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采购项目可行性报告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采购项目可行性报告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采购项目可行性报告

篇1

可行性研究报告分类、用途

1、用于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类研究报告通常要求市场分析准确、投资方案合理、并提供竞争分析、营销计划、管理方案、技术研发等实际运作方案。

2、用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该文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而编写,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立项的基础文件,发改委根据可研报告进行核准、备案或批复,决定某个项目是否实施。另外医药企业在申请相关证书时也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3、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商业银行在贷款前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项目方出具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国家开发银行等国内银行,若该报告由甲级资格单位出具,通常不需要再组织专家评审,部分银行的贷款可行性研究报告不需要资格,但要求融资方案合理,分析正确,信息全面。另外在申请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资金、工商注册时往往也需要编写可研报告,该文件类似用于银行贷款的可研,但工商注册的可行性报告不需要编写单位有资格。

4、用于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国外矿产资源和其他产业投资时,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报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或省发改委,需要申请中国进出口银行境外投资重点项目信贷支持时,也需要可行性研究报告。

5、用于企业上市的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类可行性报告通常需要出具国家发改委的甲级工程咨询资格。中商智业为多家创业板和中小板企业提供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服务(包括已经上市和正准备上市的),积累的丰富的编写经验。中商智业拥有行业内最为丰富的数据库、一流的市场调查和行业分析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及丰富的上市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经验。

6、用于申请政府资金(发改委资金、科技部资金、农业部资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类可行性报告通常需要出具国家发改委的甲级工程咨询资格。

在上述六种可研中,第2、3、5、6准入门槛最高,需要编写单位拥有工程咨询资格,该资格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分为甲级、乙级、丙级三个等级,甲级最高。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意义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科学论证,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格式

1、总论

项目提出的背景(改扩建项目要说明企业现有概况),投资的必要性和意义、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2、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

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的预测、国内现有生产能力的估计、销售预测、价格分析、产品竞争能力、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等、拟建项目规模、资金来源、投资总额、产品方案和发展方向的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

3、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配套设施情况

经过储量委员会正式批准的资源储量、品位、成分以及开采、利用条件的评述、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数量、来源和供应情况、所需公用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条件;

4、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地质、地矿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交通运输及水、电等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厂址方案比较与选择意见;

5、设计方案

项目的构成(包括主要单项工程)技术来源和生产方法、主要技术工艺和设备选型方案的比较、引进技术、设备的来源国别,与外商合作的技术方案、全厂布置方案的选择和工程量估算、公用辅助设施和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和选择;

6、环境保护

环境现状、预测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环保与三废治理方案;

7、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8、资金筹措和利用外资方案:

资金用途,主要采购内容和采购方案、列出主要设备、材料清单(含数量、型号和主要技术参考等)合资期限、出资方式、外汇平衡、偿还方案等都要做出明确交待、

9、经济评价

10、附件

“附件”是可行性报告的依据,也是其组成部分,一般应包括的内容:项目建设单位委托书、项目建议书批件、地质报告、产品检测报告、环境分析报告、资金来源意向证明、征地和外部协作条件的意向性协议、其它等。

篇2

2、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

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的预测、国内现有生产能力的估计、销售预测、价格分析、产品竞争能力、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等、拟建项目规模、资金来源、投资总额、产品方案和发展方向的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

3、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配套设施情况

经过储量委员会正式批准的资源储量、品位、成分以及开采、利用条件的评述、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数量、来源和供应情况、所需公用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条件;

4、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地质、地矿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交通运输及水、电等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厂址方案比较与选择意见;

5、设计方案

项目的构成(包括主要单项工程)技术来源和生产方法、主要技术工艺和设备选型方案的比较、引进技术、设备的来源国别,与外商合作的技术方案、全厂布置方案的选择和工程量估算、公用辅助设施和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和选择;

6、环境保护

环境现状、预测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环保与三废治理方案;

7、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8、资金筹措和利用外资方案:

资金用途,主要采购内容和采购方案、列出主要设备、材料清单(含数量、型号和主要技术参考等)合资期限、出资方式、外汇平衡、偿还方案等都要做出明确交待、

9、经济评价

10、附件

“附件”是可行性报告的依据,也是其组成部分,一般应包括的内容:项目建设单位委托书、项目建议书批件、地质报告、产品检测报告、环境分析报告、资金来源意向证明、征地和外部协作条件的意向性协议、其它等。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是运用多学科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复杂系统工程,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投资决策水平、做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特别是可行性研究工作,对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11、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 周期长 资金回收快 效益好 可持续发展时间长

12、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格式

1、总论

项目提出的背景(改扩建项目要说明企业现有概况),投资的必要性和意义、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2、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

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的预测、国内现有生产能力的估计、销售预测、价格分析、产品竞争能力、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等、拟建项目规模、资金来源、投资总额、产品方案和发展方向的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

3、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配套设施情况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要求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写作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可行性研究工作对于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有效地防止错误和遗漏,在可行性研究中:

(1)首先必须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进行调查研究,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对于收集的基础资料,要按照客观实际情况进行论证评价,如实地反映客观经济规律,从客观数据出发,通过科学分析,得出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深度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基本内容要完整具体,应尽可能多地占有数据资料,避免粗制滥造,搞形式主义。

在做法上要掌握好以下四个要点:

①先论证,后决策;

②处理好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评估这三个阶段的关系,哪一个阶段发现不可行都应当停止研究;

③要将调查研究贯彻始终。一定要掌握切实可靠的资料,以保证资料选取的全面性、重要性、客观性和连续性;

④多方案比较,择优选取。对于涉外项目,或者在加入WTO等外在因素的压力下必须与国外接轨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及深度还应尽可能与国际接轨。

(3)为保证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质量,应保证咨询设计单位足够的工作周期,防止因各种原因的不负责任草率行事。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意义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科学论证,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经过储量委员会正式批准的资源储量、品位、成分以及开采、利用条件的评述、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数量、来源和供应情况、所需公用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条件;

4、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地质、地矿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交通运输及水、电等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厂址方案比较与选择意见;

5、设计方案

项目的构成(包括主要单项工程)技术来源和生产方法、主要技术工艺和设备选型方案的比较、引进技术、设备的来源国别,与外商合作的技术方案、全厂布置方案的选择和工程量估算、公用辅助设施和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和选择;

6、环境保护

环境现状、预测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环保与三废治理方案;

7、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8、资金筹措和利用外资方案:

资金用途,主要采购内容和采购方案、列出主要设备、材料清单(含数量、型号和主要技术参考等)合资期限、出资方式、外汇平衡、偿还方案等都要做出明确交待、

9、经济评价

10、附件

“附件”是可行性报告的依据,也是其组成部分,一般应包括的内容:项目建设单位委托书、项目建议书批件、地质报告、产品检测报告、环境分析报告、资金来源意向证明、征地和外部协作条件的意向性协议、其它等。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是运用多学科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复杂系统工程,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投资决策水平、做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特别是可行性研究工作,对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11、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 周期长 资金回收快 效益好 可持续发展时间长

12、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要求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写作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可行性研究工作对于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有效地防止错误和遗漏,在可行性研究中:

(1)首先必须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进行调查研究,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对于收集的基础资料,要按照客观实际情况进行论证评价,如实地反映客观经济规律,从客观数据出发,通过科学分析,得出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深度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基本内容要完整具体,应尽可能多地占有数据资料,避免粗制滥造,搞形式主义。

在做法上要掌握好以下四个要点:

①先论证,后决策;

②处理好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评估这三个阶段的关系,哪一个阶段发现不可行都应当停止研究;

