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实习就业工作经验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实习就业工作经验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实习就业工作经验总结

篇1

篇2

一、职业教育的现状

职业教育虽然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好多年,教育部门也花了很大的力气扶持职业教育,但是,职业教育在中国还只能算是一个新生的事物。说它是新生的事物,是很多人对它认识不足,不能真正理解职业教育的目的和重要性。很多人都认为读完小学,高中,再读大学才是理所当然的成才之路。只有考不上大学的人才去读职业院校。这种保守的思想给中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难度。

再者,很多职业院校是民办的,学校的经济来源直接就是靠学生的学费。学校为了生存,在招生的时候把很多学生忽悠进来,但是没有好好的抓好教育质量。职业院校的质量意识不够浓,以质量求生存,质量才是职业院校的生命线。很多办学校的人,不能把赚钱放在首位,教学质量办好了,声誉在外,不用担心没有学生来这里学习,学生多了,自然教育经费就多了。不能本末倒置,以赚钱为第一目的。

二、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

职业学院和普通高等学校的区别在于,高等学校培养的是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目前在职业院校读书的学生,大部分是高考后没有被普通高等大专院校录取的学生。那么针对这样的学生,职业院校培养的目标就在于生存技能的培养,就是具有某种专业技能比较过硬的人才,培养目标比较明确,甚至可以说就是对某个职位的工作所做的培养,比如说汽车修理师。

职业学院为了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要在很多方面和普通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有所区别。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介于蓝领和白领的一种工种。培养的目的是直接面对工作岗位,直接面对就业,目的性比较强,有很高的针对性。所以,职业院校在教学中,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过程当中,很注重实践性。

三、职业院校的专业细分

普通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都有相同的专业,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课程中很多是理论教学,从这里毕业的学生,有一部分可能以后要从事理论研究的工作。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特别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做理论研究工作的可能性就更小,所以,在专业设置方面,职业院校也和普通高等院校的做法有所不同。比如国际贸易专业,在职业院校中,这个专业可以更细分为国际贸易专业报关方向,它的培养目标,直接就是报关员相关的工作,针对性很强。这样,就能凸显出职业院校的职业特色。

四、职业院校的实习基地

就读职业院校的学生一般是初中毕业生或是高中毕业生。职业院校的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给这些不能在高等院校深造的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学习赖以生存的技术的地方,说的直白一些,就是能让他们可以有一个工作。所以,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实操方面的技能,就要更强一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职业院校和社会上很多不同的行业中的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的原因。这些公司就成为职业院校的实习基地。在校学生可以去这些公司实习,把学校里面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去掌握。而这些作为实习基地的公司,也可以在这些实习的学生中,挑选一些优秀的学生,以后可以直接签约成为公司的员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水平,而公司也招聘到了合适的人才。

五、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

由于职业院校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所以职业院校的老师,除了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基础外,更应该具备的是一线公司的实际工作经验。

职业院校的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实操经验,或者是以前的工作经验总结。这样对学生日后踏入社会工作岗位,更有帮助,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在职业院校当中,学术型教师可以有,但不用太多,双师型的老师是大量需要的人才。

六、职业院校的教材与教学实训室

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方向,直接面对以后的工作岗位,所以,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比普通高等学校的教材更加突出实务教学。在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基础上,实务教学是不能缺少的必要环节。所以,在教材的选择,甚至是在教材的编写上,实务的内容,更应该是教材的重中之重。

除了有注重实务的教材, 建立教学实训室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实训室,学生可以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在实训室中,可以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更有利于在将来毕业后在公司更快的进入职业角色。因为作为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和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竞争,更强的操作性是职业院校的学生的一个有利的竞争优势。

七、总结

篇3

顶岗实习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顶岗实习学习任务,才能获得相应学分,因此,顶岗实习必须要课程化管理。然而,顶岗实习的这种课程化管理与传统课堂式的课程化管理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一种异步自主学习模式,教师与学生不在同一时空;而后者是以同步学习为主。如何加强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确保顶岗实习各项任务的完成,提高实习质量,是目前高职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有不少高职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了有关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管理的研究,例如,顶岗实习模式的探索[1]、顶岗实习质量的过程控制[2]以及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3-4]。但研究成果主要还是局限在制度管理的大框架内。

网络课程是在课程论、学习论、教学论指导下通过网络实施的以异步自主学习为主的课程。[编辑去掉了引号,有引号,就要注明出处。]网络课程优势在于资源共享、信息量大、媒体多样性、时间和空间的非同步性、服务多样性和开放性等。因此,针对顶岗实习的实践性教学工作的特点,结合网络课程的优势,本文创造性地提出顶岗实习的教学工作中采

用网络课程的管理模式。顶岗实习的网络课程包括两个重要的过程。一是“教”的过程,就是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学习支持服务的过程,二是“学”的过程,就是学习者接受远程服务与管理的过程。

本文基于目前市场主流的网络课程平台BlackBoard (以下简称BB),探索研究建设顶岗实习的网络课程的关键问题,重点解决网络课程建设的具体功能与内容,网络课程的学习策略等,以实现顶岗实习的高效远程管理与服务的目标。

1BB网络教学平台简介

BB网络教学管理平台[5]作为目前市场上唯一支持百万级用户的教学平台,在美国拥有50%的市场份额。全球有超过2 800所大学及其他教育机构在使用该产品,其中包括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西北大学、杜克大学等。BB平台具备4个独立的功能模块:

1) 内容资源管理。通过该模块,教师可以方便地、管理和组织教学内容。例如,创建课程文件夹结构;公布通告、课程资料、任务、教学资源链接、教师简介等信息;上载并管理课程文件;按照课程时间表上指定的日期和时间,自动开放或关闭课程等。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获取课程学习资料。

2) 在线交流功能。BB可同时为用户提供异步(讨论区)和同步(虚拟课堂)等交流工具,以增强学习效果。在讨论区中,可以创建无数量限制的论坛,允许以多样化的方式和主题来达到学习互动;在虚拟课堂中,除可以进行在线文本聊天外,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共享的电子白板浏览课程内容,并可引导学生协作浏览网页内容和对网页作图形标记。

3) 考核管理功能。BB提供了非常完善的课外作业管理功能,学生可方便地进行远程提交作业,教师随时在网上批改作业;还提供了十分先进的传统笔试考核管理功能,通过录入原始试题资料生成试题库,从题库中随机生成试卷,并可多次重复使用。

4) 系统管理功能。BB可方便地注册或注销学生

团体或个人信息;通过自动设置讨论板、评定和其他内容区域,使得网络课程可在不同学期得到循环使用。特别是其强大的学习过程的监控管理功能能够跟踪统计学生的学习时间与具体的学习内容,并自动生成统计报告,从而为异步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高效的管理与服务功能。

2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的设计[是否删图,视排版效果定。]

笔者在总结以往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网络课程的管理模式特点,设计并实现了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的功能模块。图1左侧的菜单按钮就是在BB平台上实现的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的全部功能模块列表。

本网络课程的内容资源管理功能有信息模块、课程信息模块、学习资源模块、网络资源模块、就业指导模块、教师团队模块、实习单位模块和学习工具模块。在线交流功能有纵横论坛模块、协作交流模块和虚拟课堂模块。利用BB的考核管理功能及系统管理功能实现实习过程管理模块和实习考核模块。

3网络课程关键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1课程信息

课程信息包括满足高职教学规律的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目标;笔者根据本专业典型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的需要设计的网络课程教学大纲;与实习企业合作,针对典型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编制的实习指导书。

3.2实习过程管理

网络课程管理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不仅注重学习的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的管理与监督。那么,实习过程管理就是体现这种管理理念的功能模块。图2是在BB平台上实现该模块的具体内容。

该模块能及时并记录顶岗实习全过程中的管理信息,如各种通知、实习活动的照片和录像等。监督落实顶岗实习的各项预备工作,方便学生提交各项实习申请与审批,如办理申请调换实习单位、请假等审批手续,高效管理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工作计划、实习日/周记、工作经验总结报告等。学生所提交的资料可以是多媒体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和录像等。指导教师定期反馈学生实际的实习情况,并在网上,对学生的实习过程有很大促进作用。系部教学管理部门及时统计顶岗实习指标并予以。这些统计信息包括每个学生的实习地点、工作岗位、是否在岗、是否调岗、换岗次数、当前岗位实习时间、制定工作计划数、上交周记数、发表帖子数、网络课程学习时间等。特别是对指导教师的实习指导过程的记录与,解决了长期困扰教学管理部门对指导教师的顶岗实习教学管理进行考核的难题。

3.3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分为两大类:教学内容和扩展学习资源。教学内容是系统化的课程材料,包括各种技能考证的各种学习资源、专业技能课程、人才招聘、就业辅导、职业心理咨询、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国家与地方劳动法规等。以笔者所在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本专业的顶岗实习网络课程可以链接如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网络课程:计算机维护与维修、Linux操作系统服务器管理、网络操作系统高级管理、Java程序设计、综合布线和网站设计等。这些课程覆盖了该专业一个主要就业岗位和两个次要就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课程。对少数未通过专业课程考试的学生,本网络课程还能够使他们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继续完成校内未完成的学习任务。

