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农村阅读实践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村阅读实践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村阅读实践总结

篇1

开题主要研讨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重在清思、聚焦和分工。

开题活动建议由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教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尽可能向社会开放。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 2人)、参与人员等。

开题时间: 

       开题地点:

       主持人:

   评议专家:

       参与人员:

课题组全体成员 

(一) 王楼乡中心校课题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田启光主任宣读本课题立项通知书;

       (二) 课题主持人 进行开题报告的阐述 

       (三) 课题组成员张深锋代表发言

       (四) 梁园区教研室副主任张振军、梁园区王楼乡一中高级教师刘立建对课题的研究内容评议发言

       (五) 课题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田启光主任对该课题提出建议要求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 5000 字以内,(可加页)。

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           课题的提出:

阅读是所有课程的核心和基础,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绩密切关联,学生的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 万字。

同时,随着知识社会的来临,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生要掌握信息、分辨信息、筛选信息、整合信息并吸收信息。群文阅读这一新的阅读教学实践的出现正好适应了信息时展的要求,拓展和延伸了学生的阅读视角,改革了阅读教学的模式,并逐渐成为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主流。

教师对于群文阅读从接触到逐渐认可,再到不断探索追求进步,已经有很多老师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农村中学的探索还不够深入和全面,源于农村中学的一些局限性给阅读教学带来的难题,在农村中学开展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研究显得尤为急迫。

( ( 一) ) 阅读量严重不足 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 405 万字,但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以书本阅读为主,这样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同时农村学生家庭的现实情况差异大,学生家长的文化素养普遍较差,对学生学习的重视程度较低,给学生补充的课外读物少,而且留守儿童比较多, 学生缺乏阅读的良好资源与环境。

(二)缺少指导,不知如何阅读 农村家庭由于经济条件和思想观念的限制,孩子从小就很少有机会接触课外读物,更不用说家长和孩子之间进行的亲子阅读或者阅读指导。在学校,教师授课时过分关注字词句的落实,以致完整的文本时常被切割被肢解,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零碎的片段和知识,也缺少持久的感悟,至于默读、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法的训练更无从涉及。

(三) 缺少思考和运用

学生虽然课内习得了一些阅读技巧和方法,但不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运用,学生对于书本知识记得滚瓜烂熟,但是仔细一追问就会发现学生仅仅停留在背记阶段,而对于文本的含义主题完全缺乏相应的了解,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没有实际性的帮助。

总之,针对农村中学的群文阅读教学,我们作为农村中学的教师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去探索,鉴于此,我们提出《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课题研究的目的 1、提升学生的阅读力和思考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文阅读”教育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解放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阅读量,增强阅读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阅读思考力,积蓄语文素养。

2、以研究教学策略为契机,提升教师的阅读教学水平。在实践中探索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课题研究中提高教师教学理论素养,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实现教师充分的职业发展。

3、建立符合农村学校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通过本次课题研究,反复实践摸索,形成一个针对农村教学实际的,可操作性强、可评估、相对成熟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让“群文阅读”作为农村中学阅读教学研究新的生长点,充分挖掘群文阅读的社会资源,协调构建以图书馆、新华书店、学校阅览室、班级图书角和以家庭为单位的群文阅读资源库,通过学校群文阅读的研究和推行,辐射带动以家庭为核心的群文阅读的社会效应,为农村学生群文阅读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撑。

通过课题研究,让“群文阅读”为农村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找到新的发力点,将课标精神践行到日常教学现场,为学生扩大阅读面、阅读量,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 读素养提供可行路径。

在课题研究中,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特色鲜明,打造“书香校园”,形成以“阅读”为导向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教育内涵与办学品质。

三、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 群文阅读教学:即在一节课里,教师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进行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的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二)农村中学: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知识面窄,阅读量小,缺少阅读技巧和阅读指导,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

(三)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 日本的“群书阅读”、港台的“多文本阅读“,他们都在群文阅读方面进行了有力的探索,目标都指向了语文课堂的变革,都是为了更多地为学生提供阅读实践,从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台湾赵镜中教授曾这样描述台湾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一种变化:“在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运动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在群文阅读进入课堂阅读教学以前,国内也有专家进行了类似的实验和研究,如: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的“基础教育‘跨越式教学’”;窦桂梅的“主题单元教学”;李怀源的“单元整组教学”等。

2012 年 11 月重庆大礼堂举行群文阅读研讨会——“语文课堂静悄悄的革命”,

        “群文阅读”首倡者王林及众多专家学者、包括代表性的一线教师蒋军晶等汇聚一堂,在我国大陆地区共同正式地树起了“群文阅读”的大旗。

大陆教育先进地区在实施群文阅读实验,“ 群文阅读 ” 已逐渐走进课堂,并总结一些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但这些研究在群文阅读课的形成目标、达成途径、实施措施、教师指导、考查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还不够突出,而且针对农村中学实际情况开展的群文阅读研究相对较少。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内 容 1 1 .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了解当下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概况,发现当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校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改革的状况,找到群文阅读在教学层面的症结所在。

2 2 . 农村中学 群文阅读相关理论的建构 探讨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的相关理论,建构符合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学的可行性与实效性的相关理论框架与体系。

(二) 重难点和创新点 :

重难点:研究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怎样找到切入点和突破口,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有效的将“群文阅读”运用到日常的语文教学课堂上。

创新点:我们学校属于农村学校,而且距离城区较近,在夹缝中生存,学生流失严重,在校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较低,阅读量较少,阅读面窄,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能从农村学校和学生本身的这些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内容注重有效性;研究方法注重实证,将“群文阅读”引入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能学到技能。

六、研究的方法及步骤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根据我们本次课题的特点和研究的内容,我们主要采用:

1. 理论文献法 通过网络、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总结归纳,筛选整理出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材料。

2. 问卷调查法 自编调查问卷,对农村中学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当前农村中学阅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阅读力水平,通过结论分析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

3 3 、 个案研究法 对比较典型个性化教学案例进行汇集、展示、分析、研究和概括,使零碎的资料信息变得系统、清晰以利于进一步的研究。

4 4 、 行动研究法

把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参研教师从日常的教学中发现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统一,从而找到优化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积累丰富的、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

5 5 、 经验总结法 整理、搜集优质的课例,开展横向、纵向的交流,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相关的阶段性小结,及时肯定实验成果,修正实验方案,撰写有关论文。

6 6 、学习成果展示法。

将阶段性经验成果通过撰写论文、报告等形式展示出来,在批评指正中反复修正,加以改进。

(二)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一年,主要分为以下 4 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16 6 年4 4 月 — 2016 6 年6 6 月) 1、搜集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填写课题申报书,进行课题申报;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建研究队伍; 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落实课题研究教师的分工。

第二阶段:

交流学习 阶段 (   1、设计问卷调查,整理分析问卷调查的数据,研究农村中学生阅读的现状; 2、在实际研究中,课题组不断修订研究方案,调整实际操作; 3、针对群文阅读教学实际,建构、完善阅读教学新模式,归纳运用教师教学策略; 4、加强课题组教师的学习。根据学校教科研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讨活动,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并进行学习反思和困惑交流。

第三阶段:实践验证 阶段 1、根据各阶段的研究情况及经验,完善已探索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完善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研究。

2、及时发掘、提炼包装研究成果,及时在学术报刊公开发表研究论文、课例等,召开研究成果研讨会,做好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资料的收集工作。

3、开展班级读书会。利用课内进行交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

拓宽学习和运用领域,使全体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有机整合中开拓视野、发展思维。

第四阶段:总结反思 阶段 ( ) 1、整理研究资料,提炼研究成果,编辑“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研究成果集;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论文与电子成果等 3、申请结题,完成结题工作 七、成员分析及分工 (一)课题负责人:

  (二)课题组成员:王修涛 张深锋 石俊英 毕明远 1、 :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曾发表过区级论文《 浅谈如何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更好地感受美 》,并多次参加优质课活动,有市级优质课《老王》,区级优质课《咏雪》,区级群文阅读优质课《文字中的成长》,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

