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三方检测专业技术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广东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于2010年启动了“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试点工作,探索构建技能型人才选拔和培养的长效机制。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2009年成为广东省首批自主招生中高职衔接试点专业,2010年开始试点“对口自主招生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工作,即中职学生在学习3年后通过选拔到高职院校继续学习2年,中高职共同制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中高职各自的定位,强调中职是基础,高职是中职的延伸和拓展、深化,强化中高职教育的内在逻辑关系。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介绍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方法。
一、课程体系的衔接
为实现中高职两个层次培养目标的有机统一,中高职院校一起研究制定五年一贯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做到双方认可的有效衔接。通过调研,把握中高职教育不同层次对人才培养目标不同阶段的要求,准确定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扩展专业知识内容,注意理论深度的前后递进和有效衔接,避免交叉重叠。无论是公共文化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都要做到有机、系统地衔接,如高职的主要公共课程包括“两课”、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应是中职课程的延伸与深化;而专业基础课程根据专业具体情况进行延伸、深化,有的要作拓展。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机械制图》课程,学生在中职期间重点掌握手工机械制图和识图基本能力,在高职学习期间则突出计算机绘图和零部件测绘能力的培养。
对于专业技术课程则以职业能力为主线进行衔接,中职培养“汽车护士”,主要培养学生汽车维护、修理和基本检测能力,达到汽车维修中级工水平;高职培养“汽车医生”,主要培养学生汽车综合检测、故障分析和诊断能力,达到汽车维修高级工水平。围绕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基于职业能力标准,重构“汽车维护”、“汽车维修”和“汽车检测与诊断”层次递进的职业能力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二、课程内容的衔接
中高职学校共同研究制定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等,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内容衔接上进行统筹规划,形成连贯有序的有机整体,较好地避免了课程设置和内容重复问题。
具体措施:第一,准确定位中职和高职课程内容。根据中高职两个层次人才培养规格,研究课程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对应性,按不同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和岗位目标要求,选取相应的课程内容。第二,按层级和梯度原则遴选课程内容。中职和高职期间所学的课程内容在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级差上应该有明显的区别。第三,双方骨干专业教师一起进行课程设计与课程开发。
以《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结构与检修》课程为例,说明中高职衔接课程开发与内容选取的思路与方法。该课程是学生在中职期间的专业核心课,课程内容主要针对发动机机械部分,是学生在中职学习期间需要熟练掌握的专业知识。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发动机机械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拆装与维护能力,能完成发动机机械系统的大修作业、安装与调试,中职期间安排108学时。为保证专业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学生进入高职学习后仍安排48学时的本课程教学,教学模式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以学生在实车进行发动机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等技能训练为主,培养学生建立起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基本思路,突出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体课程内容安排见表1。
三、学生管理的衔接
篇2
Abstract: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ntegrate the inspecting scientific resource and technicians group, and further enhance the fundamental status of scientific innovation work in the service of inspecting domain, nowadays all areas are putting forward to set up inspecting alliance, make full use of the alley level, try their best to integrate the scientific resource in inspecting domain, deeply develop the technique cooperation in depth so as to break up the technique bottle-neck while developing,fasten to cultivate the inspecting market and help companies to improve the inspecting ability. This paper tries to clarify the functional position of the inspecting alliance from five aspects to provide further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ing of inspecting alliance, and give impetus to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inspecting high-technique service, and make the inspecting service strong as well as to provide powerful technique support for different industries.
Key words:inspecting alliance;scientific resource;alley level
F阶段,我国已跃居全球最大的生产制造国,作为与生产制造活动息息相关的检验检测行业已成为我国发展前景最好、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据去权威部门的数据,2013年检验检测市场规模为1678亿元,2014年为2105亿元,2015年为2574亿元[1]。据估计2016年中国第三方检测市场规模将有可能达到3350亿元。目前,国家先后出台多项相关政策对检验检测行业进行优化改革,这其中在201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实施意见》,明确了6个方面19项推进整合的任务,同时要求在食品、环保、贸易、医疗等行业的相关市场逐渐向第三方独立检测机构开放,这是国务院新一届政府在新时期作出的一大决策,也是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一大举措。
检验检测行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在保障国门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人民身体健康中发挥着积极的技术支撑作用。但同时我们也要十分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缺乏有效的整体协调和合作机制,致使众多从事检验检测业务的各有关企业和相关机构在技术装备、技术能力、信息获取等方面的优势长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检验检测工作不断面临着新产品、新技术所带来的新问题和新要求。
为破解这一难题,各地纷纷成立面向不同行业的检验检测联盟,成立检验检测联盟是从事检验检测业务的各有关企业和相关机构等成员单位之间达成的互相协作和资源整合的一种合作模式,目的是为了确保合作各方的市场优势,寻求新的规模、标准、机能或定位,共同应对竞争者或将业务推向新领域。检验检测联盟的构建,首先必须对功能定位精准。通过优势互补,形成各检验检测机构之间相互协作和共同发展的新途径。通过集中优势资源,形成技术先进和运作高效的检验检测技术保障新体系。通过发挥整体优势,形成更加有效地应对国外技术壁垒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新举措。
1 建立统一的服务平台
深入调查摸清家底。摸清现有本地区从事检验检测业务的机构底数,摸清业务门类、人员编制、资产负债、财务状况等,细致梳理、深入分析,对职能萎缩、规模较小、不符合发展需要的可予以建议撤销,对业务相同相近的明确整合方向。逐步建立“七统一”的工作机制,即统一协调管理、统一调配检验检测资源、统一规划检验检测项目申报、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制定检测目录、统一业务培训、统一信息。以检验检测联盟为基础,吸纳包括检测机构、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社会检验检测资源加入检验检测联盟,充分发挥联盟的综合分析、评估、研发、推广优势,着力提升检验检测的能力和效率,建立和完善统一联动、科学权威的检验检测体系,实现检验检测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提升公共检验检测能力[2]。
2 完善检验检测联盟的服务机制
要更好地发挥联盟作用,提高联盟服务功能,除了建立有效的组织模式,还须构建政策、资金、人才等管理要素的良性运行机制。以构建和完善良好的内部协调运行机制为核心,推动联盟正常运转和长效管理的合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约束机制。
2.1 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联盟建设与运行的管理体系和考核评价机制。成立联盟秘书处,负责对联盟建设进行总体协调、统筹规划,做好联盟建设的顶层设计;成立专家顾问组,参与建设项目的论证、咨询以及管理办法的拟订,建立不同检验检测部门之间有效的联合评议协调机制,打破各自为战的恶性竞争格局,防止重复建设,加强交流,做到共建共强;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构建一套比较完备的服务评估指标,包括服务能力指标、服务过程指标、服务质量指标等,通过有效的信用评估体系,对照需求信息获得比率,设定相应的评分等级,为用户提供更为便利、及时、到位的检验检测服务。
2.2 政策法规保障
针对创新型联盟建设的特点,研究制订相应的扶持政策,规范检验检测产业投入、建设、管理和使用等相关行为,界定参与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实现共享的运行机制,明确共享的原则、对象与范围、服务模式。根据联盟建设发展需要,修改和完善现有的与联盟建设、运行和管理相关的规定等,增加联盟建设的总体性规划,明确政府对联盟建设与管理的职责,增加科技条件资源共享利用等内容,注重联盟建设的政策法规与其他政策法规的配套与衔接,拓宽政策支持范围。
2.3 创新管理模式
以党的十提出的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一理念为指导,对联盟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升级,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具体而言就是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和联盟服务为辅的管理模式。进一步理清公益服务的边界,集中资源搞好公共服务,“不添乱、不添堵”,将自己定位于服务的提供者和协调者,把联盟建设真正转变为公共服务理念的具体行动;组织者与联盟成员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强调政府的引导作用,同时探索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建立完整的制度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统筹规划,优化组合各种管理机制,最终实现联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3 扩大检验检测的人才队伍
构建合理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拥有高质量的专业化检验检测人才是壮大检验检测产业的重要基础,因此人才队伍建设是联盟服务的重点之一,建设内容包括人才培训和人才交流。以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为主要构成部分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是支撑检验检测企业能够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也要重视从事日常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将检验检测专业技术支撑人员的培养纳入各级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并建立经常性、普遍性的人员培训制度,不断提高管理和技术支撑人才的服务意识和操作技能。研究建立人才引进、交流制度,保证技术支撑人员的合理比例,提高检验检测服务活动的效率与质量。
4 帮助检验检测机构构筑品牌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世界各地的优质跨国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快速进入,据相关机构统计目前已占据我国检验检测市场份额的25%,但这些外资机构的数量只占我国检验检测机构数的0.5%。现阶段,我国省以下质监系统检验检测机构2700多个、人员9万多名,年收入确只有200多亿元[3]。以营收为例,有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各类检测机构的年平均收入不足600万元,显然体量过小。此外,目前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由于整合进展缓慢,没有出现大型优质的检验检测企业。同时,我国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还没有得到国际上的公认,很少有企业能够打开国际市场。因此如果不尽快优化整合,提升综合竞争力,不仅难以满足国内发展要求,也难以适应国际发展趋势,早晚或被国外的检验检测机构所取代。
针对国内目前检验检测相关机构“小、弱、差”的特点,检验检测联盟要积极引导检验检测相关机构冲破固有的思维定式,优化资源配置,发挥规模效应,通过整合业务相同或相近的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打造我国自己的检验检测航母,抢占和掌握检验检测市场的话语权。
5 加大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联盟搭建多种方式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国内外的科技合作计划,引导与支持联盟内单位与专家参加国内外科技合作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掌握国内外检验检测科技发展的动态和趋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扩大影响。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加强与国内知名的相关企业在检验检测技术、仪器使用等方面的合作与协调,鼓励联盟成员单位与国内其他研究机构合作建立网络化共享平台,利用合作方丰富的科技资源,拓宽“招人才、引项目”的渠道。借鉴和引进国内外一流检测企业在管理方面成熟的制度及标准规范。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科技平台与基础设施资源,建立稳定的合作渠道,积极吸引国内外科研开发机构参与本地检验检测产业建设,树立地区之间检验检测服务品牌和信誉[4]。
检验检测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质量安全、促进产业发展、维护群众利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第三方检测行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整合,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以及正在推进的事业单位改革,都将对我国第三方检测行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未来,第三方产业的成长空间巨大。在这一趋势下,各地成立的检验检测联盟将能够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联盟的功能定位将是立足促进检验检测产业的发展,围绕检验检测产业技术创新链,整合检验检测科技资源和人才队伍,推动联盟会员间检验检测能力互补、技术资源互助、信息资源共享,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新合作组织。进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提升检验检测服务能力,拓展检验检测市场,共促科技创新创业,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助推战略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产业信息网.2015年中国第三方检测行业市场规模现状分析展望[EB/OL].
