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兽医工作要点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兽医工作要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兽医工作要点

篇1

(一)抓好《规划》落实。要深刻领会《规划》明确的“十三五”时期兽医卫生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结合《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立足实际制定本地区年度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推动构建科学高效的全链条兽医卫生风险防范控制体系、功能完备的兽医卫生监管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企业主体责任与政府监管责任协同促进的有效管理格局。

二、切实加强兽医体系能力建设

(二)推进新型兽医制度建设。积极探索扩大、充实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队伍的途径和方式。健全官方兽医培训制度,建设官方兽医培训平台。做好2017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工作。完善执业兽医管理制度。落实《兽医处方格式及应用规范》,加强动物诊疗活动中兽医处方管理。加快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鼓励各类合法市场主体组建动物防疫服务队、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机构,规范整合村级防疫员资源,向养殖场户提供高质量的免疫、诊疗、用药等专业化兽医卫生服务。

(三)加强兽医机构核心能力建设。要对照《规划》提出的《各级各类机构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协调争取资源,推进兽医机构核心能力建设。省市县三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围绕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技术支持与应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等核心任务,强化病原学、血清学检测能力和疫情监测、分析预警能力建设,提高应急响应和应急物资储备、运送能力;指导乡镇兽医站做好强制免疫、宣传推广、采样及流行病学调查等具体工作。省市县三级动物卫生监督所,要围绕动物卫生监督、动物检疫等核心任务,优化监督手段,提高信息化监管能力和规范执法办案能力,强化业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痕迹化管理。省级兽药检验机构,要围绕兽药产品质量检验、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检测、兽药中非法添加物检测等核心任务,提高全项检测能力、非法添加物鉴别能力和风险监测预警能力。

(四)强化兽医标准建设与科技支撑。要加强兽医标准管理,推动标准化体系建设。依法加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审―批,规范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与使用,严格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做好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检测诊断能力比对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和教学、科研、技术支持单位的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加强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安全高效兽药、快速实用诊断技术研究和储备,促进先进适用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

三、切实加强动物疫病防治

(五)突出抓好疫病防治。深入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鼓励现有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增加规定动物疫病病种,申请国际无疫认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建设生物安全隔离区。实施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口蹄疫防治计划、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计划、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和H7N9剔除计划。全面推进动物疫病净化工作,抓好种畜禽场主要垂直传播疫病控制和规模场重点疫病净化。进一步加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防治,统筹做好生猪腹泻等常见病防控。强化主要人畜共患病防治,落实布病、包虫病、血吸虫病、狂犬病防治计划,深入推进奶牛结核病防控,维持马鼻疽无疫状态。持续开展马传贫监测,加快推进消灭达标验收工作。强化与周边国家(地区)务实合作,积极探索跨境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新模式,严密防范非洲猪瘟、疯牛病等境外疫情传入风险。

(六)健全财政支持政策。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强化兽医工作财政支持保障,推进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机制试点。继续加强强制免疫疫苗的省级招标采购、发放和管理。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强制免疫工作。

四、切实做好兽医卫生监督执法

(七)规范兽医卫生监督执法行为。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规范案件移送程序。全面推进兽医卫生监督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制度落实。实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全员网上考核。

(八)强化活畜禽跨省移动监管。加强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跨省调运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电子出证工作,促进全国动物检疫信息的实时共享。明确活畜禽移动监管措施要求,探索建立以动物疫病监测和动物卫生风险评估为依托的产地检疫机制,形成调出地“准出”与调入地“准入”的有效联动。继续强化跨省调运种用、乳用动物检疫审批,促进活畜禽有序规范流通。

(九)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建设。按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强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规范无害化处理补助资金的申报和使用。大力推广既能实现无害化处理又能实现资源化利用的新型处理技术,提高病死畜禽资源化利用水平。

五、切实加强屠宰行业管理

(十)引导屠宰行业转型升级。加快修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加强屠宰行业管理保障肉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加强屠宰行业管理和屠宰法规宣贯培训。组织开展屠宰企业风险分级管理试点工作。强化生猪屠宰企业监管,落实屠宰监督检查规范,深入推进生猪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强化屠宰环节“瘦肉精”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完善屠宰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组织开展生猪屠宰监管“扫雷行动”,严厉打击生猪屠宰违法行为。加强畜禽屠宰统计监测,科学准确报送屠宰监测信息,及时预警预判屠宰行业发展趋势。组织开展生猪屠宰场标准化创建,引导规模屠宰企业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逐步提升屠宰行业发展水平。

六、切实加强兽药行业监管

(十一)推动兽药产业健康发展。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促进兽药产业健康发展指导意见》精神,严格市场准入,淘汰落后产能;严格落实现场核查、抽样制度,把好产品准入关;抓好国家兽药基础数据信息平台建设,深入推进兽药“二维码”追溯体系建设,加大兽药经营环节追溯工作力度,力争50%兽药经营企业进入追溯试点范围。强化监督检查、专项整治和飞行检查,加大对风险大、隐患高兽药的监督抽查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添加、制假售假、违规使用等兽药违法违规行为。深入开展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工作,加强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完善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及风险评估工作机制,评估淘汰存在风险隐患的兽药品种。组织开展“全国兽用抗菌药综合治理五年行动”和“畜禽水产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行动”,探索开展“兽用抗菌药安全使用示范创建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畜禽安全用药规定,引导养殖户自觉规范兽药使用行为,全面提升安全用药水平和细菌耐药性防控能力。

七、切实加强行风建设

篇2

1乡镇兽医动物检疫工作现状剖析

乡镇兽医动物检疫工作站与养殖户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防疫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从某方面来讲对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畜牧养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调查乡镇兽医动物检疫工作主要内容有监测动物疫情、防治疫情扩散、发现潜在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对常见地方性传染性进行科学调研、优化防控手段及采取针对性控制对策,但整体来看,当前乡镇兽医动物检疫工作现状并不乐观[1],造成这种情形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1检疫站工作人员缺乏对防疫工作的重视。乡镇兽医检疫站工作者作为动物防疫工作的执行者,自身专业能力和思想认知水平对防疫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影响十分大,但从目前来看,由于政府职能部门对养殖产业的关注度较低,检疫站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价值认知不到位,加之迂腐守旧的传统观念,检疫工作的开展往往过于形式化[2],防疫工作由此难以取得预期成效。除此之外,养殖户作为养殖工作的主要践行者,自身由于养殖观念传统化,当乡镇检疫站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工作时拒不配合的现象十分普遍,各项工作的开展也难以进行,疫病高发给区域经济发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1.2检疫站工作体系的不健全和不完善。疫病监测是基层防疫站检疫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对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及保障畜牧养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检疫工作开展过程中[3],检疫站工作体系的落后性导致各项工作的开展难以落实到位,再加之制度不合理也无法对防疫工作者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管,疫情监测不到位、不及时和不全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疾病爆发率,给区域经济稳定性发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此外,监督机制、运行机制及责任管控机制不健全,使得各项防疫工作难以落实到位,防控效果难以实现。1.3资金供给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作为一项系统性工作,动物检疫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要想达到预期作业目标,更换基础设施,建立完善的检疫工作体系十分必要[4]。但在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基层政府机构对乡镇检疫工作站的投入资金、设备与检疫站作业需求之间始终存在一定差距,药品补给不及时、检疫设备落后都导致疫情防控工作难以有序开展,资金链的严重脱节更是导致基层防疫工作要求难以被满足,畜牧业整体发展也由此受到一定的影响。

