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核心教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怎样培养人?怎样尊重和敬畏教育规律?这些看似常识性的问题,却始终困扰着我们和我们的教育。
记得2006年以前的那些时光,我常常观察校园里的那棵大树。有一天在观察那大而美丽的树冠时,顿然对教育这棵树的树冠之下发挥着支撑力量的根部产生了研究的冲动,于是循着这个思路,我发现,人们只看到树干及树冠,却少有触及其根部的。不首先研究其根部,还真会失了“根”,教育也是这样。于是,循着“秩序”这一关键词,我们展开了对教育原规则的研究。
回归教育原点,对教育基本问题做深层次的思考,我们意识到: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是一个通过培养人,让人类不断走向崇高,生活得更加美好的事业。因此,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生,培养美好的人格,从真正意义上培育“完整的人”,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判断教育的好坏,应该从这样的原点出发;推进教育的改革应该从这样的原点开始;让教师与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也应该基于这样的教育原点。
“回归原点立教育”,需要谁来立?毫无疑问,是教师!海德格尔说:“以什么为职业,在根本意义上,就是以什么为生命意义之所寄托。”教书育人原本是一项强调科学性又洋溢着艺术性的事业,正如《论语》所述,孔子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弟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至于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然而今天的你我,可曾体味到教育生活的诸多乐趣?环视周围,许多教师从未把教育工作当作一种艺术性的享受,而是当作一个谋生的手段或跳板,抱着为了生存而劳动的被动心态,至多也只是刻板地凭良心在尽心尽责地工作,对工作感到疲倦,甚至抱怨现在所处的生存方式,感叹做教师难、做教师苦。
罗素先生曾说:“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建设性的工作。”教师的生存状况本不该如此尴尬。思考教育的原点,清除教师的匠气,转变“教育由艺术降格为技术”的局面之后,将“教育秩序”的探讨纳入教育人的教育视野,一定程度上能使教师们触摸到教育的核心,焕发对教育事业的热情,获得重新出发的勇气与力量。
发展:团队壮大风生起
人生本是一场局,解局方才不陷入泥淖。“回归教育的原点,直抵教育的核心”也是一个局,只是解这个局不会是一人所为,也是一个人无法解开的,必须集众人之力。受大雁南飞阵形的启发,我与代安荣着手建立“原规则研究团队”。
在我与代安荣一起“开创了网络研究和写作的先河”后,我决定扩大团队。当时我在“成长论坛”发帖招募,但由于大家对我们的研究方向——“教育原规则研究”所知甚少,在2008年前,就只有代安荣、张朝全和我三个人。但随着我们的研究论文,在《现代校长》《河北教育》《今日教育》连载后,影响力便越来越大。2009年,团队迅速发展壮大。能有这些发展,我们得感谢代安荣,是他的鼓励让我坚持了下来。也感谢张朝全,是他的加入让我看到了希望,增加了正能量。2009年,我在教育管理原规则研究的基础上,融入了教师成长原规则研究。
2009年,许多网友加入进来,我利用QQ群对新的成员进行培训。最初的几个月,每天晚上,原规则研究QQ群热闹非凡。如与网友刘发建彻夜长谈“什么是语文教学的人文”,他提及的“贴近地面的教学探索”,近乎给我洗脑,给我警醒。我当时就想,“贴近地面”,不就更能抵达教育的核心吗?此时,也正值团队第一本书《校长原规则》在统稿。我把这本书的电子稿上传在QQ群共享里,供大家下载理解和领悟。当大家对教育原规则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时,我决定开启“教育原规则研究”之教师专业成长。循着教师成长的原点,我决定以“教师不跪着成长”为线,让全体成员进行新一轮的教育原规则研究。为了让大家在团队的牵引下,自主破解教育的难题,直面教育的原点,团队采取“自主读书——自主研究——物化成果——共著书籍”的路径进行。当时,我们循着探询教育原点的主线策划了第二本书——《教师不跪着成长》,一个月后,又策划了第三本书——《教师笑着教书》。我的思路是,以策划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以读书助推研究的深入,以研究撰文物化研究成果,以著书立说彰显研究成果,提升成员信心。也正是循着这样的思路,团队成员发展迅速,原规则研究的书籍也得以公开出版发行。
6年,2000多个日子,就这样走过来了。面对教育困局,面对个人发展的困局,我们虽苦恼过,彷徨过,但我们没有懈怠,没有灰心丧气,我们在不停地探索、思考、改变、进步。在团队研究的你来我往中,我们渐渐接近教育的原点。我们的研究得到了认可,如今,加入团队的也越来越多,团队成员始终保持在300人以上,核心成员在30人以上,不少成员成为了名师,其中不乏博士和评上副高级职称和特级教师的。代安荣,出版个人专著三本,被誉为“草根专家”;张朝全,发表文章150多篇,被评为感动重庆十佳教师和感动重庆十大人物……
互补:相互促进挂云帆
团队的发展,一度遭遇瓶颈。
我们的教育原规则研究团队,就如一只木桶,当遭遇短板时,就难以盛下更多的水。虽然我长于研究,思维发散性强,敢于剑走偏锋,但我的短板是文字功底不行。再说,一个人难以走远。发展艰难时,我就在想,必须再寻找方方面面具有长板的教师加入进来。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引进团队成员时,我也是从多方面来综合考察。
每一个要求加入的教师,我都让他们传几篇个人的研究性文章和简历。我仔细品读,从字里行间探询其对教育的洞察力、研究教育的能力,再“百度一下”,多方面加以了解,而后根据团队的发展走向确定是否吸收。
现在,我们团队的核心成员中,都各有自己的长板,极大地弥补了“教育原规则研究”的不足。代安荣,对教育现象关注密切,且十分敏感;张朝全,文字功底强,勤劳务实;肖凯博士的思维非常敏锐;马张留富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刘平友、肖克文等的洞察力非常强大等等。
一群人,就像大雁南飞一样,因为互补而收获更多,而走远。团队发展至今,多名普通教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诸如钟发全、张朝全、黄行福、代安荣、陈松信、郭力众、张爱敏、刘平友、杨宏杰等一大批教师,因参与团队的研究脱颖而出,这批草根专家先后在全国各地讲学100余场。
循道:遵循秩序展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何为育人为本?怎样做到育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检验标准是什么?质疑、探询、遁隐,恐怕也是一再提及的原因。直抵教育的核心,在于深入探询教育的原点,让教育回归到“人”上来。
教育原规则的研究,实是对秩序的研究,对秩序的遵循。“秩序顺了,一切顺了;秩序乱了,一切乱了。”打破旧有的秩序,建立教育新秩序,是我们研究的切入点。
诸如在团队著作《中小学教师小课题开发的策略与应用》的前言中我们提到:
身为教师,不断发展方为立身立命之本。而相对于专业发展,广大中小学教师最需要的是什么?就是让自我强大的行动。没有行动,一切美妙的设想终归只是过眼云烟。
人的运动之轨迹,往往能折射出一个人的能量及存在价值的大小。纵观整个教育,发现更多的教师因为受自我视野的牵扯,一生没有明晰与明智的决定,一生中几乎是什么事也没有做。
是否体悟到小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是否参与小课题开发与研究,主动权永远在自我。事实是,又有几人真正能将焦点集中于小课题研究,并把自我的成长牵扯进生命运行的轨迹中去呢?教师队伍是十分庞大的,但强者所占的比例却是相当小的。原因是什么呢?小不为,何来强大?很多教师都期待搞个重大的课题进行研究,从而一举成名。但真要参与时,发现自己力不从心,只好望而生畏,畏而退却。殊不知,教师的研究能力、教师的成长都是由小而大的。没有给自我发展实质性支撑的行动,只能永远处于弱小的行列。没有由小到大提高自我专业发展的行动,谈何做强大的人?
