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国际学术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来源期刊与文献数据库的确定
严格说来,期刊的质量能反映所刊载的论文质量,而论文(数据源)的质量,又直接影响统计分析的结果,通过反复比较国内几大引文数据库,最终确定以CSSCI2008-2009来源期刊[2]为样本,并参照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提供的2004-2006年各期刊在本学科领域影响因子的统计排序[3],选定CSSCI管理学来源期刊中排名在前的核心期刊②25种、经济学来源期刊中排名在前的核心期刊50种和来源期刊《中国会计评论》,共计76种,作为本次检索统计的来源期刊。选择CSSCI数据库作为本次检索的文献数据源。
(二)数据的检索搜集与建库
由于会计学科与许多相邻学科的相互交叉与渗透,有时对某篇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所属的学科范畴,仅凭论文题名无法准确判断,所以,对文献的搜寻与甄别成了本文的重中之重。具体操作方法:首先,在CSSCI中,对来源期刊发表的“原发论文”(不包括短论、会议综述、非正式论文以及增刊论文,检索时间到2009年7月10日),根据题名海选一遍,保存相关的论文信息,内容包括:题名、作者、中文关键词、中文摘要、作者单位、基金项目、刊名、年、期,在Excel中,按内容项目建立文献数据结构表以便统计整理;对模棱两可、无法准确判断的论文题名,做上标识。第二,对有标识的论文题名,根据中文摘要,进行甄别、取舍。最后,在统计作者职称、学历信息时③,对照纸质期刊仔细地逐一核实,最终确定本文统计分析所需要的文献数据信息。
三、统计分析方法
目前,国内关于文献计量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献的外部特征的定量统计分析,包括发文量(或称产出量)和被引量两个指标,它反映了所研究对象的活跃程度和被认可程度,是衡量所研究对象科研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本文主要以发文量为切入点,基于定量化研究方法,利用Excel为数据统计工具,对76种来源期刊2004-2008年间发表的会计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分门别类,归类后再分类汇总、统计、排序,得出论文的作者机构分布、作者分布、作者职称学历结构、合著论文与基金资助论文分布,试图用科学的量化指标,客观地分析近五年来我国会计研究学术论文的产出现状。
四、统计分析结果
(一)论文的作者机构分析
通过检索统计,76种来源期刊在2004-2008年间共刊载会计研究学术论文5279篇,各年度论文产出基本均衡、稳定(见表1);按第一作者统计,共涉及485个机构。4912篇论文来自高校,占发文总量的93%;科研院所占1.14%;2.96%和2.9%的作者分别来自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为了更具体地了解各机构的发文情况,表2给出了在50篇以上的前27个机构的排名情况。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前27个机构中,除财政部外,其余都是高等院校。26所高校共3189篇,占发文总量的60.42%,其余众多高校占32.58%,高校间研究能力的差距一目了然。尤其是排在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厦门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不仅发文量占绝对优势,而且各年度的发文量非常均衡,这说明它们具有相对稳定的研究力量和可持续发展性,是国内会计研究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和王牌军。由于期刊主办单位容易在自己主办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所以,为了更客观、更合理地反映机构的发文量,笔者特别对各机构2004—2008年间在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期刊的影响因子最高的,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刊物《经济研究》和《管理世界》以及会计研究领域的权威期刊《会计研究》上的发文情况进行了统计,从表3中数据可以看出,在这三种影响最大的刊物上发表会计论文较多的机构在会计研究领域的总发文量大多也处在前列。
(二)作者发文量的统计分析
的数量是衡量一个研究者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为了使统计数据趋于合理,本文对多作者合著的论文采取打折计算,具体计算方法参照多所重点高校教师科研成果的统计标准:二名作者的分值划分为0.6和0.4;三名作者为0.6、0.25、0.15;四名作者为0.6、0.2、0.1、0.1;署名在第四作者以后的均为0.1。表6给出了2004—2008年最多的前40名作者。这40名作者近五年来一直活跃在会计研究领域里,他们当中既有对会计研究一生孜孜以求、笔耕不辍的学界大师、学术泰斗(如葛家澍、潘飞、盖地等),也有年轻的后起之秀(如李明辉、吴联生、雷光勇等)。深入研究样本资料可以发现,这些高产作者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或研究主线(如李明辉发表的论文始终以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研究为主线,葛家澍教授发表的论文始终以会计准则研究为主线)。
(三)作者职称、学历结构的统计分析
职称是衡量专业人员工作能力与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检索统计的论文作者中,具有正高级、副高级和中级职称的作者的数量,分别占发文总量的35%、26%和16%;博士研究生(含博士后、在职博士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发文量分别占65%和4%(见表7)。统计时发现,博士后和在职博士生、在职硕士生一般同时也注明了职称信息,这样就可以大致推算出论文作者的职称、学历结构比例为:高级(正、副高)∶中级∶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61∶16∶22∶1。可以看出,具有高级职称(正、副高)的作者是目前我国会计研究领域创作力量最强,论文成果最多的一个群体,也是我国会计研究的主要力量。但也不可小视近40%具有中级职称的作者及博士研究生,他们大多为青年人,学历高、专业基础扎实,且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富于想象、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他们接受新事物快、吸收新知识、新信息、新方法主动性强,同时还有来自职称晋升、科研奖励等诸方面的压力将可能变成他们刻苦钻研的动力,推动他们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四)合著论文的统计分析期刊论文合著是科研合作成果推出的一种重要形式,从表8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论文独撰与论文合著的比例大约为40%︰60%,合著论文的比例明显高于独撰。从各年度数据来看,合著论文的数量和比例还在不断提高,而独撰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从合作的规模来看,在被统计的3204篇合著论文中,2人合著的有2264篇,占总体的70.76%;3人合著的有800篇,占总体的24.97%;4人及以上的有140篇,占总体4.37%。主要还是以2-3人为主的小规模的合作形式,且呈增长趋势;而4人以上的合作偏少,各年度数量上略有起伏。
论文合著是科学研究中的普遍现象,也是一种必然趋势。笔者在检索统计时就发现了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第一,合著论文的作者中许多都是非会计学科的研究背景;第二,合著论文的作者类型多样化:有同一机构内同专业、不同研究方向合作的;有同一机构跨专业、跨学科合作的;还有不同机构间合作的;极少数国际间合作研究的,这无疑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一种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模式。当然,从论文合著来研究科研合作,是基于理想化合著的假设,在实践中,可能还存在大量出于评聘职称等功利性目的的“挂名合著”现象,这里无法严格界定。(五)基金资助论文的统计分析基金资助论文是指由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各类基金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科研经费而产出的研究论文,它是科研活动的主要产出形式,代表着某研究领域内新动向、新趋势,具有较大难度和较高水准,受到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与重视。本文研究基金论文数量,试图揭示会计研究过程中受到基金资助的情况,表9给出了2004—2008各年度受到各种基金资助的发文情况。从表中数据来看,基金资助的发文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且增长幅度逐年加大,2008年基金发文量已占发文总量的55.94%,比2004年翻了一番。这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的会计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和重视;但不同类型基金的论文增长幅度有差别。从基金论文级别来看,受国家级基金资助的论文比例明显高于部级、省(市)级和校院其他级,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论文数量远远多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相差4倍,这可能是由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对项目的结项并未作严格要求,致使有的国家社科基金研究论文未标注基金来源,从而导致论文数量上的差距。此外,从表中数据还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家自科基金还是社科基金,重点(或重大)项目太少,尤其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五、结论、启示与思考
基于上述五个方面的数据分析,对近五年我国会计研究学术论文产出现状可以作出以下结论,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与思考:
(一)简要结论
首先,在会计研究学术论文的产出机构中,高校占有绝对优势(占总发文量的93%);且高校间研究能力差距悬殊,总体来讲,综合性大学的研究实力和学术水准强于财经类大学;此外,会计实务界的研究力量太显薄弱(不到3%)。其次,在会计研究学术论文产出的高产作者中,大多出自研究实力雄厚、学术氛围浓厚的学术团队里;深入观察样本资料还可以发现,他们都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或研究主线;高级职称(正、副高)的作者是论文成果最多的一个群体(占总量的61%),其次是中级和博士研究生(占38%)。最后,基金论文与合著论文在数量和比例上皆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两者成正比关系;合著论文的合作规模主要是以2-3人为主的小规模合作,且合作形式多样化;基金资助的论文中,国家级基金资助的论文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基金,自科基金论文数量远远多于社科基金,但重点(或重大)项目太少,尤其是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
(二)启示与思考
第一,会计专业设置较久、会计专业教育层次齐全(学士、硕士、博士)的老牌财经类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例外),其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准有待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应尽量避免“近亲繁殖”、“几代同堂”[5]的现象。
