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幼儿园游戏学习材料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再如在美工区中的材料也是根据主题内容投放的,而且呈现出生活化的特点。“在秋天里”主题中,我们会请孩子们做树叶画,用各种形状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树叶,以及纸、笔,发挥自身的想象作画,孩子们在主题的大环境氛围下对其十分感兴趣,有的做了美丽的蝴蝶,有的做了可爱的小船,还有的做出了胖胖的乌龟,孩子们为自己的作品兴奋不已。在进入主题“在农场里”后,美工区里放置了许多小鸡、小鸭、小兔子的图片供幼儿欣赏和作画,我们鼓励孩子能创设一定的情境,做一幅完整的画,而不是单单画一只小鸡、小鸭。根据主题内容创设一定的环境,投放相关的体现生活化的活动材料,更加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以及兴趣需要和认知需要。
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材料,体现材料的情趣性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生性好奇、好动、好创造,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喜欢用眼观察、用耳倾听,更喜欢用身体接触来感受物体的性质、特点和用途,从而认识周围世界。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挑战,常常是在游戏、制作、观察活动中去尝试发现并产生突发奇想。个别化学习活动材料的选择也需要考虑贴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所在,这样才能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如我班生活区中用筷子夹物,提供给幼儿用筷子、纸团、黄豆、积木、玻璃球等材料,锻炼幼儿的小肌肉群的灵活运用,促进其精细动作技能的发展和提高。筷子对幼儿来说并不陌生,在家里或在餐馆里、小吃店均能见到,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虽然对有的幼儿来说难度大了些,但是对幼儿的能力挑战足以引起他们的兴趣愿望,看看谁用筷子夹得又准、又快,在轻松、自然、畅快的自由环境中,自主地去挑穑看看谁才是“筷子大王”。另外,给小刺猬穿衣服也体现了活动材料的情趣性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对穿脱衣服极为熟悉,但是给小刺猬穿脱衣服就是一项极为好玩的事情,幼儿个个争当能干的爸爸、能干的妈妈,边做边想怎样才能把小刺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个别化学习活动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同时也设置了各种问题,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事物和发生的事情,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幼儿的学习以生活经验为前提和基础,我班创设一定的游戏性情境,让材料体现出情趣性,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获得本身能力的不断提高,让幼儿自由自在地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根据幼儿的发展目标投放材料,体现材料的挑战性
个别化学习材料的投放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有目的、有层次地提供,并体现出材料的挑战性,提升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我们据此做了中班个别化学习活动的预设,将中班幼儿上学期在各个领域所能达到的关键经验点做了梳理和汇总,在此基础上投放相应的个别化活动材料。比如在数学领域中逻辑关系的关键经验点即是:
1.能对6个以内的物体按大小、长短、粗细、高矮等顺序进行排列。
2.能初步按物体的特定规则(外部特征、量的差异、摆放位置等)进行排列。
3.能够从1~20进行简单的数数,按照数的排列用笔连起来。
根据这些关键经验点,我们投放了许多与之相切合的活动材料。如根据物体的特定规则进行排列方面,我们放置了许多大小、颜色不同的蛋宝宝:鸡蛋、鸭蛋、鹌鹑蛋,并事先给幼儿范例,以鸡蛋、鹌鹑蛋、鸡蛋、鹌鹑蛋的ABAB特定排列规则引导幼儿进行排序,很多幼儿很快学会了这一排列规则,我们就再增加难度,以ABBABB、ABCABC的形式逐一展示给幼儿,提高挑战性,让幼儿能循序渐进地学习。另外一个关键经验点提到“能够从1~20进行简单的数数,按照数的排列用笔连起来”。我们投放了动物连数字图片、记号笔、湿毛巾等,请幼儿根据数字大小依次连接,从而呈现出动物的轮廓。当幼儿获得成功体验时,他们将更积极地参与到新的探索互动中。
四、根据幼儿个性的需求提供材料,体现材料的层次性
篇2
那幼儿园小班幼儿有什么特点呢?小班幼儿是指在园3-4岁的幼儿,刚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虽然他们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科学教育,但是他们有对周围事物的强烈探究欲望,探索自然现象和参与制作活动的兴趣。他们身体和手的动作已比较自如,可以掌握各种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喜欢并能较好地进行独自游戏。
也有无数实践证明,材料是操作的物质支柱,小班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就决定了幼儿的学习必须通过操作具体的材料。因此,在科学角中,为幼儿设计提供适宜的材料,为幼儿了解周围世界,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
一、小班科学角材料投放的问题
1.科学角提供的材料与幼儿年龄特点
幼儿园各个班级的科学角有很多的活动材料,但是在偶尔会在小班的科学角发现,有些不太适宜的材料。比如说需要很精细的动作才能完成的,材料的原理深奥难以理解,所以产生的现象是,科学角材料刚刚上架展示,幼儿兴奋不已,争着抢着要去科学角,恨不得都自己玩,但是不久之后,幼儿就没了兴趣,不想玩了。因此,老师要为小班幼儿的科学角提供适应他们年龄特征的活动材料。
2.科学角提供的材料形式内容
笔者观察了解,在许多幼儿园小班科学角中提供的材料雷同单一,提供的多数都是卡片、图书、瓶罐、胶棒等现成材料,这些材料幼儿常见以致失去探索兴趣,而且可活动范围小,都只能在教室中操作,可利用的资源太少。另一方面,一些半成品或是属于原材料的材料,教师们却很少,甚至是不予投放。
3.科学角提供的材料与幼儿意愿无关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计划中,常常是老师列出区角的活动与主题相关,而且这些主题活动是安排好的,刚实施主体时幼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学习,时间久了,也就成了展示品,很少有幼儿会去关注它。科学角的创设是一个集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为一体的过程,幼儿对科学角的材料并不感兴趣,老师也未及时给予引导和启迪,幼儿自然对科学角不闻不问。
二、小班科学角材料提供的对策
(一)小班科学角材料的提供应基于幼儿的兴趣
小班科学角材料提供一定要基于幼儿他们自己的兴趣,让幼儿自愿选择,乐于操作,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因此,科学角材料的提供首先应当是幼儿感兴趣的,喜爱的,能够激发他们探究欲望的。如果教师所提供的材料只是为了摆设而摆设,只是考虑自己的想法,而较少照顾到幼儿的意愿,那我相信科学角的活动不会有什么效果,不能够发挥科学角设置的目的。其次,在主题活动的大目标下,科学角活动是能为了实现目标而开设活动的,因此,在材料的提供还要适应教学目标,同时,又遵循幼儿自主活动的原则。
(二)小班科学角材料的提供应与幼儿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教育的最佳性在于它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不超出发展水平,遵循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因此,科学角活动中材料的投放应有层次性,首先,小班提供的半成品操作材料不宜过多,因为此时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小肌肉的发展水平还不完善,还不能完成超出能力的复杂的操作。其次,针对同一年龄班不同能力的幼儿,投放的材料难易上也应有区别。如小班的幼儿在拼图时,可提供直线的彩色拼图,或是简单的动植物拼图,或是需要构思的大范围的拼图。
