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教育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绿化教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绿化教育论文

篇1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最大限度地实现实验的绿色化,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和环境保护意识,具体教学策略如下:(1)改进化学实验。首先,采用无毒原料、溶剂、催化剂进行化学实验。例如,做完银镜反应后,可将清洗试管的硝酸替换为三氯化铁溶液,避免产生二氧化氮有害气体;在萃取碘单质实验中,可将四氯化碳替换为二氯甲烷作为萃取剂,消除刺激性气味,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在乙烯的制备实验中,可将硫酸替换为氧化铝作为催化剂,避免浓硫酸造成污染;其次,优化化学实验方法。又如,在海带碘元素的检验实验中,可将灼烧提取法改进为煮沸提取法,简化实验操作程序,缩短实验时间,减少因灼烧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再次,改进化学实验装置。再如,利用密闭的装置减少实验敞开操作,可将注射器作为密闭的反应容器,进行铜和稀硝酸生成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等实验,将污染物消除在密闭装置内。(2)开展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可在保证实验教学效果的前提下进行微型化学实验,以达到降低实验成本、提高环保效益的目的。微型化学实验多采用点滴板、小试管、井穴板、多用滴管等微型化仪器,使用最小化的试剂用量,一般液体用量不超过1mL,甚至一些现象明显的定性实验可在试纸或滤纸上完成,如碘显色反应、溴水褪色、苯酚的检验、验证盐类溶液酸碱性等实验。(3)“三废”的绿色化处理。在高中化学实验中,要及时对必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和生成的污染物进行绿色化处理,从源头处控制“三废”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废气处理过程中,可采用封闭的实验操作方法,减少有害废气的产生量,并对废气进行有效处理或用气囊收集。在废液处理中,可利用中和反应处理含酸碱的废液,使溶液pH值达到6.5~8.5之后再排放;也可用碳酸盐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等方法沉淀、分离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液。在废渣处理中,可回收一些化学实验中剩余或产生的金属进行再利用,如铜与硝酸反应剩余的铜片、银镜反应生成的银等。对于不能综合利用的固体生成物则要进行无毒化处理。(4)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在高中化学实验中,教师可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辅助实验教学,尤其对于危险系数大、污染严重的实验而言,可通过电脑模拟、实验录像等对实验过程进行演示,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同时,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模拟错误的实验操作,将不良的实验后果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认清实验操作不规范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实验室“三废”对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加深学生对绿色化学的认识。

3.在课外实践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

篇2

(二)高职院校绿色化学教育的现状

现如今,高职院校的化学教育依然是传统的教学内容,绿色化学完全没有涉及。很多高职院校还未充分认识到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大多数教师对绿色化学知识毫不知情。在传统化学向绿色化学发展的今天,对于化学学科这一重大变革,化学教师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和绿色化学教育观,把绿色化学渗透到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从而培养一批有一批的绿色化学工作者。

二、在高职院校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途径

(一)把绿色化学教育渗透到理论教学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渗透绿色化学教育便是在化学基本知识的时候,将与之有关的绿色化学知识一并讲解给学生。例如在组织学生观看合成氨、硫酸的工业制造方法等工业实际生产视频时,引导学生在学习生产流程、化学反应知识的同时,重点观察工业“三废”是如何产生的和正确的处理措施,同时告诉学生,因为人们环境意识淡薄“,三废”治理工作需要投入大笔费用,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得企业不堪重负。所以,应该将资料污染的资金用在研发绿色新产品、新工艺上,从源头上切断污染,对企业、对社会大众而言都是一种“双赢”策略。

(二)把绿色化学教育渗透到化学实验教学

1.教师进行正确的示范,确保绿色化学的实施基础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演示是教师讲解知识的主要方法,也是教师环境教学的有效方式。在演示实验过程中,教师的操作必须规范,把绿色化学教育渗透到演示实验的各个环节、步骤中。

2.创新实验方式和实验内容

高职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危险性较高,这便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与修改。另外,还需要降低实验对玻璃仪器的依赖性,有些能够明确辨别出颜色的定性实验尽量在点滴板上开展,比如Fe的显色试验等。这种定性实验也能够在滤纸上进行,比如检验醛基的存在、电解饱和食盐水等等。同时,还能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等来开展仿真实验,然而必须以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为基础。

3.把绿色化学理念贯穿于整个实验过程

高职学生在初中时期已经掌握了一些实验知识与技能,了解了一些规范操作知识,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引导学生在开展实验前制定好预备实验方案,使得学生重点思考在实验过程别过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污染问题。其中需要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精神更加重要。

篇3

2.各项政策不到位。

建议政府、化学界、环保界,尤其是教育界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绿色化学及绿色化学教育奖项,提出各种绿色化学教育的政策法规,建立合理的绿色化学化工教育考核制度。相信有各种政策的保障,各种奖项的颁发,必将会加速全社会绿色化学意识的形成,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教育体系不完善。

教师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彻绿色化学思想,要让学生了解绿色化学,树立起绿色化学意识,培养其从事绿色化学研究与开发的能力。然而,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机构还没有形成完备的绿色化学教育体系,更不用说基础教育了。因此应该建立起一系列合理的绿色化学教育体系,以促进绿色化学教育的顺利发展。绿色化学的发展将对环境保护起重大作用,它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绿色化学进入教育领域,从而进入化学教育,符合时代的呼唤。

二、有机化学教学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策略

1.在有机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

面对化学学术界悄然进行的绿色革命,广大的化学教育工作者不能无动于衷,尤其是将来作为社会的科技革命主动力的大学生更应该受到绿色化学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讲究策略,指行动或行动计划,以及为解决某问题或达到某目标而有意识做出的各种活动。可喜的是,目前已有部分重点大学如中国科技大学开始开设“绿色化学”课程。但是,仍然有不少高校的教师未能意识到将此重要的新信息传递给学生的重要性。另外,虽然有部分高校已开始着手为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绿色化学”课程,但在当前相当多的高校存在教学课时紧张的状况下,又带来了专门的教学时间难以安排的新矛盾。因此,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的渗透,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的渗透。具体来说,就是在进行有机化学教学时,对教学内容涉及有关绿色化学知识的方面,给予适时地、适量地介绍,通过这种画龙点睛的教学改革,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绿色化学教育。同时又不对原本非常紧张的教学安排造成新的冲击。

