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计算机学习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计算机学习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计算机学习论文

篇1

既然应用了项目教学法,选取合适的项目是非常重要的,要想让学生感兴趣,选取项目的原则一定要来自生活,或者来自工作实际需求。所以教师要进行企业调研,调查一下企业对计算机基础的操作需求,选取企业的工作实例作为项目的载体,教师要对项目进行加工,让其变成一个学生感兴趣,又能涵盖大部分知识点的项目,这样才会一举多得。如果是建筑类学校,计算机基础的项目选择就要选择建筑公司常用的案例,由于每个专业区别很大,所以在每个专业的授课上项目的选择要贴合专业的,分专业按项目讲授。如讲授word文档编辑时,选择“建筑招投标书”为编辑范文,招投标书的编辑时建筑个行业都需要的,但没个专业又有区别,大项目名称一样,但内容不同,学生在编辑本专业文档时,兴趣立刻就被激发出来了,有了兴趣,知识就容易接受。课下项目选择编辑“学生论文”,与学生本身息息相关的项目实例,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这样必然会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创设“多向思维、灵活互动”的教学过程

在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做评”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评价贯穿于始终,教师扮演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并采用“五步走”的教学模式“,五步走”是指:第一步:创设情境、引发兴趣,让学生明确做什么;第二步:师生互动、分析项目,让学生知道怎么做;第三步:合作学习、完成项目,经过师生互动最终完成项目;第四步:多维评价、交流学习评价,经过组内、组间、教师评价后,告诉学生做的怎么样;第五步:拓展项目、巩固提高,这一步是独立完成课下项目,巩固提高课内教学内容。通过“多想思维、灵活互动”的教学过程,能使学生在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从“要学”变为“乐学”,即提高了兴趣,又增长了能力。

篇2

1.2计算机硬件学习过程的

3个阶段计算机是由硬件、软件系统构成的复杂数字系统。硬件教学的目标在于数字系统的设计。EDA(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将传统的手工布线式电子电路设计方式改为计算机自动地完成。设计者完全从系统布局、器件连接布线、调试与仿真等工作中解放出来,工作重心集中在设计上,即从系统分析、算法、协议等开始利用设计数字系统,具有可以通过软件编程对硬件结构和工作方式进行重构特点的可编程逻辑器件,使得硬件的设计就像软件设计一样便捷。在虚拟仿真实验环境中,如果没有器件管脚、信号、布线、电路图等基本概念就直接面对EDA设计数字系统,也会由于理论与实践的跨度太大而无从下手,难以应付,根本谈不到理论的应用,更谈不到对学科的认知。依据教育部计算机教指委制定的专业指导规范,IEEE-CS及ACM指导计划,硬件课程设置包括“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计算机组成”、“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维护”、“计算机体系结构”。要求结合数字电路的发展史,遵从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原则,将3个学期要求的能力培养目标按抽象化程度分成3个阶段实现,依次是:要求学生掌握数字系统的电路原理图设计;利用可编程逻辑器件软件化设计;利用集成芯片实现设备扩展。这3个阶段分别对应数字系统设计的3种方法,虽各有特点但互不冲突,原理图非常直观,便于学生建立硬件系统的感官认识和体系模型,有利于组件式软件技术开发的转型。

2基于学习迁移的计算机硬件教学改革

计算机硬件教学要求学生利用软件技术设计出能运行自己系统的计算机。这个任务要求学生自主完成,通过学习迁移,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的迁移,需要对计算机硬件教学进行改革

2.1以学生“计算思维”为核心的教学体系构建

计算思维强调的是计算模型的抽象以及计算过程的自动化,因此,硬件的“计算思维”也就体现在问题求解的部件及计算模型建立和自动处理序列的实现。这种能力的迁移离不开科学的教学体系支持,离不开教学过程诸要素,也离不开知识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效果评价的有机结合。第一,授课前,细化课程间的教学脉络,抽象出技术应用模型、问题求解可计算性模型和规范化的方法论,突出教学层次性,修订了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第二,授课中,规范课堂教学中选用的例子,将抽取的数字系统设计与分析的方法融入每一个实例,有意地训练学生硬件级进行问题描述、设计算法、评价结果的能力。实验教学中,开发实验素材采取验证性与设计性实验并举的教学模式。验证性实验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熟悉开发工具;设计性实验以项目驱动模式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献,自己设计选题,写出设计方案,编写具体代码,自己调试并解释运行结果。第三,考核中,实验与综合题目相结合,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

