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西方文化概论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西方文化概论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西方文化概论论文

篇1

一、课程中文献资料的引入

文献资料向来是史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史料来源之一。在“西方文化概论”课程中,大量引入当时人的著述及法典等文献资料,可以令学生正确地把握西方文化的发展以及不同时期的特点等内容。尤其在了解西方古代及中世纪文化过程中,文献资料的应用尤为重要。在进行“绪论”“古希腊文化与神话故事”专题的讲解过程中,笔者尝试引入希罗多德的《历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等文献。在“绪论”中,引用了一段古希腊史家希罗多德的描述,“印度以东的全部地区是一片砂砾地带;在我们多少确实知道的所有亚细亚民族当中,住在日出的方向,住在最东面的民族就是印度人,因为由印度再向东便是一片沙漠而荒漠无人了”[1]239。由此,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何为西方”。通过希罗多德的描述,让学生了解到最早划分出东方与西方的是其著作中所描绘的发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希波战争。在“罗马文化与罗马道路”“罗马文化与罗马法”这两大专题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大量引入了《塞奥多西法典》《查士丁尼法典》的条文。在讲授罗马法之时,笔者引入了《塞奥多西法典》中两段有关女性地位及财产的条文,“如果任何人与一个女孩订立婚约并且未能在两年内实现这一婚约的话,并且如果女孩在这一时间已经过去后改而嫁给其他人的话,不应由于加速她的婚姻而归罪于她诈骗,并且也不能允许她的婚姻誓言归于无效”[2]67。“如果一个女儿从其家父处接受了一笔嫁资并随后结婚的话,如果其家父未立遗嘱而去世的话,如果她希望与其兄弟一同继承的话,她应被要求将其嫁资与其家父的田产合并,然后她就能成为共同继承人与其兄弟分割遗产。”[2]82通过这两段法典条文的引入,让学生了解到罗马法对于女性权益较为保护,同时也较为强调对本家族遗产的保护。在“典雅爱情”“黑死病的文化影响”等专题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则引入了但丁的《新生》、薄伽丘的《痴情的菲亚美达》《爱情十三问》《十日谈》。笔者在讲到文艺复兴早期人文主义者的典雅爱情观念的时候,引入了薄伽丘作品中的一段话:“夫人啊,您是我唯一的欢乐与幸福!如果说这话不中我的下怀,那我准是在说谎。如此自猜自想真令人心花怒放,我不由得从内心发出一声甜美的:您是属于我的。”[3]9这段话隐喻了作者第一次看到菲亚美达的情景。从《痴情的菲亚美达》的内容来看,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骑士”对于心爱的贵妇人的爱,一种平等的、女性稍占主导地位的,并且具备婚外恋性质的单恋,一种与中世纪骑士精神中的典雅爱情一脉相承的爱情观。我们发现,但丁、薄伽丘等文学巨匠笔下的女神是理想女性的化身,也是激发诗意灵感的源泉,通过巨匠的名作化为不朽。引入这些相关的重要文献资料,不仅可以让学生更为准确且深入地了解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西方文化所体现的特征,同时对于历史学本科学生而言,有利于提高其运用史料的意识和能力。

二、课程中论著及论文的引入

对于很多古代、中世纪以及近现代的文献资料,高校历史学本科学生把握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除了文献的引入外,笔者还引用了大量的近现代国内外学者的对相关主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尤以论著和论文为主,将它们作为补充。如威尔•杜兰的《世界文明史》、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布林顿的《西洋文化史》、麦克尼尔的《瘟疫与人》、朱伟奇的《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彭小瑜的《中古西欧骑士文学和教会法里的爱情婚姻观》、李化成的《黑死病期间的英国社会初揭(1348—1350年)》等。以“典雅爱情”专题的讲授为例,笔者引入了布林顿在其著作《西洋文化史》中关于典雅爱情的定义:“衰退中的骑士精神培养出‘罗曼蒂克的爱情’,对一个理想的女人所产生的爱,一种做不到、非尘世的和精神上的爱。这个理想的女人是可以使崇拜者高贵起来……骑士精神也将的冲动升华作精神上的爱慕。”[4]186并且分析了这一定义中的两个重要词语“衰退”“高贵”。“衰退”指出了雅典爱情出现的时间,是在中世纪中后期;“使崇拜者高贵”是典雅爱情的作用。此外,笔者还引入了威尔•杜兰的一段话:“有两种影响力缓和骑士的野蛮作风———女人和基督教。女性的德行再度被发扬,以遏止英武男人好战的血气之勇。”[5]452同时,分析了威尔•杜兰这段话所指出的贵妇人在骑士精神特征转化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样的引入和分析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初就了解到中世纪存在于贵妇人和骑士之间这一神秘爱情的基本情况。在“黑死病的文化影响”中,在讲述黑死病来源的不同说法时,笔者引用了麦克尼尔在《瘟疫与人》一书中的看法:“在1252年蒙古军队从远征云南—缅甸的行动中撤回不久,鼠疫杆菌就侵入到蒙古的野生啮齿动物群落,并逐渐转化成地方病。随后几年,随着受感染的老鼠、跳蚤和人无意识地把杆菌传播到新的啮齿群落,而向西沿着大草原扩张。”[6]97通过这样的引入,让学生体会到从古至今东方与西方的文化都有交集,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进行传播和交流。通过引入相关学者的论著及论文作为补充,为学生提供更多不同的了解西方文化的特点及内容的视角,同时,也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三、小结

除文献资料以及近现代学者的论著和论文外,在“西方文化概论”课程中,笔者还引入了部分考古证据、影像资料、印章等史料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支撑。在授课对象主要为历史学本科学生的课程中,进行大量史料的引用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事实上,在这门课程结束之后,从学生所提交的读书报告和小论文的情况看,这门课程所选择的十二个专题不仅激起了很多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同时他们也努力在对相关史料的研读与分析中,试图就其中的某个感兴趣的论题进行独立的分析并撰写论文。

参考文献:

[1]希罗多德.历史(上册)[M].王以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ClydePharr.TheTheodosianCodeandNovelsandTheSirmondianConstitutions[M].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52.

[3]薄伽丘.痴情的菲亚美达[M].陈才宇,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4]赵林.神旨的召唤———西方文化的传统与演进[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篇2

证券交易税的主要职能是调节市场交易,但是我国股票交易印花税的作用渐渐异化,财政收入职能似乎体现得更为明显。在早期的印花税分成比例中,国家和地方各50%,1997年1月1日起国务院决定将证券交易印花税分享比例调整为中央80%,地方20%;1998年6月对证券交易印花税再次调整分享比例,改为中央88%、地方12%;从2000年10月1日起将分享比例由中央88%、地方12%,分三年调整到中央97%、地方3%,即:2000年中央91%、地方9%,2001年中央94%、地方6%,从2002年起中央97%、地方3%。我国的印花税收入不断增加,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甚至在证券市场行情火爆的2000年上半年,股票交易印花税收入竟占到上海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2000年全国印花税达到了485.9亿元,占当年税收收入的比重达到3.83%,这恰是我国证券市场前5年证券交易印花税总量的5倍。必须指出,一方面,我国股票交易印花税的这种财政收入功能的发挥是以证券市场换手率过高为基础的。目前我国股票的年换手率为300%左右,大大高于西方国家的成熟证券市场60%左右的水平。另一方面,印花税税率的下调,当然会影响到财政税收,但是印花税不会以税率下调幅度同比例下降,税率下降了,刺激了市场交易,印花税会有所增加。同时,市场交易活跃了,券商的佣金收入会增加,券商所交的税也会增加。因此,我们在分析是否应对印花税进行改革时,应该先考虑它是发挥出了市场调节职能,而并非是否发挥出了财政收入的职能。

