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会计职业生涯规划书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会计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会计职业生涯规划书

篇1

1、 个人基本分析

姓名:杨昊

性别:男

学号:2012010894

专业:会计学

座右铭: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请不要怨天尤人。

个人优势:运算能力和数字运用能力较好,能很快接收新事物。

个人劣势:性格有点内向,人际交往有点薄弱。

2、 职业兴趣分析

会计工作轻松,工作环境好,待遇高,是我理想中的工作,并且我的个人优势证明了我有选择这个职业的潜力。

3、 如何克服自己的劣势

①多与其他人交流接触

②多读些名人名著,提高文化素养

③多磨练自己,让自己更快的融入这个职业

二、 环境分析

1、 家庭环境分析

家庭环境和我的专业选择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家庭是促进了我对专业的选择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一个90后,我十分向往父母那种创业的历程,我希望将来创办一个公司,而公司的关键就在于它的财务。因此,我渴望能通过会计职业的学习,为以后实现自己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学校环境分析

学校是让我学习技能和知识的重要地点,学校环境对我的职业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学校的图书馆更是收藏者大量的书籍,可以更加有效地帮我提高自身的素养和专业知识。

3、 社会环境分析

现在社会上国际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趋热。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尚缺9万名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国际会计专业人才,专业人才的巨大缺口意味着我们正面临着拓宽国际视野和应对能力,向国际化、专业化迈进的崭新挑战。

三、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1、 学习生活规划

大一期间:脚踏实地的学好基础课程,从高中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尤其是英语,听从老师安排,每天听说写,并且一直坚持下去。并且多和师哥师姐们交流,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专业和就业的前景,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为以后面试做好基础。尽量在大一将英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证书拿到手。

大二期间:基础课程仍然不可以放松,但要做好从基础课程向专业课程转变的准备。适当选读一些其他专业课程,让自己的知识多元化。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素养。另外,由于专业课程等级考试需要工作经验,所以不能浪费空闲时间,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坚强的毅力,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

大三期间:更加深入的学习专业课程,并且要多向大四的师兄师姐打听求职信息、面试技巧和职场需求情况,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请教写求职信、个人简历的经验,积极尝试,以提高求职技能。并在假期开始为自己心目中的职业进行实践。

大四期间:对前三年进行一个总结,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积极参加各种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预习或模拟面试,参加面试。

2、 社会探索期间规划

在这个阶段,工作变动可能比较频繁,我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把握时机,适当地变换自己的工作环境,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且尽快的适应新的工作。由于现在市场上严重缺少高级财务人员,所以我应该在工作之余,争取取得CPA或ACCA等高级财务资格证书。

3、 创新期间规划

这段时间由于我已经积累了几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并且培养出自己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成熟稳重的工作作风,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创新的工作理念。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才能,争做CEO,达到事业的顶峰。

篇2

年级:大一

姓名:付苗

性别:女

2013年12月 11日

一、自我分析:

(1)个人特质:性格较内向 ,对朋友友好忠实,具有冒险精神,但信心不足,不敢去尝试新事物。脾气有时温和,有时暴躁,容易激动。在公共场合不敢展现自己,有些害羞,做事情喜欢拖拉,活泼好动,情绪多变。

(2) 职业价值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3) 相关职业类型:记账员,会计,出纳等。

(4)业余爱好: 听歌,唱歌,散步,各种体育运动,学韩语,旅游。

二、大学三年的规划

(1) 大学一年级:了解大学生活,了解专业知识,了解专业前景,了解大学期间应掌握的技能以及以后就业所需要的证书。

(2)大学二年级: 考会计从业资格证,熟悉掌握专业知识,利用寒暑假找工作单位实习,提高自己的工作,交际,适应环境的能力。

(3)大学三年级:考会计初级证,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

三、现阶段的自我要求

主要的就是从现在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不付出努力 的梦想是空谈,首先积极努力学习,上课认真听讲,特别是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平时多读和自己专业有关的书籍,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实现自己规划的第一步。注意自己的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要多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课余时间多去图书馆,看自己有兴趣的书,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四、职业计划

(1)学位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使我们求职的敲门砖,是一个公司招聘人才的首要条件。因此,我们要在大学期间拿到相关证书。

(2)能力培养 :公司招聘人才看的不仅是文凭和证书,更多的注重个人的能力和素质。所以,我们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个人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篇3

职业能力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和人生发展影响很大,会计专业学生要想在求职竞争中取胜,必须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在课程设置时应着重于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会计职业能力的内涵

会计职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在不同会计岗位上有不同的具体表现。从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和完成职业活动的条件来分析,会计职业能力是完成会计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而从职业能力构成要素来看,会计职业能力是由多种元素复合而成的综合职业能力,它包括会计技能、会计职业经验、会计职业道德和身心素质等诸多因素。

二、依据会计职业岗位群明确会计职业能力

会计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机构和社会团体,在资金往来、成本计算、资产核算与管理、会计报表、内部审计、财务预算等岗位从事会计实务工作。会计职业岗位群一般包括:出纳、会计核算、会计管理、财务管理、会计监督等岗位。

在明确会计职业岗位群的条件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必须首先搞清楚职业能力具体包括的内容。职业能力中的所谓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职业的”能力,构成会计职业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会计职业岗位密切相关的能力,即“专业能力”;另一方面是虽与会计职业岗位关系密切,但可以迁移、泛化到其他职业领域的能力,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者有机结合,构成了会计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体系的核心(如表1)。

三、基于职业能力的模块化会计课程体系设置

在基于职业岗位的会计职业能力体系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不同能力要求的知识结构体系,反映“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体现”这一基本规律。因此,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问题,在设置相应的课程时必须考虑相关的职业能力有哪些课程或课程模块与之对应。为此,在基于会计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设置时,我们采用集群式模块课程设置,并融入“多证书”教育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时既分模块又结合专业资格证书教学,按功能不同将会计课程分成五个模块:文化基础模块、德育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任意选修模块,每个模块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关系。

(一)会计专业能力与课程体系构建

会计专业能力是会计人员胜任本职工作的核心本领,会计专业能力强调专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会计专业能力包括:获取和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对整个会计过程的管理意识和能力等。为此,在课程设置时可通过设置专业基础模块来强化专业能力的培养,向学生传授从业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职业技能,具有基础性、整合性、实践性和必须性的特点。专业基础模块课程主要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税法、审计等。

(二)会计方法能力与课程体系构建

会计方法能力包括制订会计工作计划,编制财务预算,对新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理解和处理能力,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财务决策能力,会计信息的运用、评价、传递和披露能力,会计全局与系统的思维,会计整体与创新思维,会计决策与迁移能力等。为此,在课程设置时可通过设置实际操作课程和选修课程来强化方法能力的培养。如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培养学生自我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设“会计学习方法”课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具体来说,可包括专业技能模块课程和选修模块课程。

1.专业技能模块课程。专业技能是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所必须的专业基本操作技能,学校开设这些课程就是将在毕业后到实际工作岗位才能接触到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前移到在校学习期间就可以通过专业技能模块课程进行演练,缩小学习与工作的差距,实现零距离就业。专业技能模块课程主要包括出纳岗位实训、采购销售岗位实训、成本核算岗位实训、ERP原理与应用、报税实务、纳税筹划、基础统计、专题讲座、综合实践活动、会计学习方法等课程。

2.选修模块课程。适当广泛地开设与会计职业岗位相关的课程作为任意选修课,以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对于选修课采取分模块进行的模式,主要设置能够提高学生专业理论水平和扩展学生各方面素养及能力的课程,为其继续学习、胜任工作及更好地生活奠定基础。此类课程可相对广泛开设,由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以便学生根据自身性格、兴趣的不同任意选修其中的某个模块,发展长处或弥补不足,在就业时更有针对性。如可开设会计制度设计、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管理基础、经济基础、财经英语、预算会计、税收相关法、税务实务、财政金融、会计文书写作等课程。