(三)小班科学角提供的材料应丰富多样,循序渐进
即使是好玩有趣的活动材料,如果总是放在那里一成不变,也会失去它的魅力。从多方面看,也并不是材料越多就越好,而是要针对同一班中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难易不一的操作材料,有效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应及时补充、调整材料,根据幼儿新的兴趣和需要,改进开发挖掘新材料,能使幼儿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循序渐进得到发展。活动材料按照成形与未成形的标准来划分,在科学角中投放的材料有这四类:成形类材料、玩具类材料,手工制作类材料、未成形的材料。未成形的材料也同样能发挥小班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甚至更甚于前者。因此,在投放材料时也可以把它们考虑在内,但要适宜幼儿的能力。
(四)小班科学角活动中教师应给与一定指导
科学角活动虽是区角活动,以幼儿游戏操作为主,但是小班幼儿年龄小,能力弱,离不开教师指导帮助。在小班科学角活动中,仅创设了环境,投放了材料,但没有教师的辅助是不行的。教师的参与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由于科学角活动是一个低结构化的活动,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做足充分的前期工作,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最后,幼儿的自主探索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其效果不可能立即显现,因而不能认为因为一次没效果,所以就不去做的急功近利的想法。
总之,我们应该让科学角活动成为幼儿自由探索,自主操作的活动,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使科学角活动成为有利于孩子自主性发展,提高幼儿学习能力,帮助幼儿个性发展的一种宽松、自由的活动,而不仅仅是支持幼儿在科学领域内的发展。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浦园路幼儿园)
【参考文献】
[1]董娜.浅谈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的投放《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5期
[2]王冬兰主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曹宇.幼儿园科学角材料投放及使用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11)
[4]韦钰.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篇3
幼儿园学习化区域活动给幼儿构建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探究平台。下面我就谈谈幼儿园学习化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的几点策略。
一、材料的投放注重生活化
投放的材料要与幼儿生活有关,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并使幼儿将已有生活经验迁移到学习化区域活动中。如在中班的美工区,教师提供了若干的空蛋壳。幼儿在游戏中可以尝试在蛋壳上画出美丽的图画,也可以利用美工材料来进行装饰,如果不慎弄坏,破碎的蛋壳还能当作美工区的材料,如有的幼儿用蛋壳装饰自己画的图画,将蛋壳拼成有趣的图案等,这不仅挖掘了蛋壳的价值,还在参与制作中增强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可见,生活化的材料能够赋予幼儿更多的游戏空间,让幼儿充分“玩”起来,在与材料的积极互动中积累生活经验。
二、材料的投放要有针对性
教师要在充分考虑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基础上,清晰地理解和把握阶段性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投放材料,力求使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现阶段的实际发展需要。如大班的主题《春天的秘密》,在益智区中可投放贴花瓣、穿花片、春天拼图等活动材料,渗透数的概念,在贴花瓣中,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图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半圆形)以及数字(1~10),幼儿在玩玩贴贴中逐渐掌握数的形成;在穿花片中,我们提供小树、图示、花片让幼儿摆弄,幼儿在观看图示之后对照图示穿花片,这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在观察图示中也培养了幼儿的阅读能力与观察能力。
三、材料的投放要有层次性
教师在活动区域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
1.注重年龄差异
区域活动的内容选择要适应幼儿的年龄特征,把握活动内容的度。比如,同是“有趣的水”的科学区域活动,我们在小班、中班、大班投放的材料就不一样。小班:提供不同的容器作为盛水工具,进行装水和倒水的操作,观察水的流动的现象。中班:提供水、精、白糖、盐、沙、石子、红豆不同的材料,探索物体在水里的溶解现象。大班:布置小水滴旅行图,在图上标出小水滴的行程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在适宜的材料探索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都体验到了操作的快乐,更激发了学习的浓厚兴趣。
2.关注个体差异
由于遗传及后天教育的不同,每个幼儿的理解水平、动手能力均不尽相同。如幼儿在学习了“喇叭花电话”后,都有跃跃欲试的冲动,我就在区域中为幼儿准备了两套材料,能力稍差的幼儿只提供三种不同的操作材料:剪刀、毛线、一次性杯子;而为能力稍强的幼儿除了提供以上三种材料外,还提供了塑料瓶、易拉罐、棉线、电线、吸管、钥匙等材料。由于操作材料有层次,能力稍差的幼儿通过操作材料,把两个一次性杯子口粘在一起就算把电话做好了,就在那里玩得不亦乐乎;而能力强的幼儿在操作材料后,总结出了这样放在耳朵旁,声音听不清,就用电线、管子接了电话线,还用软管把听筒连起来。不同的幼儿在经过努力后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他们继续探索的兴趣。
四、材料的投放要有探究性
探索是一个不断激发幼儿灵感、发挥幼儿创造性的过程。而那些能留给幼儿更多操作空间和创造空间的“半成品”最具有探究性。如给幼儿提供钟面、时针、分针、数字等材料,让幼儿自己拼装出时钟。这就是充分具有探索性的活动,因为在组装时钟时,幼儿要不断地思考如何拼装各个部件,数字怎么安排,时针与分针如何协调,如何让各个部件活动起来等问题,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也就不断进行了积极的探究。
五、材料的投放注重多功能性
在投放材料时要注重材料的多功能性,通过挖掘材料的不同玩法,引导幼儿玩出新的花样,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如在建构区,教师为幼儿提供了造房子的各种积木,并结合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提供了皮尺、绳子、笔、记录本等辅助材料。起初,幼儿仅仅用积木尝试搭建各种造型的房子,一段时间后,单调地搭建房子使很多幼儿逐渐丧失兴趣。教师便启发幼儿借助辅助材料开发新的玩法,如利用皮尺和绳子比较房子的高矮,并记录下来:在每块积木上画上不同颜色的点子,并根据提示卡上的内容造房子等。有了新的挑战后,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操作兴趣增强。
篇4
二、指导思想
加强学习和研究《3—6学习发展指南》,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行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规范教研组活动。以幼儿园的实践研究为指引,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反思能力,改进教育实践。加强日常教育工作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扎实教研,一日生活常态化。
