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滕王阁序教案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滕王阁序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滕王阁序教案

篇1

本文中,上、下联的关系大致可分四种:①并言二事,如“物华”一联,上联说物美,下联说人美。②合言一事,如“家君”一联,合起来说自己因省亲而有幸参加这次盛会。③有主有宾,如“望长安”一联中,上为主,下为宾;“地势极”一联中,上为宾,下为主。宾者,只有陪衬、烘托的作用;主,才是作者正意所在。④重言一事,如“时运”一联,“时运”即“命途”。

2.了解典故的作用,把握作者的本意。

要着重学习事典。事典又称“用事”,多用于比喻,如用贾谊、梁鸿事,比喻作者被逐出京;用睢园事,比喻文士聚会;用钟期事,比喻作者受知于阎都督。语典可略讲,其作用是形容、借代,如“白云遏”形容歌声高亢;“北辰”借代帝所即朝廷。

二、教师领读全文,使学生初步感知本文的声调美。

骈体文不用韵,但讲究平仄协调。读前可略讲平仄安排的原则:本句平仄相间,上下联平仄相对,而以每拍末字为准。例如: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平仄仄(于)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于)仄仄,仄仄平平

注:双句对中还有“平接平,仄接仄”的规定,可以不讲。

应注意的是:①文中有个别句子不合上述规定,谓之“不以声害意”;②“接”“出”“惜”“托”等字古音是仄声,读时用轻声最好。

教师领读后,可指定几位同学依次接读全文。

三、熟悉课文大意,初步感知文章的境界美。分两步:

1.导入文章境界,点出境界之美。

利用本文结尾使学生了解士大夫游宴中必赋诗的风,介绍王勃平时为文习惯(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而卧,起身后一挥而就,一字不改);再叙王勃作序故事,然后提出以下问题:①阎都督闻报“星分”一联后为什么“沉吟不言”?(警句。视野开阔,气势宏伟,给人以山川秀气与天上星光遥相辉映的想像。注;翼是巨爵座;轸是乌鸦座,分野在楚)②“落霞”一联为什么使他发出“此真天才’之叹?(奇绝。14字写尽赣江的明丽秋色。注:此联要留到最后赏析)

2.运用比较,感知文章的境界美

这一步要着重引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有三个环节:

(1)复习旧课。先从游宴诗集的序引出《兰亭集序》,然后概述此文内容(叙游宴、写景、抒情和议论、作序缘由),要求有感情地朗诵有关的语段。

(2)比较本文与《兰亭集序》的异同(内容大体相同而详略不同;本文无议论成分),然后弄清基调,依次朗读以下语段:①叙宴会〔热烈、欢快〕:“台隍枕夷夏之交……王将军之武库”及“爽籁”以下三联。②写景(明朗、开阔):第二段。③抒怀(郁愤、苍凉):“穷睇眄于中天……岂效穷途之哭”。④作序缘由(欣慰):最后两段。

注:作者被逐经历可放“抒怀”一节里作交代。

(3)归纳全篇思路。(可略讲)

四、分段练习朗读,进一步体会本文情辞声韵之美。

用说说读读的方式进行而以读为主。说,是为了鉴赏,只能是示例性的,要留有余地,重点是前四段,后两段可略说;读,即有感情地朗读,要反复练习。说与读相结合才容易成涌。下面只写出启发和点拨的要点:

第一段:①以“台隍”一联为过渡句划层次。②鉴赏前一层(南昌地形之雄和人物之美),要着重品味“带”“射”“星驰”诸语(可参考杜甫句“春星带草堂”、孔稚圭句“干青云而直上”、鲁迅句“但奔星劲有声”),体会作者居高临下的气概和奇特的想像。③鉴赏后一层(宴会之初),要先理出叙事顺序(主人及贵宾到场;众宾欢聚;赞众宾中之佼佼者),再品味“棨戟遥临”(仪从之盛,威严之象)、“千里逢迎’”(众宾纷至沓来之状)诸语;还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此时的感情状态(可自由发挥)。

第二段:①了解“披绣闼”一联在结构上的作用(推出一层新意,由近及远)并划分层次。②鉴赏前一层(初来滕王阁),先理出描写顺序(总写秋景;赴宴;登阁;阁外近景),说说对滕王阁的总体印象(背山临水,宏伟壮丽),再品味“耸翠”(群峰竞秀)、“流丹”(倒影之美)、“无地”(悬空之感)诸语,最后了解烘托手法(水中有汀渚,陆上有宫殿)。③鉴赏后一层(阁上远眺),先理顺序(远处山水、城中江上、雨后),再品味“盈视”(目不暇接)、“骇瞩”(怵目惊心)、“扑地”(参差十万人家)、“弥津”(多不胜数)诸语。④雨后一节为最精彩之笔,要留到最后分析。⑤体会写景的作用(既表现了滕王阁的临观之美,又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