(三)会计社会能力与课程体系的设置

会计社会能力包括人际交往与协作能力、塑造自我形象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自我营销能力、谈判能力、组织与执行任务能力、竞争能力、敬业精神和公民责任等。主要通过方法、思维课程进行培养和锻炼,如依靠设置社交礼仪、演讲等人文选修课模块和大量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协作能力;通过开设思想品德、大学生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心理咨询活动,增强学生在竞争中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心理与职业道德素质;通过推行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协作、沟通能力等。在课程设置时,可通过设置文化基础模块、德育基础模块和人文选修课程模块来强化社会能力的培养。进行会计社会能力培养的公共必修课可包括办公自动化、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规划、社交礼仪、演讲、诉讼法律知识、社会调查与实践、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

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既要考虑专业的要求,又要考虑个人的后续发展,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讲解时要考虑和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师等资格证书的考取,有的课程作为资格证书考试的辅导科目开设,也可将资格证书考试成绩作为课程的结业成绩,从而将知识的学习、课程的评价与职业证书的考取统一起来。

四、基于职业能力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说明

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课程的设置并非一一对应关系。一方面,某门课程被安排在某项能力的培养中讲授,并不意味着其他能力的培养不需要这门课程的知识,只能说该门课程的知识点是该项能力培养最必需的;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能力都有明显的课程与之对应。有些能力的培养,如团队意识、沟通能力等,需要学生在第二课堂或完成某项技能训练任务的过程中来完成。

参考文献:

篇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1)03-0072-05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作为一门传统的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日益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近年来,会计专业也一直成为各高职院校的热门专业。《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字[2006]16号)等相关文件的和施行,为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持。各高职院校专家学者纷纷从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学模式等方面人手,对如何提高会计专业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了大量和大胆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这类探讨大多基于对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分析、会计专业教学现状和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然而对被教育对象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还存在着滞后现象。为此,本课题组于2010年10月对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所有在校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学生学习现状”问卷调查。

2003年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被列为省级教改试点专业,2008年被列为省级示范专业,传统的会计专业的“一把算盘一支笔”的办学特色曾享誉江淮。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作为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结果基本可以反映出安徽省内乃至省外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为避免抽样调查的偶然性,此次问卷调查面向该院会计专业所有全日制在校生,共发放问卷1100份,收回1048份,其中有效问卷为952份,调查有效率为86.5%。

一、调查的主要内容及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研究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学生的思想认识状况、学风状况、学习环境状况、学习能力的自我评价状况以及学业考试成绩。

(一)学生思想认识状况的调查

影响学生学习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是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对未来的期望,通常被定义为“感兴趣”。问卷主要从专业选择动机、学习目标及求职目标等方面设计问题,分析学生专业学习的动力。

1.选择会计专业的动机

专业选择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活动的重要诱因,是指引、激励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对会计专业选择动机的调查,可以反映出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可度和喜爱度。动机越纯,越说明学生重视和喜爱专业,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反之,容易造成消极排斥情绪.降低学习效率。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不论哪个年级,都有近3/4的学生自愿选择会计专业就读,且自愿选择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其原因需要继续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见表2。

对学生选择专业动机具体分析后不难看出,学生自愿选择会计专业的动机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在自愿选择会计专业的学生中,表示向往会计专业、渴望成为一名优秀会计师的学生将近一半(41.8%);为就业而选择的学生占27.5%,另有12.9%的学生认为该专业符合自身l生格。可以说,绝大多数学生的自愿选择表明他们或喜爱、或重视、或适合会计专业,并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非自愿选择原因的调查显示,由父母意愿、亲朋好友推荐选择会计专业的比例高达69.4%,这说明学生家长对会计专业的信任度和期望值极高,而他们的决定对学生选择专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可能是导致自愿选择专业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

2.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对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和职业发展目标,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的过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尽快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实现职业发展与成功。调查结果见表3。

调查结果显示,4.7%的学生表示未考虑职业选择和人生发展规划,18.1%的学生表现出求职愿望,但与专业无关。其余学生的职业目标则呈现出随目标难度增大而锐减的趋势,46.3%的学生对工作岗位提出专业对口的要求。而渴望凭借会计专业成就一番事业的学生仅为8.4%,这表明,大部分学生普遍存在为就业而学习的从众心理,缺乏对专业学习更高层次追求以及人生发展的整体规划。

(二)学生学风状况的调查

学风反映学生整体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部分问卷内容主要从课上(出勤率及出勤原因)、课下(课余学习安排)两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主动性进行调查。

1.课堂出勤率及出勤原因

大学教育是开放式教育,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但课堂教学仍是绝大部分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同时它也表明学生对待学习最基本的态度。调查结果见表4。

总的来说,不论出勤原因如何,会计专业学生课堂出勤率尚可。其中,63.7%的学生态度端正、动机明确;22%的学生选择“为上课而上课”,这说明他们在理解学习意义、明确学习责任等问题上还存在严重的思想误区。另外还有21.2%的学生选择“怕补考”、“怕点名”而被迫出勤。由此可知,学校的学生考勤管理制度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放松了对学生自觉学习意识的培养。高等教育不仅要从制度上规范和制约学生行为,更要从潜在意识上去培养和影响学生,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如何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兴趣”等问题,值得任课老师、辅导员、学生管理部门在教学、管理、服务过程中更多地思考。

2.课余学习安排

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学习,有利于保证学习质量,完成学习目标。表5的调查内容将有利于了解会计专业学生课余时间的学习安排及努力程度。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每天的课余学习时间只有1-2小时,相对于大学繁重的学习任务来说显然是不够的。在课余时间安排上,逛街、上网、无所事事占据前三位,这种状况与他们的职业规划相悖,值得思考。

(三)学生对专业教育状况评价的调查

良好的教学设施、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合理的课程体系、优秀的师资队伍、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等,是满足高等职业院校顺利完成教学工作的基本前提,也是学生最渴望享有的专业教育环境。为此,课题组从课程安排、教材体系与内容等七个方面设定五级满意度标准,进行调查研究。其调查结果见表6。

调查结果表明,对列出的七项评价项目中,满意度最高的是“教师个人素质”,说明学生仍然坚持“名师出高徒”的理念;学生对“课时安排”、“教材”、“教学模式”、“教学设备”等存有较大争

议,说明学生参与教学管理不够;对班主任能亲自担任本班专业课程或班主任对自己的专业熟悉比较期待,认为这将拉近师生关系,增加亲和力,同时更有利于班级的管理工作。

(四)学生自我能力评价

了解学生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的自我评价状况,分析他们在能力掌握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环节的培养力度。只有各项能力素质提高了,高职院校学生才可能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拥有越来越广阔的就业前景。其调查结果见表7。

表7的调查数据显示:不论是基本能力,还是专业能力,选择最多的评价等级是“一般”。从“很好”、“较好”选项的比例之和与“较差”、“很差”选项的比例之和的分析来看,各项基本能力的前后比例呈均等趋势,少数选项的前者比例略高于后者,学生自我评价较高;而专业能力中4、5、6、7项的前后比例相差甚远(11.4%-26.9%),且“很好”选项的比例均低于5%。这说明学生专业能力相当匮乏,印证了由表5得出的学生缺乏能力训练主动l生的调查结果,同时也表明高职教育往往偏重学习成绩,忽略专业能力的培养,或者说能力培养的效果差强人意。