2乡镇兽医动物检疫工作的优化对策剖析

现阶段,伴随经济的快速化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对肉制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近年来乡镇检疫工作站检疫工作是否落实到位也受到各界关注。在畜牧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过程中,疫病的发生不仅损害了养殖户自身的经济利益,与此同时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十分不利,为此要想提高疫病防疫工作质量和效率,乡镇防疫站及其工作人员需做好如下工作。2.1加大动物防疫工作重要性普及宣传,提高人们的防疫意识。现阶段在防疫检疫工作开展过程中,群众防疫意识孱弱是影响防疫工作开展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无论是乡镇兽医检疫站的工作人员抑或是养殖户,作为检疫工作参与者,要想全面改善当前检疫工作现状,加大动物防疫工作宣传力度,提升乡镇检疫工作站人员思想认知及养殖户的防疫意识是确保防疫工作顺利化开展的重要战略基础。从某方面讲,区域政府职能部门需从根本上提高对基层防疫工作的重视度,通过定期组织防疫站工作人员进行再教育、再培训,由此在引导防疫工作者建立正确防疫意识的同时,全面提升其建议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由此确保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防疫工作中。除此之外,作为养殖工作实施的主要践行者,为进一步强化养殖户自身防疫意识,乡镇检疫站和区域政府机构可采用各种先进的媒体设备和网络平台进行防疫知识宣传[5],在转变养殖户固化认知的同时能积极配主动地开展检疫工作,以此来确保畜牧业的健康稳定性发展。2.2建立健全完善的动物防疫工作体系,落实好相关的疫情报告制度。在疫情防疫检测工作开展过程中,防疫工作体系不健全和不完善是影响检疫工作开展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再加之疫情报告制度形式化,导致各项工作的开展受到一定影响。疫情监测工作的规范化开展是避免疫情传播的主要手段,但为从根本上取得预期的防疫工作成就,在动物防疫工作体系构建过程中,乡镇兽医检疫站工作者需在结合防疫工作实况的基础上对原有制度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由此通过有效约束防疫工作者行为的同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同时乡镇检疫站在疫病高发期还要对各类疾病展开动态防疫监测工作,落实好相关疫苗的注射工作,以避免疫病发生。除此之外,在落实疫情报告制度时,检疫站工作人员需在明确防疫人员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职责的基础上找出责任人[6],系统化剖析防疫工作的开展成效,为后期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战略指导。2.3加大防疫站资金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防疫工作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但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进行区域资金分配过程中,由于基层政府机构对防疫工作的重视度较弱,资金投入难以满足区域防疫工作需求,给地方性经济发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就目前来看,为从根本上改善当前防疫工作现状,确保基层地区动物防疫工作高效开展,加大防疫站资金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训专业人才是当前乡镇动物防疫站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

3结语

言而总之,乡镇基层防疫站防疫工作是否落实到位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现阶段受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防疫工作形式化问题较为严重,为进一步强化防疫工作人员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是确保畜牧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战略基础。

参考文献:

[1]罗琳玲.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J].农家参谋,2019,12(23):108-109.

[2]明光君.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探讨[J].兽医导刊,2019,12(23):153-154.

[3]潘志霞.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2(1):59-65.

[4]张明磊.探究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J].畜禽业,2020,31(1):27-29.

篇3

我们始终把优化“两员”思想品质和业务素质,提高执法水平作为经常性的头件大事来抓,建立健全了《xxx兽医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各种规章制度,强化检疫规范化操作程序和检疫员工作职责,对全市检疫人员进行了专门的培训考核,加强了对检疫员执法的监督检查,对工作不负责、违法违纪,有失职行为的检疫员按章查处,有x名基层站检疫员因工作不到位,违反《xxx兽医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而受到了处罚,使全市的检疫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

(二)强化检疫检验,提高检疫质量。

充分利用了快速检测箱等动保工程配套仪器设备进行检疫操作,对定点屠宰场的疑似病猪肉进行快速检测,全年共查处了x起销售病死猪肉案件,依法对违法行为人进行了处罚,增强了人们对上市畜产品安全的信任度,同时提高了对外运畜禽产品的声誉。检疫执法做到检疫员到岗到位及时,检疫工具全齐,检疫质量得到保证。在检疫过程中,严格把住以产地检疫为重点的五关:一是产地检疫关;二是进场(点)检疫关;三是宰前检疫关;四是宰后检验关;五是市场监督检查关。注重了产地、屠宰两大环节的监督检查,使之形成了相互协调,相互完善,联系密切,功能互补的检疫工作机制,全年完成猪、牛、羊产地检疫xx万多头,白肉检疫xx万头,家禽检疫xx万羽。

(三)强化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全面推动检疫工作。

自从对猪、牛、羊实行动物免疫标识制度,为推动我市动物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工作,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我们实行以检疫促防疫、以防疫促发展的工作方法,严格把住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关,对没有免疫标识的猪、牛、羊一律不准流通、上市和交易。为把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加大了宣传力度,在每个猪场的围墙上都刷写了宣传标语,下发宣传材料,制作宣传牌,并在各乡、镇交通要道涮写了xx多条宣传标语,宣传形式多样,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由于宣传力度到位,管理制度健全,促进了我市动物疫病的免疫和检疫工作。

(四)强化监督管理,严厉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没有监督管理,违法行为就得不到惩处和改正,我们主要采取“三结合”的方法加大监督力度,即日常管理与经常监督检查相结合,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相结合,定期监督与经常性的监督检查相结合。4月份对全市中等以上规模的养殖场、11月份对全市定点屠宰场(点)的防疫条件进行了审核,并经常组织防疫监督员对乡村级交通要道和养殖场进行监督检查,全年监督重点放在打击逃检,无证经营,经营死因不明病害畜产品以及检疫员、防疫员违纪违规行为上,并以集中力量查处案件为突破口,解决群众举报突出问题,推动全面检疫工作和猪、牛、羊免疫标识工作,全年共受理群众举报案件x起,查处逃避检疫案件x起,经营死因不明畜产品x起,不凭检疫证明运输畜产品案x起,防疫员违规使用免疫标识x起,对当事人均依法、依规给予了处罚,严厉打击了违法行为。

二、xx年工作要点

(一)从抓业务培训入手,重塑检疫监督队伍形象。

为切实提高“两员”的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的防检疫队伍形象,全年抓住四个关键环节:一是建章立制,继续推行去年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xxx检疫员考核管理办法》;二是严把两员的审核关,对全市检疫员重新进行审核,对不符合条件,工作能力差的人员取消检疫资格;三是抓好“两员”的业务培训,拟在x月份对全市检疫员进行培训,并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四是抓好检疫示范站建设,着重抓好xx等x个条件较差的检疫示范站建设,并对xx、xx、xx等三个定点屠宰场实行重点监督。

(二)从审证发证入手,增强从业人员守法意识。

核发《动物防疫合格证》是依法对动物、动物产品生产、经营者实施防疫监督的重要手段,今年要重点抓好贩运户、屠工及饲养场的办证及年审工作,严格办证程序,先培训,后规范,力求《动物防疫合格证》核发率达xx%以上,做到依证管理,持证经营,同时加大《动物防疫法》、《xxx动物防疫条例》及配套法规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从业人员守法意识。

(三)从强化免疫标识管理入手,扩大检疫面。

严格按照省、市免疫标识管理制度,严禁无免疫标识的猪、牛、羊出村出场,上市流通,做到以防促检,以检促防,防检并重,在抓好猪、牛、羊检疫的同时,加大监督力度,抓好家禽检疫和狗的检疫,力求猪、牛、羊检疫率达到xx%以上,家禽检疫率达xx%以上。