篇2
1.2GF报告的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每年年初,各单位拟制“GF报告编写计划”,由训练科汇总,并编制下发“XX年度中心GF报告编写计划”,明确报告题目、编写人、完成时间节点等。科研人员按照《中国国防科技报告编写规则》,利用“国防报告管理系统”,撰写合格的GF报告后,呈交至相关业务总师或学科专家审查其技术内容,再交至GF报告管理小组进行形式审查(必要时修改后进行形式二审)。年底,管理小组对年度内GF报告进行汇总、整理,并在审定表上加盖中心公章,上报总装GF报告管理办公室,同时另存一份纸版报告以提供交流利用。
1.3GF报告管理现状GF报告的日常管理及利用等工作,按照《中心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管理规定》,并参照《中心技术文件管理规定》,严格做到闭环控制、准确及时。经统计,1997-2013年,由GF报告管理小组管理的GF报告约1000份,远不及每年近5000份的技术文件产生量。GF报告的交流使用量也不多,只在项目结题、实验室评估、课题查新、职称评定时,才有个别科研人员检索、查阅相关报告,年均检索量甚至不足20册/人次。GF报告数量少、内容、格式要求严格、管理系统软件与水印系统冲突等原因,导致GF报告的撰写、提交、征集、交流使用等得不到充分保证。
2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收集和服务体系不够健全GF报告是科研人员为了描述国防科研、设计、工程、试验和鉴定等活动的过程、进展和结果,按照规定的标准格式编写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具有一定密级的特种文献,详实记载了国防项目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GF管理的目的是积累、传播和交流,使科研工作者能够依据科技报告中的描述重复实验过程或了解科研结果。虽然军队院所开展GF报告工作已10余年,但进展并不是很理想,存在报告收集不全、管理体系不完备、交流使用不便等问题。
2.2未完全纳入科研管理程序GF报告的征集应贯穿于科研项目的整个过程,包括科研合同、科研项目执行、项目管理等各环节、全过程,但并未认真执行。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科研项目承担者以及科技信息管理部门之间没有形成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的局面,使GF报告不能完全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不能完全纳入科研工作管理程序中。
2.3交流与利用不够充分GF报告的交流和使用在《国防科技报告管理办法》等文件中都有规定,但是目前只是体现在项目结题、实验室评估、课题查新、职称评定等方面。GF报告内容程度高、总量不多、技术质量难以保证,使其不能得到充分交流与利用。
2.4培训与奖惩机制不够健全由于军队院所科研任务重、工作量饱和、时间节点紧、保密形势严峻等特点,科研人员的时间、精力往往不能保证GF报告的撰写质量,甚至不能按时间节点提交报告。另外,科研人员不能熟练使用GF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系统与水印系统或其他保密系统等,加之培训工作力度不够、奖惩机制不够到位,大大影响了科研人员对GF报告的撰写效率、提交质量和工作积极性。
3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管理体系构建的措施与建议
针对军队GF报告工作中的问题,我们借鉴先进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与改进措施。
3.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构建GF报告管理体系为了保证GF报告工作顺利开展,应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分级分层构建GF报告收藏和服务的管理体系[5-6]。
3.1.1构建系统级(或全军)层面的科研院所GF报告收集和服务管理体系负责系统级军队院所GF报告的收集、加工、保存和管理,对军队院所的GF报告工作进行指导。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军队院所GF报告工作的规章制度,贯彻、落实相关方针、政策、法规,负责军队院所产生的GF报告的征集、审查、上报、业务建设、管理与交流利用,组织、指导、督促、检查和验收各院所的GF报告工作,使之正常开展。
3.1.2构建军队院所层面的GF报告收集和服务管理体系负责各军队院所GF报告的收集、加工、保存和管理。凡承担国防科研任务的单位,由一名业务副院(所)长担任该单位GF报告管理负责人,科技处(或类似的科技管理职能处室)负责GF报告业务主管工作,指定一名参谋任联络员(一般为负责科研项目管理的业务参谋),并在科技信息管理部门成立GF报告管理小组,负责各院所GF报告的日常工作,承担GF报告的业务指导和归口管理工作。制定、贯彻、落实本院所的GF报告工作规章制度和计划,负责GF报告的征集、审查、上报、业务建设、管理与交流利用,负责GF报告的规章制度落实、业务培训、协调沟通,负责GF报告工作总结、表彰和经验推广等工作。
3.1.3构建各军队院所下属各处、室级GF报告收集和服务管理体系各军队院所下属处、室指定专人负责GF报告工作,对本处、室产生的GF报告进行收集、初审,并及时提交至本院所的GF报告管理部门,确保本单位产生的GF报告在单位内部得到充分利用。负责贯彻落实GF报告工作的规章制度,拟制本单位GF报告年度编写计划,并监督计划落实,负责组织本单位GF报告的撰写、审查、上报,负责本单位GF报告的初步技术审查、形式审查等。
3.2纳入科研管理程序,建立健全GF报告管理制度
3.2.1纳入科研管理程序,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建立GF报告管理制度的核心,是将GF报告工作纳入科研管理程序。这是贯彻、落实GF报告工作制度的关键,是解决报告撰写、提交长效机制问题的迫切需要[7]。在项目立项、下达、实施、验收、鉴定和报奖等主要环节,明确撰写和提交GF报告的职责要求,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报告;在项目立项、下达和开题阶段,在立项申请报告、开题报告和任务书中明确撰写提交报告的数量和时限;在项目验收、鉴定、报奖阶段,将撰写和提交GF报告作为一个必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制度。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科研项目承担者以及科技信息管理部门之间要通力合作,将GF报告工作纳入本单位的科研能力建设中,作为关系本单位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
3.2.2加强制度建设,使GF报告工作有章可循军队院所应建立《军队院所国防科技报告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和标准规范,为GF报告管理奠定制度基础;梳理本单位制订和颁布的科研管理方面的文件,采取修订或专门发文的形式,将GF报告工作纳入其中,确保国防科技建设与管理的每一个领域和环节都有开展GF报告工作的依据和要求;提升GF报告工作与科研管理工作的融合度和收集的完整性,强化知识产权和保密管理、完善共享机制建设,推进科技报告的充分共享和交流使用。
3.3建立信息资源平台,加强GF报告的交流共享
3.3.1分级管理,严防失泄密,进行交流利用GF报告的内容不仅涉及到国防科学技术秘密,还涉及到国家、国防建设的安全利益及专有技术或敏感技术。因此,对于GF报告一定要在坚持保密守则的前提下,按照“集中检索、分布获取、分级保障、设限受控”的原则进行交流和使用[8]。可定期出版公开、内部密级的GF报告,鼓励国防武器装备研制、承制单位使用相应密级的GF报告,要求管理部门使用相应密级的GF报告等。
3.3.2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平台,促进开放共享在统一制定相关标准、规范的基础上,构建GF报告信息资源平台,建立集成融合和无缝链接的信息资源系统。在降低撰写和形式审查的难度和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对GF报告进行信息审核和针对性开发,合理确定科技报告的共享范围和保密级别。向军队院所科研管理部门、科研人员等分级开放国防科研信息和科学数据,并由此建立军队院所自主创新知识库,依托互联(局域)网络形成分级、分层的GF报告全文信息检索系统,促进GF报告的开放与共享[9]。
3.4健全培训和奖惩机制,提升GF报告数量与质量
3.4.1加强培训,提高GF报告和数量的质量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使其能熟练使用管理系统撰写和提交报告。重视报告的技术质量和形式质量,不断完善由科研人员、主管领导、技术专家、GF报告管理人员组成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使之融入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本单位的报告撰写任务。
3.4.2建立有效奖惩机制,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建立奖惩机制是GF报告体系建设良性发展的重要措施,对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报告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制订有效的政策措施,公平合理地将国防科技报告纳入本单位的技术职称和职务考核、晋升的指标体系,有效提高科研人员撰写提交报告的积极性。开展评优奖先活动,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将报告撰写上交情况与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利益相挂钩,逐渐形成写好多交报告的良好氛围。对未按要求提交报告的项目予以必要惩戒,如削减经费、取消承担延续项目的资格等,以引起项目组和科研人员的重视和警醒,促进报告撰写和上交。
篇3
2、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思想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以李嘉图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原理为代表,但是实际国际贸易中大量贸易是发生在同类产品内部,70年代末以来,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他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关基本假设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成功的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保罗·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以成熟的垄断竞争模型(张伯伦垄断竞争)来分析规模经济以及产业内贸易。 克鲁格曼认为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式下的市场体系中,产业部门的扩张是通过厂商数目的增加(更大的规模经济)相结合而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每个国家都以其生产的产品供应世界需求,因而我们就得到了双向的产业内贸易,若各国拥有相同的要素禀赋,就不存在产业间贸易(各国生产等于本国消费量的竞争产品),而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张伯伦垄断竞争部门的更低单位成本的 更多商品种类对每个工资收入者而言都是有利的,产业内贸易带来的社会净福利将抵消收入分配(要素价格)上的矛盾,从而使贸易自由化获得普遍支持。