负责课题决策,课题总设计、总调度,具体是确定研究方向,协调各研究个体,并进行课堂实践。

2、王修涛: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曾发表省级论文《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区级论文《精心点拨学生的思维途径》、《利用多媒体优化作文教学》,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负责理论分析、督察指导,修改和审定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具体是查找、搜集、整理相关研究方向的理论材料,督导各个时间段的研究,结合我组研究进展和实际操作,修改和审订理论内容等,并进行课堂实践。

3、张深锋: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曾撰写区级论文《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群文阅读”》《语文课堂新教学模式的探讨》,发表文章《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丰富的理论和教学经验。

通过研究的不断推进,时时修订研究成果,保存这一过程中的材料,设计调查问卷,撰写研究报告等,并进行课堂实践。

4、石俊英: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曾发表市级论文《浅谈中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有效性》,区级论文《浅谈高校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实施措施》、

《创设新型教学模式,构建和谐语文课堂》,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负责实施方案的设计与撰写,材料的归档整理,分析资料成果,撰写研究报告等,并进行课堂实践。

5、毕明远: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曾参与区级综合性实践活动《中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教育》,发表过区级论文《阅读回归本真-纯阅读教学》,对阅读教学的研究经验丰富,计算机操作水平较高。

负责材料收集及归档整理,分析资料成果,设计调查问卷,撰写研究报告等,并进行课堂实践。

6、杨藏: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曾在虞城县优质课活动中获一等奖,多次参与虞城县的征文活动并获一等奖,善于组织材料,组织学生活动。

负责材料的归档整理,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会等各项活动,撰写研究报告等,并进行课堂实践。

八.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优质的课例、教案,制作成光盘。

2、撰写研究报告。

3、课题组成员的课例、论文、经验总结等原始材料,编辑成册。

九、 参考文献:

[1] 刘显国.语言艺术[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王瑞平.创新教育论[M]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3]叶建英.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11 [4]俞玉萍. 漫步大语文的教与学[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04 [5]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中国教育学刊[J]. 2013.06 [6]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07

课题负责人签名: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1000 字以内。

张振军主任、刘立建老师听取了课题主持人 老师所作的《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并了解了该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及准备工作,经认真评议,形成以下论证意见:

课题选题具有研究价值。课题立足学校实际,通过研究,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增强阅读实践体验,培养阅读能力,积蓄语文学养,具有实际意义。

课题的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立足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群文阅读”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开展教学活动、活动评价等途径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在课题研究中提高教师教学理论素养,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从而为学校打造一支优良的教学队伍。

课题负责人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高的科研素质,爱好学习,求知上进,为了本次课题,研究了多本教育理论书籍,多次向主管领导请教,并向其他群文阅读课题组学习,积极进行教学实践,完全有能力承担此课题研究。

课题组成员是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良的专业教师队伍,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他们的专业论文多次获得省市主管部门的认可,多人多次参加过课题研究,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本次课题中,根据各自的专长和能力,分工明确具体,非常得当。

为了顺利开展本次课题,课题组进行了充分详尽的资料准备,阅读了大量书籍,鉴于学校实际情况,老师们在市区图书馆办理了多个借书证,不断充实理论素养,同时购买和查阅了多种网络资源,有相关著述、视频资料等,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课题研究预期成果总体呈现多样化,有优秀的课例、教案、论文、经验总结等,并注意成果的学术性、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具有推广意义,能为周边区域的群文阅读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本次课题研究得到了中心校和学校领导的高度关注,给予了课题研究人员充分的时间和资源,并号召其他教师和全体学生积极配合课题研究工作的进行,提供了一定的人力和财力保障。

专家组经过反复讨论,一致同意 老师主持的《农村中学群文阅读教师教学策略的研究》如期开题。同时建议课题组:要进一步加强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和深入探讨;要进一步细化研究的各项内容,明确各阶段的研究计划,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制定评价标准,避免单一化,力争高标准完成课题规划的研究任务。

评议专家组签名:张振军 刘立建 2016 年 10 月 10 日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立项申报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 字左右(可加页)。

(一) 进一步加强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和深入探讨。

在准备阶段和交流阶段,我们查阅了大量书籍文献资料,并在网略上搜集大量信息交流学习,但由于学校师资力量的局限性,老师们的理论水平还是不够高,因此在评议专家的指导下,我们认真研读了部分理论书籍,并决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边进行课堂实践边进行理论提升,将二者结合,争取有更大更快进步。

(二) 进一步细化研究的各项内容,明确各阶段的研究计划 由于老师地处两个校区,交流不便,在总结和信息交流方面不够及时,导致各项工作的分工不够明确,因此我们对钱在学校拉了网线,并建立了微信群和QQ 群,及时将大家的思想看法进行交流,明确了各项任务,保证课题顺利进行。

(三) 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制定评价标准。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展活动,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横向的,纵向的,宏观的,个性的,避免单一化。

篇2

1.课题研究意义

在农村初中,大多数学生缺乏英语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养成,缺乏日常的阅读习惯,同时,又缺乏有效的、针对性的课外阅读指导。因此,《提高农村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研究》这一课题的开展,在新课改背景下,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第一,有利于拓展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使阅读课堂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有利于发展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第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为其终生学习、发展奠定基础。第三,对于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能够探究、摸索一些阅读策略,形成理论成果。

2.课题研究价值

有关农村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策略方面的课题数量不多。本课题提出了许多阅读策略。阅读策略是教师和学生为解决阅读中的困难而采取的行为。阅读策略不仅包含了阅读中的一些技巧,还包含了阅读者为达到预期阅读目的所采取的有选择性和控制性的行为。这一研究是在实践层面实施国家《标准》要求的改革性实验,从教材、教法上进行改革试点,突破现有的基于考试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尝试通过英语阅读策略教学达到提升农村中学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素养的可持续、发展性目标,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一) 研究目标:

1.能读懂相应水平的读物和报纸、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

2.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3.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

4.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二)研究内容:

1.调查农村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低下的现状并找出其原因。

2.根据《初中英语新课标》有关英语阅读的要求,构建提高英语课内外阅读有效性的阅读模式。

3.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有目的地进行阅读训练,以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兴趣,获取有效信息,促进学生发展。

三、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

对红柳沟中学八、九年级学生对英语阅读情感及实际阅读所能达到的水平,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加以取证,以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阅读。

(2)实验法:

根据实验目的,对学生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模式分年级进行不同的设计、探索,并将不同课堂教学现象做记录、分析,寻求最佳的教学模式。

(3)个案研究法:

对学生个体进行研究,建立个体档案。通过观察,谈话,统计等方法了解学生阅读时的一系列问题,详细地描述个案,反映其研究前后的发展变化情况。

(4)行动研究法:

教师对八、九年级学生阅读速度快慢及阅读效果高低效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总结其原因,提出有效性的策略,并及时总结反思结果。

2.研究对象

红柳沟镇中学八、九年级学生。

四、实施步骤及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 (2011.4---2012.3) 准备阶段:

学习了关于、《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小学外语教学》和《外国教育研究》等有关英语阅读教学方面的文章。使自己对《提高农村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有了更丰富的理论知识。

第二阶段 (2012.4---2013.3 ) 实践阶段:

第一,针对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学生进行阅读情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师有效指导学生阅读和有效进行阅读教学几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第二,对学生阅读速度及阅读效果低下的调查研究,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及有效性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改善不良阅读习惯,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

第三阶段 (2013.4---2014.4):整理材料,撰写论文,申请结题。

五、课题研究的结论

在三年的课题实施与研究过程中,我们根据新课标理论和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个性差异,选择适合于他们的阅读教材,经过实践与观察,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在阅读教学中发现学生在阅读中缺乏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养成并且存在着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同时,我们的英语阅读教学缺乏有效的、针对性的阅读指导,影响阅读的效果。