扩展学习资源是上述学习资源之外的总称,它的作用是帮助学生解决具体问题,拓展视野,如学习论坛和教师布告栏。课程论坛可以给学习者提供展示和分享他们工作经验的机会,方便实现学生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这个互动过程既可以弥补个别化自主学习缺少人际交流、信息反馈少等不足,又能达到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3.4课程师资团队

网络课程的师资通常为一个团队,并由这个团队共同完成网络课程的教学任务。基于这个思想,本文提出一种“指导教师―技术人员―管理者―学习者”团队模式。其中指导教师是具有三师结构的教师团队,一是企业指导教师。他们是学生的直接指导者,帮助学生完成从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换,并对他们进行各种特定职业技能的培养。二是专业教师。配合企业指导教师,完成学生顶岗实习的日常管理,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指导、提供各种有益信息等。三是专门的职业辅导教师。主要解决学生就业、职业规划和职业心理辅导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惑。技术人员负责整个网络课程的实施与管理。管理者制定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与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管理。学习者在享受学习的同时,有能力和义务提供自身的学识、经历和技能等,丰富和发展网络课程资源,特别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大量实际工作案例。

在传统的顶岗实习中,一个指导教师指导与管理多个学生,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需要得到的指导和帮助不可能全由一个直接管理他的教师来解决。正因为如此,在传统的顶岗实习管理中,校内指导教师更多是一个简单的监督管理者角色。虽然在网络课程管理模式中,还是一个教师具体负责管理多个学生的顶岗实习,但网络课程的教师团队能利用BB平台对所有学生提供全方位、综合性指导与帮助,这样显然提高了指导的水平和服务的质量。

3.5考核与评价

教师对学习者的评价具有极强的信息作用。基于BB平台网络课程的管理模式,教师可方便获取学生学习网络课程的情况,进而了解学生顶岗实习的具体情况,对学生提供及时且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特别是对那些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有困难的学生,能及时指导并督促其学习。

顶岗实习的考核与评价需贯彻合理、精简、高效原则。所谓合理就是课程评价要素必须紧扣顶岗实习教学目标,评价准确度高;所谓精简就是评价要素应该选择少数几个核心指标,力求简明;所谓高效就是评价操作过程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低。

本网络课程采用实习安全、敬业勤业、职业素质、生产业绩和网络课程学习指标这5个评价要素建立

本课程的评价体系。依据历次安全检查记录、每天的考勤记录、学生工作报表和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实际表现评价资料,然后结合网络课程自动生成的学习统计报告确定工学结合实习课程成绩。通过这种过程性考核与评价,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例如,科学制定工作计划,记录工作实施过程与结果,及时总结工作经验等。

4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的学习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主要有:

1) 资源管理策略。包括学习资源的选用、时间管理的方法与技巧、他人的支持管理等。

2) 认知策略。包括识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3) 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等。

在BB平台上,可实施的资源管理策略为根据本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学生结合自身诸如工作、考证和补考的学习任务需要,有选择地学习课程内容,并规定学生每天平均学时数(如半小时)。在学习过程中,BB有效的时间管理工具能够实时动态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如图3所示,[我刊不是彩色印刷,如果排版效果不好,我们将删图。]教师可根据BB自动生成的学生学习过程记录统计报告,给学生适时提供必要的实习过程指导。

教师提供学习支持的方式有公告、虚拟课堂、论坛、消息和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老师可定期或不定期针对学生实习过程中带有普遍性问题,或者就若干有关就业、高职教育热点话题等内容开设虚拟课堂,让学生和教师都能方便得到所需要的信息。虚拟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是以往网络课程建设中容易忽视的要素。在本网络课程中,加入了大量的有关顶岗实习教学过程管理的内容,就是非常好的元认知策略。例如,要求学生制定工作或(和)学习计划、定期报告工作情况(例如日/周记和月总结)和教师的指导性评价等。

5应用效果分析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它能促使学习者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同时又能促使学习者在学习目标达到之前保持学习活动的强度,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顶岗实习学生参与顶岗实习网络课程学习动机大致有三个。一是职业发展需要,包括提高工作能力、解决就业压力,培养健康的职业心理。二是求知需要,包括获取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素质、满足个人兴趣。三是满足教学过程管理的需要。学生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顶岗实习工作任务,并完成顶岗实习网络课程规定的学习课时数,就能获得毕业所需要的学分。

顶岗实习网络课程建成开课后,已成功应用于笔者所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07级123人的顶岗实习教学活动中。从实际教学效果看,取得了如下效果:

1) 顶岗实习教学管理的管道通畅,教学管理效率有明显提高,管理工作的时效性有很大改善。

2) 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成本有显著降低。

3) 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97%能自觉参与网络课程学习,并达到规定的学时数。所有学生都通过该网络课程平台接受顶岗实习过程管理,91%的学生能按时提交顶岗实习文档。

4) 教师与学生联系紧密,双方的管理工作量都有显著增加。

5) 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的考核更加科学有序。

有待今后改善的方面有,如何把企业和校方的教师资源联动,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少数学生弄虚作假,进一步提高顶岗实习的效果和效率等。

本网络课程不仅应用于学生顶岗实习教学过程中,还应用于本专业的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的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中,同样取得了比较好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卢飞跃,渠川钰. 高职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8(17):89-90.

[2] 俞校明,张红. 高职生顶岗实习过程设计与质量控制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9(29):34-36.

[3] 罗金梅,罗恩华.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探索与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09(11):56-58.

[4] 祝登义,张纪生,陈蓓. 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78-79.

[5] 林加论,张经能. 对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考[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6):46-49.

Research of the Network Course Management Mode of the Post Practice Based on the BB Platform

ZHANG Ping-an, CHEN Xiao-bo, LIANG Dong-ying

篇4

(一)含义

学徒制指的是在相关专业人员的带领下,在实际中展开真实的拓展实践活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观察和学习,自己将所学知识结合实情运用到工作中去,达到掌握课本内容和工作技巧的目的。学生在实践中加深了对课本内容的掌握和理解,同时又具有了实际工作经验,在毕业以后便可直接进企业上线工作。因为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术性不高,实际应用性高,就业中讲求的就是操作经验,因此这种学徒制是高职技术专业人才教学培养的有效管理模式。

(二)内容

高职院校的教育重点是实现学生的“学”与“术”双向发展和综合运用,学生同时也具有了双重身份。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文化、技术和知识同步传承手段。在这种学徒制中,学徒将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企业实际运作中,相当于是将学习场所搬到了公司,将学习内容进行了深化和拓展。从学习层面来说,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并且能够从实际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总结出自己的经验和技巧,形成自我认知和成长,完善了学习过程、升华了学习结果;从就业层面来说,一般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进行高校招生时,企业会直接参加面试,对于考察合格的学生会直接签订就业协议,作为企业预备人才,学徒同时享有佣工待遇,这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机会和保障[2]。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徒制的实施

(一)实施过程

学徒制的核心内容是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交替、相互联系,实现人才培养中工学交替并且以企业为主。学徒制第一学年,还是以学校教学为主,学生主要在学校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巩固专业基础。学期末,学生需要完成一个短期的实习培训,一般是在企业内部进行,有相关技术人员和专家到场指导,训练学生的基本技术技能,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主要岗位和日常工作,为今后学生就业快速适应公司环境打下一个基础。第二学年,学生基本上已经完成学校全部的理论课程,可以根据企业的岗位空缺和岗位需求,自主选择岗位进行为期约两个月的技能培训。接下来第三学年,是学生正式进入企业实习,学生和企业需要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好要进入的岗位。此时学生正式转变为学徒身份,在技术师傅和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完成岗位实训。

(二)实施原则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基于现代创新教育基础,根据企业实际的岗位需求和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而制定、实施的。在实施学徒制的过程中,要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规范引导、讲求实用,在专业教育中需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进行系统性的课程改革,培养活动要以企业岗位需求、工作任务和人才定位为主要参考方向,从专业的社会化发展前景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考虑。专业课程教育的开发要时刻以学生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课程设计要从实际岗位需求出发,做好产业和岗位的连接,根据行业标准和职业规范,学和实践[3]。

实施学徒制主要包括两大领域的学习安排,学校学习和企业学习,要将学科专业知识融入到企业技能培训中去,构建实用型、创新型课程教学体系。关于课程设置上要符合专业要求,处理好必修课、选修课、公共教育课和实践设计课之间的关系,合理分配,综合要求。实施学徒制,无论是在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操作过程中,都要保证教学资源的充足和均等。现代学徒制将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进行有机结合,是一种跨界教育模式,学校安排的授课教师和企业提供的专业师傅就成了“双导师”。企业专业人员在操作技术上熟练,在工作经验上丰富,带徒效率高、质量优。

三、学徒制实施的特点和难点

(一)特点

现代企业经济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是新设备和新技术的不断产生和进步,企业大多采用流水化生产和自动化设备,机电设备不断数字化、现代化,对于专业安装、操控、维护和管理设备的人才需要量也不断增加。针对这一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B力度加大,培养模式也不断创新发展。应运而生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在应用其中,效果明显。

