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商银行工作思路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2020农担工作总结
(一)主要成效
一是业务规模同比大幅增长。2020年末在保余额12.78亿 元,同比增长97.22 %,实现担保倍数放大4.26倍,“双控”标准范围内的政策性业务占比100%。据国家农担联盟公司12月底相关数据统计,青岛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市农担公司)在保余额在计划单列市中居首位。在保户数1722户,占青岛市担保行业33家担保公司的51%。
二是实现了融资成本不断降低。全年平均担保费率0.6 %,同比降低0.36个百分点,降幅达37.5%;客户平均融资成本6.15%,同比降低0.54 个百分点。
三是担保风险控制得力。市农担公司累计代偿率为0.68 %,低于全国农担体系1.65%的平均代偿水平。在国家农担联盟进行的2020年度省级农担公司风险管理评估评价中,市农担公司获评为最高级A级,居全国第12位。
四是实现了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373.51万元,上缴企业所得税496.17万元,实现净利润877.34万元。
(二)主要经验
1.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1)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根据业务实际,重新修订了《青岛农担公司担保业务尽职免责管理办法》、《青岛农担公司不良担保责任追究管理办法》,成立了青岛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尽职免责工作委员会 ,开展责任认定工作,进一步优化了代偿业务办公会会议制度,提高了议事质量,优化了代偿业务流程。
(2)进一步强化保后管理,提高风险化解能力。市农担公司制定了风险预警提醒机制,督促业务人员提前联系到期客户做好还款续贷续保工作。对出现代偿风险的客户及时联系银行开展施救及风险化解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应对、早处置”。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制定人性化的分期还款清收处置措施,在兼顾客户正常生产生活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障公司合法权益。
2.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工作效率。市农担公司对信息化建设工作高度重视,从全国农担系统首批、首家、首笔上线单位,到对业务信息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和改造,使得业务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业务审批速度进一步提高,报表统计进一步智能,保后及代偿、追偿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实现线上移交。
3.牢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使命,始终将政策性、公益性放在首位。
(1)疫情期间,市财政积极贯彻落实财政部、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统筹做好防控疫情和业务发展,督导农担公司出台了担保费减半收取、支持农业“抗疫情、保供给、稳发展”11条等惠农措施。疫情期间办理农业融资担保业务997笔,金额达80785万元,累计减免担保费330万元。
(2)为减轻农户通过过桥融资还本付息带来的融资成本过高负担,市农担公司积极对接青岛农商银行,开展了无还本续贷续保业务,降低了农户的融资成本。
4.开发创新担保产品,为青岛市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农担力量。充分利用平台思维,协同效用,借助农商银行、邮储银行两家银行深耕农村金融市场多年形成的地头熟、人头熟、市场业务比重大优势,通过设计产品标准,优化业务流程、锁定风险比例等手段推出“农担贷”创新产品,使业务办理效率得到极大提高。积极对接各级政府、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推出“强村贷”;支持妇女创新创业,推出“巾帼贷”担保产品。目前公司农担贷产品在保余额11.36亿元,占比近90%,成为公司高速发展的拳头产品。公司“农担贷”产品,自2019年起连续三年中标国家农业农村部政府购买服务创新试点项目。
二、2021年工作思路和举措
一是继续做大农担业务规模。2021年是青岛农担公司各项工作继续大力推进的重要一年。我们将继续严格按照财政部等三部委的政策规定,按照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这一主线,讲政治,谋大局,担责任,督导市农担公司正确处理业务规模与风险的关系,确保2021年底完成在保余额15亿元,力争实现在保余额18亿元,代偿率控制在1%以内,实现公司业务高质量发展。确保各项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同类农担公司前列,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
二是继续发挥好政策性作用。按照财农[2020]15号文件要求,修订完善农业融资担保费补助和业务管理奖补资金管理办法,以进一步鼓励和帮助农担公司扩大政策性担保规模,降低担保费率,缓解农村“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督导农担公司始终坚持“双控”标准,确保政策性业务占比100%,各项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同类农担公司前列。
三是强化风险化解处置水平。在继续做好风险把关、监测、预警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对不良项目和不良资产的处置以及资产保全、代偿追偿的工作力度。修订完善《考核奖惩制度》,落实《担保业务尽职免责管理办法》《不良担保责任追究管理办法》等,激发员工的业务积极性,提升员工责任心,规范奖惩机制。
四是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制度建设。督导市农担公司发挥党支部领导作用,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体制机制,真正做到党建、业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五是提高服务中心工作的能力。督导农担公司积极参与“突破平度莱西攻势”,加强同各级政府、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的联系对接,提高服务中心工作的针对性。
篇2
今年以来,河北宽城农商银行将不良贷款清收作为经营工作的重心,构建考核问责高压体系,开展“广收行动”全面撒网式清收,采取双项考核全面监测督导,全面发力集中攻坚,打开了不良贷款管理与清收工作的新局面。 (王艳丽 陈晨)
运城农商银行构建绩效考核体系
针对考核理念滞后、考核指标粗放、分配方案模糊的现状,山西运城农商银行在遵循公正、公平、公开原则的基础上,借助IT系统的强力科技支撑,将企业战略和目标任务相结合,实行统一考核向分类考核转变,绩效管理差异化,垂直考核到个人,有效实现了员工发展与银行发展的紧密结合。 (刘冬霞)
蛟河农商银行利用微信公众平台
举办评选活动
近期,吉林蛟河农商银行通过微信平台举办了“来自窗口的你――微笑明星”评选活动,吸引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关注蛟河农商银行微信平台,选择自己心目中的微笑明星。此次活动拉近了该行与客户间的距离,对银行品牌传播、降低营销成本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胡杨)
鹤岗市联社推出“惠企通”
贷款 化解企业融资难
黑龙江省鹤岗市联社通过引入担保公司担保机制,推出“惠企通”系列贷款。“惠企通”贷款具有担保方式多样、授信额度高、期限灵活、客户融资成本低、贷款流程短五大特色,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信贷资金需求,该行由此走出了一条信贷业务专业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道路。 (慕文彬 程金明)
上海农商银行松江支行以大堂经理
队伍建设推进网点转型
为了有力推进网点转型工作,上海农商银行松江支行以大堂经理队伍建设为重要抓手,加强学习培训、优化服务质量、提升营销技巧,充分挖掘大堂经理在网点转型、阵地营销中的潜力。通过阶段性的强化工作,辖内14名大堂经理充当网点“内当家”,在厅堂管理和零售业务拓展中发挥出积极作用。 (周佳音)
海门农商行首批农村金融
综合服务站挂牌运行
日前,江苏海门农商行首批40家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在临江、麒麟、三厂等15个乡镇、村挂牌运行。传统的助农取款服务点实现了“功能升级”,由原先的查询、小额取现、转账、消费等基础性银行业务,扩展到零币残币兑换、农户信息采集、防诈骗、人民币反假、金融知识普及等各个方面。 (张益锋 张丽荣)
龙游县联社推出“安居创业”
贷款助万户农民下山脱贫
浙江省龙游县联社大力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与县奔康有限公司推出“安居创业”贷款,在信贷政策上予以倾斜,利率上给予优惠,使全县万户农民从山高路远、信息闭塞的山旮旯里搬迁出来,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姜振华 范红娟)
巢湖农商行为新员工
上好“五堂课”
安徽巢湖农商行重视新入员工的素质培养,着重上好“五堂课”:上好思想课,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上好业务课,抽调业务骨干组成授课团队,举办新员工业务知识培训班;上好礼仪课,对新员工进行文明服务技巧专题培训;上好实践课,引导新员工尽快全方位了解全行运营情况,全面、系统地熟悉业务知识;上好生活课,组织谈心活动,迎接“职业生涯”新挑战。
(李亚琴)
莆田农商银行推
“小微企业成长贷”
福建莆田农商银行为培育辖内以家具、木雕为主的木业产业发展,按照“一个行业、一个协会、一个政策、一个资金池”的工作思路,建立小微企业成长贷款机制。该机制由政府注入“增信资金”1000万元,莆田农商银行以政府增信资金的20倍,为有市场前景但缺乏担保来源的木材加工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并实行贷款优惠政策。
(柯建仁)
定南县联社“拇指银行”
给力农户
为使农民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现代金融服务,江西省定南县联社依托自身营业网点覆盖全县的优势,大力宣传推广手机银行业务,同时要求每个营业网点每推出一项手机银行业务,都必须教会客户操作使用,还要对每一位客户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做到营销一位客户带动一群客户。
(雨虹 钟红燕)
淄博市博山区联社推
“工作联系单”制度强案防
近日,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联社推行“工作联系单”制度,以进一步强化案防工作效能。该联社专门建立案防办公室,案防办根据工作要求不定期制发“工作联系单”,各业务条线管理部门根据“工作联系单”明确工作任务,把握工作进度,反馈落实情况。该制度的实施为实现“零案件”的防控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
(王斌 谢红刚)
灵宝市联社
“五进三送”为“三农”
针对秋收备播工作的新情况和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河南省灵宝市联社适时调整信贷投放实施方案,开展“进农户、进社区、进市场、进企业、进园区”和“送资金、送信息、送服务”活动,对辖内农机具、化肥、农药、种子等经营商户开展全面调查,详细掌握客户基本情况,实现客户的快速定位和精准营销,扩大了客户覆盖面,有效满足了客户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齐胜利)
团风农商行创新服务破解融资难题
今年以来,湖北团风农商行全面了解农村金融需求信息,创新贷款服务接地气。通过与担保公司合作,请担保公司为农户作贷款担保,担保费用由该行支付,同时降低贷款利率,让农民得到真正实惠。截至2014年9月末,团风农商行共为黄草湖村44户养鱼户发放双基双赢合作贷款307.9万元,办理但店镇个体工商户保证贷款15户,贷款余额超过500万元,发放山河集团项目经理创业贷款24540万元。 (王汝青 孙红平 叶婷)
慈利县联社首推员工无纸化考试
近日,湖南省慈利县联社在选拔城区网点6名柜员考试中,首次采用办事处自主研发的网络考试平台进行无纸化考试,考试题库涵盖11个类目,共8200多道题。本次考试由现场抽取5名考生从题库随机抽题生成试卷,考生作答完后,系统自动阅卷,考试成绩当场即时公布。(邹大国 朱瑾)
岑溪农商行推出
“亲情督导风险金制度”
为了加强合规风险管理,让员工家属共担合规责任,以亲情促合规,广西岑溪农村商业银行实行缴纳“亲情督导风险金”制度。每名在职员工为其家庭每月交纳500元风险金,对全年无违纪违规行为的员工,年末对其家庭给予1?1奖励;对发生严重违规违纪行为并受到警告以上处分的员工,对其家庭不进行奖励,并从其风险金账户中扣回风险金。 (黄伟萍)
台江县联社开展“一对一”培训
为切实改变培训对象年龄和学历结构跨度大、专业岗位种类多、知识结构层次悬殊、员工受训不均等状况,贵州省台江县联社改变过去众人参与、集中授课的培训方式,在全社推行领导班子成员和各职能部门对各自联系网点采取“一对一”培训方式,对全辖所有从业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 (张旭)
徽县联社全面启动农村“两权”
抵押贷款
为了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担保难”问题,甘肃省徽县联社积极探索农村“两权”抵押贷款新模式,率先开办林权抵押贷款和宅基地抵押贷款,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担保难问题。目前,全县农信社已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80笔、金额6850万元;宅基地抵押贷款345笔、金额389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当地“三农”经济的发展。
(徽县联社)
河北
上海
山西
江苏
吉林
浙江
黑龙江
安徽
浙江兰溪农合行开通“丰收E网”网上银行后,客户可凭借身份证及密码进行登录,办理账户余额及账户交易明细查询、转账汇款、信用卡还款等业务,“网银体验机”受到热捧。图为兰溪农合行员工为客户指导网银转账业务。
(钟以通 沈彦蓁)
福建
10月15日,江西新余农商银行举行了百福慈善基金会资助仪式,此次捐助善款36万元、学生300人。2012年以来,新余农商行共资助新余市15所学校高中生900人次,资助金额108万元。
(李小江)
江苏如东农村商业银行有一支活跃的青年志愿者队伍,他们经常深入到企业、工地、乡村、学校宣传普及金融知识,深受大众欢迎。图为志愿者们到工地进行宣传。 (顾华)
江西
山东
广西
河南
贵州
篇3
该行紧跟客户需求,通过创新信贷产品,给予涉农中小企业更多优惠信贷政策,也带动了该行业务的发展。一是开办公证抵押业务。主动与司法部门对接,开办针对农村个人房产的公证抵押贷款业务,有效激活处在乡镇和城乡结合部以往不能抵押的部分“沉睡”房屋资产价值。已累计发放公证抵押贷款72笔、金额4281万元,支持中小企业72户。二是创办抵押免评估贷款。与房产、土地部门沟通并达成协议,将1000万(含)以内房地产抵押贷款,以“银行自评”代替“委托评估”,由农商行与抵押人通过协商,合理确定抵押物价值,无需评估公司提供评估报告,减少客户的财务费用支出。已累计办理抵押免评估贷款540笔、金额9.6亿元,支持中小企业415户,为企业节省融资成本230多万元。三是加大“快易贷”的推广力度。借助与省财政厅、社保厅联合开展“快易贷”担保贴息贷款试点之机,加大该项业务的推广,既有效推进了贷款低风险营销,密切了银企关系,又缓解了当地就业难、用工难等社会问题,实现了多方共赢。2013年底,已对80家企业发放了财政贴息贷款1.4亿元,贴息金额达420万元,解决近2000人的就业问题。
(二)流程创新,满足多层次需求。