篇3
一、煤炭质检机构的形成
目前煤炭质检机构主要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直属的煤炭检测中心、煤炭科研机构的检测所、大型煤炭生产及耗用企业的煤炭化验室和众多的社会煤炭检测企业组成。现只有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煤炭检测中心及煤炭科研机构的检验所具备社会煤质检测资质,但其职能是确立技术标准和科学研究,并不主要面对市场。其他绝大部分煤质检测企业均无资质,不具备从事社会煤炭检测的能力。社会上众多的煤炭检测企业虽然具备第三方检测条件,但由于人员素质、设备设施、技术标准、管理水平等根本不具备申报煤炭质检资质的条件,但也在从事着煤炭质量检测业务。而作为政府直接管理市场的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只有技术管理职责,不具备处罚权利,从而造成社会煤炭检测企业规模的扩张。
大型煤炭企业及用煤单位均有自己的煤质检测实验室,从事自产(用)煤炭的质量检测。中小型煤炭企业一般不具备自检的能力,在煤炭生产销售时,需不断检测煤炭的质量指标。由于用户是以煤炭的质量指标确定其购买的价格。为适应市场要求,在煤炭生产、销售及运输集中地出现了众多的煤炭质检实验室,从事社会煤炭的质检工作。由于投资少,标准低、社会需求大,经济效益明显,加之监督管理不到位,很快形成了规模。随着经济市场化的深入,煤炭产业整合已基本完成,市场已步入规范,竞争将更加激烈,市场需求公平、公正、可靠的煤炭质检机构,帮助企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现社会上的煤质检测实验室由于工作质量低、误差大正在被市场边缘化,企业转型已成必然。大量的煤质检测设备闲置,关闭还是再发展已摆在了企业决策者的面前。继续从事煤炭检测工作就必须提高煤炭实验室的检测水平,以高标准、高质量赢得市场的认可。
二、明确实验室的检测标准
根据国家法律规定: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实验室),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测试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这种考核称为计量认证。只有经计量认证合格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所提供的数据,用于贸易出证、产品质量评价、成果鉴定作为公证数据,具有法律效力。计量认证考核的内容是人员资格,检验设备仪器的准确性、精密程度,必要的工作场地和工作条件,健全的工作管理规程、规章制度,正确的工作依据和检验方法。
1、煤炭实验室认证体系。我国煤炭实验室认证体系分为:国家实验室认证认可(CNAS)、中国实验室资质认证认可(CMA)及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认证(CAL)三种。国家实验室认证认可(CNAS),由中国合格评价国家认证委员会认可,与国际实验室认可组织互认。主要对社会出具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及各类实验室。中国实验室资质认证认可(CMA),由省以上人民政府计量管理部门认可,对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及可靠性进行一种全面认证及评价。主要为所有对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及其它各类实验室。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认证(CAL),由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授权的权威性质量检测机构。
2、实验室的工作标准。现行煤炭实验室的工作标准有三级,分别为:国际标准(ISO)、国家标准(GB)和行业标准(DL/MT)。国际标准(ISO)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适用于全世界加入该组织的国家及地区。国家标准(GB)由国家质量监督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制定,适用于全国各行业。行业标准(MT煤炭/DL电力)由相关行业根据国家颁布的质量标准,结合本行业特性,制定的适用于本行业的质量标准。
3、组织机构标准。国家及各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是煤炭质量检测机构的技术管理部门,负责煤炭实验室的认证认可工作。规定:从事煤炭质量、计量检测的组织机构,必须是独立法人。以此实现第三方公正、公平的独立检测。
4、人员素质标准。煤炭质量检测的人员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从事煤炭及相关专业二年以上,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局考试、考核,颁发煤炭质检资格证,方可上岗。且每两年审核一次。
三、引进专业技术,规范设备设施
煤炭的质量检测是一项科学缜密的系统工程,每项活动均有严格的工作流程与标准相制约,专业技术性极强,正是由于有严谨的规范,才能保证试验数据的可靠、真实。虽然企业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一定的专业基础,但大多是不规范的,可能还存在错误的习惯行为,其更需彻底改正。另现行的煤炭检测标准也在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地发展之中,应以最先进的质量标准严格执行。所以应当引进专业的技术队伍,帮助规范企业的各项工作流程及标准,甄别企业现有设备及设施是否满足企业升级达标、申报资质的要求。其一可为企业节省投资。其二可有效指导煤质检测的程序。更重要的是引进了先进的检测管理及手段。应与当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及专业院校合作,兴建高标准的具备煤炭资质的检测中心,这一活动也正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职责。
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检测水平
检测人员的技术素质直接关系到煤炭质检成果的优劣,应成为企业的发展核心。在企业升级改造的同时,有目标地重点培养技术骨干,让其参与企业设备选型、设施重置、规范设计全过程,并向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学习,经可能多的掌握先进的实验技术。对检测人员素质培训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迅速提高试验人员业务素质。委派检测人员到优秀的独立煤炭检测机构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方法,了解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式。掌握在正常运营中关键点的控制手段。邀请省技术监督管理部门的技术专家来企业讲课,请煤炭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分析质检指标之间的特点及相关性,提高质检人员对煤炭特性的把握。有条件时,聘请先进煤质实验室的专家来企业工作。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质检人员的技术水平,顺利通过省级煤炭质检实验室的认证、认可。煤炭试验人员必需不停的学习和培训,时时掌握最先进的试验标准,并运用于实际中。才能满足煤炭市场的基本要求,科学地作出真实可靠的试验数据。
五、提高检测质量,赢得市场信誉
煤炭质检的准确性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只有高质量的实验数据,才能赢得市场的信赖。煤质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受众多条件的制约,尤其可怕的是人为的因素,由于人的不可确定性,造成整个检测企业毁于一旦的示例比比皆是。同一质检机构,同一煤样,同时化验往往出现不同的实验数据。更有实验人员在煤质化验时与送样单位利益交换,极大地伤害了企业的声誉,致使企业长期树立的市场形象毁净。所以要建立完善的跟踪复核机制,科学安排试验程序及管理流程。精心组织做好每一步试验,严格按操作规程处理每一项具体程序,杜绝人员不慎给企业带来的质量损失。建立质检质量组织保证体系,将检测质量的各项指标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具体的个人。实施责任制考核。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技术手段,建立质量技术保证体系,从影响质量的人员、设备设施、煤样、环境、工艺方法等因素,全面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同时相应地制定技术措施,有效杜绝可能发生问题。以此确保企业煤炭检测的高标准、高质量,赢得客户的赞誉。
六、开拓检测市场,创造企业效益
作为社会煤炭质检机构的主要职能是从事第三方煤质裁定,其煤炭质检水平要远高于一般企业的煤炭质检机构,但其费用也较其他企业高。要赢得市场的认可,不但要有高质量的检测水平,还应做好客户的开发及服务服务工作。全面分析市场客户的现状和其他煤质检测机构的特点,利用差别效益开发目标市场。开拓对进出口煤炭的报关质检;为煤炭生产打造品牌提供质检保障;开展对大型煤炭企业的联合质检;为煤炭生产及耗用企业规范质量监督及质检技术服务;对煤炭运销企业长年煤质跟踪并提供法律支持等。在树立企业质量品牌的前提下,挖掘潜在的客户市场。为购煤企业在煤源地提供煤炭质量监督;为用煤企业的煤质管理提供培训及规范制度,并销售煤炭检测设备及仪器;会同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相关部门编制煤炭检测学习资料等。在与客户业务合作中,协助指导企业规范化地采样及报送试验报告,实行煤质检测上门服务等,扩展客户群以赢得企业的信誉,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
七、结语
随着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深入,煤炭质量第三方检测已成必然。发达国家及我国煤炭港口,早已建立起第三方煤质检测组织,并卓有成效地开展着煤质检测工作,确有不菲的经济效益。究其根本是具有完备的设备设施、优秀的员工队伍和实行科学的管理。其煤质检测指标不会遭受任何的质疑,这就是在市场化的表现。在内地的煤炭市场,企业也在寻求公平、公正、可靠的第三方煤质检测机构,这正是面临转型期的社会煤炭质检企业无限的商机,抓住机遇、夯实基础、盘活资产,满怀信心地迎接下一个企业发展的良机,收取经济市场化的红利。
参考文献:
篇4
