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

篇1

1. 我国农业发展模式的调整

1.1 调整的原因

(1)我国农业化组织程度较低,没有或者很少存在很强的开拓市场、组织生产及综合服务功能的龙头企业;

(2)关于农业的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在管理上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自发性;

(3)我国的产业结构划分不够明确,因而会出现对现实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对症下药”的情况,会导致“错诊”、“乱诊”;

(4)受传统农业的发展的模式的影响,在技术上的投入还远远不及国外。

1.2 调整我国农业发展模式的对策

1.2.1加速培育和完善农业市场体系,建立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农业龙头企业。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深,我国由原来的计划经济逐渐转变成为市场经济,一个产业运营的好坏,主要是由市场所调节和控制的。所以努力加速培育和完善农业市场体系是农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手段。。在建立起市场体系的同时,还要确立农业领域的“带头老大”,那就是农业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就如同该行业的一个航标,任何小的方面的发展,都必须由该龙头企业的引导和支持。

1.2.2建立数字化平台,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

“知讯者生存”,信息对于现代社会是很重要的,较早地知道信息就能掌握整个市场的规律,因而也就能立足于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社会的各个因素都需要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农业也不例外。及时地提供农业信息,可以准确地掌握市场变化的规律,这样就能弄清供求关系,适时地、合理地发展农业,以使农业朝着市场需要的方向发展,即使其完全以市场为导向。

1.2.3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

我国幅员辽阔,疆域面积大就会在不同的区域形成不同的农业体系。如在我国的北方,天气较干燥、冬天温度很低,根据这一区域特点,这些区域就适合种植小麦,而在南方,则适合种植水稻。这个例子充分地说明了区域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农作物,因而农业的结构体系也不尽相同。只有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才会产生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

2.坚持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

2.1我国坚持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一种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不造成影响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也必须走这样一条发展道路。。可以这样说,可持续农业是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针对农业发展所产生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通过重视可更新资源的利用,更多地依赖生物措施减少化学资源的投入,在发展的同时,保护资源、改善环境和提高食物质量,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可以使农业的发展不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可以对农业资源的最大化、最优化利用,可以真正地达到“农业的生态性、市场性”。

2.2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2.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我国大部分地区生态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些都是人类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而造成的,如过度放牧和乱砍滥伐。对于那些生态脆弱的区域,一旦遭到破坏,恢复起来那就相当地困难了,所以必须避免以追求经济利益而不考虑生态破坏的行为,这就要求人们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弄懂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以及破坏生态对农业发展影响的严重性。

2.2.2加强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把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金收益率作为主要目标,强化农牧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坚持普及技术与引进和研究技术相结合,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促进区域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建立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链,即农业的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重新建立农业基础结构和科技结构。要根据农业科技工作长期性、地域性、综合性和以社会效益为主的特点,制定农业科研机构增强持续发展能力的政策;吸收科技人才,促进合理流动的政策;提高科研效率,多出成果、快出人才的政策,以促进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2.2.3加强环境保护,减少农业生产的污染

环境,作为以人为中心的外部世界,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影响重大,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任务。在农业生产中可能会产生对环境的污染,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致使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污染。那么,我们就要利用技术,不断地探究减少农业生产的方式及途径。如在肥料的使用上,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有机肥。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的就是,我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千万不要有“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而是首先要考虑将污染降低到最小。

3.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得出我国需要走一条“调整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我国才可以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才可以使我国的农业朝着科学、稳健、和谐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吕书敏.传播科技为农民 服务百姓将奉献[J].新农村建设,2000(51).

[2]黄万纶,李文潮.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教程[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260.

[3]王冬生.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农业现代研究,2003,(11).

篇2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阶段,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用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建筑业必须重新自我审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白林指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通过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努力,以及我们每一个人的具体行动,建筑领域也不能例外”。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构成危害,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资源的稀缺性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有限的自然资源不能满足人类无限的需求,人类与自然的平衡状态将不断被打破,人与自然矛盾不断加大。可持续发展要求兼顾各方的利益,既使当代经济得到发展,又不危害子孙后展的权利。可持续发展要求坚持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的原则。

1. 我国建筑业的现状

建筑业是指专门从事工程勘察设计、设备安装、土木工程和房屋建设工作的生产部门,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固定资产行业的投资规模也不断增大,各行各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建筑业也得到了跨越性的发展,产业规模达到了历史高点。据统计,截止2012年,我国具有国家一般承包和施工的专业企业资格的建筑企业完成生产总值达95206亿元人民币,实现26451亿元的增值,在国家研究和设计企业的经营收入为9547亿元,全国监控类企业项目营业实现1196亿元的利润。国家“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6%,全国勘察工程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国民收入工程监理经营企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跟别为26.5%和33.7%。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建筑企业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均增长速度超过30%,2012年实现92.2亿美元的营业额,新签合同额、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达到1344亿美元。

我国建筑业发展虽已取得显著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有碍发展的问题: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改变,行业发展过多依赖外部投入,行业总体技术水平低,从业人员整体文化水平不高,专业复合型人才紧缺,技术创新能力滞后,市场交易行为不规范,生产集约化、信息化和管理服务精细化水平较低,物质消耗水平高,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企业技术装备落后,国际竞争力较弱等。这些问题呼吁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是我国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部门,其上下游产业关联度大,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重大关系。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指在满足当前发展需求的同时,不损害社会的可持续性,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发展道路。

对企业自身来说,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企业节约资源,节省成本,让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坚持企业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企业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同时还能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有利于精简企业内部结构,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有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对社会来说,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进社会的整体进步。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引导着其他企业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同时,建筑行业坚持可持续发展,能够减少对环境污染和对施工现场周边人群的影响。当然,建筑行业坚持可持续发展,也会得到强大的舆论支持,这对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是很有帮助的。

对环境来说,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对环境的一种保护,对环境担负其该有的社会责任。我们知道,建筑行业,免不了砍伐树木、开垦土地,在建筑中又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这些都是应该考虑的因素。建筑行业坚持可持续发展,力求把这些污染降到最低,运用其先进技术及生产工艺,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环境和谐相处。

3. 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从可持续建筑设计及技术、可持续施工和可持续管理等三个方面着手。可持续建筑设计和技术就是要求在规划设计阶段采用环保的材料和先进的技术,使建筑在建造过程中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在建筑在拆除阶段,所产生的建筑废弃物能够得到再利用或资源化处理。要求进行生态建筑规划设计,推广环保、节能建筑新材料以及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设备。施工阶段是项目工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建筑的安全性、耐久性、可持续性起决定作用,也是促进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可持续的施工要求积极采用新材料,减少建筑垃圾;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文化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另外,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也能提高工作的效率,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

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完善该行业的法律法规、实施人才兴业战略、信息化战略,这需要加强该行业的政府监督、加快行业的自律与诚信建设。

4. 结束语

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筑行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够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率,促进整个行业的产业结构升级。(作者单位: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光忱,我国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J] .建筑经济.2013(1).

[2] 顾勇新,王形,应群勇.中国建筑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热点扫描.2013(1).

[3] 严琳,循环经济理念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J] .科技向导.2011(35).

[4] 李慧,基于多技术的我国建筑业发展评价研究:[硕士论文].辽宁:东北林业大学.2012.

[5] 蒋传辉,工程造价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措施的探讨[J].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发展研究.2007(6).

[6] 周全,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博士论文].湖北:武汉理工大学.2009.

[7] 黄丽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循环经济思考[J].河南建材.2011(1).

[8] 王玉振,建筑行业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框架. [J] .中国环境管理.

[9] 逯瑞林,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初探[J] .市场研究.