2.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改革

以学习迁移理论为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自我迁移的过程。在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积极参与知识传授的过程和学习迁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进行正确的迁移。

2.3注重实践教学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是把学习的知识、技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解决问题,计算机硬件课程要求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技能迁移到实际系统的研发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以数字逻辑课程设计为例,首先,选取的题目全部来自现实生活,如多功能计算器、交通灯控制器、空调控制器、洗衣机控制器、自动售货机、电梯控制器等。其次,明确要求底层用硬件描述语言实现,顶层采用原理图实现。第三,指导教师督促学生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规范化地开展工作,从需求分析、功能模块划分开始明确任务、解决步骤、部件设计、原理图设计和成果验收。最后,学生撰写实验报告。

2.4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学生学习效果一方面来自实验的成功,另一方面来自教师客观、积极、肯定的评价。鼓励学生去挖掘自身的潜力、克服学习的困难是教学的首要基本点。科学的评价机制在客观评价学生能力的同时应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中,采取理论考试、实验报告、科技作品等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评价策略,同时融入形成性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学生,通过学习态势的感知进行学习调整。

2.5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

第一课堂是基础知识的积累,第二课堂是基础知识的拓展与运用。计算机硬件的学习应当把课堂知识迁移到各种技能竞赛、作品设计等活动中,依托第二课堂的活动,为学生的技能展示提供一个平台,学以致用,用以创新。只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才能达到学习迁移的目的。

篇3

(2)实事求是原则是指根据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来建立课堂教学模式

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施用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使用是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知识类型来确定的,这就要讲实事求是的原则。教学方法是灵活多变的,在固定的教学结构下,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也可以是丰富多彩的。

(3)课内与课外互补原则

计算机课程学习要由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计算机课程学习和现实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计算机课堂教学要做到社会化、技术化,做好向社会生活的延伸,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能力、合作能力、交往技能都有帮助。

(4)照顾重点与面向全体相统一的原则

有时因为学生智力水平上的距离,以至于无法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某些学生只好成为看客。运用合作学习的模式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并且能够合作活动、互帮互学。小组的成功可以激励每一位小组成员,共同收获成功的喜悦。

2计算机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实现

教师在对全体学生分组时,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个人能力、性别以及家庭背景等方面,进行混合编组,使每个小组内的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1)合理创设情境,提出有效问题

教师在创设学习环境中的情境时,要考虑到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的意义构建。合作学习模式要先分析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来创设情境,创设的情境要利于学生的意义构建。其作为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基础材料,更是后面意义构建的前提。创设的情境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向,决定着意义构建的内涵和质量。教学目标和学习效果受到情境创设的好坏和问题提出的水平的直接影响,真实、实用的问题的提出,可以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激起学习动机。

(2)对小组和个人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要予以明确

首先要明确小组的共同目标以及批判成功的标准,还要明确小组中每个成员合作学习水平的发展目标。然后对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责任和小组共同目标进行讨论,制定出小组工作的进程及规则,对每个小组成员的角色进行分配,明确每个人的任务职责,要协调统一每个成员的个人成果和小组成果。对教学目标中的问题要按从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进行划分,每解决一个小问题就让学生感觉有成就感,使学生有逐渐高涨的积极性来解决后续问题,最后将整个问题有效的解决。

(3)自主探究式的学习

合作学习模式是要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究中完成,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来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要对学习资源进行搜索、分析、加工、整合等一系列探究活动来实现学习目标,形成知识的初步意义构建。

(4)通过合作交流来实现相互促进

整个的学习活动过程都要贯穿合作精神。学生的搜集和分析学习资料过程、对提出问题的假设并验证过程、自己对学习进程的反馈以及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过程、对最终意义的构建都离不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实现思维、智慧和成果的共享,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得到逐步提高,实现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达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4

