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

篇1

初中化学教学的侧重点还是在于基础知识,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技能,但是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是多么的重要,这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最坚实的基础。初中化学教学必须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这也明显地反映在中考化学试题中,考试要反映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教育改革的动向,对初中化学教学有指导作用。

一、化学中考试题反映出来的普遍特点

(一)初中化学考查的大多数还是基础的知识点

初中化学ρ生来说是新接触的一门科目,对于新事物的认识、学习,当然是要从基础开始,而要想真正掌握一门知识,必须要打好基础。近几年化学中考试题还是从基础出发,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比如考查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特点,考查合成材料的特点并判断哪些是合成材料,考查基本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考查物质的基本化学性质等。这些基础的题目只要学生能掌握好基本的概念和一些物质的基本特点就比较容易解答。

(二)更加注重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生产活动的联系

理论如果不应用到实践中去检验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近年来,在新课标的影响下,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也反映在中考试题中,很多题目都是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生产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下面哪些做法会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比如给出一个食谱,让学生分析一下这个食谱合理不合理,还需要补充哪些类型的食物;比如分析所给物质中哪些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误食会引起中毒。这些问题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掌握这些知识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考试题目更加灵活,需要学生筛选有效信息

考试不仅要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也要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有些题目的题干可能比较嗦,给出的信息比较繁杂,这就需要学生能够迅速判断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哪些信息是障眼法,读完题目要知道出题者的考查意图是什么,这样才能尽快答对题目。

(四)重视实验操作的考查

近几年中考化学试题更加侧重对实验操作的考查,实验操作本就是初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这不仅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要有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很多考试题目给出几张实验操作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个实验操作是正确的或是存在问题的,还有些题目给出一张称量的天平的图片,让学生读取图片上的数据进行答题。当然还有专门的实验探究题目,这样的题目大多是大题,又分几个小题,既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还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分析中考化学试题的特点,目的是为了完善初中化学教学,因此教师不仅要掌握较高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开阔的思维和眼界,还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能够根据试题的特点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

二、初中化学教学的侧重点

(一)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不管试题如何改变,都不会放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保证每一个概念和知识点的掌握都要扎实,万变不离其宗,不管考题的形式如何改变,要考查的知识点总会通过抽丝剥茧显露出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每一个概念,而且要通过各种形式的题目让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的基础知识。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是否牢固,要把工作落到实处,不能放松对学生的考查和监督。

(二)适时走出课堂,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要让学生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化学现象的好奇心,也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去认识这些化学现象,感受化学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而且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动力。在平时的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资料,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了解化学知识在其中产生了多大的作用,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引导学生多关注身边的化学知识,比如哪些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多,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哪些物质含有剧毒,或是都无毒的物质经过混合也会产生有毒的物质等等。

(三)培养学生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

知识的考查从来不是单一的,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要把基础的知识放到实际应用的题目中去考查,题目的信息看似繁杂,但是考查的知识却是基础的。教师可以把信息容量比较大的化学实例拿来进行分析,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训练学生怎么把无用的信息删除掉,看到问题的本质。可以给学生一些材料进行阅读,让学生把可能考查的知识点筛选出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篇2

二、依据教材,做好单元复习

开始总复习时就打乱教材安排顺序,搞大综合复习,不符合初三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大多数学生接受不了,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复习效果。因而此阶段的复习应以单元为单位,搞小综合复习。此阶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把每单元中的知识点整理出来,不要疏忽遗漏。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还能使学生熟悉教材、把握教材。

三、常抓学生错解题的剖析,促使学生从错题中吸取教训

复习课要具有针对性,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在复习课中,可以采用“共同辨错”方法,即教师从学生平时的作业或考试中出现的错题,选编成典型错例,让学生寻错、辨错、纠错、归纳。通过一些错例的剖析,真正让学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四、精选试题,提高练习的针对性

选编试题是很重要的一环,选题恰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收效喜人,否则不但劳而无功,而且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选编试题时应注意近几年中考的方向,要围绕化学基本概念、反应原理、反应规律作系统安排,否则就会顾此失彼,使知识点有所疏忽。教师不能把过去的陈旧试卷直接圈圈点点,应根据制定的复习计划、《大纲》、《中考说明》、教材等的要求,对所教学中的所有知识点进行排队、筛选,使每个知识点都与选题挂钩对应。每道试题都尽可能包含若干知识点,并注意在覆盖所有知识点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与难点。

五、科学设计专题讲座

教学按照总体构思、将所复习的内容划分成若干个小专题,如划分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气体的制备和净化”、“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物质的分离与除杂”、“化学实验探究”、“STSE”等等小专题。课前由教师精心构思专题所涉及的重要知识点、能力点,按不同的层次,不同形式加以组合,设计一份包括预习(以覆盖知识点的概念性问题和基本技巧问题为主的小题目)的讲授内容,必要的内容提要、思路分析,以及例题(必须是精选的典型例题)练习、作业等详细教案,课后要及时检查、批改作业。这样第一轮复习后,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一份系统完整的专题复习资料。

篇3

化学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是一门全新的学科,由于在小学以及初中低年级中没有接触过任何化学的基础课程,因此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在学习的过程中显得有些吃力,这种情况也导致学生无法有效的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教育经历深刻的认识到,如果初中化学知识储备不足,那么对于学生高中甚至大学期间的化学学习会产生显著的影响,甚至导致学生讨厌化学,最终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从教学的本质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

