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艺术作品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艺术作品的内容,作为艺术作品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它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具体来说,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在作品中的社会生活及其显示的思想意义,是客观的现实生活和作家的审美评价的统一体。内容因素在这里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生活内容和思想内容,前者是作品内容的客观方面,后者是内容的主观方面,这两方面内容在特定的作品中总是融合、统一为一体的。越是优秀的文艺作品,它的内容的两个方面就越是高度有机的统一在一起,两个方面相游离的作品不可能是优秀的作品。
艺术反映人类生活,它从社会现实生活中获取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艺术家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现实生活的是非善恶、矛盾冲突总是要影响着艺术家的喜怒哀乐,形成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思考、判断及对人生的追求,体现在作品中便有了对客体世界的某一或某些方面的反映。艺术作品的内容,不仅包含着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它还凝聚着艺术家主体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感,有着艺术家个人不可忽视的主观因素在内,是艺术家的知、情、意的物态化显现。因为,艺术是高于生活的,不是对社会生活的简单实录或拷贝,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总是要将个人对社会生活的主观感受融入作品之中。艺术作品的内容,体现在具体作品中,主要是指题材(人物、环境、情节)和主题等诸多要素的总和。
艺术作品的形式与内容一样,也是构成艺术作品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说内容是艺术作品的“灵魂”,那么形式就应是“灵魂”赖以生存的“躯壳”。也就是说,当作品的内容还没有获得一定的艺术表现的时候,它作为一部文艺作品就还没有形成;只有当艺术家依据作品内容的内在逻辑对它加以组织结构,并予以一定的物质表现的时候,一部艺术作品才算最终形成。艺术作品的形式指艺术作品内容的具体存在方式。亦即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其内部联系表现为内部形式,包括内容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式,主要指艺术结构;其外部表现形态呈现为外部形式,即表现内容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类型体裁等。在具体的艺术作品中,其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的形式因素是紧密相联,不可分离的。
如果说,艺术作品的内容是“灵魂”,那么作品的形式就是承载内容的“躯壳”。内容与形式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它们构成了辩证统一的相互关系。内容存身于形式之中,离开了形式,便无所谓内容,而只有形式没有内容的艺术作品又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即使有人一定要制造出这样的“作品”来,它对于人类也没有任何意义。可见,在艺术创作中,一方面,内容具有主导作用,它决定和制约着形式,形式的选择应以是否适应内容的需要为原则;但另一方面,形式又呈现相对的独立性,它不仅可以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由于形式的变幻,可以直接影响和制约内容的审美价值的实现。我们是从理论上来探讨艺术作品的内容、形式,但是事实上任何内容、任何形式都不是能够单纯拿出来的,必须在相互关系中去认识二者。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必须同时具备进步的思想内容与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只有二者达到有机统一,才能呈现出恒久的艺术魅力。
在艺术作品中,感性更多地是指蕴含于作品之中的情感因素,以及寄寓在形式之中的感性特色。所谓情感因素,是创作主体在艺术作品中的主观情感的移人和投放。艺术家进行艺术创造,常常就是以情感为主动力的。人的情感都是丰富的,只要是生活中能够让人怦然心动的情思,都能够进入艺术家的视野,经过一段时间的孕育,以最恰当的艺术形式喷薄而出。所谓感性特色,就是艺术作品中那些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的一种属性,是指任何艺术门类的艺术作品所共同具有的生动感人的审美特征。
与艺术作品中的感性因素相对,我们在阅读作品时总是能从作品当中获得一定的理性内涵,它或者呈现为一种理趣,或者呈现为一种事理。在哲学范畴中,理性是指与感性、知性并列的一组概念中的一个。在艺术作品的范畴里,所谓理性,是指与作品的情感因素、感性形式相对而言的概念,也就是指通过作品的形象、情境及意境所凸现出的理性的意义内涵。
感性与理性的辩证统一,包含着两重含义:一方面是艺术作品的感性形式与理性内容的统一;另一方面是艺术作品的情感因素与理性精神的统一。首先,感性形式与理性内容的统一。艺术作品必然是以情动人的,但同时又在感性形式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感性形式离不开理性的内容,而理性的内容也必然要物化为有血有肉的感性形象,只有这样,才是达到了感性与理性的辩证统一。其次,情感因素与理性精神的统一。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造时,是饱含着情感的,而情感并不能任意泛滥,它常常是要受理性的规约的,在情感中包孕着理性的精神,达到情理交融,形成理趣。
所谓再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将客体世界及人物真实地呈现于作品之中。再现的对象不仅是指艺术家以外的客观社会生活,也包括对艺术家本人的亲身经历和生活阅历的再现。所谓表现,是指在艺术创造中艺术家对客观社会生活的思考和评价及愿望与情感。它侧重于表达主观层面的思想感情及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判断。
艺术家作为从事艺术创造的专门人才,他面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现象都会有自己的独到的主观见解及情感态度,有自己的分析认识事物的能力,因此,他们在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的反映时,绝对不可能是照相式的复制,死板机械地照搬照抄。纯自然主义的反映,决不为艺术家所取。而且这种情感的表现,也决不限于个人情感范围之内、它应是更深层的情感表现,包含了社会、时代、民族的情感层面,乃至全人类的普遍情感。当然,这种普遍的情感也与艺术家的人生观、立场、境遇有直接关系。除情感的表现外,我们前面说过艺术作品的表现还包含对社会生活的思考、评价与理想的表达。对此我们以两幅绘画作品为例来加以阐释。
艺术作品的再现与表现只是出于对生活的摄取与呈现的角度不同以及为了理解的方便才加以区分的。表现作家的主观心灵与再现客观现实生活,它们同为文艺创造艺术形象世界时不可或缺的方面,二者绝不是互不相干、截然隔裂的,它们共同体现艺术审美活动的本质。在具体的艺术创作中,再现与表现是紧密联系的,艺术家只是会对再现与表现的侧重有所不同,而不会将两者截然分开。因为,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再现与表现都是相互依存的。
从主观的角度来看,离开了再现,表现就失去了依托。如果不以某种方式再现出艺术家的观念、情感、意愿所由以发生的社会环境背景和氛围,不将客体世界的人与事物真实地呈现出来,艺术家复杂的内心世界与主观精神就不可能得到准确、明晰、生动的表现,艺术作品就不可能造成感性的审美效应,因而也就无法激起读者的审美情感。客观现实是主观情感得以表现的基础和支撑。反之,从客观角度来讲,离开了表现,艺术作品的再现也将失去思想及审美的意义。艺术创造要求对客观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物真实地呈现出来,但是这种呈现又不能脱离艺术家主观精神的支配。作为再现对象的客观生活现象本身,固然有一种自然形态的美,但是只有经过艺术家主观心灵的,才能形成具有审美价值和意义的艺术形象。因此,完全排除了艺术家主观表现因素的“纯客观”的再现,是无意义的,事实上任何艺术家都无法创造出纯以客观为内容的艺术作品来,主观精神总是要不同程度地在作品中得以表现。甚至是以冷静、客观自居者,也一样是要在作品中有自己的主观情思的流露的。
篇2
通过有效的存储、再生性保护,实现书画艺术文献的合理利用。1.再生性保护基于古籍文献的重要性,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保护政策和措施,如从2002年起,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和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相继实行,这两项国家重要的文化工程将分别从“再生性”和“原生性”两方面对古籍进行保护。所谓“再生”,实际上是通过计算机和其他现代化技术,将古籍文献加以复制,从这个意义上讲,古籍文献是可以“再生”的。抗战书画艺术作品的再生性保护是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将纸张载体上的文献内容复制或记录到其他载体上,以达到长期保护和进一步开发利用历史文献的目的。再生性保护的最大特点是将原有文献资料上的内容转移到数字化的载体上,即使原件毁灭了,其记载的内容仍可通过其他载体形式保存下来。再生性保护的另一个特点是其载体的体积小,记录密度高,这样既节省大量的保存空间,又方便于查找、传递和使用。因此,笔者认为,“再生性保护”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一种保护方式。艺术作品的图片数据库可提供给社会公益,为艺术类的学习、创作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强调艺术作品文献资源的再生利用。要想很好地解决珍贵艺术作品“藏与用的矛盾”问题,“再生性保护”可以视为最优的解决方案。2.有效存储开发实用的基于web2.0的图片管理系统。系统按需求设置不同的用户权限,将分散的图像素材分门别类存储于数据库之中,并自动、高效、准确地管理庞大的图片资源,真正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3.合理利用中国重庆抗战书画艺术作品的数字化,建设成为图文并茂,易于查询的专题文献数据库,读者很方便地浏览、阅读、查询到抗战时期重庆书画艺术作品的信息,实现珍贵艺术作品图片资源的网络化共享,可方便、快捷的为用户提供服务,对现代艺术教育、艺术创作和研究都具积极的作用。