该行“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不断优化信贷流程,有效巩固了客户市场。一是灵活确定贷款期限。针对部分企业因经营特殊性,资金回流较慢,贷款期限短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情况,该行改变以往贷款期限确定的方式,根据企业生产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使企业贷款期与资金回笼期相匹配。二是灵活确定续贷预审期限。创新实施“续贷零等待”模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提前办理相关报批手续的时间,对收回再贷贷款提前一个月办理授信、贷款资料提报等业务,确保贷款偿还后次日即可发放。
(三)科技创新,提供增值服务。
该行通过多方联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在服务三农的同时,带动了全行各项业务的拓展。一是率先推出了银电POS业务。该行2012年在全省率先推出了银电POS业务,通过布放缴存电费专用移动POS机具,实现村民刷卡充电费,推动了农村电表改造工程进度,解决了农民缴费难题。到2013年12月底,已在全市300多个偏远村庄安装了银电POS机345台。二是创新推出“银医一卡通”业务。积极与人民医院沟通,达成合作协议,借助科技结算网络平台,进一步完善了信通卡功能,推出“银医一卡通”业务。通过医院的自助设备、银行的自助设备、电话银行及网上银行等渠道,患者可通过该行信通卡享受到预约挂号、就诊咨询等服务。既方便了患者就诊,又带动了该行银行卡及存款业务的拓展。目前该项目在潍坊市联社的大力支持下已获审批,该行正加快实施步伐,争取系统早日投入运行。
转型升级:提升信贷管理精细化水平
高密农商银行立足“防风险、调结构、严管理、提质量”的信贷工作思路,加快从粗放型信贷管理模式向精细化信贷管理模式转变的步伐,全面推动信贷管理转型升级,实现了业务有效拓展与信贷资产质量稳步提升的良性互动。到2013年12月末,不良贷款占比0.78%,较年初下降了0.01%;年度违约概率1.52%,年度逾期损失率0.14%,两项指标均处于潍坊农信系统最低水平。
(一)构建“三项机制”,让风险防控屏障建起来。
机制是各项工作有序运行的保障和前提,该行以信贷业务风险防控为出发点,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从根本上、更深层次上防控信贷风险。一是严格授信管理机制。在全辖推广实行“证据式”授信管理,贷前调查坚持眼见为实的原则,做到“一看、二查、三逼”,即看现场、查财产和现金流,使信贷人员“逼”出准确合理的授信、“逼”出客户贷款的真实用途、“逼”出客户的抵质押物,确保授信额度准确合理。二是构建联盟内部约束机制。通过在联盟内推行“六大管理机制”,实现了“联盟自治,会员自律”,联盟运作更加规范,信用联盟筛选客户功能和对会员贷款风险的预警及自我消化功能,有效破解了联盟贷款风险难题,规避了信贷人员的道德风险。“三大信用联盟”已成为具有高密农商银行特色的成熟的信贷服务模式。三是实施风险预警机制。成立风险预警分析小组,及时监测和辨别风险苗头,锁定重点关注对象,提前制定风险化解方案,有效遏制了不良贷款前清后增的问题。截至目前,通过加强风险预警监测及时处置风险贷款23户,金额718万元。同时,实行大户贷款班子成员“定员跟踪”制度,班子定期研究制定防控措施,切实防范大户贷款风险。
(二)优化“三大结构”,让风险抵御能力强起来。
贷款担保结构是提升信贷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基础和重点环节,该行加强优先发展类信贷产品营销,着力拓展优质客户,提升信贷风险补偿能力。一是优化担保结构。实行抵质押贷款“阶梯式”管理,根据贷款额度同步提升抵押贷款占比标准,作为新增保证类贷款审批发放的首要条件。加大存量保证类贷款的转化力度,将有无有效抵质押物作为新增公司类贷款主要条件。二是优化农户产品结构。将“诚富通”农民信用联盟作为重点,实行班子成员及部室经理包靠支行,全程参与、全面推进“诚富通”农民信用联盟组建工作。制定农户信用评定贷款转化方案,将原超过10万元的农户信用评定贷款全部纳入“诚富通”农民信用联盟管理。制定考核措施,设置转化率指标进行控制,最大限度调动信贷人员营销的积极性。三是优化客户结构。对公司类客户实行了名单式管理制度,构建灵活有效的信贷退出机制。通过实施以信贷流程限时承诺制度和贷款手续提前办理制度为核心的“无缝隙”衔接服务模式、“T+2”高效服务模式、抵押贷款“免评估”模式、财政贴息信贷模式,充分发挥农商银行贷款投放“短、频、快”的优势,有效的拓展了优质客户,巩固了市场。
篇4
一、学习观摩情况
9月6日,秦州合行考察组与张掖农商行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推广经验交流座谈。张掖农商行徐行长详细介绍了张掖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经济状况及张掖农商行的基本情况;主管信贷的代国荣行长介绍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推广、信用村组建设、贷后风险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马万里总审计师经理对审计稽核工作和合规经营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做了详实介绍。合行董事长为张掖农商行介绍了秦州合行的发展情况,考察组成员就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中存在的工作疑问、关心的话题向张掖农商行的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积极求教 ,座谈会互动交流积极,气氛友好热烈。
座谈会结束后,我们相继参观张掖农商行营业部、小贷中心、西关支行、长安支行、党寨支行等几家网点,现场观摩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入户调查、授信、柜台办贷的详细经办流程,仔细翻阅查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评级授信档案、借据及贷后管理档案、收回档案等相关资料。还参观了由张掖农商行信贷扶持的前进村嘉禾绿色农业有限公司、长安乡热带水果大棚种植园,了解了农商行支持当地特色农业的情况。
二、考察学习体会
体会之一:张掖农商行工作流程清晰,市场判研准确,是张掖农商行发展的基础。张掖农商行根据自身发展环境,坚持涉农支农定位,扎实推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积极组织开展信用村创建评定工作,对种养、运销、经营大户优先通过资金支持;设立流动客户经理小组,入村入户开展存贷款服务;办理流程规范,贷款档案齐全,有效的防范了风险。在工作中,从小处入手、不断延伸服务链条,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群众的金融业务需求,使设施蔬菜、沙漠农业、畜牧养殖等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带动全区农业告别零散粗放的传统经营模式,朝着集约化、科技化、工厂化稳步迈进。而且在涉农业务发展思路及产品研发创新、内控管理制度建设、流程银行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网点形象提升等多方面均走在全省信用社的前列。
体会之二:绩效考核完善科学,打破平均,激励机制成效凸显,是张掖农商行实现跨越发展的核心。如何实现绩效考核的科学完善历来是我们亟待破解重要难题,通过聆听张掖农商行绩效考核的先进经验,主要在于他们开发建立了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系统,实现了绩效考核的客观化,公平化;在计酬上实现了等级岗位的差异化,给临柜人员和客户经理制定了详尽的等级评定制度,按工作区域、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划分严密的等级,按照不同的等级和岗位实行不同的定考核方式,拉开员工的收入差距,真正实现了多劳多得,达到了以考核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目的。
体会之三:网点面貌优秀、员工工作态度端正为张掖农商行打下扎实的发展坚持。我们观摩的几个网点工作环境优越,卫生打扫彻底,工作开展尽然有序,员工工作认真,工作区环境整洁,物品摆放井然有序,柜员台面整齐干净,生活区院落、楼道干净整洁看不到任何杂物,宿舍里家具物品摆放整齐一尘不染。员工工作态度积极、扎实肯干、柜员全部上六休一工作认真、任劳任怨,客户经理人均包户近800至1000户、每天行走在田间地头是他们的工作常态、了解每一个农户家里的生活、生产情况是他们的必须,客户经理的工作都是自觉主动的,根本不需要领导在后面督促,我们的客户经理和他们相比在工作态度、实现认识上的差距太大。
三、今后工作思路
篇5
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牵引,“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为契机,不断激发党员干部的工作主动性、责任感和使命感,机关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严格落实“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各项规定和步骤。紧密结合金融工作的实际,采取上专题党课、开座谈会、落实“”制度,履行党支部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不断增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提高行政效率,坚持依法行政。加强鲅鱼圈金融网建设,夯实和巩固政银企三方合作平台,加强政府服务职能,落实政务公开、政风行风建设、绩效考核管理等各项要求,以“马上办”的作风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切实提高行政效能。
(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各项指标稳中有升
我区现有金融、类金融机构共计:168家,新增金融机构1家。其中,银行26家(总行2家,分行5家,支行19家),保险公司23家,保险机构25家,小额贷款公司16家,融资担保公司6家,证券公司鲅鱼圈分公司4家,期货鲅鱼圈分公司1家,金融资产交易机构1家,集团财务公司1家,互联网金融机构65家。
金融指标方面,预计6月末,我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11.1%,比年初新增90亿;各项贷款余额达1244亿元,同比增长17.5%,比年初新增90亿。
(三)推出新型金融产品,助力企业发展
区内大部分中小微企业缺乏有效抵押条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解决这一现状,我办与邮政储蓄银行经多次沟通和协商,共同推出“助保贷”这一项创新型贷款业务,重点扶持有市场、有发展潜力、但抵押不足的中小微企业发展,使一大批成长性好的中小微企业迅速做大做强。
3月1日,鲅鱼圈区政府与邮政储蓄银行营口市分行正式签署“助保贷”业务战略合作协议。为了大力推介“助保贷”业务,5月11日,区金融办组织物流协会与邮储银行进行对接,召开银企对接会,为银企之间搭建桥梁,现场有20多家物流企业参加会议。目前,有两家小微企业申请“助保贷”已通过市行审批,近期即可发放贷款。
同时,我们还采取现场对接、融资辅导对接等方式,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项目的信贷资金支持。上半年共组织银企对接活动2次,对接7家,融资金额达1.5亿元。全区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新增贷款及新增担保额为1.6亿元,有力的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鼓励优质企业上市,促进企业直接融资
我们始终把加大企业上市融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组织各类上市培训推介活动,加强重点企业跟踪服务,有力地推动了企业上市工作。一是积极抓好企业上市培育工作。上半年,我办组织证券公司和23家企业参加全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电视电话会议;到省里参加辽宁省投融资信息平台暨股权估值系统上线新闻会,促进企业与金融机构市场化对接。二是努力营造良好上市环境。深入企业加强调研,充分了解企业在改制上市过程中的政策需求,加强工作调度,及时掌握企业上市进展情况,帮助企业协调解决上市进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上半年,我区企业上市情况如下:
1、地方股权挂牌公司1家:营口天亿装饰股份有限公司于5月23日拿到辽股交交易板创新层的挂牌通知书;
2、地方股权准备挂牌公司1家:营口铁源物流有限公司于3月23日与中喆律师事务所签订了辽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服务协议,有望下半年挂牌成功。
3、获得政策扶持金1家:在辽股交交易板创新层挂牌企业营口百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于3月6日获得市、区财政奖励的40万扶持资金。
(五)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推进金融集聚
牢固树立金融产业化理念,提升金融业在全区服务业发展中的支柱地位,增强金融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采取对接引进金融机构,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等措施,不断加强金融机构体系建设,大力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增强我区金融业综合实力。上半年,我办新引进金融机构1家:营口市农商银行。
经营口浙江商会的大力推进,浙商银行有意向在我区设立浙商银行营口分行。浙商银行是全国股份制银行,实力雄厚,影响面广,它的入驻,对我区金融格局的提升,对加快我区企业的上市步伐,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7月初,浙商银行将与我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六)预防风险发生,维护金融秩序
我们会同公安、市场监督等部门,针对民间金融、互联网金融兴起引发的金融市场风险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源头治理,防患于未然,确保金融市场稳定。一是按照国家和省、市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部署,进一步开展打击非法金融活动,调整领导小组成员,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启动专项整治工作。二是做好地方监管金融机构日常监管工作,加强对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的日常监管,加强对投资咨询类公司的监管,防止非法集资、发放高利贷行为。三是深入到社区、村屯发放宣传单,建立非法集资排查与金融风险防控联动机制,加强监测预警、社会宣传,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七)赴先进地区学习,提高服务质量
