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学习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提高政治站位,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大讨论”活动,把全体教师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教体局的安排部署上来,通过“大讨论活动”凝聚广大教师敬业干事的精气神和团结奋进的正能量,激发党员教师的创新力和事业心,进一步推动新学期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
二、强化责任意识。
把教体局提出的“担当负责 攻坚突破”体现到具体职责和工作中,通过这场学习思想和行动的革命,提升自己的履职能力和本领,履行好主体责任,以上率下,带好班子,管好队伍,树立开放的思维、创新的理念、实干的精神,从大讨论中要思路、要动力、要措施、要作风、要成效,对学校的发展负责,对教师的成长负责,对学生的前途负责,担当负责,干在实处,沉下身子,尽好责任。
三、强化创新意识。
改革促发展,创新促跨越,在大讨论活动中,我们强化了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思路,围绕学校发展中如何增量提质,如何打造“名校强校”,如何平稳适应新高考等发展的重要工作和目标,进一步提升工作标杆,拓宽发展视野,面向全国学习先进经验,借力发力,攻坚突破,在满足广大学生和家长从上高中到上优质高中的需求转变中,奋发努力,出力出彩。
四、强化作风意识。
篇2
“卓越课堂”是指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突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卓越课堂讲究课堂效率。“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教师快乐地教,学生快乐地学”是我教学的目标,“卓越课堂”作为我们教学的重中之重,现将我校语文组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开学初,我校在校长的亲自组织之下,认真学习了 “253”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利用空闲时间不断学习相关教育刊物,深入学习“253”教学理论,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课后写下教学反思,相互听课、评课。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二、以常规课堂为主体,聚焦课堂,创造自然、和谐、创新的语文课堂
本期继续要求全组教师遵守教学常规,按素质教育要求施教,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地进行教学实践。以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狠抓常规,把课堂教学研究作为语文组内研训重点之一,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初步构建了“自主探究,合作创新”为特点的“253”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打造学校提出的“卓越课堂”的目标。
(1)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找准语文学科重难点。盲目的工作是无效的,任何的工作都必须要沿着目标,按计划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地取得成果。故此,开学初,我们语文组在学校教导处教研室的领导下,就要求每位任课老师必须在开学第二周内订出有具体的课时目标、重难点、以及解决重难点的具体措施的教学计划。使每位老师都能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工作。
(2)重抓集体备课。
本学期,我们组总结之前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措施,首先推选了学科带头人和备课组长。(八年级的是刘召清老师,九年级的蒋崇云老师,七年级的孙艳红老师。)明确各自的责任。备课小组以年级组为单位,要求各备课小组在期初必须制定好集体备课计划,单周全组集中学习,双周每年级组进行集体备课,每一节课都要写教学反思,从备课到上完课都有一个思考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语文组老师都基本上养成了一个思考与研究的习惯。集体备课不但保证了教学质量,也促进了老师的成长。本学期我们组老师写的教学反思与论文将近200篇。其中上交参评的近30篇。
(3)重视课堂教学,提高课堂质量。
全组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下功夫,必须大力推进“253”教学模式。向40分钟要质量,重视“双基”教学,精讲多练,对作业做到全收全改,而且当天作业当天改。期中阶段练习后每位老师做了详细的质量分析。通过分析,找到不足,提出了改进措施。对学生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激励学生,建立自信,对学生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价。
(4)抓培优与扶差工作。
①培优: 从开学第一周就开始,我们就组织老师对各年级的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培训,为尖子生创设平台,提高能力。②扶差:本学期来,组内老师从一开学就制定好扶差的对象与计划,利用课余时间给予辅导,效果良好。
(5)做好常规检查工作。
本学期,语文组按照教导处安排,每月对学生作业进行一次检查,并及时给予反馈。对教师教案是每周抽查一次,每月检查一次,并及时给予反馈,由学校以简报的形式发到年级组。
三、以交流培训为途径,特色创新,打造高素质的语文团队
专家的引领高屋建瓴,名师的效应浸润感染。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语文教研组老师多次亲临名师课堂,感受名师教学风采,听教育专家、特级教师的报告讲座及课堂教学。例如十月份蒋崇云老师和刘波老师参加了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儿童阅读与语文创意教学观摩研讨会。听取了朱永新、林文宝、王荣生、王林等同志的报告和专题讲座。还听到了陈鸿铭、陈慕阳、蒋军晶等国家级名师的讲课。聆听名师专家培训,感悟教育教学真谛,感受名师平易近人的教学态度、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先进的课改理念与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受益终身。十一学月配合学校派出了罗小利老师,刘先芬老师张小菊老师赴忠县听取了重庆名师的卓越课堂教学。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我汝溪中学初中语文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得已巨大的提升。
篇3
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曾经发生这样的事例,足以说明责任扩散效应的危害:在一次英语口语课上,笔者要求学生自行编英语短剧,并进行表演,在8个小组中,有7个小组圆满地完成了课堂任务,但B小组未完成。课堂教学完成后,笔者询问该小组成员没有完成任务的原因,几乎每个人都说是因为他人不配合,将失败的责任推卸给他人,这就是责任扩散效应的典型危害。
对于如何避免“责任扩散”效应的教学对策还处于探索尝试阶段。笔者的建议是初中英语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中应随时监控合作学习的情况,如果发现有责任扩散的现象,应当及时纠正。在平常的课堂教育中,加强对初中生的个人责任感的教育也是必要的。
另外,在具体操作上,可以采取切块拼接法,使每个学生在小组作业中都负责承担独特的责任,在作出汇报时,采取措施使每个学生都有汇报和回答其他同学的机会,在奖励标准选择上,适当地加入个人表现因素,如果小组成员都学会了教学内容,可以适当地加分等。制止责任扩散的办法很多,但不论采取何种解决办法,都不仅要考虑学生的特点,还要注意体现合作学习的基本特点,围绕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来设计和处理。
二、注意对合作学习过程的控制
1.要关注学生合作之前的准备状态
初中英语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关注学生的准备状态:一是要关注学生对合作学习的态度,教师要传输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保证学生对合作学习有一个积极的态度;二是要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准备状态。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在学习任务确定后,帮助学生掌握与合作学习的论题密切相关的基本句型和具体用法;三是要关注学生社会技能的准备状态。要教会学生与他人沟通的技巧,教会学生在遇到不同观点时如何处理,提供给学生如何能更快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建议。
2.注意合作时间的有效性
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可能会听到这样的抱怨,如“时间太紧了,根本就完不成作业了”之类,要解决这种问题,老师在选取学习任务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保证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有完成的可能性,在解释学习任务时,应明确告知学生任务要求,在这个前提下,随时监控小组活动,如果发现小组活动有明显的拖延时间的迹象应及时给予提醒,小组活动不适当有可能导致合作时间不能有效利用的,初中英语教师可视情况给予提示或指导,但是小组活动的不适当不影响任务完成的,一般情况下初中英语教师应避免干预,否则就又回到了以初中英语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课堂。
三、注意合作学习模式的局限性和与其他教学模式的结合
1.合作学习并不是能适用于任何场合
现行的英语教材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够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如果强行使用合作学习,教学效果反而不明显,比如说听力教学中采取合作学习方式的效果明显不如传统授课方式。而且,语言教学的过程是复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都具有多样性,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与特定的教学目标相联系的,这就说明了语言教学中的教学方式也是多样的,不存在一种适合于所有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万能教学模式,合作学习也同样不是万能的。
篇4
一、增强学生自主复习的意识,养成学生自主复习习惯
