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脱贫攻坚实施意见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帮助贫困农户脱贫增收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抓,进一步统一思想,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多策并举,务求实效。通过带动发展生产、扩大就业、提高保障水平、实施社会帮扶救助等办法,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二、目标任务
力争通过两年(2009年~2010年)的努力,基本消除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5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通过强化管理,逐步达到有“双强”班子,有科学规划,有高效农业,有特色产业,有配套措施,有保障机制,有整洁村容,有文明村风的目标。
三、主要措施
(一)鼓励支持贫困农户加快脱贫进程
1、强化贫困农户劳动力培训。对建档立卡贫困农户中40岁以下的劳动力,村级要做好引导,与劳动保障部门配合,动员其参加全市组织的免费“五包培训”(包技能学习、包鉴定发证、包食宿交通、包实习单位、包推荐就业),帮助落实就业渠道,实现稳定就业。
2、引导贫困农户发展高效种、养殖业。对有劳力、有技术、缺资金但信誉好的贫困农户,各村要落实村干部的工作责任,帮助其解决资金瓶颈,争取小额扶贫贷款指标,搞好配套服务,增加创收渠道。
3、结合村庄环境综合管护工作落实,安排贫困户中不能外出劳务,但服从管理、责任心强的劳动力,承担“四位一体”的村庄环境管护责任,通过负责任的劳动,增加工资性收入。
4、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引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帮助贫困农户建设生产设施,提供种苗、技术、销售等服务,对带动贫困农户发展生产的合作经济组织并签订帮扶协议的,按市扶贫办文件规定的额度,优先发放小额扶贫贷款。
5、凡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发放《贫困农户证》,对贫困农户发展生产、自主创业的,在工商管理、税费减免、经营用地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
6、落实镇、村干部、驻镇单位挂钩帮扶。对未享受低保、五保待遇的贫困户,全体党政负责人、机关干部及驻镇单位实行结对挂扶,帮助提供劳务信息,引导就业去向,解决生产经营中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技术服务。支持适当的资金困难,加快贫困农户的脱贫进程。
7、加大三农保险、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工作力度,防止因灾、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经村两委会及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讨论,集体可支付每户不超过50元的家庭财产保险费用。
(二)推进经济薄弱村加快发展
1、对村组集体的所有资源性资产,要通过竞价发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增加村集体收入。有条件的村可组织劳务中介,通过服务和经营,增加村级收入;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开展土地置换,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归村集体所有和经营,增加村级收入;积极开展土地复垦、村庄河塘整治、扩大集体土地、水面等资源性资产,增加村级发包收入;对二轮承包中预留的临时承包地,组织好清理公布,完善发包合同,抓好结算兑现,增加集体收入。
2、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引进外地能人、外地资本到工业园区落户兴办工业企业,凡村级引进的项目,实行财税分成,增加村集体收入。
3、兴建农村基础设施和发展公共事业,重点向经济薄弱村倾斜,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使经济薄弱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4、对经济薄弱村逐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经济薄弱村正常运转。
四、加强组织领导
篇2
“精准扶贫”是当下摆在广大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道必须攻克的难题。前三十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建设、后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数亿中国人甩掉了贫困帽子,但中国的扶贫任务仍然非常艰巨。经过多年的减贫工作,现在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大难题”、“深水区”。加快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不仅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事关战略全局。精准扶贫,是削减贫困,实现城乡一体化、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役。
“精准扶贫”结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和实干。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是“精准扶贫”的硬性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无疑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作为“排头兵”和“领头羊”的责任、创新、奉献和实干。换句话说,新形势下的“精准扶贫”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实质上不仅仅考验的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务实作风,更是对党员干部实干精神的挑战和检验。若广大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上没有实质性的提升,包括“精准扶贫”在内的各项民生工作的开展也很难说能达到百姓期望或者是满意的高度。