③要将调查研究贯彻始终。一定要掌握切实可靠的资料,以保证资料选取的全面性、重要性、客观性和连续性;

④多方案比较,择优选取。对于涉外项目,或者在加入WTO等外在因素的压力下必须与国外接轨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及深度还应尽可能与国际接轨。

(3)为保证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质量,应保证咨询设计单位足够的工作周期,防止因各种原因的不负责任草率行事。

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1、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编制设计任务书的依据;

2、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单位筹集资金的重要依据;

3、可行性研究是建设单位与各有关部门签订各种协议和合同的依据;

4、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进行工程设计、施工、设备购置的重要依据;

5、可行性研究是向当地政府、规划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申请有关建设许可文件的依据;

6、可行性研究是国家各级计划综合部门对固定资产投资实行调控管理、编制发展计划、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投资的重要依据;

7、可行性研究是项目考核和后评估的重要依据。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

1、建设项目论证、审查、决策的依据。

2、编制设计任务书和初步设计的依据。

3、筹集资金,向银行申请贷款的重要依据。

4、申请专项资金,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

5、股票发行,向证监会申请股票上市的重要依据。

6、取得用地,向国土部门、开发区、工业园申请用地的重要依据。

篇3

1、哲学方法

哲学方法是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

2、逻辑方法

逻辑方法是用概念、判断、推理、假说等逻辑思维形式,对事物进行归纳、演绎、综合。

3、专业方法

专业方法是各门学科中常用的研究方法。研究的专业方法具有综合性、专业性、创新性的特点。

方法作用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行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编制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 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对整过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 和建议。为了结论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加上一些附件,如相关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以增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说服力。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 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 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 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

1、总论

项目提出的背景(改扩建项目要说明企业现有概况),投资的必要性和意义、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2、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

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的预测、国内现有生产能力的估计、销售预测、价格分析、产品竞争能力、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等、拟建项目规模、资金来源、投资总额、产品方案和发展方向的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

3、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配套设施情况

经过储量委员会正式批准的资源储量、品位、成分以及开采、利用条件的评述、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数量、来源和供应情况、所需公用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条件;

4、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地质、地矿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交通运输及水、电等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厂址方案比较与选择意见;

5、设计方案

项目的构成(包括主要单项工程)技术来源和生产方法、主要技术工艺和设备选型方案的比较、引进技术、设备的来源国别,与外商合作的技术方案、全厂布置方案的选择和工程量估算、公用辅助设施和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和选择;

6、环境保护

环境现状、预测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环保与三废治理方案;

7、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8、资金筹措和利用外资方案:

资金用途,主要采购内容和采购方案、列出主要设备、材料清单(含数量、型号和主要技术参考等)合资期限、出资方式、外汇平衡、偿还方案等都要做出明确交待、

9、经济评价

10、附件

“附件”是可行性报告的依据,也是其组成部分,一般应包括的内容:项目建设单位委托书、项目建议书批件、地质报告、产品检测报告、环境分析报告、资金来源意向证明、征地和外部协作条件的意向性协议、其它等。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是运用多学科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复杂系统工程,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投资决策水平、做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特别是可行性研究工作,对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11、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 周期长 资金回收快 效益好 可持续发展时间长

12、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篇4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2-00-02

随着公立医院经营机制的不断调整,通过对业务科室建设来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作为医院成本控制中心的财务部门,应在助力科室建设上发挥积极的财务内控职能。财务内控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为科室建设配置资金,而科室建设所形成的医疗服务优势为财务管理注入增量资金(利润)。实现财务管理与科室建设的协同发展,需要解决财务管理与科室建设的逻辑顺序问题,即财务管理应先行完成对医院科室建设的资金预算和配置任务,然后在科室业务能力提升的前提下,完善财务内控的资金配置规模,通过这样的循环推动,最终全面提升医院的业内竞争实力。

1 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定位

具体而言,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可定位于以下三个方面。

1.1 对科室建设资金的预算

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在于有效执行全面的预算管理,而对科室建设进行项目资金预算则在首要位置。科室建设的内容不仅涉及提升医疗物理设备的功能,还包括科室人才引进和在职人员岗位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进行项目资金预算时,需要分板块分别来执行。其关键在于根据科室建设需要,合理规划医疗物理设备的采购进程,因为采购经费在预算资金中所占的权重最大。

1.2 对科室建设资金的配置

随着科室建设所需资金预算工作的完成,将会面临有效配置资金的问题。拓展对资金配置的理解,其含有资金拨付步骤和资金使用监管等两项工作。针对资金拨付步骤,其不仅需要遵循医院会计章程的内在规定,还需要从规避资金配置风险和统筹医院资金使用的大局上进行考虑。对资金使用监管而言,需要规制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资金漏损现象的发生。

1.3 对科室建设资金的评价

这里的资金评价主要针对资金的使用效益而展开,或者可以理解为考察资金的“产出/投入”绩效。在医院经营体制的变革中,按照企业化模式进行改造已十分明显。这就要求,在对科室建设资金进行评价时,需要将该项工作延伸到对科室建设后的效能评价中。

2 目标驱动下的协同机制分析

基于本文对“协同”的界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协同机制进行分析。

2.1 财务管理与科室建设决策的协同机制

从医院科室建设的经验可知,采取科室建设的“雁型”发展模式符合医院科室建设的路径逻辑。“雁型”发展模式是指,首先着力于建设医院的优势科室,然后在优势科室建设的成果下,带动业务关联科室的建设。为此,这里的协同机制就指向了,财务部门应参与到优势科室的选择工作中。

2.2 财务管理与科室建设进程的协同机制

当优势科室建设项目立项时,二者的协同就反映在了财务管理助力科室建设的进程中。文中已经指出,科室建设需要从两条线分别展开,因此围绕着两条线建设的资金预算、资金配置、资金效益评价,就成为了财务管理的重要职能。突出“协同”二字在于,财务部门在执行这些职能时应以辅助的姿态来展开。

2.3 财务管理与科室建设效能的协同机制

科室建设效能具体是指,科室建设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情形下,科室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状况。文中已提到,科室建设所获得的红利将充实医院的资金池,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科室建设“雁型”发展模式的进步。再者,协同机制的作用发挥,还能强化科室负责人的主体责任。

3 财务管理与科室建设协同的实施路径

根据以上所述,二者协同的实施路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3.1 以制度为保障提升财务管理的职能地位

长期以来,医院财务部门难以在科室建设中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更多的是作为执行层面程式化地完成上级所交付的全面预算管理任务。不难知晓,这本身也容易滋生财经腐败的问题。因此,为了使财务管理真正起到协同科室建设的作用,相关人员需要从医院管理制度上提升财务部门的职能地位,增大财务部门在科室建设中的参与权和发言权,为二者的协同奠定基础保障。

3.2 医院管理层应重视财务部门的可行性报告

在科室建设决策阶段,必然存在着不同科室之间的横向竞争态势,且在医院特有的组织生态环境下,还会形成不容忽视的人际关系影响力。因此,为了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局面下完成对优势科室的筛选任务,医院管理层需要重视财务部门的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要涉及备选科室的经营业绩分析、备选科室建设资金的投入与回报分析等。t院管理层只有在综合技术和财务两方面的信息下,才能有效完成科室建设的决策工作。