(五)学生学业成绩研究

期末考试成绩是评价一个学生学期学业成绩的最主要依据。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采取“一卷定音”的闭卷考试模式,从近几年的考试成绩分析来看,存在着“两头大中间小”的分布趋势。这种成绩分布状况与我们平常所说的“正态分布”有很大差异,“两头大中间小”的成绩分布表明,学习认真的学生和学习不认真的学生占的比例基本相同,近一半的学生成绩属于中等(即在70分左右)。这很有现实意义:它与学生学习目标存在着较大的反差,不少学生理想较高,但实际行动付出较少。

二、调查的结论与启示

本次调查通过了解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现状,反映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对培养优秀会计人才、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有着重要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树立品牌意识,着力培养造就一批高技能会计人才

品牌意味着高质量、高信誉,品牌的底蕴是文化。品牌的背后就是一个在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成功企事业单位。知名品牌既是单位的无形资产,又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因此,办学校也要像办企业一样,要有自己的品牌。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社会、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的专业品牌意识非常强,也是选择学校和专业的重要参考依据。会计作为传统专业,面临着教育理念和专业特色的改革要求。高职会计教育必须契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国家级示范、国家级骨干以及省级示范建设为抓手,通过仓IJ新创业实践项目,改革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方案,找准会计专业定位,推行通识教育下的专业教育理念,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在授课内容中关注社会经济亮点和会计发展变化,变静止的教育观为动态的教育观,满足通识教育、突出特色教育;在教学模式上推动综合实践课程改革,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入导师制和项目化教学,提升学生的理财能力和仓惭思维。在学生学习和实践中融入素质教育,通过多渠道的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会计职业素养和专业综合能力的有机融合;并依托政府、企业实现资源互补,更好地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从而形成专业品牌特色。

(二)宣传会计职业规划,确定职业发展目标

会计职业规划,就是对会计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过程,它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通道设计三部分内容。针对学生对会计专业知之甚少的现状,在学生入学后,通过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和会计职业规划大赛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会计职业定位、会计岗位设置、应具备的职业技能证书和技能以及就业前景等,使学生尽快确定会计职业发展目标,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

(三)合理安排课余时间,丰富学生业余生活

篇5

一、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紧迫性

职业素养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将直接影响一个人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职业技能的充分发挥和事业的发展。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的是初级会计人员,一般的就业岗位有会计、出纳、统计等,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职业心理素质与会计职业意识等会计职业基本素质是所有会计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但通过本人担任会计专业实习班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和对会计专业就业现状的了解,学生存在着角色转变缓慢,缺乏职业意识,以自我为中心,社交能力欠缺;自我定位不准,缺乏责任意识,眼高手低,部分学生缺乏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精神,不能正确处理职业生涯发展中理想和现实的关系。综合以上问题,培养学生具有会计专业特色的职业素养刻不容缓。

二、如何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对于培养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很多老师会以为都是专业老师的责任,这样想就错了,专业老师贡献最大的应该是培养职业技能。但是至于职业道德素质、职业行为习惯等,需要各科老师一起努力,任何课堂中都应该灌输这种职业素养。特别是我们德育课教师,对于学生的职业素养更要多加关注。

中职德育课不同于其他课程,目标和重点不在于对完整理论体系的逻辑论证,而是以知识的内化及践行,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为目标追求。德育课教学要从根源上破除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习惯,使他们能主动地探究性学习;其次,教师要改革授课方式,变“填鸭式”、“满堂灌”的方式为“问题式”、“任务式”,使学生的能力从“单纯知识接受”向“综合能力养成”转变;再次,充分运用现代教学资源,将静态的传统课堂教学转化为动态的学生间角色互动的教学模式,使他们养成自觉学习、勤于思考、善于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相互协作精神。

1.充分发挥德育课课堂的教育导向作用,加强会计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会计道德素质教育,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意识

中职教育是以能胜任某一工作岗位为出发点的教育,要求学生毕业后能迅速上岗,为社会创造财富。那么,德育课教学如何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呢?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大纲》的指导,本人结合学校实际,通过深入挖掘《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与社会》等必修课程的资源,积极拓展《心理健康》、《职前素养》、《人际交往》等选修课程的资源,有效结合《创新教程》开展创业实训活动,积极探索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在德育课教学中实施逐步递增的“三步走”目标,即:第一步中职一年级:以思想品德教育为基础,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法制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第二步中职二年级: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奋发成才的远大理想,逐步确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为有正确价值观、有一技之长、对社会有贡献的蓝领人才;第三步中职三年级:以综合素质教育为导向,帮助学生掌握表达、交流、沟通和组织、协调、合作等社会化技能,提高他们学习、实践、创新和社会观察能力,进而全面发展。

区域经济是学校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依据,绍兴属于长三角市场经济与民营企业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企业多以小微型、外向型企业为主,对会计专业大中专毕业生的需求量较大。本人通过在预科班学生中开展《专业成长规划》教学,让他们对会计专业有一个良好的、正确的认识,以便给自己树立信心和制定计划。在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通过分析区域根源及优势,结合会计专业群,展现本专业人才广阔的发展未来,使学生尽快了解和熟悉本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的规格以及发展前景的优势。此外,近几年来学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屡屡摘金夺银,一些获奖的会计专业学生或升入大专院校进一步深造,或被一些企业高薪聘请,成为业务骨干。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挖掘“冠军”资源,发挥“冠军”资源的榜样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通过这些生动的教育,使无论是按自己的意愿还是按父母的意愿选择会计专业的学生都爱上这个专业,有了爱也就有了奋斗的目标。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结合自己及将来从事的会计专业的特点,制订出既适合自身情况又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2.丰富德育课课堂生活情景,增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有些同学说“现在职业都没有,还讲什么职业素养?”目前,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中职毕业生暂时没有理想的岗位是可能的,但不会没有职业,更不会―生没有职业。亚里士多德指出,美德不仅与行为有关,而且与感受有关。转化到德育教学上就是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如何教学生自愿地、发自内心地去做该做的事情?如果教学仅仅停留于规范学生的行为,而忽略求得他们的内心认同。没有这种情感的共鸣,学生很快将他们不同意甚至不屑的道德认知抛弃,继续保留自己非道德的价值观,做出不道德的行为。

在学校的支持下,本人在会计专业各班开设《职前素养》这一门德育课,在课堂中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中心,融入自编校本教材四个篇章的知识,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性行业的需要。

(1)自信起航篇:从学生将面临就业的特点出发,设置“我的职业偶像”、“我最欣赏的职业格言”、“我的职业目标”等几个小版块,引导他们从入学第一年起就进入状态,提高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关注,重拾自信,找到人生奋斗的方向。

(2)阳光生活篇:通过优秀毕业生的成才经历、技能大赛的累累硕果以及校企合作的企业文化渗透,让学生更一步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3)尚德律行篇:从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公民道德、职业道德等方面全面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道德素养建设。

(4)精技争优篇:以职业道德规范、求职面试规范、企业实习规范三个内容为重点,结合相应的自编“中职会计专业职业礼仪”视频教材,从仪表礼仪、仪态礼仪、会面与交往礼仪、会议与书面沟通礼仪、涉外礼仪等方面,着力培养学生遵纪守法、举止文雅、自爱自重的品行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3.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本人围绕“企业品牌形象”、“企业文化制度”、“企业价值精神”、“企业职业道德”、“企业环境适应”五大版块,通过大量的案例有针对性的引入会计专业的优秀企业文化,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景之中,让他们深切体会企业的文化内涵和要求,使他们产生一定的内心体验和情绪。例如,组织开展模拟招聘会活动、“淘宝月”主题创业园活动,学生参与的热情相当高涨,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结合会计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到知名企业、见习基地参观,实地感受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氛围,让他们明确成为新时期高素质蓝领人才的要求,做好职前准备,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中职学生如何在人才济济中脱颖而出,必须在学校就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为此,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把它作为一项长久的重要任务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篇6