为加快我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步伐,促进金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推进我区企业上市步伐,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委员的提议,我们相关工作人员赴昆山市、嘉兴南湖区进行考察,学习金融工作先进做法。并结合我区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分段提前给予奖励、贴息,减轻企业上市资金负担;二是将上市工作列入镇、办(园区)年度考核目标;三是成立鲅鱼圈投资管理公司,代表区政府投资成立产业引导基金;四是成立金融服务公司,金融服务公司是服务性机构,负责启动金融服务中心筹建、招商等前期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上半年,我区金融业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展开,金融市场秩序良好,金融运行质量和效率有效的提升,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和警惕。一是个别企业债务危机给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带来挑战。二是金融风险防范压力加大。经济下行趋势下,金融机构不良“双升”势头明显;受互联网金融发展影响,金融风险源头多样、传导迅速、高隐蔽性特征明显,需要创新手段,主动作为,积极应对。三是金融创新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需进一步夯实,创新金融机构体系的各方合力尚需进一步凝聚。四是工作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做到勤关注、勤思考,在业务上要力求“术业有专攻”,注重拓宽知识面,确保真抓实干。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做好做足对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服务
鲅鱼圈区中小微型企业众多,金融资源丰富,如何更好地整合金融资源,使投融资双方实现快速高效的对接,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是市场的客观要求。针对这一现象,创建鲅鱼圈金融服务中心,内设孵化基地,推进“金融无障碍化”区域建设,为将入驻我区的金融机构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保姆式”服务: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和创业培训、网络信息等服务,制定出台鼓励金融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打造金融要素交易、创业投资、财富管理和中小创新型企业融资中心,培育会计、审计、法律、咨询等相关金融中介服务市场专业化、高端化发展,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服务体系,成为区域性金融服务的标杆。
(二)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进一步推介邮储银行“助保贷”、建行“小微快贷”等业务,积极与区内其他银行对接,积极探索企业债券、信托等新兴融资方式,尝试开展信用贷款、金融产权、商标权质押贷款,加快金融产品创新。
全面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加快金融服务创新,成立投资管理公司,形成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网络。大力扶持政策性担保资金投入,鼓励和规范发展各类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促进银行机构与担保机构的合作。由政府搭建平台,创建“银保模式”,即银行和保险机构通过协商按一定比例共同承担借款人违约风险损失,进一步实现银行和保险机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多赢格局。
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企业的最新发展动向,对有意向挂牌上市的企业进行持续跟进,联系证劵公司进行尽职调查,及时更新企业电子档案;对有融资需求的企业进行调度,发挥政府增信机制作用,为符合银行信贷条件、还款出现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按期还贷、续贷提供短期周转资金。
(三)开展金融论坛活动,打造“鲅鱼圈金融论坛”品牌
为了进一步丰富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内涵,提升金融集聚的品质,我们将开展金融论坛活动,聘请金融界知名专家,进行相关金融主题讲座,为我区金融机构高管及企业家解读最新金融政策,积极申办有影响力的金融会展活动,结合我区金融环境,打造区域金融论坛品牌,充分发挥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作用。
篇6
(一)基本定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是指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以独立机构和专职人员为基础,以相关法规、制度为依据,运用专业化审计技术和规范化审计流程,针对银行内部控制有效性及风险治理状况所进行的客观的监督、评价和确认、咨询活动,是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是商业银行为保证内部审计活动顺利开展而提供的相关体制、机制、制度和各种工作要素的整体,包含内部审计的管理体制、工作职能、运行机制、工作标准、工作流程以及审计技术、人员保障等有机组成部分,涵盖了内部审计从管理、思路到执行、运作的各个方面。本文所指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转型,是商业银行为提高内部审计效能,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创新、调整措施,是一项综合型的系统工程,对保障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有效性、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将产生重要影响。(二)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转型的理论基础1.转型经济学在关注国家、社会和文明发展转型的同时,也强调微观经济主体在发展中要注重转型和改革。转型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适应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转型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学研究学科,虽然其研究对象主要为体制的转型、国家或社会的转型以及文明的转型,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理论涉及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各种具体经济问题,包括企业的转型与改革,并把企业转型的研究领域涵盖到企业产权改革、绩效改革、组织结构、激励机制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当前我国经济正经历着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深刻转型。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的一员,要在经济新常态和信息化潮流中生存和发展,同样需要推行自身的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转型,而一个适应银行新的发展战略和风险控制状况的内部审计体系,对保障商业银行转型目标的实现非常重要。因此,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的主动转型,是商业银行深化改革,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强调企业有效识别和管理风险应覆盖企业各项活动的全过程。2004年4月,美国执业会计协会下面的柯恩委员会颁布《全面风险管理框架》(ERM框架),提出企业要确定自身的风险偏好,并有效识别和管理可能影响其发展的潜在风险,保证既定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对风险的管理应包含从战略制定到各项活动的全过程①。ERM框架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企业或机构的风险管理,是贯穿整个组织的持续性的过程,用以识别、评估并确定如何应对及报告影响组织实现目标的机遇和威胁。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发展中面临战略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国别风险、科技风险、声誉风险等诸多风险,且在社会深化转型的过程中,所面对的风险的复杂化和聚集化程度也大幅上升。商业银行实施内部审计体系转型,促进内部审计与转型发展战略相适应,有助于商业银行构实施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保障战略目标的达成。3.银行再造理论强调银行要对传统流程进行重新思考和设计,提升银行的整体的竞争力。20世纪90年代,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提出企业再造理论,认为企业应以一种再生的思想对自身进行审视以打破原有分工理论的束缚,推崇流程导向。1994年,保罗•阿伦的《银行再造———存活和兴旺的蓝图》一书,将企业流程再造理论引入银行业,认为银行流程再造是“围绕流程核心的再思考和再设计,目的在于实现成本、质量、反应速度等组织绩效方面的巨大改变②”。银行再造的核心是通过对银行传统流程系统的审视和重构,调整经营策略,改变银行绩效,提升银行的整体竞争力。我国商业银行要参与国际、国内金融业竞争,必须将西方银行再造成果与我国实际相结合,通过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银行再造,提升整体竞争力。在商业银行流程再造中,风险的表现形式也会发生新的变化,必然要求建立新的内部审计体系,来帮助商业银行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这也是商业银行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的必然选择。(三)国外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经验国外先进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普遍独立性强,重视审计方法和技术的完善,同时十分重视审计人员的培养和选拔。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对国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经验的调查总结,国际银行内部审计工作正在出现一些新的趋势③:以往对于财务审计工作及财务信息可靠性和完整性的评价职责逐渐转由注册会计师等银行外部审计师来履行,内部审计的作用则是为外部审计师财务报告审计工作提供支持;对法律和监管要求的遵循情况评价职责逐步转向由独立的法律和合规职能部门来履行;首席审计执行官的主要任务在于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质量和效率,包括提高审计师的专业性以便更好地跟踪那些被审计活动,强化内部模型的审计和评估,以及更加重视风险为本的审计,以提升内审部门的质量和效率。国外先进商业银行的以下经验也很重要:1.必须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审计独立性。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控制和监督力量,而公司治理则为内部审计提供了控制环境和制度基础。先进商业银行的董事会普遍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设立专门的审计委员会,通过垂直化管理的审计组织体系,实现内部审计机构与被查机构利益的完全分离。内部审计部门直接对董事会负责,确保独立的人、财、物等审计资源配置权。同时,可以参与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保证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2.必须调整内部审计导向,改进审计方法和技术。当前,国外先进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已经实现向风险导向型审计思路的转型,大多以内部控制评价为基础,针对重点业务或内部控制系统风险开展审计,在审计工作中注重推行风险管理理念,同时也通过有价值的TimesFinance2017年第01期中旬刊(总第648期)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01,2017(CumulativetyNO.648)Times建议,帮助银行提高价值创造。在审计手段上,非常重视电子化建设,通过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3.必须重视人员综合素质,打造专业化内部审计队伍。国外商业银行一般会通过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及后续教育等手段,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具备专业胜任能力。随着银行业务复杂化程度的提高,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商业银行应该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具备宽泛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经验,以保持风险识别的敏锐力。同时,也要想办法增强内部审计人员考核、激励制度的针对性,以维护审计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转型必要性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由最初的合规审计、舞弊审计发展到现在的风险审计、管理审计、信息化审计,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④。但国内商业银行开始重视并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在1995年《审计法》颁布之后,时间并不长。2006年,银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出台,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专项法规才真正确立。随着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日益健全,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当前,在我国经济深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各银行纷纷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所面临的各类风险更加复杂,而内部审计体系在运转过程中,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和问题,影响了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一)内部审计体制不健全,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缺乏很多商业银行在向现代化商业银行转型的过程中,由于治理结构不合理,对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不清晰,内部审计体制不健全,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未能得到保障。一方面,部分商业银行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内部审计部门不直接参与利润和价值的创造,没有必要配备充足的审计资源,有的内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甚至存在利益依附关系,难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部分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体系还未完全实现董事会垂直、独立管理,缺乏相应的审计资源分配权限,无法获得被审计单位的有效配合,内部审计的权威性无从保障。