[2] 根据斯蒂格里兹的规模经济与多样化消费之间两难选择的模型,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由规模经济而不是由要素禀赋或技术的模型,模型中假定规模经济内在于厂商,分析方法去分析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最终得出结论或要素禀赋差异的结果,相反,由于与劳动力增长和区域聚集类似的贸易效应,贸易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和严密、有说服力的收益递增条件下的贸易模型是可以建立奠定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在贸易理论中的地位。 克鲁格曼又考察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型式的关系。竞争的经济被允许贸易时,即使它们有着相同的偏好并从贸易中得益。克鲁格曼又发表了《产业内专业化分工与得自贸易的利益》该理论模型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这两个基本假定,使新贸易理论向规范化方向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二) 新贸易政策理论的发展 贸易政策理论是较早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之一。
早在本世纪20年代末,作为“新重商主义”的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就指出:“政府的机能不能不扩大,这从19世纪政治家来看,或从当代美国的理财家来看,恐怕要认为是对于个人主义之极大侵犯,然而我为之辩护,认为这是一切现实的办法,可以避免现行经济形态的全部毁灭。”[3]在国际贸易方面凯恩斯主张政府干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利用贸易顺差保持国内充分就业。 本世纪70年代之后,新自由主义占据了经济理论的中心位置,主张政府应该对国际贸易进行适度的干预。作为其中的代表弗雷德曼认为:“自由市场的存在当然并不排除政府的需要,相反的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竞赛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解释和强制执行这些已经被决定的规则的裁判者,时常所做的是大大减少必须通过政治手段来决定的问题范围,从而缩小政府直接参与竞赛的程度。”[4]
1、 贸易保护理论的新发展 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在贸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纷纷出现。DominickSalvatore在的《国际经济学》一书中列出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自动出口限制,技术、行政与其他法规限制、国际卡塔尔、倾销、进出口补贴等。[5]目前较为代表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保护论以及环境有限新贸易保护论。 1994年,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在《新贸易保护主义》一书中提出,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旨在通过减少国际贸易和对整个经济的重新定位及使其多样化,让它朝向地区或国家内生产的最大化方向发展,然后以周边地区作为依赖对象,并且只把全球贸易作为最后选择。”[6]其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
他们认为在目前的世界环境中,自由贸易所带来的问题比其期望解决的问题多,鉴于自由贸易无法解决贸易与发展、贸易与环境等问题,因此必须用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取代它,新贸易保护主义主张:首先要加强地区间合作,实施新型的地区主义“自力更生应该成为国家内部以及一个地区的国家之间的一个共同目标,这样可以使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程度的满足需要和提供服务,如果经济活动市委自力更生提供服务,那麽他们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就会降低,经济增长会受到无情竞争的影响也会减少,当生产和就业必须一致为了满足地方需要而服务时,就应该重新将经济活动定位,使其摆脱出口导向的模式。”[7]
实行地区性贸易保护主义后,既可以利用本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福利,又可以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结构中的不利地位,同时也可以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新贸易保护主义还主张为使地区经济发展,来实现贸易平衡和保护世 界环境,这就需要一国根据预期的出口量控制进口量并且要使两者严格平衡,并制定高标准的进出口限制规则。 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的基本观点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如果西方国家不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限制,将会造成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向低收入国家的工资水平看齐,从而导致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发达国家应该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性产品实行贸易限制。进入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受到低增长和高失业率的困扰,增加了大工业的保护,抵制发展中国家的进口,1993年发展中国家将近1/3的出口产品受到发达国家的配额制和其他非关税壁垒限制。
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论主要表现在借保护世界环境之名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衰退的劣势产业,其主要论点是:由于人类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在国际贸易中应该优先考虑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了保护环境任何国家都可以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控制污染产品进出口,同时任何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
2、国际贸易的内生性增长的新理论 长期以来,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的增长可以带动国内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哈伯勒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是新观念、新技术、新管理和其他技能的传播媒介,国际贸易可以充分利用没有开发的国内资源、刺激国内生产者提高效率,同时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贸易使劳动具有了经济规模性,因此国际贸易可以称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为了从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角度进一步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正面作用,经济学家罗莫和卢卡斯提出了内生性增长理论,他们认为一国减少贸易壁垒并促进国际贸易后,将长期取得加快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效应,这主要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该国加快技术引进、吸收、开发以及创新过程,扩大生产经济规模,减少价格扭曲提高资源利用率等[8]。
3、不完全市场竞争下的新贸易政策理论 不完全竞争的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市场结构的类型决定了行业的竞争程度和贸易形式,因此依据国内外市场结构的状况来选择指定贸易政策可以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利益。80年代初以来,以布兰德、斯本色、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以“战略性贸易”为核心的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认为,在规模收益可变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政府干预的贸易政策只要使用得当能够使一国从相对自由贸易中获益。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根据不同的市场结构,讨论各种贸易工具如关税、配额、进出口补贴和进出口税等,在各种市场结构下的运用结果,得出了不同市场结构下应该运用的最佳政策工具,与此同时,他们还指出在寡头市场结构下,贸易政策可能会使干预者获得有利的“战略效应”,并通过抽取和转移他人经济利润以及获得更大的外部经济来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9]新贸易理论对市场运行的优化、干预政策的制定等均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1)不同市场结构中贸易政策的制定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将其研究领域集中以下两种市场结构中贸易政策的制定上:
① 考虑战略互动作用对出口市场的影响。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在假设一国市场上的国内公司具有市场力量,并同具有市场力量的国外公司竞争基础上,对政府施加的贸易政策如何影响公司行为以及市场运行结果进行探讨,这就是所谓“战略出口贸易政策”问题。对于战略出口贸易政策问题,他们根据80年代初提出的布兰德—斯本色模型,分析了寡占市场下厂商进入对贸易政策选择的影响和“一致性推测”的寡占行为,指出厂商进入的可能性进一步削弱了出口补贴促进进出口的作用,更多地加强了出口税收鼓励进出口的作用,同时“一致性推测”这种寡占行为对于自由贸易是最佳的。
② 探讨国内市场上战略互动的 影响。 他们在假设具有市场力量的国内公司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基础上,探讨政府政策的作用,这就是所谓“战略出口贸易政策”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克鲁格曼首先经过对外部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进行重新定位之后,提出了建立在外部经济基础上的“出口促进型进口保护理论”,即将外部的规模经济作为独立的幼稚产业加以保护。另一方面,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存在规模经济和寡头垄断市场下,以贸易保护促进出口的模型。 通过这一模型可以看出 ,国内公司的边际成本与国外公司的边际成本成负相关,通过关税保护可以提高国外公司的成本。克鲁格曼还把研究与开发、学习效应与国内公司的边际成本联系起来,认为贸易保护会导致研究与开发的投入的提高,使得外部经济效益提高。[10]