三、现行证券交易印花税的隐忧

(一)征收印花税依据不足

虽然目前的汇贴纳税方法不须粘贴印花,由税务机关在凭证上加注完税标记代替贴花,但应税凭证是真实存在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在证券交易过程中的普遍运用,证券交易早已实现了无纸化操作,所谓的股权转让书据只是电脑中的一笔记录,证券交易时既无实物凭证,也无印花税票,征收印花税已经失去了本来的含义,证券交易印花税实际上成了一种交易行为税,与印花税的本来含义不符,理论依据不充分,法律上不够严谨。

(二)印花税的征收对交易行为的规范作用不大,征收范围狭窄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的凭证收的一种税,它的意义在于加强凭证管理,促进经济行为规范化,了解其他税种的税源和缴纳情况,加强监督控制,同时可以积累资金,增加财政收入。由此可见,印花税的征收对交易行为的规范作用不大;证券市场的内涵远远大于股票市场,范围狭窄的印花税不利于对所有证券交易征税,而税基广大的交易税有助于保证各种类型的证券市场共同发展。

四、证券交易税制改革的方向

(一)应有助于证券市场持续发展

第一、证券交易税制的改革应有助于推动企业融资与体制改革。目前境内居民储蓄率很高,企业间接融资的比重相当大,这对企业直接融资与银行信用的发展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在证券交易税制设计时,可以考虑引导企业通过证券市场来实现直接融资,并引导企业推动体制改单的进行。第二、证券交易税制的改革应有助于减轻证券市场的非正常波动,尤其是抑制证券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目前固定划一的印花税不足以实现这一功能,要充分发挥交易税制对投资行为的引导,有必要进行适度变革。第三、证券交易税制的改革应有助于推动我国证券业整体素质的提高。总体而言,我国证券业的基础较薄弱,证券市场还是一个成长型的市场,券商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的格局也还没有根本打破,在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日益逼近的环境下,整体实力趋弱的国内券商的成长会受到课征较高税率的损害,这无疑会对我国证券业的整体实力增强、整体素质提高雪上加霜。第四、证券交易税制的改革应有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当前,我国的证券交易税率远高于除了丹麦以外的其它国家,较高的税率使得投资者的交易成本也相应较高,从而减少了对证券的投资。所以证券交易税制改革方向总体上应以下调证券交易税为主。

(二)以税负公平为重要方向

实现税负公平原则,需要建立完整、系统的证券交易税制体系,既要能“拓展税基”又能实现“差别税率”。从“拓展税基”的角度出发,证券交易税种应不再实质性地限定在流通股的转让方面,对新股发行、法人股与国有股的转让、债券交易、投资基金的交易,以及其它非交易过户均可适度课征印花税或交易税,这既可实现税负公平,也可推动各种交易品种的均衡发展。目前固定划一的证券交易印花税不足以实现对证券投资收益的调节。因此,在税收稽征手段许可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交易频次、成交额度、投资收益等多个方面实现差别税率,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并且不再出现亏损投资者与盈利投资者按同等税率承担税负的状况。关于这一点,可以通过在适当时机开征一些新的差别化的税种(如资本利得税等)来实现。

(三)保持证券交易税制的政策稳定性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证券市场,对税负的承载能力存在差别;同时证券市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所要求的证券交易税制对证券市场发展的导向也存在差异,因此,实践中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证券交易税制。那么,如何保持证券交易税制的稳定性就成为了新的课题。证券交易税制的稳定性,不是拒绝证券交易税制的变革,也不能表现为税目、税率等的固定不变,而是要体现在证券市场发展方向上的稳定性。

篇3

任务型教学是以任务为中心,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法。其强调的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有目的的教学。任务型教学法还强调,学生的习得和知识建构过程,提倡交流参与的学习方式。因此,任务型建构教学要求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教学内容和目的,设计出具体可操作的任务,学生则通过探究、交流、合作等学习方式主动建构知识。当前的西方文化课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少量的问题设计也流于形式并没引发学生真正地思考,从而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开学初就布置每组学生的课堂展示任务,每组按班级实际人数比例进行分组,负责完成对每小节教学内容的介绍与评价。学生围绕这一任务精读课本上的内容,通过各种手段查阅相关资料与信息,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进行深入学习,并对相关内容进行有选择的拓展,在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新信息进行认知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和新的知识结构。当然,为了避免除了每节内容展示小组成员外的其他同学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提问、练习、讨论、课后作业等检测手段也不可或缺。另外,每次课堂展示任务完成后,教师应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做出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同时,教师还应对重难点以及学生遗漏或介绍有误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补充和更正,对所学知识做出总结和归纳,并对重要内容做有价值的知识拓展和延伸。对于西方文化课程来说,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建构的主体。

互动式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和音频等媒体形式与计算机集成起来,并在这些媒体间建立逻辑链接,快捷、直观地传授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给学生。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还是改变不了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境地,“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仍然贯穿整个教学。从本质上讲,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并没能摆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样的多媒体课堂不过是纸质课本的电子版演示而已。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其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同伴)的帮助即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以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建构主义指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情境’是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一切信息,其组织是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协作’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是教师及学习同伴为了建构所学知识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过程;‘会话’是学习者与教师、学习同伴之间的交流,‘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终极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到深刻的理解,从而完善其已有的认知结构,建立新的认知结构。”[3]37-40而Malamah-Thomas指出,“互动就是指人/物之间通过行为互动,互相影响的过程。根据互动对象的不同,互动可以分为人机互动、人人互动,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互动”。[4]87-89而多媒体应用的各种特征十分适合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自然,互动式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单一讲授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让学生在准备展示任务时,展示任务中及展示任务后真正充分实现了在教学过程中生生、师生和学生、教师与学习内容、多媒体设备间的协作、会话和互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其还以良好的情境作为语境,以共享性、交互性和可理解性为保障,利用丰富的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影像等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教学变得不再枯燥死板,这样形象、生动和丰富多元的学习环境,多维度、多视角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联系,激活学生思维的各种逻辑链接,并且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还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加深了学习者的主体感受和主体意识,更好地建构了学习者自身的知识体系。

篇4

全球医患关系研究现状分析

医师职业精神:聚焦真正的问题

关于医学专业精神的几个问题

医学人文的复兴与职业信仰的重建

医学人文精神及医学心理学的作用

患者视角:医师应该告知医疗差错吗

创伤与真实:中国文学中的疯癫形象

抗生素滥用致盲案引发的法律思考

透过安然事件看当代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伊里扎洛夫技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简史

暑期社会实践——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

美国、英国和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新趋势

艾滋病流行概况及抗病毒治疗防控应用进展

了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现状,关爱身边老人

灵魂的超越——读史铁生《病隙碎笔》有感

一步一字——《大国卫生之论》读书报告

医学也是“人学”——漫谈“鲁迅与医学”

中国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峰会声明

绽开一朵人文的浪花——医学与文学的汇流

从传统医德到现代医师职业精神,我们还有多远

医患关系的本质:医学的专业视角及其伦理意蕴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功能实现的影响因素分析