1.随机进班,加强个别化指导能力。通过随时随地的老教师进班听课形式,逐步提高教师的日常游戏活动、户外体育锻炼的指导能力以及教学实践能力,努力提高教师的日常观察指导能力是本学期的重点,立足于教师的的日常常规带班能力,特别是个别化学习的指导能力。加强日常工作检查,将工作做到细致化。
2、定期教研,提高教师教研主动性。召开年级组教研活动,每周两次小教研活动,由两个教研组长轮流组织,在年级组中形成交流分享,互动反思的良好氛围。遇到日常带班中出现的任何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一起交流分享各自班级工作所取得经验和成绩;互相观摩平行班的常规,帮助带课的教师反思教学活动中的得与失。
(二)互动学习,游戏活动个性化
1、继续深化以游戏教学为主,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根据班级环境的改进,加强活动的游戏化形式,不限定孩子的发展。
2、重视班级的户外体育活动,满足每日幼儿的户外体育锻炼时间,重视幼儿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加强球操的练习,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手眼协调能力。
(三)海洋之旅,美工创意独特化
1、海洋之旅主题课程的尝试开展。根据中班年龄特点,我们首次开展园本课程“海洋之旅”,以班级为单位,各班凸显个性。在每次主题结束了各班进行交流总结,能够真正做好主题活动内容。
2、加强家园互助,推进家园合作。以“家长会”“秋游”活动为平台,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努力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活动中。
3、做好美工区自主化。园本课程在艺术领域中体现就是创作和表现,各班做好美工区的创意,根据班级的“海洋之旅”做好美工区活动。美工区材料自主化,和幼儿一起做好美工区材料的分类,自主拿取,不断做好自主化。
五、各月份具体内容安排
月份
周
教研内容
教研形式
负责人
9月
第一周
新学期工作安排
各班环境创设
集体备课
互动研讨
观摩学习
教研组长
第二周
球操研讨
教师节献花环活动安排
互动研讨、
经验分享
教研组长
第三周
一日生活活动流程、
自助餐
一日生活的开放性
互动研讨、
经验分享
教研组长
第四周
“能干的我“主题活动小结”
“海洋之旅”主题活动前期准备
互动研讨、
经验分享
教研组长
10月
第一周
国庆放假
第二周
海洋之旅主题活动的制定、个别化学习材料投放
自主学习、
经验分享
教研组长
第三周
集体备课
各班主题的制定
互动研讨、
经验分享
教研组长
第四周
重阳节方案制定
主题案例的研讨
汇操的流程
互动研讨、
经验分享
教研组长
11月
第一周
《海洋之旅》主题延伸
教师研讨活动内容
互动研讨 、案例分析
教研组长
第二周
户外大型健体活动
游戏课程观摩交流
互动研讨、
经验分享
教研组长
第三周
《海洋之旅》主题延伸活动、个别化学习材料投放
互动研讨 、案例分析
教研组长
第四周
集体备课,计划内容研讨、个别化学习材料投放
互动研讨、
经验分享
教研组长
12月
第一周
《迎新年》主题学习
教师研讨活动内容
互动研讨 、案例分析
教研组长
第二周
主题案例资料交流分享
迎新年家园同乐会活动安排研讨
互动研讨、
经验分享
教研组长
第三周
环境创设分享
个别化学习材料投放
经验分享、
互动研讨
教研组长
第四周
集体备课,计划内容研讨、个别化学习材料投放
篇5
一、个别化学习活动内容源于生活
1.幼儿自身的生活内容
教师应结合主题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内容和材料,创设生活化的游戏情境。如,在“周围的人”主题下,我们利用教室储物柜创设了给朋友送“快递”的情境,关键经验是:感知空间方位概念,学习简单的推理判断。幼儿根据货物单上的提示,寻找朋友所在的柜子,并将朋友所需要的物品数量、类别正确放入。操作提示:层次一:根据提示卡的直接提示将货物分发到相应的“房间”里。层次二:根据提示卡间接提示分析其中线索将货物送进相应的“房间”。又如,“营养早餐”的区域,幼儿通过摆弄食物小样,体验制订早餐的乐趣,从而养成合理、科学的进餐习惯。中班后期的幼儿对自身的穿衣打扮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是幼儿生活中每天必须面对的最为密切的内容,为了让幼儿满足装扮的需求,在“时装会”区域里我们投放了各种男女不同季节的时装书籍让幼儿通过剪、贴、拼装等方法设计出自己满意的时装。这些基于生活而设计的情境,可以将幼儿的学习、游戏与其生活紧密相连,这既是生活又是学习,二者融合的活动充满着人文关怀,不仅推进了儿童的个体建构,更为儿童的游戏注入了新的意义。
2.幼儿家庭的生活内容
家是幼儿最熟悉和喜爱的地方,是幼儿生活的第一环境,许多与家庭有关的生活内容都可成为个别化活动的内容。如,“装配电池”:家里的时钟没电了;淋浴器内电池没了;赛车、电动玩具内电池用完了;家里新买了几个搁物架……一系列的问题都会涉及幼儿,父母在更换电池、装配隔物架的过程中幼儿耳濡目染,通过主题“玩具总动员”“常用的工具”“周围的人”活动的开展幼儿更是产生了强烈的操作欲望,“装配电池”“装配笔”“装配架子”的活动油然而生。
3.社区中的生活内容
社区是幼儿天天可以接触到的外部环境,只要是与幼儿的生活有联系的,教师都可以从中选择有价值的内容作为个别化学习活动的素材。如,去“点心店”买东西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其本身就是一项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幼儿与人交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加上“儿童早期的数学学习本身需要借助一定的生活经验背景和问题情境,通过基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进一步启发孩子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所以本班数学区材料的投入,全都是围绕与幼儿息息相关的生活开展的,比如,“调查和统计朋友的生日”“乘地铁”“点心外卖”“电影院”等这些内容全部围绕生活实践,将数学的知识隐含其中,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就自然而然地会迁移运用了,我想:也许这才是数学教育的一个出发点和宗旨。
4.幼儿生活中兴趣点内容
幼儿的生活内容取之不尽,重要的是将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融入个别化活动中,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及求知欲。如,幼儿在生活中都喜欢气球,喜欢拿着气球抛接;喜欢吹气球;喜欢打气球的各种工具;喜欢它的爆炸声等,于是在科学区我们投放了各种打气球的工具、气球、扎结的绳子等,鼓励幼儿尝试使用各种打气用具、练习绕扎的技能,并能用气球美化环境。
5.满足幼儿个性需求的内容
现有的个别化游戏活动中,女生总显得很出挑,专门针对男孩子设计的,能让男孩引以为豪的却很少,针对班中男孩的表现,我开设了“玩具设计师”,这一区域,男孩非常喜欢。在这儿,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来完成自己的作品,“玩具设计师”共分三个区域:加工、维修、展示。女孩遇到玩具损坏的情况,男孩就会很有底气地说:“这是我们男生干的事情,放心交给我吧!”于是,他们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工作。随着活动时间、经验的不断扩展;随着展示材料的不断成熟,男孩都有了一种自豪感:看我们男孩多聪明,能设计出这么多高超的玩具来。这个在生活中形成的区域活动,也让孩子真正融入到了生活中,让他们体会到了在生活实际中工作的分配和不同工种的作用,也让很多男孩找到了自身的价值。
二、个别化学习材料取自生活
篇6
首先,教师可以在教育活动中引入完整的游戏,使教育过程变得游戏化。诚然,幼儿园游戏不仅是重要的活动内容,而且是活动的主要途径。教师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专门为教育活动设计的体育、音乐、科学等游戏,还可以使其他非游戏活动变得游戏化。一种是将整个教育活动视做完整游戏,在规定的教学时段内可以反复进行相关游戏,如科学游戏“吹泡泡”、音乐游戏“躲猫猫”、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等;另一种是在整个教育活动某个特定时间段内出现一些游戏,即将游戏视做教育活动的某个环节,如利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其次,教师可以游戏性语言组织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如美术活动“蛋壳贴画”中,教师可以用这样一段富有趣味性的话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今天,我们要到熊猫妈妈家去做客,但是到熊猫妈妈家的路特别难走,路面特别不平整,一不小心就会跌跤,我们应该怎么到熊猫妈妈家呢?”进而引出“帮熊猫妈妈找路”的话题。这样的活动可以为幼儿营造仿真的游戏环境,增强教育过程的趣味性。再次,教师可以通过“做做玩玩”的游戏方式组织教育活动。如今,大多数幼儿园都开设了活动区,幼儿可以利用各种材料动手制作小物件,再利用这些物件进行游戏,如“过家家”、“我为宝宝唱儿歌”等。这是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一种策略。对于此类活动,教师可以直接指导幼儿进行集体活动,也可以将相关材料投放于活动区,让幼儿开动脑筋制作手工品,在培养他们合作精神的同时锻炼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一举两得。