什么样的小课题才是有生命力的?它首先是基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其次是源于本土的。因为发生于自己的身边,开发与研究才更能找到问题的根本之所在,也才有利于自我及教育的发展。
余文说:“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首先在目标上回到人本身,回到作为‘完整的人’的需求上来,回到人的核心素质上来。”就像上文引用的“前言”中提到的,教师期望一举成名,却又力不从心。殊不知,一举成名的背后是积淀,也实是要坚守“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的秩序。而要“回到人的核心素质上”,则必须首先回到“人”本身,回到教师自身的发展上来。乱了这个秩序,最终乱的便是教育。孙云晓老师给健康人格列了五个指标:“第一是自信的还是自卑的;第二是友善的还是冷漠的;第三是有责任感的还是没有责任感的;第四是善于自我管理的还是生活杂乱的;第五是有抗挫折能力的还是脆弱不堪的。”这其实也是我们的原规则研究所承载的内容,我们从秩序的角度关注人的情感、理想和人格,以培养完整的人格的研究为要旨。我们的研究,也更期待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的人,培育成有健康的志趣和探究的好奇心的人。
思考:教师成长教育兴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教授说:“如果一所学校拥有一流的教师,即使在破庙里,也能办成一流的学校。”直抵教育的核心,我们的宗旨是,通过研究教育原规则来达成教师的成长。但如何让参与我们研究的成员获取更大更真实的发展?让了解我们原规则研究的教师从中得到一种正能量,改变思维方式,从自己的教育中走得更远?这将是我们以后研究的着力点。
沉入教育原规则,触摸教育的原点,倾听心灵的声音,改变教育思维方式,让我们为教育发出自己的声音。盼天下教师能找到适合自我发展的秩序,不再有职场恐慌。
篇2
1.2核心概念蕴含思想方法具有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是核心概念,重要的思想方法也是核心概念,如“科学认为每一种现象都具有一个或多个原因”[1]。而有的关键性概念本身就蕴含思想方法,如“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是学生学习所有化学物质的思想方法。1.3核心概念具有统摄性由于核心概念是能够解释和预测较大范围事物与现象的大概念,它必然可以统摄其他的下位概念及相关事实,使它们成为有结构的整体。例如,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这一核心概念,可以统摄分子、原子、离子、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等有关物质组成与结构的概念,也与物质的特性、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等概念形成联结。
2核心概念的教育价值
2.1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校学习,重要的不是知道了多少事实和规则,而是能够把所学迁移到真实情境中,面对问题能够作出有依据的判断和决策,能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由于核心概念具有广泛的解释空间,所以它是可迁移知识。运用核心概念可以解释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更为重要的是能对新情境、新问题作出预测,因此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核心概念蕴含思想方法,它们可能成为学生以后工作中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如要获取性能更佳的材料,其分析思路是改变现有材料的结构以获得所需要的性质,仿生合成新药等亦是运用以上的思想方法。从认知发展角度,如果学习重心是“事实”或“现象”的了解与记忆,那么这种认知是低水平的;相反,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则是要使学生通过对特定现象的认识与理解,发现一般性的理论,并用这些理论理解、解释其他现象。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而且能够认识“为什么———原因、条件、目的、理由”、及“会怎么样———结果、影响、作用、意义”,还能够知道“如何做”,从而将学习引人深层思考和赋予意义与价值的方向。
2.2有利于学生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指出:把握学科的结构就是指对本学科实现了理解,也就是说,能够把所学的知识与其他相关的事物有意义地联系起来[4]。由于核心概念是某学科的重要概念、原理和方法,它们构成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因此关注核心概念理解的教学就是关注学科本质与学科结构的教学,将有利于学生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
2.3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课业负担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学生不能承担之重,其原因一方面来自升学压力,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要覆盖课程与教材中的所有知识内容,让学生记忆尽可能多的事实。为了面面俱到,教师不得不采用讲授式为主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学生在不理解的状态下机械地练题,不会就模仿,忘记了再训练,反反复复,曾经有一位老师把一张中考试卷让学生练了4遍,这样机械地训练,学生的课业负担可想而知!通过前面的分析已知,核心概念可以统摄事实与概念,使知识形成有机的整体。信息加工理论告诉我们,被组织成块的信息更容易记忆,因此通过核心概念组织起来的知识,学生是容易记忆的,而且这些知识因核心概念而凸显了学习的意义与价值,那么这些知识更加不容易忘记。又因核心概念是可以迁移的,教师只要选取可以支持概念理解的典型事实,把师生的主要精力用在这些关键内容的理解上,就可以达到“少即是多”的教学境界。
3如何以核心概念为统领设计化学教学
3.1构建核心概念的发展体系以核心概念为统领设计教学的首要工作是构建核心概念的发展体系。在不同阶段,学生需要理解的核心概念不同、理解层次也不同。各学科应该联动以从整体角度构建核心概念的发展体系与结构,因为某些核心概念是跨学科的,如“当事物发生变化或被改变时,会发生能量的转化,但是在宇宙中能量的总量不变”这个核心概念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学习中都会涉及。温?哈伦提出了核心概念应该具有的标准是[1]:(1)能够用于解释众多的物体、事件和现象,而它们是学生在他们学校学习和毕业以后的生活中会遇到的;(2)提供一个基础以帮助理解遇到的问题并作出决策,而这些决策将会关系到学生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与幸福,以及环境和能源的使用;(3)当人们提出有关自身和自然环境的问题时,他们为能够回答或能够寻求到答案而感到愉快和满意;(4)具有文化上的意义,例如对人类自身有关的观点———反映科学史上的成就,来自研究自然的灵感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温?哈伦据此标准提出了科学教育上的14个核心概念,但并没有提出在不同阶段,学生需要理解的核心概念层次与内涵。对于化学学科而言,构建出学科核心概念发展体系是摆在课程专家与一线教师面前的迫切任务。
篇3
我一口茶水含在嘴里渐冷,育儿和“外包”又何其相似。
你可以将育儿“外包”给老人、保姆、早教、兴趣班……
但是,在外包的过程中,你失掉了什么?