3.3 采取人员蹲点方式辅助科室建设资金的使用

科室建设在资金使用上需要遵照医院的财务章程,但这里还需指出,财务部门应采取人员蹲点的方式,辅助科室建设资金的合理化使用。辅助是因为科室建设的主体是优势科室全体成员,特别是科室主任,他们因专业思维习惯,在科室建设中往往忽略成本控制和资金使用的效益问题,过多地关注医疗物理平台的搭建。因此,所指派的财务人员应参与到科室分阶段建设的物资采购和人事管理工作中,并以专业视角,对成本控制策略提出建设性意见。

3.4 多部门联合全方位评价科室建设后的效能

在发挥财务管理效能评价的职能时,相关人员需要在医院多部门联合考核的机制下完成,这样才能强化财务部门在考核中的职能。财务部门的主要工作包括:同比科室建设后的经营业绩、考察新采购医疗物理平台的使用效率。因此,通过效能评价能落实建设科室的主体责任。当然,这也需要发挥财务部门的“辅助”职能。

在这里强调,科室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且在“雁型”发展模式下还将陆续完成对其他科室的建设任务。因此,财务人员应突出对他们工作进行引导,应鼓励财务人员与业务科室建立联动关系。具体做法为,医院财务部门在上级管理者的同意下,建立财务人员与具体科室的联系制度,借助联系人对具体科室情况的定期反馈,实现财务部门对预算资金划拨的总体规划;并在完成申报程序的前提下,针对性地配置预算资金。

4 结 语

本文通过对财务管理与科室建设协同机制分析后,认为二者协同的路径可从:以制度为保障提升财务管理的职能地位、医院管理层应重视财务部门的可行性报告、采取人员蹲点方式辅助科室建设资金使用、多部门联合全方位评价科室建设后的效能等方面来展开。

主要参考文献

[1]蓝文婷.新医改制度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以广西A市人民医院为例[D].南宁:广西大学,2012.

[2]万葆华.新医改制度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35).

篇5

因此,通过分析和调研,结合公司点多面广的特点,为了加强物资零星采购的监管力度,防止物资供应人员,减少漏洞,促进各级干部和供应人员廉洁自律廉洁从业、“干事干净”,我们认为有必要开展零星物资采购效能监察。通过开展效能监察,达到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强化过程控制,保证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堵塞经济漏洞,防止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二、实施计划

1、1—3月份,进行项目的前期调研和相关工作论证,提出可行性报告并做好立项和上报工作,督促供应部门修订零星物资采购办法;

2、4月—6月份,纪检监察室、物资供应部深入各施工项目点对零星物资采购情况进行抽查、巡检;

3、要求各项目点的纪检监察员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对零星物资采购供应商的选择、招标、价格的确定、验收、入库、领用等环节进行严格监督。

4、6月份,根据巡检情况,对各单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汇总,下发监察建议书或通知书;

5、6月—7月,对供应部门和项目部进行回访,检查是否整改到位,对未完成整改任务的单位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限期完成。

6、对违反有关制度的人和事,进行责任追究,由公司纪检监察部门和物资供应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7、8—9月,对零星物资采购效能监察进行总结评估和上报。

三、预期得到的效果

主要是通过纪检监察部门的效能监察工作,达到以下效果。

1、促进公司物资采购招标管理规定和零星物资采购管理办法的全面执行;

2、规范零星物资采购流程,细化询价、比价、采购、验收等程序,提高零星物资采购的透明度;

3、明确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职责,做到程序和环节的制约和制衡;

4、加强监督,防止将采购物资化整为零和规避招标的行为,或采购不合格、质次价高及伪劣假冒产品,预防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篇6

1 小水电工程项目在开发中的特点及存在的风险

1.1 开发中的特点

①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程项目的可行性是对这一工程后期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的预测。任何一个企业在工程施工前期都必须呈交一份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看似简单,但却对整个工程起着关键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工程的生死存亡,是工程的命脉所在。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就是通过企业和工程所在地政府的协商,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作出合理分析并制定解决方案。一份详细的可行性报告主要包括对市场的分析、工程施工中所需资金的筹措、完工后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可能存在的潜在威胁,有时甚至可以具体到施工现场各个领域负责人员和负责项目。可行性报告也会从客观环境到主观分析作出一系列预测,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偏差做出基本评估,对施工步骤做详细描述,有利于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检测和完善以达到更全面更细致的要求。

②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研究。由于小水电工程项目规模较大,使得其耗资也超过一般开发项目。我国地形地势存在南北差异,水电工程在施工中也有着跨区域、跨民族等特点,施工距离跨度较大产生了文化差异。水电工程在实际施工中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导致施工相对复杂,施工中涉及的范围较广泛,综合程度较强,因此也促使施工人员加强专业能力的培养。水电工程施工一般是在河流上进行,对于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施工难度就会相应加大,为保障施工程顺利进行,在项目开启之前要对周围的水文、气象等做全面检测,对建筑材料也要有一定的筛选能力,对建筑材料的采购和运输成本提前做出预算,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让成本费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③生产运营的过程研究。在小水电工程的开发过程中,水电站起着交通枢纽的作用,同时连接着电力的生产和使用。水电站的建立环节必须保证安全可靠,做到整个电网系统运行的万无一失,这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明确安全生产的相关概念,针对安全隐患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将这些理念合理运用,从源头上阻断危险事故的发生。

1.2 存在的具体风险

①在电网连接设计等环节出现的技术风险。水电的输出一般需要电网作为辅助,没有系统庞大的电网对水电进行输送就很难控制电力负荷量,生产销售的风险也会频频增加,最后导致整个工程运作的成本加大。除此之外,在工程技术设计中,还存在一系列缺陷,测量设备的落后和施工方案的不详细会给工程质量带来一定的风险。

②小水电工程在施工中一般会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气候的不确定性和社会环境的客观因素会使水电工程建设受到一定阻碍。

③任何施工都会以经济为保障,资金链的断裂或是投资失误对一个工程影响重大。工程的启动需要耗用一定量的资金,而工程中的财务管理人员有时会忘记对市场情况进行观察,一些利率变动或是通货膨胀会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

④信息反馈的迟缓也是施工过程中的首要风险环节。工程项目实施中存在许多数据信息的检测,可能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的不协调影响,有些数据存在一定误差,施工中现场检测画面不能及时反映在计算机屏幕上,从而导致施工人员的判断出现错误,不能更好的把握施工情况,产生一系列施工危险。

2 解决措施

①加大对电网的维修和扩建,使电力输出通道比较开阔,保证在电力负荷高峰期输电量的畅通。电网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水电站的建造成本,相对的在调整输出电量的同时可以适当提高销售价格对高出的成本进行补充,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风险。在工程前期施工的准备工作中,首先要做好测量工具的筛选,选择功能比较齐全精度较准确的测量工具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消除安全隐患。

②对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引起的风险,人为操作不可能完全对其进行消除,所以应该采取一些措施以达到规避风险或将风险的程度降到最低来减少因风险带来的损失。在此过程中,可使用测量仪器对水温、风向、水质等提前做出测量,找出解决措施。这样的不确定性因素引起的风险还可以采取风险转移的措施,通过施工前期购买保险的方式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如此一来可以更大程度的降低损失。

③对于财务风险,应采取长期监察的方式进行解决,财务人员应该加强对市场情况的调查,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化调整企业的财务和银行存款。合理筹资投资,做好工程预算,对预算进行核查,同时留足一定的资金用于工程设备的维修,保证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资金链的衔接有序。

④在项目实施阶段,对包含大量信息的系统进行独立监控,建立一个统一、周密的信息管理库,对各个范围不同渠道传来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管理。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对信息进行自动分析,绘制出详细的数据图,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更清晰的了解施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资料,也可以保障信息不会被外漏或是被篡改。

3 结 语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处于不断变动中的风险因素对项目威胁比较严重,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评估系统正确识别风险,能够准确的评估风险所产生的损失,加强施工人员对风险的防范意识,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才能有力保障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黄欣,程光伟.地质灾害风险对水电工程影响的评价与控制[J].水电站设计,2011,(1).