浅谈我国现行医疗体制与医师职业精神的培养和提升

影视欣赏与人文情怀——西方文化与影视欣赏课介绍

欢乐背后的忧郁——肺结核对华托绘画风格的影响

社会支持、自尊与高中生抑郁、焦虑情绪关系的研究

健活,对话胡大一——一个临床专家的健康传播史

人文化的医学——论文化的互动性与跨学科的互动建构

人道原则和行善原则在“肖志军拒签手术”案中的缺位

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公民权利的法律研究热点及对策

中国医学社会学30年:研究现状、结构困境与发展前瞻

美国医师如何看待医师职业精神:几项全国性调查的综述

永生的苦楚——《格列佛游记》对长寿渴求的反世俗建构

《个性化健康管理:人类“第三大计划”中国进行时》读书报告

“疯狂”的影像解读——当代中国电影中的精神失常因素

新加坡和中国原地健康老龄化中的家庭参与和社会支持对比研究

“人文学科是荷尔蒙”——探索中的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人文与健康中心

过街:文学与医学的“摆渡”——一个新兴研究领域的西方视角

医者:道德麻痹与宣泄——医生作家笔下的德行异化医生与治疗者

现代文学与描述生命伦理学——兼论大江健三郎作品中的生命伦理意识

学习知识、学习方法——“国际卫生与卫生国情概论”课程总结

轻松而严谨,自导而创新——“国际卫生与卫生国情概论”课程感想

金苹果:食之有味,得之不易——“国际卫生与卫生国情概论”课程心得

三分课堂,三分实践,四分读书——“国际卫生与卫生国情概论”课程心得

篇5

1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本土文化的必要性

近年来.跨文化教学逐渐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全球化,各国交往日趋频繁,在高职英语教学逐渐将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相合的改革大背景下,社会对人才在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于是西方文化积极主动地走人了高职英语教学课堂内外。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只有西方的语言、西方的文化,中国的本土文化很少融人英语教学过程。对一种新文化的了解应该是建立在对本国文化了解的基础之上。外语学习不应该仅仅是单向的文化交际活动,在培养跨文化意识过程中.融入本国文化,在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价值观等的同时,将本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吸收两种文化的精髓。比起单一地学习一种文化,更有助于培养跨文化意识。文化交流与互动是双向的,在外语教学中让学生学习、适应外国文化的同时,不能舍弃本国文化全盘照搬外国文化,不作出自己的判断.这样的方式也很难培养较敏感的跨文化意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增强本国文化的融人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化的鉴别能力,使他们树立更加全面的文化价值观和世界观,对西方的新思想、新理念有敏锐的洞察力.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如今各国之间交流呈多元化趋势发展.我们交流的对象已不仅仅局限于把英语作为母语的民族,也包括把英语作为中介交流媒介的其他民族,因此英语学习者也承担着将本国文化传播、发扬的使命。

2跨文化意识与本土文化

“跨文化”是指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主要指外语学习者对其所学目的语文化具有较好的知识储备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与交际能力,能像目的语本族人一样来思考东西并作出反应.顺应各种社交活动。随着外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逐渐被人们重视.建立在目的语文化认知和应用基础上的交际能力被视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因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也占据外语教学的重要位置。于是学习外国文化,尤其是英语国家文化,成为英语学习的主要目标。而经济的全球化必然极大地推动着不同文化间的的互动,既有融合,也有渗透。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日趋提高,经济蓬勃发展,在如今的国际交往中我们与国际社会已不再是单向的文化吸收与输出,而是平等的双向交流。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目标不再是培养既掌握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知识。又了解英语文化的应用型人才,而是具有多元文化视野的跨文化交际型人才。因而高职英语教学应在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过程中融入本土文化。要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我们必须引导和帮助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的传统、演变及各种表现形式。

3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本土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措施与方法

3.1导入本土文化

要帮助外语学习者了解和掌握本土文化,首先必须提高教育者自身的文化素养,其次要充分了解高职学生的特点,从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导人本土文化。在课程内容上,可以在教材中适当加人中外文化对比的内容。在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找一个平衡点.比如在教材中适当加入英语介绍本国文化的文章材料等,帮助学生从多角度感知本土文化。

3.2高职英语教学中融人本土文化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措施

高职英语教育模式是由我国的英语教育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不同于改革开发初期。我们主要以单向学习西方文化为主.但这种模式已不适应现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人本土文化.培养须生多元跨文化意识,更能适应现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英语教育者本身要转变观念。从单一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模式转变至多元跨文化意识培养模式。高职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与英语国家本土民族交际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如何用英语做为媒介与非英语国家民族交际的能力,在实践这两中能力的过程中,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是互动的,融入本土文化能更好地实现英语学习者与英语国家民族和非英语国家民族的跨文化交际,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融人中西文化对比的教学内容。文化理解和文化对比是外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教学方法上,学者胡文仲(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93—194.)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中阐述的信息提供法和原因分析法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路径。教师可以将本土文化以阅读材料、影视等形式为信息源与相应英语教材相结合,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辩论等,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分析文化差异的根源所在,在对本土文化有深刻认识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篇6

在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三者的关系中,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在以一种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但不难发现,当一种语言在各种困素的作用下被广泛传播到本土以外、为众多其他地域的人们使用时,语言与文化之间会呈现出一种颇为复杂的关系,而在以该语言为媒介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遵守的语言使用规则也可能会有所不同。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交际成功。但愿望与现实往往存在距离。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受挫或失败,产生误解,甚至引起关系恶化的情况时有发生。很多人把这一点归结为语言不通。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不通,交际很容易产生障碍,但很多情况下,交际受阻或失败不是由语言引起。以英语学习为例,有不少英语学习者在具备相当的听、说、读、写技能后,却不能用英语有效地表达思想进行交际,对于这样的学习者,与其说他们的交际存在语言障碍,不如说是存在与交际对方的文化障碍。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语言和文化互为作用,两者关系十分密切。语言和文化受到各国不同发展历史、地理环境影响。尽管由于全球化的加速,各国间的距离已经缩短,但各种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却依然存在。只有了解、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我们才能跟世界其他地区的人们有效地进行交际。

一、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

语言的不同层次和相当层次的语言单位具有不同的文化蕴含内容。了解文化差异造成的英汉语言差异,是英语学习者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前提。词是语言中蕴含文化的核心。文化差异造成词汇语义理解障碍从而影响交际的例子非常常见,因此,英语学习者要了解文化差异造成的语言差异首先要了解文化差异对英汉词汇的影响。文化差异对英汉词汇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英汉文化部分重合导致词汇语义部分重叠。英汉文化中都有的实体,汉语加以明确区分,英语中可能不加区分。这种情况首先体现在概念词上。论文大全,语言。论文大全,语言。英汉语言中的亲属称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以“uncle”为例,英语中父母双方的同辈男性亲戚均用“uncle”表示,但uncle在汉语中可细分为伯、叔、舅、姑父、姨父、表叔等,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西方人对这些细致区分的亲属关系肯定束手无策。同样,汉语中不加区分的实体在英语中会明确区分的也比比皆是。论文大全,语言。如汉语中“骆驼”一个词,它相当于英语中的camel,可细分为dromedary(单峰骆驼)和Bactrian camel(双峰骆驼)。汉语中一般只用“公”和“母”(或“雌”和“雄”)二字来区分动物的性别,而英语中则往往各有单独名称,小动物也另有名称。如英语中公马、母马和幼马分别为stallion、mare和foal。

2.英汉文化空缺导致词汇空缺。以别的语言为参照,任何一种自然语言的词汇中都可能出现“词汇空缺”现象。所谓空缺 (文化上) ,是指有些表达方式为一国所独有而别国没有。如“冰糖葫芦”一词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汇,只能意译为candied haws on a stick;又如“Mr. Potato Head”中文中直译为“土豆头先生”,如果不知道它是美国的一种深入人心的流行玩具,跨文化交际者势必不能理解这一词的意思。这种词语使用上的空缺现象在英汉语言中非常普遍,而其在英语和汉语的谚语、成语中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差异尤为突出。如汉语中的谚语“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激励人们坚持锻炼身体。英语中没有“三伏”和“三九”的对应词,如果你对外国人说 three fu 和 threenine,相信听的人会莫名其妙。此时译成英语要对其意义加以解释,例如In summer keep exercising during the hottestdays;In winter do the same thing during thecoldest weather。

3.英汉文化冲突造成词义冲突。所谓文化冲突,有两种情况:①有些表达方式,一种语言有另一语言也有,但涵义相反或意义相差甚远。如英汉语言中都有“个人主义”这一词,英语“individualism”在美国人眼里是个人的独立自主,它体现了美国强调的个人奋斗、努力进取的价值观,是褒义的。而中国人眼中,“个人主义”是“集体主义”的反义词,有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意思,是贬义的;同样词语貌合神离的例子枚不胜举, 如“pull one’ s leg”不是中文中的“拖后腿”而是指“开玩笑”;“drop a brick”不是指“抛砖引玉”而是指“说话闯祸”。②含义相同但在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上不同甚至相反。论文大全,语言。如中文“红”与“绿”或“白”相对,而中文中表示嫉妒的“红眼病”英语中是“green-eyed”,如果用“red-eyed” 则是指把眼圈哭红的意思;“酒肉朋友”英文是“a fair-weather friend”,这跟中国人朋友见面少不了吃吃喝喝,英国人见面喜欢谈天气的文化差异不无关系;中国是农业国家,很多习语都与农相关,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瓜田李下”等,英国是岛国,所以很多习语与航海相关,如“put one’s oar in”、“walk the plank”等,“树倒猢狲散”英文中译为“ratsdesert a sinking”足见两国的文化特色。

