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研究生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经济管理研究生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经济管理研究生论文

篇1

根据教育部、人事部综合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达到280万人。2005年达到338万人,2006达到413万,2007年预计达到495万人!然而,据统计,按照历年的就业率,截至2000年6月,我国各类高校毕业生中待业人数有30万人左右,2001年超过34.5万人,2003年52万人,2004年75.6万人,2005年达到98.2万人,2006年达到123.9万,2007年将达到148.5万!

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为700万至800万个,而每年大学毕业生平均人数则大约在300万左右。就这一数字对比而言,大学毕业生理应有比较大的就业空间。但无良好的职业管理意识,不能充分根据社会需求来规划管理自身大学生涯,正是造成现今就业难的罪魁祸首!

2004年4月,北森测评网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新浪网联合进行的《当代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现状调查》表明,在找到第一份工作后,有50%的大学生选择在1年内更换工作;两年内,大学生的流失率接近75%,比例之高令人震惊;33%的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第一份工作仅仅是由学校到社会的跳板;16.3%的人“没有太多考虑”就“跟着感觉走”选择了第一份工作。

一项针对北京市人文经济类综合重点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62%的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及工作、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3%的大学生不明确,只有5%的大学生有明确的设计。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当代大学生面对的问题关键不在于就业,而在于如何去谋职,即通过尽早对自己的大学四年职业生涯进行管理,从而在进入社会时能顺利实现社会需求的对接。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研究现状及理论

1.美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

美国最著名的职业生涯管理研究专家当属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研究院的E.H.施恩教授。1978年他出版的《职业的有效管理》率先从职业发展观出发,勾勒出了个人与组织相互作用的基本图式,为我们认识个人成长和发展,组织发展与变革,管理角色与管理功能等领域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由于他在书中首次提出职业锚的要领而成为职业生涯管理的经典著作。

美国著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专家、尤他州立大学管理学系教授布鲁克林.德尔1986年出版的《管理新职业者—当代工作者的多种职业生涯成功向导》论述T职业生涯的多样化,将职业生涯定位分为进取型、安全型、自由型、攀登型、平衡型五种类型,并对这五种类型职业者的特点及其管理进行了研究。

2.法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

让.M.普雷地教授在1990年出版的《人力资源》和1995年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两书中都发表了同样的论述:企业中的职业生涯首先表现为一系列工作职位,而职业生涯规划则是指企业结构中一个员工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职位连续。这种对职业生涯规划及管理的定义在1995年出版的里昂高等商业学校教授F.丹尼所著《干部管理》一书中被称为传统定义而受到批判:职业生涯的概念不应仅局限于它的客观含义,还应包括个人对其职业生涯发展的见解和期望。职业生涯开辟了实现可以令一些员工满意的职业生涯发展的新道路。他们要面临各种不断丰富自己知识的职业尝试,其职业生涯与他们和客户关系的发展而非和他们的新职业紧密相关。可见,职业生涯规划及其管理在法国得到重视和积极研究,其定义和内涵的不断更新,向侧重于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转化。

3.中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及管理理论

在中国,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基本还属于引进、介绍阶段。台湾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中山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黄英忠教授在1997年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专著中论述了职业生涯开发管理的意义,职业生涯规划与人性需求的关系、开发的阶段、影响职业抉择的因素、职业生涯管理等内容。张添洲著的《生涯发展与规划》对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可以说,这是中国学者中对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研究的开创之举。

我国的职业生涯管理理论以厦门大学廖泉文教授的“三三三”理论为代表,“三三三”理论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三大阶段:输入阶段、输出阶段和淡出阶段,每一阶段又分为三个子阶段;适应阶段、创新阶段和再适应阶段,而每一个子阶段又可分为三种情况:顺利晋升、原地踏步、降到波谷。按照她的观点,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管理应该属于输入阶段的关键部分,是输入信息、知识、经验、技能为从业做重要准备的;认识环境和社会,锻造自己的各种能力的关键时期。

三、浙江省人力资源的社会需求趋势

2006年,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浙江人才市场大盘较为稳定,人才供需良好。从省人才交流中心2006年度人才交流统计数据来看,共有2.8万家(次)单位招聘信息,累计各类专业岗位70余万个,有近300万人次求职,供求比例为4.2:1。岗位对学历的要求为:大专学历的占41.0%;本科学历的占22.3%;高中、职高、技校的占14.1%。

2007年浙江地区五大热门行业人才需求强劲。据业内人士预测,2007年根据浙江省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布局的总体需求,将有五大行业成热门:计算机行业、金融投资行业、信息管理咨询行业、新型能源行业、高科农牧行业。

根据省人才交流中心的报告,技术型人才需求量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就业歧视现象不断变化出新形式,但总体有所减少。但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顶替工作经验的重要形式,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训练应该引起更多高校的注意。

同时,专业加外语等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这也要求大学生要注意学好专业同时,加强另外一个关联知识的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毕业生.特别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生,在专业之外,加强外语和计算机能力训练,使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管理人才,真正具备管理者的职业素质。

四、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模型

按职业生涯阶段理论,大学四年处于职业生涯准备阶段,也即是尽量吸收各种知识,信息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做好充分的准备的时期。

从大学校园的一名学生到作为独立的成年个体加入社会之中,这一人生巨大的变化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埃里克森将这一变化称之为“危机”,即发生必要变化的时间。他认为成年期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一危机的处理结果。在大学阶段职业选择在学校经历中占据越来越重要地位,大学生采取何种方式加以应付未来将向何处去的问题,实际上就取决于大学生如何理性的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管理,如何去完成自己的职业目标。在学习期间,大学生对个人的发展计划并不明确,而职业生涯管理理论能够指导学生规划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督促学生提前准备,准确定位。

我们从职业素质培养这个核心出发,建立一个基于职业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模型。把大学生的大学职业生涯分为四个阶段,个体职业分析、职业认识培养、确立阶段职业目标和职业实践,而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始终,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必备内容。

我们知道社会对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需求中,以职业素质为最重要,职业素质包括熟练的读、说、写能力,应用型计算机、外语能力、敬业素质、团队精神等。因为管理类工作是实践性十分强的职业,在笔者的一次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作需求调查中,47家企业要求工作经验的占了38家,占总数的八成以上,其中人力资源专员平均要求2.1年,人力资源副主管平均3.2年,人力资源主管平均4年。而不做工作经验要求的企业对职业素质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把职业素质培养做大学职业生涯管理的核心的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必然要求。

1.个体职业分析

从高中选专业是已经初步进行了个体职业分析,但是这还显粗略。进大学后,可以基于学校或社会的专业测评或咨询机构和人员,对自己进行更为专业的个体职业分析,掌握自身的各种信息,了解自己的特质并重点发展,为接下来培养自己核心职业能力打下基础。