篇4

一是稳定畜牧业生产能力。坚持“稳猪、增禽、促羊”的方针,加强形势研判和生产技术指导,科学引导舆论,提振消费信心,促进生产平稳、持续健康发展。2015年实现生猪饲养量30万头,其中出栏20万头;家禽饲养量1100万只,其中出栏800万只,重点是发展肉鸭生产。二是坚持适度规模经营。要求年出栏500头以下的生猪养殖场进行改造升级,扩建养殖规模;鼓励年饲养量3000头以内的生猪规模场进行设施化改造,提高养殖装备水平;发展存栏规模3万只左右的蛋鸡养殖场和出栏1000头的肉羊规模养殖场。生猪、蛋禽、肉禽的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78%、92%、91%,其中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达到了65%。三是大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继续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加强示范场监管,进一步提高辐射带动效果。

(二)强化规模养殖污染防治监督管理

认真贯彻《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大力开展畜禽规模场的粪污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宣传工作,引导规模场建设相应的畜禽粪便处理、污水与雨水分流设施。引导开展畜禽粪污的综合利用,完善污水处理、畜禽尸体处理等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新建畜禽养殖场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向县级畜牧部门备案,落实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措施。大力推广农牧结合生态养殖等新技术、新模式,带动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2015年重点监管养殖规模:猪出栏3000头、肉禽出栏10万只、蛋禽存栏30000只以上的企业(园区)。

(三)强化惠农政策项目监督管理

认真组织实施畜牧业惠农政策项目,改善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条件。一是强化公开。项目申报信息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确保项目申报公开公平;二是强化规范。项目申报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审查核准;三是强化监管。加强项目监督管理,提升项目运行透明度,健全项目责任制、规范财务管理,确保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按要求完成;四是强化指导。加强项目技术服务指导,及时开展项目绩效考评,全面开展项目绩效跟踪管理,提升项目生产能力。

(四)扎实推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重大动物疫病群体免疫密度保持在90%以上,应免密度达100%,免疫抗体合格率保持在80%以上,牲畜免疫标识佩戴率、免疫档案建档率、免疫证持证率100%。一是建立完善动物防疫工作制度。认真组织实施“春、夏、秋”三大集中防疫行动,推行痕迹管理,着力建立巡视巡查制度、预警通告制度和损失评估制度。完善政府、部门、技术支撑机构、执法监督机构及规模企业法人等自我防控的“六位一体”责任体系;二是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科学制定实施2015年动物疫病免疫方案、监测方案,全面推行规模养殖场程序化免疫,建立和完善动物疫情预警预报机制。三是做好突发疫情应急准备。进一步健全应急机制,完善应急预案,规范应急处置程序,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开展应急演练,切实做好应对突发疫情准备。严格执行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值班制度。四是强化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制,落实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责任。

(五)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一是着力提升监督执法水平。加强检疫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六条禁令”。建立监管对象档案,明确监管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各类场所动物防疫监管制度,全面开展监督检查。二是加强检疫监管。整顿和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建立动物交易市场轮休消毒制度。三是加快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实施动物检疫电子出证和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管理,落实动物检疫工作记录规范。完善输入性动物及动物产品信息电子化管理。四是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养殖环节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的监管与补助工作,落实无害化处理地方各级配套资金,确保补助资金发放规范。五是强化监管执法。持之以恒地开展打击非法调运动物和经营、屠宰、运输、加工病死病害动物及产品等违法行为行动。

(六)切实加强畜禽屠宰行业监督管理

一是加强屠宰行业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屠宰职能调整后续工作,积极争取建立屠宰行政管理、监督执法、技术支撑机构,强化人员到位,抓好队伍建设。二是认真落实屠宰责任。加强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监管,严格落实屠宰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屠宰证章标志管理,健全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监管制度,组织做好屠宰环节“瘦肉精”监督抽检。三是认真做好生猪定点屠宰场搬迁重建工作。

(七)强化兽药质量安全监管。

贯彻落实《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规范兽药使用行为。继续开展兽用抗菌药整治活动,促进安全用药。强化兽药GMP、兽药GSP后续监管,加大对兽药质量抽检通报中非标称生产企业的监督抽查,加大违规企业、诚信缺失企业日常监管力度,推动市场秩序持续好转。

(八)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篇5

年末,力争肉蛋奶总产达92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100亿元。

三、工作措施

(一)深入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特色畜牧业发展,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

1、继续推进工程。按照《市畜牧重点工程实施意见》要求,通过深化落实局班子成员及科级干部包县区、包项目、包企业制度及召开工程工作推进现场会,年内创建、培育十大标准化示范场、十大特色畜牧养殖场、十大高效生态畜牧生产基地、十大高效生态畜牧业示范园区、十大龙头企业、十大畜牧品牌、十大质量安全示范场、十大科学防疫示范点和一个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畜牧示范基地。

2、开展“高效生态畜牧建设年”活动。一是继续推进“四级联创”标准化示范场活动。年内力争创建国家级示范场5个,省级示范场10个。二是大力推进现代畜牧示范园区建设。抓好12家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打造3-5处亮点工程。三是加快推进生态养殖模式。积极探索农牧结合、林牧结合等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发展生态养殖,推进生态环保畜牧业发展。年内力争建设100个高效生态养殖场,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组织评选十大生态养殖场、编制生态养殖模式技术推广手册等。

3、不断推进高效特色畜牧业发展。一是按照“地方畜禽保特色、引进品种保优势、优良品种扩规模、良法配套增效益”的原则,因地制宜制定高效特色畜牧业发展规划。二是突出发展种草养畜。加快奶牛、肉牛、羊、兔等草食动物发展,提升“全国牛羊加工业示范基地”这一品牌影响力。年内新增牧草种植1万亩,发展种草养畜典型场户10处。三是保护开发地方品种。加强与农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交流与合作,以省渤海黑牛、洼地绵羊等原种场为依托,重点支持渤海黑牛、洼地绵羊、鲁北白山羊、德州驴等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开发,逐步开展特色畜禽新品种(品系)培育及认定,对特色畜禽品种繁育、饲养管理等技术进行总结推广。

4、培植发展畜牧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年内引导发展、规范畜牧合作经济组织50家,培育市级以上畜牧龙头企业10家,龙头企业带动养殖户数占总量的85%以上。

5、加快“三品”认证步伐,着力抓好品牌创建。积极引导组织各类规模养殖企业开展商标注册,加强畜牧品牌创建。2012年力争全市新增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15个,创建畜牧品牌10个。

(二)深入推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构建畜牧业发展安全屏障

1、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按照“依靠科学、依法防控、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和“政府部门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要求,抓好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确保免疫率达到100%,全年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2、抓好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充分发挥市、县兽医实验室的作用,重点抓好口蹄疫、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禽流感等动物疫病监测。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组织免疫效果试验,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做好疫情预警和风险评估工作,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能力。做好动物疫病报告工作,严格疫情上报制度,确保及时上报。

3、抓好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加快推进官方兽医、执业兽医、乡村兽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兽医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未完成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县区,重大畜牧类项目不予安排,重要奖励“一票”否决。继续推进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认真抓好基层乡镇兽医站扩建项目。不断加强兽医实验室管理,加快推进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年底确保县级实验室全部通过系统内考核。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实验室申请国家认证认可,不断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和生物安全监管水平。

