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风险评估报告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自然概况
**县,是湖南省郴州市下辖县,地处于郴州市西南部,南临粤港,西通永桂,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2.143-112.3526,北纬25.2612-25.4729,地形似枫叶,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多丘陵山地,黄牛岭山脉和南岭山、钟水和黄狮江构成县境“两山两水两盆地”的地貌特点
2、社会条件
**县区域内地形复杂,周边分布着10个乡镇、181个行政村。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资源充足,雨量丰沛,**县是全省的重点林区之一,丘陵面积广阔,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46.83%,共32154公顷,木材积蓄量13万立方米,主要林区分布在**国家森林公园,广发陶岭山、云里村、儒峰村、马峰村,普满刘河、向阳等地。**国家森林公园有天然的次生林约1200公顷,森林覆盖率83.62%;广发镇陶岭山为**境内最高山,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近1600公顷;普满刘河、向阳等育林区,森林覆盖率为86.3%,森林面积近3000公顷。
3、林火特点
据统计,起火地点多集中在林缘、田间、地头等;每年的3-4月份、11月-12月为多发期,发生时间多集中在每天15-18时,起火地多为杂草丛生的荒山、荒地,起火原因多为烧田埂、烧秸秆、烧火土灰、烧杂草等农事用火、祭祀用火及林区作业人员乱丢烟头所致。
二、诱发森林火灾的主要因素
据调查,当前诱发森林火灾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县人口密度大,点多面广,林区、村庄相互交错,人畜活动频繁,村民烧荒、烧田埂、烧火土等极易蔓延到山林中;二是由于气候条件、林木地条件等原因,使得林木生长速度缓慢、林内杂草多,对不良气候条件和自然灾害的抗御能力较弱;三是清明祭祀活动频繁,部分人员还没有转变观念,还有在林中烧香、烧钱纸、放烟花礼炮等违规野外用火行为;四是近年来,重点工程建设进入林区作业人员活动频繁,火源管理难度大,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用火难以控制,森林火灾隐多。
三、森林火险区划及等级评估分析与结果
森林火灾风险(以下简称“森林火险”)等级分为四级,即I 级森林火险、Ⅱ级森林火险、Ⅲ级森火险、Ⅳ级森林火险。其中一级为最高风险等级、二级为较高风险等级、三级为一般风险等级、四级为较低风险等级。其中:**国家森林公园,晋屏帅家村、井塘村、盘江村、宅侯村、长田尾村、南林村、刘家村、星溪村,广发陶岭村、新元坊村、云里、儒峰、马峰,普满刘河、向阳为一级森林火险区,龙潭山口村、莲塘村、扶塘村、大方园村,袁家渣林村、大窝岭村、茶窝村,行廊镇乐塘村、定里村,坦坪镇灯盏窝村、下洞村,石桥镇醒狮村为二级森林火险区,其他乡镇、村为三级、四级森林火险区。
四、森林火险区划及等级评估的结果运用
将森林火险等级评估结果广泛应用到全县的森林防火工作中。
篇2
(一)主要做法:我院制定了《关于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认真做好“五个预防,一个坚持”的六项工作。一是预防插手干预新校区工程建设,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提高建筑容积率;二是预防在招标过程中招标人和投标人,虚假招标、围标串标、转包和违法分包,透露机密;三是预防和制止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索贿受贿行为;四是预防在工程建设中,建筑质量和安全责任不落实,损害学院利益;五是预防在工程建设中,违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原则;六是坚持“四制”,即招投标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工程监理制度、竣工验收审计制度。同时,学院还与中标施工单位签订了《建设工程廉政协议书》。每月指挥部召开的工作例会学院领导都强调要加强工程领域里的廉政建设,由于措施得力,预防了在建设工程领域中容易发生的吃请、行贿、索贿的腐败现象。
(二)具体措施:廉政风险防控要坚持教育、制度、监督、亮权等多重并举的措施,做到预防在先,防患于未然。
一是加强教育,提高规避廉政风险的能力。在教育对象上要突出针对性,在教育内容上要突出实效性,在教育形式上要突出多样性。通过教育降低党员干部腐败发生的心理条件,让党员干部不愿腐败、不敢腐败。
二是完善制度,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务、政务公开,清理整合,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真正形成用
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的长效机制,加大制度执行和督查力度,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三是强化监督,进一步强化对权力的制衡。要强化党内监督、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通过民主生活会、政务公开、廉政承诺、问卷调查、群众测评、设立举报电话等方式方法,加强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权力的监控和制约,适时通报查处违规违纪的人和事。
四是新校区建设的重大事项,必须在指挥长和政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副指挥长召集指挥部成员,集体讨论研究决定。
二、资金分配环节的廉政情况
新校区资金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市政府担保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亿元;二是省市政策扶持资金(国债、地债);三是学院办学结余。资金分配中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有:一是争取资金时的请客送礼或提供各种消费、娱乐、健身等活动;二是私下承诺,滥用自由裁量权,收受施工单位贿赂,包括礼金礼券、贵重物品等;三是人为的设置障碍,索要中标单位好处。
(一)主要做法:新校区建设指挥部专门制订了《安徽芜湖技师学院新校区工程量增加报批流程》有效地规范和控制了资金的分配使用,杜绝了四种现象的发生:一是资金申报单位为了确保资金争取到手,不惜采用一些不正当手段,主动行贿送礼;二是由于资金有限,主客观原因造成在分配上不平衡;三是申报单位担心工作人员设置障碍,被动采取贿赂、提供娱乐活动等不正当手段;四是极少数工作人员故意设置障碍,利用手中的权力索要钱财。
(二)具体措施:一是加强教育,提高规避廉政风险的能力。在教育对象上要突出针对性,在教育内容上要突出实效性,在教育形式上要突出多样性。通过教育降低党员干部腐败发生的心理条件,让党员干部不愿腐败、不敢腐败。二是完善制度,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在学院已有的各项规章制度基础上,清理整合,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真正形成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的长效机制,加大制度执行和督查力度,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三是强化监督,进一步强化对权力的制衡。要强化党内监督、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通过民主生活会、政务公开、廉政承诺、问卷调查、群众测评、设立举报电话等方式方法,加强对重点岗位权力的监控和制约,适时通报查处违规违纪的人和事。四是严格遵守学院《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规定》:一要遵守各项资金使用的一般程序,二要严格遵守规划内使用、项目带资金、集体研究等原则,杜绝一切暗箱操作的行为,对需要聘请专家论证的项目必须及时论证。
三、公务接待环节的廉政情况
篇3
一是利用座谈会的形式,了解派出所民警辅警的思想动态,做到防微杜渐。在春节来临之前,组织全体民警辅警座谈,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加强节日期间的廉政意识。春节后开展以“严格执法,廉洁从政”为主题的座谈会,加深对于廉政工作的理解;
二是组织学习贯彻党风廉政相关会议和文件。组织学习了《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学习读本》,要求派出所全体民警辅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牢固树立廉洁自律意识,以身作则、严于律已
三是加强XX派出所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廉荣贪耻”的氛围。