教育专家的实验
教育专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妈妈和保姆隔离坐开,看看谁更了解孩子。结果让人大呼意外。
当问到“孩子长大后想做什么?”时,第一位妈妈憨笑说:“我觉得他还没决定好想做啥。”但是保姆非常自信地说:“飞行员”。事实证明妈妈被打脸了―― 孩子就想做飞行员。
当教育专家问“孩子最喜欢的科目是什么?”时,第二位妈妈眼神犹豫:“是英语?”保姆则毫不迟疑:“中文!”结果是朝夕相处的保姆更了解孩子―― 孩子想学的就是中文。
当问到“孩子在学校里最好的朋友是谁?”时,第三位妈妈羞赧地笑了:“不确定。”(妈妈太忙,没时间问孩子。)保姆一口咬定:就是那叫焦森福的小子!这一局保姆又胜出了……
作为父母,肯定不愿意失去与孩子之间最宝贵的情感联系,也不愿意将孩子的未来“外包”,由他人决定……
“班爸”“班妈”们,为了自己的事业打拼,但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哪些“核心技术”是无法外包的。
有些教育,只有亲力亲为,才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在本文中,笔者就盘点一下哪些“核心教育”不能被外包。
夫妻恩爱不能外包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孩子的教育问题成了家庭的焦点,很多妈妈投入全部精力在孩子身上,甚至为此冷落了丈夫。而他们忘记了,父母美满的婚姻才是孩子童年的最好礼物。
尤其是新父母很容易忽略这一点,等意识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已经成为最亲密的陌生人。
夫妻恩爱,是父母必须亲自经营呵护的,不能假手他人,无法外包。
为了爱你的孩子,多多去爱你的另一半吧!
习惯养成不能外包
曾经有一位妈妈问我:“孩子白天小睡半小时就醒怎么办?”“孩子吃饭挑食怎么办?”
我刚想鞭辟入里地给她说些育儿知识,突然,我灵光一闪,问她:孩子平时谁哄睡?答:姥姥。我又问:孩子平时谁负责喂养?答:姥姥。
对于繁忙的都市妈妈,把孩子外包给老人是最常见也是最无奈的事情了,但是有一件事情你最好亲自来,那就是习惯养成。
6岁前是孩子各种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老一辈的强项是养育孩子,但是说到心理成长,有多少老人的教育能够跟上时代境界呢?
所以,再忙,也不能把好习惯的养成给“外包”!
爱和安全感不能外包
普天之下,只有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是无条件的吧?早教中心、兴趣班怎可替代?
如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如何在爱中建立规则,如何让孩子学会接受和给予爱,这就需要父母:不以爱来强制孩子去做某件事,不以爱来威胁孩子,不将爱与任何功利性的事物画上等号。
让孩子知道,父母爱他们,和他们考多少分没有关系。
从不外包的孩子,更省力
亲子纽带强的家长,根本不需要管教孩子。因为他们从小和孩子之间就培养起牢不可破的依恋关系。双方的亲子感情,激荡关联、同步共生,最后心照不宣、你我不分。
孩子对父母有了绝对的信赖,你根本不用给他什么指令,遇到事情只要告诉他自己的看法,他就会把你的看法当作自己的想法一样,好好考虑。
所以,养育孩子请不要外包!半路拿回来、再捂熟,和孩子的关系会难上加难!
篇4
艺术教育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致性
艺术教育,通过艺术熏陶和感染人,达到净化心灵、健全人格、启迪智慧的目的,从而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感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一定意义上讲,高校艺术教育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艺术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在春秋末期,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就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极力倡导以艺术教育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到了近代,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先生,更是倡导将民族艺术融入课堂教育,其目的也是不言而喻的,旨在优化国民教育,切实培养国民的健全人格,提高其综合素质。“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从人的精神上塑造人、感染人和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高校艺术教育的内容旨在通过培养青年大学生的艺术修养,熏陶、濡染、浸润青年大学生的政治修养和思想道德品质,也包含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各项内容。由此可知,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思想道德品质和艺术修养、审美情趣方面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高校艺术教育的内容、宗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高度的吻合,这就更进一步确保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项内容融入到高校艺术教育的可行性、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之必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形形的社会观念不断涌入国门,古今中西文化在不断碰撞,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建设,致使一些大学生在认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失去了自我。“艺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
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艺术教育中,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如上所述,多数大学生只注重对个人利益的追求,道德素质下降,而艺术教育则具有不同于其他教育的特殊方式,有强烈的感召力,“可以培养大学生追求真理,崇尚真、善、美的优良品德,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最好形式”。
(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迫切需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的国民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高校是培养国民价值体系的重要场所,在高校和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群体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目前,青年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可度有些差强人意。这固然受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社会环境趋利化等社会因素影响,但同时应看到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种种不足。艺术教育与社会人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当今社会,艺术教育可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成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路径。因此,在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便可通过艺术教育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艺术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方法进行。
(三)是有效满足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以来,各级政府、教育部门逐步提高了对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视和认识,明确了艺术教育在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通过积极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使艺术教育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和新娱乐时代的到来,一些年轻人尤其是部分高校大学生对“明星梦”的追求已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有理想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一个人的理想过于功利,将学艺术、走艺术路作为发财、成名的唯一选择,那这样的人生观无疑是一种消极,甚至是错误的价值观念。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念如在大学生中广泛流行,无疑会影响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对大学生的艺术教育中,必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头脑,使其自觉抵制错误的、功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艺术教育的途径
(一)注重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对学生开展系统的艺术专业教育,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觉强化自身的审美情趣与艺术素养。在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同时,还应充分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使之贯穿艺术教育的整个过程,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确保他们能够坚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艺术教育课堂教学对于实现艺术教育教学的目的,完成艺术教育任务,强化艺术教育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注重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要切实发挥艺术教育课堂教学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阵地作用,强化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优势,突出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显自我教育的作用,以此逐步引导青年大学生主动接受社会主旋律教育,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洗礼。
(二)优化外部环境,发挥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艺术教育中,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艺术教育的目的旨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使之能够正确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增强自我建构的意识。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一起努力优化外部环境、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外部教育环境和氛围,充分利用当代青年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生活的热情,建立社会实践平台,才能促使其在亲身的实践中感悟社会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或否定,形成自己对社会的价值取向,更新观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我建构意识,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