(2)学生阅读的效果日渐显著,并且懂得运用阅读技巧来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大部分学生都认同通过大量的阅读能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能明确认识到课外阅读的目的就在于不断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能技巧的形成。

(3)男、女生在阅读活动中有差异性,女生在许多方面都优于男生。课外阅读活动与学生成绩之间也存在相关性,但具有年级特点。其中,良好的阅读习惯更有助于九年级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成效显著。

通过英语阅读实践,学生在阅读中掌握了大量的新词汇,英语学习策略及阅读兴趣有很大地改观,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语感也增强了,每位学生都有了不小的收获。今后在英语阅读教材及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应考虑到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阅读材料的选择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针对性。

六、课题研究的成效

1.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经过三年的实践研究,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阅读速度变快了,阅读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上升了,英语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2.教师教科研能力得到提高,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本课题研究促使教师们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和研究。教师掌握了一些教学方法,能够较好的设计阅读教学,使阅读教学更有针对性,进一步提高了阅读教学效果,进一步增强了英语组全体教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得以提升的信心和决心。

3.成果的物化形式。

课题组已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或在省市级评比中获奖。一些课件在市级以上获奖。有多篇论文入选学校论文集。

七、课题研究的反思

1.培养初中生自主性阅读的习惯, 首先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2.教师在整个阅读习惯培养过程中的组织、指导作用很重要。

3.营造“理解、宽容、平等”的教学氛围。

4.调整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参考资料:

1.《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章兼中“培养人文精神,深化英语教育改革” 《中学外语教与学》2003年第2期

3.张孔仪:“西方中小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述评” 《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

篇3

一、影响农村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因素

阅读是一个能动地、积极地认知与思维的过程,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多年的农村英语教学实践证明,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需要克服多种影响阅读教学的相关因素,需要教师立足于农村英语教学实际情况,结合现代阅读教学理论开展阅读教学。除了语言认知水平、智力水平、生理发展水平、心理因素等一般因素外,影响农村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因素还有以下几点。

1.语感能力

语感能力是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和培养各种言语技能达到一定程度时获得的一种能力。语感强的学生理解能力也强,阅读文章抓得住中心,表达思想流畅得体。农村中有的学生学习英语也很刻苦,记忆的单词和语法规则也较多,考试成绩也相当好,但语言的综合技能,即听、说、写的能力往往比不上城里的学生,这是他们语感较差造成的。这就是说,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语感的培养。因此,农村英语教师要科学地训练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和培养他们各种言语技能。

2.情商智力

多年的农村英语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情商是长期直接影响英语阅读教学过程及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教师要重视并研究情商与英语阅读教学的内在联系,注重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在智商、情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和谐发展。

3.人文因素

目前,在农村中学大多数学生缺乏良好的文化环境,因其英语水平低,难以买到适合他们阅读的各种英语读物,学校图书室的中学生英语读物也相当少,这些都阻碍了他们背景知识的拓宽。同时,农村学生的父母及周围人群的文化素养较低,对阅读,尤其是英语阅读,缺乏足够的重视,更谈不上指导孩子阅读。

4.师资因素英语阅读教学是一项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学生的自身努力及客观条件固然对提高阅读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但教师指导学生、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积极情商和正确的阅读方法,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起着积极的、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在农村学校中,有的英语教师自身阅读能力不强,缺乏先进的阅读教学理论与方法,只注重题海式的应试教学,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消极的情感。

二、农村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初步实践

综合以上影响农村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特定因素及一般因素,根据现代阅读理论,我认为应加强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及阅读指导,帮肋学生建立读物网络及合理的评价机制。

1.夯实基本功

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和影响。帮助学生培养读阅读技能、提高阅读能力并非只靠训练阅读技巧及大量阅读,全面训练听、说、读、写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语感。针对农村中学生英语基础不够扎实的情况,在抓阅读教学的同时教师要注重加强如下基本功训练:(1)朗读能力训练。(2)听说能力训练。(3)写作能力训练。

特别指出:强调夯实基本功并非排斥阅读技巧训练,而是想通过这些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而这些能力无疑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只有在此基础上进行阅读训练,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构建科学的读物网络

仅靠课本、练习册上的一点读物很难满足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需求。因此,从农村中学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英语知识水平,构建起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的读物网络是很有必要的。建议班级订阅《中学生英语世界》、《初中英语阅读》、《英语画刊》等英语杂志,组织英语老师利用网络下载一些与中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阅读材料提供给学生,这样就使学生摆脱了阅读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英语阅读网络的构建遵循以下原则:有利于丰富知识开启思维;有利于激发学英语的兴趣;有利于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有利于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和习俗;有利于培养理解能力。英语读物网络的构建会使学生英语阅读兴趣倍增,受到难以意料的效果。

3.加强阅读过程指导

对英语阅读教学,目前农村中学存在这样两种倾向:一是面面俱到地讲解,二是没有任务地让学生自学。实践证明,这两种做法都不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阅读能力。教师对学生阅读过程的指导要求教师介入学生阅读过程,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阅读方法等加以分析与指导,并对阅读过程给予适当调控,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与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4.提倡合作式阅读

在合作式阅读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组织英语读报小组、开英语故事会、英语阅读交流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这类活动促进了学生阅读书籍的交流,也弥补了农村中学缺少的英语阅读环境。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互动中容易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既能与不同性格类型的学友建立和谐的阅读关系,也能建立一种与读物相适应的心境,形成健康的阅读心理结构。

5.建立合理评价机制

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能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进行英语阅读。借鉴城里一些学校做法,结合农村中学实际,我与学生目前在尝试建立一种“星级”评价机制,即在平时组织的英语阅读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积分,根据积分来确定学生获得的星数,学期结束评出英语阅读“五星级”、“四星级”等各星级的阅读标兵:(1)“小阅读家”新星(2)“故事大王”新星(3)“读物网络”新星。

这样的评价机制,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有助于为每个学生建立阅读档案,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动态,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提高农村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我对现任班级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学生不但英语阅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而且对英语的学习也越来越感兴趣了。

提高中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并不是一件易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间要经历培养阅读兴趣、训练阅读技巧、养成阅读习惯等过程,同时还要与听、说、写同步进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是学生的引导者、交流伙伴与评价者。

参考文献:

篇4

一、目前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忽略阅读教学

长期以来农村英语教学过多注重词汇诵记和语法讲解,阅读教学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大多数仅停留在默读的层面,无法提升阅读技能及生成语言运用能力。

2.教师主观主义

部分英语教师习惯按自己的方式来阅读,没有考虑学生的主观感受,或者是他们按照他人的理论说教来组织阅读教学,而不是根据班级实情参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阅读兴趣来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丧失阅读兴趣。

3.不能给予正确的阅读指导

阅读也要遵循一定的方式和方法。英语毕竟是外来语,平时缺乏对应的语境,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像记流水账一样带领学生囫囵吞枣地读几遍,没有提示、启发和侧重,那肯定不能抓住文章的中心和主旨,抓不住回答问题的关键。

二、农村学生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对策

针对以上农村英语阅读教学常见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改进和完善的方式和方法:

1.重视英语阅读,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驱动学生自主阅读的发条。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注意选择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注意寓教于乐。比如,笔者在新课导入时,就经常采用灵活的唱歌、猜谜、游戏、表演等多种形式来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互动将课外学习的精彩内容在课堂上讲出来,并用赞扬或奖励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录音机、简笔画、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增加教学的直观形象性与生动性以辅助教学;可以采用“结对”“分组”等形式组织教学活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创造生动、形象的语言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教师在运用英语进行教学时,应注意选择具有简明性、实用性、阶段性和有利于学生接受的语言。

2.遵从认知规律,引导参与阅读

英语阅读活动要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阅读情感,要牵引学生产生想读、渴望读的愿望。这就要求一线英语教师必须参照学生的心理认知需求进行必要的牵引,以便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我们可以适时根据阅读内容逐次递进地提出追问,让学生产生进一步阅读的欲望和冲动,这就有了深入阅读的内驱力。阅读教学一定要重视阅读前阶段,该时期要启发学生在遇到陌生词汇时不要过多地依赖词典,要注意探索和学习联系上下文语境猜测词义的技巧。