学徒制的主要教育特点是将企业学习作为课程教学的一部分,这是一种系统化的组织性学习,学徒制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在实际操作中巩固学生课堂所学,实现理论结合实际,“习”“训”交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始终结合实际工作特点,可以不断丰富理论知识,完善教学内容;在企业实习中,学生又可以接触最真实的工作模式,能够根据所学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解决实际中出现的问题。

(二)难点

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实行学徒制的时间不长,尚且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一方面,国家对于这种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支持力度不够,学校考虑到学生安全、意愿和家长反应等因素,不敢加大这种教学实践力度,而企业在没有得到国家相关政策鼓励的情况下对于这种学徒制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本身学徒的实践经验不足,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即便是定岗上线也无法给企业创造收益,而企业还要排出专业师傅带领、指导,还要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支付给学生工资,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从这些方面来说,国家对于学徒制的激励体制不完善直接影响了企业对高职专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教师专业实践经验缺乏。高职学校的教师长期待在课堂上,一线操作经验不足,难以深入课本给学生讲解专业知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属于工科,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教师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技能,才能使学生更透彻地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教师整体水平要和行业服务要求对等,才能使学生的校外实习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才能为学生的上岗操作提供基础。

企业环境对学徒的影响。学徒进入企业实习,环境和身份的转变都比较大,学徒不了解工作内容、操作生疏,企业工作节奏快、环境嘈杂,这期间的学习操作和安全比较难以保障。加上初入社会,企业对于学徒的认同感普遍不高,学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针对这些,学校和企业要对学徒有足够的耐心和包容,教师和带工师傅也要做好沟通,为学生实地实训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四、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施学徒制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在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实施学徒制,需要不断跟进学生的学分管理,促进课程考核。在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时,要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加强日常管理,实习持续周期要与课堂学习时间相适应。同时,在学习时要注意增进学生对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的了解,随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专业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注重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环境,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日常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做好学习笔记、分享心得。

学徒制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教育途径,需要不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改革创新,要用严谨、专注的态度建立健全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学生,通力合作,培养专业的机电一体化人才。

(二)实现教学、实践一体化教学

篇5

为了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我系领导积极寻找校企合作单位,并根据合作单位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方案。目前我们选定的主要合作单位为某综合性度假村和省内多家会计师事务所。为会计专业学生设计的工学交替学习方案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基础课及基础专业课的学习,以塑造职业素养为主、实践专业知识为辅的顶岗实习,专业课进一步学习和实训,以专业知识为主同时兼顾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顶岗实习,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就业指导。其中第一阶段的顶岗实习在度假村进行,第二阶段的顶岗实习在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在时间安排上,第一阶段实习在秋季进行,第二阶段实习在前一年的12月到次年的4月之间进行。

3具体实施

3.1第一阶段的顶岗实习

经贸旅游系与某度假村签订协议,安排会计专业学生分批分次到该度假村顶岗工作1至2个月,该度假村是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度假村,学生在那里主要是在餐饮部、客房部工作。同时,系里派专业课教师与学生住在一起,一方面根据岗位特点、工作环境为学生量身定做讲座,主要安排的讲座有内控制度、管理学、心理学、税法、商务礼仪、商务谈判等。另一方面及时为学生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生通过实习,提高了沟通能力,培养了职业道德意识,同时学生通过将工作实践与讲座内容相联系,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以内部控制为例,众所周知,内部控制是会计信息质量乃至审计质量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内部控制实务性强,单纯的理论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度假村的内控制度和工作实践为教学提供了一个绝好的理论与实践的机会:企业的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处处都体现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改进提供建议。

3.2第二阶段的顶岗实习

第二阶段的实习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会计专业最好的专业校外实训基地自然是广大工商企业,但是由于受到人员数量、会计信息保密性的影响,企业往往不愿接纳在校生去其财务部门实习。而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其业务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在业务旺季即每年的年报审计期间需要大量的审计人员和实习生。所以,我系会计专业学生目前最主要的校外专业实训基地就是山西省内的会计师事务所。我系与事务所签订协议,在每年年报审计期间派驻教师作为企业的审计人员,同时带若干名学生进驻审计项目,这样一方面事务所得到了需要的审计人员,而学生也获得了工学交替的机会,并且教师也获得了实践机会,从而实现双赢。

4经验总结

两阶段式顶岗实习是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顺利进行的关键一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4.1不能教条理解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并没有一种普适的模式,一定要结合地方特色、专业特点来设计顶岗实习方案。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企业众多,当地学校进行校企合作、为学生找到与专业对口的顶岗实习的机会要远大于中西部学校。因此,中西部高职院校搞顶岗实习不能强求专业完全对口,实践证明非专业岗位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此外,有些专业所指向的岗位群或行业可以允许学生长期、大规模地进到企业进行实习,但是会计专业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所以必须根据专业特色在精心设计实习方案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分阶段、分批次进行顶岗实习。

4.2要做好学生的组织管理工作

前文提到,学生在企业实习时都有教师跟随。我们的学生初入职场,难免有所不适,甚至有的学生对顶岗实习有一定的抵触情绪,教师在注意到这些问题时及时地开导学生,给他们分析顶岗实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意义。此外,教师还要经常与合作企业相关负责人沟通,了解学生在工作当中的实际表现,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

4.3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我系学生工学交替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

前文提到,学生去会计事务所实习的同时,教师也作为审计人员参与审计项目。事务所的审计人员一般都要有会计师或者注册会计师资格证,目前我系带学生去事务所实习的大都是具有会计师或者注册会计师资格,并且具有一定的企业财务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篇6

2006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实践教学,规范过程管理。2009年山东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顶岗实习工作的意见》,要求规范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工作,保障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规范管理,保证安全。这两份文件的出台,为高职院校的校外顶岗实习指明了方向,对进一步规范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不断提高学生顶岗实习质量,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到了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结合道路”的办学方针,需加强烹饪专业顶岗实习管理。

一、顶岗实习前期管理

1.给每位家长邮寄一封信。信的主要内容有:①顶岗实习时间:每年的5月至9月。②学生在实习期间,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实习规定,遵守实习单位的工作纪律,不得私自离开实习地点,外出必须向实习单位领导请销假。严禁夜间单人外出、在外过夜及外出上网。③学生实习期间需服从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双重管理,按时上下班,不得旷工和私自调换实习单位,如有特殊情况,需经实习指导教师报系里同意,否则按实习不合格处理。④学生实习期间如有违纪行为,按学校及实习单位有关规定办理,严重违纪者,视为实习不合格,缓发毕业证。⑤学生实习期间需认真填写校外实习手册,每半个月填写一份《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要求撰写出不少于2000字的实结,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报告进行评判,成绩计入档案。⑥请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主动、经常地和实习指导教师联系,掌握学生动向,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学生实习中出现问题,家长和学校及时沟通,共同解决,切实履行监护人的职责。

2.和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协议的内容包括:实习时间、实习人数、学校的职责、企业的职责、实习生的实习规定、劳动保护等内容。

3.制定烹饪专业顶岗实习计划。顶岗实习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①顶岗实习定位和任务。顶岗实习是烹饪工艺与营养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在饭店、餐饮企业厨房各岗位进行跟班及顶岗实习,结合所学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岗位工作流程及烹饪技能,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综合的从业素质,为更深层次的专业学习和毕业设计积累经验。②顶岗实习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熟练掌握烹饪技能,能够胜任厨房各操作岗位工作;具备营养配餐的能力;掌握烹饪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烹饪原材料的采购、保管与使用流程监管方法;具有对厨房设备、工具进行使用和养护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善于不断学习和创新,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菜点创新;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工作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符合职业要求的仪表仪容仪态和礼仪修养;具备获取、分析、使用信息的能力;具备对知识的抽象、概括、判断、综合运用能力。③顶岗实习的要求:实习纪律。实习开始前,为了保证良好的实习效果,系、实习指导教师、学生本人要共同签署顶岗实习协议书。实习期间主动接受学校与实习单位的双向指导与管理,严格遵守学校的实习教学规定,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协议中约定的一切内容;实习指导教师责任。指导教师在实习开始前组织学生明确教学实习任务,强调实习纪律。指导教师在学生实习期间应随时关注学生的实习动态,经常与实习单位沟通交流,协助实习单位进行管理,及时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指导教师每月至少到企业一次,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及时填写实习管理工作日志;学生实习过程中出现问题,指导教师须及时逐级报告并协助系领导解决问题;学生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实习表现客观地进行实习鉴定与评价,在实习结束两周内汇总整理过程性资料,交由教学办存档。实习生在岗期间基本要求:实习期间,按在校生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接受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双重管理;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实习规定,遵守实习单位的工作纪律要求,尊师敬业,礼貌待人,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不私自离开实习单位;不在夜间单人外出、不在外过夜及外出上网。严格遵守单位的住宿管理规定,不允许学生私自在实习单位外租房居住;服从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双重管理,不私自调换实习单位,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过实习指导教师报系里同意,否则按实习不及格处理;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填写校外实习手册,每半个月填写一份《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实结。学生实习期间如有违纪行为,按学校及实习单位有关规定办理,严重违纪者,视为实习不合格,缓发毕业证。实习期间因违规、违纪、违法造成的经济损失由学生本人负责。④考核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实习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主体包括实习岗位指导教师、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学生个人以及岗位服务对象等。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岗位工作质量意见反馈、实习报告、实结、实习鉴定等。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评定。各等级成绩评定要素:实习纪律:按照签署的毕业实习协议书的规定时间完成实习任务,遵守学校的实习纪律和实习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态度:实习态度端正,尊敬指导教师,讲究礼仪礼貌。动手能力:能很快适应实习环境,达到岗位要求,熟练掌握服务技能。实习报告:填写认真,按时完成,真实反映实际情况。实结:结合自己实习经历和所学知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各等级成绩评定标准:包括优秀等级:单位实习指导教师与学校指导教师各项评价指标均为优秀等级。良好等级:单位实习指导教师与学校指导教师各项评价指标均为良好以上等级。及格等级:单位实习指导教师与学校指导教师各项评价指标均为及格以上等级。不及格等级:有以下三种情况之一者评为不及格等级:严重违反学校或实习单位规章制度;实习期不满三个月;单位实习指导教师与学校指导教师评价指标有两项为不及格等级。

