭州汽车高级技工学校的篮球友谊赛已连续进行6学期,与浙江公路技师学院羽毛球社在2013年底起航。
在文艺类社团中,礼仪队先后参与2013浙江.杭州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浙江好人德行天下”、发现“最美浙江人”第三届浙江省道德模范表彰活动等省市大型活动,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为学校带来赞誉;模特队、舞蹈队引领着校园的流行风,丰富着同学们对美的正确理解、对艺术的鉴赏能力[5]。
专业技能类社团引导广大同学逐步接触前沿技术、先进工艺,通过实践锤炼技能,在校园中营造出技能赶超争先的进取氛围,激励师生在技能竞赛中不断创出佳绩。
参考文献
[1]何效先.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比较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2]沈楚.文化厚校:高职院校品牌塑造的路径选择[J].辽宁教育研究,2007(2).
篇2
在这几天的培训中我学到了,《外部环境建设》,《续期指标的经营与分析》,《会议经营》,《有效面访》,《中支业务督导与追踪》,《未收件管理》,《退保劝阻》,《利用基本法有效晋升与管理》,《团队建设与管理》,让我更加的了解续期工作是需要具备多方面能力和责任心的。
如果在工作中我们缺失任何一项技能,那么就不能有效的做好续期工作,失去续期部门应有的价值;另外《未收件管理》让我们学习到运用正确的管理流程,从而可以有效的进行保单回收,并提高指标上升。
公司的这一次培训,从培训的通关上就可以看出公司对培训是非常看重的,班主任及助教老师都做了很多准备,让我们在培训中充分感受到了公司对员工的负责的态度和良苦用心,让我们融为一体,在未来的工作中端正心态,加强技能,更加努力,自信。
回顾这几天来的课程培训的思路。一、是如何建设带领好一支团队。二、作为一个合格的续期管理者所要具备的能力。三、如何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首先《会议经营》、《团队建设与管理》,都是关注于团队的建设。会议经营中说到要建立团队文化、交流经验心得、实施辅导训练、检查计划落实情况、阶段总结、落实规章制度,才能管理建设好团队。早会是鼓舞士气,贯彻思想。夕会是安抚疗伤,明日计划。周例会是上周工作总结、下周工作计划、同时点评,研讨问题反馈及时处理。专题进行培训。品管会中要进行续期、合规等相关知识学习。短期要指标,长期要改善业务品质,提高续期指标。团队建设与管理中学到了角色与定位,我在团队中有何作用、我应该如何管理团队。合格的管理者要具备哪十大能力。学会团队管理,奖罚分明,制度和感情都要用。以后工作中要经常开会。
《续期指标的经营与分析》、《有效面访》、《中支业务督导与追踪》、《未收件管理》、《退保劝阻》、《利用基本法有效晋升与管理》都是作为一名合格的续期管理者所要具备的基础技能。
篇3
所谓团队是指具有共同的目标并为实现该目标而共同负责,成员之间相互分工又协作而形成的正式群体。具有目标明确,相互依存,分工合作,责任共担等特征。[1]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文件明确指出:“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2]由此可见,教学团队建设是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我们组建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团队,即“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依托该中心展开各项教改活动。
二、合理组建“研究中心”改革团队机构
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7年4月。“研究中心”由一位主任全权负责,并有一名秘书管理中心的日常事务。下设8个工作部门,分别是师资培训部、大学生英语学习网建设部、多媒体课件制作部、网络自主学习管理部、第二课堂活动部、教学方法研究部、试题库建设部、大学英语四、六级试题研究部。每个部门由一位组长全权负责,由组长再组建班子,责任到人;每个部门制订年度工作计划,按计划积极开展教改的各项活动。
三、“研究中心”改革团队的目标与原则
1.三个目标
“研究中心”改革团队的目标是:①改革旧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3]②构建网络学科平台,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③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大学英语教学与科研骨干教师队伍。
2.三个原则
“研究中心”改革团队的原则:
(1)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活动与学校发展规划相结合原则。学校的发展目标是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团队,外语系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任务的主要承担部门,因此外语系应主动实施各项教改工作,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改革模式。
(2)“研究中心”改革团队建设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原则。不断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水平是建设“研究中心”的核心内涵,依托该改革团队,我们制订教改的总体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开展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
(3)“研究中心”的建设和其成员的个体发展相结合原则。“研究中心”每位成员的个体发展是建设该改革团队的内在动力,只有当成员将个人发展目标与团队发展的共同目标融为一体,才能真正确保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四、“研究中心”改革团队开展的实践活动
1.改革教学模式,摸索改革经验。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其设置都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
根据《课程要求》精神,“研究中心”改革团队首先制订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总体规划和改革的进程表。根据“总体规划”,重新制订大学英语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同时制订出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我们创立了“333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充分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重视听说能力的训练,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333教学模式”是:3个级别,3种班别和3个模块。授课的形式是大中小班相结合,加强听力训练,安排学生到自主学习中心进行听力训练,其间有教师指导,课后教师进行网上答疑。 2.建立英语学习网,构筑英语学习平台。
为了加强英语学习资源的整合,以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英语网络学习资源,我们于2007年3月开始筹建我校大学生英语学习网。现在已开通运行。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目前设计开发了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相关的五个模块:大学英语改革,自主学习,第二课堂,英语在线和课件制作;用于信息、学习交流的两个模块:综合消息和图片中心;该学习网与学校外语系主页相链接。“研究中心”的多媒体课件制作部,网络自主学习管理部以及第二课堂活动部,充分利用大学生英语学习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各种知识提炼、加工和再创造的学习资源。
大学生英语学习网的建立实现了英语语言教学从教室走向校园的突破,通过我们的网络学习平台,使得整个校园成为英语语言学习的大课堂、大环境,为拓展我校大学生的英语知识面和加强文化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建立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培养机制
《课程要求》明确指出:“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学科长远发展的关键。学校应加强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工作,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同时要合理安排教师进行学术休假和进修,保证他们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根据《课程要求》的精神,“研究中心”的师资培训部,制订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对大学英语教师的培训活动。开展一帮一的“拜师结对”活动,“师徒”们按计划,定期相互听课,交流课堂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举办优秀教案比赛,在使教案书写规范化的同时,鼓励个性化及其创新性;举行35岁以下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帮助他们上好每堂课,站稳讲台;邀请外校专家来系教学和定期举行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交流讲座,提高全体大学英语教师的英语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我们每年还派一定名额的大学英语教师去国外或国内知名高校进修学习,这类学术休假和进修,使他们开阔了眼界,加强了对英语教学的认识和体会,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
4.以科研促教学,提高教学改革成效。
