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教师两学一做剖析材料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教师两学一做剖析材料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教师两学一做剖析材料

篇1

作者简介:邹幸,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如何提高学生解答政治主观性试题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一直是高考复习阶段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尽管提高学生的主观题解题能力离不开足够的练习与考试,但是“题海”和“频考”只是辅助手段。况且反复练习的“熟能生巧”应用不当也会导致“熟能生厌”。而在“元认知”理论指导下,通过对学生解题过程“元认知”自觉意识及调控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解答主观性试题的效能。

所谓“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认识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认知和控制。①元认知知识包括个体元认知知识、任务元认知知识以及策略元认知知识。它是对有效完成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使学生能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而建立在元认知知识基础上的元认知控制则是运用自我监控机制确保任务能够成功地完成,它使学生知道自己何时、如何做什么。

学生解答政治主观性试题是在教师指导下自主与独立思考探索的过程。因此,元认知能力和素养对于提高学生解题的质量和效率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元认知的监控和调整,学生解答主观性试题就会产生“盲点”和“盲区”,陷入“盲动”与“盲从”。只有重视对学生“元认知”观念的指导以及元认知调控的培训,才能避免学生解答主观性试题的盲目,提高主观题解题效能。

一、通过对学生学习品质的呈现转化消除问题剖析的“盲点”

元认知知识首先包括个体元认知知识,即学习者作为学习着或者思维着的认知加工者的一切特征的知识。②它要求学习者首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学习特长、学习习惯、能力及其限度。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克服自己在学习品质上的不足,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学生解答政治主观性试题首先需要对试题材料和设问进行准确剖析。在这一阶段学生出现的缺漏往往不仅仅是知识掌握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品质和习惯上的缺失经常会造成学生对问题剖析的“盲点”。如不少学生对知识学习局限于死记硬背,在面对试题材料的新情境或者遇到自己掌握得不是很好的知识点的问题时,往往会出现思维短路,选择忽略和放弃;有些学生由于自信心不足,在审题时过于紧张焦虑,注意力不能集中于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些学生由于性格毛躁,对知识的掌握和问题剖析只求表面不求甚解,造成错看漏看试题材料设问,在对题意理解不到位的情况下匆忙动笔,结果一做就错,一做就漏等。对于这些由于学习品质和习惯造成的认知能力方面的缺失,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课后练习及个别辅导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留心观察,细心发现,及时呈现、疏导和转化,帮助学生发展对自身学习品质与习惯的认识和调控能力。

在平时复习与练习的过程中,对随堂练习中精选精编的主观性试题,笔者常常引导学生对照参考答案对自己解答和思维的过程进行反思,寻找自己的审题缺失、认知盲点和思维误区。而在每一次大型考试之后,笔者都要求学生认真填写试卷分析表,进行规范、宏观和系统的自我分析与反思,通过规范系统的自主总结学生就可以自主反思呈现平时复习过程中学习品质、答题习惯存在的不足,从而在以后的复习和解题过程中,有意识地注意和自我强调、克服。而对于只知道死记硬背,对知识不求甚解的同学,笔者则经常在课堂教学中提问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性问题,如《经济生活》中的“为什么在经济增长滞缓时要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生活与哲学》中的“电子产品和电脑到底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还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为什么?”等。在师生互动中不断提醒他们对知识理解的重要性,强化他们理解性记忆的自觉意识,克服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学生,笔者则想方设法利用鼓励和肯定他们微小进步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能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解题心态;对于自信心“爆棚”,不肯静下心来掌握基础知识,剖析试题材料与设问的学生,笔者则有意识地通过“公开暴露”他们解题缺漏的方法,使他们认识到严谨踏实审题习惯的重要性。这些对学生个体元认知知识的呈现和不同的元认知体验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对自己学习习惯和品质的反思和监控调整意识,从而消除解答主观性试题问题剖析的“盲点”。

二、通过对学生知识结构的点拨强化避免知识激活的“盲区”

元认知知识中的任务元认知知识是指学习者对学习材料和学习任务的性质、难度、熟悉程度、结构特点等因素的了解认知。①学生对学习材料和任务的元认知决定了他们在该学习任务上分配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到他们对学习方法的选择。这对学生有效监控和调整自己对知识的掌握也是至关重要的。

有经验的高三任课教师都知道,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面对主观性试题时系统分析问题,实现问题转化,形成答题策略的保证。而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结构化的知识才能被有效激活,实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学生解答主观性试题在知识激活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记忆不全,概念掌握不到位,虽然熟悉某个知识点却不能灵活运用等知识激活的“盲区”。避免知识激活的“盲区”需要教师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组织加工所学知识的“元认知”方法。即在复习课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巩固考纲的每一个考点,而且要点拨学生反思所学知识本身的性质、体系与结构特点,强化他们对知识点与复习任务和目的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对头脑中所存储知识不断进行重组,自觉将知识连成串,组成网。在解答主观性试题时能够多角度、全方位提取运用,避免产生知识激活的“盲区”。

如在复习《文化生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一课时,笔者并没有直接从知识点的讲解开始,而是要求学生翻开教材目录,思考这一课在整个一二单元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学生根据单元知识的逻辑体系思考得出了这一课与前后两课知识内容的结构性关联:

这一教学环节看似不能直接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但是却使学生能够以一种系统结构化的思维进入相关知识点的复习巩固。因此当复习完本课传统文化的两点影响之后,笔者进一步追问:“传统文化的影响仅仅局限于这一课的这两点影响吗?”学生能够迅速进行扩展思维,激活本课的前后关联性知识,补充和完善了传统文化的影响等内容。

而在随后的随堂练习:“运用‘传统文化的影响和作用’的相关知识,谈一谈如何看待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观念’”的思考解答中,学生基本上都能够从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相对稳定性、一分为二、与时俱进地看待传统文化等多角度进行全方位思考与解答,避免了思维与知识激活的“盲区”。

而在带领学生巩固复习了唯物论的所有概念原理之后,笔者要求学生用图示法画出唯物论所有概念原理的逻辑联系。并在课堂上公开展示了一位优秀学生总结的结构图:

这一过程不仅通过与展示的结构图的比照中融会贯通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知识体系,而且增强了学生系统优化所学哲学原理的自觉意识。

三、通过对学生解题思路的示范引领克服策略运用的“盲目”

元认知知识中的策略元认知知识是学习者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知识,即个体对自己学习策略的选择、调节和控制有所认识,根据认知活动的特点制定目标,计划活动,预估效果,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①它要求学习者不仅要拥有策略,而且要知道何时何地,怎样以及为什么使用这些策略。在认识到策略运用的价值后能够有意识地积极主动使用这些策略。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政治主观性试题解题能力本质上属于准程序性知识,很难通过陈述性知识传授的方法来获得,必须通过教师的示范引领和针对性训练才能让学生领悟和强化。如果说题型、方法等的“点拨”属于陈述性知识,那么教师的“示范”就是将其转化为程序性(策略性)知识而运用于具体解题。这种运用是一种对内调控的过程,是个人调控自己的认识活动以提高认知操作水平的元认知能力。政治主观性试题解题策略的形成,犹如河流的此岸和彼岸,只有方法介绍而没有方法应用,河流的两岸就缺乏了必须的桥梁,学生欲实现跨越会面临重重困难,陷入策略选择和运用的“盲目”。而复习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就等于在河流两岸之间架设了一座可供学生顺畅通行的桥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解题示范主要有审题示范、典型示范、完整解答示范等。

【示范典例:】

材料:“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然而,今年来我国“舌尖上的浪费”非常严重。2013年初,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发起吃尽盘中餐的“光盘行动”,人民日报微博随即响应,并得到众多网络媒体的关注和转载,使之急速升温。这一活动唤醒了人们的节约意识,反映了社会公众对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广泛认同。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光盘行动”引起社会共鸣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①大众传媒具有强大的文化传递、沟通、共享功能。②中华传统美德对人们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③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导向作用。