4.召开顶岗实习动员大会。

5.完成指导教师的分配,顶岗实习前指导教师与学生召开见面会,强调顶岗实习的重要性,签订顶岗实习安全责任书。

二、实训中期

1.走访企业:①指导教师至少每月一次走访企业,了解学生顶岗情况、企业用人情况;②走访情况包括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评价、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情况、学生在岗期间生活及心理问题,指导教师走访时须与实习单位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并反馈相关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电话联系:指导教师至少每半个月和同学联系,了解学生顶岗实习情况、生活安全等情况。

3.建立QQ群、邮箱等随时对学生指导和沟通。

4.经常和企业的实习指导老师沟通,及时掌握学生顶岗实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实习后期

1.考核评定:根据等级成绩评定要素对学生进行评定。

2.上交实习报告:督促学生认真整理实习报告,按照学号由小到大装订存档。

3.总结表彰:对优秀实习生进行表彰。

四、经验总结

1.顶岗实习时间段的选取符合餐饮业的特点,利用5到9月份旅游高峰期顶岗实习,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客源多、原料全,学生能见识到许多新式原料,同时能学到创新菜肴和创新理念。

2.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能积累一些社会工作经验。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能学到许多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拓宽就业市场,有利于学生就业。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训地点分散,管理难度较大。

2.学生在酒店实习,最大的问题是安全问题。例如,学生切配中手被划破;地面滑容易摔跤,水、电、汽等安全隐患。

六、今后需要完善的地方

1.实习中期,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纪律等方面管理;

2.加强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辅导;

3.继续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切实做到校企合作,共同育人;

4.实习指导教师应利用暑假到学生顶岗实习企业和学生一起顶岗,以加强校外顶岗实习管理。

参考文献:

篇7

1、 熟悉行政工作的各个流程,主动做好领导之间、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帮助领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抓好各项工作。

2、 做好各种办公文件的复印、扫描,发传真,领办公表格,在实习期间,极打扫办公室的卫生,负责收发办公室邮件、传真,打印复印材料等。

3、 文书、档案室管理。协助办公室主任进行各种通知、文件、会议记录整理入档;草拟综合性文件和报告、通告、通知等文字工作及送文件至各级领导,签收文件;协助完成各领导会议发言稿。

4、 办公设备、办公用品的管理。进行办公用品的领用手续的办理,保证办公用品的正常发放,同时催促采购物品的如数到库。

5、 财务票据的核对和分类统计工作。主要针对合作医疗款和大病补充保险款的发票进行核销和统计数据,并负责维护更新合作医疗数据管理系统。

6、 会议管理。协助办公室主任做好会议室的设备管理;协助办公室主任做好各种会议前得准备工作。

7、 外协工作。协助党政办的文件收发工作及其它上级领导安排的工作。

行政工作是繁琐的,小到复印、扫描、传真、订餐、送水、收发快件、订阅报刊杂志、办理车证、办公设备维护,大到申请办公用品及对其领用情况进行备案、文件整理与保管、租房、与外界沟通协调事务、装修洁净间„„但每一项工作的完成都是对责任心和工作能力的考验,面对繁杂琐碎的工作,在时间上,我尽量做到最快,在完成质量上,我尽量做到最好,争取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高的效益。

二,实习感受及体会

参加实习的一个半月时间里,我收获得不仅仅是工作经验,还有许多的朋友和更多宝贵的人生财富。

第一、我们要学会自己独立,不养成依赖的习惯

第二、在物欲纵流的现代社会,要做到不随波逐流,保持真我,坚持做自己。

第三、工作的时候,要做到眼看四方,耳听八方,也就是要眼到手也到。

第四、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网,有助于你的工作顺利进行。

第五、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要做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

第六、试着与同事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分享工作成就,分享工作的快乐。

第七、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别人能做的,自己经过努力也能做得到,要勇敢。

第八、凡事要忍耐,不要意气用事,要让自己磨练得更加坚强。

三、教训及经验总结

1、正确对待挫折

实习中遇到很多不顺利的事情,何去何从?真的男人选择当英雄,而懦夫则选择当狗熊。古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经过实习进一步明白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树立一个辩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认识到正是挫折和教训才使自己变得聪明和成熟,正是失败本身才最终造就了成功。学会了自我宽慰,能容忍挫折,要心怀坦荡,情绪乐观,发奋图强。善于化压力为动力,改变内心的压抑状态,以求身心的轻松,重新争取成功,从而让目光面向未来。

2、更加重视实践

实行时发现了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到机关工作多么重要,因为实习期间体会了;实习时德高望重的郭处长语重心长的给我讲了很多道理,让我很多疑惑瞬间消散,因为他实践丰富,有经历的人说话就是如洪钟大吕;上班时发现公交线路的车数和站点设计不尽合理,想相关负责人肯定也是很聪慧能干的,却如此贻笑大方,一定是早就有私家车了,再也不坐公交——很多问题不实践很难发现。

3、处理一系列人际关系的技巧

(1)注意领导的指示,认真领悟其中的意思.要认真仔细的领会判断,学会察言观色.同时面对多个领导时更要注意保持平衡,要不偏不倚.对领导要热情,要多关心领导.

(2)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最重要,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管闲事.

(3)对工作认真负责,对领导热情外,对来访人员也要好,要一视同仁.对领导热情是为了自己,对其他人好是为了良心和生命的意义.如果一味逢迎拍马,时间长了不仅别人讨厌,自己都觉得自己恶心.

(4)不要贪小便宜.刚实习时老师给我了一个很精美的钢笔,但我没有要,我也没有利用他们的打印机打印私人资料,更没有用他们的电话打私人电话,即使他们都出去了一个人时也如此.后来他们发现我确实不会贪他们办公室的小便宜,都对我大加表扬,自己实际得到的更多.

篇8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255-02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需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发展职业教育,国家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教学环节,有效地将校园和社会进行对接的在校学生见习模式。目前职业院校多采用“2.5+0.5”模式,在校学习2.5年理论知识,0.5年顶岗实习。

通过顶岗实习,我们希望能够有效地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理解运用到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锻炼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希望通过顶岗实习的过渡,毕业生步入社会之际,能够很快地融入工作中去,不断实现自己的突破,实现人生的价值。但事实上,由于顶岗实习的教学活动的实施场地不在学校,学校的教学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学生处于不同时间和空间上,使得这项教学工作的管理变得非常复杂,而且效率不高。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没有切实地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和经验,在顶岗实习结束之后仍然是所在工作岗位的门外汉。

如何加强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确保顶岗实习各项任务的完成,提高实习质量,是目前高职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很多高职院校为了提升顶岗实习的效率,通过网络课程教学的模式,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网络课程是指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主要特征的课程。从而全方位、实时地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进行监督,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目前我院开发的顶岗实习管理系统仍然处于信息和学生月报上报的层次,如何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把顶岗管理和实习过程中的教学更好地融合到一起,开发一门新的顶岗实习类网络课程是目前一项迫切的工作。

一、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的构思

顶岗实习网络课程要符合以下三个基本需求,学生就愿意学习,教师就愿意使用。①职业发展需要,包括提高工作能力、解决就业压力、培养健康的职业心理。②求知需要,包括获取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素质、满足个人兴趣。③满足教学过程管理的需要。

因此,顶岗实习网络课程设计思路以网络教学为中心,应当以网络课程为联系纽带及授课载体,通过构建在线课堂、学习园地、作业、通知公告的虚拟课堂,从而建立起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例如,可以通过网站登录手段,使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随时与学校进行联系,从网络课程中进行课程学习,了解最新消息。同时,通过网络课程对学生网络课程学习的情况和实习的情况进行监控,以对学生进行统筹管理。该平台还应当将企业指导参与进网络课程,形成W校、企业及学生三方为主的管理与被管理模式,在企业登录平台可以了解学生的实习进程,也可以对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打分,从而从侧面对学生的实习管理起到促进作用。

二、顶岗实习网络课程设计与实现

顶岗实习网络课程让学生、教师和企业积极参与进来,切实提高顶岗实习教学管理水平。其应该包括如下功能。

1.顶岗实习网络课程标准及课程资源。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和行业标准,制订顶岗实习网络课程标准;确定实习需要的课程资源和顶岗实习方案以及考核办法;及时顶岗实习通知公告。例如,实习任务、学分;实习参考资源、岗位操作指导书,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升学和考证的各种学习资源,专门网络课程的链接,实习就业指导等;实习时间安排与进度、实习学生的体会;实习岗位的基本业务流程与工作要求;实习报告撰写要求等。