以“两学一做”的成效助力“精准扶贫”的推进。新形势下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有着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常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风是思想的外化。只有认识到位、作风端正,才能有正确的决策和到位的执行。近年来,特别是“十”以来,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2016年伊始,为了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我党面向全体党员开展了“两学一做”活动,这无疑会引导“精准扶贫”向务实脱贫的方向深入推进。
以“精准扶贫”的成果检验“两学一做”的成色。近期在全党铺开的、在基层一线广大党员干部中间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望让广大党员干部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政治良心”的自觉。对于广大广元干部来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可谓是一次返璞归真、脱胎换骨的教育;对于基层一线的老百姓来说,可谓是特别值得一期。初衷虽好,“两学一做”还是要回到“做”实“做”好的落脚点上。“两学一做”到底有无做实、有无成效,正好可以以“精准扶贫”为机,通过切身感受,让百姓来评价。
篇3
三年前,武山县对于杨文轩来说,只是一个地名、一个符号;三年后,武山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让他魂牵梦绕、难分难舍。处在大山深处的改口村和康瓦坪村都是省国土资源厅的双联村,也是让他这几年激情燃烧的山村。“我来到武山工作的这三年,有苦有乐、有悲有喜、有感慨有感动,在大山深处的村子里,在双联扶贫路上,我经历了不一样的旅程、收获了不一样的人生。”
在选派任改口村第一书记之前,杨文轩就作为国土厅派出的专业技术人员多次到村,主持编制了供水、道路硬化和土地整治等规划设计。 到改口村后,他坚持吃住在村,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走遍了改口的家家户户,踏遍了全村的一草一木。通过调研,对村里的班子情况、党员队伍建设、农民的生产生活、外出务工经商和民风民俗等一系列情况,都摸得一清二楚,为第一书记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口村300户1281人、康瓦坪429户1827人,两个村都是地处山区的纯农业村,没有企业,经济基础薄弱,改善基础设施、找准产业方向是首先解决的两大问题。
改口村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均耕地少,地块破碎,绝大部分为山坡地。2013年开始,杨文轩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亲自担任项目负责人带领专业技术人员翻山越岭,规划每一块田、布设每一条生产路,努力做到设计最优、资金最省、效益最好。两年来申请土地整治项目资金近500万元,整理土地3000多亩。全村的耕地由“三跑田”变为“三保田”,为下一步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流转、农民增收打下基础。
2015年,杨文轩调整到康瓦坪村担任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队长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他与有关单位积极协调,多方奔走,申请资金280万元,平整耕地近2000亩、修建沙化道路5公里。争取项目资金200万元,对21条主巷道和30条支巷道进行了硬化,开通、拓宽4.3公里村内道路,建成长55米的便民桥一座,彻底解决了群众行路、师生上学及大棚蔬菜运输等问题。去年,又积极申请立项了总投资450万元的响河沟险村险段治理项目。不到半年时间,巷道硬化了、自来水入户了,村级办公场所也拔地而起,乡亲们的生活条件改善了、对组织的信任感增强了。原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力学和省国土厅规划院院长冯永忠到村时村民们都热情的围在他们身边,感谢国土资源厅的帮扶,一名老党员说:“国土厅这两年做得比我们的先人还要好,后生的媳妇也好找了。”
民富我荣――建产业
路途再远,远不过燃烧的梦,现实再难,难不倒圆梦的心。驻村以来,他始终秉持实干精神,怀着谦虚谨慎、拜群众为师的态度,跟着群众学,带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
“我们的第一书记攒劲得很,给村上办了好多事情呢”。乡亲们说,杨书记这人,整天就在他务作的大棚里劳动,像袁隆平一样搞研究呢。当初我们以为他只是来玩玩看看的,没想到竟然驻扎在村上,还种起了庄稼,全村人都被这个说着普通话的“村里人”服哈了!
在棚子里劳动的杨文轩,已经少了几分刚到武山时的学者气息,多了几分农村人的朴实和憨厚,泥巴沾满了裤腿,脸上黑乎乎的。看起来,这哪里是省厅来的干部,言谈举止间俨然一个正儿八经的“村里人”嘛。和他握手时能闻到身上的泥土气息、感受到厚实的力量。
杨文轩认为,村里一直有大规模种植架豆王的传统,这种露天蔬菜种植模式附加值比较低,亩均增收4000多元,相比大棚蔬菜效益低。他经常在想,能不能把塑料大棚搬到山上去,村里人都说,缺水、技术等等困难很多,搞不了。他带着疑问,请教了县蔬菜部门技术人员,大家实地看后,一致认为可以搞,缺水问题可以想办法解决。在技术人员的支持下,他自建了一个塑料大棚,种上了辣椒、西红柿、茄子等蔬菜,每天亲自务做并做记录。
一个在省城坐办公室的人,在边远的村子里务起了蔬菜,还亲自建起了棚子,而且要把塑料大棚种到山上去,这是多少蔬菜专家们干了多少年还没解决的课题,他这个外行竟然要尝试,能行吗? 经过和村“两委”班子、群众代表多次的讨论研究,他提出了“蔬菜养殖打基础,核桃旅游鼓腰包”的村产业发展思路。
说干就干,杨文轩和群众一起改建山地日光温室140座,种上了西红柿、辣椒、黄瓜等反季蔬菜,全村蔬菜种植面积由原来的240亩增加到380亩;建成核桃园1处,推广种植全膜玉米600亩、地膜洋芋300亩、党参200亩。组织村上的妇女和闲散人员开展外出务工,年均收入都在2.5万元以上。依托水帘洞景区,建成农家乐6家,年创收达10余万元。
后来看到群众的收入增加了,他这个第一书记的腰杆也直了,感觉也拉近了和村民心与心的距离,在一起的起早贪黑中,他眼中的群众越来越亲近。