学生要做到自主学习,必须必备三个条件:其一是心理要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平;其二是要具有内在的学习动机;其三是应具备一定的学习策略。因此,学生自主学习应该是在自我意识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对自己学习行为目的性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有能力并自觉监控自己的学习活动,以使学习进程在符合自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
1.感悟自主复习作用,树立学习主体意识
科学家发现,人类贮存在脑内的能力大得惊人,人平常只发挥了极小部分的大脑功能。要是人类能够发挥一大半的大脑功能,那么可以轻易地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学位。所以,我们要相信学生,使学生意识到自主复习的重要性,形成自主复习的思想。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复习作用,有助于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但是笔者根据近3年的科学总复习教学,发现学生中会给自己设定学习目标的极少,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而且有学习目标并能将自己的学习计划认真执行的学生,几乎没有。可见,初中学生持之以恒的自主学习能力迫切需要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教师多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了;需要教师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从而让学生体悟到自主复习的作用,养成自主复习的习惯,树立起学习的主体意识。
2.调控自主复习时空,确保主动学习开展
据笔者调查,在总复习教学中,半数学生表示大多数老师很少给他们自由讨论和提问的时间,并且课堂中有不同的意见和想法时自己不敢提出来。事实也如此,老师确实很少给学生足够的时空,更谈不上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的情境了。或许有些老师担心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会耽误教学任务的完成,影响教学质量,其实不然,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一半学生有独立支配自己学习时间的愿望,只有约5%的学生希望听教师和家长的安排,学生对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并不赞同。因此,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愿望,将课堂学习活动的时间、空间充分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多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提供表达思想和开展活动的时空,帮助学生把繁重的学习任务进行分解,使学生真正做到有目的、有方向的开展自主复习。平时,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在实践中观察、思考,让学生做到课堂内外都有观点,通过交流评价,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营造自主复习氛围,给力主动复习过程
针对接班教学,学期初由于师生间不熟悉,如果此时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而忽视了师生、生生之间的课内外交流,这样会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的萎缩。开学初,教师竭力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促进学生学科的发展。课堂内尊重学生,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和好奇心;课外与学生打成一片,尽自己所能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
教师给力主动复习过程,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学会自主的、感悟的学习,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笔者认为,只要学生有了自主复习的意识,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学习就会变成一件快乐而又持久的事情,才可能实现自主复习,并为终生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二、加强对学生自主复习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复习能力
中考复习时间紧迫,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复习的指导。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计划、复习方法调整,向主动复习要质量,提高学生自主复习的效益。当学生需要时给予指点,当学生茫然时给予建议,当学生成功时给予赏识。教师把握好指导的“度”,做到学生自主建构和教师的引领相统一。帮助引导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复习能力。
1.指导学生制定自主复习计划,提高学生复习的目的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自主复习亦是如此。在总复习阶段,教师可以把繁重的复习任务进行分解,让学生制定出自主复习计划,做到有目的、有方向的进行自主学习。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开展自主学习,增强学生自主复习的针对性,提高总复习的效率。
2.指导学生运用自主复习方法,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笔者发现有些学生不知道怎样调整学习方法,有些学生就一味地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多数学生不知道怎样进行自主复习。因此,深入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差异从实际出发,很有必要加强学生自主复习过程中的学法指导,使学生获得最佳学习状态。同时告诫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一方面是靠自己在复习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方法获得。在复习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特点,摸索出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的自主复习方法,教师还要注意及时帮助学生发现和总结,并适时组织、交流和推广,使大多数学生的自主复习过程不断地得到优化,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3.指导学生选择自主复习内容,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学业考试的难度系数告诉我们,要保住基础分,不要“顾难失易”。教师指导学生阶段性选择自主复习内容,使复习更具有针对性。
针对教材内容复习,需要仔细品味才能掌握重点知识的精髓。因为教材中的许多问题都很经典,对学生来说,怎样科学地看书是自主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先从宏观着手,通过看目录和标题,把知识点放在体系中,以便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整体把握教材,把教材从“厚”读到“薄”。此外,很多重要的知识点要特别仔细地阅读和理解,从一个知识点分散出许多相关的知识,又把书从“薄”读到“厚”。根据《学业考试说明》,不放过书本中文字、图、表以及阅读等,为细化知识打好基础。
学生只看教材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让学生主动查找资料,去解决一些问题,以使他们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如:教材章节后面的很多问题探究,可以在课本主干知识的引领下,通过主动寻找相关资料解决相应问题,从而有效了解问题研究所要阐明的知识或现象,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还可使他们对知识点有理性的认识。对于第一轮复习中的错题进行有计划的重新自我评价与反思,以求完善知识体系,提高思维的严密性。复习后阶段,又重返书本(教材、学业考试说明、复习用书)和做过的试题,对知识点和题目(包括对题和错题),进行再思考,提高学生对自身问题的认识程度,在接下来的复习过程中不断改进,有助于学生在学业考试中发挥出更好的成绩。
三、规范学生自主复习过程,发展学生学科综合能力
自主复习是一个疲乏而冗长的过程,如果在达到学习目标或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肯定,这将会对学生的成绩提高起到促进作用。通过规范学生自主复习,提高学生收集和分析资料信息、语言表达、解读数据、推理判断、分析计算、实验设计等各项能力,让学生感觉到自主复习过程是充实的、有效的。教师通过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梳理知识、建构体系,提高思维的严密性
针对《学业考试说明》中的知识条目,布置学生梳理书本知识,不放过教材中文字、图、表以及阅读等等。学生提问教师答疑的过程来指正学生错误认知、修正学生不完善的知识,帮助学生构建起正确的知识。
针对第一轮复习中所出现的错题,要求学生对错题进行精心分析,渗入错题中其他选项或者衍生问题的思考。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2.精选习题、重返书本,对知识点进行再思考
针对审题不清、不能灵活应用的知识、有效信息筛选等问题,精选题目,进行知识巩固和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同时注重解题技能的训练。
重返书本(教材、学业考试说明、复习用书)和做过的试题,对知识点和题目(包括对题和错题),进行再思考。提高对自身问题的认识程度,在后续的复习过程中不断地改进,有助于学生在学业考试中发挥出更好的成绩。
篇5
一、“综合性学习”栏目内容的基本分类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六册总共36单元,安排了36个“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栏目,所有的栏目设计的学习方式都是以活动的方式表现出来,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收集筛查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习惯为目标。“综合性学习”栏目在学习主题的选择范围包括“人生感悟”“友爱亲情”“社会热点”“科学探索”“文化活动”和“方法技能”等六大部分。