2.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的管理与记录。实习企业情况介绍、实习岗位情况及实习内容。实习期间学生定期制定工作计划,提交实习日志、工作经验总结、实习过程的定期表现总结,评阅老师对学生的实习日志进行审阅、打分,并将打分的理由及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实习的过程中还可以随时下载或学习课程资料,发表实习疑问等多种学习活动。

3.教师与学生、企业的交流平台。提供学生交流的学习园地和对课程的评价投票,包括及时通知的功能、交流论坛和在线问答。顶岗实习网络课程教学管理模式相较于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还可以设置实时交流模块,让指导老师能够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实习状态,也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交流,从而提高实习的效果。

4.顶岗实习考评管理。我院顶岗实习是实行“双教师”指导制度,指的是由双师素质的校内指导老师和企业技术骨干聘任的企业指导教师共同考评学生的顶岗实习。由企业指导教师进行过程考核,重点考核学生遵守工艺规程、安全文明生产、实习态度、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心理素质等职业素养的情况,以及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综合运用的能力。

三、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的组织和建立

按照上述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的设计构思,设计教学资源模块、实习管理模块、学习交流园地模块、考评管理模块四大模块。

1.教学资源模块。教学资源模块作为高职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的第一大模块,其目的在于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提供一个再次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因此,设计一个教学资源模块有着充分的必要性。教学资源分为两大类: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教学内容是系统化的课程材料,包括各种技能考证需要的各种学习资源、专业技能课程、人才招聘、就业辅导、职业心理咨询、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国家与地方劳动法规等。

2.实习管理模块。由于顶岗实习的学生在实习期间既要接受学校的管理,也要接受实习企业的管理,而且学生不在学校,很多就业信息不能直接传达给学生。在这种背景下,顶岗实习网站十分有必要更新顶岗实习的相关政策及制度,及时跟学院教学管理部门统计顶岗实习信息并予以,特别是对指导教师的实习指导过程的记录与,以及实习期间学生的各种实习困惑和心理问题。

3.学习交流园地模块。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乐意与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实习期间的问题讨论和学习。通过顶岗实习网络课程,学生能更快地进行交流沟通,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在顶岗实习网站设置学习交流园地模块,促使学生更乐意接受网络课程。

4.考评管理模块。顶岗实习网络课程设置作业考核管理功能,指导教师可以方便地获取学生参与网络平台的情况。通过实习日志,岗位周报告和岗位视频等材料,就可以掌握学生在岗工作情况。校内指导教师结合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岗位能力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从职业素养、岗位技能和网络课程学习指标等方面,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做出一个客观的综合评价。

四、顶岗实习网络课程师资队伍

在传统的顶岗实习中,一个指导教师指导与管理多个学生,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需要得到的指导和帮助不可能全由一个直接管理他的教师来解决。而网络课程的师资通常为一个团队,并由这个团队共同完成网络课程的教学任务。

五、顶岗实习网络课程的学习策略和应用效果分析

1.学习策略。教师提供学习支持的方式有虚拟课堂、共享课程资料、公告、论坛等多种方式。而学生结合自身诸如岗位、考证和晋升岗位任务需要,有选择地学习课程内容。老师可定期或不定期针对学生实习过程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或者就若干有关就业签约和派遣、升学和热门事业单位及公务员考试等话题开设虚拟课堂,让学生和教师都能方便地得到所需要的知识。

2.应用效果分析。高职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顶岗实习网络课程使得顶岗实习教学管理更加有序化,教学管理效率明显提高,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同时,提高了学生参与顶岗实习的积极性。顶岗实习的学生能自觉参与网络课程学习,所有学生都通过该网络课程平台接受学院管理,按时提交顶岗实结报告。这也降低了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成本。

今后需要改善的方面有:将顶岗实习网络课程做成手机版,增加微信使用功能,让学生随时随地就可以上顶岗实习网络课程。

篇9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是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最早由武汉理工大学开设。至今,全国本科层面已有近百所高校开办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根据市场需要,汽车服务业工程的培养目标已经从为汽车后市场培养汽车销售与维修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转向了培养专业通、外语精、能适应汽车后市场各种岗位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根据市场需求,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学校自身条件和学生的特点等因素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进行准确细致的定位,合理设置专业方向,加快师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高素质、综合性的专业人才是独立学院办好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谋求长远发展的首要问题。

我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始建于2006年,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汽车专业人才。经过5年的发展,本专业拥有了稳定的生源、完善的教学和实验设施、稳定的师资和优秀的就业率。但在发展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其中许多都是独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建设的共性问题。我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和与其他院校教师的交流,提出以下见解,希望为我国独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的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二、独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

1.教师数量不足,科研创新能力不强。

由于独立学院教师待遇相对企业不高,且工作地点离市区较远,同时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因此许多独立学院都存在着汽车专业教师不足的情况,因而生师比较高,教师教学任务重,科研实践时间少。理论教学成了教师的主要工作,对学生创新活动指导不够。教学工作成为衡量教师绩效的唯一指标,这种模式不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也不利于培养创新型汽车人才。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激发教师科研创新的积极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2.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学秩序需加强。

独立学院属于三本院校,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学习态度差别也大。基础好的学生觉得讲得慢,基础差的学生又觉得听不懂。还有学习自觉性差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差,应付作业和考试。上课时总体出勤率和教学效率不高,给教学和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在教学中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教学秩序的管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

3.理论与实验环节脱节。

独立学院多仿照本部院校采用先理论再实验的教学模式,且实验学时不多。不少学生,到了实验课时,忘了理论课的内容,不能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比如汽车构造课,在理论课上学生不了解汽车各部件是怎样连接的,所以对工作原理理解不透彻,到了实验课,大部分时间用来了解部件名称、工具使用方法、零件安装方法,不能很好地复习其工作原理,因而部分学生学完了汽车构造还是不完全理解汽车是怎样运转的。应合理安排实验课时的顺序、学时和内容,建立开放的实验室,给学生提供实验学习的资源,解决理论与实验脱节的问题。

4.就业率高但留职率低。

独立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多数直接走上就业岗位,少数会考取研究生或出国进修。目前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就业形势较好,就业率高,但也存在着学生盲目就业,工作后转行较多,留职率低等情况。所以,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也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常独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较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科研能力差,较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差,但对职业的要求较高,既要待遇好又要工作环境好。这样的要求和能力的矛盾使得毕业生很难在大型汽车集团企业找到合适的定位。在学校就业率的压力下,许多学生便选择了的4S店或汽车保险行业。但工作一年左右,发现工作辛苦、工资没涨、职业发展前景不明确,便选择了离职,离职后待业一段时间就改行了。这样的结果使得发展前景较好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处于尴尬的处境。解决这一现象的根本途径是明确学生的定位,给予就业指导,扩宽就业渠道,增加校企合作,等等。

三、独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改革建议

独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这里只就师资、教学、实验和就业指导提出几点建议。

1.稳定教师队伍,培养双师型教师。

独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师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退休返聘教师为辅,合作的普通本科院校教师作为补充。其中较稳定的是与学校签订了劳动合同的中青年教师。重点培养这部分教师,建立一支教学科研能力强、有实践经验的中青年教师队伍是稳定师资、提高办学质量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培养中青年教师应依托返聘教师和本部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如规定新教师必须完成一定学时的听课任务;派遣新教师作为助教,完成辅助教学、阅卷等工作;定期开展教师工作经验交流活动,等等。

鼓励教师参加科研活动,给新教师提供参与创新的机会,如教研室课题申报必须有一定比例的新教师参加,鼓励教师读取硕士、博士学位,等等。同时,独立院校教学工作任务重,教师缺少科研时间也是导致独立学院科研薄弱的原因之一。教师教学任务重,教学是衡量教师工资的唯一标准,使教师对科研缺乏积极性。应将科研纳入到教师工资考核标准中,提高教师科研积极性,如把教材编写、课题研究、辅导竞赛等加入到绩效考核中,与奖金挂钩。

发挥优势,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独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中青年教师主要来源于高校毕业生和汽车企业离职技术人员。通常高校毕业生缺少实践经验,企业离职技术人员理论知识深度和广度不够,应互相取长补短。如安排两类教师共同完成同一门课教学和实验工作,以便于互相交流学习。同时,组织教师走出校园,参与一定的实践活动。如有些学校安排新教师入职培训时到合作企业实习一个月,学生进厂实习时老师轮流带队,等等。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要改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适当设定课程难度。教师讲课应深入浅出,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在课件中增加图片和视频,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2)加强教学秩序的管理。可采用抽查点名,固定座位,课上测验,把出勤考核作为成绩考核指标之一等方式强制提高出勤率,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改革考试形式。可以根据各课程的特点选用多种考核方式。如,汽车贸易等选修课用写论文作报告的方式考核,以此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汽车理论等必修课采用“一张纸”形式的开卷考试,允许学生在考试中带一张A4大小的手写版的知识点总结,把大量知识点枯燥的背诵引向理解和运用,同时也促使学生对教材进行全面复习。(4)鼓励学生参加竞赛。设置奖励的竞赛,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竞赛可以是省市级的科技竞赛,也可以组织校内竞赛或与企业合作进行产品的创新设计,等等。(5)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一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没有明确的理想,缺乏为理想奋斗的毅力,因此厌学。应加强德育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专业兴趣。可通过在学生中树立模范,宣传优秀学生的事迹来激发学生上进的斗志。

