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一个人社会实践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录入汇总、数据分析总结。
我团队由于事先进行了本次调研的主要策划,因而可以有针对的对被问卷调查人员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
此次问卷调研获取有效问卷4091份,问卷有效率达84.77%。调研采取自愿填写问卷的形式,被问卷调研者大部分都比较认真填写问卷,而且各个年龄阶段、各个职业领域的人群都有,故问卷数据比较真实可靠,为我们进行接下来的数据分析提供了一个非常完美的数据源。我们也对问卷进行了进一步的筛选,去除一些填写不合格的废弃问卷,更大的提高了问卷数据的真实性。此次调查以发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从中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以了解顺德区居民对中医医疗现状的看法和一些医院的中医医疗制度。从而发现中医发展的一些障碍,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设性意见,让有关部门从中获启,进而完善中医医疗有关制度和政策,让中医在中国得以更好的继承和进一步的发展,让中华民族瑰宝得以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永久矗立,发展壮大。
经过了两天的顺德调研和10多天的数据分析,作为医学生,我团队成员充分认识到了顺德区中医医疗发展的现状和顺德区居民对中医医疗的看法,从此也可以基本反映出中国中医医疗发展现状,通过数据分析,我们总结出了顺德区中医医疗发展的瓶颈和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使有关医疗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中受启,从而完善相关的医疗政策和制度,为中医发展创造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中医在它的发源地中国没能受到重视,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是否要思考要反思?当然,这不是因为某一个个体或者某一个单位的不重视,而是因为我们国家当前的国情、政府的政策、西医的成效等等因素。在这个中医逐渐被西医所代替的中国医学背景下,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和医学生,更应该勇敢的肩负起继承中医精粹、弘扬中医文化的重任。
2.校园行——招生宣传
篇2
一、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有助于其顺利就业和今后的事业发展
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事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性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它要求人们必须掌握一定的交往和对话技巧,主动参与社会,才能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只要在社会中生存,就面临着如何与人交往,与人协作的问题。目前,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一个基本要求已不再停留在具有高技能的技术性人才,取而代之就是要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和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用人单位所招聘的人才,是既要懂技术、又要会推销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适应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在毕业生人才招聘会上,大部分用人单位特别欢迎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究其原因,这些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有着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善于与人协作。高职学生在走入社会大舞台后要参与和适应社会生活,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自觉迎接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的挑战,不仅要善于与自己有共同利益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而且也要善于与自己利益不一致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高职学生依照社会需求塑造自身形象,不断提高社交能力,最终顺利走向社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高职学生不善于交际,缺乏社交能力,则很有可能人为地在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产生摩擦,既不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又防碍了个人价值的实现。因此,高职学生不仅要掌握技术,学好专业知识、外语、计算机,考职业证书,而且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
2.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有助于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
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可以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在高校,德育工作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提高高职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形象,为其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通过教育、舆论导向等形式把服务公众的意识、思想道德知识、道德规范传授给学生并形成个体的信念和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确立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然而,最有效的德育工作就是在社会交往实践中,让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识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克服个人主义观念。社会交往,既是德育的内容,也是德育的途径。德育通常要通过交往来实现双方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这才能使德育真正做到深入人心。因此,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有助于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研究表明,社会技能与绝大部分心理健康因子相关显著,具体表现为:除睡眠之外,高职生的社会技能各因子与心理健康各因子都有相关性,其中,对方的面子、社交性、利他行为与躯体化、自尊、目标感、孤独、焦虑、强迫相关显著;对方的面子还与抑郁、疲劳相关显著;关系主义与疲劳相关显著。相对于本科生而言,高职生将更早地步入社会,他们是否能得到社会的肯定,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其自身社会交往能力。具备较好交往能力的人,往往更受欢迎,更容易获得成功;反之,社会交往能力差的人,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更容易产生焦虑、孤独、抑郁等负面情绪,长期作用下将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事实表明,近年来,有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些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很复杂,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些高职学生的人际协调能力、适应能力比较差,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从而造成人际关系恐惧、焦虑和抑郁等症状。积极而又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往往与良好的人际关系相联系。培养高职学生的交往能力,能拓宽高职学生的心理空间,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使其形成健康的人格。可见,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高职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主要培养途径