康瓦坪村如何实现长远发展?杨文轩认为村里必须要有自己的优势产业做支撑。在改口村,他鼓励大家发挥地域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康瓦坪村地处高寒山区,发挥什么优势呢?在与群众交谈时,他了解到,康瓦坪村经过土地整理项目的土地有很多,杨文轩和村里的群众商议,打算拿出一部分土地种植花椒树,今年建成200亩优质花椒园,明年再发展600亩,前期套种旱作正茬架豆,这样群众的致富门路又多了一条。经过研究,村上确定了林果业、养殖业和蔬菜种植三大产业。
杨文轩想,有思路,还不行,还得有开阔的眼界,有发展的技术。他带上村里有养殖意愿的群众去陇南康县考察学习,又培训土鸡养殖技术,成立了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的当天,杨文轩自己带头投钱人股,明确到年终土鸡出栏时收回本金。他的行动,打消了群众的风险顾虑,带动了大家养殖的积极性。很快,各个土鸡养殖鸡舍修好了,1500只鸡苗入栏。
在杨文轩充满自信的眼神中,让乡亲们看到,土鸡变成了金凤凰。
篇4
县 镇 村帮扶队员。
**说:“我也是在农村长大的,不怕苦,很想去帮一帮贫困地区的群众”。说这话,**是认真的。此前,**主动报名选派到了大竹县成为一名驻村农技员,这是**第二次响应国家号召,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但是,大凉山工作、生活条件的艰苦,还是超出**的想象。
第一关就是行路难。从达州到成都,成都到西昌,西昌到金阳,差不多穿越全省,全程800余公里,驾车不吃不喝17个小时,这还不是最难的。更难的是西昌到金阳没有高速,只有县道,且路窄弯多,路面坑洼,坐大巴车就像坐船一样,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要是遇上山体滑坡、泥石流,那就不好说了。再从金阳到新寨子村,不能搭便车的话,要步行3小时以上。平时走访农户,翻山越岭,只能步行。
第二关是食宿苦。帮扶队驻扎的村委会,没有食堂,蔬菜、肉类来源也不稳定,帮扶队常常是“入乡随俗”,煮一锅土豆,或下一盆方便面,凑合就是一顿,很难像模像样地炒几个菜吃饭。住在村委会一楼,潮湿、采光不足,没有洗浴条件,实在忍不住了只能去县城洗澡。
第三关是语言不通。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的老年人不懂汉语。小学生是一个突破口,**和帮扶队就是与小学生交朋友,学会了彝语简单交流。
吃得苦,安下心,才能留下来做点事情,当初入村的时候帮扶队一共5人,**是其中年龄最大的,依然和村第一书记、其他年轻的同志一样,主动承担了综合帮扶多项事务。全村人的信息档案,村支部的会议纪要,农民夜校的培训资料,上级要求报送的扶贫材料,**也是认真整理和提前准备。
常掉发,掉白发,为大凉山贡献自己全部力量
脱贫攻坚路上水泥路好修、水网电网好架、帮扶资料好填,但新寨子村的产业发展却让**同志最费心最扒力。
新寨子村766人,耕地850余亩、宜林山地5130亩,人均可利用土地面积不低。这也说明,资源约束不是新寨子村长期贫困的主因。
**和第一书记、其他帮扶队员一样使出了浑身解数。考虑到工作需要,**还把自己心爱的私家车提供出来,供综合帮扶队无偿使用,经常还自贴腰包加油给村上、镇上办事。
实施“三棵树”扶贫规划,在全村宜林山地栽种花椒、核桃、华山松,为村民的长期、可持续收入播下希望。林下套种春薯秋菜(春季种土豆、秋季种高山大白菜),解决村民的即期收入。
为鼓励村民搞养殖,实施了“借猪还猪、借鸡还鸡”扶贫项目。
鼓励青壮年村民外出务工;没有务工人口的,提供村公益岗位,低保应保尽保,确保每户农户有收入来源。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亲历者。那次县城卖白菜,至今记忆犹新。
去年10月,为了引导村民主动对接市场,**和其他帮扶队员决定利用晚间,去县城帮村合作社卖白菜。秋风凌冽,在昏黄的路灯下,大家支一张桌子、摆上一杆秤就开张了,忙于吆喝和理货,丝毫感觉不到寒意。每当摊位前一冷清,**就和大家,或念或唱,咿咿呀呀吆喝起来。
金阳街头夜卖菜,连续了四晚上,业绩不俗,合计卖出了白菜等蔬菜近1000公斤。
这事对村民们触动很大,他们说,“卖菜不羞人呢,读书人都放得下面子,我们从土里刨食的农民端什么架子呢!”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总有操不完的心,总有做不完的事。虽然他在帮扶队中年龄最大,但精气神可一点不输年轻人。他说:既然我来到了这里,就一定要千方百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累点苦点辛苦点这没有什么。
同吃同住,同劳动,对彝族群众如亲人一样
**在新寨子村人缘好。刚驻村时,**处处谨慎,生怕冒犯到少数民族习俗。日子久了,群众看到帮扶队是在巴心巴肝地帮助他们,自己就跟乡亲们熟稔起来了。“**兄弟,搭个车!”“上呀!怎么今天又进城?”“街上去卖点东西”,类似的对话,每天都发生在与村民偶遇的路上,或农户的院落里。时不时**还主动和乡亲们打招呼,开玩笑,了解需求。
有一次走访,**了解到村里曲比阿牛一家的情况十分焦心。丈夫因车祸去世,曲比阿牛受刺激,有些失智,而膝下三男一女,都未成年,面临辍学的困境。**联系这户人家的校内帮扶单位,得到计科院的支持。如今,长子洛比格日受资助,在南充第八中学读高中,弟妹的义务教育也得到妥善安排。
关心关爱彝族同胞的鲜活事例每天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对于**同志来说,这根本不叫什么,因为在他看来,和他们一起吃、一起住、一起劳动,这就是他的亲人。
篇5
青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立于2000年,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农产品加工学》是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是研究粮油产品加工的理论与技术的主要学科。它肩负着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翻番的重大任务。近年来,涉及该课程内容所进行的科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并获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河南、山东、安徽等省份,定点生产面粉加工成套设备;北京市生产有电脑控制的磨面机组;湖北生产具有自动控制装置的现代化组合碾米机组;全国普遍推广的预榨浸出制油工艺与氢化精炼油脂深加工技术,以及油料蛋白、方便米面食品、高果糖酱、玉米啤酒、变性淀粉、人造奶油、速溶豆奶,多种保健食品等的研制成功,对农产品的深度加工、综合利用和多效增值起到了促进作用[1],并发挥了加工食品的出口潜力,使我国食品工业跻身于世界食品先进国家。因地制宜,依托青藏高原特色农产品资源,对现有《农产品加工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整合、精炼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2]是这次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主要目标。