综合第一季度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现分析如下:
(一)、顺利渡过元旦、春节期间的廉政隐患高发期,一季度XX派出所没有发生与工作对象“吃”、“请”、“收受红包”等情事,但是仍不能放松警惕,防患于未然;
(二)、外界无不良反应,派出所形象健康,未发生投诉事件,但是仍需要加强业务素质,积极防范 ;
(三)、派出所全体民警辅警廉政意识较高,思想状态良好,但仍需要密切关注,加强教育。
下一步派出所将着力做好以下防范措施:
(一)、切实加强廉政教育,提高全体民警辅警廉政意识;
篇4
主要食品中TFA含量
总体来看,除植物油、奶油、黄油之外,大部分加工食品中TFA含量低,并且同种食品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较大。其中,巧克力糖果类食品中TFA平均含量最高,达0.89g/100g(以100g样品中的TFA含量计,下同);植物油TFA平均含量次之,为0.86g/100g。焙烤食品,调味品、油饼油条含量在0.30~0.50g/100g之间,冷冻饮品TFA平均含量最低,为0.09/100g。
对于天然来源的TFA,乳及乳制品中的TFA平均含量为0.83g/100g。按食品亚类进一步分析发现,奶油黄油(天然)的T[A平均含量最高,为2.53g/100g,而消费量大的液态乳(包括生鲜乳、巴氏杀菌乳和灭菌乳)和发酵乳的TFA平均含量很低,低于0.08g/100g。对于畜肉类及制品,生鲜牛羊肉(肥瘦肉混合测定)的TFA平均含量为0.40g/100g,略高于牛羊肉制品(0.32g/100g)。
含TFA食物的消费量
基于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在含TFA的食物中,我国居民消费量较高的有植物油(31.3g/d)、液态乳(14.8g/a)、生鲜牛羊肉(7.7g/a)、小吃(5.5g/a)和油饼油条(4.5g/a);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2002年大城市消费量较高的主要有液态乳(42.5g/a)、植物油(40.1g/d)、生鲜牛羊肉(11.9g/d)、油饼油条(7.7g/a)和其他面包(指除牛角/羊角面包、奶油面包、奶酪面包之外的面包,6.7g/d),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北京、广州两城市典型调查发现,城市居民含TFA食物消费量前5位分别为液态乳(83.2g/d)、植物油(30.9g/d)、发酵乳(24.2g/a)、其他面包(19.9g/d)、速冻食品(19.9g/a)。可见,与2002年大城市消费量相比,液态乳、其他面包的消费量明显较高,而植物油消费量则较低。
我国TFA摄入水平评估
基于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食物消费量数据,全国总人群TFA平均膳食摄入量为0.39g/d,相当于膳食摄入能量的0.16%(即TFA平均供能比,供能比指膳食摄入的TFA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百分比),其中城市居民TFA摄入量(0.52g/d)和供能比(0.25%)高于农村居民;大城市居民TFA摄入量(0.53g/d)和供能比(0.26%)又高于中小城市居民。
基于2011年北京、广州两城市的食物消费量调查数据,北京、广州两城市全人群TFA平均膳食摄入量和供能比分别为0.55g/d和0.30%,略高于2002年大城市居民的TFA摄入量和供能比。北京和广州全人群TFA摄入量和供能比的第97.5百分位数(P97.5)分别为1.45g/d和0.72%,低于WHO建议的摄入限量(1%)。
对北京、广州两城市不同年龄组人群的TFA摄入水平进行分析,13-17岁年龄组人群的TFA平均摄入量最高,为0.61g/d,平均供能比为0.32%;而TFA平均供能比最高的人群为3—6岁年龄组,为0.34%(与0.32%没有明显差别)。从TFA供能比的人群分布来看,供能比超过1%的人群比例为0.42%,其中75%为学生。
加工食品是两城市居民膳食TFA的主要来源,占TFA总摄入量的71.2%,其中植物油最高,约为49.8%;其他加工食品的贡献率均较低,如糕点、饼干、面包等常见食品的贡献率分别为4.1%、2.5%和2.3%。天然来源TFA占居民膳食TFA摄入水平的28.8%,其中主要贡献来自乳类(17.1%,包括液态乳和发酵乳)和生鲜牛羊肉及制品(11.8%),TFA含量高的食品(如人造黄油等),因消费量低而对膳食TFA摄入的贡献率不足1%。
其他各国居民TFA摄入水平
1997--1999年,曾在我国农村地区抽样调查(男性416人、女性423人)的INTERMAP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TFA供能比均为0.2%。我国2011年北京、广州为代表的大城市居民TFA供能比为0.3%,与其他国家/地区的研究结果相比,我国TFA供能比最低。美国TFA供能比为我国大城市的8.3倍,日本为我国大城市的2.7倍,伊朗是我国大城市的14倍。由于不同国家进行评估的时间不同,研究中所采用的评估方法、年龄分组、食物分类方法、食物消费量数据采集方法等各异,最终获得的膳食TFA摄入水平均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一些国家或组织对膳食反式脂肪酸的供能建议
鉴于TFA对健康的不良影响,各国或国际组织分别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制定其摄入量的上限。2003年,WHO以TFA增加血中LDL-C水平并降低HDL-C水平、增加冠心病风险为终点,将TFA供能比低于1%(即
结论和建议
基于2002年食物消费量数据进行的评估表明,城市居民的TFA摄入水平高于农村居民,其中大城市最高。根据2011年北京、广州居民的食物消费量的评估结果,两城市居民总人群及各年龄组人群TFA供能比的平均值(总人群0.30%,各年龄组0.29%—0.34%)和高端百分位数值(P97.5)(总人群0.72%,各年龄组0.65%—0.80%)均未超过WHO的建议水平(
基于我国大城市居民的TFA平均摄入水平高于其他类型地区居民的摄入水平,从本次主要针对大城市居民获得的评估结果推断,我国居民膳食中TFA的健康风险很低。需要说明的是,受消费量数据,食物聚类和情形假设的影响,本次评估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尽管目前我国一般居民通过膳食摄入的TFA水平不高,但是考虑到我国膳食的西方化趋势明显以及城市中消费TFA含量较高的食物的人群增加,有必要加强宣传和进一步降低加工食品的TFA含量,更好地保护我国消费者健康;同时,鉴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评估TFA时,会考虑饱和脂肪和总脂肪对健康的影响,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提出如下建议:
1.食品工业界
鉴于植物油对TFA摄入的贡献率接近50%,食品工业界应进一步研发、推广植物油精炼的新工艺,在保证各种脂肪酸比例适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植物油中TFA水平;
本次专项检测发现,威化饼干、夹心饼干、奶油蛋糕和奶油面包(表观可见奶油)、派等焙烤食品中的TFA含量较高(个别食品的TFA含量超过3.0g/100g)糕点、饼干和面包3者TFA摄入的贡献率之和约为9%,因此建议食品工业界进一步减少TFA含量较高的氢化油脂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
除执行我国相关标识规定之外,鼓励食品企业对含TFA食品进行TFA含量自愿标示。
2.风险部门
尽管目前我国居民的膳食TFA摄入水平低于欧美等国,但仍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风险交流和知识普及,让消费者正确认识TFA的健康风险,避免过多摄ATFA含量高的食品;同时,从风险和受益两个角度,让公众正确认识液态乳和发酵乳的营养价值远大于其中微量天然TFA可能导致的健康风险;
自2007年以来,部分加工食品中的TFA含量明显下降,这是好现象。今后需要再接再厉,除实施相关标识管理规定之外,建议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积极探索降低甚至消除加工食品中TFA含量的有效措施;
某些类别的食品,存在少数样品TFA含量较高的现象(如某些代可可脂巧克力的TFA含量高达10g/100g以上)对此类食品应加强监管。
3.科学界
本项目仅以北京、广州两个城市为开展大城市居民膳食消费的典型调查,建议进一步开展中小城市以及农村地区的典型膳食调查,在获得数据的基础上完善我国居民膳食TFA的风险评估,同时开展膳食饱和脂肪的风险评估工作;
目前关于TFA健康影响的科学研究主要以加工来源的反油酸(氢化油中的主要TFA)为主,但植物油精炼过程中所产生的TFA——亚油酸和反亚麻酸以及天然存在的TFA对健康的影响并不清楚。鉴于植物油在我国使用普遍,且食用量大,占大城市居民膳食TFA供能比的一半(供能比49.8%),迫切需要开展植物油精炼过程中所产生的TFA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篇5
设计前专项风险评估
时间:日
地点:技术室
主持人:)
参加人员:。
风险辨识内容:顶板、爆破专项风险评估
一、工作面概论:。