系统框架设计本项目系统框架设计将数据库分为三个子系统:数据管理系统、文献查询系统和文献处理系统,在各个子系统中管理员可以对相应内容进行管理。(1)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管理包括对数据库内各个模块(中国重庆抗战书画图片新闻、相关研究论著及学术论文等)内容的添加、删除、修改。(2)文献查询用户可通过主题索引、分类索引、作者索引三种途径来查询所需要的图片。用户只需在相应的索引页面中输入图片的名字、图片的作者、图片的类别,系统即可从数据库中查找出与检索条件相符合的图片信息。(3)文献处理本数据库含有大量图片,将书画艺术作品原件通过数码相机、扫描仪等数码设备收集整理后上传至系统中。用户可以将检索到的图片进行放映、打印。系统管理员可对上传后的图片进行编辑、添加最新图片、完善图片信息、改变图片的大小等。本数据库建设中加入了部分有关对抗战时期重庆书画艺术研究的学术研究成果的记录,收录有抗战时期陪都重庆书画艺术年谱、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的美术家及其文选、学术论文供广大文艺工作者在研究学习中作为参考。管理员可上传或修改该课题最新学术论文及学术论著,保证数据库信息的不定期更新等操作。让读者在了解抗战书画艺术作品的同时也能从文献的角度了解现代的研究成果。功能模块设计数据库应用设有两个主要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1)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员通过登录至管理页面可以对数据库内公告、资料、图片进行相应的操作。(2)用户管理:包含管理员、游客、注册用户三类角色。通过用户管理模块可以进行注册、修改密码、修改用户资料、密码找回等操作。
管理员可以对注册用户进行筛查,必要时可以删除已注册用户。1.概述本库采用的MySQL技术构架搭建中国重庆抗战书画艺术作品专题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对文献进行合理的存储,更重要的是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管理,以利于提供优质的资源共享服务。2.资源数字化:为保证图像高清晰度,图像以600dpi精度对图像进行数字化扫描加工。(1)数据库结构的设计与建库策略数据库结构的设计是把非结构化数据建立数据模型的过程,对数据库结构的设计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数据特点、数据量、查询对象、各字段及属性的设计。本系统在对其内容进行描述时依据教学信息资源的相关信息点,建库字段包括有:绘画、篆刻、题跋、书法等。在建库策略中引入了TRS的B+树索引和倒排索引,这两种类型的索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从而使数据库较好地解决了键值的插入、溢出、删除、查询速度和空间使用率等问题。(2)数据库的创建第一步:通过MySQL工具的创建数据库向导输入数据库名、信息说明等信息。第二步:设置数据库的别名列表、使用语言、存放路径、存放位置、建库词典和索引标志等属性。第三步:设计数据库的字段结构及各字段的具体属性等。第四步:数据的筛选、格式规范化等。(3)数据的识别、标引、入库资源入库,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批量或单个将图片资源按分类存入数据库中,在录入时要对图片资源的所有属性进行预校验,确保图片资源库中的数据的精确性。针对采集来的相关资源,专业人员根据系统要求,先分别进行数据规范化和资源整合,再按照库结构与建库策略规定的格式分别直接导入至MySQL数据库。由于中国重庆抗战美术书画艺术作品数据库主要为图片数据库,因此设计师将数据源为数据库图像著录标引的内容包括:作品名称、作者、作品类别。(4)数据库更新、维护在中国重庆抗战书画艺术作品数据库建成后,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但对数据库的日常维护、管理、系统安全性管理、图片资料的备份等工作也应给予充分的重视,须建立一个长期的机制,及时更新、维护数据库,使该数据库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中国重庆抗战书画艺术作品文献资源进行有效的存储、再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建设成为图文并茂、易于查询的中国重庆抗战书画艺术作品专题数据库,为艺术教育、艺术创作提供网络文献信息服务,促进中国重庆抗战书画艺术作品文献的进一步交流和传播,实现艺术资源的网络化共享,为进一步研究中国抗战文化提供参考资料。然而,中国重庆抗战书画艺术作品数据库的建设只是实现抗战艺术文献网络共享的第一步,在今后仍需拓展文献服务的新思维,为艺术文献资源的传播和充分利用创造新途径、拓展新方式。
作者:李学静 张金伟 龙红
篇3
“全息摄影诗歌创作”带他进入数字化新媒体艺术时期。
“通讯互动艺术”时期和“远程互动艺术”时期都是他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做作品。
“bio art”是他所做的生物基因作品,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系列的作品。
以上五大阶段我们不难看出卡茨采用的艺术媒介是当今世界上正迅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作为一名当代艺术家,他的探索紧跟科技潮流,比较前卫。他用现代社会的大众沟通传播媒介来表达观点。从“全息摄影”时期开始,贯穿其中的是一种“互动性”。可以说观众与作品的沟通,也可以说艺术家在制作过程中与各类科学家工程家在不同学科思想上的交集和碰撞。
爱德华多卡茨是当代艺术中探索生物艺术的先驱者之一,他的作品如“转基因兔”,“创世纪”“时间胶囊”系列都引起轰动、争议。本文将介绍创世纪系列作品。
2 创世纪 Genesis(1999)系列作品
在创世纪系列中,卡茨从圣经摘录一段话内容翻译为:“让人类统治海里的鱼,空中的鸟,统治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生物。”有趣的是卡茨把这段话译为摩斯密码和DNA中由“A,C,T,G”四个字符组成的语句。三段文字并置于一块黑色大理石板上。同时,卡茨自己制造的“艺术家基因”被放置在容器中,根据现场观众对紫外线光线的调节来促进“艺术家基因”的突变,最终在人类的干预下,“艺术家基因”被改变。相对应的另一块大理石板上可以看到实验结束时基因构成翻译过来的英文,已经不是之前圣经中的原话。两块刻着三种人类发明的不同符号的加密石板,五张记录基因突变过程的图片,还有突变前后的艺术家基因,这些都是作品的构成。突变后的艺术家基因被卡茨放入玻璃容器中,外部是黄金外壳包裹着的蛋白质。
此外,创世纪系列还包括“基因化石作品”。该系列作品展览时引起极大轰动。卡茨是当时极少数用基因做作品的艺术家,这系列的作品无疑让人大吃一惊。首先:他用人工培育出来的基因做基因突变的实验,以前只有在实验室少数群体接触的现象首次展现在大众面前,无疑激起观者的好奇心让观者也融入到实验中。其次:作者用真实毫无掩盖的实验证明人类对生物群体的改变。当一个基因突变的实验摆在你面前,从最开始到最后形成的样子都在你的眼睛里呈现,你会感觉到神奇微妙,具有说服力。再次:卡茨用系列作品表达自己的观点,思考当下科技文明大发展对整个生态环境的改变。
卡茨实验中每一个细节都反映出他的心思。如“加密石板”仿照罗塞塔石碑埃及托勒密王朝象征统治者权威的碑文图,刻有埃及象形文字,埃及草书,古希腊文三种字体。卡茨仿照罗塞塔石碑写了圣经语(几千年西方人的信仰),摩斯语(人类信息时代的开端),DNA语(人类对生物体的新探索)。对照变异基因前后的石碑,含义不言而喻。人类不知不觉中掌握上帝的秘密改变了生物体;而这三种语言同时意味着人类正慢慢走出上帝的世界――创造出新物种自我主宰整个地球。而在“基因化石”作品中,石板上的图像是卡茨根据古卢恩文字(中世纪北欧日耳曼文字)人工生产出的基因图形。用DNA呈现古文字,表明时代的前进、人类传统的表录方式变化,正如“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所表达的观点,用当代的艺术媒介来重新阐述历史。在同一系列中,卡茨借用古埃及文字、古日耳曼文字不禁让人思考:他是单纯的借用,还是别有它意?很显然这是对传统历史的一种“挑衅”,用卡茨的话说:“这些作品是让人类反省,质疑上帝所赋予的人类对自然地控制权。”传统文明发展到今天已根深蒂固,古文字作为人类智慧文明的结晶被借用,不仅仅用来表达传统观念,更是对传统文明的讽刺。人类按自己的“世界观”来改造自然(创世纪系列是对生物基因改造的结果)没有考虑过对其他物种和自然生态所造成的破坏。“创世纪”系列代表人类独立于自然法则的一套生物体系,而这不是简单的炫耀,其影响引发深思。
3 生物艺术引发的社会忧虑
卡茨在“创世纪”作品中表达自己的忧虑,的确这种忧虑普遍存在于社会群体之中。如果说创世纪系列只是小众群体内表达卡茨的忧虑,荧光兔的问世则引起了社会广泛争论。与卡茨合作该实验的法国生物遗传实验室最后拒绝卡茨领养alba,可以说大部分原因是迫于大众压力。虽然20世纪生物技术有所发展,克隆羊多利的出生写入历史。但毕竟人们觉得那是实验室里的研究对象,卡茨的转基因兔之所以引起很大的争论,其中一点就是人们意识到变种生物从实验室走到了真实生活中,人们产生了恐惧和焦虑。这个活体本不属于自然界,必定会被很多人不认同,甚至当作怪物来看待。其次,是人们对于生物艺术的争论,大众心目中的艺术仍停留在古典主义或抽象主义时期,生物艺术在运用媒介、思想表达上都不为大众观念所接受。从传统画框走下来生产出一只变异转基因兔;艺术从一门欣赏学问变成对人类有威胁的实验,大部分人对这个当代艺术作品是无法理解的。
在爱德华多卡茨的“创世纪”系列和“转基因兔”(都属于卡茨的生物艺术系列)展示过程中,夹杂着包括作者在内的大众群体普遍的社会忧虑。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人类应该越活越幸福;而事实并不是这样,在人类历史上辉煌的三次工业革命过后,我们的世界跟远古创世纪时期完全不同。各种忧虑隐患随之而来,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物种急剧减少,基因突变体,还有最近流行的“末日论”,各种忧虑充斥着整个人类。
篇4
一、朱耷抗争人生的审美意蕴与酒神精神症候
