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济申请书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救济申请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救济申请书

篇1

文章摘要:我的生活非常贫困,日常开支基本上靠亲戚战友资助,用来维持缓解病痛的医药费都没有着落,哪还有钱动手术!为此,特向贵局申请疾病困难救助,恳请领导酌情批准为盼!申请人:通山县洪港镇沙店村七组 王有山20xx年12月28日[疾病困难救助申请…… 尊敬的县民政局领导:

我是通山县洪港镇沙店村七组村民,男,现年59岁,1976年元月应征入伍.所在部队为广东省仁化县00274部队,历任五连战士、班长.从事钻探、开采核铀工作.当时,生产很落后,没有机械设备,没有防护措施.采出的矿石只能用手搬上矿车,再推出一千多米隧道外的矿堆.洞内又闷又热,汗得全身没有一根干纱.每天工作八小时,除星期天外天天上班.全团九个连队,唯独我所在的五连是打隧道条件最苦的.所有作业,全是手工操作,从来没有用过机械设备.本人服役4年,一直从事开采核铀矿工作,因受核辐射影响严重,退伍后疾病缠身,且疾病经常复发(现经武汉同济医院确诊,颈椎曲度变直骨质增生,腰椎盘突出2―6节骨髓严重疾病缺血改变,椎间变性兼有真空症状),身体长年浮肿,长期靠吃止痛药来缓解病痛,药费每月达1200多元开支,医师建议必须动手术.现在,我的生活非常贫困,日常开支基本上靠亲戚战友资助,用来维持缓解病痛的医药费都没有着落,哪还有钱动手术!为此,特向贵局申请疾病困难救助,恳请领导酌情批准为盼!

申请人:通山县洪港镇沙店村七组 王有山

20xx年12月28日

[疾病困难救助申请书范文]

篇2

引言

随着运行周期加长以及高浓度含盐海水的冲刷,海水反渗透膜表面会逐渐结垢、污堵,此时膜端压差升高、产水流量下降、产水含盐量逐渐升高。为了反渗透系统安全运行和恢复反渗透膜脱盐性能,需要进行清洗。最大限度地恢复被污染膜的性能,使反渗透系统能持久、安全、稳定、经济地运行。

一、反渗透工作原理

在渗透过程中,盐水一侧液面升高会形成压差,这个压差能有效抑止淡水像盐溶液渗透。最终,当浓水侧液面高出淡水水面一定距离后,其渗透倾向可以通过其产生的压力抵消时,就能有效抑制浓水侧液面上升。在此条件下,通过半透膜进入浓溶液的水的量基本相当于由此离开的浓溶液的水量,这就维持了一个平衡的状态,盐水和淡水之间的液面差H就是二者的渗透压差。若将淡水改换成纯水,这个渗透压差就相当于盐水的渗透压。

由此可见,只需在浓水侧外施加一个高于渗透压的压力就可以阻止纯水向盐水渗透,从而使盐水向纯水反向渗透。

二、反渗透膜污染原因分析

(一)反渗透运行参数变化状况

污染性质和污染速度取决于各种因素,如给水水质和系统回收率。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污染是渐进发展的,如不尽早控制,污染将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损坏膜元件,同时反渗透系统产水量逐渐达不到额定产水量。为保证锅炉正常运行,必须尽可能提高额定出力运行,一段进水压力不断提高。通过查阅化水车间RO运行记录,可了解主要运行参数变化情况。

(二)反渗透污染物分析

1.无机盐垢的确定

原水中含有的溶质决定成盐的种类。通过了解原水中各类结垢性离子质量浓度,就能确定DE系统二段结垢的主要成分。取水源水水样进行水质分析,数据见表1.

表1水源水质分析数据mg/L

按照回收率75%计算,表1中的各种离子均4倍浓缩后,通过浓差极化作用会导致碳酸盐垢及硫酸盐垢生成。因此,确定RO系统污染物主要以碳酸盐垢及少部分硫酸盐垢为主。

2.有机物及微生物的确定

取10L原水,在30psi(206.8kPa)的给水压力下,置于微孔滤膜(精度0.45μm)的测量装置上过滤到不出水为止,测定反渗透进水污染指数(SDI)。取下滤膜,进行灼烧减量试验。550℃灼烧减量所占比例为93.12%;750℃干燥至恒重后,剩余无机盐所占比例为6.88%。因此,可以认为微孔滤膜上截留物以有机物和微生物为主。

三、反渗透膜清洗

(一)清洗条件

反渗透系统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标准化的产水流量和系统脱盐率会因污染出现分别下降或同时恶化。其根本原因为反渗透元件内的膜元件受到污染。污染来源包括:无机盐垢、微生物、胶体颗粒和不溶性的有机物质。这些污染物因设备运行而沉积在膜表面,导致设备运作环境下降。当下列情况出现时,需要进行化学清洗膜元件:

1.标准产水量降低10%以上;2.进水和浓水之间的标准化压差上升15%以上;3.标准化透盐率增加5%以上。以上的标准(基准)比较条件取自系统经过最初48小时运行的标准性能。

(二)清洗方式

反渗透系统的清洗方式通常分为在线清洗和离线清洗。

在线清洗方法主要用于对反渗透系统进行常规的保养和维护,适用于污染较轻的情况。在线清洗操作方便,经济合理,只需将清洗药品运至生产现场,利用反渗透系统本身即可实现对膜元件的清洗。但是,在线清洗受到运行设备条件的制约,清洗效果不够彻底。

离线清洗方法是将反渗透膜元件从运行系统中拆下,使用专用的清洗设备进行清洗。当反渗透膜污染严重时需要进行离线清洗,离线清洗可根据污染物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清洗药剂,并可以反复、交替进行清洗,其清洗效果要好于在线清洗。但是,膜元件的拆装比较繁琐,并且周期长。

(三)清洗方法

1.物理清洗

经常使用的物理清洗方法有低压高流速清洗,反压清洗以及这两种清洗方法联合使用。低压高流速的清洗方法是指在较低的操作压力下尽可能加大膜面的流速。这种方法不但能降低溶质分子在膜面停留的机率,而且能减轻料液与膜面之间的浓差极化。反压清洗是指通过在膜的透过液一侧加压,致使透过液反向透过膜的一种清洗方法。这种方法既可以冲掉堵塞在膜孔内的污染物,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冲洗掉料液侧膜表面的附着物。

2.生物清洗

生物清洗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使用具有生物活性的清洗剂;另一种是将生物剂通过特殊的方法固定在膜上,使膜具有抗污染的能力。生物剂大部分选用酶制剂。酶制剂能够切断蛋白质的肽链,还可快速溶解短的蛋白质片段,因此酶制剂对脱除污染物中含有蛋白质的混合膜非常有效。

3.化学清洗

当膜运行较长时间后,污染物在反渗透膜表面大量沉积;此时,物理冲洗很难恢复膜性能,则需要采用化学清洗操作。化学清洗是使用相应的化学药剂,改变污染物的组成或属性,使其排出膜元件,从而恢复膜元件的性能。化学清洗过程:

1.用泵将干净、无游离氯的反渗透产品水(或相应水源)从清洗水箱打入压力容器中并排放几分钟;或用反渗透冲洗水泵对反渗透系统进行低压冲洗3―5min。

2.在反渗透清洗水箱中配制指定的清洗溶液。配制用水必须是去除硬度、不含过渡金属和余氯的反渗透产品水或去离子水,清洗液的温度和pH应调到所要求的值。

3.将清洗液在压力容器中循环清洗一定时间(30―60min)、在初始阶段,清洗液返回至反渗透清洗水箱之前,应将最初的回流液排放掉,以免系统内滞留的水稀释清洗溶液。在化学药剂与反渗透装置接触后,装置内的污染物在化学反应的作用下会被大量冲出,为了避免污染清洗液,这些清洗液也应该被排放掉,直至清洗液颜色转淡再进入循环清洗。

4.停反渗透清洗水泵,让膜元件完全浸泡在清洗液中。为了维持浸泡温度,也可采用很低的循环流量。另外,也可根据需要交替采用循环清洗和浸泡程序。浸泡时间可根据制造商的建议选择1―8h。在整个清洗过程中要谨慎地保持合适的温度和pH。

5.清洗完成以后,排净清洗水箱并进行膜组系统冲洗,然后向清洗水箱中充满干净的产品水以备下一步冲洗;该过程需时5―15min。

6.在冲洗反渗透系统后,在产品水排放阀打开状态下运行反渗透系统,直到产品水清洁、无泡沫或无清洗剂;该过程通常需15―30min。

四、研究进展

目前,文献和专利相继报道了一些比较新的清洗方法,包括研制出新型的清洗剂组合物配方以及发明出一些新型的清洗装置。经验证,清洗效果都非常好。主要的成就有:姚克明等人研究了一种反渗透化学清洗方法,包括酸洗――碱性粗洗――碱性精洗――杀菌清洗4个环节。王亭等人发明了一种清洗剂组合物和反渗透膜的清洗方法。以及韩培和毛林发明了一种离线式清洗反渗透膜装置。该装置包含清洗溶液箱、冲洗水箱、清洗水泵、高压泵、反渗透装置和膜处理装置。连接方式为清洗溶液箱与冲洗水箱相互连接,且清洗溶液箱与清洗水泵的一端连接,清洗水泵的另一端与保安过滤器的一端连接,保安过滤器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膜处理装置连接,且管道上连接有高压泵。这种清洗装置的优点为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适应范围广、功能齐全;无需在列清洗,从而避免因药剂原因而造成的膜再次污染。

结束语

反渗透膜的清洗是反渗透系统运行维护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清洗效果直接影响反渗透膜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科学优化清洗手段,监督调整反渗透预处理,可有效实现膜系统的安全、稳定及经济运行。

参考文献:

[1]梁睿荣,颜幼平,姚兴.微滤-反渗透工艺深度处理造纸废水及效果分析[J].环境工程,2014,06:33-37.