(二)内部审计职能履行不充分,审计考核机制不健全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起步较晚,发展进程缓慢,加之外部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当前,仍有很大一部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还主要停留在数据真实性审计、合规性审计阶段,以履行监督检查职能为主,而对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职能重视不够,与国际银行业当前盛行的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差距明显。同时,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审计人员参照中后台人员进行考核和发放薪酬,普遍未建立独立的薪酬绩效机制,造成人员考核与日常审计工作脱节,影响了审计队伍的稳定和审计效能的发挥。(三)内部审计制度体系不完善,审计标准流程不规范很多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不系统、不完善,未形成健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在日常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主要依赖经验总结来制定下一步审计方案,审计工作底稿不统一、问题词条不规范,未能形成规范化的审计工作流程和审计标准,审计工作的随意性较强。参差不齐的人员素质和审计具体操作中较大程度的随意性直接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四)内部审计技术落后随着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加强数据化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快建立贯穿各级机构、覆盖各个业务领域的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推动实现数据标准统一、信息系统整合,提升经营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但这些信息技术并没有深入、有效地运用到内部审计体系。很多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还没有建立独立的系统数据获取渠道,以实现对运行数据的快速收集和整理分析,还没有建立专门的审计模型和审计系统以实现对风险的准确揭示、预判和对其形成原理、发展趋势的分析,造成信息系统内的数据被大量闲置、浪费,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五)内部审计人员力量薄弱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内审人员的占比为1%左右,国外商业银行一般为5%,而中国人民银行则曾经发文,要求银行类金融机构内部审计人员达到员工总数2%⑤。同时,由于很多商业银行对内部审计工作不重视,在审计人员的选拔、培养方面没有严格要求,造成审计队伍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员工知识结构单一,专业胜任能力弱,而培训机制的不健全,和独立考核、激励机制的缺失,让这一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与银行发展需求形成较大差距。(六)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与成果运用不足很多商业银行内审部门仍采用传统的手工化审计工作方式,未建立专业化的内部审计计算机平台,在审计预警、审计管理和审计作业分析等时效性上存在明显滞后。审计管理工作没有相应的信息系统进行固化,在对审计资源的统筹配置上较混乱,难以实现对审计项目节奏的实时有效控制,同时,在审计结果、审计建议的跟踪督办等方面也不及时,不利于与被审计机构间加强沟通交流,影响了审计成果的运用,有可能消弱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作用。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体系转型,既是在我国经济深化转型大背景下,银行应对整体经济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转型的客观需要,也是银行克服现有困难和不足,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为银行第三道风险防线的重要作用,积极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加强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推动银行再造工程的重要措施,对于提升银行综合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成都农商银行内部审计体系的转型实践
成都农商银行由原成都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而成,于2010年挂牌开业,2011年引入战略投资者,注册资本100亿元,2015年末资产规模达6400亿元。作为一家在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该行近年来发展迅速,资本规模和资产规模位居全国农商银行系统前列,以其为样本,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转型问题,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从2012年以来,该行按照董事会的要求,加快内部审计体系转型步伐,在管理体制、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审计职能、技术手段、考核激励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确立转型目标———建立“集中化、垂直化、标准化、精细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内部审计体系1.集中化、垂直化。是指依靠内部审计机构的集中、垂直管理对内部审计资源和工作加以统筹,通过规范化的内部审计体制机制实现内部审计资源的集中管理、充分整合,充分挖掘、有效运用内部审计潜力,提升审计效能。2.标准化、精细化。是指通过构建标准化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审计人员的工作职责、作业标准和管理要求,加强对审计工作的全流程管理,实现各项管理要求的标准化、精细化。3.专业化、信息化。是指依托银行开放、智能、互联的数据信息平台,通过信息系统和技术工具的使用,实现对银行经营管理信息的全方位获取、整合、应用和共享,提升审计发现能力,扩展审计覆盖范围,实现审计效率与质量的大幅提升。(二)确定转型思路———以风险为导向的增值型审计有了转型目标,如何确定转型思路便成为转型的关键。成都农商银行在深入研究国际内部审计的内涵变迁与发展趋势之后,决定推行以风险为导向的增值型审计,即将风险控制和增加价值作为评价内部审计转型成效的终极目标。1.贯彻风险导向型审计理念。风险导向审计是审计人员以规避、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为出发点,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确定多样化的审计战略的一种审计思路。内审部门通过风险识别,帮助管理部门规避风险,采取正确的行动来防止高级管理层。该类审计是以对风险的系统分析为出发点,对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与有效性进行独立的评价⑥。它是较之财务审计和合规审计更为先进、科学和全面的风险审计。2.实施增值型内部审计。商业银行的目标是价值最大化。内部审计作为商业银行内控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虽然不直接参与经营活动,但可以通过提出有价值的审计建议,帮助银行降低风险,规避资时代Times2017年第01期中旬刊(总第648期)产损失,增加获利机会,从而帮助商业银行增加价值创造。增值型内部审计通过大力拓展高增值的审计业务,形成有价值的审计结论和建议,帮助组织增加价值,它以利润中心作为自身定位,既记录耗费的成本,又衡量和记录为组织增加的价值⑦。将增值型审计作为内部审计体系的转型方向,有利于提升内部审计价值,在帮助银行防风险的同时提高盈利水平。(三)转型实践———持续深入的系统工程根据确立的转型目标与基本思路,几年来,成都农商银行内部审计体系在转型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持续深入的工作举措。1.组织开展内部审计垂直化改革,建立垂直化的组织体系和报告路径。历时半年,完成职能上收与人员分流,于2012年6月底全面完成内部审计垂直化管理体系建设。内部审计垂直化管理后,取消了郊县支行的稽核审计部,而在总行直属的稽核审计部下设直属室和片区审计中心,统一对总行职能部门和各分支机构开展审计活动,并定期、直接向董事会汇报工作。内部审计体系包括审计制度及流程建设、人事任免、薪酬福利、工作计划以及绩效考核等均由总行统一管理,凸显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2.通过实施确认咨询服务,强化审计监督服务职能。按照“以风险为导向的增值型审计”工作思路,大力拓展内部审计职能。通过经营情况审计,反映各机构和相关业务的经营状况及风险控制情况,为管理层加强管理、优化决策提供参考;配合机构建设需求,开展相关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为机构发展与人员任用提供支持;配合内控体系建设需要,开展各领域专项审计,着重从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促使内部控制更加完善。这些审计不仅确认了问题,强化了监督,更提出了改进建议,经过良性沟通与合作,促进了被审计对象的价值创造。3.通过开展绩效薪酬改革,建立现代化的内部审计机制。在转型的过程中,同步开展了内部审计绩效薪酬改革。一是根据银监对内部审计人员薪酬不低于全行平均薪酬水平的制度规定,将内部审计人员从后台部门人员的360度常规考核改为独立的考核机制,使做出实绩的审计人员薪酬水平得到提升。二是研究制定了审计人员绩效考核标准,从工作过程、质量、成果、执行力和纪律等多个维度对审计人员进行综合考评,同时完善审计人员激励、晋升、评估机制,提升了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4.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梳理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按照“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要求,推动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与流程规范。一是按审计管理制度、案件防控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三个维度完善制度体系,建立新的审计工作标准;二是梳理审计工作流程,制定《内部审计实务准则》,统一计划、立项、准备、实施、报告、终结、档案管理等流程规定;同时制定审计人员行为规范,强化对审计人员的行为约束;三是制定项目时限管理、整改跟踪、审计费用管理、员工绩效考核等规范性文件,强化审计效能管理;四是在现场审计中推行“三级复核制”、审计组长负责制等规程,完善了责任机制。5.改善内部审计方法,提升内部审计技术。一是强化对高风险业务的审计力度,持续关注重点领域、重要业务、重点环节,形成对主观故意、弄虚作假等严重违规行为持续有力的监督效应。二是设立非现场审计室,通过非现场经营数据抽样采集、分析技术的应用,建立非现场审计分析模型,为现场审计提供信息参考,提高现场审计的效率。三是建立风险监测模型并定期对重要业务领域开展监测分析,就发现的风险点和疑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实地调研及审计,挖掘揭示了大量借名贷款、搭桥贷款、多头授信、抵押物悬空、资产流失、与客户发生资金借贷等隐蔽性较强的问题,有效释放了潜在风险。四是重视对董事会的审计工作汇报,加强与高级管理层和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沟通,推动问题整改和风控措施的落实,并实时开展后续审计工作。6.加强审计人才选拔培养,提升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以垂直化建设为契机,在原有内部审计队伍中全面开展考试、考核和岗位竞聘工作,对人员进行优选与岗位调整。二是在行内、行外同步开展招聘工作,补充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三是持续抓好人员培训。推行“周培训-季度专题培训-年度集中培训”的递进式培训机制,提高员工审计能力。四是以项目质量控制为基础,通过审前培训、以老带新、审后总结等办法帮助员工积累审计经验。五是鼓励员工考取各种资格证书,通过专门的激励制度对员工自学行为进行奖励。7.建设推广稽核审计及风险预警系统,搭建现代化的审计工作平台。成都农商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垂直化管理后,即启动了稽核审计及风险预警系统建设工作,并于2014年推动该系统投产上线。该系统的上线,为内部审计工作搭建了一个具备大数据处理能力的集信息采集、数据处理、风险预警、作业控制和绩效考核等功能为一体的服务平台,大大提升了审计工作的专业化水平。该平台实现了对主要风险的持续监测,能够为现场审计高效挖掘风险信息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该平台也是现代化的审计工作管理平台,通过建立项目管理功能菜单,实现审计作业的流程化管理,还能以图表方式展现全行主要经营管理指标,可以直观地为高级管理层提供动态经营信息。8.健全审计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审计质量控制。一是加强审计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成立审计执委会,定期或不定期就重大事项集中审议;建立审计计划管理机制,按年、按月控制审计布局,促进审计资源的有效配置;坚持每周集中汇报项目进度,督导工作进程;建立重点项目督办机制,强化对项目质量的把控。二是重视对审计结果的运用。通过下发审计意见书、建议书,督促被审计对象全面掌握审计结果,彻底整改存在的问题;通过开展整改专题培训、收集责任人整改承诺书、制定整改进度跟踪表和典型性违规问题通报等方式,督促被审计对象务实有效地落实整改措施。良好的沟通、严格的整改,有利于巩固审计成果,确保实现控制风险、增加价值的目的。
篇7
会上,九台农村商业银行首先对评选出的6家先进单位、4个先进集体、3个先进党支部、2个信息工作先进单位、154名同志进行了表彰,颁发了奖牌和荣誉证书。九台农村商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兵在会上做了题为《加快战略转型 推动创新发展 努力实现在新起点上的新跨越》讲话,讲话从存款、信贷、增收、人才战略、合规建设、企业文化、战略布局等八个方面对九台农村商业银行2011年各项工作进行了总结概括,客观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深入分析了2012年经营形势,并结合九台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实际,提出了2012年”发展愿景确立新目标、资金组织实现新突破、品牌效应构筑新优势、经营效益实现新跨越、内控管理实现新提升、发展境界展现新气象、战略发展开创新局面“等”八新“的要求。
此次会议,不仅是对2011年工作的总结会和2012年各项工作任务的部署会,更是促进九台农村商业银行全行上下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明确目标的动员会,进一步明确了全行2012年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相信在省联社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九台农村商业银行在2012年各项工作一定能够再上新台阶、迈出新步伐、实现新跨越。