第三段:①体会先写宴会场面的作用(由上文良辰美景而引出赏心乐事,渲染欢乐气氛,以示宴会到来;伏下文“兴尽”一语,为抒写英雄失路之悲作反衬)。②体会过渡语段之妙(“穷睇眄”句引出“天高”二句;“极娱游”句引出“兴尽”二句。由欢转悲)。③先结合作者身世掌握抒情重点(“谁悲失路之人”),再分清对偶中的主宾,着重品味“望长安”“天柱高”“奉宣室”三句的内涵(日近而长安远;不得达于帝所;回京遥遥无期),指出这种低回反复写法的好处(可自由发挥)。

点拨;本段抒情基调是抑郁,亦略见苍凉。悲之一。

第四段:①以“所赖”为界划层次(“知命”承上,“安贫”启下)。②鉴赏前一层,要引导学生理解:冯、李二事为宾,贾、梁二事为主;要问学生作者是否真的相信命运,共体会“屈贾谊”一联的内蕴(虽非“彰君之过”,却也表现了愤激之情)。③鉴赏后一层,先归纳本层大意(穷困中不变操守;寄希望于将来;决不佯狂避世),而后抓住“穷”“涸辙”“赊”“已逝”“报国”“穷途”诸语,品味作者此时的处境和心境(虽自励,亦难有作为,愤激又深)。

点拨:本段抒情基调是愤激,更见苍凉。悲之二。

第五段:先以“无路”一联从两个方面概括前两段抒情内容,然后叙今日与宴缘由,称颂主人及众宾;最后一联说志愿作诗,表现了作者的欣慰之情。

第六段:由感慨人生无常说到赋诗作序。

五、赏析雨后景象一节。

篇2

1利用背景资料丰富教材

背景资料是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语文学科的背景资料比较丰富,可以包括作者简介、写作目的、时代背景等。在教学时,合理利用背景资料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学习《滕王阁序》时,教师可以将王勃的生平以及描写滕王阁的著名诗篇如文天祥的《题滕王阁》、周弼的《题滕王阁》印发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滕王阁的美与壮,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名句所要表现的色彩与情感。再如,上《论语》选读时,语文教师可以将《史记•孔子世家》的有关资料印发给学生,通过研读《孔子世家》对孔子这一人物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孔子的思想。

2利用读本

读本中有很多文章是和课本文章相关联的,因此可以在课文阅读教学中利用读本上的内容进行拓展,使读本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衔接。

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中,晋文公说:“微夫人之力不既此。”学生读到这个话就会想到――秦伯到底给了晋文公什么样的帮助?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阅读读本中的《重耳之亡》,通过阅读学生自然就明白了。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课堂上的疑问,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而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读本,把读本和教材联系起来教。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拓展教材教学空间时,一定要遵循“实需”、“实际”、“实质”的原则。实需是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实际是既是教学实际需要的,也是符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的;实质是利用的材料有实际用途――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帮助。

二、将课外资源引入课堂

教材是根本,是根据地,但仅仅靠拓展根据地是不够的,还需引入课外资源来丰富我们的语文课堂,让课外资源来拓展语文的教学空间。我们可以将乡土资源、影视歌曲、专业知识引入课堂。

1民俗文化等乡土资源

我们都知道一些著名作家在写作时将民俗文化融进自己的作品,如我们在阅读屈原的《楚辞》时,就会发现其中蕴涵着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地文化;沈从文的《边城》展现了湘西神奇优美的民俗风情;老舍的《骆驼祥子》和《茶馆》则是以原汁原味的老北京文化为依托的;而鲁迅先生的作品多是体现绍兴文化的。

平时我们在讲解这些课文时,一谈到当地的民俗时,学生的兴趣就十分浓厚,讨论问题时也十分激烈,一改以往课堂沉闷的气氛。所以,语文教师就应该将民俗文化等乡土资源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地方文化,开拓自己的视野,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将民俗文化等乡土资源引入课堂教学,最佳的方式是从当地比较有名的人物入手,像绍兴的语文教师就可以从鲁迅先生入手,引入当地的民俗文化。如果缺少名家,那我们可以课文为依托,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民俗文化等乡土资源引入课堂教学。