二、地质说明:煤层坚硬致密易碎,顶板为深灰色生物碎屑灰岩,底板为泥岩,煤岩层平均倾角27°。
三、掘进工艺:采用炮掘
四、风险管控措施:
揭煤风险评估结果,特制定以下管控措施。
(见附表)
五、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依据为:采用LEC评价法,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该方法采用与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估风险大小,计算公式为:D=L×E×C。其中:L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E表示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表示可能造成的后果、D表示危险值。通过风险值的大小将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按危害程度划分为:重大安全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4个级别进行风险管控。
LEC评价方法表
发生事件的
可能性(L)
暴露于危险环境
的频繁程度(E)
产生的后果(C)
风险等级划分(D)
分数
可能
程度
分数
频繁
程度
分数
后果
严重程度
分数值
危险
程度
10
完全可
能预料
10
连续暴露
100
10人以上死亡
D≥160
重大
风险
6
相当可能
6
每天工作
时间暴露
40
3-9人死亡或
10-49人重伤
70≤D<160
较大风险
3
可能但不经常
3
每周一次
或偶然暴露
15
1-2人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
20≤D<70
一般
风险
1
可能性小
完全意外
2
每月
一次暴露
7
伤残
D<20
低风险
0.5
很不可能
可以想象
1
每年
几次暴露
3
重伤
0.2
极为
不可能
0.5
非常罕见
暴露
1
轻伤
0.1
实际
不可能
风险评估:
序号
工作面名称
风险描述
灾害类型
风险评估
可能性
暴露率
后果
风险值
风险等级
1
工作面掘进期间会有冒顶风险,可能发生冒顶事故,威胁人身安全。
顶板
1
6
15
90
较大风险
2
揭煤作业未执行远距离爆破规定。
爆破
1
2
40
80
较大
风险
3
爆破管理和站岗截人不到位,威胁人身安全
爆破
1
6
7
42
一般
风险
六、风险管控主体识别表:
风险等级
管控主体
直接负责人
主要负责人
监督管理人员
监督负责人
重大风险
分管矿长
矿长
安全副矿长
矿长
较大风险
采区区长
分管矿长
安全副总
安全副矿长
一般风险
采区分管区长
采区区长
安检科
科长
安全副总
低风险
队长
采区分管区长
安检科
分管科长
安检科科长
2018年安全风险
分级管控清单
单位名称:
2018年12月12日
工作面
风险类型
存在风险
可能导致后果
风险等级
管控措施
管控主体
直接
负责人
主要
负责人
监督
负责人
监督
管理人
1
顶板
工作面掘进期间会有冒顶的风险。
发生冒顶事故,严重威胁人身安全
较大风险
1.技术科按照要求每50m对所施工的锚杆、锚索进行抗拔力试验,不合格地段重新补打锚杆、锚索加强支护。
冯红
韩立志
2.放炮后必须按要求进行临时支护,由安检科小班安检员负责监督执行。
3.技术科定期进行巷道巡查,对失修地段指定专项修复措施,及时安排队伍修复。
4.打眼前进行敲帮问顶工作,彻底找掉浮矸活石,由当班班长负责执行。
5.迎头顶板破碎必须及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由当班班长负责执行。
工作面
风险类型
存在风险
可能导致后果
风险等级
管控措施
管控主体
直接
负责人
主要
负责人
监督
负责人
监督
管理人
2
爆破
揭煤作业未执行远距离爆破规定。
爆破,严重威胁人身安全
较大风险
1.严格按照措施规程要求设置警戒
冯红
韩立志
2.站岗人员到位后立即打电话汇报矿调度室
3.矿调度室确认人员站岗警戒到位后,下达放炮指令
4.放炮员得到调度室指令后方可进行放炮。
工作面
风险类型
存在风险
可能导致后果
风险等级
管控措施
管控主体
直接
负责人
主要
负责人
监督
负责人
监督
管理人
3
爆破
爆破管理和站岗截人不到位,威胁人身安全
爆破,严重威胁人身安全
一般风险面
1.严格按照措施规程要求设置警戒
冯爱全
冯红
篇6
微誉咨询合伙人徐达内说,城商行近年因为迅猛扩张,在中国整个银行业中所担任的角色越来越受瞩目。虽然国内大部份城商行已经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建立了规范性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并提出处置重大声誉事件的原则和方法,但如何实施落地却一直缺乏清晰的框架和举措。结合此次抽样调研及与国外银行横向比较研究,国内城商行在声誉风险管理方面被扣分较多的主要在五个方面。
第一、声誉风险管理意识淡薄。虽然早在2006年,银监会将声誉风险监管要求和评估方法写入《银监会非现场监管指引(试行)》,声誉风险成为银监会日常监管的要素之一,但银行管理层日常关注风险仍然集中在传统的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员工道德风险等,没有意识到声誉风险和其它风险的相互转化,以及声誉风险对监管态度、品牌价值、银行业务、员工忠诚度等方面的巨大负面作用。
第二、声誉风险管理机制尚未规范。例如大部份城商行声誉风险管理职责和流程未能完成理顺,声誉风险统筹是由办公室负责还是风险管理部负责?出了什么样问题汇报到哪一级?部门处理的时间期限是多少?部门处理的过程如何汇报、记录?部门之间如何协调等都没有进一步明确。同时,应急预案的原则性强而灵活性不足,特别是没有组织过针对特定情景的演练,缺少后续措施跟进,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三、声誉风险监测和预警系统不完善。监控网络难以覆盖事前,也从不主动与主流媒体沟通,造成许多负面新闻无法在刊登之前获悉、防患于未然,只能被动地等到风险爆发,通过网络监控后再加以处理,导致突发事件升级、影响扩散、解决成本加大。在客户投诉管理方面较为随意,首问责任制基本流于形式,也未成立客户服务部门,由专人统筹、规范处理客户投诉,并从声誉风险角度提出优化建议。
第四、声誉风险管理部门职能不完善,人才匮乏。在此次调研的26家城商行中,声誉风险相关部门大多各自为政,除行长室召集外,很难就某一主题统揽全行开展工作。危机管理应对小组名大于实,具有危机处理能力的专业人员和专家极少,决策水平和预见能力存在不足,声誉风险爆发时也难以有效发挥协调指挥工作。
第五、声誉风险管理培训及后评估缺位。即使在为数不多的培训中,也过多强调概念及媒体现状分析,缺乏同业研究、案例解析、采访技巧、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内容。至于声誉风险管理再评估,对银行声誉风险的改进情况作出判断,采取进一步优化措施,促进业务、流程改进等,基于属于空白。
篇7
3、留置各种导管患者,当班责任护士均应进行首次危险度评估。评分≤8分的患者存在导管滑脱轻度危险,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每周评估一次;评分9-12分的患者为中度危险,每3天跟踪评估1次,落实相应的预防措施;>12分者存在导管滑脱高度危险,随时可能发生导管滑脱,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悬挂高危警示标识,高危患者,每天评估1次;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进行评估,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
3、如发生患者导管滑脱,当班护士立即报告医生,应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护士长。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4、科室将导管滑脱的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按护理不良事件书面报大科、护理部,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管路滑脱防范制度
1、认真做好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进行评估。
2、各类导管标识醒目,有效固定,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并做好交接班。
3、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告知导管滑脱风险及防范措施。
4、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患者和小儿应特别注意导管的保护,必要时实施保护性约束,注意松紧适度,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5、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6、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导管滑脱时,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按照护理不良事件进行上报,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篇8