篇7

施、环境、劳动力来源、资金来源、税务、设备材料价格、物价上涨率等有关资料。

2、现场考察。考察所有可利用的厂址、废料堆场和水源状况,与业主方技术人员初步商讨设计资料、设计原则和工艺技术方案。

3、数据评估。认真检查所有数据及其来源,分析项目潜在的致命缺陷和设计难点,审查并确认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工艺技术方案。

4、初步报告。扼要总结初期工作,列出所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分析项目潜在的致命缺陷,确定参与方案比较的工艺方案。

初步报告提交业主,在得到业主的确认后方可进行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如业主认为项目确实存在不可逆转的致命缺陷,则可及时终止研究工作。

第二阶段可选方案评价

1、制定设计原则。以现有资料为基础来确定设计原则,该原则必须满足技术方案和产量的要求,当进一步获得资料后,可对原则进行补充和修订。

2、技术方案比较。对选择的各专业工艺技术方案从技术上和经济上进行比较,提出最后的入选方案。

3、初步估算基建投资和生产成本。为确定初步的工程现金流量,将对基建投资和生产成本进行初步估算,通过比较,可以判定规模经济及分段生产效果。

4、中期报告。确定项目的组成,对可选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方案。中期报告提交业主,在得到业主的确认后方可进行第三阶段的研究工作。如业主对推荐方案有疑义,则可对方案比较进行补充和修改;如业主认为项目规模经济确实较差,则可及时终止研究工作。

第三阶段推荐方案研究

1、具体问题研究。中商智业对推荐方案的具体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包括工艺流程、物料平衡、生产进度计划、设备选型等。

2、基建投资及生产成本估算。估算项目所需的总投资,确定投资逐年分配计划,合理确定筹资方案;确定成本估算的原则和计算条件,进行成本计算和分析。

3、技术经济评价。分析确定产品售价,进行财务评价,包括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清偿能力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进而进行国家收益分析和社会效益评价。

4、研究最终报告。最终报告提交业主,在得到业主的确认后,中商智业研究工作即告结束。如业主对最终报告有疑义,则可进一步对最终报告进行补充和修改。

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

1、总论

项目提出的背景(改扩建项目要说明企业现有概况),投资的必要性和意义、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2、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

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的预测、国内现有生产能力的估计、销售预测、价格分析、产品竞争能力、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等、拟建项目规模、资金来源、投资总额、产品方案和发展方向的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

3、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配套设施情况

经过储量委员会正式批准的资源储量、品位、成分以及开采、利用条件的评述、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数量、来源和供应情况、所需公用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条件;

4、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

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地质、地矿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交通运输及水、电等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厂址方案比较与选择意见;

5、设计方案

项目的构成(包括主要单项工程)技术来源和生产方法、主要技术工艺和设备选型方案的比较、引进技术、设备的来源国别,与外商合作的技术方案、全厂布置方案的选择和工程量估算、公用辅助设施和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和选择;

6、环境保护

环境现状、预测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环保与三废治理方案;

7、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8、资金筹措和利用外资方案:

资金用途,主要采购内容和采购方案、列出主要设备、材料清单(含数量、型号和主要技术参考等)合资期限、出资方式、外汇平衡、偿还方案等都要做出明确交待、

9、经济评价

10、附件

“附件”是可行性报告的依据,也是其组成部分,一般应包括的内容:项目建设单位委托书、项目建议书批件、地质报告、产品检测报告、环境分析报告、资金来源意向证明、征地和外部协作条件的意向性协议、其它等。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是运用多学科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复杂系统工程,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投资决策水平、做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特别是可行性研究工作,对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11、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 周期长 资金回收快 效益好 可持续发展时间长

12、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点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要求以全面、系统 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 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 机而写的书面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立项阶段最重要的核心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具有相当大的信息量和工作量,是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根据项目的大 小与不同类型,从浅到深,项目可行性研究包括一般机会研究、特定机会研究、方案策划、初步可行性研究和详细可行性研究报告几大块。

1、设计方案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任务是对预先设计的方案进行论证,所以必须设计研究方案,才能明确研究对象。

2、内容真实

可行性研究报告涉及的内容以及反映情况的数据,必须绝对真实可靠,不允许有任何偏差及失误。其中所运用的资料、数据,都要经过反复核实,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

3、预测准确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投资决策前的活动。它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是对事务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结果的估计,具有预测性。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的占有资料,运用切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的预测未来前景。

4、论证严密

论证性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个显著特点。 要使其有论证性,中商智业认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做到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既要做宏观的分析,又要做 微观的分析。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项目投资规模以及审核方的要求,要求立项方必须在最终成文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当中体现某种等级的咨询资质。

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内容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内容

根据不同行业类别,可行性研究内容的侧重点差异较大,但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政策可行性:主要根据有关的产业政策,论证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

篇8

1.建设工程前期成本控制的重点

建设工程的前期主要是指在建设工程的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采购阶段等时期内建设单位积极参与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认真收集项目有关资料,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投资可能的风险进行详细分析,各种拟建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编制合理的工程投资估算,选择有实力的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在不同的工作内容中,项目成本控制的重点存在不相同之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建设工程的成本控制影响较大,可行性研究报告包含内容广泛,其中项目的地位环境、地质条件、水文气象条件、生产要素条件等,这些条件的变化对于工程实施的成本都会产生直接影响。近年来,不少开发单位为了追求利润,可行性报告中没有进行科学周密的分析,不进行实际论证,很容易造成在建设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的资金失控,使实际成本超出计划成本。

编制合理的工程投资估算中要确定合理的工程规模和建设标准,并且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和发展前景,对于项目给予合理的评价和投资建议。投资估算的编制不是一味的追求成本较低,成本控制的目的也不是一味的追求低成本,而是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投资,因此无论是资料收集、工程预算、可行性报告、风险分析等都需要做到实事求是,按照实际情况据实分析。在项目前期工作阶段,很多编制单位在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概算时都是根据经验定价,这对工程预算的准确度具有很大的影响。在编制过程中忽略地方调控策略,或是不按照国家要求计价标准取价,这对工程的总投资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影响了投资。

2.建设工程前期成本控制的主要举措

2.1决策阶段

投资决策阶段成本的控制是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源头,特别是建设标准的定位;地点、设备的选用;配套设施等,直接关系着工程造价的高低。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决策阶段之后的各个建设阶段工程成本的确定与控制是否科学、合理,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的工程投资估算,是为投资单位和项目审批机构对该项目是否进行投资建设决策、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提供了重要依据。因此,建设单位在编制投资估算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编制切实可行的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应估算合理,充分估计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的收益与风险。其次,要围绕投资目标了解市场,收集信息,明确产品的定位,确立投资规划要点。最后,要注意投资估算指标资料的搜集与积累,估算指标是编制投资估算的主要依据,要加强工程水文地质以及征地、水源、供电、运输、环保等工程项目外部条件的工作深度,使投资估算有充分依据。