1.认知艺术家是洞悉其艺术意蕴的先在基础贡布里希在《艺术发展史》开篇提道: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也指出“人人都是艺术家”。事实上,艺术家身份的认同和确立并非是一个理所当然的过程。西方自乔托起,艺术家才成为一种正式身份得以确立,而在文艺复兴前一直将“艺术家视为工匠行列”。中国文人历来有“尊崇文人、不耻画师”的心理,唐代阎立本被人直呼“画师”,而自觉耻辱。随着艺术理论的逐步完善,艺术的本质逐渐被人深度认知,虽然难以对其进行明确、统一的定义,但是艺术体系已经逐步建构,“艺术家”的概念以及其深层价值逐渐被人所深度认知。艺术所具有的内在规定性正是艺术家的创造物,也即是艺术家人生经历、感悟、经验的凝练升华。换言之,艺术创作活动本身便是艺术家个人“内在心源”外化于行的实践活动,深度认知艺术家本人便是鉴赏其艺术作品的先在基础。2.抗争生命与酒神精神的“耦合”朱耷人生经历的特殊性和悲剧性无疑可以成为探究其艺术意蕴的重要变量。一直以来,朱耷的遗民身份和入佛、入道、还俗等经历成为解读其作品的重要因素。诚然,朱耷作品深受儒释道文化的影响,延承中国传统古典美学,是个人艰难困苦经历和传统文化典范的双重反映。然而,朱耷坚守遗民身份,始终不肯归服清廷,佛法禅宗、道家思想的精神观照都无法使其脱离艰险困苦之境遇,他胸中之愤懑愈发强烈,终又还俗,不再寄情于禅宗道学,正面人生之凄凉惨淡,真正以俗世之身份,借助书画艺术一抒胸中郁结,实现了另一个层面上的不屈抗争。这种行为既区别于儒学教化规范下的屈服、绝望和悲观,也并非对宗教的盲目信任和崇拜,而是直面人生痛苦和悲剧,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坚毅和斗争,将自我的激情、活力和灵感诉诸纸面。事实上,这种行为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审美性,更是与美学崇高性相“耦合”。这种于抗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的人格力量和意志力正与“酒神精神”所代表的“肯定和张扬生命原力”如出一辙。如同尼采描述的酒神精神:“肯定生命,哪怕是在它最异样最艰难的问题上;生命意志在其最高类型的牺牲中,为自身的不可穷竭而欢欣鼓舞——我称这为酒神精神,我把这看作通往悲剧诗人心理的桥梁。不是为了摆脱恐惧与怜悯,不是为了通过猛烈的宣泄,而是从一种危险的激情中净化自己;而是为了超越恐惧和怜悯,为了成为生成之永恒喜悦本身——这种喜悦在自身中也包含着毁灭的喜悦……”[1]。张琪瑛认为酒神精神代表一种存在哲学,他如此阐释“而酒神精神则不同,它通过瓦解个体意志,把痛苦转变为普世的存在哲学,带有幻想的方式,使苦难得以释放。而悲剧就是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冲突与和解。”[2]朱耷书画艺术正是其在悲剧命运中抗争人生的外化物,其悲剧性审美意蕴也正是其强顽生命力的体现。
二、朱耷作品酒神精神的文化探源
1.中西主体艺术精神对比分析艺术作品镶烙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印记。文化土壤的不同,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艺术精神。通常而言,中国绘画风格偏向于秩序、持重,特别是在尊崇典范的文化惯习下,中国绘画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和谐、宁静、典雅、克制的典型化的艺术风格。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植根于海洋文化的西方艺术风格趋于复杂多变,在整个西方绘画史中,贯穿着频繁的创新和变化,特别是近现代绘画艺术,更是眼花缭乱、推陈出新,其艺术思潮、艺术流派、艺术技巧进行了层出不穷的转变和翻新,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这种频繁的艺术发展离不开西方世界独特的艺术精神。事实上,西方文艺整体上遵循了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两种倾向,探究其原因,既有源远流长的以希腊悲剧神话为基础的文化积淀,也有近现代人本主义思潮发展的影响和渗透。例如,塞尚、维米尔、丢勒等从绘画技巧、构图、色彩上多寻求秩序化、规律化,契合了以追求和谐、稳定、崇高为宗旨的日神精神;而培根、德拉克罗瓦、梵高、马蒂斯、蒙克、毕加索等则多以动态、夸张、扭曲的艺术语言创造张力蓄积、冲突涌动的画面感,以表达炽烈的、本能的情感,契合了张扬生命强力、自然原欲,肯定人强力意志的酒神精神。按照林语堂的观点,中国艺术是日神的艺术,西方艺术是酒神的艺术,这是从一个较为笼统的角度而言的。事实上,植根于平稳的农耕经济和严密宗法关系的中国文化具有平和、优美、超脱的特性。中国传统人物画集合了儒释道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精神和思想,始终以道家‘道法自然’之精神来显现艺术的文化精神,以‘气韵生动’来体现最高境界的中国绘画,贯穿的是对宇宙生命的整体体悟和对它的深刻把握”[3],体现出超然物外的艺术追求。而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命运形成强烈冲突时,如出现朝代更迭的时代性变故,或者个人命运遭受极大挫折之时,群体性或者个体性的艺术风格便极有可能趋向非常态的、变形的、恣意的特征。这种萌发于痛苦、挫折之上的异质艺术风格正是酒神精神的艺术表现。2.中国本土化的酒神精神考辨徐复观在评价牧溪、玉涧等作品时,提到时代动荡与艺术高度的关系:“南宋末年,国势阽危,人心抑郁,人生失掉了生存的信心,于是出现了流传在日本的牧溪、玉涧、日温这一类带有幽玄气息的,偏于‘暗’的形相的作品。在这类作品中,客观的自然,被置于若存若亡的地位。他们从表面看,有近于米氏父子的墨戏,但气息却远较米氏父子为深厚沉郁。换言之,其艺术性实远在米氏父子之上。因为在他们的作品中,含有更大更深的时代性。”[4]这种生自于深痛感受的艺术变化大多反映的是较高状态的生命力,而此时,痛苦更像是一种外在诱因,激扬起个体更强的生命力和抗争的胜利感,这种反映在艺术作品中的审美意蕴,蕴藏了个体追求精神自由、反抗社会和命运的强力生命意志,是个体自主意识的高度觉醒,是中国文化土壤孕育的“酒神精神”。考察中国朝代更迭历史演变的脉络,较大程度上存在着艺术风格骤变的事实,这种因时代变化所致的艺术风格显示出酒神精神的症候。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背负亡国之痛,自投汨罗江,其创作的《楚辞》,洋溢着无所拘束、自由奔放、悲壮忧愤的风格,呈现出特殊的审美意蕴。这种忧郁愤懑、激情四射的抒发正是酒神化的艺术表达。魏晋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黑暗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魏晋文人却展现出精神的高度自由解放和生命激情的释放。魏晋“风度”体现的悲剧性审美意蕴,是生命激情的另一种呈现,也是酒神精神的显著体现。及至元明易代、明清更迭之际,反映在诗词、绘画、书法、戏曲、小说中的悲剧性审美更加凸显,当国破家亡、功名不再,个人悲剧性感受更加深刻。另外,当个人身处怫逆之际,艺术语言的深度性和感染力也更加强烈,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以圆笔中锋为主,辅以舒朗的结体章法,且渴笔较多,整体不计巧拙、一任自然,凝重峻涩而又意度泛然,哀痛和愤怒仿佛溢于纸外,呈现出强烈的悲剧性审美意蕴,此种源自于情感宣泄性的艺术表现正是酒神式艺术的特性。诚然,中国艺术整体上节制有序、持重典雅,但是“酒神精神”是一种源自于人的自然原欲的自然精神,反映在绘画作品中的具体而微的“酒神”症候也时有闪现,这种特殊的、区别于传统典范的艺术气质是中国绘画史中不可忽略的、极具研究价值的议题,也是透视中国绘画整体精神格局,从深层次上把握中国绘画整体特质的重要资本。
三、心性传达及其酒神精神
朱耷于花甲之年重新“入世”,他的书画艺术历经衰年变法,取得巨大艺术成就。朱耷隐逸多年,其“忧愤郁涨”之情始终无法得以释放,最终走入“亢奋癫狂”之晚年,借助笔墨来直抒胸臆,艺术成为他苦涩生命中的靓丽色彩,正如尼采所言“艺术是生命的伟大兴奋剂……在悲剧面前,我们灵魂里的战士庆祝他的狂欢节;谁习惯于痛苦,谁寻求痛苦,英雄气概的人就以悲剧来褒扬他的生存”[5]。朱耷摒弃了写意花鸟的自然写生模式,专注于自我表现,可以说其书画艺术正是其个人心性的同构符号,体现出生命情感和艺术的有机统一,正如熊立所言“当人的情感中的活力经验、生命运动,经过逻辑的转换变成了规范的客观形式,这样,主观的、随意的、动态的情感与另一方艺术的客观的、规范的、静态的形式就取得了统一。”[6]朱耷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高度阐释了生命的强力意志,也即酒神精神象征的生和本能,其借花鸟自喻,形成独特艺术风格,可谓不辍前宗而自成一家,也正如其所言“法法不宗而成”。朱耷独创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实现自我心性的传达,可将其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1.作品的人格化倾向囿于山水题材在表现自我微妙情感的局限性,朱耷主要通过花鸟题材来传达自我感情,他所绘花鸟具有极强的人格化倾向。例如,他独创的“白眼向人”造型,予人以森寒、恐怖、冷漠的视觉感受。事实上,山人创作了丰富的、人格化倾向的“点睛”造型,例如,《鸟石牡丹图轴》中的极小的圆眼;《双禽》图中两只鸟形态各异,一鸟似闭目养神、怡然自得,另一鸟作神情专注状,双眼突睁;《鱼鸟》图中眼睛无眼白,均为黑色墨点,空寂之感溢于纸上。此外,瞌睡状、惊恐状、凝视状、似笑非笑状的点睛造型跃然纸上,极现情绪之微妙。不啻“点睛”造型,朱耷创作的苍劲嶙峋的秃枝、危机四伏的怪石、沉坠的巨月、孤独的鱼、惊恐的鹿等均不同程度显现拟人化的情态,无一不是其自我心性的暗喻。2.造型的极简化与视幻效应朱耷为了突出主体物花鸟等的表现力,进一步使其符号化和象征化,自然形成了画面造型的极简化倾向。实物造型的极简化,会使得虚隙部分凸显,进而产生视幻效应,实现艺术作品意象共生的目的。其创作的《鱼鸟》作品,单看停在枯枝上的鸟,作品似乎意趣寥寥,而画面中“不合时宜”的鱼的出现,切割画面空间结构,虚隙部分纵深化延展,画面空间延伸至无限,作品意境陡然变得寥廓幽远,空寂苍凉。《芦雁图轴》中,画面上部和下部的芦雁似有对鸣、呼应之势,而中部出现的简括的数笔花草却将画面分割为两个空间,上下部的芦雁似存在于不同的空间,有“咫尺天涯”的悲凉之感,也正是艺术家自我情感的抒发。3.画面张力和视觉反差效应艺术家对画面结构进行了精心设计,营造了画面形式的不稳定感,形成遏而不止、喷薄欲出的画面张力,是艺术家抗争命运的象征和隐喻。《鱼石》作品中,巨大、似顷刻伏倒的怪石与孤独、渺小,翻着“白眼”的鱼构成了极大的视觉反差效应形成了巨大的画面张力。《古梅图轴》中枯败、中空的主干梅枝,生命力似已耗尽,而横生的开着梅花的旁枝却苍劲有力、生机勃发,画面语言对比鲜明,似是艺术家倔强、不屈的抗争人生。著名的《滕月图》中,萧萧而下的藤絮中一轮巨月沉沉下坠,残月造型使得画面延伸扩大,意境呈无穷之势,而败落藤絮中一枝遒劲扭曲的枝干却恣意生长,倔强挺拔,仿佛是艺术家破败人生中不屈生命力的暗喻。总之,朱耷脱离了单纯自然写生和传统文化系统的束缚,独创了强大表现力的艺术语言,以张扬自我不屈的生命力,实现自我心性的艺术化传达。
四、结语
朱耷描绘了一个丰富多姿的花鸟世界,作品不惟古法、不拘实像,进行了深层次、多维度的自我象喻,展现了其艺术语言强大的表现力。他将诚挚的感情诉诸于艺术,以革命者和开创者的姿态进行了艺术语言的大变革,被誉为引领中国现代艺术的开山鼻祖。朱耷以艺术的形式来对抗和超越命运的悲剧,其抗争人生的态度体现了不屈的生命力,其艺术作品正是其悲剧人生的同构符号,均体现了酒神精神倾向。这种具有表现悲剧特性、肯定生命原欲、张扬生命强力的酒神式人生和艺术是中国文艺史上一枝独具特色的异质之花。总之,酒神精神理论有助于深度认知朱耷作品的准确意蕴,是构筑丰富、多元、完整的中国艺术生态的重要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德)尼采.尼采读本[M].周国平,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230-231.
[2]张琪瑛.以尼采悲剧理论解析《纠正》中奇普形象[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7(3):76.
[3]冉茂列.谈中国传统人物画里的儒释道精神[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2(4):118.
[4]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8.