篇3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作为教师,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学会学习是新世纪合格人才的必备素质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任务之一。因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活动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杜威说:“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自主的活动,包括脑的活动和手的活动,只要有可能,就让学生通过做而学。”习惯于教师指挥棒下被动学习的学生,是没有自主学习的积极情感的。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营造良好的自我发展教育环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问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陶行知先生关于“五大解放”的思想对当前中学政治课教学改革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目前广大政治课教师仍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己任,把政治课学习应有的广阔空间局限在课堂之内。因而教师要敢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树立“大政治”的观念,不仅指导学生学好教材,还要鼓励学生多读政治课外书籍,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仅搞好课堂教学,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鼓励学生质疑好问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二)灵活运用课堂教学策略

1.巧设课堂教学情景,激发自主探究兴趣

课改后的中考强调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此 满足于课本知识的横耕竖犁显然是不够的,应该对教材内容结构作大胆调整,不拘泥于对课本内容具体详尽的讲解,一些知识性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学,腾出时间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或选取有价值的能力型的热点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启迪思维。自主学习的本质是教育中受教育者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实现其心智结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的提出一个令人疑惑的事件为开端令学生产生疑惑,进而想去解决它。教师可利用这种内在的探究渴望,激发学生对探究对象的兴趣和动机。

2.在课堂教学中依托问题促进自主探究

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帮助者,是学生发展成长的示范者、导航者,科学探究要依靠问题不断推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步骤、渐进地导向本质问题,使讨论集中在几个要点上。例如,在初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可提出以下问题:

(1)探寻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途径是什么?

{2)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3)为什么要寻求一条人口、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的持续发展道路?

(4)我们应如何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呢?

这些问题是探究解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矛盾和难点所在直接指向探究过程、路径和方法。每一问都作为继续探究的原动力,引发学生思考产生疑惑。教师的任务是通过这些问题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引导学生加以反应,提出假设,形成构想,通过归纳、演绎、推论等综合分析法,认识由表及里,去伪存真。随着问题的逐步展开,他们越来越接近问题的前沿。

(三)升华感性认识,理顺理性认识

政治学科不同于自然科学,其教学目标不仅要达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而且要实现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注意升华认识,深层次地把握问题关键点,这是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关键阶段。例如,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总结: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一种选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它要求人们以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大量增加,资源过度消耗,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矛盾极为突出,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绝不能采用“杀鸡取卵”的办法,也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综合考虑,统筹规划,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篇4

长期以来,人类对自己采用较为粗放的、大规模工业发展模式及由此而引起的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问题一直进行反思。如何选择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源、环境和人口三大问题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人们开始更加注重产品的“绿色”指数。绿色设计又称生态设计、面向环境的设计等,是指借助于产品相关的各类信息,使设计出的产品具有先进的技术性、良好的环境协调性以及合理的经济性的一种系统设计方法。绿色的设计应该是利用整体系统的观点,将环境、安全性、能源、资源等因素集成到产品的设计活动之中,从而获得真正的绿色产品。

1.机械产品绿色设计的基本步骤

为实现绿色产品生命周期设计的总体目标,应从产品的概念设计就以“绿色化”为主线贯串整个设计全过程,从而实现机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绿色化”。在实践中,机械产品绿色设计首先要对用户的要求进行分析,确定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分析满足主要功能的技术可行性,对满足主要功能的技术进行调研、分析,然后根据这些可行性的技术设计出相应的产品方案。其次要对各个产品方案的潜在环境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确定环境影响要求,如废物产品、水污染、能量消耗等,开发“绿色产品”。最后要检查“绿色产品”是否满足功能要求。

2.机械产品绿色设计的基本特征

根据绿色设计“节约能源、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绿色产品应具备以下特征: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资源:绿色产品应尽可能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和使用材料的种类;尽量简化设备结构,合理使用材料,并可最大限度地实现设备材料的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绿色产品从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到使用维护乃至报废后回收处理的各个过程中均应对环境无负面影响或污染甚小。免费论文参考网。

3.机械产品绿色设计的内容

绿色设计不同于传统设计,绿色设计包含产品从概念形成到生产制造、使用乃至废弃后的回收,即涉及产品整个周期。免费论文参考网。机械产品的绿色设计是把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扩展,除设计、制造、使用外,还包括废弃后的回收重用及处理等。因此,如果要从根本上防止环境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首先取决于设计。免费论文参考网。绿色设计主要包括产品的结构设计、产品材料选择、制造环境设计、绿色工艺设计、包装设计和回收处理设计等个方面。如下图所示:

机械产品绿色设计图

在机械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产品及工艺对环境产生的负作用,并将其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或最终消除,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产品生命循环周期各个环节中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等问题。

4.机械产品绿色设计的意义

4.1使人们生活方式“绿色化”。

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高能耗、高物耗及产生的大量废弃物,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破坏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绿色设计的理念及产品,使得人们在生活当中不但要追求物质文明,而且要追求生态文明,也就是具有一种“绿色的生活方式”,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方面。如曲业华等人设计的一款环保型汽车;他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百米运动员的起跑瞬间,将瞬间的动态凝结起来,使得设计更加具有动感,他们的设计将绿色环保设计理念应用于产品设计中。应用材料具有良好的环境兼容性,可再生、可回收,并且对环境污染小、低能耗。这种新型绿色环保材料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工业产品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4.2促进技术进步与技创新。

长期以来,我们在评价技术是否进步的根据主要是考虑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对环境和生态效应考虑得较少。绿色设计要求同时兼顾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要达到三者的协调和统一。机械产品的绿色设计可将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联结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使环境和资源既能满足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人类长远生存的需要。这就对产品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推动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从而保证了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效益。

4.3适应国际贸易的要求。

绿色产品具有节约能源,不使用有害化学物质,有合理的包装,产品使用后易子分解等特性。绿色设计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国际贸易中不符合环境标准的商品被禁止进出口已成为一项国际准则。运用绿色设计的思想所制造出的产品可以更好地适应国际标准,使我国的绿色产品能进人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综上,机械产品采用绿色设计技术之后所拥有的一系列优势表明,产品的绿色设计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刘志峰,刘光复.绿色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曲业华,李霞,毛选波.绿色设计观念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与实例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3]薛培军,刘冬敏.基于机械产品绿色设计与开发策略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08,25(4):110-111.

[4]曾庆良,许艳.机械工业产品的绿色设计研究[J].现代机械.2005,(2):58-59

篇5

1.我国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内容

1.1我国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的发展经历了较长时期,这种思想是人类发展道路上必要的产物,也是人类进一步与环境建立起关系的有效展现我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相继在21 世纪提出相应的行为纲领以及基本议程,使得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更好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发展之所以在21 世纪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根本原因在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得到了各个层次人民的共识与认可,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促进我国能够积极投身于对自身的研究,从而逐步产生了新的发展观念,即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

1.2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的定义及内容

环境可持续发展包含众多方面,比如说科技、社会以及政治等等,所在领域的不同,导致研究者的思考角度有所差异,自然而然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也有所出入。在以往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会议中,其中指出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既能满足当代社会会人们的基本需求,又可以确保不危害到后代人的发展,防止人类能力提升所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可持续性发展理论。

2影响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因素

2.1人口问题

在中国发展的道路上,人口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快速前进的重要问题,在人口数量方面,我国日前已经拥有超过十三亿的人口数量,每年的人口数量还在不断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相关权威统计,到达本川:纪中叶时期,我国人口将超过十五亿,这也就意味着人均资源占有量将减少尽四分之一,这是人口第一大问题,第二大问题是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据计算,大约到一零三零年,我国老年人会超过三亿大关,赡养老年人将成为社会一大难题。

2.2投入较大、效率较低

虽然我国从改革初期至今,在环境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目前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提高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效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速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一直处于稳定上升的趋势,即使这样,也不能十分肯定的说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已经可以处理较大波动以及通货膨胀等问题,许多企业在环境项目投资、地点扩大环节上还较为盲目,违纪违法的现象层次不穷。第二个方面是效益,虽然中国环境的发展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其中依然存在部分问题,部分环境工程的施工单位由于施工现象人员流动性大,管理难度增加等问题施工效率较低,同时单位产值所需要的劳动力、原材料以及资金投入都比其他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高出许多。