篇2

二、联系生活实际,促进知识迁移,引发学生兴趣

学生思维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学习过程是一种内化的过程,需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完成。我们教师必须遵循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使学生 “学会”数学、“会学”数学,“爱学”数学。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教学活动,引发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认知搭建桥梁。让使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生活在充满数学信息的现实世界中。以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达到有效促进知识迁移的目的。

三、加强自身体验,突破教学难点,内化知识结构

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学生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这其实就是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如在学习《相遇问题》时,为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两地”、“相向而行”、“相遇”等概念,我们可以实际操作一下,让他们走一走,做一做体会其概念的内涵。只要我们抓住身边的东西,认真加以提炼并用于教学活动中,对降低难点,突出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大有好处的。

四、进行多元评价,树立学生自信,激发学习情感

篇3

写作教学的指导需要有“序”,而且需要科学合理化的“序”。这较为科学合理的指导程序究竟是什么?多年来,笔者潜心于这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这样一条新思路,这就是①明确目标②研读领悟③探讨写法④训练操作⑤交流评议⑥指点迷津⑦修改重作⑧总结升华。这一指导程序合乎学生的认识感知规律,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逐步深化提高的认识过程。实践表明,运用这一程序进行写作的指导是行之有效的,它不仅对学生的写作起正确的导向作用,而且可迅速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下面和大家谈谈我在教学时实施这八个步骤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第一步:明确目标在写作训练之前,笔者首先根据这次训练的目的意图及要求,明确地向学生提出这次训练的目标,使学生个个心中有数。当然,目标的设计一要具体,切忌笼统空泛,比如写记叙描写性的文题,不应只是“线索清楚、详略得当”“具体、生动”之类的话;二要有针对性,目标的设计应结合学生实际,充分估计学生在写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有的放矢、重点突破,使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写作训练的目标准了,导向明了,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就不至于盲目地走弯路,也就有了积极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和克服学习困难的内在动力。

第二步:研读领悟针对目标要求,布置学生课前广泛阅读与这次训练文体题型同类的文章。其目的有三:一是感知“写什么”,二是丰富积累,三是培养语感。同时指定(印发)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习作二至三篇,要求学生仔细研读领悟,初步了解这类文体的写作特点,注意揣摩其写作思路和结构模式。这一步骤比较重要,它为下一步探讨这类文章的写法,解决“怎么写”的问题作了铺垫,是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其阅读的材料则还可供学生在实际写作时模仿与借鉴。

第三步:探讨写法在上述研读领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对这类文章的写法(主要是构思和章法)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比较异同,寻找共性,探求规律,从而逐步形成共识。关于文章的写法问题,古人说“文无定法”,可大体则有。中学生训练的四类文体(记叙、议论、说明、实用)中,应用文有一定的格式自不待言,其他体裁的文章又何尝不是如此?比如,就议论文而言,总的来说通常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展开论述,亦即回答“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这就形成了“引论”“本论”“结论”的结构模式。具体到某一题型又有相对的定式,如对一般事理的阐发可采用“引话题亮观点”“正面说反面议”“驳异议明是非”“提办法做总结”(古人称之为“起、承、转、合”)的思路展开,而对一些消极现象的评论则以采用“摆现象”“论危害”“挖根源”“道实质”的构思方法为佳,如此等等。

一般地说,对文章写法的探讨,我们固然应注意审题立意、选材剪裁、语言表达等方面,但更应着眼于文章思路和结构的分析揣摩上,因为就目前的现状而言,中学生写作的困惑主要有两点: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解决这两个问题,前者易,后者难。而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模式,有助于学生摆脱不知“怎么写”的迷惘,从而合理地谋篇布局,严谨地构思行文。因此,在写作教学指导的过程中,我们不可忽视“写法探讨”这一环节。抓住这一作前指导的环节,很大程度上能解决该“怎么写”的问题,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第五步:交流评议习作初稿拟成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便结合各自的写作实际,在课上或课后作双向交流,分别谈本次写作的心得体会,尤其是主要困惑,及时而准确地反馈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信息。然后在全班筛选、推举出合乎这次写作要求、最能体现这次训练目的和意图的优秀习作(包括教师的“下水文”在内)与具有典型性失误的习作各一组(每一组二至三篇即可),引导学生集体议论,对比剖析,品评优劣。对优秀习作进行赏析,并揭示其成功的底蕴;对另一类习作则分析其典型失误之所在。这里姑且不论以上这一做法有多大好处,只是说它的确一改了过去那种在习作讲评课上通常仅由教师评议讲析的习惯做法,“交流”乃属创新之举,而“评议”已不再是教师的“专利”,从这一意义上说,这一做法还多少带点“教学民主”的味儿,与传统的做法相比,总算是进步了。

第六步:指点迷津经过上述交流评议,随后重点小结归纳出本次写作训练中出现的典型失误,并进而给学生指点诊治的方法。这样做,其目的在于诫人以谬,让学生引以为鉴,同时“治病于已然”。这一步至关重要,它侧重于解决“不该怎么写”的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对症下药,纠正偏差,从而走出写作的误区。

第七步:修改重作要求学生重温此次习作训练的目标要求、基本写法、易犯毛病……在进一步明确该与不该“怎么写”的基础上,然后对照自己的习作当堂进行自改,或者互改。对一般习作应作大幅度的修改,乃至重作,以便升格提高;优秀习作则进一步加工润色,以精益求精、锦上添花。笔者则有目的有规律(便于轮番循环,且好、中、差兼顾)地重点抽改(面批)几篇。同时,对学生的批改适当作巡回指导并及时检查、验收,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篇4

高考取胜在文综,文综取胜在地理。地理学科常常被学生称为“文科中的理科”,是制约文科生在高考中取得高分的瓶颈,也是考生能否进入理想大学的“分水岭”。高考地理考查的内容繁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指导学生做到科学复习,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是每位地理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现总结如下:

一、浓缩“精华”,淡化“边缘”,重抓主干知识,做好地理知识的深化与提高

复习时一定要重抓主干知识,把握好复习的重点,对非主干的边缘知识少花时间,少投入精力。

自然地理一直都是地理高考考查的主体,是考生失分的“重灾区”,也是考生能否获得理想分值和进入理想大学的“敲门砖”。建议在自然地理复习中,一些重点基础知识,如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气候、洋流、等值线等内容,地理原理和规律性都较强,复习重点放在对自然地理的成因分析、特征归纳、规律描述上,并配针对性的练习进行训练。

区域地理是地理高考试题的重要载体。区域地理的复习要侧重区域认识方法、区域特征与区域比较、区域空间定位,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区域的水热位置、范围、地形,然后推理分析得出气候特点,进而得出当地的植被、水文、土壤的分布规律;再通过这些自然特征推导出该区域的农业、工业、人口、城市、国土整治等社会经济特征。从而为自然地理空间过程的理解奠定基本格局,为人文地理及国土整治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提供分析、比较的地理背景。比如分析尼罗河流量变化的特点及其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我们只要把握尼罗河流量的季节变化取决于流域的降水季节变化,取决于流域的气候特点,尼罗河流经热带草原和热带荒漠气候区,流域径流和气候的变化影响流域的农业生产。

人文地理重在典型案例的剖析,案例学习是我们学习人文地理的最好方法,比如人口问题近两年来高考都是考的典型的案例深圳,上海,这个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这些典型案例的特殊性,比如深圳市是一个人口迁入型城市,青壮年人口所占比重比较大,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掌握了这些,我们做这类题就容易了。

