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中学政治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学政治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中学政治论文

篇1

    第二步,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提高认识能力和思想政治觉悟的目的。这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最重要的阶段和最后的归宿。如:高二年级思想政治课教材第二课中讲到:物质世界不仅是普遍联系的、变化发展的,而且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又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为了帮助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98年入夏以来,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长江流域洪水泛滥与生态环境的恶化是相互联系的,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的综合冶理,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按客观规律办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是我们在洪水退却后的深刻反思的结论,也是我国在今后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必须落到实处的问题。

    举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举例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举例还是一项教学艺术,为了更好地发挥举例在教学过程的作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真实性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探求真理的学科,来不得半点虚假。所谓真实,就是说事例材料本身不论是国事、家事、大事、小事都必须是确有其人,确有此事。只有真实的材料,才具有说服力。所以,举例一定要真实无误,决不可胡编乱造、道听途说或者是经不起推敲,否则就有背于思想政治课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二、接近性

    所谓接近性有二层含义:一是指空间上的接近,要求尽量做到就地取材,离学生生活、学习环境近一些,离他们的心理近一些,最好是能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经历、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举例,这样学生感到可亲可信。二是指时间上的接近性,就是说所举例一定要新鲜,过于陈旧的材料学生是不感兴趣的,最好是近期发生的,且含有一定的新知识、新信息的,贴近时代的材料,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三、精典性

    在教学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知识内容可以用多个材料、事例加以例证、说明,但课堂教学的时间又是有限的,怎么办|我们只能精心选材,力求少而精,使用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材料,以起以画龙点睛之功效,因为典型的事例能集中地反映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它既能使学生较为全面清晰地感知事物的形象和基本属性,又便于学生确切地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实质。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到举例少而精,决不能抓住一些相关事例一古脑儿搬到课堂,将政治课变成了故事会,这样做势必会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至。

篇2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职学生大多对网络多媒体拥有强烈的兴趣。要使中职学生对政治课堂教学产生兴趣,必须改变传统的说教教学方法,通过运用多媒体设备,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用生动的影像与音频等表现出来,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对“人生真正奉献在于社会价值”这一内容的授课时,通过播放《雷锋》、《郭明义》等影片,使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得到感官的刺激,对奉献有更深刻的理解。此类政治教学中抽象的概念因借助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使知识变得形象,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再结合多媒体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使中职政治课堂教学效果得以实现。四、教师不断提升自我,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需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升自我,以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中职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教学问题,这些经历将是后续教学过程中宝贵的经验,值得不断的借鉴与改进。中职政治课堂学习中经济、哲学、政治等常识都来源于社会,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自己社会实践对学生进行教学,以过来人经验对学生进行指导,及时做到查漏补缺。政治教学过程中,中职政治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的教学。同时,对中职学生这一学生群体,教师应作为一名引导者,对学生的成长道路进行关注与引导,寻学不同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被肯定。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注意课堂语言组织的科学性与专业性,政治教师的事业为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其一言一行对学生都将产生直接影响,政治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自身必须要做到行为规范,不能违备教学准则。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服,赢得学生尊重。

篇3

2.高中政治教师个性特质要求的激励方式

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需要的两种特质就是实践性和灵活性,因此为了提高政治教师这两种特质的要求,从而必须制定和培养对应的激励方式。

2.1从政治教师自身出发,它具有很多的社会责任性和公益性。教师承担着培养祖国栋梁之材的职责,教师的教学担负着未来的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促使教师不断地加强自我发展,去锻炼自己的实践性和灵活性。

2.2学校要求教师认识到这两种个性特质的重要性学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督促着教师充分认识到这两种个性特质的重要性,那么由认知带来需要,需要就会产生冬季,动机就是行动的动力。

2.3学校对教师的这两种个性特质的具体考核既然实践性和灵活性这两种个性特质对于高中政治教师来说非常必要,那么学校可以将其列入教师的日常考核之中,这样就会促进教师加强实践性和灵活性这两方面特质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地改善教学方式,形成最好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质量。