2.2计价标准

现阶段很多编制单位对于取价标准存在很大的误区,一般编制单位取价标准都是按照经验取价及国家标准取价。按照经验取价标准对于工程总投资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经验取价标准的误差通常是影响取价准确的主要原因。只按照国家取件标准忽略地方调控政策,对于投资估算的影响同样非常大,现阶段很多地区都出台了各自地方的调控政策,尤其是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因此,在编制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个地方调控标准进行调控。而对于第一部分工程建设费用的取费标准同样要科学合理,很多编制单位根据各自的经验取价标准取价,忽略个地方的施工环境及地理环境,使得取费相差非常大,在编制过程中应该到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实际的地理环境,这样才能能够使得投资估算更加的准确。在编制的过程中还存在漏项及错项的情况,由于编制单位的不专业,很多情况不了解土地的用地性质,存在漏计土地使用费用的情况。因此,在编制之前,应对工程建设的详细信息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样的漏计对工程的整体投资影响是非常大的,使得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资金短缺的情况,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及工程的工期。对于工程建设第三部分预备费用的取费标准更是很多单位用来调控总价的常用方法,对于预备费用的取费调控幅度较宽,因此,很多单位都用来进行总投资的调控,这是造成工程投资不准确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编制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取费标准进行取费,以便使得工程投资更加的准确和科学,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工。

2.3科学化人事管理

现阶段很多从事前期工作的编制单位,缺乏专业型的人才,通常一本可研只是单独的一个人全权负责,这是不专业的表现,在工程咨询过程中,我们应该各专业都有相对应的专业人员,这样才可以确保工程咨询工作的质量,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的确保工程投资的准确性,方便建设单位对工程建设的控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配备相应专业的技术人员,并按照国家要求,对各专业编制内容进行严格把关,把关工程质量,严格控制工程投资,避免缺项、漏项及错项等现象的发生。

三、小结

对于建设单位来讲,最终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经营活动使资金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这就需要树立一个永恒的观念:有效控制成本。控制项目成本的主要环节就是在工程施工前期,做好项目前期的决策的成本控制工作,使有限的建设资金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篇9

    (一)规范物资采购环节

    加强药品卫生材料采购的审计,有利于从程序上规范物资采购,通过审计不断建立健全物资采购制度,确保采购环节的公开性和透明性,防止釆购人员从中舞弊,有效防范暗箱操作。同时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职责,防范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二)降低药品材料成本

    强化相关采购的审计,规范招投标,物资釆购环节的规范化,有利于在购买同等质量药品材料的情况下,取得最低的购买价格,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同时给患者带来实惠,既得医院的经济效益,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三)降低医院财务风险

    作为市场经济的运营主体,在药品卫生材料的釆购中医院也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通过加强审计,规范比价购买和招投标程序,有利于选择良好的供货渠道,合理计划采购的时间、数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防范财务风险。

    (四)强化审计功能

    通过加强药品卫生材料的审计,有利于强化医院内部的审计意识,使得医院相关部门认识到审计的重要性,并且在物资采购的各个环节中都按照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办事,促进各个业务功能的完善,强化审计功能,帮助医院各部门形成良好的审计观念。

    三、强化采购审计应关注的主要内容

    (一)采购事前可行性研究审计

    在进行药品卫生材料采购之前,则应该加强采购的事前可行性论证,可行性研究除包括药品卫生材料购买的必要性外,更应考虑相关药品卫生材料购买将带来的经济效益高低,考虑相关物资在医疗市场中是否先进,实用性如何,是否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较好的效果,同时药品卫生材料供货商信誉如何,是否具备产品生产资质,产品的价格是否合适,售后服务是否到位等。采购审计应就上述可行性研究进行充分的监督,防止部分人员或者部门由于提升形象需要而非实际工作效果需要提出购买申请。审计人员在进行可行性论证审计时,除对论证文件进行认真审核外,还应深入了解可行性论证文件中相关术语和指标的含义,防止因为专业性强而无法准确判断可行性的可能性。另外,对于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可行性报告,可以请相关的专家参与审计和监督。

    (二)招标评标审计

    对于药品卫生材料采购的招投标工作的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招标项目的合法性合规性,审批手续和资料是否齐全,招标项目形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同时使用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的方式,招标文件是否列明相关事项,例如:投标人应符合某些资格限制,招标公告的时间和方式是否符合规定;评标方法和评标标准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具有主观性,评标是否公开,是否公平,投标单位报价是否合理,投票报价是否有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有无串通以报价的情况等。

    (三)支付结算审计

    在对药品卫生材料采购审计过程中,应加强资金支付及结算的审计。主要包括对购货原始凭证,如:发票、入库单、运费单等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进行审计,采购的数量、品种是否符合要求,供应商是否指定供应商,支票存根是否连续,药品卫生材料采购情况与企业货币资金支出账务是否相符,是否与出入库信息相符。对于有销售折扣和现金折扣的情况,应核实有无贪污舞弊的现象,有无采用现金进行大额结算的现象。

    (四)强化合同审计

    在医院药品卫生材料的采购行为中,部分合同由于签订不严谨,导致医院遭受损失。应强化合同审计,约束双方当事人依合同办事,保障医院的合法权益,保证合同条款的明确完善。一是合同条款的审计:审查合同的内容是否违反国家法律,危害社会利益;审查合同条款是否完善,有无损害医院利益的不利条款;审查合同单位名称与中标单位是否一致,双方当事人名称和地址是否齐全;审查合同标的是否与中标采购物资相符,数量及质量要求是否清楚载明;审查价款及付款方式是否明确;审查交货方式、时间、地点是否具体;审查合同是否订明违约责任及解除办法。二是合同执行审计,审查合同是否存在未执行的情况;审查执行不完全的合同,并查找原因。三是合同变更审计,审查变更理由是否充分,是否属不正常变更;审查变更是否经双方同意,是否属单方变更;审查变更合同是否采用书面形式,是否发行了变更审批手续。

    (五)物资验收审计

篇10

1 立项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项目立项阶段涉及到计划、规划、土地房屋等部门,造价控制部门负责编制项目估算指标,制定投资估算编制的管理办法。

1.1 立项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投资估算是工程项目建设前期从投资决策直至初步设计之前的重要工作环节。长期以来造价控制侧重于工程实施阶段的管理,放松了前期的投资估算管理。投资管理体制不完善,审批制度不完善。有的项目为了争取立项、满足审批条件,往往把投资估算报得非常低,低到无法反映其拟建项目的真实面貌,一旦项目批准后,在设计阶段,为了各种目的,敞开批准的估算,任意超标、超额编制设计概算,本来施工图预算是对设计概算的修正,但由于设计概算与拟建项目的实际状况经常出入过大,而造成施工图预算也不可避免地超过概算,再加上施工阶段,任意变动设计、扩大建设面积,提高建设标准现象严重,其结果必然造成结算也超预算。

1.2 立项阶段造价控制的措施

在建设项目立项阶段,投资估算是不是准确,不仅影响到建设前期的投资决策,而且也直接关系到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及项目建设期的造价控制和控制,它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龙头”,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必须从立项阶段抓起,具体措施是:

1.2.1 编制估算指标的原则

颁布统一的项目估算指标,配以相应的造价修正系数,定期公布价格调整指数。对编制的估算指标应遵循下列原则:

①估算指标编制的内容、范围和深度,应与规定的建设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内容、范围和深度相适应,应能满足以后一定时期编制投资估算的需要。估算指标的编制资料应选择符合行业发展政策、有代表性、有重复使用价值的资料。

②估算指标的分类要结合多专业工程特点;项目划分要反映建设项目总造价,单项工程造价构成和分项的比例;要简明列出工作项目、工作内容、表现形式,要便于使用;应有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深度适应的多项指标的量化值。