(三)深入推进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1、强化投入品监管。一是严格落实官方兽医监管养殖场制度,指导养殖场(户)建立、规范养殖档案,为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提供依据。二是加强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使用企业监管,落实兽药生产经营认证和养殖企业兽药使用登记备案制度,取缔非兽药GSP经营企业。三是抓好兽药、饲料和畜产品的抽检工作,年内抽检兽药50批次、饲料50批次、动物尿样1.3万个。四是加强部门合作,强化畜禽养殖环节“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的监管,年内开展2次专项整治活动,形成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强大合力。五是加强对饲料、兽药、种畜禽、奶站等重点产品、重点单位和重点区域的监管,年内开展动物诊疗机构、生鲜乳收购站、种畜禽执法大检查活动8次,严厉查处各类涉及畜产品质量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

2、强化动物卫生检疫监督。做好官方兽医资格确认、备案工作,分层级、分批次开展官方兽医业务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加大对官方兽医的监督考核。强化动物检疫及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着力抓好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畜禽交易市场监管。全面落实动物、动物产品全程监管制度,实行全流程同步检疫,督促屠宰企业落实“瘦肉精”抽检责任。积极推进全市5处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建设,发挥好查疫堵疫作用。

3、强化执业兽医、乡村兽医管理。按照农业部和省局要求,认真组织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工作;认真组织执业兽医、乡村兽医注册与备案工作。加强动物诊疗机构管理,严厉打击“无证行医”、“借壳行医”和“游医”行为。

4、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抓住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二期规划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两级质检站建设,不断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5、强化落实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落实监管责任,加大对失职渎职行为的问责力度,对监管措施不到位,失职渎职,造成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究失职渎职的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p#分页标题#e#

(四)深入推进畜牧政策项目的实施,全面落实强牧惠牧富牧政策

1、抓好畜牧政策项目实施。全面落实好能繁母猪补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和畜牧良种补贴等扶持政策,年内力争补贴资金达到5000万元以上。主动加强与财政、发改、金融、土地、环保等部门的沟通,争取多方支持畜牧业发展。配合国家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开展奶牛优质苜蓿标准化高产创建。符合条件的县区,要提前把情况摸清、把理由找足、把工作做细,积极争取苜蓿项目落户。

2、抓好高端项目引进。抢抓“黄蓝”两区开发重大历史机遇,立足产业发展,做足结合文章,推进大项目建设,招引大项目落户,提升产业带动能力。特别是要深入研究央企、500强企业、行业龙头的投资动向,积极引导骨干企业挂大联强,努力在引进战略投资、高端项目上实现更大突破。今年力促中粮集团10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尽快签约,争取年内开工建设。

3、抓好信息宣传和调研。着力宣传党和国家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深入开展畜牧业调查研究,大力报道全市畜牧业发展的新成效和新亮点,努力营造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舆论环境。

(五)大力推广畜牧兽医技术,提升科技对畜牧业贡献率

1、加快畜牧科技创新和实用技术推广。引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引导鼓励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社会力量开展科技推广,加快构建“多元化”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年内举办技术培训班30期,培训人员5000人次,现场指导服务1000次,科技人员结对服务厂户300家。

2、狠抓畜禽良种繁育推广。加强与西北农大、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力争年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集中力量推进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重点抓好生猪、奶牛、肉牛品种改良。加强县级生猪人工授精站点建设。推广奶牛良种细管6万支,肉牛良种细管10万支,生猪良种细管50万支。

3、加快培养科技推广人才。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创新培训工作模式,分阶段、分层次、差别化、有针对性地做好培训工作,强化基层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和素质提升。

(六)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加强畜牧部门自身建设

篇6

兽医现代化不仅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兽医管理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的需要,也是兽医管理促进农牧民增收、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国际动物产品贸易的需要。

一、 兽医信息化是兽医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性

1. 1兽医信息化是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动物疫病的传播不仅会给疫病暴发地的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给疫病暴发国非疫区正常的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和贸易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兽医管理工作者要更好地服务和支持国内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促进农牧民的增收,提高国内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切实提高对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兽医信息化能够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农牧区可能出现的动物公共卫生风险的有关信息进行及时采集、监测和分析,从而保证兽医管理工作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动物产业健康发展状况,及时对可能出现的疫病风险进行预警。

1. 2兽医信息化是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兽医信息化通过建立高效的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健康、流通和检疫状况监测网络,可以有效地推动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动物疫病是除自然灾害外,影响畜牧业生产发展的最大风险。依靠信息网络对动物公共卫生的各种风险进行监测,可为兽医管理工作者针对各种动物疫病的传播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和手段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和决策支持,从而不仅可节约大量动物疫病防控成本,还可降低畜牧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疫病风险并提高农牧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这无疑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畜牧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1. 3 兽医信息化是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需要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风险主要来自动物疫病。兽医信息化通过建立高效的动物疫病追溯体系,将有可能暴露在动物疫病风险下的动物及动物产品的生产、流通、屠宰等移动路径及时定位和控制,这就使得那些暴露在动物疫病风险之下的动物和动物产品能及时被发现、划定控制范围、迅速追踪,并使之尽快退出国内外市场。因而,兽医信息化为保证市场上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

1. 4 兽医信息化是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动物和动物产品的国际贸易也迅速扩大。要使我国动物和动物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并保持较强的竞争力,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我国要具有强大的动物疫病风险控制能力和良好的产品安全信誉。而兽医信息化通过建立高效的动物疫病监测信息网络和动物疫病追溯体系,为我国出口的动物和动物产品具备强大动物疫病风险控制能力并拥有良好产品安全信誉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二、 当前兽医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

当前动物公共卫生和兽医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中,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的经费投入明显不足。虽然动物公共卫生服务应用系统已在建设时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一些安全保障措施,但仅是初步的安全防范,整体上缺乏完善的信息安全规划和安全技术保障,与国家的信息安全要求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同时,安全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也已成为动物公共卫生和兽医信息化建设的瓶颈。

2. 2信息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当前动物公共卫生和兽医信息化应用基础薄弱,还停留在已有业务数据报表填报的初级阶段,缺少对可获得信息的综合性分析与数据的应用挖掘;各应用系统独立进行数据采集,经常出现同一基层工作人员需向多个上级归口管理部门重复上报同一数据的现象,不仅给基层工作人员带来负担,还容易导致数据统计口径和结果不一致,给管理和决策带来障碍。从信息服务能力来看,面向动物公共卫生决策和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未能充分挖掘各项信息化工作的服务能力,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兽医管理工作需要,以及人民群众知晓动物产品安全性、了解公共卫生及动物疫病防控相关知识的需要。

2. 3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当前动物公共卫生的兽医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整体规划,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随着动物公共卫生服务应用系统建设的不断发展,已逐渐显露出现有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足的端倪:由于信息化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和提升,部分早期购买的设备不但已超过了保修年限,而且配置偏低,限制了动物公共卫生服务应用系统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信息应用服务的广泛开展。

2. 4信息化标准体系尚未建立

尽管当前已先后启动了多项兽医信息化标准建设,但总体来看,尚未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开放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尤其缺乏兽医信息资源应用、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标准,与标准配套的相关规章、制度也不够完善。各应用系统的开发没有统一的数据等标准可遵循,是造成信息资源交流与共享困难的原因之一。

三、 兽医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为适应我国动物公共卫生最新发展的需要,兽医信息化建设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

