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篇1

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在学习数学时的表现就会有很大的差别。教师应当多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有些学生善于严密地思考,在某一处数学知识上,要把每一个点都想到,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就是不会漏掉重要的信息,但是,却花费时间比较长,教师就应当教该学生如何筛选数学知识中的重要信息,忽略不重要的部分,从而节约学习的时间。而有些学生善于跳跃式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是速度快、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强,却容易因为马虎粗心犯下错误,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好习惯。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有利于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把学生喜欢的事物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到一起,让学生在娱乐和游戏中学习,这比单纯地讲解教材中的知识效果要好得多。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还无法总结出具体的学习方法,而相对来说,教师的教学方法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而所谓合适的教学方法,其真正的含义就是适合教师所教的学生的教学方法,某一种学习方法对于某一个班级适合而对于另一个班级就未必适合,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要使教学方法尽可能地适合大多数的学生,而对于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教师要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帮助他们适应学习环境或者是专门针对这些学生制定适应于他们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师来说,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教师不应当因为自己教学方法的问题而造成某些学生学习方面的困难。教师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应当符合这一要求。

要想让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取得好的效果,单纯地依靠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是完全不够的。教师在教学之前就应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应当在课外研究好教材中的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预测哪些知识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应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更容易理解,并认真写好教案设计。在上课的时候会用到哪些教具,教师也应当在课前准备好。而在讲完一堂课之后,教师应当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并且及时与学生交流,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在课外做好这些工作就会减轻自己和学生在上课时的负担,学生们学习的时候也会很轻松。从这一点来看,教师的课外工作的重要性绝不亚于课上的工作。

篇2

1.初次布置作业的尴尬。这次要学习的是“乘法的初步认识”,我布置学生回去搜集有关乘法的有关资料。可是,上课汇报的时候却出现了问题,使课堂陷入了困境。一是学生不知道怎样汇(转载需注明来源wWw.HAowoRD.cOm)报,二是那么多的资料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交流完。最后好不容易磕磕绊绊上完这节课,我的信心却降到了零点。

2.课后的反思。下课后,我静下心来反思整个事件。意识到生本教育并不是一下子放开就万事大吉了。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这次对学生可能找到的资料没有充分的预设,对于课堂交流的形式没有作审慎的计划。

3.有效前置作业的标准。

(1)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有效的前置性作业应当起着助推器的作用,能够较快地启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有序思考,进入

学习状态,最后使多数学生学会、学好。

(2)从学生的学习状态来看,有效的前置性作业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欲望,使学生愿意参与学习,愿意与同学开展交流、争论、合作等。

(3)从所学知识的核心价值来看,有效的前置性作业必然与所学知识紧密结合,并且为所学知识作好铺垫作用。

二、有效设计前置性作业的基本策略

1.教师设计的作业要具有开放性。既然是要让学生自己学习,就要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不是形式上的开放,而是指思维的开放。

2.作业设计要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一位。前置性作业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好教”,而是为了“好学”。所以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必须时刻把“如何让学生学好”放在首要的位置。

篇3

例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第一课时的主题图是:一栋小高层,每层14户,共12层。要求学生计算这栋楼能住多少户?可这样的情境离我们农村的学生太远了,要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算理就很难,操作起来也不方便。于是,我就以学生学习中经常用到的小楷本为主题,先让学生估计一面小楷本有多少个方格,再让学生计算验证。由于学生的好胜心理,对“猜测-验证”这样的数学活动,他们是乐此不疲的。并且,学习素材就在学生的眼前,他们可以在小楷本上划一划、分一分,既体验了算法多样化,又轻轻松松地理解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算理,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

二、拓展现实生活资源

多彩的社会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我们教师要善用、巧用这些课程资源,营造亲切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把现实生活融入数学课堂

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中处处存有数学。数学教学应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把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学会用具体的生活经验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实现数学学习生活化。

例如,“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例1:734+198=734+200-2=932;例2:3475-1999=3475-2000+1=1476。学生在学习时常常有这样的困惑:例1明明是加法,为什么要“减2”?例2明明是减法,为什么又要“加1”?这段教材的教学,有一部分教师就是让学生死记算法“多加要减或多减要加”,这样的教学效果自然不好。笔者认为这个知识点的教学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事理喻算理。如在教学减法简便运算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多减要加”,用生活中购物的“付整找零”活动作比喻:王开一家带了3475元钱到商店去买电视机,他们看中了一台标价1999元的电视机。他们付给营业员()元,营业员找回他们()元,这时他们还剩()元。

2、让生活成为学生创造的摇篮

解决生活问题,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让生活成为学生创造的摇篮。例如,在教学“元、角、分与小数”时,我与家长商量,让孩子当一个星期的小管家。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下,孩子们俨然成了一个个小主人,参与得热情特别高,主动去菜场买菜、去超市买东西等,并把一周的支出记录得清清楚楚。这样,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就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得得心应手了。又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分类”知识后,我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收集各种分类现象:书店里的,超市里的,衣服店里的,啤酒厂里的等等,并在教室后面进行了展示。在展示活动中,学生了解了二次分类,三次分类,以及用各种图示来表示等许多书本之外的知识。从学生的身上我们看到:只有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潜能才能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3、挖掘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中的数学课程资源

媒体中可供我们利用的数学资源大致有以下几类:各种数据表格;各种商品打折、赠送的促销广告;各种文章中与数学相关的内容;各种商标;一些蕴藏着数学资源的画面;等等。此外,购物发票、手机话费清单、车票、衣服标签,这些在生活中随处看到、随时用到的,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数学资源。

三、捕捉教学过程资源

1、开发生成性资源:

例如,在教学乘法意义之前,教材安排了一节“数一数”。在数一数活动中,使学生经历连加活动,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为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基础。

当我出示第二幅主题图时:

师:图上一共有几个圆?

生1:有24个。

师:可以怎样列算式?

生2:横着看,每排6个,有4排,列出算式是6+6+6+6=24。

生3:竖着看,列出的算式是4+4+4+4+4+4=24。

生4:我知道还可以列成乘法算式,4×6=24,6×4=24。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能告诉大家吗?

生4:我妈妈说,相同的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

生5:因为6+6+6+6是4个6相加,4+4+4+4+4+4是6个4相加,它们都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学生说得实在是太好了,我不由自主地和全班同学一起为他们鼓掌。

师:你们知道得那么多,真是个好学的小朋友!

师:看来小朋友们对乘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来学习新知识。现在请同桌合作,画图列算式。

篇4

自从我参加全县公选、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后,我一直为自己上任时在群众面前所做的“要带领群众发家致富”这个承诺而努力工作。底,村党支部里建起了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点,在设备安装的时候,县远程办工作人员就告诉我,远程教育是国家为了“让群众长期得实惠,让干部经常受教育”的惠民工程,里面的内容包罗万象,是群众学技术,学理论的大课堂,我听了这话高兴万分,便自告奋勇的当起了远教管理员。为了开展好工作,我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要把这块方寸的屏幕办成向广大干部、党员、群众传授理论知识、实用技能,倡导健康文明生活的园地。远程教育是个新事物,对我而言,也是初次接触,稍有时间我就打开设备,仔细学习、反复练习操作技术,遇到不懂问题就向其他人请教。在短短一周时间内我自己的操作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对接收、播放等已能熟练操作,简单故障也能自行排除,确保了村上远程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抓实践,着力提升农民致富能力