二、培养跨文化意识

1.培养正确的文化态度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民通过创造活动形成并随历史发展而变化的产物。中西方文化由于各自人类文明进程不同。论文大全,语言。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所持的哲学观不同。因而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众所周知,中国文化以人本为主体,崇尚勤劳、谦虚、谨慎的美德;西方文化则以物本为主体,崇尚个体性、开放性、创造性的文化传统。中西文化本质差异使中西方人们的生活大有不同,包括感情表达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行为方式等等。而这些无不对语言产生影响。因此。培养文化敏感性.即英语学习者在深刻理解本族文化的基础上具备对异国文化的观察、理解和反映能力应被视为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第一步。学习者对本族文化和异国文化要有正确的认识,摈弃民族主义,消除文化偏见的文化相对主义态度——即文化只有差异,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基于正确的文化态度,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察觉到与本族文化有明显差异并可能发生文化冲突的异国文化特征,才能理性地理解与本族文化有明显差异的异国文化特征,才能在交际中真正理解对方的所作所为,解决文化冲突,实现有效交际。

2.选择蕴涵丰富文化内容的学习材料

蕴涵丰富文化内容的语言材料是进行文化渗透的重要途径。英语学习者在选教材时应有意识地多选取一些出自英美国家的原文材料,旨在使自己通过大量接触,潜移默化地培养跨文化意识。教材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代表性。通过对语言和文化的学习,学习者在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同时,发展了合作能力。因此,在选择教材时要注意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主流文化,触及西方文化本质,反映西方文化深层内涵的内容。例如西方的社会制度、哲学流派、经济理论、思想及价值观等等,这些内容有助于学习者自己去分析,去探讨,加深对西方社会的认识。得出自己的结论,最终达到跨文化能力的提高,自身素质的完善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成熟。(2)多元性。语言材料从类型上应包括己方文化、异域文化和跨文化的范畴。一味强调语言学习中异域文化的导入和异性文化的差异、矛盾、和冲突,相对忽视中西不同文化间的相互渗透、影响、与融合,以及外语使用中本族文化的意义,也会使得跨文化交际陷入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加强学习者的主体文化意识,教材在选取上应当适当引入中国文化.语言材料应按不同角度来构建,对同一问题,可以用跨文化的角度来阐释。通过对己方、异域文化的认识,在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中,达到对己方文化的再认识,对异域文化的真正理解.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3)趣味性。教材不仅要符合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还要尽可能通过提供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和活动,激发学习者自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3.充分运用各种媒介,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

音乐、电影、电视、多媒体课件等都是文化沟通的桥梁。一方面它们可以提供最新最生动的语言和文化信息;另一方面,有助于学习者对文化有直观的了解,留下深刻印象。学习者可以收集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资料和图片,了解外国艺术、历史政治、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等学习资源给自己直观的感受,使自己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进一步增进文化知识的积累。电影、电视是了解西方社会的有效手段,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故事片可以提供丰富的材料,使学习者对不同时期的社会习俗、衣着、建筑有所了解。通过电影、电视,学习者还可以观察人们的举止、表情非语言交际手段。这对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是很有裨益的。此外,互联网也是辅助英语学习的有效手段。现在越来越普及的网络给学习者了解和学习西方社会文化提供了非常便利的窗口。西方众多文化机构、语言机构、政府机构、科研机构以及大学等都建立了自己的网页。英语学习者可利用互联网与世界各国使用英语的人们进行交流,创造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氛围。总之,英语学习者应调动一切可用的资源体验、感受跨文化交际。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既反映文化,也受文化的影响。论文大全,语言。因此,学习语言不仅限于学习语言本身,在语言学习中,目标语的文化知识也应是学习的重要内容。文化因素始终存在于外语学习的背后,即使优秀的语言学习者其交际能力也会因文化原因受到限制。因此,英语学习者应培养自己对异国文化的敏锐感觉能力、对语言文化差异的正确理解能力,从而培养出真正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自己成为既有语言知识又有交际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谢金良.西方文学典故词典[M]. 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篇7

一、引言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仍存在过份强调语音、语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传授,忽略英语语言中体现的西方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文化现象的传授,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不强。对大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也是为了加强中西文化交流和、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本文拟通过寓文化意识于语言教学中、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理解西方文化、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三方面着手对大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 

 

二、寓文化意识于语言教学中 

 

 语言使用上的差异是由文化的差异引起的,在教学中,要使学习者关注语言的运用上体现的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的差异之处,把文化差异融入到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文化的洞察力和跨文化意识。 

(一)词汇的文化差异 

1、词汇在中西文化中的字面差异 

龙在汉语中为图腾与吉利的象征,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却是罪恶、邪恶的象征。as wise as an owl中作为智慧的象征的owl与汉语中视为坏兆头的猫头鹰。汉语中农民无贬义,而peasant则是没有教养,社会地位低的人。红在汉语中常与喜庆相关,red则有多样化含义。red letter day 为“喜庆日子或纪念日”,to see red 为“使人生气”,wave a red flag为“做惹别人生气的事”,one’s face glowing with health为“红光满面”。to cast pearls before the swine则为汉语中的“对牛弹琴”。 

2、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联想意义 

涉及到历史、传说、文学或宗教中人物或事件的词汇,意义深远,要越过字面意义去了解联想意义。英语中shylock是《威尼斯商人》中的角色,意为惟利是图、心肠歹毒的小人。童话中灰姑娘cinderella指贫穷、善良的最终获得幸福的女孩子。willow是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奥菲莉、黛丝泰蒙娜的悲惨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成为悲伤命运的象征,“杨柳”形容离别与女子情感以及妓院等。林黛玉代表指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形象。 

(二)语用上的文化差异 

语言总是体现了某种特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背景,关注这些差异,有助于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汉语习惯以询问别人到哪里去作为寒喧语,西方则是对于天气的评论和预测。年龄、婚姻、收入等是西方禁忌的话题,属个人隐私,美国人对于称赞语一般坦然接受并回以“thankyou!”,中国人则谦虚地加以否定。再如对某个场所的表达。美国英语中rest room是剧院、商店等大建筑物中的设有厕所、盥洗设备等,供顾客、雇员等使用的房间,即是浴室、厕所的委婉说法,并非汉语中的“休息室”。 

 

三、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理解西方文化 

 

利用教材、多媒体、原版材料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情景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全方位感受语言,达到语言与文化的整合。 

(一)挖掘教材、充分使用多媒体 

以教材为核心,将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历史背景和故事传说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其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同时利用多媒体营造视觉、听力的真实语言场景,把教学中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加以形象化、具体化,培养学生主动对英语语言文化进行探询,引导学生关注同一事物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表达差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二)选择原版材料进行补充 

选择适量能反映西方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的视听材料,了解真实语言环境下英语的运用情况,加深对中西文化内涵的理解,积累相关的材料。如体现了社会理念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介绍当前社会动态和社会问题的报刊,收看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cctv-9)和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的节目,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英语基础选择部分国外英语电视电台节目观看,英语原版电影更是展现了英语民族如何进行交际的真实情景和鲜活语言,这些材料既煅炼了阅读与听力能力,又是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 

 

四、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品味和体验文化异同,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创造英语交流的机会。如定期开设中西方文化知识讲座,用媒介语或英语向学生全面介绍英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社会风俗等;以某个西方文化元素为主题开展英语沙龙、英语演讲比赛,选择教材中故事性较强、情景性突出的文章进行情景剧表演等等;扩展交际空间,与在中国学习和工作的外国人进行语言交流,直接感受到文化的差异;创造机会参与涉外工作的翻译与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篇8