通过实践检验后的知识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深刻认识相应知识的内涵。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转变传统教学的模式,以上机操作为主,以实践操作为重点。上机操作的内容应当与实际应用相近,应当为实践提供帮助。针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学得不多、上机操作太少的情况,除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外,还结合非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开设计算机应用实验课,以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大幅度提高。

三、通过情境创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篇5

随着社会对中职院校毕业生要求的逐步提升,计算机专业课程作为一项实际操作能力强的课程,必须与时俱进,克服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摒弃传统单纯理论教授的教学理念,加大实践课程的教学比重。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编程章节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代码,传统的理论讲授很难达到目的,这个时候必须引入实践教学,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认识代码、掌握代码并利用代码。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一旦某个学生在编程过程中出现错误,就是立即得到信息的反馈,学生就能够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解决之。通过实践操作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发挥更广阔的空间。在新形势下,要想更好地发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要引入“课题研究”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空间

在计算机教学中,就是告诉我们要给学生预留更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们自由去思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中职学院在入学之前,自主学习的空间较为狭窄,他们为了中考而“随大流”,没有自己多余的时间。然而,到了职业院校,为了能够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必须改变这种传统办法。对于中职院校学生来说,自由空间指的就是思维、想象的控件。中职阶段的学习正是步入社会的关键阶段,一方面计算机认可教师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去校外的一些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参加实践活动,能够提早融入到社会中去,学生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自由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完成一些自主学习任务,另一方面学生应该积极的去创设属于自己的空间,不断去自我奋进,提高自我学习能力,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和时间水平,为提早步入社会奠定重要的基础。

4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篇6

二、混合式学习的教学实践

1.继续加强面授教学。面授教学是中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教室里集中地接受老师的讲解,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针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向老师询问并得到解答,这种面对面的教学能让老师更好地掌握对学生的教学活动,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学习。例如:在使用IE浏览器的教学中,如何搜索并下载音乐、电影,可以把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老师再进行教授评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实践中,老师一般是带领学生到微机房里进行操作教学,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布置一些针对性的任务。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老师更好地监督学生的学习,同时也很容易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若是仅仅采取面对面的教学,这就会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下降,对老师的依赖性增强,促使学生养成不去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的不好学习习惯。

2.增加网络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对新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利用网络教学是很符合现在学生的心理的,在网络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习网络的相关知识,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就能更好地提升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老师的作用也不是像以前那样全盘系统地枯燥讲授计算机理论知识,而是针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指导,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更能让他们感受到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混合式的教学对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学生不仅可以按照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通过网络上的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来查找各种资料,同时也能根据老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并不断地尝试各种计算机操作,逐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3.利用图文影像结合方式进行混合式学习的实践。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作业,例如Flash和幻灯片的制作等,学生可以通过亲手制作的图文影像来发现和总结自身的不足,使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逐步提高,也加深了理论知识的巩固学习。

篇7

(1)采用自动创建报表的方式,以学生表为数据源创建纵栏式报表.

(2)利用报表向导,以学生表为数据源创建表格式报表,并且要求以专业为分组依据进行分组.

(3)以学生表为数据源,以柱形图显示出男女生人数的比例情况.

(4)以学生表为数据源,制作条形码标签,其中学号以标签形式打印显示.

(5)在设计视图中,以学生表为数据源,创建表格式报表.通过这些问题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五种创建报表的方法,并且学生可以认识报表的种类,如何采用合适的创建报表的方法创建不同种类的报表.在问题2中,通过分组,可以完整的认识报表的组成,创建好报表之后直接进入报表的打印视图,而要修改报表的话需要在设计视图中完成,这样学生也就掌握了报表的视图的用处.在这个环节中,如果教师在前一节课的结束时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外进行学习的话,效果就更好,可以节约课程的时间,课程开始时直接进入第二个环节,大大提高课堂的利用率.

1.2学生回答

在此环节中,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者进行回答问题,在找学生进行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提前对学生有所了解,哪些学生基础好,哪些学生比较差,根据题目的难度,分别找相应的学生回答,这样通过学生的做题情况,可以了解大部分学生的掌握程度.然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做题熟练程度和学生做题的操作过程,在哪一步越到问题,是否能解决,或者出现错误的时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样在下一个环节中就可以进行分析讲解,并且根据学生的错误进行引导.