(2)贸易政策工具的选择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在对不同市场结构下的贸易政策工具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现有的不完全竞争的模型下,有关最佳贸易政策工具的选择方式:在国内外的市场结构均为完全竞争情况下,自由贸易政策是最优的,但是当一国商品的进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程度的优势时,关税可以改善贸易条件并提高福利;在国内外市场结构均为垄断竞争的情况下,贸易形式表现为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的行业内贸易,这时对差异产品征收最佳关税可以改善贸易条件和提高福利;在国内市场是完全竞争但国外市场是垄断情况下,可以通过将国外企业的超额利润抽取一部分作为关税;在国内市场是垄断但国外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则可依据国内产业发展情况,采取关税或配额政策;在国内外市场都处于垄断时,可以依据不同的贸易模型如古诺双头垄断模型等制定不同的政策。 保罗·克鲁格曼则认为如果某个国家的政府能够设法保证占领本个某一市场的企业是本国企业而非他国企业,就能以牺牲他国的产业为代价,确保本国企业在这一产业领域内的发展,也能够提高本国的国民收入与福利。
他与詹姆斯·布兰德合作发展了国际双头垄断模型,在这一模型的基础之上,他假设有一个本国厂商和国外厂商,在国内外市场中进行竞争,在本国开始征收进口关税的情况之下,外国厂商在国内市场的交货成本上升,其边际成本上升,本国厂商产量上升,边际成本下降,这将最终导致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中,本国厂商的销售量上升,外国厂商销售量下降,本国厂商不仅加强了在国内市场上的优势,也加强了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从而将在出口市场中获利。[11]克鲁格曼因此认为政府可以实行对每个产业加以保护的政策,直到该产业成本下降到具有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为止。
二、 国际金融理论和政策 1997年发生在东亚地区并波及到整个世界的金融危机,推动国际经济学界对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国家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制度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国际金融和政策理论有国际金融安全、克鲁格曼的货币汇率理论、国际货币一体化等。
(一) 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负面影响 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出一个重要特征,世界金融一体化则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经济国际化对世界金融一体化提出了客观要求。随着电讯技术的普及和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跨国银行空前的海外扩张,国际银行业竞争加剧发达国家积极开拓、控制新兴市场等等,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迅速。此外,各国金融管制不断放松,国际投机活动的加剧,以及为逃避各国政府种种限制以取得自由化的举措国际金融一体化趋势经过80年代的发展,到了90年代已形成了国际金融一体化一个,对促进世界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般认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出了国界,使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进而形成世界范围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整体。或者说,是指世界各国均参与全 面的经济合作并到任何一国或经济领域的变动均会引起世界经济整体 动状态。世界金融一体化是指各国或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互相依赖、影响而产生的逐步联合成为一个整体的趋势。 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表现是:各国金融政策倾向一体化;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重点是离岸金融市场与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证券投资国际化);资本流动自由化、国际化,这是世界金融一体化最突出的表现,它包括货币兑换自由、资本在行业间转移自由和资金进出自由。
篇4
2.南方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理念。
南方果树栽培技术课程虽借鉴了目前各类职业院校应用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但也有自身的特别之处,主要体现在教师给学生设计布置了任务后,每个任务都是既有理论知识的反复巩固,也有工作技能的师生同步实操强化训练,更有师生共同的评价与进步。特别突出的教学理念是师生同步实操工作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工友环境中,使学生能够较为轻松地减少压力,从而熟练掌握果树栽培的技术方法。
二、南方果树栽培技术课程应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的具体过程
(一)南方果树栽培技术课程的任务设计
“任务驱动”教学处处体现“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所以教师的主导性要首先体现在教学任务的设计上,任务设计的精彩与否也决定了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因此,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以“学生为中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同时也要兼顾专业教学的需要、课程本身的需要、社会职业岗位技能培养的需要。综合以上,南方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教学任务设计如下。整门课程的教学知识点可以设计为一个大的综合性任务:高级技能型果树工的培养训练,教师对高级技能型果树工(即学生)培养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果树栽培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栽培管理技术的掌握,那么教师则可以根据培养训练内容要求结合校内果树品种资源及授课时间设计出若干个子任务,即:若干种南方不同类别果树的栽培管理,使学生在栽培或管理若干种果树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果树栽培的技术措施,同时将果树栽培基本知识的学习穿插于若干个子任务当中进行学习。
(二)教师教学及学生训练过程
教师在第一次上课时将课程总任务利用任务单的形式下达给学生,并向学生详细介绍整个任务完成过程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第二次课开始进入子任务的完成。每个子任务可设计为6学时,第1~2学时的初始内容即为教师向学生下达任务单,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根据任务单内容与要求讨论、交流本任务的理论知识,理论知识讨论结束后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对第3~4学时将要动手实操的任务工作步骤进行讨论,然后师生共同讨论修正工作步骤。为加深学生对本任务理论知识点的理解,在1~2学时结束时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将本任务的理论知识点及3~4学时的实操工作步骤整理记录于本课程专用的工作任务记录本上规定的表格内。第3~4学时课上,教师对本任务重点要培训的工作技术方法进行实操示范后与学生同步进行工作过程操作。在师生共同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可随时讨论、点评、修正,直至实操工作任务完成。第3~4学时结束后,同样要求学生对实操过程记录于课程专用工作任务记录本上规定的表格内以达到巩固的目的。在第5~6学时课上,师生共同对照工作任务记录本记录的理论及实操内容进行回顾、讨论、评价,并对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工作步骤进行重点讲解,最后,学生需将本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自身的不足及优势进行记录。
(三)学生考核
1.考核体系构成。
本课程学期结束后,对学生的考核主要从整个学期完成每个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出勤情况、工作任务理论知识学习过程、工作任务实操过程、期末考核等几方面进行。其中,学生出勤情况占考核总成绩的10%,工作任务理论学习课堂表现及课下记录情况占30%,工作任务实操过程表现及课下记录情况占30%,期末理论考核占30%。
2.考核依据。
考核体系构成要素的依据为:学生考勤记录表,学生课堂表现记录表,课下的工作任务记录表,期末理论考试卷。
篇5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明确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是一堂课能否上好的关键所在。明确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依据教学目标,把握教材内容。众所周知,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材文本在进行编排时,就已经明确反映了教材的编排意图、知识点的分布等。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能有效地对教材进行处理。具体而言,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立足教学目标,从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分析。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针对小学数学的具体特点,教师应该把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放在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上。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兴趣培养放在一个显著的位置,同时还要兼顾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在落实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通过检测来检验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这样既符合教育精神,也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目标要具有指向性和针对性,要能在课堂教学中切实有效地予以贯彻。
三、有效把握教学的重难点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有效把握一节课的重难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对教材的重难点把握不到位,首先是不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其次会导致课堂教学过于分散,使学生听课后无法把握教材知识,不能做到学有所获。教学重点是一堂课中教师依据课程目标确定的,一般而言,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只集中在一两个知识点上,教师要通过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有效把握,并在课堂上充分落实。教学难点一般而言是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需要教师运用教学艺术和教学技巧,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讲解明白,让学生真正理解。例如在给学生讲解“找规律”这一内容时,依据教材给出的场景,给学生规律性地摆放了三种物体:盆花的颜色依次是蓝、红、蓝、红……彩灯的颜色依次是红、紫、绿、红、紫、绿……彩旗的颜色依次是红、红、黄、黄、红、红、黄、黄……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能观察到盆花、彩灯、彩旗这几种物体的摆放规律吗?按照这种规律,右起第12个是一盆什么颜色的花?”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有些教师认为让学生通过计算的方法找出简单的周期规律是重点。但笔者认为,这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多样的方法找出规律,运算只是其中的方法之一,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计算的具体方法,这样才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四、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生成