一、 中西方社会对于女博士的包容度存在差异的表现

(一)中西方男人在择偶观上对女博士学历水平的包容度的差异

丁岚的调查显示出我国青年择偶长期都延续“男高女低”模式。西方人崇尚男女平等并信奉着“爱情至上”的择偶观。[2]郁龙余也阐释过“西方人的择偶标准,最主要是两个人的互相契合 ,其余的条件像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则可以不在考虑之列。”[3]所以自己的女朋友是否是女博士根本不是西方人择偶标准里的内容。

(二) 中西方社会对于女博士容貌形象的包容度上的差异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比较在意结婚对象的容貌。张进辅的研究也表明:女性的容貌因素比智力、社交能力等更能引发异性的注意。[4]西方人也注重容貌,但容貌形象不是拒绝一个人成为自己真爱的缘由,在《傲慢与偏见》中:“婚姻幸福与否不在外貌的美丑、门第的高低、财产的多寡,而在于婚姻双方是否感情融洽、志趣相投。”[5]

(三)中西方社会对于女博士年龄的包容度上的差异

在史振英的一项关于“如果在一个家庭中,妻子的年龄比丈夫大时,丈夫的感受”的调查中显示,认为丈夫会存在感受不好倾向的比例为72.9%,不会存在感受不好倾向的比例为27.1%。[6]在西方年龄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可以成为配偶的条件。如李江山阐述:“男女初婚年龄的延迟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这些现象在发达国家,是不会被冠以“剩女”一名的。” [7]

二、中西方文化在择偶观上出现差异的原因

(一)地域环境的差异

西方由于多山不适宜农业生产,人们很早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活动。西方的工业革命后妇女解放运动要求妇女在社会中与家庭里取得与男子同等的地位。中国文化是重农文化,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适宜农业生产。女人不能像男人一样从事同样劳动强度的社会工作,所以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男尊女卑的模式。现今社会总体来说,妻子仍需在不同程度上依附于自己的丈夫才符合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所以中国男人择偶时很少会选择女博士。

(二)传统文化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比容貌更重要的是人的心灵,如谚语Beauty is only skin deep.[8]( P20)在西方,女博士和形象呆板不划等号。反而觉得女博士是智慧的象征。在中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见证了中国人对女子容貌的态度。虽多数男子不愿娶美女为妻,这不是中国男人内心认为容貌不重要。而是刻意为之。因有些对生活不满足的俏女子,在复杂的大千世界,有可能招惹是非。为保证家庭的稳定,有的男子在理性的思考后会娶相貌平常的女子。但女博士古板不时尚的形象在相貌形象平常之外。

(三)价值观念的不同

西方人持“爱情至上”的观点。恩格斯说过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14]但是在拥有爱情的基础上,西方人也明白物质条件对于婚姻的重要性。如西方谚语:When poverty comes in at the door,love flies out of the window.[15]( P340)而女博士能够分担今后婚姻生活中的经济支出。门当户对择偶观是对男女双方自身条件和家庭条件的充分考虑和权衡。而且中国人受传统父权文化的影响,不愿接受“女强男弱”的婚姻家庭格局。女博士也就不再选择范围之内。

三、如何应对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产生的文化冲突

(一)注重个人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首先学习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准确的掌握跨文际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接受实践的检验。遇到类似于中西方面对女博士作为择偶对象产生的文化差异时,运用熟悉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解决问题。了解本国的文化,熟悉异国文化,对在交际中产生的冲突有足够的认识,努力去克服障碍;在参与社会生活和人际交流的时做到积极主动,乐观面对交际中的困难以及障碍;对于文化差异,能够采取的态度。在跨文化交际中,尊重对方的文化,以对方的价值来审视和评价对方的行为。

(二)应加强学校对人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学校对学生的课程设置上增加跨文化交际知识的课程。同时也需要给予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与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交流,通过与外国留学生的日常交流与接触,让这些学生消除对异国文化的陌生,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次是加强对外国文化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宗教文化、禁忌、交际习俗等方面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及应对文化冲突现象。介绍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社会规范。减少因习俗不同造成的文化冲突。使中西文化观念、社会习俗共同发展。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不同文化间的价值共识,最大程度的减少和避免文化冲突的发生。

(三)发挥社会媒体对人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作用

社会媒体对于广大民众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是社会公众获得新思想的主要来源。所以我国社会应发挥媒体的影响力,在节目的编排上体现文化因素,让公众更好的掌握中国文化。中国媒体人应该从中西文化交流中吸收西方文化中的有益因素,同时也要坚守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在文化交流中成为文化的传递者与表达者。帮助社会民众减少因异文化对其他国家文化的误解.同时也避免使中国人因缺乏对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了解与掌握,导致皈依西方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和道德观,从而漠视、远离传统文化,沦为异文化的附庸。(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丁岚,女博士婚恋难的心理问题分析研究,[硕士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2]蔡琪,孙有中.现代美国大众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90

[3]郁龙余 .中西文化异同论 [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

[4]张进辅.青年心理概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王晶晶.从《红楼梦》与《傲慢与偏见》中透视中西传统婚姻观的异同.湖北成人教育院学报.2006,9.

[6]史振英 ,高学历女性婚恋难的原因调查分析,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3.

[7]李江山.从“女大当嫁”到“剩女当道”―― 透过语言比较中西方婚姻观.文学界・语言研究2010.

篇9

一、Ethnomusicology的出现及多名称并存现状

众所周知,“Ethnomusicology”一词源自于荷兰学者吉卜•孔斯特(Jaap Kunst)的个人创造。1950年,吉卜•孔斯特在阿姆斯特丹出版了他的著作《民族音乐学》,该书将“Ethno”(氏族、种族、民族,或泛指人)与“musicology”(音乐学)进行组合,创造了Ethnomusicology一词,并得到了西方学者的普遍认可。毫无疑问,“Ethnomusicology”的中文译名当为“民族音乐学”(也有人译为“人类音乐学”)。但由于音乐界对是否该用“Ethnomusicology”这个词本身就存在很大争议,致使大家在对该学科的认识上存在着分歧。

早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音乐界就出现了Vergleichende Musikwikwissenschaft(比较音乐学)、musical folklore(音乐民俗学)、Anthropology musicology(音乐人类学)、Cultural musicology(文化音乐学)等诸多名称。然而随着该学科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研究内容变得更为宽泛,学科命名也就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何准确地界定该学科名称,成了当前世界音乐领域的一大难题。在当今中国就有民族音乐学、音乐文化学、音乐人类学、中国音乐学等多个名称。

回顾历史,中国最早接触、学习、研究民族音乐学的是王光祈先生,其时为“比较音乐学”。自上世纪20年代王光祈先生率先将“比较音乐学”引入中国,到1980年“南京会议”①中国“民族音乐学”的确立,国内学者对Ethnomusicology的学科名称一直存在着较大争议,至今没有统一。

在我国最早将Ethnomusicology一词译为“民族音乐学”的是上海音乐学院的罗传开先生。“南京会议”之后,这一名称逐渐为国内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并流传开来。如,伍国栋将其论著定名为“民族音乐学概论”,杜亚雄有本书叫《20世纪民族音乐学在中国的发展》。但这一名称受到了西方和中国相当一批学者的反对。管建华经常使用的是音乐人类学,出版有《音乐人类学导引》、《音乐人类学的视界――全球文化视野的音乐研究》等,并将音乐人类学与音乐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持相同观点的还有杨沐,杨沐在《漫谈音乐人类学的定义与范畴》一文中明确将“‘音乐人类学’作为本学科的中文名称”②。而蒲亨建等人使用的是“音乐文化学”。同时,蒲亨建认为,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和音乐文化学等“均名异而实同”③,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前中国音乐理论界的普遍看法。