1.3教师讲解

在教师讲解这一环节,要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来重点讲解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犯什么样的错误,怎么样避免这样的错误,如何进行修改.另外根据不同程度学生的掌握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要做到统筹兼顾,不仅让大部分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让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可以达到自己分析解决问题或者是自己能够提出问题的程度.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要达到对基本知识的掌握.

2效果分析

通过本学期对access课程的教学方法改变之后,发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加强了合作关系.在最后的考核中,直接给学生一个实际的问题,例如医院病床管理系统的开发.从需求分析,实体之间的关系,数据表的建立,需要的查询,建立窗体,打印报表等,所有问题的解决均有学生自己完成,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问题,进行分析,彼此之间进行讨论,验证,把自己同时作为客户和开发者来考虑.

篇8

2.基于网络合作学习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过程

2.1教学准备阶段基于网络合作学习而进行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必须经过事前的准备阶段,为学习的过程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一阶段的准备情况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学习效果。在准备阶段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合理的划分小组。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将学生分为不同规模的小组,并对小组内的成员进行角色的分配,激发小组成员的责任意识;第二,确定明确的目标。一个明确的目标是网络学习小组成员努力的方向,将小组内的成员凝聚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进。第三,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骨干成员。骨干成员必定是对计算机相当熟悉,能够灵活使用各类学习工具的成员,培养骨干成员就是为小组内的其他成员确立学习的榜样,激励其他成员更加努力的进行学习,并且骨干成员能够对小组内的企业成员进行帮助,双方共同进步。

2.2教学实施阶段教学实施阶段是网络合作学习最主要的阶段,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过程。只有教学实施阶段的各项工作都做到位,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进行学习方案的实施。小组成员按照教师事先的学习目标利用固定的通讯工具以及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小组骨干成员要伸出援助之手,热心帮助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共同进步。其次在网络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实施双向监督。既包括教师自上而下对学生进行监督,也包括学生自下而上对教师进行监督。最后是进行学习成果的。对于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而形成的成果,在全体成员同意的前提下进行。

2.3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与存档学习目标完成之后,小组内部成员之间进行自评,对本次学习任务完成的过程进行反思。反思之后由小组代表进行总结并,再由教师进行最后的综合评价。在此过程中发挥网络平台及时、公正、客观的优势,提升评价与反思的效果。如果没有评价与反思的过程,那么网络合作学习极有可能流于形式,甚至是半途而废。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评价与反思的过程。然后,对反思的结果进行整理存档并逐级上交,这既是对小组成员的评价,也是对教师指导工作的鉴定与考核。

2.4教学延伸阶段基于网络合作学习的计算机专业教学课程到此并没有结束,教师还需要根据每个小组的实际情况布置课后作业。这份课后作业既要包括对本次学习进行巩固的部分,也要包括对下一个学习任务进行预习的内容,还要对兴趣性、拓展性的内容进行综合学习。虽说教学延伸阶段也就是课外作业完成阶段,是在课堂外进行学习的阶段,但是对其的监控与管理决不可擅自放松。

篇9

1.2强调教师在分组协作式学习中的地位

分组协作式学习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对计算机知识进行创新,改变以往的计算机教学大纲,在对分组协作式学习教学方法的了解基础上,做出合理的适合分组协作式学习教学方法的方案。例如,在对《信息技术》中计算机组成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该部分的教学目标,对分组协作式学习的学习任务进行科学的订立,全面把握任务的难易程度,并且将计算机外装硬件给学生看,每个小组之间进行传阅,让每个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计算机的组成,理解计算机中的CPU(中央处理器)、RAM(随机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的区别和含义以及作用。教师要把握好分组协作式学习的操作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自主能动性;同时,教师要明确自己在分组协作式学习中的作用,不能认为学生既然能够在分组中学习,就可以放松自己的教学安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2]。