篇5
我们很多家长只热衷于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且不惜代价,殊不知,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独立性、互和协作性,以及善良、无私的品质更为重要,否则孩子的智力开发也是后劲不足的。因此,父母应摆正早期智力教育和做人教育的位置,做人教育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教育孩子做一个善良、正直、无私的人,将影响孩子的一生,这要求父母自己要是孩子好的榜样,父母的言传身教和人格力量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要让孩子形成健康完整的人格,家庭教育既不能过分保护溺爱,也不能粗涉,更不能严厉惩罚,而应循循善诱,尊重孩子的选择,充分发扬民主。(金)
(责任编辑:暖暖的阳光)
篇6
创新素质是成功素质的核心素质,创新教育也是成功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因此,成功素质教育必定注重创新教育。
当今的世界,风起云涌,竞争激烈。一个国家要想在竞争的浪潮中劈波斩浪、奋勇前进,就必须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国家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又转化为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国民素质的竞争,这些竞争实际上又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怎样培养出大批创新型人才去发挥创造力,参与国际竞争,是教育战线必须解决的重大任务,创新教育必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依据创造学的理论、方法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实践,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育。从广义上来说,凡是有利于受教育者树立创新志向、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思维、增长创新才干、开展创新活动而进行的教育,都可称为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教学生去掌握已知、探索未知,教学生去开拓进取、除旧创新。创新教育所培养造就的人才,不是“知识记忆型”的人才,也不是“能力标准型”人才,它是培养既具有广博知识,又具有突出能力,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才干的新型创新型人才。
创新教育强调培养和塑造创新人才,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途径和方法,以及教育管理、操作和绩效。创新教育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素质培养的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它使成功素质教育具体化,是实现成功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要求更新教学观念,建立新的思想观念和理论,而新的思想观念、理论和方法需要从成功素质教育中产生和传递,所以创新教育是实现成功素质教育的关键;创新教育要求教学内容具体体现与时展相适应的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而先进的知识和技能又是由创新教育所创造更新和普及的,所以创新教育是实现教育创新的基础。
创新教育的具体内容可分为以下十个方面:
1 思维教育。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关键是看其能否进行创新思维。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开展创新思维教育,而创新思维教育又包括各种思维形式的培养已及各种思维技巧的训练,因此,创新思维教育就是多种思维教育在创新形式和创新高度上的有机结合。
2 发现教育。发现是指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领悟和发现了某些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如果把“发现”作为一种能力,那么就可以通俗解释为“找到新的东西的能力”。发现客观存在的事物、认识客观存在的规律,都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造性才干的提高。因此,要开展发现教育以树立学生的求知精神和探索精神,鼓励学生带着创造精神去有所发现,有所前进。
3 发明教育。发明是指人们采用科学原理和技术,创造出新的事物、新的产品,如果把“发明”作为一种能力,那么就可以通俗解释为“创造新东西的能力”。发明教育是将人们在发明创造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充分传授给学生,培养和训练他们从事发明创造所需的思路与方法、技能与技巧,使学生能在创新活动中有所发明、有所创新。
4 信息教育。发明创造必须以一定的信息为基础。信息代表着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掌握了最新的信息,就使人能够站得高,看得远。信息教育着重培养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并使人们形成敏感的信息知识。此外,信息教育还要教育学生掌握现代化的信息分析手段和高效率的信息处理方式,从而在信息社会中把握发明创造的有利信息转化为发明创造的成果。
5 学习教育。学习教育的任务是教会学生怎样进行有效的学习,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传统教育的弊端往往在于“填鸭式”、“满堂灌”的知识继承型教育方式,学生只是被动地从老师处获取知识。学校只注意老师如何教,不注意学生如何学,因而学生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都知之甚少,思维定势,头脑封闭,无创造性可言。学习教育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有效的思维技巧,早日跨入创新领域。
6 渗透教育。目前,科学技术高度交叉,高度渗透,各种横断性学科、交叉性学科、边缘性学科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要使自己在这种形势面前不落后,就必须进行科学的整体性教育和现代科学技术间的渗透教育。在这种教育中,不仅要注意科学和技术间的渗透,也要注意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间的渗透,还要注意它们与创造活动间的渗透,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科学知识、社会发展和发明创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渗透原理。
7 艺术教育。艺术是一种创造活动,创造力可分为科学创造力和艺术创造力两种,它们都可导致伟大的创造。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力和艺术创造力,并进一步转化为人们的全面创造才能。现代优秀的发明创造成果,不但要求社会价值高,经济价值高,还要求艺术价值高,这就迫切需要学校广泛开展艺术教育以弥补过去在这方面的不足,使学生知识理论水平和艺术修养水平均达到一定程度。
8 参与教育。参与教育是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用生动现实的生活素材来教育学生,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引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并在现实中找到发明创造的目标。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为人民、为祖国、为社会做贡献的精神。
篇7
我的实践经历
我开始学电脑时,热衷于学习各种技术,可以说对电脑各个方面知道比较多,但却没有精通。然而,这些技术基础为我以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践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1.课件到积件
我开始用Flash制作数学课件时,把整个课堂教学环节都做在课件里,从复习、导入、新课、练习和作业,非常看重课件的完整性,想用多媒体课件来代替黑板,一节课下来不用写一个粉笔字。当时我教六年级的数学,教到《圆》时,我犯了难。因为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是个难点,教师难于讲清,学生也不易去理解,更多学生只是死记计算公式。这倒也可以应付做练习,但对于教师却不能这样让学生糊里糊涂地混过去。我开始尝试着用Flash做课件,把圆平均分,再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过程展现给学生看,把难点形象化,帮助学生去理解知识。这个《圆的面积》课件还获得了市数学课件比赛一等奖。经过多次实践,我发现原来的想法是不对的,应用信息技术应该是突破教学难点,没有必要把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做到课件中去,要从课件转变到积件,节省教学准备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我后来制作的课件《圆柱的认识》就是一个动画,演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2.专题学习网站
多媒体课件虽然声色并茂,但只具有演示的功能,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只有看的份儿,而不能参与。这样的课实质上还是传统的讲授课,只不过用投影仪代替了黑板而已。而使用专题学习网站,让学生在自己的机器上自主浏览感兴趣的知识,随时可以在BBS上回答或提出问题,这样就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互动”,特别是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只是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应平时教学之所需,也为了参加市里的整合课比赛,我制作了《战争与和平》、《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多媒体连环画》等专题网站,但由于我校学生的网络应用水平不高,打字的速度慢,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3.困惑:多媒体与网络
曾经有一位同事对我说,看来以后多媒体课件是不合潮流了,要被淘汰了,只有做网站、用网络,才算是课程整合。我觉得这句话又在走极端了。多媒体课件还是有它适用的地方的,特别是当我们在用传统方法难以向学生表达时,多媒体课件是一个很好的“助教”。我在课程整合相关论坛上也经常能看到有关网络教学是不是课程整合的高级阶段的争论。其实,课程整合在技术上应该是不分高低的,只要我们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有利就是好的,要把现代教育媒体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了能够听取更多人的想法,我还在我的博客上发起了“整合课是不是一定要在网络教室上”的讨论()。
4.整合评优课的深层思考
(1)整合评优课的目的是什么
从电教馆的角度来说,是以比赛促进应用,带动更多的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但实际上,即使是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也是为了比赛或者为了不同场合的公开课而准备评优课。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应该是为了展示一个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而事实上,很多参赛教师所用的课件或网站都是自己只提供教案而由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代劳制作的,这也造成绝大多数计算机教师“反感”整合课。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比赛有什么实际意义?整合课何时能成为学校的“常态课”?