2.3环境与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对社会环境发展的影响,从大气被污染方面而言,全国共六百多城市进行调查,只有不超过百分之一的地区处于国家一级标准的范围内,即一氧化硫、酸雨程度都大幅度超出国家标准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加大了大气中氮氧化合物所占的比例从水资源污染方面而言,全国七大水系超过一半的河流出现不同层次的污染资源问题主要体现在资源暖乏,首先是,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导致人均占有量较低其次,资源分配的空间十分不均匀,南方耕地占有量为百分之三十五以上,淡水含量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北方资源所占比例较为偏少。

3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3.1环境型增长主导因素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在我国环境增长的过程中,科技、劳动以及资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应该提升以上三种主要因素所拥有的结构比例资源积累日前已经在我国环境形势中发挥了第一推动力的效果,通过不断地积累,可以帮助可持续性发展放缓自身的劳动效益劳动力在中国环境发展道路上一直是热议的话题,作为人口大国,虽然劳动力的促进效果不够明显,但是它正以第一产业的身份为第一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是优化发展构架的主要因素,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环境型增长主导因素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发挥其最大作用

3.2科技创新式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我国在以往三十年的发展道路上,环境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然而科技的发展却出现了较为显著的下降,科技创新效率也在逐年下滑,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科技发展的速度不足以跟进环境增长的速度科技创新式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是根据目前我国环境发展实际情况以及未来趋势,开展的具有选择性创新的主导策略理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应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转型环境体制将得会到前所未有的提升科技创新式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还应该根据企业的规模情况、规范程度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投入和研发

4我国环境可持续性发展与环境、能源方面的必要联系

4.1我国环境可持续性发展与环境的必要联系

环境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否存在环境质量与环境可持续性发展之间的倒U联系第一,其他必要的环境发展变量因素,比如说:人口密集程度、收入支出分配情况以及国际化交易等等为了解决环境质量与其他必要因素所产生的内生问题,可以通过两种力法首先,采用回归向量模型,通过分析环境可持续发展各个变量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得出有效的长期动态作用特征图其次,构建基于环境思想的联立力程,通过对各个方程之间的估算与分析,减少变量所产生的内生因素。

4.2我国环境可持续性发展与能源的必要联系

能源是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动力源泉,我国环境可持续性发展与能源的必要联系主要分两个方面:第一方面,环境消费与能源消费的联系,这种能源对产出的性质处于中性,由GDP中能源消费的比例较不,所以不易造成明显的影响第一方面,环境发展与能源价位的联系,能源价位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环境发展的进程,但这种影响程度还不足以达到线性模型关系预期的影响。

5结论

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环境的增长有了显著的成效,然而目前我国人均资源占有率与利用率还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为了促进工业化发展的速度,在环境体系改变以及构架调整等方面还将面临许多挑战本篇论文主要从影响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等方面对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论述。

参考文献:

[1] 黎宏伟. 我国水利规划设计中可持续性发展研究探析[J].科技创新与发展,2014, (36):238.

[2] 应国红. 城市崖筑综合他丽可持续性设计研究[J].门窗,2014, 09:191.

篇6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是1980年由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出版的文件《世界自然保护策略: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资源保护》中第一次出现的。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明确指出,环境问题只有在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之中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该报告首次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学者首先提出的,到90年代初成为全球范围的共识,中国学者也在这一时期引进和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论从西方国家传入中国,中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地引进吸收、创新与本土化、再引进吸收、再创新与本土化的过程。

中国传统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自古有之。志文、史文山(2002)提出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天人之辩”就是一场关于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争。孙文学(2001)提出先哲老子主张顺应、尊重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道法自然”思想,对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来说,包含着深刻和丰富的营养。高中华、李颖(2003)提出中和思想,作为中国古人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及自身内部各种矛盾关系的高级哲理,与可持续发展有共同的哲学根据,与可持续发展所揭示的动态平衡与协调发展不谋而合。王圣云、张瑞芳(2005)分析了《周易》中蕴含着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包括《周易》的环境观、以“生生不息变易观”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内核、可持续发展模式等思想精华。冯华(2002)论述了中国古代社会从采集和狩猎的生产方式向农耕和畜牧转化的先秦时期,人类第一次遇到了人口、资源和生产、消费的矛盾冲突,因此,产生了保护生物资源以便持续利用的思想,人口与土地等资源相协调、与生产相适应的思想,以及生财和节用并重的生产和消费思想,虽然还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理论,但它可以说是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思想。王芳(2006)在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中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文化中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思想的阐释分析,挖掘出中华传统文化与可持续发展具有继承性的相关内容,从而在传统文化的角度为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贵的原则和精神。占毅(2004)认为我国古代先哲们提出的朴素系统思想,与现代系统论有许多相似之处。可持续发展观是基于现代系统论解决环境问题而提出来的,二者的契合点就是系统的整体观、协同观。陈秋南等(2003)认为“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核心所在,是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合理开发资源,掌握适度发展的原则,使得人类与整个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依存。彭飞(2001)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动力、方式、调控四个方面,分析“天人合一”观巨大的道德指导价值,并从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出发,对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进行新的思考和定位。马志生(2000)分析和批判继承中国古代天人价值观,对于推动我国社会全面进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叶文虎等(1999)认为中国古代的天人关系论能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必要的伦理学基础,并在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的价值、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理论观点,这对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研究

刘培哲(1994)定义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能动地调控“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和提高生活质量。国家计委、国家科委1994年关于进一步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意见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路子愚(1995)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指“伴随着人类需求的增加,人类资源利用持续圈要不断扩大,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类持续圈总能维持在比资源利用持续圈小的程度。同时,在当今需求圈增长的过程中,要为未来的持续圈的增长留出余地。比如保护生物物种,以便使未来持续圈能够扩大。”叶文虎和栾胜基(1996)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贾华强(1996)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人类社会的运行中,无论现今还是未来,都能够保持社会进步、体制优化、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这种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王军(1997)在博士论文中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手段,社会持续是目的。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刘思华(1997)从经济学角度作了分析,指出可持续发展经济必须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郑易生和钱薏红(1998)提出:可持续发展是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它关注长期承载力。尹继佐(1998)指出,可持续发展起源于环境保护问题,但作为指导人类走向21世纪的发展理论,它已超越了单纯的环境保护,将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求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黄顺基、吕永龙(1999)认为,可持续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系统内部的持续能力和环境的持续能力。系统内部的持续能力,是指建构一个既有利于经济有效增长,又有利于整个社会公平的分享经济增长好处的体制;环境的持续发展,是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能力,要求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时,不仅要从当代人和未来人的需要出发,更要从环境资源的供给能力出发,在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容许的范围内合理利用。滕藤(2001)定义总结如下:“可持续发展是为使全人类能够在地球上永久生存和发展下去,而自觉形成的以人为主体,以生态、环境、资源为基础,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全体参与和科技进步为保证,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实现代际之间和同代人之间相公平、人与自然相协调的一种发展道路”。冯华(2004)给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可持续发展是为使全人类能够在地球上永久生存和发展下去,而自觉形成的以人为主体,以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为保证,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实现代际之间和同代人之间相公平、人与自然相协调的人类发展道路和模式。”

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依据和测度的标准。叶文虎、唐剑武(1995)认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由两大部分组成:描述性指标与评估性指标。描述性指标是分别 表示资源、经济、社会与环境四大系统的发展状况的指标;评估性指标是评估资源、经济、社会与环境四大系统相互联系与协调度的指标。“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组”(1997)建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为两部分:第一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以基础性指标为主,按照一定的体系汇集了以往各项统计指标中能为之所用的各项指标。第二评价性指标,以相对指标为主,主要是对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姜晓秋、马廷玉(1997)采用3个层次、6个系统、70个左右指标构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陈迎(1997)建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为经济、社会、资源三大子系统。目前在国内影响最大的是中国科学院的指标体系。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3)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方向,在世界上独立地设计了一套“五级叠加,逐层收敛,规范权重,统一排序”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依照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技术、管理相协调的基本原理,对有关要素进行了外部关联及内部自治的逻辑分析,并针对中国的发展特点和评判需要,把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五个等级。

