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思修社会实践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思修社会实践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思修社会实践总结

篇1

(一)案例教学法能将思修课程内容生动的溶于案例内容。一般在高校的第一学期给学生开设,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课程。它在帮助学生增强“四信”意识、树立科学“三观”、学会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学会正确做人和正确做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理论引导和培养作用”。[1]现实中的案例教学能够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的社会实践、理论运用和认识的升华。通过将思修课程内容生动地溶于案例内容,案例教学法能够科学有效地促进大学生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更好的生活于这个世界。”[2](二)案例教学法能将思修课程丰富的理论底蕴润物无声地传播给学生。由于思修课本本身作为教学工具,其中的文本内容因为带有法定概念工具书色彩所以较为单调不生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改变了思修给人的一贯单一、枯燥的印象。一方面将较为书面化的知识以生动的形式再现改变教学内容的生硬;另一方面案例教学能够改变传统的机械灌输法,不再是老师全程单独的讲授。教师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解释讲授者、答疑者和学生对案例参与过程中的判决者。在引领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启发学生通过案例自我认知、自我思考、最后归纳总结。(三)案例教学法能将丰富的实用价值和课程魅力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目的本来就是引导大学生合理合法社会化的指导书,教材的编撰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各项法律法规、人文修养,是极具有丰富实用性的。通过课程的学习是完全能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是学生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必修人生一课。

三、案例教学法在思修教学中的重大作用

(一)通过案例教学法,解决目前思修课缺少时间、课堂时间有限的问题。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自教学内容到方法乃至教学手段上的改革,不但丰富了整个《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资源,也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法。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普遍采用2010年版的教材,该教材本身内容、知识点较多、课时量少,所以部分学生在翻看课本的时候更觉得枯燥。通过在案例的选择上,可以达到一个案例汇集多个知识点,内容丰富不单一。(二)更适合高职的学生。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解读、探讨、辩论,甚至只是单纯的记忆模仿都对教学是有帮助的。通过案例教学对概念的基础解读,案例中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能让高职的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检查和对照,寻找差距和不足通过自我反省后道德品质也能够进一步升华进步。并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展示更直观、更通俗易懂也更适合高职生的学生特点,

篇2

1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主要问题

1.1概念模糊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对于什么是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教学以及如何具体操作,由于和教育部至今尚未出台统一、明晰和刚性的规定,因此这使得高校在社会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上,往往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和无序性:参观爱国主义教学基地、进入社区进行志愿服务、走访调查优秀校友、科技三下乡、拍摄简短历史剧、组织校内辩论比赛、到学校部门挂职锻炼等,都被认为是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范畴和内容,可谓参差不齐,五花八门。这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况,表面上看似乎形式多样、一片繁荣,实际上严重削弱了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规范性。

1.2与课程内容脱节

顾名思义,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就是围绕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所设计、实施的一系列实践教学的活动。“思修”“纲要”“概论”和“原理”思政四门骨干课的课程内容,既是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也是理论对象;既是实践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处。但目前许多高校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往往与课程内容相脱节,实践是实践,课程是课程,各行其道,互不相干。这种脱节大大弱化了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本有、当有且独有的“思政性”,模糊了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与大学生一般性社会实践的区别和界限。

1.3缺少连续性

①空间上。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在不同院系和班级开展的积极程度差别较大,存在空间分布上的不连续现象。②时间上。有的学期有,有的学期无,未能前后相续、连贯一体,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另外,思政实践教学主要集中在学生作业时间,而没有很好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时间———这是思政实践教学大有所为且当有所为的地方。学生迟早会抽身作业,但永远不能抽身生活。学生在生活中笃行思政课所传达的精神,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和根本归旨。③逻辑上。四门骨干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性较差,在育德、育人和育才的目标和方法上缺少严密的逻辑连续性。四门骨干课的社会实践教学往往是互不往来、单打独斗,未能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1.4学生收获少

一般而言,学生对于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收获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而没有上升到理性认知,更难以感性认知去印证教材理论,并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典型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基地,学生往往是为了参观而参观,把社会实践教学当成了“景点半日游”。此外,学生参与往往带有很强的功利心态,缺少那种为实践而实践的纯粹精神。若实践教学在成绩中权重较大,就认真对待;反之,则马虎应对。即便是那些认真对待的学生,在思想上也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认知。他们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假大空”,是“形式主义”,对自己将来就业和发展无实际性帮助,所以可入脑但不必入心,可投入但不用当真,只要考试能取得高分即可。至于考后,相关理论是否还能谙熟于心和落实生活,对他们而言似乎都是无关紧要且不必思考的事情。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整体质量和内在功效。总之,在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中,学生“所视”“所听”———入乎耳目者很多,但“所思”“所获”———笃乎心行者却相对较少,二者往往不成正比。

1.5教师积极性不高

现在高校论文导向的发展模式十分明显。这种情况导致绝大部分的人力、物力与财力,都集中向科研论文或者以论文为目标的领域倾斜。倾斜的最终结果就是“总以论文论英雄”———教师的主要目标就是科研,科研的主要目的是,而论文的发表直接关乎教师的晋升和利益。在这种模式主导下,少有论文产出但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社会实践教学,自然就得不到思政教师的应有重视。加之,对于社会实践教学是否纳入业绩考核,许多高校往往缺少相应的政策规定,思政教师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也一样,积极性严重受挫。思政教师没有了积极性,社会实践教学就失去了求好、求新、求精益求精的核心驱动力。于是许多高校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都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只图完成任务就好。

1.6软硬件配套不到位

①经费不到位。多数高校尚未设立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思政教师如果要组织社会实践教学,费用多半从一般性教学经费中支出,但数目非常有限,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往往望资兴叹。②师资不到位。高校新进人才一般偏向可发表SCI论文的学科,而对于思政学科的人才引进则进行名额压缩。多数高校思政教师和学生的比例实际都不达标。师资不够,导致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心有余而力不足。③管理不到位。教学部门、学工部门和思政部门之间,分工不明、权责不清,导致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在许多高校往往是思政部门在唱独角戏,学校各种优势资源难以得到统筹利用。④基地不到位。迄今为止,针对学生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作多是地方高校(非教育部)在运作,且零零散散,不成气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基地的不足制约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发展格局。

2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解决对策

2.1厘定科学概念

笔者以为要改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首先就要厘定明确的概念。所谓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就是对在日常课堂和虚拟网络环境之外,围绕“思修”“纲要”“概论”和“原理”四门思政骨干课的课程内容而设计、组织和实施的一系列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并在一定的社会场所发生的目标明确、行为具体、内容充实的教学活动的总称。这种教学活动蕴涵四种特性:①思政性。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一定是思想政治课的社会实践,具有不可移除的思政性。这是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能够达成的根本保障,也是用以区别一般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标志。②实践性。这用以和单纯的理论学习作区别,注重以知导行、以行显知,强调动手能力和行为素养的提升。③社会性。这用以和课堂实践教学和虚拟实践教学作区别,要求学生走出教室步入社会进行学习。④教学性。这是突出同一般性学生活动的区别,要学生明白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是没有固定教室的课堂,它有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与基地参观、社会体验以及普通调查等有着根本的不同。在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中,此四种特性有机统一、缺一不可。

2.2创新教学范式

2.2.1理念创新第一,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应充分照顾学生兴趣和偏好,形式和内容要回归学生生活本位。这种理念,有利于打通课堂与课外、学习和生活的联动渠道,从而实现实践教学在时空利用上的连续性和广延性。第二,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不但是科学理论的实践,更是德行品性的实践。德行品性的实践,不但是培养学生关于道德知识如何获得与运用的能力,更是培养他们对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那种内在的冲动。没有人不需要德行,也没有人不希望被别人认为是有道德的人。德行品性的实践,成为有道德的人,有利于消解学生对于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假大空”的错误认知。2.2.2形式创新第一,设计上“分”“总”结合。即思政课四个主课教研室对社会实践教学有独立思考(“分”),也有总体规划(“总”),以防止闭门造车、各自为政,从而保障四门课的社会实践教学在方法和内容上的逻辑连续性。第二,选题上,可单独开设一门实践教学的课程,指导学生进行科学选择和合理规划。2.2.3评价创新第一,手段创新。充分利用微信、QQ或面谈等渠道,进行立体化、跟踪性、多时段和全过程的动态评价,改变传统那种以“一纸作业”定成绩的静止、单一的评价模式。第二,对象创新。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应包含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对象,且学生的评价结果与成绩相关,教师的评价结果与业绩相关,学校的评价结果与教学评估相关,以此最大程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第三,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全国性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网络评价平台,为每个高校的实践教学提供上传、下载、分享和评价等服务,以利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3完善软硬件设施

2.3.1师资方面高校对于思政部门的人才引进计划应重点照顾;设立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兼职教师制,给予较为合理的待遇,鼓励有责任心和组织能力的校内外教师积极参聘;硬性规定高校党政工作人员和辅导员每个学年必须完成一定课时的社会实践教学量。2.3.2经费方面教育部和高校都应设立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专项经费。高校的实践教学专项经费以参加的学生人数为基准进行计算,且按照一定的比率逐年递增,专款专用,定期发放。2.3.3管理方面教育部应出台相关条例,对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具体权责做出硬性规定,使地方高校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高校应组建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专门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并与一线思政教师对接,以便于集中利用学校各种资源配合开展实践教学。2.3.4基地方面第一,就地转化。全国四批353个爱国主义教学基地与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很大相关性,可就地转化为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基地。这是较为理想和经济的策略。第二,创新开发。创新开发需因地制宜和因校制宜。所谓因地制宜,就是注重地方性和就近性,即基地开发应同高校区域文化和历史地理相结合,以突出地方特色以及有效保障实践教学的可操作性;所谓因校制宜,就是尽量与各个高校的学科特色结合起来,以便充分利用专业性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4提升教师素养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提升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效果,必先要提升教师自身素养。①提升马列主义素养。思政教师必须潜心研读马列主义的原著,对马列主义的科学观点有一系统、深刻与全面的掌握,并将之转为一种充分的理论自信和信仰体系。在社会实践教学中,教师只有自己相信了,才有底气引导学生;只有自己践行了,才能对学生形成最为雄辩的现实说服力。②提升道德品质素养。对高校教师而言最根本的问题,可能不是“怎么样”把社会实践教学搞好(这仅属于“技”的范畴),而是“为什么”要把它搞好(这属于“道”的范畴)。对于后一个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当然要寻求制度和政策的支持,但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提升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思政教师如果具有崇高的道德追求,热爱教书育人并以之安身立命,关爱学生并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那么他们自然会想方设法提升实践教学质量。③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博大精深,即便是在实践教学方面也不乏丰富又深刻的启示。如孔子对于二三子的循循善诱、朱子与弟子的应机答问以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都是值得教师在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中汲取和借鉴的智慧。这些智慧不但能够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从而直接感化和影响学生,而且还能够丰富实践教学的素材和内容,使教师的教学能以更令学生喜闻乐见的去格式化的方式呈现。