篇4

由于初中生的年龄较小,对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和兴趣,正是因为这一点,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鉴于这一特点,教师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故事将政治的概念变得具体化。并引入名人故事和传说,用故事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领悟到政治的相关概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枯燥单调的理论变得更加有趣。比如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关于《自尊自信》这个章节的学习,政治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历史典故,使学生明白与人相处时,要尽可能地关心别人,懂得奉献自己的爱心,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三、歌曲导入教学

初中生的身体和智力均处在快速成长的阶段,其接受能力较强,更加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初中政治教师合理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的心理,创造较为新颖和有趣的教学导入方法。比如将歌曲等文艺类型的节目导入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较为自由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比如在初中政治中教学《公民的国家观念》这一章节时,教师可播放《我爱你中国》等类型的流行歌曲。解读歌曲中的歌词,用以说明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能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并赢得世界的尊重。最后提问作为我国的公民,我们要具体做些什么。如此便营造了浓厚的课堂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图片漫画导入教学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将图片漫画引入课堂学习中能与教材的内容很好地进行呼应,提高学生兴趣。比如在讲解初中政治教学中关于《家庭保护和学生保护》的章节中,可以出示关于教材内容类似的漫画。漫画的大意为:在屋子内所有家长在打牌,而门外小学生趴在书包上学作业。这一具有幽默的漫画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学生议论纷纷时,提出家庭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有较强的塑造性,一个人的性格、品质等与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如此以漫画导入新课,能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抽象和发散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篇5

在初中生群体中,有些学生会处于一种孤独排外的状态,不愿意融入集体当中。每一个学生都应当成为集体中快乐的成员,教师对存在孤独排外心理的学生要给予格外的关注。一方面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关注这类学生。例如在《众人划桨开大船》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感受集体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集体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让孤独排外的学生明白集体是个人可以依靠的强大组织,使他们在思想上能够逐步走出孤独封闭的状态,为有效融入集体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之中。例如组织课外调研活动,将孤独排外的学生编入各个调研小组,要求其他学生积极帮助引导他们,给他们分派一些具体的调研任务,大家通力协作共同完成调研任务。在这样的集体活动中,孤独排外的学生能够逐步走出封闭的状态,融入小集体中,为进一步融入班级奠定基础。

篇6

当我见到对哲学提出的这样一些问题时,我感到非常不安。因为那听起来就像存在着或者也许应当存在着从事哲学的特殊种类的人,而情况并非如此。哲学被每个人从事着,尽管他们从事的哲学通常比那些所谓的哲学家们所从事的哲学更为糟糕。在我看来,这种情况足以作为一种不够贴切的解释,来说明布迪厄并非向每个人而仅仅是向所谓的哲学家们提出的那个问题。哲学作为一种特殊的学科而存在于我们有组织的科学世界中(作为由学者组成的一个机构,而不是处于学术界的次要部分),就此而言,人们实际上并不会怀疑布迪厄的能力。哲学在这个比较广阔的世界上受到了与艺术和宗教同等程度的欢迎和适当的响应,其受欢迎的程度超过了当今的科学文化,而在这方面布迪厄应当感到他的理解是不够的。

人们到处都在探询着哲学的问题(关于物质的起源、虚无、未来、死亡、幸福、生命的意义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没有人能够给以回答。人类普遍对这些问题有着强烈的兴趣,而并非仅仅是专业哲学家们有这样的兴趣。

在阐述这个作为开场白而提出的问题时,我本人并没有追随任何特定的思想派别。用康德的话来说,这种普遍概念的哲学表明了一种自然的人类倾向,这种倾向使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易于接受宗教所提供的回答,而对这些回答,学术的哲学概念确实引不起人们的兴趣;与思想的激情和对人性的焦虑探询相比,这种学术概念像任何学术概念一样,是略为次要的。