“万事开头难”这句话一点不假。我看了平台里的《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核桃嫁接技术》等内容后,一下子看到了科技致富的希望,可我向村民们介绍后,让他们前去学习时却没几个人相信,似乎都认为这是“花架子”,设备是摆看的“花瓶”。有的群众直接对我说:“坐到你这里看电视,白耽误工夫,还不如回家多种两块地。”谁也不相信坐到电视机面前能学到技术。听到这句话,我当时心都凉了半截。经过仔细思考,我意识到摆在我面前的首要难题就是:要转变群众的思想认识!经过思考,我认识到要一下就转变群众的看法是不可能的,只能一步一步,慢慢地引导他们,用我自己的行动去说服他们,用先进的技术吸引他们,用致富典型去带动他们。我决心从我们桑树村群众比较传统行业---养鸡入手,我自己实验给他们看,于是我筹集了12万资金,建起了养鸡场,把在远程教育网上学习到的小鸡育养,疾病防疫,科学管理等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养鸡场,当年养鸡5000余只,获利4万余元,很多群众来到我这里,看到整齐干净的鸡舍,堆积如山的鸡蛋,都十分惊讶,以前和他们一样拿着锄头的“泥腿子”,如今变成了懂技术的专业户,我用事实向群众证明了“远教架金桥”“远教铺富路”的理念,通过我自己的实践,群众们开始接受远程教育这个“新玩意”,现在不管是下雨天,还是晚饭后,来到村支部收看远程教育节目的人越来越多,群众都把目光对了准远程教育,他们见我依靠远程教育学习技术,发展养鸡,纷纷效仿。当群众遇到困难时,无论自己有多忙,我也要挤出时间帮助他们,无偿向村民提供技术、信息、疫苗和相关资料,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我的带动下,当时就有17户群众发展养鸡,户均增收6000余元。我看到这是个好苗头,因势诱导,多次召开村班子会议,在多方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托远程教育,构建养殖专业村”的口号,如今,全村发展养鸡专业户80余户,养鸡10万余只,人均增收1500元,20多户养鸡户在我的带领和资助下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来自河南,湖北洽谈订单的商人络绎不绝。为了将发展起来的产业做大做强,我号召养鸡户联合起来,成立了桑树村养鸡专业合作社,90%的养殖户都纷纷加入合作社,定期召开培训会,共同学科技,用科技,兴产业。有效推动了桑树养殖小区上规模、上水平,带动更多的群众走上了养殖致富的道路。远程教育给养殖户和我本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如今的桑树村,赌博玩牌的人少了,参加学习培训的人多了;闹邻里纠纷的人少了,上网查信息的人多了;搞封建迷信的人少了,关心市场忙致富的人多了,新农村的雏形在我村呈现出来。

篇5

1. 每学期组织1~2次教学经验交流。在每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对教材的处理及教学的感受做到人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对《极限的运算》,教师将求极限的方法归结为七种类型、七种方法,把抽象、零乱变得通俗有条理,同时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寻找关系、发现规律”。

2. 参加相关的师资培训,获取最新信息。组织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培训中心组织的进修学习,参加全国高职数模师资培训。

3. 组织学习数学史和数学模型,拓宽知识面。如,围绕教学内容,组织学习微积分的诞生和创立、数论发展史;收集、共同探讨呈现数学美的图形、符号、理论结构、推理方法及数学模型等,了解前人是怎样“寻找、发现、构建”数学成果,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以及数学观念、数学能力、数学整体意识。

4. 强调严谨治学。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对数学表达的严谨性、计算时每一步的依据等开展研讨;每学期定时交流检查学生的作业批改情况;严格监考纪律,每学期期末交流成绩册统一评分标准等,使教师形成“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

二、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1. 指导阅读方法。教师选取几段教材上的内容,告诉学生自己阅读的方法,给学生以示范作用,启发学生自学。

2. 制定阅读提纲。教师选取部分章节,制定出阅读提纲,引导学生首先粗读,教师给以点拨,然后让学生再细读,进而求突破。

3. 精选好的阅读材料。如,每学期的第一节课,任课教师都列出相关的参考书,指导学生自学,选取一些课外读物,让学生组成三人小组,集体讨论,然后由一名学生做问题的解说,师生共同探讨、解决这些问题。

三、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会学生怎样逐步地将所学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是高职教育的教学重点。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高度重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培养数学应用能力。

1. 遵循“应用、够用”的原则确定教学。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契机,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高等数学课的教学中,从应用的角度来阐释数学、呈现数学。

2. 精选教材。教材要紧扣学院办学宗旨,突出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主线的《高等数学》教材。

3. 课本知识的应用。讲微分方程后,要求学生用微分方程建立“人口模型”;讲线性代数时,介绍CT、编码等。

4. 加强对数学应用实例的收集。数学应用实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加强对数学应用实例的收集,如招考公务员面试对象与招考职位拟录用人数的分段计算函数实例,图书、刊订阅的线性规划,游泳方向的条件极值,最优的投资方案等。

5. 系统的数学讲座。为开阔学生的眼界,打破课堂讲授的单一教学模式,可开设多种形式的讲座课。从新生入学第一学期的“数学趣谈”、“数学分析简介”,第二学期的“数模漫谈”,到第三学期“数学史话”、“数学热门话题”,形成系列化。同时,可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讲座。

篇6

一、指导思想

教材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吸收了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三、注重课堂教学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四、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他们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六、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七、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如对新课改理念的学习和探讨上、信息基础教育上、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方法等方面有待提高。本人今后将在教学工作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数学教学工作心得2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经验、吸取教训,本人特就200c年的工作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把自己的精力、能力全部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并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带头与同事研究业务,毫不保留自己的观点,实话实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能够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在各方面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便更快地适应教育发展的形势。

二、教育教学工作

首先,能认真把握教材。把课标、教参与课本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切实落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并且能利用课堂时间不断地以新型热点材料为背景创设提问角度,帮助学生拓展思路,从而使学生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

第二,能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重视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新、旧知识的联系,达到帮助学生学会求知、不断发展的目的。

第三,尊重学生。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培养,在严格管理的同时能尊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认知能力,提出与学生自身水平相当的问题,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共同提高。

三、其他方面:

本人积极撰写教师专业成长;创建博客,把平时的教学得失、听课感受、培训心得、教学困惑和生活随想等内容上传和同行交流分享,丰富业余生活,记录教育人生;教学成绩优异。

总之,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数学教学工作心得3非常荣幸来到会山中学, 我捧着一颗火热的心踏上讲台。开始我的教学生涯.也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对我工作的支持与帮助.在这半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做老师的艰辛和快乐,我把自己的青春倾注于我所钟爱的教育事业上,倾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一个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收获不少,下面我把一学期来的工作作一总结:

一、教学工作

这学期主要担任一年级的生物、八年纪的生物和九年纪的化学的教学及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因为第一次上岗,对学生的思想、学习以及家庭情况等我都不清楚,必须得摸索教材,所以工作起来很吃力。新人就是新人。由于经验的缺乏,我的教学水平与其他有经验的老师相比是有差距的,这一点在考试中就显现出来了。第一次月考以及期中考试,我带的帮成绩都很不理想:二班和一班相比,差距都比较大。所以,我自身感到压力也很大。从这两次考试中,我认真总结了经验和教训。我认识到,光靠课堂教学是不可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成绩的。我为了教学经常找他们谈心、交朋友,使他们懂得老师没有把他们"看扁",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要提高教学质量。

(1)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 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三、领班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班会、晨会、思想品德课及结合各科教材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老动、爱学习等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班干部是老师的左右手,所以我把培养得力的班干部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培养了一位得力的班长。这些班干部能把班的学习和纪律管好,为我减轻负担。我为他们定出要争取每星期都拿文明班的目标,各施其责。还常给班干定时开会,了解他们工作的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开展工作。使班干能在同学中树立起威信,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这学期跟其他班的同学打上几场架,我唯有苦口婆心地跟他做思想工作,慢慢把他转化,慢慢的打架违纪的现象大大减少了,上课能遵守纪律,并且非常积极回答问题,学习成绩也优秀。但还是不时出现一些消极的思想。为了把班的常规工作搞好,我每天都坚持早上七点前就到教室,到班上了解学生的早读情况,对学生进行晨会教育。经过一个的努力,我们班的各项常规工作像早读、卫生、课堂纪律等都抓得比较好。