2.职业认识培养

在充分掌握自身信息的基础,也已调整好自己的专业及方向后,可以就目前的专业或方向进行了解,收集相关知识,咨询相关人士,形成对自己将来职业的一个完整直观的认识体系,开始有目的的重点学习相关知识技能。

3.确立阶段职业目标

在了解自己将来职业信息的基础上,有了职业方向就可以确定职业目标了。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需要进行目标划分阶段,先进行自己个人的职业SWOT分析,根据社会需求,首先确立短期职业目标(即大学毕业时要达到的目标)。

4.职业实践或深造

确立职业目标后,就要针对性地训练自己的职业素质,按照工作的胜任力模型,有目的参加相关培训和实践,形成自己的核心职业竞争力,以顺利进入社会,融入职业环境。或者感觉知识储备不够,需要进一步充实则可以选择深造。

当然,职业实践是一个过程,不是短期的事情。大学整个期间都要求进行不同形式的职业实践,这即是职业素质培养,需要贯穿整个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的始终。

五、总结

大学生职业生涯处于人的整个职业生涯的准备阶段,也是各种知识信息输入阶段。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模型的核心是职业素质的累积,以至形成个体核心的职业竞争力,顺利从学生的角色转变成职业角色。作为职业生涯关键阶段的大学四年,有目的地合理进行管理,充分利用和整合校园和社会的资源,为自己的打下坚实的职业基础,才能真正的实现职业目标,迈向职业成功。

参考文献:

[1]廖泉文:《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27-234页

[2]杨河清:《职业是生涯规划》,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版163-164页

[3]汪长江:2007浙江人才市场五大行业成热门,浙江日报-浙江在线,2007年02月07日

篇2

[3]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研究――基于农户借贷的视角.甘肃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张娟娟,2013.

[4]中国农村信用社合理股权结构模式初探――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邢芙伟.2010.03.

篇3

毕业论文主要是指学位论文。在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毕业前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完成论文写作。学位论文是各类毕业生或同等学历人员为申请授予相应学位而写出的论文,即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等。对于学士论文,要求能较好地运用所学基础知识技能,解决不太复杂的课题;对于硕士研究生论文,要求能够充分地反映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对研究课题要有一定的见解;对于博士研究生论文,则要求反映作者渊博的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在该学科某一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在理论研究上有突破,形成创造性成果,对会计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此外,毕业论文还包括在我国接受高等专科教育财经类学生的毕业论文。

二、会计论文作用和特点

(一)会计论文的作用

1.会计论文的写作是会计研究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会计研究的必要手段。随着我国会计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发展,广大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及会计学者,紧密结合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围绕贯彻执行新《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通过撰写会计论文,对企业会计制度转轨和企业改革(如兼并、破产、关闭、出售、公司制改建、债转股、上市、股份合作制、企业集团)中的财务管理、资金成本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等方面,以及会计新领域(涉及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和社会会计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2.会计论文是总结会计经济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发展会计理论,以指导会计实践工作的重要工具。在我国,有上百家财经类期刊刊登会计论文。中国会计学会秘书处为了总结前一年度的会计理论研究成果,每年还组织前一年度会计学论文评选活动,并将获奖论文汇编成册出版,由此激发了广大会计工作者进行理论研究的热情,推动了会计理论的发展,并以正确的理论支持和指导会计改革深入进行。

3.写作会计论文是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是考核会计专业人员和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及研究生等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

(二)会计论文的特点

1.学术性。学术性即科学性,是指在论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严谨的理论体系。会计论文的学术性不仅表现在应用价值上,而且表现在理论价值上。主要表现为:

会计论文的写作目的是建设与发展会计学科领域,描述会计经济活动中某一新的现象、新的发现,对会计学科的发展具有实践上的价值;

篇4

Key words: practical master on management;academic dissertation;quality of the thesis;current evaluation situation;evaluation index system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1-0269-02

0 引言

近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MBA和MPM等专业学位,管理类应用型硕士教育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作为新生事物的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教育中一个重要环节,能够直接反映研究生的学习成果和专业领域研究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反映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因此,建立客观、公正、科学的便于实施的管理类应用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1]。

1 管理类应用型硕士学位论文评价现状

管理类应用型硕士学位论文的评价大多数沿用学术型学位论文评价体系,虽然基本能够对学位论文进行基本评价,但是由于应用型学位论文与学术型学位论文写作的方法、目标的不一致,导致评价指标上的差异。

1.1 管理类应用型硕士学位论文评价问题 随着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针对学术型研究生制定的有关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已经很难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甚至成为制约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的瓶颈,目前论文评价体系的主要问题有:①评价重结果而轻过程。开题仅看开题报告,评价论文选题如何;中期审查大多也只是查看中期报告,不能检查监督论文内容完成程度;答辩看重的是论文成果,忽视论文产出过程,对提高论文质量难起作用。②受主观因素影响大。硕士学位论文都是由专家评审,因为每个专家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很容易出现评价的论文相同而结果不同的结果[2]。③指标对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特点考虑不够充分。比如,专业学位论文选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有实用价值[3];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以往的评价体系都没有体现这些特点。

1.2 学位论文评价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循序渐进的过程,论文质量相关的评价因素随着硕士论文的实际状况的发展变化而改变,下面就从几方面分别阐述论文质量评价问题产生的原因。①应用型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缺失[4]。现在的硕士学位论文评价基本上沿用了以往学术型论文评价体系,针对学术型学位论文进行评价,因此,并不符合应用型学位论文的特点和要求。②评价制度不够完善。学位论文质量评价制度建设,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已有的规章制度。以往学位论文的评价重结果轻过程,完善的学位论文产生评价制度,能够严格论文产出过程,提高论文质量。③缺乏必要的检查和监督。由于评价制度的执行过程缺少相应的检查和监督,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存在着执行不力的情况[5]。④社会因素的消极影响。教育活动也是一种社会活动,社会环境影响着教育的发展。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6]。

2 管理类应用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根据管理类应用型硕士的培养特色,结合管理类应用型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和特点,将学位论文评价因素分为学位论文教学条件及管理、学位论文教学过程和学位论文效果3个一级指标以及若干二级、三级指标,建立如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评价总分计算方法:

评价指标标准划分为A、B、C、D四档,表中只给出A、C两档的标准,低于A高于C为B,低于C为D;每项得分=分值×等级系数(等级系数:1.0?芏A>0.85、0.85?芏B>0.7、0.7?芏C>0.4、0.4?芏D?芏0);评价总分为每项得分之和。根据建立的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就可以对某一管理类专业的应用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从3个一级指标以及下设的各二级、三级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并得出一个总评分。

3 结论

评价是保障质量的重要手段,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不仅是对学位论文本身的评价,客观、公正的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包括学位论文教学条件及管理、学位论文教学过程和学位论文效果三个方面。根据本文建立的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某一高校的管理类专业的学位论文质量进行评价,并根据相应的得分情况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已达到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目的。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方法的改进仍未结束,仍需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征航,毛旭东,刘万科,陈锴.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7):179-180.