2.5转变发展模式

要改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现状,就必须转变高校以科研论文为导向的现有发展模式。应该承认,科研论文的确富含价值,学校排名也关系重大。但是,这些量化的东西并不是高校与教师存在的所有意义,甚至不是主要意义。《科学》杂志在评论上海交大“全球大学排行榜”时,就讽刺性地引述了普林斯顿爱因斯坦办公室里铭牌上所写的:“Noteverythingthatcountscanbecounted,andnotevery-thingthatcanbecountedcounts.(不是一切有价值的都能量化,也不是一切能量化的都有价值)。”[1]学生对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良好冲动、对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热切关注、对于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奉献情怀、对马列主义与中国道路的坚定信念以及对宇宙人生与人类文明的开阔视野等,这些主要由思政课承载但又难以用数据简单呈现的内容,实际上同样具有重大甚至更加重大的意义,也更能体现高等教育的价值与本质。短时间看,这些内容可能没有明显功效,也不如科研论文那样很快带来现实利益。但是从长远看,它们对一个国家和社会影响深远。一方面,这些内容塑造是整体意义上的“人”(成人),而非某一种人(成才)。一个培养人而不仅仅培养某一种人的教育,才是一个良好且健全的教育;一个普遍由人而非仅仅由某一种人构成的社会,才会是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现在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其实就在于“才”的过剩而“人”的不足。另一方面,这些内容对科研的开展本身就大有惠益。因为,人的科研能力不但受到知识和智力的影响,也受到品性、意志与修养等人格要素的左右,而且在许多时候后面这些要素发挥着更关键的作用。爱因斯坦在评价居里夫人时就指出:“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即使是后者,他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通常人认为的那样。”[2]深刻认识和明了这些,或许就能更快转变“总以论文论英雄”的功利发展模式,在高校中给以培养“人”为主要目的思政课及其社会实践教学以应有的尊重与支持。总而言之,要有效解决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会一蹴而就。需要耐心,也要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篇3

学习上,我没有让自己失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大学期间先后通过英语国家四级、六级,计算机国家二级,由于所学的是临床医学专业,因此非常注重临床操作能力,除了理论学习之外,我的实践能力也得到非常大的提高。

生活上,我勤俭节约,严于律己。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时间在外面找兼职、做家教,也锻炼了我的社会交往能力。

作为一名20XX年大学应届毕业生,我所拥有的是年轻和知识。年轻也许意味着欠缺经验,但是年轻也意味着热情和活力,我自信能凭自己的能力和学识在毕业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和追求的目标。

总之,我充实地完成了自己的学生生涯,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日子中,我一定得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改正缺点,不断努力,不断进步大学是人生一个里程碑,里程碑的周围往往有着很多很多的叉路口,而毕业则意味着我们不得不去选择一条路继续走下去。毕业前,我们努力了;毕业时,我们流泪了;毕业后呢?让我们将感恩的心、激动的泪和深情的爱化作虔诚的祝福,祝福每个人都能够拥有美好的明天!

【范文2:应届毕业生自我总结】在大学里,我一直使自己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这使我能在快乐中学习,我相信付出总有回报,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大学的学习生活奠定了我扎实的专业理论,良好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

回顾已经过去的的三年多,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觉得自己过得很快乐,也很充实,除了努力学习基础课程和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外,我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文体活动,在这三年多里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在学习成绩、工作能力、思想觉悟等方面比起刚来大学的时候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我并没有被陌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所吓倒,很快地克服了种种不适应,成功地完成一个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型期的过渡,

在学习上,我一贯保持着高中时代的良好学习作风,并不断的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方面,除了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外,我还很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大二开始我就积极地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大三暑假自己也找了份兼职,终于也感受到了步入社会的艰难,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我不但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还提高了我的实际动手能,平时我还非常注重计算机能力的培养,涉猎了大量计算机方面的课外书,并通过了全国计算机二级和省计算机二级考试,同时我还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现代办公所需要的各种软件工具。

篇4

[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公开课;学生视角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4?0041?04

[收稿日期] 2014-03-21;[修回日期] 2014-06-23

[基金项目] 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高校与世界名校接轨的探索性研究”项目组研究成果之一(1184612037)[作者简介] 林慧华(1979-),女,广东汕头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创新项目指导老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教育教学;蔡丹霞(1992-)、李丽莹(1993-)、黄嘉敏(1992-)皆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学生,其中蔡丹霞和黄嘉敏是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组成员.

一、引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是一门提高自我修养的课程,对于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自2006年在全国高校实施以来,教育部一直非常关注思修课在学生中取得的效果,每年都要组织高校教师进行思修课的培训。这6 年来,思修教材编写组致力于教材内容的与时俱进,思修课的教材内容已经过3 次修改(2007 年、2008 年和2010 年)[1]。

为了了解广东高校学生对思修课的看法,笔者对广东高校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23 份。通过问卷分析发现,思修课普遍得不到大学生的重视,50.41%的问卷填写者上思修课时走神,43.09%对于思修课没有任何兴趣,62.60%所在班级课堂沉闷,很少人听讲。国家教育部门十分重视该课程,且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何思修课屡屡遇冷呢?

近年来,思修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效果成为许多学者和一线教师的研究热点。吴倬归纳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三大教学目标[2]。王建新提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需要教师人格的感召力、行为的亲和力、知识的吸引力、视觉的冲击力和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3]。李大健倡导“生活化教学”[4]。刘博指出,思修课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基于一定生活情景下的价值建构过程,所以,教学语言、内容、情景、方法和评价都应该“生活化”[5]。周军认为,基础理论、典型案例、心态分析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交流讨论的教学形式是思修课程建设应注重的[6]。吴琼等把实践教学的形式分为三种:感受式(如参观展览、法院旁听等)、体验式(如社会调查模拟法庭、话剧或小品表演等)和践履式(志愿服务、主题宣传等)[7]。贺俊燕探讨思修课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8]。谢玉进则引入国外名校公开课对思修课的启示,提出“巧妙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精心设置议题,吸引学生关注”[9]。韩建磊等研究思修课的考评体系,提出“考评主体多元化、考评方式多样化、考评标准细则化及考评结果表述方式多样化”[10]。张云莲强调思修课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时效性[11]。林楠认为,要提升思修课的实效性,应在授课中践行“生命意识的唤醒,日常生活的回归和心灵世界的启迪”三大教育理念[12]。至于“思修课”成败的关键,陈大文引用教育部长周济发言强调:“课开得好不好,学生喜欢不喜欢,关键在教师”[13]。

以往研究大多从学者或者老师的角度给出建议,几乎没有大学生参与研究。因此,我们项目组决定从学生的视角探索思修课遇冷的原因及其改进方式,尝试提出能被一线教师和学生接受的可行性建议,着重解决如何将思修课的理论知识切实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瓶颈”问题,让思修课真正成为学生的“心灵鸡汤”。

二、课程遇冷及其原因

近年来,学生普遍对思修课的重视程度不高,课堂反应平淡、课后更没有发掘思修课的价值。从学生角度出发,我们认为思修课遇冷有以下原因:

(一)国际化、信息化与个性化的影响

触屏时代,大学生不断接受互联网多元文化的多重冲击,资本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滋生,对需要静下心来认真领悟的思修课反应冷淡,甚至认为思修课中的某些观点是过时的。此外,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大增加。大学生学习功利化,只关注与自己日后工作有关的学科,考取各种迎合企业需求的证书,认为上思修课是浪费时间。

(二)不重视的观念先入为主

1. 师兄师姐的“引导”

大学强调自主学习,老师与学生的直接交流很少,师兄师姐的引导更为占先。大部分学生尚未开始上思修课,就已经从师兄师姐口中听到“思修课不重要,不用认真听课”等负面信息。这种先入为主的忽视思修课重要性的错误观念,导致学生一开始上思修课就有抵触情绪。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把对思修课不重视的观念传递下去,形成恶性循环。

2. 考核方式的单一

大部分学生在思修课的第一节课就了解到,思修课的考核方式主要为期末开卷考试。小道消息说到时“重点满天飞”,所以,大部分学生觉得临考翻翻重点就可以了,从而从根本上忽视了思修课本身的内涵与价值。

(三)教材教法缺陷导致学生厌倦

1. 内容重复,过于理论化

思修课的内容和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等阶段接触到的思想政治课程内容部分重叠。赵兴宏等对东北大学1689 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97.5%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有重复,其中认为大量重复的学生18.9%[14]。重复会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和厌倦感,认为以前学过了,没有新意,不需要再学。

此外,思修课本内容广泛,涉及哲学、政治、道德、法律等。但实际内容却让大多数同学大跌眼镜。比如:对于大学新生来说,目录中的绪论“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境界”非常“对口”,但通篇都是讲理论,没有贴近大学生活的案例,缺乏时代气息。

2. 教法单一

当前大部分高校思修课主要是单向灌输,或辅以多媒体课件“照本宣科”。很多教师只求“多、快、省”,只告诉“是什么”,不说清楚“为什么”,而且考试让学生死记硬背,所以学生上课没有兴趣和动力,考完试很快就将课程内容忘掉了。这样学生又怎么可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呢?

三、课程改革的方向

为了让思修课程更好地完成其使命,我们建议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改进思修课教学:

(一)学校大力支持,把思修课融入学风建设

学风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有重要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把思修课融入学风建设,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比如,可以把能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贴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食堂、课室、宿舍楼、校道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思想道德的重要性。此外,学校可组织与其相关的各类比赛、活动,例如,党史知识竞赛、红歌比赛、模拟法庭、讲座、辩论赛等,让学生领悟到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对于现代人职业生涯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武汉大学举办的第六届时事案例分析大赛值得借鉴。在这场赛事中,“三国杀”“非诚勿扰”、现场秀等时尚元素都被糅合起来,让学生在轻快的氛围中学习并运用思修课上学到的理论,就日本核辐射、重庆的户籍制度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它被誉为是“最享受的理论学习”[15]。这种针对学生群体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来开展活动的做法,无疑会得到学生的青睐。

(二)修改现有教材

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43.09%的受访者认为改进思修课要先改进教材。对于哪个最适合思修课的教学模式,79.67%的受访者选择案例分析法。受访者认为,当前思修课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只是死板地讲理论,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如失恋、人际关系紧张等,都没能到有效的指导和解决。所以大家对该课程热情不高。

因此,思修教材的内容应该更贴近生活。国家设置思修课,目的是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16]。但是由于教材内容太过于理论化,学生不喜欢,这样不仅达不到思修课的教学目标,还可能使得思修课口碑愈下、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对思修教材提出以下修改建议:

1. 引用研究数据

在思修教材中,用数据“说话”,可以使内容更真实可信。例如,在讲解自制力的时候,可以引用斯坦福大学著名的“棉花糖实验”。这个实验每次让一个孩子单独待在房间里,给他一颗棉花糖,告诉他如果能坚持15 分钟不吃的话,会再给一颗作为奖励。研究人员后续跟踪调查,10 年后,发现“能够坚持15 分钟不吃棉花糖的那些孩子长大以后,不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都比那些马上吃掉棉花糖的孩子优秀”[17]。这样的数据,有理有据,也更有趣。