1.3加强教学内容的展开,设置相应的任务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也很高,但是以往的教学,都是在理论上进行探讨,忽略了计算机的实践性,所以,教师一定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更加能把握知识点,并运用到实际当中去。例如,在讲解“word”内容时,其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word的操作技巧和排版规则,这些内容相对枯燥无味,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在学习过程中无法集中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分组协作式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实践活动,针对word的操作技巧和排版规则进行实践,要求每组学生根据相关内容进行海报设计,而且,小组进行设计的话,如果遇到操作问题,小组之间可以进行讨论,也可以请教老师,通过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这样更能够把握“word”的操作技巧,最后教师再进行相应的点评和讲解,对每组学生做出的设计作出评价,并指出一些实践当中学生常见的问题,达到预期的效果。

篇10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对于设计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新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工业设计的关系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刻。一方面,计算机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工业设计的技术手段,改变了工业设计的程序与方法。与此相适应,设计师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另一方面,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开辟了工业设计的崭新领域,先进的技术必须与优秀的设计结合起来,才能使技术人性化,真正服务于人类。由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出现,设计创作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设计运作方式受到了挑战,计算机辅助设计对于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学习计算机绘图就成了当今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wWw.133229.COm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学习中面临的问题

当前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种类越来越繁多,版本不断地更新,对应的命令也越来越丰富,功能也有智能化的趋势,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但对于初学者,面对繁多的命令,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还是一项繁重的任务。因此,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学习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快速入门之后能够应用软件进行设计创作。一方面,很多时候我们看到软件的学习是为了软件而学软件。而软件毕竟只是一种手段或者工具,软件应该是为设计服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辅助”二字也是这样而来。对于学设计的人来说,软件的学习应该跟设计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软件的特色,使得学习每个命令都能够知道其实际的用途;另一方面,软件的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有些教材或者在以往的教学过程当中往往都是偏重于步骤和结果,而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往往都没有明确交代。学员大都会“按部就班”地做,以至于有些学员学完以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终结果是学了容易忘,而且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当面对其他的任务时,就不知道该用什么命令来完成。所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相当重要的,除了要教会他们用一些命令,同时也要知道应用这些命令的原理。这里的主观能动性指的是学生掌握了书中的知识以后,结合自己的设计理解,应用其进行再创作。因此,学习软件也应该有主动探索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克服上面两点呢?“临摹”是有效的方法,它既能够跟设计结合起来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临摹方法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应用

临摹的原意前面已经提过,这里讨论更多的意思是在于“模仿”。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效果图表现的不同要求,笔者把临摹的方法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个是二维平面;另一个是三维立体。