二、精讲精练、重点突破、构建答题框架,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转换

“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在许多高三学生中普遍存在。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原因就在于考生并未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的形成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内化与灵活运用。题海战术是很多考生应考的武器,但效果也并不明显。我觉得地理复习切忌片面追求做题的数量,教师千万不能把资料中的整套原题作为学生的练习题,一定要进行优化组合,精选其中有用、有效的题来训练,做一套有价值的“好”题比做10套价值不大的“歪”题更管用、更有效。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层次,提倡教师自己改编和创编新题,围绕学生的知识盲点和能力缺陷,设计需要补充的内容和强化训练的重点,还可设置一些“陷阱”让学生跳,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教训中由“恍然大悟”到“大彻大悟”。创编新题可以从记录学生屡次考试的问题人手,如学生在区域定位方面有缺陷,就多设计区域定位训练题;如学生在区位因素分析方面比较薄弱,就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先学基本的“套路”,再提供“陌生”的区域让学生练习(剖析案例――总结方法――推出新案例――学生训练)。

在复习过程中尽量多设计问题系列,形成组题,尽量延长知识链、拓宽知识面。努力挖掘知识的连接点和再生点,使学生的零散知识变得系统,肤浅的知识变得深刻。力求一题多练,扩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多见新“面孔”(新材料、新图像),感受新变化,训练学生的迁移能力。如等值线的训练,尽量涵盖多种类型,控制好练习题的难度,设置恰当的能力层次,既要防止低层次的重复训练,又要防止高难度的过高标准训练;既要让低分段学生看到“希望”,又要让高分段的学生觉得总有“缺撼”。

三、重视图像、挖掘信息、实现图文转换,培养地理基本思维方法

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用图兴趣,培养用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方法,进而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抓住地图教学的契机,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深层次挖掘教材插图的隐性信息,形成图像分析的基本过程、方法。在复习中要坚持图文结合的原则,教会学生熟练掌握阅读和使用各类地理图像的正确方法,掌握一些地理图像的绘制技巧,加大图文转换、图图转换、图表转换、文表转换的训练力度,提高学生对地理图像信息的获取、综合和处理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教给学生各类图像的判读步聚和技巧,培养学生图像信息获取能力和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地理思维品质。

篇5

一、玩一玩,激发探究兴趣

1、融入生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成年人应该努力去理解儿童的需要,这样可以给它们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使他们得到满足。”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能充分关注学生的真切需求,可从学生正在进行的、即刻的真实生活出发,在欣赏中,在疑惑中导入新课。

如,春节到了,母亲节到了,教师节到了……在相应的时间内问学生:我们能玩出什么礼物向亲人朋友传达我们的心意呢?学生会这样回答:设计贺卡、塑料花、壁挂等等自制小工艺品赠送他人。还可以从学生劳动技能的需要进行引导,抓住学生即刻的真实的生活资源,从学生的真切需求出发,玩转生活,以求启而得法,启而能发。

2、引入游戏,从学生的好奇出发。劳技课堂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要注意课堂的导入艺术,用生动形象的趣味游戏导入,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活动中、在激烈竞争的比赛中,甚至是在带有刺激意味的感觉中,不知不觉地就引起了学生学习劳技的强烈的求知欲。

如上《会飞的孙悟空》时,我是这样引入的:老师手中有一张小长方形的纸片,看谁最会玩,能让它在空中跳起圆舞曲。学生兴趣马上就来了,小手林立,有的直接放手飞,有的折一下飞,有的折成小飞机飞……接着,老师示范一种:一头折成三角形箭头,另一头沿着中轴线撕开,再朝两边压一下,从高处朝下一放,它就跳起圆舞曲了。到此刻,学生的眼睛亮起来,可见学生的激情被完全激发出来了。从而,学生带着积极性和求知欲探求新知,开始兴趣盎然进入了劳技课堂。

二、做一做,重视技术的有效指导

劳动技术课是一门以操作训练和制作实践为基本教学形式的课程,教师在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中要以教会学生操作技术为主要目的进行教学。

1、教师在教学示范中传授技法。小学劳技在教学中涉及的技法教学是非常多的,有制作技法、缝纫技法、木工技法等。作为劳技教师在每一节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中都要真真实实地教给学生的有关技法。我在教学中,每一步都能做好示范,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这些技法。如在《春的美景》一课中,对于纸绳粘贴方法:漩涡式、曲线式、连续对折式,我分别一一示范,学生一目了然。

2、引导学生在制作探究中掌握技法。通常的教学中总是教师站在讲台前教,学生坐在下面学。劳动技术教育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大可不必老站在讲台前,不妨走到学生的后面去,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动脚走走,自主学习,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有原来的"讲解一示范一模仿一训练"改变为"观察一设计一制作一讲评"这种教学模式。在《纸杯毛驴》一课中,当学生把纸杯拆下来后,还要会组合并粘贴回去。因此,当要求学生迅速地粘回去的过程中,学生有的把身体的方向弄反了,有的把毛驴的鬃毛拿在手里,不知粘在哪里了。就在这个时候,我个别给予指导,学生很快地掌握了方法。

3、让学生在有效性学习中体验技法。素质教育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新课程强调新的学习方式是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学习目的在于应用。学生一旦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就知道该怎样去学习了。

有时,教师甚至可以是学生的“同学”,和学生打成一片,同学,同玩,同做,同乐,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教学做合一。课桌也应根据教育的具体内容合理布局,不拘一格。从而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学会劳动,学会协作。

4、鼓励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一切,推动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学生在自己探索的基础上,由教师指导完成了一件劳动作品,教师可以根据劳技学科的特点,启发学生在材料和款式上,工具、工艺上创新。

三、评一评,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学生完成一件作品后,教师要给予学生最大的肯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可以蹲下身子向优生讨教一些经验,去跟胆小的同学说些悄悄话,夸夸那些做得好的同学、有进步的同学,还可以给学生戴个小红花,封个“小能手”什么的。除了表扬以外,作品的展示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它能增加入选学生的自豪感,也能给其他学生一种无言的激励。

如《会飞的孙悟空》一课中,学生将孙悟空做好试飞后,我让学生把作品展示台上,出示要求,组织学生开展评议。

玩一玩,比一比

一星:旋转降落;二星:会旋转降落,且外形美观;三星:会旋转降落,外形美观,且空中停留时间长。

每个作品都已经是一星作品,并派组长根据要求试飞进行评选。可以由一星升级到二星,再由二星升级到三星。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每升级一次。心中的成就感就越强。

切实解决好目前劳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提高认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保证学生人人动手,人人操作,劳动实践密度大,力度强,提高了教学实效,必将对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施致良《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篇6

预习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新学一个章节内容,先粗粗读一遍,即浏览本章节所学内容的枝干,然后一边读一边勾,粗略懂得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所在,对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记号。然后细细的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做题

每节内容后面的练习题在预习之后可以先去做一做,尽量达到会做80%左右的练习题。若达不到此要求,说明还有些教材内容没有理解到位,有必要回过头去再仔细阅读教材,掌握了之后再做。

(三)复习

每章节新内容学完之后,要按照课本内容,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一步一步地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复习,对每一个概念、公式、定理都要弄清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内在联系,以及蕴含于推导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把公式或法则编成口诀的形式来掌握,例如: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同号相加一边倒;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的跑;绝对值相等“零”正好。(注:“大”与“小”是指绝对值的大小。)

二、上课要“听、记、练”

(一)听课

听课是学好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应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知道这节课该掌握什么,做到有的放矢;(2)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懂得知识产生的背景,弄清知识形成的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若还有不懂的地方着上记号或记在笔记本上,课后请教老师或同学;(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课堂小结,加深对本节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二)笔记

(1)准备一个专用数学课堂笔记本,以便于平时查阅,复习时以此为纲,突出复习重点。(2)做笔记。一记提纲,把老师在课中讲的概念、公式、法则、原理等记下来,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还可以通过查资料来说明;二记方法,把老师讲解范例或习题时,让同学们记住的解题技巧、思路和方法记下来;三记疑难,把课堂上没有听懂的知识或疑点记下来,课后请教老师或与同学讨论;四记异处,记不同于课本的内容,包括例题、习题、方法和疑难解析等,这有利于同学们启迪思维,扩大知识面;五记体会,把自己对老师讲的课堂内容经过思考得到的体会简要记下来。(3)用笔记。每天安排10分钟左右的时间看一遍笔记,在单元复习、期中复习、期末复习时要认真阅读笔记,要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融会贯通,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三)练习