3. 1动物疫情预报预警信息网络建设

建立全国动物疫情监测和疫情快速报告网络,实现覆盖全国、涵盖各类动物疫情、外来疫病、突发疫情、人畜共患病的监测、报告、调查、分析、预警、评估与工作,是提高大范围、全方位动物疫情发现能力,加强对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管理的信息保障。

3. 2 动物卫生安全监管信息网络建设

动物卫生安全监管信息网络建设,是要全面掌握牲畜从出生到屠宰全生命周期数据、以及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形成一套完整、科学和高效的全国动物卫生安全监管信息的采集、监测、管理和分析的信息化网络体系。通过形成覆盖全国的动物标识追溯服务网络,加强中央与地方的信息共享,实现对动物及其产品移动路径的详细把握,更好地为动物疫病防控和食品安全服务。

3. 3 兽医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网络建设

兽医人力资源是兽医管理各项工作的基础,兽医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网络建设,是要全面收集和管理我国兽医行业各级兽医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诊疗机构,及其下属的各级公务人员、事业单位人员、社团管理人员、兽医执业人员等人力资源信息,提升兽医行业管理水平,建设高水平的兽医人才队伍。

3. 4兽医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建设

随着现代兽医管理从监管监督向服务和合作的转变,兽医综合信息服务成为推动兽医管理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兽医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是要在集成动物公共卫生和动物产业发展基本信息的基础上,面向兽医行业的行政和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企业、社会团体、广大基层兽医工作者、养殖户和社会公众,提供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动物防疫信息服务,实现实时、便捷、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目标,提高兽医综合信息服务的社会影响力,提高全民的动物疫病防控意识和自觉利用、依靠兽医科技信息的积极性。

四、 加强兽医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及相关政策建议

4. 1 切实增加兽医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兽医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议切实加大对兽医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尽快改善当前兽医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的状况。

4. 2 积极推进信息资源的集成、开发利用与共享

预防和应对动物公共卫生风险的关键在于动物疫情监测。要逐步改变目前动物疫情监测信息由多个业务部门掌握的格局,建议,设立兽医首席信息官,统筹协调动物公共卫生的所有信息资源,积极推进兽医信息资源的集成、开发利用与共享,为兽医管理工作者在疫病防控过程中提供全方位的信息资源,增强兽医综合服务能力。

4. 3推动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标准体系的发展

篇7

动物产品检疫及监督工作的有效落实,可以保证动物产品做好消毒处理工作,避免动物传染病扩散,提供肉食产品质量安全,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由此可以充分说明动物产品检疫及监督工作的有效落实是非常重要的。但综合当前我国各地区动物产品检疫及监督的实际情况来看,依旧存在动物产品检疫不合理、监督不到位的情况发生,最终导致动物产品的安全性不高。究其原因,与相关工作人员没有清楚动物产品检疫及其监督要点,毫无针对性的进行动物产品检疫及其监督工作。基于此,本文笔者将重点分析动物产品检疫及其监督工作的要点,希望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辅助相关工作人员做好动物产品检疫及监督工作。

1动物产品检疫要点

动物产品检疫的作用是使饲养者做好动物防疫工作;防止患病动物进入流通领域.有效消灭动物疫病;维护动物产品对外贸易以及保护人体健康。但要想使动物产品检疫充分发挥以上作用,在具体落实动物产品检疫工作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方面要点:

1.1产地动物检疫工作要点

1.1.1注意强制免疫计划的有效执行

针对当前动物容易滋生细菌或病毒侵害的情况,动物检疫单位应当高度重视强制免疫计划的执行。也就是按照当地相关部门的要求,定期落实动物免疫计划,规范、合理的进行当地动物检疫,确定动物是是否患有禽流感、口蹄疫等病症,如若动物患有病症,将通过隔离或其他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避免其他动物体内也滋生同样的病菌。如若动物没有患病,则根据动物情况,要求饲养者做好防疫工作。

1.1.2做好散养防疫工作

从目前我国动物饲养情况来看,散养数量居于集中饲养之上。为了提高动物产品安全性,动物产品检疫工作人员不能因为散养防疫工作量大、地区比较分散,就不重视散养防疫工作的落实。其实,动物散养具有规模小,密度大、存栏数量少的特点,动物产品检疫部门定期派遣专业检疫人员做好散养户走访检查工作,并与散养户保持联系,同样可以及时了解动物生长情况,确定动物是否存在病症,如此也做好动物产品检疫,提高动物产品的安全性。所以,高度重视散养动物检疫工作的落实也是非常重要的。

1.2屠宰检疫工作要点

1.2.1做好屠宰场的检疫工作

屠宰场擅自进行动物屠宰过程中,可能存在病畜屠宰的情况发生,使带病菌的动物产品流向市场,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相关动物检疫工作人员在具体落实动物产品检疫工作的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屠宰场检疫工作,按照《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制度要求,对待屠宰动物进行规范的检疫,将检疫结果与检疫标准进行对比,确定达标之后,方可允许动物屠宰。

1.2.2做好屠宰同步检疫

除了要科学落实屠宰场检疫之外,屠宰同步检疫工作的有效落实也是非常必要的。也就是按照屠宰同步检疫要求,对动物的蹄头部、内脏部位、酮体部位等部位进行规范的、标准的检疫,确定动物是否存在肺结核、口蹄疫、炭疽病等病症,如若存在,禁止动物产品出厂,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

2动物产品检疫的监督要点

与动物产品检疫工作同样重要的动物产品检疫的监督工作有效落实是非常必要的,其能够保证动物产品检疫规范、标准落实,避免检疫方面出现差错,导致带病动物产品流入市场。在具体落实动物产品检疫的监督工作,需要明确的要点是:

其一,定期抽查有职业资格的兽医。监督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查看兽医工作情况,监督兽医执行强制免疫计划情况,确保兽医做好本职工作。

篇8

一、我国乡村畜牧业的出现与发展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各种新型的经济体制不断的涌现了出来,不仅为国民经济增花添彩,同时更是为社会经济的提高与完善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理论平台。在目前的社会发展基础上,我国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逐步开始实施菜篮子工程,这种工程模式的存在与出现一方面促使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繁荣,同时也标志着我国乡村畜牧业的发展与出现。自上个世纪末期,菜篮子工程所带来了的发展优势和经济效益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和核心环节,也是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最值得我们关注与重视的工作模式。

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造成了以菜篮子工程为主的畜牧业发展模式仍然难以满足我国高涨的社会物质需求,甚至是还存在着严重的食品供应短缺现象。因此,在目前的工作中要想对这一现象进行扭转和转变,就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入手去分析和总结,针对整个社会发展中常见的工序问题加以完善和处理,从而使得整个社会经济体制形成一套系统、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此项工程在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中,逐步的形成了综合性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模式,也是整个社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可以说,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菜篮子工程是一项功不可没的过程,也是整个社会发展中最受人们关注与青睐的一部分。

二、兽医与畜牧业的作用

兽医的存在与畜牧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整个畜牧业得以快速持续发展的基础所在,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人们逐渐将畜牧业与兽医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名称,也被人们广泛的称之为畜牧兽医,更是有人将其称之为牧医。可以这么说,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兽医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是对具备一定经济价值的兽类、禽类和水生动物进行研究的过程,根据其研究工作要点和研究重点来进行深入系统的探索,从而使得整个生物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其生长优势,取得养殖产品。但是,由于多年以来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对于这种认识现象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也就造成了整个畜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合理的加强兽医建设,提高兽医队伍建设作用与效益。