中职教育传统上是一种就业教育,它的基本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具有熟练的某一类专业技能、必备的通用技能以及一定的其他专业技能,形成较强的岗位能力和一定的跨岗、跨职业能力,毕业后能适应一定的职业,谋得一份工作。而要实现“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必须加强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这是化解中职学校生存危机的最有效的方法。

二、中职学校如何开展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1.加强课程设置的改革

创业教育是一项有特定目的的系统工程。它的实施必须贯穿于中职教育各阶段,涵盖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这不是依靠某门课程的讲授就能完成的,而应“成为所有教育课程各计划的组成部份”。学校作为教育的组织者,应加强课程设置的改革,构建具有创业教育特色的课程结构。

2.突出创业环境的设计和布置

把校园的合理布局和美化,校园文化建设,周边环境处理同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如布置鼓动创业立志成才的名言誓句,张贴创业者的成就榜和风采照,举办内容形式都具创新意识的活动,观看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题材的影片,展示创业型教育队伍形象,为学生营造一种创业氛围,培养创业意识,激励创业精神。

三、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在我国,目前还没有设立职业指导专业,学校的创业教师大多由德育课老师承担,由于受知识结构的限制,创业的知识往往与专业知识脱节,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学校的创业教育可以安排专业教师来上,在授课时,就能把本专业在社会诸多职业中的地位、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创业必需技能,作深细介绍,使学生得到专业性的创业教育。笔者从财会专业课程方面对就业指导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

1.让学生了解财会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1)让学生了解财会专业的就业前景。作为财会专业的学生,现有的就业形势非常的严峻,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掌握充足的知识与技能,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就业和创业实践中赖以生存的手段。作为财会专业学生,目前可以胜任的就业岗位主要有:会计、出纳、仓管、收银、银行从业人员、保险从业员等等。让学生了解自己未来从事的行业,更好的树立职业目标。

(2)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树立终身学生的观念。在我国,职业生涯规范是陌生的概念,许多中职学校的创业课没有或较少涉及到此类知识。财会专业学生先从职业技能上进行规划。首先,取得会计从业证书、银行从业证书、收银员证书等,然后再进行初、中级职称的学习取得相应的初、中级资格证书,让自己在职业岗位上能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通过自考、成考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同时也满足学历上的要求,树立终身学生的观念。其次,在就业中寻找创业的机会。在就业中积累经验,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找寻一定的适合自己的创业机会。

2.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

众所周知,创业和就业都离不开过硬的专业技能,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我们按照“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流程,重视对学生专业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采用课在岗上的教学模式,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校外实岗现场教学,对高年级的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和职业综合能力锻炼,使专业教学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

3.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就业和创业实践中赖以生存的手段,增强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科的知识特点,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与技能,为就业和创业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篇7

组织职校会计类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是职教会计专业教学重要的实践环节。而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在德育方面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老切实做好这方面工作,并采取精细化管理措施。

一、职校学生顶岗实习德育问题的现状

职校会计类实习生顶岗实习在德育方面常出现一个问题:思想上不适应,学生从在校学生的角色一下子转变为职业人,有点彷徨。因为会计行业是一个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的行业,不是所有的职校会计类学生都能找到一个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所以有少数学生在思想上对顶岗实习有所抵触;有少数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会出现情感迷失,易陷入早恋;实习期间,存在极少数用人单位对实习生故意刁难,借实习名义故意苛扣实习生工资等情况,还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风险如人身及财产等风险。

二、针对学生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职校会计类实习生顶岗实习在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学校为了让在“2+1”办学模式下的职校会计类在校生尽快完成从学生到会计职业人角色的转变,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1.开设相关课程做好学生思想铺垫

针对顶岗实习的学生思想上的不适应,从新生一年级入学教育开始,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了哲学课,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在二年级课程设置上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提前教会学生如何尽快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好自我评估,做好对自己职业和对社会的充分认识,以免日后找不到工作单位而苦恼。

2.指派专业指导老师积极引导学生

针对极少数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会出现情感的迷失、陷入早恋的问题,学校每班派出一名实习指导教师,肩负起专业技能的指导和德育辅导双重职能;实习指导教师不仅对会计实习生进行专业技能辅导,还定期对会计实习生进行情感的沟通,不定期与企业电访,及时了解实习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情况,经常与他们聊聊实习工作的体验,引导学生在实习期间要学会自尊自爱。一旦发现会计实习学生有早恋的现象,指导教师要多些爱的教育,多些心与心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必要时可以与家长联系,提醒家长多点关爱自己的子女;作为指导教师,发现问题后要与会计实习生及时谈心,多些教育与引导,鼓励其好好把握机会,先干出一番事业,再考虑个人情感的问题。

3.学校利用法律等手段切实保障学生权益

针对在实习期间,会存在极少数用人单位对实习生故意刁难,借实习名义故意苛扣实习生工资的现象,学校对此采取两种措施:一方面在实习生临近实习时,召开实习动员大会,让会计类实习生明确了解实习的目的和作用;另一方面要求会计类实习生一定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协议书或实习合同,明确规定实习生与实习单位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从而合理合法保障会计类实习生的权益,切实杜绝极少数用人单位对实习生的刁难问题。

通过采取以上有效的精细化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防止职校会计类实习生在顶岗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为塑造人文儒商奠定坚实的德育基础。

参考文献:

篇8

作为中职学校一名会计教师,通过十多年的实践教学,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教学方法、手段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注入式”“满堂灌”教学方法在会计教学中占主导地位,黑板和粉笔仍是主要的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无法在会计教学中展开,费时费力,效果不佳。同时从实训室的设置情况来看,还未达到仿真要求,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无法保证实验实训的效果。

二、中职学校学生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是初中毕业未能考上高中,他们的共同点是对学习生活感到无聊,在课堂上总是无精打采,注意力差,不能专心看书,不能集中思考,很少享受到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的确是“学海无涯苦作舟”。

作为会计教师,面对如此现状,只有努力,只有认真、用心,用智慧给会计教学注一剂“兴奋剂”,努力培养出较高会计水平的中职财会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一、会计职业生涯规划要“美好”起来

在接到新班,第一次上会计课时,就要使学生重视这门功课,课下全面搜集资料,包括大量的会计历史资料和相关的图片,运用生动的语言,联系生活实际,讲述会计的产生、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使学生产生惊喜、新奇的感觉,从而激发学习本学科的欲望。同时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如我们身边成功的会计人士,尤其是我校优秀毕业生的事例,让学生了解会计人员的职责,说明会计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功能,特别是会计行业用人的发展前景,并指出会计从业人员要考取会计证、助理会计、会计师、高级会计师以及注册会计师,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使其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积极性。

二、会计教师要“可爱”起来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每当接到一个新班时,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如何做到一个“亲”字,要关注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并且让学生摸得着你的关注。例如在开学的一个月里,努力有意识地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课下经常与个别学生谈心,而不是“我不是班主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拾起学生掉在教室走廊里的笔,耐心回答学生的任何提问,这就是“亲”,目的是让学生信任。同时要想拥有快乐课堂,要想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里学习,教师要有一张阳光灿烂的笑脸,要在讲台上精神抖擞,让每一节枯燥的会计课都从笑声开始,让学习过程变得愉快而有趣,丰富而多彩,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读我的感觉像三月”。