1.“综合性学习”主题内容与单元选文之间的关系以及这样编排的价值。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共六册,每册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由“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两部分。“综合性学习”以“阅读”中的课文内容作为主题的内容,或者两者之间内容上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这样的编排,要求学生从三个维度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多种多样,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写作、口语交际技能,还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文本,反映了教材的综合性和简约化。
2.人生感悟。人生感悟部分“综合性学习”内容对初中学段学生发展的价值:“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安排有利于这个学段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这部分内容的安排能够促进这个学段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客观、正确地判断世界,帮助学生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更好地学习和生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安排有利于这个学段学生树立自信心、人生目标和理想。
3.社会热点。社会热点部分“综合性学习”内容对初中学段学生发展的价值:“综合性学习”主题活动有利于这个学段学生正确理解和观察社会;“综合性学习”主题活动有利于这个学段学生的社会化,通过社会化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正确的品质和信念;“综合性学习”主题活动有利于这个学段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4.自然科学。自然科学部分“综合性学习”内容对初中学段学生发展的价值:“综合性学习”内容有利于这个学段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良好的感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是进行创新的基础。
5.文化生活。文化生活部分“综合性学习”内容对初中学段学生发展的价值:这部分“综合性学习”能够帮助这个学段的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通过古今中外的文学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生活方式,知道其中的利弊,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这部分“综合性学习”内容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和知识增长,“社会分布式认知开发模式认为:智力活动是社会和情景性的,智力的发展是在情景中发展的,特别是在文化情景中发展起来的。
6.友爱亲情。友爱亲情部分“综合性学习”内容对初中学段学生发展的价值:这部分“综合性学习”内容目标意图是让学生学会感恩,树立社会责任感
7.方法技能。方法技能部分“综合性学习”内容对初中学段学生发展的价值:“综合性学习”有助于这个学段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特别是学习技能的发展,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加深,要想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于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尤为重要。
二、“综合性学习”栏目内容的优缺点分析及解决建议
1.“综合性学习”栏目内容的优点分析:它主题活动的设置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平衡发展,从上面的内容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初中整个学段“综合性学习”的所有主题活动中,有利于学生加深对选文的理解;特别突显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目标是从学生的角度提出,尊重这个学段学生情感世界、兴趣爱好等特点;强调跨学科知识的整合,拓宽语文课程资源;注重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它追求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想法,它打破了传统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性质——“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2.“综合性学习”栏目内容的缺点分析:它在实际教学中,达不到真正实践性,很多主题活动需要学生走出课堂、校园,到社会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知识,运用语文。在实际教学中,学校和教师为了方便对学生管理,根本不会把学生带出课堂,只是在课堂或校园中模拟实践,根本达不到实践的全部效果,弱化了它在教育中的作用;它的栏目作为语文教学领域新事物,其宗旨在于强调语文在实践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它是在把握和尊重学生的知识经验、兴趣和能力的基础上,在主题、内容、方法和形式都可以做到因人而异,可以实施合作学习和个体化学习,体现教学因材施教。但是教材中明确“综合性学习”主题的做法表现出教材寻求普遍适应性的倾向,不利于师生开展主题活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综合性学习”栏目每项完整的活动过程包括:“选定主题内容—设置活动方案—开展主题活动—交流和分享活动成果”等四个阶段。而真正实践这些活动需要较多的时间,所以许多主题活动在实际操作中是完成不了的。而且过多的活动,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会给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来消极影响。
3.解决建议。对于“综合性学习”缺少真正实践的解决建议,在“综合性学习”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语文资源,需要实践的就带领学生参加实践。其实学校和教师上课的时间里走出校园,走出课堂有着其自身的担忧。如果把学生带出去出了事,带队教师一定要负责,学校也有责任,而且出了教室以后,可能有的学生不遵守活动的纪律,给教师的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对于教科书追求普遍适用性所带来的局限的解决建议,重视“综合性学习”栏目课程资源的本土化开发。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不同地区、不同人口的个性和特点;对于主题活动安排过多的解决建议,每册教科书的六个专题栏目学习我们不一定要全部做完,可以选择一些相对来说更有意义的来做。
三“综合性学习”栏目内容的教学成果评价分析
1.我国语文课程评价的现状:我国语文课程在评价方面长期以来存在诸多不足,还有在评价过程中过分重视量化评价手段,反而忽视了定性评价方面的研究。还有在评价过程中,不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学生只能充当被评价的对象,把学习的主体——学生,排斥在整个评价过程之外;特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有很多的不同之处。其学习的方式大多都是以活动的形式展开,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综合性学习”学习方式具有实践性、开放性、探究性等特点。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强调的是学生会学,而不是学生一定要学会。“综合性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情况选择评价方式,以下是我关于这一板块评价的几点思考。
2.对教师的评价机制的建立:教学评价的作用,教学评价是实现教学目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衡量教师的教学是否成功,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的一种机制,是检验教学成果的参考标准之一,是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最终考核评定的评价指数。“综合性学习”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教师不断总结优秀的教学经验,发现自己教学的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探索构建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的评价机制,确保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公平的、公正的、合理的,这样才能达到评价的目的。
3.对学生的评价机制的建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对学生的激励性,“自然、真诚、恰如其分地表扬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教师评价结果的信任机制,应该把“综合性学习”教师的评价结果纳入学生升学考核之中,而不是在试卷上就加几道关于综合性学习”的题目进行考核。只有把教师评价的结果纳入升学考核范围,这样才能引起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注意,突显出“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而不是可有可无的活动课;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现阶段“综合性学习”还没有一套统一的、科学的评价体系,这样导致了评价标准的混乱,每个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标准,导致评价的不合理。相关部门应该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建立“综合性学习”栏目的科学评价体系,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提供理论依据。这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有一个共同的参考标准,提高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权威性。
参考文献:
[1]王振香.新课标背景下人教版(七~九年级)教材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评述[D].首都师范大学,2005:2.
[2]王延.语文教材“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模块合编探析——以人教版初中语教科书为例[J].文教资料,2012,(12):70.