篇3

(1)储层颗粒细小,胶结物含盆高,孔喉细微。通过超低渗透和特超低渗透储层数据的对比分析:一是超低渗透储层颗粒更加细小,以细砂岩为主,细沙组分平均比特地渗透储层高13%左右,颗粒中值只有特地渗透储层的84%左右;二是胶结物含量高,超低渗透储层胶结物含量比特地渗透储层高出2%;三是面孔率低,孔喉细微,超低渗透储层面孔率仅为特低渗透储层的57%,中值压力是特低渗透储层的3倍。超低渗透储层与特低渗透储层相比,空隙差别不大,但孔喉半径分布差异较大,超低渗透储层以微细喉道为主,喉道半径小于1.0um。(2)储层物性较差,非达西渗流和压力敏感特征明显。超低渗透油藏储层渗透率一般小于1.0mD,非达西渗流特征明显,压敏效应强,随渗透率的降低,启动压力梯度和压力敏感系数快速上升。(3)储层胶结物成份主要以酸敏矿物(主要是绿泥石,方解石)为主,水敏矿物较少,宜于注水开发。(4)埋藏始终,原油粘度低,流动性好。长庆超低渗透油藏一般埋深1300~2500米,原油性质较好,粘度低,凝固点低,易于流动。(5)开发初期递减大,但后期稳定时间长。好滴渗透油藏开发初期递减大,第一年递减10%~15%,第二年后递减仅为5%~8%,具有较长的稳定期。

二、超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

1.超低渗透储层分类评价标准。长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储量潜力巨大。目前探明、控制、预测三级地质储量6.07×108t,潜在地质储量9.5×108t,预计最终可探明储量15×108t以上。开展超低渗透储层分类评价研究,对于筛选有利建产目标区,推动该类储量的有效动用与开发将会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1)分类原则:普适性、定量性、可获取性、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分类方案与经典方案接轨,在超低渗储层范围内细化分类。(2)分类参数选择:从超低渗透储层的基本特征出发,重点考虑了三个层面的问题,共筛选出了四个基本参数:第一层面,重点揭示储层的有效储集空间――流动孔隙度;第二层面,重点反映储层的有效渗流通道――主流喉道半径;第三层面,重点反映储层的渗流能力――可动流体饱和度、启动压力梯度。

2.四项关键技术。(1)产能快速预测技术。为了尽快落实油层与单井产量,以已投产油井资料为基础,筛选对产量影响敏感的电性参数,建立了产能预测模型,结合三元分析方法,编制产能预测图版,形成了超低渗透油藏开发的快速产能预测评价技术。应用产能快速预测图版开展随钻分析研究,实现了超前预测,及时调整,有效提高了钻井成功率,加快了产建速度。(2)井网优化技术。井网优化技术伴随着安塞、靖安、合水、姬源等特低渗透油藏的大规模开发,形成了与裂缝发育程度相匹配的正方形反九点、菱形反九点、矩形三种开发井网形式,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目前超低渗透油藏开发主要应用成熟的菱形反九点井网,并试验了变矩形和变菱形井网。(3)超前注水技术0.3mD类储层攻关注水开发技术政策开展了两种现场试验:2004年6月,以快速建立有效压力驱替系统为目的,主要采用以五点井网、小井距、高强度、长周期超前注水为主的注水开发技术。2006年9月以提高水驱波及系数、减缓油井含水上升速度为目的,主要采用以五点井网、小井距、小水量、短周期超前注水为主的注水开发技术。(4)压力系统优化技术。根据启动压力和稳产的求,降低流压有利于提高单井产量,但流压降低,原脱气严重,原油粘度增加,加上压力敏感的影响,对高单井产量不利,因此,流压存在合理值。可根据考启动压力梯度和压力敏感的IPR曲线,结合经验方油藏工程(泵效)、数值模拟等方法确定合理流压。

3.超低渗透油藏开发的认识。(1)超低渗透油藏开发难度大、难点多,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创造新思路、新认识、新技术,才能经济有效地投人开发。(2)要深化油藏研究,加深油藏认识,科学储量计算,适度超前注水,把准单井产量,降低开发成本,努力提高采收率。(3)要坚持科技创新,不断探索与创新超低渗透油藏特点相适应的配套开发技术。

参考文献

[1]杨秋莲,李爱琴等.超低渗透储层分类方法探讨[J].岩性油气藏.2007(4):51~54

篇4

0 引言

反渗透膜法水处理工艺是目前公认为水除盐最有效的技术之一。但是由于反渗透膜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被无机盐垢、胶体、微生物、金属氧化物等污染。这些物质沉积在膜表面上,将会引起反渗透装置出力下降或脱盐力下降。因此为了恢复良好的透水和除盐性能,需要对膜进行化学清洗。通过离线清洗技术,可基本恢复滤元通量,显著降低过滤器进、出口压差,延长滤元的使用寿命,对提高反渗透系统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反渗透系统流程与运行情况

根据电厂锅炉生产工艺中对进水水质的控制要求,设计反渗透系统运行流程为:机组循环水排水或水库水(深井水)生水池生水泵机械搅拌澄清池无阀滤池清水箱清水泵PCF过滤器超滤组件超滤水箱超滤出水输送泵反渗透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反渗透组件淡水箱淡水泵二级除盐系统。从反渗透系统工艺流程来看,反渗透膜的进水虽然经过了复杂的前置系统处理,但是仍有较多的杂质,比如少量的悬浮物、胶体、微生物和各种金属氧化物等,这些物质如果沉积在膜表面,膜表面流体中溶质(截留物质)浓度不断增加,逐渐高于主体流体的浓度,产生浓差极化现象,致使浓度边界层的过滤阻力增加,就会堵塞膜的透水通道,膜通量下降,从而大大降低系统出力。

2 膜污染的主要原因与污染物种类

一般认为有3种情况可使膜性能下降:一是膜本身的化学变化,包括膜的水解、游离氯等的氧化以及强酸强碱的作用;二是膜本身的物理变化,包括压密、反压力作用使膜被破坏;三是膜受污染,这主要包括结垢物、微生物、胶体、悬浮物、有机物等在膜面及内部污染堵塞。这3种情况都可使膜性能下降,并造成进水压力升高、产水量下降、脱盐率下降。

膜污染常见的污染物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胶体污堵

在地下水和地表水中,总含有铁铝胶体、硅胶体、有机质胶体及预处理时加入的混凝剂、助凝剂、阻垢剂等形成的胶体,在膜表面都可能沉积这些物质,从而形成胶体污堵,降低系统产水量,脱盐率下降。

2)生物污堵

由于单一的杀菌剂不能全部杀死水中的各种细菌微生物,系统设在死角区或停用时间过长造成细菌微生物生长繁殖,粘附在膜表面形成生物粘膜,使系统运行压差升高,产水量下降,脱盐率先是略有上升,然后降低。

3)化学结垢

化水结垢往往是被浓缩盐水中过量的溶解盐沉淀而结垢。表现为原段压降升高,脱盐率下降,出力降低。

4)颗粒堵塞

由于系统投运时冲洗不彻底,保安过滤器缺陷致使泥、细砂等腐蚀碎片通过,从而导致运行压差高,使膜边上的膜片脱落堵在下一个膜的前端,造成压降升高、出力减小。

3 反渗透膜的离线清洗技术

3.1 清洗技术原理

离线清洗是单独拆出运行系统中的渗透膜,利用专业清洗装置对渗透膜进行清洗。通过物理和化学的共同作用达到清除污垢、恢复膜元件性能的目的。其系统组成包括:清洗配液罐(按清洗药剂的酸碱性分为碱性液和酸性液,罐内可以安装加热盘管)、清洗泵、过滤器、原水泵、RO泵(高压泵)、RO膜组(压力容器)、压力表、温度计、pH计、流量计、阀门、管道以及控制仪表等。离线清洗可以充分发挥清洗装置的优势,先对膜元件性能参数进行测试,然后针对污垢特点使用不同的清洗药剂反复、交替进行清洗。化学药剂的使用针对性强、除垢率高,不会对膜元件造成伤害。因此,一般对于污染较轻或初次清洗的系统适合采用在线清洗方式进行恢复。如果在线清洗很难恢复正常运行状态,再采用离线方式进行彻底清洗。