无论怎样,关于我们自己未来的社会地位的问题以及对生活中个人的、个体的幸福的关注,也都属于有关人类的根本问题的同一领域。苏格拉底并非一位哲学教授,然而他最先提出了关于公正生活的问题,而且他坚持不懈地提出这个问题,以致他确实承认,对于一切人来说,他们都在内心深处问自己这同一问题,即使为了不使自己遭受答不出的难堪,他们通过回答偷偷地避开这个问题。凡是认识到这一点的人马上会看出人们的这种探究热情,无论是与人类的前途、个人的幸福有关,还是与可怕的死亡奥秘有关,都是在不断地反抗引起疑问的愚昧。同样的情形也适用于我们无法选择而注定的出身,适用于连上帝也不能抹去的往昔的事件。所有这一切都是随着(正如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化的过程而一同发生的。由于这种社会化的过程,从幼儿的本能生活开始,我们通过家庭生活中的教育和控制锻炼,而后又通过语言的习得和语言的运用,使我们融入社会。我认为,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必须自问:为什么偏偏是哲学教授才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去理解、甚至解决当今那些诱人的、科学也无法解答的问题呢?人们设想哲学家(就学术上的意义而言)具有他人所没有的特殊的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他也许还应被赋予一种特殊的责任,即经常对我们寄托的某种责任。对此我确实是很诧异的。在这个意义上说,难道我们不更应当承认神父、医生、教师、法官甚至新闻记者发挥了更为决定性的作用,而且他们因此在当前并对将来负有更大的责任吗?人们会记得,战后一位年轻的法国人博弗雷特曾经问海德格尔他打算什么时候写一本伦理学著作,海德格尔试图对此作出详尽的回答。他回答的要点是,这个问题不能这样来提,好像哲学家的工作是以一种社会风范去“教化”他人,也就是提倡一种社会秩序或证明其合理性,或者向人们推荐这种或那种道德秩序,向人们推荐能对人们广泛接受的信念产生影响的公正方式:事实上,以上这些都是一个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明确从事的教育过程,而且在人类开始提出通常归于哲学的各种基本问题之前,哲学教育过程已经应用于一切人了。

这里的冲突并非是某些专家的专门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而是人性自身中的冲突,是人的探究和谬误之间的冲突。作为人类我们是与事物的自然秩序相互分离的,以致我们不再被任何自然的ethos所决定。希腊语ethos这个词指的是由自然指定给我们的、包括动物在内的生活方式。就动物的来说,它们的习性被一种强有力的、本能的控制机制所主宰,以致它们的行为不可抗拒地以这种机制为条件。

我曾经有过一次有趣的经验。在一个糟糕的夏天,一对燕子在我们的阳台上筑了巢。当它们孵化出第二窝雏燕时,早已是夏末了,然而燕子迁栖的天性要比它们关爱后代的有力本能表现得更为强烈。燕子父母抛下幼雏离去,致使可怜的雏燕因饥饿而死。后来,我在燕巢中发现了雏燕的尸骨。这件事表明,自然及其内在机制是怎样有力地渗透到其他生物的行为方式中的。

我们人类并非如此明显地受我们的本能的支配。我们喜欢“自由选择”,至少我们相信它,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如此称呼它的原因。这就是希腊人所称的prohairesis: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行事的自由。提出问题的能力就是其一部分,但它也是设想很可能根本不会实现的各种可能性的能力。一个缺乏必要的想象力去设想各种可能性的人,显然较少冒犯错误的危险。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并非只有海德格尔或那些被称为哲学家的人易于犯错误,而是人类本身易于犯错误,而且人类首先屈从于他们自己的、对自己也掩饰着的秘密志向,或者屈从于在生活中去实现闪光的梦想。对于一切人评价他们自己的生活境况以及与他人的关系时的那种方式,这就是起决定作用的东西。我们都冒着出现错觉而做错事的危险。所以同样,医生与自己关系太密切了以致于不能给他们自己看病,被告与自己关系太密切了,以致不能为自己辩护。实质上这一点对一切知识都适用:其具体地应用要求一种特殊的天赋,这种天赋不能够在人们可以获得的知识自身中找到。