三、会计课堂要“活跃”起来

讲台是我们的阵地,课堂是我们的战场,能否打赢每一场战斗,也就是说能否让学生在每一节课学到一定的知识,这就需要我们的智慧,我们的灵感,同时也需要我们用心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可以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首先,改进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会计教学;通过与教师的交流、沟通,去不断探索新的知识领域,真正实现课堂上教与学的互动。其次,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最后,强化会计实践,建立模拟实践教学系统。

四、会计知识讲授要“有趣”起来

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我们面对的往往是一些对会计没有任何认识的学生。如果运用一些日常生活中风趣幽默的例子来说明基础会计课程中的一些难点问题,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消化难点,而且可以使学生对会计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五、会计作业批改要“活泼”起来

会计教学中,对学生会计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主要依赖于作业,作业教学尤为重要,每一课课后都会有相当多的经济业务需要学生去练习,这就要求教师对作业的批改要认真,要求新求奇,同时坚持不懈。笔者在作业批改时,如果学生作业又正确又整齐,笔者就会给他印个笑脸,如果很不好,就印个哭脸,哪个学生聚齐十个笑脸,就奖给一个小奖品,如果十个哭脸,就会在他的平时成绩中扣分。还有如果哪个学生课堂进步较大,就会在他的作业里写上几句鼓励的话语,也就是这几句话,可以温暖学生的心灵,可以让他坚持写作业,会慢慢改变他的学习态度。有时采用面批作业,或者是同学之间相互批改,印哭脸和笑脸。这样努力的结果,会使学生很在意作业,作业练习也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在会计教学中,只要我们努力,激发潜力,发挥想象,拓宽思路,就一定能够把会计课程处理得生动活泼、风趣易懂。对会计教学注入一剂“兴奋剂”,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专业学习兴趣,对会计职业满怀期待。

参考文献:

篇9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由于受到招生市场的连续追捧,高职院校举办会计专业热度不减,大部分职业类院校都举办了会计类专业。应该说,会计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十几年的教学积累,其培养体系已较为成熟。由于会计的通用性和规范性特点,几本核心专业教材,加上一两个会计实训室,就能支撑传统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学生会计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也不难实现。但一个完整的会计专业人才,只有会计职业技能是不够的,会计职业道德是重要的会计职业能力框架,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对会计专业来说,是重要的素质教育。如何在学校开展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会计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应该说,高职学校对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也不能说完全忽视,各学校也一定程度上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如结合新生入学,在新生专业教育中加入一些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开设《职业道德》课程;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开设《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但主要停留在以上层面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并不能达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还需要解决好发下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较为分散

以上形式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较为分散,如新生入学教育阶段的职业道德教育,可能仅仅“蜻蜓点水”,只能对新生起到一定的启蒙教育,难于形成较为深刻的感性认识。《职业道德》课程可能过于说教,内容泛泛,与会计专业结合得并不紧密,政治课意识较浓,学生接受程度有限。《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尽管符合专业要求,但限于考证的功利性,学生“为考而学”的倾向明显,也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二)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基本停留在一本教材和几堂课上,没有形成多样化的教育手段,与 “教学做”一体化的会计技能教学培养体系不相适应,教学效果远不能与技能教学相比。

(三)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培养体系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人才培养中占多大份量?目前仍没有明确的答案。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有哪些、在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中如何体现、与技能教育如何衔接等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教学和考评基本上还是空白。总之,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有的地位还没有真正落实,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模式还未形成。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实施会计技能教育的同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较强的会计职业道德意识,具有会计职业道德素养,成为一名既有过硬的会计技能,又有较高的会计职业道德素质,适应会计职业市场和岗位需求的合格会计专业人才。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决定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又决定于会计职业道德本身的内容。目前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主要以32字为代表的通行版本,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

由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和局限性,32字内容的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不可能全面铺开,各个内容也不可能取得同等效果。根据学校的资源和条件,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开展程度分析如下。

1.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安心本职工作,并为做好本职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这种素质的形成与专业的选择有很大关系。对于学生,这与职业生涯规划有很大关系。有些学生就读会计专业完全出自父母的意志,不是本人兴趣爱好所致,将来毕业从事会计工作就很难做到爱岗敬业了。因此,爱岗敬业的素质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始,再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来开展。

2.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执业时言行一致,不弄虚作假,讲信用,重信用,信守诺言,保守秘密。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会计职业活动和职业道德的精髓。因此,诚实守信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教育中须要结合会计法规、会计职业判断、会计正反面案例来开展教育,同时辅助学校开展的其他德育活动,提高“诚实守信”的教学效果。

3.廉洁自律。本道德规范主要关乎会计人员对金钱的态度,要求会计人员公私分明,自觉抵制金钱的诱惑。会计从业人员有与金钱近距离接触的天然条件,如果做不到“廉洁自律”,会计人员很难在市场经济中生存,极易遭受“灭顶之灾”,这实在攸关会计人员职业生命。本规范尽管在学校很难开展合适的教育,但通过模拟与案例,再结合法制警示教育也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4.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真实地记录和反映实际经济业务事项,按照国家的会计准则、财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依法办事,做到铁面无私,不避亲疏。本规范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体现,“客观公正”是“诚实守信”的延伸,攸关会计人员做人做事的态度。本规范的教育可以结合“诚实守信”规范一同开展。

5.坚持准则。本规范要求会计人员,严格按照会计法律制度办事,不为主观或他人意志所左右。本规范是“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的具体落实和保证。在学校,要结合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的学习加以教育。

6.提高技能。要求会计人员不断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等途径,持续提高会计专业理论水平和职业技能,以达到和维持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本规范可以通过会计技能教育、技能大赛加以强化,无需单独进行。

7.参与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间接参加管理活动,为管理者当参谋,为管理活动服务。本规范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在学校较难加以具体的教育,但可结合“财务管理”课程进行适当强化。

8.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文明的服务态度、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优良的服务质量。本规范与“参与管理”一样,也需要在工作岗位中得到体现。在学校只能通过会计模拟实训阶段和顶岗实习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综上所述,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学校的开展存在不平衡的局限,但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特别是在“诚实守信”、“坚持准则”、“提高技能”等方面最能得到强化,在其他会计职业道德素养方面也能有所加强。

四、高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模式的架构

(一)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体系的架构

如同技能教育一样,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也必须有相应的课程体系来支撑,才能实现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目标。根据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和目标,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体系应该由以下课程构成。

1.会计与会计职业生涯教育。本课程主要介绍会计的起源及其历史演变,会计史上重要人物,介绍会计的相关职业和岗位及会计职业生涯的规划,旨在培养学生对会计职业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对会计专业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本课程主要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可以结合《基础会计》课程并行开设,根据五年制高职校的特点,也可以将本课程安排在《基础会计》课程开设前,作为《基础会计》入门辅导课程,可以减少学生从中学课程转向专业课程的不适感。本课程宜以校本教材为主。

2.会计法律与准则规范教育。本课程主要介绍《会计法》、《会计基本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与会计执业密切相关的法律制度,旨在加强学生对会计规范性、制度性的理解,提高学生“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的职业道德素质。本课程可以安排在《基础会计》后,与《财务会计》课程同时开设。本课程可以采用校本教材,也可以采用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3.会计职业判断中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本课程主要以企业经济活动各业务环节进行会计职业活动和职业判断中所表现的会计职业道德为主线,加深学生会计职业道德在具体会计业务中运用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客观公正”、“坚持准则”的职业道德素质。本课程可以作为《财务会计》的一门后续课程独立开设,本课程一般以校本教材为主。