1 农产品加工学课程的性质及教学内容的改革目标
《农产品加工学》的教学目为使学生掌握主要农产品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加工工艺、工艺设计和质量控制,并能对原料进行综合利用。如何对农产品进行合理的贮藏加工,社会化食品的生产工艺与原理是本课程要掌握的重点。因此对各食品工艺参数的讲解为重点内容,特别对淀粉糖、烘烤食品、植物油提取工艺要做详细介绍。
本课程任务是向学生介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概况、烘烤食品、淀粉的制取、淀粉糖的制取、变性淀粉生产、豆制品生产、植物油料及油脂提取等,以培养学生的生产实践操作能力为宗旨[3],实践性较强。有利于充分利用专业开办地具有的食品专业教学资源,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促使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环境相结合,课程内容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使专业教学更加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2 农产品加工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2.1 改革思路
根据青海省食品资源开发程度、技术成熟状况、食品企业规模发展程度等,确定农产品加工学课程内容改革的重点,并根据农产品加工学课程的教学要求,确定需要进行改革和强化的内容,补充实践教学的内容和素材,使该课程的内容,既符合专业教学要求,以具有一定的特色,特别是在实践教学方面,能使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地方食品企业的产品生产相结合,教学内容更贴近生产,为学生就业拓展门路[4]。
2.2 针对农产品加工学课程内容体系,设置相应的补充教学内容
在构建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学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农产品加工学课程主要以《食品工艺学》为基础,并涉及《食品工程原理》、《动物性食品工艺学》、《果蔬产品工艺学》、《软饮料工艺学》、《发酵食品工艺学》等课程内容。通过讨论删除了《农产品加工学》中与其他工艺学课程重复的内容,特别是与食品原料学中重复的大量内容。在讲义与课件中,增加了农产品加工学发展的最新进展,并对课程中与其他专业课程有重复的内容进行了删减,以保证农产品加工学课程的整体性和完成性;组织教师开展现代教学手段在《农产品加工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索,对《农产品加工学》的课件进行了大量修改,补充内容,完善格式,并将新的课件应用于食品科学与工程2010班的教学,具体的教学内容以讲授农产品储藏、加工原理为主,内容包括谷类粮食、油料蛋白、方便米面食品、高果糖酱、变性淀粉等为主,删减酱油、酱制品、食醋、白酒等章节;2010修订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时,根据国内同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将《农产品加工学》64学时改为48学时,2013年食品20102又改为《粮油食品工艺学》40学时,另开设15学时的课程实验,并以中国农业出版的《粮油贮藏加工工艺学》作为教材,保证授课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此外,将地方资源枸杞、青稞等一些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教学融入教学之中,更好补充整个教学的需要。
2.3 以青海省特色食品加工工艺作为实践教学内容,强化课程教学与实践环节的联系
篇6
我汇报的题目是《以机制为基石,以行动促成效,确保贫困人口参保全覆盖》。今年以来,在省市医保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医保扶贫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重大民心工程、重要基础支撑,按照《×市医保扶贫工作方案》要求,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倾力打造医保扶贫“××做法”。目前,我县×年度低保人员×人已全部参保;特困人员×人已全部参保;按脱贫享受政策管理人员共×人已全部参保,确保贫困人口实现参保×%全覆盖。
一、畅通“信息链”,构建“数据网”,夯实第一基础。
前期基础工作做得好、底子打得牢,后期参保核对、动态调整过程中,就会明显提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坚持把基础信息作为第一道关口,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信息比对机制、审核报批机制、部门协作机制,确保基础数据真实、准确。
一是打破信息壁垒。联合县扶贫数据信息专班,积极主动与民政、公安、残联等部门对接,核准我县贫困人口人员明细,将各部门提供的人员明细发送至各乡镇(街道),由乡镇医保所和民政办、扶贫办所掌握的贫困人员明细做初步对比,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共用。
二是实行动态管理。对全县医保扶贫工作情况统计分析和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反复比对各类人群数据库,沟通县乡村三级和帮扶责任人,对贫困户医保数据进行核准,为参保人员标识低保、五保和精准扶贫等免缴费认定信息。
三是严格申请审核。上一年度×月×日前各乡镇报送精准扶贫认定信息申请,我局对各乡镇报送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对审核通过人员做扶贫标识,确保参保人员次年正常享受医疗保险报销待遇。
二、坚持“三步走”,定期“回头看”,形成“闭合”环路。
第一步:对贫困人口进行参保初筛。针对贫困人口信息动态调整,将新增脱贫享受政策人员、即时帮扶人员、低保、特困人员及时纳入医保扶贫的保障范围。
第二步:经第一步初筛问题整改后,再次导出整改后我县×年度医保系统内所有免缴费人员明细与精准扶贫标识明细,与扶贫信息专班提供的人员明细、进行二次校对、交叉对比,在再次校对的过程中又发现一类新的问题,精准扶贫人员个人缴费的已退费完毕,但免缴费认定个别人员存在漏做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是采取即时补做免缴费认定。