苏州电教馆宋家林撰文指出,要达到促进的目的,就不能评完了事,做好赛前赛后的工作尤为重要。很多参赛教师只是关心自己的比赛成绩,举办单位也没有创造机会引导参赛教师进行教后反思,这样对教师的促进就成了美丽的泡影,整合评优课就成了一种形式。我们应该把评优课活动作为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来操作,形成研讨第一、比赛第二的氛围。当然,现实的操作可能有些困难,但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专题研讨,进一步加深评优课的内涵。
整合评优课就是对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全面考核,许多人觉得我只要把课上好就行,至于技术可以让信息技术教师来做,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认为,一个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再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在具体的实践中提升应用能力。只有教师深刻理解了信息技术所能发挥的功能,才能思考如何有效地在自己的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为课堂出彩。
(2)信息技术应用的作用是什么
现在公认的说法是,整合课必须要体现学科味,不能变得“四不像”。信息技术在课堂上是作为一个教学资源和信息交流的平台,或者一个认知工具,要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更好地达成学科教学目标。
如一堂语文整合课《莫高窟》,提供给学生的专题网站界面美观、内容丰富,有视频、音乐、图片,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的莫高窟网络展览馆。执教教师是应用Authorware的高手,教学课件在渲染课堂气氛上做得很出色。这样的课又该如何来体现信息技术的特色呢?如果仅仅局限于演示,恐怕还不能把信息技术的功能发挥到极致。我认为,在让学生看了课文作者的描写和相关图片后,要引导学生能够把课文中没有提到的图片也来介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或者可以辅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软件,把整篇课文的写作思路描绘出来,加深对课文结构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文章框架的把握能力。
又如一堂数学整合课,课题是六年级的图表教学。这个内容的教学按计划需要一个星期,是教学内容多吗?不,是因为学生在课上画图表所占的时间太多,而真正去分析图表的时间却所剩无几,上课的效率不高,但如果不让学生动手画,只分析教师现成提供的图表又有失学生的感性认识。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呢?中文Excel 2000是在Windows98/Me/2000环境下运行的一种电子表格软件,不但为制表提供了方便,还允许输入计算公式,进行自动计算。此外,还提供了大量统计图的类型,实现了制图表的自动化。由于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Word 2000的使用,加上两个办公软件界面和操作的类似,学生应该很容易上手的,所以,完全可以在图表教学中引入Excel 2000,来帮助学生学习统计图表。作为可操作的探索工具,帮助学生从一些繁琐、枯燥和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思考和探索,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使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成为可能。
对以上两个课题的分析,初步表达了我对整合课的理解。我觉得,在设计一堂整合课时,要根据学科教学目标,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建议可以考虑这些问题,如选择应用什么技术?能否突破技术的常规用法?如何利用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没有必要制作一个资源丰富功能齐全的专题网站?
篇8
主办: 中国教育报刊社
周期: 半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4417
CN: 11-1200/G4
邮发代号: 2-268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中国高等教育
创刊时间:1965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篇9
事实上,我们平时总是用道德原则和纪律规范教训学生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禁止做什么。我们说关心学生的成长。实际上是要把学生变成我们想要成为的那种人,这样的做法常常遭到学生的反抗。有的学生当面说着你想听的话,背后却我行我素,这说明单向的关心已经失去了被学生接纳的意向。比如:我们为了提高成绩,以牺牲学生休息为代价。尽管我们为了学生能考上理想的学校也牺牲了自己休息的权利,也常说是因为爱学生才这样做。也许有的学生能承受住学习的压力,实现了你的期望,但有些学生承受不了大的压力,则会产生怨恨。这些做法都促使我们反思所谓的“关心”是不是指向学生的积极成长,如果不是学生的主动需要,其本身也就失去了教育意向。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只要有一方失去了教育意向,那么教育者的付出就不能称为教育的爱。
教育的爱提醒我们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学生的感受是教育关系建立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与学生的教育关系要求的是一种双向的教育关系。教师希望学生在教师教授的知识中学习成长,反过来,学生需要具有一种乐于学习的欲望。可以这么说,教育的爱始于教师的行为,终于学生的感受。只有体现教育关系的关心或关怀才是教育的爱,它体现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应该是双重意向的。
教育的爱是一种教育情感,它体现了教育的本质,指向教师个人对待学生的方式
马丁·布伯说:“当学校的老师第一次走进教室的时候,他看到他们都在那儿……教育者的眼神,拥抱了他们所有的人,并把他们看到眼里。”对教师而言,经验知识和伦理道德原则在教育中很重要,教育不能缺少它们。然而,教育的本质既不是经验知识也不是伦理道德原则,这种浸润着教师期望的教育的爱,才体现了教育的本质。
现代研究发现,学习并不是从大脑的认知系统开始的,而是从大脑的自我系统开始的。内在的学习动机来自于有机体的自我系统和元认知系统,当这些系统受到积极的刺激时,人们就会为了妥善处理自己的学习并保持良好的进展而努力工作。而这种积极的刺激来自于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来自于他对课程的兴趣以及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信任关系。诺丁斯认为好的养育和教育都是从信任关系的建立开始的。任何课程本身都不能自动使孩子们学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师生关系决定了孩子们对课程的学习热情,关心可以使孩子们对课程知识更具接受性。所以,优秀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抓住了教育的本质,知道如何跟学生建立教育关系。教师与学生的教育关系具有特殊的个人品质,教师对他的学生而言,应该是以其个人的亲切方式出现在他们面前的。事实证明,当老师展示出他们对学生的关心,以亲切的方式教学。给他们设定富有挑战性的期望来表示他们对学生的信心时。学生会做得最好。所以,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实际上是以个人的方式体现了他所教授的知识。
在学校里,我们都说自己的工作是为了学生的成长,但大多数老师更喜欢教优秀的学生,而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却常常抱有成见,因为他们达不到我们的期望,总是让我们失望。教育的爱要求我们公平对待学生,实施差异教学,我们尤其不能用对学生的未来定位去强求所有学生,否则会引起部分学生的情感反弹,从而影响教育关系的建立。
德国的教育家诺尔说,教育的关系不只是奔向目的的手段。它在它自己的存在中找到了它自身的意义,它是一种充满了痛苦和欢乐的强烈情感。情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人们的热情,特别是道德情操。在关怀教育看来,师生共同寻求的是理解、移情或者赞赏,通过以情育情建立和巩固教育关系。诺丁斯特别重视移情及其教育的重要性,强调移情是对他人的“感同身受”或者“读懂”他人。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教育的根本不在于传授学生基本技能,教育的本质是道德教育,核心就是通过教育的爱,实现学生积极成长的期望。
教育的爱是教育情景的体验,它体现了学生的需要,是实现教师期望的根本途径