4.会计案例与诚信教育。本课程以会计业界正面与反面案例为内容,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的榜样教育和警示教育,有利于全面提升会计职业道德综合素质,特别在加强“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坚持准则”方面更有现实生动的教育效果。本课程可安排在《财务会计》后,毕业实习前进行。本教材需要用真实的案例来编写,同时利用讨论、讲座等形式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5.会计职业道德实践教育。本课程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各项素质进行全面梳理,需要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判断,是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一个检验。本课程宜安排在学生实习阶段,作为学生的实习阶段职业道德素质的一个综合测评。本课程可以由学校自行编写会计职业道德测试题库,通过试卷和网络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测评。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方法的创新

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与会计技能教学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较大的差异。会计技能教学已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依赖于大量的重复训练和实训环境的有力支撑,技能教学目标较易于实现;而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更多地属于意识形态和精神层面,难于在短期内形成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这就意味着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教学不能照搬会计技能教学,需要对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只能是多种方法的结合。

1.课堂理论教学。课堂理论教学尽管不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但还是必须存在的。尤其是对会计法律、会计准则体系和会计职业道德内涵方面的学习,需要老师进行传统的讲授,对于形成学生会计职业道德认知,形成规范意识、制度约束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效果。

2.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应该成为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的重要方法。会计职业道德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显得比较具体和形象,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可以克服以上课堂理论教学的抽象和空洞。案例教学特别对于学生在会计职业判断中的会计职业道德意识及开展会计诚信教育、警示教育方面均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3.讲座教学。讲座教学是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的特色教学。讲座教学可以邀请会计实务界资深人士、成功人士来学校定期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来树立会计业界的道德模范,对学生进行正面的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同时也可以邀请法律界人士及中介机构审计人员来校专题讲授会计职场的舞弊案例,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及廉洁自律的警示教育。

4.图片音像展示教学。图片音像展示教学也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一个不可替代的辅助教学手段,可以克服书本和讲授的单调和抽象,可以给学生真实而形象的感官刺激,不管是正面的榜样示范教育还是反面的警示教育都可以用本方法来实现,适合在学生专业学习的初始阶段进行。

5.模拟情景教学。模拟情景教学要求学生在设计的情景中直接参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实践,并作出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判断,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和内化的阶段。本教学方法可以安排在学生实习阶段,作为会计职业道德实践教学和考核的一种手段。

(三)会计职业道德实践体系的架构

尽管没有会计技能实践开展的便利,也没有会计技能实训环境的完备,但为了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的效果,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同样需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支撑,其架构为:

1.会计模拟岗位的实践。本实践环节可以借用学校目前主要用于技能训练的会计实验室中开展,通过学生对会计岗位角色的扮演,从模拟岗位中体现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存在。如出纳岗位,一方面体现对金钱的态度,强化会计人员“廉洁自律”职业道德的意识,另一方面在业务中加深对会计服务的认识,提升“强化服务”职业道德水平。当然,为了区别于会计技能的实践教学,为了会计职业道德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开展,会计职业道德的实践环节也需要相应的实训教材,这需要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加以开发。

2.会计顶岗实习中的实践。会计顶岗实习中的实践是指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最后校外社会实习阶段中进行的会计职业道德的实践,当然,这种实践不需要单独开展,可以与会计顶岗实习环节结合起来进行。通过学生对实习单位了解和观察及对会计岗位的部分参与,可以真实地体会会计职业道德实践运用,加深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全面理解和自觉践行,是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素质内化最重要的阶段,是学生从学习会计职业道德转变为自觉践行职业道德的关键环节。

(四)考评体系的架构

会计职业道德是合格会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职业道德认识水平的高低,执行力水平的高低也需要相关的评价和检验,这将作为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前综合素质测评的一个重要部分。这种测评既需要定量的检测标准,又需要定性的检测标准;既需要校内的考评,又需要校外的考核。

1.校内的考评。校内考评考虑到教学环节的可操作性,宜于定量打分测评。主要通过由会计职业道德包含的具体内容组成测评题库,通过学生的回答来测评,可以采用百分制。其中题型可以采用判断题、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等。该环节可以在学生完成校内所有相关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后进行。

2.校外的考评。校外的考评主要结合学生毕业前顶岗实习阶段所体现的会计职业道德水平所进行的测评,该测评由用人单位进行。作为学生实习成绩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作为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水准一个权重,并以此作为学校判断学生能否成为一个合格会计毕业生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篇10

教育部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要认真贯彻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会计电算化专业是许多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能服务区域经济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会计人才,已成为广大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课题。目前我国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教学定位不准,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滞后,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严重缺乏,生源素质普遍较差,学习主动性不高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改革。近年来我们在创新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岗位为切入点,以职业证书为主线,以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学生为本位,重构课程体系,提出了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因材施教的“阶梯式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

二、阶段式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内容及要求

(一)划分培养阶段 根据会计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采用阶梯式分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按年级将人才培养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即第一学年。学生应该掌握会计通用知识、具备职业通用能力、能对小型企业进行账务处理。围绕培养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依据财政部颁发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确定学生应掌握的能力并设计课程和实训项目。会计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具有相应的财经法规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具备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操作技能(包括审核各种单据、填制各类会计凭证、登记不同会计账簿、编制简单的会计报表、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操作等)。根据这一阶段的能力要求,将主干课程确定为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会计实务(一)和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主要实训项目包括:会计职业基础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操作实训、验钞与点钞实训、台式计算器操作实训、计算机技术实训等。在完成相关课程学习和实训项目之后,统一组织学生在第一学期参加广东省会计专业知识考试、在第二学期参加会计电算化考试,并凭两次考试的成绩合格单申请会计从业资格证,为后续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创造条件。

(2)第二阶段,即第二学年。学生应该掌握会计专项知识、具备职业专项技能、能对大中型企业进行全面核算与专项管理。围绕 “初级会计师” 的人才培养目标,参考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级会计师考试大纲确定学生应掌握的能力并设计课程和实训项目。初级会计师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完整会计业务操作的能力、成本核算的能力、应用税法正确处理纳税事务及进行税收筹划的能力、利用其他经济法律解决企业现实问题的能力等。依据对应能力的要求,将主干课程确定为会计实务(二)、成本会计、税法、经济法、税务会计等课程;主要的专项实训项目包括:会计实务模拟实训、ERP模拟实训、纳税申报模拟实训等。完成本阶段的学习任务,统一组织学生在第三学期报名、第四学期五月份参加全国初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获取相应的职称证书。

(3)第三阶段,即第三学年。根据学生证书获取情况和自身职业规划需要,采取分方向教学,将教学分为财务管理方向和财务实务方向,设置对应的课程,以满足社会不同职业岗位对会计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引导第四个学期获得初级会计师职称的同学选修更深入的课程,这部分学生将按照财务管理的方向进行培养,学生必须掌握财务管理知识、具备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的能力。为此,将主干课程确定为中级财务实务、财务管理、审计实务、管理会计、供应链管理等课程,主要实训项目包括:会计综合实训、审计综合实训、顶岗实训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这个方向的学生毕业之后可以逐步走向会计职业的管理岗位,并参加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或注册税务师的考试,获取相应的职称证书或执业资格。引导第四个学期没有获得初级会计师职称的同学选修更具体的账务实操课程,这部分学生将按照财务实务方向进行培养,学生必须巩固会计基础知识、提高实践能力。为此,将主干课程定位为:行业会计、出纳实务、仓储管理、OA管理等,主要实训项目包括:常用财务软件实训、会计岗位实训、OA软件实训、顶岗实训等。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自愿参加一些行业技能认证考试(包括防伪税控开票系统上岗证等),这部分同学能熟练掌握每个会计岗位的工作流程,具备对应岗位账务处理的能力,能尽快胜任不同会计职业基础岗位的工作,力争实现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无缝对接。