从近20多年国内外情况来看,西方学者对Ethnomusicology的学科命名和界定似乎已不感兴趣,他们将研究重点更多地指向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的概念、理论与方法,努力拓展研究的方向、范围和课题,以适应该学科的发展需要。同时,国内学者在经过一段时间争辩之后,或淡而忘之,或倦而厌之,很多人都觉得该学科发展得实在太快,所有争论都不会有什么结果,以致避而不谈了。

二、Ethnomusicology历史演变及其受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

关于Ethnomusicology历史演变过程很多论著(文)均有记载,在这里我不想多说。我想讲的是这样一个事实:任何一件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Ethnomusicology也是这样。随着研究内容、范围、方法的不断拓展,该学科已与其本体渐行渐远。在与不同学科进行“联姻”的过程中,Ethnomusicology已经逐渐脱离其“母体”,孕育出了许多新的不同学科。在今天之中国,该学科目前已从单一的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延伸到学科方法论、音乐民族志、音乐文化区划、跨文化比较研究、中国域外传统音乐文化、城市民族音乐学以及计算机辅助民族音乐学研究等众多领域。学科研究内容的不断扩大,使Ethnomusicology早已突破了原来留予的狭小空间,扩展到一个新的研究层面。

在Ethnomusicology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东西方的文化差异起着决定性作用。

我们都知道,音乐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音乐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的主要根源是人类文化,不同的文化必然会产生不同的音乐。陶玛(美)在《文化变迁中音乐的纯洁性》一文中就指出,音乐事实上可以将其描述为一种“非言语的交流方式并由该文化的成员们所实践,它是宗教、语言和生活方式所勾画的一种文化”。

东西方由于其历史发展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它们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民族音乐学起源于欧洲,承载着西方文化特性,深受西方思维习惯、研究方法、历史进程和文化传统等的影响。回顾历史,民族音乐学的前身比较音乐学,是与西方文化侵略和对“欧洲文化中心论”的批评相伴而生的。在研究视角上,它将音乐与文化割离开来,进行物理的而非文化的研究,体现了西方人具体而微的分析型思维习惯。“民族音乐学”取代“比较音乐学”的事实背后是东方文化的综合型思维模式。由于东方文化的整体性特性,东方文化中的音乐与生活融为一体,使西方学者在对东方的音乐进行理解时出现了障碍,渐而将研究视角探向了产生音乐的环境和文化。

就民族音乐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来说,我们也不难从中看出一些端倪。比较音乐学被王光祈先生传入中国以后,由于该学科当时只对“音乐本体”进行研究,忽视了音乐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片面性的思维方式与东方人综合型模式是有冲突的,或者说,不符合东方人的思维习惯。笔者认为,这可能也是比较音乐学未能在中国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反,民族音乐学对“音乐”与“文化”普遍关注的综合特性与东方文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很快受到了国内学者的普遍响应。在近20多年的学术讨论和研究实践过程中,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一直秉承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在翻译、借鉴西方比较音乐学和民族音乐学成果的基础上,努力构建本民族音乐学理论体系,先后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民族音乐学专著、译著和论文,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国外民族音乐学的独特风貌。

既然民族学、人类学和文化学的研究目的和方法有着严格的区别,那么以这三门学科为基础的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和音乐文化学也理应当是有所区分的。

此外,我们还应当看到,西方一些学者在使用和理解Ethnomusicology一词时其实是有所区分的,他们通常将侧重于对音乐本体研究的称为“民族音乐学”,侧重于人类学研究的称为“音乐人类学”,而将侧重于音乐所处文化环境研究的称为“音乐文化学”,并不像国内音乐理论界那样混为一谈。

四、结论

我国的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和音乐文化学均源自于Ethnomusicology,这是无可争议的,但由于研究者的不同知识背景,该学科的研究逐渐迈向了不同的学科领域,其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在翻译英文文献时,应当根据其研究内容、目的、方法等的不同翻译成不同的名称,而不应统一译为某个中文名称;而在撰写中文论著(文)时,则应当脱离Ethnomusicology的本义,根据论著(文)的内容来合理确定名称。如果硬要让我从中作唯一选择的话,由于文化的多维和复杂特性,我个人认为采用“音乐文化学”这个词可能更为确切。

参考文献

[1]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8.

[2]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3.[3](智利)E•格雷贝.《音乐人类学》[M].《民族民间音乐工作指南》.孙国荣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

[4][英]A.R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M],夏建中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5]洛秦.《音乐人类学的历史与发展纲要》(续一)[J],上海:《音乐艺术》,2006(4):87-95.

[6]杜亚雄.《欲澄清学术理念 先搞清术语概念》[J].北京:《中国音乐》,2006(3):1-4.

[7]蒲亨建.《对我国音乐文化学研究现状的初步思考》[J].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4):p95―p98.

[8]杜亚雄.《20世纪民族音乐学在中国的发展》(上)[J],《乐府新声》,2002,(3):p26―p29.

[9]宋祥瑞.《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历史与问题――兼论当代的“接轨情节”与中国现代学术的性质及任务》[J].武汉:《黄钟》,2001(2).

[10]杨沐.《漫谈音乐人类学的定义与范畴》[J].北京:《音乐研究》,2000,(3):p81―p87.

①1980年,由民族音乐学家沈洽、高厚永、赵后起、杜亚雄等人组织策划,在南京艺术学院举办了“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会议首次采用“民族音乐学”这一国际性学科概念。音乐界一般习惯地将这次会议简称为“南京会议”.

②杨沐.《漫谈音乐人类学的定义与范畴》[J].音乐研究,2000(3),p81―p87.

③蒲亨建.《对我国音乐文化学研究现状的初步思考》[J].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5―p98.

④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3,P14.

⑤赵宋光.《音乐文化的分区各层构成描述:关于音乐文化学学科建设的目标、方法、步骤的若干建议》[A].赵宋光文集[C].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

篇10

一、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现状

作为国际交往中使用频率最多、最重要的沟通交流工具,英语的重要性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共识。但是这样的大环境总会给人错误的引导,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观点——认为英语比汉语还要重要,人们在不自觉中忽视了对汉语尤其是汉文化的学习。新加坡学者研究发现,在新加坡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造成社会凝聚力低的主要诱因便是母语教育的不完善,而现在中国正面临着同样的危机。

纵观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材,课程在设置上大多都是突出英语和英美文化。英美文化固然值得学习,但是教材中不可缺少汉文化的渗透,学生只有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下才能对自身环境有正确的认识,进而提升自身的修养。不单单是知识这么简单,文化底蕴会伴随学生的一生。对于英语学习者,尤其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的首要目的是通过英语这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及对于汉文化的认识。然而大多数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知识为了通过四六级,《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在英语中该怎样翻译。现今的局面就是,在我国各个阶段中英语教学大纲的目的都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但是这似乎只是落实在口头上。英语教学,是一个学习者通向西方文化的窗口,也是未来学习者向外输出中国文化的一个潜在的通道。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学习者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开阔视野,走出去,再寻根思源,看回来。这才是英语教学的目的。让他们在世界文化的长河里找到中国的位置,窥视文化的根源。这往往比单纯的讲授知识更加有意义,知识只有在文化的背景下才能散发出引导之光。

二、英语学习者的对自身的认识

每个英语学习者在面对外国人时都充当着文化传播者的角色。你的一言一行和你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都会影响或改变外国朋友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对中国的看法。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我们每个英语学习者都应该深刻的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传承是自身的任务和使命。英语是一个很好的传播文化的媒介,通过它可以表达我们的文化,而其中的基础便是对汉文化很好的认识与感悟,作为中国人,应该理解汉文化独特的魅力,以及用何种手段传播自己的文化。中国政法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院长林雪在谈到外交官的素质时说:“我认为,第一是要对祖国有深厚的感情。有了这种信念就有了动力,在这种动力下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因为外交工作很有挑战性。第二就是广博的知识。一个外交官要认识到在今天这个时代能做的事情很多,但是一定要了解中国,了解外国,然后找出两者之间的结合点,这样做起来自己也会感到高兴,这种喜悦是高层次的享受。”