篇5
一、摄影作品的内容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特殊的意识形态。而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和物质媒介,将审美意象物态化的成果。艺术作品是“艺术”的现实存在,也是艺术家艺术创造的结果。它包含“内容”和“形式”两个主要的构成要素。而一件艺术作品的内容由题材和主题两个因素构成。
1.摄影作品的题材
题材,就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创作意图对社会生活进行取舍、提炼、创造而在艺术作品中所表达的部分。摄影题材来自于客观存在,这是摄影的纪实性所决定的。它决定了摄影作品的艺术形象以及摄影作品反映的内容必然是客观实体。
而对于摄影艺术,纪实性是摄影不可更改的本质,所以在创造过程中摄影主体性和纪实性的统一是必要的。也就是,摄影的艺术形象以及反映的内容与它的原型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同一性。因此摄影的题材与其创作的原型有着密切的关系。换言之摄影的题材与其被拍摄的主体关系密切。不同题材的摄影也会有不同的艺术创作过程,所以摄影的类型也与题材有关。摄影的题材、类型分为:新闻摄影、人文摄影、风光摄影、人像摄影、体育摄影、商业广告摄影等。
2.摄影作品的主题
艺术作品的主题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反映的认知与改造,是对题材的认识与评价。它主要是通过艺术形象表达出的思想、观念乃至情感。
前面提到过,由于摄影的纪实性导致其艺术创作中的艺术形象与客观原型的同一性。这种纪实性在摄影一书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摄影随时都可以从中反映出来。当然,单纯记录现实的摄影不一定称之为“艺术”,他们只是实际存在的简单物化,并不具备艺术素质。而真正的摄影艺术作品在于摄影艺术家主体性的有效发挥,往往具有鲜明的主题或者充沛的情感。
可以看出摄影作品的主题是摄影家对摄影纪实性的充分利用,借现实主体来表达的思想、观念和情感。在主题塑造的过程中,摄影家不是被动的摄取眼前的现实,而是对现实深入观察体验和认识,并精心摘取具有典型性的画面、形态借以揭示出思想观念或宣泄某种情感。所以摄影是现实的艺术,他无法脱离客观对象去完成创作。
二、摄影作品的表现形式
1.摄影作品的表现形式
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作品内容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手段。摄影造型艺术同绘画相同之处,是将艺术形象诉之于视觉,在一个平面空间内展示出来。在摄影作品的表现形式中,摄影家也是通过构图的方式将其主题鲜明的表达出来。
构图是对摄影作品中内容的组织结构,其主要作用是更有效的突出艺术作品内容。摄影师利用美学规律主动的对客观现实进行截取,简洁且直观的表达艺术形象、表现作品内容是摄影作品构图的要务。
2.摄影作品的表现手段
摄影的艺术表达手段也可以称之为摄影的艺术语言,与摄影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自摄影术诞生那天起,摄影的局限性就对摄影作品的艺术语言表达就有着不同程度的限制。
摄影的发展与科学技术息息相关。科学技术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从而也导致了摄影技术的局限。摄影设备从巨型银版相机到小巧的数字相机的更迭历史,也是摄影技术从复杂且高端的工艺到便捷大众化的技术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摄影作品的表现手段也在不断的演变。从黑白到色彩,从胶片到数字,从模糊到清晰等等这些特点都如实的反映在摄影作品上面,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摄影艺术语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摄影技术的发达,致使摄影作品的艺术语言也趋于多样化。
三、摄影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内容决定形式
在摄影作品中内容决定形式的产生。摄影作品的产生首先是由摄影师雇主的某种需求或者是摄影艺术家受社会生活的事物的某种激发,而产生了创作欲望,确定作品内容,然后根据内容需要去寻找恰当的表现形式。
比如新闻摄影师是出于反映和报道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为根本出发点,其内容要求摄影作品确切、直观、形象的反映事件,所以其表现形式就要用最直观、形象、清晰明确的语言表达事件。再比如商业广告摄影,他的创作目的是推销商品,其内容需要突出产品的特点,强化产品的形象使之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那么这就要求这类摄影作品的艺术语言要具有很高的清晰度,并且能够突出和强化甚至夸张的表现商品的特点。
由此看来,一幅摄影作品的内容对其表现形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样,在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中形式常常也起到积极地、能动地作用。
2.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篇6
一、歌词意境的分析
《鸟儿在风中歌唱》这首艺术作品的歌词,如同戏剧一样描写一对鸟儿的爱情悲剧,歌词不长词句简洁,但寓意非常深刻,“鸟儿、山岗、笼子、新娘、猎枪”这五个典型的画面,把一个可悲的场景刻画得淋漓尽致,使人凄凉之感油然而生。词作者以拟人的手法,用一只小鸟的口吻和独特的视觉角度去诉说出他(她)对在现实生活中遭受猎(捕)杀时的无助、忧伤、挣扎、呐喊,从而想唤起人类的良知。在这首歌中有两句歌词特别引人深思,一句是“有谁能理解它的忧伤”,另一句是“有谁能把它带回故乡”,这两句是谴责,是祈求,更是呼唤。全曲的部分,用了大段的“啊……”来表现鸟儿此时催人泪下的哀叹和绝望,仿佛是用鸟儿的哭泣来唤醒人类的觉醒。整首作品通过拟人的手法,通过鸟儿的自述,写出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而产生的悲惨故事。
在演唱这首作品时,应该尽量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歌词的内容和音乐形象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又一幅鲜活的画面。鸟儿在凛冽的寒风中,不停地歌唱,不停地飞翔,却不能回到故乡。演唱者应当把自己化作成那只歌唱的小鸟,置身于这悲戚的画境中,在演唱中做到情感的张弛有度、出神入化、丝丝入扣,才能震撼听众内心深藏的情感,才有那种凄美效果。
二、曲式曲调分析
深入解读作品的曲式结构对演唱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作曲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厚的情感都蕴藏在每个音符中,当拿到这首作品时都应该认真发掘和领会,只有对作品的理解越深,感受越深,在演唱时表达才会越纯真,越完美,越动听。艺术歌曲《鸟儿在风中歌唱》这部作品采用了f小调,是单三部曲式,结构是:前奏――A――间奏――B――A――尾声。
前奏共有9个小节,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单音旋律和音色织体,其塑造了孤独凄凉的形象;二是不协和和弦,为悲剧景象进行铺垫,引出恐怖结局的画面。通过这种紧张的音效处理来塑造歌曲的凄美和表现作品的内涵,也正是借助于曲调的翅膀使得作品感人至深,潸然泪下。
A段在结构上运用了扩充和补充的手法,原来乐句方整性结构予以打破,使人感觉音乐情绪更加充分,更能体现出鸟儿的那种忧伤无奈之情感。
间奏部分根据原有的情绪,讲述着凄惨的故事。随后八度的三连音推进,使不祥的预兆及激愤的情绪进入了B段。
B段与A段在表现手法、音响效果上迥然不同,反差很大、对比鲜明。B段呈现出来的是激进与愤怒、压抑与爆发的高度紧张情绪,“啊……”的出现给整首作品的意境以点睛。富有装饰性的变化曲调――花腔,表现出了曲调快速灵巧的独特色彩,而运用了半音阶下行的写作手法更将鸟儿的无助、压抑和忧伤等表现得活灵活现。
旋律效果极具张力的尾声部分,音乐生动,突出表现了鸟儿在垂死前的最后的哭诉和呐喊,用此来唤醒人们对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的意识。
三、作品的演唱分析及处理
声乐表演是一种要求非常严肃而精确的艺术,它需要演唱者要细致、灵活,需要演唱者有高超的表演才能和对演唱艺术技巧的精准拿捏和再度创作。在声乐作品演唱时,演唱者首先,要认真理解和揣摩曲作家对人生的经历、对人生的感悟和发自灵魂深处的那种情感的抒发,要通过对歌曲作品的再度创作,表现作品的风格、思想及内涵。其次,演唱者一定要对作品进行全面的理解,将自身的情感融入作品中,要真正理解作品内容,揭示出作品的深刻内涵,挖掘作品的艺术个性。再次,歌唱技术与技巧也是完成作品的关键,对于演唱者来说,激发外在表情和内在感情,把听众带入到整首曲子中,让歌曲的情绪感染听众,最终呈现给听众美妙绝伦的享受,是声乐演唱的核心。
演唱作品是一种艺术表达,说是演唱,更确切地讲应当是吟诵。演唱前,演唱者要对歌词进行大声地诵读,要带着情感去体会,在诵读中体会歌词表达出的意境,是凄美还是悲凉,是兴奋还是愤怒等等,都要求演唱者有深刻的理解,从而拿准歌词的跌宕起伏、轻重缓急,找出音乐中表达的情感、艺术魅力的乐句,特别是要准确地定位歌词的重音部分,在此基础上对重音语气的表现要更生动、更传神。另外把歌曲中音与音的关系搞清楚,音准唱精确,同时在演唱时要注意音色及音量的适度把握,要伸缩有度,适当得体,进而把歌曲中忧伤的情感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一)前奏部分的处理
《鸟儿在风中歌唱》这首艺术作品的曲子,开始时有九个小节的前奏作为本首歌曲的过门,其节奏类型是以弱起的形式开启的,以单音旋律织体形式逐步把听众带入那种忧伤的意境,不和谐的和旋预示着悲剧的出现。
(二)A段部分的处理
随着歌曲的过门的结束,接下来出现了“有一只鸟儿盘旋在山岗,它的歌声唱的好凄凉”歌声,这句歌词是全曲中最具内在、最有含蓄,是能够最让人们产生联想之处。歌声一开始就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凄凉的故事,作者在这里巧妙使用的三连音不仅渲染了气氛,同时也为后面的段落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这一段歌词是歌曲重要的一个部分,演唱者在演唱时一定要以情带声,要描述性地讲述鸟儿的那种无助与凄凉。
“不知为什么,不知为什么,它不敢飞进自己的村庄”,这一段歌词情绪稍微有了一些起伏,接下来连续的三连音的推进,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压抑、激愤的情绪,演唱者在演唱到这里的时侯,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要让自己的情绪慢慢进入激动的状态,使情感稍微有起伏,以保持作品慢慢地进入了情感的过渡阶段。
(三)B段部分的处理
“鸟儿在风中歌唱,有谁能理解它的忧伤,鸟儿在风中歌唱,啊啊啊啊”,歌曲进行到这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情感越渐激动,演唱者演唱时应以呼喊般的状态唱出曲调本身要表达的那种震撼人们心灵的感受。“啊……”的出现是整首作品的点睛之笔和华彩乐段。接下来的花腔部分其技术难度非常大,不亚于意大利的歌剧咏叹调的华彩部分,虽然这段的技术难度极高,但在练习时切莫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应先把歌曲中的半音阶之间的关系拿准,把好音准。要点部分(具有颗粒性的)既要唱清晰,气息又要连贯,要利用自己演唱的风格把鸟儿的呐喊、忧伤的情绪表现出来,向听众表达鸟儿那凄美的意境。在处理花腔部分时,切忌唱重,以表现出鸟儿本身的那种轻盈与灵巧。这段唱腔技术难点大,但一定要处理得当,要通过此段唱腔,表现出了鸟儿的忧伤,推举出凄美的神韵,使作品得到升华,把无词之韵唱出有词之意。接下来连续出现的12个“啊”,每个“啊”字表达的情感不一,其情感起伏、音域宽广,节奏多为三十二分音符的快速下行音阶,语境有哀叹、忧伤的情绪也有优美的声音处理,演唱者如果表现到位,那将会给作品增辉。
(四)尾声部分的处理
歌曲尾声部分“有谁能把它,有谁能把它,有谁能把它带回故乡”。歌曲到这里将接近结束,但在这时出现一个歌曲中的最高音,这意味着歌曲进入结束性的,此时歌曲中的词意和音乐的张力达到,情绪也进入最高点,这时的钢琴伴奏的音响效果极具张力,音乐出现了最后一次发人深省的呐喊,演唱者在演唱这里时应根据歌词表达的意境把歌曲升华至最高兴奋点,达到歌唱艺术出神入化的境界,给广大听众以广袤无垠的遐想。
作为一名演唱者,通过对《鸟儿在风中歌唱》这首艺术歌曲的分析和学习,深深地感受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歌唱演员,一定要不断地积累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和文化底蕴以及歌唱技巧和审美能力。演唱时要把自己融入到作品之中,不断深入研究作品本身所提供的丰富营养,不断地挖掘自己的潜能,挖掘作品的精华,揭示出作品的深层内涵,才能把作品演绎得更加完美,才能把听众带到有声有色的艺术境界,使其表达的艺术作品拥有其自身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著,梅译注.诗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尼采著,周红译注.论道德的谱系.北京:三联书店,1992.
[3]杨适等译.人性的高贵与悲劣.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谢・伊・拉茨格,对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进行历史文学分析的尝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5]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6]宫城音弥.人性剖析.广州文化出版社,1988.
[7]埃斯库罗斯等著,罗念生译著.古希腊戏剧选.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8].选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9]修模.休谟散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10]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11]石伟正.声乐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12]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香港上海书店有限公司,1986.