三、乡村兽医队伍建设重要性

目前的社会发展中,我国的畜牧业主要是以散养畜禽为主的工作模式,在这种工作体制之下,传统兽医队伍的建设一直都未曾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这也造成了畜牧队伍认识偏低的现象。据统计,目前全国约有66万乡村兽医,他们肩负着保障畜牧业发展和人民吃上放心畜产品的卫士职责。

1、乡村兽医存在的必然性

农村需要乡村兽医。我国的畜牧业养殖是以散养为主,农村千家万户散养动物的方式依然占70%以上,散养的状态决定了为其服务的兽医也是“散”状分布的,所以在散养比较发达的地区,基本上是村村都有乡村兽医。换句话说,畜禽的养殖是千家万户的散养,每户养十几、几十羽家禽(鸡、鸭、鹅)、几头猪、几头牛,养禽主要是过年过节自宰用的,分散的养殖只有同样分散的乡村兽医才能满足其服务要求,集中的兽医服务在服务成本、服务及时性等方面都不能很好地满足散养户的要求。因此,乡村兽医由于自身的优势自然就成了当前农村动物疫病防治的重要力量。

2、乡村兽医的三大特性

2.1乡村兽医具有社会性

从工作的目标看,乡村兽医的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结果都是社会客观需要。乡村兽医工作在农村畜牧生产在第一线,与畜主面对面、与病畜面对面,零距离直接解决病畜问题。肩负着养殖、防疫、治病的维持生产的重任,是肩负人们食品安全保障的第一道卫士,可以说,没有乡村兽医我国农村的畜牧生产是无法进行的,可见乡村兽医具备社会性特点。

2.2乡村兽医具有民间性

从工作对象看,乡村兽医直接面对的是动物及其畜主,从事以预防临床检查治疗为基础的活动。他们在农村与广大畜主频繁接触,提供咨询诊疗服务,是现代农村畜牧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乡村兽医这种前哨和基础功能及其独立性,决定了一行业的民间性性质。

2.3乡村兽医具有服务性

从工作内容看,乡村兽医在职业活动中是以专业技术预防和解决动物疫病诊疗和疫病控制方面的问题;在工作过程中力图解除家畜病患,减少养殖损失,维持畜牧生产顺利进行,始终是处于与生产主体伴随的辅助地位,与主体有着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

3、乡村兽医队伍在畜牧业中的作用

篇9

翠屏区幅员面积1 123km2,系宜宾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饲草资源丰富,具有开展各种养殖项目的优越条件。从改革开放到“十一五”期末,翠屏区以发展生猪养殖为主,奶牛、家禽、肉兔等特色养殖为辅,成为宜宾市畜牧业养殖大县。“十一五”期末,翠屏区出栏生猪71.38万头,出栏牛0.79万头,出栏羊6.09万只,出栏肉兔59.65万只,出栏禽559.27万羽,禽蛋产量6 468t;奶产量

5 332t;肉类总产量6.43万t。

2 翠屏区畜牧业发展措施

2.1 积极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

“十一五”期间,翠屏区传统的养殖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随着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畜牧业生产方式已由过去以农户传统分散式养殖,逐渐向现在以企业化工厂养殖和以业主养殖、连村连片的生态小区养殖的模式发展。以“公司(协会、专合组织)+基地+养殖户(场)”的方式,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逐步构建圈舍建设标准化、生产管理规范化、生产产品安全化的健康养殖体系,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截止“十一五”期末,全区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达到一定水平,共建有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15个;标准化生猪规模场309个,牛规模场58个,羊规模场23个,禽、兔规模场85个。

在转变传统养殖模式的同时,深入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加快构建畜禽扩繁场、商品场相互配套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生猪三元杂交面达到80%以上,牛、羊、禽、兔良种面达90%以上。加快推进“以草换肉奶”、“林下养鸡”等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效益良好的小型家畜禽,提高非猪产业比重,提高养殖效益。

2.2 推进标准化养殖体系建设

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全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发展进程。生猪生产是翠屏区畜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是助农增收和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自2007年起,翠屏区通过努力争取中央、省、市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项目和现代畜牧业建设等项目,认真开展打造江南特色效益农业基地以及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引导农户选择适合自身的养殖规模和建设标准,设计图纸统一建设,采用集中联建或分户建设(改造)标准化圈舍的方式,做到圈舍及配套设施标准化、规范化。在对规模场(小区)管理中,建立了规模养殖场受控管理制度、驻场兽医制度、畜牧生产资料投入品监控管理制度、畜禽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建立健全畜禽健康养殖档案,使全区畜牧业步入标准化生产的轨道。随着翠屏区现代畜牧业快速高效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户(小区)愈来愈多,生猪标准化养殖保证了全区生猪品质和生产能力,为全区生猪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推进生猪产业发展的同时,也积极争取项目推进奶牛、肉兔、小家禽等特色畜禽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大力推广现代畜牧新技术,提高农户的饲养技术水平。

及时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2007年和2008年翠屏区认真开展了对全区能繁母猪按照国家政策规定标准(2007年补贴50元/头;2008年补贴100元/头)实施补贴兑现工作。2007年,全区补贴兑现能繁母猪30 449头;2008年,全区补贴兑现能繁母猪

41 020头,补贴率和到位率都分别达到100%。同时开展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和育肥猪政策性保险工作,通过广泛宣传,农户自愿参与,全区能繁母猪参保率达90%以上。

2.3 建立疫病防控保障机制

(1)大力宣传《动物防疫法》、《畜牧法》,深入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开展动物疫病基础防疫工作。防疫工作坚持以仔猪骟割为主,结合春、秋两季防疫对所有动物进行集中全面免疫,对强制免疫的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狂犬病等,免疫密度达100%,近几年来每年免疫动物数均达1 000多万头(羽)次。强化规模场(养殖小区)的监管,从区到乡落实了防疫责任制和片区负责制,出台了《翠屏区规模场(养殖小区)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规模场(养殖小区)管理制度和生产档案。为切实掌握全区重大动物疫病的流行规律和疫情动态,及时了解全区主要动物疫病免疫状况,确保免疫质量,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翠屏区充分发挥动物疫情测报站和村级疫情观察员的作用,始终抓牢疫情监测环节,并运用监测结果,指导全区动物防疫工作,加强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每年按省、市要求认真开展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狂犬病等十余种动物疫病的监测,每年监测样品数均在4 000~5 000头份。切实开展奶牛“两病”普查,按照国务院《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关于家畜布病、结核病及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要点的通知》文件要求,每年4~6月对奶牛饲养场、专业户进行“两病”监测,普查实行一牛一档的制度,建立奶牛健康档案,确保全区奶牛产业的健康发展。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及有关技术规范要求严格疫情报告和疫情处置,有效防止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篇10

(一)建立组织管理体系,健全组织机构。

根据省、市、县关于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我局结合实际开展工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工作职责,明确分工,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促进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有效落实。

(二)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政府信息的保密审查机制,明确审查程序和责任人,正确处理公开和保密的关系,既防止出现因公开不当导致失密、泄密的问题,又确保公开权利人的知情权,保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建立完善依申请公开制度。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确定了我局公开范围和公开程序,明确了依法公开的事项、公开对象、答复时间及方式等。三是建立新闻制度和信息协调工作机制。对应当让社会公众或者服务对象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事项,及时通过媒体主动向社会公开。四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分工,把具体责任明确到个人,对政府信息公开相关工作出现问题的,将追究其责任并取消年终评先资格。

(三)编制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意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学习、宣传和培训。