第三步:整改完以后,我们第三次导出整改后我县×年度医保系统内所有免缴费人员明细与精准扶贫标识明细,与扶贫信息专班提供的人员明细、进行第三次校对、交叉对比,将比对结果再及时反馈给县扶贫数据信息专班,形成了“闭环”管理的模式。在“三步走”的过程中,我们每一步都进行了“回头看”,将“回头看”工作贯穿于整个“三步走”的过程中,进行查缺补漏,纠正偏差,进行“对症下药”、进行“精准施策”。
三、破解“新难题”,提升“精准度”,巩固工作成效。
通过对增减人员明细进行反复校对、交叉对比,我们及时梳理工作中发现的×个方面的问题,逐一制定了解决方案:
第一,对贫困人员失联的:与县扶贫办、公安局协调、与失联家属家属进行沟通,对因失联人员不符合公安局系统的注销户口人员、家属表示不放弃寻找的,我们为其继续保留医疗保险扶贫待遇,确保失踪人员返回后能继续享受待遇。
第二,对贫困人员死亡、精准扶贫人员脱贫不享受待遇人员、低保、特困人员取消待遇的:根据扶贫办提供的死亡信息,与殡仪馆提供的死亡数据再次校对,死亡人员做医疗保险参保中断和标识中断处理,标识中断于死亡的月份,保障死亡之前的医疗扶贫待遇正常享受;脱贫不享受待遇人员名单(含低保、特困取消待遇人员),做标识中断处理,但是免缴费认定保留,确保脱贫不享受待遇人员当年度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正常享受。
第三,对精准扶贫人员在县外参保的:首先与本人或家属进行沟通,向其宣传医疗扶贫待遇。选择回××县参保的,我局立即与其参保所在地医保局进行协调,在当地医保局完成退费后,我县及时进行免缴费认定和扶贫标识。对于经乡镇工作人员协调、包村干部沟通宣传扶贫政策后,依然自愿放弃回××参保的人员,我们请其提交自愿放弃医保扶贫待遇承诺书。
第四,对贫困人口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目前,我县精准扶贫人员有×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我们已汇总形成台账,定期进行核对,一旦其职工医疗保险中断,及时为其参加居民医保。
篇7
二、抓乡村振兴,提高贫困人口脱贫质量
把乡村振兴和贫困户帮扶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获得感。一是在厕所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安全饮水、道路修整等工作推进中,优先让贫困户享受各项惠民政策,建设过程中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我镇计划今年为所有贫困户建设卫生厕所、为有需要的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整治。二是通过扶贫小额信贷、“百企帮百村”等政策,支持贫困户自主创业、帮助贫困户本地就业,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本领。
篇8
全省精准扶贫攻坚现场推进会结束后,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抚州市扶贫和移民局主动作为、积极行动,跃马扬鞭、真抓实干,为扎实有效地推进抚州精准扶贫攻坚和“五年决战同步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积极部署――“快”动。6月9日,全省精准扶贫攻坚现场推进会结束当晚,抚州市委书记肖毅利用集中乘车返回途中两个小时的时间,在车上就全市精准扶贫攻坚工作进行调度,并就贯彻落实全省会议精神及省委书记强卫、省长鹿心社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抚州精准扶贫攻坚提出要求。抚州市扶贫和移民局与12个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分别就当地开展精准扶贫攻坚工作,特别是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等环节相关工作进行了汇报,各地并就贯彻会议精神,推进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目标和举措。
二是汇报传达――“深”学。6月10日,我就全省精准扶贫攻坚现场推进会精神向市有关领导作了汇报,并就贯彻落实会议提出的下一步工作打算征求相关领导的意见和建议。6月11日,主持召开了抚州市扶贫和移民局专题会议,积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传达了全省精准扶贫攻坚现场推进会上省委书记强卫、省长鹿心社的讲话精神;并就抚州市委书记肖毅对精准扶贫攻坚工作作出的部署安排进行了学习和贯彻。
三是主动作为――“高”推。工作中,主动作为,积极向党政主要领导及相关市领导汇报,形成高位重视和推动扶贫工作的有利态势。6月24日,抚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开展“四进四联四帮”活动暨精准扶贫攻坚动员大会,派驻“连心”小分队驻村开展联系帮扶工作,并担任村第一书记,且贫困村全覆盖,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任务就是驻村干部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和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为进一步推进全市精准扶贫攻坚,现抚州市扶贫和移民局又拟请市委市政府于7月底在广昌县召开一次精准扶贫攻坚现场推进会。
四是紧锣密鼓――“实”干。一方面积极征求各县区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经通过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地审议后,于6月23日出台了《抚州市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另一方面抓紧落实各项重点工作。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精准扶贫攻坚这个中心,紧锣密鼓地推进建档立卡、村庄整治、劳动力转移培训、搬迁扶贫、产业扶持、水库移民各项重点工作,确保完成2015年5万人脱贫目标顺利实现。
篇9
二、工作内容
(一)完成剩余脱贫任务。坚持“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脱贫攻坚目标,制定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销号工作方案,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整合资源力量,补齐达标短板,确保如期完成剩贫困人口脱贫目标。
