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实验自我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篇2
二、认真细致,精益求精,不断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为了避免由于错拿、错看标本导致的差错事故,对于住院病人送检标本,我严格执行“三查三对”制度,从而杜绝了发生这种事故的可能性。手工操作的成本低廉,但费时、费力,误差大,为了减小误差,使报告结果真实、有效,大部分项目我都会做两次取平均值报告。就拿血常规来说,手工法是用显微镜计数细胞,做一次要半个小时,我都会做两次取平均值报告,这样的话做一个血常规就需要一个小时。看显微镜看久了,再看其他东西老觉得眼前一片白花花的。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和清理,努力延长使用寿命。
三、建立、健全化验室规章制度,规范实验人员行为。
在我来之前,化验室并没有一个专职的检验人员,而是由一个药师进修之后兼职做的,所以化验室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很不健全,有的根本就没有。为了使化验室规范化,我建立、健全化验室规章制度和实验人员行为准则,明确实验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规范报告方式。并严格要求自己按规章办事,使化验室逐步走入规范化。
篇3
公司的资本结构问题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同时它还是一个十分经典的问题。资本结构是上市公司一定时期内通过各种筹资模式进行筹资组合而得到的结果,资本结构的最优化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十分必要。西方经济学对公司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大多都是开始于1958 年由 Modigliani 和 Miller所提出的十分经典的 MM 理论。并且在随后的理论研究中,公司资本结构理论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已经有大量的有关国外资本市场的理论研究和相关实证研究。同时在对文献的梳理过程中可以看到这些影响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的现实观察的背景尤其是国外的相关理论都是基于欧美国家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而中国资本市场是新兴的发展迅速的很多地方并不是很成熟和完善,从而不同理论观察的视角更应该结合中国市场的特殊性来进行考虑。
第二部分,运用前一部分综述的理论并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对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样本进行梳理。与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时间要短一些,但却是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兴资本市场,同时中国的银行信贷体制和上市公司的产权性质本身与国外市场中上市公司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中国上市公司在进行财务决策时面临的税收、财务困境成本、成本等情况均可能不同于国外资本市场,从而在资本结构选择模式上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异。为此,该部分所做的是结合国情和国外资本结构理论,因地制宜的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1国外相关资本结构理论回顾
1.1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
总的来看,公司资本结构理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是早期以杜兰特(Durand,1952)为代表的传统资本结构理论学派。他系统地总结了早期公司资本结构理论的三种观点,净收益理论、净营运收益理论和传统理论。总的来说,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有着共同的特点,即都是在企业和个人所得税为零的条件下提出的,同时考虑了融资结构对公司资本成本和公司价值的双重影响。但是这三个理论都只是从直观观察的视角来提出,既没有严谨的理论逻辑模型,也没有运用数学方法来严密推导,同时缺乏充分的经验事实和统计数据分析做支持。
1.2资本结构的经典理:MM理论
MM 定理现代公司资本结构理论的核心和开端。Molidiglianni和Miller 教授在1958 年的经典文章奠定了公司金融理论中最重要的基石,他们的理论被称为MM 的资本结构理论(capital structure theory of Molidiglianni and Miller,1958),通常称之为MM定理。MM定理对公司资本结构理论的意义在于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来对公司资本结构问题进行研究。框架是建立在完美市场的假设之上的,在一个完美市场中,没有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信息是对称的(symmetric information)、市场是完全竞争的(perfectly competitive market)、无破产成本(no bankruptcy costs)和无成本(no agents costs)。这个完美市场的假设实际上和物理学中无摩擦力的假设很相像。虽然 MM定理是建立在完美市场的假设基础之上的,但是经济社会本身是有摩擦的、是不完美的,从而这些经济摩擦成为了随后公司资本结构理论研究中的主题,许多学者分别扩展MM定理中的假设使之更接近现实中的经济抹茶,所以MM 定理的意义更在于提出一个理论框架。
这个后续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以 Modigliani&Miller(1963)、Farrar(1967)、Shavell(1966)和 Brennan(1978)等为代表的税差学派,关注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的税率与公司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主要是以Warner(1977)、Betker(1978)、Altman(1968)等人为主的破产成本学派,关注企业财务困境成本(financial distress costs)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最后经Robichek(1967)、Mayers(1984)、Scott(1976)等人进行总结和归纳为权衡理论(trade off theory),他们认为公司的最优资本结构决定于公司各种税收收益与公司所面临的破产成本之间的权衡,在这个理论中借债的好处是可以减税,坏处是会产生财务困境成本,一个公司的最优负债比率应该是对这两种因素的权衡(trade off)。最后是由于 1970 年代以来委托理论的发展和博弈论的广泛运用,许多学者开始从许多不同的视角来观察公司的资本结构问题,提出各种新的观点,例如融资啄序理论(Myers & Majluf(1984))、成本理论(Jensen & Mckling(1976)、Jensen(1986))、控制权理论(Harris & Raviv(1988)等)、信号理论(Ross(1977)等)
1.3现代公司的资本结构理论
这个阶段主要分为:权衡理论、资本结构的委托理论、非对称信息下的资本结构、控制权理论、以产业组织为基础的公司资本结构理论、行为金融学视角的公司资本结构理论。