教学与科研是高等院校的中心工作与重要职能,“研究中心”这一教学改革团队不但要承担大学英语教学任务,还肩负着教学改革的科学研究重任;“研究中心”的各部门积极开展研究工作,主动抓住机遇,申报各类科研,特别是教改项目,旨在构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团队科学研究创新平台,从而获得群体科研效应;以科研促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加速大学英语的改革进程。
五、实行人性化的团队管理制度,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人性化管理与激励是团队运行的基本保证。“研究中心”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团队采用人性化管理制度,让每位成员都有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学校按年度下拨专项建设经费,“研究中心”再按照各部门的工作成效,定期发放活动经费,使各项工作有效和快节奏地开展。各部门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针对各部门制订的年度工作计划,“研究中心”全体成员共同讨论和修改,充分吸收集体的智慧,发扬团队协作精神,不倡导“孤军奋战”,最后,制订出较完善的工作计划。我们同样建立了奖励机制,因为激励是实现人性化
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来自精神和物质方面的激励可以起到激发团队的个体驱动和稳定团队的作用,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确保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4]
六、结束语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构建一支强有力的改革团队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的“研究中心”改革团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团队的建设还尚待完善。仍需改进之处有三:①完善团队建设机制,对改革团队全体成员进行动态管理;②加强对各部门工作的监督和阶段性检查;③加大各部门教改研究力度,找准科研方向,积极申报研究课题。
随着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新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挑战,“研究中心”改革团队的任务将更加艰巨,任重而道远,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其建设,充分发挥其团队精神,继续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使其成为一支实力雄厚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团队,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推向一个新台阶,最终提高我校大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分析.中国高等教育[J],2007(11):40~41
篇4
(一)提高校园使者团成员对团宗旨的认识程度
(二)加强校园使者团成员对团风和理念的理解
二、团队建设
团队建设是团队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作好团队建设将使团队更好更快的完成目标。加强团队建设,提高理论水平,提高校园使者的服务能力。
(一)完成校园使者团的纳新工作
为了让校园使者团注入更加旺盛的新鲜血液,培养和壮大校园使者团队伍,能够更有效的开展学生工作,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充分发挥“协助老师、服务同学”的作用,打造一支“思想的先锋者,行为的引领者,风气的塑造者”的优秀团队,以达到“营造一种气氛,塑造一部分人,影响一大批人“的目标,进行纳新。
(二)开展团队培训活动
团队培训不仅能促进团内成员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培养团队的后备力量,保持团队永续发展的生命力。为了使团内成员很快进入校园使者团的工作轨道并提高其综合素质及其工作能力,我们将进行系列的培训活动,包括公文写作、电脑操作、礼仪等,将校园使者团打造成精英团队。
三、品牌活动
一个团队的发展,离不开品牌活动的支撑。新学期,我们将继续开展感恩节活动。同时,建立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博客、qq群、信箱等形式与学生形成互动,及时有效的收集信息,并将有益信息进行传播。
篇5
关键词 :创新;团队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C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1.004
作者简介:余建年(1953-),女,原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现任教于武汉东湖学院管理学院管理,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张焱(1962-),女,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导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收稿日期:2015-11-07
基于团队建设课题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特点,本文通过对4家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创新活动的人员访谈,对创新活动中的团队建设进行了探讨。其中M公司为美国一家中型IT企业,受访者是该公司研发部高级工程师;J公司是武汉一家中型电子产品公司,受访者为该公司高级营销主管;H公司是一家著名IT公司在武汉的分公司,受访者为研发部工程师;W公司是某大学教师创办的电子类企业,受访者是该公司的创始人。访谈时间持续了约一年,访谈后对企业创新活动中的团队建设问题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本论文并不对几位受访者的调查资料一一进行介绍,而是集中于调查结果的归纳和总结,侧重分析创新活动中团队成员包括团队领导的行为表现和互动特征及问题,提出解决创新活动中团队建设问题的对策。
1 创新活动中团队成员互动的特点和问题
1.1 创新目标认同
不论是创业企业的创新,还是形成企业的创新,都存在着团队成员对创新目标的认同问题。受访的4家企业人员无一例外地肯定创新目标认同的重要,并提供了认同问题的各种表现。访谈信息表明,创新目标的认同问题包括:①对创新目标的可靠性成功性的质疑(创新目标的技术可能性,市场化可能性等);②创新活动的财务成本费用的抱怨(过多导致其他企业经营活动经费的挤压,过少创新任务无法完成等);③对创新活动的管理方法方式的抵制(绩效考评的短期性和创新工作及创新效益的长期性矛盾,创新团队之间的竞争性关系管理);④对人力投入创新活动的风险控制的不认同(长期人力资本投入的回报可能性的怀疑)等。虽然怀疑一切是创新活动的精神主旨,但团队成员对任务目标的怀疑,会大大销融团队的执行力,导致创新目标的延迟、夭折和失败。
团队成员对创新目标的认同和以下三点相关: 一是对团队领导的信任,成员信任度是对创新目标的认同的基础。成员信任来源于对团队领导的能力水平和创新成功可能性的认可,尤其是团队领导已经有了成功案例的团队中,团队成员对创新目标的认同度最高。二是团队成员的团队地位。如果成员和团队领导的学术水平,经验知识,能力水平靠近,则信任度可能较低,相反当二者之间的差距较大时,成员对领导的信赖较高,从而导致对创新目标的认同度较高。此外团队成员在团队中的地位也会影响对目标的认同,在团队中地位较高的成员往往具有较多的质疑取向和质疑特权。三是团队领导的说服能力。当团队领导的说服能力较为强大时,团队成员对目标的认同也较高,反之则低。
1.2 团队成员能力差异导致的矛盾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是创新团队任务完成的矛盾焦点,4家企业受访人员调查材料均显示,“猪一样”的队友影响了创新工作的按时完成。
创新团队的工作大多以“部分之和”的形式展开,多人或多部门的合作是任务完成的保证。团队工作流程的上下游,创新项目的协同部分,相互牵制,互为因果,团队成员的工作绩效,受到其他成员的影响很大。这些影响因子包括创新团队成员的能力水平、能力偏好、工作特点、工作态度等,如果不能很好地认知和控制团队成员的差异,就会使创新工作的合作大打折扣,导致创新任务的进程缓慢,创新工作质量不高,降低了创新工作的效益效率。突出表现是当工作任务的最后期限(deadline)到来时候,创新总体计划由于个别成员能力低下致使团队无法完成任务。
1.3 团队领导的角色扮演
创新活动是创新活动领导者带领团队成员完成任务的过程,领导的作用甚大。在创新活动中,领导的角色不明是团队建设的负面因子。
经理角色理论(明茨博格,1973)指出了领导者在团队活动中应扮演的的角色风格,包括人际角色、信息者角色、决策者角色,这三大角色体现了创新活动中的团队领导的管理职能。领导者的人际角色,表现为履行组织象征性的头脑角色,履行组织法律和社会义务,激励指导下属,保持外部接触和向成员提供帮助及信息的能力。信息者角色的表现为,领导者应是组织的信息枢纽,能从外部和下属获取信息传输给其他组织成员;具有及时向外组织计划、政策、行动和结果的信息的能力,是本行业的专家和创新者。决策者角色则充分体现领导者从组织和环境中寻找机会制定创新计划的能力,尤其是当创新活动面对巨大突然的混乱时具有负责采取正确行动的能力,以及为创新团队制定工作日程、寻求权威帮助、从事预算和资源分配、为下属制定工作计划等能力。
访谈材料表明, 这4家企业中 M公司的领导在管理上角色最为清晰, 其研发团队成员在工作任务的完成中能够强烈感受到组织的支持和控制。而H公司的领导则表现最为模糊, 造成团队建设阶段不明、 群策不动、 情绪不顺和冲突频发, 调查表明, 团队领导的角色越模糊,负面行为越多,对创新越不利。
1.4 创新活动中团队情绪问题
情绪是个体或团体需求是否能得到满足的内心体验,并引起相应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表现。创新活动的情绪表现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体在创新活动中的压力反应;另一类是团队创新气氛。创新活动中,工作者的心境会影响团队创新活动的行为。创新活动情绪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三个层次:心境、热情与激情。
积极情绪是创新成功的伴随物,也是创新持续进行的保证。积极情绪产生来源首先是个人能力和任务的匹配所带来的自信;其次是对创新活动的探索愉悦,以及个体得到团队领导的认同的自豪,三者构成了创新活动成员的满意感.