三、注重教师的文化意识与教学方法

最近几年,中国英语教材为了适应不断发展前行的全球一体化浪潮处于不断更新发展中。教材内容渐渐充实,但却极少看到中国文化的经典。我们过多的关注于对学生进行异国文化的教育,却忽视了自己本土文化的渗透教育,这是英语教育中的硬伤。中国文化渗透在英语教学中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引导者,首要职责就是要坚定文化立场。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并欣赏祖国灿烂的文化,应包容地为学习者介绍中西方文化。这样才能结合把祖国文化和外语教学结合来。 转贴于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创新。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要求学以致用,胸怀宽广,教书育人,要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面对文化。随着国际间交流的不断深化发展,文化事业尤其显得更加昌盛繁荣,所以外语教学中对于文化的渗透愈发重要。简单的英语语言教学已无法适应多变的文化环境。这就要求英语教学者能够站在文化的立场上纵览本民族文化,站在东西方文化比较的高度上,诠释英语教学,如若达到这一高度,英语教学定会向更深更广的境界发展。

总之,语言是一种文化的输入与输出行为。英语教学的任务不只是介绍外来文化,同时也肩负着对祖国文化的输出使命。教师在教学教师应该更加注重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与借鉴,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对受教者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渗透教学,让我们的英语学习者成为全面的、合格的文化传承者。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11-13

篇11

在我国,学前教育阶段开展双语教育已由趋势成为事实,学前双语教育也成为我国教育研究和改革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幼儿园已经实施和准备实施双语教育,这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然而,我国学前双语教育的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如双语课程的安排、双语教材的选择、双语师资的状况、双语教学的模式或方法等。本文结合学前双语教育探讨浸入式英语教学模式。

二、学前双语教育的现状

鉴于我国幼儿师资培养的现状,幼儿教师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用双语进行教学的能力有限,虽然她们注重对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他们设计的教育方法和形式受到孩子们的广泛喜爱,但却很难体现双语教育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他们常常只能用汉语代替英语表达,给孩子提供学习和模仿的机会较少,而且目前从事双语教育的多数幼儿教师只注重单词句子,难以创设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育环境,也没有注意到东西方文化的诸多差异,远远不能满足双语教育要求。而学前双语教育,就是对幼儿进行的汉语和外语两种语言的训练,旨在培养幼儿听说双语的兴趣,促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凋发展。

三、浸入式英语教学模式

浸入式(Immersion)是指用第二语言言的一种外语教学模式,即学习者在正规教育环境中的全部或部分时间被浸泡在第二语言环境中,教授者只用第二语言面对学习者,第二种语言不仅仅是教学的内容,同时也是教学和学习的工具。浸入式教学模式(immersion)基本有两种:全部浸入式(total immersion)和部分浸入式(partial immersion)。在我国,我们所称的“学前双语教学”实质上就是一种外语部分浸入式教学模式,即幼儿对汉语和英语的学习是同步进行,在此教学模式中,英语是“双语教学”中使用的目标外语,因而叫英语浸入式教学。双语教育要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符合幼儿的能力、需要和兴趣,在对幼儿进行双语教育时,注重幼儿的认知经验,使经验和体验成为两种语言学习的纽带和载体,而“浸入式英语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实现双语教学中英语教学的要求。

1.浸入式教学法遵循语言习得的规律,提倡为幼儿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

FredGenesee认为大部分儿童的第一语言能力是通过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进行不断的、有意义的交流而获得的。根据Krashen的语言习得习假设,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是而且只能是通过自然习得过程来获得目标语能力。这种自然习得的能力可以使语言习得者既能获得接受性技能,又能获得产出性技能。而浸人式英语教学就是以习得论为基础的,强调自然习得。与此同时,浸入式教学法提倡为语言学习者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这一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有意识“教”英语的做法,尽可能地去创设英语语言环境,让儿童在这种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有意无意地接受英语。在浸入式英语教学,不提倡一个单词读数遍的机械、枯燥的英语教学法,而是大量地创设语言环境,通过自然习得获得英语,并在实践和体验中掌握英语。如幼儿园都有幼儿下午吃点心这一惯例,老师可以借助这一真实的语境传授一些日常用语:Would you like…?Do you like…?Which one do you like…?又如,在教授水果类英语单词时,老师可以借助实物,通过幼儿直观的视觉体验,让其学apple,pear,banana,orange等单词,而不是让其想象各个水果而去机械的记忆单词。除了在英语课上注重英语学习的体验,也要注意把英语运用到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中去,尽可能多的运用幼儿园英语日常用语与幼儿进行交流,努力创设真实的英语习得的环境和体验。如在幼儿每天入园时,一句很自然的问候:Good morning! Hi!等等;当幼儿在非英语课堂游戏活动中表现好时,一句很得体和及时的赞美:Well done! Wonderful!等等。但在语言习得的初期,允许儿童使用汉语,但尽量鼓励其养成说英的习惯,要逐步实现全英文的交流环境。

2.浸入式教学法在重视语言学习的同时,绝不能忽视文化渗透

浸入式教学法在遵循语言习得规律创设真实语言环境的同时,还应重视文化渗透。这应是实施浸入式教学法的关键。如果不了解英语赖以生存的英美文化,不了解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和准确运用这一语言,更谈不上自然得体地交际。著名语言学家 Thomas认为:“若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错误,他可能被认为是没礼貌和不友好。他在交流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粗鲁和敌意。”胡文仲教授则认为:“只注意语言的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而目前从事双语教育的多数幼儿教师只注重单词句子,并没有注意到东西方文化的诸多差异,对西方文化习俗知之甚少,以至出现“Chinglish”,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常用“吃饭了吗?”“上那儿去?”“到那儿去了?”等言语来作为问候语,而这些问候语直接迁移到英语里,对英美人来讲不但不构成问候,反而会起反作用。他们会把“Where are you going?”和“Where have you been?”认为是对他们隐私的窥视。把“Have you eaten?”当作是一种邀请的信号。如幼儿每天要和教师说“老师早!”“老师好!”,而在英语中无一词在意义上、用法上与汉语的“老师”完全对应。曾见某幼儿园门口写着“Good morning,teacher.”“Good morning,Teacher Zhang.”等等。殊不知,这些说法是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因为在英语国家称呼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老师一般在姓氏前冠以“Mr.”“Miss.”“Mrs.”,而不可用“teacher”。因此,运用浸入式教学法时,在创造真实语言环境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对讲英语国家的文化渗透。

四、结语

鉴于我国学前双语教育的现状——重知识轻体验,本文探讨了浸入式英语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和采用其模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即浸入式教学法遵循语言习得的规律,提倡为幼儿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浸入式教学法在重视语言学习的同时,绝不能忽视文化渗透。然而,学前双语教学的模式没有固定的形式,只有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孙丹.浅谈浸入式英语教学模式.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2).

[2]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庆大学学报,2002,8(6).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1999.

[4]朱学英.学前双语师资培训问题及对策.衡水学院学报,2008,(4).