[3]万云英.学校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07.
[4]黄希庭.心理学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2.
[5]徐书业.教育学:原理与运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2.
篇6
2、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谁都明白,可还是有许多同学在边学习边听音乐。或许你会说听音乐是放松神经的好办法,那么你尽可以专心的学习一小时后全身放松地听一刻钟音乐,这样比带着耳机做功课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我以前也曾经常用一个晚上来看数学或物理,实践证明,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很差。后来我在每晚安排复习两三门功课,情况要好多了。
除了十分重要的内容以外,课堂上不必记很详细的笔记。如果课堂上忙于记笔记,听课的效率一定不高,况且你也不能保证课后一定会去看笔记。课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应当是把老师的讲课消化吸收,适当做一些简要的笔记即可。
经验二:
学习效率这东西,我也曾和很多人谈起过。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某同学学习极其用功,在学校学,回家也学,不时还熬熬夜,题做得数不胜数,但成绩却总上不去其实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也是十分着急的,本来,有付出就应该有回报,而且,付出的多就应该回报很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这里边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效率指什么呢?好比学一样东西,有人练十次就会了,而有人则需练一百次,这其中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劳逸结合。学习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头脑,所以适当的休息,娱乐不仅仅是有好处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项学习效率的基础。那么上课时的听课效率如何提高呢?以我的经历来看,课前要有一定的预习,这是必要的,不过我的预习比较粗略,无非是走马观花地看一
下课本,这样课本上讲的内容、重点大致在心里有个谱了,听起课来就比较有针对性。预习时,我们不必搞得太细,如果过细一是浪费时间,二是上课时未免会有些松懈,有时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东西。上课时认真听课当然是必须的,但就象我以前一个老师讲的,任何人也无法集中精力一节课,就是说,连续四十多分钟集中精神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课期间也有一个时间分配的问题,老师讲有些很熟悉的东西时,可以适当地放松一下。另外,记笔记有时也会妨碍课堂听课效率,有时一节课就忙着抄笔记了,这样做,有时会忽略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但这并不等于说可以不抄笔记,不抄笔记是不行的,人人都会遗忘,有了笔记,复习时才有基础,有时老师讲得很多,在黑板上记得也很多,但并不需要全记,书上有的东西当然不要记,要记一些书上没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题与典型解法,这些才是真正有价值去记的东西。否则见啥记啥,势必影响课上听课的效率,得不偿失。 作题的效率如何提高呢?最重要的是选"好题",千万不能见题就作,不分青红皂白,那样的话往往会事倍功半。题都是围绕着知识点进行的,而且很多题是相当类似的,首先选择想要得到强化的知识点,然后围绕这个知识点来选择题目,题并不需要多,类似的题只要一个就足够,选好题后就可以认真地去做了。作题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作题之后的过程,对于做错的题,应当认真思考错误的原因,是知识点掌握不清还是因为马虎大意,分析过之后再做一遍以加深印象,这样作题效率就会高得多。
评:夏宇同学对于听课和做题的建议,实际上反应了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把劲儿使在刀刃上”,即合理分配时间,听课、记笔记应抓住重点,做习题应抓住典型,这就是学习中的"事半功倍"。
经验三:
学习效率是决定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那么,我们如何提高自己学习效率呢?
第一点,要自信。很多的科学研究都证明,人的潜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有效地开发这种潜力,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何时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这种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种必胜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摆脱失败的阴影。相反,一个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会一事无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远的自卑之中。
提高学习效率的另一个重要的手段是学会用心。学习的过程,应当是用脑思考的过程,无论是用眼睛看,用口读,或者用手抄写,都是作为辅助用脑的手段,真正的关键还在于用脑子去想。举一个很浅显的例子,比如说
记单词,如果你只是随意的浏览或漫无目的地抄写,也许要很多遍才能记住,而且不容易记牢,而如果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联想的方法去记忆,往往可以记得很快,而且不容易遗忘。现在很多书上介绍的英语单词快速记忆的方法,也都是强调用脑筋联想的作用。可见,如果能做7到集中精力,发挥脑的潜力,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
另一个影响到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是人的情绪。我想,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如果某一天,自己的精神饱满而且情绪高涨,那样在学习一样东西时就会感到很轻松,学的也很快,其实这正是我们的学习效率高的时候。因此,保持自我情绪的良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有较为开朗的心境,不要过多地去想那些不顺心的事,而且我们要以一种热情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因为这样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是很有好处的。这样,我们就能在自己的周围营造一个十分轻松的氛围,学习起来也就感到格外的有精神。 经验四:
很多学生看上去很用功,可成绩总是不理想。原因之一是,学习效率太低。同样的时间内,只能掌握别人学到知识的一半,这样怎么能学好?学习要讲究效率,提高效率,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晚上不要熬夜,定时就寝。中午坚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饱满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二、学习时要全神贯注。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补充能量。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我学习的时侯常有陶渊明的"虽处闹市,而无车马喧嚣"的境界,只有我的手和脑与课本交流。
三、坚持体育锻炼。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再大的能耐也无法发挥。因而,再繁忙的学习,也不可忽视放松锻炼。有的同学为了学习而忽视锻炼,身体越来越弱,学习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这样怎么能提高学习效率呢?