首先是二维平面。对于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辅助设计主要就是应用平面设计软件绘制二维效果图。经典的设计软件如photoshop、illustrator以及coreldraw。那么怎样体现软件的设计功用和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呢?以工业设计专业的二维效果图为例,我们要求学生每人绘制一组产品效果图,二维效果图就是以工程制图原理为依托,包括主视图、顶视图、侧视图、底视图、后视图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视图,但要求是必须在三个方向视图以上。我们找来了产品的图片,让学生去临摹。这些产品的图片可以是真实产品的照片,也可以是成功产品效果图的案例。临摹可以分两个层次:一是提供的图片是完全符合工程制图分布规则的平面视图,如图1;二是产品的透视立体图,如图2。当然也可以是可触摸的真实产品。虽然提供的是两种图片,但最终绘制的都是平面效果图。第一种情况是完全按照提供图片进行临摹绘制,第二种情况则是需要自己去分析,然后按照平行投影的原则把它画成平面效果图。很明显,第一种情况要比第二种情况简单一些,也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进阶。第一种情况我们临摹的是产品的造型、材质、细节和光影效果。第二种情况在第一种情况的基础上更需要自己去观察、分析和归纳。从临摹当中我们可以学到以下的知识:第一,平面效果图的表现技法,这些技法最主要的就是光影效果的表达。通过提供的图片进行临摹,我们可以知道高光和暗部怎么处理,材质的质感怎么表现,等等。第二,通过临摹优秀的产品,我们在刻画产品造型的过程当中了解到别人的设计优秀在哪里,细节是怎么处理的。其实临摹的过程也是产品赏析的过程,但临摹要比单纯的赏析深刻得多,临摹能够使产品的每个细节都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当中。如果学生能够不断地临摹,那么他们的设计水平是可以不断提升的。也许临摹会影响到学生的创新能力,会限制思维的扩展,容易使学生形成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解决的办法就是要求学生在临摹的同时可以夹杂一些自己的创意元素,类似一种改良设计,改变产品的局部和细节。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对学生进行设计创作的一种引导,从一个比较基本的层面培养了学生的造型能力。这里也要提到一点,在一些非重点高等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相对较弱,引导的教育比拓展的教育显得更加重要。有时候我们要求学生进行创新设计,他们往往不知所措,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不知道怎样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那么从临摹优秀的产品设计当中,学生就能够慢慢积累出设计的经验,为以后的设计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是三维立体。三维设计软件常见的有rhino和3dmax。不论哪个软件,最终都是要把三维的模型转化成二维的效果图。三维绘图临摹的也是优秀产品,并且在制作效果图中模仿优秀的商业摄影效果,参考它们的灯光和构图。实际上,三维辅助设计就是在一个虚拟的环境里进行设计,所以建立一个良好的虚拟摄影环境对于效果图的制作是非常重要的。在临摹过程当中,尽量把产品的每个细节都表现出来。第一,模型的构建虽然是临摹现成的产品,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讲究的探索过程。例如产品的尺寸比例关系、曲面的弧度变化、倒角的大小等,都需要自己在软件中来控制和把握。而且模型的构建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讲究的技术活。第二,模型构建完毕,需要赋予材质和灯光,这个时候就要仔细分析一些商业摄影当中的灯光表现方法,例如灯光的位置、反光板的应用、整体构图等。所有以上这些操作都应该是脱离书本的,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命令和对产品的理解完成任务。学生在临摹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软件各个命令的印象,又学会了如何去表现产品的细节。

总结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软件都是非常强大的,功能并非是单一地为哪个专业服务的。而我们在学软件的时候应该有这样一个原则:结合专业实际,实用至上。也许我们并不能把软件的所有命令都学会、学精,但关键是我们能够学会那些跟我们专业有关的大部分功能,然后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求拓展。临摹不是简单地拷贝,也不需要做到精确地复制。这里讨论的临摹方法是有所创造的,是需要探索的,所以也不需要担心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通过临摹的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知识的精髓。临摹更是一种引导的学习方法。既然设计可以从模仿开始,那么学设计也可以从临摹开始。

篇11

一、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网络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网络管理、组建、维护等工作。在正式上课之前,应对网络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网络的发展概况、在网络应用中常出现的问题等进行详细分析,制订出切合实际的教学大纲。在全面了解学生所具有的基础知识状况的前提下,根据教学大纲制订好教学计划。在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将该课程中学生不易接受的内容转换成学生易接受的,并且侧重于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内容。

(1)网络基础类实训。这类实训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网络组建实施的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实训熟悉网络工程的实施流程和方案设计方法,完成小型家庭办公网络的构建。这方面的主要实训有:双绞线制作(直通线和交叉线)、ADSL拨号上网、多台PC通过宽带路由器共享上网、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实训、交换机的级联和链路聚合配置、使用交换机划分VLAN、路由器的基本配置等。通过这些实训,使学生基本掌握了构建小型家庭办公网络及网络综合布线等基本网络技能。

(2)网络管理类实训。这类实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网络管理能力,以应付在工作中会出现的问题。这方面的实训主要有:使用抓包工具软件分析网络数据、交换机的端口镜像、端口和MAC地址的绑定、VPN(虚拟专用网)配置、IP地址的规划、基于802.1x的AAA服务配置、网络带宽的监控维护等。通过这些实训,使学生基本掌握网络设备管理、网络故障、性能管理、网络认证、计费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3)网络综合类实训。这类实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网络综合应用能力,满足大中型企业网络工作的需求。这方面的实训主要有:生成树协议的启用、三层交换机的VLAN互通、ACL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路由器动态路由RIP配置、路由器动态路由OSPF配置、通过单臂路由实现VLAN间互访等,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掌握较为深入的网络技术,胜任更为复杂的大中型企业网络管理工作。