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现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围绕发展模式。梁言顺(1999)提出了低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他具体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两循环标准和三增长模式,可持续发展的两循环标准:一是实现自然资源的循环使用和循环替代,二是实现生态环境的循环净化。可持续发展的三增长模式即经济低代价增长;人口适度零增长;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扩大增长。张孝德、钱书法等(2001)主张建立成本内化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模式。在中国建立“成本内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就是将资源、环境要素纳入整个经济系统要素前提下,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在人与自然制衡统一生态观的指导之下,以技术和知识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产业结构、居住方式、生活方式、经济形态等为内容,将原工业经济系统运行中形成的外部成本予以“内化”,使生产力在一个更加经济的模式中持续发展。楮大建(2000)、王金南(2002)、解振华(2003)等人主张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零污染零排放。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复旦大学焦必方(2001)主张环保型经济增长模式。在中国可持续发展实施中要选择环保型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志文,史文山.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个思想形成的漫长历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6)

2.孙文学.论《道德经》中“道法自然”思想对当代可持续发展的启示[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1)

3.高中华,李颖.中和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普遍和谐观[J].伦理学研究,2003(4)

4.王圣云,张瑞芳.《周易》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引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5.冯华.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的思想渊源考察[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6.王芳.试论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J].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06 (5)

7.占毅.从我国古代系统思想看现代可持续发展观[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 (4)

8.陈秋南,何跃,张永兴,任泊帜.浅谈“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观[J].高等建筑教育,2003 (1)

9.彭飞.儒家“天人合一”观:构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源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 (3)

10.马志生.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与可续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1)

11.叶文虎,陈剑澜,邓文碧.中国传统的天人关系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3)

12.邓楠.可持续发展:人类关怀未来[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3.贾华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导论[M].知识出版社,1996

14.王军.可持续发展[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

15. 郑易生、钱薏红.深度忧患[M].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篇7

1 社会现状与发展生态化建筑的意义

1.1 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如下:人口世界第一;人均土地面积小(人口密度最大,人均具备生产能力的土地面积最小,人均资源最少,人均森林面积最小);经济处于第二产业发展阶段,目前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城市人口比重日益增长;城市化进程过快,环境和生态平衡普遍遭到破坏,出现交通拥挤,房价暴涨,就业困难,水土资源和能源紧缺,水体污染严重,绿化面积小、自然灾害多等诸多民生问题。

有些地区现代化建设中一味地注重城市化进程,片面提高建筑标准,大量地拆迁、重建、扩建,甚至肆意占据耕地等,这一系列的不良的、盲目的发展现象必定会加剧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1.2 发展生态化建筑的意义

为了避免我国人民生存环境和生态平衡继续遭到破坏,我们应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筑设计师的责任尤为重大。建筑设计师们应一致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建筑设计理念,使人们活动的居所建筑与环境和谐共存,既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同时还对崛起和尚未被开发的小城镇或者乡村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2 生态设计手法

2.1 建筑设计方案

(1)建筑于风水融合。传统建筑设计理念通常只能片面地将就建筑结构体的特色,而忽略了建筑周围环境的特点,往往造成建筑与环境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将来的建筑设计理念发展趋势为生态化设计理念,讲究的是建筑体与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二者应相互融合,以至于达到真正的和谐共存,因此会利用到当地的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因素,设计出与风水融合于一体的新型建筑。

(2)建筑建设的经济性。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也注重建筑的经济性,不提倡铺张浪费,过度奢华。其目是在建造出美观且实用的建筑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减少材料消耗。

(3)可持续的设计理念。注重建筑的经济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减少开发生产资源消耗的能源,从而减少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采用节能设计:①尽量减少非再生资源的利用,例如金属等;②充分利用自然,尽量减少人工能源的利用,如科学合理地设计通风、采光、保温功能系统。

2.2 建筑材料方面

(1)视觉表现。充分利用材料自身特性,尽量减少修饰,以材料的原始风格元素装出新的美学视觉,起到别出心裁的视觉表现效果。例如木质框架部分可以不涂油漆,砖墙不刷装饰涂料。

(2)普通建材的创新利用。①木材:利用木材的原始特性进行设计木构建筑,把木材用于建筑表面,并与其他材料结合实用,既营造出独特的视觉表现效果,同时也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最佳性能。②玻璃、铝扣板等,如建筑采用玻璃幕墙具有革新意义,以及玻璃纤维运用于千年穹顶工程中。③陶土面砖:不同颜色的面砖利用自身的特殊质地吸收阳光,发射出具有特殊的视觉效果的。

2.3 建筑中的少费多用

(1)节约原材料。建筑施工过程的建筑材料消耗巨大,而建筑材料的原材料绝大部分来自于自然非再生资源。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材料层出不穷,不断取代旧材料。新型材料具有自身重量轻,体积小,抗压强度高等有点,从而减轻了建筑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阔达了建筑内容空间,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节约建筑材料的作用。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是大空间膜结构,使建筑围栏和结构巧妙地融为一体,进一步减少了建筑材料的利用。

(2)节约能源。节约能源是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中的重要核心之一。而其一个重要的基础是选择耗能少的建材,并节约建筑运营中能耗,这需要依靠充分利用自然能源来实现。建筑设计师可以通过科学的设计思想,巧妙地设计建筑的功能系统,实现自然通风、采光、保温、隔热遮阳,以及利用太阳能等以减少建筑运营的能耗和相应配置的投入。在太阳能利用方面,考虑到光电板的价格昂贵,因此通常比较常用。但是可以通过安装太阳能设备(如太阳能热水器)。自2005年起,我国某些建筑开始利用光导管将阳光导入房间照明。

(3)旧建筑再利用。资源再利用也是一大很有潜力的策略。当前不少建筑设计师专注于旧建筑再利用的设计和研究上。目前西方国家已经开始注重旧建筑再利用,很少滥拆旧建筑,然而我国当前出现的大量的盲目拆迁、重建和扩建的现象,而且更可笑的是,许多地区政府以重建和扩建来太高GDP,应有政策进行干预。无论从环保角度,还是经济,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因此政府应贯彻科学发展观,将经济发展和建筑规划设计修正到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我国生态学家余谋昌研究员著文中指出:“有学者统计,在现有的工业生产中,只有4%左右的资源得到了利用,其余都被废弃了,其实这是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的最根本原因。”目前这种大拆大建的做法造成的浪费实际是不估量,从经济学公式上是抬高了GDP,而实质抬高的只是泡沫,并未给经济带来实质的增长。可见节约的潜力巨大,大力倡导和推广建筑设计生态化的重要意义正在于此。

3 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存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为了自己和后人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现代化建设必然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城乡建筑设计生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政府为了积极地推动生态化建筑设计的发展,通过立法对建材选择和每平方米能耗标准,对生态技术研究,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等进行了规范。生态建筑设计思想的发展也将极大丰富建筑科学技术内容,促进建筑艺术创造的发展,全面推动整个建筑学不断向着健康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方玲,饶永.对皖南古民居生态建筑设计中适宜技术运用的思考[C]//2010年建筑环境科学与技术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

[2]刘杨,张峰.建筑可持续发展观及几点思考[C]//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 年学术大会论文集,2009.