3.合理设置实验课,建立开放实验室。

实验课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必不可少的环节,应合理设置实验课,提高学习效果。首先应在专业课开始之前增加一个学时的认识和演示实验课。如在上发动机构造课前到实验室完成零件名称认识和组装过程演示的实验,使理论课的知识不再抽象;在理论课相应部分结束时及时安排实验课,以巩固理论和加深理解。在实验中,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复习理论课知识,使学生将动手与动脑,理论和实践结合。其次操作实验的小组人数不应过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实践、加深认识。如发动机拆装实验人数不应超过5人。

目前,多数学校的实验室建设都比较完善,有大量的实验设备,但学生的实验课项目不多,造成实验设备的闲置。很多学校都提出了建立开放实验室,但效果不明显,学生很少主动去实验室,或不知道去实验室可以做什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主动来实验室学习。(1)在专业课开始前增加认识实验室的环节,介绍实验设备、功能等。(2)公开实验室开放时间,实验登记、工具借还制度,并安排实验室教师给予指导。(3)实验室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学生的实验申请,建立实验室意见簿或投诉制度。

4.明确专业方向,加强就业指导。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就业方向不仅包括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而且包括汽车贸易、零配件生产销售、汽车保险等。可以在专业选修课的设置时分成几个方向,使学习和就业更有针对性。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依据地域优势,与企业合作定向培养人才。另外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设置长远的职业规划,培养学生的毅力、耐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鼓励学生利用假期选择专业对口单位实习,增加社会经验,巩固专业知识。另外应派专人对学生的就业单位定期回访,了解学生的情况。

总之,独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改革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为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为我国的汽车后市场输送更优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10

据有关院校对全国3个省、市、自治区财会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进行问卷调查,显示财会专业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一是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和合作共事能力;二是计算机操作能力;三是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四是财务分析决策能力;五是终身独立自学能力、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六是经济业务处理能力。这是应用型财会本科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了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以上素质与能力的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在课程的设置体系、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要体现实践性,强调应用型和创新性。但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模式却存在以下缺陷。

一、现行的财会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培养方向存在偏差

目前,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大都定位在大中型企业,忽略了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包括当前财会毕业生大量地服务于小企业这一现实。

(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体现在“两课”与专业课的课时比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时比例、各门专业课的课时比例、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的课时比例等方面存在的课时结构不尽合理。表现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过多过滥,不明确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造成会计专业学生掌握的会计知识面宽,而深度不够的局面。

(三)实训手段比较欠缺

主要表现在实训手段以仿真为主,少有实战的训练;实训资料中存在仿而不真,与实务操作存在较大的差异,实训规范有待加强。

(四)实训指导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在财会教师队伍中相对注重的仍是教师的专业职称、文凭等,而具有双师、兼职、企业工作背景的教师比重仍不理想。这一方面源自具有较好的企业背景的财会专业人才向高校流动的动力不足;另外,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使得校内教师无暇顾及外面的兼职及考取会计职称证和注册会计师等证书,即使有有限的闲余时间也不如进行再深造,以此取得高校师资的文凭为重。具有实战经验的实训教师的匮乏必然会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上述应用型财会本科教学模式未能很好地体现其应用型、实践性和创造性,经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探索,笔者认为应作如下改革:

(一)加大财会实践课程比重

由于财会实践课程是体现应用型教育的核心课程,它可使学生把所学的财会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之间架起了桥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将财会实践课程的比重由过去的0%提高到30%以上,这样才能使财会专业毕业生不断更新财会知识,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

(二)建立多层次的财会实践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地设计财会实践课程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可靠保证。财会实践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逐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有利于对所学知识全面系统的理解,达到系统掌握、融会贯通的目的。笔者认为财会实践课程应包括单项实践、综合实践、社会实践、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形式。具体设计如下:

.单项实践课程设计科目与时间安排

单项实践课程是以理论教材章节为试验单位,按理论进度分别组织实践,科目包括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审计、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能力试验课程。一般安排在每门理论课讲完的那个学期末,时间大约周,这样可以乘热打铁,提高课堂理论教学的效果,使财会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

.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科目与时间安排

财会综合实践课程是将几门相关课程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的实践,目的是达到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时分别安排了单项实践。在《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两门课程都学习完之后,再安排~3周的时间会计综合实习课程,重点进行工业企业的综合会计业务实践,实践的目的是熟悉企业会计账簿的登记、成本的核算和会计报表业务。试验的内容一般选用一个工业企业月份的业务进行试验。实验时只提供原始凭证,要求根据所提供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年终结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一整套会计处理业务,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应用能力。

又比如在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学完之后,可以安排~3周理财综合实习课程,选择相对来说筹资、投资业务较多的某些上市公司或其他成长性较好、较有活力的企业为考察研究对象,进行该企业、该行业的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股利分配等业务实习,以更深入地进行具体的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分析和财务控制。在这一课程中可以很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资料的采集、处理和分析。达到学生对财务管理知识的融会贯通,而避免只拘泥于每一个孤立章节的单项实践,以提高学生进行较为综合和较复杂的财务决策能力。

3.社会实践课程

笔者建议,除以上的实践课程主要集中在每一学期末之外,为了与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有一个很好的衔接与准备,在学生大四第一学期后半期进行为期十周左右的社会实践课程。这一阶段是在学生已将校内所开课程全部修完,而在大四第二学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之前开设的。这一阶段让学生真正融入到社会,带着任务到企业、事业或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社会实践。单位主要由学校来联系,主要是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这样便于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统一管理。这样可以将财会专业的所有重点理论课,如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税务会计等内容,真实地融入到企业财会工作的综合实务中。当然在最后一周可以将有关实践数据结果,带回到学校,进行财务分析和审计,并运用有关财会理论知识,提出管理建议。这个成果可以形成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

有人认为,这一阶段的社会实践与毕业环节的毕业实习会有所雷同,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经过多年的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认为虽然要求学生进行为期八周的毕业实习,但个别学生由于就业压力,毕业论文的压力,联系实习单位的积极性不高,或联系了和自己专业无关的实习单位出具相应的证明以敷衍了事,这样,使我们的毕业环节的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笔者认为在大四第一学期就安排这样的一个社会实践课程,一是对学生毕业实习单位的联系、论文选题的把握有了一个提前的准备,二是对就业的压力有一定的缓解。因为越早一点接触社会,对我们的学生就越有好处。

对这一环节的实施,需要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将有关非核心专业理论课程进行适当压缩,以保证这一阶段较大的实践课时数。

4.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的论文,要求具体分析某个企业或某行业会计、财务、审计等的具体问题等为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及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完善校内模拟试验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模拟试验的完善

校内财会试验室在传统手工账务处理的基础上,应大力开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会计电算化实习和综合的财会实习内容。比如会计电算化课程,教研室可以选派相关教师到财务软件公司挂职锻炼,去实际参与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工作,然后把经验和技术带到课堂,用企业的实际数据来解释教材中的原理。

还可与财务软件公司合作,引入ERP(企业资源计划)(用友版)网上虚拟实验(包括五大系统:财务会计实验系统、管理会计实验系统、供应链管理实验系统、生产制造管理实验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实验系统)组成。ERP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方式,在用企业的实际数据强化基本层(账务处理、报表管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模块)的教学上,开展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存货管理、财务分析、成本管理、生产计划等环节的教学,加大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此外,还有财务软件公司开发的沙盘对抗赛、银行证券等多样化的虚拟试验,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积极开拓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可以联系行政事业单位、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房地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贸企业等的财会部门,作为本专业的专业实践基地。尽管在一个单位的财会部门建立实习基地会有一定的难度,这毕竟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这就需要学校的支持和教师对实践的勇于参与。

(四)高素质的实训指导教师的培养与聘请

学校应鼓励财会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各类财会专业职称和注册会计师等能力考试,以提高“双师”教师比重,同时建议教师更多地进行校外兼职。当然,这些措施需要学校有充足的师资,教师的教学任务得以减轻的情况下才能得以实现。此外,在鼓励教师走出去的同时,还可聘请校外较高层次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财会工作人员来学校作短期的实训指导教师,这样可以将其切身的工作经验、业务能力传授给学生,这样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财会实践教学的改革,将会使培养应用型财会类专业毕业生具有过硬的业务水平,娴熟的财会实务操作技能,使其所学与所干零距离,毕业与就业零过渡的目标尽快实现。

【参考文献】

徐经长.“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003年期.