3.将创造性游戏有机融合于幼儿园课程中
对于幼儿身心发展而言,创造性游戏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与音乐游戏、体育游戏不一样,创造性游戏的目的隐含于游戏过程中,不是那么直白地显现出来。很多幼儿园没有意识到创造性游戏的重要性,经常被体育、音乐、语言等游戏替代。在幼儿园课程中实施创造性游戏可以通过两种渠道进行:一是从文学作品中生成创造性游戏,如在幼儿学完《小蝌蚪找妈妈》,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模仿小蝌蚪的形象;二是从社会领域红动中生成创造性游戏。如今,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倾向于带领幼儿走进社会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如参观邮局、医院、超市、工厂等,这类教育活动可以成为创造性游戏的良好载体,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在游戏中表现出来。当然,实施创造性游戏离不开良好环境的创设和适当材料的提供。
篇7
近些年来,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深入,对幼儿教育的自主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实践教学中区角活动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角活动的开展对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重视活动设置的灵活性,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
区角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区角活动是幼儿教育中,集体活动的一个重要补充,对于幼儿教学工作的开展具备重要的补充作用。通过我们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开展,我发现,区角活动的开展能有效促进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孩子通过互相交往,互相合作,共同商讨,提高孩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有效促进了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
区角活动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儿童自主性和主动性发展的最好途径。在区角活动中,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自主活动,学习环境宽松、自由,在一个半封闭的屏障中,幼儿可以自由地选择、摆弄、操作、探索,通过实践积累和构建自己的经验与感受。此外,区角活动还具有独特的空间和时间特性,它也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在空间上,允许每个幼儿在一定的区域和空间内自由走动、自主选择区角;在时间上,允许每个幼儿按照自己的学习速度进行活动,既可以完成若干种不同的学习材料和内容,也可以同样的学习材料和内容通过若干次活动来操作,这正是幼儿充分享受自主和促进幼儿学会自主学习的重要体现。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说一不二,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对孩子进行协商、合作教育十分重要,在幼儿园的集体教育中,教师虽然比较注重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但针对性不强,而区域活动的特殊性恰恰弥补了集体教育的不足。如在面包师游戏中,有三个孩子都想当面包师,可是面包师只能有两个,怎么办呢?孩子们只好自己商量, 或者改变角色等;或者采用轮流的方法解决矛盾,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等待,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相互协调。
常言说:幼儿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心理学研究证明,手的动作和思维活动有直接关系,人在动手时有关信息从手到大脑,又有大脑传到手,动手是动脑的外观,动手又能支持脑的积极活动,手巧心灵,心灵手巧,在玩玩做做中幼儿智力得到了开发。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在不断的主动地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得信息积累经验和发展能力,通过做做、玩玩、看看、想想等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实践证明:所有的幼儿都有某种物品通常的使用方法基础上发现的特性和功能,甚至创造出新的作品,幼儿会陶醉于自己的想象之中,对于那些经过自己动手做出来的东西会感到极大的满足。通过区角活动,他们的交往、合作、自信心、想象力、动手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区角活动是幼儿对现实生活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有助于幼儿学习社会,能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愿望和想象自由地发展游戏,从而发展其交往能力。例如过家家就是一个区角游戏,参加游戏的幼儿都要担任一个角色,通过语言来完成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交往。从游戏中的对话中不难看出,幼儿是借助言语的交流来丰富和完善游戏的,实现对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准则的模仿和再现,在与其他家庭成员的交往中他们发展了语言,丰富了词汇, 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也得以建构和运用。区角游戏把幼儿语言发展与认知探索活动结合了起来,有效地促使幼儿的语言态度、能力和习惯的发展在同一过程中完成和实现。在游戏中教师与幼儿更加亲密,为教师和幼儿创造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做到了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在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时,教师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为幼儿提供自由交谈的机会,扩大幼儿自由交谈的范围,鼓励幼儿积极与人交往,丰富其与人交流的经验,使幼儿在愉快之中获得语言的良好发展。
总之,区角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区角活动的开展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的能力,提升幼儿思维的发展水平,更好地促进幼儿教学工作的开展。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充分整合教学资源,遵循在幼儿园教学活动开展中的一些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区角活动开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佳艺,李克建.幼儿园区角活动质量与幼儿发展的相关性探索[J].幼儿教育,2015(Z3):7-11.