2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研究
2.1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点
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结构,其筹资模式和筹资偏好往往相悖于西方经典的筹资理论。上市公司的资本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内源融资,而是外源融资。外源融资又包括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在西方还是比较受欢迎与认可的,而且市场也对其表示出一种信任。西方国家这种先考虑内部资金、再选择负债,最后以股票为权宜之计与我国的认知恰巧倒转了过来,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在资本结构调整时更加偏向于股权融资,存在较多的股权再融资行为(配股和增发),差异非常显著。其中债务融资部分,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在有I资需求时,仍然会首先选择银行贷款方式,银行贷款长期以来占据着上市公司筹资方式选择的首要位置,即使银行贷款的难度逐渐加大。
2.2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形成原因
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的主要成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借款比率与股票风险在某种情况下往往呈现负相关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在筹资时更加倾向于银行贷款,这也直接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较高的负债率;其二,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相抵较低,内部治理体制并不健全,在筹资融资时"内部人为控制"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内部人员"往往会选择约束较少、成本较低的股权融资,这是我国上市公司在外部融资时偏好股权融资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三,我国资本市场起步相较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较晚,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体系并不健全,债券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而股票市场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发展现状,相对来说,债券筹资的风险较大、成本较高,这也是我国上市公司往往更加偏好于股权筹资的重要原因之一。
2.3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劣势分析
一方面,该资本结构符合我国国情,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灵活性高,融资成本低,可以降低信息处理成本。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筹得的资金具有长期性,不需要定期偿还,可以有效保障上市公司的经营需求。另外,通过股权融资的筹资模式可以有效提升上市公司的知名度,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外部文化建设。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影响企业价值,上市公司的资本融资绩效下降,债务融资引起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银行贷款筹资模式的适用范围还是相对有限的;最后,近些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上市公司银行贷款的难度和成本显著增加。
2.4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
其影响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可量化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的干预;一类是可量化因素,盈利能力和成长机会的影响非常显著。另外,投资周期、负债水平、政治关联性都会对资本结构产生影响。
3研究结论
对于中国的上市公司来说,融资的来源其实就包括这样三个部分:内部融资(公司收益留存)、银行、股权再融资(配股和增发)。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是跟市场行情和证监会的行政规定等有直接关系的,公司再融资行为(增发和配股)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中国证监会的允许;同时我国独特的银行体系和发展不足的债券市场对资本结构也有重要的影响。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公司治理结构或者是股权控制结构使得这证券市场发现价值的功能大大减弱,尤其体现在已经有很多国有上市公司尽管已经上市,但其背后的控股股东(集团股东或者国资委)利用上市公司这一途径进行"关联交易",同时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不完善,这就使得投资者很难认清上市公司的实际价值,资本结构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因此,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要有灵活性,兼顾融资方式的影响、管理者监督等因素,避免市场化融资导致企业过度举债,完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避免圈钱现象;使公司治理结构合理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形成制衡体制。
4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文献分析,在资本结构同企业绩效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关系上研究不足,值得深入探讨来进一步完善资本结构。同时,从在宏观方面入手,面对发展水平较低的资本市场和政府的干预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分析,努力探索,完善公司治理的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1] 王皎.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D].辽宁大学西方经济学博士论文,2011.
[2] 王楠.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分析[J].管理学报,2015(6).
[3] 郑洪满,唐文萍.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5).
[4] 袁正安.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劣分析[J].证券投资.2016(18).
[5] 惠祥军.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劣分析[J].投资理财.2016(16).