篇11

人穷志不短

20世纪60年代,刘建清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父亲患有严重的胃病,每天都要吃药,不能下地从事重体力劳动。在别的小孩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时,他就要帮父亲担起家庭的重担,收麦、割草、拾粪、做饭,这些原本大人干的农活他都要干。

当时,顺平县交通闭塞,出门很不方便。村里人每次买东西,都要徒步到几公里外的镇上。父亲不能独自外出,母亲忙于田间劳作,刘建清8岁时,就承担起外出买东西的任务。

“我第一次独自外出买盐和其他生活必需品时,背着一个和自己差不多重的大竹筐,从几公里以外的镇上往回走。”回家途中,好心的过路人看着他实在心疼,主动赶着马车送他回家。上车的那一刻,这个小男孩立刻瘫软在车上,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当时我家很穷,家里有5个小孩,每年青黄不接时,树叶便成了家常便饭。”刘建清回忆,“家里养活5个孩子已经很困难了,幸运的是,作为家里最大的男孩,家人坚持送我读书,希望我能够多认几个字。”

繁重的劳动加上长期的营养不良,使得刘建清比同龄人个子都小,可就是这样一个小个子的男孩,却从来没人敢小瞧他。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是那些大个子同学怎么追也追不上的。

虽然是国家级贫困县,但顺平县有着良好的文化传统。物质生活贫乏,但阻止不了刘建清读书的热情,他深知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改变自己和全家人的命运,优异的成绩更坚定了他考大学的决心。为了供他读书,姐姐过早地放弃了学业。就这样,他承载着全家的希望终于考上了河北工学院,成为工业管理专业的一名新生。

在学校,刘建清是班上最节俭的同学,生活费也是最低的,早餐是稀饭、馒头加咸菜,中、晚饭是白米饭加白菜、萝卜,一个月才吃一次肉。对他来说,能够读书,哪怕物质条件再艰苦,也已经很知足了。

想起为他读书而辍学的兄弟姐妹,刘建清就心怀内疚,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为家人创造美好的生活,为家乡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此时,他有了一个新的梦想,那就是让更多的农家子弟走出农村,帮助更多农村孩子追求自己的梦想。

为提升教学技能,企业历炼十年

大学毕业后,凭着优异成绩及读书期间的出色表现,刘建清接到了很多单位的邀请,这其中既有国家机关,又有大型国有企业。

“在大学期间,我读了很多课外书籍,逐渐意识到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当时全国各地都在宣传再穷不能穷教育,毕业时我选择了保定市物资局下属的职工学校,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当时,职工学校主要是对企业员工进行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

工作之后的刘建清积极性很高,总是想方设法地上好每一节课。尽管如此,他觉得自己的课还是不够精彩,“比如在讲解企业管理时,我总感觉自己讲得很空洞,对教材上的事例总不能很好地领悟。学生最渴望得到的是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总结和操作技能的提高,而这一点我当时是很欠缺的。”

在职工学校的第五个年头,刘建清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他感觉自己在理论教学上很在行,但实践指导十分欠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很多差异,如何提高实践教学技能成为刘建清时时刻刻思考的问题。

有一次,刘建清应邀去观摩一位职教名师的课堂。这是针对大学内部后勤集团工作人员的企业管理培训,负责培训的老师在企业工作多年,实践经验丰富,同时又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这位老师按照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了行业与职业岗位分析,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了调整,并且注重学生行业、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他所讲的每一个理论知识背后都附带着相关的背景案例,这些案例既通俗易懂,又贴近工作实际,加上教学方式得当,接受培训的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下课后,那位老师被热情的学生团团围住,大家就工作之中的具体问题纷纷向老师咨询。

这堂课给了刘建清很大震撼。他心中的疑惑终于解开了,他欠缺的不是理论知识,而是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于是,他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离开校园,深入到企业内部中,积累实战经验。他拒绝了校长的多次挽留,放弃了即将升迁的大好前途,毅然走向了一个他所未知的世界。

“那时,我很年轻,我的想法很单纯,就是觉得自己不能胜任职工学校的教学工作,必须加强自身的职业技能培养。就这样,我决定去企业学习。同时,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我又觉得作为年轻人,应该勇敢出去闯闯。我从小到大没有离开过河北,我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刘建清的决定像炸弹一样在家里引爆了,父母气得不理他,亲朋好友也都轮番劝说他不要放弃这个稳定工作。在农村人看来,教师是一个让人尊敬的行业,能吃上城里的“商品粮”足够让人做梦都是笑着的,而放弃这来之不易的“铁饭碗”,又是多么得不明智。

面对巨大阻力,刘建清没有退缩。“我来自农村,从小吃苦受累,只要能学东西,自己什么都能干。”他将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与企业一线的实际操作相结合,优势慢慢地显露了出来,渐渐地,他的动手能力比谁都强,有时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都要请教他。他从最基层的采购、库管、销售人员,逐渐做到营销经理、执行经理等职务,每一步都留下了坚实的脚印。

企业的工作经历对于这个从零开始的门外汉来说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其中不乏委屈与误解,但凭着自己坚定的信念,刘建清都一一克服了,并为自己的人生经历添上了一抹绚丽的色彩。刘建清喜欢去挑战自己,做更难的工作、到更锻炼自己的岗位上去。

回归职业教育

在企业闯荡了十年,刘建清如鱼得水,扎实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逐渐成长为一个资深职场达人,深受企业老板器重,迅速成为公司骨干。虽然在企业拿着待遇不低的薪水,但步入中年的刘建清感觉自己还缺点什么……一个偶然机会,刘建清得知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正在招聘教师。

作为土生土长的保定人,刘建清一直关心着家乡的发展与建设。“职业教育有助于经济的发展,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保定更需要发展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

他迫不及待地递交了简历,并因出色的企业工作经验应聘成功,于2005年正式成为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员。入职后不久,刘建清在工作中就开始独当一面,被任命为商务技术系副主任,负责系里的全面教学管理工作。

当时,商务技术系才刚成立不久,教师都是从各个系部抽调的,还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工作中难免出现磕磕碰碰。刘建清刚来学校不久,资历尚浅,对各方面还不是很熟悉,工作开展有一定的难度。

“只有加强团队凝聚力,才能更好地工作。”在企业工作多年,刘建清深知这一点。工作之余,他仔细查看了系里所有老师资料,对每位老师进行深入了解。为培养老师之间的感情,他多次活动,增加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在他和全系老师的努力下,商务技术系迅速融为一体。

由于商务系刚成立,相关教学资源还相当匮乏,人才培养方案都尚未制定完整,专业的设置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一切工作都有待于调整。刘建清根据当时国家经济发展趋势,结合保定当地需求,为了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在做强物流专业的同时,大胆开设了连锁经营专业。

“小时候出门买油、盐等生活必需品时,要走很多山路到镇上,而且镇上的东西品种很少,那时候我就特别希望家乡的道路宽敞,可以很轻松地就买到东西。”刘建清笑言,“在企业工作时,我也意识到物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也是我对物流专业与连锁经营专业情有独钟的原因吧。”

有着多年的企业工作经历,刘建清在指导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方面极具实战经验。每年新生入学,他都会在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的“博闻讲堂”为新生做“就业与创业”方面的专题讲座。

在企业工作多年,刘建清深知实训环节在职教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为此,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2006年,商务技术系在保定市益兴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教学实训基地,商务技术系的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学生都有了固定的实训平台。“在我看来,实训基地不仅能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企业量身打造合适的人才!”

商务技术系还对顶岗实习的学生在实习单位进行毕业设计答辩。刘建清带领专业老师和快递企业工作人员担任答辩会专家,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了全面考核。“答辩以座谈会形式进行,同学们结合论文选题,阐述了在实习期间的心得及感受。这种形式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互动,有助于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物流专业与连锁经营专业在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掌握相关知识技能的后备人才做支撑。为了培养优秀师资,他鼓励老师下企业锻炼,同时将其作为一项常规制度来实施。

“行业与企业的工作经历对职业院校教师非常重要,对组织教学活动也十分关键,我鼓励教师们走出去。”同时,刘建清利用他在企业工作时建立的人际网络,联络当地知名的行业企业,为学生提供符合实训机会,满足教学需要。

篇12

我国订单式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起步较晚,在实际操作过程尚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全国很多高职院校采取这一模式,但是培养水平有一定差距。部分院校成功实施了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但是部分院校实施过程遇到瓶颈,甚至出现“废单”、“一次性订单”。保险职业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86年的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面向保险行业培养专门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享有“中国保险业的黄埔,职业经理人的摇篮”美誉。学院自2010年开展订单式工学结合模式,与多家金融企业合作开办订单班,例如:“阳光人伤调查班”、“基层管理干部订单班”、“管理培训生订单班”、“银保理财经理订单班”、“车险查勘理赔订单班”、“国寿讲师订单班”等,建立了以“订单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校企合作构架。实现校企合作长效化、常态化,形成了人才共育、资源共享、过程共管、成果共用的校企合作机制。保险企业全程参与订单班的培养过程,充分体现了专业深度融入保险产业链的特点,同时,顶岗实习充分保证了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为保险行业培养了既能适应企业文化,又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受到保险企业的高度认可。

三、订单式工学结合模式经验总结

(一)凸显“2+1”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保险职业学院2008年全面推行“2+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2年在校内学习,1年到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校外实训,接触实务操作。订单式人才培养,将“工学结合”的过程分为2个阶段。为进一步创新完善订单式工学结合模式,结合岗位特征与公司需求学院正在积极探索“2.25+0.75”、“1+0.5+1+0.5”、“2+0.5+0.5”等培养模式,更好的实现工学结合,工学交替,使学生零距离就业。例如,“2.25+0.75”模式中,第5学期前8周重点完成面向“订单”企业的具体业务流程、典型岗位技能、企业管理制度等内容的学习。“1+0.5+1+0.5”模式中,第一学年在校学习专业基础课,人文素养课,半年时间到企业了解实务操作。一年时间回到学校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强调课堂讲授与仿真实训相结合,聘请企业兼职教师进行专项技能的强化训练。最后半年到公司实习,在工学交替过程中更好地使学生适应实习岗位。