农药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投入品,这其中大部分都是有毒化学品,农药施用于农田或作物之后,一部分作用于靶标生物,起到防治作用,另一部分则残留于食物链,即农药残留,影响农产品和生态环境安全与人类身体健康。所以,蔬菜农药残留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它不仅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甚至有可能还关系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尤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农作物中农药的残留问题,相应的农药残留监管的工作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本文拟通过对我国蔬菜农药残留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与发展对策,旨在为我国农药残留监管的发展与完善提出思路,为保障我国食品安全提供支持。
2我国蔬菜农药残留监管现状
2.1蔬菜农药残留监管机构不健全
蔬菜生产主要是广大的基层农村,所以农药残留监管的重点也应该是在生产一线,但就目前我国农药残留监管机构机构体系来看,市县专门监管机构大多尚未建立,或者即使建立了,受限于仪器、试验监测水平等条件制约,监管能力也不强。而广大的乡镇基层监管能力更弱,致使质量安全准入的第一道关口把关不严。另外的问题是检测机构基本上都隶属与各行政机构,大部分隶属于农业、质检、食品监管、环保等部门,虽然有少部分已经开始脱离政府机构独立经营,但速度很慢,与财政上与政府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真正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或者中间机构从事蔬菜农残检测的很少,而且受限于资金与技术力量的因素,普遍发展的很慢,权威性较差。
2.2蔬菜农药残留监管检测人员整体水平较低
农药残留检测,一般都涉及较为专业的技术知识,甚至有一些还需要接受过系统的培训与教育,对于专业技术的要求相当高。比如对于生物芯片、试剂盒、各种生化药品的药理特性的把握;酶联免疫,pcr,荧光印记,dna的提取制备等技术的了解[2]。而目前我国的农药残留监管检测机构,大部分都是隶属于行政机构,行政色彩大过了学术色彩,导致检测机构的人员整体水平偏低,行政意识大于专业技术的意识,工作经验较少,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也有限,这直接影响了我国食品安全检测队伍的工作效率。
2.3蔬菜农药残留监管职责不清,管理混乱
蔬菜农药残留监管工作,属于质监、卫生、农业、环保等多各部门的联合监管之下,众多管理部门却并没有发挥出多部门的联动优势,相反最大的症结就出现在了多头监管,互相推诿上;另外一个问题是我国蔬菜农药残留监管部门的检测标准存在“内外有别”的尴尬标准,这主要体现在出口蔬菜品要求高,内销则要求低。
2.4蔬菜农药残留监管机构信息缺乏有效利用
我国蔬菜农药残留监管检测机构,国家、省、市县各级虽然均设有检验机构,但检测项目少而且检测技术落后。并且工商、技监、卫生、农业部门都有下属的检验机构,单位之间硬件设备基本相同。各检验机构任务来源单一,检测经费来源不足,在完成条块任务后,设备闲置,利用率低下。最终的结果就是一个产品重复检验,但检验来检验去结果仍然不可信,甚至互不承认检验结果。既浪费检验资源,又增加蔬菜生产与加工企业的成本。
3我国蔬菜农药残留监管改进措施
3.1建立第三方食品安全检测机构,推进检测市场化
推进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机构脱离政府控制,建立第三方检测机构,维护检测结果的公平是推进食品安全检测改革的重要举措。也只有依靠市场调节的,不受外来各种因素干扰的食品安全检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安全检测”。同时,第三方检测机构也可以进行食品安全检测相关数据汇总和分析,把食品安全检测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上升到理论高度。并可以承接政府部门或企业委托的食品安全检测研究的课题,为政府重大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以此推动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完善。
3.2进一步完善蔬菜农药残留监管机构建设
首先是建立健全各地基层蔬菜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与,明确职能和人员,保障经费,发挥监管和行政执法作用,确保从源头开始监管;另一个问题就是强化检测体系建设。规划并建设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国家
中心或区域中心,建立健全省、市和县级检测中心,承担各种执法检测任务。
3.3蔬菜农药残留监管机构信息要加强整合
对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机构进行整合和实行信息资源共享,多部门在政府的协调下达成联动协议。我们认为可以借鉴药品检验的模式,将工商、技监、卫生、农业部门下属的检验机构整合到一起,成立专门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机构,专门负责蔬菜安全的检测,同时强化蔬菜生产企业或个人在农残方面的责任,检测机构加强对市场上的蔬菜食品进行抽检,抽检合格的免收检测费,不合格的收取检测费。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不同部门之间重复购置检测仪器,重复招聘技术人员,造成资源的分散[3,4]。
4结语
蔬菜是居民生活中的必需品,所以蔬菜中的农药残留对居民身体健康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并且隐藏着潜在的生态安全,所以进一步加强蔬菜农药农药残留的监管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是下一阶段食品安全工作中的重点工作。当然,农药残留监管涉及的方面很多,不是短时期能马上解决的,这需要从行政管理、技术检测、体系建设等多方面多管齐下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李春华. 食用蔬菜安全监管的有力手段—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上海蔬菜,2005(2).
篇5
作为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我们能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检测服务,主要包括: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常规理化、重金属、营养成分及标签、食品包装材料、食品添加剂、真菌毒素、二f英类、抗生素、过敏原、转基因、动物源性成分鉴定、塑化剂、溶剂残留、污染物、环境测试等,近乎可以全面满足客户需求。
实验室装备方面,诺安实力可的4家实验室均配备了沃特世、赛默飞、安捷伦、戴安等知名品牌的GC/MS/MS、LC/MS/MS、ICP/MS、GC/MS、IC、PCR、HPLC等国际先进设备。除此之外,我司还在上海设有一家食品安全中心,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合同研究创新服务。而我们的感官研究及专业感官品评小组,在感官和消费者研究方面拥有30多年的实践经验,能够帮助企业评估产品质量、探究消费者兴趣、分析竞争对手产品及规划新产品的研发等服务。
记者:食品的检测项目中有些需要快速了解检测结果,比如微生物、农残等,对此情况贵公司有何解决之道?
诺安实力可:食品检测方面,诺安实力可能够在微生物方面为客户提供快速检测服务。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法在国外发展非常迅速、普遍,但是在国内的应用较少。我司拥有国际先进的仪器,能够快速检测产品或生产环境中的危险致病菌,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部分方法最快24小时即可得出结果,能够有效帮助企业预知微生物污染风险。
农残快速检测方面,最常见的“酶抑制率法+分光光度法”已被列为国家推荐标准(GB/T 5009.199-2003)。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特点,已成为对果蔬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进行现场快速初筛/定性检测的主流技术之一,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该技术具有较强针对性,因而对部分果蔬农残的快速检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使用农残快速检测方法时应注意“检测盲区”,以防出现误判和漏检现象。考虑到结果的可靠性,目前我们暂不提供快检服务。
记者:农药残留是国内外重点关注的内容,我国每年因为农药残留问题有很多出口的农产品被退回,而各个国家对农残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针对此问题诺安实力可能为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供哪些帮助?诺安实力可的检测报告在国际上有怎样的认可度?
诺安实力可:诺安实力可是行业公认的农残检测领域专家,能够提供单项农残测试服务达600余项,检测范围覆盖蔬菜、水果、茶叶、谷物、中药材、蜂蜜、提取物等几十种不同产品。同时,诺安实力可按照不同的出口国标准、产品基质和企业要求为客户定制了60多种农残检测套餐,如针对海内外市场的多农残综合套餐530+项、多农残扫描系列191项、针对GB 2763-2014及香港新规专项基质农残检测套餐。
诺安实力可的农残服务拥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①早在2004年开始参加国际能力验证;②是国内第一家提供LCMSMS农残全扫和400+日本肯定列表套餐的第三方实验室;③通过运行集团统一的过程控制样品(PCS)获得的质控图来进行日常的过程控制。
此外,诺安实力可所隶属的梅里埃营养科学集团,是全球专业且领先的食品服务提供商,在全球20个国家拥有超过80家资质认可实验室,能为农产品出口企业针对出口国家的法规要求提供不同的套餐服务和法规解析。
目前,诺安实力可的实验室获得了经ISO17025认可的国际及国内认证,包括UKAS、CNAS、CMA、CMAF、CATL等,因此我们出具的检测报告具有国际机构认可度。
记者:据统计,消费者针对食品标签的投诉数量占到总投诉的60%,目前食品包装标签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诺安实力可在食品标签方面可以提供怎样的解决方案?