当今科学文化的片面性倾向于低估知识的实践形式的自主性。人们承认哲学家在阐述种种难以解决的问题方面具有某种学术才能,而且他们有时至少幸运地拿出了某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人们可能会把哲学家当作圣人,但是他免不了会犯错误,免不了对形势作出拙劣的估计,尤其是在个人的卷入成为一个重要因素的情况下。当然,人们会说,能够被称之为“哲学家”的人们承担着一种特殊的责任,即无论他们是否喜欢这种责任,他们都作为教授或者思想领域中的典范实施着一种影响,但是同样难以否认的是,其他科学中的代表人物,而不仅仅是被称为哲学家的人,会发现他们自己也处于这样的情况下,尤其是当他们自己的学科涉及到实际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的问题时,更是如此。如果设想在这种情况下科学的能力仅只是满足于教授实际的思想,而不诉诸于人类这种有理智的生物所具有的理性,那么这个设想肯定是错误的。与此相反,那些以他们的哲学思维能力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人们,能够显示出一种优越性;当我面对在海德格尔那里所见到的思想优越性时,那种情形就特别地发生在我身上。于是,就有可能发生将我们引入歧途的情况,而且我并不想否认海德格尔对他那个时代所产生的强大的精神影响,使许多人在实践和政治的问题上作出了错误的判断。但是,在思想上就如同在生活上一样,我们各自为我们的行为负责。如果我们作为专业的哲学家所学到的事情,无非是提出人人关注的问题,而普通的人不能够对之作出有效的回答,那么,我们就可以效仿雅斯贝斯的说法,称哲学家所做之事为“存在的启蒙”。我们也能以这种方式意识到科学理智的局限。正确察觉行为目的(这些目的是可行的,并且能够变成现实)的能力,无论如何都是非常不同的。

因此便可以发生海德格尔的情况:他的思想在半个世纪中吸引并影响着人们,而且其思想焕发出无与伦比的启发力量;作为一名思想家,他阐明了存在恐惧的本性,阐明了这种恐惧不可分离地引向道德堕落的倾向,这个倾向是隐藏在对人类和世界进行的一切人类活动背后的;这样一个人可以在他自己的行为上不顾一切地服从于幻觉。海德格尔对此有亲身的经历,而且他后来对此是默认的。

不过,他承认他的政治错误一定会更容易一些,尤其是当他最终认识到那种错误的时候,就像他认识到他对纳粹运动抱有普遍幻想的那种错误那样,但那已为时太晚了。妨碍他承认政治错误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他作出那种公开声明时,已经结交了坏朋友。也许他所担心的正是不久就确实发生了的事情:因为他所犯下的大错,人们一定会忽视他的哲学观点。在这里他无疑会看到这样的证实:他关于战后各项发展的普遍历史观点,关于从希腊时代到当今技术时代欧洲命运的一致性的观点,都是不能够轻易被否定的。

当然,作为一位思想家和教师,他并没有放弃对自己的幻想的追求,这种追求可以通过他的教学生涯,可以在现在出版的许多海德格尔的演讲中看到。在第三帝国后的那些年代里,情况也同样如此。他设想人们真正向往的那种转变,他承认纳粹社会主义以及希特勒对它的解释与那种转变完全不同,然而即使在这样承认之后,他心里依然坚持他关于达到那种人性的正确道路的幻想。

篇7

(一)提高学生对高中政治学习的兴趣

在分组学习中,以组为单位,针对高中政治学习内容展开辩论式、竞赛式等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改变以往教师为主体地位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们自己来思考,从以前单一的高中内容是什么的接收转变为丰富的高中内容有什么、为什么的思考,完成从被动到主动的角色转化,如此可以让学生们对高中政治学习的内容产生更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对政治的兴趣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们对学习内容的思考与分析,加强对高中政治学习内容的掌握。

(二)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分组学习中,学生们是作为一个个小团体存在的。在这个小团体中,学生们之间充满着竞争意识,这种竞争意识的存在,会使他们不由自主地在团体中表现自己。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们会主动地去学习高中政治的内容,更牢固的掌握这些内容作为自己能力的体现,去积极的思考与分析,在小组中展现自己,体现自己的存在感与价值感。而作为团体存在的各个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的存在,还给学生们之间的竞争加上了一层荣誉的外衣,同时也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共同认可,这种荣誉与认可更会提升学生们对高中政治学习的动力。