篇11

1.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必要性

1.1社会的需要

近几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学校的招生与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但由于我国每年经济发展而创造的就业岗位无法满足毕业的需要,毕业生就业形式严峻,“人多岗少”的矛盾不可能一下子解决,如何让这些有科学技术的年轻劳动者转变就业的观念,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共同关注的话题。由此,在中职学校开设创业教育不光是为了贯彻中央精神,也是为了适应时代要求,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需要。

1.2学生就业创业的心理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加上种种原因,使得部分学生在中考落榜后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甚至是免试入学。中职毕业学生除少部份进入“高职”门槛继续深造外,大多数将直接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面对市场经济的惊涛骇浪,中职毕业生的精神面貌如何,是否做好了必要的心理准备,毕业后就业创业的情况如何,能否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能否在市场经济中有一番作为,这都需要学校在教育过程,开展必要的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为学生将来毕业做好心理准备。

1.3中职学校化解生存危机,迎接挑战的选择

中等职业教育传统上是一种就业教育,它的基本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具有熟练的某一类专业技能、必备的通用技能以及一定的其他专业技能,形成较强的岗位能力和一定的跨岗、跨职业能力,毕业后能适应一定的职业,谋得一份工作。而要实现“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必须加强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这是化解中职学校生存危机的最有效的方法。

2.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开展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2.1加强课程设置的改革

创业教育是一项有特定目的的系统工程。它的实施必须贯穿于中职教育各阶段,涵盖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这不是依靠某门课程的讲授就能完成的,而应“成为所有教育课程各计划的组成部份”。学校作为教育的组织者,应加强课程设置的改革,构建具有创业教育特色的课程结构。

2.2加强榜样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精神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在实施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以学生身边所熟知的人和事作为切入点,将本地区的劳动模范人物、岗位能手、成功的个体户、创业成功的校友等事迹向学生介绍。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使在校生树立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使毕业生克服走进社会的恐惧心里。当然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贯穿整个职业教育始终。将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到学校的各方面教育中。

2.3突出创业环境的设计和布置

把校园的合理布局和美化,校园文化建设,周边环境处理同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如布置鼓动创业立志成才的名言誓句,张贴创业者的成就榜和风采照,举办内容形式都具创新意识的活动,观看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题材的影片,展示创业型教育队伍形象,为学生营造一种创业氛围,培养创业意识,激励创业精神。

3.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在我国,目前还没有设立职业指导专业,学校的创业教师大多由德育课老师承担,由于受知识结构的限制,创业的知识往往与专业知识脱节,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学校的创业教育可以安排专业教师来上,在授课时,就能把本专业在社会诸多职业中的地位、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创业必需技能,作深细介绍,使学生得到专业性的创业教育。笔者从财经专业课程方面对就业指导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

3.1让学生了解财经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3.1.1让学生了解财经专业的就业前景

作为财经专业的学生,现有的就业形势非常的严峻,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掌握充足的知识与技能,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就业和创业实践中赖以生存的手段。作为财经专业学生,目前可以胜任的就业岗位主要有:会计、出纳、仓管、收银、银行从业人员、保险从业员等等。让学生了解自己未来从事的行业,更好的树立职业目标。

3.1.2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树立终身学生的观念

在我国,职业生涯规范是陌生的概念,许多中职学校的创业课没有或较少涉及到此类知识。财经专业学生先从职业技能上进行规划。首先,取得会计从业证书、银行从业证书、收银员证书等,然后再进行初、中级职称的学习取得相应的初、中级资格证书,让自己在职业岗位上能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通过自考、成考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同时也满足学历上的要求,树立终身学生的观念。其次,在就业中寻找创业的机会。在就业中积累经验,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找寻一定的适合自己的创业机会。

3.2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

众所周知,创业和就业都离不开过硬的专业技能,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我们按照“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流程,重视对学生专业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采用课在岗上的教学模式,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校外实岗现场教学,对高年级的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和职业综合能力锻炼,使专业教学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

3.3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就业和创业实践中赖以生存的手段,增强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科的知识特点,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与技能,为就业和创业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3.3.1《基础会计》、《会计模拟实训》《电算会计》中的就业技能指导

《基础会计》是财经专业的基础课,是上好其他财经专业课的基础。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了会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会计核算的整个账务处理过程,然后在《会计模拟实训》进行实训,从直观上感知审核原始凭、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报表的整个会计核算过程。在《电算会计》让学生掌握一种财务软件的运用,为今年从事会计相关行业奠定基础,让记账成为可能。

3.3.2《税收基础》与《税收实务》等相关课程中的办税实践

教师在《税收基础》与《税收实务》专业课教学中,自己首先应当学习整个办税的实践知识和步骤。然后再向学生进行了税收政策的讲解,加强对税收实务操作的演示。让学生掌握整个的办税过程。让学生更好的就业提供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记账和帮助企业报税提供了自己创业的机会。

3.3.3《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的养成

根据我国的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实际情况,综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际上会计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容可以概括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于管理和强化服务等八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育学生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手过亿元,分文不差,两袖清风,一尘不染”的职业操守。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4.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创设就业机会与实现创业梦想

4.1利用当地的便民网与就业网站推销自己

篇12

所谓的教学引导,是一个以教师为主导引发学生发挥积极能动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最终不仅学生获取了知识,也促进了教学互动。本文所说的教学引导,一方面指的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的人的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也包括教师为组织教学过程中所做的教学引导。

一、专业课程教学引导的必要性

从目前来看,绝大部分在校大学生缺少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意识,总是过度依赖于老师的引导,有的学生表现为只满足于课堂教学,老师教什么,就记下学什么,不知道还要依据老师的授课提纲为点进行知识的拓展和链接;有的学生表现为对于学习困难的畏惧,稍有阻碍就畏缩不前;有的学生表现为目标设置不高,稍有收获就止步不前。作为老师,我们很不愿意看见这几种情况,当我们面对学生对于未来的茫然、对于专业的无知、对于所学课程的困惑时,我们深切地感到,这不仅仅是师生之间沟通产生了障碍,同时我们还感到肩上所负的沉重的责任,那就是尽自己所能去引导学生加强对于专业以及专业课程的认知。确实, 我们不应该一味的抱怨学生的少不更事,更不能站在队里的角度去责备他们的态度与做法,相反,我们要深思为何能够不能认清方向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定位,这样,我们就能心平气和地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他们面前,引导他们明确专业课程的性质,引导他们培养对于专业的热爱,引导他们进行学业规划,引导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学习中的困惑等等,这样,学生才会明确什么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更加坚定地热爱自己的专业。

二、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引导的内容

(一)利用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制订学业规划。

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才能有学习的激情和动力。会计专业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专业,报考率高,但市场的需求量因不同的岗位和能力而有所不同,学生普遍认为就业压力较大。会计专业的第一门专业课是会计学原理,而这一门课也可以作为是学生规划学业生涯的第一门引导课。在刚开始授课时教师除了可以传授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会计的专业背景、现状,专业分支和发展方向、就业趋势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等问题,使学生对会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够了解从事会计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但是这种认识是笼统的,随着课程的讲授,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将这些对会计的认识进一步细化。例如,当讲到会计科目与账户一节时,教师可以采用模拟教学法假设学生现在要自己开一家店铺,并虚拟一些经济业务。请同学为自己的店铺开设账户并为经济业务编写会计分录。由于情景设计逼真,同学们颇感兴趣也很投入,能够较好的运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完成作业,也对会计工作有了较为具体的认识。学生可以根据其对专业的 认知结合自己的特长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使其学习更有目标性和计划性。