[13]邹本初.歌唱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篇7
纳博科夫在《文学讲稿》一书中,对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创作过程是一种摹仿”提出质疑,他认为文学创作靠的应该是作者自身,那些摹仿外在生活的作者只能写出粗制滥造的作品,而真正好的作品,靠的绝不是,或者说绝不仅仅是摹仿。“至于平庸的作家,可做的只是粉饰平凡的事物:这些人不去操心创造新天地,而只想从旧家当,从做小说的老程式来找出几件得用的家伙来炮制作品,如此而已。”1这些旧家当即日常生活不能满足作家的创作欲,而作家得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新的文学天地。而村上春树就是屈指可数的创造自己新天地的作家之一。他作品中对自我追求的描绘总是会用他自己的方式呈现。
林少华在《哈佛教授眼中的村上春树》一文中对鲁宾关于村上文学的研究做出了肯定。林少华写到:“鲁宾认为:寻找,是村上作品的核心。……应该说,鲁宾这个见解是中肯的。”2林少华对鲁宾的评价是很有道理的。村上的作品中,人们心性的迷失和重新寻找自我,是非常普遍和深刻的表现主题,几乎他的所有作品我们都可窥见此种端倪。村上小说中,对“自我”的阐释总是体现小说的主旨核心。而理解这种“自我意识”对于理解村上春树小说中隐含深意、分析其作品的现实意义极为重要。
纳博科夫说:作家手中是没有现成的观念可用的,他们必须自己创造。纳博科夫的意思是说,作家要对整个世界极为丰富的物质精神材料进行整合,而这整合的过程是形成属于作家自己风格的重要步骤,一切小说创作追溯其源头都是现实,而除此之外小说仍需要一些“奇妙”的东西。
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村上春树就拥有着这种“奇妙”的东西,因为经过他的思考整合出来的小说中的世界,总是介于现实世界与虚幻世界之间,基于真实存在的资本主义世界与理想世界之间,这种叙事视角即能让人信以为真,也能让人浮现出翩翩联想。如在其作品《1Q84》中,女主人公青豆就莫名其妙的被一名陌生男子开着出租车带往另一个空间,而这个世界的另一边的入口,竟然是废弃的地下公路的楼梯,这种基于现实的转换,是对读者的负责。而蕴涵于村上春树作品中的对人本身的寻找态度,则是一种对生活中真实自我的寻找和对自我的救赎;是对现实生活现状极度失望的背景环境下对生活的怀疑之后地继续坚守。在《挪威的森林》中,村上春树刻画了直子、木月的一种畸形的爱情,木月难以承受这种爱带来的不安和无望,选择了自杀,这本身就是对现实的迷失和逃避。而渡边也在和直子的爱情中深深体会到了这种无助的爱所带来的对人生反面地思考,在理想与现实中陷入深深地矛盾。清水良典先生说过“直子是小说里所有人物的镜子” 4,石原千秋教授曾说“渡边彻可以说是木月的镜子,只不过照出的是木月的反面。”5面对现实,木月选择自杀死去,而渡边选择了坚持,选择了重新面对曾经逃避的一切开始新的生活。在《寻羊历险记》中描写的一位少女,少女是这样说的:“活到25岁然后死去。1978年7月,她死了,26岁。”6试想,这少女一定挣扎了很久,她仍想要活下去。而对于现今世界的无聊和可怕,她也历历在目。但她对生活仍有着藕断丝连的希望,哪怕这种自我找寻的希望微乎其微。这也是根据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残酷生活的痛苦和对经历挫折之后的脆弱的最真实的反映。还有在村上春树的《1Q84》中,女主角青豆寻找的另一个世界的出口,这种行动本身也是对旧有生活的放逐而向新生活进发的一种自我的救赎。这种自我的寻找是对现实生活的另一种渴望和追求。
这种对生活的追求,对自我的实现,不仅表现在对生活意义的寻找之中,还表现在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之中,而这种追求,也必须建立在强大的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刘延红在《寻找“回来”的世界》一文中写到:“从津津乐道的意大利面的烹制、咖啡的地道,到不厌其烦地告知你啤酒、威士忌、香烟、日用品的牌子,……但估计都是些足以代表时代风尚和个性的东西。村上是个美食家,是个好厨师,也是个爵士迷,还是个不折不扣的文化崇洋者。”7孙树林在《论村上春树现象》一文中指出:“战后, 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受到遏制, 新的西方民主主义思想与尚存的传统观念一并构成了战后日本社会复杂的精神框架。随着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 日本社会整体的价值观、兴奋点便从精神性的一方游离开来, 向物质性一方倾斜。换言之,人们不再注重抽象的什么主义与思想, 而去追逐现实的物质的创造与享受。”8美国学者詹明信认为:“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和晚期的、消费的或跨国的资本主义这个新动向息息相关。”9正是由于当时的日本经济正是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正在美国的影响下全面进入大众消费的社会。村上春树在小说《舞!舞!舞!》中就将小说的背景时间定在1983年,称这一时期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说“所谓浪费,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里是最大的美德。”10这都充分地体现出在当时日本经济的迅猛发展之下,人们的生活也随之产生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更加物质化,开始期望得到从外在到内在的更加全面的物质享受,而当时背景下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的现状造成了人们对精神层面的方向感到模糊和困惑,他们普遍在精神享受和精神寄托上需要更新的东西来给生活调味,不仅是这些香烟的、啤酒的、西装的高雅品牌,还有村上春树小说中主人公对现实生活的困惑和莫名地不安。这在村上春树的作品中也很集中地体现了出来。自我有着真实的表象,那就是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和品味。
对于村上春树作品中对自我意义的凸显,还和日本的社会风气、意识习惯有关,在日本,人们之间总会保持着一种礼貌性的“距离”,任何人也不能、不会触碰到彼此的最为私密的内心深处,即使是夫妻之间、家人和子女之间。日本人作为个体,偏重社会关系和角色、轻视家庭关系和角色的特点,随着当代社会的变迁出现放大与扭曲。村上春树的很多作品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如《奇鸟形状录》中,丈夫和妻子之间总是会有一种疏离感,每日都见面的夫妻却连彼此的真实内心都不了解。《海边的卡夫卡》中一开头便描述了15岁的主人公因为和父亲的不合而离家出走,而且父子之间还似乎有着难言的暗恨。
总之,分析村上的小说中“自我意识”对于理解村上小说极为重要。村上春树的这种“自我意识”不仅是人们对当今日本社会发展现状的极端体现,也同样是人们消极心理状态的高度写实和放大。了解这些自我意识的内涵我们才能真正懂得作者想要表现社会层面中广泛人物的内心深处。
参考文献
[1] 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申慧辉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246页
[2] 林少华.《哈佛教授眼中的村上春树》.中华读书报,2004 年 05 月26 日
[3] 清水良典(日).《我的村上春树论》.朝日新闻社,2006年,第142页
[4] 石原千秋(日).《解谜村上春树》.光文社,2007年,第284页
[5] 村上春树.《寻羊历险记》.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203页
[6] 雷世文主编.《相约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的世界》.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106页
篇8
艺术类大学生是我国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艺术院校学生中贫困生占一定比例。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他们的心理与其他普通人文学科的大学生相比表现为更加敏感与偏激,因此做好对贫困生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艺术院校中贫困生工作现状分析
在发展初期的艺术院校来看,对于贫困生概念尚未形成,究其原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长期以来,艺术院校的考取需要长期家庭教育的培养,其间需要金钱、精力、时间的大量耗费,这对于经济条件欠缺的贫困生就形成了无形的经济壁垒,成为其进入艺术院校的重要阻隔。第二,贫困的概念是相对的,在之前家庭经济情况普遍偏低的大背景下,基本谈不上贫困生群体在艺术院校中的存在。
(一)艺术院校中贫困生出现的原因
高等艺术院校从原有的培养艺术中坚人才,正在向培养与时俱进的艺术人才进行转变,以更好地同社会经济需要相适应。且艺术院校在此方面所作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学费分担制的事实,不断扩大的办学规模,不断增设新兴专业,招生要求在综合素质考察上的权重增加等。这些工作的实施使得家庭经济的好坏已不再成为贫困生入学的坚实壁垒,为贫困生进入艺术院校最终扫除了障碍,艺术院校中的贫困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二)艺术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实情况
当前,学校乃至国家对于贫困生群体的生活、学习问题十分重视,很多艺术院校也向社会做出承诺,不会因经济问题而让贫困生辍学,并通过多渠道的资金筹集,为贫困生顺利接受艺术教育提供了有力保证。着眼于宏观方面,“奖、贷、助”资助体系在许多院校已经得以落实,奖学金、特殊困难补助、勤工俭学、学杂费减免等众多元素均包含其中,这在物质与精神上给予了贫困生极大的支持与鼓励。但其在具体的实践当中,不足与缺陷也是存在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过窄的补助筹资渠道,只有筹集到有限的资金,难以确保对贫困生的整体覆盖,且在资助金额上也不多;其二,“奖优为主”是奖学金的基本原则,受众人数本来就有限,加之贫困生普遍来自于农村,偏低的艺术素质,使得只有很少的贫困生能获得奖学金;其三,勤工俭学岗位欠缺,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加之组织、调控、管理方面的不足,并未达到应有的扶贫效果;其四,贷学金制度在完善程度上仍需努力,金额小、还贷期限短、受益面小等问题,使得其在解决艺术院校贫困生的经济问题上捉襟见肘;其五,学生在还贷的按时性上缺乏应有的意识,且在保障制度上并不完善;其六,艺术院校在学费的减免上偏低的比例,及有限的资金来源,使得在大问题的解决上十分乏力。
二、对艺术院校贫困生的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从整体上来看,艺术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有着较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在消费层次上,普通学生与贫困生有着明显的差距,这很容易给贫困生带来心理压力,具体来讲为抑郁、自卑等影响心理健康的不良心理。同时,相对于其他专业,艺术院校本身具备一定的专业性,通过参加培训班通过艺考是很多贫困生的入学途径,但当步入学校后,专业上素质、知识的差距便逐渐显现出来。且较大的学费负担也使得贫困生在专心学习与兼职赚钱之间难以平衡。独特个性在艺术院校中是被推崇和倡导的,这造成了贫困生极度敏感的自我认知,加之贫困所带来的人机交往障碍,给艺术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归结来讲,对艺术院校贫困生的工作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一)贫困生易产生抑郁、自卑的消极心理
“专业为主“是艺术院校考试的显著特点,在文化课要求上不高,相比于常规院校,在录取分数线偏低,这使得许多偏远落后地区的贫困生迈入了大学校园。就贫困生群体来看,虽然他们中很多并非艺术特长生,但为了艺考,在考前大多会参加专业集训,进而“跌跌撞撞”地迈入艺术院校的大门。但艺术修养和基本功方面的不足,使得贫困生在入学后,成绩、专业技能上普遍落后与城里学生,且差距明显。相对的,城里学生自小接受艺术培养,技能与技术上的基本功已经十分扎实,这一优势是贫困生所不具备的。这一现实对比下,一些贫困生就发现自己虽然已经很努力了,但是仍然同城里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在艺术院校中,特别是具有很强专业性的艺术院校中,从某种程度上专业成绩对大多数同学的心理有着很大的影响,这在贫困生的心理变化上表现得十分突出,他们较强的自卑心理也更容易形成。
(二)贫困生资助上存在不足
原本上,选择资助对象的问题并非十分突出,但在资源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将其用在最需要资助的学生群体身上就显得十分必要。艺术院校遍布全国各地的学生,区域经济发展、经济水平差异、地区差异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对于学生实际家庭经济情况的考察存在很大的难度。虽然当前,各个艺术院校已经参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落实了相应认定办法的制定,但在资助对象的选择上仍然缺乏一种相对完善的机制。在现实选择中,对于贫困的量化通常不存在下限,这种考察方式更像是对学生为获得资助而放弃道德准则的顾虑,学生彼此间相互猜忌、指责,恶性循环之下,资助贫困的本质意义基本丧失。随着国家对于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日益重视,医院院校在对贫困生的资助方式上也更为多样,从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进行转变,这无疑是进步的。但随着自主金额的日益增加,“等、靠、要”现象在一些贫困生当中越发突出起来,在政府的承诺“不让一个贫困生失学”面前,艺术院校的贫困生自主工作十分尴尬,资助的盲目性带了严重的负面效应,且负面效应甚至超过了不资助产生的影响。
三、做好艺术院校贫困生工作的对策
(一)专业老师在学习与生活上给予指导与关心
在上课的形式上,艺术院校相比于普通院校有着较大的特殊性,专业课老师是他们接触最多的人。专业课老师在举止、言谈上对于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且在贫困生眼里往往将专业课老师视作校园内的亲人。因此,专业老师除需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谈外,还要多多关心贫困生。这其中,不但包括在专业知识的细心辅导,还需要对贫困生强烈的上进心、求知欲进行保护,并正确引导他们的学习和思想,让贫困生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前进。此外,在生活中,一定的照顾与关心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加以落实。
(二)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彻底改革
贫困生资助工作是艺术院校对贫困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就其当前的情况来看,缺陷十分明显,且一个显著因素就是在自主对象的选择上。为确保对贫困生的有效资助与全面覆盖,就需要彻底改革资助工作,来寻求不再依赖于选择资助对象的新的资助形式。
(三)做好贫困生的心理防护
在贫困生焦虑、自卑的心态表现出来时,一味地说教并非良策,而是要通过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来将攀比、浪费的风气加以纠正。艺术院校中,大多数学生有着较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吃穿不愁,故开展艰苦奋斗的传统教育就是个不错的选择,从而使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精神在他们当中得到发扬,通过相关教育活动的开展,来向学生们传递各种优良传统思想,这样的环境下,对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如自信心的强化、自尊心的保护是十分有利的。
(四) 做好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首先,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对其心理问题进行尽早的干预与控制;其次,设置心理健康课程,通过学习,来让贫困生对自身的心理发展有所了解,依靠自己的知识积累,来进行心理保健;最后,设立心理咨询办公室,免费为学生解答各类困惑,从而使贫困生得到正确的心理引导,心理素质得到健康发展。
(五)引导贫困生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
从入学之初,就应当能够职业生涯规划,通过相关数据调查与学生职业规划课程,来对艺术院校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建立起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贫困生方面,因其特殊性而在个性化辅导上更为迫切,可考虑依据个性差异,来使贫困生对自身在职业上的能力、倾向及兴趣有所了解,并给出相应建议,来便于贫困生对自身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对择业方向作出合理调整。艺术院校贫困生就业与否,不但与学生的前途命运有着密切联系,且对于院校的美誉度、公信力也有着重要影响。这就要求艺术院校应对贫困生就业的重要性给予充分的认识与足够的重视,群策群力,来对学生培养方面的新方法、新模式进行不断的探索。
[ 参 考 文 献 ]
篇9
[Abstract]auto seat designing not only require shape beauty and passenger’s safety, but also need to give passenger a sense of comfort.??The article start from seat sensory evaluation, indentifying the most comfort seat auto model, through measuring and analyses seat body pressure distribution, human parameters, seating posture parameters and adjustment functions, guide the preliminary seat design and reduce post-change, to accelerate development efficiency and?????product quanlity, and finally achieve the aim of bettering seat comfort design standard.