九台农村商业银行领导春节前慰问退休老干部及困难员工
九台农村商业银行 吴超
2012年1月12日,在新春佳节之际,九台农村商业银行张海山行长、罗辉监事长等行领导,分别到退休老干部及困难员工家中进行了走访慰问,为他们送上了慰问金及节日祝福,把关怀和关爱送到员工当中。
在慰问活动中,九台农村商业银行领导与员工进行了热切交谈,向他们讲解了商行过去一年里取得的成绩和明年的工作打算,详细询问了员工生活、身体及家庭状况。在慰问退休老干部时,九台农村商业银行领导认真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并鼓励老干部继续发挥余热,为商行发展多提宝贵建议;在困难员工家里,九台农村商业银行领导鼓励他们正确面对困难,有商行大家庭的支持,一定能够战胜困难。
此次慰问活动表达了领导对退休老员工及困难员工的关心,体现了组织的温暖和集体的关爱。大家纷纷表示,对领导的关心关爱表示感谢,决心以自己更大的努力为九台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九台农村商业银行
篇8
一、六安市金融IC工程发展现状
2010年以来,安徽省六安市各发卡金融机构、收单机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联的金融IC卡业务整体战略,结合市场需求,坚持发卡与受理同步开展,风险控制与业务推广同时研究,行业合作大力推进,财务资源配套的方针,以构建完善的IC卡应用环境为支撑,推进辖区金融IC卡持续、快速、大规模应用,有效开展以下工作:
(一)受理机具更新改造工作稳步推进
1、商业银行自行开展受理机具更新改造工作,发展程度不一致。目前六安市银行卡受理机具更新改造工作主要由各发卡机构、收单机构的省级分支机构统一部署开展,至2012年6月,国有商业银行六安分行和银联商务安徽分公司六安业务部为代表的大型收单机构的POS机具4438台升级改造完成4404台;以徽商银行六安分行为代表的城市商业银行机具改造工作尚处于业务测试阶段;以六安市郊区农联社为代表的地方金融机构还在等待上级行统一的工作安排部署。
2、各行ATM等自助终端设备开展迟缓。通过调查,其中有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所有网点的机具进行了系统升级改造,可同时受理磁条卡和芯片卡,其余发卡机构的ATM机等自助终端设备均在设备供应商陆续升级中,进度不一。
3、商业银行POS机具升级标准不一致。以农业银行六安分行为例,其使用农业银行总行版本的商户程序,已在前期的POS机具更新改造中使用,主要系统升级体现在EMV迁移,机具控制、绑定电话、实时风险监控、集中管理等功能。银联商务安徽分公司六安业务部是根据中国银联的相关要求,已于2009年11月起进行PBOC2.0标准的改造,改造涉及到一机一密,卡号屏蔽以及受理IC卡工作。
4、各行POS机具改造方式类似,支持非接触数量不足。各收单机构主要采取收回POS机具的方式对机具进行接触式改造,通过对POS机具进行统一的系统升级,使之可以同时受理磁条卡、接触式和非接触式的芯片卡。目前支持非接触数量POS仅348台,占已升级的8%。
(二)商业银行PBOC2.0标准银行卡发行工作相对滞后
通过调查,目前六安市仅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可发行符合PBOC2.0标准的芯片卡即工行牡丹金融IC,此种IC卡为银行机构单纯发行的金融IC卡,具有磁条和芯片卡兼容的功能,采取由开卡申请人主动申请、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统一制卡的模式进行发行,目前在六安市已发行12829张,相对六安市607万张金融卡保有量的0.2%。
其他银行也在抓紧开展PBOC2.0标准银行卡系统立项、需求、开发及后续应用工作。在此基础上,由人民银行六安中心支行牵头,系统梳理宁波市民卡、亳州金融IC卡的先进推广实践,加快发展电子现金小额支付及加载增值服务的借/贷记IC卡,2012年8月六安市城市一卡通大规模复制推广的金融IC卡推广应用已启动。
二、金融IC卡工程建设需求分析
(一)从公众消费水平来看:有助于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日常生活中的各类支付内容明显增多,支付行为极为频繁,涉及公共服务领域的绝大多数支付需求恰恰是和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小额支付,如支付各种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医疗卫生设施等费用、一般性的娱乐活动和日常购物消费等。由于现金支付具有携带、找零、存储的不便之处,银行磁条卡由于其接触式联机交易的特点也逐步难以适应越来越多的快捷、多发的小额支付需求。而具备非接触式优势、可以脱机交易的金融IC卡则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快捷的小额支付要求,从而适应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普遍需要,真正实现“一卡多应用”。
(二)从社会发展要求来看:有助于维护社会支付秩序的稳定
近年来,各种商业储值卡发展迅猛,部分行业和企业也发行了形式多样的带有支付功能的电子钱包,这其中有一些明显缺乏规范管理。如资金的收付缺乏有效的监管,甚至出现卷款走人的事件,由此造成资金所有人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对单位和个人的支付安全乃至社会经济金融秩序的稳定带来冲击。目前符合我国金融行业标准的金融IC卡,既遵循金融支付的制度规定、风险管理、补偿机制等基础性规范,又在技术上顺应国际金融支付技术发展的潮流和应用趋势,采用了先进、开放和安全的技术标准,具备磁条卡无可比拟的安全性,成为提高银行卡安全标准和服务能力的新型金融产品。
(三)从维护持卡人权益来看:有助于提高银行卡用卡的安全性
随着银行卡数量和刷卡机具的日渐增多,一方面为老百姓带来了支付的便利,另一方面也为银行卡欺诈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由于磁条卡信息存储量小、磁条易读出和伪造、保密性差,导致银行卡被复制、盗刷案件时有发生,近几年案件数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安全问题已成为银行卡产业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国际银行卡逐步向IC卡迁移的过程中,金融IC卡技术日臻成熟,和磁条卡相比,芯片卡能存储加密的机密数据,能防止卡数据被复制并制成假卡,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不易仿冒,安全防范技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被犯罪分子攻破,因此具有高等级的防伪能力,持卡人的信息和资金安全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从各方主体需求来看:有助于创建节约型社会的便捷工具
推广使用标准统一的金融IC卡,可以节约社会成本,提高经济金融效率:从持卡人角度讲,可以减少现金携带,免除现金找零和存储的不便,避免携带五花八门、互不联网通用的各类卡片;从商户角度讲,使用统一标准的受理设施,可以方便受理卡片,避免一柜多机,同时IC卡可以实现脱机功能,减少商户的通讯费用开支;从银行角度讲,可以在保持金融支付的基础上,依托联网通用的银行网络,研发多应用的增值服务,提高现有金融资源利用效率;从行业角度讲,可以避免各行各业为搭建庞大的支付网络和建设独立的支付系统而重复投资,从而节约社会成本,实现集约化发展。
(五)从建设新农村意义来看:有助于推广农村地区金融IC卡工程
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不断推广,人民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系列工作,要求广大银行机构要站在有利于“三农”发展的高度,在可操作的范围内实现对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资源的有效倾斜。银行卡业务凭借其使用便捷、手续简单和办理门槛低等特点,在广大农村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但是由于广大农民朋友银行卡安全用卡意识落后,农村地区银行卡违法犯罪活动较为猖獗。鉴于上述现状,应将推动农村地区金融IC卡业务发展尽快提上日程。
三、金融IC卡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跨行业发卡增加管理协调难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带来了六安市银行卡业务的高速发展,也推动了辖区非金融行业IC卡的普及与应用。调查发现,目前六安市公共服务领域的IC卡遍及百货零售、公共交通、社会医疗结算等各方面。同时,随着商业银行经营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成本和效益已摆在日益突出的地位,发卡机构单纯发行金融IC卡的市场定位难,成本高且效益低,发展缓慢。由于非金融行业IC卡应用需要金融服务的支持,而金融行业应用需要合适的市场切入点、适当的成本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金融与不同行业相结合的IC卡应用应运而生。
与此同时,依据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目前非金融机构发行的预付卡必须取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书,同时由于这些预付卡涉及社会民生的各个领域,管理部门众多分散,各机构内部发行的预付卡品种结算模式不尽相同。由于重新发卡对公众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重新整合资源,统一规划部署,将多种功能的支付卡统一归集为金融IC卡。从这个角度处,仅凭借人民银行及银行业金融机构协调推动金融IC卡的联合发行工作,而缺乏相关部门的配合推动,则工作效率低下且困难重重。
(二)推行双卡并用所带来的成本问题和风险难题
为保证银行卡实现由磁条卡向芯片卡的平稳过渡,目前人民银行总行和中国银联推行的是磁条卡和芯片卡兼容的发卡模式和受理机具更新改造模式,以此降低两卡过渡期间给广大持卡人带来的不稳定影响。实际上,新发卡和更换卡不可能一步到位全部都用IC卡,这主要是因为伪卡犯罪造成的损失并不是很大,“一卡多用”的环境还不够成熟,再加上较高的迁移成本,所以银行进行IC卡迁移的主观意愿和自有需求并不很强烈。比如日本和美国的银行IC卡迁移就很缓慢,全球基于EMV技术的银行IC卡也就才9亿多张。从国内来看,由于银行IC卡迁移会经历一个“先贷记后借记”、先高端客户后低端客户的过程,要实现大多数的新发卡和更换卡都用IC卡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由磁条卡向芯片卡迁移的过程中,通过磁条卡磁条卡芯片卡并用纯芯片卡的过渡模式,以此导致换卡成本增加和重复换卡问题,同时由于磁条芯片卡中磁条的存在,仍然难以规避磁条信息被复制盗取的问题。
(三)实现磁条卡向芯片卡迁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四点问题
1、迁移成本承担问题。在由磁条卡向芯片卡迁移过程中,由于芯片卡是以芯片作为介质的银行卡,兼容储密钥、数字证书、指纹等信息,其工作原理类似于微型计算机,能够同时处理多种功能,这导致芯片卡的业务收费标准要要高于磁条卡,一方面客户新开芯片卡的开卡费用增加,另一方面由磁条卡升级更换为芯片卡的换卡费用的承担主体尚未明确。
2、PBOC2.0标准的遵循问题。通过调查,由于目前各发卡银行机构自行开展金融IC发卡及受理环境更新改造工作,各行机具改造的内容不尽相同。为确保磁条卡和芯片卡的平稳过渡,应确保卡片和机具都能达到统一的PBOC2.0标准,否则将影响金融IC卡的整体推广和社会支付秩序的稳定。
3、关于迁移时间跨度的界定问题。由于磁条卡受安全性低、功能单一等缺点的限制,目前推广金融IC已是必然趋势,但是银行卡作为目前我国个人使用最为广泛的非现金支付工具,累计发卡量已超过20亿,要实现20亿张磁条卡全部更换,业务量大、社会影响广泛、成本耗费多且直接与社会日常的非现金支付相关,如何科学界定金融IC卡的迁移时间跨度,将迁移工作给持卡人、开户银行、特约商户等利益相关方造成的负面效应将至最低,应审慎而行。
4、如何保障持卡人用卡的便利性和稳定性。由于目前银行卡的使用涉及公共服务和社会零售领域的各个角落,在由磁条卡向芯片卡迁移过程中,芯片卡的使用效应和受理机具的稳定性、有效性都有待验证,要保证持卡人安全、便捷用卡不受影响。
四、推进金融IC卡业务发展的建议
(一)积极构建政府牵头、多方联动的推广模式
目前公共服务中的金融应用潜力巨大,只有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统筹、协调和引导作用,才能又好又快地推进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的整体水平。坚持按照“政府推动、人行牵头、商行联动、社会各界参与”的原则推动金融IC卡业务的广泛发展。一是相关政府部门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密切协作,认真分析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发展规律,充分调动和发挥金融IC卡产业链各市场主体的作用,实现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的资源共享与协调发展。二是人民银行高度关注其他行业IC卡的发展,通过在技术标准统一、跨行业联合通用和资金支付风险等方面与各方加强沟通合作,避免资源浪费和市场混乱,规避资金业务风险。三是发卡、收单机构要注重加强与各地政府部门的协调,努力在实现金融信息化和城市信息化的结合上开拓思路,实现技术创新、业务创新、机制创新、体制创新的发展模式。
(二)按照“先改善受理、后推进发卡”的原则推进金融IC卡建设工程
目前推广的磁条、芯片兼容的金融IC卡,是在全国银行卡受理机具更新改造工作推进程度层次不齐背景下的选择。从安全性来说,兼容卡难以规避磁条卡容易被复制盗取的缺陷;从成本考虑,由于发展纯芯片卡是发展金融IC卡的最终要求,从面临从磁条卡磁条、芯片兼容卡芯片卡的两次换卡过程,存在重复支付换卡成本的难题。因此,结合中国的金融IC卡推广模式来看,目前应重点做好受理机具的升级改造工作,尤其是针对布放年代久远或是布放区域偏僻的自助设备,引导布放单位在规定期限内高效完成升级改造工作。针对金融IC的推广工作要认真总结IC卡试点工作经验,切实分析、研究和解决试点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总体方案、标准制度、运作规则和实施措施等,按照“以应用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逐步推行试点经验,促进IC卡工作的全面展开。加强对金融IC卡工作的总体把握和调控,制定相关管理办法,保障银行卡产业的平稳、健康升级。
(三)遵循四项原则实现两卡稳步迁移
1.效能性原则。在投入产出模式设计环节,借鉴宁波市民卡的成功推广经验,科学确定费率与分成模式,理顺利益分配机制。对于合作完成发卡交易流程的各方,应设计了给予收取合理交易手续费和相应经营回报的方案,既要能够自求平衡、略有积累,又要能够保障长远优质的服务质量。
2.标准型原则。要加大标准化管理力度,继续加强对IC卡技术标准的研究,建立标准的监督检查制度以及标准的维护升级机制,进一步做好金融IC卡标准体系的建设工作。积极引导和促进各行业IC卡支付应用统一到金融IC卡标准,以利于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加强金融监管、维护经济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3.时效性原则。金融IC推广工作涉及面广、持卡人众多,应在较为稳定的一段期限内逐步完成。在长期迁移过程中要按照“领导推进、落实标准、支付安全、监管维稳”的工作思路,注重做好宣传解释工作:首先,要在金融业相关部门内部出版银行卡动态,定期国际与国内金融IC卡标准化的重要信息;其次要结合具体的金融IC卡项目举办不同的宣传活动,提高百姓用IC卡的意识;再次,要定期金融IC卡标准培训,普及金融IC卡知识,培养金融IC卡专业人才;最后,加强交流研讨,通过研讨加深对金融IC卡的产业发展的认识,为金融IC卡发展获取新的思路和想法。