2.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加强绿色化学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检验化学知识真理性的标准,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有机化学实验也是化学教育的最有效的教学形式。除此之外,有机化学实验还具有重要的教育教学功能。从认识角度看,有机化学实验是为学生提供化学教学认识问题的主要途径,它为学生检验有机化学理论、认识有机化学科学知识、验证有机化学假说提供了科学依据。从方法论角度看,有机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掌握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方法的重要手段。从教学论的角度看,有机化学实验能创设一定教学情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可以从有机化学实验现象中去认识有机物,并通过自己的操作来培养各种能力,进而促进思维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将有机化学实验置于一定的化学教学情景下,为实现一定的化学教学目的,而展开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就是所谓的“化学实验教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是有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与绿色化学的联系最紧密、最直接,是培养学生“从我做起”的好阵地,也是培养学生绿色化学意识的重要途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能促进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统一协调发展。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学科的基石和学生可以直接感知的事实,通过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是一个最好的切入点。在实验教学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是历史的必然。当然,绿色化学与有机化学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因此,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是最为合适的。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通过自己亲身体验来理解绿色化实验确实能减少或根本不产生污染,从而形成绿色化学意识。将一些传统实验方法与经过绿色化改进的绿色化实验方法进行比较,以此来说明通过用改进的绿色化实验向学生渗透绿色化学教育是有效的途径。

篇4

2.1旅游环境教育理论与实际互动欠缺

在旅游文化中渗透环境教育目前缺少理论基础。一些发展环境教育的基本构想的提出推动了环境教育的开始,由于环境教育具有整体的跨学科的性质,包含的知识层面广泛,在学校推行的环境教育是渗透到其他学科当中,只有部分高等院校设有专门的环境教育专业,环境教育理论不成系统、支离破碎的现状,很难很好地应用到旅游产品中去;环境教育体现出的全民性、终生性、全球性、学际性的基本特征与旅游活动的开放性、娱乐性、渗透性和实践性特点,为旅游环境教育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环境教育的理论基地在学校,实践基地在社会。一个重理论,一个讲实践,只是他们之间的交流太少,直接影响了旅游环境教育的效果。

2.2深入进行环境教育的旅游形式单一

在我国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形式已经从传统旅游演绎成多种形式,如不同目的:会议旅游、奖励旅游、企业旅游、文化旅游等,如不同角度的:山水观光探险型、历史人文观光型、科研考察型、文化体验休闲型、乡村休闲度假型、网络信息型等。这些旅游形式和旅游资源虽然很丰富,有利于环境教育的开展,但是在景区和相关的行业部门环境教育的前提仍就是经济利益,环境教育的贯彻流于形式,效果不佳。目前只有与环境教育相应而生的生态旅游和南岳衡山等少数地区的低碳旅游,在进行环境教育工作方面卓有成效。生态旅游是在近年十七大报告、十报告强调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重视,符合了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文化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天然的耦合关系,可以在游憩的过程对环境和生态做到一定的保护。低碳旅游基于传统景区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在修复和完善景区资源与文化的同时深入环境教育的理念,虽然在效果上还有待研究,但却对我们进行环境教育给予了新的启示。丰富的旅游资源是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应该广泛、合理地开发旅游中的环境教育手段。

2.3旅游环境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旅游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已经成为国民收入重要来源的旅游业,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之后,仍然缺少直接的旅游环境教育法律法规,致使政府部门在对待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时不能权衡轻重,环境污染破坏、资源开发利用不当等环境问题依旧存在。经营人员缺少政策的制约和资金的扶持,在经营管理上环境教育未能真正提到日程上,使得原本具有实践性的旅游环境教育缺少了更多的实践平台。旅游主体进行旅游线上运动时,由于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合理的规划,以谋利为主的饭店、宾馆、百货等更是不注重环境教育,不能配合旅游机构完成环境教育的任务。旅游行径的配套设施、服务系统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虽然可以体现环境教育的思想,但是功能有限。

2.4旅游环境教育意识发展不协调

2.4.1旅游主体被动感知环境教育知识效果不佳

旅游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基本需求,是对人们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广泛的社会成员参加到旅游活动中。调查分析,目前只有少数高学历的人能够以获取环境教育知识为旅游目的,能够自主地学习环境知识和处理环境问题的技能。而大部分参与者的旅游目的依然以观光、游玩、享乐为主,旅游观念未革新,在旅游过程中有可能被动接受环境教育的相关知识,但这种情况下的环境教育效果肯定不佳。

2.4.2旅游环境教育意识淡薄影响可持续发展进度

旅游文化是一种经济产品,它不能够完全以教育为主,所以旅游环境教育效果倍受重视的程度有待提高。人类对维持景区生态文明与保护景区自然资源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与旅游景区的吃、住、行、游、娱、购的相关机构、单位、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旅游主体自身的环境知识很重要,他们的环境意识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明投放垃圾”上,注重培养文明行为的同时应掌握解决实践的环境技能与环境理论。环境意识的高低直接作用于我们生存的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

3旅游环境教育的发展对策

3.1政府立法保障经费

政府关于旅游环境教育的立法是必要可行的。由于过去30多年的环境教育一直没有确切的法律做基础,虽有相关的却还应该细化、具体。公众的环境保护观念虽然有所提升,但是环境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治理。如果国家在旅游行业的运行管理上起到很好的经费保障作用,那么我们的旅游活动便可以在环境教育上加大力度,在旅游活动中开设更多具有实践意义的环境教育主题活动,让游客可以亲自参与其中,体会并学习环境知识与技能。旅游活动对象的广泛性,必然会使得环境教育有所收益。

3.2完善旅游环境教育系统

政府立法保证旅游部门运行的经费也是对旅游环境教育的有力支撑。有了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旅游经营人员和相关的事业单位就可以加大力度将环境教育渗透到旅游的每一个环节,或者是开展专门的环境教育活动。不同景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根据旅游主体环境知识的掌握情况,设置相应的环境教育主题。以旅游景区为中心,对其相关环境内部人员,由内向外开展普遍的环境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使得每一次的旅游活动都有较好的环境教育收获。

3.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播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撑,任何一种理论都离不开实践的检验。我国目前实施的环境教育工作,出现了在学校重理论在社会重实践的现象。虽然学校也会安排环境教育实践课程,但是由于各个学校条件上存在差异,只有少数学校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作为社会环境的代表,所开展的环境教育最具实践性,但是以理论为指导的旅游环境教育,似乎是纸上谈兵。改变这样的现状,增加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开发建设更好的旅游实践基地,必定有利于旅游中的环境教育。

篇5

中国宗教种类齐全,既有土生土长的宗教如道教;也有外来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更有受外来宗教影响而产生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宗教如明教、白莲教等。仅国务院公布的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各种宗教名胜古迹就有150多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与宗教有关的名胜古迹共有3000多处。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吸引了海内外信徒、专家学者和一般游客。佛教文化对中国有着深刻的影响,并逐渐形成了适应中国国情的佛教教规、礼仪和宗派,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寺院、石窟和佛塔,其数量之多、艺术之精、历史之久是中外驰名的。1987年国务院公布的汉族地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就有142座。丰富的佛教文化具有同一性中的差异性、特殊性:如同是佛寺,五台山的宏伟建筑与九华山的民舍构造就各具一格;同为雕塑,山西云冈的石雕和天水麦积山的泥雕、泥塑就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艺术技巧。如果进一步分析的话,则会发现佛教的三大建筑都会因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宗派和不同的地区而显示出不同的风采。