篇8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地处太平洋西岸,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接近陆地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海洋生物2万多种,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应当指出,海洋所蕴藏的巨大潜在资源和能力将为21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论文百事通21世纪,海洋将成为解决我国资源、人口、环境问题的主要出路。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和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已经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1)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前提。

毋庸质疑,发展是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宗旨。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海洋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意义下强调发展,不超越生态环境系统的更新能力,实现海洋生态的良性循环。其实质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把发展经济看作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进化过程。其过程是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通过延长产业链,在系统内进行“废弃物”全面回收、再生资源化、循环利用。循环经济的目标不是高能耗、高产出、污染严重的物质文明,而是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因此,海洋生态的可持续性、高效性、和谐性和自我调节是海洋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环境系统,是新时代人海关系和谐的前提因素。发展海洋经济就是要实现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掠夺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闭合型演变的人海和谐生态轨迹,实现从只追求经济利益的一维繁荣走向社会、经济、生态、健康、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多维立体繁荣。

(2)构建和谐人海关系是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目标。

人海关系即人类与海洋之间的关系,是人地关系的一种类型,其主要反映在人类对海洋的依赖性和人类的能动性两方面。纵观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兴鱼盐之利,通舟楫之便”的依海式生活,海洋也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财富和恩泽。然而,20世纪开发海洋的热潮,使得我国近海区域的一些海洋资源开发过度,环境遭到破坏,物种锐减,海洋污染逐年加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海域的综合开发效益,难以持续利用。所以,在新时代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新型人海关系的概念,其实是一种互利互惠,共生共长的关系,人要尊重海洋,尊重自然,这样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永续发展。一方面,人类要向海洋索取更多的资源,供人类发展利用,另一方面,人类要积极地良化海洋环境,让海洋的生产力不断的提高,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构建和谐人海关系既是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前提与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其最终目标,二者互相作用,不可分割。

二、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思路设想

必须看到,当前世界经济中心正向太平洋转移,而太平洋西岸更是世界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为了迎接海洋世纪的到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顺应历史潮流,体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走可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建设道路,以人为本,以海为源,发展海洋循环经济,促进人海关系和谐。

(1)加强海洋资源调查、勘探,充分掌握海洋资源情况。

人海关系和谐,发展海洋循环经济,首先应该着眼于开发利用新的海洋技术,加大勘测力度,发现更多资源,弥补陆地能源不足,缓解需求增长的压力造成的环境、生态破坏。除此之外,还要反对海洋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走出一条以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为基础、海洋经济的可持续性为中心、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目的的发展道路。其次,应该明确未来海洋发展战略,坚持生态目标与经济目标的统一,统筹规划与突出重点的统一,重视海洋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良性循环、海洋资源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怪圈,实现科学开发与永续利用的有机结合。

(2)根据国家宏观政策指导,部署有特色的海洋开发战略。

从宏观层次看,必须明确发展海洋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使海洋经济真正成为促进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以及环境质量提高的物质手段,由以海论海的狭窄圈子向海陆一体化发展的思路转变;由粗放型无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向集约化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转变;由传统海洋产业向新兴海洋产业转变;由无偿使用海域、掠夺性开发海洋资源向海域有偿使用、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利用开发转变,以人为本,把海洋开发作为全局性的战略任务进行综合部署,促进海洋生产力方式的优化和生产关系的调整,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肯定,中国要提出以海洋资源为开发对象,以制度体制创新(如海洋资源产权制度、海洋投资机制、海洋法律制度、海洋教育科研体制、海洋管理体制等)为重点的海洋开发战略是至关重要的。

(3)依托循环经济基本原则,促进和谐人海关系形成。

走可持续发展的海洋之路,要求我们依托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基本原则,形成和谐的人海关系。主要表现在:1.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紧缺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2.以人的健康安全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全面协调发展为目标,从根本上解决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矛盾。3.遵循“减量化、资源化、再循环”的重要原则。最大可能地延长产品——废弃物的转化,有效延长产品的服务周期和强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同化能力,实现资源节约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4.正确处理海洋开发与陆地开发的关系。加强海陆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支援,发展既要以陆地为后方,又要积极地为陆地服务,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海陆并举,加快人海关系和谐步伐。

三、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支撑体系

2006年作为国家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推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新举措,要抓住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步伐,构置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努力人海关系和谐发展的局面,尤其是在海洋经济开发的进程中着手建立保护为前提的支撑体系、以法律为保障的支撑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支撑体系、以科技为动力的支撑体系。

(1)建立以保护为前提的支撑体系。

吸取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先污染,后治理”的深重教训,在海洋经济开发中必须建立以保护为前提的支撑体系,下功夫综合治理重点海域的环境,努力恢复近海海洋生态功能,保护红树林、海滨湿地和珊瑚礁等海洋、海岸带生态系统,加强海岛保护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积极完善海洋功能区划,规范海域使用秩序,严格限制和制止开采海砂、围海造地的急功近利行为;有计划有重点地勘探和开发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国际海底资源。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以法律为保障的支撑体系。

对于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来说,建立法律支撑体系十分重要,有利于为全国海洋经济大发展创造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环境。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快循环经济立法进程,形成配套的法律体系,建立监督有效、执法有力的海洋管理队伍,明确消费者、企业、各级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把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畴之内。以此推动海洋综合管理体系的形成和海洋法规的不断完善,逐步使海洋开发得到合理、有序、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支撑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推进海洋经济开发必须建立起以内需为基点、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主线的产业结构,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各种操作机制和交易规则,站在时代的高度重视海洋事业,按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标准统筹经济、资源、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把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利益调节结合起来,遵循“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发开放价值取向,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速度与效益统一”的基本原则,实现人海关系的和谐发展。

(4)建立以科技为动力的支撑体系。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循环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必须建立符合国情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的发展重点是环境友好技术或环境无害化技术,具体由五类构成: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所以,要加强战略性的海洋高新技术项目的研究开发,以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来延长海洋经济的产业链,完善和实施“科技兴海”计划,落实人才强国和科技兴海战略,鼓励海洋科技的源头创新,努力探索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并且使涉海人力资源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人海和谐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N].国务院公报,2003-18.

篇9

一、《无极》的生态之灾

2006年5月9日,在杭州举行的“城镇和风景区水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上,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对《无极》剧组破坏生态的事实作了严厉的批评,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2006年5月16日,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通报了电影《无极》剧组破坏云南香格里拉碧沽天池生态环境的调查情况。指出《无级》剧组拍摄活动中违背了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生态破坏,并责成云南省环境保护局依法对剧组进行处罚,限期恢复拍摄地生态植被。

二、生态经济道德视角浅析

生态经济道德的兴起,是人类在总结近代工业文明和商品经济模式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主张走一条无害于环境的经济发展道路,以及对生态经济中伦理问题全面思考和深人研究的结果。它本质上是20世纪人类对现代经济发展道路批判性反思和对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科学研究的产物。

(一)生态经济道德主张全面公平原则

全面公平原则具体体现为经济公平、生态公平与伦理公平相结合。它包含了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世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性和分配有限资源的整体公平性三层意思,它不仅要追求并要努力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和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向所有的人提供实现美好愿望的机会。当《无极》中呈现高山杜鹃花海的画面时,现实中美丽百年的花海盛景却难以再现。《无极》呈现给现代人美丽的画面,却以牺牲现实中未来几代人的资源享有权为代价。《无极》让高山杜鹃花海的画面只停留在了胶片上,违背了生态经济道德主张的全面公平原则。

(二)生态经济道德主张综合效率原则

综合效率原则不仅要求重视经济效率和经济发展,而且要求重视生态效率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重视伦理效率和伦理精神的发展,实现人的伦理精神与经济效益、优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无极》作为一部商业大片,投资方投人巨资,为了要求票房和经济回报,影片拍摄中追求场面恢弘画面绮丽也在情理之中。但《无极》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惜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忽略了生态效率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后代人的环境权利为代价拍摄影片。《无极》的拍摄完成不仅有经济的投人,还有大量不可弥补的环境生态的投人。最后留下的“烂摊子”充其量给钱了事。就像某当事者所言,《无极》剧组已经给当地政府留下了大量的财物,希望在剧组离开后,有关部门能清除所有垃圾和建造。但是,这种否认破坏香格里拉环境的说法只是一种责任的推卸,而且这种用“钱”来换取“原始生态破坏”的逻辑是对生态和法律的挑战和蔑视。从这个意义上讲,《无极》的成本是巨大的,是无论多少票房都挽回不了的。《无极》只看见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率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伦理效率和伦理精神都随着生态的破坏而遭到了践踏。