3.分析文章顺序,指正阅读技巧

其实初中英语阅读理解并不需要多深的逻辑思辨能力,基本要求就是能看懂材料、能注意到一些细节问题,从材料中提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一手抓主旨,一手抓细节;既要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又要挖掘作者意图,揣摩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内涵。有的文章用总起句开头,用总结句结尾,揭示文章中心;有的文章用承上启下句过渡,衔接文章前后内容;有的文章运用关联词语把文章前后内容联系起来,使文章段落衔接自然,内容结构严谨。分析这种问题有利于更好地掌握写作手法,分析文章的表现形式。具体来讲,教师设计的阅读问题应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看内容,辨顺序

让学生自由地阅读英语短文,然后让同学们说明问题的表达顺序。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具体的辨析方法,找出英语短文的逻辑顺序,找重点词句辨析顺序。如:空间顺序一般用方位词,时间顺序一般用时间名词。

(2)分析文章的结构

篇5

1.学校、教师和家长不够重视

目前在我国农村,名著阅读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犹如带着镣铐的舞蹈。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当中,学校、教师和家长往往都会因为只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等,而只注重对学生的应试教育。

2.学生自身不够重视

对于很多农村的初中生而言,他们并不太喜欢阅读具有深邃含义和现实意义的经典名著与文学作品,而更喜欢阅读现代流行的许多快餐书籍,比如小说和漫画等。经典文学名著因为其自身特性,通常具有一定的地域风格、人物特色和时代特点等,与农村初中生所生活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等都有着较大的差距,再加上大多数初中生因为年龄所限,生活经验缺乏以及思维模式有所限制,尤其是农村初中生更是对世界各地多彩文化的见识体验少,因而导致他们会对经典名著的阅读理解感到难度很大,也就不愿意深读和深究。

3.教师教学方法的落后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很多在名著阅读这方面的教学方法都较为落后,其主要表现在:留给学生阅读的时间较少、讲解方式自说自话、太过灌输给学生自己的主观阅读体会与感悟、以名著总结资料代替名著让学生进行阅读等,这些落后且过于形式化的教学方式都不利于学生的名著阅读与思考,更何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名著来提升语文素养的措施

1.改变思想

若想改变现状,解决以上问题,让农村初中的学生真正可以通过阅读名著来提升其语文素养,首先就要从思想入手,也即是学校、教师和家长都要认识到培养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重要性。其次从实际情况上来看,我国近年来中考语文的名著阅读题所涉猎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仅依靠课本中的名著节选课文已经无法完成试卷上的阅读题目,所以这更需要加强学生的名著阅读能力和范围,从而使学生真正学好语文这门课程。

2.制订措施

制订一套完整完善且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对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名著阅读方面来说意义重大。制订这项措施的主要目的是让农村初中的学生真正开始开展阅读名著的活动,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名著阅读活动进行引导,而并非只单纯对名著的内容进行讲述与解读。教师将传统的名著讲述与解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对名著做出简要介绍后,激发起学生对名著的兴趣,继而主动开展阅读,是一项非常好的名著阅读引导措施。当然,这一引导措施若想真正发挥出其效果,还需要做到常态化,也就是要促进学生阅读名著的坚持性,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名著阅读习惯;学校或班级内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名著阅读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阅读经典名著的同时,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个人所长,并通过一定的比赛竞争来提高学生对阅读名著的热情,继而更进一步达到教学目的。

3.指导方法

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时,要充分令学生把“读”与“写”两者相结合,以求让学生真真正正地读出实实在在的效果。其具体的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点:让学生制作名著简介卡片,摘录名著的作品名、作者、作者国籍以及主人公的相关信息等,以便记忆;让学生进行名著故事梗概写作,比如结合名著的序言与后记等写一则几百字的内容简介,以增强学生对名著全书的整体印象;让学生摘抄名著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写名著片段简评,比如根据所摘抄下来的精彩片段进行分析与简评,以便学生及时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受;让学生写名著全篇的读后感,使其真正体会到名著带给自己的人生启示与文学熏陶。

篇6

该小学从“卫星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着手,探讨合理运用卫星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有效性教学的基本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课题组的全体教师通过对课例深入分析、反思,找到了教师在运用卫星资源中存在的弊病:首先,教学目标把握不到位(目标过于笼统分散,应集中到点上);其次,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适时选取有效的教学资源;第三,资源的选取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最后课题组总结出卫星教学资源应用的途径:分析与掌握教学目标+分析与处理卫星资源+分析与服从学生特征。通过对以上课例的研究分析,课题组教师达成共识:即在每一个课例中,重点解决一到两个问题,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所突破。在此原则的指导下,课题组教师重新制定了卫星教学资源应用的策略。余光宏老师在上《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课题组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仔细分析了卫星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以及实验对象,确定了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朗读水平。目标明确之后,教学设计很快完成了。余光宏老师在这堂课一开始时并不是急着播放课件,而是先用猜谜语导入新课,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动画课件。观看过程中一边学生看,一边让学生认真听:把学生引入生动的故事情节中,从而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欲。同时,把课件应用到教师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讲解中,学生通过边看课件、边读课文、边听老师讲解,很容易理解了小蝌蚪变成小青蛙的生长过程,体会到小蝌蚪找妈妈的急切心情和心理变化,最后让学生朗读课文,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该校课题组基本采用以上的研究方式,通过循环的“教学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不断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探索、改进,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螺旋上升,从而达到预期的课题研究目标。

2.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中心小学

该校开展的是《卫星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教学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依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情景教学,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能力,最终形成运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的方法。在课题研究前期,课题组通过调查了解到许多教师在使用远程教育资源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把光盘当电影看、全课件式上课等。针对这些问题,该校开展了多次教师培训,让教师们认识到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方法多种多样。研究后期,该校教师对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认识和积极性明显提高,教师们感受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好处,使用起来方便、轻松、高效。为了课题研究的需要,该校教师参加了校内和校外17次培训。通过培训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会研究,有效地促进语文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建立了自己的资源库,广泛收集资源,认真“整理”资源,并提倡教师自主开发教学资源,然后把开发的资源存入资源库,让所有的教师共享。课题组通过举行课堂教学应用大赛,及时发现课堂中出现的优点及不足,通过研讨交流,完善应用方法理论。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现已形成了符合该校实际的远程教育资源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教师们能较好地将远程教育资源和语文教学进行整合,有效指导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充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益。

二、分析比较课题学校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两所学校的研究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利用农村中小学通过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确实可以大大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推进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开阔学生眼界。下面比较分析以上两校开展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存在的问题。

1.研究内容

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中心小学主要开展的是“卫星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该校将这一课题分解为三个子目标:l.卫星教学资源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卫星教学资源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卫星教学资源在引导学生用普通话有感情朗读课文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这样的划分有针对性,便于抓住问题的实质,从点上人手,降低了研究的难度,使研究工作具有可操作性。但是从该校的研究报告中并未完整、清晰地反映出这三个子目标的具体研究情况,使我们无法从清晰的研究过程中看到研究的实效,不失为一个缺憾。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中心小学开展的是“卫星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教学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内容涉及到整个语文学科,覆盖面大,难度也增大了。但是该校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注意对教师的培训与指导,使得教师的研究能力、研究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由于语丈学科涉及到许多内容,不仅有文化知识的教学,更有文学素养、人文品质的培育,因此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如果能将课题有针对性地分解成几个子项目来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成果一定更具有针对性、操作性也更强,也便于总结和推广研究成果。在这一点上,两个学校都做得不够细致。

2.研究方法

在三年的研究过程中,两所学校基本上都主要采用了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以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研讨法为辅,使研究更直观,更有针对性,效果也很明显。两校都在研究前期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了本校教师在使用远程教育资源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有指导、可实施、有评价、可修改的具体计划,再运用对比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研讨法等方法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使研究具有较强针对性。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中心小学在课题前期准备工作中,在教师的培训工作方面做得更扎实、反映出的结果就是该校教师取得的教学成果、获得的奖励更多一些。同时在研究中两校教师都很好地运用了“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过程中。