2. 添加生活化的案例

生活化的案例可以弥补思修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使学生产生的疲倦感。例如,在讲解“信念”的时候,结合奥运健将的例子,如刘翔2008 年伤退和2012 年摔倒,及其决定2016 年继续奋战的故事,能够触动我们的心弦;在讲解《劳动法》的时候,可以用毕业生因简历造假被炒或者是由于不懂法,乱签合同被骗等案例可以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和代入感,使思修教材 “接地气”、有血有肉、有感召力。

(三)运用“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根据我们对广东几所高校的调查,作为必修课的思修课堂上,同学们都急着去“霸位”,座位越靠后越好,方便上课做自己的事情。

针对思修课普遍遇冷的现状,我们在寻找解决办法时,不得不提到上海复旦大学陈果博士的思修课,以及哈佛大学公开课中的公正课和幸福课。陈果的思修课在网上非常受欢迎,被广大观众称为真正的“心灵鸡汤”。她用自己独特的理解、深厚的哲学积淀,走进学生的内心,与学生展开灵魂的对话。哈佛公正课旨在引导观众一起评判性思考关于公正、平等、民主与公民权利的一些基本问题。而哈佛幸福课则主要探索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虽然中国与美国的政治体系不一样,意识形态大有不同,但是对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方面仍有相通之处。据我们的调查,有50.83%的问卷填写者希望通过思修课学到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以及加强道德修养等内容。

无论国内国外,这些都是学生渴望探讨的。当然,我们在学习西方教育理念的同时也要兼顾国情,不能照搬照抄,要批判继承、取长补短,提高学生对思修课的关注度,更好地实现思修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可做以下尝试:

1. 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法

(1)“道德两难”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道德两难,指的是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顾的情境或问题”[18]。它们挑战思维和道德极限,让人进退维谷;同时,它们也使大学生活跃思维,加深对社会现象的探究,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如假设你是参议院的主席,而你的哥哥是个通缉犯。警察找上你,希望你配合他们的工作,说出你哥哥在哪。这时你会选择亲情向警察撒谎,还是会选择对社会的责任和忠诚配合警察呢?这便是一个典型的桑德尔式的“两难”问题。再比如,“你是一名忠诚的公司雇员,工作努力且回报丰厚。但有一天你发现公司为了赚取更多利益,在生产的食品里加入有害添加剂。这时你会怎么做?”[9]。贴近学生生活、设置道德两难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教师再加以引导。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兴趣大增,还可以使他们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发现其实思修课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从而主动去学习。

(2)以教师切身经历引发学生共鸣。哈佛最受欢迎的公开课之一《幸福课》的讲师泰勒几乎每节课都会分享自己的故事。在讲解“不现实的信念”的时候,他就和大家分享了他年轻的时候追求一名女子无果的故事。其中,他母亲对其不切实际的鼓励话语、他对自身不够清醒的了解、他当时的心理、追求那女生时的言行举止,及后来尴尬的情境,都说得绘声绘色,让人身临其境。泰勒老师过后再对相关概念进行讲解时,学生就很容易会心会意[20]。复旦大学思修课教师陈果也经常分享自己的故事。比如,她会将自己在加拿大留学时那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凄凉、在混杂着众多国旗中寻找属于自己心灵安慰的五星红旗这种真切感受和学生一起分享。这时,爱国主义不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学生与教师在这种经历分享和心灵交汇中,最容易产生共鸣[21]。

2. 课堂上尝试进行游戏和竞赛

思修课要让学生更易于接受,还可以采用当下大学生比较喜闻乐见的形式,譬如课堂游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增加课堂吸引力,同时也可以巩固学生学过的理论知识。可借鉴比较火的“百万富翁”或 “开心辞典”的形式,具体操作如下:

(1)每次课下课后,学生提前到学习委员处报名参加下次课游戏,每节课报名10 人左右,全班轮流参与;

(2)老师在课堂出一些和思想道德或法律基础有关的题目,全班同学也可以分小组轮流出题;

(3)每次课报名者首先回答思修老师一道题,以快而准为原则,再筛选出5 名学生参加决赛;

(4)参赛者答对一题后再回答下一道题,答对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一旦答错,参赛者必须退出比赛,只能得到之前拿到的分数。10 道题封顶;

(5)参赛者遇到难题时可以使用两个“锦囊”:求助现场一名学生;或30 秒内在思修课本找到答案。每个“锦囊”只能使用一次;

(6)全班同学轮流参与游戏,所得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

如此一来,学生为了能够赢得比赛,便会认真听讲,同时预习课本知识,在“游戏”中领悟到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的用处和意义,从而形成学习和运用的良性循环。

3. 课后拓展,开设思修课论坛

由于思修课的课时设置是每周一次,所以任课老师在课下和学生几乎没接触。而高速发展的信息工具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所以,我们建议设一个思修课论坛,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上面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或情景(时事热点、校园案例、两难困境、个人困惑等)。网上讨论也可以作为课程考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就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发帖、寻求帮助,大家也可以在上面分享一些和思想道德或法律基础相关的最新文章,课下“充电”。由此,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思修课教学目标也能更好地实现。

(四)改变单一考核机制

当前大多数学校的思修课考核方式一般是: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一般通过出勤、论文打分,期末则开卷考试。由于“论文基本上是走过场,老师不会仔细改”,考试也很容易,大多数学生平时就不会费心去学。因此,我们建议,思修课的考核方式必须改革。例如,可以降低期末卷面成绩的比重,只占总评的20%或30%,更多地采用形成性评估,还可以试用“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的三评模式。其中,平时成绩得分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

(1)课堂参与:如课堂辩论、讨论、提问、参与竞赛等方面的得分。

(2)小组展示:如案例分析、主题展示、话剧表演等活动的得分。

(3)网上论坛:如发起议题、参与讨论、分享咨讯等贡献分。

(4)社会实践:如三下乡、做义工得分。

四、结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课程,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但近年来,思修课遇冷,传统教材内容和教学、考核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大学生的个性化需要。面对教学“瓶颈”,思修课课程改进迫在眉睫。我们希望通过校园文化熏陶、更新教材、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实践、改变单一考核机制等方式,为思修课注入新的活力,让思修课走出理论的“象牙塔”,深入学生世界,成为大学生心灵成长的“灯塔”。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7-19.

[2] 吴倬.论“两课”教学的目标及其实现方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1(6):11-13.

[3] 王建新.促进学生道德的自主建构--关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道德教育内容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7:69-72.

[4] 李大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生活化教学体系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9(3):33-36.

[5] 刘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活化路径[J].教育评论,2011(5):93-95.

[6] 周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5(19):43-44.

[7] 吴琼,仇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功能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1):33-35.

[8] 贺俊燕.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以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0(5):143-145.

[9] 谢玉进.国外名校公开课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启示[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2):48-49.

[10] 韩建磊,袁艺红.高校思政课学生成绩考评体系构建——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2(8):66-68.

[11] 张云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理念浅议[J].清华大学学报,2010(5):116-120.

[12] 林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三点体会[J].教育探索,2011(5):61-62.

[13] 陈大文.正确处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的若干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07(8):42-47.

[14] 赵兴宏,张振芝,李光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有效衔接探析[J].课程教育,2012(1):70-74.

[15] 程墨,肖珊.机器猫出现在课堂上 武大思政教育显时尚范儿[EB/OL]. 中国教育报,jyb.cn/Teaching/jysx/201106/t20110622_438508.html,2011-06-22/2014-02-27.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

[17] 梁唯.让孩子更从容地成长[J].中国出版,2012(22):77.

[18] 赵慧.“道德两难问题”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05(11):7-8.

[19] Michael J.Sandel.Justice:What’s the Right Thing toDo[EB/OL].v.163.com/movie/2010/11/B/J/M6GOB7TT6_M6GOBOPBJ.html,2012-12-09/2014-02-27.

篇5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素质教育所需要体现的。初学物理的学生,由于对物理学科在素质教育上的要求缺乏认识,学法上尚未入门,不会学习,也就谈不上正确思维,更不可能有科学合理的创新思维。而为了学好物理,解决好“开头难”的问题,依据“学贵知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的格言,教师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对所要研究的物理自然现象进行多方位观察,提出问题,通过“讨论探究”进行分析、推理等一系列动手动脑的实践、思维活动过程,达到解决问题、学好物理知识的目的。例如:学习连通器原理,要求学生先观察并思考茶壶的茶嘴为何总与壶盖保持一样高,确定了思考目标,带着问题让学生观察实物,明白茶壶是由壶身和壶嘴两个器皿构成,教师出示壶嘴去一节的茶壶,让学生先猜测、假设,后装水试验,再让学生在壶嘴上套接课前已准备好的纸折空心园柱套管,做改变嘴长短装水的试验,使学生观察到壶身矮了,将不易随心所欲地倒出水,壶身高了,水未装满就会从壶嘴流出的现象,以此启迪学生,最终把两容器对底面的压强相等的定量平衡知识引入作出解释,其道理自然就清楚了。在这种观察和实验的“讨论探究”、“诱发思维”的长期教学活动中,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了物理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而且能顺其自然地从已有的思维模式基础上通过讨论启发式教学,较好地解决学物理“入门难”的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导向性”、“可知性”、“程序性”和“新颖性”原则指导下,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直观演示启发、设疑启发、引趣启发、攻难启发和求变启发等的选择,做到精巧练,尽可能把讨论探究的问题,设计得新颖有趣。如:在探究运动的相对性时,可借用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配之以图,来巧用情景诱发创新思维。这样不仅直观、生动、形象化,而且在判断和推理的思维过程中能引发学生身临其境、爱我河山、美好向往的艺术情怀,大大增强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理论联系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方面,我们也可做创新指导的尝试。例如:在学习简单机械一章时,教师在让学生认识了杠杆及轮轴等,复习了以前所学有关摩擦和压强知识后,发现有些学生缺乏对实际生活的观察,不了解自行车构造。于是教师布置了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学生在家拆自行车,了解它的构造;有的结伴到修理自行车的地摊上观察修理自行车的过程。学生的实践报告完成得非常好。在把握知识的同时,学生既提高了观察能力,又增强了社会交往能力,拓宽了知识面。对于物理知识中一些不易操作、现象不明显、不易观察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体验实践活动,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帮助学生不断总结,逐步提高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过程,只有在培育的过程中不断养成,才能逐步提高。为了能达到“不断提高”的目标,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树立“人人具有创造力”的观念,时常注重学习、借鉴、吸取前人或他人的不同的思维方式方法。例如:讲“牛顿第一定律”时,传授这一定律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侧重于传授从试验模型观察到逻辑假设验证的创新思维研究方法。在讲“电生磁”和“磁生电”的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物理实验观察上的创新思维反证法。在讲“天平使用方法”时,总结归纳出“放”、“游”、“调”三字经。经过物理教学中研究方法的导向分类,初步展示探究教学,让学生从一个又一个“这是怎么回事”中,开始讨论学习,又在一个又一个“原来是这么回事”的创新思维过程中,掌握物理知识和研究方法,极大地开发出不同层次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了一定的具有个性特征的创新思维方式。所以一段教学之后,遇到求解空心球一类的可多解的物理问题,学生很快地以不同方式、途径求解,得到正确答案。可见,平时的训练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新课改对于每位教师来说,仍是一个新课题,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努力,争取站在新课改的最前沿。