3.2 清洗条件

为了保证反渗透系统的正常运行,延长反渗透膜元件的寿命,按照反渗透的设计要求,在达到以下条件时应尽早实施清洗:

1)一运转(流量)条件下,各段的压差达到运转初期压差的1.5倍;

2)段的压差达到各个反渗透元件的规格表记载的允许值;

3)准运转条件(相同压力、温度、回收率、浓度)下的产水量减少到初期的90%。

3.3 清洗药剂

膜清洗剂的使用要求不但要将污染物从膜上去除,同时必须在去除污染物的同时要保证膜不受伤害,或最小程度的受伤害。因此,离线清洗药剂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系统的预处理工艺、进水水质、系统运行状况、系统正在使用的化学品以及膜元件的材质特性即耐受酸、碱、氧化剂、温度、外力冲击的能力等诸多因素。根据上述所述,通常污染类型虽然可以简单地划分为无机盐污染、金属氧化物污染、胶体污染、系统短路引起的颗粒污染,但是实际例子中通常需要相当的现场经验才可以准确判断污染的类型。然后,根据污染类型针对性的选择清洗剂,如TS-883是种高pH的药剂,用于去除有机物、污泥、胶体以及其它附着于膜表面的颗粒;TS-882是种低pH药剂,用于去除金属氢氧化物、碳酸钙和其它类的结垢; TS-881是种广谱的生物抑制剂,在低药量下可以快速的起到杀菌作用。同时,通常情况下各种污染都是相伴而生的,这些药剂的协同使用可以最大程度恢复膜元件性能,同时保证膜元件不受伤害。

3.4 清洗步骤

篇5

2011年12月26日,笔者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数据库(sipo.省略/zljs/)中,在“摘要”中输入“关键词=(航天or太空)and(农业or植物or种子or育种or细菌or菌株)”进行检索,经数据整理,得到与太空育种有关的中国专利申请共74件,其中发明71件,实用新型2件,外观设计1件,举例见表1。

1.太空育种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主分类号分布

从图1可以看出,太空育种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C12N(微生物或酶,17件)、A01H(新植物或获得新植物的方法,15件)、A61K(医用配制品,14件)、A01C(种植,6件)、A01G(园艺,5件)、A01K(畜牧业,3件)等领域。

2.太空育种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人地区分布

从图2可以看出,尚未检索到境外申请人,境内发明专利申请人主要集中在西安(20件)、北京(15件)、甘肃(10件)、厦门(3件)、湖南(3件)等地区。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58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航天育种技术试验基地和新品种产业化示范基地,以北京为核心示范区,以海南、甘肃、黑龙江、福建等为推广示范区的全国范围发展格局已经形成。航天工程育种正在农业、林业、微生物制造业以及细胞工程等众多产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牵引和带动作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官网,2011年9月15日)。

3.太空育种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主要职务发明专利申请人

太空育种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职务发明共有47件,占66%,分布在农业、制药、酿酒、水产等领域,这表明我国正在逐步实现航天工程育种产业链的延伸及多元化发展。

4.太空植物育种典型中国专利申请

据2011年9月7日中新网报道: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工程育种技术专家、神舟天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庞欣博士2011年9月7日对媒体说,航天工程育种技术与转基因无关,前者为自源基因,基因变化属于基因修饰范围,而后者则需要通过外源基因转入。

卫星搭载过的种子只有百分之几甚至千分之几的变异概率,育种专家要经历至少4~6年的时间,通过选择、淘汰、试种、审定,才能选育出“太空种子”。我国已利用航天育种技术先后在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棉花、花生、芝麻、番茄、青椒、苜蓿等多种作物上培育出进入省级以上区域试验的优异新品系200多个,其中“特优航2号”水稻、“航麦96”小麦、“中棉所50”棉花等85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认)定,利用航天技术培育的农作物新品种总数达到110个。

当前,我国大豆生产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一些大豆油脂加工企业宁愿选用进口大豆也不采用国产大豆,导致国产大豆新品种、新技术发展缓慢,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减少。黑龙江省铁力市双丰林业局农林科研所的刘秋香和张广学开发出“绿色大豆”新品种航天2号栽培技术,并提交了专利申请200710089908。该航天2号大豆产区比搭载前的品种原产区向北移了4个纬度,达400多千米,尤其适宜我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1~4积温带种植,为我国大豆单品种大面积推广、回收、加工提供了前提条件,为提升我国大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打下了良好基础。辽宁极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河南长葛、甘肃白银、辽宁海城试种太空大豆时,发现了优良大豆植株,提交了专利申请200710158752。令人惋惜的是,200710089908、200710158752都因视撤而失效,这表明航天大豆育种的专利工作仍需要加强。

5.太空微生物育种典型中国专利申请

在微生物诱发突变育种研究中,寻找突变率高、突变谱广的诱变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1987年以来,我国发射了多颗返地卫星和8艘宇宙飞船,每次均搭载微生物材料进行研究,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贵州茅台酒厂等单位搭载了近30种微生物材料,已经获得赤霉素产生菌,双加氧酶产生菌,纤维素酶、果胶酶、淀粉酶的产生菌,食用菌,庆大霉素生产菌,头孢菌素酰化酶基因工程菌,紫红曲霉菌和东方红一号酵母菌等高产菌株,并开发出相关的制剂产品。

太空菌株育种对实验条件要求非常严格,这可从专利申请200810017415的说明书中窥见一斑:研究人员将菌株封装,装入代号为B的包装袋中,包装袋上贴有北京市公证处封条,盖有证据保全印章。2005年8月2日,菌种被密封装入第20颗返回式卫星返回舱内。2005年8月2日15时50分该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27天运行,返回舱于2005年8月29日7时40分在四川省中部地区回收着陆,于8月29日18时30分运至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于8月29日18时41分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开舱。为使菌种安全运回西安,陕西省公安厅出动专人前往北京将搭载菌种直接押运回位于陕西杨凌的特殊太空育种中心。

由北京东方红航天生物技术公司自主研制的一种航天生物辅酶Q10终端产品航天东方红牌辅酶QIO维生素E软胶囊已成功实现民用转化,并作为保健品进入大众消费市场,该公司就此提交了专利申请200910238024。该公司还提交了专利申请200810215543,200810215542,分别要求保护“航天育种得到的红益粉,和蜂胶、吡啶甲酸铬得到的制剂”,“航天育种得到的红曲粉,和罗布麻提取物得到的降压保健品”。

6.太空育种设备典型中国专利申请

随着科技的发展,太空已逐渐为人类敞开了大门。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发明了航天搭载型水产生物太空育种舱等多项技术,提交了200820145775、200910308275、200910308269等专利申请,并自豪地宣称“为水产生物将来能够移居外星球作技术储备”。中日友好医院发明了基因工程细胞的太空搭载装置,提交了专利申请200410008829。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0研究所发明了防水透气包装袋,提交了专利申请200710044872。上海光兆植物速生技术有限公司发明了植物细胞空间搭载新方法,提交了专利申请200710041033。

太空育种的知识产权法律问题

由于空间技术发展和产品开发需要巨额费用的支出,各国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吸引民营资金参与。美国宇航局在航天飞机退役之后,计划采用商业公司投资16亿美元开发的太空运输系统,太空商业活动已逐渐渗透到太空育种等领域。笔者认为,国际上在“太空花园”中进行商业育种的行为需要专利法加以规范,这些行为应是在太空(包括航天器、月球基地、火星基地等)实施的商业育种、栽培、收获行为,不是在地球表面上实施的行为。

篇6

(二)能源审计的主要内容。

企业能源管理概况;企业的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主要用能设备运行效率监测分析;企业能源消耗指标计算分析;重点工艺能耗指标与单位产品能耗指标计算分析;产值能耗指标与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节能效果与考核指标计算分析;影响能源消耗变化因素的分析;节能技术改进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企业合理用能的建议与意见等,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企业节能规划。通过能源审计,摸清企业能源利用现状,寻找企业节能潜力,提出企业节能改造方向。

二、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的实施及共同推进

(一)清洁生产审核的实施过程。

分为筹划与组织(组织分工和宣传策划)、预评估(包括生产工艺流程调查等)、评估、备选方案产生与筛选、方案可行性分析、方案实施以及持续清洁生产等七个步骤环节,最终要形成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并通过政府主管部门的验收。

(二)能源审计的实施过程。

包括筹划与组织(组织分工和宣传策划)、数据的收集、整理、核实(包括生产工艺流程调查等)、现场检查和检测、汇总分析数据、编写审计报告、征求企业意见、召开能源审计会、企业根据审计报告制定节能规划等步骤。最终要形成能源审计报告和节能规划并通过政府主管部门的验收。

(三)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的共同推进。

现在许多企业都在按照政府要求开展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不少企业的做法是将两者分开来进行,有的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技术依托单位不同,内部主办部门也有不同,能源审计往往由节能管理部门牵头,清洁生产审核则以环保管理部门为主。国家提出“节能减排”的目标,并推出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大力倡导和推动节约能源、清洁生产的发展道路,这种思路也是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正确方向。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相同或相似的阶段,因此两者应该结合在一起统一推动。以下探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注意要点:

1.建立统一的工作机构。为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企业应该成立统一的工作机构,人员应来自技术、节能、环保、财务、检修、生产运行等各个方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设立各有侧重的负责人,日常工作机构设置可以考虑放在技术管理部门。实施过程最好以企业为主技术依托单位为辅,如企业委托第三方实施的也尽量委托具备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两方面资质的单位。

2.实施过程中的融合和侧重。在筹划与组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生产工艺流程调查和分析、数据汇总分析、清洁生产和节能计划(方案)的拟定、评价和实施、工作的持续推进等方面,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应该紧密结合在一起,互相融和、互相推进,这样可以节省企业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对于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中各有侧重的阶段,如清洁生产审核中污染物排放的计算和分析,能源审计中能耗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可以分别由专业人员具体负责完成。

3.收费方案。清洁生产审核中有关无费低费、中费和高费方案,在能源审计中也一样可以采用。

篇7

目前世界上已投产的深水油气田主要是通过水下井口回接方式进行油气开采,流花4-1油田(以下简称LH4-1)是我国第一个自主开发的采用水下模式的较深水油田,以水下系统为主体,依托周边油田原有生产设施进行开发,作业水深范围为267m至310m。油田外输海管采用的是管道终端(pipeline end termination,简写为PLET) +平管的典型深水水下模式,海管两端PLET随海管进行S型铺设,铺设完成后进行水下清管试压。海管与跨接管的连接接头均为FMC公司提供的水下接头(Connector),海管铺设及清管试压施工过程中的全部水下操作工作均由工作级水下机器人(Remote Operated Vehicle,简写为ROV)完成。

1 清管试压总体方案

清管试压的基本方案如下:清管试压主作业船(DSV)位于LH4-1端,另一条在辅助拖轮位于LH11-1端,分别打开PLET压力帽上的注水阀门注水;然后拆除LH11-1侧PLET的压力帽并安装清管接收器,将LH11-1侧作为接球端;拆除LH4-1侧的压力帽,安装清管发射器。将注水软管连接到清管发射器上,DSV上布置清管泵开始清管;通过监控清管泵压力来判断清管球是否到达了清管接收器内,清管球到达接收器后,拆除连接的软管,回收清管接收器,检查清管测量结果;清管结果合格后,开始打压稳压。

2 清管试压设备介绍

清管试压设备主要包括:清管发射器和接收器、水下连接器、清管球等。

水下清管试验使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安装在水下,各种操作需依靠ROV来完成。清管发射器有两个使用hot stab注水的阀门,4寸的阀门用于清管时注水,2寸的阀门用于试压时打压注水;另有4个用于控制清管球发射顺序的阀门,在清管时依次打开。接收器则有4个用于放水的阀门。

发射器和接收器的连接使用水下连接器,水下连接器(connector)由FMC公司配套提供的。首先将发射器和接收器与connector焊接到一起,再通过ROV进行水下连接操作与PLET连接。清管试压时使用的18寸connector,其主要操作是由ROV使用hot stab通过ROV面板进行液压控制。

本次清管试压使用4个清管球。第一个清管球为标准双向的皮圈清管球,并附带信号发射器,可以使用ROV对清管球的信号进行探测,以确定清管球的位置。第二个清管球为钢刷清管球,第三个清管球是附带磁吸装置的清管球,将第二个钢刷清管球扫落的铁削进行回收。第四个清管球为附带测量板的清管球,以便最终判定海管内径是否合格,测量球也附带信号发射器。

3 清管试压施工

3.1 清管施工流程

PLET成功安装后,DSV在LH4-1侧,辅助拖轮在LH11-1侧就位,两端同时使用ROV打开PLET上压力帽的阀门开始注水。拆除LH11-1侧PLET压力帽并安装清管接收器。拆除LH4-1侧PLET压力帽,安装清管发射器,安装后连接注水软管,开始清管。

开始清管注水时,首先打开如图1所示发射器的阀门4,打出第一个清管球;注水21m3后,打开阀门3关闭阀门4,打出第二个清管球;根据注水泵流量显示,注水21m3后,打开阀门2关闭阀门3,将第三个清管球打出;继续注水21m3,打开阀门1关闭阀门2,将最后一个清管球打出。第四个清管球打出后,由ROV使用信号接收装置,探查确认4个清管球全部打出。之后将2-5号阀门全部打开进行注水。通过对压力,流量的监控,计算出清管球预计到达接收器的时间。当注水达到计算的注水量后,再继续注入20%的总水量,确保清管球完全到达。清管结束后,ROV关闭发射器各个阀门,回收注水软管及发射器。将压力帽重新安装在PLET上。DSV到达LH4-1侧,由ROV使用信号接收器确认4个清管球全部到达接收器;并回收清管接收器到甲板,取出清管球并对测量板状况进行检查。

3.2 试压施工流程

在稳压的过程中,温度影响成为试压结果能否接收以及整体试压时间长短的关键影响因素。由于清管时是将海面以下几米的海水泵到甲板后再注入到海管内,所以在试压时海管内海水的温度要高于海底海水的温度,这时必定会发生热交换,以达到海管内外的温度平衡。根据理论计算预计280多小时的热交换之后才能完成热交换,压力稳定。

篇8

植入式电刺激技术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早期的植入式电刺激系统电路采用分立元件设计,功能简单、可靠性低。到了90年代初,电刺激系统开始采用CMOS专用集成电路以实现程控逻辑功能,但是其研制费用和风险大,硬件逻辑灵活性差,逻辑功能有限。90年代中期以来的现代植入式电刺激系统设计多采用带微处理器的专用集成电路,再和电容、晶振等分立元件一起组成系统电路[1]。目前植入式设备可以更密切的与病人身体结合,它们的整个运行寿命都将位于病人体内。

以美国为例,目前已有19万病人装有脑部或脊髓刺激器,前者用于控制帕金森氏病引起的震颤,后者用于减轻疼痛或预防尿失禁;大约有3万病人体内植入交感神经电刺激器用于治疗癫痫;还有6万病人装有植入式电子耳用以恢复听力。此外,植入式神经电刺激在治疗痉挛、痉挛性斜颈、舞蹈病、强迫症、老年痴呆症及戒毒等方面也有着诱人的前景。

2 植入式电刺激技术专利状况分析

2.1 国外分析

植入式电刺激技术专利的国际专利分类号(IPC)[2]为A61N1/36 (刺激用,例如心脏起搏器)和A61N1/39(心脏纤颤器)位置,以VEN数据库的专利数据为基础,对国外该领域的专利申请量进行分析,检索日期截止2015年12月31日。

从图1中可以看出,植入式电刺激技术的申请量在国外上下浮动不大,说明国外有关植入式电刺激的技术已逐渐趋于成熟。

2.2 国内分析

图2反映出了国内植入式电刺激技术专利申请量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知,虽然国内申请量比国外申请量少,但是呈逐年递增现象,并在近几年急剧上升,表明植入式电刺激技术逐渐成为发展热点,国内对该技术的专利保护不断重视。

2.3 重要@申请人分析

在CNABS和VEN数据库中,针对1994年以来基于植入式电刺激技术的国内外专利申请进行统计。图3和4反映了国内外排名前十的申请人的分布情况。

从图3中可以看出,国内申请人中有两位为高校,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国内在该领域的技术研究还主要集中在理论阶段,产业上的应用还相对落后,且苏州景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主要申请技术领域集中在低功耗设计、电池动态能量管理这两个植入式电刺激技术方面的传统能力管理领域,对于前沿技术领域涉及相对较少。而在图4的国外申请人统计中,麦德托尼克公司专利申请量最多,该公司的专利申请涉及植入式电刺激技术的各个领域。

从这两幅图可以看出,植入式电刺激技术方面的前沿技术绝大部分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国内在该领域的技术发展相对滞后。

3 植入式电刺激技术核心专利分析

植入式电刺激技术中最为常用的应用有植入式深部脑刺激技术、植入式耳蜗假体技术、植入式心脏刺激技术等,下面就这三种应用分别进行核心分析。

3.1 植入式深部脑刺激技术

深部脑刺激(DBS)系统通常包括两个部件:植入的脉冲生成器(IPG)和探针(电极),其中IPG是电池供电的神经刺激器,该神经刺激器通过探针(电极)向脑部发送电脉冲以干扰目标部位处的神经元活动。其典型代表案例有:CN102215906A,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度脑刺激器探针中的螺旋形导线;CN102470240A,沙皮恩斯脑部刺激控制有限公司,用于电刺激的医疗设备。

3.2 植入式耳蜗假体技术

在许多严重耳聋的人中,其耳聋的原因是感觉神经型听力损失。这种类型的个体通常可以从向接受者的听觉系统的神经细胞传送电刺激的植入式听力假体获益。耳蜗植入体一般包括植入在耳蜗中的刺激组装件,用于将电刺激信号传送至听觉神经细胞,从而绕过不存在毛细胞或有缺陷的毛细胞。其代表案例为:CN102215796A,耳蜗有限公司,植入式听力假体。