四、学习要主动。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有了兴趣,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学基础不好,学习过程中老是有不懂的问题,又羞于向人请教,结果是郁郁
寡欢,心不在焉,从何谈起提高学习效率。这时,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请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进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效率。
五、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学融洽相处。每天有个好心情,做事干净利落,学习积极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个人和集体结合起来,和同学保持互助关系,团结进取,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六、注意整理。
学习过程中,把各科课本、作业和资料有规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时,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学生查阅某本书时,东找西翻,不见踪影。时间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寻找中逝去。我认为,没有条理的学生不会学得很好。
评:学习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习之外的其他因素,这是因为人的体质、心境、状态等诸多因素与学习效率密切相关。
【总结】
学习必须讲究方法,而改进学习方法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在学生时代,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当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时候,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则会影响他(或她)的工作成绩,继而影响他的事业和前途。可见,在中学阶段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大有益处。
可以这样认为,学习效率很高的人,必定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言外之意,学习成绩好未必学习效率高)。因此,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提高学习效率就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直接途径。
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前人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但必须充分结合自己的特点。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学习之内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学习之外。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利用时间,另外还要注意“专心、用心、恒心”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对于自身的优势、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认识。总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范文二:
初中阶段的我,不仅努力学习了课内的文化知识,还留心总结了一些学习方法。渐渐地,我形成了一套有我的特色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你真正了解了我的学习方法的内涵与真谛的话,你会发现这一方法不仅仅是用于我,还适用于很多同样的同学。由于我接触的中上等的同学比较多,此方法更适用于学习上不错,但总也不能十分拔尖的同学。
其实学习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人也要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我写这篇文章也只是想把我的制定学习方法的方法告诉大家。这样才能真正使那些读过此文的人受益。学习别人的方法切忌照搬。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通过实践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有收获。
还要在这里强调一点:学习不是苦差事,做好学习中的每一件事,你就会发现“学习,是一块馍,你能嚼出它的香味来。”(此句引自肖复兴肖铁的《我教儿子学作文》1996年4月第一版211页)
这一切都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经验。我的思想也许比较独特。合理的可以自己试试,偏激的干脆掠过不读。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学习未动,兴趣先行
2、 务学与求道
3、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4、 态度决定一切
5、 不强调进步
6、 练就过硬的本领是学习的根本目的
7、 会玩、会偷懒、然后会学
8、 考试、分析考试结果、做出下一步计划、调整自己
9、 学习别人
一、 学习未动,兴趣先行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它深刻地阐释了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
之所以把兴趣放在首位,也是因为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兴趣能够调度人的更多的精力在某一方面。如果你把兴趣调整到学习上,那你就比别人多了许多精力,胜算也就大一些。
经常向一个学习很好的人学习,3年来,最大的发现也莫过于:她对任何一个科目都充满了兴趣。这种兴趣,使它比别人多了一份求知欲。这种求知欲,使他不会放过每一个从她身边划过的知识。这也使她有了别人都难以做到的对于学习的一种艮劲,所以她能过做出许多别人做不出的难题,也使她可以把自己的基本功培养得十分强大。这足以体现兴趣的力量之大了。
培养兴趣也并非一件难事。在这里我只介绍两种方法。
可以利用人的条件反射,如果一个人总是疲劳时候读书学习,他一学习就想睡觉,长此以往,学习和睡觉建立了条件反射,学习的时候就总是无精打采的。这就是有些人上课总爱睡觉的缘故了。你可以在学习前做一些使自己身心愉悦的事情,学习的时候保持这种愉悦的心情。以后,愉快与学习就形成了条件反射,一学习就高兴,一高兴就学习。这样就做到了培养学习的兴趣。不过学习,其他方面也可以这样做。 兴趣需要别人的赞扬和鼓励。当你需要针对某一方面的兴趣时,你先硬着头皮做这种并不愿意做的事情,并投以很大的热情,争取做得好一点。得到别人的夸奖和鼓励,自然就更愿意做了,这样也可以培养兴趣。我初三的下半学期,有一个阶段政治很差,又没有什么兴趣。但我觉得必须提高政治的成绩了。于是我每天回家先写最难办的政治作业,经常主动地找政治老师探讨问题。就这两条措施,十天之内使我的成绩大有长进。
可以说: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主导因素,决定着学习中的一切其他方面。必须重视兴趣。
二、 务学与求道
还是要引用孔子的一段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是有着深刻内涵的。它揭示了务学与求道的基本关系。
务学就是学知识学本领,掌握技能;而求道是通过学习进一步思考得来的有关事物一般规律的普遍真理(在这里可以认为是那些有实践意义的理论)。务学与求道又可以理解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
务学与求道必须协调发展,保证二者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务学和求道结合的好处很多,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找出苏轼的《日喻》来读读,那里已经叙述得很清楚了。 搞好务学与求道之间的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思考和实干结合上,二是在研究学习方法和实践学习方法上。
思考和实干必须结合:在学习中应该善于思考,从学到的每一点经过思考能够扩展出许多知识,这样就丰富了你学习的内容。这里仅举一例。初二物理学习压强时涉及了连通器原理。书上是这样写的:“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人教版物理第一册XX年3月第一版156页)那么就可以这样思考上端不开口的是什么样子的(托利拆里管),思考下部不连通改为上部连通是什么(虹吸现象),思考连通器中不装水而装了两种不同的液体会怎样(液体压强的计算),思考连通器中的水如果流动会怎么样(液体流速对压强的影响),思考连通器有哪些应用(船闸的原理),思考在一个水面施加压力,另一个水面产生向上的压力是多少(帕斯卡定律,千斤顶的原理),思考如何证明水面会相平(平衡力)。一个定义,引出了7个思考。这样你的知识就大大地丰富了。