教学设计是理想化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其实是教学生成的具体效果。教学设计最终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实践去检验其设计得科学与否。因此,教师要把教学设计落实到课堂中,并不断完善教学设计。例如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会设计一些师生间的互动或者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在设计之前一般只是设想,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状况,比如由于学生知识的不足,导致教学环节不能充分有效地开展;或者由于预留时间不足,导致在活动后,教师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去发现和改进。有的时候,课堂教学的生成效果和不同班次间学生的差异性也具有密切联系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针对不同班次学生的具体情况要进行适当地调整,这样才能收到预想的效果。教学设计是理论,课堂教学是实践,教师必须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设计。
篇6
《经济案件线索审计研究及其案例分析》一文,以研究经济案件的本质属性、特征、表现形式为切入点,从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点上,探寻挖掘经济案件线索的有效路径,并通过大量的审计案例,对审计在发现经济案件线索的总体思路、主要方法和技巧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多层次分析和论证,运用多种学科及相关理论,归纳、梳理和提炼发现经济案件线索的科学有效的审计方法,为审计查找经济案件线索、加大审计执法力度、提高审计监督水平提供了思路。
《国家审计机关聘用审计风险防范研究》,主要从聘用审计的委托关系、聘用审计的动因、聘用审计的作用、聘用审计的过程管理和基本指标评价等方面构建出了一套国家审计机关聘用审计风险防范体系,充实和丰富了现有国家审计理论,同时为构建合理科学的聘用审计风险防范体系提出了科学的建议。
篇7
注重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组织架构的改革,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
针对现代数字化学生学籍档案管理需求,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应加快管理组织架构的改革。针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特点实现管理架构的优化,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开展。首先,学校应对学生生源情况、档案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读学生档案管理数字化需求进行探讨。确定学籍档案工作内容及目标后,分析数字化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的组织架构需求以及人员配置需求。通过完善的基础分析与评测,确定学生学籍档案管理要求,以此为基础进行组织架构的建设以及人员的配备优化。
针对数字化学生学籍档案管理需求进行管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数字化档案管理方法有别于传统纸质文件档案管理,因此,其管理体系以及管理内容也有着很大的区别。针对数字化学生学籍档案管理需求,在学生学籍档案数字化进程中还应加快管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以数字化档案管理方法、需求为基础,以学生学籍管理特点进行档案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改变传统纸质档案管理方法以及管理重点,以数字化档案管理需求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学籍档案数字化管理目标的实现。另外,针对数字化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特点,数字化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中还应注重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以数字化档案管理需求为基础,以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特点为重点,针对原有管理制度中的不适用内容进行改革。从学生学籍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入手,实现科学的数字化学生学籍档案管理。
针对现代学生学籍档案管理需求强化人员素质
针对现代学生学籍档案管理额需求,学校领导应重视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并加强教职工档案意识的强化。将学生学籍档案建设与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开展持续的管理。落实人员、经费及设备,优化人员架构。针对数字化学生学籍档案管理需求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以及计算机运用能力。根据学校所采用的数字化档案管理软件开展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同时,建立内部档案信息网络、强化数字化学籍档案的信息备份,以数字化学籍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人员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
强化学生毕业后的转档管理,保障学生学籍档案的安全
篇8
1.2魏恩斯蒂芬应用技术大学
学校办学的历史悠久,环境优美,许多建筑、树木有几百年的历史,两个校区内都有当地所谓的王宫。现有三个校区,分别在魏恩斯蒂芬(Weihenstephan)、特里斯多夫(Triesdorf)、斯托宾(Straubing),其中斯托宾(Straubing)是研究校区。我们在学校的两个校区进行了四天的培训学习。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当地的农业发展,学校提出的办学理念是:绿色、创新、实践。学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应用研究。学校现有145名教授,有200~300名教师和一些工程师。教授是终身制的,要求有五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验,一般教师是2~3年的合同制。现总共有5683名学生,其中Triesdorf校区1750名,学生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双元制学生占10~20%。Weihenstephan校区有生物、园艺、景观、营养、森林经济五个系,2006年以后成立了研究中心。Triesdorf校区有农业和环境工程两个系。共有19个学士专业和8个硕士专业。有11个专业可提供双元制的学习。与世界71个大学合作。教学方面,学士7学期,硕士三学期。一学期15周,30学分,900学时,要求学生一半在家学习,一半在校学习获得学分。
1.3行会和企业。
我们还先后走访了雷根思堡(Regensburg)工商会、莱比锡手工行会培训与技术中心、ASIS公司、BMW莱比锡工厂和MAX-TAUT-SCHULE职业中学。我们了解到,按照德国国家工商会法,行会可以开展咨询、服务、考试、发证、培训、双元制培训管理、合同备案等工作,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在企业了解到,企业与行会的关系非常密切,非常尊重行会;企业也积极参与学生的培养,认真指导学生在企业的实习。企业的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先参加考试获得资格后才能指导学生的实习。企业比较喜欢应用技术大学毕业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在校学习注重实践,能力较强。因此,应用技术大学的毕业生的地位与综合大学毕业的学生是一样的受到社会的尊重。
2应用技术大学的特色
2.1应用技术大学在德国的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德国教育体系非常完备。德国实行12年义务教育制度,小学四年级完成后开始分流进入中学,中学包括文理中学、普通中学和实用中学。文理中学学制八年,毕业生直接考入综合性大学;普通中学和实用中学一般六年学制,毕业生主要就业,并开始二至三年的双元制学习。部分普通中学和实用中学毕业生参加一至两年的应用技术大学预科学习,以便考入应用技术大学学习。部分二至三年的双元制毕业的学生也可以通过预科学习,考入应用技术大学。从德国教育体系可以看出来,应用技术大学是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量的普通中学和实用中学毕业生提供了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其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为德国制造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2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教育的特色
1)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大多起源于早期的职业培训学校、技术学校,培养企业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员,不是学历教育,发资格证书,社会的认可度很高。后来发展成为高等专门(专科)学校,德文校名叫Fa-hochschule。近年随着欧盟教育的统一,这类学校开始了统一的学历教育,包括学士、硕士课程的教育,专业面进一步扩大,因此,校名改为Hochs-chule,去掉了Fa,就变为了高等学校的意思。如魏恩斯蒂芬应用技术大学的德文校名为:Hochs-chuleWeihenstephan-Triesdorf。为了使德国的这类学校便于与世界各国的交流,近年德国政府统一将这类学校改名为应用技术大学,即UniversityofAppliedSciences,但是学校为了保留自身的传统,一般还保留着Hochschule的名字。从这类学校的发展历程来看,它们以技术应用为起点,保持着它们以应用型为目标的特色,始终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这类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始终受到社会和企业的欢迎,学校和毕业生都享有着与综合性大学同样的声誉。