3.3 植入式心脏刺激技术

植入式心脏刺激技术的应用类型通常包括两种形式,即心脏起搏器、心脏除颤器。植入式心脏刺激系统通常包括植入式设备IMD、导线和电极。其代表案例为CN1863574A,麦德托尼克公司,具有改善的空白、定时和治疗发放方法用于期前收缩刺激起搏治疗的心脏起搏形式;CN101039717A,罗切斯特大学,无引线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4 结束语

文章分析了植入式电刺激技术申请量、国内外重要申请人和核心专利,可以得出结论植入式电刺激技术在国外发展比较早,技术较为成熟,这就要求我国需在这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逐步积累有效的专利,加入国际化的竞争中。

篇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9)05-0075--06 收稿日期:2009-01-13

Chenery和Strout(1966)提出的“双缺口”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三类资源约束,包括:(1)由于缺乏技术、熟练劳动力、企业家和其他投入互补品所产生的“技术约束”;(2)由于储蓄不足所产生的“储蓄缺口”;(3)由于商品和服务的进口增长幅度高于出口而产生的“外汇缺口”。这三类资源约束都会阻滞经济发展。经过30年积累与发展,储蓄与外汇的“双缺口”已经转变为“双剩余”格局,而“技术缺口”有放大趋势。

据海关总署统计,1970~2007年,中国的贸易条件(Terns 0f Trade-TOT)改善年份只有13个,占总年份的1/3,期间,TOT从总体上恶化了21.54%,其主要原因可归咎为:(1)中国加工贸易出口比率逾2/3和外资企业在出口中所占比重很大;(2)跨国公司从战略和技术上加强对其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控制,攫取了很大部分产业增加值和产品的附加值。而两个成因的归一还是技术问题。例如,1999以来IT产业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产业,2007年成为全球第三大IT贸易国和最大的IT产品贸易顺差国,与此相伴的却是较低的技术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说,IT产业显示了“中国制造”正受困于技术短板。

基于全球化视角的技术竞争或“技术缺口”现在越来越多地聚焦在研发投入、专利竞争或标准竞争等领域,许多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已经把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晴雨表,美国公司甚至将知识经济时代的生存法则浓缩为“或拥有专利,或被淘汰出局(patent or perish)”。但国际专利制度发展到目前为止,仍然不存在一个国家授予的“专利”可获全球各国背书。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专利合作条约)越来越具有国际影响力。通过提交一份PCT国际专利申请,申请人可以同时获得在其他签约国的发明保护。与传统专利制度相比,PCT国际专利申请的相关费用缴纳时间可推迟18个月(某些专利甚至可以更长)。在这期间,申请人可以估计和推测有关专利获得保护的可能性及专利发明的潜在的商业价值等关键信息。PCT国际专利的申请量在2007年创下历史最高的156,100个,其中最显著的增长来自东北亚地区,占了总数四分之一强(25.8%)的国际PCT申请。

一、PCT国际专利申请的趋势与结构分析

PCT国际专利申请增速惊人。自1978年缔结条约以来,PCT申请达到25万件用了18年时间,这一数字翻一番的50万件只花了4年时间,再翻一番到100万件只花了4年时间。2004年开始,WIPO开始运用电子手段处理来自全球的申请,申请方式简洁有效,而且成本很低②。截至2007年,国际PCT专利申请量达到200万件,年均增长5.60%,与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约4.5%的年平均增长率基本是一致的,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国际PCT专利申请数大幅度攀升不仅反映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同时也体现出这个国家经济的国际化程度。

从2002到2007年间PCT国际专利申请数的变动情况看,2007年,PCT国际申请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并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达156,100个专利申请,比2006年的数量增长4.7%。在2007年的排行榜上,美国第一,日本第二,德国第三,法国第五,英国第六,荷兰第八,瑞士第九,瑞典第十。美国的发明者和企业提交了52,000个PCT专利申请,占总数33.5%(较2006年增加2.6%)。日本击败了德国,以占总申请数目17.8%的比率称为第二,较之2006年增加2.6%。德国的专利申请占总数11.6%,位居第三,较之去年增长8.4%。紧随其后的是韩国(专利数占总量4.5%,较去年增长了18.8%)和法国(占总量4.1%,较去年增加2.1%)。在15个热门排列的国家中,中国取得了两位数的增长(总量位列第7,较去年增长38.1%)。除此之外,2007年双位数字的增长的国家有巴西(15.3%),马来西亚(71.7%),新加坡(13.9%)和土耳其(10%)。

基于2002-2007这6年间PCT专利申请数的面板数据、技术领域分布、国别或地区分布等维度,可以得出如下一些判断或初步结论。

(一)国别或地区分布

基于2002-2007年公布的PCT专利申请数,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新兴经济体发展迅速,尤其东北亚地区。美国一国就申请了全部申请数的1/3,申请数排名前16位国家的申请数占全球总申请数的93%。2007年美国以52,280个申请数居榜首,占总申请数的33.50%,比上年增长2.6%;日本以27,731个申请数排名第二,增长了2.6%。工业七国2007年申请数量为115,702,比上年增长3.79%,占总体公布申请数量的74.1%,该比重相比上年基本持平。以OECD组织成员国的表现来看,2007年其成员国合计申请数量达到136,805,同比增长3.59%。占总体数量比重87.1%,较2006年略有增长。

自2004年起,WIPO开始对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进行排行。在新兴经济体系中,中国(第七位)和韩国(第四位)分别以38.10%和18.80%增长速度跻身排名前10位,成为PCT专利申请发展最快的两个国家。2007年,东北亚地区的PCT国际专利申请占总申请数的四分之一强,达到25.8%,在全球专利活动中所占的份额令人惊叹。同时部分也说明世界创新格局正在发生潜在变化,东北亚正成为全球创新动力的一极。

2002年至2007年期间,新兴经济体的国际PCT专利申请增速要远远大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这期间,PCT国际专利申请数年均增速超过两位数的四个国家为:中国(40.33%)、韩国(23%)、日本(14.84%)和巴西(14.31%),只有日本为发达国家,其他均为新兴经济体。2007年WIPO从发展中国家收到的专利申请中,人数最多的申请国家有,韩国

(7061个)和中国(5456个),其次为印度(686个),南非(390个),巴西(384个),墨西哥(173个),马来西亚(103个),埃及(41个),沙特阿拉伯(38个)和哥伦比亚(31个)。在成员总数中,发展中国家占78%,即138个国家中的108个,都已经签署了入会协议。造成发展中国家呈现这种两极分化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其经济发展程度和国际贸易方式的差异有较大的关系。

(二)技术领域分布

总体来说,近6年高新技术领域的国际PCT专利申请比重很大,主要有通信、信息技术、分析与测量技术、控制技术,医学技术,制药、化妆品等领域。其中分析与测量技术、控制技术的年平均增长率达13.26%。生物技术20.75%,工业加工15.0%,航天技术与军事武器14.73%。根据国际专利分类法(IPC,the International)。2007年PCT专利申请的主要技术领域类别名称被分门别类地进行了细分。在2007年申请的专利中,按比例从高到低排,所占比重较大的领域有,通信(10.5%),信息技术(10.1%)及药品(9.3%)。增长最快的技术领域有核工程(24.5%增长率),通讯(15.5%增长率)。同时,一些传统领域如精细有机化学、材料加工、纺织、造纸领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负增长。

技术领域的分布情况反映了当前以及未来的技术热点分布,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全球经济状况的一些特点,既能反映各国政策的倾向变化,也能对各国产业政策的制定形成一定的启发。从2007年PCT国际申请来看,近年发展迅速的通信以及信息技术领域在专利申请上保持着稳定高速的增长,可以期待稳定的技术研发投入会支持通信和IT产业在未来几年仍然可以获得稳定的发展。世界能源供给紧张的问题以及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加,必然会促使替代传统能源的新的能源技术加速发展。核工程技术在2007年已成为各技术领域中专利申请发展最快的技术领域。此外,药品技术的发展也将是未来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领域。

(三)国际专利密度的比较分析

依据本文中的面板数据以及世界银行的相关指数,我们可以通过国际专利密度来衡量一国的技术创新水平。国际通用的专利密度测算方式有两种。

1,以国际专利申请数与一国GDP的比值作为指标来衡量。通过对主要国家2002年到2007年GDP年均增长率与国际专利申请平均增速的比较来检测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相关关系。依据数据,可以发现具有代表性国家的GDP年均增长率与PCT国际专利申请数年均增速的相关系数为0.59。仅从有限的数据统计来看,相关系数数值并不是很大,或者说GDP增长只是一个国家国际专利数量增长的因素之一。