1.自我意识的培养
培养高职生的社会交往能力,首先要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目前的教育模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意识,高职生刚步入大学校园,没有小学、初中和高中小班模式的体制影响,许多学生往往手足无措,一时迷茫,不知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倘若高职院校辅导员能通过每周主题班会开设相关的社交概论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各项活动,给予积极的社交指导,使其在学习和团体工作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往,分析问题,想办法解决矛盾,这样他们的社交能力就在无形中大大提高。
2.语言能力和沟通技巧的培养
社交能力是指对人际关系的感受、适应、协调和处理的能力,主要包括表达能力、认知能力和控制能力三个层次。表达能力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恰当地表达思想、情感,增进相互了解的能力。口语表达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技能之一,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如果拥有恰当的表达能力,对个体获得他人的信任、认同将有很大帮助。
高职学生对在公共场合开口讲话,要注意社交技巧,切忌以自我为中心,注意倾听他人的讲话,并给予适当的反馈,在表达自己思想的时候,讲究含蓄、幽默、简洁、生动。然而事实上,高职生普遍存在畏惧心理,他们不愿也不敢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的思想。尽管部分学生干部愿意发言,却因为语言表达缺乏系统训练,导致言不成文。他们主观上想要发表对某件事物的看法,表达自己观点,但语言表达缺乏逻辑性和流畅性,使得思维混乱,话语不通,没有条理,不知所云。对此,高校可以通过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形式提供实践锻炼机会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社交礼仪的培养
社交礼仪是一个人社交形象的名片。俗话说,一个人的礼仪,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在人际交往中,礼仪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则,它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有礼仪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才会沟通相互间的感情,才会达成交际的愿望。因此,社交礼仪规范是学习社交的重要内容,它包容社交的方方面面,从社交主体的个人形象到各种场合的社交礼节,不同场合、不通交往对象都有不同的社交礼仪。通过对社交礼仪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公众交往过程中做到从容大方、彬彬有礼、不卑不亢,表现出良好的素质,给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从而受到各方面的欢迎和欣赏,自如应对社会的各种挑战。
三、高校要重视在社会实践中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交能力
1.引导高职学生提高对社会实践的认识,落实社会实践内容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市场对人才需求为准绳,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当代高职学生更多利用网络的发展加强与家人、朋友和同学之间的联系,这样无形当中就造成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减少了,因此,高校组织高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弥补高职学生社交形式单一化现象,对扩大学生的社交面很有益处。
高职院校在落实社会实践内容时应采取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园生活也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各种学生组织,通过各种渠道使学生有充分的成长空间,搞好专业学习的同时做好综合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在骨干学生的培养中强调责任意识,多从方法上进行指导,通过放手他们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会议总结、观摩学习、专项讲座等方式加快其成长。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学生活动开展着眼于承袭优良传统,注重品牌特色,在活动选材、举办、总结上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方法,并在活动中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以及勤工助学、志愿活动等个人意识。同时,要鼓励学生走向校外,接触社会。毕竟认知社会、锻炼才能、培养品格的更大舞台在校园之外。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锻炼自我发现、自我补救、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从真正意义上让高职学生确实感受到参加社会实践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自身发展和成才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之一。
2.高校教师应在社会实践中指导大学生如何提高社交能力
为使学生能通过社会实践快速深入接触和了解行业情况,增加对未来的岗位适应能力,提高社交能力,使社会实践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为保证社会实践的实效而不走过场,在进行社会实践过程中必须要有专业教师指导。
首先,高校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之前应为学生开设社交礼仪的相关课程或主题讲座,通过培训使大学生懂得必要的社交礼仪知识。
篇3
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下,在校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各个高校开始逐步推行学分制度,早在20世纪初,叶圣陶先生就曾提出“教是为了不教”的理论,揭示了教育的真谛――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因此,只有激发广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才是高校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强、适应社会需要的大学生的有效途径。如何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成为了各个高校探讨的重点课题。