诺安实力可:食品包装容器上或附于食品包装容器上的一切附签、吊牌、文字、图形、符号说明物均称为食品标签。《食品安全法》四十二条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成分或配料表、生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事项。而在市场上,食品标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①标签不完整,部分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对标签相关法规理解不够全面,经常会出现强制内容未标示情况,特别是产品标准中对标签标示有特殊要求的部分产品;
②虚假标示,企业为了达到宣传效果,违规宣传保健功能或对标签进行虚假标示;
③对营养素的含量声称、功能声称、比较声称等标示不合规;
④进口食品无中文标签或中文标签不符合国内相关法规要求。
诺安实力可在食品标签方面可针对各国营养标签法规要求提供专业的咨询和审核服务,不仅可提供微量元素、维生素、脂肪酸、糖类在内的全面营养成分测试,还可为企业提供全面的食品标签合规性管理,不仅仅是审核存在的问题,还会提供相应的修改意见,帮助企业提前规避风险。
记者:随着国家对食品要求的严格和企业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企业越来越多的项目需要被用来检测,那么企业是建立自己的实验室还是依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诺安实力可:俗语云“造船过河不如借船过河”,绝大多数情况下,除非生产过程需要频次很高的内检,委托第三方实验室的效益要远远好于自建实验室。使用第三方实验室,低成本、高品质,可以大幅减少企业的非常用设备、场地、人员和相关维护的投入。
第三方检测实验室拥有专业的背景、科学知识以及大量专业的人才,对产品质量的把控更加精准。
有些检测项目比如致病菌,如放在工厂实验室里进行检测,会有造成污染的风险。
诺安实力可作为专业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在国内拥有专业的食品检测背景,依托梅里埃营养科学集团全球性的实验室服务网络,能够为客户带来专业、全面且信赖的服务和解决方案,为企业及产品增值。
篇6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109-02
据市场调研显示,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很快,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保有量的国家。据业内预测,至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突破2亿辆,给汽车后市场带来了许多商机。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它涵盖了消费者买车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务,检测维修与保养是汽车后市场最重要的服务项目之一。
一、汽车后市场检测与维修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学术型(理论型)人才由于缺乏系统的技术技能学习和训练,难以适合汽车后市场开展检测与维修服务的需求,因而在汽车后市场从事检测与维修服务的人员主要是技术技能型人才。但由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不健全,目前来自中职和高职专科层次的技能型人才成为汽车后市场检测与维修人员的主力军。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突出,有较娴熟的专业技能,但由于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和技术研发及应用能力,导致其自主学习能力偏弱,在汽车新技术、新技能日新月异的今天,他们难以从理论、技术和管理等层面去分析并解决汽车检测维修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发展后劲明显不足,是汽车后市场企业难以升级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与高职专科培养“能用为度、实用为本”的岗位技能型人才以及普通本科培养的理论型、学术型人才相比,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和适应性,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人才类型。汽车检测与维修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当在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专业理论、技术技能、工程实践、管理才能等方面均兼备的“德为先,懂技术、精技能、通应用,会服务、擅管理”的优秀复合型人才,他们能将汽车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应用于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作,有着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一,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上佳的服务和管理意识,在工作中勇于担当,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经受挫折与失败。对经济、社会、历史、心理以及政治、法律法规、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等也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第二,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和丰富的拓展知识。除具备汽车专业方面的知识外,学生对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保险、管理、营销等方面的知识也应有所了解或熟悉,才有利于适应更多的专业岗位群,为今后向管理岗位转型发展奠定基础。第三,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即具备汽车拆卸与组装、性能检测等专业基础能力;具备汽车故障诊断与修复、汽车维修工艺编制、汽车维修质量监控等专业核心能力;具备汽车技术培训、汽车维修组织管理等专业拓展能力。具备良好的技术研发与应用及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并拓展开发新技术、新技能的能力;能根据具备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并结合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对已掌握的新技术或新技能进行二次开发,并应用到汽车的检测与维修工作中,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汽车后市场检测与维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策略
(一)具体的培养措施
1.实现本科学校、高职院校、汽车后市场企业三方主体联合培养。目前国家正引导1999年以后升格或新建的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型高校,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对于上述本科院校而言,其在专业理论教学、科技研发方面有优势,但他们多数缺乏职业教育的经历,尤其是实践教学和系统的技能培养方面明显较弱。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师资、系统的技能培养等方面有优势,但在专业理论教学和科技研发方面的欠缺相对明显。汽车后市场企业虽然没有人才培养的背景,但其在设备、顶岗实习、就业及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等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目前我国应用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还不成熟的情形下,探索本科学校、高职院校、汽车后市场企业三方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模式,可以有效实现三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培养符合行业用人标准的汽车检测与维修应用型本科人才。
2.制定考虑“一个核心”和“四个统筹”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决定人才培养成败的核心因素,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应重点考虑“一个核心”和“四个统筹”。“一个核心”即应在工作岗位能力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以专业技术和技能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四个统筹”包括:一是统筹重构课程体系。统筹公共课与专业课程,打通两类课程的联系,使毕业生既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人文素质,也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娴熟的专业技术及专业技能研发和应用能力。二是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理地平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关系,以区别于高职专科“轻理论,重技能”的培养,也区别于普通本科“重理论,轻技能”的培养,为学生“文武双全”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统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将社会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与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融为一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四是统筹人才培养的各个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合作的各方实现共赢。这样院校方就能实现人才的培养、师资队伍的素质能力提升、实训基地的建设;企业方则能得到符合行业标准要求的人才,降低其人才引进及培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其升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重构课程体系与选用合适的教材。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最终集中反映在课程体系和具体的课程内容之中,因而课程体系及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根据学生必须具备的人文素质、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等系统地规划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拓展)课程及实践课程等模块化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使各模块化课程之间有机衔接,相辅相成,构成合理的课程体系,同时必须重点对若干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建设。
据了解,目前所出版的教材中,大多都定位在研究型本科教材,或者高职技术技能型教材。研究型本科教材存在知识内容多、理论深、实践内容缺乏等问题,而高职教材又存在理论知识深度和广度不够的问题,适用于应用型本科的教材较少。因此,为了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人才培养目标,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标准的要求,尽可能地编写校本教材并真正投入使用。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系统的汽车理论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表达能力是对师资队伍的基本要求,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要有工作经验和良好的技术研发与实际应用能力,能带领学生进行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维修技术研发,将研发成果转化成实用技术并应用于日常生产中。
在目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还未完善的形势下,能同时具备上述素质和能力的教师仍然很少,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应实现多主体联合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普通本科院校教师理论教学和科技研发方面的优势,发挥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方面的优势,发挥企业兼职教师工程实践及工程技术应用的特长。