我县共有医疗器械经营企业29家,其中三类医疗器械批发企业6家;三类医疗器械零售企业23家,二类备案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3家,网络销售企业0家,乡镇以上医疗机构42家。
第三季度,共出动执法人员40人次,检查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经营企业3家次,使用单位10家次。
二、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医疗器械经营环节:
1、企业不能定期开展有效的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及相关业务知识培训,相关人员不熟悉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培训档案不齐全。
2、关键岗位人员不能在岗履职指导企业从业人员开展医疗器械经营活动,不规范的经营行为时有发生。
3、部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零库存经营,经营场所和仓库经常无人值班,实施有效的日常监管难度较大。
4、企业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上报制度执行不好,多数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未突破零报告。
医疗器械使用环节:
1、个别医疗机构无专或兼职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员及未建立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工作程序等。
2、部分医疗机构未完全按医疗器械温湿度要求分类贮存;温湿度记录不全或记录不真实。
3、少数乡镇医疗机构不重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落实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并积极上报。
三、安全风险存在的原因分析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一是企业的负责人只重视经营,不重视质量管理,缺乏对法律法规的敬畏,没有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对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上,执行流于形式;二是制定的质量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各岗位人员不能在岗发挥应有作用;三是有些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销售对象都是医疗机构,医院需要购进多少医疗器械,企业就采购多少,企业仓库基本没有库存,对企业的监管难度较大;四是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不重视搜集所销售医疗器械的使用情况,虽然都注册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系统,很少有企业上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医疗器械使用单位:一是一些医疗机构不重视学习培训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没能认真核查本单位库存的医疗器械储存的温湿度,并分类存放;二是有的存放低温冷藏医疗器械的设施没有温湿度监测设备,有的没有温湿度记录或记录不全,温湿度超标也不能及时采取措施,监测温湿度流于形式;三是部分医疗机构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不够重视,临床上出现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不能及时搜集上报。
四、下一步打算
篇9
Keywords: lightning; evaluation; process; study;
中图分类号:S76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雷击风险评估是项发展中的新技术,通过雷击风险评估可为评估对象提供雷电防护的科学设计、灾害风险控制、经济投资、应急管理等方面服务,保证防雷工程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雷击风险评估是开展综合防雷的必经程序,也是实现科学防雷的必要条件,体现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
随着技术规则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从技术上,雷击风险评估已可操作,国际技术标准、国家技术标准、行业标准都有规定。从实践中,我国多个省份和地区已经开展,并取得了经验。雷击风险评估业务实践在国内快速发展。广东、上海、江西、福建、浙江、四川等地的业务实践相对较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杨仲江、肖稳安,重庆市李家启、李良福对雷击风险评估工作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莱芜市雷击风险评估工作已经起步,正处于发展阶段,在开展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过程中,碰到很多具体问题,解决了许多无经验可循的难题,积累了一定的实际经验,认真总结归纳出一套适合当地开展的风险评估业务流程显得十分迫切。参照IEC 62305-2雷击风险评估标准及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本地实际,逐步建立了雷击风险评估事前告知、项目办理、现场勘测、报告编写、归档整理这一套基本的业务流程。本文对业务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及工作要点进行论述探讨,希望能在实践与探讨中,进一步完善雷击风险评估业务,提高雷击风险评估效率,促进雷击风险评估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1 雷击风险评估的事前告知
评前告知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报审的建设项目必须做雷击风险评估。对不需进行 雷击风险评估的建设项目可以不予告知。《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第八条规定[申请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时,需要进行 雷击风险评估的项目,需要提交雷击风险评估报告,否则可以不予受理。雷击风险评估工作在介入时段上的主要法律依据就是此条规定。
1.1 雷击风险评估的介入时机探讨
在雷击风险评估实际业务中,大部分建设单位事前不知道有此事项,到办理施工图防雷装置设计审查时,经过工作人员的告知才知道需要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在施工图设计审查阶段,建设单位才被告知需进行雷击风险评估会产生两方面的不利结果:一是错过了 雷击风险评估的最佳时机,不能凸显评估工作的意义;二是项目进入施工图审核阶段后没有充足的时间段再来开展雷击风险评估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建设单位往往对此两点意见很大,往往拿这两点来作为拒绝评估的理由,对推进雷击风险评估工作极为不利。 雷击风险评估的目的:让建设者和管理者知道雷电灾害对项目建成后的危险程度到底有多少大、雷击后的后果到底有多么严重,从而为采取安全、科学、经济的雷电防护措施提供设计依据。对于新建的应做 雷击风险评估的项目,为了能够有效地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应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完成之后就开始介入是比较合理地。
1.2 雷击风险评估的介入渠道探讨
我们省大部分地区没有开展防雷初步设计审核工作,那么就没有提前进行雷击风险评估事项告知的渠道。在初步设计阶段,想实现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介入的,只能从地方发改委的项目初步设计审查这个环节入手。