(三)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分组学习中,教师们将不再是作为灌输者的存在,而是作为引领者的角色。在学生们针对高中政治内容展开各种交流的同时,教师们会发现他们在交流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引导、提问等各种方式,将这些问题反馈给学生们,学生们会对这些问题展开更多的思考与交流。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教师们再反馈给学生们。如此循环往复,学生们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主动的散发思维,积极地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

三、分组学习在高中政治学习中实施的积极探索

(一)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分组学习

分组学习绝不是简单的将学生分成小组的学习方式。在分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们个性、能力之间的互相配合,将他们分配在合适的小组内,发挥出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展现每一个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们之间能够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同时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这些组员们可以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又能够给予团队成员良好的帮助,使分组学习能够事半功倍。

(二)要有良好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在分组完成之后,如何使小组能达到分组学习的目的,而不是成为一团散沙,各自为战,混乱不堪,这需要在分组学习中建立良好的管理与激励机制。良好的管理机制能够使小组组员们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明白自己需要做什么,知道自己在这个小组中存在的意义,实现自我价值的认知,从而积极地完成分配的工作。比如将小组组员进行细化分工,组长、资料员、记录员等等的角色会让小组运行的更有效率,也能发挥每一个组员的特长与能力,提升学习效率。而合适的激励机制可以让小组成员拥有团队荣誉感、价值感,促进组员之间的互相配合,有助于团队精神的养成,有利于组员们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更主动地去参与到学习、交流过程中,提高每一位组员的学习效率。

篇8

2.利用物质奖励激发学生兴趣

物质奖励也会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若是教师在教学中过分的依赖物质奖励,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单纯地为了物质而学习,使学生得先努力发生变化。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物质奖励一定要适当的发放,同时也可以利用其他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针具政治内容进行分组教学,将快乐教学法应用到每一个小组中,从而来促进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合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3.过分依赖多媒体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的教师在初中政治教学中都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讲解,虽然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若是教师过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则会取得反作用,若是教师过分的追求多媒体教学,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对于政治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一些知识难点演示给学生,在教学中有很多的内容是不需要利用多媒体的。所以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的内容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二、促进初中政治快乐教学的相关措施

1.丰富的知识储备

初中政治教学中,实施政治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必须要拥有扎实的政治理论课程知识,同时也要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只有这样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能够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来对课堂的形式进行设计,将生活中的元素更好的应用到政治教学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外,教师具备丰富的社会经验,能有效的将政治的理论性内容,结合目前社会的形式,为学生进行全面的讲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做好课堂互动

政治学科属于一门应用型很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好课堂的互动,提升课堂的活跃性,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这是实施快乐教学的一个基本方式。只有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到课堂,相互之间进行提问探讨,才能够保证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了可以利用分组的形式,将学生进行分组学习,而教师则是在一旁不断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去思考,以此来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

篇9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果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那么学生就会在课堂中无限的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此外,教师应与学生家长及时的沟通,让家长能够支持学生的这种思维方式,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进行创新和实践,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对于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应用的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强烈的好奇心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最佳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好奇心进行保护,使得学生能够对课堂教学活动产生兴趣,从而愿意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计巧妙的问题,以带有趣味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到所设定的情境当中,进而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主动的投身于探究的活动中。

(二)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高中的政治与生活息息相关,只有将生活情境运用到政治教学中,才能体现出政治原本的意义。在新课标中要求教学要面向生活,走向社会,因此在高中的政治教学中,教师更应将传统的教学加以改造,彻底的摒弃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努力的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当中的真谛,从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创设实践情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知识的学习最终仍然要归结于生活,政治教学也是如此,要将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在传统的政治教学中,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教师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一分为二,指看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对实际应用有所忽略。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实践情境,将学生的知识领域扩展到课外,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延伸到课外的实践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刻的掌握知识,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运用,使学生综合能力有所提升。