[2]朱霞,卢润德.浅议经济管理类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J].各界文论,2007(6):53-54.

[3]王桂荣、赵敏.管理类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石油教育,2012(3):62-65.

篇5

随着知识经济逐渐代替工业经济,社会各界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推动科技管理创新、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力量,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与此同时,教育培养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若干问题,如学位论文质量下降、毕业生素质良莠不齐等。随着社会各界对研究生教育的质疑不断增多,提高质量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校学习和科研工作的结晶,不仅可以反映研究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因此,研究生教育必须要加强对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现行的学位论文管理体系亟待优化。

目前,国内已有相关研究探讨了如何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杨同毅(1999)将质量保障概念引入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认为学位论文质量应由国家、社会和学校三方共同保障。张意湘(2003)、溥纯芝(2005)和严江(2012)指出了当前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存在的问题,如选题不合理、缺乏创新性、开题把关不严、导师指导不力以及答辩流于形式等,并提出从研究生生源质量、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善。陈勇和王道红(2006)认为,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管理除了要重视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还要积极采取措施保证规章制度落实,如对研究生院的工作进行检查与监督,对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等。另外,王科(2011)认为研究生自身也应当注重提高学术水平,培养阅读经典原著的意识,恪守“原典为王”、学以致用、质量本位的理念,充分汲取经典原著的营养,切实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通过上述文献回顾可知,绝大多数相关研究仍徘徊在现象描述,忽略了对管理体系背后理论基础的思考。因此,本文将基于控制论视角,探讨如何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优化,从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升研究生的教育水平。

基于控制论的质量管理体系优化设计

控制论是现代科学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1948年,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的专著《控制论》出版标志着控制论理论的形成。控制论对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显示出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仅对生物和生命现象的研究有深刻的意义,而且对哲学和社会现象的研究也有很大意义(童天湘, 1979)。控制论认为任何系统、过程与运动都可以看成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控制是一个十分广泛而重要的概念。一般来说,控制是在有组织的系统根据外部条件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以克服系统的不确定性,使系统稳定地保持或者达到某种特定状态,或者使系统按某种规律变化的一种过程(刁在祥, 王少君 & 张军波, 1998)。控制论把系统的功能作为其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对象,不论这个系统是动物还是机器,控制论只考虑它们的功能,而不考虑它们的其他特征(张峰, 2008)。根据控制论的基本思维方式,要先确定控制想要达成的预期目标,根据确定的预期目标来选择可行性的工具与手段,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使受控对象达到之前的预期目标。同时,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保证控制的有效性,可以进行信息反馈。根据控制论的观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也是一个可控的过程。我们以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为目标,从开始到论文完成,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对各个阶段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最终目的。为了体现管理体系的系统性和层次性,本研究将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划分为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和终结控制三个阶段。

1.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是指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生产过程之前所需要进行的控制,这主要表现为对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控制。生源质量是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前提因素,经验表明:生源质量的高低会对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高质量的生源是优秀学位论文的基础,研究生生源质量下滑,不仅会降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引发外界对高校办学质量下降的思考,还会对高校的品牌知名度造成长远影响。反之,这些不良影响也给研究生招生带来不便,导致高校难以吸引优秀的生源。因此,高校应当采取适当措施,竭力保证研究生生源质量。

第一,完善研究生推免制度

推免生一般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参与推免的学生一般都是各学校根据前三年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考核成绩择优确定推免资格的,相对于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选拔的考生来说,推免生具有更好的专业能力(李彩丽 & 缪园, 2009)。因此,各高校要建立完善的研究生推免制度,保证推免各个环节的公开、公平和公正,采取多种方式吸引优秀的本科毕业生。例如:高校可以开展假期夏令营活动促进双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通过活动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之后的招生工作提供一定参考。另外,高校应当加强招生宣传工作的力度,到优质生源地进行宣讲,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对于能力优秀、表现良好的本科毕业生,给予其推免生的资格。同时,对推免生的初试和复试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坚持客观公正,保证推免生的招生质量。

第二,加强研究生全国统考制度改革

自2003年以来,国家教育部加大了对研究生统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将原来的“3+2”考试制度改革为“3+1+1”考试制度,正式将复试列入了考试录取环节中,从而扩大了高校的招生录取自,为高校选拔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张意湘, 2003)。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长期存在的“重成绩、轻素质”的弊病。但我们也应当注意到,部分高校在复试环节中缺乏细致的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导致复试过程流于形式。因此,为了确保生源质量,目前迫切需要对研究生复试环节进行改革。首先,要确保复试流程的公开、公平以及规范性,复试的具体内容要科学合理,全面考察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次,对复试小组成员进行资质审查,明确成员的具体权责;最后,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成立研究生招生复试监督小组,对研究生复试全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复试流程的透明度。

2.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指在学位论文生产过程之中所需要进行的监控,这主要体现在研究生培养制度设计、导师指导和开题报告审核上。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和综合素质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期间培养制度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导师的必要指导也是保证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李艳明, 2004),为了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加强研究生导师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另外,设立规范的开题报告审核制度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必要途径,在论文撰写之初就要严格把关,确保过程控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第一,改革创新研究生培养制度

首先,及时修订培养方案,改善陈旧的课程设置,保证课程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提高授课质量。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科学知识更新十分迅速,社会对研究生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指导性文件,是研究生培养最基本的质量标准(常宝英, 2008),但有些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不能与时俱进、课程设置落后,导致研究生教育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这些都会使得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大打折扣。学校应该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结合实际需求,对研究生课程进行合理的改革,合理设置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方法课程的比例,使三者协调,既让学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能了解专业领域的前沿发展动态。同时,鼓励授课教师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式创新,引入丰富灵活的教学模式,让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学校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加强研究生的基础文献学习。基础文献学习对研究生培养来讲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通过基础文献学习可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和巩固,丰富其知识结构,并从中学习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基础文献学习可以接触到学科发展的最新前沿领域,增进对交叉学科的了解,引导研究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为后续研究开展提供更多的启发。基础文献学习的重中之重是要加强对国外经典文献的学习,通过阅读外文文献,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知识面,从而掌握当前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外文文献的利用能力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外文文献的利用状况是衡量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和创新程度的重要标志(张意湘, 2003)。因此,高校应当有导向地加强研究生基础文献学习的力度,建立正式的文献分享机制,鼓励研究生进行文献分享和交流,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

最后,鼓励研究生参与创新实践。创新性是衡量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研究生的学习不仅要注重理论基础,还要注重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可以通过提供创新平台、设置科技创新奖学金等措施,鼓励研究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这些创新实践活动能够增强研究生对学术的了解,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兴趣,提升其科研水平。高校应当大力推进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活动,鼓励研究生深度参与,通过学术交流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其科研兴趣。另外,高校还应定期邀请知名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学术探讨,从而为学位论文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建立合理的导师指导机制