③估算指标的制定要遵循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符合近期技术发展方向和技术政策,反映正常情况下的造价水平,并适当留有余地。

1.2.2 制定估算的管理办法

制定投资估算编制的管理办法,对投资估算的作用、编制内容及深度、编制方法等做出明确的规定,特别是能够适应于动态管理,为项目决策、控制投资提供可靠依据。

1.2.3 推行科学的可行性报告

在建设工程全过程中,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投资估算,是拟建项目的控制造价,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其后各阶段的工程造价均控制在上阶段确定的造价额度之内。无特殊情况不得任意突破,如必须超支,应重新报审批部门和造价主管部门审批。

2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2.1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2.1.1 设计依据的偏差

在设计阶段,相当多的设计部门并不把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设计的依据,而是盲目地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任意扩大建设规模,增加建设内容,从而使初步设计概算严重超过可行性研究审批的投资估算。

2.1.2 设计深度不够

有许多项目由十多种原因如项目计划下达较晚,建设单位为了早开工,尽快竣工,采取边设计边施工的办法,由于设计仓促,深度不够,造成施工困难,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地变更,从而使设计概算与施工图预算出入较大,造成施工图预算远远大于设计概算。

2.1.3 设计超标严重

设计超标严重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许多设计部门只重技术,而忽视工程造价的控制,不是按限额设计,而在建筑设计上过度追求建筑物的立体造型、平面布置、工艺流程及使用功能,任意提高室内外装饰标准,盲目追求高档,致使造价一超再超,设计部门之所以这样做与其经济利益是分不开的,因为设计取费往往是按总投资的比例计取,投资越大,设计费也越大。

2.2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措施

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全过程造价控制重点。众所周知,设计是工程的灵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是项目建设缩短工期、节省投资、提高效益的重要环节。据有关专家通过资料测算分析,在技术设计阶段影响建设项目的造价程度为35~75%,施工图设计阶段为5~35%,而在施工阶段仅为5~10%,由此可见,抓住了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就抓住了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具体措施是:

2.2.1 按照可行性报告中的投资估算进行设计

①设计人员对建设单位提出的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只能作为参考,其设计依据只能是建设项目经发展计划部门批准的可行性报告,任何人员无权增加、改变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

②要根据初步设计编制概算。概算是建设项目成本控制和管理的依据,是安排建设计划、银行拨款、贷款和国家对基本建设宏观调控的依据。

③要根据施工图设计编制施工图预算

2.2.2 做好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工程造价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及时地对工程造价进行分析、比较,反馈造价信息,能动地影响设计,以保证有效的控制造价。力求处理好技术与经济对立统一关系,消除保守思想,增强投资控制观念,坚持按照“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指导方针,克服“重技术、轻经济”的现象。

2.2.3 要严格推行限额设计

既要按估算控制概算,按概算控制预算,又要在保证工程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按各专业分配造价限额。否则,必须分析投资突破的原因,并修改设计,使投资控制在限额以内。

3 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

3.1 实施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3.1.1 施工企业高估冒算,建设单位管理不力

有许多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企业或某些个人的利益,通过高套定额,重复计算工程量,高估冒算,钻概算调差的空子,利用修改设计的借口,虚增施工内容等等,加大工程开支,使建设单位和国家蒙受很大损失。而建设单位或业主作为组织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在对工程造价控制方面负有重要的责任。许多建设单位普遍存在着调概的依赖思想,内控不严,主要表现在:

①在结算方面审查不严,有些建设单位组建时,大部分人员来自生产企业,缺乏管理建设项目的经验,不能对工程结算进行有效控制。

②在现场质量、签证方面缺乏有效监督,在工程质量上缺乏严格的控制,在签证结算方面还存在手续不全、有些隐蔽工程量无法确定等问题。

③在设备材料采购供应方面,组织不力,中间流通环节过多,不合理采购费用过大,增大了工程造价。

④项目管理不善,造成工期延长,使项目贷款利息及管理费用和各种支出都相应增大。

3.1.2 施工管理薄弱,现场浪费严重

现在许多施工企业不重视施工管理,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在施工过程中没有编制施工预算,施工技术陈旧,大量使用民工,同时内部控制制度不严,造成很大的损失浪费,最后全部损失以不同渠道转嫁到建设项目。

3.2 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的措施

3.2.1 建立约束机制,规范业主行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业主是工程投资的者和执行者,处在建筑市场的买方地位,贯穿于建设全过程的始终,建设过程的各个阶段离不开业主的参与,因此,业主的行为对工程建设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政府各主管部门应对业主在建设各阶段的行为依法加以规范和约束。要强化施工总承包职能,在工程实施阶段总包单位有能力和资质的,应尽量自行承担水暖、燃气、电气、消防和装修等的施工,严禁建设单位强行分包工程任务。工程建设和材料设备应主要由承包单位负责采购,加强验收,对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的材料设备,承包单位有权拒绝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行要求承包单位购买其指定厂家生产的材料、设备。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的,应采取惩罚措施。

3.2.2 合理进行竣工结算

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道闸门,合理的进行竣工结算需要做到:一是建立健全工程台帐。在工程竣工结算时应付给施工企业的工程价款总额往往不等于施工图预算所确定的工程造价,因为在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变化,如地质、材料、工程量的增减、工程变更等。二是要科学准备地计算工程量。工程量是计价、计算材料用量的基础数据,对工程造价有连续性影响,计算应力求准确。三是造价控制人员只有不断学习和掌握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新知识、新动态、新规定,及时收集专业工程资料和有关数据,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才能使工程造价控制更科学合理,有效发挥结算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11

1 仪器设备管理过程

仪器设备管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包括了: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维护保养、维修改造、报废处理的全过程,仪器设备的有效管理是实验室正常开展检测、科研工作的保证。如何合理配置仪器设备,使这些仪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提高其完好率和使用率,重点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1设备购置

要根据检测、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做好设备购置前的调研、选型工作,防止设备购置的盲目性、随意性。购置精密、贵重设备要充分调研、论证,编制项目可行性报告,内容应包括:购置仪器设备的必要性、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类仪器设备技术性能指标的对比分析、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以及专业人员配备、设备布局、使用场所、水电保障、环境条件和环保的要求,此外还应提供外单位对使用该型号仪器情况的调查说明。项目可行性报告由设备使用部门负责编制,设备管理部门初审并组织相关部门论证、审核,经单位领导批准后进入采购程序。

1.2设备验收

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前,使用部门必须组织验收。验收依据为合同约定的仪器设备配置、技术性能指标或产品说明书。精密、贵重设备验收前要依据采购合同和设备特点,制定详细的验收方案。完成验收后应及时提交验收报告,明确验收结论,参与验收人员签字确认。

仪器设备的验收包括开箱验收和质量验收两部分内容。开箱验收包括:检查设备配置及附件是否齐全、外观是否正常;质量验收包括:开机功能是否正常、性能指标满足是否要求,涉及量值溯源的仪器设备应要计量。验收过程要力求全面、到位,要在全量程、满负荷、严条件情况下,对设备具备的所有功能进行测试、检查,避免因验收上的疏漏给新购设备留下缺陷的隐患。

1.3设备使用

使用者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通过严格考核、评价,保证使用者独立操作前,就已经掌握了设备性能和说明书中所规定操作方法,包括操作注意事项/安全须知等内容。