5.建设实训基地,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综合运用能力。按照企业生产标准和生产程序等要求建立校内汽车生产性实训基地,以学生为主体承接真实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业务,培养他们的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待学生具备了汽车检测维修的基础能力和核心能力后,组织学生到企业的真实生产车间开展顶岗实习,着力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综合运用能力。
6.加强校园文化的熏陶。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和创新素质。可通过设立宣传栏、建设汽车文化园区等营造汽车文化氛围,使学生尽早适应汽车企业文化、企业工作环境,增强对汽车维修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并自觉努力学习。通过组建汽车爱好者协会等各类学生汽车社团组织,开展与汽车企业文化有关的各种活动,为学生搭建更多的能力拓展锻炼平台,不断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组织策划、协调管理等社会能力。
7.实施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组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团队,聘请来自汽车后市场企业的专家(能工巧匠)作为团队的重要成员。依照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顶岗实习等关键环节进行督导,按年度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及个人进行反馈并提出意见或建议,以确保人才培养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有效地开展。
(二)毕业生跟踪调查与人才培养模式的修正
1.向毕业生及企业征求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待毕业生工作半年至一年后,组织专业教师和教学督导团队成员联合深入毕业生工作一线,向毕业生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重点关注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术技能与现工作岗位的对口程度及对现工作的适应情况,征求他们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技术技能培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向企业了解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等,重点是征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修正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毕业生及企业的反馈意见,重点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进行调整或修正,实现良好的“闭环”系统,形成人才培养更完善的动态调整机制,使人才培养的质量更贴近社会和市场的要求。
综上所述,本文根据汽车后市场检测与维修人才的从业状况,分析了汽车检测与维修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当是“德为先,懂技术、精技能、通应用,会服务、擅管理”的优秀复合型人才,并针对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人才培养主体的构成、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重构与教材选用、师资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实训基地建设、校园文化构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毕业生跟踪及人才培养模式修正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可以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正.当前汽车后市场人才需求分[J].科学研究,2011(3)
[2]普林林.应用型本科教育解构及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J].教育与职业,2009(27)
[3]谭德荣,董恩国.汽车服务工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篇7
一、前言
随着高速公路网的不断延伸,新技术快速推广和应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网络结构越来越复杂,综合性越来越强,对机电系统维护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各营运公司中机电设备在整个高速公路的投资虽然所占份额很小,但日常的营运都离不开它,特别是各相关路段联网收费工作展开后,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直接影响到所有路段的正常、有序运行。所以,高速公路机电养护工作是关系到高速公路是否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养护存在的问题
高速公路是我国道路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提高人们的出行速度。而机电系统则是保证高速公路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关键,所以要不断提高机电系统的管理水平,保证维修养护工作的及时、有效进行。可是在对高速公路进行养护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具体内容为:
2.1界面故障判定
一般高速公路都会将机电维修养护工作外包给几家不同的专业单位进行,在发生故障后这几家单位就会互相推诿。例如车道视频监控图像,一般从车道摄像枪,经过收费机箱的字符叠加卡,再往上一级传输。车道图像出现干扰或无图像,故障原因可能是前端摄像枪、12V电源或视频线引入干扰,但多数情况产生原因为字符叠加卡不稳定,或易受外界电源类影响。由于存在较多不确定因数,双方故障排除时,检测到本方设备正常,或连接口经重新插拔,故障暂时得以解决,但一段时期后故障又再发生,甚至更换了备件后,结果一样。又如车道电动栏杆方面,有时出现栏杆不能正常起落,栏杆机本身控制器、传动机构机械故障,或车道感应线圈故障都会产生,同时电动栏杆控制线也接入收费机箱车道控制板,并受收费机操作控制,为此,同样是栏杆不能正常起落,产生原因变得多样化。类似界面故障,在IC卡读写、供配电等方面都会发生,本方人员除忙于协调,或疲于自行判断并维修,长此以往,本方人员无暇顾
及系统完善,更不用说自身能力提升。
2.2专业维修人员不足
高速公路维修养护单位里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明显不足,一旦出现人员更迭就会造成高速公路维修养护上的空挡。这主要是因为在进行人员交接的过程中,曾经负责高速公路维修与养护工作的人员基本不会将其手中所掌握的关键内容转给其他人,这就需要新的机电维修工作人员重新开始,对设备运行状况、相关记录等慢慢了解。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以及工作变更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机电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备品备件非标,造成价格垄断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采用部分产品,市场面相对较狭窄,一般按销定产,承建商和销售方形成价格同盟,使用方很难通过市场拿到一手产品,只能听凭承建商报价,大大增加业主维修成本。
三、解决对策
由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外包市场缺乏明确标准,奖惩方面难于界定,对于我方警示,代维护方也就敷衍了事,不了了之。上述问题客观存在,我们也尝试一些解决方法,也有一些收效。
3.1 积极引入代维护第三方
对于界面故障判断,引入代维护第三方,现场同时检测,相互确认,共同解决,初期也确能较好解决界面故障。后期把部分代维单位维护范围扩大,如把质保期后电动栏杆日常维护,交由收费系统代维护方一并处理,减小维护界面。
3.2 积极培养专业技术人员
拥有熟练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积极开展培训工作,这样才能培养出能够熟练掌握各项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工程项目施工时,就可以先期介入,全程参与。竣工验收时,把好竣工资料齐备一关,包括竣工图,检测记录,设备说明书,合格证,生产序列号,培训资料等,做好归类存档工作,方便随时调阅。
3.3 综合考虑承建单位,选择口碑较好的企业
工程项目或维护项目竟标时,选择一些口碑好承建单位,不拘泥于低价中标,综合考察承建单位,而不是仅看标书;设备选型时,尽量考虑成熟和通用产品,形成对运营单位较为有利局面。
四、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养护方面建议
近年来,我国的高速公路虽然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相关单位共同努力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机电设备寿命排除政策方面影响后,一般能达到5~10年,业主和代维护单位应建立长期委托关系,使其在技术力量储备、备品备件和仪器仪表方面加大投入。同时减少代维护单位数量,合并维护内容,不仅能减少故障界面,也有利于代维护单位做大做强,达到双赢目的。
第二、 对于旧系统、老设备,业主和代维护单位都为较头痛的事情,业主着重考虑维修成本,维护单位忙于四处找备件或替代品,不管如何努力,结果也不尽人意。如果选用机电设施已不能适应新技术、新环境发展需求,应有勇气打破旧格局,重新规划。对此,工程项目上马,需做好前期需求分析,充分论证,设计适度超前,有一定预留发展空间。
第三、注重机电设备运行环境建设。土建期间就要考虑机电设施总体布局,包括机房总体设计,管线予留,强弱线分布,空调,给排风设备,供配电设备,后备电源。土建前期协调好,避免漏项,利于后期机电设备安装和将来维护,减少隐蔽性故障,预留发展空间。
第四、在各收费站推行三级维护制度,提高快速排障时效。设备维护分为一、二、三级,不同级别的负责人根据自身情况与技术水平,所负责的工作也不同。
第五、积极营造良好的维护氛围,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由于人为使用不善而造成的不必要损失,使机电设备操作人员以及维修人员都能自觉的爱护设备。
第六、加强机电设备运行环境管理。保持机电设备运行环境适度温度、干湿度,设备整洁,摆放合理、有序。
第七、建立完善的设备台帐和设备故障登记、分析表格,形成信息反馈体系,反映各类机电设备故障情况、故障率。建立和积累必要的系统运行状况技术档案资料,了解系统运行的现状和薄弱环节,在平时的管理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薄弱环节的管理,制定科学的养护计划,从而提高对机电系统管理的水平。
第八、 加强自身技术队伍建设,有系统有目的组织技术培训、交流。通过多方磨练和实践总结,培养出一支经得起考验善打硬仗队伍,也是搞好机电养护重要一环。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进行养护的过程中要在结合不同路段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借鉴其他路段的先进经验。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正逐步向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以及节约化发展,只有不断完善机电系统养护工作,才能促进我国高速公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最近这几年来,时有建筑物倒塌、大桥跨塌、化工厂泄漏等工程发生质量事故报道,有在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有已经投入生产使用后发生的,即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损失,又给人民群众带来伤害,同时也给建筑安装业抹黑。当然,工程发生质量事故原因并不一定是材料质量造成的,但因使用不合格材料发生质量事故也占了相当的比例,造成对建筑安装工程中使用材料的质量控制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和保证,如果在建筑安装工程中使用的材料不合格,即便施工工艺再高,设备再精良,施工人员经验再丰富生产出的产品仍然是不合格的。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控制,保证使用在建筑安装工程中的材料是合格品,为建造出合格的建筑安装工程打下基础和提供保障。为了实现建筑安装材料质量的有效控制,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材料采购程序