所谓情景,是人必须对其作出行动的各种具体细节的总和。教育始终都涉及具体情景的人类体验,但并不是成人与孩子在一起的每一个情景都是教育的情景。马克斯·范梅南认为,自然的成长发生在管理家庭、社会互动、玩耍、运动、日常任务、工作等等的空间里,成长的情景是那些从现存的环境当中以某种方式获益的情景。这里,实际上指出了教育情景的特点:一是指向被教育者现存的生活世界;二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存在实际活动的关系;三是通过活动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形成教育的关系。在学校里,我们与学生之间的活动都是一种对话的形式,即使是当我们静静地聆听、扬眉。鼓励地点头、拥抱、转身或面带深情地吸引他们短暂的注意力时。如果是基于教育的爱,那么就构成了教育的情景。所以,教育的爱就存在于我们每天与学生对话的情景中,教育的爱就存在于我们与学生在一起的方式中。
篇10
【作者简介】楼朝辉,杭州市天长小学(杭州,310006)校长,高级教师,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教育学博士。
随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关文件的颁布,新课程改革进入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学校教育再次面临改革的挑战与机遇。如何恰当地应对改革要求和实现总体目标,是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核心素养的层次与价值审思
2016年9月,以林崇德教授领衔的专家组在北京师范大学正式公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亮相。究其本质,核心素养是学校思考“立德树人”问题的出发点,是国家教育愿景、学校教育目标和课程教学实践相互关联的有效中介。对此,可以从国家、学校、学生三个层面理解核心素养意蕴,把握和领会核心素养的内在价值。
(一)在国家层面,核心素养作为“立德树人”的具体指向
从宏观视野来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国家重大教育方针和政策,体现国家意志,引领全国各个学校的育人活动,为我国广大中小学指明“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提供明确指向,享有极高的权威性。
(二)在学校层面,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教学”的目标来源
从中观视野来看,核心素养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来源和依据,要求各个学校结合历史脉络、办学优势、地域特色等条件和因素,在学校育人目标设计的过程中选择和优化核心素养,实现学校对核心素养的“校本化回应”。选择,表明学校在不同时期对核心素养的类别有所甄选与侧重。优化,表明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丰富核心素养内涵,使其“接地气”,切实转变为课程教学实践活动。
(三)在学生层面,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教学”的实施原则
从微观视野来看,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有赖于学校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特别是课程教学活动。核心素养对于每个学生而言,指明学生成长的方向,并作为教师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判断和实施的依据与准则。学生经由每一个学科的教学、每一次的学习体验,在学校指导、社会指导、家庭指导的多重合力中逐步形成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在天长小学的历史回应
对于学校而言,核心素养有助于确立教育核心价值,有助于清晰地回答“学校要培养怎样的人”的问题,有助于准确地回答“教育何为”的问题。结合杭州市天长小学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办学与发展历程,梳理每个阶段的重大教育改革实践,就会发现核心素B早已在天长小学的土壤中生长,为当前核心素养教育改革提供坚实基础。
(一)1980年~1990年,围绕学生“三自能力”开展“整体优化”教育实验
天长小学从1983年开始与杭州大学教育系合作,把教育关注点转向学生,以“整体优化”教育改革思路,有意识地把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加以综合,从整体上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学校在这项改革实践中提出“三个转变”,即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从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变到重视发展学生的智能,从课堂教学转向课堂内外并重。把学生视为“整体”的人,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教育子系统共同推进,培养学生自我规划、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评价等各方面素养,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变。
“整体优化”教育实验研究在天长小学取得成功,但仍然存在两大亟须解决的难题。第一,班级授课制的共性特征仍然突出,学生的差异性没有得到高度重视和研究。第二,教育教学评价仍旧没有打破原有的体系,标准化和单一性仍旧明显。在这样的教育评价体系下,学生的“缺点”和“短处”被放大,学生被称为“差生”乃至“双差生”,丧失在集体生活中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不利于未来长远发展。这些问题推动天长小学进入下一阶段的教育改革。
(二)1990年~2000年,围绕学生“个性潜能”实施“差异教育”改革
经过反思和总结,天长小学从1992年开始侧重研究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尤其是学生整体素质结构“内差异”。在“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获得有差异的成功”实验原则指导下,天长小学开始探索与学生差异成长相匹配的课程设置,适合学生发展多种可能的课堂教学方式,建立多元评价学习的评价系统,从而锤炼天长小学每个学生自信、开放、大气的品质。
在这一阶段,学校主要开展的教育实践有“两级循环活动制”,1~3年级的学生非定向培养,重在发现兴趣;4~6年级的学生适当定向,重在发展优势和特长。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安排每周五半天时间,开展各类“第二课堂”活动,给予学生自由选择不同项目和课程的学习机会。在教学评价方面,把部分评价权还给学生,实现自评和他评相结合;从量化评价转向质性评价,采用档案袋评价和自我申报制,学生可以用展板展示个人成果,收集评价信息;评价结果从为学生定性转向促进学生“扬长避短”,发展潜能。
篇11
二、设计学习项目:变“纸上谈兵”为“情境教育”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研究员柳夕浪指出:“将学科知识尤其是那些核心知识嵌入真实情境之中,特别是设计成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项目,是未来课堂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着力点。”“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项目”的设计,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柳夕浪指出,以往中小学教材上的知识一般都做了“去情境化”处理,知识形成的背景、过程等真实、具体、生动的细节被大大简化,剩下了由特定符号、术语所表达的概念、定律、原理及支撑这些概念、定律、原理的“事实”,甚至包括一些人为编造的“事实”。这些处理突出了基础、主干,排除了非本质因素的干扰,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但这种过度简单化,易造成书本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脱节,给人纸上谈兵的感觉,让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意义与价值。把抽象的、去情境化的知识从一个人传递给另外一个人,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养成。
学习项目的改变,其根本在教育管理部门。当然,教师可以在本学科的教育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改变。比如同一道数学题,教师可以表述为:“已知:三棱锥A-BCD中,AB=8 BC=6 AC=10 BCBD ∠BCD=45° 求证:AB面BCD。”也可以表述为:“有一根旗杆AB高8米,他们的顶端A拉两条长10米的绳子,拉紧绳子并把它的下端放在地面上两点(和旗杆不在同一直线上)C、D,如果这两点都和旗杆脚B的距离为6米,那么旗杆就和地面垂直,为什么?”也可以表述为:“现将一根高8米的旗杆AB竖立在操场上,它的顶端A挂一条长10米的绳子,现有一条皮尺,请你检验一下旗杆是否与地面垂直?为什么?”――第一种表述就是剥离所有生活情境,干瘪瘪的学习项目,学生学习它,味同嚼蜡;第三种结合生活情境的表述,富有挑战意味,激发学生兴趣,开动学生脑筋,最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提高思维层级:变“低阶思维”为“高阶思维”