根据所获得的2000到2006年期间连续7年专利申请数与GDP的比值显示,韩国和日本是最具创新性的国家。到2006年,韩国平均每10亿美元就有122件国际PCT专利申请,日本达到每1O亿美元87件的申请数量;其后是俄罗斯联邦(每10亿美元32件)、新西兰(每10亿美元26件)和中国(每10亿美元24件),其国际专利申请率也很高。值得一提的是,从2000年到2006年,中国的专利密度有了大幅的提升,从2000年的每1O亿美元9件提高到24件,提升幅度为167%。韩国也有小幅提升。而一些传统优势国家则出现了相对下降,例如,乌克兰由2000年的每10亿美元59件下降到22件,德国、芬兰、英国、瑞典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与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速度和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发达国家研发成本的上升有较大关系,而新兴经济体的相对低廉的人工成本可能对其专利密度的提升有很大作用。从2005年绝对数值的比较来看,韩国和日本的单位GDP的国际专利申请密度是欧洲和北美洲工业化国家的5~8倍,而是中国的4~5倍。绝对数量第一的美国达到每10亿美元将近20件的水平。韩国、日本和中国的排名较高,可能与其经济外向程度有一定的联系。依据这样的分布状况,我们可以推断国际专利密度的大小除了与一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程度相关以外。还与其经济外向程度有关。

2,国际专利密度的另一种测算方式是PCT国际专利申请数与一国每百万人口的比值。通过这种测算方式得出的结果与前面的测算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相近性,但以此测算方式衡量的国别技术创新水平在一些国家出现了位次上的差异。2006年数据显示,国际专利密度最高的前两个国家依然是日本(每百万人口2721件)和韩国(每百万人口2592件),且两者呈现一定的收敛性(2000年日本是3028件,韩国是1549件)。接下来是美国(每百万人口742件),德国(每百万人口522件)和芬兰(每百万人口346件)。中国则下降到22位,每百万人口93.2件,但与2000年的20件相比,中国的国际专利密度提升了236%。此外,国际专利密度增幅较大的有韩国、新西兰、美国等国家,下降幅度较大的国家有以色列、芬兰、英国、瑞典等国家,尤其是以色列,从2000年的每百万人口254件下降到37件。但总体而言,相对第一种测算方式,依据该测算方式衡量的指标并没有出现较大的波动性。从绝对值的比较来看,日本、韩国的国际专利密度是美国的3~4倍,欧洲工业国家的10~15倍,是中国的26~28倍。可以推断,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除了人均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以外,教育水平的差异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测算国际PCT专利密度的指标,日本和韩国都是国际专利密度最高的国家,其技术创新水平也处于相当高的水平。

(四)申请人分布

从2007年前50位申请人排行榜可以看出,来自发达国家的500强企业仍是PCT专利申请的主体。在前50位的申请人中。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研究机构只有5个,中国的华为技术申请数量最多,其他四家均来自韩国。这表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专利技术水平上的差距,与双方在跨国企业数量上的悬殊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培育具有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影响。

在2007年PCT热门会员的名单上,可以看到一些排名上的变化。日本松下成为第1位(全年2100个申请),超越荷兰的飞利浦公司(2041个申请)。德国的西门子(1644个)位列第三。中国的华为技术上升了9个位置,成为第四大申请人,全年有1365个申请。紧接着有,德国Bosch(1146个),丰田汽车(997个),美国Qualcomm(974个),微软名列第八(845个),摩托罗拉(824个)和诺基亚(822个)。在前20名的公司中,有6个来自美国,6个来自日本和3个来自德国。这三个国家的GDP总量也是美国第一,日

本紧随其后,德国第三。可以看出前20名的申请人数量与这三个国家的GDP总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从公司的业务范围来看,电子电气是前50位申请人国际专利申请最重要的技术领域大类,其中,通信、信息技术又是该大类中的热点细分领域。通信、电子信息是近年一直处于高速发展全球的热点产业,这也反映出产业的发达程度能够推动企业提升专利技术水平。

二、PcT国际专利申请的理论分析

从理论角度看,自索罗(solow,1956)以来,技术创新对于长期经济增长的核心作用得到了广泛认可。围绕国家创新能力研究,学术界形成了“供给推动”(supply push)和“需求拉动”(demand pull)这两个基本假说,前者认为创新活动的决定因素包括科学知识的发现、技术机会、研究实验室的效率、投资的机会成本等(Dosi,1988),后者认为市场需求和盈利驱动刺激了研发投入、专利申请(Romer,1990)。基于两大假说的实证研究发现,研发投入、专利申请等对一国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影响(Daniele Archibugi andAlberto Coco,2005)。

近十年来,中国政府和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大大增强,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数连续几年保持快速增长是一个强有力的作证,且《专利合作条约》已成为中国创新主体获取国外专利保护的主要途径。这表明中国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正在快速的提升。据美国专利商标局、欧洲专利局和日本特许厅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向美国、欧洲和日本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数大幅增长,且在美、欧、日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增长幅度均高于各国专利申请量的增幅。这些向外申请的发明专利约有三分之二通过PCT提交,2007年申请量达5,400多件,比2006年增长了38.1%,超过荷兰,成为第七大专利原属国,年均增长率高达40.33%。

进一步分析,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通过贸易渠道和跨境直接投资,已经从国际分工中获得了很大的“静态惠益”与“动态惠益”。静态惠益是基于现有生产能力可迅速实现的收益;动态惠益是与更大的全球市场相连接。一个国家通过积极参与全球竞争,资源配置和竞争能力会显著提高,技术与制度创新的步伐会明显加快(sen,1998;Allow,1962;范黎波,2008)。其中“动态惠益”有进一步放大趋势。从PCT专利申请的结构看,高新技术企业的申请已占到中国PCT专利申请总量的五成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中国PCT专利申请的主力军。中国通信产业颠覆了以往‘中国制造’的模式,在3G、NGN、IPTV等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已经实现了重大突破;在技术商业化方面,以华为、中兴通讯为代表的中国厂商甚至已经超越了部分欧美厂商,在某些领域。还率先开辟了向国外企业进行专利授权许可的先河。华为技术从2006年第13位在2007年则以1365件跃居第四位,创下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历史新高。中兴通讯也从92位升至52位。对于中国来说,寻求国际化发展的龙头民营高科技企业和国有高科技企业是国际专利申请的主要力量。基于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结论: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正在不断提升,创新主体利用知识产权参与国际竞争意识逐渐增强。

当然,基于统计分析发现,中国的“技术缺口”尚没有根本性逆转。目前,中国的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额已经远超日本,位居世界第三,与位居前两位的美国、德国的差距也不大,但是,PCT专利申请则远远落后于上述三国。以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为例,据海关统计,2007年,欧盟各国向我国的出口额达到1,110亿美元,同期在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2.4万件,每出口1亿美元的发明专利申请为22.1件:而中国向欧盟的出口额达到2,452亿美元,每出口l亿美元的发明专利申请却不到0.5件。正如引言所说,这与中国出口贸易的结构有很大的相关性:即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和加工贸易出口分别已经达到中国总出口2/3。事实也表明,在中国的出口贸易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还比较少,核心竞争力仍然有待提高。

三、政策建议

篇10

337调查的主管机关为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此外参与主体还包括申请人和被申请人,有时会涉及到第三方。其中ITC是一个不受国会领导的,独立的准司法性质的联邦机构,负责调查进口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案件;申请人相当于法院诉讼程序中的原告;被申请人相当于被告;第三人包括涉嫌侵权产品的生产商、进口商和消费者等。

二、337调查的基本程序和后续程序

337调查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立案、证据开示程序、开庭、行政法官初裁、委员会复审和终裁以及总统审查等程序。

1.立案

立案主要包括申请书的提交、申请书的修改和案件的公布三部分。337调查一般由申请人向ITC提出申诉,很少由ITC主动发起。当申请人认为进口到美国的产品违反了337条款时,可以向ITC提出申请,要求其发起调查。收到申诉后,ITC将指定不公平进口调查办公室(OfficeofUnfairImportInvestigations,以下简称“OUII”)中的内部律师调查申诉背景并决定申诉是否符合ITC的程序性规定。ITC官员还可以与被诉方进行联系以确定在调查中是否可以从被诉方处获得信息以及申诉方的诉求是否有事实根据。立案前申请人可自主决定修改申请书的内容,QUII也可能在审查过程中对申请书进行补充或者修改。ITC通常在收到申请书之后30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一旦决定立案,将公告并将申诉书和立案公告副本送达被申请人以及被申请人所属国家驻美国大使馆。自联邦公报立案公告之日起,337调查程序就开始了。随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委派一名行政法官负责案件调查和初步裁决并提出救济措施的建议。应诉时间一般为启动调查公告起20日内,被申请人须以书面方式应诉。

立案后的45日内行政法官将确定终裁的目标时间,ITC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调查,通常案件需要在1年内审结。

2.证据开示

证据开示程序通常在联邦公报公布立案公告之后就开始进行,时间一般持续5到10个月。证据开始的方式通常包括问卷、提供文件、现场检查、调取证人证言、专家证人、承认、传票和电子取证。开示程序结束后的一到两个月内,各方开始准备庭审前陈述和证据,为开庭做准备。

3.开庭及行政法官的初裁

开庭程序中,各方将在主审行政法官面前表明本方立场、反驳对方立场并提供支持证据。庭审一般不公开进行,QUII作为独立第三方参加庭审。通常开始由申请人的律师围绕着证据进行陈词,然后由被申请人律师和QUII律师分别陈词,各方都要对自己的陈述和主张承担举证责任。行政法官在庭审结束后,审阅各方当事人和QUII提交的庭审总结后做出包括事实认定和法律结论的初裁。