比如,教授《边城》时,讲到湘西的百姓端午节闹龙舟、抓鸭子,那么我们这里在端午节要干什么?以此开展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又是一年端午时,要求学生活动前一周分小组去搜集有关端午的历史、习俗、食俗、诗词、歌谣、民间活动。然后花三节课展示,要求学生采用PPT、画板等各种形式,在具体展示时请他们派代表表述他们的成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活动结束时,教师还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做进一步要求,比如旅游专业可以用导游讲解稿、美术专业的可以用画、幼儿专业的可以用歌舞。教师上课采用的形式可以丰富多样,关键在于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本地的文化有更好的了解,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听、说、写的能力。

2歌曲等影视文化

影视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资源,它集文学、音乐、表演、舞蹈、美术于一体。将优秀影视作品引进语文课堂,通过其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绚丽多姿的美丽画面、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充分发挥其综合多种信息的功能,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记得杭州电子信息职业学校的黄云老师在讲《警察与赞美诗》这篇课文之前引入了《怪物史莱克》的一个片段,片段中史莱克有这么一句话:“妖怪就像洋葱一样,洋葱是有层次的,妖怪也是有层次的,和洋葱一样。”黄老师通过这句话引到百度百科中对“洋葱”的介绍,请学生阅读百度百科上的文字概括出洋葱的一个特点:有层次(情节)、辛辣味(语言)、疗效性(主题),接着从这三个特点分析《警察与赞美诗》这颗洋葱的魅力。一堂课下来,学生听得认真,发言踊跃,听课教师也都是意犹未尽,都想知道下面的课黄老师怎么上。

分析黄老师这堂课的成功之处,除了自身优秀的教学素养外,开头一段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影片一放,学生的关注点就一直集中到洋葱上,集中到课堂上。

合理运用影视文化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可以使语文课成为一个综合性实践活动。比如现在很多的流行歌曲运用了古典诗词。学生都非常喜欢周杰伦,他的很多歌曲就是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其作品《台》与黄巢的《不第后赋菊》联系起来。还有前段时间很火的电视剧《宫锁心玉》的主题曲《见或不见》与同名诗歌《见或不见》放到一起等。

学生喜欢流行歌曲,那我们还可以将歌曲欣赏和诗词鉴赏相结合,通过专题研究体验阅读诗词的快乐,开拓诗歌鉴赏的新角度,感受音乐之美,诗歌之美。

比如开展“挖掘流行歌曲中的古典诗歌元素”活动,可以组织学生按活动准备、小组研究、成果展示、整合拓展四个阶段进行。活动准备阶段:创设情境(诵读诗词、欣赏歌曲)、组成小组、制定活动计划;小组研究:各组根据计划搜集资料,专题研究(比较欣赏、专题阅读、展示准备);成果展示:展示以及相互评价;整合拓展:资料汇集,课后推广学习。整个活动下来学生兴趣浓厚,对诗歌鉴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3将专业教学适量地引入课堂教学

我们都知道大多数中职学生毕业后将会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因而中职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初、中级技能型人才。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对一些非升学的班级应该针对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把语文教学嵌入专业教学,这样才能既不失语文教学独立的个性,同时又能使语文能力和专业技能同步提高。

比如学前教育专业,每年都有很多幼儿园来学校招聘教师,在应聘之前学生都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十分茫然,这就不利于学生的就业。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是不是可以通过对应聘书的学习,为学生增加应聘技巧,让他们成功地将自己推销出去呢?比如,利用4课时准备“如何将自己推销出去”这样一堂课。第一课时讲述应聘的注意事项,应聘书的写作,课后请学生自己完成自己的应聘书,这个过程锻炼的是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在第二、第三课时教师模拟情景,请学生展示,这个过程锻炼的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第四课时,教师请学生谈他们的应聘书是否符合要求,同时应聘过程中有哪些是特别要注意的。整个过程下来,学生对应聘书的写作应该比较清楚。应用文写作和专业结合比较简单,实施下来的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在具体教学时无论你运用什么课外资源,一定要记住瓶子里装的还是语文这杯酒,不要失去语文味。

三、开发校本教材

前面两点主要是依托教材,沟通课内外来拓展教学空间,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开发自己的校本教材。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机制,实行国家和省部两级规划、两极审定制度。在此基础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改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编写反映自身教学特色的补充教材,即校本教材。国家、地方教材是由国家或地方行政部门负责规划、设计和制订的教材,具有周期性长、不能及时反映社会特点等不足,同时这些教材针对的是全部,具有共性的特点,缺少自己的个性。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我们可以自己开发教材。当然,开发校本教材是有一定难度的,笔者也进行了一点尝试。