(二)加强脱贫监测预警。对脱贫监测户和户边缘户适时开展监测,逐户制定巩固脱贫成果方案,定期分析情况,落实各项措施,加大帮扶(助)力度,确保稳定脱贫。定期对脱贫不稳定人口进行监测预警,每月摸排并建立监测台账,切实提高脱贫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常态化开展发生贫困人口和贫困边缘户摸底工作,将新发生贫困人口纳入帮扶对象,将贫困边缘户纳入帮助对象。
(三)扎实推进专项扶贫。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意见,科学规划道路建设项目,根据退出村实际情况,分类别、分区域对脱贫人口、退出村开展差异化、精准化扶持。
(四)抓好住房安全保障。通过集中培训、集中组织的方式,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情况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摸清住房安全保障突出问题,对存在安全鉴定不准确、危房改造不彻底、住房功能不完善、偏房质量不安全、改造意愿不稳定等问题逐户制定措施,今年6月底全部完成整改销号。
(五)抓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全覆盖排查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全饮用水保障情况,重点排查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量、水质是否达标,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对存在季节性缺水、水质不达标和已解决安全饮水问题的贫困人口又出现饮水困难的逐户制定措施,今年6月底全部完成整改销号工作。
(六)抓好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加强排查贫困户各类政策落实情况,整合资源力量,及时对标整改。教育扶贫政策方面。继续落实控辍保学“六长责任制”,对因病、因残不能到校就读的贫困家庭子女,全面落实送教上门政策,确保贫困户家庭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落实省外就读学生资助、义务教育“三免一补”、贫困中高学生“雨露计划”等各类教育资助政策体系,学生资助实现应助尽助。健康扶贫政策方面。继续落实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财政补贴政策,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十免四补助”和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先诊疗后付费政策,确保县域内住院自付费用占比不超过10%。持续开展慢病认定,提高慢病政策知晓度,确保县域内慢病门诊个人自付费用占比不超过10%。完善贫困群众健康档案,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七)抓好数据质量核实核准。按照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录入要求,开展部分村数据质量剖析,抓好培训,采取大排查的组织方式和录入方式,全面摸清建档立卡和项目库建设数据不真实、不完整、不准确的问题,核实核准整改到位。加强数据统计监测,确系统数据、帮扶手册、明白卡与扶贫对象实际情况“四个一致”,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根据中、省安排部署,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普查,重点围绕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获得帮扶、参与扶贫项目情况,村级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精准帮扶、资料归档等内容做好普查准备,做到脱贫攻坚过程清楚、结果真实,确保脱贫攻坚全面普查过关过硬。
(八)抓好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按照镇村申报需求、部门踏勘规划、会议集中审定程序,统筹安排扶贫道路建设项目。对扶贫道路项目顺排工序、倒排工期,坚持每月调度,落实主管部门一线指挥督战、实施单位一线主战推进机制,全面加快项目进度,严把项目质量。优化资金拨付和报账流程,健项目评审、竣工验收、财务决算机制,确保年度支出进度达到95%以上。
(九)抓好各类问题整改。抓好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和“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回头看发现问题彻底整改,抓好脱贫攻坚年度成效考核、巡视巡察督查、审计监察、绩效评价等各级反馈各类问题整改,梳理台账,落实措施,明确时限,逐条验收销号。
(十)严格驻村和结对帮扶管理。加强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管理,对能力不能胜任、履职不合格及时调整召回,同时加强干部结对帮扶的动态管理,根据人员变化及时调整更新,确保所有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全覆盖。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局成立了精准扶贫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任组长,局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局属各单位、机关各股室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精准扶贫日常事务。
篇10
篇11
1.1基本情况
从江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长期存在人畜混居的情况,解决好从江县人畜混居状况,事关从江县脱贫攻坚高质量收官。贵州省农村人畜混居整治工程任务共71200户,从江县农村人畜混居整治任务为19002户,占全省任务量的26%,工程量大、基础薄弱、任务艰巨。从江县各乡镇任务分布状况为:丙妹镇1791户、翠里乡1669户、东朗镇1540户、斗里镇1132户、刚边乡427户、高增乡888户、谷坪乡1988户、贯洞镇570户、加榜乡699户、加鸠镇986户、加勉乡455户、洛香镇519户、庆云镇547户、停洞镇1734户、往洞镇64户、西山镇1186户、下江镇1300户、秀塘乡778户、宰便镇729户。
1.2从江县存在人畜混居居住形式及影响
从江县的用地条件十分紧张,农村房屋是传统木质结构,圈舍建在屋内,农户厨房、卧室或厕所与畜禽圈舍同一房屋,有同层混居和分层混居两种形式,同层混居,即牲畜和人同层,圈舍和居住空间相通;分层混居,即楼下养牲畜,楼上住人,一楼和二楼之间用一个楼梯连接,两种形式人的流线和牲畜流线交叉,导致室内卫生条件差、异味严重,牲畜粪污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和排放,严重影响农村人居环境,且存在人畜共患疾病风险。