1、每一个建筑安装企业都应建立自已的材料合格供方名单,建立合格供方名单时要严格审查或调查材料供方的生产资质、企业规模、企业资信等各方面的资料,符合的才能进入合格供方名单,不能仅凭一张企业的营业执照,有必要、有条件也可以对生产厂家进行实地考察。建筑安装企业进行材料采购时应在自已的材料合格供方名单中选定供应商。而不是想到那里采购,就到那里采购,这样采购来的材料质量是无法保证的。采购时遇到不是自已企业的材料合格供方的,应马上审查或调查其生产资质、企业规模、企业资信等,认为符合的才能作为新增加的材料合格供方。
2、建立材料合格供方进行评定制度,定期进行评定,保留合格供方,并进行优、良、合格等标注,淘汰供货质量不好、供应不及时、有弄虚作假行为的材料供方。
3、进行材料采购时,不仅要对材料规格、品种、数量进行确认,还要对材料执行的国家标准和图纸技术要求进行确认,确定提出要采购的材料是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的。即项目施工员提出的材料采购计划,还需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方面审核后方可实施采购,这个源头关必须要把好,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材料采购
1、签订的材料采购合同中要明确:(1)采购材料的规格、品种、数量、执行标准和图纸技术要求;(2)交货时间、地点;(3)检查验收标准;(4)供方所供材料不符合要求的违约责任;(5)材料的质量保证期限(包括返修后的期限);(6)售后服务等。来保证所采购的材料是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的。不能为了贪图方便,签订的材料采购合同比较简单,有些地方含糊不清,容易造成纠纷及经济损失。
2、材料采购应采用货比三家、进行招投标等多个部门参与的方式进行,避免采购人员拿回扣、领导暗箱操作等行为。来确保采购的材料优质优价。
三、检查验收和第三方检测
检查验收和第三方检测是每一个建筑安装企业对自已采购的材料质量控制的最后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不能马虎,检查验收人员如好:
1、检查验收人员首先应对送到的材料进行资料审核,包括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证明材料合格的文件进行审核,有“准用认证”要求的材料和产品,还要供应商提供省部级的准用认证许可文件。
2、根据合同中的要求,该量的量、该卡的卡,需要进行第三方检测应尽快送第三方检测,如防水卷材、钢筋等。
3、验收合格的材料,才能进行施工领用,并建立材料合格品台账,台帐内容应详细、真实,不得伪造、涂改、复制。待检区的材料不得领用出库,如防水卷材第三方检测报告没有出具,就不能出库。
4、验收不合格的材料不能与合格材料混放,应立即通知供应商作出清场处理,限期不处理的,进行严厉的经济处罚。
四、材料验收人员
篇9
上述事实背后,都与一个工业术语“可靠性”息息相关。对于产品来说,可靠性问题除了行业自身的重要性,更具有不可小觑的社会价值,因其与人身安全、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提高产品可靠性,可以降低故障和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可以尽量减少灾难性的事故发生。美国GE公司经过分析认为,对于发电、冶金、矿山、运输等连续作业的设备,即使可靠性提高1%,成本提高10%也是合算的。
致力于为中国的可靠性行业用户提供可靠性资讯、试验设备、测试检测、可靠性软件、可靠性培训等多层次、多样化的综合的专业网站――中国可靠性网以及其兄弟网站中国热设计网(下称“可靠性网”和“热设计网”),便有着不同寻常的行业责任和特殊意义。
帮助客户实现“可靠性需求”
很多定位于细分行业的网站,在互联网浪潮中不仅没有被淹没,反而借助专业、排他性的优势,深挖用户需求,以别样的生存方式活着。
第一次听说“热设计网”是在一个液态金属产品会上,当时该产品所属公司的负责人表示,非常希望公司的研发成果能在热设计网被传播,让更多行业的人士了解这一新成果。
显然,这样的讯息更适合在专业的行业网站传播。《中外管理》通过分析对比发现,从专业性上看,细分类网站毫不逊色于主流门户网,而且专业性强;从网络广告市场竞争格局来看,近年来细分、专业媒体正在逐步对综合媒体形成分流、冲击,广告主注意力从大而全转向精而专,对垂直类媒体的关注度及投放度正在不断提高。
这恰好也说明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所在!而正好有一部分人,一直就在这些专业网站背后奉献着自己的传播力量。
老纪,可靠性网以及兄弟网站热设计网的创建者,在这个行业里更多人熟知的是他的网名“Cliffcrag”。比起那些搞黑科技的网络极客,似乎工科男的骨子里都有一种耐得住寂寞的初心。
他向《中外管理》讲述了一件小事。2015年8月,深圳某智能电表公司,其客户需要提品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的验收报告。该公司测试部经理对该验收报告的测试方案,检测单位毫无头绪。经访问可靠性网,联系到网站管理团队,团队成员详细地介绍该验收报告可以根据GB5080的标准进行试验,选定试验方案,初步计算出需要测试的样品数量和测试时间。为了降低测试费用,减少测试时间,团队成员帮该公司拟定合适的样品数量,试验温度。根据该测试方案,推荐到可靠性网合作的第三方实验室宜特检测实验室进行试验,最终完成客户要求。
可靠性网帮助客户完成测试检测等业务流程以后,及时地将产品推向市场。
Cliffcrag坦承,最初搭建这两个学术平台,初心是希望行业领域能有一个成体系的专业网站,不求大,但求专业,聚集资源解决行业疑难。一晃近十年过去,热设计网和可靠性网已经成为本领域的专业口碑网站,老纪很欣慰地说:“从无名小卒到行业权威,熬了十年,不过十年若能磨一剑也是一种收获,实现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最重要。”
因为专业,所以更要精耕细作
2007年3月,中国可靠性网成功上线。当时论坛模式还在流行,原本也是希望能够做成可靠性行业的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偏BBS功能,并保证技术资讯、服务信息等持续的更新和维护。
2011年,随着热设计的重要性逐步在行业内被认可(注:热设计是随着通讯和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较新的行业)。热设计网作为可靠性行业领域的另外一个重要分支领域的专业网站,也在Cliffcrag和团队的打造下成功上线。
回忆网站运营初期,Cliffcrag透露,吸引用户是很多初创网站宣传推广时最头痛的事,但由于可靠性网、热设计网的域名分别是kekaoxing,resheji,都是两个行业关键字的拼音,属于三拼域名,辨识度很高,通过搜索引擎优化方面的工作,让本行业的关键词排名较靠前,所以初期推广宣传也相对容易些。
网站上线三个月后,可靠性网很快实现了在主流搜索引擎上搜索行业关键字排名第一,访问量和发贴量排名第一的目标。厚积薄发的热设计网也一跃成为该行业内的风向标。
目前,可靠性网、热设计网是最新行业资讯的与传播平台,为国内电子行业提供全面快捷的信息,促进产业发展;为第三方实验室,设备、材料行业提供供求展示平台。
并且依靠其影响力成功将粉丝引流到线下交流,这几年迅速连接数十万名各领域从业人员汇集一起,对热点难点问题探讨,头脑风暴,解决行业难题,有效地保证了不同领域沟通与交流,促进可靠性和热设计行业发展,提高电子行业核心竞争力。Cliffcrag说,这些都是可靠性网和热设计网发起的纯公益免费专业技术交流活动,目的是让同行们有一个互相沟通学习、共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交流机会。
可以说,可靠性网、热设计网为行业提供的坚实后盾,很可靠。Cliffcrag一直觉得这是一份行业的“责任”。
寻求专业化与商业化的平衡点
互联网时代各方枭雄雄霸一方,专业性很强的网站有其纵深的优势,但也面临着知名度和行业壁垒等诸多障碍,如何突围?
Cliffcrag说:在追求海量用户和点击率的数据时代,专业类窄众网站一天百余篇的用户发帖量可能和门户网站每天海量的发帖量无法比拟,但是在行业内网站将数据做比对,可靠性网和热设计网的用户量、发帖量算是名列前茅。而且用户都是稳定的忠实受众群体。
此外,当专业性很强的网站,在垂直细分领域做到一定的知名度,成为行业内首屈一指的领头羊时,其力量和资源会成几何级增长。以可靠性网站为例,合作伙伴如第三方实验室的5所、702所、708所、宜特检测、华测、深圳计量院、西测电子等都是行业众所周知的实力机构;与试验设备行业的广五所、Qualmark、热测、日立等知名厂商进行合作;可靠性软件方面和Reliasoft、 PTC Windchill等公司进行合作,形成有效的互利共赢同盟链条。
“在商业模式上,除一般的广告合作外,网站借助其行业专家资源优势还向用户提供线上和线下的技术顾问服务、定制化人才培养、培训服务,定期举办行业交流会等。”Cliffcrag说,这也是可靠性网和热设计网能略胜一筹的原因,目的是打造行业内一个不可替代的线上和线下拓展的综合性技术交流和服务平台。
同时他也坦承,行业网站同样需要转型、创新。可靠性网和热设计网已经在移动互联网上做了很多努力,如开通手机版网站、微信公众号、App、微社区以及向其他自媒体平台的扩展。“现在人们越来越追求便捷、及时的信息获取和交流方式,传统的BBS便捷性方面不如QQ群、微信群,我们为此特意开发出交流群内的信息,导入对接到网站论坛上的插件工具,也弥补流信息不易查找和保存的弊端。”
当下很多学术性专业网站不温不火。内部,其运营和技术团队偏保守,不会为了收益,让广告满天飞或者进行不切实际的软文宣传。外部,内容也接连受到QQ、微信、公众号、自媒体等冲击,愿意沉下心来探讨分享技术的人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快餐式交流。这也解释了为何很多专业技术网站大多默默消亡了。
篇10
1.1水利自动化的投资问题
任何一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初期都包含了完备的自动化监控系统,但是由于工程实施过程中所需的配备设备、资金等不足,对自动化专项工程等项目也就开始缩减起来,这种现象在中小型水库实施过程中体现的尤为突出。
1.2工程招标环节存在不足
水利自动化工程是属于技术复杂、设备技术更新快的一种工程项目,而设计单位一般只提供设计方案以及工程量清单。而详细设计是在工程开标以后由施工单位来承担,但是水利自动化包含着水利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承包企业以及个人需要同时精通两者,许多施工单位在此方面存在着技术短板,难以完全胜任工程任务。
1.3施工单位服务质量差
水利自动化招标过程中存在着恶劣的低价恶性竞争,这样导致某些承包企业等偷工减料,并且服务也不到位。还有些承包企业由于缺乏水利专业的技术人才,服务质量也难以保证。例如,安全监测自动化工程,某些公司没有相关的水利部的安全监测资质,并且他们也没有能力提供数据观测、分析等相关服务。还有些承包单位由于技术人员流动性较大,也就影响了服务的水平。
1.4自动化工程质量在控制上很难把握
工程质量上的掌握,不仅靠监理人员,还要靠质量检测。水利自动化工程在这两个方面都缺乏相关的技术支撑,虽然建设单位等将质量控制等交托给监理单位,然而,许多的水利工程监理单位都缺乏自动化专业技术人员,因此,自动化监测工作仍然难以落实,工程验收也只是走马观花。
1.5基层缺少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
水利自动化工程非常重要,某些水利自动化工程在建设好以后,基层的维护以及管理都跟不上。许多基层单位缺少专业管理人员,有一些管理人员也很少进行业务培训和学习。
2水利自动化工程运行质量现状
水利工程建设局作为省水利单位,有许多自动化专业技术骨干,这些人长期从事水利自动化工程建设,近些年来,他们参与了许多有关水闸、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和水库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同时还参加工程规划的评审、招标以及工程监理、质量监测等。这些系统总的来说运行状况非常好,但是有些也很差强人意。例如,系统的实用性较差,某些操作步骤还很复杂,操作人员主观上认为自动化设备很复杂,不愿意去学习操作。监控系统等功能都缺失,采集等器材数据也不准确,甚至某些软件设置都是不符实际的。其次,盗版软件泛滥,系统稳定下也因此下降,某些施工单位更是为了降低成本,降低设备的指标和设备性能。再次,系统对厂家技术等依赖性较大,厂家的技术人员走开以后,工作就难以继续。最后,供应商也缺乏相关的技术规范管理,系统与系统之间相互联系性越来越差,尤其是水库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又不统一,联网的难度就更大。
3水利自动化工程的建议
我国的水利系统分布地区广泛,目前我国的水闸有5万多座,大型水闸有400多座,中性水闸也有3000多座,水闸和泵站是我国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资源调度以及防汛抗旱的控制性设施。为了保证水利投资等发挥效益,水利自动化系统要建设好更加要管好,问题解决也需要一个过程,下面提出一些建议:
1)在工程招标中要加强对水利行业资质的管理
在水利自动化专项工程招标中,要将某些省份先进的工作经验进行推广,强化水利行业的资质要求,例如对安全监测自动化项目等要强调水利部门监测资质。
2)工程建设中要实行第三方监测机制
水利工程中传统的检测都有一定的技术支持,检测工作可以得到重视。水利自动化工程相对比较起步较晚,水利自动化工程质量检测以及管理目前还属于缺失状态,因此,尽快研究出相关检测以及验收的技术规范势在必行,重要的工程要实行第三方公正检测。
3)加强岗位相关培训以及资格认证考试
篇11