(三)生态经济道德主张互动和谐原则

互动和谐原则是将人类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保护环境的活动与培育健全人格、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等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把追求生态、经济与伦理的和谐视为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在一种良性和动态的情景中抒写人类的历史。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讲:“阴阳和谐,万物生长;阴阳不和,万物枯竭。”可见人与自然和谐之重要。一部电视、电影能给当地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能带来较高的知名度和声誉,《乔家大院》、《刘三姐》等等就是实例。

但这种斥巨资打造大实景演出,有没有破坏自然与人类生态和谐呢?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怎样建立和谐的社会?《无极》等影视作品,以追求上座率为手段,带给人们娱乐以及美的享受的同时,却片面追求经济回报。影片的生产过程没有考虑到生态、经济与伦理的和谐,违背了生态经济道德,是建设和谐社会中“不和谐”的败笔,其破坏性的结果是无法弥补的。电影艺术属于人文形态的文化,山水景观属于自然形态的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既要创造新的人文形态的文化,也必须保护已有的自然形态的文化。以破坏自然形态文化来创造人文形态的文化,那是得不偿失的。

三、《无极》背后的思考

目前,我们也不能把破坏生态环境的矛头唯一地指向《无极》。《无极》只是破坏生态经济道德的载体而已。据《人民日报》报道,在很多省市的景区管理者看来,剧组到本地拍摄是“难得的机遇”,可以由此扩大景区影响,也能收取一些费用,于是争相打起“影视旅游牌”。不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对普通游客实行限制的同时,却对影视“英雄”、“侠客”们敞开怀抱,也正是出于同样原因。但是,在看似“双赢”的局面背后,却是这样的现实:一些影视剧组考虑的只是美丽的画面能否带来票房,能不能猎奇,能不能有看点,以至为一个镜头、一个场景不惜糟蹋生态环境,完工后就溜之大吉了,或者就像某当事者所言,“留钱”了事。许多原始生态是数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形成的,破坏了便无法复原和再生。这些原始生态景观任何人都没有权力破坏,任何人也没有权力允许破坏。剧组作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明星作为公众人物,都应带头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无论拍什么作品,都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无论是什么人,都不能凌驾于社会道德规范和国家法律规定之上。

一些政府官员追求当地的经济效益,想通过影视的宣传来扩大知名度,想通过招商或者旅游来提高自己的政绩。面对《无极》的青睐,云南省给予了极大支持。据新浪网的报道,香格里拉县县长马文龙曾经说:“得知陈凯歌选中碧沽天池作为《无极》的拍摄地,我们非常高兴,认为这对香格里拉、对迪庆州的美丽风光,是一次非常好的宣传机会。”当时政府部门相信,将来随着《无极》的热映,碧沽天池和香格里拉的美丽将更大范围地展现在全世界观众的面前。

其实,影视制作既是文化活动,也是商业行为。不是到哪里拍摄,就能给哪里树立形象,带来政绩的。对于原始生态景点来说,保护好才是最大的政绩。生态经济道德并不仅仅是对企业的约束,对政府部门也同样实用。政府在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生态经济道德也应该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景区政府应当誓惕用生态环境换取经济效益的短视行为,审慎利用影视旅游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只管开绿灯放行,尤其是对原始生态和国家文物景点的拍摄,更要依据相关法律制度对剧组作好规范和管理。这不仅是对法律制度的遵守,更是对伦理道德的维护。《无极》造成的伤害无法弥补,破坏的原生态很难再恢复。但有始就有终,以后的电影、电视剧组更应注意,《无极》事件也不应再扩大和蔓延,当地政府以此来发展旅游经济的模式应有所创新和改变,应一起共同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文化及精神家园。

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电影的拍摄,选取风景秀丽的名山秀水、古色古香的历史古迹、人迹罕至的荒漠大川拍摄,是无可厚非的。在美轮美灸的背景中演绎奇异浪漫的故事,在提供给观众艺术享受中获得市场回报和国际影响。但是,在将绮丽壮观的美景摄人镜头时,却将自然景观、生态环境悠意破坏,甚至酿成难以估量的损害,这就令人愤感、遭人谴责了。电影拍摄似已成为自然的祸害、生态的杀手了!就像好莱坞环保大片《后天》的尾声中说道:“我们为了自身的便利,忽视了环境,一直以来对环境肆意破坏,从来没想过要付出代价。现在,我们知道错了。”

参考文献:

[1]李长虹.谁来消除《无极》生态之灾?[n].人民日报,2006年4月18日.

[2]王军.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年.

篇10

现有的经济可持续增长研究主要采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但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把经济的持续增长归因于无法解释的技术进步,因此不能揭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内在机制。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则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不足,以Romer、、Grossman and Helpman等一批经济学家为代表,通过运用“干中学”模型、人力资本积累、R&D理论等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由此揭示出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机制。如果将资源变量加入内生模型,是否可以探讨出在资源约束的情况下经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找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一、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困境

资源型城市顾名思义就是依托于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学术界对资源型城市并没有很明确的定义。张秀成(1999)认为资源型城市是指其主要功能或重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的一类城市。张米尔(2002)认为资源型城市是其主导产业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建立的以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为支柱产业的城市。总之,在资源型城市中资源产业必然是其支柱产业,例如延安市,其石油和煤炭化工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其总体生产总值的80%左右,其经济几乎完全依托于资源产业而发展。

由于资源型城市所依托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型城市的兴衰是由资源储量决定的,其发展呈现明显的生命周期特征。可以说资源型城市是因资源而兴,也因资源而败。当资源储量丰裕时,资源的开采难度小,开发利润高,资源型城市就处在生命周期的成长和成熟阶段,资源产业边际收益也处在递增阶段。而随着开采时间的延续,资源的储量也会与日俱减,资源的开采难度逐渐增大甚至面临资源枯竭,大部分资源产业的生产成本增加,边际收益递减,以资源为主要生产要素的产业均会处于停产临界点甚至停产状态,资源型城市也处在了生命周期中的衰退阶段,主体产业停滞,城市经济困难,因此如何降低经济对资源的依赖程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并在模型中考虑到资源要素与经济产出的关系,以理论推演的方式试图找出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为延安市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二、模型分析

在资源型城市中,自然资源的投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可假设在此类地区资源的投入对经济产出是必需的,S为资源的存量,Y为经济产出若:s>o则Y>0;若s=0,则有:Y=0。资源要素与经济产出之间的关系同其他要素与经济产出的关系相同,即经济产出是资源要素的增函数,且资源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设R为生产中使用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经济必须逐渐摆脱对自然资源投入的依赖,即在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下,R的增长率应当随时间递减。为了研究如何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可以利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建立以下模型:

由此可得出:为了降低gR必须提高技术的产出弹性γ,通俗的说就是要提高科技水平才能保证经济逐渐摆脱对资源的依赖,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结论

由模型分析可知,提高技术的产出弹性(γ)可以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使用率(gR),当 γ无限大时,gR就会无限趋于0,此时经济就摆脱了对资源的依赖。这可以作为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方向,即提高经济体的科技含量,降低资源使用率,走集约型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道路。

但现实问题是,资源型城市实际的经济增长方式恰恰是科技含量低,资源消耗量大的粗放型增长。这也是由于资源产业技术结构普遍偏低,新技术应用程度不高,技术进步速度较为缓慢,因此资源型城市的经济不可能拥有较高的技术产出弹性。另外,资源部门扩张又导致了传统制造业萎缩,新型制造业发展不足。而制造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的沃土,其萎缩必然也会阻碍资源型城市提高本地经济体的科技水平,不得不继续依赖过度开采资源发展经济。

因此,资源型城市应适当的升级产业结构,改变单一依赖资源产业发展的现状,增加产业多元化,同时,在资源红利期就应该考虑利用资源产业高速发展提供的资金优势,为发展有成长潜力,技术含量高,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做准备。

本文的结论为延安市优化产业结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实证检验和具体优化措施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徐霞,王育红.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2] 王海建,耗竭性资源、R&D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J].系统理论工程方法应用,1999(8).