一是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导师自身水平,明确导师的责任和义务。导师制度在研究生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导师是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姜晶玲, 2005),研究生导师的思维方式、学术作风在日常的学术辅导过程中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了保证优质的导师素质,高校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导师遴选机制,及时将道德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青年教师引入到导师队伍中来,促进导师队伍年龄结构的优化。再则,高校应为研究生导师提供必要的学习机会,鼓励导师参与进修学习,指导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然后,要明确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地位,对导师的责任和义务要有明确的规定,导师对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给予建设性的建议,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学位论文的质量进行把关。

二是注重导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指导。学位论文选题对于学位论文质量来讲至关重要,好的选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题本身就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它需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广泛的查阅文献,科学的辩证思维,发现问题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思路和方法(文道贵 & 潘建红, 2008)。好的选题往往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和推敲,要对研究相关领域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选题作为一项复杂且重要的工作,需要导师的必要指导和帮助。导师应当指导研究生通过资料查找和信息搜集,了解研究问题的最新进展,启发研究生的创作思维,为学生提供学术指导。另外,导师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结合研究生自身的能力和特点,为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提供参考。

第三,建立规范的开题报告审核制度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对学位论文选题阶段的工作总结,也是学位论文写作的总体思路和框架。作为学位论文撰写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要加强对开题报告管理,建立规范的开题报告审核制度。高校可以举办相关专题讲座,为研究生传授开题经验和写作技巧,避免开题中存在失误。可以根据专业的特点,对开题报告的格式进行统一规范,如开题报告的内容可以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内容、预期达到的目标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等。责成学院组成开题报告专家组,对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进行检查和评价,并给出具体的意见。对于审核合格的开题报告予以通过,对于审核不合格的也要给予意见,修改后再进行审核。

3.终结控制

终结控制是指对学位论文质量的成果检验,它主要表现在成果审核、答辩程序和激励机制上。学位论文的撰写是学位论文完成的必要步骤,高校通过对学位论文撰写结果进行控制,了解研究生论文的写作进展和工作质量,对撰写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进行控制,从而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

第一,建立严格的学位论文审核制度

研究生学位论文完成后,需要由评审专家小组进行审核,对研究生的论文成果进行评价。高校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选取合适的指标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评估,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评价制度上,建议采取导师和专家组共同评议的机制,先由研究生导师对学位论文进行评价,再采用“双盲评审”的方式交予专家组进行评价。“双盲评审”是指研究生在送审的学位论文中要求隐去研究生本人及其指导教师的个人信息,而论文评审专家也对研究生及其导师保密(刘之葵 & 周, 2007)。在综合导师和专家组的共同意见后,得出最终的评审结果,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第二,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程序

论文答辩是对研究生掌握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以及综合能力的现场考验,是研究生获得答辩专家小组对论文成果的审核、认定或否决的过程(刘敏, 2007)。为此,学校要制定严格规范的论文答辩程序,答辩专家小组的成员选择要保证客观性和公平性,答辩过程不是走过场,专家小组要严格按照答辩流程,通过提问了解研究生的基础知识以及对所研究问题的掌握程度,对研究生是否能够通过答辩予以判断。

第三,建立合理有效的奖励机制

对于优秀的学位论文可以设立奖励来进行鼓励。一方面,这是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的肯定;另一方面,通过奖励机制鼓励后续的研究生加强对学位论文的重视,强化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督促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设立了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制度,但是从执行力度来看仍有上升空间,再就是重精神激励的同时也要加强物质激励,鼓励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脱颖而出。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高校有必要采取措施对学位论文的质量进行管理,从而确保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本研究从控制论视角出发,优化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和终结控制三个过程来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学位论文既能体现研究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反映研究生从事科研的能力,是检验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主要依据。学位论文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鼓励研究生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最后的成果检验,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不断加强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管理和优化。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B201411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13YB3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级实验教学项目(SY201429)成果

参考文献:

[1]常宝英. 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分析[J]. 中国电力教育, 2008, 24(18): 47-49.

[2]陈勇, 王道红. 浅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6, 29(3): 51-53.

[3]刁在祥, 王少君, 张军波.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与教学管理[J]. 管理信息系统, 1998, 22(S1): 110-112.

[4]姜晶玲.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证措施的思考与实践[J]. 中国高等教育, 2005, 41(22): 37-38.

[5]李彩丽, 缪园. 硕士生生源质量与学位论文成绩的相关性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 26(9): 8-11.

[6]刘敏. 问题与对策: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审思[J]. 湘潮(理论), 2007, 3(1): 66-68.

[7]溥纯芝.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保障制度研究[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5, 12(6): 57-60.

[8]刘之葵, 周. 工学类硕士研究生学术水平评估标准的探讨[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7, 30(12):182-184.

[9]李艳明. 试论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两个因素[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4, 21(11): 58-61.

[10]童天湘. 控制论的发展和应用[J]. 哲学研究, 1979, 25(3): 75-80.

[11]陶涛, 陈虹, 阳小华. 风险控制在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中的应用[J].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1(4): 34-37.

[12]文道贵, 潘建红.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监控体系研究[J].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8, 24(4): 86-91.

[13]王科. 强化经典原著阅读意识,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1, 27(6): 131-132.

[14]王颖, 徐雷.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管、评、控治理模式研究[J]. 国际商务, 2012, 26(4): 113-120.

[15]严江. 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2, 14(4): 8-10.

[16]杨同毅. 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有关理论问题的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9, 16(3):52-56.

篇6

我国高职院校是否应该升格为本科,以及怎样继续提高层次,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笔者试对澳大利亚TAFE学院、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和美国的社区学院的延伸发展历程进行分析,若能对我国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启示将倍感欣慰。

一、澳大利亚TAFE学院

TAFE学院是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的简称。作为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主要承担者,TAFE学院的建立与辉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二战之前,澳大利亚的职业和技术教育主要由技术学院和工艺学院等来承担,其生源主要有正规学生和学徒两种。战后至60年代,澳大利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政府将原有的技术学院、师范学院、工艺学院和其他一些高等教育结构合并,改办成了一种新型的高等院校――高等教育学院。这种只注重专业训练而非理论研究的新型高等院校办学方式灵活,具有针对性。学校不仅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且只教授实用的、与职业有关的课程。此时的高等教育学院培养了大批专业的高等技术人才,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

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开始意识到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并把这种意识迅速传达到广大公民的思想观念中。同时还成立了技术与继续教育委员会来专门负责职业教育的规划与发展。1974年3月5日,技术与继续教育委员会向联邦政府教育部长提交了著名的《坎甘报告》。该报告明确指出,把技术教育与继续教育结合在一起,把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结合到一起,建立新型的TAFE学院,实施新型的技术与继续教育。[1]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学院逐渐放弃职业教育的功能,转向注重培养专业人才的方向。TAFE学院则承担了职业教育的重大责任,并致力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全面化、体系化发展。可见,高等教育学院与新型的TAFE学院分工日益明确、各司其职。