篇10

一、政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的实践

政治新课程要求“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法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根据这个精神,我设计了《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责任》这一课,通过“创设情境——问题设置——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学生通过课前起航,熟悉书本知识,完成预习;课中通过多媒体展示与播放视频资料创设一个情境,根据情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同时由学生自己根据课程内容进行生活化的模拟表演,身临其境的让他们体验生活,并设置相关的与教学有关的问题。根据这些情境,在合作中探讨知识,有的同学负责讲解,有的同学负责记录,有疑问的由提问组内自己解决。最后将小组形成的结论,公开进行大展示。展示好了,由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同学们在点评中往往会唇枪舌剑,非常激烈。这是个很好的现象,因为只有在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他们才会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每次我都有知识构建图,以前都是我自己在构建,然后塞给学生。而小组合作后,我尝试着让学生来构建。居然出现了一题多解的现象,这让我欣喜不已。达到了意料之外的拓宽我的思路的目的。真是“教学相长”了。从课堂效果来看,合作学习的课堂的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碰撞出了学生的智慧的火花,特别是请其他组点评,学生们都据理力争,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同时,这种课也让学生感受到政治课不再是说教,而是一节有趣的课,使学生在讨论中明白了道理。这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上课方式。

二、政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反思与对策

首先,合作学习中往往为了让学生能讨论起来,设置较容易的问题,而忽视了问题的质量。所以课堂表现表面很热闹,但却徒有形而无交流之神,也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其次,合作的过程中,虽然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却忽视了教师的有效引导,对于有些问题老师缺乏及时的指导。最后,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学生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气氛很热烈,但是学习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总是在发言,内向或成绩不好的同学就站着听,听不懂就自己讲话或找其他同学闲聊,所以参与合作学习只是少数,而大多数同学则游离于学习过程外,丧失了最初的共同进步的目的。我常常思考怎样才能克服这些问题,发挥合作学习的长处,增强政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首先应该选择学习的时机,优化问题的设计,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要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问题”,把具有创新性、探究性的问题作为合作学习的载体,同时这些问题可以结合政治的时政性材料或是现实生活背景,这样会把学生带入到一种崭新的,富于创造性的学习情景中,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探讨欲。其次,在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学生为主体而教师为主导模式。从而在高效有序的课堂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韩叶青 单位:江苏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

篇11

在教学中,意(情)属于主观范畴,可以特指教师的思想、感情、教学水平、教学设计等。境(景)是客观范畴,可特指学生。在意境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统一也要达到"情景交融",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贯通,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做到王夫之所言的"景中生情,情中会景,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

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创设意境呢?

首先,导入妙趣横生,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有趣活泼的导入不仅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使学生明白本课的学习要求,集中学生的思维方向,而且能启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情绪,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炼之以志,导之以行"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深刻钻研熟悉教材,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框架和逻辑层次,逻辑关系,创造出一个有特色的别出新致的导入。使景深含于情中,震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如高二哲学部份,其理论有一定的深度,对高二学生来说要理解有困难。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化难为易呢?导入,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哲学蕴含的人生哲理比较广泛,名人名言、古训、漫画、幽默、笑话、故事无不隐含着一定的哲理。因此,可以用实例导入法,直观导入法,引用名言导入法等,吸引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可用笑话《双方都是挨饿》导入:一家小饭店门口挂着这样的招牌,请到这里来用餐吧,否则,你我都要挨饿!"。这样的导入,一方面,能使学生的思维大门打开,使枯燥的哲理生动起来;另一方面,使学生明确了主题,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注意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反对无视事物联系的孤立的观点。在讲发挥主观能动性时,可引用《孙子兵法》里的:"避其锐气,击其惰性。""攻其无备,击其不意"。从而使学生明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总之,通过以上导入,能使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灵感,增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但是,不管以何种形式导入,都要遵循一致性,启发性,情感性,针对性,简明性原则,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做到精和趣,从而由教师"情"的设计,引导学生"景"的诱入,达到主客观体的第一次碰撞和统一。

其次,讲授生动形象,有了"景"的角色进入,关键是"情"。如何产生景中情,情中景的境界,即情景交融,主体和客体的勾通?对主体来讲,关键是调动客体的参与和角色进入,经过前一阶段导入的统一,在讲授阶段,主要是做好板书设计,重点讲解,难点化解,而这其中又涉及到教师设计的提问,语言的巧用和逻辑思维方法,教师如果在这些过程中能够创造一个生机盎然的意境,不仅可以起到教学效果的"事半功倍",而且可以再次达到情景的统一。