(二)订单班组建形式日趋成熟

保险职业学院的订单班试点初期曾采用期末组建的形式,在学生大二或者大三时组建订单班。根据企业需求对订单班学生调整教学计划,组建订单班后侧重特定岗位专业知识的强化训练。例如,2009年与中国人寿长沙市分公司收展部合作,在大二学生中组建收展订单班。但是该形式组建的订单班时间短,在短时间内进行专项岗位技能训练的时间有限。目前,保险职业学院多采用期中组建,例如,安徽国寿讲师订单班主要选拔刚入校的安徽籍大一新生,组建订单班后侧重对组训讲师岗位专业知识进行训练。同时,学院正探索尝试期初预定的形式,即招生前由学校与企业签定协议,为订单培养学校有针对性的的招生。在招生投放计划中单独安排专业定向培养计划,并在考生填报志愿环节,依据公司的专业岗位要求针对考生个人情况、所在地区、就业意愿等方面进行面试筛选工作。

(三)搭建有订单特色的课程体系

订单班根据某个企业的岗位需求而设定。以车险查勘定损订单班为例,以人保财广州分公司的查勘定损人才需求量组建40人订单班,以岗位的专业技能为核心开设专业课,如《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构造与维修》、《整车拆装实训》等课程为成为优秀的查勘定损员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提升学生的企业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密切学生与公司的沟通交流,学院邀请公司资深经理开展“订单特色教育”。《行业形势与公司发展》、《企业文化漫谈兼谈职场新人的成长》等特色教育,特色课程紧贴行业和公司,内容全面、资讯丰富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提升了学生对行业及企业的认知。

(四)社会服务能力赢得广泛认可,保险专业群就业质量提升

通过订单式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订单班学生就业质量提升。以保险实务专业为例,在“校企融合、工学交替”的“2+1”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高质量就业。每年毕业生的推荐就业率均为100%,初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连续三年在省内就业率排行上名列前茅,2010年在湖南省教育厅就业评估中评为“优秀”等级。

四、订单式工学结合存在问题分析

(一)学院组建订单班时学生参与积极性低

一部分学生对订单班及就业形势、行业发展认识不足,缺乏社会经验,对未来就业目标不明确,比较茫然;另一部分学生对就业与成才有较高期望值,个人职业追求脱离社会现实,而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还有部分学生不愿过早就被某一企业固定自己的职业,希望毕业后有更多的职业选择。学院在组建订单班时,出现企业与学校有意愿但学生不够积极的尴尬情况。

(二)企业参与度不高,投入不足

虽然很多企业争相与学院合作,但大多数企业认为人才培养应该以学校为主导,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积极性不高,仅把订单培养作为招聘员工的一种渠道。造成订单培养方案不完善,无法完全反映岗位技能的要求。企业处于追求效益或利润的最大化的目的,对教学投入有限,造成学校硬件条件不足。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订单培养进入保险企业进行实习就业后,由于个人理想、经济利益、工作压力等原因,离职率比较高。使企业用人计划受到影响,企业人力资源投资成本流失,也使企业对订单班培养不放心。

(三)学校开展订单式工学结合软件硬件条件受限

学院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缺乏对“订单”企业的个案深入分析研究,人才培养方案缺乏岗位特色,课程设置缺乏对特定的岗位针对性,实践性需要加强。订单式工学结合模式要求教师对公司一线特定岗位操作技能熟悉,而部分教师欠缺企业工作经验,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又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师匮乏。随着订单班规模的扩大,仿真或真实的实训设备短缺,现有实训环境不能完全满足后续订单班的实践训练。目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融资渠道不畅,机制相对不健全。

(四)订单式工学结合培养缺乏保障制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得到了学校的认可,但是对于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企业没有影响力。同时,国家虽倡导这一培养模式却缺乏具体激励措施和保障制度来推行这一培养模式。

五、改进订单式工学结合模式对策

(一)加大对订单班、订单企业的宣讲力度

部分订单班在招募学生时,报名人数较计划数尚有一定的缺口。甚至有的订单班因人数不够只能被迫解散。分析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订单班认识不足、对就业形势及个人价值定位不清,学校应加大对保险行业的发展形势的分析,引导学生认清行业与岗位发展形势,提高其进入订单班的积极性。同时将企业文化融入到订单班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受到订单公司企业文化的熏陶,增加学生对企业的归属感,有效减少离职率。

(二)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充分利用企业教学资源

目前学院已实现“校企双职场”育人,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内仿真实训室和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保险企业两类职场为平台,通过两个时段的教学实施,完成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但还需要提高企业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学院应积极主动地寻求方法充分利用企业教学资源。例如,邀请企业优秀资深的技术专家、销售精英为学生做专题讲座。针对学生入职前、实习期做心理疏导,提高其抗压能力。

(三)加强师资交流

学校可以有计划的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保险企业交流学习实践、挂职锻炼、开展调研。学院教师也可不定期的到公司参观学习,了解学生的工作环境。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骨干员工可到学校担任兼职讲师、提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例如,学院正探索“1+3教学模式,相应课程1名校内专任教师与3名校外兼职教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保持长期联系和沟通交流,取长补短。专任教师提高实操技能,行业专家提高授课技巧,专兼职教师共同研究课程、开发校企合作教材。该模式解决了学院专业核心课程实操教师紧缺问题,也为专任教师提供了与行业企业专家交朋友、学技能的机会,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四)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信息反馈体系

通过完善学生网上评教系统、系部社会联系网络,收集社会评价信息、对合作企业定期回访、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建立健全多元化的评价信息反馈机制。从而了解学生在就业岗位的的职业能力、适应能力及企业满意度,总结成功经验完善订单式工学结合模式。在学生的评价上,校内考核与校外考核相结合,增加社会评价的权重。

篇13

中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而校企合作是中职教育教育中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相似,都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内容较少。这就导致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缺乏动手能力,不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融合,达不到企业岗位要求。而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主要对校企合作在中职教育中的实践进行阐述。[1]

一、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现阶段,中职学校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校企合作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对中职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渐增大,这也推动了中职学校的发展。在中职学校实施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校企合作不光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更能促进企业文化的进步,达到学生与企业双赢的效果。[2]

二、校企合作发展现状

1.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兴趣不高

目前,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兴趣不高,阻碍了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从企业角度而言,利益最大化是其根本目标。大多数企业不愿意花费时间在人员的教育中。学校是培育人才的主要场所,企业主要就是对人才的接收。校企合作,就意味着企业要在学生的培育中花费大量时间,还要确保学生在企业学习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增大了企业人力资源和成本资源的消耗。为了促进校企合作的进行,学校可以与企业分工合作,学校负责学生的安全工作,企业负责提供对学生的培训。采用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激发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兴趣,有助于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3]

2.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

现阶段,学校与企业之间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互动模式。校企合作缺乏合作机制与交流平台,企业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对企业而言,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公司岗位选拔优秀人才。但由于目前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不能保证培养出的人才全部吸纳进企业,有的优秀人才会选择去另外的企业发展,这就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所以为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首先应该制定一个较为完善的合作模式,确保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失。

三、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方式

1.学校走进企业

由于政策对中职教育的支持,中职学校招生的力度也逐渐加大。生源的日益增多,导致学校空间的不足,无法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场地。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校只能学习到理论的知识,无法将所学知识与时间相结合,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实施学校走进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既能解决学校场地不足的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岗位或场地,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成为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

以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与天津富士达自行车制造有限公司的合作为例: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学生在学校接受理论知识的学习,然后进到企业进行实际的操作,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订单班模式

学校可以与企业签订订单班的校企合作模式。首先,企业指派人员对学生进行宣讲,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文化和发展前景。在宣讲之后,可以对感兴趣的同学进行统计,组成一个新的班级。然后,企业加入到学生平时的理论学习中,企业根据岗位的需求,有针对的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进而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

订单班的学习,还有效解决了学生毕业后工作难的问题。通过在学校的学习,学生已经充分掌握岗位的技能需求,毕业后可以直接在进入企业工作。避免了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现象。通过这种方式,既满足了企业岗位对于人才的需求,又提高了学校的就业率。

以“长实订单班”为例,“长实订单班”是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校与广东长实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成的订单班。经过学校与企业的双方协商,企业指派了三名技术人员参与了订单班的教学,企业技术人员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为实际案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校企互动

中职学校的教师,理论知识掌握的都非常牢靠,但却缺少实际的工作经验。这就要求企业参与学校的日常教学,组织员工对学生进行更加专业的技能讲解,将工作中的经验分享给学生。与此同时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将最新的专业知识提供给企业员工,让员工不断的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从而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促进企业长久发展。通过企业与学校间的互动,既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又可以增强公司员工的理论知识储备,达到校企双赢的效果。[4]

4.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