(4)网络安全类实训。这类实训的目标是为了在网络安全监控方面培养学生防范网络入侵、网络攻击的技能,能够应付一定的网络入侵和攻击,掌握相关网络安全设备的配置方法。实训内容主要包括:防火墙的透明模式配置、防火墙的NET配置、上网行为策略认证配置、网络监听、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等。通过此类实训,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网络安全相关技能。

三、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方法。

如何让学生对学习网络实践课感兴趣并能喜欢网络课程,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我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分组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提问教学法、示范教学法、通过网络学习网络等,主要是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贯穿整个教学,多种教学方法互补。以教学方法为项目教学法,项目是学会使用互联网为例进行说明。实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特别是对应相关职业的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实训项目教学更是突出了这一点,最关键的是实训教学主要培养学生面对具体问题独立分析、解决的能力。因此在实训中,要加强对学生排除故障能力的培养。在实训中故意设置故障,让实训小组自行进行解决,老师在旁只给出提示,不给具体原因。

结语: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很快,要做好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紧贴网络实际情况,从真实的网络应用入手讲解网络的组建、应用、管理和维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应注重讲解内容的实用性,要在整个教学中真正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基本”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教学,才能游刃有余地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感到学这门课程是非常有用的,让学生产生兴趣,并能在工作时很快投入到自己的角色中去。[论文格式]

篇12

一、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网络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网络管理、组建、维护等工作。在正式上课之前,应对网络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网络的发展概况、在网络应用中常出现的问题等进行详细分析,制订出切合实际的教学大纲。在全面了解学生所具有的基础知识状况的前提下,根据教学大纲制订好教学计划。在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将该课程中学生不易接受的内容转换成学生易接受的,并且侧重于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内容。

(1)网络基础类实训。这类实训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网络组建实施的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实训熟悉网络工程的实施流程和方案设计方法,完成小型家庭办公网络的构建。这方面的主要实训有:双绞线制作(直通线和交叉线)、ADSL拨号上网、多台PC通过宽带路由器共享上网、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实训、交换机的级联和链路聚合配置、使用交换机划分VLAN、路由器的基本配置等。通过这些实训,使学生基本掌握了构建小型家庭办公网络及网络综合布线等基本网络技能。

(2)网络管理类实训。这类实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网络管理能力,以应付在工作中会出现的问题。这方面的实训主要有:使用抓包工具软件分析网络数据、交换机的端口镜像、端口和MAC地址的绑定、VPN(虚拟专用网)配置、IP地址的规划、基于802.1x的AAA服务配置、网络带宽的监控维护等。通过这些实训,使学生基本掌握网络设备管理、网络故障、性能管理、网络认证、计费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3)网络综合类实训。这类实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网络综合应用能力,满足大中型企业网络工作的需求。这方面的实训主要有:生成树协议的启用、三层交换机的VLAN互通、ACL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路由器动态路由RIP配置、路由器动态路由OSPF配置、通过单臂路由实现VLAN间互访等,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掌握较为深入的网络技术,胜任更为复杂的大中型企业网络管理工作。

(4)网络安全类实训。这类实训的目标是为了在网络安全监控方面培养学生防范网络入侵、网络攻击的技能,能够应付一定的网络入侵和攻击,掌握相关网络安全设备的配置方法。实训内容主要包括:防火墙的透明模式配置、防火墙的NET配置、上网行为策略认证配置、网络监听、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等。通过此类实训,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网络安全相关技能。

三、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方法。

如何让学生对学习网络实践课感兴趣并能喜欢网络课程,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我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分组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提问教学法、示范教学法、通过网络学习网络等,主要是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贯穿整个教学,多种教学方法互补。以教学方法为项目教学法,项目是学会使用互联网为例进行说明。实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特别是对应相关职业的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实训项目教学更是突出了这一点,最关键的是实训教学主要培养学生面对具体问题独立分析、解决的能力。因此在实训中,要加强对学生排除故障能力的培养。在实训中故意设置故障,让实训小组自行进行解决,老师在旁只给出提示,不给具体原因。