篇3

1.多媒体教学的特有优势

1.1多媒体教学带来感官效果更直观。

人类主要通过视觉、听觉两个渠道接收信息,也是人类获得信息最多的渠道。多媒体教学就是充分运用图像影音素材,使学生更容易接收教师传递的信息。另外,多媒体能让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而且在课堂学习上更积极。

例如我在高一讲授《神奇的极光》一文时,便紧扣“神奇”二字做文章。开场时便展现一组形态各异、色彩纷呈的极光图片,学生看到如此神奇的景象无不惊叹,从而好奇心自然被激发出来,学习兴趣浓厚。探究问题的意识增强,学生便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又如一些学生认为古文相当枯燥、乏味,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不外乎让学生反复朗读、背诵,然后分析文章基本的字词句。但是苦涩的文字,学生读不出味道;单纯的分析语法,学生听起来味同嚼蜡。一些老师不是朗读好手,课堂上学生往往昏昏欲睡。如果采用多媒体,便能让学生一饱眼福和耳福,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背诵与理解将不是问题。如教学《滕王阁序》,学生预习全文后,会感到文字很生疏,不能感受其美,这时我便播放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在滕王阁录制的现场配乐朗诵,再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看到滕王阁的壮丽景色,从视觉、听觉上引起学生的审美兴奋,让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产生浓厚的兴趣,背诵体会,并积极主动地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2多媒体教学能拓展课堂知识的容量,促进思维发散。

多媒体教学能够减少花在板书上的时间,让教师拥有更多的时间传递更丰富的知识,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探讨,增加师生互动的时间。多媒体教学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直观感性的课程素材,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水平[1]。

1.3多媒体教学可以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强化感知效果。

某些课程既需要教师言传身教,又需要学生观察、感受以获得知识,并加深学生对知识要素的感知和了解。多媒体教学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给学生带来丰富的知识场景。

1.4多媒体教学有利于修改及保存教学内容和素材。

在进行课程教学时,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反馈,对教案素材进行不断的修改和优化。传统纸质教案需要较大的工作量,而多媒体教学的电子教案授课,则利用电脑修订,教师会更轻松。另外,相比纸质素材,电子教案具有携带方便、更容易保存的特点。

2.运用多媒体教学优势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现代化的教学不仅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条件的更新,教学思想、模式及^念也需要与时俱进。先进的教学思维是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因此,一线教师要推陈出新,不断优化教学模式,让教学内容完美结合教学形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我播放了小说戏剧情境性片段《宝玉摔玉》,让学生在文本和视频的双向冲击下有效地把握形象。又如教学《声声慢》这一课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知人论诗,我利用CCTV-3关于“李清照诗词朗诵”的视频,让学生明白李清照的人生经历。精彩的视频、精彩的演绎使学生深受感染,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学生的联想,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此外,高中戏剧单元的教学困扰着很多教师,有限的课时使学生只能蜻蜓点水式地了解剧本的大概意思。针对戏剧课程内容的特殊性和学生对戏剧认识的模糊性,我在学生初读文本的基础上,给他们播放自己选取的精彩戏剧视频,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一节课后,学生不仅比较顺利地进入剧本,而且避免戏剧学习的枯燥。

2.1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优势互补。

虽然现代多媒体教学的技术不断发展,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一线教师长久研究实践而总结出的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不能因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出现而摒弃。传统课堂注重教师主导,要求教师展示个人魅力和应变能力,这正是多媒体教学缺失的环节。虽然倡导多媒体教学,但是教师应当把多媒体作为教学工具,不能完全按部就班,否则会削弱多媒体的应用价值[2]。

我曾听过一名教师教学《春江花月夜》,但发现该教师一开始就展现“春江花月夜”中唯美的画面。的确,对学生进行“有像可想”的想象思维能力训练没错,但这种不适时的运用却使学生失去最初的、最美的想象,充满诗意的诗歌没有品出诗意,不能不说是课堂的一大败笔。其实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的整合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准则,整合要有选择地进行,重点放在那些传统教学不便解决的问题上。

2.2让多媒体教学成为师生互动的媒介。

很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当中,容易变成解说员的角色,从以前对课本的照本宣科到现在的多媒体放映员,把多媒体当成主角,师生互动全无,课堂死气沉沉。多媒体教学应该加入更多的师生互动环节,而且教师的教学艺术不能因为多媒体的出现而被摒弃,否则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2.3多媒体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接受情况。