课堂练习要与本节所学新知识紧密相扣,同时要结合前面所学知识,便于形成知识链。还要注意循序渐进,先练仿例题类型,然后进行综合练习,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进行拓展练习。

三、作业要“思、展、集”

(一)思考

作业一定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典型题目中,从不同角度探索多种解题方法,从中得到联想和启发。并且,每做一个题都要思考:你做这道题的理由和依据是什么?由此题可以推广到哪些类型题?具体的做法可落实在“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一题多变”上,这样的思考能锻炼你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与其他知识建立联系的能力。同时,还应树立数学解题思想:如,方程的思想、函数的思想、整体的思想、分类的思想、转化的思想等常用方法。

(二)拓展延伸

对于综合性的题或具有代表性的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有意识的拓展延伸,如改变条件、添加条件、结论与条件互换,原理论还成立吗?对于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要认真阅读,认真探索,开阔视野,丰富内涵,培养数学素养。

篇7

一、读通――纵向解读,打通知识联系

数学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总是以网状的形式存在。忽略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就容易走向两种境地。其一,就题教题。只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能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待到后续相关内容学习时,再对前面的相关知识补缺补漏,从而造成重复学习,教学效率低下。其二,越俎代庖。因为不清楚教材体系的整体编排,因此对知识点做过多的拓展延伸,“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由此可见,不能在教材编排的大体系下解读教材,容易陷入“解读片面”的误区。因此,解读教材时,不能仅读本课教材,还应该分析本节课教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前有准备,后有铺垫。站到更高的视野上读教材,对于准确理解把握教材大有裨益。

“小数的认识”在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和四年级下册中分两段进行教学。从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编排(如图1)可以看出,这个阶段对小数的认识须依托“具体量”,教材以学生最为熟悉的“米制单位”和“人民币单位”为素材,引导学生在熟悉的具体量中认识一位小数的含义。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如图2、图3)一课编排中,尽管仍然依托“米制单位”,但体现了以长度单位为例说明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的意图,对小数的意义进行了抽象和提升。本节课教学中,还安排了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等 内容。

从两册教学内容来看,在三年级认识小数时,应该把握好几个度:其一,对小数的认识离不开具体量的生活背景,不能脱离“米”“元”等单位认识小数的含义;其二,仅认识“一位小数”,且不给出“一位小数”等名称;其三,不教学计数单位、进率等内容。两册的教学内容似乎有交集,其实有着各自明确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不少教师在执教三年级“认识小数”时显得操之过急,教学了一位小数之后,“顺带”着认识了两位小数;怕表述小数名称不方便,给出了小数的名称;教学中渗透了小数的计数单位等内容。进行这些“越位”的教学时,执教教师却浑然不知。这一方面是对教材解读不全面,更重要的是缺乏了教材之间的纵向解读,没有厘清教材的编排体系,不能理解教材之间的前后联系和逻辑关系。

由此可见,读教材不能只读当下的内容,更要找到知识点的“前世今生”,以联系的眼光对教材进行纵向解读。教师应准确定位本节课的教学“界限”,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前后联系,唯有如此,才能“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并为将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铺垫,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读活――横向对比,兼容版本优势

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版本的教材之间编排的方式也会有所区别。“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同的编排方式各有其优势和不足。如果在解读教材时,能够参考不同版本的编排,兼容各种版本编排上的优势,则对教材的解读将更加完整,更加充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如图4),教材以百数图为探究素材,学生通过圈出3的倍数,横着、斜着观察3的倍数的特征,从而提出猜想,进行验证,并提炼结论。应该说,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课堂实施中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从学生完成作业来看,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学生虽然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手段,发现了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但对于为什么要把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相加的道理却一无所知。也就是说,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3的倍数特征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理解的层面上。没有理解其中的算理,学生对特征的认识自然不牢固,解题时出错也就在所难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不同版本的编排,可以给予自己更多的启发和思考,有助于对教材进行更加深入的解读和加工。“3的倍数特征”这节课,台湾康轩文教版教材的编写(如图5)与人教版有较大的差异。教材以“141”为例,利用小方格这种直观手段,通过算式与图片结合的方式,生动直观地阐释了将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来判断是否是3的倍数的道理。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学生对于3的倍数的判断方法有了更深层的本质的理解。

两个版本的教材各有优势。人教版教材重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结论等一系列探究活动,探索出3的倍数的特征;台湾康轩文教版教材则重在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3的倍数的判断方式背后的道理所在。通过横向对比,可以对两种版本的编排进行重新整合,从而达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目的。既可以保留自主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又可以吸纳通过数形结合来理解算理的方法,使学生达到“由表入理”的学习境界。

在进行教材解读时,多参考不同版本的编排,可以弥补教材编写时的不足。执教者应该学会合理整合,兼容不同版本教材的优势,从而实现教材解读的最优化,并达到培养数学素养、发展学生学习能力之目的。

三、读透――深入挖掘,剖析编写意图

除去教材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对本课教材内容的详细深入解读亦是重中之重。数学教材具有简洁、准确、凝练的特点,所呈现的图文内容信息丰富,如果不能准确理解编写意图,则容易造成知识点缺漏、教学逻辑混乱等问题。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准确剖析编写意图,是教学之前的重要工作。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一课(如图6),是学生在掌握了整数乘法以及小数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教材以购买风筝为主题,提供了小数乘整数的教学素材。主题图中提供了多个价格的素材,这些小数既是例题的材料,同时也作为“做一做”的数据载体,体现了教学背景的一致性。在解决3.5×3这道题目时,教材呈现了多种解决方法。在这里,算法多样化并不是教材编写的唯一诉求。将3.5×3转化为3.5+3.5+3.5,或者带上“元”这个单位,将算式转化为“3元5角×3”以及“35角乘3”,都体现了将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的意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转化”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有些教师在解读这部分教材时,仅停留在“算法多样化”的层面,这是对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忽视,同时也不利于后续学习的开展。

教材之所以选择“价格”作为素材,是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购物的生活经验,在计算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乘法方面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将3.5元×3转化为35角×3这一种方法,是在具体量“元”的背景下,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一次运用,是带“量”的小数乘整数笔算。其算理与小数乘整数的笔算算理相通,差别在于其转化的根据是“量”的换算。应该说,这是学生进行小数乘整数笔算前的热身,是一个重要的过渡踏板。

篇8

巧用材料,改进、拓展实验

由于教材中很多的演示实验中的材料都是学生生活中较难遇见,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学生不了解这些材料的特性,无形中会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例如:九上酸碱盐及金属内容课时安排恰逢中秋节附近笔者充分利用环境条件,和学生一起探究月饼等食品保鲜剂成分是什么?是铁粉还是生石灰?同学们有用磁铁来检验的,有加盐酸观察有没有气泡出现的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保鲜剂是生石灰,有的是铁粉?还可以用铝粉、镁粉吗?铁粉是否已变质,如何检验?保鲜剂塑料包装上为什么有一排排针眼大小的小孔?大家的问题是一个接一个枯燥难学的酸碱盐、金属的性质很好地复习应用了,而且同学们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从而培养了化学学习兴趣!