再以被奉为道教崇拜的神--妈祖为例,每逢妈祖诞辰(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湄洲祖庙内外人山人海,香火鼎盛,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以台湾最为突出,总要抬着妈祖像回来探亲、进香还愿。

当然,由于的不同,宗教派别的差异,全世界的宗教信徒都有自己向往的圣地,在宣传招徕过程中,应当有针对性,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根据宗教文化的特点,丰富旅游商品,增收创汇是我们应当重视的。如出售各种宗教纪念品,佛教的木鱼、进香袋、数珠、雕像,提供斋饭;道教的“八仙过海”、“福禄寿三星”画幅、介绍宗教名胜古迹的书籍。以佛教胜地普陀山为例,其针对游客的类型、特点,结合本地的实际,出售各种各样反映普陀山风貌的图像和以观音菩萨为主的佛像,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利用宗教节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随着宗教文化的传播一些宗教节日,由于符合人们心理要求,不仅是信徒的节日,也成了民间流行的节日。基督教的圣诞节、复活节等流行全球,傣族的浴佛节(泼水节)、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其新奇感和神秘感颇具魅力。

宗教音乐艺术以其深邃淡泊的旋律、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人们,特别是佛教音乐、基督教的圣歌圣乐都深受信徒的欣赏,成为举行宗教仪式和欢庆宗教节日必不可少的内容。

宗教文化也可以通过间接的形式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宗教文化中的许多人物、故事和传说非常生动,被搬上了电影、电视和文学作品并广为传播。如《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唐僧取经的故事和一些风景名胜如火焰山等,《八仙过海》中的道教名山、故事都随着电视、小说的传播而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并激起一些潜在旅游者参加旅游活动,电影《少林寺》的上映,使其成为广大武术爱好者和旅游者必到的地方。

宗教文化对旅游饭店也有一定的影响。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显示出准备投资的饭店以某一国家或某一者占到相当大的比重时,那么投资的饭店必须有相适应的设施及膳食供应,绝对不能对客人的和风俗匀惯有所违反和触犯。所以,在一些有宗教名胜古迹的地区应投资建造符合宗教规定的饭店或房间。如果在清真寺附近投资建饭店接待伊斯兰教信徒,而饭店没有专门供应牛羊肉的膳食设施,也会引起客人的不满。总之,针对不同的游客,应提供相应的接待服务。如对穆斯林来说就不能提供由猪肉制作的菜肴;对佛教信徒就应设斋饭;逢“佛成道节”应提供腊人粥;基督教圣诞节时应制作圣诞树,举办圣诞晚会,分送圣诞贸卡等小礼物等等。

宗教文化不仅对硬件--饭店设施有影响,而且对软件--管理与服务也有要求。在承担接待宗教信徒任务的饭店中,员工应具备丰富的宗教文化知识,这样管理者才能针对不同的客人采取、制定正确的接待方案;服务员才能对客人提供满意的服务;导游也才能为客人作更好的导游讲解。

二、旅游业对宗教文化的影响

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现代旅游是一种大规模的各种文化的交流。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新的旅游市场的开拓,吸引了更多的客人前来游览、朝圣和学术考察交流,这些都有利于宗教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发展,对宗教文物古迹也起着保护、修缮的作用。

发展旅游业,就要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其中对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是过去和今后的重要任务。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及有关文物保护法规的颁布执行,许多宗教文物古迹都得到了恢复和维修。如承德避暑山庄、敦煌莫高窟等都置于国家的保护之下;云南的筇竹寺、承德的外八庙、北京的潭柘寺等也修缮一新;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的泉州也被列为中国第一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许多宗教组织恢复了活动,宗教文化遗产得以整理、传播,文物古迹也得到保护和修缮,重现昔日的风采。由于党和人民政府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许多濒临消失或年久失修的宗教文物古迹得以保护和修复,重新发挥了作用,而旅游业的发展,也迫切要求对宗教文物古迹进行保护和开发,经过恢复和修缮的宗教。文化遗产如寺庙宫观,使游客可以身临其境,欣赏各种宗教的文化艺术,增长各种宗教知识,使宗教这一人类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传播。而随着海外各种宗教旅游团的到来,为中外宗教界人士提供了许多加强联系互相交流的机会,对宗教文化的传播和学术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另外,随着信徒和游客的不断增多,许多人捐赠钱款,为宗教文物古迹的保护和维修提供了大量的资金。

当然,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宗教文化不只是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由于旅游人数的增多,带来了一些人为的破坏和环境污染,如游客在宗教旅游区内乱涂乱刻乱扔东西,大声喧哗,破坏了宗教名胜古迹独有的宁静和超凡的气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会给宗教文物古迹造成一定的损害。如峨嵋山金顶,198l年旺季时游客蜂涌而上,一些年轻人竞劈床板,扯草垫来烤火;食堂的饭碗也被搞得一个不剩,三天之内,仅金顶一处就造成直接损失一万元。游客造成的火灾使峨嵋金顶被焚于一炬。再如驰名中外的佛教石窟敦煌壁画也由于人数的大量增多,游客的呼吸和汗水所起的化学作用而引起大量剥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由此可见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宗教文化遗产不只是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如何防止和消除这些不利的东西,是我们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有的宗教名胜古迹已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条例,如在宗教旅游区范围内禁止乱扔乱涂乱刻行为;禁止游客烧烤、野炊、砍伐树木;禁止燃放爆竹、烟花;禁止对各种宗教雕塑、壁画摄影;限制游客人数等等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总之,不能“保”了旅游,而“丢”了宗教文化遗产。

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宗教文化的继承、传播、交流和研究都起到促进的作用。旅游活动是人们需求层次提高的一种表现,能满足人们求知的需要,通过旅游可以增长人们的宗教文化知识,陶冶性情、修心养性。到宗教名胜古迹的人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不仅有一般游客,更有朝圣者、宗教信徒和专家学者。因此旅游活动的发展也是人们传播了解、探讨和研究宗教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如古代的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播佛教,明代外国传教土利玛窦来华传播基督教。现代旅游更是一座沟通各种宗教文化交流、研究的桥梁。如来华的游客中,就有大量的宗教信徒、朝圣者和专家学者;有的更组成了宗教文化考察团,而国际上还有专事宗教旅游的旅行社。1991年年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活动,他们所到之处,就提出对宗教名胜考察和学术交流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国际上最新的宗教文化信息。通过游览、考察和研讨等活动,促进了各国各地宗教文化的交流和研究。

再者,旅游活动的发展也使得一些宗教节日、仪式、用品、教规、音乐和饮食逐渐地传播开来为人们所熟知和接受。当然,旅游活动的发展对宗教文化也有一些冲击,如一些宗教独有的教规、仪式等慢馒地失去了神秘感和特性,有的甚至变成一种纯商业性的娱乐活动。