消极情绪则来自于对创新工作的厌恶,或来源于创新工作的压力.其中压力是创新活动中最典型的消极情绪来源。压力是个体对影响自身利益的挑战和威胁所作出的适应性情绪反应,适度压力可以激励员工的努力程度,而过度压力则可以造成个体的反应衰竭,降低创新能力。
情绪强度的层次和创新的成效也有一定相关,创新是人脑对大量信息的处理过程,需要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心境在创新活动的大部分时间是保证任务完成的工作情绪反应。而激情可能不利于创新工作的完成。
访谈者都表示,创新活动中团队气氛对创新活动的影响很大。团队领导者的积极鼓励和暗示,成员之间积极的人际交往和正面情绪的表达,是形成良好的团队情绪氛围的基础,为成员的创新活动和团队合作提供了保证。
2 创新活动中的团队建设路径
通过对4家企业受访人员的访谈, 笔者对创新活动中的团队建设的特征和问题有了大致了解。创新活动的团队建设路径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2.1 强化团队成员的认知、行为和情绪管理
创新活动中团队成员的行为受到三种特性因素影响,首先是认知,即全体成员对创新目标的认识与认同,认知管理是团队对成员思想上的指导和组织,是对未来创新活动的预备,具有导向作用。其次,为保证团队成员在创新行为上的高效率和可靠性,应做好团队成员的筛选工作,避免“猪一样”的队友出现,降低了团队创新的效率效益。除了能力以外,团队成员是否具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意愿也是重要筛选标准。第三,保持团队活动的积极情绪,提供正面积极的工作场所氛围,其中,领导的情绪表达是保持团队正面情绪的重要基础。团队建设正是通过这三个要素,影响团队成员的行为,从而影响力创新活动的运作和结果。
2.2 发挥团队领导在创新活动中的特殊作用
团队领导分为创新活动的创意提出者和创新活动的管理者。前者对创新活动的整体完成负有最直接的责任并具有完成任务最大的热情。在4家企业中,WANG公司的受访者即是这一类型。身兼大学教师和公司创始人双重身份,他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体力,但一直感到力不从心。团队建设问题时常困扰他。通过访谈,他明确了创新活动团队领导者的角色,即自己既是公司技术创意者和创意产品市场化的完成者,更是企业管理者和团队建设的领导者。其他3家企业的受访者则属于第二类,即创新团队的管理者的行为。不论是第一类还是第二类领导者,从团队建设角度,都应体现出人际角色、信息者角色和决策者角色的特征,通过鲜明的管理职能活动完成创新任务。
3 结语
本文通过4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从事创新活动的人员访谈,总结了企业创新活动中团队建设的特点,分析了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具体而言,首先,创新从本质上必须通过团队活动得以完成,因此团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在创新活动中,成员对创新目标的认同,团队成员的能力素质,团队领导、团队的情绪氛围对团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创新活动的领导者分为两类, 即创意提出者和创新项目管理者, 他们在创新活动中都应通过人际、 信息和决策者的领导角色扮演, 履行创新活动的团队管理职能。
本文的局限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本文的研究只基于4家高新企业受访人员的访谈, 有待于大样本的检验; 二是访谈资料的获得是基于受访者自己的陈述, 可能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三是对影响团队建设的因子之间的关系、 动态的反应缺乏分析阐述, 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 徐璞,戴昌钧.企业内知识创新活动的过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3)
篇6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4―2020年)》中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北京将以世界城市为目标建设现代国际城市,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为餐饮行业培养烹饪专业技术人才,是烹饪专业教师的责任。作为我院的品牌特色专业――烹饪专业,虽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但同样承载着历史的重任。
职业院校的发展靠专业的建设,专业的建设靠既要懂得教育教学理论,又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而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恰恰为我们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创设了学习的空间,营造了发展的环境。
在此环境下烹饪专业创新团队孕育而生,三年来烹饪专业创新团队也伴随着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开展而成长。
二、不断更新理念,明确发展目标
1.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理念
我们组织团队成员认真研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等文件。通过学习团队成员认为烹饪专业创新团队应是学院专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之一,深知学院品牌靠专业打造,专业品牌靠一支坚实的教师队伍支撑。学院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取决于骨干专业的特色与水平和骨干教师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团队的凝聚力、积极进取的精神及应对变化的创新能力。
通过三年的团队工作,团队的成员认为学院要发展,没有一支理念先进超前、教学基本功和专业技能本领过硬、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结构合理、协同合作的专业团队是不行的。烹饪专业创新团队的建设本着“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主导思想,秉承“品质承载责任,创新引领未来”的理念开展工作。
烹饪专业创新团队成员在认真学习、统一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学习和专家的引领不断更新现代教育教学理念。
2.找出差距,明确发展目标
团队成立之初,团队成员通过认真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使大家清楚地认识到目前团队整体和成员个体的状况,还不能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求,不能满足高技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化的要求;不能适应以工作过程导向为核心的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不能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不能适应社会培训、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尽快提升团队教师综合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技术培训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等。
为此,烹饪专业创新团队在成立初期首先确定了创新团队总体发展目标,即建设一支适应新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的双师型、科研型、创新型、实用型专业团队。以提升并促进骨干特色专业团队的教育教学质量,使烹饪专业最终能够成为北京市职业院校的示范专业。
结合总体目标及烹饪专业未来发展规划和专业实际情况,根据烹饪专业实际的工作情况和经验,调整了团队建设的具体工作目标和工作进程,设定了团队成员个人成长发展目标。以探索职业院校专业创新团队的基本模式,形成并完善教师成长机制,进而提高专业团队对行业动态、企业需求及职教发展的适应能力。提高团队在专业课程开发、教学改革、教科研等方面的创新能力。
通过学习讨论,团队成员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大家认为团队建设是团队整体和成员个体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团队成员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的基础上,按照计划开展工作,团队的成长按照科学发展的规律前行。
三、完善团队建设,拓展培训空间
1.探寻完善团队建设模式
烹饪专业创新团队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关怀和帮助。我院各级领导对团队工作也高度重视,成立了团队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专人专项负责本项目,为烹饪专业创新团队提供了人力、财力和物力的保障,为团队成员的成长提供了宽松的发展空间,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自团队成立之初搭建了团队组织机构,形成了一支由团队带头人、团队核心成员及骨干成员构建的烹饪专业创新团队,形成了专家指导、团队负责人带领、核心成员带动、骨干成员参与的工作模式。根据教委关于团队建设的要求,结合我院的规章管理制度,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团队的相关制度,使团队建设有章可循,持续发展,团队工作初步形成了团队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团队活动做到了“有计划、有方案、有组织、有检查、有落实、有记录、有成果”。从每一次活动的策划方案、会场的布置、会议资料准备、会议安排,到活动方案的实施、相关活动过程性材料档案的留存等,做到专人负责,无论是纸质版的,还是电子版的资料管理都日趋规范。
团队遵循以人为本、团队协作、专家引领,不断优化团队模式,建立管理与激励、自主发展与团队创新的成长机制。支持教师个性发展的需求,关注团队成员每一位教师个性化成长及学习的需求,根据每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和特点,制定出培训计划,挖掘个人潜能,完善个人目标,实现个人价值,以此提升团队整体的综合实力。
在团队工作中,按照预期的工作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团队的每个成员对专业创新团队建设内涵、目标理解的逐步深化,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注重提高自身整体素质的提升,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高。积极探寻着适合烹饪专业创新团队建设的模式,较之2008年团队初创期,在团队建设、团队管理、成员发展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2.拓展团队培训交流空间