人的思维分为低阶思维和高阶思维。低阶思维又称低效思维,指缺少辨析与判断或者识别的思维,在行为人的意识或精神上几乎没有任何对于眼前客观情况进行调查或探索的欲求。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它在教学目标分类中表现为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而每个学科又都有不同的层级,比如语文学科按能力层级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个层级,数学按知识与技能目标分为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维、数学精神与文化四个层次。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把学科教育的重心后移向高阶层级,重点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以语文学科为例,语文教师不仅要关注文字、文段、文章低阶层级的讲解,更要侧重言语背后文学、文化、文明高阶层级的学习。比如教师讲《咏梅》这一首诗歌,不能仅讲授诗的意思,更要让学生研究古诗词中关于“咏梅”的文学现象,以及背后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梅”文化,且在“梅”的刻画中分析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偷笱Ц街凶龉一个“彰显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实践研究”,研究以“中华古诗文阅读”为载体,引导学生阅读“儒家的理想人”“道家的理想人”“魏晋时期‘觉醒’的人”“明代寻找真我的人”“近代寻求真理的人”“现代寻求解放的人”“当代走向世界的人”等,系统地理解和感悟中国人的精神,破解如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情感的难题,强调中华经典阅读与“单元贯通”写作。这样的学科教育与研究,着眼学科的高阶层级,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自然也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篇12
提炼学科核心知识,促进育人模式变革。教师是课堂的实施者,新课堂教学改革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如何“因材(教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如何“因才(人才)施教”?东区教育局以核心知识、关键内容教与学的研究为突破口,加强对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的研究,编印了文化学科《核心知识与关键内容教与学》丛书,对文化学科的教材进行了重组、梳理,进一步提炼了学科核心知识,形成了可供借鉴的教学策略和研究方法,给教师实施课改提供了指导。
打造学科课型模式,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科壁垒的“溶化剂”,它依赖各个学科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科本质特征的发掘。在区、校两级模式的基础上,东区将视线聚焦于立足学科价值,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学科课型模式构建上,着力打造具有东区特点、学校特色、学科内涵的绿色课堂。各学校教研组结合学校模式,挖掘学科核心素养,把握学科课型教学本质,从原则、要素、操作流程等方面自主探索、构建具体的学科课型模式。目前,全区共推出学科课型模式40个,涵盖小学、初中各门学科,推选出19个“2016年度东区学科模式构建示范教研组”。如“构建思路清晰,针对性强”的攀枝花市第二小学校教育集团龙珠学校的“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课型模式”“有理论、有思路、补短板、有创新、易操作”的市攀枝花市第二十中小学校的“初中语文‘读、评、议、结’作文评讲课课型模式”,等等。
二、聚焦核心素养,实施绿色德育
1.以拓展“学生绿色成长空间”为愿景,实施“家校互动建设工程”
现代教育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过程,而是开放、现实、全方位的社会活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生活和成长的基本环境。为进一步集聚家校教育合力,东区启动“家校互咏ㄉ韫こ獭保分学段编印《家教指导手册》,邀请知名家教指导专家举办讲座,组建“东区家教讲师团”,提升家庭教育科学化水平。家长委员会、家长教育协会、家长志愿者、家长学校等一系列完善有序、推陈出新的工作机制,成为家长、社区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的常规,编织起了“三结合”育人绿色网络。
2.以“全员育人”理念为导向,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更是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技能大赛”是东区班主任多维展示、深层感悟的实训舞台。从2013年的班主任治班策略、班级活动方案撰写、学生心理个案分析、班主任礼仪规范比评,到2014年的“情景再现”架设家校沟通桥梁;从2015年的“交换空间”班级文化环创大赛,到2016年的“沟通无极限”网络媒介育人能力展示,东区班主任技能大赛一年一个主题,促进了班主任队伍德育能力迅速提升。
3.以“绿色班级”创建为契机,推进“一班一品”的建设
东区以“绿色班级”创建为着力点,助推“一校一品”建设。要求校长对班级文化建设做好顶层设计,班主任围绕“校品”建设打造班级文化,学校以课程化的方式推进“班品”创建等,上下互动、内引外联,打造“班级学生人人有品,实践体验快乐成品”的“绿色班级”。“国学诵读” “经典养德”“成长社团”等校园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在东区这片教育的沃土上生长,方兴未艾。
4.以争做“阳光少年”活动为重点,拓展德育活动内容
丰富的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催化剂。自2013年以来,东区就启动了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涵盖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艺术活动等德育内容的“争做阳光少年”主题活动,努力营造起“让每一个孩子都阳光灿烂”的良好氛围。
5.以构建“绿色教育评价体系”为依托,加强评价育人导向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东区教育局大胆尝试,积极探索评价改革,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具有东区特色的“绿色教育评价”体系,即以教育质量“绿色”指标(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为关键指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促进学校绿色生态发展的新的学校评价体系,该体系包含学生品德修养、身心发展、学习状况、兴趣特长、学业负担五个指标。这种以“基础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的全新评价框架,树立起了不以学业成绩作为唯一指标的学校教育质量观,推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目前,东区教育局“实施‘绿色教育评价’,推进管办评分离”的省级课题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6.以开发“多元校本课程”为载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学校深化素质教育改革,调动学生发展积极性,促进学生协调发展、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东区教育局编印的《德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指导纲要》明示,养成教育课程化、传统教育课程化、成长指导课程化、实践活动课程化、家庭教育课程化等,给“十三五”东区“绿色德育”指明了方向。攀枝花市第一小学校、攀枝花市第四小学校、攀枝花市第二十五中小学校教育集团作为课程研发试点率先展开,区属各校相继积极组建课程研发团队、制订课程研发方案、培训课程实施师资,层层推进,将以思品课、班会课为代表的学科课程,以专项活动、节日活动为代表的活动课程,以校园文化、班级文化为内涵的隐性课程,整合、固化、序列化,建构起多元开放的德育课程体系。目前,区属共计25所学校已编印了校本课程。
三、聚焦核心素养,强化队伍建设
加强师德修养,提高师德水平。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关键在教师。东区始终坚持建设教育、考核、奖惩相结合的师德评价机制,完善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机制;每半年开展一次师德师风自查、督查行动,建立师德失范行为责任追究机制;以《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弘扬专业精神、敬业精神、创业精神,树立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开展“三心”“三爱”教育;结合“做人民满意教师”主题活动,弘扬优秀师德风尚。
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教师队伍管理的核心是激发和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出台《关于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十条措施(试行)》,该措施明确了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以及教育人才引进、教师培训等措施,切实保障了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