2)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大的布局和建立大多与当地的产业和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起来,服务的对象很明确。如代跟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就是根据当地的工业经济的发展需要而建立的,它的专业设置与代跟多夫应用的产业基本是对应的,它所建立的几个科研校区的研究方向全都与当地的企业产品研发相关。魏恩斯蒂芬应用技术大学的两个主校区所在地都是传统农业区,长期以来坚持发展农业经济。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包括新型生物能源、再生能源的发展需要,魏恩斯蒂芬应用技术大学越来越显现出它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服务作用,同时也推动了学校的专业调整和发展。
3)强化实践教学。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学士专业一般为7个学期,其中安排一个学期到企业实习,完成相关的任务或论文;实习过程中教师有检查,实习完成后有面试。在硕士教育中,如果因是从其他综合大学或国家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在其学士阶段没有一学期的实习经历,也必须要补上;这是德国综合性大学所没有的要求。在课程安排上,专业课程多,每门课的实践要求较高,课程考试中有专门的实践内容的考核。为了实现在教学中强化实践的要求,学校对教授的实践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有五年以上的企业实践经历;学校还聘请了许多企业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课教师。学校的科研主要集中在应用技术开发和服务方面。
4)校企合作紧密。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都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来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和强化实践教学的目的。德国有法律规定,企业是应用技术大学的学习地点,在企业的学习是应用技术大学学习的一部分。许多大的企业都设立有专门的培训机构,企业也愿意提供岗位接受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生实习,并有专门的人员指导实习学生。学校也主动承接企业的科研项目,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如魏恩斯蒂芬应用技术大学旁边就由企业建立了一个再生能源生产厂,专业的教师深度介入到了企业的研发和生产,相关老师就有车间的钥匙,掌握和指导生产,开展技术研究,开展学生的教学。近年不少应用技术大学开始实行双元制的教学模式,学生接受企业的培养力度就更大了,校企合作更加紧密。
3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3.1办学一定要围绕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与综合大学的学科性教育有本质的不同,一定要体现职业性,职业性一定要体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体现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的融合发展;服务产业,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现在不少地方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面大而全,完全不顾及当地的产业和经济发展的状况,结果形如空中楼阁。
3.2要加强双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和聘用有企业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
双师资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和提高质量的必然要求。由于许多地方的人事制度原因,目前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的教师是从学校门进学校门,有经验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不容易担任教师,学校大多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双师要求不易达到。因此,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努力从人事制度上作改革,大力引进和聘用有企业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任教师,也要由学校自身去积极聘请有企业经验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改善当前师资队伍的情况,为职业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撑。
3.3一定要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度的合作
不管是从服务产业的角度,还是从强化实践教学的角度,高等职业教育都必须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使企业更多地介入人才的培养。要实现这一目标,除国家的法律规定外,更重要的是学校本身要做更多努力。首先培养的学生要适应企业的能力要求,其次是学校有服务产业企业的能力,第三是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的内容要实时对接企业生产和产业的发展。只有这样企业才愿意与学校合作,并走向深入。
3.4努力营造温馨而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
在德国期间,大家对其校园环境有着深刻的印象,他们的校园一般不是很大,建筑物简洁实用,长期利用老旧建筑;校园不仅整洁、优美、自然、温馨,而且无处不在的张贴体现了对学生的关爱,充满了文化气息。我国的不少高职院校近年校园变化较大,建设了新校区或新大楼,校园面积也比较大,但是仍然存在不少卫生死角,环境布局和绿化讲究气派而不自然,随便拆除老旧建筑,学生的生活服务设施、休息交流的座椅少而不便利,展示少,墙面没有利用,既使学生缺少温馨的感觉,又使学校缺乏文化的沉淀。这些都是我们要转变观念,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
3.5改进学校宣传模式,营造认可职业技术技能的社会氛围。
改变原来一味地在媒体上宣传学校,高考填志愿前才到中学宣传的简单模式,要用营销的理念来前面向社会推销学校和专业。要在平时邀请社会人士、企业人员来学校了解学校;也可以让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来校参观校园和实验实训现场,参加学校科技文化活动,组织来校开展各类比赛,包括专业技能比赛。让社会、中小学生认识职业院校,认识职业技能,了解专业发展。
篇9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让学生由被强迫学习到自己主动要学习,以学习为乐,实际上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学习的魅力,让学习内化到学生的思想中去。这个“内化”的过程由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切入,效果非常好。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形、色、声、像俱备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图、文、声音并茂,形象更生动,能够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微观的概念宏观化,它让许多抽象、枯燥、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直观、具体,易于理解与接受,让学生有深刻的认识,更好地起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的作用。再通过在教学中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让教学不再是一方辛苦讲解,一方厌厌欲睡。这种教学手段运用到有盲人学生的教学中,效果应该更显著。使用多媒体教学,相对来说扩充能够“听”的知识的范围,并且“听到”的更有趣,更易引起注意,因此,对盲人学生来说,也就更适用。比如我们讲“犯罪”,讲“故意”与“过失”,通过播放案例再引导讨论至得出结论,让学生学习过程既有趣,又能够通过参与讨论,锻炼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教、学双方来说,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
三、通过运用多媒体扩充知识
使教学内容快速更新,更能与时事快速结合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最重要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主要途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的多重感观刺激和直观教学,加快学生理解进程,相当于增强学生认知能力,从而缩短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地将大量信息传递给学生,特别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融合,真正意义上实现知识共享,也使得最新知识得以快速传播,使得学生视野得以拓宽。在德育课上这些优势表现应该更显著。德育课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教学内容必须与社会、国家的时事、实事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解释理论,用事例、实例、时事来说明、验证课本知识,那么,计算机网络技术就为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让教学不再拘泥于教材,让时效性很强的、实实在在发生的事例来为课程教学服务,避免教学过程空洞干瘪。
篇10
化学灌浆(ChemicalGrouting)是将一定的化学材料(无机或有机材料)配制成真溶液,用化学灌浆泵等压送设备将其灌入地层或缝隙内,使其扩散、胶凝或固化,以增加地层强度、降低地层渗透性、防止地层变形和进行混凝土建筑物裂缝修补的一项地基处理和混凝土修补技术.即化学灌浆是化学与工程相结合,应用化学科学和化学浆材解决地基和混凝土缺陷处理(加固补强、防渗堵漏),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或借以提高工程质量的一项工程技术.随着化学灌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现己成为现代工程中颇具特色且不可或缺的一项先进技术
国外化学灌浆最初是适应于地基处理和采矿业发展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其可靠性得到公认并被广泛采用至今己有80年以上的历史.我国的化学灌浆技术应用与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并有自已的独创.如果以1953年在佳木斯等地采用碱性水玻璃进行化学灌浆算起,也才只有50年的历史五十年来,我国在化学灌浆技术这个小领域取得了成绩[3],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化学灌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已成为我国现代工程技术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2)国外有的常用化学灌浆浆材品种,我国基本上都已开发出来(如环氧[1]、甲凝、丙凝、丙烯酸盐、酸性和碱性水玻璃、水溶性、非水溶性和弹性聚氨酯、脲醛树脂、铬木素等)
(3)化学灌浆浆材品种开发中还有一些独创.如甲凝、弹性聚氨酯,甲氰凝和环氧—聚氨酯,丙烯酸酯—聚氨酯等互穿网络灌浆材料
(4)化学灌浆设备的研制开发已基本能适应和满足国内化灌工程的要求[8].如化学灌浆泵、灌浆阻塞器、密闭配输浆装置和各种封缝材料等.