积极推进社会化检测机构参与到环境监测工作当中来,是完成环境监测职能转变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1]。就当前的情况而言,社会化检测机构参与到环境监测活动中的管理尚处于刚起步阶段,还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组织运作模式[2]。而环境监测中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是环境检测过程中最为基础并且重要的步骤,如果现场样品的采集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以此为基础的实验室内一系列控制活动都将失去意义。所以,建立并逐渐健全符合社会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到环境监测活动管理模式显得十分有必要。
一、环境监测的形势及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与社会公众对环境监测数据的需求与日俱增,仅依靠有限的政府部门监测力量已难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环境监测需求的快速增长推动了社会化检测机构的发展。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原则是更好发挥政府的主导和监管作用,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自我约束作用,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作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中,环境监测体制改革总体方向将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环境监测政事分开和政社分开,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供环境监测公共服务,开放服务性环境监测市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形成以环保系统环境监测机构为骨干、社会环境监测力量共同参与的环境监测管理新体制。环境监测其政府职能逐步变化成为服务职能,由区域化行政化管理变成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政府相关部门不再直接参与到具体的工作当中,而只是起到间接监督的作用,政府大包大揽的工作模式未来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会是相关各方按责承担。根据环境监测市场化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将来部分监测活动交给有资质的社会化检测机构来完成,解决当前任务多、人员少的矛盾。
二、 社会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环境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人员配置不全,流动性大
国家鼓励社会第三方检测机构发展,各种检测公司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加。市场上专业的检测技术人员短缺,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一个合格的检测机构应该具备稳定的、专业的分析、采样和质量管理人员。人员配置不全,人员频繁流动,导致某个岗位无熟练操作人员而影响检测数据质量。
2.管理和监督体系不完善
目前社会化检测机构只要获得省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发放的计量认证资质就可以开展环境检测服务,但并未验证社会化检测机构的人员配置、质量管理体系、机构运行机制等,也即缺乏对机构持续、正常运转的综合评估的监督机制。
3.缺乏社会责任意识
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环境监测活动的根本目标之一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就决定了其在参与环境监测活动中将面临自身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冲突[3]。普遍存在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偷工减料、数据造假等现象,没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4.缺乏品牌优势
目前国内社会第三方检测机构缺乏广泛知名度的品牌,作为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在保证环境检测质量的同时,首要任务就是创建环境检测领域的品牌。
三、对社会第三方检测机构发展的建议
为提升社会化检测机构的服务质量,使其成为政府环境监测站的有力补充,应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对社会第三方检测机构可采用“双证管理”模式,一是取得省级以上质量监督部门的计量认证,二是人员取得省级或者当地环保部门的持证上岗考核,获得持证上岗证,获得行业认可。
1.人员管理
人员能力水平的考察对检测机构是至关重要的。在所有资源中,人是最宝贵的资源。一个检测机构的水平高低、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素质水平。特别是关键人员的任职资格条件应加以规定,如受教育程度,理论基础,实际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等。人员素质不高,就保证不了工作质量,也就不可能保证环境检测的全过程质量。因此,由合格的人员从事环境检测工作,保证检测工作质量是提高成果质量,即检测数据达到“五性”的基础与保证。
(1)人员能力水平。从中国环境监测近40年的发展来看,我国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环境监测人员实行的持证上岗制度,在保证体制内环境监测人员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目前对社会化检测机构从业人员未提出持证上岗要求,淡化了检测人员的基本技能的培训考核。作为社会化检测机构核心力量的检测人员,必须通过省级或者市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考核,取得相应的上岗证后才能上岗,建立社会化检测机构人员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掌握动态信息,并到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这样才能够确保所有的检测人员的能力满足相关检测技术要求。
(2)现场检测人员的管理。社会化检测机构进行现场检测活动的代表和主体就是现场检测人员,因此,有必要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来考核和监督现场监测活动,在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都应该予以及时更正。各个地区应该充分结合各地具体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应该满足以下几条原则:
首先,制定监督考核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者、实施者职责。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监督考核办法,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属下的环境监测机构安排现场管理者,负责监督监测活动中的质量控制;管理对象为社会化检测机构指派到现场实施检测的人员。
其次,对现场管理者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定期巡查、临时抽查相结合,主要监督检查现场检测人员的身份、现场记录、采样前准备、是否按照技术规范要求操作、设备校准、鉴定等。对现场检测人员工作完成好坏根据相关规范、标准予以定性评判和定量考核。考核方法有标样测定、现场演示、同步比对等方式。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保证现场监测质量。
再次,对现场检测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执行现场检测任务需两人以上;实施现场监测活动时,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范;采样过程实行全程记录,真实完整填写采样记录。
(3)实验室分析人员的管理。加强内部考核,通过平行样测试、加标回收率、密码样品分析和标准物质(或质控样)对比分析等手段对分析人员进行考核,提升分析水平,保证实验室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密性。
2.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检测质量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长足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很多,为了保证检测数据质量,必须建立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在全体员工中宣传贯彻,了解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明确岗位职责,熟悉各项规定并严格遵照执行。
3.企业文化创建
社会化检测机构与政府监测站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是一个营利性机构,它的出现注定是以营利为目的,但营利不应该是其唯一目的。一个成功的社会化检测机构应在以提供优质、真实、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营利的,因此企业应该建立诚实、守信、用真实的数据说话、严格遵守各种操作技术规范,尊重数据的企业文化。好的企业文化能形成凝聚力进而形成生产力。可建立环境检测机构行业协会,充分发挥环境检测行业协会或第三方机构的作用,强化社会化环境检测机构的行业管理,签订质量保证承诺,推动行业自律。组织开展社会化检测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培训、业务比武,评估社会化检测机构的业务水平,促进环境检测服务行业水平的不断提升。
4.用技术形成竞争力
目前第三方检测机构蓬勃发展,竞争也异常激烈。有些机构为了抢占业务低价竞争,此举既扰乱了检测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第三方检测机构应该提升品质、提升服务来增强竞争力,通过参加国家、省、市等各级技术管理部门组织的能力验证考核,提升能力。
四、结束语
当前对于社会化检测结构参与环境监测活动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模式,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其中,现场监测质控管理手段不多,主要还是通过现场检查、标样比对、同步检测为主。很多实验室中可以实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将其应用到现场监测活动中的时候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变得不可操作,另外现在考核指标或者评判标准还不是非常完整和细化,这就使得在考核的时候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对应的考核制度,以提升环境监测管理水平,规范社会化检测市场,使之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篇12
1 桩基工程检测技术要点分析
在现阶段的技术条件支持下,桩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当中,第三方检测工作人员所采取的质量控制以及检测管理方法主要包括见证取样、平行检验等多个方面。具体控制方法的选取需要依照桩基工程项目的施工部位、以及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在现阶段的技术条件支持下,桩基工程项目施工中,质量检验检测方面所涉及到的主要工作方案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首先,对于钻孔灌注桩而言,多建议采用高应变的检测方法比较有效。在条件允许的基础之上,可以进一步利用静载实验或者是钻芯法对桩基工程进行验收与校核。同时,针对较大直径尺寸的灌注桩而言,建议通过钻芯法与声波投射法或者是低应变法相互配合的方式,对整个桩基工程中的相关尺寸参数进行详细的检测管理。
其次,针对沉管灌注桩而言,通过对低应变法检测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相对于桩基工程桩身的完整性的检测任务顺利完成。同时,还可通过使用静载试验的方式,对单桩承载力进行检测。在检测桩基冲击能力满足相关要求的前提条件下,可以考虑通过对高应变法的应用,就桩基的完整性以及承载力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测。
最后,针对打入式预制桩桩基工程而言,推荐采取的检测方式为高应变法或者是静载试验检测方法,通过对以上方法的应用,能够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如需要低应变法或者是声波投射法对打入式预制桩桩基工程进行质量检验时,应避免出现数据方面的误差性问题。
在桩基的检测过程中应执行现行桩基检测技术规范当中的适用范围的规定为:检测灌注桩桩长、桩身混凝土强度、桩底沉渣厚度,判断或鉴别桩端岩土性状,判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分析桩侧和桩端土阻力。