初中化学是学生认识化学的开始,也是学生化学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实际教学出发,认为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教学途径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1 从元素符号入手,夯实学生基础

化学元素符号是学生认识化学的开始,也是所有化学知识学习的基础。因此,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认识清楚各个化学符号的意思。在初中化学中,课本后面都附有完整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只需要记住前20位的化学符号就可以了。但是,从学生学习的长远出发,应当尽可能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所有的化学符号。对于化学教师而言,通过顺口溜、歌曲的形式让学生牢记化学元素及其符号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与化学元素符号相对应的另一个化学基本知识点是也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化合价是物质反应及物质结合的基础,将化合价与元素符号对应教学能够更好的让学生系统的掌握化学基础。例如,氧元素的化学符号是O,可以形象的跟学生说当我们张嘴呼吸的时候,嘴的形状的一个圆圈,我们所吸进去的是氧气,所以,氧的元素符号是O,我们不能一次就完成呼吸,所以氧气的符号必须是O2,并且只有氧气的化合价是0价不掺带杂质的时候我们呼吸才是安全的,所以氧气中氧的化合价是0。可以依次类推,单元素组成的物质其元素的化合价都是0。

2.2 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接触化学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让学生直观了解化学、认识化学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实验的教学价值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教师仅仅将实验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用来验证理论的结果。这种教学方式从根本上否定了化学实验的价值,因此也是很多学生无法通过实验掌握化学知识。例如,以基本的酸和铁反应为例,通过试验学生能够明白,基本的酸和铁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氢气,并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很多教师当实验到了这个阶段时候就结束了。其实这个试验可以进行深入的延伸,例如相同质量的铁与足量的稀硫酸、稀盐酸反应,哪一个产生的氢气多,为什么?适量的稀硫酸、稀盐酸和足量的铁反应,哪一个产生的氢气多?像这样的实验能够让学生明确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且能够有效的联系基本的化学理论方程式进行试验和理论的较差验证。另外,实验教学不仅仅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小问题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用醋消除水壶中的水垢等。

2.3 强化化学语言,让学生建立化学学习思维

要学好一门课程,必须具有课程的语言及学习思维,对于以前没有接触过化学知识的初中学生而言,建立化学学习思维无疑更加困难,这对于化学教师教学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通过实践教学,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能够很好的让学生应用化学语言,建立化学学习思维。第一,抽象问题具体化。在初中化学中,很多名词过于抽象,学生很难一下子接受,例如“物质的量”。这一个名词是经常出现在化学知识中的基本单位,同样它也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的物理量之一。从定义而言,它是一定数目的集合体,而从本质上,它仅仅是一个比值。要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这一名词,应当从它的定义入手,并且将其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明确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前后的知识进行有效的串联,形成有效的知识链条,才能让学生有一定的化学学习思维。第二,鼓励学生使用化学语言。初中化学知识很多都可以用化学语言进行描述和分析,例如最基本的铁与稀硫酸反应,在描述过程中,要让学生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描述,这样不仅能够加深理解,同时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第三,前后知识串联,形成有效的学习体系。初中化学的基本内容并不多,但是如果将每个知识点进行孤立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内容过于零散,不利于知识体系建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及时的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能够明确前后内容的关联性,从而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建立化学学习思维。

3、结语

在初中阶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未来化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文章从三个方面入手,层层递进,从基础的夯实到思维的养成整个学习过程,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地位不能改变,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最大的学习帮助。

参考文献

篇4

1.对于较长的概念要浓缩要点,促进学生记忆

对概念进行记忆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记忆概念之前首先要对概念进行相应地理解,只有深刻理解相关内容了,才能准确记忆。为了促进学生对化学概念的记忆,可以让学生自己用自己话进行总结和浓缩,提炼化学概念中的要点,这样不仅能够促进记忆,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例如,学习催化剂这个概念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将其记忆为“一变二不变”,这样在让学生对一变是什么进行理解,对二不变是什么进行理解,很容易就记忆住了“一变”是指催化剂能够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改变,而“二不变”是指催化剂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进行化学反应的前后是不会变化的。

2.要进行相似概念的比较,避免混淆

初中化学概念比较多,每个化学概念之间都具有一定联系,所以学生们在对概念进行记忆和理解的过程中要注意其中的相似性,并进行比较,避免相似概念的混淆记忆。另外,概念记忆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交叉记忆、对立记忆也可以组合记忆,根据不同的概念采取不同的记忆方法,进行对比,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在理解和记忆“氧化物”概念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与“含氧化物”的概念进行对比并记忆,通过对氧化物和含氧化物的理解,学生会明白什么是氧化物,其与含氧化物的区别是什么等等,这样就促进学生进行概念对比,提高记忆效率,并且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氧化物和含氧化物知识的理解。

二、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方法分析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方法都具有其自身所包含的意义,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基本概念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概念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学习。

1.注重对关键字词的记忆,准确把握概念的内容

为了促进学生对化学概念含义的理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准确严密地论述概念,并且要对某些用词不当而导致概念错误进行及时的纠正,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关键词在化学概念中的作用很重要,教师在讲解之处,要对概念中的关键词进行提炼,让学生大致理解某一概念讲述的主要含义,然后再进行细致学习,这样能够促进理解。