三、让学生去勤于思考,善抓规律

篇6

(一)领导重视,形式多样。学校成立了教师专业思维成长课题研究小组,由校长领衔,下设研究成员,成员分别由副校长、教务处主任、科研处主任、教研组长担任。定期召开研究会议,制定课题激励制度等。学校每年根据经费预算和上级要求,采取“4+2”的学习模式,即校内个人自主学习、备课组学习、教研组学习、区级教研活动学习、市级学习、国家级学习等学习形式,安排老师学习,提高自我专业思维水平。

(二)教师参与,内容丰富。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学习有两种:理论性学习与经验性学习。理论性学习不只限于温习曾经习得的教育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而主要是学习新理论与新知识。近年来,教育学和心理学发展很快,而新课改也整合了不少先进的教育理论与心理学理论,形成了一套新型的课程与教育理念。

当然,教学的基本技能(普通话、粉笔字、教学板书)不能丢,五课(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循环、教学设计艺术、教学提问艺术、导入艺术、教学语言艺术、计算机操作、PPT制作、教育案例的撰写、考试命题、班主任常规管理等。

学校的文化主题是诚,诚文化思想的认同内化,解读诚的思想,也是学习的内容之一。

笃行

教师在广泛学习之后,结合本校实际,耕耘在教学的第一线,用踏实的行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同时,为规范行动,学校制定了相应的约束制度。教师思维,要靠行动来落实,专业技能思维、学术思维、人生的思考,无不需要笃行。

(一)校本研修。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分享别人的成长经验,需要借鉴集体的智慧,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采取四个层次的校本研修行动:

第一,以教师个人为主体的自主研究。加强教师的个人反思,及时追踪学生学习情况,记录教学中的闪光点和问题,深入进行理性思考。

第二,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课例研究。加强教师合作互动,认真对典型课例进行专项研究,集体完成教学设计,集体开展教学反思,交流得失。

第三,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主题研究。根据学科教学中普遍性的问题,按时组织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确定时间、地点和中心发言人,确保教研组活动的制度化,确保备课组活动的常规化。

第四,以学校为单位进行课题研究。根据学校的共性问题,进行专题性的课题研究,举全校之力,解决问题,凝冻成果,深化研究。

(二)课题研究。我校倡导“做好一个课题,办好一所学校”,制定了“行政科研一体化”制度,结合本校诚文化主题实际,确立了本校统领性课题“至诚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在总课题的统领下,分门别类的研究学校各板块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特色课堂。在统领性课题“至诚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下,通过博学(学)、笃行(做)、善悟(思)“修诚”,目的是“尽性”,即充分发挥人的天性。在新课程改革的探索过程中,学校要求教师尝试着至诚尽性“135模式”,特别是青年教师掌握了这种课堂模式,就有章可循。通过“预习——展示——反思”等核心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参照全国主要教学流派、模式,思考各种课型模式,如何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师生的天性,关注师生的生命发展,情感的体验,个性的张扬,展现“尽性课堂”的活力。

“尽性课堂”是“至诚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的核心支撑,是以学校“诚尽其性”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秉承儒家“博学、笃行、善悟”的修诚之途。“尽性课堂”实施的具体措施是“135课堂模式”,即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三维目标为主线,坚持“目标导学、目标导做、目标导思”的教学原则,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一根主线:三维目标

2.三个环节:

目标导学——准备学习——自学(让学生完成预习任务)

目标导做——说评议演——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学成果)

目标导思——自评质疑——反思(让学生书面反思得失)

3.五步教学:

测——学——做——练——思。

核心环节:自学——展示——反思。

由此,通过“尽性课堂”在教学过程中的贯穿始终,使得教学课堂实现高效化,使学生获取完备的知识结构、敏求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思想素养,逐步提高诚的境界,进而渐次的发挥师生天性、提升师生生命质量。

特色课堂,必须依靠课堂管理制度来规范。课堂管理制度包括班级课堂管理系统和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系统。班级课堂管理系统是课堂活动得以正常开展的内部保障措施。如:课堂活动制度、课堂学习评价制度等;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系统是促进课堂效率提高的外部保障措施。如:教学常规、教研常规、激励制度等。

公正、透明、科学的班级课堂管理系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根本任务是促进和睦有序、积极上进的学习团队精神的形成,是课堂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更是保证课堂效益最大化的基础和前提。

第一,建立课堂活动制度。我们知道,课堂行为的核心在“动”,这种“动”应该是有价值预设的、有一定规范的“动”,而不是盲“动”或乱“动”。因此,制定师生共同认可的课堂活动规则和相关制度是“动”的前提。比如:目标认定规则、自学规则、展示规则、反思规则、相关课堂纪律等。

第二,建立课堂学习评价制度。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评价的目的在于促“动”,在于在“动”中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和精神的成长。因此,课堂学习评价是促“动”的有效手段之一。我们在新课程理论和学校课堂理念指导下,把“学生课堂学习评价”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根据主体性、及时性、发展性、有效性、开放性评价原则,精心设计具有学校特色、学科特点的评价工具和流程,创造性地组织实施学生课堂学习评价,最大限度的促进课堂氛围的营造,使特色课堂文化得以发展和繁荣。

善悟

善悟,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认识、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我们认为,思考,是教师专业的特质。善悟,是一个教师生活的常态。“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的是行动;但是,我们想不明白,就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去做。因此,教师专业思维成长的必经之路,善悟不可缺少。要从教育领域的一个技术工,转变成一个研发人员,最后成为一个引领教育领域的风云人物,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思维势在必行。

1.课前思: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让主阵地发挥高效的作用,教师课前的个人预设、集体预设就显得异常重要。教师首先自我备课,再和备课组一起集体备课,思考本节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式等,思考学生究竟需要什么。

2.课间思: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有生命性的,体现出自身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种生命的意义预示着教学不是仅能预设的、模式化的,作为一个生命体,教学是在一个时空中由教师与学生交互作用而生成的。但生成不是随意的,而是以师生的生命体验与生命关怀为本位,因此,我们要思考在课堂中随时生成的问题,思考教学的生成发展性。生成的教学内容,通过交往互动,师生最终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境界。

篇7

室内设计、室内效果图、CAD平面和立面施工布置图、风水学、资料学、工程结构学、价格学、平面设计等内容。

三、实践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不少难题,对于一位包装专业和学过平面设计的学生来说,设计一个招牌或名片应该没有多大问题,但对于室内设计如:要各种各式的住宅、豪宅、平面布置图、施工立面图,还有很多风水学、人力学的地方把我难住了。

这时,我不得不去网上寻找室内设计的资料和有关设计软件。在网上收集的过程中,增加室内知识,积累了好多先人的经验。外面看来很简单,但自己做起来真坎坷,改了再改、修了再修,一次次的让老板、职业高手、网友评教,指点。。。。反反复复,不断的增加自己的设计能力和视觉鉴赏能力。

四、实践的收获与体会。

为期三个月的实习生活在不知不觉中落下了帷幕。在望海潮实业有限公司实习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在大学课堂里根本学不到的东西,也体验到了很多人生中从未有过的经历。

我的实习是从大三刚开学,被一位老师推荐到一家室内设计公司实习了!真庆幸自己平时能利用课余时间学到那些设计方面的知识,和大二暑假到那家设计公司实习啊!要不是这些,我想现在就由学校安排到厂工里当普工。但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将所学的Adobe软件用于实践,并且通过实践检验了自己关于设计方面的假设和猜想,取得了一些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在推荐我进入室内设计公司之前老板已经让我先了解有和室内装饰、结构等方面的知识。让我在实习前做好各种准备咯!所以工作还忙顺利的,实习期间也学到不少东西,现在才知道平时的努力没有白费。

接下来我开始在公司老板的指导后,慢慢的溶入室内装饰的各个领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不少难题,对于一位包装专业和学过平面设计的学生来说,设计一个招牌或名片应该没有多大问题,但对于室内设计如:要各种各式的住宅、豪宅、平面布置图、施工立面图,还有很多地方把我难住了。这时,我不得不去网上寻找室内设计的资料和有关设计软件。外面看来很简单,但自己做起来真坎坷,改了再改、修了再修,一次次的让老板、职业高手、网友评教,指点。。。。反反复复,不断的增加自己的设计能力和视觉鉴赏能力。

第一阶段开始,我只懂得个软件。评自己的爱好,还有公司的引导,我从简单的手绘图开始,慢慢的懂得室内视觉上的知识,慢慢的还能画出手绘图出来。接下来就是仿别人的作品,自己用软件,把别人的作品一模一样的仿出来,就这样,我在过程当积累了不少知识和经验。

第二阶段,我再也不用一模一样的跟着别人画了,学会了用别人的优秀用品和家宅设计的精点,集中到自己的作品中,就这样,我开始能独立的出室内效果图了,评自己的兴趣和激情,很快就能应手得心的画出个效果图来。

第三阶段,就开始运用CAD绘出各种住宅平面图和施工立面布置图,画施工图,不但要会绘画还要求要懂得人力学和各个家具的长度、高度、等比例大小!现在正着重在这一方块的工作中。

其实除了上面的收获外,我平时还不断的学3DMAX、还有其它室内设计的软件。在业余上还帮公司和其它朋友做些平面设计方面的东西,如画册、LOGO工作服、VI、简介封面、包装袋等。

篇8

室内设计、室内效果图、CAD平面和立面施工布置图、风水学、资料学、工程结构学、价格学、平面设计等内容。

三、实践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不少难题,对于一位包装专业和学过平面设计的学生来说,设计一个招牌或名片应该没有多大问题,但对于室内设计如:要各种各式的住宅、豪宅、平面布置图、施工立面图,还有很多风水学、人力学的地方把我难住了。

这时,我不得不去网上寻找室内设计的资料和有关设计软件。在网上收集的过程中,增加室内知识,积累了好多先人的经验。外面看来很简单,但自己做起来真坎坷,改了再改、修了再修,一次次的让老板、职业高手、网友评教,指点……反反复复,不断的增加自己的设计能力和视觉鉴赏能力。

四、实践的收获与体会。

为期三个月的实习生活在不知不觉中落下了帷幕。在望海潮实业有限公司实习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在大学课堂里根本学不到的东西,也体验到了很多人生中从未有过的经历。

我的实习是从大三刚开学,被一位老师推荐到一家室内设计公司实习了!真庆幸自己平时能利用课余时间学到那些设计方面的知识,和大二暑假到那家设计公司实习啊!要不是这些,我想现在就由学校安排到厂工里当普工。但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将所学的Adobe软件用于实践,并且通过实践检验了自己关于设计方面的假设和猜想,取得了一些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在推荐我进入室内设计公司之前老板已经让我先了解有和室内装饰、结构等方面的知识。让我在实习前做好各种准备咯!所以工作还忙顺利的,实习期间也学到不少东西,现在才知道平时的努力没有白费。