4.稳妥性原则。鼓励商业银行通过发行联名卡的方式进入行业领域,充分整合双方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为最终将行业IC卡纳入银行IC卡标准打下基础。与此同时,清晰界定银行与行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要求商业银行关注和掌握联名方的经营活动、财务状况以及账户资金使用情况,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
(四)风险防范与业务拓展并重推动农村地区金融IC卡业务发展
考虑农村地区银行卡业务发展的特殊环境和需求,一是注重对于换卡费用的承担和相关手续费用的减免问题,尽量降低农村持卡人的开卡、用卡成本,在各行确定的收费标准基础上实现优惠费率政策向农村地区的有效倾斜。二是注重做好业务宣传推广工作,重点宣传金融IC卡的安全性高、功能强大的优势,注重将各类涉农补贴资金、新农合医疗补贴资金等社会民生类资金的发放同金融IC业务业务发展相结合,保障资金安全、方便农户使用,加大业务宣传力度,使农民明明白白用卡,保障金融IC卡业务稳步推进。三是注重解决农村地区银行卡受理市场建设迟缓的现状,将发卡业务发展与受理环境改善有效结合,妥善处理好银行卡业务扩张与后续IC卡业务更换的难题,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篇9
主要工作及做法:
1、it蓝图建设工作,圆满完成,并顺利上线。it蓝图建设是我行xx年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我部涵盖了it蓝图新线中的“对公存款”、“对私存款”、“国内结算”、“国际结算对私部分”、“现金和重空管理”、“atm”、“同城票据交换”等业务,并承担兼职教师的工作。年初以来,营业部全体员工,克服重重困难,加班加点,夜以继日,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半年多来涌现出许许多多感人的事迹。上线期间,我部没有出现一例投诉,没有一例a类和b类例外,较圆满地完成了it蓝图上线的各项工作,向分行党委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2、狠抓发展,努力做大做强各项业务。但受激励机制、基础客户群、我行外汇账户变更、it蓝图上线、考核指标参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部人民币储蓄存款和其他各项对私业务指标发展不尽人意。截止xx年11月30日,各项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 16947万元,仅较年初增加了12105万元
3、作为直接面对客户的窗口部门,我部充分发挥柜台优势,不断加大柜台营销的力度,同时加强与各部门的联动,最大限度地满足对公、对私大客户的需求,努力开展“一站式”服务,做好个性化、差异化、专业化服务。从xx年1月26日起,经公司部营销,我部开始为农商银行代寄存尾箱,办理存款业务。
4、认真实践“服务赢得客户,服务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xx年,我部以银行业协会评比“xx年江苏省银行业最佳服务窗口”、it蓝图上线和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教育为契机,不断提升我行在温州同业的服务形象和竞争实力,力求通过开展柜台文明优质服务,将我行的柜台服务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与此同时,通过提高柜员对文明优质服务的认识,培养柜员文明优质服务的自觉性、主动性,调动柜员文明优质服务的积极性,将做好柜面营销作为提高服务水平的核心战略。
篇10
2.银行业服务县域经济作用明显。古浪县现有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邮储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5类银行机构,其中农业发展银行网点1个,工商银行网点1个,建设银行网点1个,农业银行网点4个,邮储银行网点8个,甘肃银行网点1个,农村信用社网点22个,银行网点遍布全县各乡镇。可见,从银行机构种类和网点数量上看,该县属于银行组织体系较为健全的县域,业务基本覆盖全县各乡镇和行政村。近年来,按照“政府主导、金融参与、企业配合、多方联动、合力共建”的工作思路,古浪县各银行机构积极配合政府安排,在金融产品创新、服务方式创新和组织创新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积极探索。截止2014年12月末,全县银行机构存款总额达71.32亿元,同比增长24.91%,贷款总额达到47.34亿元,增长30.70%。全县金融机构中,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占主导地位,各项存、贷款分别占全县金融机构的80.05%和83.62%。
二、银行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1.经济环境滞后,银行支持的动力不足。一是农业方面:古浪县农业是一个脆弱产业,境内水资源严重缺乏,多沙漠和山地,山区人口占全县1/3,川区人口通过推进“下山入川”工程逐年增加。农业灌溉主要依靠黄河提灌工程,农业成本高于其他同类地区。加之农田开发期短,土地贫瘠产出较低,辖区80%的农户还停留在传统的种养业等弱势产业上,规模化生产经营方式占比较低。全县农户贫困面大,有近20万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深。二是工业方面:县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地方属地优势企业很少,粗加工、低技术、低附加值的经营模式仍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模式。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18家,工业产值27.45亿元,主要经营水泥、电石、石灰氮、双氢胺等生产项目。规模以下企业1117家,年产值12.79亿元,平均114万元,主要生产麦芽、卫生纸、面粉加工、酿造等轻工项目。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市的10.72%,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产业规模偏小、结构雷同、投入不足,经济基础薄弱,抵抗风险能力较弱,总体仍属于欠发达地区的深度贫困县。因此,对于以商业化经营,利润为目标的现行银行体制,县域经济实体对银行信贷的吸引力不强。
2.银行业受体制机制制约,有效信贷投入不足。2012-2014年,古浪县金融机构存贷比例分别为37.61%、55.94%和66.37%,一直保持较低的水平。农业银行贷款份额虽大,但绝大部分投向了县域外的公路建设等项目,信贷业务对小企业覆盖率过低。近年来农村信用社随着实力的壮大,信贷投放能力增强,县域经济支持力度加大。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受其结算手段、信用工具及其市场定位的制约,信贷投向仍以传统农牧业为主,结构单一,经营管理水平很难适应县域经济多元化发展的资金需求,“一社支三农”不堪重负。作为支持县域经济和“三农”发展的主力军,古浪县农村信用联社几乎包揽了全部农户的建档评级工作,以占全县银行机构42.64%的存款额,提供了全县47.50%的贷款,但存贷比例仅为66.37%,存差仍达23亿元。银行业系统内资金的“效率”配置,致使县域机构的资金“外流”现象十分突出。
3.融资中介服务及相关配套体系发展滞后。县域经济主要以中小企业和“三农”为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经济基础薄弱,贷款风险很大,由于缺乏利益风险补偿机制,银行为了规避风险,容易将之排除在门外。如同大部分欠发达县域,该县尚未建立完善的评估、中介体系,相对县域经济发展融资需求,融资中介发展明显滞后。一是担保公司规模偏小,担保能力不足,银行与担保公司开展合作不积极。二是缺乏土地、林权等相关资产评估、产权交易等中介机构。三是抵押贷款评估存在登记环节多,收费高等问题,增加贷款成本,而且手续烦琐,效率不高。调查中发现,抵押担保不足成为制约信贷投入的主要因素,大部分银行认为贷款未获审批的原因是抵押不足,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将抵押担保作为未获贷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银行业支持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1.挖掘存量潜力,统筹发挥各类银行机构的作用。银行业金融机构仍是县域金融体系的主力,要厘清银行机构职责,按照业务侧重,挖掘潜力,做强基础,划定区域,发挥银行业合力作用。继续巩固农信社的支农主力地位;鼓励大型银行充分发挥资金实力和管控能力强的优势,重点支持涉农龙头企业、县域重点项目等的发展;引导邮储银行积极促进资金回流县域,并在与农信社的竞争上有所作为;充分发挥农发行政策性业务具有的量大、成本低等优势,抓住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带来的机遇,加大支持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的力度。
2.不断创新,开发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产品。各银行机构要深入开展市场调研,积极灵活运用各种金融工具,有针对性地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结合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村个体工商户为重点,在农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农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绿色农业、特色农业等方面加强创新。积极拓展中间业务,推出一批适合小微企业特点和适应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创新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结算、汇兑、代收代付、融资辅导等金融服务,以及市场动态、行业发展、政策法规、利率、汇率等多种信息咨询服务。
篇11
成立镇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组长,分管书记、分管镇长任副组长,镇党政办、组织科、纪委、经济发展办、财政所、民政科、国土所、村建办、农业办、经管站、林业站、水利站、工商所、农业银行、农商银行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农业办,具体负责改革试验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围绕目标,全面启动农村改革实验工作
(一)深入开展“三位一体”的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
按照“成方连片、规模经营”的农业发展思路,以“发放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证、建立农村土地使用产权交易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证、一所、一社)为核心内容,推进土地使用权产权化,允许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担保贷款,规范土地有序流转,加大社办企业的政策引导和项目扶持,鼓励工商资本入股合作社,进一步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全年新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流转土地1026亩,市聘新蔬果专业合作社、恒润果蔬专业合作社成为市级示范合作社,另有4家专业合作社通过市市级试点合作社验收。市聘新蔬果专业合作社使用产权抵押贷款330万元,加快了改社的经营发展,呈现出一派产销两旺的良好发展势头。
(二)开展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改革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探索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制度。全面开展农村承包土地信息化管理,规范各类土地承包合同和档案管理;选择一村、姜店村、西石庙村三个村作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条件成熟后在其他村逐步推开。通过卫星遥感等技术,确认农户承包地面积和空间位置,完善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制度和流程设计,建立网络化管理系统,逐步探索建立符合“长久不变”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新型管理办法。同时,认真做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三)开展农村资产产权化改革
将农村集体各类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进行评估作价、量化折股到集体组织成员,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保护严格、流转规范、监管有力”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决策机制、收益分配机制,健全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利益的长效机制,构建完善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现代产权运行体制,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1、对全镇的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进行清产核资。由镇纪委牵头、经管站具体组织实施,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利用一年的时间,对全镇的农村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部清产核资登记,成立了“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中心”,给66个村签订了“三资”协议书,健全了全镇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科学管理的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体制。
2、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镇成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所”,“农村产权交易所”专设交易服务大厅,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四荒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养殖水面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农业类知识产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农村闲置宅基地使用权、农业生产性设施使用权等统一进入市场交易。
3、强化集体资产监管。对村集体各类资产、资源可通过承包、租赁、招标、拍卖等多种形式进入市场;建立健全各项监督管理制度,强化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行使知情权、监督权、管理权和决策权。
(四)开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制机制创新改革
针对现代农业需要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现实要求,积极研究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制机制,完善三农服务体系。