2提高演示实验的趣味性

七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到中学阶段的实验,兴趣聚焦于教师演示实验的现象和各种实验器材如果部分学生课前做过预习,那么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就会让这部分学生觉得没劲这时如果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可以让学生觉得耳目一新,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液体压强”帕斯卡实验课本只是一幅插画,学生并不注意教师将大号可乐瓶打孔插上十多米长的橡皮管,可乐瓶灌满水放在一楼,在四楼往长橡皮管灌水,可乐瓶炸裂,此现象使得学生的情绪极其高涨学生会很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这时教师就可以很自然的将学生引入科学的殿堂在学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时,事先教师用米汤在三张同样的白纸上写下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然后把三张白纸分别放在碘蒸气、碘液体、碘固体上,这时三张纸都会显示出同样的字,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迫切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这时,笔者开始讲解:“碘蒸气、碘液体、碘固体的物理性质不同,但是化学性质却是相同的,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所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3亲身体验实验,增加学生的求知欲

学习燃烧的条件一节时,课前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实验:设计实验“烧不着的纸”上课铃响后同学们踊跃上台实验,有的把纸润湿了,有的把纸做成纸船,纸船装水,纸都不会着后来有同学将纸紧紧揉成小团,纸依然烧不起来同学们通过讨论得出: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还要达到着火点接着笔者把手帕蘸湿,用火柴点燃,手帕会烧起来吗?学生议论纷纷,想探个究竟,争着来做一做“烧不着的手帕”用的是9%的酒精做实验,一点火,火苗窜上来了,手帕安然无恙,过一会儿手帕也开始燃烧实验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课后有奖征答实验改进方案原来是酒精浓度太高,浓度为70%的酒精就可以达到实验效果通过这个实验,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了燃烧条件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逐步探究学习而来在做中学,在学中学实验是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理解实验原理、操作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实验结果等活动,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得到锻炼

二、有效指导,放手实验,寓能力培养于实验教学中

加强实验教学的课堂组织管理

学生在实验课中的实验规范和纪律意识是有效实验的保证多数初中学生把观察简单地理解为“看”,对实验现象缺乏分析和思考,实验完毕往往说不出实验目的、产生现象的原因对实验的成败亦不会进行分析启蒙实验课是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关键,教师要努力抓好实验课堂纪律,规范学生实验习惯;实验内容可略微少些,但每个实验后教师要总结实验中的问题和原因,既要让学生认识到实验规范和安全的重要性,又要尽量避免在他们头脑中形成“实验是非常危险” 的看法同时开始培养实验助手和实验小组长

2合作拓展

通过一段时间实验能力的培养,学生可开始自行设计实验报告只有这样才能迫使学生抛弃“照方抓药”的实验模式,引导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思维才会向深刻性、发散性发展,操作也会更认真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来设计实验,不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空间设计实验报告对初中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多加指导,评选优秀实验报告,给大家做示范

学生之间可采取合作实验,即两组学生相互合作(四人中要有实验小组长)笔者在教学中具体做法是:一组同学做实验时,另一组对他们进行评价,记录于表格完成后交换角色学生大多做得非常认真,教师不必维持实验纪律这一方法的采用,教师可以对学生可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而且还能通过检查他们的实验记录表格,了解实验的实际操作情况,同时,该方法可以因材施教 对实验能力强实验进行快的同学,教师可组织他们思考:实验还可以怎么做?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你还可以做什么实验?例如:在研究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的实验中,完成规定实验后,有的同学在串联电路的一个小灯泡L上并联上开关,同样可以控制L的是否发光,还发现L2比原来亮了,有的同学两组材料合一组,玩起了混联,四个小灯泡串联,小灯泡变得很暗笔者又适时提问:你知道大街上美丽的“满天星”(节日小彩灯)是怎样连接的?设计实验方案、画出电路图动手实验、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进一步得到发展,而实验中生成的新问题又可以作为学习新知识的问题情境

3加强实验中教师的指导作用

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构建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撒手不管学生实验教师整体指导要少,个别指导要精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鼓励学生自己解决,特别是利用学生教学生不愧为一种好方法指导的内容是学生“跳起来”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循序渐进,先“扶”后“放”教师放手了,课堂才能活起来教师指导得法,课堂才会高效教师什么时候指导,指导什么,要培养学生哪些科学素养,渗透什么科学方法都需要教师细细琢磨实验教师应在课前做充分准备,对实验出现的问题、现象、失败的原因要尽可能考虑得细致,尽可能设置“为什么”,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为保证学生动手时间,应加强实验预习并认真检查(设计实验报告为重要内容),课内多板书,包括实验目的、注意事项,思考题等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有效整合实验,提高探究能力

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加实验的直观性

对实验结果的观察是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为学生创设观察的通道,将实验现象投影放大,能增加可见度,缩短观察时间,提高实验效果如在学生操作显微镜观察永久装片实验中,学生首先要会对光实验手册中告诉学生“当从目镜中看到一个光亮的光斑时,说明对光已对好了”,可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不知道怎么样才算调好光了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演示的显微镜的目镜上安装一个摄相头,再把摄相头与电脑连接,就能够直接把显微镜的效果投影在屏幕上学生只需要把他自己的实验现象与屏幕上对照即可了再如粗准焦螺旋与细准焦螺旋的调节作用,很多学生都只认为粗准焦调节有变化,细准焦螺旋调节无变化,笔者继续用如上方法,让全班所有的学生一齐来观察教师演示时,屏幕中像的变化,就可以改变学生认为无变化的观点再如:在学习《电磁感应》时,电流表的指针偏转非常小,学生不易观察,观察的实验现象不明显我们也可以用实物投影来解决这个问题,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篇9

2. 电化教学应用于课堂

电化教学是利用幻灯机、录像、电影等各种电教手段来帮助学生认识复杂的地理事物。地理内容广泛复杂,时间的长久性、空间的无限性及现象的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决定了地理教学的综合性、复杂性、困难性。而电化教学正好能解决这些教学上的问题。

(1)化虚为实。比如,在讲“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这一章节时,笔者曾在两个班采用不同的尝试。甲班按步就班细讲课本中的每一个知识点。乙班只放了两段录像,一段是中国商业发展史及当今商业形式和商业发展成就,另一段是关于中国主要旅游景观的介绍。结果两个班的反响截然不同:甲班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而乙班学生因有“走马观花,身临其境”的体会,所以,除能掌握本节内容外,还对地理这门学科大感兴趣。

(2)化远为近。地球在浩瀚宇宙中的位置神密而难以想象,因而对学生的讲授及学生的理解都有一定的困难。录像可高度浓缩、生动表现出星体的位置、形状、运动等特征,把遥远的星体推到学生的面前,这样,学生理解就容易多了。同样也可把全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动植物形态等通过荧屏推到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随镜头周游世界中,以实物作对比来体会、理解各相关知识点。

(3)化静为动。地理现象中很多都是动态的,如地壳运动等,其漫长的演变和运动过程使人感到抽象又无法察觉它的变化,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但如果通过幻灯或录像可化静为动,让学生直接感觉到地理现象的发生演变过程。

3. 改革教学方法,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1)注重问题的独创。问题往往是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最好手段,针对初中学生上课注意力不能坚持很长时间的特点,采用提问题的方式能使学生整节课围绕老师思考,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问题的设置一方面可由教师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计,另一方面,可由教材中的“想一想”、“做一做”等来逐步引导学生。基于这一点,在讲述地震这一内容时,以大家所熟悉的日本神户大地震为例,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日本神户为什么会发生大地震?属于什么类型的地震?我国哪些地方会发生地震?要求学生在看书的同时,带着问题逐一解决。还要求学生从新的角度,或反向等不同途径来进行思维,大胆地想象各种问题还可能有否其他答案,提供学生的思考余地。一堂课下来,采用这种“创设问题的方法”,不但学生能及时地掌握地震的有关系统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判断、推理能力。此外,还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2)以漫画投石问路。现在中学地理教材中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有丰富多彩的插图:地图、统计图表、图画、漫画等。其中漫画以其新颖别致的特点在教材中倍受学生的青睐,当然,对于一个初中学生来说,对漫画的理解能力并不是那么深刻,可能还只局限于表面现象。老师必须利用学生这种对漫画的好奇,正确地引导学生分析画面,剖析出漫画所表现的实质问题,真正把这种吸引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如在讲授初一地理第六章第二节关于“人口增长所带来的问题”时,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中“苦难的母亲”漫画,要求学生阅读图中内容,提示学生既要注意图中的每一个细微内容,又要回顾前面所学习过的关于世界人口的发展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要及时地对一些同学认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最后,由老师作总结,在肯定同学们认识的同时,还补充一些相关的内容。经过这样的尝试,学生大多数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反响也很好。可见,这种教学,重在强调学生在接受感性认识之后,再对知识进行理性化的教学,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认识和积累。