一般政府投资项目、大型建设项目、房地产项目、较大的石油化工项目等需要编写初步设计,需进行 雷击风险评估的范围基本涵盖了这些项目。发改委会召集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对初步设计进行审查,在初步设计审查会上提出需做雷击风险评估是非常合适的。发改委会将需进行 雷击风险评估的意见形成会议纪要通知建设单位,有些县市发改委也会将需要进行 雷击风险评估的意见写入初步设计批复文件中。在项目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的时机来提出雷击风险评估有以下二点好处:(1)利用发改委渠道实现雷击风险评估事项的告知,即实现了提前告知又增加了力度;(2)可以让建设有充足的时间在施工图设计前完成雷击风险报告,并将雷击风险评估结论用于施工图设计,实现了 雷击风险评估的根本目的和意义。 因此,根据雷击风险评估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发展和改革部门在项目立项时,应当告知相关建设单位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建设单位应当在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之前,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提出核准申请,气象主管机构审核后,告知建设单位是否需要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对需要进行 雷击风险评估的,建设单位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阶段,应同步委托有资质的雷击风险评估机构,做好雷击风险评估工作。
2 雷击风险评估的具体项目办理
对受理 雷击风险评估的评估机构来说,项目的接洽办理是整个雷击风险评估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接洽办理过程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 雷击风险评估的顺利开展。接洽办理中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评估费用计算,(二)签订委托协议,(三)委托方提供雷击风险评估需要的材料。
2.1 评估费用计算遵循统一标准
评估费用计算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难题最多。我省物价局收费文件规定是按照发改委批准文件上的“项目投资总额”来计费的,建设单位对此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主要分歧点是建设单位认为应该按照建设安装总造价来计费。
按照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本文认为在省物价局未更改计费标准的情况下,应该按照地方发改委相关批准备案文件上载明的项目总投资额,因为这是关于项目总投资额最明确的官方认定,其他的依据一律不能采用。这一点在实际工作中应以内部规定的形式来确定,否则计费标准和依据经常变动在操作上会导致乱套,不利于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推进。当然,当评估对象项目总投资额特别大时,具体评估费用宜按照标准经过协商确定。
2.2 签订委托协议
签订雷击风险评估委托协议是技术服务的一个必要的程序,所有的评估项目必须要签订委托协议。委托协议要对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的规定,主要的内容是建设单位要履行付费、按时提供评估所需的材料、在评估过程中提供方便,评估机构要按照相关法律及规范规定的要求按时完成评估报告。
本文认为签订委托协议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能对评估机构约束的太严格,尽量留有余地。合同内容应该尽量简明扼要,尽量避免简单问题复杂化。
2.3 提供雷击风险评估所需材料
雷击风险评估项目由于评估项目个体的不同需要提交的材料也不尽相同,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高层建筑、供水供电供气等生命线工程、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等几大类型。我们平时应提前根据经验制定好这几大类项目需提供材料的清单,一般项目按清单提供材料,但是有些复杂和特殊的项目还要根据具体需要提供其他的材料,尽可能的完整,以便为雷击风险评估提供更多的依据。提供的材料均需登记签字备案,做到事后可查询。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建设单位不能完整提供材料的状况,这一点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把握好原则,材料提交不全者不要轻易启动雷击风险评估下一步工作,应尽量和建设单位具体负责人做良好沟通,尽快补齐所缺资料。
3现场勘测
雷击风险评估现场勘测是了解被评估项目情况、取得相关评估数据的重要步骤。随着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快速发展,在一些地区其业务量甚至成倍增长,而评估机构在人员、精力安排时捉襟见肘。为了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可安排报告的编写人员、跟踪检测人员直接到现场做评估的勘测工作,并要求建设单位安排相关建筑、电气、楼宇智能化、生产工艺、生产控制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
在现场勘测之前,评估机构工作人员应仔细研究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材料,熟悉项目的基本情况,对现场勘测中需要了解的问题事先进行罗列。勘测工作是与建设单位进行技术交流的重要过程,整个勘测过程应该细致、全面、规范、专业,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应虚心向建设单位的技术人员请教,建设单位技术人员不懂的地方我们应耐心向其解释,应尽可能的向建设展示我们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技术含量,同时也要向建设单位学习他们专业中我们所不熟悉的内容,整个过程应体现一种对技术的严谨和专注,给建设单位良好的技术和作风形象。勘测记录应填写完整、清楚,确认无误后勘测人员应在记录上签名,并请建设单位的相关人员签名,以此来体现勘测记录的严肃性。一次勘测过程应尽量将评估中需要的数据采集齐全,避免在编写报告的过程中又频繁向建设单位询问、了解相关的情况,给建设造成不良印象。
4雷击风险评估报告编写
勘测工作完成后,就要着手在报告编写。在这一过程中,工作流程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报告进度控制,二是报告质量控制。这两个方面一直是雷击风险评估业务中较难处理的问题,通过摸索,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有效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4.1评估报告进度控制
报告进度控制的方法目前主要是采用任务包干和利用外部力量的制约。编写雷击风险评估报告和防雷检测报告不同,一般的检测报告编写量是固定的,可以相对量化,而编写雷击风险评估报告相对来讲是很难量化的。编写雷击风险评估报告的进度主要取决于报告编写人员的责任心,而责任心是很难用规章制度来约束的。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项目负责制和对外报告完成期限承诺制。实际工作中,由某个工作人员负责具体的风险评估项目,实行任务包干,利用外部力量来推动评估报告的按时完成。一旦实行报告完成期限对外成承诺制,则报告的完成期限则会变得相对有约束力,如果不能按时完成任务,那么按照协议会负有一定的责任,对报告编写人员按时完成报告会形成有力的制约。在实践中,利用上述方法实现报告进度的控制还是非常有效的。
4.2 评估报告质量控制
雷击风险评估报告的内容复杂、繁琐,如何控制评估报告的质量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在控制评估报告质量方面可参照的办法是效仿地面气象测报的质量控制办法,明确报告编写、报告校对、报告审核各个环节人员的职责,并制定详细的制度,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对于提高报告的质量还是非常有效的。
在《评估报告》的编写过程中应充分贴近建设项目的特点,力求形成有针对性的评估结论,使建设项目的防雷设计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以充分发挥雷击风险评估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5档案归纳整理
雷击风险评估整个过程完成后需要将相关的材料整理归档。整理归档的顺序按照评估流程,即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初步设计文件、建设项目相关的图纸、勘测原始记录、计算费用的清单、委托协议、正式的评估报告等资料的顺序,一一归纳整理。档案整理一般是报告编写人和审核人负责,档案整理应在评估报告完成后马上进行,避免遗失相关材料。
6结束语
以上对雷击风险评估的基本业务流程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论述和探讨。藉此抛砖引玉,希望广大雷击风险评估人员能积极对进一步完善雷击风险评估业务展开讨论,促进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稳步和健康发展。对文中的一些内容和观点,有不成熟或片面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篇10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活动。