[Key words]seat comfort, competing products analysis, seat sensory evaluation
1 引言
“颜值”作为当下流行网络用语,体现了人们对外在美的关注越来越多,而随着汽车作为现代交通的主要工具大量进入人们的生活,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的了解也越来越全面,人们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外形的美观程度。乘坐的舒适性越来越多地为使用者所关注。
乘坐舒适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座椅设计本身,优秀的座椅应该保证乘客在各种驾驶状态下都具有较好的乘坐舒适性。快速、有效的提升座椅的舒适性,将直接影响整车的产品竞争力。
座椅舒适性竞品分析主要从竞品车型选择、客观数据分析、设计标准优化、实车验证四个维度进行研究。
2 竞品选择的方法:座椅的主观/客观评价
2.1 座椅主观评价
首先,感知项目及感知标准设定。现代汽车座椅的机械结构主要由头枕、靠背、座垫、滑道等总成组成。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抗疲劳研究,识别出主要感知项目如表1所示:
建立统一的感知评价标准,以具体的得分值,量化舒适性的优劣程度,并用详细的文字描述对感知的分加以诠释。(具体的分值设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建议采用5分制,分值定义为:非常好、较好、一般、较差、非常差)。关于舒适性与不舒适的界定和理论结构可参照图1理解。
在确定座椅舒适性评价指标时, 应当综合考虑现有座椅产品的国际、国家或地区及行业标准, 综合分析国内外文献中的舒适性影响因素, 将舒适性特征中的定性描述用可测量的定量指标表示出来, 同时符合建立指标评价体系的上述四项原则, 才能为座椅的舒适性设计及评价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其次,评价人员的选择。针对车型主要销售人群进行分析,按照该人群体型特征比例选择对应体型的评价人员。
再次,竞品车型选择。从价格、销量、车型尺寸及口碑等维度,选择主要竞争车型作为分析对象。
2.2 座椅客观评价
对评价人员的靠背、坐垫体压分布进行测量,从客观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主观评价的结果。从主、客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验证,确保最终所选竞品分析对象的准确性。
3 设计标准优化
3.1 优化座椅舒适性的关键因素
1.造型因素:造型设计确定了座椅的外表面,而外表面除了体现座椅的设计风格外,还确定了座椅的主要尺寸和型面。
2.H点/人机工程布置:H点作为整车总布置的基准点,再加上躯干角、大腿角、脚后跟坐标,基本确定了成员的姿态,其设计位置,直接影响不同人群体型的要求。
3.功能配置:座椅高低、角度、头枕四向、腰托四向、通风、加热、侧翼等功能配置越来越多得的应用于低端车型,这些功能配置均能非常显著的提升座椅的舒适性。
4.频率和振动:座椅和车身固有频率的叠加容易发生共振、异响,使人体产生不适,因此频率管理及隔振非常重要。
5.整椅结构:座椅骨架作为构架件,是前期设计开发的重点,后期的其他开发及舒适性控制都是基于这个前提的。如目前市场上多数车型头枕支撑不足的情况,多与此有关。
6.外观、材质:座椅的包覆材质如织物、皮革、真皮等,应为表面张力、触感、透气性等是与乘员可直接感知的,其视觉效果更是影响乘员的心理及情愫。
3.2 座椅周边的影响因素
1.座椅调节机构与车门内护板、B柱之间的空间,对乘员的调整操控影响较大,特别是调节装置布置在座椅侧护板上的。
2.车门肘枕与座椅侧面Y向距离,影响调整座椅时乘员手部的出入,距离较小的甚至在车门关闭状态时无法进行调整。
3.3 其他影响因素
1.发泡体设计:座椅的压陷系数直接影响短途、长途时乘员的疲劳性;密度反映了发泡的支撑强度和耐久性,影响产品的可靠性。
2.包覆物及缝线的工艺,易造成乘员的异物感。
综上所述,从以上方面入手,结合竞品分析的结果,适当调整座椅的设计标准,不断优化座椅研发及品质。
4 总结
座椅舒适性的好坏,最终还是需要消费者来评价,特别是车型换代速度不断加快,通过竞品分析研究,快速改善设计标准、提升研发能力,缩小与奔驰、宝马等国际知名品牌的差距,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一条捷径。通过对竞品车型选择、客观数据分析、设计标准优化、实车验证四个维度的循环,实现对标、甚至创标,是竞品分析的最终目的。
该方法已经推广至其他产品的主观性能开发中,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陈若梦,乌日开西・艾依提,向杰.车辆座椅舒适性评价研究综述.现代制造工程,2012(7):134-137.
[2] 王健,刘志平.座椅舒适性及其评价理论和方法.第七届全国康复医学工程研讨会,2010.
篇10
绘画和音乐、舞蹈、戏剧、雕塑等一样属于大的艺术范畴,因其有着实体作品,和雕塑一样可以收藏,也就使得其具备相当的收藏价值。就当代美术作品而言,同样是绘画艺术创作出来的绘画作品,只要其有着相当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就能够供世人学习、欣赏和传承,拥有相应的经济价值。虽然目前仍有许多人对于当代美术作品有着很大误解,认为相较于古代美术作品,当代美术作品不具备历史价值和时代魅力,但只要作品达到了相应的艺术高度,在选题、构图和技法等方面达到相当水准,其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同样不可小觑[1]。尤其是相当部分当代美术作品着眼于当下社会,创作反映了时代特点和社会风貌,具备记录时代和反映时代的重要价值,加上其自身在美学上的成功,同样能够广受喜爱并得到口碑传播。
二、绘画市场经济价值概述
优秀的绘画作品作为艺术作品,有其在艺术和美学上的巨大魅力,能够为人们欣赏和喜爱,而其同样有着商品的属性,能够在交易市场中进行买卖交易。绘画作品不单纯是有着颜色图案的纸、布,而是以相应的载体承载的美学和艺术,其市场价值是无形价值赋予下的多重价值集合体。一个绘画作品的市场价值几何,除了看该作品基本的材质和技巧,还要看创作者赋予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精髓,看其承载的艺术魅力和感召力。好的作品能够带给人无尽的美学享受,其具备的市场价值也就越高。从整体来看,我国当代美术作品的绘画市场价值在资本和运作的推动下有了很大提升,而从长远来看,其绘画市场价值仍不具备长期性和稳定性,仍存在着相应的问题和不足,需要经过大的体系调整和变革,使得绘画作品受众更广,市场热度是在正常的市场规则下产生的。
三、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和绘画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一)部分美术创作脱离社会现状,过分追求自我前卫
从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创作源和绘画市场当前发展情况来看,问题仍然较多。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在美术创作方面,创作者未能实现自我和社会之间的良好平衡,往往过分追求自我,追求前卫的表达内容和表达技巧,而未能着眼于中国当今的社会现状和因素,导致创作出来的作品多为个人的自说自话,在艺术追求上偏离主线,无法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感受[2]。尤其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革,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环境变化巨大,思想精神和意识层面也经受着极为复杂的冲击。在网络信息高速发达的情况下,人们对于信息的筛选和处理难度加大,对于艺术和美的审视也趋于多元,但许多美术作品无法就社会和??情作相应创作,人们在相应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面对美术作品也就很难获得共鸣。
(二)国外艺术品市场受热捧,国内领域经济低迷
经过多年来诸多创作者的努力,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在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上均有显著提高,出现了较多知名的创作者。一些当代美术作品也因出众的艺术魅力而获得热捧,并在全球化市场大潮下进入到全球视野,打进国外的艺术品市场。中国元素的独特魅力引起国外美术作品爱好者的巨大兴趣,相应作品在国外艺术品市场上获得的热捧也越来越热烈。而相对来看,由于许多创作者在创作层面未能追求和本土受众的喜好契合,也未能在题材和表达上突破固有限制,加上绘画艺术未能在社会公众当中有很好的启蒙,创作者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不足,造成国内相应领域并未达到国外的热度,经济效益未能突显。“墙内开花墙外香”、“外热内冷”等相应现象对于国内绘画经济的发展而言有着较大的难度[3]。
(三)投资圈内市场价格火热,炒作虚假问题严重
当代美术作品从商品角度而言,由于其自身具备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也就使得其商品价值很难有准确定位,货币价值会随着市场环境和人们的看法而发生改变[4]。同古董收藏品一样,面对浮动的价格,许多资本进入到相应的投资圈,经由一系列的手段和方法,使得作品的货币价值有了极大提升,价格翻倍现象屡见不鲜。虽然相较以往国内的当代美术作品在绘画市场有了很大起色,但投资圈内不正当手段的介入还是使得问题频发,虚假问题严重。一些资本为了谋求更大的经济利益,通过虚假炒作的手段,故意抬高扭曲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许多投资者面对迷雾般的炒作手段,很容易迷失方向,错误购置错误收藏,最后悻悻离开绘画市场。正是由于这些问题,才导致国内绘画市场混乱,很难拥有健全完整的发展链条。
四、绘画市场经济价值提升的未来发展策略
(一)美术创作扎根社会国情,反映表达时代性民族性
从我国绘画市场的长远发展角度来看,面对当前绘画市场的发展乱象,要想推动绘画市场价值的正常提升,保证绘画作品创作质量是基础和根本的。从创作角度来说,当代美术作品既要有创作者的自主想法和表达,在相应的题材选择上,还应更加贴近本土,创作时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国情,在创作之前经过大量而细致的观察,经最后的提炼应用于创作当中。同时,面对剧变的时代大背景,创作者还应当紧跟时代的脚步,用画笔来进行时代表达,将时代样貌描绘出来,一方面起到记录时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能为爱好者提供巨大的艺术共鸣和情感共鸣。此外,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国,历史文明传承至今,中华大民族有着独特的魅力,创作者也应当从民族中挖掘创作素材,不断地反映并表达民族特色,让当代美术作品打上民族和时代的烙印。
(二)加强社会公众启蒙交流,获取公众理解支持
绘画市场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一个个主动参与市场当中的个体,而相应个体正是从社会公众中产生的。要想实现中国绘画市场的长足发展,就应当不断扩大相应个体人群。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创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交流沟通不足,公众对于绘画艺术和当代美术作品了解甚少,也就很难让其喜爱并参与到绘画市场活动当中。为此,相应创作者和从业者应当从这一方面下工夫,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启蒙,通过多种媒体媒介进行绘画艺术的介绍,让公众能够更多地接触到当代美术作品[5]。在这一基础上,社会公众才能更加地接近绘画艺术,对于好的美术作品发自真心地追捧和热爱,相应的市场交易活动才会更加真实和长期。公众对于当代美术作品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对于绘画市场的价值提升而言才能更具意义。
篇11
博弈的目标是打造一种所谓的利益平衡,即按照著作权法所规定一方面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著作权另一方面也强调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传播。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时代数字作品的产生打破了著作权的平衡,原有依靠限制载体的保护办法在互联网时代下失去了作用,于是学界和业界展开了对数字作品合理使用的讨论。目前的研究看,主要存在三种研究取向:制度取向、技术取向、管理取向。