4. 有序训练,引导学生独立学习

在地理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对各种地理能力提出具体的要求,并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训练。

(1)地理阅读能力的训练。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让学生学会各种阅读方法:①运用地图进行学习的方法;②比较法;③分析、综合法等等。

(2)地理观察能力的训练。经验表明,没有经过观察训练的学生会对事物视而不见。即使天天看到的东西,也说不清它的外形特征。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观察方法的指导,根据不同的观察目的及观察对象,运用相宜的观察方法,使学生逐渐掌握按顺序观察抓住重点或特征、比较观察、全面观察等方法。

篇10

第三步:探讨写法在上述研读领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对这类文章的写法(主要是构思和章法)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比较异同,寻找共性,探求规律,从而逐步形成共识。关于文章的写法问题,古人说“文无定法”,可大体则有。中学生训练的四类文体(记叙、议论、说明、实用)中,应用文有一定的格式自不待言,其他体裁的文章又何尝不是如此?比如,就议论文而言,总的来说通常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展开论述,亦即回答“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这就形成了“引论”“本论”“结论”的结构模式。具体到某一题型又有相对的定式,如对一般事理的阐发可采用“引话题亮观点”“正面说反面议”“驳异议明是非”“提办法做总结”(古人称之为“起、承、转、合”)的思路展开,而对一些消极现象的评论则以采用“摆现象”“论危害”“挖根源”“道实质”的构思方法为佳,如此等等。

一般地说,对文章写法的探讨,我们固然应注意审题立意、选材剪裁、语言表达等方面,但更应着眼于文章思路和结构的分析揣摩上,因为就目前的现状而言,中学生写作的困惑主要有两点: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解决这两个问题,前者易,后者难。而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模式,有助于学生摆脱不知“怎么写”的迷惘,从而合理地谋篇布局,严谨地构思行文。因此,在写作教学指导的过程中,我们不可忽视“写法探讨”这一环节。抓住这一作前指导的环节,很大程度上能解决该“怎么写”的问题,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第四步:训练操作这一步骤的实施,大体分这几步进行:首先出示文题,接着进行审题指导。审题指导的侧重点可因题型、文体的差别而异,对记叙性的命题作文主要指导学生如何抓“题眼”,如何把握“旨趣”;而对供料型议论文,审题指导的内容应着重如下几个方面:(1)弄清着眼点,抓住材料的“神”;(2)把握侧重点,确定最佳议论角度;(3)选准联系点,力求和生活贴近,等等。然后指导学生编拟提纲,最后师生同作。平时的训练,通常是学生习作,教师“旁观”;其实,学生习作,教师亦下水垂范,我以为这个办法很好。师生共同参与,对学生来说,可激发兴趣,增强“竞争”意识;就教师而言,“下水”尝试,不仅与学生沟通了感情,而且能品尝到训练的甘苦,真切地体会到这次写作的困惑之所在,以便把握问题的关键,从而有利于加强习作指导的针对性。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平常我们自己不“下水”实践,只知纸上谈兵,叫学生写作是缺乏说服力的。当然,教师“下水”垂范,既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也还需要有点勇气。这个道理不言而喻。

第五步:交流评议习作初稿拟成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便结合各自的写作实际,在课上或课后作双向交流,分别谈本次写作的心得体会,尤其是主要困惑,及时而准确地反馈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信息。然后在全班筛选、推举出合乎这次写作要求、最能体现这次训练目的和意图的优秀习作(包括教师的“下水文”在内)与具有典型性失误的习作各一组(每一组二至三篇即可),引导学生集体议论,对比剖析,品评优劣。对优秀习作进行赏析,并揭示其成功的底蕴;对另一类习作则分析其典型失误之所在。这里姑且不论以上这一做法有多大好处,只是说它的确一改了过去那种在习作讲评课上通常仅由教师评议讲析的习惯做法,“交流”乃属创新之举,而“评议”已不再是教师的“专利”,从这一意义上说,这一做法还多少带点“教学民主”的味儿,与传统的做法相比,总算是进步了。

第六步:指点迷津经过上述交流评议,随后重点小结归纳出本次写作训练中出现的典型失误,并进而给学生指点诊治的方法。这样做,其目的在于诫人以谬,让学生引以为鉴,同时“治病于已然”。这一步至关重要,它侧重于解决“不该怎么写”的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对症下药,纠正偏差,从而走出写作的误区。

第七步:修改重作要求学生重温此次习作训练的目标要求、基本写法、易犯毛病……在进一步明确该与不该“怎么写”的基础上,然后对照自己的习作当堂进行自改,或者互改。对一般习作应作大幅度的修改,乃至重作,以便升格提高;优秀习作则进一步加工润色,以精益求精、锦上添花。笔者则有目的有规律(便于轮番循环,且好、中、差兼顾)地重点抽改(面批)几篇。同时,对学生的批改适当作巡回指导并及时检查、验收,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篇11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智力相同的两个学生有无学习计划,会不会学习,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科学地利用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有计划地学习,这是科学学习方法的一条重要原则。目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数学仅满足于学会,教师教学也满足于教会,对怎样使学生会学很少思考,在教学中更缺乏具体的指导措施。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后深受启发,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些体会。

一、引导主动参与课堂

在我们传统教学中,往往只注重教师的讲而忽视学生的自主探索,较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的指导,在新课改的今天,不少的数学课堂教学,由于深受陈旧教育理念及为考试而教学的指挥棒的影响,课堂上许多该由学生说的话,学生做的事仍由老师包办,结果往往是老师成了课堂上的“主角”,而学生成了看老师表演的“观众”,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足够的思维空间,没有主动参与的机会,更谈不上以知识技能等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因此,要真正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老师一定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注意开发人的智力,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二、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数学读物

会学就是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获取数学知识,阅读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是一种学习过程,而且是眼、口、脑等器官协同参与的认识过程。

开始阅读教师要领读,指导学生哪些该了解,哪些该理解记忆,哪些该深入研究。这些都要作具体指导,使学生掌握阅读的一般方法。阅读数学课本要眼、口、脑、手并用,关键词语要字斟句酌,阅读与思维要同步,促进智能同化。其他文章在阅读中就能领会其中大意,但数学不是如此。读而不思是学不好数学的,尤其对重点内容更要反复推敲,耐心复渎研读,沉思默想,咀嚼体味数学语言的内涵,观察、比较、分析数式、图形之间的结构特征和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探索领悟知识的来龙去脉。对某些问题建立起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见解,提出质疑并尽力让自己解决疑问。

数学阅读要动手参与,这与读一般的读物不同,有些操作性材料要自己动手做一做,细心观察体验,获得表象,有助于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动笔圈、点、记、画也是数学阅读的常用方法,定义、定理可以用波浪线标明,关键词语叮以用着重点标记,有疑难处可用问号标记以示提醒。数学课本有些地方省略一些必要的解答步骤,阅读时要动手算―算,亲自体验某一步的得来,切实体验数学的思维过程。

三、学会听课

“听”是学生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 ,应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明确:

( 1)听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

( 2)听新知识的引入及知识的形成过程.

( 3)理解教师对新课的重点、难点的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问).