通过一个学期的工作,我认识到,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新老师,想要把课上好,把教学搞好,把学生的成绩搞上去,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花更多的时间。由于我教学经验的逐步积累,对学生辅导力度的加大,终于将学生的成绩逐步提高了上来。其实,我们这些新老师在上学期的工作中,都十分认真负责,我在其中并不能算是最好的,还有很多新老师也都取得了相当优异了成绩。和其他有经验的老教师相比,我还是有差距的,在新的学期里,我将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数学教学工作心得4一学期的工作又要结束了,回顾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教学交流

一方面加强集体备课,一方面开拓校外交流。抓好集体备课,实现学科备课组脑力资源的共享,既是提高备课水平、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又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在组内,我们一是做到课前讨论交流,二是做到课后反思小结。因此,探索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就成为教研活动的总目标。我们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碰头说一说自己的教学进度,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拿出教材提出自己在备课中想到的好点子以及遇到的问题;在教学中,怎样处理好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关系…… 好方法大家资源共享,难题困难大家一起解决。每个人上完课后都会找机会谈谈自己这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们有没有什么特别好或不好的反应;出现了哪些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大家再商量着还有没有更好的讲解方式,以便让还没上这课的其他老师能吸取经验,更好地把握教材,这是我们的核心工作,每天必做。碰到特别难以把握的问题,我们会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们请教。

二.团结互助、高效合作

我们备课组的几名成员虽然性格相投,但也各有特点。针对各人强项、办事风格,合理地分配工作方可产生最大的合力。比如每次出测试卷时都会经过这样一个程序:先讨论测试目的、出题范围、测试时间,再分工负责:编题的、上网查询资料的、画图的、誊写的、打印的各司其责,很快一份凝聚集体智慧的试卷便出炉了。新教材中有很多需要借助教具的地方,大家也是共同精心准备,然后再资源共享。在教学中也有很棘手的地方。尽管我们在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喜欢数学、主动学习数学,但时下的学生厌学情绪很浓,而且由于他们在小学没有接触过新课标的教材,现在风格大变的教学内容让他们有些无所适从,理解不了,甚至有的学生连求利息税、收入所得税或比较几种不同上网费用等这类计算题的题目都读不懂。而且学生间的层次拉得很大,一群后进生的教学成为一个难点。怎样缩小差距,让每个学生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些都成为我们工作的瓶颈。不过我们相信事在人为,没有跨不过的坎,只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在领导和老师们的帮助下,一定可以携手走过数学的沼泽,到达了一片数学的绿洲。

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三、注重课堂反馈

坚持学校制定的“周周清”、“堂堂清”制度,精心设计每一份试题,当天的问题当天消化。对多数同学出现的问题,做到当面辅导,及时解决。每次周考后帮助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改进措施,真正做到每一次周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在全组教师的大力配合下,本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在期中、期末考试中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总之,在一年的教学工作中,付出了很多的艰辛,克服了很多的困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尤其是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方面还不够理想,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倍努力,用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去关心教育每一位学生,精心为他们设计、备好、上好每一节课,提高数学成绩。

数学教学工作心得5这学年来,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工作责任心强,服从领导的分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广泛获取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一、数学课方面:

第一、极积参加各级各类继续教育,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一个教育工作者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接受新观念,充实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才能有不竭的动力和创新的源泉。新的一论教学改革应运而生,为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为此,我把学习新课改作为本学期业务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阅读书籍报刊杂志,不断地学习新的现代化教学方法,通过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树立新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路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本学期写有读书笔记5000余字。

第二、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实施新课程标准精神,向40分种要质量。1、备课认真仔细,尽力做到科学、准确、严密。

这学期备课81节次,备课时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认真编写教案,力争突出新教材、新思路、新方法。

2、认真批阅学生作业32节次,做32次作业记录。

认真听课、评课、议课15节次。教学工作中,我立足于课堂,努力将新课标的精神体现于每节课中。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以自主教学为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针对不同的数学内容和孩子的年龄特点,灵活设计教法,积极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独创性。

第三、加强了学生成绩的检测,按要求举行了3次月考,学生每次月考的测试成绩及一些重要的能力指标都及时加以记录,并对学生的知识的掌握和能力提高进行理性的分析,从分析中得出,本学期学生数学基础知识与计算能力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而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进步,在学校组织的期末检测中,五年级班数学45人参加考试,最高96.5分,最低22分,平均60.81,及格率55.56﹪,优秀率31.11﹪,相比上学期平均分提高了4分,这是我们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试题中填空、判断、计算、解决问题方面学生做的都很好,就是看图计算面积、选择题方面失分较多,说明学生在数学发散思维能力方面还比较薄弱,今后应加强练习。

第四、加强学生作业完成的管理,每组设数学小组长一名,负责检查、指导、督促本组同学完成作业。在每次作业批改中,均对存在问题进行记录,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辅导,对优秀学生和后进生进行单独辅导跟踪记录,发现有进步立即表扬,认真做好“1+2”优差生辅导工程并作好相关记录8次,其中张倩由78分提高到86分,张宇莹由47分提高到67分。

第五、不断的进行教学反思并付诸文字达16篇。因为教学反思让我觉得我每天都在成长,每天都在进步,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反思我每天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启发。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可以让自己的理论知识得到提高。对自己的教学经常进行反思总结,对学生的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均进行动态记录。

二、品德与社会课方面:

拟写教学设计45节次,完成学生作业6次。

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品德与社会课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搜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一学期来,我认真制订学期课程计划,精心备课上课,搜集各种资料,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课上充分体现了参与性、选择性、研究性、综合性、创新性等原则。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方面:

拟写教学设计45节次,完成学生作业6次。1、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

2、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5次。

篇7

二、信息技术下备课的意义

1.促进了教师备课观念的转变,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备课水平,增强教师的自信心。

2.转变了备课方式,从个体备课转变为集体备课。

3.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4.便于开展教学经验交流,通过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5.促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三、信息技术下备课的特征

信息技术下的备课具有网络化、个性化、开放性、便捷性、时效性和实效性等特征。

四、信息技术下的备课步骤

1.备好教案

这是最重要的工作。教师通过分析教材、研究学情,结合自身教学风格备出教案雏形。所备的课必须要具有可操作性、有实用价值、能紧跟时要求、符合素质教育精神。

2.素材搜集

在备好教案之后,根据教案需要必须搜集相关的教与学的材料。可以上网查找,可以翻阅书籍和请教同事,也可以自己制作。图像、视频、声音素材等都是必备的。凡是跟本节课内容关系密切的都应该在搜集范围之列。现在的学生问题意识强,我们要将素材尽量准备充分,但也不能包办代替,要给学生留下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当然,教师最起码应该知道如何利用自己搜集的素材为学生服务。

3.上传修改

备好的教案要上传到校园网,以便让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进行个性化修改,取长补短,最大程度地发挥该教案的作用。修改时可以采取点评、批注、修改等方法,当然也可以“重来”。

4.试教评价

教师通过试教,将自己进行个性化修改的教案付诸实施。但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僵化地执行教案,必须根据学情适时调控和修改。试教后,同年级同学科教师要及时进行反馈评价,实行经验分享,一起研讨教学中的得与失。

5.优化上传

教师将研讨结果,再次结合自己得教学风格,对教案进行二度优化,将尽量追求完美的教案上传,以备查阅。

六、我在《24时记时法》中的具体实践:

班班通的引入使多媒体课成为家常课,如何在家常课上充分发挥网络这一强大认识工具的潜力,实现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融会贯通的学习?我在《24时记时法》这节课中尝试根据网络教学计算机的功能特征,将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教案流程具体有以下4个环节:

(1)接管电脑——实现资源共享

首先由学生接管机房中的电脑,展现课前从网上搜集的古老记时法。让学生很自然地发现:不同时代的人运用相同的聪明智慧发明了不同的计时方法,可是这些计时方法并不很准确。钟表发明后,计时就越来越准确了。紧接着就进入主题:今天我们就要在以前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怎样用钟表来记时。这样的情境创设使信息资源得到超时空的传递与共享,同时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交流的展示平台。