(5)化学灌浆技术已在国内水电(大坝、堤防、水库、电站)、建筑(地上、地下、人防)、交通(公路、铁路、隧道、桥梁、港口、机场)和采矿等四大部门得到推广应用
(6)化学灌浆技术应用已解决了许多工程难题,取得良好的效益.以水利为例,如三峡[4]、葛洲坝、龙羊峡、丹江口、陈村、凤滩、万安等水利枢纽都是采用化学灌浆技术解决一些工程技术难题的典型例子
(7)化学灌浆已从工程完建后的应用,发展到工程兴建前设计中就采用.如三峡化灌帷幕预计15000米,化灌加固地基预计3000米
(8)化学灌浆技术在一些方面已具国际先进水平,如青海龙羊峡大坝采用中化798环氧浆材处理G4伟晶岩劈裂带和三峡大坝采用CW环氧浆材处理F1096软弱夹层及断层破碎带的水泥—化学复合灌浆技术均堪称国际上处理低渗透性软弱岩土地层的先进技术
(9)化学灌浆理论上也有一些突破和创新[6][7].如浆液扩散半径的计算理论、浆液湿面粘接理论、减低浆液毒性的拮抗理论、浆液吸渗理论等
(10)化学灌浆技术出版物取得丰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己出版专著十余部.包括水利学报、水利水电技术、岩土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长江科学院院报在内的全国132家科技期刊都选登化学灌浆的研究论文.近5年选登的论文就有200余篇
以上十个方面成绩,足以说明我国化学灌浆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水平.此外,全国研究化学灌浆技术的工程科技人员已成立了中国水利学会化学灌浆分会,现挂靠在长江科学院.追溯到1968年,学会己举行过16次学术交流活动,出版了7部论文集,这些学术活动对推动我国化学灌浆材料的研发和化学灌浆技术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
2.化学灌浆技术近期发展展望
我国化学灌浆技术近期应在前50年的基础上更具活力的继续向前发展,而无公害、耐久性好、适应工程各种苛刻要求且价格低廉的化学灌浆浆材的开发、应用和推广;化学灌浆技术的研究、改进和提高;化学灌浆设备、仪器生产的定型化、系列化、成套化、标准化和环保化及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等必然是其发展方向
2.1.无公害浆材的开发
(1)无毒催化剂的研制.环氧树脂浆材粘接强度高、稳定性好,因此是固结灌浆最常用的浆材.该浆材毒副作用主要来自所采用的固化剂和溶剂.在过去的近20年中,对环氧浆材胺类固化剂的降低毒性研究己取得一些成果,国内生产出商品名为T31、810、X-89、CD等毒副作用较低的一批改性胺类固化剂,对环氧浆材的推广应用起了较好作用,今后还应朝这个方向继续努力
(2)无溶剂型浆材的开发.环氧树脂一般粘度都较大,制成化灌浆材一般都要添加有机溶剂,但很多有机溶剂不但气味难闻,而且具有毒副作用(如糠醛),添加后往往会产生环境问题.因此,人们在研究无毒副作用环氧固化剂的同时,也展开了无溶剂型环氧浆材的研制.无溶剂型环氧浆材的研究将得益于环氧树脂工业的发展,国内一些化工厂生产的低分子量环氧树脂粘度仅为20-25mPa.s.,这对今后无溶剂环氧化灌浆材的发展开辟了较好的前景.除此之外,把丙烯酸酯等树脂开发成无溶型浆材己呈现出更加美好的前景,值得努力探索
(3)水做介质的化灌浆材的研制.水做介质,不用有机溶剂,对化灌浆材的无公害化是很有益的.过去已开发了LW、HW等为数不多的水溶性聚氨酯浆材,今后对水溶性浆材应放开视野,相信在有机或无机水溶性浆材开发和应用上将会呈现出较为理想的进展
(4)某些已有浆材改造的研究.1974年,日本曾因使用抗渗性好的丙凝化灌浆材污染水质,引起饮水中毒事件而宣布禁用丙凝.之后,具有丙凝相似性能的丙烯酸盐浆材得到发展,但其主要成分丙烯酸镁仍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而科技工作者采用拮抗原理,在丙烯酸盐浆材中加入钙盐和适量的某种拮抗剂,却使其毒副作用下降到仅为丙凝的1%,成为实际无毒浆材[12].这个例子说明,我们可以探索通过对己有的某些化灌浆材进行改造,降低毒性,达到可使用标准
2.2.对工程各种苛刻要求相适应的浆材开发
(1)新型高亲润、高渗透性化灌浆材的研究.虽然目前我们已有了一些高渗性的化灌浆材,解决了不少工程难题,但所用溶剂和固化剂多半都有毒副作用,不适宜环境标准,对工程地基微细裂隙、断层破碎带和泥化夹层及混凝土微细裂隙的处理仍有探索新型高亲润、高渗透性、无毒副作用化灌浆材的必要.这很大程度取决于表面活性剂和活性稀释剂体系的研究改进
(2)弹性化灌浆材的开发.在工程伸缩缝止水和混凝土活缝、变形缝补强灌浆中需要具有弹性的化灌浆材.过去虽说也有一些开发,但必竟质量还不够高.今后除应加强对已有弹性环氧和弹性聚氨酯等浆材提高质量和消除毒副作用方面的研究外,更为重要的则是加强对能赋于环氧树脂弹性的固化剂的开发研究[11],从而适应建设工程之急需
(3)快速固结浆材的开发.这里指的是浆液粘度又低,固化物性能优异,且固化时间可控制在几十分钟或几小时以内的浆材的开发.采用低粘度环氧树脂或新型活性稀释剂和开发应用能促使环氧树脂快速固化的新型环氧固化剂应能解决此课题.3.耐久性浆材的开发
耐久性概念含意较广,它包括耐水、耐酸碱、耐候、耐紫外光、耐冻融和干湿循环、耐磨蚀、耐微生物作用(霉)等方面,耐久性浆材的开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
(1)通过对合成树脂的接枝或相嵌共聚合反应,使化灌浆材中所采用的树脂具备我们所要求的一些耐久性特性
(2)注重互穿网络复合化灌浆材的研究.如己有的MU无溶剂浆材系丙烯酸酯--聚氨酯的复合[2]、PU/EP水下化灌浆材系聚氨酯—环氧树脂的复合[10],他们都是互穿网络复合化灌浆材.由于两类树脂复合及其互穿网络结构,这就赋予他们超越任何单一树脂组份的优良性能,值得深入研究
(3)加入钠米材料对己有浆材进行改性.环氧树脂加进纳米材料改性的化灌浆材研究项目已获得水利部基金资助,从现己拿出的初步成果来看,该项研究将会提升环氧浆材包括耐久性在内的多方面性能
2.4.价格低廉的浆材开发
(1)水玻璃浆材的改性.水玻璃浆材是化学灌浆史上最早使用的化学灌浆浆材,同时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化学灌浆浆材之一.究其原因除该浆材具有无毒、粘度小、可灌性好等优点外浆材价格较低是个重要因素.该浆材不足处为凝胶时间调节不够稳定、凝胶强度很低和凝胶稳定性较差,金属离子易脱溶等,现多半用在临时或半永久工程中.因此今后对其改性工作应着重在提高强度和耐久性方面做研究.加入某些活性物质进行改性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2)纸浆废液的无害化浆材开发.纸浆废液做成化灌浆材价格较低.将该废液中加铬类催化剂便可制得现称为铬木素的该浆材.因铬类催化剂中六价铬离子有毒,该浆材大家不敢用.故随后开发出多种无铬催化剂的高强木素浆材,今后应对其进行提高性能研究,以便推广应用
以上四条主要集中在无公害、多用途和耐久性浆材研究、开发上,至于浆材的定型化、系列化、标准化当然是化灌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这里就不赘述
2.5.化灌技术的改进、提高和创新
已有化灌技术的总结、改进和提高研究.前已叙述了在过去的50年中,我国有包括水电等大量的建设工程应用过化学灌浆技术,有许多采用化灌解决工程难题的典型经验,其中有些已有初步总结,如复合灌浆技术等;有些则尚待总结,如化灌的密闭传输、自动记录、集中管理和实时监控技术等.不管过去有无总结,现有的化灌技术都需要从事化灌技术研究的专家、学者与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相结合,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改进、提高,并能有所创新
2.6.化灌设备仪器的系列化、成套化、标准化和环保化
(1)高性能化学灌浆泵的系列化、成套化和标准化.高性能化学灌浆泵是实施化灌作业的主要设备,国内有多家研究所和小企业能研制和开发,但都只能小批量生产或试生产.今后应定点、定型生产,并向产品的系列化、成套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以方便推广应用化灌技术
(2)化学灌浆自记仪的研制.化学灌浆自记仪的研制可有效地避免人工记录难免出现的一些差错,将对提高隐蔽工程中的化学灌浆质量起到很好的监控作用,并使化灌数据分析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化学灌浆自记仪在技术原理上与己有的水泥灌浆自记仪有所不同,目前国内已有几套研制方案,但还未见样品问世,很需要加快研制步伐,以应工程化灌监理之急需
(3)密闭式传输浆设备的研制.现己研制出的一些设备要满足环境标准要求,保证安全生产
(4)现有产品提高质量研究.国内生产的一些化学灌浆设备仪器在加工精度和质量上与国外同类型产品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在这方面我们会有大量改进和提高工作需要去做
2.7.化学灌浆行业标准、规程、规范的制订
篇11
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硬件建设是基础;硬件建设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保证。信息技术教育可以说是一门高耗课程,它的开展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作后盾。由于农村学校资金的短缺造成软硬件建设的滞后,目前,我国部分农村学校没有专门的信息技术操作与控制室,更没有计算机室,教师办公室就是现成的计算机室。因此,学生只能是纸上谈兵,根本没有兴趣了解一些计算机知识。部分学校只有区区几台电脑,而且有的还是以前项目上配发的,内存等内部配置很低,运行速度很慢很慢,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教育教学现状,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效果。有的学校虽然有多媒体教室,但数量很少,不能满足教师使用。有的教师想用多媒体上课,可还需要提前预约,而且必须让学生提前进多媒体室,因此带来许多不便,极大地限制了教师的灵活性、积极性,也降低了教师课堂教学效率。要在农村学校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就需要有成套设备,虽然大多数学校领导都已认识到建校园网、更新升级的重要性,然而计算机房的日常维护费和电费,使有限的经费更加紧缺,致使学校的计算机无法及时修理和更新。可以说资金是困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在坚持以办学单位投资和学校投资为主的同时,积极吸收各种捐赠、援助等社会资金,抢抓发展机遇和项目的支持,及时充分运用上级有关政策,努力推动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持续发展。
三、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偏低
1.信息意识弱、信息敏感度低。许多农村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不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地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他们不懂教学理论,教学模式还徘徊在“应试教育”,只重视知识忽视技能,盲目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抹杀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恶化了师生关系。这不仅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也摧残了农村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