[2] 陈 敏.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5(1):72-74.
[3] 朱 霞.论幼儿园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3):247.
[4] 庄艳玲,倪宝.幼儿园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谈[J].科技创新导报,2013(30):221.
[5] 杨润娟.浅谈科学教育下幼儿园科学区角环境的创设[J].金田(励志),2012(12):75-76.
篇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4―0068―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区角活动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活动和表现的机会,最适合幼儿个性的展现,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以其独特的“自由、自主、宽松、愉快”的活动形式深受幼儿的喜爱。
笔者多次深入幼儿园区角活动,发现区角活动是在开放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产生的,最能体现幼儿的本体性价值。幼儿园良好的区角活动环境能为幼儿提供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空间,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容易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一、概念的界定
区角活动是一种教育教学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操作、探索和交往的活动。
二、目标的界定
区角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通过操作摆弄的方式,在实践中完成自主学习的活动。它能增强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能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优势和获得成功经验的机会。
三、区角活动的设计
在开展区角活动的实践中,许多教师对其重要性的认识还是非常深刻的,但在实践中却常常还停留在敷衍应付的层面。表现在区角布置得很丰富,但很多时候利用率不高,发挥的作用不大,区角活动的开展仍存在许多问题。区角活动的设计重点不是具体的教育活动,而是活动的材料投放、环境的创设,根据幼儿的兴趣、年龄特点、发展需要以及本班的主题等开设的若干活动区。这些活动区既是幼儿自主操作学习的阵地,也是老师实行活动区教学的重要前提和实验基地。因此,选择设计适合幼儿的区角活动至关重要。笔者建议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设计区角活动:
(一)操作材料的选择
1. 幼儿收集。幼儿收集的材料以自然材料为主,顾名思义是自然的,没有经过任何复杂的物理化学处理,它们向幼儿展示的是大自然的最原始的美,如饮料瓶盖、毛线、豆子、纸杯等。
2. 家长收集。家长收集的材料主要是由幼儿不便于收集的或活动开展中需要家长参与制作提供的,如高粱秆、玉米秆、麦秆等。
3. 教师收集。教师收集的材料主要是通过自身或者自己潜在引导的作用而需要的材料,如沙子、广告等这些不易收集的材料。
为幼儿提供和准备安全、卫生、可操作性强,避免不利因素限制幼儿的操作学习材料,能使幼儿在丰富的材料中、在开放的环境下,有更为广阔的创造天地。
(二)活动内容的选择
1. 与主题活动相结合。区角活动是集体教育教学活动的延伸,也是幼儿体验、建构、发展的媒介。随着不同主题的生成和更换,区角活动也顺应主题的变化而变化,这样不仅可以让教师明确每一个区角内容的价值目标,又能让幼儿在全方位整合的环境中互动、游戏、学习和发展。
篇9
【正文】
材料对幼儿主动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区域环境创设中,如何选择和存放学习材料来支持孩子的主动学习呢?
(一)选择多种能够反映孩子们兴趣的学习材料
观察孩子是核心。孩子们平常都在谈论什么?哪种学习材料最受欢迎?如果你知道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材料是哪些,就引入和提供那些能够支持和延续孩子们当下兴趣的学习材料,如果你发现孩子们对某样东西失去了兴趣,就把它移出教室,加入新的材料来满足他们目前的兴趣。【1】就如:每次环境检查下来,我们都指出老师们舍不得扔的问题,就是发现教室里东西看似多,其实有很多操作材料是过了季节或过了主题的,老师们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好玩不好玩,都让它那么存在着,时间长了,反而就造成了环境中的视觉疲劳、孩子们对区域活动兴趣不高、区域角材料利用率低等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在平时多加以观察,多增添些受孩子们欢迎的材料。
(二)选择基于幼儿生活的操作材料【2】
孩子们是很爱模仿和探索的>:请记住我站域名/
如:真正的镜子、PP管、空箱子以及各类食品罐等。这些材料能够帮助孩子根据其真实经历进行角色游戏或探索游戏,这对于他们来说很有吸引力。
我班每次开展区域活动时,孩子们都对涂色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一次我在科学区投放了许多面真实的镜子,并且镜面部分贴有不同图案,在活动开始时候,我着重对利用镜子光折射的原理进行了讲解和示范后,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转移到了这些镜子上来,并且事实证明,果然把孩子们对涂色活动的热情给比了下去。
(三)提供能够支持多种用途的足够数量的开放材料
主动学习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存放了多种“开放式”的学习材料。这里的“开放式”是指这种材料有多种用途。包括原材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在布置娃娃家、商店等活动区时,多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与制作活动。【4】
开放式材料可以包括积木、纸张、纸板、绳子、纸筒、扎丝、胶水、胶带、各种尺寸的盒子及罐子、管子等等。孩子们可以把它们变成任何能想到的物品,如:纸杯是孩子们开展“垒高”活动的最爱;纸箱也能“变废为宝”,成为别具一格的墙饰;各种材质各种形状的瓶子经过纸浆装饰、涂鸦后也能成为孩子们引以为傲的艺术作品,开放式材料不会把孩子限制在一种使用材料的标准答案上,而是会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来使用材料。同时开放式材料也能鼓励孩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四)在一个学年里不断地修正各区域
有时孩子会通过对一个特定活动的迷恋来暗示其对新材料的需求——如果有几个孩子花大量时间在“谈论天气”上,那可能是该想办法在教室里设置一个气象观察区,可以投放一些表示天气的图片,供幼儿根据当日天气插放,或者可以利用一些表格进行天气情况的统计,还可以在美工角进行雪花剪纸或画多种形式的小雨点、雪花、云朵等,当你发现孩子们使用艺术材料在积木区玩耍时候,就要考虑这些区域能否再靠近些。如果老师前一天看到孩子的兴趣可以延伸,第二天就可以提供一些能够支持这种延伸的学习材料,所以,幼儿园可以给老师配备一个比较大的材料储藏间。
(五)材料的存放方式应该有利于幼儿完成“发现——使用——归还”这一过程
主动学习的核心要素之一是要让孩子们能够积极地和这些学习材料互动,因此存放在各个区角里的学习材料要很容易被孩子发现、使用、和归还,在这过程中,还能培养孩子们的分类、计算能力。
把学习材料存放在固定地方上(如积木)放在稳固的容器里或者低矮开阔的柜子里,孩子们就很容易找到这些材料。把区角材料放在开口的筐子里或者透明的塑料盒里,这样孩子很容易看到容器里的材料,也很容易把这些容器放回到玩具柜里。另外孩子们也很容易按照自己的意图来移动这些容器。这让孩子们感觉他可以控制周围的环境,并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兴趣来实施自己的计划。