多媒体课件往往具有通用性,但学生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在准备多媒体教学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实际感受,用心准备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媒体素材,以学生能够接受的进程开展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接受每一堂课。

例如《外国文学》鉴赏的课堂上,有些经典著作会有多个版本的影视资料,教师不应只看个人喜好,还应与学生探讨商议,在课堂上展示最经典、学生最喜爱的片段,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才高。

2.4培养学生广泛搜集信息的能力。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应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师不仅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应培养学生利用各种传播工具获取有益信息的能力。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他提到整合的一个基本点是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3.结语

在新时期的教育工作中,多媒体教学是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高校整体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不稳的大前提下,一线教师一定要发扬为人师表的精神,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重要优势,并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优势互补传递每一个知识点,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篇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4-0092-02

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特有文化载体,承载着华夏民族的历史与文明,学习文言文对于提升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阅读古书有很大帮助。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文言文的教学被作了新的调整:一是调整了文言文在教材中的比例,数量由以前的20%增加到40%;二是更加强调诵读的作用,还规定了背诵的数量和篇目,文言文学习已然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文言文历史悠久,其特有的历史背景与语言形式使之成为最令师生头痛的内容。多年来,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看似枯燥的文言文似乎有了其固有的讲解形式:老师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重点字词句式讲解,相关历史背景介绍。学生在应试环境下了解文言文的重要性,但闻文言文“丧胆”。职业中专以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劳动力就业水平为重点,开设语文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人际沟通能力,学习文言文十分重要。本文以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旨,结合多年学习思考结果,以文言文教学的趣味性、灵活性、实用性为目标,对职业中专文言文课堂教学探究一二。

一、学情分析,宏观制定策略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在语文教学中,了解学情,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学尤为重要。职业中专学生语文基础普遍薄弱,语文学习兴趣不浓。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观察分析,笔者认为只有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文言文水平。学生处于以下情况时学习兴趣较高:①学生对课文有兴趣,身心处于兴奋状态时;②当教师以多种形式讲解课文内容时;③当学生发现学习可以学以致用与生活相关时;④当学生对老师信任与喜爱时……根据学情制定教学策略,才能有的放矢,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文言文学习方法与途径。

二、文本分析,选取不同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理解是基础,而理解是建立在文本的基础之上的。教材中的文言文讲述的大多是历史故事,苏轼的《赤壁赋》于愤懑痛苦中感受到温暖与信心,《左传》中的《烛之武退秦师》让人感受到“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能言善辩的力量,文言文的内容或给人以启迪讲述道理,或荡气回肠动人心魄,如果学生真正理解了文本,融入到文本中去,让学生像看古装连续剧一样对文言文课堂充满期待,那么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兴趣与能力势在必得。根据分析统计,职专阶段的文言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对于文学性较强,富于意境感的骈文、赋、游记等可以采用诵读法并结合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学生引入到作家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感受作者所感。如王勃《滕王阁序》,在讲解这篇骈体文时,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骈体文的语体特点,同时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滕王阁之景,让学生以游览者,参与宴会者的身份去浏览滕王阁,欣赏美景,学生才会切身感受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②对于富有哲理,内容深刻的散文,大概只能采用传统的惯讲方法。惯讲并不是一种不提倡的教学方法,叶圣陶先生说过:“因为文言文与咱们母语不一样,所以国文课读到文言就得作一番讲解的功夫。”惯讲不是教师照本宣科,惯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惯讲过程中,应该有条理,内容深刻,同时教师应该尽量在课堂上摆脱教案。如庄子的《逍遥游》、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如果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流畅背诵,对课文内容与历史背景信手拈来,会得到学生的钦佩,想必学生在目瞪口呆的同时不敢在课堂上打瞌睡了,下课老师要求背诵全文也会以老师为榜样不会怨声载道了。惯讲最考验教师实力,也是教师彰显自己人格魅力获得学生喜爱与信任的最好时机。③对于一些科普类文言文,需要教师真正讲解清楚文章想要教会学生的知识原理,不能囫囵吞枣,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可以让学生惊喜地发现在语文课上同样可以学到科学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贴近生活。如学习沈括的《活板》一文时,可以播放活字印刷术的视频给学生看,激发学生求知欲,同时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④对于一些动作性比较强易于表演的文章,可以通过表演法,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去。如在学习《核舟记》这篇文言文时,课文第三段“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这部分内容可以让挑选几名学生角色扮演,学生会觉得非常新奇有趣,在欢笑的同时记住了几个角色的排列位置及动作。