例如,在讲解“化合物”和“单质”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时,教师首先要着重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这三个字,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原来化合物和单质都是一种纯净物,在以后学习中,一提到“化合物”和“单质”方面的知识,学生首先就会想到纯净物。然后,教师可以在依据他们元素种类的多少进行化合物和单质的判断,也可以说一些物质,例如石墨、金刚石、氧气组成的气体等让学生区分是单质还是混合物,促进学生理解和记忆。

2.对概念进行变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

教师在授课中,要从不同角度对概念进行变式讲解,要“活化”概念,让学生对概念的记忆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合理地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对概念的记忆能力。

例如,在学习关于“固体溶解度”方面的概念时,可以这样进行概念的“活化”:第一,在N摄氏度的时候,某物质在100g水里面达到饱和时,溶解的质量为Ag;第二,在N摄氏度的时候,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某物质的质量为Ag;第三,在N摄氏度的时候,在100g水里面,要促进某物质的溶液饱和,最少需要某物质的质量为Ag;第四,在N摄氏度的时候,有Ag某物质要将其制成饱和的溶液,需要用100g的水。这样一个概念,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学生进行区别记忆,能够很快将“固体溶解度”的概念记忆牢固,提高学习的效率。

3.教师要对概念进行正反列举,促进学生理解

为了避免学生混淆概念,教师可以首先对某一概念进行正面讲解,然后再进行反面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

例如,在讲解“氧化物”概念的时候,在从正面对氧化物的知识讲解完之后,可以这样反问学生“我们知道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物,但是同学们含氧化物一定是氧化物吗?为什么会这样呢?”,通过这样的反问,让学生从反面对概念进行理解,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避免了学生对概念的重复记忆和混淆。

三、结束语

概念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中比较重要的教学方法,在进行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化学教师要抓住每一个概念中的重点词语,通过对重点词语的讲解,促进学生记忆,同时要对每一个概念的知识点特性进行分析,透彻讲解每一个概念,让学生搞清楚每一个概念与其他的概念的联系和区别,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让概念在化学学习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二是学会将教学目标层次化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学设计中教与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的分层次教学实施中,利用快乐学习是抓好教学的关键,不断提高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按照不同层次化学生的实际情况中,首先要掌握好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设计好分层次教学的全过程,确定具体的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目标和层次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学会不同难度的教学课程。特别是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要设计些灵活性和难度性较大的问题,要求学生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各种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而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设计的问题可以简单一些,主要目标就是为了让他们能掌握基本的主要的知识点,学习基本的方法,培养基本的能力。

三是学会开展课堂练习分层化

在初中化学中,创新思维是一种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它往往能突出思维定势的影响,在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时提出富有创意的观点,是运用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帮助学生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锻炼学生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的问题,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特别是开展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其意义在于强化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矫正,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把所能理解的知识通过分层练习转化成技能,反馈成教学信息,对各层次的学生进行补偿评价和发展训练,达到逐层落实目标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备课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编排课堂练习,或重组教科书中的练习,或重新选择不同层次的练习,然后在学习中不断鼓励个体发展的原则,做到在保证基本要求一致的前提下,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四是学会进行作业分层化

初中化学中,有很多关于实验方面的内容。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操作化学实验是非常具有智力开发的源泉。化学老师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让学生去发现,去主动获取自己想要掌握的知识点。在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时,老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作业布置中,要通过能即时反映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的情况来教学,并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达到巩固学生知识的目的。因此,化学老师在作业中要进行多层次的设计,针对不同成绩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题目,以不同难度的作业供不同的学生选择。从做基础性作业到加强知识点的巩固,不断强化学生的练习水平,因为作业的强化练习可以检验出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把握。

篇6

初中化学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包括教学技术手段、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水准综合表现出来的教学魅力更是青少年学生产生崇拜心理的基础。正是这种教学魅力吸引着学生的注意,从而激发并促进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手段应用中和教师语言表达中的趣味性就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时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其在连续的兴趣中保持比较长久的注意力,最终为顺利完成初中化学教学任务提供有力的保证。

1.教学方式手段实施中的趣味性。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改变和增加一系列化学实验,包括为学生表演化学魔术,充分利用青少年好奇的心理特征,用实验趣味激发学习兴趣,进而转化成学生的积极求知动力,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记得在我所任教过程中一个突出事例是:有一学生因化学实验的妙趣而产生了浓厚的化学兴趣,积极大量地参与小实验和小制作,从中获得了化学基本知识,增长了基本技能,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中考时取得了满分的优异成绩,而他的其它科成绩却都很差。

2.教师教学语言表达中的趣味性。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表达形式上的艺术美是一项很重要的基本教学能力,其中教师讲课时的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这是一位初中化学教师应有的一项基本功。记得我刚走上教育岗位时,结合自己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在教学中注意把枯燥的知识点和一些趣味化学故事有机穿插,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突出的效果就是课堂气氛好,学生学习热情高,以致于很多学生在毕业时恋恋不舍地对我说:“老师,升高中真不好,我们不能再听你讲课了……”

3.现代教学设施应用中的趣味性。科学技术的飞跃,尤其是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日益普及,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走进了课堂。刚参加工作时,有一次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我们化学教研组组织了一次化学智力竞赛。尽管活动效果不错,但由于当时技术设施较为落后,人工占了很大部分,结果每位老师都感到很累。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的应用普及化,各类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自制教学课件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工具。这种可延滞再现的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涵,也扩展了教学外延,而且效果更好了。