(2)点播视频——展示真实情境

再从电脑切换到视频状态,现场直播中央电视台的整点新闻。让学生发现:从钟面上知道时下午2:00,但从电视中看到是14:00。然后很自然地提出问题:为什么同一时刻有两种不一样的记时方法呢?原来,下午2:00是普通记时法,14:00用的是24时记时法。这种处理能够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产生认识冲突,从而激发起探究新知的欲望。

(3)点播课件——演示教学内容

接着从视频进图课件点播,钟面的模拟转动,芳芳的一天安排,生活中的规章制度等都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具体生动的画面与声音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教学密度,又使学生深刻地建立起“一天时钟走两圈是24个小时”的概念,较好地掌握了“如何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的重难点。

(4)链接网站——获取教学信息

最后从课件转入网上冲浪,学生链接博小网站,并用两种记时法分别读一读某篇文章的上次阅读时间。在巩固新知的同时,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基于以上的这4个环节所需,我的备课实施了以下4个步骤:

1.搜集素材:我把上网搜集到的古老记时法和各种钟表的图片制作成幻灯片,以便在第一环节中展播给学生们看。让学生在具体的图片情境中很自然地走进本节课的主题。我查阅了广播电视报,了解到当天央视新闻频道下午两点有新闻播出。我用Authorware 7.0制作钟面的模拟转动,并用DV录制芳芳的一天安排。让学生更形象地体会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一天时钟走两圈是24个小时”和“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上传教案和素材:在教案和资料都准备好后,我将他们打包发送到校园网的数学教学这一块,再利用“校信通”发送消息给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请他们对我的教案进行个性化的修改。

篇8

转眼间,紧张、繁忙的一学期又结束了。回顾这学期的工作,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们在学校教导处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研任务。工作中每位老师都能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根据教学工作计划,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转变教学观念,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全面提高本组数学教学水平。现将本学期来的教研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

本学期的教研活动计划以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依据各年级特点,在征求了教师的意见后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计划本着务实的原则,力争有效指导本学期组内教研。为了更好地开展教研活动,我们还通过讨论,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措施,每次活动有内容、有中心发言人。

二、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

1、交流探讨本册教材。开学初,全组老师认真学习教材、课程标准,全面掌握本册教材的目标、重点、难点,就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做了全面的分析和了解,定出了全期的教学计划,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教研活动中,我们除了制定计划、确立重点,大家还提出了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困惑进行探讨,组内教师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都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每位老师,平时教学中都严格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训练到位,经常抓,并且经常交流,相互借鉴一些好的做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学期下来这方面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通过平时教学、听课以及日常的学习生活的情况看,有的孩子在许多方面仍然做的不够好:上课有的学生不认真听课、课上随便说话,这就不得不使我们每位老师静下心来反思,今后的工作该怎样去做才能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2、搞好每周的教研活动。在每周的教研活动中,我们都坐在一起,结合自己的实践,交流心得体会,对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共同商量计策,对每一个老师每个单元的把关课都做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一起编写教案,准备课件。我们教研组在集体备课时,大家各抒己见,一同讨论研究教学方法与策略,在讨论中提高认识,在讨论中促进教学。在讨论中肯定、学习好的教学方法,这对课堂教学起到了非常有利的指导作用。教学中,我们采用实践与反思相结合的方法,每单元上完后大家都能够积极认真地进行单元教学反思。教师们能够畅所欲言,毫无保留的将自己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与大家交流共享,教学中不足的地方大胆地说出,大家及时地讨论,提出应对的措施。

3、上好教研课。本学期进行了全组示范课和年级组研讨课,李静老师上课之前深钻教材,精心备课,制作课件,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将新课标理念贯穿于教学实际中,上出了自己的风格。为了上好教研课,教师提前说课并进行了3次试讲、修改教案、修改课件,组内老师不厌其烦、积极听课,针对她教学设计及讲课中存在的问题献计献策,帮助修改完善,并把四年级《位置与方向》这节课作为第八联盟数学同课异构研讨课,教师在这次活动中取得了进步。每位教师在这次活动中都能积极参与,大力协助。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大家会更加努力,取得好成绩。

4、认真听评课。每位教师都认真的听课和进行深入的评课,评课中每个老师都积极发言,纷纷指出每一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从而取长补短,受益非浅。在进行组内相互听课评课的同时,我们还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认真观看优秀教师的录象课,及本校教师的教研课,并认真记录,认真研讨,领悟、学习他们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总结反思,也使本组教师的教学理论业务水平有了质的提高。

5、及时、认真地检查教案、作业。本学期互查了三次作业、教案,在检查中看到本组老师能够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并能根据教材的特点,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

6、运用直观性教学手段,创设活泼生动的教学课堂。

我们在教研组活动别强调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及课堂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辅助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6位老师运用本班多媒体教室之便,经常运用课件辅助教学,常常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今后努力方向:

1、合理安排工作、学习的时间,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2、更好地做好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3、加大对本组教研活动的开展力度,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

4、针对班级及学生的个别差异,抓好培优补差工作。

四、教研活动中存在的不足。

作为数学教研组的组长,我能力有限,教研活动水平和经验不足,在各位教师的支持和努力下完成了各项教学教研工作,许多地方还不尽如人意。总之,每一位老师都能踏实,认真地工作,教学工作苦乐相伴。在今后的教研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找出不足、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多反思、多总结,并开展多种行之有效的活动,促进各方面工作效率的提高,让教研组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二

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即将结束,通过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教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学期来,数学教研组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和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不断的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为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以下就针对本学期数学教研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坚持理论学习,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我们深深认识到,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本学期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立足校本,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校本培训,措施得力,目标明确,形式多样。要求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及《数学教学理念》,组织教师学习讨论教学中的热点和冷点教学问题,从而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认识教学新策略,并组织教师利用新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让教师从经验型向专业型、科研型转变。

刻师们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教学中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主,注重尊重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们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二、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1、我们组的教研活动每两周开展一次,每次教研活动事先都经过精心准备,定内容、定时间、讲实效,多次组织学习教育理论和本学科的教学经验,充实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知识。每位教师都能加强自我研修,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加强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各位数学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反思,互相听评课,教师认真听课,集体评议,相互研讨,共同促进,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2、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倡导分内容、分章节、分头备课,力求备精品课;倡导利用网络资源寻找资料,以达到资源共享之目的。目前,积累了一定的教学资料,有的是老师们自己拟定的,有的是多方搜集的,不但本年级使用,还传给下一年级使用,做到资源共享。集体备课结合了各类教学资源,优势互补,形成了教的合力,提高了数学教研组整体教学教研水平。

三、做好常规检查,强化教学管理

在鼓励教师们创造性工作的同时,不放松对教学常规的指导和督。本学期,教研组配合教务处共进行四次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内容包括是否写教案,是否写教学反思和教后记,作业批改是否及时,认真等方面,检查结果令人满意。

四、存在的问题

1、对青年教师的帮助还不够,有待于加强。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在辅导青年教师上再投入多一些精力,多听他们的随堂课,多加强交流,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使初中数学组的教学实力提高的更快,青年教师成为我校的教学骨干。

2、数学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困难的要多些,从考试结果看,不及格的比例大,全组教师还要较强教学的基本功,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学困生上下功夫,努力提高数学的合格率

时光的脚步带领我们走过了一个充实而忙碌的学期。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身上肩负的重任,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地开拓进取,迎接更大的挑战。