接下来我开始在公司老板的指导后,慢慢的溶入室内装饰的各个领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不少难题,对于一位包装专业和学过平面设计的学生来说,设计一个招牌或名片应该没有多大问题,但对于室内设计如:要各种各式的住宅、豪宅、平面布置图、施工立面图,还有很多地方把我难住了。这时,我不得不去网上寻找室内设计的资料和有关设计软件。外面看来很简单,但自己做起来真坎坷,改了再改、修了再修,一次次的让老板、职业高手、网友评教,指点。。。。反反复复,不断的增加自己的设计能力和视觉鉴赏能力。

第一阶段开始,我只懂得个软件。评自己的爱好,还有公司的引导,我从简单的手绘图开始,慢慢的懂得室内视觉上的知识,慢慢的还能画出手绘图出来。接下来就是仿别人的作品,自己用软件,把别人的作品一模一样的仿出来,就这样,我在过程当积累了不少知识和经验。

第二阶段,我再也不用一模一样的跟着别人画了,学会了用别人的优秀用品和家宅设计的精点,集中到自己的作品中,就这样,我开始能独立的出室内效果图了,评自己的兴趣和激情,很快就能应手得心的画出个效果图来。

第三阶段,就开始运用CAD绘出各种住宅平面图和施工立面布置图,画施工图,不但要会绘画还要求要懂得人力学和各个家具的长度、高度、等比例大小!现在正着重在这一方块的工作中。

其实除了上面的收获外,我平时还不断的学3DMAX、还有其它室内设计的软件。在业余上还帮公司和其它朋友做些平面设计方面的东西,如画册、LOGO工作服、VI、简介封面、包装袋等。

篇9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联合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实施创新学分的有效路径与方法”(课题编号:Q1190-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011-02

目前,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国内各高校纷纷实施创新学分,如:武汉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等。创新学分的实施有助于充分体现学分制培养个性、开发创造力的本质特征,可以保护和发掘学生的科研潜力,通过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等工作,使他们亲身体验协同合作的乐趣,有利于树立学生的学术自由的思想,与学分制将产生良性互动。同时,创新学分的实施也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

目前,虽然部分高校开始引入并实施创新学分,但是,各高校实施创新学分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路径与方法。

一、如何定义创新学分

由于研究角度和视阈的不同,国内专家学者对创新学分所下的定义也不尽相同,韦杏认为“创新学分是指将学生的科研设计、论文等创新成果,用学分进行考核的方法”;[1]谢庆良、沈爱琴认为“创新学分是指将学生的发明、设计、论文等创新成果用学分进行考核的方法”;[2]武汉大学[3]、湖州师范学院[4]、浙江理工大学教务处赵环宇[5]等在创新学分的定义方面有类似的认识,他们提出“创新学分”是指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从事超出本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科研和实践活动而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经学校创新学分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认定后被授予的学分。对于创新学分的定义可能有很多,但是基本的意思相近可能就是概括的内容或涉及的范围不一致而已。

在对多位专家的定义进行整合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所谓创新学分就是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并结合自身专业等方面的特点,独立或在教师指导下从事超出课堂(第一课堂)教学计划要求以外的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各类竞赛及各类社会实践等,取得一定学术研究成果,或者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以及其他形式的优秀成果,经学校创新学分管理评审委员会审核批准给予的学分。创新学分可分为:科学科研成果、发明创造(专利)作品或成果、各级各类的竞赛成绩、实践成果、各类技能证书五类。科学科研成果是指:公开发表的作品(论文、文学作品、调研调查报告等)、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课题研究成果等;发明创造(专利)作品或成果是指:发明、发现、技术开发、专利等;各级各类竞赛成绩是指:学科竞赛(如:挑战杯、专业技能大赛、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赛等)、文体竞赛(歌曲、演讲、辩论、球类等比赛)等;实践成果是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受到不同级别的表彰、社会实践的调查报告及总结等;各类技能证书是指:英语四六级等级证书、各级计算机等级证书、各类资格水平证书、各种荣誉证书等。

二、实施创新学分的路径与方法

结合目前高校的特点和实际,课题组设计了关于实施创新学分的调查问卷,问卷分为教师用和学生用两种(教师问卷设计了21个题目,学生问卷设计了25个题目),并在部分高校开展了问卷调查,其中收回教师有效问卷168份、学生问卷251份。根据对两种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实施创新学分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步:

1.创新学分的管理机构

参考其他高校在创新学分管理方面的经验,并依据课题组的问卷分析结果,高校将创新学分作为一种制度进入操作层面,必须由专门机构负责创新学分的管理事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有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对创新学分进行管理,形成了一种成功而典型的管理模式。根据对部分高校168名教师、251名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在作为备选项的管理部门中,教师将教务处和科研处选为主要管理部门;学生将团委和教务处选为主要管理部门。课题组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并结合实际情况,认为教务处和团委可以作为牵头部门(单位)对创新学分进行管理,科研处、学生处、图书馆等部门作为配合部门共同参与工作。

在我国高校现行管理体制下,各高校需成立由教务处、团委、科研处、学生处、图书馆等部门领导、各院(系)主管学生和教学工作的领导、辅导员组成的大学生创新学分管理评审委员会作为专门机构,主要负责受理创新学分的申报、评定、记载、检查与监督以及其他事宜,各高校根据情况将委员会办公室下设与教务处或团委,负责创新学分方面的日常工作。

2.创新学分的审核、评定办法

创新学分的审核、评定以及监督与检查方面的内容是创新学分模式的核心。为与高校实行的学分制相匹配,在政策制定上将创新学分分为基本学分和绩点学分,创新学分的审核、评定也就此分为基本学分审核、评定和绩点学分审核、评定。基本学分是学生能否毕业的前提条件,指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按照规定参与相应工作或活动后应得且必须修满的一定量的最低学分;绩点学分是学生在能够毕业的情况下申请学位的条件,指学生在获得基本学分的基础上,对学生在规定期限内的科研成果等级、学科竞赛、创新竞赛等方面成绩进行评定所获得的学分,绩点学分不低于一定量方能申请学位。在基本学分的政策制定上,各高校可根据自身不同情况确定学生每一学期应修满的最低学分;在绩点学分的政策制定上可以参照高校已经较为成熟的学分绩点制的运作模式,绩点分为1~5分,每0.5分为一个档次,要求学生必须的最低平均绩点分为2分(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否则不能申请学位。

(1)科学科研成果绩点分的计算方法。公开发表的作品(论文、文学作品、调研调查报告等),根据作品发表刊物的级别给予相应的绩点分,分为SCI(或三大检索)、中文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省级刊物、市级刊物几类,分别等到绩点分为(以作品的第一作者为例)5、4.5、4、3.5、3,除第一作者以外的其他作者,根据排名乘相应的系数0.8(第二)、0.6(第三)、0.4(第四)得到相应绩点分数;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课题研究成果等,根据课题成果的级别得到相应绩点分,分为国家级、省级、厅级、校级,分别等到绩点分(前六名都可算做核定人数)。对于课题成果为论文的参照公开发表作品的标准给予相应绩点分。

(2)发明创造(专利)作品或成果绩点分的计算方法。发明、发现、技术开发、专利等,根据情况(以证书为准)分为国家级、省级、厅级、校级,得到5、4、3、2的绩点分。

(3)各级各类竞赛绩点分的计算方法。第一,学科竞赛(如:挑战杯、专业技能大赛、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赛等),根据获奖的级别给予相应的绩点分,分为国家级、省级、厅级、校级,分别等到绩点分为(以作品的第一作者为例)4.5、4、3.5、3,除第一作者以外的其他作者,根据排名乘相应的系数0.8(第二)、0.6(第三)、0.4(第四)得到相应绩点分数;第二,文体竞赛(歌曲、演讲、辩论、球类等比赛),根据获奖的级别给予相应的绩点分,分为国家级、省级、厅级、校级、院(系)级,分别等到绩点分为4、3.5、3、2.5、2。需要说明:如果是团队获奖,团队每名成员都获得相应的绩点分。

(4)实践成果绩点分的计算方法。第一,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受到的表彰,根据获奖的级别给予相应的绩点分,分为国家级、省级、厅级、校级,分别等到绩点分为4、3.5、3、2.5。需要说明:如果是团队获奖,团队每名成员都获得相应的绩点分;社会实践的调查报告及总结,参与社会实践并写出了相应调查报告及总结给予绩点分为2。

(5)各类技能证书绩点分的计算方法。

第一,根据国家对学生英语四六级的要求和四六级通过比例,绩点分规定如下:成绩达到426分以上为2,457分以上为2.5,519分以上为3,550分以上为4,600分以上为4.5,650分以上为5。

第二,根据国家对学生计算机水平的要求和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比例,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二、三级分别给予绩点分2、3、4,通过省级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以上给予绩点分2。

第三,各类资格水平证书,获得各类资格水平证书给予绩点分3.5。

第四,各种荣誉证书根据级别给予相应的绩点分,分为国家级、省级、厅级、校级、院(系)级,分别等到绩点分为4、3.5、3、2.5、2。

3.创新学分的申报、审评步骤

各学校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在确定时间受理创新学分申报相关工作,学生按照要求填写《创新学分申请表》并提交相应佐证材料(科研成果、荣誉证书、获奖证书等原件及复印件),经学生所在院系审核,报学校大学生创新学分管理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大学生创新学分管理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对学生提交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和分类整理汇总,准备向大学生创新学分管理评审委员会提交相应材料。

学校大学生创新学分管理评审委员会择期召开会议,按照既定的创新学分计算评定方法对学生所申请的创新学分进行评定审核,并将审核结果通过各种途径在校内进行公示,公示期结束并无异议后将学生所得创新学分计入学生成绩档案。

4.创新学分的监督、检查

对于在创新学分评定过程中出现的弄虚作假行为,创新学分管理评审委员会有责任进行监管,要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监督。对能够查实、确认无误的弄虚作假行为,创新学分管理评审委员会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学生有虚假行为的取消学生所获得的创新学分,并按照有关规定对学生进行相应处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实施创新学分的主要内容包含创新学分的牵头负责部门、申报、审核、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在创新学分中引入绩点分,使评价更公平合理。因此,关于创新学分的路径与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步:必须成立创新学分的管理机构;明确创新学分的类别、内容及计算方法;确定好创新学分申报、评审步骤,做好监督检查。

参考文献:

[1]韦杏.医学生“创新”学分的建立与构想[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1,(1):79-81.

[2]谢庆良,沈爱琴.建立“创新”学分的构想[J].江苏高教,1999,

(4):50-51.

[3]武汉大学教务部.武汉大学“创新学分”制度实施办法[Z].