二、初中化学教案的内容设置

现行初中化学教材经过几次改编应该说较有特色,比较符合青少年的认知特点。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认真写好教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一步,要让教案把教材内容十分有效地组织表达出来又不失趣味性的确需要认真对待和不断地完善。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契合青少年的心理与生理特点,显示出化学教学生动有趣的特点来,令每一位初中化学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事半功倍。

1.插图卡通化。Cartoon是青少年十分喜爱的图画表达形式,Disney那些著名卡通人物往往使人们终身难忘,而国产卡通《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更让少年儿童们十分崇拜,这种与初中生心理特点非常吻合的表达方式何乐而不为?在初中化学教案设计的插图中引用卡通形式,使得学生第一感官上就能对化学产生高度的兴趣。

篇7

0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使得我们这代人享受了很多以前的学生享受不到的待遇,生动有趣的课堂让学生摆脱了传统教学的生硬无聊,现代信息技术就像是一个活性催化剂,在社会这个实验环境下,发生了剧烈的促进反应。如何通过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打造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首先就要调动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兴趣。相对于传统的黑板与粉笔的初中化学课堂,现代信息的应用,能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图像,动画,声音和文字信息,能够刺激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在上教材上的内容前,可以先给学生放生动有趣的图片,或者视频将要学的内容引出来 ,比如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的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的第一节的“性质活泼的氧气”,虽然我们每天都处在这个充满空气的环境中,但是在我们还没学习化学的时候,我们并不是很清楚空气除了我们每天都要呼吸的氧气外,还有哪些其他的气体。有了像多媒体这样的信息技术,我们可以从教育网站和科普网站上,找到那些将空气中的氧气,氮气,以及二氧化碳等的成分比例形象展现出来的视频和图片提供给学生,学生看到这样的图片的同时,脑海里就会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比教师凭空叙述更有说服力。而这些新奇的图片和视频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样打造高效课堂的第一步。

2拓展教师教学内容,让教材与化学领域无缝接轨

以前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要对课本有深刻的了解,并将知识点通过讲解的方式来使学生吸收。这种古板生硬的方式并不适用与于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与探究的能力,以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师在制作基本知识点的时候,不仅要将知识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也需要将现在所学知识如何运用在生活中解释给学生,这就将化学来源于生活,并回归于生活的理念传达给学生。就比如学习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的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第一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教师就可以放一段鬼火的视频,让学生解答鬼火的产生。学生们对生活中的鬼火都有强烈的好奇,营造了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还没学此知识点时候可能并不能正确解答,但是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其实鬼火的产生是来源于磷的燃烧,会产生一种淡蓝色的火焰。一般夏季野外曝尸的情况下,尸体腐烂后留下白骨,而白骨里有磷的存在,高温下燃烧就会产生传说中的鬼火。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自主探究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方法。

3运用科技制作化学实验模型,打造高效课堂

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组成板块。化W实验主要是帮助学生对化学反应过程以及现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仪器的使用,药品的称量和读数,实验操作步骤有一个系统又全面的认识。但是实际动手实验会有很多问题。比如学校硬件设备不足,实验操作不当产生的意外泄露和爆炸等等都会让老师陷入困境。有现代信息技术之后,老师可以从网站上下载危险药品实验的操作过程,通过观看专业的实验操作过程,学生可以从中认识自己的不足,也可以学习优秀的化学实验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一丝不苟的操作精神。比如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需要用到略向下倾斜的试管,以及酒精灯加热,如果学生操作不当,将试管向上倾斜,加热产生的液态水珠倒流到底部,底部受热不均就会发生试管炸裂。还有学生没有过强的保护意识,没有意识到人不能要站在正对试管口的方向上,所以当发生液体喷射时毫无防备,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对于网上没有的视频,教师也可以自行制作实验模型,模拟药品混合时会产生的颜色,气体等的变化。模拟实验操作既能降低危险性,也能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必然也能使课堂更加高效。

4引导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拓视野

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在每一次学习新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的时候通过上网查找资料预习新课。比如在学习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的第一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的时候,教师可以预留问题如“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含有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有哪些种类?”“什么叫做有机化合物?”等等,学生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查找相关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与老师同学互动,交换自学的成果。通过上网不仅使学生对教材上的知识理解得更透彻,也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没有的知识,以此方法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5结语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多便利,使得老师的教学更加丰富有趣,也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将化学课堂上的缺失进行弥补和延伸,通过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课堂教学,使得化学课堂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 张娟.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1):178+180.

篇8

一、摸底式考察:把握时机,精心选题

在进行讲评之前,笔者建议教师要对学生的学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便于习题讲评课能够“对症下药”。所以在摸底考查环节,教师应该结合课堂的知识点,将一些综合应用型的题目呈现出来,通过精心选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必要一提的是,不少教师在摸底环节中没有针对性,只是一味地进行题海战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收效也并不明显。

比如在复习“二氧化碳”相关内容的时候,笔者首先对学生们做了一个摸底的练习。笔者通过多媒体呈现了下面的四张小图片,他们都呈现了二氧化碳的用途,笔者提出问题:哪一张图同时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笔者要求学生说出每一幅图都利用了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学生们纷纷思考,通过这样的摸底考查,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掌握情况,便于在随后的习题讲解中“对症下药”。