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范文三

时光飞逝,学期即将结束。本学期,学校领导的领导下,在教研组长的精心安排下,我们组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依据开学初制定的各项教研计划,坚持以数学教学课堂为主阵地,认真贯彻落实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抓好各年级的课堂常规教育。以课堂教学质量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课改为核心,注重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从细节抓起。积极推进基础刻育课程改革的实践工作,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使我校数学教学质量得到稳步上升。为了更好地做好以后的教研工作,现就本学期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课教学质量切入点,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本学期,我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有机结合,每位教师都有严谨、扎实、高效的良好教风,并努力培养学生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切实提高备课质量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能认真备好每一堂课,随时保证有余课,课前作好充分准备,能认真探究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注重教法与学法的指导,及时研究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过程,并依据自己的教学感受做好教学反思。进一步规范学生作业,力求提高作业练习的效能,作业布置精心合理,作业做到批改准确,反馈纠错及时,适当批有鼓励性评语,保持作业本整洁,书写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坚持每月一次的学生作业量化考核检查,期末对学生作业情况进行量化积分。学校每位教师能精心合理布置作业,做到批改准确,反馈纠错及时,切实抓好查漏补缺,培优辅差等工作。教师互学互促,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以课改为核心,加强校本活动

刻研组重视校本教研活动。学校本着以教师为主体,校本研究为载体,培训为依托,积极探索教学新模式。我们组织教师出外听课学习,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之后,我们集中评价、分析讨论、交流。各位老师都写好一份好的听课感受,切合实际谈出自己今后教学发展的方向。大家一致认为,要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重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发挥团体教研的优势,加强听课、评课活动。

积极开展教研组活动,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教师本学期听课不得少于10节。以课题研究、专题研讨、经验交流、校本培训等方式开展好教学研究工作。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每次研讨课,老师们都能认真研究教材,写出设计意图和详细教案。我们教研组尤其重视评课及反思环节,在每位老师开课之后,教研组都要在组内开展认真的说课、评课活动。首先由执教者先说课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思路、理念,同时谈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达到的教学效果或困惑,然后由已定的中心发言者点评,接着大家围绕执教的亮点、困惑或自己观课后的感受进行畅所欲言,最后教研组长做主题总结发言。这样组内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真正做到优质资源共享。在11月1日参加全镇小学部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观摩教研交流活动中,我校程杨老师获得了数学组第二名。通过本次听课、交流、参观、学习,使我们数学组教师开阔了视野,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关注课堂,处理生成与预设等问题有

了直观的认识,激发了教师更深层次的思索。

三、存在的不足和前进的方向

1、听课及评课的制度、方案有待于改进。

篇9

1.自制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要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设计制作,融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为一体。在弥补教学仪器配备品种数量之不足、扩大学生动手操作使用教具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自制教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它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师生在使用时可以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数学教具可以边讲边做,边学边做,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制作。灵活性还表现在同一课题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表达形式,以适应灵活的教学方法,这是正规教具所无法比拟的。

二、自制教具对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作用

情境教学强调教师提供或创设的情境具有一定的情绪色彩,刺激学生的感官,促使学生的内在情感因素产生共鸣,激发和强化他们的求知欲望,努力揭示和获得场景提供的内在知识,最终从感性认识,经过情绪性的内在思维,上升为理性认识。要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标准逼真的情境。如妙趣横生的益智游戏,把学生带入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快乐,让学生主动探究,积极进取地学习。要通过活动锻炼学生敏捷的思维,使他们精力集中,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气氛轻松而活跃。

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沟通知识点间的联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科学地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置和安排,这样的数学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能力,使学生想到一个突破常规思维、构思奇异的想法,并由此而提出新的问题、发现新的知识,起到很好的创新教育作用。

通常,要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揭示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把学生引入“认知冲突――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利用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问题情境。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如在北师大版七年级第四章《概率》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自制转盘、抽扑克、投硬币、摸球等活动来玩游戏,让学生体验概率知识的形成。这样,我们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了一种游戏上来,学生在游戏中领悟了知识。

三、自制教具对有效整合数学教学资源的作用

自制教具既包括实物教具,也包括媒体教具。媒体教具是指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制作图文、动画等融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使数学探究过程具有生动性、形象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数学新课改在内容设置上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知识,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学中把现代多媒体教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探索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1.整合数学教学,有利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这就要求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对学生要有很大的吸引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制作课件辅助数学教学,通过图文、幻灯、语言、动画等的演示,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演化为有声有色真切的画面,创设、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思维器官,使学生耳濡目染,进入教学。通过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把学生引入情景,起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作用。如学习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截一个几何体》时,可以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截一个几何体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同一个几何体截的方向不同,得到的截面可能不同,同时增强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中学生正处在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时刻,具体形象思维还占优势,在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还比较困难。如在学习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线段、射线、直线》时,学生难以理解,在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屏幕上闪现一个亮点,然后从亮点向一端射出水平线,让学生从动画过程中感悟“射线”的形成,接着通过这一端的伸缩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射线的特点。这样通过动画直观展示把静止的、孤立的、抽象的事物联系起来,构造知识的形成情境,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四、自制教具对学生掌握探究知识的作用

篇10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确立各学科教育的侧重点与难点,摸索素质教育评价标准。从教学管理着手,加强教学方法改革制度,用评价标准来检验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的水平。

课堂教学仍然是当今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体制和主要形式,因此教育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和基本途径,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校园网作用,逐步使教师熟悉网上教育环境,在现代教育观的指导下,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遵循教学原则,调整课堂内容、要求,研究、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方式、方法,注重知识发展进程的学习措施,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确立各学科的具体强化措施,着眼课堂教学效益,狠抓课前准备工作。

(一)语文学科

本学期将继续全面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的学习和研究。进一步搞好课程改革,重点研究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评价改革,为全面进入新课程作好准备。具体工作如下:

1.加强学习,促进教育观念进一步更新。

随着“学习型社会”概念的深入人心,教育工作者更应首当其冲,使“学习”成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教师要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通过学习,更新观念,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科学可行的教育教学行为。

(1)各语文教研组组织学习小组,指定切实可行、富有是效的学习计划、进行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的集中学习。教导处将在期中前后,组织专题研讨活动。

(2)组织教研组和部分教师集中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联系教学实践开展研讨。

(3)组织教师进行“语文教学风采”展示活动,挖掘发现一批有教学特色的教师。

(4)积极组织参与学区教研室的各项活动,及时将有质量的课和文章向学区推荐。

2.完善常规、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落实到教学的各个方面,教学常规也要以课程标准的要求来抓。本学期仍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抓学习习惯为重点,把识字和写字、口语交际、阅读、习作、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要求作为常规切实抓好。

(1)进一步加强写字教学。组织教师开展写字教学经验交流活动,使广大教师更加重视写字教学,提高写字教学效率。

(2)加强口语交际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鼓励教师对现行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与校本资源有机结合、大胆实践。本学期将组织研究课,进行专题研讨。

(3)进一步重视朗读教学,要在重体验、感悟的基础上提高整体朗读水平。同时加强背诵积累,加大各年几学生阅读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力争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4)进一步重视作文教学研究,引进新的作文教学理念,组织教师学习实践,摸索出一套具有特色的作文教法。

(5)继续开展并完善常规调研,同时进行不定期的多种形式的分析性检测,进一步规范操作,发挥监控作用。

3.重视研究、促进科研能力的提高。

(1)继续推广小班化语文教学法,转变学习方式、提高语文素养。各教研组结合实际情况,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进行实践研究。

(2)重视综合性学习的研究,重点研究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各教研组认真思考、精心组织,积极实施,形成一些有价值的经验。

(3)继续进行“小学语文学法指导教学”,重点研究如何有效进行学法指导。

(4)定点参加有关各教研组的课题研究活动,协助搞得比较好的教研组做好展示的准备和组织工作。

4.搞好培训,促进青年教师的进一步成长。

实施课程标准,进入课程改革交流。培养一支有先进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强,并有一定理论水平和教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认真组织期初和期中的教材分析,要求教师在备课中突出每一课时的重点、难点。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组织教师参加学区、新区青年教师观摩活动。继续做好各教研组的教研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期初制定研究专题,定期进行研讨活动。