篇6

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进入旅游外语课堂,使学生不再局限于单纯地学习语言,而是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学到了使用这一语言的文化,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所学的语言及文化,并能改善知识结构,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旅游英语》第一册LESSONFIVE的REVISION中,Porter有一段话“Thisisthesecondfloor.Hereisyourroom,Mr.andMrs.Morri-son.Yourroomis223.Thesingleroomisoverthere.”[1]讲到这里,教师就要结合文中出现的房间号码,给学生讲解不同民族对数字有不同的看法。如中国人喜欢选择在带有“3”、“6”、“8”数字的日子旅游,也喜欢带这些数字的楼层和房间;西方人则忌讳“13”,旅游时常常回避这个数字,也不会住饭店的“13”层和13号房间。再如数字“4”在中国人的眼里并没有什么不好,我们常说“四季发财”;“四季如春”。可是日本人却不喜欢这个数字,其原因是在日语中,“4”和“死”的发音相同,所以,日本医院一般没有4号床位、4号房间、4号楼,电影院也没有4排4号,饭店里很少见到以“4”结尾的房间号码。如,中国自古就喜欢数字“9”,如“九州”、“九九归一”等;在日语中“9”因与“苦”的谐音而遭日本人忌讳。由这么一个枯燥的数字和没有多大意义的房间号码,教师却能引发出丰富的中外文化差异知识,这比起单纯教学生如何读数字,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就掌握了数字在不同民族中所代表的不同意义,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并在今后的实践中,不会出现由数字而引发的“文化冲突”。再比如,我们在讲到“dog”一词时,虽然“dog”与中文的“狗”在语言意义上没有什么差异,但从其价值取向所赋予的文化内涵来看,却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汉语表达中,与狗相关的词语绝大部分带有贬意,例如“狗仗人势”、“落水狗”、“走狗”、“丧家狗”、“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然而,在西方人眼里,“dog”却令人好生爱意。在他们看来,“dog”是忠实的象征,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以狗来喻人是褒义的。如“luckydog”意为“幸运儿”,人疲惫时可用“dogtired”来形容,“Loveme,lovemydog”是“爱屋及乌”的意思。因此,如果把“dog”一词与汉语中的“狗”联系起来,可能曲解原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中外文化的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收集“语料”,促使他们时刻留心吸取和积累有关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资料。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开展有关中西文化差异的知识问答等活动,使学生在学到语言知识的同时,也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本人曾作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90%以上的学生喜欢教师在旅游外语教学中讲解中外文化的有关内容;85%以上的学生表示,通过文化差异的讲解,能牢固记住所学的语言知识点,95%以上的学生认为,在旅游外语教学中有必要讲授中外文化差异的有关知识。

二、在旅游外语教学中渗透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能有效培养谙熟中外文化知识的旅游

外语人才,提升涉外旅游活动的文化品位在旅游外语教学中渗透中外文化差异的有关内容,对于我们培养涉外旅游人才有着重要意义。藉此培养出来的旅游外语人才,就会有意识地抛弃“中文思维+外文形式”,在涉外旅游活动中,知道如何尊重外宾的文化传统,知道如何与外宾进行文化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有效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品位。深入了解了中外文化差异,我们在涉外旅游活动中就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接待前来旅游的外国旅客时,就不会犯文化错误。如果我们说:“Youmusthavebeentirednow.”(你一定很累了。)“Youhavehadahardtime.”(你累坏了。)“Youhavehadatir-ingjourney.”(你这一路辛苦了。)这好象是表示对对方的关心,但结果恰恰相反,对方会觉得受到了伤害,因为他觉得在你眼里他好像是“弱不禁风”似的。所以我们应该说:“Howwasthetrip?Didyouhaveapleasanttrip?”(这次旅行如何?一路愉快吗?)“Welcome!Ihavebeenexpectingyou.”(欢迎!我一直在盼望你的到来。)“Iamgladtoworkwithyou.”(能和你一起工作非常高兴。)“Ihopethatwewillhaveapleasanttriptogether.”(希望一路愉快。)有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我们在涉外旅游活动中,就能够对外宾加以引导。比如,被中国人喻为“岁寒三友”的“松、竹、梅”,在汉语中有很丰富的内涵,象征着高尚人格,的著名诗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就是一个例子,以“岁寒三友”为题材的文化作品在中国也十分受欢迎。当我们在旅游中看到千奇百怪的松树时,就会联想到松树的高贵品质,进而联想到人的毅力等。而一个外国客人可能就很难有这些联想。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外宾与我们有共同的情感体验,就需要在介绍时加入“松”在中国文化中蕴含的意义,从而激发外宾与我们的共鸣。有了文化背景知识,我们就能够游刃有余地做好涉外旅游工作。如,当我们带着外宾走进桂林公园,“阵阵桂香扑鼻而来”就可译为“TheParkofSweetOsmanthusisnotedforitsprofusionofosmanthustrees.Flowersfromthesetreesindifferentcolorsareinfullbloomwhichpervadethewholegardenwiththefragranceoftheirblossoms.”这样的译文,打破了原文的句子排列,改写原文华丽的词藻和细节描写,整体概括,简洁明白[2]。又如,浙江兰溪有个济公纪念馆,里面写有:“济公劫富济贫,深受穷困人民爱戴。”我们给外宾介绍时,可译为“Jigong,RobinHoodinChina,robbedtherichandhelpedthepoor.”在这里,我们把济公比喻为英语民族的人都很熟悉的罗宾汉,他们听起来不仅易于理解,而且还倍感亲切[3]。

三、在旅游外语教学中,把中外文化差异知识介绍给学生,有效地提高旅游外语专业人才的文化素养,繁荣中外文化的交往。

篇7

应利用法律职业化要求,深化改革法律教育,合理设置法律教育内容。首先,应保证法律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具备系统性和统一性。从法律职业化角度来讲,对法律职业素质的教育主要包括职业知识、技术、道德、语言、思维、信仰等方面,相关教育部门应结合这些方向合理布置法律职业素质教育内容,对教育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同时要创造良好的教育体系,注重法律伦理学、法律语言学、法律推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其次,可根据培养对象及目标的自主选择方式开展教学内容。法律教育应本着不强求原则,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学习模式,展开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法律人才教育,保证法律教育的高效性。再次,法律教育内容及相应的教育方法,应由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对其进行统一规定,确保法律教学的规范性。针对法律教育学生毕业实习到岗位就业,可通过到律师事务所实习增加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并接受司法机关考核,如果考核通过并符合岗位要求,就对其颁发法律职业证书等。整体的法律教学体系可分两年实施,第一年对学生进行系统化训练和学习,训练的主要内容为法律推理、法律思维、法律证据、法律逻辑等相关知识;第二年让学生参加实习,将其分到检察院、法院、企业以及政府机关等相关部门进行实习,在专业指导下,能更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法律的认识。