二、有效性课堂:精心设计,有的放矢

在讲评课的进行过程中,有的教师仅仅是从第一道题一直讲解到最后一题,对于整堂课缺乏设计,其实高效的习题讲评课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的,结合摸底的情况,哪些习题重点讲解,哪些次要讲解,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掌握和引导课堂节奏。此外,在讲评过程中应避免进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出现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不少学生和教师都认为讲评是老师一个人的事。其实不然,讲评过程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样教师才能及时得到反馈并与学生随时交流。

比如在部分初中化学习题中,不少学生由于缺乏动手操作的实践经验,对于大多数实验题总是会处于无从下手的尴尬局面。结合这种情况,在实验类的习题讲评中,笔者会重点、细致地讲解实验题。比如针对“中和反应”这个知识点,笔者就进行了详细讲解:

如图所示,在第一个烧杯中加入了10毫升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显示红色,再滴入稀盐酸,边滴边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最终烧杯中的溶液变成无色的溶液。

以上的四个化学反应中,哪一个是中和反应?学生们再次温习知识点,回归课本上关于中和反应的相关原理,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中和反应的关键要点也就在这里,酸和碱是反应物,盐和水是生成物,所以上述反应中只有KOH+HNO3=KNO3+H2O是中和反应。

随后又讲解了关于中和反应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笔者让学生们自己回答,他们很快想到了酸性土壤不适宜农作物的成长,所以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不少农民会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碱,一般会采用熟石灰来进行中和。而酸性土壤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学生们很快想到空气污染、使用化肥、有机物分解后产生的有机酸、酸雨等。

通过类似的详细讲解,以习题的形式带动复习,结合一环扣一环的习题,让学生全面掌握具体的知识,达到复习的效果。

三、灵活式讲评:尊重差异,灵活处理

在习题讲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一个学生都有特殊的学情。针对这种差异性的普遍存在,如果教师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很可能打击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笔者认为习题讲评要采用灵活的方式,并尊重其个体差异。

在习题讲评环节中,笔者经常采用分层讲评法,设置有梯度的习题,一般分为:基础型、提高型、挑战型三大类。基础型习题主要是扫除盲区,让所有学生对基础知识点不再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提高型习题主要是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灵活应用能力;挑战型习题主要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达到对基本知识点掌握运用的目的。

比如关于二氧化碳的习题讲评中,笔者就开展了课堂互动模式,并且采用差异讲解法让不同学情的学生都参与到习题讲评中来,通过学生自己讲评,进一步提高其认知能力。在这部分习题讲评中,基础性知识点一般是一些选择题、填空题,笔者让班级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站起来讲解;在提高型习题环节,笔者让中等生讲解,比如针对“空气中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不同”,来设计实验的方案,以此来判定两种气体中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并且联系生活实际,找出与实验相关的现象;在挑战型习题环节中,笔者让班级中的优等生讲解,如让学生讲解“碳酸钠跟盐酸反应”的实验现象,并且写出具体的操作和探究方案。

四、巩固式拓展:有效针对,触类旁通

在习题的讲解过程中,若学生一味地跟随着教师的思路和节奏,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堂课学生对习题的理解程度掌握得很好,但是再过几天不少学生还是会有所迷惑,这主要是学习的反复性造成的,学生要把错误的思维否定,再将正确的知识点消化、理解,需要一个巩固的过程。所以习题讲评要触类旁通,引导学生进行巩固式拓展,通过一道题掌握一类题,这样的讲评课才是真正高效的。

结合习题讲评课上学生的反馈,笔者一般会在临下课的时候布置相关的巩固性拓展作业,包括一些简单的实践操作小实验,遵循“有效针对、触类旁通”的原则。

总之,初中化学讲评课要以学情为基础,尊重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这也是“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教学理念的内在要求。

篇9

(一)研究初高中化学教材

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深入、透彻的研究高中教材和新课程标准,是进行教学的必要前提。只有明确高中教学的目标、教材的安排和教学的要求,才能有效的、有序的进行教学活动。但是作为高一的化学教师,只研究高中教材是不够的,还必须清楚地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那些内容、分别是什么难度。而要掌握这一点,就必须研究初中的化学教材和教学要求。认真找出初高中知识的结合点,完善知识的衔接,这项工作直接影响到高一学生对化学课的学习质量。

(二)复习与补习相结合

高一化学教师不要急于开展高中教材的教学,对刚进入高中的新生,可以先开展几堂初中化学的复习课,夯实学生的化学基础,强化化学学习中的基本知识点,拉平学生的基础差异,并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熟悉新老师,适应新老师的教学方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按教学顺序,在每一章节的教学之前,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欠缺的知识进行补充。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让学生了解和体会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化学学习的方法和认知过程,进而让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思维方法在初中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和改善。

通过复习和补习,可达到补缺补漏,又可对知识起到很好的温故而知新的作用,为高一化学的学习做好良好的知识储备。

(三)从学法上引导学生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人才培养活动,即教学生学。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促进素质全面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对初高中的学习衔接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起引导的作用。如何让学生这一主体更好地在高中的化学学习中发挥学习能力,进行有效学习,教师应在学法的引导上多做文章。由于初中化学属于义务的素质水平教育,内容少,知识形象、简单、易记、易懂,就事论事,所解决的问题基本不跳出课本的范畴,教材对学生的综合分析的能力要求较低,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