篇4
新课标知识结构体系的建立是学好化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培养化学素养提高化学能力的必然途径。没有知识结构体系的知识是零散的,既易忘又不便于用。新课标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必修1和必修2是让同学们知道高中化学有哪些内容,都是介绍性不宜太加深,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加深。因此,在学习必修1和必修2时不要过多扩充,更不要穿新鞋走老路。由于必修1都是一些高中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且后续学习中经常用到,要放慢速度多联系多巩固;必修2速度可以加快,因为选修内容是对必修2的补充和加深。
三、培养同学们提高课堂效率能力
虽然我们提倡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但由于高中学生的知识量有限、新课标知识结构不完全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教材中新授课内容要让同学们自己解决难度较大,我认为高中化学主要还是传授型教学,既然这样提高课堂效率就成为同学们学习的关键。现在多数的课堂还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课记笔记,之所以这样主要是:教师只讲是什么不问为什么,学生只记笔记不想为什么,一节课师生互动很少,课堂枯燥无味。
四、培养同学们利用好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的能力
教材是国家教育部提供的学习必备材料,它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知识内容,还提供了知识范围。不同版本的教材,基本内容是不同的,因此在高考中规定了哪些省份用哪种版本教材。为此高中化学教师应当了解本地教材版本,让同学们利用好教材。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教材中除了一些基本内容,还增加了“学与问”、“思考与交流”、“资料卡”、“科学探究”、“家庭小实验”、“实践活动”、“科学视野”和“习题”等相关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对基本内容的补充和扩展,同学们在把握基本内容的同时,也要将这些信息进行了解。
篇5
我严格按照公司物理实物样品的储存要求,做到不泄漏,不少取以及各种型材的合理存储。
2,样品测试
检验工作是一项精细的测试过程,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在检验工作中要时刻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审慎地进行每一步测试。现在我已经掌握了大多数物料样品的检测方法。这要十分感谢带我的老师和同事,是你们教会了我这些。
3,数据处理
质量检测的数据记录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我要认真、务实地记录每个实验的测量数据,对检测数据进行总结和报告,做到不误报、无谎报。
第二,工作感想与体会。
1,态度决定一切。
工作一定要细致,认真。不能总是出错误,必要时候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测试,以确定自己的工作做到万无一失。业余时间,经常要检讨的工作,改正工作缺点,改善工作方法,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效率,从历来教训当中总结得出的经验。遇到工作中的错误,要虚心听取领导的批评,不要认为犯错误是一件可耻的事,应该认为错误是自己一次成长与锻炼的机会。
2,勤于思考
日常工作虽然繁忙繁琐,一周比较枯燥工作下来,周末休息时候在思想上也不能十分松懈,在业余时间应该勤于思考,思考可以提高自己工作质量的方法,思考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减少工作时间。
3,不断学习
要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自己手上的工作越发变得容易。
一个人要在他的岗位上有所作为,就必须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拓宽他们的知识疆域。我初期进入公司时候,就像一张白纸,需要不断在上面填涂色彩,这样不断填涂,最终让我变成一张美丽的图画。
第三,总结自身工作的不足。
篇6
二、实验探究中的问题设计
有效的问题能创设出一个充满张力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和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所以探究需要一个有效的问题引导。 探究实验现象与产生实验现象的本质属性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探究教学的关键。教师要充分有效运用这一过程,否则会弱化实验的探索功能。
比如,在探究电磁感应条件教学中,在实验基础上得出用“磁通量变化”来概括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思维跨越。因此在现象与结论之间要设计一个有效的问题来构建一个支架,让学生通过支架,并运用已经具备的知识来内化新知识。在这里可这样设计:
问题1:是否线框和磁场有相对运动就有感应电流?引发学生进行讨论。
架设支架1:教师演示让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运动,观察现象。让学生发现相对运动不是本质,进而会结合实验比较分析得出:穿过闭合回路的磁感强度B发生变化是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问题2:磁感强度B不变条件下,会不会有感应电流产生?