搭建研训平台,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同时也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东区通过选派领导干部和教师送外培训,依托东区教师培训中心,研训结合,抓好区级、学区、学校三级培训。2016年,|区教师送外培训、校本培训、学区培训、学科教研、专项培训共计11670余人次,先后开展了“新分教师岗前培训”“青年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培训”等培训活动,促进了各层次教师的专业发展;举办东区第二届课堂教学改革展示活动,以“教研员上观摩课”“绿色课堂主题沙龙”和“教学副校长课堂展示、校长评课”等为载体,进一步引领教师加强教研教改。
篇13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1-0029-02
1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完美结合
随着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数学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认识,摒弃了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大胆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通过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观察、模拟和探索,将抽象的数据、图像形象化,通过图像的动态演示,再伴有恰到好处的解说,确保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现代信息技术创造了新的教学模式,为数学课增加了无穷的魅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使课堂成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师应设计教学活动或提供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信息技术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更好地应用,是教师要好好思考的问题。如在教学“二次函数图象”这一课时,笔者先在屏幕上放映一组直观形象的二次函数曲线图,其中包括开口朝下和开口朝上两个。学生很快发现y=ax2+bx+c中的系数a对其图象的影响:a>0时,开口向上,存在最小值;a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深化图象的平移,包括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再次引用几何画板,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操作。通过演示,学生首先猜测出影响图象平移的系数,然后再通过多媒体图象验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图象、实验等有趣的形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学科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动态过程和猜测的思维过程,绝大多数学生是完全一致的,他们的成功与学习的相似。
以上经验足以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生动形象的画面,选择合适的时机发问,引导学生自己去类比、去探求,是活跃学生思维的关键。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要注意发现学生的思维出现火花,使用课件激发学生。
计算机技术与传统教学的完美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计算机也有它的弊端,计算机用得太多,反而缺少了人情味。教师必须要保留传统的教学方式,因为它有不能替代的优势。比如说教师所做的示范、师生之间的肢体接触、语言交流,甚至是一个小问题而引发的激烈的争执和讨论,师生一起思考的过程,用笔亲自书写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氛围都是信息技术难以达到的。但是对于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教学效果,就要借助于信息技术等新的教学模式。如果能将传统教学和新的教学模式合理、完美地结合起来,那将是最完美的教学模式。
2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目的
把抽象概念具体化 数学中有很多的概念都是非常抽象和难以理解的,为了使学生能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学习几何的时候,由于学生缺乏空间概念,更难理解。以前的教学只是让学生在表面上记住了数学概念的那几句话,只是死记硬背,而根本没有理解其中的含义,自然更不会运用。最终结果就是在练习的时候不会运用公式,作业质量很差,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习成绩。
如果把信息技术引入到数学教学中来,让数学概念来自生活,让具体事物成为数学概念教学的开始,运用多媒体使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就会使学生容易理解,学会应用。如在教学“翻转和旋转”时,教师通过计算机动画的使用,展示翻转和旋转这两种常见的物体的运动模式,动画远比图片更形象,使学生容易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在形象的图片和动画中,学生的思维得到飞跃。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将枯燥的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变得有趣,这是教师必须要解决的。数学知识一般都是比较难理解的,而且学生一般不感兴趣,特别是学不会的时候,他们更是不感兴趣,上课没有积极性,使数学教学质量不高。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从生活出发,寻找切入点。随着信息技术引入课堂,这一切变得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多媒体展示更多的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教师要将枯燥难懂的数学知识趣味化、系统化。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可以将视频、声音、文本、图片等结合为一体,从而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可以制作不同的字体颜色、自定义动画、动画设置等,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教学“对称”时,开始产生各种不同的图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只有少数的图画书,小容量,学生兴趣不强。多媒体可以创建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这将提高学生理解题意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更好突破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更好地突破重难点。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综合性,从而更好地突破重难点。
3 结语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是啊!在教学过程中千万不要直接把各种概念、公式等直接给学生,而应该创造教学情境,展示生活中相关的物质和现象,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得出各种数学概念。将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引入数学课堂,教师更加容易创建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展示生活中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这样可以使学生更轻松地了解数学的实质,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同时也应注意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应用。数学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教学能力,努力创新,使数学教育走上健康、和谐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建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孔企平.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