3.研究过程

在研究远程教育资源与课程整合结构的规律中,两校都经历了研究设计、具体实施、经验总结三个阶段,其中经验总结也穿插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但是在研究报告中,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中心小学只以余光宏老师的教学情况作为例子进行说明,对其三个子课题的研究情况、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没有进行翔实说明,使研究成果显得单薄了一些。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中心小学以颜丽老师的阅读教学为例进行阐述,内容翔实,但在语文教学的其他方面的研究情况说明的不够详细具体,无法使我们看到整个语文教学在课题研究的总体研究情况。这是该校在研究报告中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

4.研究成果

篇7

一、农村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现状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目前农村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仍以教师讲解、学生笔记为主,学生缺乏阅读实践。主要表现在:

1. 教学观念封闭、落后。一些教师“十年如一日”地沿用旧教案、采取旧教法,在阅读课上采取逐字逐句翻译,而忽视了语篇整体的理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犯了逐字逐句地理解短文的错误习惯,导致阅读速度减慢或碰到新单词就没法往下阅读或无法理解整体语篇,使学生厌倦英语阅读,最终影响阅读能力的提高。

2. 片面强调知识传授。个别教师过分强调语言点和语法传授,忽视了阅读方法的传授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学生无法把上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阅读材料上,久而久之也就造成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越来越差。

3. 忽视背景知识的传授,忽视情景教学。学生不能在特定的环境下理解课文,使他们在阅读中无法根据相关知识理解材料,这导致理解率偏低。学生没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掌握知识,决定了他们不能将已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最终导致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水平低。

二、英语阅读教学与讨论

英语阅读教学的讨论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一种教学行为,其主要目的在于活跃课堂气氛,分享彼此对本话题的理解,增加自信心,从而提高其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准确度和流利程度。讨论能够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上文中,笔者已经分析了目前农村普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尽管不少教师在备课中设计了讨论活动,希望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在实施过程中很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观摩中,笔者认为这些失败的讨论活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讨论问题的难度不适中

在阅读教学的讨论中,教师应考虑到每个学生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存在差异,首先应该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创设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上前进一步,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因此,讨论的问题太难,超出学生理解的范围,将会导致无人讨论,甚至出现冷场现象;而太简单的问题则会哗众取宠、流于形式。

2. 讨论中新旧知识不衔接

教师把讨论问题设计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展开,这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英语学习是一门语言的习得过程,是学生在其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构建新知识和新经验的过程。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抓住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置问题,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组织并引导并学生进行讨论,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不是运用学生不知道或没有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讨论。

3. 讨论不合时机

在问题的疑难处展开讨论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此时,教师应给予引导,抓住机会,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分享彼此的观点。

4. 讨论的小组划分单一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最传统的小组学习形式是按座位自然分成两人或四人小组。这样分组虽然便于开展活动,但人员搭配不够合理,并且大部分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缺乏兴趣而又不乐意学英语的学生坐在后边,造成后面部分小组的学生开不了口,不知所云,处于非常尴尬甚至被冷落的境地,自尊心也受到了伤害。

5. 讨论的时间控制不均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和准备的时间,以提高讨论的质量;相反,如果讨论时间过多,则会浪费课堂时间,造成其他步骤的时间不足。因此,须对课堂教学中讨论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以免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6. 讨论后未及时进行总结

学生讨论后,教师如果不及时进行总结,就难以使学生对讨论的结果和讨论后出现的问题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不利于学生对讨论的问题形成明确的认识。因此,在讨论结束时,教师都应该及时归纳和总结学生讨论的内容,并指出讨论中应该注意的地方,使学生在今后的讨论中可以尽量避免这些错误。

三、改革英语阅读课教学的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英语教师必须尽快采取有效对策,改进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方法。

1. 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解决教师的教学问题绝不是朝夕之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但教师自身的努力是关键。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强烈的发展意识。教师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连续活动过程,因此教师之间要大力提倡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还要多读一些有关教学法的书刊,以及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以便了解英语教学的新动向;要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法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开阔自己的思路。

(2)积极改变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辅导者和人生的领路者。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调人人参与。同时也要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分层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新教材的课文题材广泛、内容教育性强、配套资料丰富。这些都为新教材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在课文教学中不应平均使用力量,而要根据大纲的要求,分清精读和泛读,通过教学改革来发挥教材的效力。

2. 创设条件,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培养自学能力

(1)创设条件,采用情景教育。创设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第一个条件是优化阅读习惯。教师应抓住学生刚进入高一这一“转折点”,及时给予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尽快形成新的阅读观念和阅读习惯。教会学生按意群阅读,并养成按意群阅读和定时阅读的习惯。第二个条件是开展任务式教学,教师应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地设计阅读活动,如就课文提出有关的问题,给学生足够时间思考并回答;或给出一定的与课文本有关的情景或关键词,让学生编对话等,组织学生高效率地完成阅读任务。

(2)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尊重每一个学生,以信任的目光、微笑的表情、鼓励的口吻对待每一个学生,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帮助他们树立并不断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经常介绍一些优秀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推广科学的学习策略,让学生掌握学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使用英语,利用学生已学的英语来解释或介绍新的教学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尽量使用英语交际,进行英语思维。

(3)开展活动,培养自学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条件和氛围;给予学生明确的阅读目标,并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动力和能力。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英语简易读物,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阅读潜能,最终达到提高阅读速度及理解效率的目的。

3. 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能直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活动顺利进行,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我们应运用多种导入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整节课作好开路先锋。

(1)直观导入法

直观导入法是指通过实物、图片、简笔画、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VCD、多媒体等手段导入教学。它往往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直观手段要比言语描述更为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2)背景知识导入法

教师以介绍作者、讨论课文背景为切入点,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语境中去,将语言的习得与语言的应用紧密联系起来,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符合语言的输入大于输出的原则。

(3)以旧带新导入法

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新知识有内在联系的已学过的知识,按温故而知新的原则,或进行对比,或进行“连珠炮式的提问”、“突如其来的提问”,以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四、结论

总之,要改变当前农村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首先要做的就是更新观念,把以语言点和语法作为教学重点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到以语言实践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及时彻底改变以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为主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上起课来就会省时省力,也就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陈坚林.现代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篇8

结合多年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笔者简单介绍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条件差,阅读量有限

农村初中学生大部分因家庭条件限制,而没有足够的钱去购买自己想看的课外书;家长也几乎认识不到课外阅读的意义,所以不支持学生购买和阅读课外书。从学校的角度看,有的初中根本没有图书馆,有图书馆的中学主要依靠社会爱心人士捐赠,而由于人手、制度等管理问题,图书馆也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许多语文教师受升学考试的压力,过于强调课本精读的重要性,他们宁愿让学生多背课文、多做练习,也不愿预留给学生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所以,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条件很差,一些学生依靠同学间的相互借阅来满足课外阅读需求,这显然是不够的。

农村初中学生在周末和假期有许多的作业,学生的负担较重;此外农村学生还要承担一定的家务,部分学生还需要从事强体力劳动,很少有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因此,农村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时间非常有限,阅读量与城市中学生相比严重不足。

(二)缺乏有效的阅读指导

从教师的角度看,学生语文成绩的高低是学校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语文教学侧重课内训练,重视课本基础知识的传授,而淡化了课外阅读、忽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从笔者和学生的交谈可以看出,有的学生还是想主动阅读的,但由于如何阅读、阅读什么。教师缺乏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首先会使学生更加不喜欢课外阅读,对语文课外阅读的兴趣日渐淡薄;其次,会逐渐使语文课外阅读处于无序低效状态,削弱学生阅读综合能力;最后,助长学生阅读流于形式、浅尝辄止的学习习惯。