篇10

对于大部分中考成绩不是很理想的中职学生,学习是他们人生的一大难题,很多学生既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读好书的信心。如何让他们重新拾回学习的兴趣,继续职业中专三年的学习,是每位职业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并为之努力的事情。文章结合多年电子专业的专业课教学实践,对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进行了有效的探讨,供同仁参考。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采取“填鸭式”的方法,课堂上不管学生是否听得懂,教师满堂灌,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因此课堂气氛沉闷,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创设情境,营造师生互动学习的民主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想学生之所想,答学生之所问,细心关注,积极鼓励,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情景中自由发言,轻松思考,体验思考给自己带来的每一分快乐。讲课时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然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看法,再后我再详细进行讲解,最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概括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使学生在看书、讨论的过程中对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这样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以情动人 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收录机原理》和《影碟机原理与维修》课程时,内容比较抽象,枯燥乏味,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往往觉得没意思,从而失去学习信心。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尝试着将情感融入教学过程中。例如,在讲到影碟机的激光头是依靠什么来拾取信号时,我就向学生提出已经学过的收音机信号接收是靠什么、磁带录放机磁头拾取信号时依靠的是什么等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回答,目的是让学生温故而知新,把知识点掌握得更牢固一些。不要求学生一次回答清楚,可以由多个学生共同完成题目的答案,也可以进行讨论。此时我会有意识地叫一些成绩较差、平时不注意听讲的学生回答问题,并鼓励他们:“知道多少就回答多少,错了没关系”。只要他们回答的问题与所提问题稍有接近,就给予充分肯定,要求他们进一步答题,同时也可以让其他学生帮助其补充完善,最后我再进行归纳总结,详细讲解。经过这样的尝试,学生的自信心明显增强,越来越重视教师所给的机会,回答问题也比较积极了,点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指导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但学无定法。可见学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就学习专业课来说,我鼓励学生一是多问大胆问,因为通过学生的提问,老师就知道学生还有哪些知识还不懂,然后教师就很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学术上的问题。问题解决了,知识就学到了,通过这样一来二往的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就越浓了;二是多动手操作。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见过不如做过”。可见动手操作的重要,所以要鼓励学生大胆动手,不怕出错,只有通过动手操作,学生才能真正学到技术。其实,学生也是最喜欢动手操作的,除了老师组织的实训操作,课外时间也要自己搞一些小制作,尝到了技术甜头的学生,学习兴趣就越来越浓了;三是注重观察,多问几个为什么。

四、加强社会实践 提高动手能力 升华学生学习兴趣值

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课素质相对较差,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差。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很多学生的计算方面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动手操作技能方面不一定差。如果专业课教学只是按照课本内容讲空洞的理论,学生就会越听越乏味,就提不起学习专业课的兴趣。所以上课的教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必须设法多上动手操作课程,且在校学习期间,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是职业学校办学特色所在。我在几年的电子专业教学中,都一直这样要求自己的学生――自己具备一套维修工具,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加实践活动,使学生学到实际生活中新的知识。例如在学习了各种家用电器维修原理之后,家里面或亲戚朋友中,有家用电器损坏了,我会鼓励学生大胆去维修,有不懂如何维修的,打电话给教师,老师遥控指挥他们,指点他们如何去解决,如果还是修不了的,可拿到学校来,老师再指导他们去检修。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训练,拉近了学校与社会的距离,使学生感到原来学技术并不像所想象的那样难,从而坚定了学好专业课的信心,升华学生学习兴趣值。

总之,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是第一位的。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后,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就得到加强,我国的职业教育就有希望。

参考文献

[1] 孟繁华.赏识你的学生[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

篇11

在西山公园里为游客拍照。我和两个朋友一起组织,他们负责拍照,我负责跑腿——去照相馆印照片。在公园里我们设了一个点,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遮阳伞,一块照片展版,自然还有两台数码相机。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我们信心满满的开始了。不时的有人过来瞧瞧,打听照相的价格,多久才能拿到照片。我们开始忙碌了。他们去拍照,我在那看着,招揽游客。等他们拍的差不多的时候,我就跑去照相馆印照片。虽然有时会觉得很无聊,怎么没人来拍照呢,但我们还是耐心地等待,一个一个地问他们要不要拍照。一些游客本不想拍照,后被我们一问心痒了。一天下来,我们还是挺开心的,收获不少,不仅要满足顾客的需要,抓住顾客的心态,在照相馆里我也了解了印照片的各个程序。

在工作中曾不断告诉自己:在今后的大学生涯中必须要更加努力读-书,学好一些实实在在的本领,塑造好自己人格和修-养。我一直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人生因为经历而美丽。

我觉得参加社会实践,培养与增强了与人相处,交际的能力。虽然我是一个性格较于开朗的女孩,拥有很多的同学和朋友。但是作为一个人,他必需密切与社会相联系。他所接触的不仅仅是几个同学和朋友。因此良好的能力是必须的。在学校接触同学,老师是比较狭隘的范围,只有通过多和人交流,克服自身的弱点,才能更好发挥自己的潜力,做好每件事。在社会上接触的空间广了,接触的人多了,了解的事情也多了。这样才有利于看待各方面的事物。敢于与别人交流,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开诚布公,才能赢得对方的认同和信任。

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激发我们更努力地学习,能够学以致用。十几年的学习,最终总是要用于社会实践中,知识的积累随着学习时间增加而增加,所谓学无止境,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实践。我国的政治、经济建设需要一大批具有各种知识技能的人才,现在不抓紧学习,就无法承担这一份重任。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也将更益频繁,时代给了我们压力,也给了我们动力,学习好各门知识,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个信息社会,不进步就是退步,只有不断地掌握知识,才能赶超别人。

锻炼了独立的个性。离开了家长、老师、同学,一切都要靠自己。因为在工作中,个人有个人的事情要忙,给予的帮助也是有限的。做事就不能依赖别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走出属于自己的路,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办事果断,不能唯唯诺诺,才能出成效。在工作中在所难免,会有困难、挫折,在求助别人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自己勇敢地克服,采取积极的态度,培养个人独立处事的能力,必将获得最终的成功。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经历,使我学到和懂得了许多,我懂得赚钱的艰辛,我想我以后花钱肯定会很俭省的;我在工作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我想这对于我未来很有帮助。总之这次难忘的假期社会实践经历使我获益良多,对我将来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实践心得2为了响应全国文明城市评比活动,调动城市居民的积极性、关注度,以热情饱满的态度投身与共建文明城市之中,我们趁着暑期社会实践,组成一个名为“丈量城市文明”的实践小分队,开展我们的这次活动,以达到我们预期的实践目的:宣传新时代新宁波的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激发广大群众讲文明、创-

文明的热情,提高市民生活质、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在14号之前,我们主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制作具体计划和方案。7月14号是我们第一次进行具体实践活动,我们的内心是雀跃不已的,带着一点点兴奋和一点点紧张。内容主要是笑容征集,以小见大,反映城市文明的美好面貌。同时调查的还有公共设施的损坏情况和市民的不文明情况。

在笑容征集活动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的阻力,有的人是对我们活动的怀疑,有的是不屑一顾,有的则是以不喜欢照相为由断然拒绝……由于我们是大学生,本身就比较骄傲,一开始被拒,我们还能保持较高的热情,不气馁,知难而进。但时间一长,次数一多,遇到这样伤自尊的事,原有的工作热情被耗尽,面对困难就变的胆怯起来,成果可想而知。在经过和其他组员交流探讨之后,信心、热情又失而复得,决定抛下面子,放低姿态,始终保持着笑容,和群众们进行委婉、耐心的沟通。这样相机上的笑容越来越多,那些笑容是多么的可爱又亲切,我们也顺利的完成了任务。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交际能力,也是对我们在遭受挫折之后如何处理的一个重要考验。事实证明,我们是最棒的。

下午我们在城隍庙附近地带,进行市民文明行为调查和公共设施调查。来到郡庙社区我们发现有一民工在隐蔽的地方随地小便,小便后与其他民工在草皮上吃饭严重损坏了花草树木,使一个供人们修身养息,闲暇时间用于活动的地方变的脏乱无序,这种现象在民工中时有发生,屡禁不止,主要原因还是由于他们缺少文明意识,本身的各项素质不够高尚,只考虑到自身的需要,以满足自己的目的为前提,不考虑其不文明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我认为要制止这类现象的发生前提是要努力提高他们自身的文明意识,培养其具有主人翁意识,为创建宁波文明城市添上亮丽的一笔。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城市牛皮藓现象十分严重,在郡庙社区提供的给人们休息的小公园里,坐椅,宣传禁毒的石块上。

很多地方都写有很多办证消息号码,进行这类不文明行为的人,主要是为了在公共场所吸引别人的注意,达到其所要的经济效益。他们在进行这一行为的时候,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忘了会影响市容市貌。整体给人造成不整洁的感觉,破坏了人们休息的良好心情。市民的一次不文明行为影响后果是多方面的,这种现象并不止于公园的公共设施上,在路面路灯等许多设施中也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只是一张小小的纸,一个办证号码却为清洁工作带来了困难,破坏城市的整体美感,我们应杜绝这累现象,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

7月16日,我们的实践地点是东门口十字路口地带,那里的人流量大概是700人/小时,车流量420辆/小时,总体情况是人潮拥挤,但是交通较为通畅,没有人为造成交通的严重阻塞现象,但在东门口,培罗成大楼前工交车站,有50左右的乞丐行讨,纠缠不放。这种现象时有发生,给市民造成一定的困扰。

在附近的也有市民在草坪上睡觉,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草坪。一路上,宁波二百门口有路面段裂,东西乱丢放现象,但总体路面较为干净,机车,自行车停放有序,垃圾箱,座椅,公用电话没有严重的认为破坏情况,只是依然存在乱贴办证刻章字样的字条,且数量不能用较多来形容,在新华联商厦的门口的十字路口,我们观察到交通还畅通但有闯红灯和横穿马路现象,年龄段分布较广,没有较好的遵守交通秩序,主要原因是家长没有以身作则,给孩子良好的榜样,没有对孩子进行良好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交通文明素质较低。要解决这一状况,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我们应该加强对青少年在交通安全,公共场所道德等个方面的教育。从娃娃抓起,重视物质文明与素质文明的有机结合,体现新时代宁波精神,促进两个文明的腾飞。

这次的活动总体给我的感觉是辛苦但又是值得的,我们通过亲身实践,听到了,看到了很多平时被我们所忽略的细枝末节,在广大市民中文明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够被重视,要改进这种状况还需要加大力度,进行精神文明的宣传,提高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同时还增加了我们与社会的正面接触,了解社会,走进社会,不至于我们身在校园就沾沾自喜,对校外的生活却是一无所知,无法很好的适应社会。这次活动对我们自身的能力也是一次关键的考验,在失败中不断总结,不断丰富,不断加强,面带微笑,最终走向成功。

实践心得3经历了将近一周的打工社会实践,我感慨颇多,我们见到了社会的真实一面,实践生活中每一天遇到的情况还在我脑海里回旋,它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和团体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书本充实自己,为以后服务社会打下更坚固的基础!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

通过这次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们,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磨练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在这里我们真正的锻炼了自己,为以后踏入社会做了更好的铺垫,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会更加积极的参加这样的活动。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本次的社会实践中我们还同诸多群众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的发展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这次实践活动,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使我们通过这次实践更加了解社会,这次实践活动意义深远,对我们的帮助享用一生。作为一个21世纪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我们要抓住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机会;提升我们的修身,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同时,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的目标,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实践心得4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不同的时间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们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感悟!