架设支架2:教师演示:软线圈放入匀强磁场中,改变线圈面积S,观察现象。让学生讨论分析自主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本质是磁通量发生变化,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有效问题得到了探索性解决,由此调动了学生追求成功的潜在动机,启发了他们积极主动独立去钻研,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习题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尽管摆在我们面前的物理习题浩如烟海,花样翻新,但其设计方法,大都采用变式,即依据提出的典型(或理想化)模型交替变更提供材料的形式,设计新的模型,以显示其物理本质。
学生在练习中遇到新模型时感到陌生棘手,其思维障碍在于不善于把貌离神合的新模型与典型模型进行比较,去认识和把握新、旧模型物理本质上的共性,从而望题兴叹,无处下手。教师应根据问题的基本模式,改变其“包装”,进行问题有效设计,使之以各种不同的具体形式呈现。学生通过变式的练习,从各种具体问题中抽象出基本模式,可以从中体会到基本模式是如何将各种变式联系在一起的,从而加深对基本模式的理解。
四、教学总结中的问题设计
篇7
众所周知,尖子生则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他们代表着一所学校最强师资力量和最高教学水平。每年高考后每所学校互相比的都是尖子生人数,以此提高整个学校的声誉。因此,为了有效地培养尖子生,多数重点高中都成立了有尖子生组成的实验班。对这样的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显然不能与普通班的方法一样。究竟怎样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有效的英语教学,是每一个担任实验班英语教学的教师必须面对的教学研究课题。如何使他们在高中阶段得以充分和全面地发展,成为高中英语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
乐亭一中于2012年招录了首届实验班的学生,从那时起,我有幸承担起实验班的英语教学任务。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就如何对实验班学生进行有效的英语教学、辅导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与各位同行一起商榷。
1 培养实验班学生的要领
实验班的学生几乎都具有对问题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善于概括,思考和判断,有优秀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实验班的学生还具有对学科知识强烈的渴求,学风踏实,个性质朴的优良品德。那么针对英语这门学科来说,实验班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实验班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上,我们一线教师一定要遵循其学科的自身特点,既要让学生接受高考中如何得到卷面高分的现实考验,又要在口语,听力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上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力争做到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对他们的学法指导和心理辅导,扬长避短,发展个性。
2 培养实验班学生的具体措施
2.1 增强信心,让学生相信“我一定行”。
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我经常要求学生心中树立坚强的信念:要考入一流的大学,英语就必须在130分以上,在各种各样的英语考试中,试题简单就要考到140分左右,试题难时英语分数也不要低于130分,这才是一个实验班学生学习英语的标准,心中有了这个信念,学生才能在各种拼搏训练中坚持不懈地努力。此外,在课堂教学的互动过程中,我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努力去发现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亮点,将自己的期望和态度积极地传递给他们,这可以有效给予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使他们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经过对实验班学生近3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方式非常重要,它能够在有意无意之间对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我的教学中,我总是力争让学生树立“我能行,我一定能行”的信念。
2.2 授人以渔,让学生学会“巧学习”。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的学习实际上是能力的学习,作为一名英语老师, 我们在平常教学中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注重渗透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帮他们事半功倍地学习英语,让英语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因此,会学英语,关键在于学习策略的形成。英语课堂是英语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阵地,也是教师传播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策略的一个重要阵地。实验班学生的智力、领悟能力、接受能力等都是很强的,只要老师稍加引导,他们就会更上一层楼。 因此,我在平时教学中,总会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方面的具体指导。比如英语阅读方法的指导;写作技巧的指导;怎样复习和预习的指导;记单词短语的方法指导;听力能力和技巧的方法指导等等。此外,我也经常向学生传递这样的信息“语言是学会的,不是老师教会的”。
为了培养学生认真踏实,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我对学生提出“四多”要求:多看、多做、多想、多问。要求他们平时多看教材和参考资料;多做典型题,认真完成作业;碰到问题不能依赖老师讲解答案,而是应该积极思考,寻找解法;遇到难题或者困惑的地方,可以多和同学探讨,多找老师解惑。
2.3 大胆参与,让学生成为“主讲人”。
有位语言学家也曾说过:“语言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这就是说语言更适合自学。实验班学生的素质高,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总是尽量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成为英语课堂教学“主讲人”。
学生为主讲人,不等于让他们放任自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相反教师更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我会指导学生如何去备课,备什么。比如现行高中英语教材每一单元都是一个话题,其中语言部分则围绕某一话题对某种交际英语或语法的运用和练习,这就要求学生把握整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主要语言点有哪些,如何理解这些语言点。围绕本单元的交际英语和主要语言点,怎样进行操练,练习如何处理等等,都要对学生进行指导。但他们采用什么方式,如何处理以上内容,则要放开,让他们大胆地去设计。实际上,学生备课的过程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向他们提供参考书,参考资料。鼓励他们自己到图书馆等地方去查找资料。同学之间可以开展讨论或试讲,互相讲评。
学生成为课题教学的“主讲人”,这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加快了教学进度,增加了教学内容,拓宽了教学形式。同时,这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4 小组合作,让学生做到“我会学”。
我校的“分组探究式”教学模式为实验班的学生更好对学习英语搭建了广阔的平台。课堂教学必须有学生的主体参与才能顺利完成,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彼此尊重,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实验班的学生非常具备这些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让小组合作更加有效,就英语语法为例,我是按照以下方法来展开教学的。
1. 预习经典句子,总结规则。