发展至20世纪80年代,TAFE学院已经成为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主要提供者,并在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占主要地位。到20世纪90年代,TAFE学院的发展更加完善:开始实施《培训保障法》,培养核心能力,成立国家培训署,建立国家框架体系,开发新型职业教育课程以及推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等。更为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还加强了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以确保其能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可见,TAFE学院的“升级”是按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科学规划,一步一步走到世界顶端的。

二、德国应用科技大学

作为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n,简称FH)在本质上是一种面向实际、面向应用的高等工程技术教育,以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的,在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的认定,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属于实施5A2型教育的技术应用型高校。[2]

尽管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已为世界各国所知晓,其建立和发展历程却是相当复杂。应用科技大学的前身是20世纪60年代的高级专业学校和工程师学院(类似于我国的三年制高等职业院校),但却并不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60年代后德国的经济腾飞,让世界为之震惊。然而,经济的发展也为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条件。60年代的教育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建立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体系才能满足社会对高等专业人才的需要。于是,联邦德国各州于1968年6月31日签订了《联邦德国各州统一专科学校的规定》。根据这个规定,各州在工程师学院和高级专业学校的基础上,合并其他办学条件较好的高等职业学校,包括从事经济管理、社会管理、设计和农业教育等的高等职业学校,升格改办为应用科技大学。其培养目标是:具有很强专业性、侧重实际应用的高级技艺型人才,即大中型企业的高层或小型企业的管理者或技术骨干。[3]此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便跻身于高等教育行列,奠定了职业教育继续向上延伸发展的基础,并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成为德国高等教育的两大支柱之一。此外,应用科技大学还拓展了其自身侧重于应用性的科研功能。至今,应用科技大学的数量占德国高校数量的一半还多,且不管是官方数据还是民意调查,公民对于应用科技大学的满意度都很高。这与应用科技大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完善是分不开的。

三、美国社区学院

正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所说,美国社区学院是美国的最佳特色。美国社区学院一般是指最高可授予文科或理科副学士文凭,以及一年制生计教育证书的一般公、私立两年制大学及职业技术院校,是介于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之间的一种教育机构。[4]作为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功臣,社区学院的成长亦是一路坎坷。其根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初级学院,二战以后才采用社区学院一名,用来培养不同类型的技术人才。

1900~1918年,初级学院主要作为高中阶段与大学一二年级的过渡阶段而存在,来帮助学生顺利进入高等教育继续深造。此时,初级学院还不属于高等教育系统。1919~1945年间,美国经历了经济大萧条,经济状况一直没有好转,为了缓解其带来的就业压力,政府积极引导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初级学院也开始增设职业教育课程,逐渐具备了职业教育的职能,且此功能日益增强,这极大地促进了初级学院的发展。二战以后,社区学院的功能日渐完善。社区学院院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迅速增长的同时,其办学效果也是日益凸显。由于社区学院开设了多种职业技术课程且价格低廉,再加上60年代婴儿潮造成的人口剧增,社区学院更是蓬勃发展起来。其功能也更加多样化,几乎成为把社区责任视为己任,可以说为社区提供了综合性的服务。其中,尤其注重职业和就业指导,突出职业教育功能。1985年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结构的改变,社会需要更多、更高层次的职业技术人员,社区学院开始接受成年人的再次学习,即继续教育。至此,初级学院已经升级为综合性的社区学院,几乎成为了社区的职业教育中心、成人教育中心和就业指导中心等。这与社区学院的办学定位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

四、总结

尽管澳大利亚TAFE学院、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和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过程和“升级”经历各不相同,其大的方向和最终结果却存在一些相似之处。首先,澳大利亚、德国和美国的政府和公民普遍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并把职业教育视为与高等教育等值却各有特色的一种教育。可见,社会的认可程度对学校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其次,TAFE学院、应用科技大学和社区学院都是从中等职业教育或者原始的技工学校甚至原始的初级学院发展过来的,且最后都致力于职业教育的专业化与体系化,且其每一个阶段的转型或者说“升级”都顺应了当时的时代潮流,并得到了当时政府的大力支持。各院校根据时代特征,及时转向,从实际出发,准确定位办学理念,并以此为指导,不断调整、发展和完善自己,最终选择了一条经过科学规划且符合各国国情的道路。再次,TAFE学院、应用科技大学和社区学院的“升级”都不只是层次上的提高,而是专业精细化、功能多样化和服务综合化等多方面的改革与完善,并最终撑起了职业教育的重担,成为高等教育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最后,“升级”后的TAFE学院、应用科技大学和社区学院都将职业技术教育与继续教育以及就业指导结合在了一起,并不断拓展其功能(比如开展注重应用性的科学研究等),顺应了终身教育这一思想潮流。

参考文献:

[1]黄日强,邓志军,张翌鸣.战后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研究[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4.

[2]顾金良.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研究摭谈――兼论其对我国高职院校发展方向的启示[J].职教通讯,2011,(7).

篇7

目前,海南省内的17所高校中有14所设立了酒店管理专业。6所本科院校中除专业性较强的海南医学院外,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琼州学院、海口经济学院、三亚学院5所院校均设立四年制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海南省5所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既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

1.1 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培养具有较大的相似之处

首先,体现在培养的基础目标是具有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培养的高级目标是“应用型”、“复合型”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酒店管理毕业生定位为能在国际酒店集团等单位从事酒店管理相关工作。其次,在课程体系上主要课程相似性较大,包括:(1)管理类基础课――《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等;(2)酒店类基础课――《酒店管理概论》、《人力资源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旅游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市场营销》等;(3)酒店类专业课――《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等;(4)酒店类特色课――《食品营养与卫生》、《烹饪学》、《酒店地产管理》、《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酒店服务质量管理》等。再次,在专业实习上各大院校都是安排在大三学年上学期。

1.2 各院校培养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海南的几所酒店管理本科院校的培养特色主要表现为:海南大学和海南师范大学更注重学生宏观管理能力的培养,例如:海南大学开设的课程中有《酒店战略管理》、《酒店开发与管理》、《酒店连锁经营与管理》等;海口经济学院比较注重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开设,例如:《酒店投资与收益》、《酒店设备管理》等;琼州学院开设了一些与海南本土相结合的课程,例如:《海南旅游概览》、《海南黎族文化概览》等;三亚学院更突出学生酒店专业实操能力的培养,例如:开设了《酒水与酒吧管理》、《康乐服务与管理》、《酒店韩语》、《中西烹饪基础》等课程。

2 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构建依据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由诸多相关要素构成的完整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1]。本文研究的课程体系是指狭义的课程体系,特指课程结构,是各类课程之间的组织和配合[2]。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工作,其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构建不是任意的,而是必须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构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需满足学位教育和国家标准要求

酒店管理高等教育首先是学位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要反映该专业的教育特点。在教育体系上应包括公共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