怎样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意义呢?有研究表明:只有当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其已有的有关知识实质性地联系起来的时候,才能真正理解新知识。激发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追求新知识的渴望,并把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逐步改变学生在初中时养成的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因此,高一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法引导,使学生由以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逐步转向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学习方法上来,对学生进行如何联想、归纳、总结等学法引导,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

篇10

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概念、原理、性质等,要认真听老师讲,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例如:①物质性质网络记:如对含碳元素的相关物质可构建知识网络系统记忆;②对偶知识对比记:如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③化学用语分散记:如元素、原子、化合价、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等按知识阶梯分散到各章节记忆等;④类似知识归类记:如H2与CO的性质,H2与CO2的制取装置等;⑤对化合价,可以填进学生熟悉的歌谱,把它唱出来。

2.及时灌输化学学习方法

2.1 科学记忆。化学概念和化学用语等是需要记忆的,应让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如先密后疏的记忆方法、编制记忆口诀、特征记忆。比如催化剂的概念可以抓住"一变二不变"的特征去记。

2.2 从实验中认识问题的方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尤其是有关物质性质的教学教材本身很明显地体现出了由实验得结论的认识方式,应引导学生掌握这种认知方式,并贯彻到学习当中去。久而久之,便可使学生养成从实验中探索知识的习惯,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2.3 类比法。化学概念之间通常有一种比较突出的联系,即不是意义相近,就是意义相反。如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溶解与结晶等,这一对对概念的意义恰好相反。再如,分子与原子、原子与元素、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等,它们的意义相近。在学习化学概念时,注意分组、结对,进行归类对比,就容易搞清各对概念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

3.创造性的学习方法,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初中化学的知识点非常庞杂,涉及到几十种元素,这几十种元素还可以组成多种化合物,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如果将这些知识孤立的机械的记忆,往往会事倍功半。但是只要抓住它们的内在联系,进行归纳和对比,形成知识网络,从本质上来记忆,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每章知识结束之后,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把知识点进行衔接,同时也要注意与以前学过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比如在学习物质时,可以按照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取、用途等五个方面来进行总结,并进行对比。对于物质的性质可分为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质、熔沸点等)和化学性质(与金属、氧化物、还原物、酸碱盐的反应)分别进行记忆。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如果都能以类似的方法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就会对全书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网络。系统的知识网络有助于学生对全书的结构和知识体系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入门。

4.科学记忆,加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学任何一门课程,都得牢记知识点,因为记忆是学习知识最基本的方法.所以很多同学认为,化学这门课程也一样,而且是一门刚入门的学科,相对来说是十分简单的,只要死记硬背公式定理就能考出较好的成绩来,这种方法有时是很有效果的,如在英语词汇学习上就很有效.但是在化学课程学习上,我们不提倡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法,因为它无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理解能力,只有在实验演示过程中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科学地加以记忆,才能将化学学好.

例如,在讲"氧气"时,书本上描述的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我们不防这样去理解:根据平常所观察到的现象得出,氧气是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如果说氧气是一种有色有味的气体的话,那么,我们看到的空气就应该有颜色,通过呼吸,我们也能闻出它的气味来,但事实上我们既没有看到颜色,也没有闻到任何气味,因此得出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这样,不用刻意地去死记,就留在脑海里了

5.因材施教,强化学生投入情感

因人而异,强化教学过程,困难生往往课堂四十分钟没有抓紧。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我采取课堂技巧提问。例如配平FeS2+O2Fe2O3+SO2这个方程式,对困难生提问,读出这个反应方程式?甚至还提问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对基础好的提问化合价的变化?根据化合价变化总数相等的原则,如何配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的原子个数。提问困难生,如何配平其它元素的原子个数,使困难生在课堂上保持积极参与的状态。第二,课堂小测验: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后,留一点时间进行小测验,题目少而精,紧扣本节课内容,且让大部分学生能得高分。这样能较好刺激学生兴奋。第三,课后查检课堂笔记,可以是学习小组内的自查,小组间的互查,教师抽查,对有问题的学生我做其思想工作,这样就逼着那些学习懒散的学生跟着大家一起学习。

【参考文献】

篇11

新时代的背景下在化学教学活动当中引入合作学习的方式已经成为时展的趋势所向,化学合作学习方式主要是研究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当中如何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协作意识,通过多渠道的方式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个人和集体的智慧,相互协作,共同配合解决问题。因此在对合作学习能力的评价的时候,我们一方面要注重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基本情况,另外一个方面还应该重视学生团结合作,交流,创新探究能力以及价值观等方面是否得到提升。既要科学的对学习效果作出一个准确的评价,又要注重学习过程当中的考核。既要关注每一个学习个体的成长进步情况,也要注重对教学目标的整体评价效果。毫无疑问化学合作学习的评价目标应该是多方面的,我们应该将重点放在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面。

1.1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初中阶段是学生积累知识的关键时期,对于化学的教学工作而言,应该要注重将知识与技能的学业目标灌输到每一个知识点的传输过程当中,要求学生能够对身边常见的事物的物质组成拥有一个大体的认识,熟悉他们的性质并运用化学符号表示出来,掌握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和知识。另外一个方面评价考核的重点还应该涵盖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是否能够自己动手设计并操作一些小实验,了解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