第四条 市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活动的监督管理。
长安区、临潼区及市辖县气象主管机构在市气象主管机构的指导下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活动的监督管理。
发展改革、规划、建设、安监、民政、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协同做好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
第五条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民政等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雷电灾害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开展普查,建立雷电灾害基础数据库,编制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并向社会公布。
第六条 下列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应当在防雷装置设计前,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一)国家、省和本市确定的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和重点文物保护工程;
(二)新建、改建、扩建的危险化学品、民爆物品和易燃物品生产、输送、储存工程;
(三)高度超过50米或者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或者群体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的建(构)筑物;20层(不含20层)以上居住建筑;
(四)大型体育场馆、医院、学校、商场和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
(五)其他需要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
第七条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应当由建设单位委托防雷减灾专业机构(以下简称评估机构)进行,并签订服务协议。
第八条 评估机构应当在接受委托后按照国家、省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编制建设工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并对评估结论负责。
第九条 评估机构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应当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直接提供的气象资料或者经过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审查的气象资料。
第十条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建设工程概况;
(二)评估所依据的标准、规范、规程和方法;
(三)评估所用数据代表性、可靠性说明;
(四)建设工程所在区域的气候背景、雷电环境分析;
(五)雷电灾害风险性分析,极端雷击事件出现概率;
(六)预防或者减轻影响的措施和建议;
(七)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第十一条 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专家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进行评审。评审可以采取书面评审或者会议评审的方式进行。
长安区、临潼区及市辖县行政区域内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的评审工作,由所在地区县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实施。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应当经过专家评审后方可使用。经评审通过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不得随意更改。
第十二条 需要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申请防雷设计审核时应当提供符合规定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作为建设工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的依据。不能提供符合规定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的,气象主管机构不予受理防雷设计审核申请。
第十三条 建设单位应当配合气象主管机构和评估机构做好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自觉接受当地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建设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应当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而拒不评估的,由所在地气象主管机构给予警告并限期责令改正。
第十五条 气象主管机构和评估机构工作人员在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所在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xx年2月11日起施行。
篇11
关键词 半定量评估方法;验收评估;现状评估;评估过程控制体系
1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目的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以下简称雷灾评估)的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雷灾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的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小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率。
2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业务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业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由于起步较晚,历史较短,实践有限,技术积累不足等原因导致雷评业务暴露出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技术落后,评价模型单一;2)过程控制体系不健全;3)跟踪服务不到位;4)内部审核及档案管理缺失。
我国目前的雷评模型主要采用爆炸模型,随着对不同类型的建构筑物的雷灾调查与分析发现,我国的评估人员对雷电灾害引起的火灾风险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同时,评估机构在评估过程中通常照搬国标推荐的定量评估方法,无法结合项目本身的特点设计评估方法与模型。其次,我国多数机构只对建筑物做投入生产使用之前的预评估,而验收评估、现状评估并没有大范围开展。业主在获得评估机构的评估报告之后往往无所适从,无法得到有益的建议和改良手段,这也暴露出我国的雷评机构并未对项目报告做出人性化、个性化的处理,只是罗列数据,缺少分析和判断的技术和能力。
3 常用的雷灾评估模型与方法的探索
对雷评方法、模型的认识与探索直接关系到评估是否准确、实用,是改善我国雷评业务现状的重中之重。常用的雷灾评估数学模型有:爆炸模型、火灾模型、电击模型;辅助使用泄露模型和中毒模型。常用的评估原理有:相关性原理、类推原理、惯性原理、量变到质变原理等。
3.1 定量风险评估方法
风险可以表征为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的乘积。定量风险评估对这两方面均进行评估,可以将风险大小完全量化。此方法是雷灾风险评估最常用的的方法,各个风险分量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RX=NX·PX·LX(1)
式(1)中:
NX:每年危险事件的次数
PX:损害概率
LX:间接损失