2.2 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需体现市场需求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才培养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是为满足市场需求为根本培养目标的,因此在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置上要与酒店行业密切联系。例如:在培养模式上采用“双证式培养”、“订单式培养”等模式,在课程设置上按照行业和岗位需求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开设实操课程、语言沟通课程等,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3 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需以培养目标为导向

培养目标对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构建具有导向作用。例如:海南大学的培养目标为:“具有坚实的经济学与管理学基础理论功底、熟悉酒店业务的基本环节和流程及服务管理和操作的技术、对未来酒店业发展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思考型、国际化、高层次、强实践’特色的酒店管理复合型高级人才。”为满足这一目标,在培养模式上会采用“中外合作式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中会包括经济管理类、酒店实操类,跨文化交际类等课程。

3 三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分析

三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创办于2005年,原属于旅业管理学院,2014年5月开始归属于2014年1月成立的国际酒店管理学院。目前,在校学生1600多人,专任教师48人,兼职教师10人。

3.1 现状分析

3.1.1 “校企合作”与“中外合作”培养模式

为实现“培养具有扎实的旅游管理专业理论基础,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一定的科研能力,较高的酒店职业素养和熟练的实操能力,立足本土,同时具有国际化视野,可以胜任国内外跨国酒店管理集团管理岗位,以及适应国外高校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采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专业设立以来,分别成立过“2006级喜来登人才班”、“2007级和2008级希尔顿人才班”、“2012级喜达屋人才班”、“2012级万豪人才班”、“2013级万豪人才班”等,与喜达屋集团、希尔顿集团、君澜集团等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同时,三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还采用“中外合作”培养模式与英国布莱顿大学、美国普利茅斯州立大学开展学位项目。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学习+实习”项目到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酒店学院、香港大学等学习和实习。

3.1.2 “2+2”模块化课程体系

按照学位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三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主体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酒店管理专业课”、“专业选修课”4大模块,即“2+2(基础课(1-2年级开设)+专业课(3-4年级开设))”模块化课程体系。另外还包括人文通识课(公选)和课外集中实践。

学生4年酒店管理专业学学时为2696,总学分为168.5。其中,公共基础课所占的学时数是928,学分数是58,分别占总学时和总学分的34.42%;学科专业基础课所占的学时数是528,学分数是33,分别占总学时和总学分的19.60%;酒店管理专业课所占的学时数是440,学分数是24.5,分别占总学时和总学分的16.32%;专业选修课所占的学时数是128,学分数是8,分别占总学时和总学分的4.75%。除此之外,人文通识课所占的学时是144,学分数是9,分别占总学时和总学分的5.34%,;课外集中实践所占的学时数是528,学分数是33,分别占总学时和总学分的19.58%。

3.2 存在问题分析

3.2.1 教学模式开展与计划有所偏差

培养模式会影响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效果,而评判一种培养模式的好坏除了考虑培养模式是否科学、先进、满足市场需求,还应关注培养模式的培养进展情况。三亚学院的“校企合作”、“中外合作”等培养模式比较先进,从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当前酒店业发展的需求,可是在实际培养过程中由于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双师型教师不足、同酒店合作出现问题等等原因使得现实中的“人才班”与设想中的“人才班”大相径庭,不能完全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3.2.2 教学计划有待进一步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在工商管理学科之下,2012年颁布的最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单独设立旅游管理学科大类,酒店管理属于旅游管理下的一个专业。由于隶属于管理学学科,因此很多管理类的通识课程和旅游管理类基础课程占去了一定的学分,留给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安排的课时相对有限。如上分析,三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公共基础课和学科专业基础课所占课时达到了54.02%,而酒店管理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只占总学时的21.07%。

3.2.3 课程教学还有改进空间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在选择酒店专业前缺少与酒店相关的工作经验,对酒店的认识不够全面,无法及时对自己所学专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有更好的认知;酒店核心课程的课时受时间限制,在实操和管理两方面无法兼顾;受课时数的限制和学生人数庞大的影响,学生的课内实操练习不够;部分教师的酒店管理实践经验不足;实验室设备设施与开展实训教学有较大差距 [3]。

4 海南省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进策略

三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是海南省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的缩影,另外4所开设酒店管理本科培养的院校或多或少的存在类似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海南省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进策略。

4.1 凸显海南特色与优势

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理论研究和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只占少数,市场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应用型为主[4]。海南省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后有相当一部分选择留在海南的高星级酒店就业。为适应市场需求,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置需要利用海南五星级酒店众多的优势,开展校企合作,在课程教学中借助酒店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还要结合海南特色,例如:在课程设置上开设海南民族介绍类、海洋知识类、特色商品类选修课程,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为日后就业奠定基础。

4.2 借鉴国内外酒店管理专业培养先进经验

海南的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在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方面应借鉴国内外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先进经验,改善目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例如:借鉴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专业、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新加坡SHATEC酒店管理学院的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也可学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经验。

4.3 能够做到与时俱进

一个好的、成功的培养模式和完善的课程体系的建立需要实践的检验,同时也是在不断的尝试中加以完善的。所以海南各大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需要经过多年实践形成自己的体系与规律,体现在培养目标上、课程设计上、教学方法上等等,并能根据酒店业发展与时俱进,顺应和满足市场需求。

4.4 注重“软硬件”综合条件

无论是培养模式,还是课程体系,其发展都需要一系列“软硬件”条件的支撑。例如:在“软件”上,不要盲目引进高学历的师资力量,而要注重任课教师在理论授课的同时所具备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在“硬件”上,注意教学资源的配备,加大酒店实训室建设等等。通过提升“软硬件”综合条件为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模式的开展和课程体系的建立与优化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力,沈雅雯.我国旅游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解析[J].旅游论坛,2011,2,4(1):120-126.

篇8

(一)政府高度重视

2008年3月出台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规划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建立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较完善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

(二)产业巨头介入,民营企业突起

2007年我国乙醇总产量约350万吨,以废弃油脂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达到6万吨,农村沼气产量突破1.7亿立方米。山东金沂蒙集团以木薯为原料生产20万吨乙醇并投资建设15万吨生物丁醇,成功探索了非粮原料制造化学品的循环经济模式,民营企业大量涌现。

(三)市场需求巨大

海关总署2009年1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1月份进口的原油量为1712万吨,同比增长接近三成,对外依存度44%,其中车用燃油占石油消费总量的35%,并以每年15―16%的速度增长。满足国内车用燃油的需要必须发展燃料乙醇,国家燃料乙醇发展规划确定到2010年燃料乙醇使用量达到300万吨,到2020年突破1000万吨,可见生物燃料在我国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二、我国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技术支撑和研发不力

目前生物质能加工利用技术集成化和成熟度不高,一些新技术的使用成本较高,企业生产受限。同时大型、精密设备需从国外引进,国产化水平不高,这是造成长期以来生物质能开发的工程造价居高不下,有时不能及时提供所需备件的主要原因,其结果使我国生物质能价格水平大大高于常规能源的电价水平。