( 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

部分学生听课觉得很简单,自己都听明白了,但是到做题的时候觉得无处下手。尤其几何课。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学会思考。“思”是指学生思考问题. 没有思考,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古人说的好“学而不思则罔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对于老师的讲解,学生不仅仅只是会做,而且要经常思考 ;在思考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明确。

四、学会提出问题

篇12

[教材分析]

生活中,处处可以见柔软与坚韧的物体,如棉花是柔软的,钢铁是坚韧的,头发是柔软的,骨头是坚韧的,等等。同样是一些流畅、整齐的曲线,给我们的感觉却是截然不同的。那美术活动中尤其是绘画欣赏中有没有柔软与坚韧之分呢?有,当然有。那这些作品的柔软与坚韧表现在什么地方呢,线条,柔和曲折回旋的线条和刚劲锋利有力的线条为我们展开了绘画世界中的柔软与坚韧。例如,吴冠中的《松林》这幅画,画中的树木表现的分外柔美动人,仿佛在风中舞蹈,摇曳生姿;而徐悲鸿的《马》从昂首的头,到奔驰中的铁蹄,到飞扬的尾巴,无一不是锋利韧劲,刚硬有力。虽然这两种线条很相似,但为我们的视觉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

线条是幼儿在欣赏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大班的幼儿欣赏过许多名画,对线条也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可以借助于本次活动,向幼儿介绍相同线条的不同表现手法,以及表现了画家绘画时不同心境,同时让幼儿了解到存在于生活和艺术活动中的柔软与坚韧。

[设计思路]

不管是现代艺术绘画,还是古典艺术创作,他们的造型都是由点、线、面这三要素组成。本次活动以线为主线索,通过吴冠中的《松林》和徐悲鸿的《马》来让小朋友体验线条的情感,感受相同的线条不同表现手法所表达的不同心性,体验线条的柔和与坚韧,感悟线条潜在的语言。

我们对幼儿进行艺术启蒙教育最重要的是激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因为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大班综合活动“线条的柔软与坚韧”这个活动鼓励大胆地表现,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本次活动从幼儿的现实生活经验入手,先是原有经验的回忆与再现,再通过视觉(看作品)、动觉(动手画一画)、听(听不同感觉的音乐)、说(自我感觉的表达)、做(用身体动作模仿)等多种通道的参与来让幼儿感受作家作画时的情感和表达的思想,最后达到让幼儿感受不同的线条所表达的不同情感目的。

[预设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寻找绘画作品中柔软与坚韧的线条,感受美术作品不同的风格特征。

2.通过欣赏柔软与坚韧的线条,初步了解作品内涵和情感取向。

3.运用语言、形体、音乐和绘画等多种方式来表现柔软与坚韧的线条,体验想像、创造性的快乐。

我们在目标中紧扣“线条的柔软与坚韧”这一主题,帮助幼儿产生对作品形式的敏感性和感受性,丰富他们的美感经验。《纲要》中强调,忽略技能技巧的培养,注重幼儿的态度倾向与情感体验。所以,我通过作品中柔软与坚韧的线条,帮助幼儿体验画家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从而提高幼儿对不同作品的审美性与感受力。最后,我让幼儿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参与欣赏活动,体验这种活动的快乐,关注幼儿个性化的发展和对美术活动积极主动性的参与,使欣赏与表现有机统一,实现素质教育人文化的目标。

[对重难点的把握]

我把本活动的重点难点立足于“通过欣赏柔软与坚韧的线条,感受相似线条、不同作品的内涵和风格,了解不同作品向我们展现的不同精神风貌和情感取向。

[活动准备]

为了使活动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特做了以下准备:

1.材料准备:幼儿在树林里玩耍的影像资料、电脑PPT:吴冠中的《松林》、徐悲鸿的《马》和施特劳斯《春天圆舞曲》、民族音乐《金戈铁马》以及彩带若干和幼儿绘画材料、工具等。

2.经验准备:幼儿有在树林里游玩的经历,探究过繁茂、挺拔的大树、观赏过动物园的马。

3.环境准备:环境中布置一些大师的名画,如:上课中的两幅图画,还有凡高的两幅名作《星月夜》和《向日葵》等。

[组织流程]

考虑到幼儿主要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进行感知和思维,所以在整个活动中,环境的创设和游戏的性质非常重要,主要采用这样几种教学方法,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已有经验唤起阶段:采用视听结合法,观看幼儿在树木里玩耍、树木的不同姿态影像,让幼儿对原有经验进行回忆,激发幼儿的兴趣,为下面把已有的大树经验与吴冠中的《松林》中表现出的大树形象作比较埋下伏笔。

2.新旧经验重组阶段:采用对话交流法,欣赏吴冠中的《松林》画面,让幼儿感知树木不同的形态特征,感觉柔和优美的线条画出来的树枝别样的感觉。

3.形式分析阶段:采用观察对比法,让幼儿欣赏徐悲鸿的《奔马》,让幼儿寻找这幅画中坚韧有力的线条,然后让幼儿比较柔软与坚韧线条的不同感觉。这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部分。为了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感受相似线条、不同作品的内涵和风格,了解不同作品向我们展现的不同精神风貌和情感取向”这一重难点,老师启发:《松林》和《奔马》这两幅画中线条都是流畅的曲线,为什么会给我们不同的感觉?请你们也来做一做画家,选一幅喜欢的画,画一画图画中的线条,然后告诉好朋友你画那些线条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感觉?通过孩子的作画和交流,老师引导出:原来画画时人的心里感觉很重要,相同的线条带着不同的感觉去画画,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然后回归到孩子的生活经验中,“找找周围的画,向好朋友介绍自己画画时的感觉,再猜猜别人画画时是什么心情。”幼儿欣赏布置地周围环境中的画,师生、生生互动。

4.作品解释阶段:采用多通道参与法,让幼儿倾听音乐《春天圆舞曲》和《金戈铁马》。孩子用身段或者用彩带表演来表现两幅画中的线条。

5.经验再现阶段:采用总结交流法,让幼儿对两幅作品进行评价和表现。让幼儿合作用彩带等道具听音乐用不同的线条进行体态表演,也可以用老师提供利用剪、贴、泥塑、绘画、等各种表现方法的工具、材料,让幼儿自由分组进行合作创作。

二、大班美术欣赏教案:

《线条的柔软与坚韧》――欣赏吴冠中的《松林》和徐悲鸿的《马》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寻找绘画作品中柔软与坚韧的线条,感受美术作品不同的风格特征。

2.通过欣赏柔软与坚韧的线条,初步了解作品内涵和情感取向。

3.运用语言、形体、音乐和绘画等多种方式来表现柔软与坚韧的线条,体验想像、创造性的快乐。

[活动准备]

(略)

[活动过程]

1.采用视听结合法,让幼儿对原有经验进行回忆(这一阶段属于唤起已有经验阶段)。

“小朋友,前几天我们到树林里游玩,看见了许多大树,你们还记得那些大树是什么样子的吗?”

(在幼儿自由回答过之后,组织幼儿观看《我们在树林》的短片,唤起幼儿已有的经验,激发幼儿的兴趣,为下面把已有的大树经验与吴冠中的《松林》中表现出的

大树形象作比较埋下伏笔。)

2.采用对话交流法,让幼儿感知树木不同的形态特征(这一阶段属于新旧经验重组阶段)。

“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吴冠中的《松林》,这幅画里也有许多大树,你们把我们看到的大树和这幅画里的大树比一比,他们一样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不一样,我们看到的大树很高大很挺拔,直直的,可是这幅画里的树是弯弯的,枝条是柔柔的,细细的。”

(幼儿对欣赏内容具有直觉的敏感性,他们首先就发现了这些树的形态柔美而弯曲,不是我们所见到的挺拔锋利的样子,这时,我让幼儿上来找一找这些弯曲优美的枝条,然后提问)

“这些用柔和优美的线条画出来的树枝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棵树,你在干什么?”