1.3从江县农村人畜混居工程推进难点
(1)是各乡镇情况施工条件不一,工作推进不平衡。各乡镇农村人畜混居整治工程任务数量不同,工程进度推进不平衡,给工程推进带来难度。(2)是统筹管理不够,工程管理效率不高。人财物难以形成合力,导致工程管理方面整体不宜统筹。(3)是专业技术人才不够,难以精准管理。乡镇缺乏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给工程难精准管理带来难度。(4)是老百姓传统意识强,沟通难度大。当地农村老百姓遵循少数民族传统习俗,沟通难度大,需要对老百姓开展政策宣传。
2从江县农村人畜混居整治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思路
从江县采取项目集管理模式推进农村人畜混居整治工程,主要工作思路如下:(1)以项目集管理模式为重点,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管理优势、人力资源优势、资源统筹优势、质量控制优势、信息管理优势、风险管理优势等,为项目统筹管理、迅速推进奠定基础。(2)以强化项目前期决策为基础,采取明确工作目标、确定项目管理范围、匹配工程资金、WBS任务分解、规划工期计划、制定工作方案和工程建设标准,为项目能够顺利推进开展了充分的研究和顶层设计。(3)以优化项目集合为抓手,将全县19002户工程农村人畜混居整治工程作为项目集进行管理,将各乡镇农村人畜混居整治工程作为项目组进行管理,将各村人畜混居整治工程作为项目进行推进,把分散的项目形成整体,对整体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有效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效率。(4)以矩阵式组织结构作为载体,对全县农村人畜混居整治工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资金管理、档案管理、风险管理,确保工程任务得到有效执行。
3从江县农村人畜混居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实践分析
3.1确定工作目标及WBS分解
从江县将全县19002户农村人畜混居整治工程进行了进行WBS分解,精准控制项目准备、实施、验收各个环节。
3.2项目准备阶段
3.2.1确定工作目标《贵州省农村人畜混居整治工作实施意见》要求2019年12月底前全省基本消除农村人畜混居现象。按要求,从江县对全县人畜混居情况进行了排查,确定了将19002户农村人畜混居整治工程作为任务目标。3.2.2明确工程内容,全面启动工程建设从江县制定了《从江县全面开展农村人畜混居整治(三改)实施意见》以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原则;因户施策,精准到户的原则;因地制宜,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经济适用,安全卫生的原则;合理布局,风貌协调的原则全面启动从江县农村人畜混居整治工程。3.2.3制定整治标准,为工程建设和质量安全提供准则《贵州省人畜混居整治技术手册》,明确农村人畜混居整治方式包括新建独立圈舍、原址整治和新建集中圈养点。新建独立圈舍:建设内容包括基础、墙身、屋顶、地坪和粪污处理设施等。选择地质稳定、地基条件较好的原有圈舍位置或住房侧自有空地进行建设,并独立于住房以外,保持一定距离。原址整治:适用于用地条件受限,不具备新建独立圈舍或集中圈养的人畜混居农户采取原址整治方式。新建集中圈养:建设内容包括圈舍用房及其配套道路、粪污处理、给排水、电力通讯等工程。同时《技术手册》对三种整治方式的技术标准和施工工艺进行规定,给农村人畜混居整治提供了技术标准。3.2.4确立管理架构,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从江县成立了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工作专班,建立矩阵式管理结构,统一部署人力资源,设立了工程管理职能部门并明确职责,各乡镇、各村指挥所配备人员具体推动工程项目建设。县专班负责全县农村人畜混居整治工程推进,职能部门有办公室、房屋评定专家组、督查检查组、包片推进工作组(片区划分为东部片区、中部片区、西部片区、北部片区、南部片区),各职能部门均配置部分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具体工程建设管理和施工由从江县19个乡镇和各村推进。3.2.5进行成本管理,测算工程成本(1)新建独立圈舍采取新建独立圈舍实施人畜混居整治的,户均整治费用约5000元;采取原址整治的,户均整治费用约4000元。(3)原址整治二(分层混居)3.2.6结合从江实际确定补助标准,提供资金保障从江县结合实际,将改圈、改厨、改厨作为农村人畜混居整治工作内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确定补助标准为每户1.3万元,最高补助不超过1.3万元,由乡镇统筹使用,据实结算。3.2.6.1“三改”主要内容改圈:采取全面实施原址整治的:拆除室内原有人畜混居圈舍,改变其原有用途。采取异地新建圈舍养殖的:对于确有养殖意愿的,可采取异地新建独立圈舍,有条件的村寨,鼓励异地新建集中圈养点。改厨:整治楼上用火(改厨)楼上用火一律改为楼下用火,按危房改造“三改”的标准实施“厨改”,整体提高厨房卫生清洁程度,厨房使用面积原则上不得低于9平方米。改厕: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改厕)原则以室内建设、改造为主,面积不低于2.25平方米。建设和完善化粪池、便池、冲洗设备,禁止在水体周边建设厕所或将粪液直接排入鱼塘、河流及水库等,防止生活水源、水质被污染。
3.3设立里程碑事件,细化项目进度安排
从江县农村人畜混居整治工程里程碑事件如下:围绕里程碑计划,采用甘特图对项目进度进行规划。
3.4项目实施阶段
3.4.1建立工程信息调度机制,调度工程进度县专班采取“日调度、周排名、半月通报”的方式,对全县农村人畜混居整治工程进度进行全面调度,调度工作情况按照行政村指挥所-乡镇-县专班的方式逐级上报,县专班实时掌握工程进度情况,为全县农村人畜混居整治工程安排部署提供依据。根据工程调度情况,县专班每周召开工作推进会,通报全县农村人畜混居整治工程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安排部署相关工作。3.4.2建立一户一档,确保工程资料完整按照户及建立一户一档,包含农村人畜混居整治补助申请书、农村人畜混居整治补助审批表、身份证和户口簿复印件、一折通复印件、整治前中后照片、从江县农村人畜混居整治验收表。3.4.3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加强风险防控从江县建立了风险管理机制,对全县农村人畜混居整治工程进行风险管理。3.4.4严把质量安全关,确保农村人畜混居整治到位。从江县结合实际制定了《从江县农村危房改造人畜混居整治参考图集》,严控全县农村人畜混居整治工程质量。在工程推进过程中,从江县农村人畜混居工程按照“全覆盖、无死角、找问题、抓整改”的要求,采取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各乡镇交叉检查,对全县农村人畜混居整治工程开展户户见,对发现问题,采取文件通报、建立问题台账,推进问题整改,逐一销号,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质量标准。