(二)制定明确的法律教育目标

教育以培养人才为重任,法律教育也应以培养法律人才为目的,结合当今时展,以及法律知识的改进和完善程度,制定明确的法律教育目标。法律教育的总体目标应定格在培养法律人才上,其中,也包含很多小的教育目标,如培养更多优秀的法律教师、训练更专业的司法和立法人才、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规范法律治理工作等。从这一点来看,现阶段法律教育的目标应分为核心目标和一般目标两种。一般目标主要是对立法者、企业经营者、法警、司法机关人员、行政执法者等相关方面的人才培养,而核心目标则主要面向检察官、法官、法学教授、律师等人才的培养。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能更好地开展法律教育工作,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法律人才。另外,从法律职业化特征分析来看,社会快速发展对法律人才的需要更加类型化、深层次化,只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法律职业化特征,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法律。

(三)合理分类法律教育知识

法律教学的知识极为复杂,在法律教育中应结合法律职业化对教学知识进行分类,主要分为法律基础、法律职业素质教育、法律职业能力等三方面。法律基础知识教育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做到知法、用法、学法、守法等。在当今很多行业以及岗位都需要掌握法律知识,例如,行政管理人员、经济管理者、立法人员、执法人员等,虽不是法律专家,但必须了解法律知识。法律职业素质教育主要是对法学家以及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如法学教授、检察官、法官、律师等,法律是保证法制社会正常运营和发展的灵魂,一般情况下,法律职业素质教育注重本科以上的法律教育。同时,法律职业素质教育对师资水平的要求也极为严格,与法律基础教育不同,法律职业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法律的职业性特征,并且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同时,对课程设置、教师设备以及图书资料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法律职业能力教育对教育要求更为严格,主要是培养能够胜任检察官、法官、律师等岗位工作的人才。

篇8

在美国,诊所法律教育的诞生地,其不单单担负着实践法律教育的功能,与此同时其也是美国法学院一个特别的面向社会的服务窗口。意在通过使诊所的学生参与到法律援助之中或是以社区服务等方式参加到实践活动当中去,另一方面来说法律诊所还较大程度地缓解了社会法律援助资源的不足。在国外,诊所法律教育这种模式之所以主要依靠于法律援助这一形式,大多数是因为对于需要接受实践性教育的法律职业人员来说要亲身参与到实践活动即司法活动之中,才能够真正的学习法律,培养法律能力与技巧。而在由职业律师所经手承办的法律援助案件中,往往由于没有收费驱动机制,并不能从中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所以大多数执业律师对于案件的办理往往不尽人意,并不主动且尽心尽力去为当事人从各个方面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相对与职业律师来说,由在校的法学院的学生来承办法律援助案件,学生们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将会有较高的热情来面对所承办的案件,与此同时学院的学生相对于更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并不需要太多的经济利益的驱动。相对于利益的趋势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在诊所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可以使学生自身参与到法律援助的诉讼活动之中。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律师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法律人人格。并且这种模式还能在真实的诉讼活动中让学生通过与真实的当事人接触和沟通,进一步了解到他们的喜怒哀乐、点点滴滴,真正的去了解到与认识到因为社会制度的某些不公正所造成的疾苦。从多方面养成他们对于法律的正义追求的信念与坚持。

三、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法律教育改革中的意义

法学教育之中所包含的主旨应该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去学习与使用法律,并不是简单地灌输一些既定的、凝固的知识与理论。事实上,通过法律诊所之中比较系统的学习与研究,相区分于传统的模式,学生们学会的是怎样应用法律的方法和技能。对于现阶段的法律教育职业化要求教给学生这种自我学习、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能力,避免单纯地背诵几条法律条文。传统法学教育对于快速记忆法律的基本元素确实是异常有效的,但传统模式下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却并无多大益处。潜移默化的束缚了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9

所谓“顾后”,就是在处理某一部分教材时,不仅要着眼于该部分内容,而且要放眼于教材后面的乃至高中教材中的内容,以便为现学内容找到迁移的落脚点、巩固的深化点,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扫清障碍、埋下伏笔。

1.疑点适当后置。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三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又相对较弱,因此有些问题难以一下子说清道明。对于其中某些疑难点的突破可暂时搁一搁,待时机成熟再加以解决。如“分子”概念中“一种”两字的理解在学习“分子”时不妨放一放,待“原子”概念建立理解之后,再作深化。学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之一——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不大容易讲清变浑的原因,如将该问题安排在学习悬浊液、溶液之后去解决,那就容易多了。

2.方法及时介绍。及时介绍研究问题获取知识的方法,能给学生的后续学习带来裨益。当学生第一次上化学课,接触到化学实验时,教师就可以把实验观察的方法介绍给学生:首先观察反应物的色态;然后观察反应过程中的现象;最后观察生成物的色态。这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眼前的“看什么,怎么看?”的问题,而且对学生良好的观察实验习惯的养成也极为有利。总结铁的物理性质时,可教给学生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方法:从金属的色泽、硬度、密度、延性、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方面去了解。为高中化学中其他金属物理性质的学习,从方法上作了铺垫。

3.知识预先渗透。与疑难点适当后置相反,后面教材中的难点也可以适当前移,把与后面教学难点相关的知识预先在前面的教学内容中加以渗透。如从绪言课开始,在某些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中有意渗透一些元素符号、化学式,能达到分散“化学式书写”这一难点的目的。又如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只要求作一般了解。而对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则可稍作加深:让他们分析课本上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排列的规律。为将来学习元素周期表奠定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探求精神。

4.不留知识空白。对于教材中的13个家庭小实验,教师必须鼓励并指导学生动手做,以丰富活动课程内容(活动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为初中化学素质教育开辟“第二战潮。

二、“瞻前”处理

瞻前,是指处理某一部分教材时,除了要着眼于该部分教材,放眼于后面的教材外,还要回过头去看看前面的教材,理解已教过的内容,达到解释前疑深化知识的目的。

1.释疑性“瞻前”。教材中的化学知识有一定的逻辑顺序,这是处理教材时进行释疑性“瞻前”的根本保证。学习“分子”概念时,“一种”两字的含义不容易讲透。原子概念建立之后,学生懂得了某些原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此时理解“一种”含义的时机已经成熟:既然从保持物质化学性质这个角度看,分子能原子也能,那么分子只能说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一种”两字不能易成“最斜。又如,学生学习化学不久,就接触了“溶解”一词。但在较长的时间内还不能真正理解其含义。学习了“溶液”知识之后,可及时“瞻前”,使学生懂得:溶解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的过程。释疑性“瞻前”,常常能让学生茅塞顿开,给学生带来溢于言表的心理愉悦。

2.辨析性“瞻前”。辨析性“瞻前”是一种集可能性、必要性于一体的处理教材的方法。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学习“元素”时,将其与“原子”比较;学习“氧化反应”时,将其与“化合反应”比较;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将其与“氧气的性质”比较等等。

篇10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运用心理学理论,对如何化解小学生学习焦虑进行了一些探讨,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完善小学语文课程的评价机制