4.委员会复审及终裁

对行政法官初裁有异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可以向ITC提出申诉,请求其进行复审。委员会可以在审查之后做出终裁,维持、撤销、修改、驳回行政法官初裁的部分或全部,也可发回由行政法官重审。任何关系方在终裁送达后的十四日内均可以提出复议申请。

5.总统审查

如ITC做出违反337条款的终裁,应将仲裁裁决、救济措施意见和做出终裁的依据等相关文件递交美国总统或其授权的人员,即美国贸易代表。美国总统应在收到终裁后六十日内决定是否批准终裁,如未在规定时间内做出否定终裁的决定,则视为批准终裁。

6.上诉

任何受到终裁不利影响的一方,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须在作出最终裁定60日内向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提出上诉,上诉法院的审理范围包括事实问题,也包括法律问题。裁决一般分为下面几种:根据上诉请求决定是否维持原判或改判,以及发回委员会重审。司法实践中,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判决即是终局裁决。

三、违反337调查的救济措施

违反337条款的救济措施主要为排除令和制止令。排除令是由美国海关执行,禁止侵犯申请人知识产权的货物进口到美国,会直接导致相关产品不能进入美国市场,因此排除令是最有威慑力的处罚措施,也是最主要的救济方法。排除令分为有限排除令和普遍排除令两种。有限排除令是禁止被申请人的涉案产品进入美国,一般由被申请人提交报告,而普遍排除令则不仅仅限于被申请人的产品,是一个针对产品的排除令,不论产品来自哪个国家和地区。普遍排除令的签发会给整个行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很少在实践中应用。

制止令是由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实施的,主要为了禁止继续销售已经进口到美国的产品。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还有权对未为遵守制止令的被申请人进行没收侵权商品、罚款等民事处罚,罚金最高额为每天10万美元或进口产品国内价值的2倍。

申请人在提交337调查申请的同时,也可以要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采取临时救济措施,包括临时排除令金额临时制止令。但在实践中临时救济措施很少被应用。

截止2010年底,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发起的337调查总计752起,涉及6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均来自东亚,分别为中国台湾、日本、中国、中国香港、韩国。近年来,中国大陆企业遭遇337调查的比例增长,2010年全球337调查的数量为58起,涉及中国大陆企业的有19起之多。从337调查涉案产业类别看,机电产品位列第一,依次还有家具、玩具、杂项制品和化工产品等,绝大部分案件为专利纠纷。

在国际贸易的激烈竞争中,随着知识产权地位的提升,337调查的数量会不断增加,中国的经济结构的发展趋势也决定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企业会成为337调查打击的重点对象之一。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法律法规中的规定,为中国企业在应对美国337调查以及其他海外知识产权争议提供有力的支持,不断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使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美国法典》第19编1337节.

[2]A Lawyer’s Guide to Section 337 Investigation before the U.S.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Tom M.Schaumberg, ABA Publishing,,2010:66.

[3]《程序规则》第210.43(a)条.

篇11

美国纽约州的发明人Gertrude Neumark RothsChild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lTC)提出申请,要求对发光二极管(Short-Wavelength Light Emitting Diodes)、激光器二极管(laser diodes)及其下游产品进行337调查。涉案产品的美国海关税号为:85414020,85414060。

本案涉及新加坡、中国台湾、日本、马来西亚、中国、韩国、芬兰、瑞典8个国家(地区)。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确定了34家涉案企业,其中日本11家,台湾地区8家,中国6家,韩国3家,美国国内2家,新加坡、芬兰、马来西亚和瑞典均为1家。

原告指控包括6家中国大陆企业在内的全球34家公司侵犯其专利权,生产、销售二极管产品,要求USITC对此启动337调查并发出普遍排除令和禁止销售令,禁止侵权产品进入美国。对中国企业而言,所有中国企业生产的涉嫌侵权的二极管及其下游产品都可能因此永远无法进入美国市场。

中国6家应诉企业为:深圳超毅光电子有限公司、广州市鸿利光电子有限公司、佳光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凯信光电有限公司、深圳市洲磊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雅佳誉电子有限公司。

截至2008年8月中旬,中方两个企业与申请人就和解协议达成一致。鸿利光电成为中国惟一取得美国授权的LED封装企业,洲磊电子获得一项应用授权。和解协议同意中国企业继续对美出口涉案的LED产品,中国企业对原告进行赔偿。

2008年8月30日

RothsChild女士就亚洲11家企业,又向lTC提出“337调查”申请。这次,涉案中国企业仍为6家。他们是:大连路美芯片科技有限公司、西铁城电子有限公司、杭州士兰明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光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国冶星光电子有限公司和佛山市国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2009年2月

继2008年2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退休教授Dr.Gertrude NeumarkRothsChiId控告全球逾30家LED厂商侵权后,时隔一年,2009年2月,RothsChild再次提出要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1TC)对部分大陆和台湾LED厂商启动337 LED专利侵权调查。

RothsChiId控告的对象有台湾的奇力光电、泰谷光电、东铼科技、鼎元光电、全新光电及大陆厂商厦门三安。RothsChild认为上述厂商销售至美国的发光二极管及激光二极管产品涉及侵害其拥有编号5252499的美国专利。

2011年8月31日

应英国利特潘公司(LitePanels Ltd)及其美国生产公司(LitePanels InC)申请,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决定对我国天津、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的共6家企业向美出口和销售的LED照相闪光灯设备发起337调查。上述企业被指控侵犯申请人5项专利。这是2011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起的涉及中国输美产品的第14起337调查。

方利特潘公司是美国LED照相闪光灯设备为数不多的生产企业之一,凭借其在美国市场的垄断地位,其主要面向政府采购和集团采购的市场,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优势。据有关国际权威机构判断,其产品性能落后、品质不高而市场价格却居高不下。由于中国物美价廉的同类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令其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大为减弱,因而选择了使用337调查这种行政的非关税壁垒手段,来打压中国对手。

据分析,目前美国LED摄像灯产品的市场份额,中国仅占有一点点,但预计年市场容量至少有3000万美元,这对中国具有强劲竞争力的企业来说,是一块巨大的发展空间。利特攀公司企图独占市场之产品相关的美国海关税号几乎涵盖LED摄影、摄像灯光的所有产品。如果中国企业在这场诉讼中败诉,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所“普遍排除令”,意味着中国的同行业将永久失去美国市场,还有可能殃及欧洲市场;如果胜诉(以实现专利无效、专利权不可实施或和解为诉讼目标),涉案企业的上述产品将全面进入美国市场,给中国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商机。

面对美国LED摄影、摄像灯企业的涉嫌滥诉、恶意调查,我国LED摄影、摄像灯行业面临又一次挑战,人们对应诉结果拭目以待。

2012年1月23日

美国Neptun照明公司及专利人Andrzei Bobe向美国政府申请发起“337调查”,指控有关企业生产、为进口到美国而销售以及进口到美国的紧凑型调光荧光灯涉嫌侵犯其美国专利,要求颁布永久有限排除令以禁止侵犯涉案专利的产品进口到美国。美国政府将于2月23日前决定是否立案调查。

据悉,该案的涉案企业为5家美国公司和7家中国公司,厦门通士达有限公司名列其中。2011年,通士达公司向美出口的该类产品8万个,货值约30万美元,在其对美出口中的比重较小。不过,紧凑型调光荧光灯是一种大众型产品,涉及企业相当广。

“目前,通士达公司已接到相关信息,且正在对此进行技术分析。”一个知情人士透露,“经过初步分析,我们认为构成侵权的可能性不大。”同时,该人士还表示,尽管眼下美国政府是否立案调查尚未可知,但无论如何,作为厦门一家骨干的LED照明企业,为了维护自身及行业的利益,未来通士达都将积极应对。连接:

“337调查”的主要程序

337案件可以由原告提起或由ITC自行发起,但多数都是由原告提起的。原告提交调查申请应以书面方式提交至ITC秘书处(OffiCe oftheSeCretary)。申请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对涉案知识产权的描述;对涉嫌侵权的进口产品的描述;涉嫌侵权产品的生产商、进口商或经销商的相关信息;涉案知识产权正在进行的其他法院诉讼或知识产权程序;国内产业情况及原告在该产业中的利益;诉讼请求。

ITC收到申请书后将进行审查,并在30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如果决定立案,ITC将在《联邦纪事》(Federal Register)中登载原告和事项,并向每位被告送达申请书和调查通知。立案后,ITC指定一名行政法官主持案件的法庭审理,同时从不公平进口调查办公室指派一名调查律师参加审理。如果ITC决定不立案,应当向原告说明理由。

立案后,ITC会立即向申请书中列名的美国被告以及外国被告所在

国驻美国大使馆送达申请书副本及调查通知。如果申请书及调查通知未能由ITC送达,原告可以在行政法官同意的情况下自行送达。

被告应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20日内针对调查通知提交书面答辩意见,决定是否应诉。被告在美国境外的,上述期限可以延长10日。如果原告同时申请了临时救济措施,被告还必须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10日内(较为复杂的案件为20日)提交对临时救济措施的答辩意见。被告没有做出反应的,视为缺席(不应诉)。