研究学习方法和实践学习方法必须结合:通过思考得到了学习的方法,就一定要试一试,通过尝试为自己积累许多宝贵的经验,通过反复的思考这些经验又能够想出新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不断的有新的学习方法。这才是确定学习方法的方法。
搞好了务学与求道的关系,是使自己永远更新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的必要条件,也是不断保持最新、最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的要点。坚持思考与学习同步发展代表着先进的学习方法的发展要求,代表着先进学习理论的前进方向,代表了掌握最广大知识的能力水平。务学与求道必须协调发展,二者要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三、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爱迪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在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自信是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部分之一。
有时候学习成绩不好,人们往往归结于自己的不够努力,或者不够聪明,往往忽视心理上对学习成绩的巨大影响。可以说:心理上的调整是要重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努力与否)的。在学习中,心里安静,就能够踏下心来认真学习,做题;心理积极就能够不断地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促进自己的前进;同样的,心里信任自己,总并不盲目地认为自己是对的,就能够不胡乱猜忌自己已经做出来的答案。这点看似很小,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考试的时候,你会省下时间去检查那些自己确信正确的题目,一是考试以后你心里会变的有根。其实自信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自信心不是无端地建立起来的,而是自己要有过硬的本领扎实的基础。这些会在下文中写到的。
做理科题应该能够做到:做完之后自己就知道正确与否。其实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对题。它所起到的作用是将你已有的能力极大的发挥出来。他在你学习的过程中处处有所体现,所以它的作用的确是很大的可以说:我是自信造就的成功者,我的每一步成长都伴随着自信的更加成熟。
说了那么多,还是说一点实际的东西吧。你如果要创造自信,关键的就是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强者的地位。如果你有强的科目,那你就可以找一个在这方面不如你的,对他说:“我决定要帮你学某某科的,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给他讲题,给他找题做。这是创造自信一个非常好的办法。也可以做一点别人多忽视的题,使成绩有很快的上升,也能够增强自信。
自信是最大限度发挥自己能力的前提条件。如果你有自信,你就可以说自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成功者。
四、 态度决定一切
米卢说过:“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足球,同样适用于学习。
学习中的态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主动、进取和奋斗。
拥有一个主动的态度十分重要,可以说:“天才,就是主动性的爆发。”遇到了每一件事绝不退缩,积极地去做,这就是一种主动的态度。主动可以使你比别人多许多做事的时间,可以比别人多做许多需要做的事情。你得到的练习就会很多,也更容易受到老师的关注。
进取可以让你不停地向上,防止人变得堕落。向上看,至少能够不往下走。这里不再多说。
奋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努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学习中也是需要的。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题,就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它。为了学习,废寝忘食一点也不是难事,只要你做到了有兴趣。
态度是实力的前提,有良好的态度才能题得到自信、过硬等一系列的东西。态度和兴趣同等重要。
五、 不强调进步
说了那么多进步的东西,好像只要这样做就能够进步似的。其实事情并不像想象得那么简单。你进步别人也进步,就体现不出来。非但什么时候产生了跨越式发展了,才有可能看得出来。不进步或小幅度的退步是非常正常的。
如果你觉得自己停滞不前,那你就已经在进步了。如果你初中三年在学校的名次都没有变,那你就已经是进步了。因为你学的知识越来越难了。何况大家都在进步。
暂时的停步不前是为你得下一次更大的进步做准备,所以要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之后没有效果作为平常的事情。毕竟有很多事情是不随人愿的。
六、 练就过硬的本领是学习的根本目的
过硬,就是基础扎实。这是学习的核心问题。记住,无论什么样的学习方法都必须有利于使自己的基础扎实,有利于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及以更高水平的能力,有利于增强自己的学习兴趣及自信心。这是我们评判学习方法是否对自己有利的根本依据。而其中核心就是扎实的基础。
扎实的基础可以使成绩稳定,扎实的基础可以使每一次考试无所惧怕而坦然面对,扎实的基础保证做题的速度与质量兼得,扎实的基础可以使……它的好处很多很多。做到就更非易事。
据我理解做题时最好的方法,但不同的人做题会有不同的效果。做题少的人不一定学习差,做题多的人也不一定就成绩好。
做题有助于过硬,所以做题十分有必要。老师留的题不可不作,但自己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补充一些练习。 选题上是有学问的。做什么样的题要根据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来决定。要是自己做题更加熟练,就需要找一些并不是很新颖的一般题来做,这种题不厌多做,几十道题如果涵盖面广的话,可以多做上几遍。初二的时候,我的整式计算很差,几十道题全是枯燥的计算,我不停地做了好几遍,一上午就使自己的纯计算能力有了很大的长进。如果要多见见各种类型的题目就一定要找新颖的题。如果要锻炼自己的解体能力,就要找大题由简入深做下去。
做题一定要做细,必须落在笔上,最好能够写过程。只有做精做细,才有条件将来做大做强。做题切不可着急,需要心平气和,像品咖啡一样,慢慢地“品味”你所做的几道题。如果没有时间就不要做题。应该记住做题是“宁缺毋滥”的。
抽空做题也不是不可能,但最好细微的时间被用到文科上,这样文科和理科就能够综合地发展了。
七、 会玩、会偷懒、然后会学
把玩和偷懒放在一起,但他们实际上是两个问题。
玩主要指在学习之余要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另外还要通过玩来放松身心,使下一次的学习更有效果。兴趣爱好可以使人有机会调整自己的身心,有办法通过更换自己的注意力所在,来调整自己的兴奋点。有了爱好,也有助于培养学习上的兴趣。爱好决不是占用学习时间没用的东西,它有利于提高对学习的兴趣,有
利于提高学习及其他一些事情的效率。这种爱好必须是自己真正喜欢的,而不是别人逼迫的。做消耗体力的运动也能够缓解脑力上的疲劳。
偷懒实际上是指寻找更好的方法。这里只适用于理科。当遇到一道十分复杂的题目时,不要急于往下做,不要用麻烦的方法解决。花点时间想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样不仅节省了你解这道题的时间,也提高了你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作用。女生学理科不好很大的原因就是不懂得偷懒。
硬学不会有最好的成绩。如果多出去旅游还能丰富一下自己的经验,可以培养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阅历。人经常做到以上两点,可以变得有灵气。这就是有些人不那么努力就会取得很好成绩的道理了。
八、 考试、分析考试结果、做出下一步计划、调整自己
有一次数学考试,没带手表。考试的是很特别着急,结果十分不理想,由于着急好几道题都不会做了。从此我就再也没有在考试的时候带过表。考试,是一件平常的事情,应当以平常心对待。考试不过是检测你对知识到底掌握了多少。这仿佛就是测肺活量,测量你到底有多大的呼吸量。没有什么区别。应该抱着“有多大劲儿,吹多大气儿”的思想来考试。这样你就能够轻松地面对考试。
考过试了,就很自然地要分析考试。分析得正确与否,关系重大。
分析之前,假定这次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这样能够使分析错了的不良后果减小到最少。
第一步,想一想,这次考试自己满意不满意,对什么满意,又对哪些方面不满意。再想想,这次考试有没有什么特殊的,例如:第一次考试、没有复习的考试……如果有这种特殊情况,那么这里就可以得出结论了:
1、 考得不好,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我努力,我就不信下回我考不好的!
2、 考得好,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一时侥幸,还得努力,看下次才是印证我的实力的时候!