三、夯实基础,重点字词特殊句式不容忽略

在因材施教,根据学情制定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兴趣理解课文的同时,不能忘记文言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即文言常识与特殊句式的教学,一切都是为此服务的。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不仅是为了应试,更为了让学生养成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书的习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不像现代汉语那般变幻多端,学生熟记理解后阅读古书会省去很多麻烦。因此,在学生理解课文培养兴趣之后,老师一定要重点强调字词与特殊句式,这些才是文言文教学的精髓,学生的文言文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通过常识与知识的日积月累,学生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会发现职专时期的文言文学习是自己的一笔财富。

文言文教学的关键是需要做到“言文统一”,所谓言是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字、词、句式。通过不断的巩固学习积累(积累不是让学生机械的照搬照抄,而是让学生学会联系、归纳、分析、比较),学生自己形成自己的文言知识库,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所谓文是教会学生不同文体不同语言特色的文言文的自学方法,比如、可以将文体分为先秦诸子类、史传类、游记类、咏物类等分类教学,文字内容是不同的,但相似的形式与文体会有利于学生理解与总结。乔伊斯在《教学模式》中曾提出:“教学模式即是学习模式。”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兴趣,如果教师只是进行知识的灌输,那么学生会将学习当作负担,即使当时学会了、背会了,日后也很难学会应用,更不要说从内在提升学生的素质与涵养。

吕淑湘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中也写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长久以来,学生害怕学习文言文,很多老师害怕教文言文,觉得文言文就是翻译加讲解加死记硬背这种老套路,这样的现象非常可怕,应该引起教师的反思与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改革。《新课标》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是对文言文教学的新的要求。作为教师,应该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与实质,切实转变教学思想与理念,与时俱进。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改革教法与学法,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素养。教学即是教会学生学习,灌输式的串讲法违背了教学的理念。所谓“教无定法”,对于文言文教学的方法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探索,根据教师的教学特长和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让学生爱上学习文言文,让文言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篇5

2011年,我校全面实施高效课堂改革,学习山东杜郎口中学和昌乐二中的经验,高中课堂推行的“271高效课堂”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20让学生自主学习,70小组讨论,10老师指导完成,体现能力的培养,学生如何进行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则需要有一个学案,因此新课堂模式的实行,编写导学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程序,就好比是万里的第一步。导学案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线路图、方向盘、指南针。那么,导学案是不是原来的教学案的翻版呢?显然不是。我们教师在实际操作中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我总结可能有如下几个问题:①不能贴近教材,编写的内容与教材关系不大。②不能贴近学生,有的导学案就是教案,还有的导学案就是学生练习的罗列。③也不能贴近教师,也就是不具有操作性,与其他教师的备课脱离,为“导学案”而“导学案”的现象比较严重。

“271高效课堂”模式共分为六个步骤:编制导学案、预习、交流、展示、点拨提升、复习反思。编制导学案这第一步如果做得不好,那么下面的流程将无法进行,打造高效课堂只是一句空话,效果可能适得其反。那么如何编制真正适合学生的导学案呢?

我想导学案编写首先要符合教材体系,符合课程标准,其次,导学案不是满足于教师的教,而是要满足于学生的学。它的编写一定要建立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导学案的编写者最好是集体备课中的主备者,同时编写者在编写时要遵循大家的共同的思路。导学案的主要功能就是要服务于学生的学。内容中既要有师生互动部分,更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部分。再则,导学案中编写一定要注意实效性,必须要有使用说明、学习目标、重难点、知识链接、问题设计、当堂检测、学后反思、拓展阅读,再按照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训练三个部分编排。这三部分内容要相互联系,是一种递进关系。此外,还可以补充“我的质疑”、“我的收获”、“我的反思”等内容。最后,导学案编写后,同备课组成员最好集中讨论,形成定稿后,每位组员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备课(也就是“二次备课”),效果会更好。

具体操作又怎么进行呢?结合语文学科谈几点感受。编写导学案与原来编写教案一样都要十分熟悉教材,因而读熟教材肯定是第一步。而后在读熟的基础上确立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每组课文,每篇文章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的,在读文本时,带着专题目标,和课时目标把课文读通读熟,在读的过程中记下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想提出的问题,然后再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想想怎样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并把在读教材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想提出的的疑问及解决的方法罗列出来。再在罗列的这些问题中删选出一些重点的,能把课文串联起来的重要问题,接着去看课文后习题,看看习题中向我们安排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我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想清楚了这些,我开始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的预习案,也是主体部分,是以学生的预习为主的。考虑到导学案的导学功能,在编制的过程中,就引导学生从教师指出的方法去学习去获得知识,关键是引导学生怎样去学。在导学案使用前,我们在学新课前也布置让学生预习新课任务,但一般都是口头上布置,布置的要求不够明确“回去预习第几课,读读生字新词,画好词语,把课文读几遍。”等等,像这样的预习作业,我们一听就感觉太笼统,对于这样的预习布置,我们在学每一课新课前都可以是这个模式,再说这样的预习不易检测到学生完成的效果,而且学生具体怎么去预习,怎么去操作,心里没底,因而这样的布置流于形式的比较多。因而在导学案编制中,我们的预习任务目标就必须更加明确,要让学生预习的方向性明确,可操作性要强。