从家长的角度看,农村初中生的家长或监护人文化水平较低,大部分家长是高中及以下学历,还有一部分甚至仅有小学1-2年的学习经历,有大学学历的学生家长可谓凤毛麟角。近年来,很多农村劳动力转移至沿海城市,青壮年均不愿意在家务农,所以农村初中生的监护人多半是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不仅对晚辈的学习指导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还因过分溺爱导致学生懒惰、任性。所以,农村初中生的家庭环境根本不可能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从家长或监护人那里也几乎得不到有关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方向引导。

(三)阅读方向偏离,方法缺失

有一定阅读条件的农村学生,他们阅读的内容很少是名著或国学精粹。据笔者了解,农村初中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主要是按照个人爱好和心理需要,例如男生喜欢看武侠、暴力、侦破方面的小说,女生喜欢看言情小说。当然,农村初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方向偏离课程目标的主要原因,还是引导不力的。如果学校和教师能抽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学校、家庭和社会能更多地关心中学生的成长环境,那么农村初中生的课外阅读就会走上正常道路。

尽管部分教师和学生能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在努力拓展阅读范围和空间,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缺失,事倍功半。例如,一些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基本只能做到“眼到”,而做不到“心到、口到、手到、眼到”,阅读从来不做笔记,读了也就完了,不会思考和总结,因而谈不上应用。众所周知,边读边思、边写边记、边记边用是课外阅读的好习惯,精彩段落、词汇如果能摘抄下来并熟记,是能运用到作文中和阅读中的。由于阅读方法不当,使课外阅读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二、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不断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一)努力创造课外阅读条件

1.借助多方力量多渠道解决阅读资源问题

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对农村中学教育的投入,为学校配备相应的读书馆,配置尽量丰富的书籍或者加大图书管理的经费。学校也可以主动向社会寻求帮助,让各界爱心人士加入到为农村中学捐赠书籍的慈善活动中;也可以通过加强和家长的交流,鼓励他们为学生购买课外书籍,在家为学生营造适合阅读的环境。此外,学校应充分发挥网络等外界资源平台,让学生学会通过网络进行课外阅读活动。

2.鼓励班级图书角建设

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和鼓励所带班级学生建设班级图书角,让学生尽可能把拥有的有益书刊带到班级,供同学们相互阅读。学生提供的书籍由班委负责登记和管理,可以制定《班级图书借阅制度》、《班级图书奖励制度》等,明确图书借阅、遗失或损坏、归还等办法。班级图书角的建设、规范图书管理能充分发挥图书的价值,从而实现课外阅读资源共享。

3.鼓励学生开展互换阅读活动

班级图书角局限于班级内,如果能在整个中学内实现师生之间的图书互借、互阅,那么农村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将更丰富。语文组的教师可以统一思想,共同组织图书互换阅读活动,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借阅课外书,让课外读物在全校师生中流动起来。借阅的图书,学生将会更加重视和珍惜,毕竟借书有时限规定,如果不及时看就可能没有机会,从而可以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热情。

(二)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和帮助

语文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让学生掌握课外读物选取原则和应重点阅读的内容。

1.课外读物选取原则

第一,引导为主原则。语文教师首先要尊重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自主选择课外阅读的材料,不能禁止阅读或限定阅读范围。巧妙引导原则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他们主动去阅读自己喜欢的读物。只有学生自身认为有些书不可以阅读,才会主动思考语文教师的引导,自然就会自主参考教师的推荐。

第二,倡导经典与流行作品并存的原则。在遵循引导为主的原则前提下,教师也不能完全放任自流,要在篇目选择上遵循经典与流行作品并存、各取所长的原则。农村中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的教育和熏陶。优秀篇章的思想精髓和精神内涵能帮助农村初中学生摆脱落后的思想观念,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辨能力。例如,除了倡导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等经典作品外,网络当红小说、科幻小说、动漫图书等也可以让学生适当涉猎。

2.适当推荐阅读书目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推荐好书,具有深刻思想和教育意义的古今中外经典著作或者是具有时代精神、迎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新世纪佳作,都能使农村初中学生培养优良的品德修养以及高雅的审美情趣。笔者认为,从类别上看,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中外名著,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老人与海》、《鲁滨逊漂流记》、《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可以推荐教材延伸阅读书目,例如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介绍《水浒传》,学习《在烈日和暴雨下》介绍《骆驼祥子》,由《阿Q正传》介绍《呐喊》,由《皇帝的新装》介绍《安徒生童话选》;还可以推荐时尚读物,例如由电视剧《人间四月天》推荐徐志摩和林徽因诗集,由韩寒现象推荐《三重门》等,还可推荐《读者》、《小小说选刊》、《中学生阅读》、《青年文摘》等杂志。总之,推荐书目供学生参考,可以让学生对课外阅读方向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和把握。

(三)纠正阅读方向,强化阅读方法指导

1.教师要及时开展阅读督查工作

为了避免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偏离正确的方向,语文教师要及时了解和检查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首先,教师要督促学生勤写读书笔记。语文教师应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本摘抄本,专门摘抄学生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优美片段,并每周写一个阅读心得体会,教师每周检查一次,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及时、客观地评价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分层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可以为不同语文基础的学生提出课外阅读发展目标并指明努力方向。

2.传授良好的阅读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教会学生有效开展课外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笔者经过教学实践,总结出综合运以下方法比较适合农村初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1)精读、跳读与略读法。这是学生应掌握的最基本的阅读方法。精读法中,教会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并辨别使用朗读涵泳法、疑问思辨法和比较阅读法;略读法更适合学生的课外阅读,因此要教会学生掌握浏览默读法、提纲挈领法、搜寻猎读法等,使学生能轻松阅读;跳读法适合阅读浅显的简短报刊、杂志等,让学生掌握大概信息就行。(2)基本功培养法。快速查字(词)典:对于不懂的字词,学生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在字词典中查出;目录查阅:通过书籍目录快速搜寻需要或感兴趣的内容,使学生能依据个人的需要快速选读;注释查看:在阅读的过程中及时查看书下注释或者是书后注释,让学生及时了解不懂的内容。(3)勤记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中,书写能强化对所写内容的记忆,帮助学生促进思维发展。例如,笔者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要及时圈出不懂的生字词,划出不懂的句子和段落,抄写好词好句并朗诵,写出读后感。(4)勤思法。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外阅读之前就对阅读内容进行设想,让学生边读边思、边思边学,这样就能在阅读中抓住关键事件和主题思想。

三、结语

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开展好语文课外阅读在农村中学有一定的困难。然而,针对阅读条件差、阅读量有限,缺乏有效的阅读指导,阅读方向偏离、方法缺失等问题,只要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条件,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和帮助,相信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各种问题将能得到很好解决。

参考文献:

篇9

我们都知道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听、说、读、写”是它必不可少的四个环节,而其中的“读”更是其他几个环节的基础。对学生而言,书既是益友,更是良师,可以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完善与发展,所以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可想而知。

那么,实际中的语文阅读教学尤其是农村初中的语文阅读教学又是怎样的呢?