1、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各涉农部门要坚持完善镇级、提高村级的原则,加强管理,健全队伍,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建立符合我镇实际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2、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特别是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导土地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刘坡西村全村托管土地1127亩,农民从“种、管、收、储、运”全不用操心动手,在家中就可以丰收庄稼,而且每亩节省投资156元,增收200余元,取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篇12
一、小微企业发展及融资现状
(一)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
小微企业是资产规模、销售收入和企业人数相对较小的小型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目前中小微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完成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一半以上的出口收入和财政税收,名副其实地占据全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小微企业具有不同的特征:
1.区域差异大,集群化趋势明显。小微企业主要依托当地资源禀赋、经营惯例等形成地方特色,并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以陕西为例,陕北地区依托当地的煤炭资源形成煤化工集群,关中地区特别是西安地区依托当地高校、科研单位众多的优势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陕南地区依托当地的生态资源形成现代中药加工集群。
2.行业分布广,产业链进程加快。小微企业经营灵活,涉及国民经济中的大部分行业,且大部分依附于大中型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上下游,并逐步发展成为贯穿整个产业上、中、下游的产业链。
3.管理不健全,以家族式管理为主。小微企业大部分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运营模式单一,财务与管理不健全,全国90%以上的小微企业以家族式管理为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小微企业微乎其微。
4.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相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小微企业经济实力较弱,遇到外部环境变化时,经营状况容易恶化,抗风险能力较弱,但其经营灵活,成长性好,规模增速较快。
(二)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
就融资而言,尽管国有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40%,贷款却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80%,而大量的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约为60%,其贷款却占不到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20%。根据阿里巴巴集团2010年10月份对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调研显示,有63%的小微企业有融资需求,在有贷款需求的小微企业中,75%的小微企业贷款需求在100万元以下。
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融资渠道窄、融资成本高的问题。研究表明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结构的特点是:企业内部融资比例在融资结构中偏大,有71.81%的小微企业将内部积累作为主要资金来源,通过银行贷款获得所需资金的仅占11.41%。
小微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性,对整个产业链具有补充性,前景具有广阔性,融资需求具有多元性及“额小、面广、期短”的个体性。
2008年,银监会明确提出“两个不低于”的监管要求,即:小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同时,推进大中型银行加强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建设,提出了单列信贷规模、单独配置资源、单独信贷评审、单独进行独立会计核算的“四单原则”,逐步形成了以“六项机制”为基础,以“四单原则”为保障,以“两个不低于”为目标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有力地推动了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快速发展。
二、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1.支持体系不断完善。据中国银监会数据,2011年末,我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1.7万亿元,同比增长18%,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长率15%,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万多亿元,增长25%,高出平均贷款增长10个点,反映出商业银行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取得了成果。
目前,各银行纷纷成立专门的微贷中心,建立独立的信贷体系,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从全国性金融机构来看,2008年建行陕西省分行率先在西北地区同业中成立了第一家小企业专营机构——西安小企业经营中心,三年多来建行陕西分行累计支持省内小微企业客户1 200多家,累计投放信贷资金约180亿元,贷款余额从2008年的5.2亿元增长至目前的80多亿元;民生银行西安分行中小企业金融部经营管理500万元以上的贷款,零售银行部下设的“小微企业团队”负责500万元以下的贷款。从地方金融机构来看,西安银行有三个部门负责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一是公司金融业务部下设小企业金融业务部,负责信贷产品的设计和营销、小企业经理团队的管理和考核、小企业金融业务的规划和指导;二是在信贷管理部下设小企业贷款审批中心,负责对超过支行授权的小企业贷款进行审批;三是在客户经理部设立小企业客户经理,负责小企业贷款的营销和管理。
2.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截至2011年末,陕西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 356.78亿元,较年初增加487.58亿元,增长26.09%,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7.08个百分点,增量与上年持平;小微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例也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不良率低于0.5%。全年投放2 020.53亿元,连续三年完成“两个不低于”的监管目标。各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11年陕西省工农建中四大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105.53亿元、38.36亿元、71.75亿元和20.61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75.40%、22.5%、23.42%和35.25%,尤以工商银行增幅最大,在四大行的小微企业贷款总额中占44.67%,农业银行占16.24%、建设银行占30.37%、中国银行占8.72%。
3.支持产品不断丰富。除传统的金融产品外,各家商业银行都相继推出了针对小微企业的专属金融产品。
(1)服务对象细化,具有针对性。目前很多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的行业特点、区域特点等制定专门的服务产品。如,为全面支持陕西省小微企业的发展,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在2011年初开发了为科技型小企业的“科易贷”产品,专项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针对陕西省近年涌现出的一大批优秀文化类小企业,建行还为其量身定制了“文保通”产品,在不到七个工作日的时间内为企业提供贷款支持。
(2)简化办理流程。各行专门成立了负责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部门或中心,按照“信贷工厂模式”,大大缩短了业务运作流程,明确了各环节办理时限,审批效率显著提高,如工商银行的“订单贷”业务,订单一签好就能向银行申请贷款,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每年投放小微企业贷款超过300亿元,近三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年均增幅超过100%。
(3)采取形式多样的担保方式。小微企业融资难就在于“担保难”。对此,各行在担保方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方面扩大担保范围;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担保公司担保等方式。促进银行与担保公司建立风险共担机制,规定普通商业银行与担保公司二八开;政策性专业银行与担保公司三七开。
(二)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由于小微企业贷款工作量大,与大额贷款比较,成本要高得多,且风险大,目前银行业普遍高度重视大客户和大项目,存在不愿做、不敢做、不会做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思想。
2.运行机制有待加强。银行业没有真正落实“六项机制”和“四单原则”要求,仍然停留在应付监管层面,没有发挥小企业专营机构特有的功能。
3.营销管理有待提高。一方面对小微企业贷款营销不主动、不积极,畏难情绪较大,惜贷思想严重;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精准的市场分析,在客户选择上把握不准确,导致小微企业贷款出现不良。
4.激励考核有待提高。当前尚未建立权责利对称的小微企业金融业务激励考核机制,工作业绩与劳动报酬未能挂钩,进而导致客户经理办理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
三、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对策与建议
(一)银行对小微企业实行专业经营
充分调动内部资源,形成经营合力,打造一套“前台抓营销,做产品制度保障,后台进行授信审批和风险管控”的业务管理模式,按照“四单管理”和“六项机制”的要求,有效配置资源,加快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建设,积极推广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一站式”审批模式,实现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工厂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的“三化管理”。
(二)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的产品要创新
根据小微企业的发展生命周期,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提供适应性金融产品。针对工业生产型小微企业重点推出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权质押贷款、园区厂房按揭贷款、股东联保信用贷款等业务品种,使其技术、厂房和股东信用等都能够转化为资金,投入到企业生产建设中;针对商贸流通型小微企业,重点推出商票融资、保理、应收账款池融资业务,同时,还可与第三方联合,以企业的原材料、存货、半成品等作为抵押物进行保兑仓单质押融资;针对中小外贸企业,积极开办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国内信用证等贸易融资类产品,不断满足小微企业多样化金融需求;针对涉农类小微企业,开展保险贷款、林权、宅基地抵押贷款以及“农户+村长+党员村民”联保贷款组合产品。
(三)针对小微企业贷款实行扶优限劣
银行要切实提高信贷支持的质量。一是有扶有控,提高市场性。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小微企业实体经济发展,努力满足小微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确保实现小微企业贷款“两个不低于”,同时严禁介入产能落后、高污染、对环境破坏严重的小微企业。二是整合资源,提高适应性。整合外部资源,借助中介机构拓宽客户融资渠道,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担保公司、租赁公司、行业协会以及小微企业围绕的核心大型企业等多方机构的合作,弥补营销渠道单一、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服务产品的市场适应性。三是营销细化,提高针对性。细分市场,实施多元化的针对性营销模式。依托产业集群,通过“商圈战略”和“行业战略”,探索“一圈一策”、“一业一策”的授信模式,通过批量营销、批量授信、批量处理的方式,形成“零售业务”批发做的营销模式。
(四)对小微企业客户经理实行激励约束
按照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公平合理、操作简单的激励考核办法,突出对小微企业客户经理的正向激励,使小微企业客户经理的收入水平、职级晋升等个人利益与其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在考核实施方面,加大力度,拉大差距,充分调动客户经理办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银行严控信贷风险
严格落实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加强贷后管理,密切关注企业资金流向,严防信贷资金被挪用于民间借贷、炒股、炒楼等高危行为,客户经理在贷前调查环节必须通过系统查询相关客户的违约记录情况,并在调查资料中真实反映,从而有效降低贷款风险。同时完善重大风险报告制度,按月对分支机构、相关部室通报公司客户违约情况、不良贷款记录情况,加强银企信息沟通,强化风险排查,化解风险信号。在风险监管方面,合理确定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控制目标,适当提高对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积极探索小微企业信贷工作尽职免责制,切实解除客户经理的后顾之忧。在贷后管理中,将小微企业的综合服务纳入到贷后管理中来,以“售后服务”代替“贷后管理”,进而构建以客户价值贡献度为基准的售后服务模式,实现贷后管理与综合服务的有机结合,促进小微企业健康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健聪.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实证分析[J].辽宁经济,2011(9):53-55.