一、当前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
1.自我认识能力不足。自我认识是指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及特点的感知和了解,即主体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心理状况、学习生活现状,寻找自身优势,发现自身劣势,从而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扬长避短。一个人只有客观、全面、正确地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约束自己和激励自己,才能正确地对自己进行评价和定位,从而合理地进行自我管理。然而,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对于自我的认识是存在问题的。
2.学习、生活目标不明确。目标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引导、激励、调控、制约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考上大学就已经完成了任务,以后就不用努力学习了,不知道将来的目标是什么,也不知道上大学是为了什么,只是在大学里随波逐流,老师让学什么就学什么;不会为学习制定计划,就算有目标,也是把学习目标定位在掌握专业知识、考试不挂科或者期末考试考个好成绩上,只有在考试来临或者需要考证的前期,才会强迫自己去安排自己的生活。
3.缺乏自我管理意识。由于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受到百般呵护,父母凡事都包办、替代。小到生活细节,大到读书。很多父母为了孩子放弃工作,专门陪读。不少新生刚入学的时候,家长在宿舍里忙东忙西打扫卫生,而学生在边上袖手旁观。诸如此类,致使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退化。上了大学后,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又过分依赖老师,他们已经习惯由别人帮助处理问题,并且心安理得地接受老师和家长的安排,完全没有了自我管理的意识。
4.缺乏自控能力。当代大学生自尊心强,希望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他们渴望独立,但又缺乏自控能力,在学习上,逃课、迟到和早退现象频频发生,上课时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总是不由自主地的玩手机“开小差”;在生活上,上大学后,自己有了一定的经济支配权,时常没有节制地花费,铺张浪费,缺乏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在与大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尽管有人对自己是有目标的,也对自己进行了计划,但一旦到了要实施计划的时候就不断地推迟,总想着明天再做,时间一长,就没有什么目标,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了。自控能力的缺乏导致各种目标都流于形式。
二、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校方面过于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技能型的教育和实用型职业的教育,忽略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从小学到大学,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永远都是排在第一位的,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却是很忽视的。甚至,学校只注重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培养,更没有为学生提供自我管理方面的锻炼和教育。尤其是进入大学后,课程任务相对减轻,上课时间明显减少,同学们拥有了大量的自由支配的时间,许多人感觉到突然没有了压力,也没有人对自己进行约束,生活和学习的安排,全部要靠自己,顿时感觉无所适从,没有了目标。
2.家庭是一个人社会化过程的首要群体,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很多家长只是单一性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名次,事事为子女代劳,使他们缺乏自我管理的机会。溺爱子女的父母容易使孩子从小就形成对父母的依赖,进入大学离开父母后,遇到失败或挫折时就会认为自己很没用,怎么努力都不行,时间一长就产生了习得性无助感,只想一切都顺其自然,也就不愿意刻意地去管理自己。另外,严格控制子女的父母容易使孩子从小就形成对父母的顺从,子女的学习和生活计划,都是家长为学生安排的,子女的一切事情,家长都要干预和控制。孩子进入大学之后,仍然一味地顺从父母的安排和计划,不会为自己设定什么下一步的目标。
3.除了学校和家庭对于学生的教育的原因之外,社会因素也是不能忽略的。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的快速转型时期,涌现出各种文化。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碰撞冲突使得整个社会的价值、规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价值标准多元化的环境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混乱,在价值选择上无所适从、迷失方向。不少大学生就很难依据自己的认识的经验去准确地选择和认同某一社会价值观念系统,从而深深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复归的尴尬境地。比如媒体道德舆论导向不明确,在大学生没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之前,媒体会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影响;社会舆论导向以名、利、权、财等作为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标准,歪曲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的途径和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都影响着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因此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措施应该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采取干预措施。
1.更新和完善高校学生自主管理教育和引导体系。大学是大学生学习知识、提升素质、完善自身的地方,学校自我管理教育体系的发展状况将会对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高校要合理地引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促使在校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一步步发展和提高。