(二)数学学科

1.加强教研组建设,规范教研活动,建立师徒代教制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积极开展组内互听课活动。做好听课记录、评课记录及教研活动记录。

(1)各组除了每周的教研活动外,继续做好每天课前利用几分钟的时间把当天教学内容的难点、重点及关议一下。

(2)精心制作好教学课件,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真正做到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

(3)新教师除了组内听课外,应多向老教师、骨干教师学习,进课堂听随堂课,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其他教师亦可)

(4)认真做好听课记录、评课记录及教研活动记录。

2.继续做好每周五下午教学研究活动,由骨干教师带头上多媒体示范课,结合教师自荐,备课组推荐,做到课前精心准备,组内共同参与,上好每堂实践课。

3.落实各级教师的培训工作。

(1)认真组织好教师外出听课活动。

(2)开学第一周由备课组长将本学期组内听课计划交于数学大组长统一安排,及时通知各备课组空课教师共同参与听课、评课等。

(3)精心培养新教师,由带教师傅、教研组长、及组内各教师共同帮助,多互相听课,多加指导。

(4)定期(每月1—2次)组织教师收看优秀教师的上课录象、优秀课件、数学教学讲座等。

4.抓好数学思训班教学教研活动,教师要充分运用好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加强这些方面能力的训练,教会学生学习。除了认真参加好学区教研活动外,备课组加强联系研讨,交流教学实践经验,撰写教学心得,完成每月的教学随笔。

5.各年级继续落实尖子生的奥林匹克数学教学,以兴趣班形式开展活动。

6.开展各项数学竞赛活动。

及时统一规范簿本格式和书写要求,每学期至少三次不定时进行抽测和作业本、练习册的检查。

(三)英语学科

1.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

(1)组内教师养成阅读英文报及英文杂志的习惯。

(2)做好每周一次的口语培训。

(3)课余时间共同研究正确的课堂用语,坚持每节课用英语组织教学,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2.设计生动活泼的教案,激发学生兴趣,用足用好40分钟,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切实提高40分钟教学质量。

(1)教学采取丰富多彩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溶知识性与娱乐性为一体。

(2)每两周教唱一首英语歌曲,并配上动作及舞步。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他们真正学会学习。

(1)课堂上教会学生用所知识编儿歌、歌谣,教会学生如何积累知识。

(2)低年级学生从字母教学着手,教会浅显的语音知识,让学生学会自学新词。(有简单的教学手记)

(3)高年级学生学会如何查英语字典,有选择地阅读一些英语小报,并能用简单的英语介绍了解到的知识,在课堂内交流。(有简单的教学手记)

5.在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做到多听课,多思考,多改进。

(1)组内每位教师一学期至少一堂公开课,组内教师探讨备课。

(2)公开课研讨后,开课教师应及时整理出教案及教后感。

(3)为组内青年教师搭建舞台,上出几堂有特色的研讨课。

6.发挥英语学科特长,选择一批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英语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愉快、有趣的活动中学到一技之长。

7.积极与计算机组合作,进行英语课件制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学校电子资料库。

8.将课堂教学与少先队的雏鹰争章活动相结合,开展英语口语章、写作章的考章活动,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市通用英语金、银、铜章的培训和考章。

(四)音、体、美、自然、电脑学科

结合一年一度的“科技节”、“体育节”,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舞台。

1.音乐学科要探索课堂教育新模式,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

(1)试点课堂实践研究课,并确立教研课题跟踪研究。

(2)积极收集教学资料,研究新型教学方法。

(3)继续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校第二课堂活动,并加强对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效管理及调控,保证第二课堂活动的有质量、有层次、有成效。

2.体育学科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健康水平。

(1)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学习和贯彻落实。重视学校体育学科的教学质量,抓好二课二操二活动,力争体锻达标率超过97%,在上学期获得新区广播操比赛第一名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广播操的训练。

(1)加强各运动队的训练,既面向全体又注重苗子的培养。体锻训练活动有计划有安排,培养一批优秀体育人才,在区、学区比赛中创造良好成绩。

(2)抓好体锻课质和量,确保学生运动时间。

(4)组织好“南小体育节”。

3.美术学科要从兴趣着手,满足学生对美的需要。

(1)注重个性培养,积极参与“征画”活动。

(2)课内课外相结合,开展课外兴趣活动。

4.自然学科要发展学生观察、思维、实验操作能力。

(1)课堂实验以学生为主,充分体现素质教育。

(2)带学生踏上社会考察大自然,培养探索创新精神。

篇11

1.发挥教师的认知汞范作用.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和数学认知与实践的先行者,教师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理性思维,数学视角,问题的探讨与解决等等行为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感悟.所以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教学团队建设,这样才能给学生作出示范与指导.教师不仅需要系统而理解深刻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数学教育与教学理论、知识与技能.教师应在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活动的设计、开展,教学理念的具体实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能力方面做到胸中有数.事实上,大学教师往往都在专业知识上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在教学水平与能力上有所不足,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与培养.因此,大学教师应加强职业培训,特别是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教学团队的建设对优化教师整体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都有很好的效果。

2.认知材料应反应时代要求.好的教材和教学资料不仅要传递学生数学知识,到达培养学生的目的,还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教材的选取应注重数学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几何直观的引入,强调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紧密联系实际,服务专业课程,精选一些实际应用案例,教学内容要体现数学的实用性,使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思想价值、应用价值展现出来,敦材的内容不应过分强调理论的科学性、严谨性和系统性,而忽视了基本概念的应用背景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激活主体的认知能动性,渗透数学思想和文化于认知体验中.人的认知活动应充分调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发挥主体认知的积极性,把握认知对象的本质思想与精神实质,才能构建良好的认识结构,具备认知的可创造性与可持续性.作者认为应采用多层次的分班教学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优质资蹰使学生从多方面,不同角度学到不一样的数学知识.教学活动的展开应以学生为本,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片面重视专|教育的思想,树立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思想,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意识,呈现数学问题的脉络,认识数学思想的本质,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课堂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先进,重视实验、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数学知识,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更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实践能力?使得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在教师的帮助下自0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测等手段收集资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渐渐达到数学化、严格化和形式化.在课程的设置上,除了专业课外应加强数学实验、数学文化、数学竞赛等课程的学习与辅导.讲授内容还需与经济发展适度的相结合,做到了解学科、行业现状,追踪学科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4.丰富认知活动,提高认知的迁移性与可发展性.丰富多样的课外数学学习活动,不仅是教学活动的补充,而且是全面提髙学生的数学素质的必要途径,有利于学生形成“立体的数学认知全面实行“导师制度”,让学生能够享受教师的全面指导,做到个性化教育.导师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与沟通,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对学生的学习作出指导并给出合理的建议.鼓励学生采取小组学习的模式,组员之间分工明确、互相协作共同探讨数学问题,按时完成任务.支持学生参加数学建模活动,数学建模是沟通数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的中介和桥梁,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是提高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使学生了解利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提髙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具有比数学知识更为丰富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数学文化是对数学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等概念的高度概括.”数学文化属于科学文化,是一种理性文化,可以表述为以数学科学体系为核心,以数学的思想、精神、知识、方法、技术、理论等所辐射的相关文化领域为有机组成部分的一个具有强大精神与物质功能的动态系统.这种具有核心价值的文化理应被我们的认知结构吸收并发挥潜移默化的功能,课外活动应加强这方面的认识与体验。

小结

篇12

近年来,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技术成为提高教学水平的有利工具。经过多年的发展,学校在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师进行了如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培训,也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多种问题,如教师普遍存在对于多媒体技术认识不足,技术掌握程度不高,以及对于多媒体计算机的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对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具有很大的限制作用。因此,为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非常关键。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特点,以及学校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教师信息化运用能力的培训策略。

1 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特点

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呈现信息的特点是非线性的,图、声、文并茂,改变了以往相对死板的教学模式,不仅给教师以及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轻松、自由的交流平台,而且可以让教师更方便、快捷地找寻知识点和传授知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应的教学知识。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特点,主要有:

1.1 创设教学情境,变抽象为直观

随着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表现形式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为一体的非线性,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其呈现方式也由原本单一的文字、公式、图片等线性结构转化为多种、直观、形象的非线性结构形式,通过各种相关内容的教学信息有利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提高大脑获取信息的感知能力,这对于学生开展记忆、思考等活动非常有帮助。这就是将一些抽象的问题通过图像处理、文字资料、动画或视频等形式具体化,以此扩大学生的感知时间和空间的能力[1]。然后学生再结合原先掌握的感性材料,提高对这些抽象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在讲授初中数学的《几何图形》时,可以将定理、公式等很枯燥、乏味的内容,学生很难理解又提不起学习兴趣的知识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出来,如教师可根据教学任务做成PPT课件、flas、几何画板制作的动作几何图形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多媒体技术成为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和必备教学工具。

1.2 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增强了教学趣味性

多媒体计算机所能提供的资料多种多样,有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因此多媒体计算机即可作为教师的教学工具也可作为学生的学习工作,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查找相应的学习资料也可进行辅助学习。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对学生加以引导,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宽松和灵活的学习平台,可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且更具启发性。从而改变以往相对单调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2 目前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学校普遍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总结近年来学校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多种问题。

2.1 信息技术利用率偏低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程度偏低,主要表现在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中各种软件的掌握能力欠缺,且应用手段简单化,此种情况在中小学校尤为突出。一是教师对于多媒体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认识大多还处于初级阶段;二是教师对制作教学课件还不太熟练;三是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为了省事无论是否有必要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师都一概利用;四是个别老师不愿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五是为节省板书时间和讲解时间,很多教师仅简单地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教学活动等,而未充分应用开发信息技术的多样化手段进行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功能未得到有效利用。

2.2 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由于学校对于信息管理的忽视以及技术管理欠缺等多种原因,导致学校对于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近几年虽然各地对实验管理员和信息教师进行了大量的培训工作,但仍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导致教师对于网络教学的资源利用率低等情况。主要表现为大多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只在特定情况下会发挥一定作用,如进行教学排课、组织考试、成绩公布或查询、管理学生的基本信息等方面[2]。再者针对教师进行实际教学的教学软件不够丰富,老师选择教学的软件受到很大限制,因此老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不高。另外,有些学校的局域网在资源共享中,存在资源多次重复的现象,还有很多教学资料和数据不能共享等,使得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低,网络应用缺乏良好的互动基础。

2.3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不够

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中小学教学过程中的热点问题。但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缺乏深刻的认识,大多教师仅停留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信息技术的三种形式的认识: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对象以及学习工具。而缺乏对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发挥的功效的全面认识。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包含的内容不止以上三种形式。

3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策略

针对现阶段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势在必行。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各学科的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提高教师的多媒体计算机知识以及教育技术方面的素养。包括提升教师对信息应用意识,提高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运用能力,以及教师在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过程中对教软件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等。

3.1 改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的意识

提高教师队伍对于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意识,是培训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首要目标。要让教师充分认识到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充分掌握各种教学软件的使用方法在提高教学质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注重培养教师对信息的洞察能力和敏感度,鼓励教师之间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并引导教师进行信息的查找、整理、筛选、分析以及加工等,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教学的意识和能力。

3.2 针对不同学科教师给予差别化的技术培训

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知识培训,提高教师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例如,对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Windows基本操作方法、photoshop图片的处理方法、flas制作、网络查找途径和文件下载方法等度这些是每位老师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但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中,针对不同的学科特点要给予有差别的技术培训。例如,针对不同的科目,选择适合的教学软件,并进行教学软件的应用培训。如在进行物理和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很多实验难以完成和实践。此时,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创造仿真实验室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再如中学数学教学,可以让数学老师掌握几何画板的使用,利用几何画板设计出各种几何图形,也可做出具有动画效果的几何变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加强对相应学科教师的软件应用培训,提高学科教师对软件应用的能力,可帮助教师更好地解决教学难题,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果。

4 总结

信息技术在未来教育中作用越来越大,如校园网络课堂、远程网络培训、网络微格教学设计等。因此,学校应重视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除此之外,还应加大对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投入,提高信息化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效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现代化的教学。

参考文献:

篇13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抱怨“学生真难教,有些问题做过讲过练过,转身又忘了”,“同样的例题换个场景或者换个角度就不知从何入手,不知怎么做了”。那么,问题在哪里?怎样才能让学生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作为一名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在考虑如何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我也在深思。之后,我意识到了“反思”。慢慢地,在教学中我总结出了一些反思的途径和方法,如让学生尝试写课后反思小结,试卷做后讲评后写分析报告,准备纠错本等,对教学效果的上升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对教育理论的更深层次的学习和对多年的教学经验的重新思考整理,让我意识到自己实践的合理性。这让我对“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而打算撰写成文,同时提升自身学习。

1 研究的背景

综观历史,反思的思想由来己久,如“吾日三省吾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可见学是基础,是前提,而思是学的升华。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能力。

1.1 符合“新课改”的核心教育理念

“新课改”所倡导的核心教育理念之一就是要求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能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即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是反思性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是反思的对象。因而,反思性学习是一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

1.2 高中学生的理性思维己经发展到较高水平

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研究,高中学生的理性思维己经发展到较高水平。但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很少关注自己的思维过程,缺乏反思性学习的意识和反思性学习的主动性。很少有学生能独立地认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错误,直到老师指出其错误后,方才恍然大悟,表现出反思的意识。

1.3 信息技术课堂忽视反思的重要性

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和“依葫芦画瓢”的方式,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机械地在课堂上接受知识,这大大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丧失了反思性学习的机会。

课堂上,教师不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不留意学生的思维活动的盲点,就无法在适当时候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做出指导,不能引导学生有目地的选择、利用和处理信息,提高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也将无从谈起。

2 概念界定

2.1 反思

反思概念在德文中有两个词,其一是“后思”、“思考”、“深思”等。其二是心理学含义,指把对外在世界的注意转向心灵经验、意识活动和认识、思维的主体。反思是一种以自身的思维为对象的思维。反思是一种带有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一种深刻的自我反省,是以追求自我提升为目的的自我意识。

2.2 反思性学习

反思性学习就是指学习者对自身的学习活动过程,以及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信息、材料、思维、结果进行反向思考的有效学习方式。

反思性学习不只是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一般性的回顾,更是对学习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策略等的一种深究。通过反思性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的学习发展成为探究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进而达到增强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3 影响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因素分析

影响高中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因素有很多,这里主要对学生因素和教师因素进行简单分析。

3.1 学生因素

1)学生的认知方式

学生自身的认知方式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反思性和独立性。学生参与信息技术活动的主要过程,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方面,实质上是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过程。学生往往需要在教师进行引导和评价后,通过对自身认知过程的反思,才能体验到学习活动的效果好坏、收获如何。

2)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反思动机和自我效能感。

反思动机和自我效能感较强的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他们往往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他们能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发现成功的可能性。因而他们在确定学习目标时,总会倾向于选择适合自己的现有水平并且具有一定困难的问题,这也意味着他们对自己的反思性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反之,反思动机和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往往倾向于选择一些简单易做、困难较少的问题。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不能及时调整自己学习的过程,不能有效的反馈自己的学习效率。而总是将失败的原因归为能力有限,怀疑自己成功的可能性,久而久之形成不自信的学习态度。这样的学习,势必丧失了加强反思性学习能力的机会,减少了反思性学习能力提高的可能性。

3.2 教师因素

1)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很多教学业务水平较低的教师总是喜欢给学生完整的答案,不愿意准确、清晰地展现完整的解题过程,其中复杂的思维过程更从不让学生了解。这样的教学,无疑让学生失去了思考的机会,学生只知道了结果,不了解过程,在碰到难题时也就不会思考解答了。