工作中团队正确处理协调好团队活动与教学、教研的关系,解决本职工作与团队工作的矛盾,协调团队工作与日常工作间的关系。认真做好常规工作,并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了不同类型、丰富多彩的活动,包含国内的职业院校和企业的访谈与考察、职教理论与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教育研究与研讨等多种形式,使团队成员愿意参与到团队建设中来。
(1)加强外界交流汲取新知。尽管团队成员的教育教学任务繁重,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对自身素质提高的愿望强烈。大家利用工余时间“走出去、请进来”采取灵活多样的交流学习形式:聘请职教专家指导、邀请其他团队介绍经验、团队成员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结合、小组交流、与本市及外埠院校的交流等。使团队与团队间(我院烹饪专业创新团队与服装设计工艺专业创新团队的交流活动、延庆第一职业高中烹饪专业的参观学习活动、北京市商业学校餐饮服务专业创新团队的交流活动、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数控专业创新团队的交流活动等)、团队成员间得到了有效的沟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团队成员先后走访了兄弟职业院校的烹饪专业、烘焙专业、食品分析专业。参观专业实训室、产教结合的实训基地,聘请职教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观摩专业课等。吸取借鉴他们的办学理念、教学方法等,融入团队的建设和专业发展,教师在此过程中大大提高了课程开发能力。
组织团队成员观摩全国烹饪大赛、中西合璧菜肴烹饪大赛及全国职业院校烹饪专业技能大赛的现场,近距离地接触感受到行业及职业院校烹饪专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
我们结合团队预期目标,先后对我市及外埠的30余家著名餐饮企业和餐饮市场进行社会实践、调研和采风,考察不同类型的餐饮企业近百余家,与30余位行业专家、餐饮企业的管理者进行访谈,了解餐饮行业的发展趋势,接触不同流行菜式的前沿动态。开阔了团队成员的视野,拓展了教学的思路,丰富并充实了教学内容。
团队还与行业协会紧密接触和交流,参加行业协会组织的交流活动,积极参与企业实践,获取更多的信息。为部分餐饮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为企业的技术革新与菜品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对餐饮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了解到餐饮行业新原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法、新品种等,并将调研信息及成果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丰富了烹饪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行业岗位需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业务进修提升教师素质。通过北京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的督导,为我们提供了持续学习和提升的良好平台。团队先后有百余人次,参加由了市教委职成所组织的专题讲座、团队聘请专家的主题报告和讲座(累计近千余课时)。进而吸纳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新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先进的团队建设经验,以提高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设计能力与教科研水平。
期间有23人次参加了烹饪专业的技能培训(中式烹调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员、裁判员、职业技能竞赛赛务人员裁判员等培训并获取证书),通过培训、学习使团队整体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组织团队成员参加了“分子美食”、“中西合璧菜肴”、“大董意境菜”的培训与进修。邀请中国烹饪大师、全国烹饪大赛金牌获得者,进行热菜、食品雕刻技艺展示,与烹饪大师面对面的交流。聘请《中国食品》总编作“中国餐饮发展趋势及菜肴流行趋势”的主题报告。
参训的团队成员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同时也将获取的最新信息补充到专业课的教学中,传授给学生使他们得到教材以外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3)探究专业课程改革模式。团队成员通过参加由北京市职成所组织的课程改革系列讲座,先后听取了德国专家、北京市教师培训基地及专业创新团队的课程改革专题报告和经验介绍。团队成员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及烹饪专业团队的具体情况,积极参与学校烹饪专业的课程改革工作,以烹饪专业高技班为切入点尝试着进行试点改革,探究新的教学及考核评价模式,编写校本教材。依据行业发展的需求,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团队成员探寻适宜新时期课改教学需要,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3.工作监测评价持续改进
专业创新团队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激励与自我约束的机制。团队建设总体目标是专业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团队建设的评价,应当建立在以内部评价为主、外部评价为辅的基础上。通过自我评价,共同分析影响团队建设和成员发展的因素,进而形成共识,明确发展目标和工作措施,提高团队的凝聚力,激发前进的动力,不断取得进步。
烹饪专业创新团队先后采用授权评估工具(empower evaluation tool,EE-tool),对团队进行了阶段性评估(初期、中期内部评价),其目的是进一步自我审视团队建设项目目标的明确性和可行性、项目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团队建设机制的有效性、团队与外界交流的广泛性、团队发展的可持续性、团队在学习方面的前瞻性。内部评价过程中查找团队在建设初期、中期存在的问题,团队核心成员及骨干成员(利益相关者)在陈述、讨论及争议过程中增进了解、达成共识,明确目标、确定改进措施。
四、成果初现端倪,影响示范推广
1.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初显
三年来烹饪专业创新团队成员先后承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组织的《技师学院、高级技校、技工学校专业目录》的部级课题研究工作,并通过专家的终审。完成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式烹调技艺》的修订工作。参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的《技能人才职业导向式培训模式标准研究》课题开发工作。完成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的《北京市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实施指南》、《北京市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讲义》的编写工作。编写了北京市中式烹调师(技师、高级技师)论文评析讲义等。
团队成员还参加全国商业教育学会商专委组织的“教案、课件、说课稿”比赛,2人获得一等奖、2人获得二等奖、8人获得三等奖。团队核心成员参加了全国技工学校教育学会商贸分会组织的烹饪专业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得了一等奖。还参与了中国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会组织的全国技工院校课件评比,并获得三等奖。通过比赛学习了其他学校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团队核心成员影响骨干成员和带动烹饪专业教师,完成了常规学院教学、课改及教科研任务,达到团队预期的目标。
2.影响示范推广团队模式
在团队建设中体现了一个团队从无到有,从创建到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是一个以建设创新精神和团队整体实力为核心,以形成团队有效建设模式为导向的项目建设过程,更是一个促进专业教师素质提升,形成一种可规划、可操作、可示范团队建设模式的学习提升过程。
在团队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每位团队成员伴随着烹饪专业创新团队的建设和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成长。每位团队成员的师德修养、教学能力、专业技能水平、教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了逐步提升,形成了一支“协作、学习、创新”的高素质烹饪专业教师团队,正在为学院的发展和专业的成长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期间团队的核心成员还担负着北京市烹饪专业教师培训学校的工作,通过培训交流活动,影响带动着其他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在培训学校的工作中,不仅锻炼了团队成员,也使团队成员获取到更多、更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仅宣传了团队,同时也增进了团队的凝聚力。团队的培养模式,对其他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起到了影响和示范作用。
构建团队建设有效模式,逐渐推广团队建设模式,逐步形成团队建设经验。烹饪专业创新团队工作的开展,在我院形成了以点代面的辐射作用,形成了可测量、可示范的团队建设基本模式,影响带动着我院其他专业的长足发展,对我院的整体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服务分院的休闲体育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等相继借鉴此模式开展课改和教科研活动,轻工分院的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在2009年也正式成为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工程的专业创新团队之一。
五、持续发展创新,再塑特色品牌
篇7
1、明确制定集团年度计划、全面合理工作布局、层层分解落实;
2、用业务流程体系进行工作规范、过程跟踪、督导培训与工作调整;
3、用进度管理表单进行执行力、效率和目标管控;
4、用质量管控体系进行工作质量管理、客户服务满意度和信任度、与经营思路调控;
5、核心团队建设,加强职业规划、建立晋升机制;
6、加强企业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素养与能力 ;
7、企业文化建设,实现团队向心力、凝聚力培育和团队满意度与信任度提升;