根据《ITC操作与程序规则》,“337调查”启动后当事人有权就其申诉或抗辩有关的任何非保密问题进行取证,包括:书籍、文件或其他有形物是否存在、(如存在)具体描述、性质、保管情况、具体情况及位置;任何知道可取证事项的人员的身份和位置;合适的救济措施;被调查方合理的保证金。取证一般包括以下形式:承认要求、质询、传票、供词、进入财产和文件提供。取证程序一般会持续5个月。

在调查启动6个月后,行政法官可以主持召开听证会,全面听取双方当事人的质证和答辩意见。在听证会上,每一方当事人都有权进行询问、提供证据、反对、动议、辩论等。听证会一般需要1~2周时间。

听证会后,在不迟于立案后9个月(如果调查目标日期超过15个月的,则在调查结束前的4个月),行政法官应该向ITC提交对该案的初裁决定,说明是否存在违反337条款的行为,并对救济措施提出建议。

初裁做出后,ITC可以应当事人的申请或主动要求对初裁进行复审,并初裁做出后90日内决定是否进行复审。ITC的复审决定将成为最终裁定。一旦ITC的最终裁定和救济措施(如有)被做出并登载于《联邦纪事》上,则终裁和救济措施均已生效。终裁后,被判侵权的外国产品可以保证金方式进口,直至总统审议期结束。

终裁做出后,ITC应将其提交美国总统审议,如美国总统在ITC裁决做出后60日内未基于政策因素予以否决,则该裁决将成为终局裁决。实践中,极少出现美国总统否决ITC终裁结果的情况。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专利侵权案件中,当事人可以通过签订和解协议解决争议,终止调查。整个“337调查”程序中有3次法定的和解会议,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和解协议的内容通常包括:被告停止进口、原告放弃对被告的指控、授权被告使用专利、对侵权事实的认定、对争议产品的销售时间或区域的规定等。签订和解协议的当事人必须向行政法官提交一份协议文本供审查。行政法官从公共利益角度出发,审查和解协议是否存在反竞争因素以及是否违背公共利益。如果审查结果是否定性的,行政法官可以做出初裁决定,依据该协议而结束调查。如前所述,ITC有权最终决定是否结束调查。

篇12

困难补助申请

某研究所负责同志: 我是一名下岗职工,原是我所某室的一名科员。由于各科室的重组分流,我被裁了下来,一月只能领到120元的生活费。下岗之后,我积极主动地四处寻找工作,但由于我年龄偏大,原来在办公室工作无什么一技之长。加上我又是一名女同志,所以虽然跑了几十个单位,但终究无人聘用。我参加过三次人才交流会,但也因以上所述原因,没能找到工作。 我一家五口人,一个儿子在外地上学,我年迈的父母也跟我们生活。他们只有我这一个女儿,这样家里的日常开销很大,我和丈夫原有的一点积蓄,在我下岗找工作这段时间内,也已消耗怠尽。然而不幸的是上个月,我的丈夫又不幸出了车祸,虽保往了性命,但至今还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神志时好时坏,为了给他治病,短短的一个月里,我已欠下了一万四千元的债务,亲戚朋友那里几乎借了一圈。丈夫的厂里见我们如此的窘迫,给我们提供了些帮助,工资可以照常发放。这多少让我心里好受一些,但家里的漏洞实在太大,而丈夫的病依旧需要花钱。我一个下岗的女工实在难以支撑,但我只有咬紧牙关设法渡过难关。在许多好心人的帮助下,我已在我们街区一处租了一间屋子,准备开一间小卖铺,希望借此可以有些收入,但需要有至少五千元的启动费,这五千元对我是个天文数字呀。我周围的人已给了我不少的帮助,我已不能再张口向他们借钱。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我想到了你们,我知道现在一切都处在转折的节骨眼上,你们可能会有你们的难处,但我想这五千元对你们来说可能并不算什么,可对我却可以救活一个家庭,因此今天特向你们申请,希望能以借款的方式为我提供这五千元钱,另外希望在经济上可以给点困难补助。我想,作为一位在单位干了19年的老职工,你们会考虑的,衷心地感谢你们。 李瑞英 ×年×月×日

困难补助申请书是指生活和经济非常困难的个人向集体、上级组织或有关单位申请给予经济帮助的一种申请书。 困难补助申请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和落款五部分组成。 (一)标题 这类申请书的标题一般也是写在第一行中间位置,以醒目的字体写出来。标题由文种和申请事由共同构成。如“困难补助申请”。也有的直接以“申请救济”作为标题的。 (二)称呼 称呼写在标题下一行,顶格,称呼后加冒号。所谓称呼即要写出所要申请的单位名称或领导的称呼。有的还要在名称前加上修饰语。如“尊敬的校学生处领导同志”等。 (三)正文 正文要求阐明自己申请的理由。写困难补助申请需将自己的生活情况、家庭负担、下岗情况等一些困难都写出来,该部分要有理有据地写。正文的最后还要写出自己的希望或写出“特此申请”字样。 (四)结尾 结尾即要写些表示敬意的话。如“此致——敬礼”等字样。 (五)落款 落款写在全文右下方,署上申请者的姓名并注上申请日期。

篇13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业得到迅猛发展,各种高、大、特、新的建筑物不断涌现,了解变形状况,分析形变原因,预报未来变形,对于预防事故,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是非常重要的。深层竖向位移监测技术原理核心是电磁感应,磁感应沉降环通过预先埋置在相应位置,探头遇到沉降环时就会发出警报。此时,读取孔口标记点上对应钢尺的刻度数值,往返两次,平均值即为所测位置深度。每次测量值与前次测值相减即为该测点的沉降量[1]。

深层土体竖向位移监测技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在既有建筑改造加固过程中应用较为少见。本文以某工程为例,研究深层水平测斜技术在既有建筑纠倾过程中的应用,主要是在降水挖桩过程中,监测建筑物附近深层土移情况。

1 工程概况

某小区位于沈阳市浑南新区,浑南东路与沈抚大道交汇处,沈抚大道的南侧。该小区12#楼长46.2m、宽18.1m,总高度70.30m,地上24层、地下1层,采用剪力墙结构、人工挖孔桩基础,±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2.250m,桩顶相对标高-4.22m,桩底相对标高-14.220m,桩长10m(桩端进入第⑥层不小于1D)。主体已于2014年4月30日完工,外装修尚未进行,现该楼出现不均匀沉降。建筑物垂直度偏差超过规范允许的总高度0.25%的限值,如图1所示,需进行纠倾加固,降水挖桩过程中进行土体的深层竖向位移监测。

2 监测目的

本工程纠倾过程中需要进行降水及部分开挖补桩,为监测施工过程中土移位移情况,实现信息化施工,对该工程土体进行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做出预报。

3 仪器设备及安装

3.1 仪器设备

沉降量的测量设备由埋入设备和地面接收设备两大部分组成。埋入设备由沉降管、沉降环组成。地面接收仪器主要是探头、测量电缆和沉降仪构成。本次试验采用CJY-910型分层沉降仪。如图2所示。

沉降管:一般由PVC制成,由主管和连接管构成,主管2m一根,连接管可连接多根主管。

底盖:为防止泥沙进入沉降管,影响测量,在底端和顶端采用由注塑制的底盖封口。

探头:探头内部安装了磁场感应器,材质一般采用不锈钢,当探头通过沉降环,就会产生电流,接通接收系统,发出报警信号。

测量电缆部分:测量电缆是带有刻度的钢尺构成,一端与探头相连,一端接触沉降仪,测读更加方便、准确。

分层沉降仪:由音响器和峰值指示组成,音响器发出连续不断的蜂鸣声响,蜂值指示为电压表指针指示,两者可通过拨动开关来选用,不管用何种接收系统,测读精度是一致的。

3.2 安装埋设

沉降管埋设与测斜管埋设相同,可参考文献[3],钻孔距既有建筑基础边缘约3.0m。

磁环的安装:按设计要求在每节管子上套上磁环和定位环,并用螺丝固定定位环,然后再把管子插入外接头内,拧紧螺钉,这样边接边向下放到设计深度止。如图3所示。若磁环的间隔距离不是正2m时,可采取调节管子长短来实现,也可采用管子上套定位环的方法来解决,但要掌握一个原则:磁环向下要有足够的沉降距离,必须满足其设计要求。如图3所示。

沉降管放到设计要求后,盖上盖子就可以进行回填。回填原料为现场干细土或中粗沙,回填速度千万不能太快,以免堵塞后回填料不去,从而形成空隙,最好时隔一两天后再去检查一下,回填料下沉后再回填满之后即可,管子周围加上保护措施,方可放心待后测量。

4 试验方法及要点

深层竖向位移监测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设计,探头与达到预埋沉降环的位置时,沉降仪报警,此时记录下数据,往返两次数据的平均值,记为本次测量值,每次测量值与前次测值相减即为该测点的沉降量。测试前,应检查仪器的灵敏性。用一沉降环套住探头移动,当沉降环遇到探头的感应点时,仪器应发出声光报警,同时仪表应有指示。

5 结果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