(二)产业化发展程度低

2007年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因地制宜,非粮为主”的发展原则来发展生物质能产业,给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压力,进而降低了产业发展程度。以其他能源作物为原料生产生物质燃料尚处于技术试验阶段,要实现大规模生产,还需要在生产工艺和产业组织等方面做大量工作。

(三)资金投入不足

生物质能属于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其技术研发和市场培育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我国目前的投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基本仅靠政府有限支持;同时,财政投入力度不大,除农村户用沼气等部分领域外,国家及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主要原因:一方面,我国生物质能建设项目还没有规范地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和计划,没有建立相应的固定资金渠道。另一方面,由于生物质能国内市场前景不明朗,因此国内银行不愿贷款,使得生物质能企业缺少融资能力。

(四)政策体系不完善

尽管我国已经实行《可再生能源法》,以法律形式规定了相应的财税扶持政策如弹性亏损补贴、原料基地补助、税收优惠等来支持我国农村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但是,现行的政策体系仍旧存在不足之处,如目前我国常规液体燃料行业尚存在相当程度的垄断经营,制约了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尽快进入流通市场。

三、我国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路径的选择

(一)企业层面

1、实施税收和价格优惠政策

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法》,我国应研究制定支持农村生物质能发展的配套法规和政策措施,出台税收优惠和价格优惠等经济激励政策。加大对我国农村生物质能产业的补贴力度,对从事生物质能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等企业给予所得税优惠。把秸秆综合利用列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与扶持的范围,完善秸秆发电等生物质能源价格政策。

2、加大资金投入

我国应继续探索构建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多方投入的农村生物质能产业建设机制,在发展适当时建立农村生物质能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生物质能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产业体系建设和新技术示范项目的建设。对生物质开发利用龙头企业和农机服务组织购置机械设备给予信贷支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3、推进生物质能产业化

结合我国农村环境整治,积极利用秸秆生物气化(沼气)、固化成型等技术,逐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充分考虑在粮食安全的背景下,积极推进利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逐步实现产业化,合理安排秸秆发电项目。

(二)合作社层面

1、实现技术中心与合作社的联合

我国的专项生物质能技术中心在向农民提供相应技术的同时,应积极联合当地农村合作社,使得技术能更进一步得到传播,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能源作物种植、农作物秸秆收集与预处理,建立生物质原料生产与物流体系。

2、保障合理用地

我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专业合作社应创办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从事农村生物质原料收购等需要的农村用地,坚持农户自愿、有偿的原则,由村集体组织协调,动员群众采取租赁、经营权入股等流转方式予以解决。

(三)农户层面

1、提高农民开发利用意识

我国应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多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村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宣传我国先进典型村和成功经验,使我国农民拥有农村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良好氛围。在农村开展这种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宣传教育活动,对提高农民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认识水平与参与意识会产生重要影响。

2、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

我国应充分发挥现有技术中心与农村基层服务组织的作用,从相关技术的传播入手,重视技术推广、知识普及,提高农民综合利用生物质的技能,使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真正成为农村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建立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科技示范基地,通过组织生物质能源化利用产业示范,加快适用技术的转化应用。

篇9

一、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

(一)“双师素质”教师必须具备广博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天津职业大学是以面向天津地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教育目的。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专业所面向的职业或职业群所需要的扎实的专业知识;其次,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专业前沿的应用知识。职业教育主要是服务于区域经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国经济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尤其是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许多外资企业落户天津,对一线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挑战,这个时期的高等职业教育者,必须要具备专业前沿的最新知识,使学生能及时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新管理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教学中做到高屋建瓴、吐故纳新,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不会落伍。

(二)“双师素质”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培养的方式

1.严把人才入口关

天津职业大学严把教师入口关,学校的教师来自两条渠道:首先,从普通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中选拔,教师的学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专业知识的深度;其次,从企事业单位中调入高级专业人才,要求必须是“双高”,即高学历(研究生或研究生以上学历)、高职称(副高级职称或正高级职称)。

2.积极鼓励广大教师提高学历层次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为加快天津职业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学历水平和专业知识,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天津职业大学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教师持毕业证、学位证到人事处办理报销手续,这一举措调动了广大教师学习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天津职业大学教学一线的专职青年教师都已取得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还有的教师在继续攻读博士。

3.运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丰富教师的前沿专业知识

学校分批选派专业教师到相关高校、研究生院或国外去学习、深造;或让教师接受行业或国家相关部委组织的师资培训;或聘请大学教授、行业专家、企业老总定期来学校做讲座。通过这些活动,帮助专业教师了解行业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和发展趋势,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与行业、企业、生产实际的融合。2008年先后派一百多名教师到新加坡、香港等地进修、学习,还请天津一汽集团的总经理、天津眼科医院的一线专业人员、海德堡中国有限公司印刷技术骨干等到天津职业大学做讲座。

二、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

(一)“双师素质”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实践技能

专业实践技能是指在专业领域内从事实践、生产、技术开发和科研等工作所需要的操作技能。它包含了使教师对所教专业科目内的高新技术知识和本专业领域内的某些传统及高新设备的维护和操作技能的掌握。在整个技能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其熟练程度是反映其培养对象业务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天津职业大学在第三期教师聘任中明确提出“一线教师至少要具备半年以上行业学习的经历”,或是考取中级以上行业相关职业证书。

(二)“双师素质”教师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目标

1.掌握与所授理论课程相当的专业职业技能

天津职业大学培养的是服务于天津地区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教学内容既包括客观的专业技术理论和规律,也包括主观能动性较强的经验性知识,所以,天津职业大学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与所授理论课程相当的专业职业技能。

2.具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和工作阅历

专业技能的内涵,不仅指具体的技术、技能,也包括在实践工作中获得的工作经验和工作阅历,即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应有经验性知识和实践工作经历,天津职业大学要求教师下到企业中去,丰富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和工作阅历,例如:电信工程类专业的教师要有电子技术、电工技术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机械工程类专业的教师应懂得模具加工、金属工艺等方面的实际操作和程序;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教师应从事过相关技术项目的开发和实践;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师具有商业、管理和贸易的实践经验和资历等。

3.掌握最新的、相关的专业职业技能

近年来,新技术、新工艺大量运用于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岗位,在专业职业技能上引发了突破性的革新和革命。天津职业大学要求教师随时关注本专业领域的前沿信息,及时学习和掌握各种在实际操作中应用的新技术。例如随着科技的进步,秘书人员的会议记录手段由亚伟速录机替代了原始的纸和笔的记录,这就要求文秘专业的教师要掌握一定的速录技能,会计专业也是如此,原来的数据核算,靠的是算盘,现在掌握的是会计电算化技术。如果教师不能掌握最新的、相关的专业技能,其在课堂上的教学、实训室的训练,就犹如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难驾驭教学。