8、明确各岗位责、权、利,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二、目标分解:
(一)六月份目标:
1、协助人力资源部明确岗位职责,制定岗位说明书;
2、跟踪新流程的实施进展;
3、加强与赛普咨询公司的沟通,解决遇到的困难,建立计划管理体系;
(二)第三季度目标:
1、根据上半年集团公司整体的经营情况对各部门进行绩效指标评估,修订各部门经营指标的考评值,使其与公司整体经营保持同步。同时将不合理、不可控的现象进行修订;
2、对公司在开发项目进行项目里程碑节点制定,与赛普沟通,建立固定模版;
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格式 工作计划写作 周工作计划 月工作计划 季度工作计划
3、按计划推进《组织管理手册》、《组织权责管理手册》的实施,并对各部门推行过程进行跟踪与监督;
4、在制度建设与流程优化方面,对跨部门业务流程中存在的争议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解决流程中存在的交叉、盲区等问题;
5、提升公司网络信息服务水平,强化监督功能;
6、企业信息安全建设,以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管理为原则,建立起符合公司实际需求的网络安全架构体系。保障ERP系统与未来OA系统的数据安全与资源共享。
(三)第四季度目标:
1、10月份开始协助财务管理中心进行集团资源盘点,包括对行政管理费用、各分公司运营费用等进行盘点、评估;
2、构建制定运营中心年度经营管理预算方案;
3、完成集团公司201X年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
4、组织制定集团公司201X年整体发展规划;
5、依据201X年各分公司绩效指标、财务成本核算,组织各分公司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
篇8
人才团队是以专业人才为引领,目标明确,结构合理,能完成预定的任务,适应人才培养的平台。人才团队不是简单的人才组合,也不是工作中形成的人才群体,人才团队是为了实现技术提升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人才个体组成的,具有团队愿景和目标的正式组织。目前各单位成立的各种“攻关小组”、“技师协会”、“专业人才工作室”,等等,都是人才团队的不同表现形式。人才团队根据工作目标的不同,可以分为“创新型”团队、“帮带型”团队和“学习型”团队。“创新型”团队是以开展发明创造为主要目的;“帮带型”团队主要是以“导师带徒”等形式,通过专业人才的引领,快速培养一批人才后备力量;“学习型”团队是通过互帮互学等整体学习活动,培育团队精神,提高团队整体的系统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这三种团队并非严格区分,常常是综合在一起的,根据一个时期工作重点的不同,可能还要互相转换。建设人才团队,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建设人才团队,可以通过高端引领、整体开发,发挥团队力量,快速提升专业素质,集中优势力量解决制约社区发展的技术难题。
第二,建设人才团队,可以在集体攻关的过程中,通过拔尖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发现和培养一批人才后备力量。
第三,建设人才团队,可以通过团队的目标导向,避免人才个体的盲目发展,造成智力浪费。
二、人才团队与工作团队的联系与区别
现在企业越来越重视团队建设,一支充满团队精神的团队创造的绩效是普通工作群体所不能比拟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接触更多的是工作团队。工作团队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工作目标。人才团队是工作团队的一部分,人才团队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技术的提升促进企业总目标的实现,或者说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总目标。
人才团队与工作团队一样,具有同样的基本要素,即:
第一,都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愿景。
第二,都是由一定数量的技能互补的人员组成。人员数量的多少,人员素质的构成,与工作任务的实际需要有关。
第三,团队及成员均要有明确的定位。团队定位准确了,团队才具有存在的必要,成员定位准确了,才不会产生角色冲突。
第四,都具备计划性。团队为了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必须制定战略规划和具体的工作计划。
第五,具有协作型。团队成员除了需要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之外,同时还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工作的能力。
人才团队与普通工作团队又有区别:
第一,目标不同。普通工作团队是为了完成企业的总目标,人才团队往往是企业总目标的一部分,其工作重心是解决企业关键技术问题,人才团队更注重在企业完成总目标中的引领作用。
第二,人员构成不同。普通工作团队人员包括完成工作目标的各类人员,包括企业领导、党群工作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操作人员,缺一不可。而人才团队的构成是企业中某一行业或某一专业的人才,其成员是该专业或行业具备一定素质的人才,人才团队只是企业中的一部分人员。
第三,存在的基础不同。普通工作团队伴随着企业的成立而诞生,伴随着企业的消亡而解散。人才团队则不然,当人才团队的工作任务完成,或者关键人才的流失,导致团队无法开展工作,人才团队可以随时解散。
第四,管理机制不同。普通工作团队管理对象一般为同一单位的职工,其管理制度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其目的是完成工作总目标。人才团队是完成企业某一专业方面的技术问题,往往是有不同单位人员抽调而成,管理体制和机制要符合人才成长规律,侧重于提高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完成技术提升的目标,相比普通工作团队,管理弹性要大一些。
三、建设高绩效人才团队
建设人才团队不是简单地成立一个组织那么简单,必须系统规划,统筹措施,才能达到建设人才团队的目的。
篇9
虽然本人上任不是多久,接触这份事业也不是很长,但也不足以可忽略所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来自于客人投诉和反馈意见部门自查,问题之明显,整改之必要,主要体现反映以下几条:
1、客服意识不强,客史档案的不健全。
2、成本控制的力度不大,绩效管理尚未到位。
3、业务人员的水平与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4、硬件改造、设备维保力度不够,进度太慢。
5、满足现状的大有人在
6、设施设备不尽完善。
反复出现的问题有:有些岗位员工,仪容仪表不整洁,礼节礼貌不主动,接待服务不周到,处理应变不灵活。此外,清洁卫生不仔细,设备维修不及时等,也影响着整体的服务质量。
新年工作发展总结计划:
一、铸造团队精神,强化整合意识
团队建设是自管理有效沟通的重要组织形式,以团队合作精神作为团队建设基础,以及时快速沟通作为团队建设渠道合作观念的培养,带头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积极营造精诚团结的合作氛围,坚决反对“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工作态度,彻底消除“各自为政、不闻不问”的工作现象。
二、在细微服务上下功夫着力塑造优良的服务
作好日常经营的同时,深入挖掘服务细节,全面提升服务档次,以客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牢记“用心做事,真情服务,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宗旨,视客人为上帝,牢记‘客人永远是对的’观念,突出个性化和细微化服务,让客人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服务特色。
篇10
2、成本控制的力度不大,绩效管理尚未到位。
3、业务人员的水平与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4、硬件改造、设备维保力度不够,进度太慢。
5、满足现状的大有人在
6、设施设备不尽完善。
反复出现的问题有:有些岗位员工,仪容仪表不整洁,礼节礼貌不主动,接待服务不周到,处理应变不灵活。此外,清洁卫生不仔细,设备维修不及时等,也影响着整体的服务质量。
新年工作发展总结计划:
一、铸造团队精神,强化整合意识
团队建设是自管理有效沟通的重要组织形式,以团队合作精神作为团队建设基础,以及时快速沟通作为团队建设渠道合作观念的培养,带头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积极营造精诚团结的合作氛围,坚决反对“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工作态度,彻底消除“各自为政、不闻不问”的工作现象。
二、在细微服务上下功夫 着力塑造优良的服务
作好日常经营的同时,深入挖掘服务细节,全面提升服务档次,以客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牢记“用心做事,真情服务,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宗旨,视客人为上帝,牢记‘客人永远是对的’观念,突出个性化和细微化服务,让客人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服务特色。
篇11
(一)以专业核心课程构建为平台,搭建教学团队的框架结构
1.实施电气专业核心课程制度。
在原有的培养方案中,电气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课和专业选修课的门数超过25门,目前急切需要构建的专业核心课程是要对原有课程知识体系进行重组。电气专业的核心课程应满足关联性、整体性和独立性原则。在电气专业众多主干课程中,电路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之间承启关系清晰,内在联系紧密,同时又各自形成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比较适宜作为电气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确定电气专业核心课程门数及课程名称之后,教学团队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挑选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且教学经验丰富、师德高尚的教师担任专业核心课程负责人。同时,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的网络化建设,提高课程教学的现代化水平。本教学团队的成员承担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均须建设网上教学平台,丰富核心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建立优质的网上试题库和教研成果共享资料库,采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讲授。为了能更好地解决学生答疑困难,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不但每周进行定时定点答疑,均会使用E-mail、QQ、博客等网络平台答疑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的构架。