在计算雷灾风险评估时,可以按照损害源和损害类型对风险分量进行分组,每种风险都是其对应风险分量的总和。
3.2 预先危险分析法
预先危险分析是一项实现雷灾风险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工作,在设计、施工和生产前,首先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进行分析,目的是识别系统中潜在的危险,确定危险等级,防止危险发展成事故。
3.3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1]
为了检查工程、系统中各种设备设施、物料、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事先把检查对象加以分解,将大系统分割成若干小的子系统、以提问或打分的形式,将检查项目列表逐项检查,避免遗漏,这种表称为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法既可用于常见项目的现场勘查,也多用于没有参考先例、过往经验可供借鉴的系统,评估人员首先借鉴相类似系统的评估报告、相关工艺流程的说明和相关标准编制雷评现场勘查安全检查表,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补充。
3.4 故障假设分析法
故障假设分析方法要求评估人员用what… if 作为开头对有关问题进行考虑,任何与雷灾风险有关的问题都可以提出并加以讨论。这些问题都记录下来,然后分门别累进行讨论。
故障假设分析方法比较简单,评估结果一般以表格形式给出,主要内容有:提出的问题,回答可能的后果、降低或消除危险性的安全措施。评估人员可将故障假设分析方法进行开发用于业主和评估人员的交流和意见的反馈。除此之外,故障假设分析方法也常用于专家评审和内部评审。
3.5 非定量评估方法
较之定量评估,定性评估和半定量评估更加简单易用,可以广泛用于验收阶段评估,评估人员在完成预评估之后可编制定性检查表,即可为验收评估做准备,也可为验收、跟踪质检人员提供详实的危险源(点)的信息,帮助验收人员排除隐患。
定性评估也可用于业主的雷灾安全自查,由于定量的雷灾评估内容较多,为保证业主在使用中达到理想的效果,可将评估内容“化整为零”,分解成定性的安全检查表,便于业主操作。
4 雷灾风险评估过程控制体系的完善
雷灾风险评估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预测、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要使评估工作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要有质量保证,评估过程控制就是要使评估的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雷灾风险评估过程控制内容包括评估机构内部机构设置、各职能部门职责的划定、相互间分工协作的关系、评估人员及专家的配备、项目单位的选定、合同的签署、评估资料的收集、评估报告的编写、评估报告内容内部评审、评估技术档案的管理、评估信息的反馈、评估人员培训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5 雷灾风险评估报告的内部评审的建立[2]
内部评审是保证评估报告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适当的时候,应有计划的对评估报告进行内部评审。评估报告内部评审的主要内容包括:报告的格式是否正确,报告的文字是否准确,报告的依据是否充分、有效,报告中危险源辨识是否全面,方法的选择是否适当,对策措施是否切实可行,结论是否准确等。
6 跟踪服务的建立
在合同规定的项目全部完成之后,对于评估机构而言,还应进行跟踪服务,对评估报告中提出的对策措施与建议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考察其适用性及有效性,及时为其调整安全措施。对此,雷评工作人员应该开展雷灾风险现状评估和雷灾风险验收评估的业务。
7 档案管理的完善
评估项目完成后,应对评估项目涉及的所有文件进行归档,并在此基础上生成数据库,设专人管理,以便资料咨询,保证雷灾风险评估的质量。数据库在为评估项目提供支持的同时,新的评估项目反过来又不断充实数据库的内容。
8 结论
雷灾风险评估发展过程中,吸取了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体系认证等其他类似工作的许多经验、教训,但评估工作者仍然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评估模型与方法,不断充实评估体系,开拓思路,合理选择并灵活运用评估方法。同时,评估对象的发展不是过去状态的简单延续,在评估过程中,还应对客观情况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度。
参考文献
篇12
1 关于雷击风险评估的法律法规
为了防御气象灾害,避免或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务院颁发了《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国气象局制定了《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和《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为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法规依据。
2 加强雷击风险评估的宣传工作
雷击风险评估是防雷装置设计前所必须取得的技术资料,是防雷工程设计科学合理的关键环节,是保证防雷工程设施安全的前提。近几年丽水地区各级政府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一系列政府投资项目、重点工程和工业项目陆续建设,为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初步开展了雷击风险评估工作,但开展评估的项目不多,成效并不显著,这主要与人们对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觉得没有必要,因此必须加强宣传,同时对施工单位要进行及时的沟通和耐心的解释。可以通过电视、发放宣传材料和悬挂标语等各种途径尽可能广泛的宣传雷击风险评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尽快形成普遍的社会共识,使人们重视此项工作。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把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在网站上,以提高社会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
3 加强管理和协调
雷电灾害与被保护物所处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及被保护物性质等有关,因此对被保护物应采取几级防雷措施做出判定,对采取这种措施后存在的风险进行雷击模拟,做出雷击风险评估报告,为防雷设计的准确可靠提供技术参考,使防雷图纸设计更加科学合理,防患于未然,以避免防雷装置设计不科学、不合理而带来的经济损失。雷击风险评估必须是建设项目在出施工图纸之前完成,才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管理和协调,对需进行雷击风险评估的项目提出评估的意义及法律法规依据,把形成的书面意见递交有关主审单位,明确在项目出施工图纸之前,必须进行必要的雷击风险评估。利用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把雷击风险评估纳入行政审批程序中,把雷击风险评估的条款要求加入行政审批规范表、行政审批服务手册和行政审批指南中,明确雷击风险评估报告是防雷设计审核前必须提供的申报材料。
4 雷击风险评估现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4.1 雷击风险评估开展的范围小,效果不明显
自丽水地区开始对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展开雷击风险评估以来,只是对高层建筑、大型商场、大型厂房等新建项目进行了评估,因已建项目开展难度大,到目前为止还未大力开展,评估的项目不多,成效不是很明显。
4.2 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从开展此项工作的法律法规依据来看,虽然《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和《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等都初步规定了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部门及评估的相关范围,但对雷击风险评估的法律制度只是作了概要性规定。故急需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对评估行为的性质及评估的具体项目和具体范围进一步作出明确的规定。
4.3 雷击风险评估运行模式不统一