一:挣钱的辛苦

整天辛辛苦苦上班,天天面对的都是同一样事物,真的好无聊啊!好辛苦啊!在那时,我们才真真正正的明白,原来父母在外打工挣钱真的很不容易!

二:人际关系

在这次实践中,让我们很有感触的一点就人际交往方面,大家都知道社会上人际交往非常复杂,但是具体多么复杂,我们想也很难说清楚,只有经历了才能了解.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大家为了工作走到一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要跟他(她)们处理好关系得需要许多技巧,就看你怎么把握了.我们想说的一点就是,在交际中,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一些东西,那我们就学着适应它.如果还不行,那就改变一下适应它的方法。让我们在各自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掌握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们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在这些社会实践中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三:管理者的管理

在打工实践的地方,有很多的管理员,他们就如我们学校里边的领导和班级里面的班干部.要想成为一名好的管理,就必须要有好的管理方法,就要以艺术性的管理方法去管理好你的员工,你的下属,你班级里的同学们!要想让他们服从你的管理.那么你对每个员工或每个同学,要用到不同的管理方法,意思就是说:在管理时,要因人而异!但也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跟他们打交道,这样大家才能服从,才能有助于工作的进行。

四:自强自立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招"难!"意思就是说:在家里的时候,我们有自已的父母照顾,关心,呵护!那肯定就是日子过得无忧无虑了,但是,只要你去到外面工作的时候,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是靠自已一个人去解决,在这二个多月里,让我学会了自强自立!凡事都要靠自已!现在,就算父母不在我的身边,我都能够自已独立!

五:认识来源于实践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

实践心得5为期30天的社会实践圆满的结束了,期间所发生的一切值得令人好好回味一番。为此我用这篇社会实践论文记录与总结这段时间的工作情况,而这并不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这是为了自己而写的一次找寻内心声音的伟大体验。

我很庆幸能在放寒假的当天跟学长、学姐们一起去苏州的一个手机厂工作。在手机厂刚开始做清屏工作,后来转成看外观。刚进无尘室的第一感觉觉得一个小小的手机屏一定不会难倒我。可是并没想象的简单。进到无尘室有一个小师傅带我,她说清屏需要很大的耐心,我说我有。她笑了。她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只要下定决心的去清这块屏,不去想那么多,一点一点的来,总会很容易清干净。”是啊,或许这就是小事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从清屏上我感觉到了一个人的耐心需要多大才可以清出来那么干净的一块小小的手机屏。

如果问一个大学生走出校门开始到社会中工作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我的回答就是工作中要先去掉“学生味”。工作本身需要的就是一种严谨的态度,“我是大学生”并不能作为工作中出现错误的借口,别认为犯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此时你是在做一件用时间计算金钱的事情,校园中的“随意性”决不能带有。从我入职开始的不久,就转入外观。我又有了一个师傅,这是一直到工作结束的师傅。她在外工作了好久。她常给我说:“做什么工作都要有责任。”在跟她相处的期间我还领悟到了“尽力并不等于全力,尽了全力还是会有一点点瑕疵。自己的本职不做好直接就影响到了不仅仅是个人的利益。”

工作虽然简单甚至单调,但是考虑下去任何细节都很重要,每一个岗位都有它存在的道理。第一天看外观只看师傅看过的屏,她打的不良我从中找,感觉那天过的很快,也许是在无尘室清过屏的缘故吧。感觉还不错,很快便学会了。刚开始师傅让我自己看,我看过后她在看一遍,偶尔会因为我的大意有的地方的小脏污会丢掉,还会看不完全。

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而我却觉得,检讨才是成功之母。曾有一次看到一个屏,那样的故障我没见过,然后就流下去了。到复判时却被打回来了,当时被师傅小小的批了一下,师傅说:“你不知道看屏要看整个外观么?”我不语。我只在心里记着师傅的话。日后的每个屏我都会很认真的去看,而我的速度却很慢。我师父说只要你掌握好了再提速也不迟。我很认真的跟师傅学。我的速度也很快得以提升。在随后的工作中,我的能力不断提高,我师父每天都很开心,我的速度提高了,也便可以帮她减轻些辛苦。每天在工作中随着开心下班。

态度决定一切,在学校部门工作,会很随意,一旦走出校园,如果还不能马上以“熟工”的身份要求自己,那么你将很快被人比下去,因为一个公司需要的是有生产力的员工。每天提醒自己无论是现在工作还是回到学校抑或是将来踏进社会,严谨的工作态度是必不可少的。

很多在学校读书的人都说宁愿出去工作,不愿在学校读书;而已在社会的人都宁愿回学校读书。我们上学,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为的都是将来走进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应该在今天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明天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值钱的大学生正要求了我们扎实掌握专业知识还有社会实践能力与经验。

这个寒假我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了社会,了解了社会,并从社会实践中检验了自我。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收获不少。在实践中不可缺少的好多:

一、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让我认识更多的人。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练习。与同事的沟通也同等重要。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的接受。

二、在社会中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作出肯定。你没有社会经验没关系。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不比别人差。社会工作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没有第一次又何来的第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三、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开始放假的时候,知道要打寒假工时,总有种说不出的心情,总感觉会有些害怕。跟同学通电话说自己的心情,感觉总有种说不出的感觉。第一次去离家那么远的地方,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懂,文化程度还不够,也没什么社会经验等种种原因使自己觉得很渺小,自己的怯懦就这样表露出来了。某人曾对我说,在社会中要学会厚脸皮,别人的教导虚心接受,不要不当回事。战胜自我,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有勇气面对是关键,如某个名人所说:“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

四、工作中不断地丰富知识。知识犹如人体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会枯竭。

有一句话我很喜欢:“成功的人不在于你认识了多少人,而在于多少人认识了你。”努力地去认识他人,也是让他们认识你,从他们身上发掘出你可以学习的地方,体会每一句睿智的语言。

坦白讲,这么短的时间内,小小的寒假工能学到什么呢?就锻炼了态度,心态更加坦荡,我想这已经足够了。生活就像一种修行,只有行万里路,亲身体验实践才能有所感受。

篇12

本研究依据《儿童权利公约》和《联合国青年权利公约》相关年龄文本,青少年的年龄段13~19岁,即13岁~16岁为初中组,17岁~19岁为高中组。根据分层抽样原则,在杭州市区的 8所高中和 3所初中随机抽取共33个 班级,1650 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1640份,自行设计问卷,做了调查。

1 青少年科普活动硬件状况

1.1 校内硬件

校内科普硬件主要由橱窗、报廊、挂像、校内科普作品展、科普角、科普组、气象台、生物角等项目组成,被调查的11所学校的科普硬件建设都有上述项目的建设,但没有设置全部项目。

调查结果非常出乎意料,不论高中还是初中,在同一所学校面对“你所在的学校有以下科普项目吗?”的调查,不同学生回答差异很大,有的学生在橱窗、报廊、挂像、校内科普作品展、科普角、科普组、气象台、生物角等选项中只选择了一项,有的学生选了8项,选择相同选项的学生10%不到,学校是否建有这些科普设施,在同样的科普环境中,不同学生的感受和认知是不同的,学生表达的更是自己的兴趣点。

从走访中可以看出杭州各个学校不论高中、初中,不论重点还是职业,都非常重视科普硬件的建设,校内科普作品展和气象观察近一年内有学校没有举办或者还没有到举办的时间,其他的每个学校都有设置。

由此可见,一个学校的科普硬件的实际建设情况为多项的100%,而学生可以认为学校没有这个项目的建设,一则是学生兴趣的问题,二则学生是否有空暇时间来顾及,三则这些硬件要让它们产生生命力是由学生的科普情结决定的。

1.2 校外硬件

2006年3月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颁布后浙江省省委和省政府更加重视科普设施的建设,杭州市的科普综合实力又是连续七年稳居浙江省第一,①省、市二级政府十分重视城市科普硬件的建设,地处杭州的校外科普设施资源十分丰富,主要由少年宫、博物馆、科普中心、科普展览、植物园、海洋世界等组成。

这些对全民开放的科普场地,硬件使用情况取决于使用者的使用主动性。被试者参观杭州市公共科普场馆的次数从0次/年四次/年呈递减状态分布,其中5次以上/年出现了多人现象,但在访谈记录中,几乎是去自修学习的,而不是为了满足自身对科普的需求。初中组和高中组的统计数据还表现出同步性。

2 青少年科普活动及其分层次状况

为了更好地反映青少年科普活动现状,调查问卷设计了多道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可以更好地反映一个现状,但也给数据的百分比统计带来困难。以下各个有关青少年科普活动的分层内容的状况是统计数据的绝对数量表示。

2.1 科学知识教育培养状况

由于科学知识的传授能提高青少年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促进青少年智力发展和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所以科学知识教育成为了青少年科普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随着科学的发展,应将激光、超导、生物工程、环境保护、人工智能等新的科学技术知识作为青少年科普活动的内容。

问卷通过“假设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被怀疑疗效不好,你认为科学家会采用如下所列5种方法中的哪一种进行研究?”来调查,选择正确答案“对患者和医生进行调查,并对两组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的人数为单项选择中最多的,但是选择其他错误答案的人数总和远远超过选择2的人数。

选择“对患者的意见进行调查,然后作统计分析”有92人,选择“用最新的医学理论来判断药的实际疗效”有58人,选择“将病人分成两组,一组服该药,一组服另一种药,然后进行比较”有125人。可见很多同学没有形成“科学是实践,可以重复检验,实践会有主观色彩”这些科学概念。初中和高中在答题错误的分布数量上存在一致性。

2.2 科学意识的培养状况

科学意识就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产生的科普活动观念,它是人内在的、积极思考和创新的思想品质。并非所有人在具备一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都能进行科研活动。培养青少年如何抓住机遇和灵感,针对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的实践活动,随时产生一系列假设和构思,这是青少年科普活动的重要因素。

调查通过“你对算命之类”的问题来分析。在410份问卷中选择“完全不相信”的有120人,“非常相信”的10人,“有点相信”93人,“说不清楚”57人,“不太相信 ”130人。可见青少年的科学意识的培养已具有一定基础,但是还存在少部分同学科学意识比较淡薄。

2.3 科学精神的培养状况

科学精神是指科学研究中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科学的道德与情操。它包括谦虚谨慎、严谨求实、吃苦耐劳、认真扎实、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精神,善于总结经验、勤于捕捉灵感、敢于突破的个性品质。实践证明,科学精神是个人和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对促进青少年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与社会进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调查通过“谦虚谨慎、严谨求实、吃苦耐劳、认真扎实的精神,善于总结经验、勤于捕捉灵感、敢于突破的个性品质,你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方式来培养?”来了解,可以看出被试者认为上述品质是由“课堂知识的学习”、“ 社会实践活动”(初中组)、“ 科普活动”、 “体育锻炼 ”、“ 向有经验的长辈学习”各个选项的人数基本一致,只是在高中组的“ 社会实践活动”选择人数远远超出其他选项,可见“社会实践活动”在品质培养方面在高中生心目中占很重要地位,而对上述品质培养起重要作用的“科普活动”在被试者心目的地位与其他选项是一样的。科普活动的作用和功能在被试者心中没有得到客观反映。