3.5验收阶段
从江县19002户农村人畜混居整治工程于2019年12月全面完工。各村填写《从江县农村人畜混居整治验收表》,上报至乡镇,乡镇汇总后集中报给县住建局,由县住建局对验收的工程进行检查复核,形成农村人畜混居整治工程自查验收报告。
篇12
程凯副理事长首先肯定了“十一五”以来教就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这为今后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他要求各级残联认清形势和任务,处理好残疾人教育就业扶贫和社会保障工作与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十一五”任务与长线工作、传统业务和新拓展业务、推出亮点与建立制度、投入与产出、加强管理与挖掘潜力、实干与宣传等之间的关系;加强学习研究,进一步树立顾大局、挑重担,建体制、全覆盖,重管理、稳队伍,大保障、强服务的观念,开拓思路、找准方向,结合“两个体系”建设大局,推动残疾人教育就业扶贫和社会保障工作科学发展。
会议总结了2008年全国残疾人教育就业扶贫和社会保障工作。全年共有6193名残疾学生被高等院校录取,67.5万名城乡残疾人得到职业教育和培训;共对97万残疾人开展职业培训,新安排39.6万城镇残疾人实现就业,城乡残疾人就业规模分别达453万和1717万;316.6万城乡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800多万残疾人得到社会救助,各类托养服务机构达2220个,53078名智力、精神、重度残疾人享受托养服务;全国建成扶贫基地3157家,辐射带动137.8万残疾人脱贫;对86.97万残疾人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9.84万户残疾人家庭进行危房改造,扶持136.3万残疾人解决温饱。
会议指出,今明两年是实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的攻坚阶段。教育谋发展,就业促稳定,扶贫和社会保障惠民生。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围绕以下总体思路做好这一阶段的教就工作:紧紧围绕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谋划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促进残疾人教育、就业、扶贫和社会保障工作在新的形势下实现新跨越、新发展。
篇13
一是对机关原有科室及人员进行了优化合并,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按照《沧州市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的要求,主动对接、配合有关部门,将盐业执法相关职能划转入县市场监管局。
(二)基层组织建设方面
对全县10个基层供销社服务中心、2家农村电子商务公司、1家盐业公司和1家鞭炮公司,继续加大指导服务力度,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组织基础,使其充分发挥了良好职能,为全县供销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三)开放办社方面
今年以来,经过对全县农业领域发展前景良好、规模较大、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深入调研和全面审核,将xx县顺诚粮棉合作社吸纳加入县供销社。截至目前,全县共有3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加入县供销社。
(四)土地托管方面
今年7月份,我们研究起草了《xx县供销合作社关于加快推进土地托管服务实施意见》,并已经县政府同意印发实施,预计到2022年,全县供销社系统土地托管、半托管服务面积将达到40万亩。
(五)农村电商和供销现代物流方面
研究出台了《关于推进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重点推进了xx县云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项目,着力打造了快递分拣中心和物流仓储中心,大力实施了乡镇配送节点和村级公共服务站(点)建设,为实现农村物流网络全覆盖打下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已建成农村电子商务运营中心1个,占地2000平方米,电商网络销售总额达到990万元,建设电商村级服务站点473个,培训电子商务人员120人;建成物流配送中心1个,占地6000平方米,仓储面积1000平方米。
(六)农村产权交易方面
注册成立了xx县农村产权服务有限公司,研究起草了《xx县农村产权交易暂行办法》,现正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待《暂行办法》正式印发后,即可全面开展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工作。
(七)扶贫攻坚方面
一是通过金融扶贫担保中心,为贫困群众提供资金支持。今年以来,共走访全县10个乡镇、43个自然村、72户贫困户,为18户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共计82万元。二是通过云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组织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农副产品展示与销售,农产品销售信息100余条,帮助贫困户销售西瓜10万余斤、果蔬5万余斤、宫面3千余斤,得到贫困群众的高度评价。三是协调有关部门为所包贫困村实施了道路维修改造、变压器安装、村委会维修改造等项目建设,并为47户74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落实了“两不愁、三保障”政策。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