英语中的句法规则细致又庞杂,如果抽象地死记硬背会很枯燥,效果也不佳;而如果通过把生动具体的典型例句展示给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很容易被调动起来。因此,在学习英语语法时,我总是先将带有典型例句的篇子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研读经典句子,总结归纳篇子中语法的定义、作用等。
2. 课上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分组合作性学习,能产生开放、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扮演着主人的角色,这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黄金时刻。学生总结完知识结构之后,我将让他们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实验班的学生大多领悟能力高,自我解决问题能力强,经过组内讨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更深入了。对于一些比较难的知识点,教师可以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样既能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又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
3. 教师精讲点拨,总结升华。
如果所讨论的内容较难,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临时暴露出的疑点则要求教师要迅速反应,抓住要害,用尽可能最精炼、准确的概括性语言来讲清思路,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
2.5 第二课堂,让学生体验“我乐学”。
实验班的学生思维敏捷,知识面广。在提高英语能力的途径中,给学生提供第二课堂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之余,我总是力争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综合能力。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得阅读者得天下”,可见阅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为了鼓励学生广泛的阅读,我经常给学生们提供一些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英文原汁原味的阅读材料,让他们从中汲取英语文化,体验英语语言。久而久之,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我也经常鼓励学生为报刊杂志投稿,参加报社的英语口语、书面辩论赛等活动。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们其实也是在学习英语。多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就多一次获得经验的机会。这不但较好地锻炼学生的英语思辨能力及英语表达能力,而且也增强了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勇气。
结束语:
经过高中近三年循序渐进、踏踏实实、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训练及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我校实验班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取得了鼓舞人心的成绩。在今后对实验班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我还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争取为开创乐亭一中实验班英语学习的新局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出版社,2002:315-317.
篇8
一、注意讲授的科学性
新课改实施后,为了降低教学难度,新编教材除了对有些知识进行了大量删减,有关概念的表述也不要求十分严谨,采取了模糊化处理。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性要求弱化:科学性一直是理科教学的生命线,应该把教学的出发点定位在中间层次的“观念”,进而带动最高层次的“理念(或思想)”的培养,即“不能教教材,而用教材教”。于是在备课中我注重挖掘有意义的素材,不失时机地进行观念教学的尝试。
二、兴趣的培养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智力发展的催化剂。因而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教具、实验板书、板画模型、比喻等来描述。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在实验上下功夫,提高实验的艺术性,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励学生热爱化学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可贯穿讲一些化学家的故事和化学常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苯"的结构时,介绍凯库勒通过梦的启示发现苯的环状结构,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讲究授课的艺术。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和生动有趣的语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听课感到是一种艺术享受。
三、加强复习的有效性
新教材的知识点分散,复习时间严重不足,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我们采取了复习课前自己归纳知识点,自我发现问题;课堂通过典型题的分析,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一题多问,让学生能自主说出该知识点的另外的考法或相连的知识点,达到既温故又扩展,让学生通过自我总结,发现问题,课堂解决问题,查漏补缺,深化知识体系,对相关知识点印象深刻。例如在复习胶体时,大多数同学自己归纳知识点时,只注意到胶体与溶液的区别:丁达尔现象。没有注意到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与共性。在复习课时,我为学生准备了这样的题目:胶体与溶液的根本区别在于?既让学生发现自身知识的误区,也让学生通过对比深化知识的内在联系。再通过坠问:还能考查胶体的那些知识点,学生通过讨论提出:可考胶体与溶液的共性,胶体与浊液的区别,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颜色等等。这种讨论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在自我总结中巩固、深化知识。
四、要认真准备教学设计。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现象入手,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展开探究,不但使学生获得有关化学知识和经验,而且使学生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的喜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和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所发生的化学变化,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例如;在学习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内容时,要求学生观察一下自己家中使用了哪些金属;比较一下自己家中的电饭锅的颜色与超市中新电饭锅的颜色有何不同;观察妈妈用来炒菜的铁锅不刷之后(沾有油污)第二天又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发生不同的现象?充分使学生体会到化学无处不在、化学在日常生活中有用、自己也可以应用化学知识解释甚至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感、成就感、受到他人赞赏的感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9
有效的问题常常来自于问题背景中的有关质疑。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深度,能激发学生对这个观点共鸣和深入的思考。那么,如何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来设计有效的问题呢?