按照《条例》规定的范围,并结合我局的工作实际,编制完成了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意见。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公开期限、实施和要求等方面对政务公开工作做出具体规定,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组织政府信息公开经办人进行《条例》的学习和培训,使其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和原则、范围和内容、方式和程序、监督和保障等有明确的了解,增强对《条例》重要意义的认识和贯彻落实《条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解读、回应社会关切以及互动交流情况

通过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网站、各类报刊、宣传网和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等途径及时我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重要活动及日常工作开展情况,通过效能监察连心网及时回复群众的留言咨询。

四、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进情况

我局十分重视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工作,对于重大畜牧业工程项目,我局都会在第一时间通过政务信息网站和市农廉网、新闻媒体等平台公开工程进展情况。

五、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及公开平台建设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要类别:机构设置、法规公文、规划计划、行政权力清单、统计数据、政务动态,以及其他应主动公开的信息。

(二)信息公开的形式:充分利用政府信息网、畜牧网、畜牧网等信息平台,及时公布我局的工作动态,更新办事指南,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方便群众办事。

六、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办理情况

本年度我局未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的申请。

七、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本年度我局没有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和减免。

八、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情况

本年度我局没有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及提起行政诉讼。

九、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及监督检查情况

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遵循“谁公开,谁审查,谁负责”和“先审查后公开”的原则,实行“初审、复审”两级审查制度。我局在公开政府信息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监督检查。

十、所属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工作推进情况

篇11

二、工作目标

一是努力确保畜产品持续稳定增长。二是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三是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三、工作措施

(一)突出发展牛羊生产

1、推进牛羊规模养殖。抓好国家实施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和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实施的契机,扩大母畜饲养规模,培育一批牛羊规模养殖场。支持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改造,加大肉羊高床圈养、乳肉兼用牛养殖等技术推广,提升牛羊标准化生产水平。

2、推行草畜配套。加大草地改良与开发利用力度,发展人工牧草种植,推进“粮-经-饲”三元结构调整,推行草畜配套。加强青贮、微贮、氨化等饲料设施建设,提高农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的利用率。

(二)稳定提升猪禽产业

3、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管理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要求,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实施畜禽养殖标准化项目等,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

4、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积极培育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养殖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联户经营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合作社规范运行,加快“公司+农户”等模式发展,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完善产业链,增强产业带动能力,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三)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

5、宣传贯彻省政府《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实施意见》。编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宣传挂图和举报电话,宣传到乡镇、村、组。对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和乡村兽医人员,开展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和政策法律法规培训。

6、建立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机制。强化病死畜禽“四不一处理”制度,指导大型养殖场、屠宰场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立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机制,建立覆盖全县的举报网络,强化日常巡查制度,加强部门联动,全面开展育肥猪保险,落实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

7、加大依法打击力度。认真履行职责,督促畜禽养殖、屠宰加工、生产经营者落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主体责任,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在强化日常巡查的基础上,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主动与司法部门联系,严厉打击出售、屠宰、抛弃病死畜禽的违法犯罪行为。

(四)加强动物疫病防控

8、落实动物疫病预防措施。完善动物防疫制度,落实畜禽养殖场(户)防疫主体责任。强化消毒灭来源、疫病监测、疫病净化、检疫监督、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防控措施,确保免疫密度和进度。对规模养殖场实行“五查三下达”制度,对散养户全面推广“三针同免”技术和“整村推进”免疫模式,确保免疫质量。散养家禽免疫推行“源头免疫”制度,积极探索动物防疫新机制、新模式,提高全县动物防疫工作水平。

9、落实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标准化示范创建。今年铅厂、麟潭、思顺、聂都、杰坝、扬眉等乡镇实施示范创建活动,争取4个乡镇通过验收。

10、做好突发疫情应急准备。进一步健全应急机制,完善应急预案,规范应急处置程序,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开展应急演练,切实做好应对突发动物疫情准备。加强应急值守,严格执行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值班制度。

11、强化动物卫生监督。加强县和乡镇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开展“提素质,强能力”行动,推进检疫申报点规范化建设,扎实开展动物检疫工作。强化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逐步完善规模养殖场专职报检员制度,推行定点屠宰厂(场)检疫室规范化建设。落实官方兽医监督巡查制度,督促企业落实进厂(场)检查登记、肉品检验、“瘦肉精”自检等制度,严格巡查抽检,坚决查处出售、屠宰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加强县动物卫生监所及乡镇动物监分所建设,力争今年建成动物卫生监达标示范县。

(五)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

12、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导规模养殖场落实省对我县减排任务的要求,配套建设粪污处理利用设施。抓好“三区”规划落实,完成地理标注和养殖区域分布图绘制工作。探索畜禽清洁生产新模式、突出抓好“生猪高床养殖节水减污技术”推广,加快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改造。加强畜禽粪污治理技术指导,大力推广节水减排、种养结合、有机肥加工、沼气发电等粪污处理与利用技术、工艺,促进粪污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引导畜禽养殖业与种植业紧密结合,大力推广“猪沼果”、“猪沼菜”、“猪沼草”等生态养殖模式,推行农牧结合、畜地平衡,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六)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13、加强投入品的监管。强化兽药经营、使用环节GSP、GUP管理。抓好饲料经营监管。全面贯彻《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突出饲料原料、违禁添加物、饲料产品标签和饲料产品标准等方面的监管。

14、抓好养殖环节监管。做好规模养殖场的登记备案工作,落实养殖场(户)、屠宰场等生产经营主体的畜产品安全主体责任。指导养殖场建立完善养殖档案,健全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记录,推进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加大官方兽医巡查力度,落实监管责任。

(七)加强畜禽屠宰行业管理

15、完成畜禽屠宰管理职能承接工作。贯彻省农业厅、省编办、省商务厅《关于做好全省畜禽屠宰监管职责调整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抓紧完成县级畜禽屠宰监管职能划转,落实机构、编制、人员,做好屠宰监管公文、材料、档案和经费项目的承接,尽快履行职责,保持上下贯通、运转顺畅,确保屠宰监管不留空档,有序衔接。

16、加强屠宰管理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专题培训,熟悉屠宰行业规律、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等,提高队伍管理能力。

17、切实履行屠宰监管职责。严格屠宰行业准入管理,严格落实屠宰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屠宰监管台账制度,实行痕迹化管理,完善畜禽进场、验证查物、检验检疫、无害化处理等档案记录。组织开展生猪屠宰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屠宰病死畜禽、注水等违法犯罪行为。健全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监管制度,组织做好屠宰环节“瘦肉精”监督抽检。建立统计信息员队伍,进一步完善畜禽屠宰统计监测制度,及时报送统计信息。

(八)加强畜牧业信息化建设

18、做好统计监测和信息宣传工作。做好畜牧业生产统计,开展畜产品生产、价格、效益监测,提高统计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同时,做好饲料生产、动物卫生监督、动物疫病防控、草地资源等专项统计工作。加强形势分析和信息预警,强化宏观指导。充分发挥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和网站、手机等新型媒体的作用,突出重点工作,加大信息宣传力度,做好舆情应对工作。

(九)加强行业管理和队伍建设

篇12

(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⒈生猪出栏万头,存栏万头,分别比去年增长和;

⒉商品肉牛出栏万头,比去年增长;

⒊家禽出笼万羽,存笼万羽,分别比去年增长和;