制度取向的研究试图通过案例研究、对比研究等方法探讨通过合理的制度规范版权使用行为,主要研究成果是对合理使用行为的研究。张绍武列举了合理使用行为,这些利用行为可以不经版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并根据《伯尔尼公约》提出了数字作品版权保护中合理使用的原则,从共有领域的数字作品和受版权保护的数字作品两个角度提出了合理使用的范围和权限。刘洋从案例研究出发,以法学的视角分析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提出了判定合理使用的界限,提出了相关对策。贾增岁,吴向军强调网络环境下的合理使用制度仍然是平衡版权人与公众使用作品权利的支点,并论证了版权集体管理制度在沟通版权人和使用人之间的桥梁作用。郭瑞华分析了数字作品版权利益冲突的主要表现,界定了合理使用的范围和边界,认为所谓合理使用主要包括网络上的浏览;制作多媒体课件;网络中类似公告栏的形式;数字图书馆及诸多类似网站。提出解决利益冲突要推行创作共有机制、引入电子商务模式以及建立操作性较强的版权授权方式,促进作品的完善和传播【5】。另外一种研究取向是从技术角度探讨解决版权纠纷的方法,主要的讨论均围绕数字水印技术的应用,代表性的研究者包括江雪梅、许文丽、张宪海等【6-8】。管理取向的研究试图通过最佳的管理设计,实现多方利益主体的共同收益,这种双赢或多赢的研究视角也是多方博弈的成果。奉小斌等认为网络版权保护旨在权衡网络版权利益相关方的公平利益,定价策略利用网络外部性原理和数字产品的特征进行合理定价。周丽霞等以数字图书馆为背景,着重分析数字图书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博弈规则以及博弈参与者,提出了基于谷歌数字图书馆计划的解决方案。孙瑞英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与版权保护的矛盾与冲突,建立了信息资源共享与版权保护的模型,指出了信息资源共享与版权保护博弈双赢的可能性。
纵观相关研究现状,大部分研究者的成果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从某一利益方的角度提出策略方法。博弈研究大多从经济学视角,提出博弈模型,策略方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检验。基于此,本研究从厘清数字作品博弈方的利益诉求出发,拟提出有针对性的数字作品博弈策略,为决策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
3 数字作品版权博弈方的利益分析
网络环境下,数字作品版权保护面临新的困境。新的载体形态,使得传统的版权保护办法丧失了有效性;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可操作性较差,版权人的维权极为艰难;复制技术的发展客观上催生了大规模的盗版行为,网络传播环境促使盗版的传播极为简单;网络盗版的成本低廉,正版价格昂贵,诱发了大量侵权行为。在复杂多元的环境下,要进行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首先应该分析博弈各方的利益诉求。
3.1 著作权人的利益诉求
可以说传统版权法是以保护著作权人为核心的。在网络时代,著作权的关注核心发生了变化,版权法更多的关注数字作品的传播,通过法律规制以规范数字作品的传播行为。2012年,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一经推出征集意见,即引起了音乐创作人的集体抗议,认为修改草案剥夺了音乐人合法的著作权。那么,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人的利益到底应该如何界定,著作权法对著作权人的权利做了明确说明。本研究选取在网络环境下较为敏感和容易侵犯的权利进行分析。
(1)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依靠网络传播的数字作品,在传输过程的篡改变得较为简单。
(2)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3)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实践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在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人主要关注作品被恶意复制和使用,无限传播,从而造成著作权人的利益损失,诸如此类的诉求也是数字作品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3.2 信息网络服务商的利益诉求
近年来,针对信息网络服务商的法律纠纷非常多。例如,百度文库侵权案、视频网站APP纠纷等。信息网络服务商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一方面致力于资源共享的数据库建设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客观上又促进了公共利用数字作品的机会,有利于文化作品的大众传播。基于技术中立视角的信息网络服务商面对著作权人的讨伐,显示出非常强硬的立场,而著作权人的维权之路显得异常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网络环境下数字作品的合理使用问题重新成为讨论的热点问题。而在法律层面,针对这种复杂的纠纷,尚未出台具有较强适用性的司法解释。事实上,信息网络服务商在传播数字作品过程中取得了收益,著作权人并没有得到补偿,而补偿的机制也并未建立。多数的纠纷都要通过著作权人与信息网络服务商的线下和解,甚至需要行政命令去解决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法律纠纷。这些乱象在建设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信息网络服务商业呼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避免纠纷的产生。
3.3 公众用户的利益诉求
由于数字作品网络获取的便捷性和经济性,公众用户购买正版数字作品的诉求降到最低。公众用户希望得到免费、及时、便捷的服务。在移动互联环境下,这种需求愈加强烈。多数情况下,普通公众用户对数字作品的使用都是以学习和娱乐为目的的,这与恶意使用和传播、以营利为目的的行为是有严格区别的。在大众的诉求声中,信息网络服务商的传播行为更加趋于合理化,似乎有了更多与版权人抗衡的基础。公众用户的利益诉求是最不涉及经济利益分配的一方,但是又直接影响著作权人和信息网络服务商利益分配的重要因素。同时,满足公众用户的合理需求,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又是数字作品出版的重要宗旨。
因此,在数字作品版权保护的立法与实践过程中,对于博弈各方的利益诉求都应该充分考虑,利益平衡应该是相关法规制定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4 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策略
数字作品版权保护的核心是博弈各方的利益平衡,版权保护要充分考虑普通公众的利益诉求,保护合理使用,打击恶意违法行为。
4.1 构建数字作品版权保护的法律体系
我国目前关于版权保护的法律主要以著作权法为主体,然而在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却受到利益各方的广泛质疑,焦点之一是对著作权人的保护不够。另外一个争论的焦点在于,由于著作权法具有极大包容性,传统媒介和数字媒体的作品均在著作权法规范之列,在纠纷处理过程中其操作性受到质疑。尽管我国在2006年出台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但基于数字作品版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仍未建立。从本质上说,我国还没有出台一部专门适用于数字作品版权保护的专门法规。立法部门要根据立法程序,尽快制定出台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数字作品版权保护规章制度。对相关司法实践给予有力的法律支撑,尽快构建和完善数字作品版权保护法律体系,使我国的数字作品的出版发行、传播和合理利用在法律的框架上健康快速发展,减少法律纠纷的产生。
4.2 积极探索管理制度的创新
(1)坚持合理使用制度。为了维护正当的数字作品利用,必须坚持合理使用制度。合理使用是著作权法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是指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以一定方式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向其支付报酬。合理使用制度是在版权博弈过程中充分重视公众利益最直接的体现。在网络环境下,要注意区分网络利用行为中合理使用的边界,适当扩大合理使用的范围,以最充分的反映公众的利益诉求。
(2)探索版权集体管理制度。版权集体管理制度是指版权人与版权有关权利人通过授权版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版权或者与版权有关的权利。使用人被授权以后,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版权人主张权利。欧美等国家普遍建立版权集体管理机构,我国此类机构还不是很普遍。建立版权集体管理制度是维护著作权的有效措施,是网络环境下沟通著作权人和利用者的有效桥梁,也是与国际著作权保护接轨,开展著作权国际交流的重要举措。
(3)推行创作共用机制。创作共用协议旨在推动全球数字作品自由共享和重用。创作共用是网络上的数字作品的许可授权机制。它致力于让任何创造性作品都有机会被更多人分享和再创造,共同促进人类知识作品的价值最大化。通过创作共用机制,有利于促进作品的传播与完善。
4.3 打击盗版侵权和恶意传播行为
盗版侵权及恶意传播行为,是影响数字作品生态环境的最直接因素。一方面由于众多著作权人不维权,另一方面对此类行为打击不力,诱发了盗版侵权和恶意传播行为的大量增长。这类行为以损害著作权人利益为基础,非法牟利,严重破坏了良好的市场秩序,应该着力打击。
4.4 探索基于数字图书馆的非营利模式
篇12
一、卡尔卡西
马特奥・卡尔卡西(1792~1853)意大利著名吉他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生于佛罗伦萨,自幼学习吉他,十八岁显露头角,被誉为名家。1820―1822年在巴黎。后来往返于巴黎与伦敦之间,并多次访问德国。1836年曾一度回国。后又到英国各地演出。最后定居在当时的吉他文化中心巴黎,1853年1月16日在当地去世。卡尔卡西著有小奏鸣曲、变奏曲、随想曲、回旋曲、嬉游曲等各种吉他曲三百首以上。《卡尔卡西练习曲二十五首》(作品60)是他的主要代表作,他一生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作品59号的《卡尔卡西古典吉他教程》。其中,他安排了一套经典的进阶模式,以及大量针对练习科目的优美小品。在随后的一百多年中,他的这本教程一直在世界各地的吉他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836年出版,分为三个分册,1896年发表增补版。经过增补的中译本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于1986年1月出版。
二、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
卡尔卡西的二十二首分解和弦练习是《卡尔卡西古典吉他教程》最重要的骨干。是学生能否继续学习古典吉他的试金石。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是右手手指和左手换指的综合,前十首中每两首是比较关系,其中(1)、(2)、(3)、(4)、(5)、(6)、(7)、(8)、(9)、(10)、(11)、(12)、(13)、(14)、(16)、(17)、(18)、(19)、(20)是两声部作品,(15)是三声部作品,(21)、(22)是四声部作品。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都是两小节反复后结束,反复的重要作用就是加强音乐记忆的能力,(1)、(2)、(5)、(6)、(7)、(8)、(15)、(16)、(17)、(18)是三连音节奏,(3)、(4)、(9)、(10)、(11)、(12)、(13)、(14)、(19)、(20)、(21)、(22)都是十六分音符节奏(结束小节除外),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是对速度有要求的,相对于左手指法,第一小节C大调主和弦分解、第二小节属七和弦分解((13)、(18))属七第一转位分解)、主和弦结束,(13)拇指圆滑线演奏、(18)拇指分解和弦是难点。(15)、(16)、(17)、(18)、(19)是双音演奏,(15)是一种双音演奏方法,(16)、(17)、(18)、(19)是另一种双音演奏方法。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是学生向演奏吉他作品过渡非常平稳的作品,也是对前期古典吉他基础(演奏姿势、左手指按弦、右手指拨弦)的挑战和检验,对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都应该有一个清醒的思想认识和思想准备,只有通过重视和强调,提高认识并有效解决,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实现吉他作品科学规范、严谨细致、普及发展和稳步提高的目标。