收拾物品时,根据情况,鼓励幼儿按照物体量的特征分类整理。【5】要把同类的学习材料放在一起。学习材料要存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没不要轻易改变。
需要给存放学习材料的每个容器做标签,同时摆放容器的地方也需要做标签。我们给每个班级配了统一的塑料篮子、统一的区域柜,每个班能根据区域设置,把篮子做上相应的标签,相应的区域柜贴了相应的标签,方便了孩子们的使用和归还,更体现了活动中孩子的自主性。
参考文献目录索引:
【1】陈宇华.《如何创设幼儿主动学习环境(二)》.学前教育.2013(11)14
【2】孙玲芬. 《构建动态艺术环境》.早期教育(教师版)2013(11)24
篇10
1. 游戏作为主题的预习,提高学习兴趣
一般来说,我们都是在开学前就预设好了本学期将开展的主题活动,由于是教师预设的,孩子对于这些主题还不了解,也不知道他们对活动的兴趣如何,因此在集体教学活动前,教师可以让幼儿先在游戏中对有关知识进行了解,对有关材料进行操作感知,这样可以积累有关主题的直接经验,还可以让教师更好地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需求和问题,对教学活动进行梳理,将一些符合孩子兴趣、又有价值的内容确定为具体活动内容,帮助孩子交流与提升经验,这些内容一般都以区域活动的形式展开。如《我们的身体》的主题展开前,我们在科学区提供了镜子,让幼儿看一看自己的五官,探究他们都有什么用处。通过活动,我们发现孩子们对眼睛特别感兴趣,因为他们都说:“我在眼睛里面看见了自己!”这令他们很兴奋、很好奇。于是我们根据幼儿发现的问题增设了活动“奇妙的眼睛”,鼓励幼儿用科学的原理来探究眼睛成像的原理,来解释他们看到的现象,还总结出了科学爱护眼睛的好办法。
2. 游戏作为主题的预习,提高学习效果
在实施中,我们发现有些活动(一般以美术美工活动居多)需要个别指导,不适合集体教学,因此我们将主题内容直接通过区域活动的形式展开,目的是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和便于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进行个别指导。如主题《节日到了》中有个活动是“制作香香袋”,由于材料多,操作步骤较复杂,如果用集体教学活动展开的话,不利于教师指导,所以我们把它调整成了一个美工区的活动,让幼儿分批、分组活动,教师在孩子身边讲解制作方法,让每个小朋友边听边做,教师及时对能力弱的幼儿指导帮助,这样会取得很好的活动效果。
3. 游戏作为主题活动的延伸,提高学习能力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为了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我们重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多感官参与,但有时受时间的限制,探索不得不终止了。这时,游戏便是最好的弥补,幼儿可以在游戏活动中继续探索。通过区域活动中频繁的个体性操作和练习,教师可将集体活动中没有达到的目标得以弥补和迁移。
二、建构自由互动的空间
角色游戏和区域游戏是幼儿园最普遍的游戏,一般是把主题分别渗透进两种游戏中进行实施。其实两者都有不足,区域活动偏向于幼儿探索、技能、个别操作等认知的能力的发展;而角色游戏更偏向于幼儿情感、态度、交往、语言等能力的发展。主题游戏就要求将两种游戏形式相互融合,建构更多互动的空间,最大程度地发挥游戏的价值。
幼儿游戏本来就是为主题服务的,确定主题目标就为区域游戏和角色游戏的融合做铺垫。因此,只有在主题背景的支持下区域活动和角色游戏才能真正地融合在一起。如在“蔬菜店”中,我们开设了一个“蔬菜种植基地”,把科学区的内容渗透进来,让孩子们了解蔬菜是怎样种植出来的、应该怎样照料等。再如银行游戏也可以融合主题下很多数学区的内容,在原本画圈领钱的基础上,结合过年的传统,在银行投放许多红包,让幼儿进行抽奖。这样,孩子们会兴趣大增,纷纷前来抽奖。由于必须要画出与红包上数字对应的圈才可以获得相应的奖金,这让孩子有跃跃欲试的冲动,也让他们在角色游戏中巩固了一一对应的概念。幼儿园角色游戏是游戏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教师可以带着小朋友常去各个区域活动。
三、提供多样化的材料
游戏材料是游戏环境的要素,是游戏的物质支柱。在游戏中材料起着中介的作用,幼儿可以通过材料和周围的人或事发生互动和交流,材料的本身就发挥了指导幼儿学习的价值。主题活动是一种整合性的活动,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往往一个主题的内容可以涉及到社会、语言、科学等多个领域,是一个有机的网络化结构。所以,主题游戏区投放材料丰富程度可直接关系到幼儿活动质量,关系到他们能否充分地探索和研究,因此,要注意材料投放的多样化,并依据对幼儿活动的观察进行定期更换与补充。
1. 根据幼儿水平,提供多层次的操作材料
幼儿的活动水平、认知经验和操作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在游戏区域中投放材料就必须考虑到个别差异性,投放材料时要注意提供难度不同的材料,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使材料细化,充分发挥材料的优势。如在开展主题活动《秋天的画报》过程中,我们在美工区投放了树叶,让幼儿用树叶创作,由于提供了多层次的辅助材料(颜料、勾线笔、双面胶、剪刀),这样能力强的幼儿可以进行树叶拼贴,一般的可以做树叶轮廓创意画,能力弱的则可以用颜料进行树叶拓印。这样,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便于教师指导,又能充分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使幼儿的能力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在语言区同样也可以让不同层次水平阶段的幼儿有所发展,能力强的可以根据秋天的水果蔬菜来编谜语,一般的可以根据秋天的图片来编故事,能力弱的还可以根据图片来帮助他们描述秋天的动植物,同一区域,不同的操作材料,可以让不同的幼儿有所发展。
2. 根据幼儿的需要,提供多材质的制作材料
在开展主题游戏的过程中,很多游戏的材料都是需要幼儿亲手制作的,幼儿的动手能力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发展。以往我们都是根据幼儿园采购来的材料进行制作,久而久之,有限的材料便不能激发幼儿的想象了,受到主题教学的启发,我们发动小朋友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废旧材料,有塑料、泡沫、石子、纸盒、罐子等,废旧材料本身的材质多种多样,颜色也很多,结合购买的现成装饰材料,能便于幼儿大胆想象和制作。这么多不同材质的材料,给了孩子无穷的乐趣和创意空间,增加了他们对主题活动的兴趣,促进了游戏之间的交往,提高了他们的游戏活动的能力。
3. 根据幼儿兴趣,提供递进性的学习材料
篇11
An Analysis on Contents and Feature of Principles of
Planing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in Singapore
YANG Rui
(Faculty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Framework:Nurturing Early Learners" in Singapore put forward principles of planing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These principles reflect several features:holistic development, integrated learning, active learning, learning through interactions, learning through play and supporting learning.