现有的研究显示:小学生学习焦虑与学习成绩呈显著性负相关,即学习成绩越好学习焦虑的水平越低,学习成绩越差学习焦虑的水平越高。这也许是由于学习好的学生受到家长、教师和同学等的良好评价和表扬鼓励多,普遍较自信,面对考试考试较坦然,所以相对较少出现学习焦虑;成绩差的学生受到负面评价多,经常感到学习负担的沉重和前途无望,又由于既往考试失败的不良经历、学习基础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应试技巧,故容易出现学习焦虑。如此循环,形成马太效应,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任何个体一旦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学习的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如今,小学学习内容偏难,偏多,尤其是进入高年级学习的学生,学业负担明显加重,而家长们总是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寄于过高的期望。一旦事与愿违,往往不是分析具体原因,激励孩子进一步努力,而是只就成绩作出负向反应,造成孩子很大的心理压力。此外,教师对学生不恰当的批评和过分的激励,不恰当的课堂教学行为,如教学内容含糊不清,作业和测验考试安排太多,学生没达到要求时的严厉批评,按成绩排队,过分严厉等等,都容易使学生产生对教师和语文课学习的焦虑。

因此,要化解小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焦虑,必须完善小学语文课程的评价机制。对小学生语文课程的评价不能仅局限于考核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应包括学生的能力和态度、情感。教师应采用多方位、多层面持续性的评价,及时地让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心态,更全面地认识自己,进行自我心理暗示和调节。这种评价机制使老师能及时发现和消除学生的部分心理疾患,帮助学生增强其适应能力和抗挫能力,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儿童的天性是贪玩好动,他们喜欢在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为满足学生的这一实际需要,笔者还把不少考查项目与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如诗歌朗诵会、编演课本剧、提一个合理化的建议、写一份调查报告、小老师体验等形式都是非常好的考查形式。

有的学校实行语文学科素质发展学分评价制度,值得我们借鉴。所谓语文学科素质发展学分评价制度,是指依据学期整体学习目标,建立语文学科素质发展学分,印发《成长足迹》手册,使每位学生人手一册。“学生的素质发展学分”分为语文学科考试分、语文学科考查分和语文学科特长分三项。变过去的一把尺子为多把尺子,一次测量为多次测量,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考试评价的单一性、片面性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语文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并且语文知识体系比较连贯,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符合小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学习语文的心态比较平和,对学好语文有较大的信心。因此,相对于数学,其焦虑水平较低。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应在语文课堂上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消除过分压抑的心理,使学生逐渐达到语文学习的要求。

例如,小学生好奇心特别强,他们对色彩鲜艳的图画容易产生兴趣。在教《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笔者在黑板上张贴了数张色彩鲜艳,画面优美的桂林山水图画,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同作者去游览桂林山水。现在我们翻开课文,来领略桂林山水独特的美。”他们自觉而兴奋地在老师引导下,认真观察图画。在这种情景下,他们很容易受图画的内容所感染,把画面上的人或事物形象化、具体化,从而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和准确了。

其次,教师应加强心理沟通,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小学生天性好动,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教师要正确处理学生的不良言行,而不是一味地训斥、责骂、处罚,这样只会让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愈加排斥,不但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使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处于紧张状态。因此,面对学生的不良言行,既不能不闻不问,听之任之,也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而是要耐心细致地进行批评教育,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明白自身言行的错误,并产生改正错误的决心。

总之,教师必须把握学生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在课堂上创造出一种为学生所喜爱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主动乐意地进行语文基本功的训练,体验能力形成过程中成功的喜悦,使课堂成为师生互相交流,共同进步的摇篮。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学习焦虑是由沉重的学习负担而造成心理压力而产生的,与学生的个人性格与心理素质有关。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压力的同时,必须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

篇11

一、长白山地域文化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延边自治区安图县,是东北第一高峰。长白山不仅具有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还有其独特的民俗风情。长白山保护区拥有绮丽的原始森林、雄浑的大峡谷、气势磅礴的长白山瀑布、神奇的长白山天池等。长白山地域文化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长白山文化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民族文化、饮食文化等。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日益增进的国际交往,从文化的角度研究语言已成为语言学和跨文化研究的重要部分。

二、关联理论指导下的翻译

1986年,法国语言学家Dan.Sperber和英国语言学家Deirdre 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提出了关联理论,并提出了认知和交际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认知原则)认为人们的认知倾向于同最大关联相吻合。关联理论的第二个原则(交际原则):交际行为都应该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

斯波伯(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的关联理论把翻译看成是一个双重明示——推理过程,译者扮演着明示交际者和推理读者双重角色。随着国际化的发展及改革开放的深化,各种名胜古迹、导游词、标识语以及宣传手册都采用了汉语和英语两个版本,不仅有利于国外游客了解该景区,而且宣传了当地的地域文化。然而近几年来,译文的质量良莠不齐,有部分译文存在乱译错译的现象。本文主要针对长白山地域文化的旅游翻译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

三、长白山旅游翻译的误译现象

(一)专有名词的误用

旅游介绍中往往出现大量的专有名词,还常常有与特定文化相关的词语。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翻译时很难找出对等的表达,往往出现词汇空缺。“旅游中国网”中出现了与地域文化相关的专有名词,例如鹿茸(pilose antler)以及长白山温泉煮蛋(Hot Spring Eggs)等。其中鹿茸的常见说法是pilose antler,但antler本身就可以指鹿茸。温泉煮蛋(Hot Spring Boiled Eggs)如果只译成“Hot Spring Eggs”容易使人误解。

(二)中式英语的误导

由于两种语言的使用者思维方式不同,在行文过程中容易受到汉语的影响,会出现句子形式正确,但却不符合地道英文的表达方式,也就是中式英语。

原文:Most of the hot springs have temperatures over 60 C; the highest is 82 C.

校正:The temperature of most of the hot springs can reach over 140 F, with the highest 179.6 F.

(三)语法错误

除了专有名词的误译之外,在旅游翻译中还存在着一些语法错误,影响译文的质量。其中最常见的是“悬垂分词”现象,当分词充当状语时,分词的逻辑主语和主句的主语不一致。例如:

原文:从远处观看,瀑布看起来像在空中漂浮的一条丝带。

Watching it from far away, the waterfall appears like a white ribbon suspended in midair.

校正:Watched from far away, the waterfall appears like a white ribbon suspended in midair.

四、长白山旅游翻译的策略探究

(一)直译加注

尽管多数情况下专有名词采用直译的方法,但当文化领域发生了变化,其文化内涵就不尽相同。如果仅采用直译的方式,读者不能有意识地填补被省略的文化信息,无法找到关联。因此译者一般采取直译加注的方式。例如对于长白山的翻译,如果简单地译成“Changbai Mountain”,则难以体会出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最好附加注解“Perpetually White Mountain Region in Mandarin Chinese”。

(二)符合英文习惯的表达方式

一般而言,汉语的旅游资料常采用华丽的词藻,引经据典,而英语则注重客观陈述,直入主题。译者的行文风格应符合读者的语言习惯,还应做出相应的调整,符合读者的表达方式。这就需要译者对两种语言都有全面的了解。下文中,available的使用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Apart from Changbai Waterfall,more than ten smaller waterfalls are also available in the mountain.