篇12

一、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概念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则是指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交际人由于背景、思维方式不同,不自觉地违反了正常的交际规范、社会规约以及特定文化的价值观念,而造成的交际行为失败或者中断。

二、语用失误的原因

跨文化语用失误,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文化迁移。产生语用失误的原因很多,仅语用语言失误,何自然教授就归纳了六个原因:1.违反英语语言习惯,误用英语其他表达方式;2.套用母语表达方式;3.汉英词语等同;4.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说话人的真正用意;5.滥用完整句,忽略其在特定场合下带来的特殊含义;6.混淆同义结构的不同使用场合。具体体现如下:1.套用母语表达方式。英语学习者在实际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常常错误地把汉语的表达方式套用到英语中去,或者将具有不同语用特征的英语同义结构看作完全同义,不加选择地乱用。2.对文化差异缺乏了解。①不同的文化传统。汉语和英语都具有丰富的文化蕴涵,但两种语言的文化传统上是有很大差异的。例如在礼貌原则上,中国人喜欢贬己尊人,而英美人士喜欢直接称赞别人。如:王刚在怀特家中做客,称赞其厨艺精湛。WangGang:Mrs.White,Ididn’tbelieveyoucouldmakesuchdeliciousfood!Mrs.White:Whatdoyoumeanby“Ididn’tbelieve”.王刚的英语并没有语法错误,但其恭维用的是汉语礼貌中的“贬己尊人”的传统,以自己的不相信来衬托对方厨艺的精湛。显然怀特女士不了解这一点,她听到这句话的直觉可能是:这个中国人不相信她有这么好的厨艺。这才有些疑惑,不愉快。②不同的价值观。传统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集体主义,相互关心,朋友间无话不谈;而英美人则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主义,重视隐私,比如,李强和Jason是多年未见的好友,刚见面时,李强问到:“Haveyoumarried?”这在中国人看来不过是朋友间很正常的一句问候,但对英美人士来说,婚姻,家庭等都属于个人隐私,不适宜直接询问。

三、小学英语教学对策

1.有意识的向学生灌输西方文化背景知识,重视中西文化主要差异。中西文化的差异是造成小学生语用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意识的向学生灌输一些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重视文化差异,尊重两方礼仪的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如在西方,礼物应该当面拆开以及参加party的时间等礼仪常识。从而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语用能力,减少交际中的语用失误。2.活用课堂教学,创造适宜环境。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参与就是一种渗透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在交际性目标的引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讨论、提问、即兴问答会话、设置情景会话等,特别是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让其各抒己见,教师作以归纳性引导和有目的的对比。如教师在教授圣诞节时,通过举办真实地圣诞聚会,让学生在切身参与节日活动中感受西方文化。在潜移默化之中,加深他们对异国文化的印象,加快他们对异文化的感知与掌握。3.灵活运用测试手段,采用取多样测试方法。在平时测试及期末考试中,除了闭卷考试外,还可以通过口试、学期论文、平时作业、“groupdiscussion”以及“presentation”等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做出测评。题目设计上,除了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外,语用能力也应该作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束语

跨文化交际要取得成效不但要取决于良好的外语语言能力,还取决于交流者的跨文化语用能力。因此,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进行国外社会文化知识的教学就十分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产生深远影响的。

参考文献:

篇13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第一,培养学生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文化是有差异的, 通过发现对方的不同点,反过来加深对我们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做到客观地把握各自的文化特性。在发现差异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可忽视大量的共同之处。第二,培养学生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初次与不同的文化接触时,往往会受到文化冲击(Cultuleshock),从而产生某种不适应。要使交际得以继续下去,必须设法减缓冲击、提高适应能力。第三,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技能。

一、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P16)。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 在,《Language》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1921:221)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的较为明显,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否则就没有真正掌握这种语言。

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词义、句义、联想意义、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学生不仅要了解对外国文化知识和提高语用能力,还要求培养跨文化意识,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不同民族的文化,理解、宽容异国文化并加以借鉴和吸收。

二、文化导入的内容

英国传播学家R.Williams作了这样的结论,文化定义可概括为三种类别:第一种是理想性的。第二种是纪录性的。第三种是社会性的。我国语言学家张占一(1983)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按功能划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文化知识;交际文化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那些影响信息准确传达(即引起偏误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

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与词语有关的文化;与篇章有关的文化;与交际环境有关的文化;与非语言交际有关的文化。交际文化的传授应该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教师主要向学生讲述英汉常用语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方面的差异。

三.文化导入的方法

(一)课堂融入法

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融入相关的文化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课前的几分钟做一个练习,内容主要涉及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尤其是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以讨论或辩论的形式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比较。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如遇到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内容,首先要提醒学生,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然后旁征博引,及时给予解释。

(二)直接阐释法

这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即教师对教材中容易引起学生理解困难的文化现象,尤其是那些含有丰富文化意义的词语、课文、典故、习俗等文化知识内容进行直接讲解。有的词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概念意义相互对应,感情含义却大不相同。这些词从词典中的对应含义看不出什么差别,在具体跨文化交际中却因价值观念的差异而易于产生文化误解,甚至导致文化冲突(毕继万)。

(三)充分运用视听和直观教具,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

阅读、旅游、音乐、电影、电视、多媒体课件等都是文化沟通的桥梁,一方面它们可以提供最新最生动的语言和文化信息,另一方面,电影、电视还有助于学生了解英美人的手势、表情、身体语言等非语言交际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进一步增进课堂教学效果和文化知识的积累。向学生推荐体现外国文化的阅读材料,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

(四)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

文化学习要注意对比语言中文化因素的差异和语用差异。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在大学英语课本教学中,穿插英美文化知识的补充。文化中习语的意义往往借助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典故而形成,约定俗成的构成整体意义。将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进行系统比较,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本身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促进双向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又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五)开设系统的文化知识选修课和讲座

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中可开设一些历史、政治、宗教、人类学以及社会学方面的通识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其它国家文化的实例,而且还能掌握一些与文化有关的概念与指导原则。概念与指导原则往往比实例更为重要,因为它们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结构,通过这个结构,学生可以对本国及别国的文化进行仔细考察。这样,学生可以获得一种比较灵活的态度来学会尊重文化差异,同时还能减少他们在文化问题上存在的偏见。

在设计系统的英语文化知识选修课时,我们应当注意:文化不仅包括“人类文明”,而且还包括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以及生活方式。在外语社会文化知识的教学中,应该注意遵循适用性、适度性和阶段性原则。适用性原则指导入的文化内容必须和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和外国文化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适度性原则是指所选材料的适合程度和教学中教学方法的 适合程度。选择材料时要注意主要选择那些代表主流文化的内容,同时也兼顾趣味性。

四.教师在文化导入教学中的角色与作用

教师应深谙中国文化和英语所代表的西方文化在语言层次、非语言交际、思维方式和叙事结构以及社会语言等四个层面上的对比意义。用屠蓓(1994)的话来说,“对于外语教师来说,最大的挑战不在于在语言外加上文化知识的讲解或另开一门文化课,而在于如何将语言和文化融合在一起来教授。”鉴于此,应处理好下述四个要点:(1)时机:应在汉英语言文化发生冲突或表现相并时及时进行辩异和对比;(2)角度:可以站在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立场上分析看待同一现象。初始阶段似应多从中国文化角度人手,因为它毕竟是一种已存在的认知框架;(3)程度:文化体现在语言的不同层面上,文化移入的程度应服从于语言技能培养的目的;(4)方式:渐进的、自然的、启发式的、关联的,而不是集中、说教、注入、孤立式的。

本人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结合课堂教学融入相关的文化知识,结合所学教材内容对相关的文化知识加以注释,教学中通过对比两种文化的差异来导入文化,有的放矢结合某一章节进行一次或系列性的讲座:“中英文化中动物和色彩的象征含义”;“中美姓氏的由来及文学作品中姓名含义”;“中外名家论学习”;“婚姻形式的演变”;“美国的枪支问题”等等。

我们在进行外语知识教学的同时,应加强文化导入和人文教育的力度,将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和融合,努力挖掘出教材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知识中的人文教育思想,让外语知识的传授与人文教育融为一体,使学生受到人文素养的熏陶,进而培养出既具有人文气质,又具有科学精神的人,既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又能解读西方文化的人。所以,外语教师应特别重视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使之成为西方文化的研究者和高尚文化的传播者,并成为真正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者。

参考文献

[1]桂诗春1991.应用语言学[M].湖南教育出版社.

[2]胡文仲、高一虹1997.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

[3]李良佑、张日升、刘犁等1988.中国英语教学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唐祥金.现代英语教学论-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287.

[5]赵厚宪,赵霞.论文化教学原则[J].外语教学,2002(5).

[6]曲政,俞东明.功能语体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J].外语界,2003(3).

[7]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