建设好专业核心课程,关键在于建设优秀的教学团队,而优秀的教学团队又必须具备稳定的构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建设的总体构架是“所在二级学院主管、团队负责人总管、团队责任教师具体负责”的三级管理体制,三级之间分工明确,有机协调。二级学院负责从体制与机制上为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保障,是教学团队的指导者、支持者和服务者,而不是发号令者。教学团队负责人统管团队的各项事务,在教学模式改革、团队工作计划制订、团队成员组成、内部经费使用、考核与评价成员等方面均应有相当的自。在团队领导上,选择合适的团队负责人对建设好团队十分重要。团队负责人应善于开拓创新,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以便在沟通、协调与尊重的基础上为团队建设提供组织与服务。根据电气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需要,教学团队对各门核心课程均应设置一个责任教师岗位,下设2~3个中青年主讲教师岗位,责任教师和主讲教师可兼任。教学团队的建设应形成以研究生(硕士、博士)学历为主力、中青年教师为重心、中高级职称教师为主体的团队结构。在教学团队的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引进电气类企业有知名度的高级工程师加入到团队中来,作为团队和企业沟通的桥梁,为践行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的办学理念夯实基础;成立由专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研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开发教学项目和项目课程,将企业的人才需求引入到培养方案中。
(二)以实行教学实施大纲为契机,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
以前实行的教学大纲主要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教学内容指导性文件,被视为一种教学辅助文件。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无法看到教师编写的教学大纲,不能充分理解所学课程的概貌,不能充分了解教师讲课的重点和进度,这导致教学大纲与教师教学脱节、与学生学习脱节。而课程实施大纲详细地描述相关课程的目的、任务、要求、进度安排、评分标准等。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要求团队教师必须撰写所上课程的教学实施大纲,在撰写过程中对课程整体进行一次再把握,对整个教学流程做到心中有数,对相关重难点能思虑透彻。为了学生在选课时可以用作参考和做上课准备,教师需要将电子课程实施大纲,上传到教学资料共享平台,与学生共享。在教学中严格按照课程实施大纲组织教学,每一轮授课结束以后,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及时发现问题,不断修订更新,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水平。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团队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善于综合,正确思辨,勤于实践。
(三)大力培养青年教师
在教学方面,团队应大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定经验丰富、治学严谨的老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传、帮、带”,实行一对一的指导,指导青年教师的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着力夯实青年教师的理论基础,掌握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团队把青年教师培养与管理纳入团队工作的议事日程,围绕学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落实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培养措施。让青年教师进实验室,协助指导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工作,要求青年教师与学生一样完成实验和课程设计的全部实践内容,增加实践指导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要求青年教师听老教师全程授课,在经过集体备课、逐章试讲、严格评议后才能独立授课。对青年教师的授课情况定期旁听和评议,了解他们的课堂授课情况,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研究改进教学方法的途径,提出建议和意见。在科研方面,教学团队要努力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好的科研环境,在申报、争取各类科研课题时及时提供信息,并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组织有丰富科研经历的教授、副教授从各方面,如科研选题、项目申报和论文指导等,负责对青年教师的科研指导。
(四)坚持“工学一体化”,为培养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做贡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具有强弱电相结合、电工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系统工程与控制技术相结合的特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的建设,应遵循专业特点,根据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气工程高级人才的需求,坚持工程应用与理论教学一体化的理念,培养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与生产实践一线的结合,更加重视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为此,在学校多项措施与政策的帮助下,教学团队教师应积极展开与企业的合作,加强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应用相结合,积极联系企业共建校内实践基地。团队教师与企业工程师一起,根据企业生产的最新需求,设计和引进包括供电、测量、微机保护屏、无线温湿度监控系统等一系列实验装置,建设和完善校内电工实习和专业综合实验基地。学生可在这个实验平台上充分动手实践,模拟工业现场运行,选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这种模式可以做到教学实验与工业现场的高度逼真,弥补生产现场不能进行运行操作和安装接线的缺陷,使学生达到解决教学实验问题如同处理工程问题一样的效果。
(五)加强教学团队科研和教改能力,促进教改和科研项目与教学的结合
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依托硕士点、省重点实验室,积极申报教学、科研课题,撰写教学、科研论文,以科研促教学。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教学环境等内容开展相关教学项目改革研究,促进教学研究成果转化。通过科研项目和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实验室等,积极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的转化,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工作,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以申报国家级、省级、院级教改项目为契机,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大纲撰写及课改热点、难点问题,引导教师积极申报和承担各级教改科研课题、质量工程等科研项目,让教师边实践、边研究、边改进,以科研形式开展教学工作,促进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的提高。
(六)建立团队建设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团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制订教师培养计划。根据教学和课程建设需要,为各位教师量体裁衣,制订教师培养计划。同时,将教师培养计划和激励措施联系起来,积极努力工作、表现突出的教师有机会获得去国内外培训的学习机会,在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的教师,将获得团队经费奖励等,有效调动团队教师参与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的积极性。
2.建立团队定期教学活动制度。为了加强团队教师间的教学经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团队应按照教学活动制度定期积极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要求团队教师积极参加。
3.建立团队教师集体备课制度。两位以上教师教授同一课程要求必须进行集体备课,由各备课组长负责。集体备课的形式多样,每门课程都应有集体备课教案,各授课教师根据各班级的实际情况修改成个人备课教案。
4.完善兼职教师管理规定,制度上确保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工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篇12
一、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分析
(一)教学团队建设必须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重要目标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因此对高职教师的要求除了要具有教师的基本素质和道德素养外,还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1]。然而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基础较弱等原因,导致当前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中呈现高学历、高级职称比例偏低,缺乏高素质的团队负责人,团队结构不合理,中青年骨干教师比例偏低,专兼比例不合理,教师来源单一,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缺乏等问题[2][3][4]。