使用人员在仪器设备使用前和使用后应对其运行状态进行检查,以掌握设备所处的实际状况,若发现仪器设备不正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该设备保管员和部门负责人,待查出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使用。严禁仪器设备带故障工作。精密贵重仪器要专人保管,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的要求,由经考核合格的专业人员使用。设备使用结束后,要记录设备使用情况,其内容包括:检测项目、使用时间、使用前后仪器状态、使用人和异常情况(如果有)。

1.4设备维护保养

设备维保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潜在隐患、减轻局部零部件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设备能正常运行。要根据仪器设备特点实施维保,通常可实行两级维护保养制度,即日常维保和定期维保。不仅在用设备要维保,停用设备(暂时停用,未报废、仍具有使用价值)也应注重定期维保,防止设备重新启用时因长期未维保,造成原有功能丧失或性能降低。

日常维保内容主要包括:除尘、加油、接线柱紧固等,使仪器设备处于稳定可靠的工作状态。对精密贵重仪器设备或使用频繁的仪器设备, 除进行日常维保外,使用部门应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制订详细的维保制度,指定熟悉设备的技术人员,负责精密贵重仪器的维护保养。只有及时、有效的设备维保,才能及时消除潜在隐患,延长使用寿命。

1.5设备维修

仪器设备一旦出现故障,维修是恢复其原有的技术性能、延长使用周期的途径。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防止设备故障进一步扩大,经确认需维修后向设备管理部门提出,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设备原值、维修费用等情况,判断设备是否有维修价值,确需维修的 ,联系相关部门进行维修。使用部门要指定专人对修复的仪器设备及时进行验收,确认设备运行正常,并做好设备维修记录。

1.6设备报废

要规范设备报废程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仪器设备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且无法修复、无修复价值或技术落后已淘汰的无使用价值或存在安全隐患禁止使用的仪器设备方可报废。报废申请须由使用部门提出,说明报废原因理由,经设备管理、监察和财务部门审查确认,单位领导批准,并根据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废手续。

2 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水平几点思考

2.1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设备使用、管理和考核行为

设备管理做到统一制度,分级管理,责任明确。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台帐建立维护,保证数据的准确、全面和及时更新,监督检查设备的使用、管理及考核工作。使用部门负责设备完好性及设备维保实施,仪器设备要有专人保管,尤其精密贵重仪器设备使用部门要指定熟悉设备原理、掌握操作方法的人员实施专人专管。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考核有效。

2.2强化仪器设备采购的计划性,防止设备购置的盲目性、随意性

对贵重设备购置,不仅要把好购置审批关,还要加强事后监督跟踪,对设备调研、论证及项目可行性报告的真实性、是否达到预期目的,进行跟踪检查。

2.3 探索防止设备闲置和利用率低的问题

篇12

第四条项目建议书阶段

1.项目建议书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流域综合规划、区域综合规划、专业规划,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有关投资建设方针进行编制,是对拟进行建设项目的初步说明。

2.项目建议书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暂行规定》编制。

3.项目建议书编制一般由政府委托有相应资格的设计单位承担;并按国家现行规定权限向主管部门申报审批。项目建议书被批准后,由政府向社会公布,若有投资建设意向,应及时组建项目法人筹备机构,开展下一建设程序工作。

第五条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

1.可行性研究应对项目进行方案比较,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和经济上是否合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经过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决策和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项目法人(或筹备机构)组织编制。

2.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编制。

3.可行性研究报告,按国家现行规定的审批权限报批。申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同时提出项目法人组建方案及运行机制、资金筹措方案、资金结构及回收资金的办法,并依照有关规定附具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机构签署的规划同意书、对取水许可预申请的书面审查意见。审批部门要委托有项目相应资格的工程咨询机构对可行性报告进行评估,并综合行业归口主管部门、投资机构(公司)、项目法人(或项目法人筹备机构)等方面的意见进行审批。

4.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批准后,不得随意修改和变更,在主要内容上有重要变动,应经原批准机关复审同意。项目可行性报告批准后,应正式成立项目法人,并按项目法人责任制实行项目管理。

第六条初步设计阶段

1.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必要而准确的设计资料,对设计对象进行通盘研究,阐明拟建工程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规定项目的各项基本技术参数,编制项目的总概算。初步设计任务应择优选择有项目相应资格的设计单位承担,依照有关初步设计编制规定进行编制。

2.初步设计报告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编制。

3.初步设计文件报批前,一般须由项目法人委托有相应资格的工程咨询机构或组织行业各方面(包括管理、设计、施工、咨询等方面)的专家,对初步设计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咨询论证。设计单位根据咨询论证意见,对初步设计文件进行补充、修改、优化。初步设计由项目法人组织审查后,按国家现行规定权限向主管部门申报审批。

4.设计单位必须严格保证设计质量,承担初步设计的合同责任。初步设计文件经批准后,主要内容不得随意修改、变更,并作为项目建设实施的技术文件基础。如有重要修改、变更,须经原审批机关复审同意。

第七条施工准备阶段

1.项目在主体工程开工之前,必须完成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

(1)施工现场的征地、拆迁;

(2)完成施工用水、电、通信、路和场地平整等工程;

(3)必须的生产、生活临时建筑工程;

(4)组织招标设计、咨询、设备和物资采购等服务;

(5)组织建设监理和主体工程招标投标,并择优选定建设监理单位和施工承包队伍;

2.施工准备工作开始前,项目法人或其机构,须依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试行)》\中“管理体制和职责”明确的分级管理权限,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报建手续,项目报建须交验工程建设项目的有关批准文件。工程项目进行项目报建登记后,方可组织施工准备工作。

3.工程建设项目施工,除某些不适应招标的特殊工程项目外(须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均须实行招标投标。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管理规定》执行。

4.水利工程项目必须满足如下条件,施工准备方可进行:

(1)初步设计已经批准;

(2)项目法人已经建立;

(3)项目已列入国家或地方水利建设投资计划,筹资方案已经确定;

(4)有关土地使用权已经批准;

(5)已办理报建手续。

第八条建设实施阶段

1.建设实施阶段是指主体工程的建设实施,项目法人按照批准的建设文件,组织工程建设,保证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

2.项目法人或其机构必须按审批权限,向主管部门提出主体工程开工申请报告,经批准后,主体工程方能正式开工。主体工程开工须具备《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试行)》明确的条件,即:

(1)前期工程各阶段文件已按规定批准,施工详图设计可以满足初期主体工程施工需要;

(2)建设项目已列入国家或地方水利建设投资年度计划,年度建设资金已落实;

(3)主体工程招标已经决标,工程承包合同已经签订,并得到主管部门同意;

(4)现场施工准备和征地移民等建设外部条件能够满足主体工程开工需要。

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主体工程开工前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1)建设管理模式已经确定,投资主体与项目主体的管理关系已经理顺;

(2)项目建设所需全部投资来源已经明确,且投资结构合理;

(3)项目产品的销售,已有用户承诺,并确定了定价原则。

4.项目法人要充分发挥建设管理的主导作用,为施工创造良好的建设条件。项目法人要充分授权工程监理,使之能独立负责项目的建设工期、质量、投资的控制和现场施工的组织协调。监理单位选择必须符合《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的要求;

5.要按照“政府监督、项目法人负责、社会监理、企业保证”的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重要建设项目,须设立质量监督项目站,行使政府对项目建设的监督职能。

第九条生产准备阶段

1.生产准备是项目投产前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建设阶段转入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项目法人应按照建管结合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要求,适时做好有关生产准备工作。

2.生产准备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工程要求确定,一般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1)生产组织准备。建立生产经营的管理机构及相应管理制度;