如果一切正常就进行下一步。
第二步,自己是不是偏科了。这时应对弱项多加练习
第三步,自己是智力因素还是非智力因素导致的丢分。智力因素就要调整自己的方法,非智力因素就要端正自己的态度。
第四步,作下一步学习的计划。
第五步,认真修改自己的分析。
最后,看看自己在年级里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不要太在意,不过大幅度的下降需要一些非常手段了。 在学习的始终,贯穿的就是计划的制定。计划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短期计划要不停地制定,例如:晚上先写什么作业,最近几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做哪的课外题、攻克哪方面的难关……)这都很好制定。
长期计划制定以后必须坚持谨记,卧薪尝胆就是长期计划成功的最好的例子。诸葛亮的隆中对也是十分成功的长期计划。
计划的制定切忌过高过大,尤其是短期计划,制定时必须考虑到它的可行性。而且每一步都要按照计划实行。
制定计划还要重视它的指导性。计划一定要有计划的价值。用它指导我们的学习工作。必须要看出计划是你的效率提高了,你的生活不再是那么没条理了才好。
说了这么多,关键还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去。这就需要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以后,对自己做出相应的调整。 如果你现在是这样,不调整你会永远是这样,不会发生变化。那么渐渐地你就失去了主动,再要想自主的调整就很难了。
调整也分步骤
1、 没有好的办法,或拿不定哪一种好时,就不要调整,因为调整会浪费你的时间精力,到头来没有多大的成效反而得不偿失。必须考虑到前面我的道的学习中的“三个有利于”
2、 小的调整直接进行,大的调整需要有一个试用期,实行大的调整前,必须考虑慎重,我们不能输掉长达一个月的时间。
3、 在考试中印证自己,如果和自己的预想一样,就进行下去。不一样,就进一步调整
4、 很久以后,回想自己的调整。看看这个调整是不是有效,能不能得出什么结论来。为以后的生活积累经验
调整是取得进步,不断向上前进的必由之路。
九、 学习别人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别人总会有比自己强的地方。别人做了什么自己不做的事,就应该想想,我这样做对我有没有益处,这是他成功的秘诀吗?这是我学习别人的主要方法。
篇7
篇8
20世纪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思想家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践行素质教育理念,加强对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意识,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效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教师不应以讲授课本为专务,而要为学生创设能够独立思考的情景,令其自为理解。”20世纪80年代初期,探究性学习理论开始进入我国,很多教育教学工作者开始对探究式学习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
余文森教授(2002)认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当前素质教育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趋势,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主动学习。在传统学习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一般是在教师的要求下进行学习,缺少主动性,而现代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另一方面,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凸显探究、发现、研究等过程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等。
杨忠(2014)也认为:在素质教育时代,初中教育更重视综合教育,数学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讲解,还是对数学思想的一种培养。而实施探究性学习便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这些观点表明了人们开始意识到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2.关于接受性学习的研究状况
黄梅认为,在满足有意义学习的条件下,讲解式教学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科知识的内在功能,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困难,并能够快速有效地获得系统性的科学知识,这也充分体现出有意义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李运萍、刘志红在《接受性学习的产生与发展》一文中提出:“接受性学习虽然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不如探究性学习,但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状况来看却更胜一筹;虽然在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方面不如探究性学习,但从实施的现实可能性来看,接受性学习更易于实施。再者说来,学生通过接受性学习获得的基础知识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基础,离开了这些知识,探究性学习就无法正常开展。”
纵观当前的教育教学形势可以看出,接受性学习依旧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主要模式。
3.关于两种学习整合的研究
扬州大学的刘久成教授认为: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在一定意义上是优势互补的两种学习方式。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将两种学习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于教学实践是一种合理的教学选择。
江建忠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可以相互整合,科学合理地运用两种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能够保持对学习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李鑫认为,中学学习是一个重要的过渡过程,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知识并不都是需要通过探究性学习方式来获取的。一方面,从知识的分类角度来看,有的知识不需要经过探究、启发,只需通过教师的传递,学生就可以熟练掌握,如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政策性知识,这些知识是既定存在的,不需要进行探究。另一方面,一些特定类型的知识和技能,由于比较特殊,如果只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学习效果比较低下,而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的自主探究为辅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对各种知识进行理解、掌握和运用。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辩证地看待这两种学习方式,将两者整合并融入学生的学习中,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两种学习方式整合策略的相关研究
刘久成认为,两种学习整合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从知识的分类来看;第二,从培养目标的完整性来看;第三,从学习方式的互补性来看。
翟绪红在《浅谈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策略研究》一文,用了出租车收费的例子来阐述了两种学习方式的整合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施,而具体的操作模式没有说清楚。
陈志容认为,在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相整合的教?W实践中,教学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要用传统的接受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然后再在实践中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第二,创造全新的学习方法,并将学习方法融入学生已有的学习方法中,使其逐渐形成意识和习惯;第三,适时适当地进行综合探究;第四,探究与课堂学习有机结合。
杨文健认为,要把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加以整合,目的是发挥两者的长处。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初中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杨文健提出以下三个重点:第一,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逐渐将探究性学习方法引入到课堂中,将接受性学习模式转移到课外,目的是为探究式学习服务;第二,在教学问题的选择上应该加以重视,将学生独立发现问题与师生共同发现的问题集合起来进行讨论;第三,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问题的引导。
李鑫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两种学习方式的整合需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确定学生的学习方式;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探究性学习的先决条件;第四,要对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结合点进行发掘。
邓永财认为,两种学习方式融合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松散结合形式,是指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始终以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作为指导思想,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究性学习。第二,紧密结合形式,是指把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有机地融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
三、简要评述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找与研读,笔者对课题的理解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课题的研究方向也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在研读过程中,笔者注意到前辈们所做的研究与笔者的研究有些不同的地方,总结归纳出以下四个方面。
1.研究的领域不同
不管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还是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他们的理论主要针对教育领域,而本课题所针对的是数学教学领域,在课题的前期构想过程中以布鲁纳和奥苏贝尔的教育理论为课题指引方向,然而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数学有其特有的知识结构和特点,必须把两种理论有效运用到课堂教学上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2.研究的层面不同
笔者通过细心研读发现,一些关于两种学习的整合策略研究的相关文献主要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如陈志容的《研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整合探讨》,邓永财的《试论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的融合》等论文,而本课题的研究主要以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性学习理论和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为指导,重点偏向于教学实践层面的研究,依托课堂教学所反馈的真实情况不断完善课题的相关研究工作。
3.研究的主线不同
关于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整合的相关文献并不是很多。如江建忠的《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整合》,李?g的《“有意义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整合下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都是关于物理方面的学习方式整合,杨文健的《试论化学“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整合》是关于化学方面的学习方式整合,而本课题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对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两种学习方式整合的研究。
4.研究的焦点不同
篇9