目前丽水地区各县运行的模式不统一,有按行政许可事项进行运作的,有按政府运转行为进行操作的,也有按市场行为进行运作的,故造成了收费行为不规范。将雷击风险评估按行政许可事项进行运作,并纳入地方政府考核最为妥当。
4.4 雷击风险评估报告格式不统一
从各县完成的报告来看,格式不统一,内容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评估标准也不一样,故很难体现报告的严肃性以及权威性,急需采用统一的格式和标准。在评估时尽量使用更多的雷电探测资料,以保证报告内容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4.5 雷击风险评估报告易流于形式
雷击风险评估是为防雷装置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的,故其工作应在项目方案初步设计阶段完成,才能真正在施工图中得以引用。但现在情况是在施工图纸防雷审核时才去补办雷击风险评估报告,故易使雷击风险评估流于形式。这就需要气象部门加强宣传的同时及时与业主和施工图设计单位沟通,要求其在出施工设计图前就要到气象局申请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只有这样雷击风险评估业务才能真正被人们认识和接受,才能广泛的开展下去。
4.6 加强人才的培养
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目前正处于摸索发展阶段,因此专业人才较为缺乏。雷击风险评估业务目前由防雷中心图纸审核人员兼任,专业人员不足,任务繁重。应加大雷击风险评估业务的专业技能培训,培养一批优秀的雷击风险评估专业人员充实到业务中,为雷击风险评估业务的开展提供人员技术支撑。各级气象部门应加强技术交流,加强科技创新,避免雷击风险评估报告脱离实际、流于形式的情况。
5 结语
开展雷击风险评估工作,是履行气象法律法规的需要,也是增强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的需要。要推进雷击风险评估业务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宣传,加强管理和协调,加强科技创新,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切实增强科技服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能力,优化环境和政策。
参考文献:
篇13
第四条各镇政府应当加强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提高防雷减灾的能力。
第五条县气象主管机构按照职责分工,组织管理、检查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
发改、建设、规划、安全生产监督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建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管理工作机制。
第六条以下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应当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以确保公共安全:
(一)《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一、二、三类防雷建(构)筑物;
(二)油库、气库,加油、气站,液化天然气、油气管道站场、阀室等爆炸、火灾危险环境设施;
(三)交通运输、文化教育、体育、旅游、游乐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通讯、电力、金融证劵、信息系统等重要社会公共服务设施;
(四)大型建设工程、县以上重点工程以及其它需要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场所和设施。
第七条凡属第六条所列工程项目,发展和改革部门在项目立项时,应当通知相关建设单位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第八条建设单位应当在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前向县气象主管机构提出核准申请;气象主管机构审核后,告知建设单位是否需要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办理流程和所需材料。
第九条需要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建设单位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阶段应同步委托有资质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机构,做好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
第十条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实行资质认定制度。从事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机构、个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取得省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核发的证书后,方可在其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业务,并接受当地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资质管理,按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和省政府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管理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承担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机构,必须严格执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政策法规及相关技术标准、规定,并对评估结论负责。
第十二条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项目所在地雷电活动规律和地理、地质、土壤、环境等状况;
(二)雷电灾害可能造成危害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三)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的建议、对策和措施;
(四)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结论。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结论应当作为建设工程的防雷技术依据。
第十三条对需要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在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申请防雷装置设计审核许可时,应当同时提供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机构出具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
第十四条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依法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建设单位对应当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工程项目拒不进行评估的;
(二)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单位未使用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结论擅自设计、施工的;
(三)涂改、伪造建设项目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的;
(四)涂改、伪造、倒卖、出租、出借、挂靠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资质证书的;
(五)未取得相应资质证书,擅自从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
(六)从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评估报告的;
(七)从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机构向负责监督检查的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的真实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