Key words Singapor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planing; principles
新加坡教育部在儿童实验课程成功后,公布了幼儿园课程指导纲领《幼儿园课程框架:培养早期学习者》(以下简称《框架》)(Kindergarten Curriculum Framework:Nurturing Early Learners)。幼儿园课程设置的原则是《框架》的重要部分。本文将探讨新加坡幼儿园课程设置的原则的内容和特点。
1 新加坡幼儿园课程设置的原则的内容
1.1 全面学习和发展
《框架》指出应该让幼儿进行多领域的学习,促进孩子在知识、技能、性格和情感方面的发展,使孩子的潜能尽可能地发挥。以下学习领域非常重要。
(1)审美及创意表现。由于幼儿表达观点和情感的方式是天真率直的,应该为他们提供自由表达自己的机会,舞蹈、音乐和美术是促进幼儿自由表达的有效方式。
(2)环境意识。为了让孩子学会观察,理解身边、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环境,幼儿园开展的活动应该增进孩子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认识,为孩子将来学习历史、地理和科学奠定基础。
(3)语言。语言对孩子的思维发展和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为孩子提供各种有意义的语言艺术活动,如角色扮演、唱歌和阅读等,促进孩子积极学习语言。
(4)运动技能。良好的运动技能有助于孩子自理能力和其他领域技能(如画画)的发展。因此,认识孩子的身体发展需要并提供不受限制的运动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自然地发展平衡感、身体协调能力以及空间方向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保证孩子运动时的安全。
(5)计算能力。计算是日常生活的重要技能。通过操作图片和符号,让孩子理解组群的关系,学习分类、计量、均分和表示物体。同时,活动应该接近孩子的日常活动。
(6)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学前阶段是孩子学习理解自己与周围关系的重要阶段。孩子必须学会理解支配社会的价值和规则,养成社会和道德接受的行为,学会在学习和游戏中理解他人的需要,发展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的必要社会技能,学会面对成功和失败。
1.2 整合学习
鉴于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且整合各科内容的学习是较为有效的,儿童应该向周围的各种事物学习,而不是进行分科学习。他们的学习经验应该被整合成一个整体,这些交叉学科活动能帮助孩子理解知识和掌握技巧。
1.3 主动学习
如果孩子认为任务是有意义的,任务的完成会比较有效。幼儿园的课程应该以孩子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重视孩子理解和形成思想的过程。应该为孩子提供观察、提问、探索和实践的机会,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积极探索、实验和创造。孩子不应该害怕尝试新的事物,即使他们在做事情时犯了错误或遇到失败,教师要鼓励孩子再试一次,赞扬他们的努力。
1.4 成为孩子学习的支持者
成人要发挥在孩子学习中有兴趣的支持者的作用。设计活动首先要考虑的是孩子知道什么以及能做什么,也要以孩子的学习经验为基础。成人要能理解孩子的需要,当孩子在活动中因为水平难度而觉得挫败时,成人要能察觉,并通过理解和行动给孩子支持,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同时,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应该实际一些,应该根据孩子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水平而定,鼓励孩子积极学习以及学会面对挑战。
1.5 互动学习
在一个积极的环境中当成人和孩子间存在大量的有意义互动时,孩子会有更多的探索行为和更好的同伴关系。要给所有的孩子足够的机会发表观点,谈谈他们的经历,以及表达在游戏中遇到问题会如何解决。孩子要积极参与互动。成人是孩子怎样正确使用语言的榜样,要坚定地支持鼓励孩子表达他们的思想。明智的教师善于倾听孩子说话并与孩子谈话。同时,孩子最好以组为单位学习,这样会有很多与成人及同伴互动的机会。孩子也会和材料和环境互动。很多偶然发生的学习和终身学习来自孩子与书本或环境(如墙上的图画)的互动。所以,一些读物应该放在环境中并使之能够易于接触和获取。
1.6 游戏学习
游戏对孩子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游戏是激发孩子去探索、发现、冒险和学会应对困难的重要手段。游戏中孩子有机会组织、做决定、选择。虽然鼓励无意的、想象性的游戏很重要,但是涉及到大量使用语言的游戏的结构化游戏的机会也要提供。这将会发展和扩展孩子的创造力、口述和倾听的技巧、计数,与早期环境意识有关的语言能力以及相关的社会技能。所以成人应该把孩子的游戏看作一种学习,使游戏成为孩子学习过程的重要部分。
2 新加坡幼儿园课程设置的原则的特点
2.1 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新加坡的幼儿园课程设置的原则指出,要让孩子在审美及创意表现、环境意识、语言、运动技能、计算能力、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六个领域进行学习,促进知识、技能和情感方面的发展,这体现了新加坡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儿童。
2.2 强调整合性
《框架》强调要为孩子设计整合各领域内容的课程。由于各领域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一个领域的学习会促进其他领域的学习,综合各方面内容的交叉课程是较为合理及有效的方式,有助于孩子获得系统的学习经验。
2.3 重视孩子主动学习
新加坡幼儿园课程设置的原则很重视孩子的主动学习,期望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学习,勇于去探索、提问、尝试、发现和创造,以实现最有效的学习。
2.4 强调教师成为孩子学习的支持者
新加坡课程设置的原则突出了教师要支持孩子的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为孩子的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丰富和有意义的学习材料,并给予有效的指导,成为孩子学习的支持者。
2.5 重视互动的作用
新加坡幼儿园课程设置的原则提出孩子与同伴、教师以及环境的互动对孩子的学习常重要,强调教师要积极与孩子互动,反映了对互动的重视。
2.6 注重游戏的作用
新加坡幼儿园课程的设置原则指出,要使游戏成为孩子学习过程的重要部分。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应该成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
篇12
学习型区域活动的划分与设置是一种十分能够凸显班级差异的教育形式。走进活动室,可以直接通过观察,及时了解教师在活动室中是否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主题课程的开展需要、班级的特色发展、本班教师的优势基础来设置多种可供幼儿选择的活动区,并且因此来对区域活动环境进行评价。