1.2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初中化学的教学目标强调学生能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初中化学强调过程与方法的原因在于这是对学习过程和尊重学生个体的最本质需要。初中生的化学学习实际上是一个对科学不断探索和追寻的过程,与此同时也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要求。这就需要初中生能够主动的发现生活当中的化学问题,对信息和信息加工的方法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并在整个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要通过多途径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激发起他们的探索能力。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初中化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业目标上的体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学习兴趣的养成方面,需要不断的保持和增加。在对问题的理解和深市方面,需要让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拥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过程。在关注社会方面,能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与化学相关的社会活动当中,并产生正确的决策意识。在热爱祖国方面,需要形成真挚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化学教学方式的评价方法和策略

2.1化学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活动实际上是帮助我们有效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主战场。通过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能够引导教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和方式。在全社会都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是否能够取得硕果,有赖于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新时代的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需要具备科学性和导向性,他们的成功开展与否直接影响到了新课程改革的效果。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面,课堂教学评价效果与新课程改革的成败是息息相关,紧密联系的。新课程改革对化学教学活动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首先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培养。希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一个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当中吸取知识,而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则能够有效地帮我们有效的推进教育改革。既要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拥有一个清晰的评价,又要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来衡量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价值观念方面的成长情况。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要鼓励学生学会不断的反思和及时的进行自我评价。

2.2对教师本身的教学方法的评价。

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效科学的课堂评价方式一方面要包含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考核,另外一个方面还要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和效率性。评价教师在课堂上面是否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知识点的需求进行教学方法的选取,能否抓住重点和难点内容,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教师的课堂设计科学与否直接与学生的学习效果相联系,因此我们在上课前一定要详细的做好教学计划和教学准备,并结合班级内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情况对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调整,要按照新课程改革的标准要求对教材进行解析,最终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三、小结

本文结合个人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的实践经验,就初中化学教学评价展开探讨,具体的分析了化学合作学习方式的评价目标和内容,化学教学方式的评价方法和策略。然而由于个人所学知识以及阅历的局限性,并未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够凭借本文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篇12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德育创新的逻辑初衷

当前,化学教育与德育的融合方式比较单一化,仅仅是依靠强行灌输的方式来进行,忽视学生的体验,难以切实找到两者的关联点,这样自然会进入学科融合教育的误区,看似实现了德育,实际上就是在走形式,化学学科教育中的德育往往难以切实发挥自身的效能;很多初中化学教师依然难以正确认识德育的价值,在德育模式创新方面投入不足,继而导致在课程设计时,还是难以有效地进行德育资源的融入,化学课堂中或者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也难以做到深度挖掘,由此对于实际化学教育中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因此,本着改变上述局面的目标,树立创新意识,对于初中化学德育教学模式进行改善和调整,就成为当务之急。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德育创新实践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应该贯穿于整个学科教育中,初中化学必然也要参与进去,由此才能够确保素质教育能够更加夯实。从这个角度来看,初中化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从教学设计开始,就需要将教学目标中,教学内容中,教育方式中融入德育,继而找到良好的融合策略,以确保两者的融合能够引导初中化学教育进入高质量的状态。在此方面,可以尝试从如下几个角度入手:

(一)立足化学基本知识,适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初中生处于学习启蒙的关键性阶段,他们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可能是不全面的,要引导他们以辩证的角度去审视物质,这样才能够进入理想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格局。比如在化学变化实质知识点学习的时候,在对应化学实验中会有发光发热、产生气体和生成沉淀等现象,诠释出分子破裂、原子重排的物质变化过程,学生在这样的知识学习过程中,理解到世界上的物质是不断发展的,变化和运动是一直持续的状态,学生借助这样的方式可以了解到分子和原子在不停的运动,任何物质都处于一成不变的状态,事物的发展状态和变化状态是恒定的,静止仅仅是相对的,运动处于绝对状态,很明显,这就是辩证思想。此时可能很多学生不是很理解这两句话,继而使得知识理解进入浅层次的状态。此时教师就可以将辩证思想巧妙地引入,开始意识到运动与静止,变化与不变之间是辩证的,要懂得从辩证的角度来审视,由此才能够对上述化学变化的实质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这也将为后续的深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很明显,在化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巧妙地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融入进去,由此,从这个角度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结构、物质的分类、观点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化学反应条件、物质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架构更加完善的化学知识体系。

(二)切实利用化学历史,渗透多元化德育元素

传统的初中化学教育教学都不是很重视初中化学历史资源的使用,更加不会将此作为德育的切入点。面对这样的问题,初中化学教师需要革新旧有的教育理念和模式,继而确保将德育渗透到化学历史学习中,这样可以形成更加深度的德育格局。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做好的工作主要有:其一,在初中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合理穿插化学历史素材,对初中生展开意志品质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比如在学习金刚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将此方面的历史资料引入课堂,从点石成金的梦想,到1772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燃烧金刚石发现只有二氧化碳,再到1796年英国科学家Tennant的精确燃烧实验定量分析,再到后续Bundy等在对应条件下成功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接着1988年Greiner报道TNT爆炸法准备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让学生意识到当前学习到的化学科学成果或者规律,都是无数科学家付出努力心血得来的,这些都将造福人类,使得人类文明进入更高的高度。正确认识化学学科的价值,了解到化学科学的发展需要坚韧的品质,保持对于科学理想的追求。其二,在初中化学教育教学中巧妙地引入化学资源,合理地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课程学习时,教师将中国人民化学探索历史引入进来,古代有国人的炼金炼丹,很多都掺杂着唯心主义,就是这样的研究成果开始传入西方世界之后,很多学者和专家从这些角度入手来探索,继而使得化学学科得以形成和发展。在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我国科学家也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学生开始对本民族在化学学科中的成就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继而顺其自然地进入民族自信中去。