好的板书设计具有提纲契领,突出重点,增强教学效果过程节奏感,集中学生注意力,达到审美教育的作用。因此,板书直接影响着讲授的效果。如《经济常识》第一课的板书设计,主要住四个字,商品---货币,由此通过目录和提纲,就可以把本课内容连串起来,并辐射相关知识点,商品的产生、含义、本质、基本属性,规律,货币的产生、含义、本质、基本职能、符号、与商品的关系等。如此言简意骇,不仅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本课的体系,而且从微观上明确了知识点及其联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从而达到主客体的融汇。

重难点的讲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学生最终获得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学重点的处理,因此,重点的讲解,一方面要精而简;另一方面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如价值规律的讲解,可以分层进行,从其内容、生产、交换、表现形式、作用、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来理解,这样逐层分解,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加深对此的理解。此外,难点的讲解,要充分重视中学以上学生学习的难点,注意分散,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在以上教学环节中,要善于提问,教师富有艺术性的提问是启发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精神、竞争意识和创造精神。此外,还要巧用语言,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和进行精神产品生产的工具,教学过程是通过语言的传输来实现的,语言的优势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作用和影响是自始至终的,其对于师生的双向交流,教学内容的表达,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语言,渲染课堂氛围,启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情理交融,教与学的统一的境界。

篇12

再次,教师要对学生的交流讨论进行积极地引导并适时做出评价。教师要明确自己在课堂中的定位,要将课堂主导权交给学生,但是也不能放任自流,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让课堂主题始终围绕教材展开。教师要在学生讨论完每个案例后,及时作出点评给予学生理论高度的指导,升华学生的思想高度。

最后,教师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效性。要让学生在案例讨论中了解到自己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要担负的责任;要结合社会热点,让课堂与实际紧密结合,比如可以将网络这一话题引入政治课堂讨论中,让学生通过交流明确是非,学会自觉抵制网络中不良因素的干扰。

2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原则

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时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方向性原则,要用积极正面的案例去引导、感染学生,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学会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明辨是非,选好人生方向。二、针对性原则,教师在案例选择中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能激起学生共鸣的案例,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三、时效性原则,初中生更喜欢接受新鲜的事物,所以教师要尽量选择时效性强的案例来引出教学主题。四、实践性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理论延伸到生活中去,比如在学完消费者权益的相关理论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中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要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篇13

1.3高中生对于高中政治学习认识不够调查中我们发现,高中生对于政治学科的理解不够到位,甚至很多学生讲政治课作为其他课程的“放松课”,这种心态对于政治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不仅仅导致政治课堂之上的学习缺乏积极性,对于课下主动政治学习影响也是非常严重,长此以往,学生对政治的学习会逐步失去兴趣。

2.提交高中政治教学质量的相关策略

2.1高中教师应该跟上时代不落伍,秉持先进的观念从学生兴趣和学生需求出发,制定出符合教育局制定的相关课程标准,以此做到创新,做到突破墨守成规的教学方式,这样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其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课程的变动要也十分关注学生情感、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改变,让学习变成一种快乐的享受,让学习变成一种分享,而不是负担。

2.2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倡导探索性学习方式教学策略即通过一定的方针或者某种方法,来有效传播知识。国家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关于教学策略的灵活使用,尤其是在有确切标准的引导下。比如可通过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互相学习这种上课状态融入到讲师的授课过程中,二者紧密结合,可实现教师的授课价值也可实现学生的探索性思维的拓展。通过这样的互动,就会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政治课并不是想象中的食之无味的一节课,它教会我们更多的是探索学习。

2.3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组织教学政治课是教育学生走向正确的道德教育路线以及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的一门比较系统,使用抽象概念较多的课程,不管对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且随着现代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也要求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掌握新的知识架构和接受新的观念,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比如课堂中比较常见的一个教学工具“投影仪”,通过投影仪可将一些生动的图片、视频、声音结合在一起,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易理解的内容,除此之外,我们可利用计算机学习小语种和丰富课外知识等等,免去了死板没有氛围的课堂环境,同时也达到了知识学以致用的目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