[3] 刘海洋.资源禀赋、干中学效应与经济增长[J].经济经纬,2008(1).

篇11

一、引 言

20世纪中期,西方工业化国家先后发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人们开始反思工业化弊端。从1962年《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到1972年《增长的极限》的发表和瑞典斯德哥尔摩 “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再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2002年联合国 “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的召开,等等,国际社会一直在寻求一种有别于传统工业化的模式,希望走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一些学者开始从社会文明形式的高度来思考工业文明。保罗·伯翰南在其1971年发表的《超越文明》中预见了一种“后文明”即将出现,但没有指明这种“后文明”将是一种什么形式[1](P1—2)。1995年,美国学者罗伊·莫里森在《生态民主》一书中正式将生态文明定义为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式[2](P5—12)。与此同时,西方生态、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潮和运动也悄然兴起。加拿大学者威廉·莱斯分别于1972年和1976年发表了著作《自然的控制》和《满足的极限》,指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基于“控制自然”观念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异化的消费观念,要解决生态危机就必须建立“易于生存的社会”[3](P58—76)[4](P37—52)。此后,相继出现了双重危机论、政治生态学理论、经济重建理论、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系统的生态理论。在实践上,生态运动也在西方政治和社会文化领域兴起。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绿党”受到民众拥护,在工业化国家不断发展壮大,在许多国家的议会中取得越来越多的议席。例如,有明确政治纲领的德国绿党,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口号, 1998—2002年还与社民党联合获得了执政地位,现在绿党已经成为德国的第三大党。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态社会主义明确提出了“红色绿党”的概念及其政治、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主张,形成了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和政治纲领。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促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同志专门就生态文明进行了明确阐述:“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中央政府及主要领导的积极推动下,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进展。

二、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进展

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始于1984年,当时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最早使用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他从生态学和生态哲学的视角来界定生态文明,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5]。之后,理论界开始广泛研究生态文明,尤其是“十七大”以后,生态文明成为许多学科研究的热门课题。据统计,截止2011年底,我国共发表了以“生态文明”为题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及报刊文章累计达10 029篇。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9月第12卷第5期 陈洪波,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进展 第一,关于生态文明概念与内涵的研究。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生态文明进行了界定。一是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发展阶段,如陈瑞清等认为,人类至今已经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在对自身发展和反思的基础上,人类即将迈入生态文明新阶段[6][7][8][9]。二是认为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如余谋昌等认为,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种文明,四大文明一起支撑和谐社会大厦[10]。三是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认为生态文明与“野蛮”相对,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1][12]。四是认为生态文明是改善人民生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一种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文明形态。在确保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生产模式和行为模式,走一条依靠自然、利用自然而又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互动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13]。总体而言,目前关于生态文明的概念的讨论很多,但尚未形成一种公认的、权威的概念。

篇12

一、积极开展第二n堂,拓宽学生的视野

要想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到高中地理教学中,仅仅依靠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是不行的。高中地理教师要带领学生从地理课堂走出来,走入到第二课堂,即课外课堂,这样便于学生掌握到更多有用、贴近自然的地理信息。

在开展第二课程时,教师不能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是要将第二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观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查找资料。同时,学生之间针对某一问题要相互讨论、相互交流,这样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当前,很多高中地理教师通过开展讲座、开展调查等方式来丰富第二课程。首先,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和之前所学到的知识,定期开展主题不同的讲座,比如:《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家》、《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原则》等。其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在寒假或者暑假,组织学生进行为期五天的乡土调查工作,分析该区域的实际情况,找到推动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再次,教师要将全国具有代表性、典范性的实例通过多媒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在观看、分析完实例之后,结合自身所学的知识撰写与之相关的小论文,不断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最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随处可见,教师可以组织观看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电视,了解当前世界自然环境的发展状况,从我国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我国当前环境现状,找出导致环境恶化的原因,并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导向,提出切之可行的对策。这样做还能增强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便于学生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运用到实际环境问题中。

二、结合教材的实际特点,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

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时,要将基础作为出发点,结合教材的实际特点,一步步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渗透便于提高学生的是非观,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资源观。比如:在讲解“工业三废”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合理划分教学步骤,明确此次教学活动的目标。具体的教学步骤如下:第一,工业三废这一词相信大多数学生并不陌生,教师要以此为噱头,让学生罗列出工业三废不合理的排放给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第二,当不利影响被罗列出来之后,教师要让学生思考如何消除工业三废呢,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呢。第三,哪些地方成功的将工业三废消除掉,并推动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呢。通过按照这三个教学步骤来开展教学活动,这加深了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还大大提高了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近几年来,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在理解这些概念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起来,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周边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融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比如:当老师谈到“雾霾”这一环境污染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谈论“雾霾”天气所带来的不理影响。随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当年的伦敦雾霾事件,以及那次雾霾事件给伦敦所带来的人员伤亡情况。随后,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分析伦敦雾霾事件的原因以及伦敦当地政府是如何治理雾霾的。伦敦雾霾事件给人们一次血的教训,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突飞猛进之势,随之而来的环境的不断恶化。由此可见,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我国必须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合理运用乡土地理,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新课程标准中曾明确指出:高中地理教学要结合乡土地理,分析本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本区域的特征,走与本区域特征相符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当人类开始大肆发展经济,肆意破坏自然环境时,一系列自然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在此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理念被提出来。为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开展乡土地理学习,通过观察、调查等方式来让学生了解到家乡的环境、经济、资源等,并分析家乡人们的生产活动、生活活动对自然环境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确定具有实践性,如果脱离了实践而一味的讲解理论知识,这样的方法是不可行的。比如:当老师要讲解“自然资源”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让学生分析自身所处区域的资源特点以及发展现状,并对本区域的资源进行划分,将其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这样便于学生合理的认识自然资源,并认识到资源与经济这两者的关系是相互协调的,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过度消耗资源,从而有助于学生树立资源与经济同步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五、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要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来将可持续发展渗透到高中地理教学中,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还加深了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识与理解。对于高中地理教师而言,教学目标不应该仅仅局限在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上,还需要将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谐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文献】

篇13

20世纪中期以来,“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使人类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我们已经意识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微观的角度讲,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世界上已有许多成功的先例,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一些著名大企业,如:英特公司、通用电器公司、福特公司、IBM、大众、丰田等,历时几十年,上百年而经久不衰,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获得了可持续发展。国内则有长虹、海尔、春兰、小天鹅等一批著名企业也已驶上了持续快速发展之路。对企业来讲,人力资源有效地开发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结合,的确是企业欣欣向荣、长盛不衰的传家宝。这也正是世界上所有企业家追求的发展目标。

从宏观的角度讲,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是一致的。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坏与该国企业发展的水平是息息相关的。只有企业发展了,国民经济才能发展,因为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人类自身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体的人自身生产能力的持续提高,使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如今日益污染的环境呼吁企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依靠的就是科学技术的提高,归根结底依靠的是人。把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与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考虑,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对推动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持续发展从宏观角度考虑存在以下垂待解决的问题:

1、人力资源开发方面。(1)投资低,收益差。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投资占GDP比重徘徊在30%以下,投入总量的不足,使人力资源素质无法得到整体性的综合改善。(2)人口增长快。我国目前已有人口12.5亿,而同期美国人口只有2.6亿,人口因素一直是经济发展的严重羁绊。人力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不同,在创造财富的同时需要消耗资源,使本来有限的资源和财力不能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从而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和财力供求出现失衡。而只有当人力资源规模与其他经济因素发展相适应,才能显示出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3)经济的粗放型发展。粗放型经济环境制约了高素质人才的形成及其智能的发挥,只能使企业发展在较低水平上徘徊;宏观经济环境不改善,就会压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从而使经济发展失去科技力量。(4)用人机制不健全。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在所有制问题上有了重大变化,导致人力资源分布的重心发生了转移。国企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跳槽、辞职之风愈演愈烈。给本来就举步维艰的企业雪上加霜。(5)人力资源供需失衡。目前人才资源供需关系断层的现象反映了我国教育在培养人才结构上的问题。往往只看到眼前一时需求就一拥而上,没有预见未来发展的潜在需求,以致造成有的专业人才出现断层。

2.经济持续发展方面。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最基础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经济恢复和发展主要是依赖于自然资源的高消耗,尤其是矿物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巨大消耗。这种片面追求产量忽视社会效益的生产方式,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和生物界处于严重失衡状态。同时自然界对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惩罚接踵而至。温室效应的加剧、洪涝旱灾等自然灾害的增多,大规模暴发流行性传染病等等,使人类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

当前阻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生产技术水平低、能耗物耗过大以及生产管理不善造成环境污染、水土流失、资源损失等,所以持续发展需要从再生产的全过程考虑,必须发展技术含量高的产业。也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工艺改进、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和动力。从而通过产业规划、产品设计、技术研发、废物利用的全过程管理,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在经济发展中有关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随着“公害”的加剧以及能源的危机,人类已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的苦头。把经济、社会和环境割裂开来,谋求自身的、局部的、暂时的经济性,带来的只能是全局的、后代的不经济性甚至灾害。将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按照中国《21世纪议程》的精神,转变传统发展战略,走持续发展的道路,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21世纪的经济起飞奠定良好的基础。实施经济持续发展,需要充分运用行政与法律手段,建立健全经济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通过法律约束、政策引导规范其经济与环境行为,确保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本义是指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也就是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经济可持续概念的提出是始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教训和体会以及对环境和发展之间的联系的认识而研究的,也是人们感到环境与资源问题日益恶化且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提出的,从而使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因此,经济持续发展的概念理应是一种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的科学发展观。它标志着人类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观点,因为现代经济持续发展越来越依靠环境与资源的支撑,越是经济高速发展,越要加强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以获得长足持久的支撑,这是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别于传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因而科学认识和定义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经济可持续发展从提出到目前虽然不过20年的历史,但它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中国在环发大会之后,根据X21世纪议程》的精神,立即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这是一个纲领性文件,是指导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被确立为21世纪我国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因此,必须按照《中国21世纪议程》的要求,转变传统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21世纪的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发展是硬道理,但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正如前面述及的只要经济增长而忽视资源、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并将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威胁,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走什么发展道路的问题。经济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产物,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长期深刻反思的结晶。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UNCED)上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共同发展战略,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概念落实为全球的行动。

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达成广泛的共识,但究竟什么是可持续发展观呢?目前世界上的主要观点有经济发展观、人类社会发展观、代际平等发展观、生态环境发展观。我们认为综合以上观点,应该是在经济发展为主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的协调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新的科学可持续发展观。

二、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长期迟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研究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研究。

1.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和根本通道,为了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的质量,教育政策的调整和优化势在必行。一方面要调整专业设置,使教育面向市场,强化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必须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原德国总理科尔曾经说过:德国经济发展就是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产业大军。教育要针对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在能力,实现从学历型教育向能力型教育的转化,从体能、智能、技能、德能、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地提高人的素质,开发人的潜力。高等教育要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主要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把办学目的真正转到人的全面发展上来,使人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无论是知识的创新、理念的突破、科学的发展、技术的发明,无一不是以人才为载体的,核心要素是人才,人才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企业要增强竞争力,必须依靠不断建立并发掘自己的人力资源优势。

2.树立新的人才开发观念。即树立知识、技能、智能为核心要素的新观念,克服传统的重物轻人的旧观念,把教育投资视为第一位投资的新观念,认识教育是确保企业21世纪取得竞争优势的法宝,积极组织各类人才进行培训教育,提高各类人才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以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战略性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包括对人才的培训、培养、进修和实践以及引进,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使企业不断获取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创新战略目标。为此,必须从战略高度人手对人力资源进行培训,把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意识和战略意识,调动企业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条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核心竞争力以及竞争优势是要作出相应的变化,因此,企业必须随市场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战略战术,从而使企业具有不断地捕捉市场机遇以及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3.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人力资源流动的结果是使人们走出封闭的环境,找到能较原先更能发挥作用的岗位,“活”化人力资源,而不是将人力资源僵化,以有利于人力资源潜能的开发,从而挖掘人的潜力,创造更多的财富。我们应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政府应制定宽松的有利于人力资源流动的政策,大力提倡以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进行交流,尽可能改善和缓解人力资源在分布结构上的不合理以及地域分布上的不平衡,使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

4.强化竞争激励机制对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大作用。尽管人力资源的开发需要外部条件的配合,但其内部因素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而激励则是最具积极意义的调节机制。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也就是说,恰当的激励机制,可以使人的能力大大提高。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1)我国的企业应彻底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建立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相结合的分配办法,充分重视知识技术等人力资本在分配中的作用;(2)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实行与绩效挂钩的分配方式,对高级管理人员可采用经营者年薪制和经营者持股方式,销售人员可采用与销售收人、销售成本挂钩的方式;科技人员可采用新产品开发的项目与新产品的销售收人挂钩的方式;一线生产人员可采用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的方式;(3)鼓励员工参股、持股,激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坚持少生优生,从而为我国人口素质的改善和质量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因此,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必须长期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毫不动摇地贯彻下去。同时还应该采取切实的措施,增加对控制人口增长的物质和精神,保证我国人口的发展逐步走上健康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6.防止人口流失和浪费。所谓人才,是指那些能够运用系统的知识和技术在学术上卓有贡献的专业人员,表现为社会上具有学术造诣和实践经验的人。所谓人才浪费,是指这些专业特长得不到应有的发挥,或者大材小用,或者根本就没有发挥作用。所谓人才流失,是指不能为本国所运用,而经常是流向发达国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人才匾乏与人才浪费并存的问题。因此,应使本国培养的人才学以致用,为学有专长的人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工作环境,并在各方面给予应有的待遇。在政策上有所倾斜,尽可能防止人才流失。

三、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目前,我国在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巫待研究采取措施。因此,必须更新观念,开拓思路,基于经济发展来选择相应的对策。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确立资源价值,防止无偿占用和浪费。当前,我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资源无价或低价”的价格现象。这种现象就是自然资源无价或低价的经济学观点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合理的定价方法。人们长期以来认为自然资源是天赋的,没有通过劳动没有价值,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了资源无偿使用、开发和浪费,以致造成资源损耗,生态恶化加剧,给经济持续增长造成损失。

2.明确产权,强化资源资产的管理。建立和完善资源产权制度,是改善资源利用的必要社会制度。从发达国家情况看,已形成了一整套资源资产管理、资产交换的理论、制度和方法体系。我国在这方面工作尚嫌薄弱,长期以来存在着资源家底不清、产权关系模糊、无偿占用资源的现象。因此,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建立健全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强化国有资源的国家所有权。自然资源同其他人工资产相类似,是人类获取物质产品不可缺少的资产。可以为占有者带来收益,所以它是一种重要资产。资源资产是国家重要的财富,国家有关部门要代表国家行使综合管理资源的权利,制定政策法规,保护资源和组织资源,合理使用以及组织收缴资源资产收益和产权转让收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