结语: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很快,要做好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紧贴网络实际情况,从真实的网络应用入手讲解网络的组建、应用、管理和维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应注重讲解内容的实用性,要在整个教学中真正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基本”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教学,才能游刃有余地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感到学这门课程是非常有用的,让学生产生兴趣,并能在工作时很快投入到自己的角色中去。[论文格式]

篇13

教育部高度重视中职学校教材建设,对中职学校和广大教师寄予厚望,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2000.3.21)中提出:“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编写反映自身教学特色的补充教材和讲义等”。因此,编写、选择和补充适合中职学生口味的“教材套餐”,既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合力,精耕细作,精心打造,同时也是中职学校和全体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实验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生源质量较以往下滑教育学论文,出现了实验教材偏难,与学生实际接受能力脱钩现象。以往的中职生录取是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之间的分数段,而今是在普通高中分数段以下,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生源质量下滑,而教材内容和形式变化少,超出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果不佳。特别是近年来,这一问题不但没有改变,甚至更加突出。

二是实验教材和理论教材的风格接近,忽视了实验教学的特点,难以实现实验教材的创新。课程总框架上理论课重而实践课轻,而且专业课也是重专业理论而轻技能训练;授课模式上仿效理论教学,实践课无法形成体系。造成实验课成了理论课的附属。

三是实验教材建设未与市场需要接轨,与用人单位需求往往有很大的差距,实验教材建设没有邀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对市场了解不多不深,出现了编写实验教材所选素材的“信息孤岛”现象。

四是实验教材的更新速度慢,与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速度相比存在滞后的现象。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而实验教材的更新速度相对较慢,导致实验教学教材和实验教学环境不一致的情况,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2.中职计算机专业实验教材建设若干问题探讨

中职生的实验教学,要求我们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教育学论文,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应在实验教学中,选择好的实验教材,不断完善教案、讲义,进行模块化整合,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一本满足专业要求、学生爱不释手的实验教材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的前提和基础。

1)建立“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并配套相适应的三类实验教材

由于计算机专业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我们在理论教学的同时,特别注重加强实验教学,以培养具备一定基本理论素养和基本技术技能的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选择或编写三类教材,即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版本级别的实验教材来满足三个层次学生的实验教学,即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开发性实验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学生按不同层次分组,使用不同教材,自主学习,并分别接受教师指导与训练,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分类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实现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

2)组织编写创新型计算机专业实验教材,构建和完善适合中职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

创新型计算机专业实验教材的编写从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出发教育学论文,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与改革创新。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的内容,以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提高。总体来讲就是打破“三种思维定式”和做好“三个结合”。打破“三种思维定式”其实是先洗脑。具体来讲:一是打破高教系列和中职系列实验教材一体化混编模式;二是打破将理论教材的编写模式应用于实验教材编写模式之中;三是打破单一实验教材版本,不分层次。做好“三个结合”就是要与时俱进。具体来讲:一是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验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相互渗透,互相促进;二是要将实验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实现与企业对接,与社会融合;三是要将实验内容与计算机软硬件更新结合起来,实现实验内容与实验环境同步。创新型计算机专业实验教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团队,有科研院所参与,有企事业精英加盟,通力合作,把中职计算机专业实验教材编写好,既要有内容丰富和适合实验教学的纸质教材,也要有各种风格的视频和音频教材,同时辅之以虚拟实验室,为中职学生奉献教材精品和提供访问友好的虚拟实验室平台,促进中职教育又好又快良性发展。

如何构建和完善适合中职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我们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如北大青鸟从教材到教学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洪恩集团计算机教学软件使很多人学会了计算机的操作等等,我认为构建和完善适合中职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首先要从实验课程教学质量标准评价体系建设和实验课程教学监督评价体系建设入手,建立和规范对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全面监控和全程监控反馈机制教育学论文,同时加大过程考核力度,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对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关键作用;其次就是引进、学习一些知名教育集团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加以消化吸收,构建适合本地学生的实验教学体系;最后就是加强职业教育校际间的交流,联合编写教材或讲义,通过实验教学研讨会、教师教学比武和学生技能竞赛等活动来不断完善和丰富本地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

3.结束语

总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材建设一定要以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以培养具备一定基本理论素养和基本技术技能的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不抛弃,不放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在职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