(三)采用多枝共干的句式

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中西方写作的推理方法也不同。中国人采用螺旋式思维进行归纳推理,而西方人多为直线思维进行演绎推理。汉语往往采用先分说,再总说的方式;而英语则开门见山,先总述,再分说。为此,译者需对原文进行调整,使其符合英语的句式特点。例如:

篇12

一、理论背景

最初,“原真性”用于对博物馆藏品的艺术衡量,随着旅游者对旅游者对真实旅游体验重视的增加,“原真性”被引入到旅游研究中来。

在有关“原真性”的旅游学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从客观主义、构建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存在主义4种理论流派对旅游客体的原真性进行研究。构建主义原真性是对客观主义原真性的修正。科恩认为“原真性”并不等于原始本身,基于原始的转变、创造和变化都可能成为旅游客体的“原真性”。美国学者伍兹更是将“原真”划分为“客观原真”和“象征原真”,“客观原真”表示原始真是的文化或传统,而“象征原真”是基于原生文化创造的真实。王宁认为,对于建构主义者而言,现实不过是人类解释和构建的结果而已,因此是多元的、弹性的。

二、建构主义原真性原理在民族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中的启示

(一)真实,是建构的真实

建构主义原真性理论认为:不存在一个独立于人的思想行为和符号语言之外的先验的、“真实的”世界。绝对客观的、静态的起源是不存在的[1]。对旅游目的地文化遗产的研究中,建构主义原真性中的真实,是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的一种先前感知,这种感知也许基于游客对旅游目的地产品的某种期望或印象。在旅游过程中,游客所寻找的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原始真实,而是社会建构出来的原真性。于是,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开发过程中,不需要一味的保持文化遗产的原始风貌,适当的抽象、凝练、创造性文化表达在文化遗产的开发中是可取的。

(二)建构的原真性

真实与否是一种人们看待、解释事物的主观结果,是“一种被认知的真实性”。在旅程当中,认知,依赖于人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旅游经历等个人因素。真实性的社会建构在于整体的感官体验,对于局部真实性的感官体验较为薄弱,容易受到外部非真实体验的冲击。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开发的过程中,强调整体原真性体验的提供、全方位原真体验的建构。这对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的丰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少数民族文化体验取决于旅游者个人的心理标准,完善的旅游产品谱系以及全面的原真性社会建构在少数民族文化的旅游开发中是不可或缺的。

三、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互动研究――以南丹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自称“布诺”,因男子穿齐膝白裤,故他称为“白裤瑶”,主要聚居在广西北的南丹县八圩、里湖瑶族乡和贵州省荔波县朝阳区瑶山乡一带。白裤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白裤瑶是一个由原始社会生活形态直接跨入现代社会生活形态的民族,至今仍遗留着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的社会文化信息。

(一)白裤瑶文化特征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白裤瑶有着极富特色的民族风俗。独具特色的婚恋习俗、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风格别样的民族服饰等都展现着白裤瑶民族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

1.白裤瑶的婚恋习俗。白裤瑶的婚恋习俗保存着母系氏族社会的一些特征。恋爱阶段,他们采用氏族群婚的方式,在恋爱中,女子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主动选择,大胆追求,女子挑选男子,支配男子,男子处于从属地位;结婚则采用娘舅婚制,娘舅在婚礼中的地位最重,有“娘舅大于爹”的说法;结婚后,组建夫权家庭,女子从夫居住,绝对服从男子的领导。

2.白裤瑶的民间演艺风采。白裤瑶族民能歌善舞,蚂拐舞、铜鼓舞、跳猴鼓舞等都是白裤瑶们喜爱的舞蹈,吹牛角、竹筒鼓表演以及赛陀螺也都受到白裤瑶族民中也深受喜爱。丰富多彩的民间演艺充分展示了白裤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3.白裤瑶的服饰。白裤瑶男子的衣服用妇女纺织并染黑的布做成,裤子则用白布,长度仅过膝盖。白裤瑶男子的白裤膝部绣有五条红色花纹,相传这是瑶王与外族战争时留下的血手印。白裤瑶女子上衣布为黑色,胸前无图,后背绣有方块形直线图案,下身则四季穿齐膝百褶裙。

(二)南丹白裤瑶旅游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开展以及红水河流域大旅游圈旅游规划,南丹县旅游以白裤瑶民族风情文化为特色,以争创“广西优秀旅游县”为突破口,以研究开发旅游产品、培育旅游商品消费市场为抓手,努力打造白裤瑶文化旅游品牌,紧紧围绕“打造12345旅游产品体系”即创建“一优”(即一个优秀旅游县)、“二A”(即两个A级景区)、“三星”(即三个星级宾馆)、“四园”(即四个主题公园)、“五村”(即五个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的工作思路,着力实施“旅游热县”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建设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生态园林城”的目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南丹已建成温泉公园、恩村洞、激情漂流、甘河白裤瑶寨、王尚白裤瑶新村、生态博物馆景区等较为成型的景区(点)。

(三)南丹白裤瑶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利益相关主体对原真性保持问题尚未形成一定的认识。旅游规划者、旅游经营者和东道主居民等利益相关主体对南丹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持尚且缺乏一定的认识。在南丹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各利益相关主体表现出不同的真实愿景和建构行为,这将不利于南丹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将对南丹县域旅游的整体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2.旅游开发过程中,原真性的体现不足。虽然,在南丹县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已建成一定的景区(点)。但都因为时间短,规模小,没能成为南丹旅游标志性产品。南丹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在于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南丹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过程中,构建主义原真性在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中体现的不足,极为不利于南丹旅游产业的发展。首先,其将大大降低南丹旅游的吸引力;其次,其将降低南丹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价值;最后,其将不利于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四、南丹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南丹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发展应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旅游开发为文化保护提供动力支持,文化保护为旅游开发提供丰富素材。

(一)在各利益相关主体中树立原真性构建意识

1.旅游规划者。旅游规划者应以南丹旅游资源为依据,以旅游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强调南丹特色的发掘与梳理,南丹文化的归纳与总结,南丹文化内涵的浓缩与升华,在对南丹地域文化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技术方法,在南丹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南丹白裤瑶文化的原真性,使旅游消费需求跟南丹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等旅游价值充分结合。旅游规划者在规划中应树立构建主义原真性保持理念,通过增强南丹各项旅游产品的原真性内涵来增强南丹旅游的整体吸引力。