具体来说,高校可以通过班主任的管理、任课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以及学生管理中的引导等途径帮助学生客观地认知自己。另外,认知自我的方式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推断自我、通过与社会的要求推断自我、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推断自我。其次,在大一年级学生开展的学业生涯规划大赛就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规划的方式,高校要求学生规划学业生涯,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团委干部等指导学生获得和增强自我规划的能力。只有科学合理地规划自我才能使得自己抓住目标而不迷失方向。再次,高校可以通过目标管理法来引导学生自我控制,把学生个人人生目标、学校的培养目标、家庭的期望目标和社会的要求目标结合起来,实施帮助、指导、引领、提醒、教会、监督等措施,以充分调动大学生自我管理的主观能动性。最后,高校可以鼓励学生广泛参加各种形式校园社团活动,自己管理社团组织,自己组织活动。大学生可以在活动前进行自我分析、目标设定与活动设计;在活动中进行自我组织、过程调整与效果操控;在活动后进行自我评估、活动总结与反思总结等,使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2.更新个体家庭的教育观念。调查显示文化程度高的父母的子女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强。因此,父母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科学教育子女增强自我管理。首先家庭要为子女创造民主参与的家庭氛围。民主的家庭氛围,使得子女平等地对待家庭事务,有利于锻炼其自我管理。其次,父母在工作、家庭、社会生活中有计划有目标地做事,教会子女自立、自理、自主做事,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子女树立榜样,培养和锻炼子女自我管理。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子女的行为方式。因此,父母自己要学会自我管理,才能影响到子女的自我管理。
3.鼓励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在大学课堂上获得的知识是间接的,学得再好,也只是对知识的一种初步的掌握、认识和理解。只有回到社会现实中进行检验,才能够真正地拥有它。因此需要社会要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场所,让大学生参与其中,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尤其知道用人单位的需求有利于大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更有针对性地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联系起来,对专业领域知识了解得更系统,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4.大学生要有意识地提升自我管理的意识和技能。大学生进校之时就要培养和强化自己已经是大学生这种角色意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依赖家长和老师。大学生还应该注重利用多种途径来增加自己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既可以阅读相关书籍,也可以通过和自我管理水平高的学长、老师或相关专家的交流来学习自我管理的经验,还可以通过选修相关的课程来学习自我管理理念和方法。另外,大学生首先要学会制定目标,并且在自我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需要对自我目标付诸实际,要不断地坚持努力,适时地进行自我调整,同时要学会排除周围环境的干扰因素,做到自我控制与约束,即使是需要娱乐,也要适度,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
总之,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需要家庭、学校、大学生自己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协同努力,通过学校层面、家庭层面、社会层面和大学生个体层面的多种举措来提升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为社会获得全面发展的人才,也为祖国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黎鸿雁,邵彩玲,安涛.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10(1):85-87.
[2]陈小军.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和途径浅析[J].镇江高专学报,2010,(1):68-71.
[3]胡煜.实现大学生自我管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石油教育,2010,(5):48-50.
篇4
1 大学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新形势
1.1大学生就业市场从“卖方”走向“买方”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毕业生供给紧缺的时代已经过去。高校毕业生就业已逐步由计划分配模式转变为市场配置模式,形成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机制。大学生就业基本趋向于市场化,并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在社会需求总量增加不大的一段时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都将处于“买方”市场。
1.2毕业生就业从精英走向大众
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为145万人,2003年为212万人,2004年为280万人,2005年将达到338万人。今后若干年内,毕业生总量仍将会继续增加。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从低端到高端,是一个正三角形。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正从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三角形靠近顶端的层面向下移动。这种就业层次的下移和位移数量的加大,必然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由精英走向大众引发质的变化。
1.3经济结构调整造成宏观就业形势严峻
近年来,在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的同时,毕业生在离校时待就业的现象开始出现,并且数量呈逐年上涨的趋势。2002年7月份,全国待就业毕业生为50万,20o3年7月达到70万人。这种现象的出现与经济转型时期社会整体就业形势密不可分。当前,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三大就业群体呈现三峰叠加的态势,劳动力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宏观的就业形势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 我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不健全
我校目前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构架为:建立了校级就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担任。下设大学生就业指导办公室,挂靠学生工作处管理。学院一级的单位就业指导工作由党总支办公室兼管,具体由负责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辅导员实施。在此体系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部门与学生管理工作部门长期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首先,职能的宽泛造成了力量的分散,导致把就业指导工作等同于一般的学生管理工作。其次,由于各学院辅导员的工作变动和更替,使就业指导工作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容易产生工作衔接断层。第三,由于整个体系中行政、教学人员参与程度不高,会出现信息反馈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不能发挥就业状况对于教育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2.2就业指导工作没有形成科学的评价机制