2.4 科学道德的教育培养状况

在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应重视道德教育。通过科普历史、著名科学家和科普成果的介绍,来培养青少年的科学道德和高尚的人格品质。

问卷通过“当你了解到一项新的科普知识,你会怎么做?”投射科学道德的主动意境来了解该项情况,“主动告诉家人或朋友,让他们增长见识 ”、“ 和家人或朋友一起探讨此项科普知识”、“只有别人问我,我才会告诉他们这项科普知识”、“ 会认真地研究一下”、“跟课内的学习没有关系,不会花太多精力研究”、“不知道,说不清楚”,六个选项的设计程度是递减的,初中和高中组出现了明显的分层,初中组没有依次递减,在“ 会认真地研究一下”项超过了“只有别人问我,我才会告诉他们这项科普知识”,高中组的选项依次递减。可见,投射结果高中组的科学道德的培养状况好于初中组。

2.5 科学技能的培养状况

科学技能包括动作和心智两个方面。技能的形成过程,就是人通过练习掌握技能的过程。在青少年科普活动中,需要多动脑、多动手,加强练习,使其形成一定的科学技能。同时也要运用观察、实验、演绎、归纳、假设、抽象等方面的知识,动脑、动手形成设计、操作、反馈等一系列科学研究的技能。

通过“认真细致的分析和解释可以弥补观察步骤的缺失,这个说法是什么”来了解被试者的科学技能情况,选项“正确 ”、“不正确 ”、“ 不全面 ”、“ 不知道,无法判断” 。这道调查题的难度不高,是一题基础题,被试的是科学技能的基础“观察”。选项正确的人数初中组只有20人,高中组58人,只占19.02%。

2.6 科学思维的训练状况

科学思维的训练是进行科普教育的核心。在科普活动中应着重培养青少年思维的多元性、辩证性、逆向性、创造性、主体性等。重点加强思维模式的训练,有利于青少年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有利于在今后的工作和科研中节约时间、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

对“科学思维”的现状做了分层,首先通过“以下都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拥有的性格特点,选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三个”来了解科学思维的特质。

“独立性强、自信心强、敢于冒风险、具有好奇心、有理想抱负、易于被复杂奇怪的事物所吸引、具有艺术上的审美观、富有幽默感 、兴趣爱好既广泛又专一”,高中组的前三项选择“独立性强、自信心强、具有好奇心”,初中组的前三项选择是“自信心强、具有好奇心、敢于冒风险”,有相交区也有不同选点。初中组的科学思维更表现出冒险特质。

“您平时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有没有习惯用另外一种方法来解决。”被试者对“几乎都会用、经常会用、偶尔会用、几乎没有用过”四个选项选择最多的是“偶尔会用”,其次是“经常会用”,初中高中的选择分布出现一致,但各个选项的比例出现不同。

“当你脑中突然冒出一个新奇的想法时,你一般会”,被试者对待“认为自己胡思乱想,很快忘掉这个想法;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有意思,但是觉得不切实际;静下来好好想想这个想法,然后过段时间又忘了;静下来好好想,并且将想法付诸实施来了解。”四个选项,初中和高中的情况出现了很大不同,初中组后3个选项基本呈均匀分布状态,但高中组有250人选择的是“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有意思,但是觉得不切实际;静下来好好想想这个想法,然后过段时间又忘了;”说明初中组对自我的思维状态评价要远比高中组的自我评价要高,尤其是第四个选项,高中组选择占9.26%,初中组选择占10.98%。

3 青少年科普活动参与度

3.1 校内科普活动参与度

校内科普活动的参与度是通过“请问你所在的学校举办科普讲座或其他科普活动的情况?”来了解的,“经常举办、 偶尔举办 、不经常举办、很少举办、从不举办 、不知道。”

上述选项中,初中组各个选项几乎呈均衡分布,但是选择“不知道”的,在初中组有36人,是所有选项中绝对数量最大的。高中组选项主要集中在“偶尔举办”和“不经常举办”2项,似乎学校的科普活动的频率无法满足高中生的要求,回答“不知道”的有53人,这个数量位于所有选项的第三。初中生顾及学习以外的活动的程度低于高中生。

3.2 校外科普活动参与度

校外科普活动的参与度是通过“请问如果有科普讲座或科普活动你会去参与吗?”来调查,在5个“ 肯定去 、视内容而定 、学校组织集体去才会去 、不去、不知道,说不清楚、”选项中,初高中最主要的选项是“视内容而定”,尤其是高中组有近200位学生选择该项,科普活动如何吸引学生是开展科普活动者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初中组其他各个选项情况差异不大,“不去”是选择人数最少的一项。高中组“肯定去”选项的人数只有18人。

总之,青少年的科普活动开展状况有令人欣喜的一面,尤其在校内外科普硬件的建设上已经达到一定水准。青少年科普活动的开展已经展示一定效度,青少年对科普活动有渴求有期待有自我评价,随着年龄的增大,高中组明显强于初中组。

但是,也发现杭州市青少年科普活动也存在几个比较明显的问题。科普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相对薄弱 ,科普教育的实施需要复合型的教育人才,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多是接受单一学科教育成长起来的。如何培养复合型教师人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且,学校与学校之间对科普教师的重视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就造成不同学校求学的青少年接受科普活动开展时存在着不公平性。

科普活动教师的培训和评价制度尚需健全 ,目前科普教师的成长主要依靠他们自学钻研或者校内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一所普通中小学是很难系统地独自完成科普活动教师的培养。同时,没有制度化的进修和定期的集体研讨,科普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参与科普探索的积极性等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地方科普管理部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科普教育的重心应转向课程研发,中国的青少年每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中小学校的科普教育研究应从科普活动向科普教育课程的研发层面提升。在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许多学校没有一本可以参考的、综合程度较高的科普教材,即便有,有些教材的“拼盘”痕迹太重,缺乏系统化和综合性。

科普教育资源有待整合,杭州的青少年科普活动可谓是丰富的,学校、家庭、社区不同范围的科普活动各自开展着,大多以局部为出发点设计开展着活动,有重复现象,也有内容和活动方式上的缺失想象,符合青少年兴趣特点、“价廉物美”的科普教育资源缺乏地区教育资源系统整合,而且这个工作是一所学校和教师难以独立完成的,需要地方行政部门的牵头研究整合。

杭州市科技计划软科学重点项目部分结题报告,计划编号:20091334M38,2009年4月~2010年12月

注释

①杭州高科技投入高回报大 2010年销售额将达2600亿,chinachs.

org.cn/cityxilan/content_443.htm,2010-7-16.

参考文献

[1]杭州科普信息网 btl-auto.com/cn/images/others/_vti_cnf/633295.html.

[2]浙江省科普网zjinfo.gov.cn/.

篇13

结合目前北京的市场和就业导向,针对学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开展专业综合改革,注重实践教学,配合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与改革,形成一系列具备学校办学特色、有代表性的教学成果,具体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专业建设

根据环境设计行业发展情况和学校的实际状况,环境设计专业于2013年上半年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其中包括专业独立、专业名称调整等重要方面。2013年教育部专业目录名称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名称调整为“环境设计”专业,专业也由以前艺术设计专业下属的一个方向,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即环境设计专业,这既是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飞跃,也成为艺术学部学科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环境设计专业下开设两个专业方向:室内设计方向和景观设计方向。通过改革,进一步明确各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深化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专业建设。

二、构建教学团队

1.合理引进人才

根据目前专业现有师资和专业发展需要,合理引进环境设计专业的专职教师,加强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2.培养专、兼职教师

专职教师采取教师座谈、专业培训、学术会议以及参与实践、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注重双师型教师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和艺术创作水平,提高教师的职称层次,构建具有较强专业理论水平、教育教学理念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骨干教师团队,逐步完善本教研室的师资结构,打造一个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更合理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构建较为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企业兼职教师侧重教学理论和教学教法的学习,将实际案例引入课堂,将一线的行业信息引入课堂,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专业水平;高校兼职教师的培养,注重教学、教法的灵活应用,引入其他高校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师能够灵活把控课堂,完成教学任务。

三、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1.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的成果

采取国内高校调研、一线企业调研、行业专家交流、专业设计协会交流等多种模式,为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2.修、定课程体系

将课程重新修、定,减弱通用艺术基础课程比例,增加和强化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比例,优化课程设置。

3.强化学生知识拓展

加强艺术采风、专业参观考察、专业讲座、学部选修课等方式,强化学生知识拓展。

4.继续改革毕业设计制度

进一步优化毕业设计环节工作安排,丰富毕业设计形式,重视毕业设计过程把控,完善毕业设计流程和成绩评价体系,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突出整体特色。

5.专业核心网络课程建设

鼓励专职教师开展专业核心网络课程建设。

6.加强硬件建设

加大实验室、工作室的建设投入,逐步创建环境设计专业实验室,其中包括木工及模型实验室、环境设计后期特效实验室、高端PC机房、环境设计综合工作室等。

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1.探索主题教学的新模式

深入开展主题式教学,探索主题教学的新模式,在尊重艺术学科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更加突出教学上的创新和特色,推动设计任务、创新项目和课程结合,比赛和课程结合,主题教学融入其中的教学模式。

2.加强专业设计类课程前、中期的控制

在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加强对于前期和中期过程的控制,如前期的课题布置、项目背景、现状分析、资料收集、创意主题、设计特色,中期的方案构思等方面。

3.加强专业设计类课程的综合表达和展示

在课程教学和毕业设计等方面,加强专业设计方案的综合表达和展示,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水平。

4.探索、完善课程考核方式

探索更加遵循艺术学科专业规律的课程考核方式,创新艺术学科成绩评定标准体系。增加和完善大作业、展览、汇报、调研报告、艺术采风、综合训练、交流学习、社会项目、比赛等考核形式。

五、强化实践教学

深入开展主题式教学和比赛教学,围绕“艺术设计为人和首都服务”的原则开展教学。

将实际项目引入日常教学和毕业设计中,行业一线设计师直接辅导学生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将学生直接带进实际的项目中去,让学生在校期间就与行业实际项目接触,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专业水平。

对本专业各方向核心课程的比例进行调整,加大专业设计实践类课程,使其更加符合学校实用型本科层次人才的培养。

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采取全面、多元、分层的原则,积极寻求校外实习基地合作平台,建立并完善专业实习体系。

六、突出专业特色

立足城市文化,明确培养目标,加强专业特色。由于本专业与“北京”城市结合紧密,又立足于学校和学部关于“服务首都”的战略思想,深入调研北京特色、行业需求以及就业导向,结合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索更加符合行业需要的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强调“艺术与数字科技的结合,艺术与城市的结合”,重视专业设计类课程、技能训练类课程以及毕业设计等方面,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缩短学生与社会和行业间的距离,扩大就业范围;另外,围绕城市内容主动寻找相关课题,拓展学生的专业眼光和能力,突出环境设计专业特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