而教学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从两方面进行示范与指导:第一是解题的思维再现和推理过程,第二是自我反思过程。他能够将自己选择和运用策略时不外显的心理活动过程和思维过程明确地呈现给学生,这样可以减少学生的模糊认识,促使学生有意识尝试运用反思,逐渐掌握反思技能,提升自身的反思水平。

2)教师的教学模式

虽然新课程已经开展了好几年了,但是多数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情有独钟。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传授知识准确性高,课堂容量大等特点,能很好地适应高考选拔性的要求。这种教学模式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和主体意识的培养与开发都比较忽视。教学只求结果,不求过程,致使学生只能用不求甚解的态度进行解题。这也就有了前面提到的,有些教师反映的声音“有些问题做过讲过练过,转身又忘了”,“同样的题换个场景或者换个角度就不知从何入手,不会做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解题能力、反思性学习能力很难得到锻炼。

3)教师的反思能力

身教重于言教,反思意识较强的教师潜移默化也会促成学生反思意识的形成。在学生与教师的接触过程中,如果教师给学生的印象是一个谦虚、积极上进、不断反思的人,势必也会影响学生的为人以及他们对反思的认可和接受程度。

自身反思能力较强的教师能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给予较多的监督和指导。如引导学生关注解题策略的选择和运用、碰到解题困扰时及时地重审己知条件、解题后对解题的过程及时进行反思等。较多的实际体验,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解题的过程的得失及反思的必要性。

4 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的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就是要引导学生从关注学习结果逐渐转变为关注学习过程和思维过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摸索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这显得尤为需要。因而,笔者提出了以下教学策略。

下面,以算法与程序设计为例来论述教学策略:

4.1 创设条件,激发反思

1)展错议错,激发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希望看到的是教学过程的一帆风顺,他们不希望看到学生的错误,更把它视为洪水猛兽,因而想尽各种方法堵之,结果是堵住了学生的错,同时也堵住了学生的思维。新课改要求学生能“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而在探究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大量错误的生成。作为教师,应该懂得这个道理。错误是一种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材料,它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从学生中来,最终又将又回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

2)巧设冲突,激发反思

反思是在学生思维过程中对一个问题的思维结果进行科学慎重的批判性的回顾、分析和检查。由于不确定,怀疑、犹豫、困惑等随之产生,就有了怀疑和困惑,就可能使人反思探究。信息技术课堂中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反常”结果,诱发学生展开思考,使之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冲突,在学生的反思之后,主动“生成”新的认知。在“冲突――反思――生成”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也就落实到了实处。

所以教师只讲解其中的原因可以让学生能表像理解,实质上印象不深刻,甚至有些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去掌握。如果教师能针对学生的常规想法,设置一个能引发“思维冲突”的问题,在促使学生反思后生成结果,教学效果将更明显。

3)难度梯升,诱发反思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学会运用刚学的条件,或依据教师给出的范例,自我反思归纳总结得出解题方法。只有学生真正掌握了解题技巧,在碰到类似的、难度不一的题时,学生才可以从容应对。

在教学中,利用本质相同、难度梯升的变式练习是传统练习和创新的中介,教师通过改变问题的情境或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反思假设和实验探究,并最终反思归纳得出规律。这个过程中,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反思性学习能力。

【教学片断】

因为VB程序设计中求排序的问题是重点教学内容,高中学生可能一下子会接受不了冒泡排序、选择排序的思想。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让难度由简到难梯升的方式进行教学。

4.2 及时总结,习惯反思

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在课堂外也有一个很有效的平台。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反思意识,提高学生的反思技能,使反思学习习惯化,布置“反思记录”和整理“错本”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利用“反思记录”培养学生反思习惯

“反思记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反思回顾、总结归纳,评价提升的好习惯,从而进一步提高反思技巧,“反思记录”也可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平台。

为了使“反思记录”的内容更丰富,教师在进行反思指导时可以引导学生作如下反思:

・在一节课中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自己有哪些新的收获、新的教训?

・这类题的解题策略是什么? 还有哪类题也可以用这种策略?

・这样做对吗?还有别的方法吗?哪种方法更好呢?

・我哪儿错了,为什么错了?以后怎么避免错误呢?

为了更好的发挥“反思记录”的作用,我要求学生每周末必须记录一次(对一周二次的信息技术课的反思)。从中选取部分优秀的记录,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交流探讨。并每月举行一次经验交流会,把好的建议、方法、同学的困惑在班级里开展交流,共同提高。

这样的活动促成学生养成善于总结、善于反思的习惯。使之勤于思考、学会学习,在反思中升华认识。教师也能从中感受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追寻学生思维发展的轨道,为课堂教学的提升、客观地评价学生,提供了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2)利用“启发记录本”分析整理“错题”和“不会题”

这个思想来源于其它学科教师让学生准备错题集。

具体分两步进行:

“错题”、“不会题”往往是学生认知结构的断链处,这将影响他后续知识的学习。同时,这也给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提供了最佳的契机。在第一步中,我们要求学生在“错题”“不会题”的旁边写出自己思路被断链的情况,及通过反思分析后得出的原因,及从分析中得到的经验和体会,这不仅是对解题思路的补充,也是在帮助学生进自我思维进行“思维”,实施思维升华的“机制”。第二步,要求学生能反思到错误的根源,这是反思的一个更高层次,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整理后的“启发记录本”也可以成为学生平时或考前复习的精华本,这样,学生就可以把零碎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启发记录本”内容的完善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反思,它促使学生把复习落实到了平时,真正实现了让学生的复习反思成为一种“常态”。

4.3 多元化评价,提高反思动力

一个及时、中肯的评价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是举足轻重的。学生往往非常重视他人的评价,一个良好的评价不仅能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也能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明确了自己努力的目标。

实际操作过程中,我采用了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种方式的结合。主要从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应用能力和创作能力四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其中教师评价还要加上学生的出勤和纪律。

5 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实验研究

1)实验目的

本实验试图通过反思性学习的教学策略的实施,激发学生的反思动机,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提高学生的反思技能,形成良好的反思性学习习惯,从而提高信息技术学习的效果。

2)实验构思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注意力从指向问题的本身逐渐转变为指向自己在分析解题时的所思所想,通过反思,调整自己的方式方法,慢慢地学会学习。

3)实验对象、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因子的控制

① 实验对象:高二年级的二个平行班,每班各有学生48名,男女生比例相当。

② 自变量: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班采用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

③ 因变量:本实验的因变量是学生反思性信息技术学习能力。高二开学初,二个班同时进行一次信息技术测验和一份调查问卷,以测试成绩和问卷的回答情况作为因变量。并通过个别学生的访谈,作为个案分析。另外,每个学期的阶段考试成绩可以作为辅助材料。

④无关因子的控制

a) 二个班的学生在实验前的起点基本一致(主要包括学生人数,智力水平和学习成绩)。

b) 二个班的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均衡。二个班的信息技术课均由我任教,教学资料、教学进度、作业布置量等均一致。其它教师的教学和管理水平也基本持平。

4)实验过程

本实验历时8个月,主要的实验过程如下:

5)实验测查与结论

① 实验测查材料

a) 高二每个学期的期末考试,全年级统一密封阅卷。

b) 使用调查问题再一次测试,被试者得分越高,表明其反思性学习能力越高。

② 实验结果分析

6 结论与反思

经过一年的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教学实践,以及实验的结果显示,发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提出的培养反思性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结合学科特色,创设条件,激发反思;通过“反思记录”和“启发记录本”,及时总结,养成反思习惯;并通过多元化评价,提高反思动力。

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该文只是在较小范围较短时间内对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的初步的探索与实践,这其中还有许多值得大家深入探讨的问题,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但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待能引起更多的同仁关注和深入研究反思性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熊川武.试析反思性教学[J].教育研究,2002(2).

[2] 侯田中.反思性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职业技教育(教科版),2001(10).

[3] 卢新文.反思性物理教学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J].物理教师,2004(9):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