三、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分析
纵观卡尔卡西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主要六个方面:1、主和弦和属和弦。2、左手换指。3、右手指。4、声部层次分析(右手指力度控制)。5 、P指和i、m、a 同时拨弦。6、消音技术。作品的每一个方面都不是孤立的,需要至少两个方面的结合。
1、主和弦和属和弦
首先阅读乐谱,帮助学生归纳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的音乐结构规律和音乐材料的规律。(C大调,第一小节主和弦,第二小节属七和弦,第三小节主和弦),左手按弦的手指,右手拨弦的指法,节奏规律等,学生对演奏的作品有了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2、左手换指分析
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第一小节五弦三品(3指)和二弦一品(1指),在演奏第二小节时,1指和3指按着先低音后高音(只限于分解和弦)的原则,向六弦和一弦品位不变扩展移动,就形成了第二小节属七和弦的指法,在演奏第三小节主和弦时要3指和1指同时收缩移动(因为第三小节是和弦而不是分解和弦)。无论是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中的哪首,只要看到第一线上和下加二间上有音符就需要2指按弦。左手按弦常比喻为“通电和断电”来形容左手按弦的干净利落。也是右手拨弦快速灵活的保障。
3、右手指分析
快速练习最主要的两个方面是:思想上做好快速的准备和p、i、m、a指之间的连接。对于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拇指的换弦速度关系到能否达到快速拨弦。任何的快必须来自于先前的慢,所以练习时,稳定扎实的慢速练习是必不可少的。p、i、m、a指要保持独立性、手腕要保持松弛,触、绷、离弦要牢记在心。
4、声部层次分析
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主要是二声部的主调音乐作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9)、(21)、(22)旋律在低音部,演奏时和声织体伴奏声部要演奏的清晰和衬托,低音旋律要坚定有力。(18)、(20)旋律在高声部,m 指要用靠弦。(18)练习时,p指力度要均匀。(20)作品,p、i指力度要均匀。
5、p、i、m、a指分配
要借鉴p指和i指的同时拨弦。P指和i、m、a指的力量均等,同时拨弦(方向相反)。它需要:i、m、a指的力度也要均匀,发音集中,饱满结实。i、m、a指一定要并拢,不论是p、i、m;p、m、a;p、i、a。并拢手指是演奏持续和弦(p、i、m、a指同时拨弦)的最关键的技术。
6、消音技术
古典吉他演奏技术中,极为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技术是消音技术。它分为两类:直接消音和间接消音。这几种情况需要消音:(1)乐曲全部结束时。(2)乐句告一段落时。(3)明显的乐逗时。(4)有休止符时。(5)变换和弦时的低音部分。(6)空弦共振。(7)特殊情况和特殊奏法。因为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只涉及(1)这种情况,就是用右手掌下部肌肉最发达的部位来触弦来完成消音。
四、产生的影响
通过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的解读,已经掌握了古典吉他作品的基本要求,为进一步的分析理解奠定了很坚实的基础和铺垫,确定了正确的练习方法,清楚了“放松”和“用力”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两种放松的含义,渗透了音乐表现的基本含义。对作品也有了充分的自信和研究的能力,这是二十二首分解和弦作品通过讲解和分析所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之一。
参考文献:
①专著:
[1]卡尔卡西.《卡尔卡西古典吉他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2]葛德月.《朱工一钢琴教学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
[3]陈志.《古典吉他技巧与表现》[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4]上海音乐出版社. 《吉他手册》[C].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②期刊:
篇13
“冰心奖”以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教母级②作家冰心的名字命名,它是由著名作家韩素音和葛翠琳提议并于1990年创办,成为国家级文学奖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的国际华人儿童文学艺术大奖。“冰心奖”组委会每年于冰心先生的生日——10月5日前后举行颁奖活动。20多年来,它已由最初单一的儿童图书奖发展成为一项综合性的文学大奖,如今的“冰心奖”包括五个部分:1、冰心儿童图书奖;2、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设立于1993年);3、冰心艺术奖(设立于1994年);4、冰心摄影文学奖(设立于2002年);5、冰心作文奖(设立于2006年)。其目的在于鼓励儿童文学的创新表达,对已出版的优秀图书的奖励和肯定,发现、培养新作者,支持和鼓励儿童艺术普及教育的发展,为青少年提供创作展示的平台。在奖项设立上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展现了我国文学界对“冰心奖”挖掘和鼓励优秀作品的高度认可。
一、研究目的
近年来,少儿出版的高速增长引领我国出版业的繁荣发展。据有关方面和中国版协少读工委统计,进入新世纪以来的 13 年间,中国少儿出版有12 年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个速度超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超出我国整个出版界增长的速度。少儿图书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小读者对儿童图书的多样性的需求促使儿童图书在受众的方面的细分更加完善,这也使得少儿图书的题材更加丰富多彩。童书的受众从儿童细分成低幼、儿童、少年,甚至从具体的年龄上区分开来。不同年龄段的少儿的需求大相径庭。根据不同年龄孩童对图书题材的差异性需求,才能使童书的价值最大化,才能使之成为既“叫好”又“叫座”的图书。
少儿图书受众的细分已经形成,尽管少儿图书的年品种数不断攀升,但处于各受众分层的图书品种是否均衡,还尚未可知。因此,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少儿图书受众进行分析,研究目前少儿图书受众分层情况,以期揭示少儿图书的发展状况。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1、样本选取
选取2011年和2012年“冰心儿童图书奖”全部获奖图书,2011年获奖图书共计79部;2012年获奖图书共计84部。
2、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半定量化的研究方法,主要针对文章或者媒体的特定属性进行系统化和客观化的分析,以探寻文件内容的真正意图。③当当网是北京当当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营运的一家中文购物网站,以销售图书、音像制品为主,兼具发展小家电、玩具、网络游戏点卡等其他多种商品的销售。当当网1999年11月开通,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图书音像商城,面向全世界中文读者提供近30多万种中文图书和音像商品。该图书网站对童书的分类包括两种:一种是受众年龄分层的方式,分别为:0-2岁,3-6岁,7-10岁和11-14岁;另一种是题材分类,包括:小说,童话,诗歌/散文,卡通/动漫/绘本,教材教辅等。根据当当网上对图书受众的分类,样本内部分图书的受众被归为两大类,例如:2011年“冰心奖”获奖图书《镜宫》被划分为7-10岁和11-14岁的类别下,因此该图书同时记录在这两项类目之下。本文对于所选取的所有图书,以“本”为分析单元,以少儿图书的受众年龄段为分析维度,制定类目标准,对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和讨论。
三、结果及讨论
1、2011-2012年“冰心奖”获奖图书题材分类情况
2011-2012年“冰心奖”获奖图书的题材涵盖了小说、童话、诗歌以及名家作品集等。根据当当网对样本图书的题材分类,得到图1:
2011年获奖的绘本和小说题材的图书分别为20本和19本;2012年获奖的绘本和小说题材图书分别是29本和23本。绘本、小说、诗歌/散文在图书品种上有所增加,而知识读物、童话等题材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2、2011-2012年“冰心奖”获奖图书题材总体情况
如图2所示,绘本和小说的比重最大,且数量在逐年增长。原因有两点:一是近年来,国内的引进版图书数量日益剧增,引进版图书的题材以绘本和小说为主;二是一直以来,绘本和小说的市场反应较好,出版机构在原创方面更愿意制作这类题材的图书。因而绘本和小说的市场占有率较高也是情理之中。知识读物,诗歌/散文,童话等题材的作品数量较少,造成少儿图书题材结构性不平衡,原因可能是这些题材缺少能够吸引少儿读者的优秀作品。
成长中的少儿读者需要从多种题材样式中体会阅读的多样美,以培养其审美意识、良好品德、想象力等。少儿图书在题材样式上的失衡,也昭示着少儿图书市场呼唤多种样式的少儿图书,尤其呼唤多种样式的优秀少儿图书。
3、2011-2012年“冰心奖”获奖图书的受众分类情况
通过查阅获奖图书的信息,对所选样本按照类目标准进行分类,得出2011-2012年获奖图书受众分类格局,如图3。可以看出,从受众细分方面来看,样本所选的两年获奖图书欠均衡。适合2岁以下读者的图书品种十分匮乏,目标受众在3岁以上的童书数量非常多,说明在这几个年龄段的读者对于图书的选择面更加广泛。从2011年到2012年目标读者是3-6岁和7-10岁的图书种类相当不稳定,相较而言,受众为11-14岁的图书这两年发展较平稳。研究表明,适合婴儿阅读的图书品种有着极大的市场缺口,出版机构对图书的选题和呈现方式考虑得更多的是适合3岁以上受众的图书。
4、2011-2012年“冰心奖”获奖图书受众分析的总体情况
如图4所示,受众在3岁以上的图书种类比较均衡,以3-6岁为首。这类图书中多是以图画书的形式呈现给读者。说明,我国的出版机构逐渐抓住了学前儿童这一读者市场。但是,到了7-10岁这一受众分层,图书品种明显少于适合学前儿童的,这一年龄段正是儿童需要构建自身修养和认知社会的重要阶段,适合7-10岁儿童阅读的图书应是极大地丰富和满足市场需求,但显然在这一点上有一定的缺失。
结语
经上述分析发现从2011-2012年“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作品出发可以看出一些中国少儿图书的发展态势。一是童书的题材选择集中在绘本和小说两个题材,而其他的题材作品数量太少。这说明我国在出版小说题材的图书上做出了比较多的努力,较之其他题材的儿童图书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也有一种可能,目前小说的市场前景好,以至于作家们趋同性地搞小说创作。二是少儿图书在受众定位方面呈现偏离的状况,目标群体在3-6岁和11-14岁的图书占到了70%多的少儿图书市场份额。需要指出的是,市场应尽可能提供多种多样,品种丰富的图书给各个年龄阶段的少儿,以从小培养良好的阅读素养,同时提供大量的精神食粮。显然在目标群体的选择上,出版机构将更多的关注投入3岁以上的儿童,忽略了3岁以下的婴幼儿。因此,建议提供更多的适合亲子阅读的图书。
因条件所限,本次研究也存在一些缺陷和遗憾。一是由于时间仓促,本研究仅收集了两届“冰心奖”的获奖图书,若要做到完整且全面的研究,应至少选取近五年的样本进行分析。二是对受众的分析只就受众分类进行了研究,对受众需求和受众喜好没有做出研究。三是尽管“一些小范围、不太复杂的内容分析研究甚至可以由个人单独完成……”④但为确保质量,仍应经过信度和效度的验证,且应采用内容分析软件,方能得出客观的结论。本研究为笔者独自完成,手工检索。
参考文献
①范燕莹,《中国少儿出版仍将处于“黄金时代”——访中国出版协会少儿读物工作委员会主任海飞》[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9
②龚小萍、夏珍珍,《原生态·文学品质·艺术精神——冰心诞辰110周年、冰心奖创办21周年暨国际华文儿童文学研讨会纪要》[C].《中国儿童文化》,2011:234
③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