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高职院校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中强化教师的专业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决定了高职教师素质要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应随着行业、产业发展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因此,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必须将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作为重要目标,通过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开发教学资源,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
(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高等职业院校中由少数技能互补、愿意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分工明确、相互承担责任的教师组成的正式群体[5]。这一群体有着共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改革目标,通过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交流平台和合作机制,青年教师可以得到教学经验丰富、师德高尚的老教师帮助,从而在专业上迅速成长;年长教师可以高效获取相关专业研究的前沿动态,使潜在、优质的教学资源得以放大;学校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校企对话”,既能使专业教师跟踪行业最新发展动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能使企业教师深刻理解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掌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三)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是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团队工作模式中,由不同学术背景与心智模式的团队成员相互协作与配合,互相信任,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年龄、知识结构和风格上做到优势互补,在专业成长上互进,在困境面前互助,从而达成团队的共同愿景。教师之间的对话、研讨和技能互助不仅成为教师获得教学信息和灵感的巨大源泉,而且还能促进教师创造力的发展。教师之间榜样的力量同样对教师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可以加速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共生效应,即个体与个体或个体与群体间相互依存、相互鼓励的社会心理现象[6]。因此,教学团队的形式可以发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改善教师的专业心境、激发教师的专业精神、稳固教师的专业信念、增加教师的专业自。教学团队建设能提升教师本体性知识和能力,也能提升教师条件性知识和能力,并能将二者有机结合[7]。
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策略与实践
(一)以团队理论指导教学团队组成
按照组织行为学团队建设的理论,团队建设要确定团队规模、完善成员技能、分配成员角色、树立共同目标、明确领导与结构、建立绩效评估与激励体系,培养相互信任精神。
遴选团队带头人是教学团队建设的核心要素。教学团队带头人应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娴熟的教学技巧,具有团结协作精神、较强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能够紧密联系团队成员,营造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中,提出从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中各选出一人作为专业带头人,通过“双带头人”配置,有效解决兼职教师参与不足的问题。学校明确要求来自企业的一线教师应该不少于三分之一,同时要求主要成员应该从学校牵头组建的职教集团成员企业中选聘。团队成员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企业骨干技术人员为主,注重团队成员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技能特长、性格特征和个人偏好等,增强团队成员的互补性。在团队运行上,建立一套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团队规则,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每个成员所共同追求的愿景。
(二)完善教学团队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制定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激励政策,采用基于团队的绩效评价和奖励方式,实行团队激励,将教师的薪酬分配与岗位绩效直接挂钩。津贴和薪酬要与成员在教学团队中承担的岗位、创造的业绩相匹配;对于有突出成绩的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成员给予物质待遇、职称评聘等方面的支持与鼓励,从而为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营造具有竞争性的政策环境。在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验实训基地等项目建设中把是否拥有优秀的教学团队作为衡量项目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创造教学团队建设的良好氛围。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团队建设实践中,对每个立项建设的教学团队给予专项经费支持,强化团队带头人的责任机制和团队成员的末位淘汰机制,将团队成员个人层面的绩效考核和团队层面的绩效考评相结合,并根据团队特点和发展规律,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建立科学、有效、公平、公正的考评指标体系,探索出一套有效的绩效考评激励制度。
(三)以团队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团队学习是一种合作性的集体学习过程,是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过渡的桥梁,精熟团队学习是促进个人学习、整合个人学习的关键步骤,如果团队成员能够彼此从事团队学习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团队就可将所得到的共识化为行动。因此,学校可根据团队成员的不同情况安排培训和学习计划。安排团队成员到高校和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等参加在职或短期脱产学习进修;组织专业教师到兼职教师所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了解和掌握行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在团队建设中,团队成员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掌握职业教育技能,利用各种机会加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培训课件、教案制作技巧,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借鉴“专业学习共同体”理念[8],利用网络技术,搭建教师合作与交流的平台,通过课堂观摩、课例研究、读书俱乐部、合作批改作业、教师专业档案、聘请优秀教师传授讲课和说课技巧,定期组织各种教学竞赛等形式提高团队教学水平。
(四)以“四个一”工程为载体促进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为了实现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目标,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启动实施“一师联一企、一师结一师、一师做一项、一师带一批”的“四个一”工程,激励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的同时,加强与相关企业技术人员的联系,广泛开展技术服务。为使“四个一”工程真正落到实处,学校不仅详细制订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和考核标准,还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了业务档案,从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并且把是否参与企业实践锻炼作为专业教师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的必备条件。通过“四个一”工程的实施,团队成员成了教学上的名师行家、操作中的能工巧匠、科研攻关上的精英智囊,完成了由“单一教学型”向“双师型”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谭立新.高职高专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方法、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中州大学学报,2010(4):90-92.
[2]王淑敏,荆蕊.高职“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回顾与反思——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团队建设为例[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55-58.
[3]刘萌,薛兵旺,高金城.论高职院校餐饮专业优秀教学团队的打造[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7(4):5-7.
[4]李国政,张云昌,栾申洲.刍议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问题[J].高等农业教育,2011(7):69-71.
[5]王志蔚,等.近年来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述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32-36.
[6]张意忠.建设高校教学团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J].扬州大学学报,2009(2):40-43.
[7]支希哲,罗向阳.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学团队建设[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4):85-90.