一、从生活中提出问题
生活中充满了许多科学能解释或未能解释的谜团,这些贴近学生的有效问题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们想方设法要将其解答清楚。如:油罐车为何要拖一条铁链在地上?寒冷的北方,在雪地上开的汽车为何在轮胎上缠上铁链?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棍为何会冒“白气”?筷子放入水中为何会变折?等等。
例1、在讲解“变阻器”一课时,一上课先拉上窗帘,关上门和灯,使教室光线变暗。老师闭合演示电路板上的小灯泡,此时小灯泡很暗很暗,老师把滑片滑向另外一边时,灯亮起来了,同学们都欢呼雀跃。这时老师就抛出问题:1、灯泡是怎么变亮的?2、改变什么可以改变灯泡的亮度?3、改变亮度的这个元件叫什么?4、怎样使用这个元件?5、改变灯泡亮度的这个元件是用什么工作原理工作的?这些问题的设计就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学的知识,从而引出变阻器引入课题。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问题背景,构建生活中相似的教学情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通过课堂教学再现或放大学生生活中被忽视或模糊的认识。有利于概念的正确形成,实现有效教学。
二、从实验中提出问题
很多学生动手做实验和观察实验主要是因为好奇、感兴趣,甚至是因为觉得好玩,没有对实验进行预设,对实验的目的和操作过程不甚了解,往往抓不住实验现象的本质特征。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把实验观察内容细化成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细化了的问题进行有目的观察,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观察品质和思维能力也十分有效。
例如:在水的浮力一课中,对浮力的存在及阿基米德原理进行实验演示,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边观察边积极思考问题。问题1、怎样证明下沉的物体受到浮力的?2、当把重物从空气中像电视慢动作一样地逐步放入水中,想一想,物体受到的浮力是怎样变化的?(实验演示,学生仔细观察)3、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有无关系?(请再看一遍演示,当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是,通过对弹簧秤示数的观察。)4、实验过程中,物体除了深度改变外,还有什么因素在改变呢?(老师慢慢重复物体浸入水至完全浸没的过程,观察弹簧秤示数变化)5、哪位同学能详细讲述物体浸入整个过程,浮力大小的变化?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学生自然而然得出了结论,并且边观察边思考问题,记忆尤为深刻。
三、从探究中提出问题
学生不同于成人,他们的学习自觉性不强,他们更不是科学家,他们的探究活动可能是幼稚的、漫无目的的,他们开展探究活动,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需要问题的激发和调动,有效的问题能创设出一个充满张力的情境,能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对问题的深入思考,而探究需要一个有效的问题引导。
例如;在声音一课中,问题1、你们能让铅笔盒中的直尺发出声音吗?2、你们让那正在发出声音的直尺停止发声吗?3、让你们的直尺露出桌子一段,一手按住一手去拨另一端,你们发出的声音音调一样高吗?老师抛出这些问题后,随着学生自己的探究过程,将一一得到解决,从探究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多有趣啊。
四、从课堂总结中提出问题
篇10
记 录 人:
会议纪要:
职业技术教育专业__年度总结会暨元旦联欢会于12月28日下午2:00在南京师范大学技术教育研究所召开,南京师范大学技术教育专业的全体博、硕士研究生参加了会议。首先是每位同学进行自我总结与反思,接着是顾老师对大家的总结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评点并提出了一些期望。最后举行元旦联欢会。
每位同学都认真地进行了自我总结与反思,现将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觉得这一年,每天都在不断的努力,不断的成长。同时作为过来人,建议研一同学能够多积累“确定性知识”,做事时要注意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使得学习无所不在。
董秀敏:如果说研一研二的我主要是学做事、做学问的话,研三的我主要学做人,这一年我在做人方面也学到很多,感谢顾老师的宽容与理解。建议研一师弟师妹们打好专业基础,尽快走出迷茫期。
:做事要有反思意识,比如在论文调研过程中不断克服困难,其实困难没有想象中那么难,需要的是你不断地去细化困难,解决困难,此外,还要一定要及时调整好心态。最后祝大家元旦快乐。
:这一年,觉得自己在读书这一块积累的比较少,来年一定要在读书方面多下功夫。在做事做人这方面有了长进,特别是要替他人着想,此外在做事时还要更加细心。
篇11
一、注意讲授的科学性
新课改实施后,为了降低教学难度,新编教材除了对有些知识进行了大量删减,有关概念的表述也不要求十分严谨,采取了模糊化处理。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性要求弱化:科学性一直是理科教学的生命线,应该把教学的出发点定位在中间层次的“观念”,进而带动最高层次的“理念(或思想)”的培养,即“不能教教材,而用教材教”。于是在备课中我注重挖掘有意义的素材,不失时机地进行观念教学的尝试。
二、兴趣的培养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智力发展的催化剂。因而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教具、实验板书、板画模型、比喻等来描述。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在实验上下功夫,提高实验的艺术性,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励学生热爱化学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可贯穿讲一些化学家的故事和化学常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苯"的结构时,介绍凯库勒通过梦的启示发现苯的环状结构,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讲究授课的艺术。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和生动有趣的语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听课感到是一种艺术享受。
三、加强复习的高效性
新教材的知识点分散,复习时间严重不足,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我们采取了复习课前自己归纳知识点,自我发现问题;课堂通过典型题的分析,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一题多问,让学生能自主说出该知识点的另外的考法或相连的知识点,达到既温故又扩展,让学生通过自我总结,发现问题,课堂解决问题,查漏补缺,深化知识体系,对相关知识点印象深刻。例如在复习胶体时,大多数同学自己归纳知识点时,只注意到胶体与溶液的区别:丁达尔现象。没有注意到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与共性。在复习课时,我为学生准备了这样的题目:胶体与溶液的根本区别在于?既让学生发现自身知识的误区,也让学生通过对比深化知识的内在联系。再通过坠问:还能考查胶体的那些知识点,学生通过讨论提出:可考胶体与溶液的共性,胶体与浊液的区别,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颜色等等。这种讨论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在自我总结中巩固、深化知识。