2、区域活动材料投放是否实现差异性
不同年龄的幼儿除了年龄特点有差异以外,家庭生活背景、原有生活经验、大小肌肉动作发展等方面都会存在明显的不同。所以评价学习型区域活动环境时,要关注教师在投放区域活动材料时是否注意与本班幼儿的年龄水平、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发展现状相适宜,既不能脱离幼儿的原有水平,也不能缺乏挑战性。
二、 评价幼儿对学习型区域活动环境的兴趣
1、 观察幼儿对学习型区域的使用频率
“游戏从本质上说是指一类由幼儿自主控制的、能带来愉快情绪体验的、有操作材料的活动。幼儿的自主控制性是游戏最内在的本质,反映了儿童的自主性地位。”游戏是一种自发快乐、代表幼儿意愿的活动,幼儿在参加游戏时,注重的是游戏体验,关注的是“喜欢”“不喜欢”。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及时了解孩子对区域活动的兴趣、喜好。由此,各区域活动环境使用频率的高低就成为了解和考察区域环境是否符合幼儿兴趣、需要的重要依据。如果出现无人问津的情况说明环境设置、材料投放肯定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教师与幼儿一起共同来进行改变。因此,通过评价学习型区域的使用频率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区域环境对幼儿的支持度是否适宜,从而进行灵活调整、优化。
2、 观察幼儿在学习型区域中与环境材料互动的具体表现
幼儿在游戏中与环境不断的发生着互动,并能从互动中真实体现出他们对环境的肯定与否定。我们可以从幼儿在区域中是都否能够专注进行探索?是否为争夺材料而发生争执等现象中来了解游戏材料数量是否满足幼儿的需要;评价幼儿是否参与游戏材料的收集和提供,从而了解幼儿在班级环境创设中的主体性地位;观察幼儿专注游戏材料的时间长度,了解材料提供是否能推动幼儿的探索。
3、 观察幼儿参与学习型区域活动时,同伴环境是否可变
教师在设计游戏环境时,往往局限于自己所带的活动室环境这一方空间,但其实每个班级的游戏环境都是集聚教师智慧的产物,采用怎样的方法使教师智慧产生最大化的效益,使更多的幼儿的同伴环境得到发展,这也可以成为环境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幼儿园每周特设“大带小混龄”活动时间,鼓励幼儿参加大带小活动,让幼儿在与不同年龄的同伴交往中,相互学习并吸收同伴的经验,扩大交往面,充分体现游戏的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可以为生生互动提供充分的机会,创造条件,鼓励幼儿间相互帮助,让能力强的年长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年幼幼儿发展。在生生互动中,对于年长的幼儿来说,与弟弟妹妹一起参加混班区域活动,可增强其责任感和榜样作用,增加谦让、友好、关爱的行为出现;对于年幼的幼儿来说,与年长的幼儿交往,其领会能力、模仿能力和观察学习能力可以得到不断增强。
三、 评价游戏环境中规则的制定
学习型区域活动是一种强调幼儿自主选择、自由参与的游戏形式,是通过教师间接指导来实现教育价值的,因此区域活动规则的制定在其发挥教育价值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幼儿自由、自主、独立参与区域活动的重要保证。
灵活、多样化的活动区设置,能构成一个有利于幼儿自我管理和自主发展的空间。丰富、动态的游戏材料提供更为幼儿的自主管理寻找到阵地。每天区域活动材料的整理者负责人是谁?当游戏材料不能满足幼儿需要时,讨论商量改变环境、优化环境的群体是谁?准备环境时,是教师忙前忙后,还是幼儿一起共同搜集与准备?教师要将游戏环境的准备环节作为一个有效的教育机会来充分利用,为幼儿提供自我学习、自主管理的机会和条件。
篇13
二、“家长教育资源进课堂”活动的特点
“家长教育资源进课堂”活动具有内容丰富、生活性强、参与面广、操作性强、家长乐于参与、支持度高等特点。在活动中,如小班幼儿的“我会洗手了”“我会穿衣服”;中班幼儿的“我会刷牙了”“叠小毛毯”;大班幼儿的“包包面”“水果拼盘”等活动,就是通过为幼儿提供自然的、自由的学习环境、学习材料,让幼儿自主地在游戏中掌握一些生活小常识、小技能,培养动手、动脑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而完成一种自我的教育。家长和教师成为幼儿学习环境的创造者、支持者,信息平台的搭建者,教育活动的领舞者。
三、“家长教育资源进课堂”实施策略
1.把握好四个原则
(1)教师的主导性原则。家长来自不同行业,从事不同职业,不能熟练组织幼儿教育活动,在筛选活动课题、商定活动设计、编写活动方案、组织活动实施到活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始终发挥主导性作用,给予家长适时地指导和帮助。
(2)教师、家长、幼儿间的多向性原则。幼儿教育活动是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一项多向互动活动。幼儿教师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建立在了解家长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专业特长,了解活动目标、内容、过程的基础上;家长组织实施的教育活动建立在教师的指导、帮助,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经验,对幼儿已有生活、学习经验的了解之上;幼儿的学习则是建立在对教师、家长的信任和已有生活、学习经验以及发展、认知水平上的。
(3)家长教育资源与幼儿园活动课程的互补性原则。无论是高瞻课程还是瑞吉欧的项目教学,渗透式、多元式的课程设计才是相对完善的一种课程设计。家长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就是对幼儿园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五大领域课程的丰富和拓展。
(4)家长助教基本固定与适时调整相结合的原则。
2.把握好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观摩学习。请家长来园观摩教师如何组织这一日活动。通过观摩,使家长初步了解幼儿园活动的安排,了解教师是如何组织孩子们活动的。第二层次,家长助教。请个别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入课堂,向幼儿展示自己的职业或者协助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第三层次,组织参与。家长进入课堂组织并参与亲子活动。待家长来园组织教育活动条件成熟后,再请其他家长前来观摩,互相学习,同时也激发大家参与的积极性。
3.把握好四个维度
(1)游戏活动:有童心的家长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本体性游戏,以支持者的形象参与孩子的区角游戏。
(2)运动活动:性格活泼开朗,有很强运动能力的男性家长以伙伴和保护者的身份介入运动活动。
(3)生活活动:在生活技能方面有一技之长的家长以支持者的身份介入生活活动,如种植、饲养等。
(4)学习活动: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家长根据学习活动内容的需要,在活动的过程中按需要适时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