数形结合的思想贯穿初中数学教学的始终,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学习的各阶段逐步渗透,螺旋上升,不断的丰富自身的内涵。实际上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不像一般数学知识那样,通过几节课的教学就可掌握,但是在初三面对中考的特殊环境下,如何在总复习课中的有效地让学生掌握这种美妙而重要的方法呢?下面结合题例,对若干有效教学策略做一些探讨。
一、有效认识数形结合
(1)了解数形结合发展史
(2)寻找教材中数形结合实例
为了落实好上面两项任务,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策略一: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课外查阅数形结合的历史资料。
策略二:以班为单位开展分享会,展示学生收集和整理的内容。
策略三:老师点评,给予鼓励与肯定,并在讲授新课时展示和补充。
例如:绝对值的概念;有理数加法法则,我们利用数轴,规定向东正,向西为负,运用数形结合法探讨了两数相加法则;巧用图形来证明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勾股定理的证明;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由数形结合法想到把n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将多边形内角和的问题转化成几个三角形的内角总和,从而得到多边形内角和(n-2)180;列方程解应用题利用图示法帮助分析,充分利用图形的直观性和具体性,发现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些数学概念、数学法则、数学公式、数学定理都是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我们发现,教学过程让学生多一些思考的空间和时间,通过小组的收集、讨论、决定、总结、展示的方式,获得的知识比起老师的满堂灌要深刻得多,有价值得多。
二、有效激活数形结合的应用
在分享课的基础上,学生对数形结合法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这时教师能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螺旋式上升的题型,让学生得到有效的训练是关键。
①以数为形
“以数为形”就是将代数问题的条件及数量关系直接在图形中表现出来,借助“图形”的直观性来探索数量关系,由数思形,数形结合,从而拓宽思路,使问题化难为易,直观、简捷地找到解题途径。
②见形思数
解析:本题的设计以教材内容为背景,考查学生是否认识到:从“数”的角度看,函数与方程描述的是同样的关系,从“形”的角度看,它们对应点(解)组成的图象相同。处理方程问题时,把方程组的解看作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问题;处理不等式时,从题目的条件与结论出发,联系相关函数,着重分析其几何意义,从图形上找出解题的思路。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解法一是大部分学生的做法,是最常规的方法,直接从通过矩形的面积公式出发,用含变量x的代数式分别表示出矩形的长与宽,列出函数关系式再求最值。解法二是在图2的启发下通过三点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再求最值。解法三是最妙的做法,体现“形”“数”互变,运算简单。这三种解法会使学生层层深入,感受到数形结合的伟大力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会使解题手段从“单一”走向“灵活”,体会到数学之美,从而感叹数学之精妙。
三、有效体会数形结合的局限性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感受到“数形结合”它直观、形象,可避免繁杂的计算、证明,获取出奇制胜的解法。然而,它并不是“万能”的。图形虽然直观、形象,但它是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甚是有些图形是有误差的,并不准确,所以我们不能以点代面,不能简单地根据图形就获取答案。在画草图时要注意一些细节,不能马虎应付。
总之,在实际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潜而默化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让学生善于总结和归纳解题策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找到解题的妙法,才是最有效教学的策略。
篇10
毕业班数学总复习课的例题应是最有代表性和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习题。应能突出重点,反映大纲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和要求。对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意识、有目的地在例题的基础上作系列的变化,达到能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实现复习的知识从量到质的转变。
例如,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图略),NB=90b,AB=8cm,AD=24cm,BC=26cm,点P从A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点D运动;点Q从点C同时出发,以3cm/s的速度向B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从运动开始,经过多少时间,四边形PQCD成为平行四边形?成为等腰梯形?变试一:如图2(略),四边形OABC是直角梯形,边OA、OC分别在x轴和y轴上,OA=36cm,OC=14cm,BC=22cm,点P从C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折线CyByA运动,到达A点停止,点Q从A同时出发,以3cm/s的速度向O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1)从开始运动,经过多少时间,四边形PQAB为平行四边形?(2)当四边形PQAB为等腰梯形时,求出点P的坐标。(3)在运动过程中,直线PM始终垂直x轴于点M,且直线PM始终把直角梯形OABC分成两部分,设左边的部分的面积为y(cm2),从运动开始,经过的时间为x(s),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当x为何值时,y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变试二:如图3(略),PO的直径AB=4,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ADMBC,NB是直角;AD=6,BC=8.点P从点A出发,以1单位/秒的速度向点D运动;与此同时,点Q从点C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向点B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一个端点时,另一个动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求CD的长。(2)当t为何值时,线段PQ与PO相切?(3)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是等腰梯形?由于条件不断变化,学生不能再套用原题的解题思路,从而改变了学生机械的模仿性,学会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达到了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从而在知识的纵横联系中,提高了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二、解题思路要善于优化
毕业班数学总复习课教师要善于渗透一题多解的思想。因为一题多解有利于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问题,可以优化学生思维,产生多种解题思路,但在量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质的提高,要对多解比较,找出新颖、独特的最佳解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优解思路。在数学复习时,不仅要注意解题的多样性,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种解题思路和方法,提炼出最佳解法,从而达到优化复习过程,优化解题思路的目的。在复习过程中加强对解题思路优化的分析和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和思维发展,能为学生培养严谨、创新的学风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11
要有效简捷的解题思路:思路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阅读考题是寻找思路的有效途径,但在读考题前必须对考什么了如指掌。
现代文阅读一般从这样几个角度设题:文章的内容、文章的写作手法、字词句的探究、中心主旨的理解。这是从大的框架上把握,从细节上说,可以抓住两条线:一条不同文体对这几个方面常设的
题型,一条这几方面考试中常见的具体题目。
以小说记叙文叙事文体为例。
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故事;在故事发展中人物思想的变化;某一个问题在文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概括一段的内容等。
字词句的探究:加点词语表达的好处;结合文章谈一个具体词语或句子的含义;文章语言优美,请从文中任选一处,从修辞方法的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给出一个句子赏析等。
篇12
三、我进行了“分层教学”的模式,加强个别辅导、实现同学间一帮一、多帮一,基本解决了常规教学中难以攻克的难题。学习风气和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改变。在学习风气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以前的想上网聊天、玩游戏转换为想学知识以备等级考试。
篇13
一、‘结合实际和地域特点选择综合性学习的主题。
现行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语文教材每册都编排了6个综合性学习,6册教材共编排36个综合性学习。当然,这些综合性学习的安排仅仅是一个示范性的安排,同时也是与单元主题相关联的安排,而这些安排也不可能照顾到全国各个地域的不同的层次的学生的语文学习的需要,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地域有选择地增减相关的主题进行训练。我在实际教学中,对这些主题进行了调整。
如对于《莲文化的魅力》,因为北方学生对于莲的认识不深刻,我调整为《柳与丝――文学作品中谐音》,结合家乡地方色彩,选取古典文学进行综合性学习,学生能够根据地方特色(特别是地方“花儿”的内容理解在文学作品中,特别是在民间诗歌中的“起兴”用法,这样调整,既能让学生有具体事物可感可知,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身边的情景来渲染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结合学生实际,依照《课标》,有效指导学生确定学习方案和搜集整理资料
2011年新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的综合性学习的标准第2条指出:“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基于对以上认识,结合学生在自主开展在活动和搜集、查阅资料方面的限制的实际情况,在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时,先教会学生制定活动方案。方案大致包括项目名称、研究人员、目的、内容与方法、步骤及时间安排等。
制定方案要群策群力,共同策划,制定方案的过程同样也是综合性学习的学习过程。然后指导学生有效地搜集和整理资料,学生面临的难题就是不知从何处去搜集资料,这样,就要指导学生在亲历亲为的活动中搜集资料,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搜集:切合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的实物及文字、图片资料,现场采访的与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紧相关联的采访记录或音像资料,与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紧密相关联的古诗词名句,与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紧相关联的故事、文章,与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紧相关联的古今人物轶事,与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相关的家庭资源等,与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紧密联系的各种文化现象等。并对搜集得来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
三、从语文素养的培养角度去指导综合性学习,以达到提升语文水平的目的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从本质上讲是语文的实践过程。在初中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指导时,容易导致泛语文化的出现,因而在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时,一定要把语文素养的培养作为核心。通过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每一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保证学生都能得到语文方面的收获,取得一个或几个方面的语文素养的提升,从而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