四、要认真准备教学设计。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现象入手,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展开探究,不但使学生获得有关化学知识和经验,而且使学生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的喜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和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所发生的化学变化,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例如;在学习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内容时,要求学生观察一下自己家中使用了哪些金属;比较一下自己家中的电饭锅的颜色与超市中新电饭锅的颜色有何不同;观察妈妈用来炒菜的铁锅不刷之后(沾有油污)第二天又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发生不同的现象?充分使学生体会到化学无处不在、化学在日常生活中有用、自己也可以应用化学知识解释甚至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感、成就感、受到他人赞赏的感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篇12
为了追求更高水平的教育品质,以迎接21世纪的挑战,基础教育体系伴随着风行全球的教育改革浪潮,戮力以赴。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早已奏响了序曲,一开时它就显现出时代特有的脉动,体现着新的走向。几年内,新课程走向了数以千计的实验区,走向了数以万计的实验学校,走进了课堂、走进了教室。特别是年轻教师在教学上是目不暇洽。一位从事二十多年化学教学工作的老师认为,一般青年教师至少要两到三年才能够胜任新课改的教学工作。之后,随着教学时间的推移,逐步积累经验,就可以成为较熟练的、有经验的教师。但遗憾的是,有些教师并没有能够在教学中通过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来改进他们的教学。其重要原因之一,他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及时,认真地总结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好“教学后记”。而没有总结在教学上就难以有发现、革新和进步。
所谓“教学后记”,顾名恩义就是上或听完一堂课以后或在课外学习中,将教、听和学中所反映出来或看到的经验、教训、体会整理记录下来的工作,它是常规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年轻教师要尽快掌握这个环节,就必须写“教学后记”。写教学后记应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找内容,每个方面都应从正反两个角度去考虑和采集,把经验、教训和一些新鲜的信息、方法用简练的符号和文字记录下来,并简要分析其原因和体会。写“教学后记”主要是针对学生对我们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否易于或乐于接受这个立足点出发的,我们的教学方法是否能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及是否能适应新环境思潮的需要等等这些方面的得失。
一般说来,教师将教案付诸于课堂教学中,产生的效果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有必然的也有偶然的。但无论怎样,教师若及时地记下这些学习教学心得,并进一步修正教案,则对于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我在教学的同时,坚持做好“教学后记”,从中感到得益非浅。本文就自己的体会谈谈写“教学后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做到及时性
“教学后记”应在一节课后不久就进行,以便于能清晰地回顾本章节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在教学情景还没有在头脑中消褪时,准确地记录下自己的体验和感想,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时突发的灵感,如想到了更恰当的教学方法,对教材某处的新见解、改进演示实验的设想及学生提问题给予的启发等,不让思想的火花短瞬即逝。这是进行“教学后记”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长期坚持下去,就可为自己积累下丰富而宝贵的教学实践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并为改进课堂教学提供途径。许多青年教师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但真正实施的却很少。有的三言两语应付了事,有的长篇大论坚持不下去。教学中不怕出问题,就是怕出现问题不及时解决。例如,在讲“硬水、软水”一节的教学中,有学生问及“饮用水的硬度,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在探究CO2能灭火的教学中,有的同学问:“是不是所有物质燃烧都可用二氧化碳来熄灭?”我在写教学后记时,受这一问题的启发,在以后的教学中,备课时多方收集材料。讲课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专门演示了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实验,弥补了课本的一些不足,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不难想象,如果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只是敷衍几句就抛之脑后,而不作及时,认真地反思,则就难以及时而有效地改进教学工作。
二、体现客观性
“教学后记”是对教学工作进行自我总结的一种形式,目的是扬长避短,促进自身进步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总结必须体现客观性,要辨证地看待教学中的得与失。如同样的教案在不同的班级上课,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对此,许多教师往往只归咎于学生的水平差异。这就不是客观、全面地看问题。因为对教学这个动态平衡来说,教师的主导作用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教师就要因材施教,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作相应地调整,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促使教学平衡朝着提高教学效果的方向移动。因此,一节课的自我分析总结,应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进行。具体可参考下列各项内容:
1.这节课成功吗?最成功之处是什么?