(三)借助化学实验教学,合理渗透环境保护和安全理念

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版块,学生在强烈的化学体验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认知化学理念,这样才能够进入更加高质量的化学教育教学格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者,需要切实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环境保护教育理念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比如在二氧化硫气体制备实验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去观察实验所需要的气体,首先进行精确计算之后,将气体所需要的量进行界定,然后使用准备好的仪器和药品来进行实验,并且迅速使用收集和回收装置,以确保迅速的回收,避免在此过程中出现气体流入空气中。并且在平时实验之后还会主动将没有使用完的气体进行无害化处理,这样不仅避免了对应的有毒气体进入空气,造成空气污染,也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实验很容易出现有毒有害气体,在实验的时候一定要懂得保护好自己。也就是说实验的每个步骤都可以传递出对应环境保护的理念,教师要懂得鼓励学生去思考,继而使得其能够正确处理化学实验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化学实验与自身安全管理的关系,确保自身化学实验素质和能力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

(四)优化多媒体教学,融入多样化的思政内容

多媒体教育教学模式,是信息化教育技术与教育融合的结果,其在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构建生动体验教学情境、增强学生认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效能,因此成为很多初中化学教师提升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策略。在多媒体教学模式融入化学课堂的过程中,也可以巧妙地将思政内容融入进去,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对于德育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化学与德育的融合也能够朝着更加纵深的方向发展和进步。比如在化学反应中的微观或者微观粒子运动现象呈现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呈现,制作动态flas,学生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可以在脑海中架构无限分割和不断运动的状态,并且在此过程中巧妙地将唯物主义观点融入进去。在讲述电影胶片历史的过程中,同样引入了对应珍贵的化学历史纪录片资源,学生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了解到化学家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不断去探索,不断去进步,此时就可以巧妙地将家国情怀理念融入进去,由此自然进入理想的多媒体教育格局。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初中化学教师引入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懂得迅速找到德育与化学教育之间的融合点,在此基础上去使用多媒体资源或者技术,使得化学教育教学的体验感不断提升。要想借助多媒体教学平台,实现德育与化学教育的融合,就需要不断采取措施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在此基础上进入更加高质量的化学教育课堂。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将德育作为自身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目标或者职业追求,这是新时代传道受业解惑者的必备品质。在化学教育与德育融合的过程中,还需要从多个维度入手,关注基础知识学习中辩证唯物主义理念的融入,关注化学史料中意志品质和理想信念教育的渗透,关注实验教学中环境保护思想的穿插,关注多媒体教学中各种德育思想的引入,这些都将引导初中化学与德育课程更好的融合。

参考文献:

篇13

化学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的一门课程。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化学基本知识和化学基本理论进行教学,平常对于一些化学实验常常让学生自己根据课本内容进行想象。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往往提不起对于化学课堂的兴趣,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对一些化学现象并不能通过实践去思考,这样的化学课堂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非常乏味的,自然,课堂效率并不高。同时,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一般不进行课堂化学实验,有的学校甚至没有相应的化学器材和实验室。学生不能通过化学实验来对化学知识有一个真正的了解,不能达到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可见,以往的化学教学方法并不能帮助学校培养出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化学课程创新的教学方法

(一)教师充足的准备是打造一个高效化学课堂的基础

课程改革后,化学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要求,对于新课改后化学课程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只有在找到目标后,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在初中学校中,有些教师认为学生对于化学知识刚接触,在化学知识上没有自己的思考,在上课中只能跟着教师的讲解走,教师在化学课堂上通常不会去考虑学生的感受,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一些问题,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同时,在部分初中学校化学教师通常不会在课前进行备课。针对这样的情况,学校方面应该制定一些相关的规定,使化学教师在固定的时间都要去集体备课,在备课中,教师可以交流各自的教学方法和经验,这样教师可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更科学,这样更容易实现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任务。化学教师在平常生活中,也要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使自己保持一个先进的教学水平,在发展迅速的化学教学中不落伍。同时,教师也应该在化学课堂上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讲解,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学生对于化学知识方面的疑惑,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化学成绩,建立一个高效的化学课堂。

(二)培养学生兴趣

初中阶段,学生刚接触化学知识,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有着学习兴趣无疑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化学课堂上沉闷的氛围,将化学知识有趣地讲解给学生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在课堂开始前化学知识怎样导入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兴趣。例如,在进行“分解反应”这一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在课堂前让学生提出自己在平常生活中认为是分解反应的现象,然后教师再帮学生解答这一现象是否是真的分解反应现象。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化学知识是琐碎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与“质量守恒定律”这两章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把这两章的内容联系起来,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两章的内容,使学生将氧化还原反应和质量守恒定律联系起来,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教学时不能只停留在化学课本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关于“催化剂”这一章节的学习中,化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这一章内容的学习,通过做化学实验,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催化剂在反应中的作用,使学生对于催化剂的知识点牢记于心。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中的一些现象,对于这些化学现象进行思考,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化学实验中进行学习,是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为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初中化学教师要在课堂前做好备课,拓宽视野保证自己先进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在化学实验中学习化学知识,使学生对于化学现象有着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