例如:在学习新课前,我们需要学生准备一些有关的课外知识作为新课学习的补充。那么就可以这样设计学案题“请同学们利用查课外书,去网络查询,或询问身边人物的方法,找到有关xxx方面的故事”。 例:王勃的《滕王阁序》一课,文中的典故很多,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集整理,这样学生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去怎么做了。学生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课外的收集的信息,而且也增强了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所掌握的,不再是老师提供的单一的知识了。在这里是教师提供方法,学生自己习得。

再有像一些字词句的预习,老师也并不是笼统地规定“自学字词,读通课文”。编写时,从学生的可操作性上考虑,尽量使学生能循着方法一步一步认真地进行,有序地进行。比如:字词的学习认识,我根据课文中字词的具体情况,指出学习的方法,例:屈原《离骚》一课中,难解字较多,且读音也较难确定,而且难字所在的句子是本课的重点句,于是,我把文中出现的重点字,罗列出来,指导学生查字典据词定音,或联系上下文选择正确读音。像有的课文中的生字很难写,我用指导学生找形近字的方法,记忆生字的字形。《烛之武退秦师》中“夜缒”、“陪邻”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文中内容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教学的展开,而且这几个词也是文中所要了解并掌握的,那么我就让学生以这几个词为重点,让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去加以理解,并从中去体会。

篇6

一、认真备课是课堂具有生成性的前提条件

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不但要备教参,还要努力扩充与教材相关的知识,更要对教材深入地挖掘,有教师自己的理解。在传统的教学中,一个优秀的教师对教材、教参可以说倒背如流,教学设计详尽无比,甚至每一分钟该做什么都已经预设好,教学内容呈现顺序和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有明确的规定。课堂上就是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这种刚性的教学设计影响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弹性生成。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对课堂中的生成资源视而不见或不能及时处理,不能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组织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与拓展生成。并且教师很容易在备课中忽视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的有机结合,忽视学生的整体感受与主观能动性,忽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因此忽视了学生意义生成。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在备课中就应考虑到学生,要把学生当成重要生成性资源来对待,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心理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这也是有效实施生成性课堂的前提。学生所处环境不同,他们的理解就会大不一样。

二、设计问题是课堂具有生成性的基础

要想让课堂成为一个生成性的课堂,课堂就要成为一个问题连连的课堂,成为一个研究性的课堂。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的课堂要有变化,要活跃,教师们都努力向着这个方向发展,要把一言堂改为多言堂,努力从演员向导演转变,变成导演也就盘活了课堂,在课堂尽量安排很多学生发言,但有时也容易落入自己的老套。所有的问题都是老师设计好的,只不过有了明确的分工,或是变换了各种方式让学生活跃了起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其实骨子里还是死板的,没有为课堂的意外预留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不单要有教师提前预设的问题,还应有生成性的问题。随着同学讨论而生发的新问题,在课堂上,有时更有意义,能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我们要让课堂成为一个生成性的课堂,不只是老师的探究,更是学生对问题的探讨,在讨论中、研究中来深化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讲《荆轲刺秦王》一课时,很多学生会质疑既然秦武阳那么胆小,荆轲为什么不向太子丹说明情况,把自己的朋友等来呢?这样刺杀不就更有把握了吗?可就这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学生会从多个方面去讨论,有各种看法,在讨论中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学生会对秦武阳、荆轲、太子丹有一个更深层的认识,对人物把握得更为准确。这样,课堂也活跃了,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热情,通过参与探讨、研究解决了问题,让学生能体会到参与的乐趣,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同样也活跃了他们的思维。这样的生成性资源是很有意义的,把握得好,能使学生变换视角理解文章,教师也会有很大的收获。

三、民主平等是课堂具有生成性的保证

篇7

二、巧借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写作能力

校园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社会亚文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校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知识技能等。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思考能力,需要丰富的物质文化和多彩的文化载体做保证,让学生挣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学会积极、主动健康的发展,更需要特定的文化情感熏陶、浸润、哺育。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选择了校园文化建设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积极利用校园文化阵地培养学生喜欢大语文世界。