(抛给孩子一个自由表达和想象的绣球,幼儿可以畅所欲言,自由的谈论自己的感受,并设身处地的把自己的整个情绪都融进去,通过这样的交流,不仅幼儿对画面的感受能力有所提高,而且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情感体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自信心、积极的情感态度也同时得到了提高。)

3.采用观察对比法,让幼儿比较柔软与坚韧的线条(这一阶段属于形式分析阶段)。

“刚才我们在《松林》这幅画里找到了柔和、优美的线条,今天老师还带来了我们欣赏过的徐悲鸿的《奔马》,这幅画里也有许多线条,你能把他们找出来吗?”(幼儿找线条)

“请你画一画这些坚韧有力的线条,他们又给你什么感觉?”

(幼儿通过视觉和亲手绘画把两种风格截然不同的线条进行比较,加深幼儿对这两幅画的不同的体验,也为幼儿提供了充分自由的联想、想象和语言表达的空间。)

进一步启发:《松林》和《奔马》这两幅画中线条都是流畅的曲线,为什么会给我们不同的感觉?请你们也来做一做画家,选一幅喜欢的画,画一画图画中的线条,然后告诉好朋友你画那些线条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感觉?

老师引导:原来画画时人的心里感觉很重要,相同的线条带着不同的感觉去画画,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

“找找周围的画,向好朋友介绍自己画画时的感觉,再猜猜别人画画时是什么心情”――幼儿欣赏布置地周围环境中的画,师生、生生互动。

(通过上述对话,幼儿已经了解了柔软的线条使人产生优美、柔和、流畅抒情的感觉,坚韧的线条能让人产生锐利、锋芒逼露、坚韧不拔的感觉。)

4.采用多通道参与法,让幼儿倾听音乐《春天圆舞曲》和《金戈铁马》。孩子用身段或者用彩带表演来表现两幅画中的线条(这一阶段属于作品解释阶段)。

一边听音乐一边表演,想一想,什么样的音乐有什么样线条?画家在画这幅画时,他想到了什么?”

(播放《春天圆舞曲》幼儿就会表现出树苗在春风的吹拂下、雨露的滋润下,摇曳着自己的身体向上生长,展现自己美好的舞姿的舒畅;听到《金戈铁马》这段铿锵有力、激情四射的音乐,耳边就仿佛响起战鼓雷动、万马奔腾的声响,做出跃马扬鞭的奔放。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力,自由的表演,并能根据体会出画家在绘画这幅作品时的内心的感受和心境。)

5.采用总结交流法。让幼儿对两幅作品进行评价和表现(这一阶段属于经验再现阶段)。

“你喜欢那一种线条画出的画,为什么?”

“请你用你喜欢的线条和你的好朋友共同来表现一幅画。”或者让幼儿合作用彩带等道具听音乐,用不同的线条进行体态表演。也可以用老师提供的剪、贴、泥塑、绘画、等各种表现方法的工具、材料,让幼儿自由分组进行合作创作。

(这一环节为幼儿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机会,让幼儿对感知过的内容有个选择、判断、评价和加深的过程,巩固了这种线条所特有的特征。)

[反思]

我在整个活动组织过程中,尽量把说课的内容实施出来,应该对目标、内容的把握是到位的,基本达成了预定的目标。教学过程中,环节循序渐进,步步启发,选择的方法得当,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对重难点的剖析合理,有效地降低了难度,使幼儿的主动学习获得成功,从而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特别是在活动中,教师让孩子的画和大师的画通过不同的组合使环境具有艺术性,幼儿直观地看到自己作品的效果,也对大师的画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在这样的环境创设中,幼儿是参与者,他们自己创造的环境也将得到他们更多的关注。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没有学习的压力,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创造性活动带来的快乐,这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

在现今的幼儿园幼儿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主要以介绍讲解为主,没有真正达到视觉审美,对幼儿的绘画能力没有启发作用。但本次活动对于画家、作品名称、作画方式等也关注的不多,只是注重了“感受相似线条、不同作品的内涵和风格,了解不同作品向我们展现的不同精神风貌和情感取向”,不知道这样美术欣赏活动是不是有误区。

在说课和上课的过程中,我多方位、多元化地为幼儿创设感知美的环境,最大限度地给予幼儿体验和感知美的机会,充分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幼儿自觉建立起良好的审美感觉,激发他们的艺术情感,形成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强烈兴趣。

三、点评(江苏省常州市教育教研室庄春梅)

该活动以美术作品形式要素――条为载体精心设计,从感知作品形式风格到体验情感内涵,教师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引导幼儿与生活对话、与大师对话,用多种方式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审美体验,丰富幼儿的美感体验和审美表现能力。该课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教材选择突出对比性,利于幼儿感知欣赏。

执教教师选择了吴冠中的《松林》和徐悲鸿的《奔马》让幼儿对比欣赏,伴配《春天圆舞曲》和《金戈铁马》音乐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两幅画中的线条,易于幼儿感知美术作品的风格特征。

2.教学导入注重生活性,调动幼儿具体经验。

以单刀直入的开头唤起幼儿原有经验,组织观看《我们在树林》的短片,帮助幼儿回忆身边的大树,比较与《松林》作品中的大树有什么不一样?借助具体形象的画面让幼儿观察比较、对话交流,从对现实生活中树林的感知过渡到欣赏《松林》艺术作品。

3.教学过程关注感受性,引导幼儿参与体验。

篇13

一、职业学校学生特点

(一) 基础差、底子薄。

我们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生源复杂,有的是应届初中毕业生,有的是往届初中毕业生,还有的是初中未毕业的辍学生。他们普遍基础差,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学习主动性,尤其对专业课一窍不通。

(二)社会经验少,理解能力差。

我们知道,会计知识和会计理论来源于经济现状,又服务于经济建设。而我们的学生从没有深入地了解过社会,更不懂得经济,不知道学习会计主要是学会用会计符号来反映经济状况,从微观数据上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二、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一) 结合典型案例

我通常是用结合企业的实际案例来解释和论证各种抽象空洞的概念和复杂的经济关系。使抽象的涵义具体化、条理化、数字化。比如,企业的“成本核算”是很复杂的,它是企业整个生产过程的反应。如果只是“粉笔+黑板”满堂灌似的教学,学生会越学越畏惧,甚至厌学。我们若结合案例来剖析就可以一目了然。例如红星家具厂要加工十张大木床,它首先要买进木材,再由车间工人把木材锯成木板,加工成木床,再刷上油漆,漂亮的木床才算完工。那么这十张木床的成本是有什么构成的呢,如何核算呢?假如加工十张床领用了5000元的木材,用了50元的钉子和300元的油漆,那么木材、钉子和油漆就构成了十张床的“直接材料费”;有五个人来加工用了四天时间完成,那么这五个人的人工费合计2000元就是“直接人工费”;车间主任负责协调指挥,支付500元工资。车间机器设备折旧、及照明等费用合计200元,这两项是间接费用,在会计上称为“制造费用”。十张床的成本就由“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制造费用”这三项构成,加在一起合计是5000+50+300+2000+500+200=8050(元),最后十张床的总成本是8050元,还可以算出每张床的单位成本。这样就可以把成本核算这个复杂的过程具体到每件事、每个人,既容易理解,核算起来也比较简单。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重视生活应用

既然会计源于经济生活又服务于经济建设,我们在教学中,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学生注意观察,学会分析,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比如,小明的父亲想开个小吃部,但是没有钱,我们就让学生帮助想办法。学生们想到借钱,向谁借呢,可以向别人借,也可以向银行借,这样小明的父亲就有了债务,在会计学上就是负债。再比如,学生们每次来校,家长都会给几百元钱,有的学生不懂理财,往往刚到学校前几天就花光了,后几天需要向其他人借钱度过。在我们学习“现金账户”后,我就让学生自己每人准备一个“现金日记账”账簿,把自己收入的钱计入现金日记账“借方”,把每天花出去钱的计入现金日记账的“贷方”,每天合计出“现金余额”。再看看和自己手里所剩的钱是否一致。这样下来,学生们不仅对资产中“现金”这个会计科目有了更深的理解,还对“现金日记账”进行了登记练习,更重要的是还学会了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三)模拟训练和实操训练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