[8]杨翠.PLC视域下的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Double-qualified Teaching Tea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ase of Jiax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ANG Zhi-gang,CHEN Hai-zhong,GU Jin-fu
篇13
一、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一)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是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为确保更有效地利用建设项目所涉及的人力资源而开展的项目管理工作。开展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要对项目组织和项目所需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确定和有效地管理,以确保建设项目的成功。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组织的规划、项目人员的获得与配备、项目团队的建设等。
(二)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按照建设项目干系人的性质,可将建设项目人力资源分为两种类型:内部的建设项目人力资源,即项目团队成员、项目经理、项目团队能力总和;外部的建设项目人力资源,即除此之外的项目参与方的能力总和。相应地,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也包括两个方面,即:内部的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和外部的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二、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评估的原则
无论什么样的社会主体,要想对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实施评估,必须遵循:
(一)客观原则。要求评价机构以及有关社会主体本身都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行评价。
(二)公正原则。要求评价机构以及有关社会主体对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行评价时,必须公平,而不能有任何主观偏好。
(三)适时原则。评价机构以及有关社会主体或者企业自身,要定期或根据实际需要对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行科学评价,并将这种评价作为提高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手段。
(四)全面原则。要求评价机构以及有关社会主体或者企业自身必须采用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而体系中所涵盖的指标必须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建设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三、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估依据
(一)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估依据
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评估的依据主要包括:部门的工作计划完成情况,以及特别贡献和成绩等。部门计划的制定、审批及调整等按《云新嘉园项目工作计划及目标管理办法》执行。
(二)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估对象
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评估的对象主要包括:①部门经理及以上管理人员,主要评估其所承担工作的完成情况(约占70%的比重)、对分管部门的组织管理情况(约占20%的比重)、彼此协作与相互配合情况(约占10%的比重)。②部门经理以下管理人员,主要评估其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约占70%的比重)、劳动纪律与工作表现(约占20%的比重)、团结协作情况(约占10%的比重)。③普通员工,主要评估其特别贡献和突出成绩,根据得分情况,确定对其绩效奖金的发放额度。
四、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估标准
根据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估对象,部门经理及以上管理人员主要接受“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组织管理情况”、“协作与配合情况”三个方面的评估。部门经理以下管理人员主要接受“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劳动纪律与工作表现”、“团结协作情况”三个方面的评估。普通员工主要接受“特别贡献加分奖励”评估。因此,云新嘉园项目根据评估对象的不同,设置了三大类、总共七个方面的评分标准。
(一)部门经理及以上管理人员的评分标准
(1)“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评分标准(满分70分)
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的评分标准包括五个方面:①工作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的,不扣分。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该项工作总分的10-20%:一是工作质量未达要求,但对后续、关联工作未造成不利影响的;二是工作进度有延迟,但对后续、关联工作未造成不利影响的;三是工作任务未全面完成,但对后续、关联工作未造成不利影响的。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该项工作总分的30-50%:一是工作质量未达要求,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的;二是工作进度有延迟,且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的;三是工作任务未全面完成,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的;四是受其他因素影响,且未及时通报领导,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的。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该项工作总分的60-80%:一是因工作质量较差,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较大不利影响的;二是因工作进度延迟,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较大不利影响的;三是因工作任务未全面完成,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较大不利影响的;四是受其他因素影响,且未及时通报领导,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较大不利影响的。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该项工作总分的90-100%:一是因工作质量、进度、数量差距很大,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二是受其他因素影响,且未及时通报领导,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
(2)“组织管理”评分标准(满分20分)
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组织管理”的评分原则包括五个方面:①团队建设与管理良好,部署培育效果明显,与关联部门及人员的协作和配合良好,部属培育工作成绩明显,整体工作成效显著的,不扣分。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扣该项评估总分的10-20%:一是有所欠缺,但无明显不良后果的;二是部署培养效果不佳,但无明显不良后果的;三是所属员工有个别无故不参加公司组织的活动和学习培训,员工有不遵守公司规章现象,未及时进行督导的;四是内部沟通欠缺,员工协作不佳,有扯皮现象和明显矛盾,但未对工作产生明显影响的。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30-50%:一是团队建设与管理有所欠缺,对整体工作效果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的;二是组织领导有所欠缺,影响内部工作积极性的;三是对部属管理有失公允,所属员工有公开顶撞、不服领导的;四是所属员工有多人次无故不参加公司组织的活动和学习培训,未进行督导的,不注重部属培养;五是内部沟通不佳,员工矛盾明显,常有扯皮现象,对工作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的。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60-80%:一是团队建设与管理不力,对整体工作效果造成较大不利影响的;二是组织领导不力,内部管理职责不明、程序不清,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效率低下的,工作品质不符合要求的;三是对部属管理有严重偏差,有偏袒或打击现象,员工反映强烈的;四是忽视学习培训,所属员工经常无故不参加公司组织的活动和学习培训,不遵守公司规章,经多次提醒改善不够明显的;五是基本无内部沟通,员工矛盾突出,对工作造成较大不利影响的。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90-100%:一是不履行管理职责和权限,内部管理混乱,工作效率和品质低下,对整体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的;二是员工屡屡违犯公司纪律,放任自流,部属培育工作严重不足;三是故意制造不团结局面,内部矛盾激化,公开争执并严重损害公司利益和形象,影响恶劣的。
(3)“协作与配合”评分标准(满分10分)
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协作与配合”的评分原则包括五个方面:①与关联部门及人员沟通协调顺畅,对接口工作和交叉工作与关联部门及人员协作主动、密切、有效,不扣分。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10-20%:一是与关联部门及人员沟通协调欠缺,协作不畅,但对后续、关联工作未造成不利影响的;二是对接口工作和交叉工作与关联部门配合欠缺,但对后续、关联工作未造成不利影响的;三是与工作关联人员协调不充分,配合有欠缺,但对后续、关联工作未造成不利影响的。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30-50%:一是与关联部门及人员沟通协调不到位,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的;二是对接口工作和交叉工作与关联部门配合不到位,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一定不利影响的;三是与工作关联人员协调态度不好,影响团结的;四是工作协作失误不主动承担应负责任的。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60-80%:一是与关联部门及人员沟通协调不畅造成工作明显遗漏或失误,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较大不利影响的;二是对接口工作和交叉工作与关联部门不配合,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较大不利影响的;三是与工作关联人员协调态度较差,造成较坏影响的;四是扯皮推委,推卸应负责任的。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90-100%:一是与关联部门及人员沟通协调不畅造成重大失误,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二是接口工作和交叉工作与关联部门不协调沟通,擅作主张,毫无协作和配合精神,对后续、关联工作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三是与工作关联人员协调沟通时态度恶劣,在同事中造成极坏影响的;四是拒不承担责任并诬告、栽赃他人的。
(二)部门经理及以下管理人员的评分标准
(1)“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评分标准(满分70分)
评分标准与部门经理及以上管理人员的评分标准相同。
(2)“劳动纪律与工作表现”评分标准(满分20分)
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劳动纪律与工作表现”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一是遵守公司各项规章,不迟到、早退,当季度累计事假3天及以下,工作积极努力,认真负责的,不扣分。②二是员工事假季度累计30天以下,部门负责人及以上人员事假季度累计15天以下的,以3天为限每超过1天扣1分,扣完20分为止。③三是上级检查工作环境、工作笔记、着装等其中之一不符合要求的,每2次扣1分。④四是无故缺席公司组织的集体活动或培训学习的,每1次扣1分。⑤五是影响公司形象,遭客户投诉的,每1次扣3-5分。
(3)“团结协作”的评分原则(满分10分)
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团结协作”的评分标准包括五个方面:①与同事工作配合和协作积极主动,关系融洽,个人工作能顾全大局的,不扣分。②与同事协调沟通不主动,配合不佳或协调沟通时态度差引起关联方投诉的,每1次扣1-2分。③全局观念淡漠,与同事协调沟通态度不友好,影响团结,每1次扣3-5分。④不顾全大局,无理顶撞领导或与同事发生争吵,影响团结的,每1次扣5-8分。⑤与领导、同事发生打架或造谣中伤他人,影响恶劣的,每1次扣8-10分。严重情况的扣罚可超出本项总分。
(三)“特别贡献加分奖励”的评分原则(满分5分)
云新嘉园项目人力资源“特别贡献加分奖励”的评分标准包括三个方面:①在本职工作以外,为公司创造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可奖励加分1-5分。②在本职工作以内,为公司创造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并产生较大正面影响的,可奖励加分1-5分。③可行性建议被公司采纳,为公司创造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可奖励加分1-5分。
参考文献
[1]刘妍,王龙昭.人力资源绩效评估方法述评[J].资质文摘,2010(5):52-53.
[2]王桂胜,杨河清.人力资源价值计量与评估若干方法[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6):
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