长期以来,我校一直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评价机制,缺乏可操作的评价指标。这使得毕业生就业状况没有真正与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经费拨付、职工待遇及工作职责挂钩,对各学院未形成实际意义上的压力和约束。
2.3就业指导工作片面化,服务内容单一
对就业指导工作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就业指导工作的对象仅是毕业班学生,内容上单纯为学生提供一些信息和条件,没有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到所有在校学生中,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
3 改进我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
3.1转变就业指导观念
首先要更新教职员工的思想观念。一是树立全员参与意识,屏弃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只是少数部门、少数人的思想。从校领导到每个职工都立足做好本职工作,为毕业生就业服务。二是树立就业指导工作全程化的思想,改变以往就业指导工作对象只针对毕业生,而忽视非毕业生的做法。应从新生人学开始,通过完善的就业指导,促使大学生自觉地将未来的就业压力转化为在校期间的学习动力。
3.2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主要是按照下列两种模式建立的,一种是就业指导中心(或办公室)模式,只设有校一级的就业指导机构和人员,不设院系级的就业指导人员,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办公室)直接对学生展开就业信息服务、指导与咨询工作;另一种是当前高校(包括我校)普遍采用的“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办公室)+院系辅导员”模式,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办公室)负责为全体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指导与咨询服务,而院系辅导员则主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咨询服务。但从目前用人单位和大学生需要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来看,按照这两种模式建立的就业指导体系都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笔者认为高校应在后一种基础上建立一种由学校领导、校就业指导职能部门的专职人员,院系的专兼职就业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教师等组成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各类就业指导人员从不同角度发挥不同作用,以保证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自始至终既有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关心,又有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和院(系)的积极配合与参与。
首先,学校应成立以校党委书记为主任,校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其他校领导为副主任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委员会。党办、校办、学生工作、教务、人事等职能部门成为委员会成员单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委员会为全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领导和决策机构。日常工作由校就业指导部门负责。委员会每学期召开一到两次工作会议,听取职能部门和各院(系)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汇报,总结全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要求。
其次,院(系)应成立以院长(系主任)为组长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院(系)大学生就业咨询与指导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本院(系)的大学生就业咨询与指导工作。负责学生工作的党总支书记或党总支副书记、主管教学的副院长、院(系)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办公室主任、教务办主任、分团委书记为成员。院(系)要建立一支包括专业教师、班主任、就业指导老师在内的全方位的大学生就业咨询与服务体系。
3.3丰富就业指导内容
一直以来有许多高校存在这样一个认识的误区:认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要等到学生进人到毕业班阶段后再考虑,平时把专业知识学习好就行了,但事实上大学生毕业后成功就业的关键在于长期的点滴积累。因此,就业指导工作应遵循大学生从一年级到毕业各个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指导学生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大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就业观,掌握必需的就业技能、技巧。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一个人对其步人社会将从事的职业及其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依据学生所在的不同年级,其内容主要有:
大一,目标——初步了解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主要内容和措施有:(1)与大四的毕业生进行交流,询问就业情况;(2)积极参加学校社会活动,增加交流技巧。(3)学习计算机知识,辅助自己的学习。
大二,目标——提高基本素质。主要内容:(1)通过参加学生会或各种社团,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2)主要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并具有坚持性。(3)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折能力。(4)提高英语口语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
大三,目标——为求职做具体准备。主要内容:(1)撰写专业学术文章,提出自己的见解。(2)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和同学交流心得体会。(3)学习写简历和求职信。(4)了解获取工作信息的渠道并尝试。(5)加入校友网络,和已经毕业的校友交谈。
大四,目标——工作申请,成功就业。主要内容:(1)对前三年的准备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2)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预习和模拟面试、参加面试。(3)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的资料和信息。
3.4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评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