篇13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次政银企洽谈会取得了丰硕成果,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签约量大。此次洽谈会共签约项目548个,项目总投资1323亿元,签约金额694亿元。(其中,建设银行签约项目62个,签约金额138.9亿元;中信银行签约项目41个,签约金额89.9亿元;中国银行签约项目31个,签约金额79.2亿元;农业银行签约项目23个,签约金额68.1亿元;工商银行签约项目34个,签约金额50.2亿元;恒丰银行签约项目40个,签约金额46.6亿元;交通银行签约项目20个,签约金额41亿元;浦发银行济南分行签约项目15个,签约金额36.7亿元;华夏银行签约项目70个,签约金额31.8亿元;招商银行签约项目41个,签约金额30.3亿元;民生银行签约项目19个,签约金额25.6亿元;农信社签约项目82个,签约金额19.5亿元;农发行签约项目11个,签约金额16.6亿元;市商业银行签约项目41个,签约金额9.8亿元;邮储银行签约项目3个,签约金额8.6亿元;莱商村镇银行签约项目15个,签约金额0.9亿元。)二是覆盖范围广。此次签约项目,不仅有工业类项目,也有农业类和服务业类项目,基本涵盖了我市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其中,工业类项目508个,签约金额660.7亿元;农业类项目22个,签约金额16.8亿元;服务业项目18个,签约金额16.1亿元。三是大项目、好项目多。超过10亿元的有8个,过亿元的有195个。新能源、新材料以及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项目较多,共31个,签约金额85.1亿元。四是签约主体更丰富。与去年相比,签约银行多了3家股份制银行、1家村镇银行。今年新增的这些银行,签约项目110个,签约金额134.5亿元。企业方面,除了传统产业,也出现了像水务公司、大学科技园等新兴主体,充分展现了我市经济发展的多元化特点。总之,这次洽谈会开得非常成功,达到了预期效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签约双方的成功合作表示祝贺。
下面,就进一步做好政银企合作,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政银企合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液”,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金融部门和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整体。银企合作,直接关系着企业、银行的发展,关系着地方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实践证明,银企合作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必须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加强银企合作,既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也面临一些有利条件。
从不利因素来看,一是国家信贷政策趋紧。受持续上行的通货膨胀压力影响,国家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向“稳健”转化。自去年开始,国家先后3次上调存贷款利率,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已突破了历史最高值、达到了19.5%,同时央行还将对超规模放贷的银行实施差别准备金率。特别是今年以来,各级金融机构全面压缩信贷规模。今年1月份,全国人民币贷款新增1.04万亿元,同比少增3182亿元;当月贷款同比增速18.5%,低于去年12月份的19.9%。我市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今年1月份,全市人民币贷款余额1164.95亿元,比年初新增16.84亿元,同比少增17.34亿元。二是当前我市信贷需求矛盾非常突出。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黄蓝”两大战略的关键一年。“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在我市融合交汇,既是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市委、市政府确定了“黄蓝融合、海陆统筹、一体发展”的工作思路,把今年确定为“项目攻坚年”,决心以项目为抓手,大干快上,掀起开发热潮,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率先发展。初步统计,今年全市计划集中开工的项目有509个,总投资2124亿元。项目建设是否顺利,关键是资金是否有保障。当前,信贷仍然是资金来源的主渠道。但随着国家信贷政策的收紧,企业融资难度加大,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和成长型企业普遍存在资金链绷紧的问题,经测算,全市仅地方工业企业贷款需求就在400亿元左右。信贷政策收紧与资金需求的矛盾在我市越来越突出。
从有利因素来看,一是我市金融业发展一直保持良好态势。全市金融机构经营状况良好,各项财务指标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去年,全市贷款余额达到1148亿元,新增248亿元,增幅27.7%,居全省第一。良好的市场前景和金融环境,也吸引了各大银行纷纷进驻。去年一年,我市有2家股份制银行、1家村镇银行正式开业,4家股份制银行、2家村镇银行获准筹建。同时,全市新成立小额贷款公司10家。今年上半年,预计还将有6家银行开业。随着地方金融体系逐步壮大,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也将进一步增强。二是向上争取信贷指标具有良好的政策优势。去年省政府出台了金融支持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意见,与8家国有银行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今年又与18家金融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将酝酿出台金融支持半岛蓝色经济区意见。作为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主战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前沿城市,非常有利于我市金融机构向上级行争取指标与规模。三是我市政银企合作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近几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政银企合作,先后多次组织大型银企合作洽谈活动,仅去年就组织了两次大型签约活动,签约金额743亿元,资金到位率70%以上。各县区、开发区以及各金融机构也都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政银企交流合作活动,签订了一系列合作意向和贷款协议,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全市政银企各方合作基础良好,关系融洽,为深入开展银企合作创造了条件。#p#分页标题#e#
总之,大家既要清醒认识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要充分把握好重大历史机遇。工作做得好,应对得当,挑战可以变为机遇。工作做得不好,即便是有机遇,也可能因抓不住而丧失机遇。因此,大家一定要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创新工作方式,狠抓工作落实,推动银企合作深入开展,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二、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地方经济与金融发展息息相关。面对实施“黄蓝”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金融部门要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在推动地方经济建设中不断发展壮大。
第一,要千方百计扩大信贷投放总量。国家信贷政策调整,各金融机构面临的形势是相同的。这个时候,谁能够跑上去、靠上去,争规模、争指标,谁就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各金融机构要认真研究国家信贷政策变化,充分利用好“黄蓝”战略这两块金字招牌,积极跑上去争取信贷规模和信贷额度。要客观看待股份制银行进驻工作,发挥好黄三角金融中心的优势,坚持合作共赢,实施差异化竞争,通过竞争扩大信贷投放,通过竞争提升管理和效益。要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对达成银企合作协议的项目,减化贷款手续,缩短办理时限,争取早上报、早审批、早放款、早发挥效益。总之,希望在各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即使面对严峻的信贷形势,我市的信贷规模也能够稳中有升,在全省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第二,要切实优化信贷投放结构。一是保证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信贷需求。市里确定了“四区一城”重点开发区域,同时也筛选确定了优先发展的重大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各银行在信贷投放上也应予以优先考虑、重点扶持。二是积极服务“转方式、调结构”。针对石化盐化、橡胶轮胎、造纸纺织等传统支柱产业,要继续加大信贷投放,支持产业升级改造,巩固传统信贷资源;同时,针对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战略产业,实施倾斜信贷,培育潜在的优质信贷资源。三是继续将“三农”和服务业作为信贷投放重点。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服务业是我市今后发展的重点,这两个领域普遍存在资金制约难题,是信贷投放应该关注的重点,也是未来信贷增长的亮点。各金融部门要进一步扩大“三农”和服务业信贷额度,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
第三,要不断创新信贷产品。在当前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各银行要在加强管理、严控风险的前提下,加大信贷产品创新力度。要继续加强委托贷款、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保理等表外融资业务,同时,积极拓展产业链、供应链、销售链融资业务,探索推广仓单、专利权、土地使用权和股权等抵押融资试点,尝试推进信贷资金和股权投资基金融合,多渠道为企业融通资金。此外,各小额贷款公司要继续发挥好信贷“补充器”作用,规范经营、简化手续、提高效率,更好地满足企业资金需求。各担保公司要通过治理整顿,进一步扩大担保能力,形成功能互补、运行高效、分担有序的担保体系。
三、各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金融支持
在银企对接活动中,企业要注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主动对接。银企合作,企业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在信贷额度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各企业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利用各种平台或媒介主动与银行接触,交流信息,推介项目。比如,可以经常邀请银行到企业考察经营情况,一方面让银行贷款贷得放心,另一方面,也可以听听银行对企业下一步发展的建议,并借机推介新的项目。这次洽谈会上达成了很多合作意向、协议,下一步,企业要抓紧进行深入对接,力争信贷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力争项目早日建成、早见效益。
二是要提高自身竞争力。企业要赢得银行信任、获取授信额度,关键是要提高自身竞争力,树立良好形象。一是要做大、做强。好企业、大企业,资金往往能得到优先保障。因此,要积极瞄准行业高端和强势企业,在技术装备、产品研发、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等方面,寻找差距,制订目标,尽快做大、做强,提高企业竞争力。二是项目要好。好的项目,既可以规避企业发展风险,也可以规避银行放贷风险。要冷静分析,科学论证,企业新上项目或改扩建项目,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同时,又要审时度势,紧紧抓住实施“黄蓝”国家战略的有利时机,研究利用好各项优惠政策,抢抓市场机遇,大干快上好项目。三是信誉要好。信誉就是效益。信誉好了,银行才敢贷款给你。做企业,要有长远眼光,一定要讲诚信。这一点,不仅大企业要注意,广大中小企业经营者更要重视诚信的市场价值。在申请贷款时,要真实反映自身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贷款放下来后,也要严格按照规定用途使用资金,按时还本付息。只有做到诚信守诺、合法经营,银行才会愿意放款、主动放款。
三是要多渠道融资。多一条渠道,就会多一分希望。从当前形势来看,信贷政策短期内不会松动,信贷资金偏紧的形势可能要持续一段时间。企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除借助本地银行信贷资金外,还应积极争取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的支持。同时,要大力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通过企业上市、发行企业债、银行票据、短期融资券、集合票据等形式,争取更多的市场资金。
四、进一步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
一是要完善分工协作机制。市金融办、人行等部门要做好全市政银企对接工作的组织协调,建立定期调度制度,加强与金融部门的联系、互动,协调解决银企合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发改、经信、农业等项目主管部门,除了做好项目的汇总与筛选外,对项目进展和资金到位情况也要加强调度督导。各金融机构要安排专人负责签约项目,深入企业搞好调研,帮助完善手续,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企业要主动配合落实好信贷资金,力争项目早开工建设、早发挥效益。各县区政府也要积极组织好本区域内银企对接工作,推动全市政银企对接工作分层、有序、高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