2.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够。在农村学校,有的教师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了解甚少,对于操作更是一窍不通,谈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呢?部分教师虽然了解一些,但操作不是很熟练,要运用幻灯片或动画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也很难。就算他们花时间制作了课件,由于操作不熟练,在上课具体操作时也许会出错,导致课件不能正常播放,影响了整节课的效果。所以,许多时候教师不是去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而是逃避使用现代化教学的手段。
篇12
篇13
近年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这无疑给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生命力。21世纪已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教育技术时代,互联网也随之成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大宝库。多媒体形象、直观、大容量的特点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效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同时能加大课堂教学容量,节约课堂教学时间,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学习美国文学的积极性。
二、制作幻灯片介绍作家、作品信息
在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中,PPT是应用广泛的创作工具软件之一,它提供了历能强大的创作工具,使教师能够快速地做出非常具有感染力的演示文稿。它包含有100多种模板,这些模板由专家设计,教师可以选择任意一个模板作为幻灯片的基础,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做修改,再输入演示的内容,这样会比一切都从头做起要方便容易得多,有利于简化教师的备课过程。
现代社会已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快捷方便地搜索到相关作家、作品的英文信息和背景知识,将网络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把课堂和教材延伸到网络的大世界,全面地引入相关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在制作美国文学的相关课件时,应当包含两个主要方面,第一是作家信息,第二是作品信息。制作作家生平相关信息的演示文稿时,应当涵盖作家的生卒年份、出生地、父母,家庭状况、教育背景、婚姻状况、社会背景、人生经历、居住地及主要观点等。了解一个作家的主要生平经历对于理解作家的作品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每个作家都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处的历史环境来创作作品的,作家经历和作品内容关系紧密。所以在制作课件时有关作家的介绍信息应当尽可能得丰富,尤其要突出和作品关系密切的有关经历和背景知识。在制作时,尽量保证一个页面承载一条重要信息,每个页面尽可能有个标题。比如制作海明威的生平演示文稿时,应突出他的四段婚姻,一战、西班牙内战和二战的经历,在西班牙参加斗牛节的活动和在非洲狩猎、在加勒比海钓鱼,以及在古巴的生活和获得诺贝尔奖的情况,同时把他的创作嵌入其中,突出经历和作品的关系,重点展示海明威本人的硬汉形象和迷蒙一代的特征。
介绍作品时,应当包括作者的主要作品目录,代表作应当重点介绍。作品的演示文稿应当包括作品的主题、主要人物、情节、线索、风格、特色,以及有关作品的分析、评论等内容。由于信息来源多,作品内容的制作文稿应当简明扼要,抽取最重要的关键点来演示。比如介绍海明威作品时,应突出他的四部作品:《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每部作品都应当介绍其故事梗概,创作背景及主题、内涵等内容。在这四部作品中又要着重介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介绍它简洁明了又意味深长的“冰山式”写作特点。
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每张都可包括的效果,文本、图象等资料。同时,利用PPT的控制功能,连接大屏幕投影仪直接演示,还可产生出一种图文并茂,这对于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制作美国文学教学课件时,应当利用好幻灯片直观、形象的特点,在展示文字信息的同时尽可能地搜集相应的图片信息,以达到降低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比如,在介绍海明威时,可以在文字资料中插入他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时期的不同照片,同时,他在一战时期的军装照,受伤图,在西班牙观看斗牛的图片,非洲狩猎的图片及加勒比海钓鱼的图片等都可以被用来配合文字展示。此外,在介绍作品时,也可以插入不同版本的书本图象、插图及相关电影海报。总之,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演示文稿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三、充分利用网络上的音频、视频资源
利用多媒体技术除了可以展示图片和文字信息外,还可以播放音频和视频。通过多媒体的音频、视频技术,可以给学生带来听觉和视觉的盛宴,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活跃课堂气氛。网络是一个大宝库,利用互联网可以方便快捷地搜索并下载大量的相关电影视频或音频,加以利用,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文学课的教学效率。美国名著基本上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电影作品,利用电影可以快捷、直观、高效地介绍文学作品,让学生更好地熟悉与把握作品的故事情节及思想内涵、创作主旨。由于小说的篇幅一般都比较长,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阅读完,因此课堂上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就有必要利用网络上的相关电影资源,在课堂上结合文字资料,放映关键的电影片段,这种效果会比单纯的文字讲解要好很多。实践证明,通过引入文学电影片段,课堂上学生的兴趣明显提高,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对于小说内容的掌握和文学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深入细致地掌握文学作品的精髓。学生通过电影可以快速了解、人物关系和故事脉络,这有助于学生带着兴趣去研读原著,探索作品内涵。
在制作美国文学的相关课件时,可以尽可能地搜索相关作家,作品的音频、视频资源,如对作家的采访、报道,根据作品改编的电影片段,VOA或BBC上的MP3音频资源等。比如介绍Flannery O’Connor时,可以插入VOA上关于她的音频资料;介绍马克・吐温时可以利用优酷网站上的相关视频;介绍《汤姆索亚历险记》或《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时,可以插入相关的电影资源;介绍海明威的作品时,可以结合根据他的四大名著(《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和《老人与海》)改编的同名电影的重要片段来补充说明;介绍著名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代表作时,则可以通过插入《榆树下的欲望》的电影片段来交待人物和故事情节。由于美国作家的名著大多都被改编成了电影,所以应当利用好电影资源,在制作课件时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总之,通过对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的全方位立体式展示,学生可以多角度地了解作家及其作品,在生动有趣的环境中感受美国文化的魅力。
四、布置多媒体课件作业
在互联网时代,学生不能仅从课堂和书本中学习,还要学会利用网络这个大课堂和大宝库来学习,把传统的课堂式学习延伸到网络中,延伸到更加广阔的天地。教师应动员学生自主学习,打破以前被动听课的模式,引导他们主动而积极地利用互联网来获取有益的知识和资源,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学习的能动性和利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同时,学生更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发现者和创造者。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让学生并教师站在平等的平台上一起来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共同探索知识,获取知识和输出知识。
课前或课后可以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和制作PPT的作业,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来制作有关作家的简要介绍和分析、解读某部作品的演示课件。读后感也可以让学生制作成PPT文稿,以便教师检查和课堂展示。PPT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学习美国文学,而且有助于他们熟练使用软件。对学生制作的优秀作品,教师可以拿到课堂上进行展示,供大家来学习,交流。同时鼓励学生下载经典名著与电影,和大家一起分享,讨论,并结合名著文本写简要的书评或影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分派任务,让每个同学都承担了解某位作家的一项任务,搜集有关这位作家的文字信息,作品信息和音频、视频信息,并在班级做演示和介绍。
五、结论
为适应现代化教学要求,课堂教学应当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视、听、说”的现代化教学模式转变。掌握多媒体技术,在美国文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好PPT演示文稿,对提高教学质量,拓展学生视野,丰富与提升学生的西方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践充分证明,在美国文学课程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他们的想象能力,同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动机。运用幻灯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对美国文学的兴趣,更能扩大课堂容量,优化课堂教学,加快教学节奏,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美国文学和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赵文书.计算机辅助英语写作教学:手段、方法与效果[J].国外外语教学,1999,(04).
[2]赵仕凤,宋黎.发挥多媒体课件优势,改进英语教学――《大学英语》多媒体课件辅助英语教学探讨[J].外语界,19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