一、 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现状:

忽视了阅读的主体:大家都知道,在语文教学中,阅读的主体是学生,可是很长时间以来,教师把自己的心得强加于学生;用教参的答案固定教学的方向,或强调阅读的技法,而忽视个体的情感体验;这种不从接受者的角度引领学生阅读的方式造成了主体的错位,使学生认为阅读就是应付老师的提问,就是琢磨作品的答案,而与自己无关,以至于丧失了阅读的渴望。

课堂模式的单调僵化:有的教师孜孜于从结构到内容主题的指导。但是我们指导阅读主体应该是能透过文字表象,触摸到一定的深层内涵,然后才可能研究其表达手段,来领悟其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阅读主题个人所见不同,其未为作者涵盖的就是个性创见,是个体在自己知识、情感、经历、智能系统上的新的意义构建,同时也将使作品内涵更加丰富,影响更加深远。但是很可惜,语文课堂上,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他们只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做一个被动的接收者,他们的权利只有做笔记。

2、 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现状:

阅读书籍的极度匮乏:农村学校由于交通不便,信息堵塞,教学设施比较简陋,学生除了作文选之外,其他书少得可怜,有的甚至一本都没有。

应试教育仍然影响着一切: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过于拘泥于教材,局限在课内,仍然是书本中心、课堂中心,与应试紧密联系在一起。只要求学生读课文,做题目,其余一概不予重视。阅读教学工作是举步维艰。

二、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面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做了长期的探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首先,发动人多力量大的优势,让学生每人每学期带一本图书到教室,建立班级图书角,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这些有限的图书,看后必须写出读后感,每星期检查,学期结束总结评比,评出读书优胜者,并给以奖励,这样在老师硬的要求下,加大学生读书的量。

其次,加强背诵记忆。语言能力的形成,“主要是依靠对前人的经验的一种模仿;且基本是一种‘不求甚解’的模范。”中国古代素来学习文章以强调“背诵”为主,民间有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世界上伟大的作家无不是以占有丰富的词汇量为创作的前提的。

第三、 在语文课堂上重视朗读和默读相结合

老师先范读,学生可以分角色朗读也可以集体朗读,让读书声重回课堂。如果语文教师在加强诵读的基础上,满足学生个性成长的需要,那么改变语文少慢差费的现象也就可以指日而待了。

篇10

一、正视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我国,中学生学习英语缺少一个良好的外语环境,没有条件像英语国家孩子那样从听说入手去学,依靠听力输入非常困难,只能以阅读为基础,通过对英文书籍、文章等的阅读,扩大词汇量,为听说、口语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目前在农村中学学生所处的英语学习环境中,听、说、写的机会较少,学生通常只能通过大量阅读各种英语材料增强语感,扩大英语词汇量,提高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

综观历年的考试题型,阅读理解都是重头戏,在各级各类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值,而完形填空、单项选择等题型也与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二、培养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形成习惯的前提,让学生有兴趣去阅读英语,并且在阅读中增加兴趣。人教版英语从八年级开始又针对性地设计了一定的阅读材料,但是,从培养阅读能力的角度来看,仅限于课文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内容绝不能只停留在封闭的教室、狭窄的一本书里,而是要面对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以拓宽阅读内容视角,摆脱传统的英语阅读教材的束缚,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由于农村学生目前水平尚低,时间又不充裕,掌握的词汇量有限,每天让他们读感兴趣的短文。在选择读物时要选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而且难度不是太大的内容,最好选择紧贴学生业余喜好的相关内容。一般情况下男生热心体育和游戏,那么体育新闻、游戏资讯类的文章男生很可能更愿意阅读;女生对涉及歌星、影星之类信息或许较为感兴趣,那么这方面的文段能吸引她们。为了培养读英语的兴趣,还可以结合社会热点话题或自己周围的人比较关心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看看到底如何用英语谈论这些话题。

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好的阅读习惯并非一下子就能养成,只有在正确的指导下,在阅读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因此,每次进行阅读训练,都向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

1.坚持朗读。

在农村,大多数的学生到了中学才开始正式接触英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英语初学者,教师要进行朗读方面的训练,让学生要养成经常朗读的习惯,绝不能放松。可以有目的、有系统地选择一些经典段落、精彩范文、英语小诗或谚语等让学生练习诵读。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培养语感、增强记忆,获得从听、说、阅读、写作等活又形薹ǖ玫降男Ч,也能读出英语文章中的韵味和美感,还能弥补缺乏英语环境的不足。

2.保证时间。

教师除在英语课堂上定期安排阅读训练外,还应该安排每天20分钟左右的课外英语阅读活动,让学生随身携带一本简单易懂有趣的英语书刊,为鼓励学生多阅读,可把读物化整为零,利用零星时间阅读。

3.训练技巧。

中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去阅读,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其中,阅读技巧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在学生学习英语之初就应有意识地在传授英语阅读技巧上下功夫。学生掌握了阅读技巧,就能在阅读中正确处理好朗读和默读、精读与泛读的关系,逐渐培养视读习惯,加上各种阅读技巧的综合运用,高效率阅读自然不会是一句空话。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向学生传授阅读方法、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阅读技巧有:①略读;②跳读;③细读。同时,培养学生限时阅读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限时阅读是训练速度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材料,能使学生加快阅读节奏,有效地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教师主导。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及时地将阅读的进度、笔记、作业等情况送交老师检查,老师要及时总结反馈,肯定其成绩进步,鼓励其勤学多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是英语阅读的一个重要内容。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含义。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详细介绍教材中的有关社会文化背景的知识,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从本质上了解英语文化并进一步喜爱上英语阅读。

篇11

一、我国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师虽然对新课改的内容、要求有所了解,但是思想上并没有完全接受新课改的精神,他们的思想仍然处于传统应试的教学思想上。家长和教师都没有认识到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语文的阅读教学,单一的以教室为教学场所,以教材为单一的阅读资料,没有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对校内外的阅读资源几乎没有开发和利用,甚至把语文的阅读教学当做任务一样的去完成,甚至一些农村学校的教学观念仍然停留在“分数第一”上,占用语文阅读课,完全剥夺了学生阅读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难免流于形式。教学忽略了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情感培养,教学的方式也十分单一,学生就会对阅读不感兴趣。我国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

(1)过于依赖教材,教材内容落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农村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时过于依赖和相信教材,有的学校甚至仍在使用落后版本的教材。此外,由于农村的阅读资源和课外文化都十分匮乏,教师和学生在上阅读课时只能借助教材,师生在封闭的教室内可使用的资源只有教材,很少开展有意义的开外实践课和文化课,阅读资源的匮乏是当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此外,由于我国农村的科学技术比较落后,信息封闭,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都不高的情况下,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也很落后。教材内容的落后使学生更难获取新的信息,了解新事物,视野就会变得狭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就得不到增强。另外滞后的教材内容也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个性的发展,这会导致学生视野狭窄,创新能力差,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未来生活都带来了不良影响。

(2)教学观念落后。农村教师和家长都没有意识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与重要性,特别是教师的思想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阶段上。教师的教学模式还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仍然单纯的关注学生成绩的提高而不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和个性的发展,在教学时以教室作为单纯的教学场所,使用落后的教材,主要通过教师讲授的形式来上阅读课,有的老师甚至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占用阅读课,阅读实践课也几乎从不开展。这种情况下会让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个性和能力也不能得到发展。

二、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策略

(1)减小对教材的依赖,开发新的阅读资源。农村小学语文的教材滞后而且阅读内容也不够丰富,要想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达到预期目的,单纯的依赖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农村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要减少对教材的依赖,对滞后的教材内容也不要盲目相信和遵从。但教材可以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语文知识进行了科学而又有顺序的总结和衔接,所以教师在开展阅读课的时候可以科学的利用教材,并创新教学模式,开发利用新的阅读资源。农村由于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科技信息比较封闭,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努力发挥阅读的魅力,创新教学形式和内容,让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情感和认知上有亲切感,从而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而持久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如田地、森林、河流、大山等,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农村广阔的天地、自然的事物都会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积极地参与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来,为其带来生机与活力。

(2)创新教学观念。教师长期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观念落后,使农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行的今天,教师应该解脱传统教学观念的禁锢,而是对传统的教学观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不断提高。对事物进行认真的接触、观察、体验我们才能具体真实的描述这个事物,语文阅读的课堂也不能把学生局限在课堂的这一方小小的天地,而是要为学生打开生活的大门,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阅读资源,开阔视野,增长经验。要注重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索问题、解决问题,体会到语文阅读的魅力,激发对阅读的兴趣。教师不应当单纯的关注学生成绩的进步,更应该注重学生视野的开拓,思维的活跃,创新能力的增强,经验见识不断丰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对学生以后的生活产生重要的作用。