⒋禽蛋产量吨,比去年增长

⒌肉类总产吨,比去年增长

⒍水产品产量吨,其种水产品产量吨,分别比去年增长和。

二上半年养殖业运行特点

⒈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仔猪补栏快。全市生猪散养户空栏率小于,规模养猪场生猪生产总量呈上升趋势。上半年生猪生产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⒉家禽生产逐渐恢复。今年年初,由于受禽流感的影响,家禽特别是水禽生产明显滑坡,禽流感过后,家禽养殖呈恢复性增长。目前,家禽生产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所有山塘水库边形成了有水就有鸭的良好局面。

⒊牛、羊及牧草生产有所突破。今年以来,活牛及肉牛市场保持平稳增长势头,奶肉牛工程项目的实施和各乡镇办出台的一系列扶持种草养牛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户养牛的积极性,一批种草养牛户、繁殖小牛户发展起来。养羊生产由于小尾寒羊、南江黄羊在我市落户并持续发展,养羊、养牛成为畜牧业增长的一个亮点。

⒋水产养殖模式发生变化,名优特新水产品养殖力度加大。水产养殖由过去的混养、人放天养向主养、单养、精养模式改变,立体化养殖模式在我市的一些山塘水库得到了推广。今年上半年,水产品价格直线上扬,养殖效益大大提高。名特优新水产品如:樟树银鲫、彭泽鲫、鳜鱼、淡水珍珠等一些特种水产品落户我市,并形成规模化养殖势头。

三上半年工作成绩

⒈畜禽生产由数量扩张向注重质量的无公害方向转变。

在生猪生产保持良好增长的过程中,我们以无公害生产为突破口,培植养猪大户发展无公害优质生猪,并在硬件建设和软件服务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扶助,今年,我们以发展生态牧业小区为重点,加快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步伐。

⒉种草养畜和奶肉牛工程建设有一定的发展。今年,全市种草养牛、养羊发展势头较好,养牛、养羊生产在畜牧业中的比重提高,特别是奶肉牛工程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肉牛品种,还培植了一大批养牛专业户,为今后牛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⒊动物防疫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今年年初,我市对口蹄疫、猪瘟实施强制免疫,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迈出了新的一步,全市牲畜强制免疫密度达。特别是月份实施的仔猪调入准调证制度,有效地控制了我市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大大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⒋名优特新水产品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樟树银鲫已初具产业化规模,全市异育银鲫(樟树银鲫)养殖水面达多亩,其它特种水产如彭泽鲫、鳜鱼、叉尾鮰、中华绒蟹、南美白对虾、淡水珍珠等发展速度较快,经济效益可观。

二、下步工作要点

一抓疫病防治,严控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在动物疫病防治上,一是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抓好重大动物的防疫工作,加强消毒灭源,做到不留防疫空白点,确保防疫密度达,严防病、病发生和流行;二是狠抓动物疑难病的诊断,不断提高兽医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诊断准确率,及时为养殖户排忧解难;三是严把检疫关,重点把好“五关”,即产地检疫关、进场点检疫关、宰前检疫关、宰后检疫关、市场监督检查关,防止畜禽购销中疫病的流入和病猪死禽进入市场交易。

(二抓市场整顿,确保畜禽产品安全。

认真执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严厉打击制造、出售、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假冒兽药及其它破坏养殖业生产、经营环境的不法行为,确保养殖业顺利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三)抓队伍建设,提高畜牧兽医人员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兽医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从业水平和服务意识;二是大力开展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养殖技术和养殖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三是建章立制,狠抓全局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对本系统工作人员严格行岗位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实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

(四抓好科技下乡服务,大力推广新技术。

篇13

   1、生猪出栏25.86万头,存栏30.9万头,分别比去年增长10.2%和1.6%;

   2、商品肉牛出栏1.4万头,比去年增长16.6%;

   3、家禽出笼476.2万羽,存笼656万羽,分别比去年增长3.3%和0.5%;

   4、禽蛋产量5258吨,比去年增长5.2%;

   5、肉类总产30250吨,比去年增长8.5%;

   6、水产品产量16100吨,其种水产品产量7100吨,分别比去年增长6.6%和16%。

   (二)上半年养殖业运行特点

   1、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仔猪补栏快。全市生猪散养户空栏率小于5%,规模养猪场生猪生产总量呈上升趋势。上半年生猪生产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2、家禽生产逐渐恢复。今年年初,由于受禽流感的影响,家禽特别是水禽生产明显滑坡,禽流感过后,家禽养殖呈恢复性增长。目前,家禽生产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所有山塘水库边形成了有水就有鸭的良好局面。

   3、牛、羊及牧草生产有所突破。今年以来,活牛及肉牛市场保持平稳增长势头,奶肉牛工程项目的实施和各乡镇办出台的一系列扶持种草养牛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户养牛的积极性,一批种草养牛户、繁殖小牛户发展起来。养羊生产由于小尾寒羊、南江黄羊在我市落户并持续发展,养羊、养牛成为畜牧业增长的一个亮点。

   4、水产养殖模式发生变化,名优特新水产品养殖力度加大。水产养殖由过去的混养、人放天养向主养、单养、精养模式改变,立体化养殖模式在我市的一些山塘水库得到了推广。今年上半年,水产品价格直线上扬,养殖效益大大提高。名特优新水产品如:樟树银鲫、彭泽鲫、鳜鱼、淡水珍珠等一些特种水产品落户我市,并形成规模化养殖势头。

   (三)上半年工作成绩

   1、畜禽生产由数量扩张向注重质量的无公害方向转变。

   

在生猪生产保持良好增长的过程中,我们以无公害生产为突破口,培植养猪大户发展无公害优质生猪,并在硬件建设和软件服务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扶助,今年,我们以发展生态牧业小区为重点,加快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步伐。

   2、种草养畜和奶肉牛工程建设有一定的发展。今年,全市种草养牛、养羊发展势头较好,养牛、养羊生产在畜牧业中的比重提高,特别是奶肉牛工程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善了肉牛品种,还培植了一大批养牛专业户,为今后牛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动物防疫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今年年初,我市对口蹄疫、猪瘟实施强制免疫,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迈出了新的一步,全市牲畜强制免疫密度达100%。特别是4月份实施的仔猪调入准调证制度,有效地控制了我市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大大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4、名优特新水产品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樟树银鲫已初具产业化规模,全市异育银鲫(樟树银鲫)养殖水面达7000多亩,其它特种水产如彭泽鲫、鳜鱼、叉尾?、中华绒蟹、南美白对虾、淡水珍珠等发展速度较快,经济效益可观。

   二、下步工作要点

   (一)抓疫病防治,严控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在动物疫病防治上,一是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抓好重大动物的防疫工作,加强消毒灭源,做到不留防疫空白点,确保防疫密度达100%,严防W病、Q病发生和流行;二是狠抓动物疑难病的诊断,不断提高兽医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诊断准确率,及时为养殖户排忧解难;三是严把检疫关,重点把好“五关”,即产地检疫关、进场(点)检疫关、宰前检疫关、宰后检疫关、市场监督检查关,防止畜禽购销中疫病的流入和病猪死禽进入市场交易。

    (二)抓市场整顿,确保畜禽产品安全。

   认真执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严厉打击制造、出售、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假冒兽药及其它破坏养殖业生产、经营环境的不法行为,确保养殖业顺利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三)抓队伍建设,提高畜牧兽医人员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兽医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从业水平和服务意识;二是大力开展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养殖技术和养殖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三是建章立制,狠抓全局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对本系统工作人员严格行岗位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实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

   (四)抓好科技下乡服务,大力推广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