同时,在有关成孔的质量检测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关键检测部位包括桩孔的位置检测、孔径以及孔深的监测。底沉渣的厚度监测和垂直度的监测等等。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成孔的质量直接归决定桩基的柱体的成桩质量,过时桩孔在孔径上的直径偏小,那么整个桩的承载力就会有所下降;而若是孔径扩大,那么整个桩在上部的侧阻力又会随之增大,下部就不能发挥侧阻力应有的作用。
2 结合业主方对第三方检测管理需求进行完善
在市场经济发展体制不断建设、完善的过程当中,建设项目将多以投资公司或商业性的融资公司作为工程项目的业主主体。以上属性公司的一大特点在于:其以投资管理及营运管理为核心内容。但受到此因素的影响,相应的所配备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也比较少、基于以上实际情况,在责任与利益兼顾的条件下,业主方往往需要在工程项目开展过程当中,通过委托专业监理的方式,使其承担起工程项目所辖范围内的各项管理与控制工作任务。换句话来说,对桩基工程项目而言,业主方委托第三方参与项目建设施工管理的核心目的在于:自身利益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业主方与建设方、监理方和第三方之间还存在着合同约束的利益关系。在这样一种合同约束的利益关系下,业主方往往会将第三方检测机构视作在某一标段内的“派出机构”。由此可见,对于桩基工程而言,业主方所需要的第三方监理是能够代表自身利益、分担自身责任的第三方检测单位。
2.1 业主方对于第三方检测管理的实际需求
在桩基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当中,业主除了需要第三方对所属标段内的施工作业及行为进行全面且有效的监管控制,同时还需要使其建立并发挥更多的综合性控制职能。在不同的实际情况影响下,业主方对于第三方的管理需求还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具体而言,可以将其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若业主方对于桩基施工设计方案不够了解,在某些问题上存在一定的理解障碍,此时就希望第三方具有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以及技术咨询能力,针对业主方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2)针对未实行设计监理的工程项目而言,业主方则多希望第三方能够提出合理的意见与建议,并通过工艺审查、设计交底等方式,确保整个桩基工程项目开展的持续性与有效性。
(3)在分标段承包施工的基本条件下,业主方对于第三方需求还体现在,自身政工检查以及竣工验收备案工作的协助方面一旦桩基工程施工中出现疑难问题我,同时以上问题会对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业主方还是希望第三方能够及时提出相关的咨询意见。
更加关键的一点在于:受到政府部门监督职能改变的因素影响,在项目建设施工的全过程当中,要求业主方对其全面负责,有着重大的责任。但由于业主方的自身力量是十分有限的,为了使其作用得到全面、全过程性的发挥,就需要依赖于第三方完成,从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乃至竣工验收阶段入手。虽然这付给第三方的费用相比,业主全方位服务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苛刻之处,但实际情况却始终是:业主方所需要的第三方检测单位是具有高素质以及较强技术管理能力的工作队伍。
2.2 第三方检测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桩基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当中,业主与第三方检测单位毕竟是属于两个不同的责任主体。受到其参与建设目的不同的因素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的矛盾。举例来说,受到业主方的制约,第三方在大多数情况下仅限于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控制,而且所对应的检测费用相对较低,从而限制了高素质人员的进入、以及检测单位的长远发展。尽管绝大部分检测队伍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但受到投入不足的因素的影响,真正意义上能够发挥强有力职能的检测单位并不多见。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导致实际工作当中,第三方检测工作队伍往往难以无法满足业主方对其所提出的各项要求,从而致使建设检测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
2.3 第三方检测管理的完善措施
篇13
1、引言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立是为了准确、全面、及时的掌握水质污染状况,实现对区域水环境质量进行全面连续监测,以在线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自动控制技术、现代自动监测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讯网络组成的一个综合性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在线连续监测、存储,并远程传输数据[1],形式多为水质自动监测站,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发起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英国、日本相继建立了此类系统,目前已经形成了环境预警评价体系。上世纪80年代天津市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水质自动检测系统,随后90年代水质自动监测站在我国开始发展,到2012年我国已经在各大重要水质断面、饮用水源地、以及敏感水域建设了1000多个水质自动监测站。仪器也从最初的进口仪器,到后来越来越多的国产在线分析仪。
2、 运行现状
2.1 人员
人员是水质自动站正常运行的前提,主要包括水站日常管理者和维护、看护人员,管理者需要做好多部门协调工作,如选址、供水、电力、网络、运行资金配套申请、维(看)护人员的选择等各项工作都需要水站管理者去完成[2];其次是维护、看护人员,大部分自动监测站的维护、看护人员都是由相同的人来担任,可以节约成本,维(看)护人员在自动监测站的运行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化学分析和电器基础知识,经过组织培训才能胜任维护看护工作。
2.2 运行模式
目前国内水质自动站的运维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委托地方管理和维护模式,即水质自动站当地监测站负责水站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数据收集后上报上一级监测部门,这种运维模式目前比较广泛。二是由省级环境监测中心统一运维,并将部分大型专业维修分包给专业技术公司,广东省使用的就是这种模式[3]。三是通过政府公开招标第三方运维,环境监测站负责质量控制和年度运维情况考核。
2.3 运行模式优缺点
水质自动监测站一般都建设在野外的河流断面附近,条件恶劣,运行管理比较复杂,系统中的电路、水路、分析仪器、水泵等,如果长期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运行,故障率会大大增加,造成分析数据缺失、异常,无法正常的发挥水质自动监测站的作用,甚至停运。这就需要建立一支固定的专业化的在线监测队伍,专门服务于水质监测站的运行和管理。但是由于现在各地环境监测队伍能力建设不均衡,很多地方监测队伍力量薄弱,他们在运营水质自动监测站的时候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很多水站管理人员都是兼着其他的环境监测任务,加之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维护工作量大、问题多,这种情况下上文第一种运维模式管理水站时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后两种模式将成为未来水质监测自动站运维的发展趋势,同时解决地表水交界断面数据公正性。但是广东省使用的模式对于负责运维的上一级监测站人员和硬件要求较高,不适用于自身监测能力薄弱的地区。
第三方运维管理模式首先就解决了固定的专业化在线监测队伍这一个难题,缓解了水站管理工作的人员和技术压力,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的着力点就发生了转移,从繁重的仪器日常维护运维中脱身,投入质量管理和数据分析统计工作中。
3、第三方运维模式基本框架
随着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不断发展,第三方运营机构应运而生,他们往往具备同时运营很多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经验,有专业的在线分析系统运维队伍,在问题或故障发生时,可以更快更好的找到症结所在,解决问题,有利于切实提高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水平,实现水质自动监测站正常运行。
3.1 运营商的资质管理
第三方运营服务商要求是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法人,同时必须具有省级以上(含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颁发的有效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自动连续监测(水),而且承诺为服务地区水质自动监测站设立服务及办事机构,并聘有足够的运行维护专业技术人员。同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10021测量管理体系等相关企业认证也是一个达到优质管理企业的证明和实力体现。最关键的是必须对水质自动站项目具有一定的经验和能力,可以得到水质自动监测站在线分析仪器厂家支持,具有仪器维修和保养的经验。
3.2 第三方运营商职责
第三方运营商应承担委托责任,制定日常维护和运营方案,并按照执行。保证多参数水质自动检测系统正常运行和监测数据、相关参数及时上报;对多参数水质自动检测系统对应建立专人负责制,制定操作及维修规程和日常保养制度,建立日常运行记录和设备台帐,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并接受主管部门的台帐检查。每月用文字报表方式向主管部门提交运行工作报告,陈述各站点自动监控设备的运行情况;必须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重大事故或仪器严重故障的情况;当被维护点位因停电、停产等原因导致自动检测系统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时,运营维护机构必须在24小时内向主管部门提交书面报告。当被维护点位的自动检测系统设备恢复正常运行后,运营维护机构必须在24小时内向主管部门提交书面报告。
3.3 环境监测站主要职责
环境监测站是质控措施的实施单位,全面负责水站经费的拨付、资产管理、质量控制和数据管理等,主要内容包括:负责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技术规范[4]和考核工作,监测站的考核是对第三方运营商运维工作的整体评价,是支付运营费用的重要依据,考核主要是通过对运营商日常维护工作的检查、质控样品考核、实际水样比对、现场仪器运行率检查等综合评比。考核指标的评判包括有效数据获取率、质控样品合格率、实际水样比对合格率。
4、结论
水质自动监测作为一个全天候的监测技术,正在日益完善和成熟,逐渐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对本辖区和跨界断面水质情况监控的重要手段。水质自动监测站的运维工作成了一项重要而又长期的工作,但是由于技术相对落后,水质污染状况严峻,水质在线监测技术规范还处于不断完善阶段,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规范体系,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水质自动站运营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第三方运营模式的出现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不断发展和管理运营之间的矛盾,促进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精细化管理进程,在一定程度是确保水质自动监测站的运行质量,及时准确的自动监测数据,发挥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实时监控和预警作用,为环境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和技术支持,虽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是总的来看是一种操作性较强且先进的运营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杨旭光,夏凡.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与运行管理若干问题探讨[J].人民长江,2012.12(6):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