(3)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要想让小学语文阅读教育取得良好的成效,就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小学生的年龄阶段的特点就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更乐于接受直观的事物,对感兴趣的东西更乐于学习探索。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环境轻松适于学生的学习。农村教师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单纯重视学生成绩的提高,而不重视学生能力的增强和个性的发展,这种情况下,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感到课堂的枯燥无聊,很容易对语文阅读不感兴趣。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甚至可以参与实践。这样的课堂氛围真实、有趣,学生参与到了语文阅读教学中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到增强,个性得到发展。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要注重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阅读资源要贴近生活甚至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生活中提高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这样学生会对阅读感到亲切,认识到阅读的重要和有趣,才能积极地参与语文阅读教学中。

三、结束语

总之,语文课对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而阅读在语文中更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农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由于语文阅读资源的缺乏和教师落后观念的影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应该积极地转变观念,面向生活,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阅读资源,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2

一、同唱一首歌,建立家校合育新机制

学校教育是严父教育,家庭教育是慈母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和延续。对学生的教育,这两类教育缺一不可,因此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配合,才能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要加强联系,给学生创设舒适的学习环境。

受打工族的影响,学校的寄宿生80%以上都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成了他们唯一的监护人,由于年龄代沟和祖父辈的过分溺爱,沟通不及时,他们个个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学校的小王子。部分学生性格孤僻,不愿意在集体中合作、交流,他们成了学校的特殊人群,无论思想、还是学习上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负面情绪,尤其是每当节日来临,他们的思亲情绪更浓。针对以上情况,学校做了以下两点:(1)为每个学生办了一个亲情电话卡,教育学生在有心事或者亲情不好的时候,想家的时候或得到荣誉的时候,给在远方的爸爸妈妈打电话,诉说自己的心里话。这样学生和父母的情感距离拉近了,心灵沟通了,脸上出现笑容了。(2)召开好亲子家长会。在学生的爸爸妈妈打工回来以后,我们发送邀请函,让他们的父母亲自参加学校家长会。教育家长怎样科学地教育孩子,外出时怎样和孩子进行多角度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生活及学习状况。这些工作的开展,让学生多了一个倾诉的场所,让学生在学校学得安心,过得开心。

二、秀出真我精彩,培养“四自”能力

1.生活自理――培养学生自主的生活技能

小学生进入校园过寄宿生活,是最适合培养自理能力的时候,为此,我们在学生第一天踏进学校之后,班主任、生活指导老师利用一周时间对学生的衣食住行各方面进行培训示范,让他们很快适应学校的一日常规。具体做法是,两个克服:克服衣来伸手的习惯;克服饭来张口的习惯。五个学会:会上厕所;会叠被子;会排队走路;会打扫卫生;会打饭吃饭;四个能够:能够主动给父母打电话;生病能够主动请假;能够主动和别人合作;能够自己打开水。这时候一个个“小皇帝”“小公主”不见了,在寄宿制小学生活久了,学生个个都成了“自理小能手”,没有人甘于落后。

2.思想自律――增强学生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

“在家靠父母,在外靠自己。”小学生受年龄限制,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防范能力差。在每学期开校初和学期中,学校都有请法制副校长为学生进行各种安全知识讲座,安全意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了牢固的根。学校定期举办各种安全教育活动,如每月一次防震演练,各年级举行一次安全主题班会,开校初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等,使安全工作家喻户晓,让学生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

3.行为自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好习惯成就人的一生,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就是小学阶段。为了教育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校主要做了两点:(1)背会《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一日常规》。要求学生用这些规范要求自己。(2)实行了一日三会制度(每次10分钟),即每天早上班主任、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晨会,主题是今天,你该怎样努力;中午寝会,提出午休的基本要求,找半天在学习生活中做得好与不好的地方,进行改正;晚寝前总结会,今天你努力了吗?对一天的学习、行为习惯你总结了吗?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时间长了,学生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行为习惯变好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得到不断规范和提高。

4.学习自主――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

“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史就是这个民族的阅读史,一个不善于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为此,我们学校着重培养了孩子的课外自主阅读习惯。我们做到了三读:即每天大阅读、开放“中华魂”图书阅览室自由读。我校有图书室90平方米和开放阅读教室180平方米,藏书25000多册,生均图书50册,完全满足学生阅读需要。阅读教室藏书,供学生自由选择,进行自主性阅读,真正满足学生的读书欲望。我们积极提倡亲子陪读,学校规定,每个学生在节假日、双休日每天应有2小时的读书时间。为了鼓励学生自觉读书,规定给每学期读完2本书的学生授予“小书童”称号,读5本书的学生授予“小文豪”称号,读9本书的学生授予“小状元”称号。

三、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值得思考和亟须改进的地方

1.抓好学校硬件建设

在学校规划和建设上充分考虑学生大部分时间食宿、学习、活动在学校这一特点,教学、生活、活动三个方面的设施统筹安排,全面规划,配套建设。

2.加强和规范寄宿制学校常规管理

这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对寄宿制学校要作统一的标准检查评估,有效激励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

3.进一步扩展并强化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功能

篇13

一、开发学生自身资源,为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注入活力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对象,是教学的主体。课堂中学生能否积极参与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成效。因此,重视挖掘学生自身资源是上好语文综合实践课的重要活力源泉。

笔者在开展七年级上册 “这就是我”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考虑到新学期学生彼此还比较陌生的实际情况,提前一周就给学生布置安排活动内容,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做好如何成功“展示自我”的充分准备,并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主持整个活动,选出“小评委”进行点评,教师做最后的总结。通过学生的精心设计,活动中,不同的主持风格及“小评委”出人意料的精彩点评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彻底使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能动性、情感性、自我赏识性等富有个性、富有灵性的资源完全得以鲜活地展示。通过活动,学生不但重新认识、了解了自己,同时也意识到如何去学会赏识他人,完善自我,不断地提高自身素养。

二、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为开展语文综合实践夯实基础

初中语文教材中设置的《漫游语文世界》《古诗苑漫步》《好读书,读好书》《走进小说天地》等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广泛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根据活动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1 、农村学生图书资料匮乏,教师可号召学生拿来自家的藏书,在教室里建立图书角,进行资源共享,并建立全班学生轮流管理图书的制度。

2 、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并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种读书活动,如举办“读书沙龙”,开展《名人读书故事》大家讲、“书籍伴我成长”演讲活动,举行“读书经验交流”活动等。这些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读书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同时也让他们在多彩的读书活动中感受到共享优质资源的快乐。

3 、指导学生多角度阅读,提倡读中质疑。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就同一阅读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见,读中质疑,全面激发他们思维的广度,不断提升语文素养,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三、利用家庭资源,为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拓展素材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耳濡目染。因此,以家庭生活为话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课,更接近学生的心灵、情感世界,更具亲和力,因而易于操作实施,我们必须要利用好这些鲜活、感人的家庭资源,为积极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拓宽素材。如,在开展“我爱我家”这一综合活动时,笔者提前两周安排学生自读本单元活动内容及要求,主动和父母交谈了解家族的优秀传统、家庭的结构类型、家人对家庭的贡献、父母的性格等相关内容。积极开展“说说我的家”、“我爱我家”等演讲活动,并充分利用墙报、学习专栏、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感激。

在开展“献给母亲的歌”这一活动时,笔者充分征求学生同意后,邀请学生母亲参加活动,并说明开展活动的重要意义。活动时以“道不尽的母爱”、“剪不断的脐带”、“多角度看母爱”、“难报三春晖”等主题为活动内容,让家长和学生针对生活中困惑和烦恼的问题,如“为什么父母付出那么多,孩子却感到的是唠叨、烦心,有时甚至出现强烈的抵触情绪?”“可怜天下父母心”,“母爱是伟大的,忘我的,但有时是狭隘的”,“平凡的母爱就蕴含在寻常的小事中”,“短视的溺爱是有害的,爱就是对成长负责,对未来负责”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畅谈,借助这一平台,为他们创设交流沟通的机会,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让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这样既达到了新课标要求的标准,培养学生拓展了活动的广阔性,又促进家庭的和谐,使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四、重视挖掘社会生活资源,为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拓宽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