(2)招收和培训人员。按照生产运营的要求,配备生产管理人员,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使之能满足运营要求。生产管理人员要尽早介入工程的施工建设,参加设备的安装调试,熟悉情况,掌握好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为顺利衔接基本建设和生产经营阶段做好准备;

(3)生产技术准备。主要包括技术资料的汇总、运行技术方案的制定、岗位操作规程制定和新技术准备;

(4)生产的物资准备。主要是落实投产运营所需要的原材料、协作产品、工器具、备品备件和其他协作配合条件的准备;

(5)正常的生活福利设施准备。

3.及时具体落实产品销售合同协议的签订,提高生产经营效益,为偿还债务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创造条件。

第十条竣工验收

1.竣工验收是工程完成建设目标的标志,是全面考核基本建设成果、检验设计和工程质量的重要步骤。竣工验收合格的项目即从基本建设转入生产或使用。

2.当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全部完成,并经过单位工程验收(包括工程档案资料的验收),符合设计要求并按《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水利部水办[1997]275号)的要求完成了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完成竣工报告、竣工决算等必须文件的编制后,项目法人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试行)》(水利部水建[1995]128号)规定,向验收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根据国家和部颁验收规程,组织验收。

3.竣工决算编制完成后,须由审计机关组织竣工审计,其审计报告作为竣工验收的基本资料。

4.工程规模较大、技术较复杂的建设项目可先进行初步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予验收;有遗留问题的项目,对遗留问题必须有具体处理意见,且有限期处理的明确要求并落实责任人。

第十一条后评价

1.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后,一般经过1至2年生产运营后,要进行一次系统的项目后评价,主要内容包括:影响评价——项目投产后对各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价;经济效益评价——项目投资、国民经济效益、财务效益、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益、可行性研究深度等进行评价;过程评价——对项目的立项、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竣工投产、生产运营等全过程进行评价。

篇13

引言

电力建设是关系到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项目,对于这种项目的建设,国家是非常重视的,从投资目标确定到工程的进度管理,从质量控制到成本优化的均衡发展,都是现代变电站项目的管理技术内容之一,对于相关项目的建设国内外专家已经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研究。在变电站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建设量增多,建设规模扩大,随着建设业务量的不断增加,建设方与施工方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如何使该项目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的资源分配,

做到最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按照质量要求,确保如期完成项目的建设,使变电站建设项目尽快实现投资的好处。分析结果表明,项目管理的主要途径,有专注于项目管理技术的,有专注于该项目的临时组织的,还有重视合同的演变的,应该指出的是,项目管理控制点的主要焦点还是集中于项目参与各方利益的关系。通过矩阵式组织结构,以公司的创新作为基于项目的研究重点,从一个单一的项目拓展到多个项目组织网络的联系、业务环境的联系以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一、变电站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电力行业在我国属于公用事业,是直接归属国家统一管理的清洁能源行业,也是关系到人民生产生活的一项重要的民生基础产业。正是因为电力行业具有的重要性,变电站作为电力行业输送电的基层单位,对安全可靠运行有着特殊的要求,变电站建设项目管理的重点和控制相比于其他项目的三要素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所以变电站的建设具有工期紧、任务重、安全性能标准高等特点,在建设中工期提前一天,就能使变电站早一天对用户进行安全供电。在变电站的工程建设中,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高水平的工程质量也是实现变电站项目安全的可靠保障。在工程建设三要素中,变电站的进度控制是关键环节,质量控制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根本,而投资控制则是项目实现的基础保障。在变电站的建设中,往往项目投资额都比较大,涉及到的技术也比较复杂,建设周期长,只有通过对变电站项目的建设分析,才能做好变电站的项目管理,才能解决实际建设中的很多主观和客观的问题。

二、变电站工程建设的重点

按照工程建设的步骤,变电站项目建设的重点大致可分为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组织策划阶段,项目建设质量、安全、合同管理阶段,项目成本控制和进度控制阶段等。

1、可行性研究阶段

在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可行性研究规定了项目的主要内容、投资标准,并对所要建设的项目的技术性、经济性、合理性进行论证,是工程建设的基础。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就是对项目的投资在理论上进行决策,并根据出具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决定项目的投资是否进行。可行性报告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该项目是好还是坏,是成功还是失败,它是整个项目的灵魂。项目可行性报告的编制要做到细致、准确、详细,可以有不同的层次和结构。由于项目涉及到的内容较多,整个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这就需要有一个项目团队进行充分的合作,集思广益,充分论证,最终编制出来。

2、项目组织策划阶段

根据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项目的组织策划。按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认真制定项目的计划,在计划中要项目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详细的作流程。因为项目的总体规划,很难反映出具体的工作细节,所以制定项目计划要先有一个大的提纲,在里面一般不包含所有内容的详细信息,但要有详细的计划步骤。在明确制定计划之后,要按照计划的内容进行施工程序的细致化。在计划中,要有施工的具体步骤以及人员的细致分工,体现出项目团队的组织结构,要做好把劳动分工,职责分配。

3、项目建设质量、安全、合同管理阶段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必须由专人负责质量检查,对施工前的原料质量,施工中的工程质量,施工后的维修质量都要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做到不合格原料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不正确的施工方式要进行及时纠正,不合格的施工位置要重新建设或者进行及时的维修处理;对各种施工质量文件做好存档,以备最终工程验收时作为依据进行使用。

不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要有安全管理部门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首先要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施工中的安全进行约束管理;其次建设单位要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管理责任状,一旦出现事故,按照责任状的具体要求处理;第三是在现场的安全检查中,发现有不按规程操作的行为,坚决给予制止,如相关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屡次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有权取消该施工单位施工资格;第四是做好所有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项目合同必须具有一致性,内容必须包括施工的具体要求以及结算的具体方式,通过合同约束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行为。项目合同是反映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的一种方式。为切实维护招投标制,为了确保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并确保招标过程的质量,应认真落实招投标的方式,对项目的招投标必须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选取一家具有资质、出价合理、企业信誉好的单位进行施工建设。

4、项目成本控制和进度控制阶段

做好项目的成本控制就要做好项目的造价,对原料的价格、劳动力的市场情况等进行充分的掌握,认真制定材料的采购计划,做到科学、合理、准确,把握好各种费用的支出情况,对项目资金做到合理支配,合理使用。

必须严格执行工程计划,做好项目的进度控制。只有认真的履行项目的施工计划,才能有效地保证施工的进度正常进行。只有按照项目计划预定的时间、预定的进度、预定的程序,才能避免出现耽误项目进度的情况。如有特殊情况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必须重新制定施工计划。

三、变电站工程建设的关键控制点

变电站工程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工程,在项目的管理与控制工程中一定要把握好两个点进行管理,一是质量成本,二是工期成本。

1、从质量成本管理上要效益

采用科学、先进、合理、实用的技术措施,正确处理好质量成本管理中几个方面的关系,以确保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在施工质量上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成本,以防止出现过度的质量控制,造成工程全面被动的局面。变电站工程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只有确保了安全,才能有效促进施工质量,良好的施工质量是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

2、从工期成本控制上要效益

变电站项目的时效性非常强,通常建设工程都要求在一年之内完成,而如何有效的去协调工期成本和项目成本之间的关系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并不是将工期压缩到越短就能做到工期成本的最小化,而应该是在满足降低成本的要求下,选择做好的时间,做到最低的成本控制。

总之,在220V变电站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从长远的角度去看问题,利用科学规划进行项目的合理设计,通过全面的项目管理,实现变电站建设项目的进度、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廖有现.浅析220kV变电站工程项目管理重点与控制点[J]科技风,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