2.旅游经营者。在南丹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旅游经营者应努力寻求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平衡点,使得以白裤瑶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南丹旅游事业能够可持续的发展。南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要求旅游经营者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中通过合适的载体展现白裤瑶民族的原真性,目前商品化以及舞台化的具体化方式是不错的选择;在南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要求旅游经营者注重对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以及赖以生存繁衍的环境进行相应的保护。在南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构建将成为旅游经营者保持开发与保护平衡的关键。

3.东道主居民。南丹白裤瑶居民应充分认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的基础上增强白裤瑶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充当好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及维护者的角色。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文化原真性的感受,绝大部分都来自于东道主居民的文化原真性自然流露。在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过程中,白裤瑶居民的参与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为游客成功地塑造白裤瑶非物质文化的真实感知氛围和空间,这将极大的提升南丹白裤瑶非物质文化旅游的形象和吸引力。

(二)丰富南丹白裤瑶旅游产品谱系

整合旅游六要素,形成独有的魅力和特色的南丹白裤瑶旅游文化,为游客打造全方位的原真性感知环境。

在“吃”方面,要充分发挥南丹白裤瑶饮食文化的优势。在深入挖掘南丹白裤瑶饮食文化的基础上,推出白裤瑶特色地方食品,大力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的生态食品系列。

在“住”的方面,适当融入白裤瑶居住文化。除发展一定档次的饭店外,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发展部分“农家乐”旅舍、自驾车营地以及度假营地等,让游客有机会充分体验白裤瑶居住环境及起居习俗。

在“行”的方面,在加快改善大的运输服务条件的同时,可根据条件发展环保型交通服务以及白裤瑶特色交通服务等形式。

在“游”的方面,在继续加快发展重点景区、项目的同时,大力发展民俗旅游、工业观光游、生态休闲游、文化修学游、科考游等旅游方式。在旅游开发中,注重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构建。依托白裤瑶民族村寨和白裤瑶居民的有利条件,重点打造白裤瑶文化参观性旅游产品、白裤瑶民族文化体验性旅游产品以及白裤瑶经典文化演艺旅游产品。

在“娱”的方面,可以针对主客源地游客的层次需求,结合当地的有利条件,在景区开发建设中适当增加趣味性强,游客参与度高的白裤瑶特色项目,在增强游客对白裤瑶文化感知的同时,保持白裤瑶传统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购”的方面,应大力提升旅游商品的原真性内涵。首先,应提高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挖掘力度,从源头上增强旅游商品的原真性内涵;其次,在旅游商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应组织相应的商品设计生产力量,在商品设计上展现新意,展示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张力;最后,在旅游商品的销售过程中,注重特色销售环境的打造。

参考文献

[1]Bruner E. M Tourism, Creativity, and Authenticity [J]. Studies in Symbolic Interaction, 1989(10).

[2]高科.文化遗产旅游原真性的多维度思考[J].旅游学刊,2010(02).

篇13

科学有效的管理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1、成立了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亲自负责组织指导

师生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和环境净化的检查评估活动。

2、学校领导班子每学年初都要例会研究制定环境教育的规划。做到有计划、有活动、有记录、有检查、有总结。

3、学校领导把环境教育列为学校主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常注重优美整洁的育人环境,能使师生产生宽松平静的心理状态和崇高远大的美好情怀,有利于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二、资料积累较为齐全

学校积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和积累了有关环境教育资料,包括上级下发的各类文件,工作计划、总结,有关环境问题的论文,学科渗透教案、图片、录像等。此外,学校还订阅了环境教育书刊。

三、利用学校自身设施进行宣传教育

学校特设有环境教育宣传栏,环境卫生公布栏、评比栏;各班也有相关的宣传墙报;环保宣传标语遍布整个校园,校广播站定期报道一些有关环境保护常识,宣传美化、绿化校园,爱护学校一草一木的教育活动。校团委还组织了以环境为内容的有奖征文,美术画展比赛等活动。总之,学校积极通过各种设施方式全面进行宣传教育。

四、接受环境教育

学校领导以及任课教师定期参加省、市环境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学习,出席环保部门组织举办的各类讲座、会谈,这一举措极大提高了师生的环境教育意识。

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教育

一、课内教育

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充分挖掘和开发各学科教材中环境资源,把环境教育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语文、历史、地理、政治、物理、生物、化学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穿插环境教育内容,发挥素质教育学科主渠道的作用。如地理教学中开展《水资源的利用》研讨课题活动,并让学生一起参与,在课堂上进行研究分析,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更加珍惜日常生活用水,收到较好的效果。同时,通过课堂学科渗透的教育,学生能以主人翁的态度热爱自己的校园,能较好的维护校园绿化环境设施。

二、课外教育

1、以班为单位,开展环境活动,班主任、科任教师为辅导教师,做好班级卫生、环境布置工作,大力提倡学生自觉养花、爱花;结合6月5日世界环境日和地球日、水日、植树节、爱鸟等纪念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由校团委拟定活动方案和活动形式,活动效果良好。

2、走进生活,融入社会,踊跃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组织学生以班为单位参与校园净化、绿化、美化活动,分片打扫卫生。利用植树节参与植树、种花、种草活动,实施“班级林”管理,学生科主管督查、记录、效果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校团委组织团员进行社会调查,搜集环境信息,整理环境资料,定期举办专题宣传,展示他们参与实践活动的风采。全校师生人人动手、个个投入,参与率100%。

3、组织开展寝室文化建设活动。学生科要求每个寝室均要进行一定的布置,有的张贴宣传画,有的养几盆花,有的挂上了漂亮的窗饰等等,并作为文明寝室评比的一个重要条件。这项活动的开展,大大美化了居室环境,陶冶了学生高雅的情操,提高了学生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素质。

显著的教育效果

一、为了更好地增强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学校组织有关师生进行环保知识测试,合格率达100%。

二、学校做到美化、绿化、净化和节水的“三化”“二节”要求。校园各教学设施均得到较好的管理。学生不在墙壁、桌椅乱涂乱画,不随意折损绿化植物,不随意踏入绿地,人人都能“爱我校园,美我校园”。

三、我校环境优美,先后被评为“市级示范高中”、“市级文明学校”、“市级绿色学校”。

四、省、市等举行的环境教育活动如征文、书画比赛中,有66人次荣获特别和一二三等的不同奖项。

优雅的校园环境

一、校园绿化

我校在新校园规划布局时,“以环境为本,高起点规划布置校园”,充分利用自然地貌,先后投入500万元,修建大小花池10余个,种树11000余株,草坪20000平方米;修建人行路,宣传画廊,体育运动场,排球场;购置大量的垃圾筒,痰桶等。校园内凡是空地全部进行绿化,不留绿色死角,绿化面积达38%。

二、卫生状况

通过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全校师生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便乱扔纸屑、不随意吐痰、不乱扔垃圾等,看见纸屑、垃圾要主动捡起来,看到乱倒垃圾要主动上前制止。同时学校还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合理的监督体制,确保校园净化、课堂整洁、饭堂干净、厕所洁净。

三、污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