(一)名人名言,培养学生写作修养

在教学中,我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总是显得苍白无力,语言干瘪,论据过少。《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可以说,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关键所在。于是我发动他们搜索他们喜欢的名人名言,经常把撞击过自己心灵的文字与他们共享,与名言同行使他们的心灵渐渐丰盈,因为有梦而灵动,因为激情而打拼,大家逐渐喜欢上这种心灵的体操。新学期开始时,我用“只要你选择了开始,重要的是开始后就不要停止;只要你选择了结束,重要的是结束后就不要后悔”与他们共勉;当他们懈怠生活安于现状时,我会写下“奋斗改变命运,梦想让我们与众不同”提醒他们昂视人生;当考试失利的阴影软化他们斗志的时候,我会送给他们“人可以被打倒,但不可以被打败”帮他们寻回自信;当他们陷入分数的怪圈而无法自拔时,我会用“看轻分数,看重学习”告诫他们过程比结果更有价值。名言的滋养,其实就是一种暗示激励,这也是对人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我发现,和名言同行,大家可以变得乐观、豁达、大气。同样可喜的是,经过训练,我常常发现他们的文章写得有哲理了,充满智慧的“凡人凡言”,文章大大增色,绝大多数学生感觉在实际写作中理论论据丰富了许多。真可谓是与名言相伴,人生会更精彩;与神圣同行,学习会更艺术。

(二)多种比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多年来,我还坚持每月组织一次学生辩论赛,每个学期举行一次大型的“咬文嚼字”活动,清理规范校园内用字不规范现象,每年定期更换学生自己创作的校园格言、花语、高考对联等。多年的努力最终取得了回报,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多变了,学生的写作内容丰富了,学生的欣赏水平上升了。一部分学生成为了市级文联会员,并且开始在刊物上发表习作。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内驱力,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才能较好地提高作文水平。

三、徒手上课,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许多教师都习惯了拿着课前备得密密麻麻的课本和写得详详细细的教案进教室上课,这样上课看似有准备,但其实是准备不足的表现。程翔老师说“语文老师的魅力就在于一枝粉笔”。课前的备教材、备学生,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能丢开课本、丢开教案、丢开各种参考资料,能徒手上课。这样的课,会使你有意思不到的收获。例如上阅读课时,教师大段大段十分流利地背诵课文,讲解内容,旁征博引,引导同学提问和讨论问题,学生一定会惊喜万分,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信心。徒手上课对于教师来说,特别是对于年龄偏大的教师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但也是语文教师魅力的一种展示。我曾徒手上过《师说》《过秦论》《六国论》《鸿门宴》《兰亭集序》《滕王阁序》等课文,学生在表示敬佩的同时,对古文的学习兴趣大增,不再觉得古文难学。这种教学,看似局限于兴趣支点,其实它产生极大的张力,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生们受益终身。

四、品评对联,推进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努力并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或者是自主支配,学生学习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过程,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途径和方法。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教师要积极探索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多年来,我一直尝试用名胜古迹的对联作材料进行品评,增进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增加语文课堂的兴趣。生活处处是语文,每到一处胜迹我都会让学生沉下心来品评对联,写一段欣赏文字,试图用中国特有的而又十分普遍的人文景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更易理解写作的实质,为学生打一点精神的底子。这精神底子有两方面:一是通过对联这个小小的窗口,感受家乡的历史、自然、风物,使学生能所到一处则爱上一处,与身外世界通畅交流;二是通过活动,习染感知外部世界的视角,依循对联感知自然、人文本身就是一个颇有趣味的视角,而对联的撰写者又以自己独特的富有个性的视角感知自然、感知文化,因此,对联的欣赏过程就是不同视角的习染过程。例如,在山海关的孟姜女庙上我们看到一副奇巧的楹联,引得我的学生望“联”兴叹:“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经过全体学生分析发现,这副楹联写的是当地海阔天空、水绿云白的美丽景色,只有搞清它的一字双音和同音假借这两个方面,才可以读出并理解其含义。原来是:“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此联也可读为:“ 海水朝潮,朝朝潮,朝朝落; 浮云常长,常常长,常常消。”徐渭写下这副空前奇巧的楹联,后人赞叹不已。通过开展品评对联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后,学生们不仅在对联讲究平仄、对仗和仄起平收的基础上明白一字双音和同音假借的重要,而且从心底里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兴趣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