(二)布置网络作业引导学生制订职业规划。

好的计划是通往成功的良好开端,而后还需要艰巨的、长期实施的过程,此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部分高校学生太习惯于高中时代的服从式学习了。当在大学里没有老师的耳提面命,有很多时间可以由自己支配时,他们却又变得无所事从。高校教师并不是除上课就不管学生了,而是改变了管理的方式,更多的是引导、启发和点拨。随着会计学原理课程的讲授,学生会对会计有更深入的了解,与此同时,同学们也将面临到规划职业生涯的问题了。例如,继续深造还是就业?应选择什么类型的单位工作?除会计工作 外还能从事哪些工作?毕业前应考取何种职业资格证书等问题。

专业课教师熟悉本行业而且了解学生。因此,教师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方法、 学习途径等内容的讲授,又可以向学生介绍有如性格与职业匹配、专业与职业生涯规划、企业文化、职业变动等方面的知识,即引导学生制订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使学生通过科学的手段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兴趣、需求、价值,了解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在作业的布置方面,除了专业练习题外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引导学生自己学习相关知识方面的网络作业。例如,要求学生自己找到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网站查看报考注册会计师应通过的考试课程;要求学生找到全球排名前四位的会计师事务所的网站了解他们的概况;在互联网上查找几家 会计公司或几家会计师事务所(至少3家),了解他们的业务范围;在互联网上查找会计职称等级及各等级的考试课目。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当学生解决了上述问题后他们对会计职业的了解将更为充分,也有助于他们拟定职业规划。

(三)通过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会计学原理就是会计教学体系的启蒙阶段课程。会计的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会计一般原则之中,而会计一般原则通常是在学生不具备任何会计基础知识的一开始就向学生介绍,学生能否透彻理解其含义,教学效果确实值得怀疑。会计的基本原则应用于整个账务处理程序之中,而教师在教学时,却容易忽视在专业技能的教育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是因为教师本人缺乏实际经验,对虚假会计信息的意识不敏感、不熟悉,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根据披露的情况来看,会计信息失真不象近年来这样猖獗,所引起的危害也没有如今这样严重,导致职业道德教育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日益增多,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将越来越严格,许多过去不为人知的造假行为被暴光并受到应有的惩罚。时代呼吁诚信,作为这一行业的教育者,我们更应该意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分量举足轻重,只有在思想上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才会在教学过程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在向学生传授会计知识的同时,即时将会计一般原则与账务处理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不仅掌握会计核算的原理并且真正地理解会计一般原则,在日后的实践中才能做到在账务处理中正确地运用一般原则。

三、结语

大学阶段是学生从学生时代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是学生积蓄能力,充实自我的阶段。专业课教师的博学善诱将有助于学生挖掘自身优势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主动探求的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职业规划,使大学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充实。

篇13

Key words: accounting credit;the status;improv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9-0043-01

0引言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诚信缺失现象屡见不鲜,且越发严重。会计诚信的缺失给企业、合作对象、市场经营秩序以及投资者都带来了巨大危害。会计诚信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当然,会计诚信的缺失有很多原因,比如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利益驱动、惩罚力度不够等,但是,笔者认为提高会计人员诚信素质是解决会计诚信问题的关键,而教育是基础。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一号公告中指出“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是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反思高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摇篮,在重建会计诚信时能做些什么。

现在,人人都在讲诚信。诚信是什么?诚信,顾名思义就是诚实守信。诚信是升华的结果,是道德的完美。会计的诚信关系着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和国家的和谐稳定。正如我国现代会计的奠基人、杰出的会计教育专家潘序伦先生所说:“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会计教育界承担着对会计工作者进行诚信教育的重任,因此必须从高校会计专业开始,对会计工作者进行诚信教育,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会计人才。

1导致诚信教育现状的原因

1.1 大学生价值观念的不良倾向给诚信教育带来阻碍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求职时择业功利性倾向严重,即讲求实惠,如片面追求高收入,片面追求有利于个人发展,讲个人需要多,讲究奉献社会少,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当个人利益和社会需求发生矛盾时,首先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没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和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职业目标短视,自身人生价值缺失。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在面对利益的诱惑和就业的压力时选择造假。

1.2 会计本身的特点及局限性随着企业中新业务、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大量涌现,会计的工作准则及方式都在不断的更新中。2006年财政部相继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标志着我国构建起了一套企业会计准则完善体系。新的准则针对某些事件的会计处理方式并没有给出特定的处理方式,而只是制定了相关标准,允许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但是不能够违背准则的标准。这样就使得会计的工作方式更加自由,让他们能够依照自己的想法去处理,这就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和职务上的便利。也就更需要在高校开展本科会计专业诚信教育,提高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观念。培养作风过硬、恪尽职守、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爱岗敬业的会计人员队伍。

2高校会计诚信教育的现状

2.1 会计教育片面的重视技能教育,忽略职业道德培养目前传统的会计教育方式片面的注重对学生会计职业技能的培养,但是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在进行会计教育的时候,很少有学校开设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课程,即便有的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是也只注重公德教育,达不到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以及诚信意识的目的。

2.2 对高校会计诚信教育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高校会计教育,多强调会计教学质量,追求学生的考研率和就业率,至于在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度如何,学生毕业后的诚信表现如何,有没有做假账,却不算在学校教育成果中。至于如何在高校开展会计诚信教育,更是缺乏详细、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

3加强会计诚信教育的措施

3.1 优化教育环境学校的育人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诚信教育。学校首先要优化育人环境,形成诚信的校园氛围。通过倡导、赞扬、鼓励诚信的行为,贬抑、谴责查处会计造假等不良行为,将有助于学生分清是非,形成良好的风气,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的氛围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同化。通过公共道德课程的教育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看待社会上某些诚信缺失的现象,使学生坚信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会计人员的必备素质。从学生的入学教育到日常教学、毕业前教育和毕业后追踪,各个环节都要加强会计诚信教育,让诚信教育真正融人大学生活,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诚信基础。

3.2 完善课程体系改变传统教育中轻职业道德建设的观念,进一步完善会计的课程体系,增设会计诚信教育的有关课程,如《会计诚信学》、《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诚信案例》等课程,有针对性地结合社会现象予以讲述,加强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会计诚信教育可采取“基础课―案例教学―专家讲座―社会调研实践―职业测试”多元化的模式,拓宽与完善会计专业的诚信教育课程体系。

3.3 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最终实施者,其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是最直接、最有力的教育榜样和典范。教师的个人诚信素养、教育价值观、职业道德、专业水平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教师首先要加强道德修养,以正直、诚实、严谨、科学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教师还应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观念。做到师者,不仅要授业、解惑,还要传道。在教学中,时刻不忘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以自己良好的道德形象带动广大学生树立起诚信的形象。

3.4 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会计诚信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讲授,还应当组织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比如组织团体讨论、辩论会、角色模拟、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各种形式。教师应鼓励学生关注相关信息,通过报纸杂志、电视或网站收集各种案例。应当建立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平台,如可以通过知心信箱、电子网络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沟通。还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会计职业道德,更加适应即将面临的社会角色。学校还可以聘请单位会计人员、审计人员、注册会计师、税务人员、司法人员等专业人员开展讲座,以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增强会计诚信教育的说服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职业道德观念和道德风险的防线。

3.5 毕业生跟踪调查,加强会计诚信教育的理论研究高校教师应在学生毕业后,详细了解每个毕业生在会计工作中的诚信状况,对学生的会计诚信状况进行深入、详细、系统地研究,为我国会计诚信教育提出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张玉英.高校会计诚信教育探讨[J].考试周刊,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