2.假如重新上这节课,将会作哪些改进?
3.教学计划适当吗?哪些方面需要调整?
4.这节课是否达到了主要的教学目的?
5.这节课的教学气氛活跃、愉快吗?
6.演示实验如何?操作有无失误?
7.这节课是否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8.在根据学生不同能力、兴趣和需要,使他们各有所得的个体化教学方面,做得怎样?
篇13
一、研究的方法
1.准备工作阶段。在整体PBL教学模式中,准备阶段是较为重要的环节。按照惯例的模式进行教学,在授课前要按照基本的教学大纲选择难易程度不同的实验材料并对学生进行简单介绍。2.课前的设计工作。对PBL教学主要内容进行分类,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参与实验内容相关的问题,并引导学生一定程度上学会利用手中的图书资源来解答当前主要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是使学生提前了解实验所需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进行很好的学习,达到良好的效果。3.实验教学。PBL组和LBL组的所有内容都要进行考核,在PBL教学模式中,要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操作。首先,对于学生所做的实验方案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分类,并根据依据进行分组。其次,要注重实验中的细节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问题全面找出问题。最后,由任课教师进行总结和分析。4.总结分析。在每次实验结束后,针对此次实验进行重点内容的总结,对整体同学的实验表现进行评定,找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全面进行重点分析。对于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以及解决策略。5.效果的综合评价。在实验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全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成绩的综合评定分析,开始进行有效的理论知识问卷调查,从各个方面了解学生的特点,不仅仅是学生本身的自学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更是对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二、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PBL教学模式中,学生要想拥有专业素质和更为全面的知识认知,就要不断的在教师地指导下进行自发性的自主学习,更在一定程度中对其特色进行完善,全方面强化学生,培养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养成自觉与人为善的行为。还有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就是如何通过PBL教学模式对大学生的品格和行为进行深度的培养。在PBL教学模式下原先较为传统古板的生物化学课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一些深奥的实验原理也能够清晰地被大学生所接受。当然,通常情况下,对于PBL教学模式方面,我们都会关注到个人,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同学解决当前的困难,并给予学生鼓励和希望。
三、有关学术报告
一般情况下,有关重要的学术报告都可以分成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首先,要请教师对于整体教学背景进行介绍,随后,可以让部分同学上台进行学术专业报告,最后阶段是整体的提问时间。这种PBL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核心主导,不仅仅让报告人受到了专业的培养和锻炼,还让负责指导的老师受益匪浅。
四、教师自我总结
在课堂教学中,比较注重的是教师的自我总结,教师的总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教与学的共同发展的模式来提高PBL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和教师一起进步。这种教学模式的课堂对于教师本身的教学要求更为严格,不仅仅要求教师是否能纯熟的驾驭课堂和调节课堂气氛,更是要求有活泼的教学语言风格教师本身散发的魅力。在教学方面,这种教学模式更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接受新的知识和信息,创新思维和开阔眼界接受新的知识。在深度上,PBL教学模式则着重强调老师指导下进行有目的的有效的自主学习。教师在PBL教学模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实践中充分理解和发挥建材内容,才能积极地了解最新的知识,才能发现学生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五、结束语
随着教育事业的重视,以往的传统式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取代,新型的教学模式开始火热的运行者,对于生物化学的教学活动中都会采用PBL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仅给学生带来思考,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总而言之,PBL教学模式的运用是一项伟大的举措,不仅仅改善了学生以往固有得了教与学的模式,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师生在学习方面的的共同成长。在这一点上面体现出的潜在优势就远远高于传统课堂教学,作为PBL教学模式的运用,PBL模式所具有的强大的生命力和良好的改变性大大的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堂,鲁秀敏.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