(三)“双师素质”教师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的方法

1.充分利用校内的实训条件对教师进行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

天津职业大学实训室的建设申报是先由各专业带头人根据专业的需要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学校再请岗位专家、教学专家进行论证,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参与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并给予责任和压力,促使教师到生产第一线了解生产设备、工艺技术的科技信息,将企业最新的生产工艺成果应用到校内实验、实践基地建设中去。学校要求教师在3年教学期间,必须有半年的时间深入企业学习,回校之后的教师需要在实验室、实习工厂和实训车间进一步巩固、提高实践技能。校内实训条件的充分运用对于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融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于一体,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以达到学校的基地建设、教师实践技能提高和学生实践教学三者互为促进的目的。

2.积极拓建校外培训基地,让教师到实际工作岗位上去锻炼职业操作的综合技能

天津职业大学有两百多家相对固定的校企合作联系单位,校企合作是生产、技术、设备和人员方面的多方面深层次的合作。天津职业大学是面向社会的办学,是面向生产实践的办学,教师定期到校外实训基地学习、锻炼,对实际岗位的专业技能有深刻的体会;同时,教师有时也带着教学和实践领域中的一些问题,和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交流,藉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操作技能。

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一)专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专业教育教学能力,首先是指教师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设计能力,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整合能力,课程实施的整体设计能力、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的运用和创新能力;其次是指教师对专业课程标准、单元设计、考核标准的制定及课程开发与教材编写的能力;再次是指教师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工具及相关教学软件进行教学的能力等。

天津职业大学在示范校建设期间,以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高〔2006〕14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为指导思想全面彻底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1.全面修订专业教学计划

利用寒暑假休息的时间,专业教师全员深入岗位一线调查了解各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及岗位评价情况,分析归纳学生的工作任务及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的需要研究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根据核心能力的需要设置课程,打破学科体系,以工作任务为驱动。

2.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深入课程的改革

按照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工作项目为导向或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改革思想,要求每位教师至少完成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包括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单元设计,通过大家的说课、讲课、评课、改课的过程,教师的专业课程教学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根据课程开发的成果进行补充、丰富更多的岗位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整理之后便形成比较科学、实用的专业教材。

3.开展全校教师的office办公软件的竞赛

通过开展全校教师的office办公软件的竞赛,提高教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力。目前大部分教师都考取了《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办公软件应用模块(windows平台office系列)》中、高级证书,在全国教学科技竞赛中天津职业大学教师也是名列前茅。

(二)职业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培养

高职院校的一部分教师来自企事业单位,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很高,但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在课堂上讲不清楚、说不明白。为此,天津职业大学的教师一入校就补上这一课,首先把教师送到天津师范大学培训中心,对教师进行为期1个月的教育学、心理学的脱产培训;培训结束后,由学校教务处安排关于职业教育教学特点的系列讲座,教师们结合教育对象特点进一步学习职业类学习的教育学、心理学;新教师还要参加拜师会,由有经验的老师手把手帮助新教师设计教学方案,进入课堂听课,研究学生学习心理,使新教师很快成长。作为高职教师,能否掌握职业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心理学知识,不仅关系到教师能否顺利地进行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而且还将影响所有高职教育过程的存在价值和社会效益。为此,高职教师应加强职业教育和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高等职业师范院校对现有的教育类课程要进行重新组合,除开设职业教育学、职业心理学、教材教法外,还应开设教育技术学、教育测量与评估等课程,并注意加强微型课程的建设和管理,组织师范类系列讲座。

(三)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能力的培养

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高职教师必须具备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能力。为了帮助学生很好地就业、科学地规划学生的职业生涯,天津职业大学除了专门开设就业指导课以外,在学生进入毕业综合实习阶段,各专业还派专业教师针对实习岗位上的具体问题进行指导、解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目前,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如何做好这方面工作,有一个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过程。天津职业大学教务处定期对教师们进行关于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能力的总结和理论的指导,使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能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近几年天津职业大学学生的就业率在天津地区一直遥遥领先,这跟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生培养的思路有关,同时和教师们的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引导是分不开的。

四、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教育科研工作是各院校办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研究是将已积累的知识加以应用来揭示客观世界和认识自然规律的探索过程,同时又是通过科研的实践活动创造新知识的过程;科研活动具有积累性和继承性,是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的综合过程。参加科研活动,可以使教师更新知识、积累知识、应用知识、创造知识,使教师由经验型向学者型转化。高职教育的特点是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加入业已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程,使之符合当时当地的职业能力的需要,这就要求高职教师积极参加科技成果转化,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具备很强的科研能力。

天津职业大学在近期教师聘任中明确规定教师的科研任务,校内社科培育课题、校内教改课题、天津市课题、职业研究会课题、国家级课题分别给予不同的分值,科研任务和教师的工作量、工作薪酬紧密相连。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把教师送出去参加有关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在大环境中开阔视野,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鼓励青年教师与校外专家学者合作从事课题申报、研究,发挥专家学者“帮、带”作用;从物质上、精神上,对取得科研成果的青年教师给予一定奖励,增强其从事科研的动力。

目前来看,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比较低,其中一个原因是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站在同一个赛点上,这是很不合理的,尤其在自然基金、社科基金的课题申报上国家应给予高职院校一定的倾斜政策,或者针对高职院校设立专项课题。高职院校的课题数量、课题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直接挂钩,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直接影响着其实践技能的操作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培养质量。

“双师素质教师”是一个层次的概念,有较高层次的“双师”(相当于高级职称),中级层次的“双师”(相当于中级职称)和尚未达到“双师”标准的初级技术人员。由于教师的专业、学历、能力、年龄、经验各不相同,“双师”培养的目标要求也应各不相同。天津职业大学把高层次教师、骨干教师作为师资队伍的核心力量,重点培养,高层次教师的实践技术水平的要求也相应较高,学校在科研、实践技能锻炼等方面给予高层次教师更多的扶持,使高层次教师的水平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性工作和培训不断得到更新提高和补充;对于中等层次的“双师”,提供更多的培养机会和学习条件,帮助他们寻找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水平提升的突破口,快速推动他们成为高级“双师”;对于年青教师给予特别培养,安排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工作经验的老教师或聘请高层次的校外专家、技术人员,发挥他们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指导青年教师提高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 郑余.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识读与培养模式研究[D].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6.

[2] 刘红委.“双师素质型”教师评定考核与培养[J].职业技术

教育,2006,(19).

[3] 于险波.关于高职高专“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

[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

[4] 吴彬.校企紧密合作持续提升双师素质[J].中国高等教

育,2007,(4).

[5] 王桂琴.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若干问

题探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2).

[6] 潘培道.高职高专教师“双师素质”培训基地建设的探讨

篇10

体育院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科研、训练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工作人员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而展开。由于学校各学科的专业人员教学、科研或学习任务重、时间紧,他们都希望来图书馆得到及时准确的自己所需要的专业文献信息。因此,为他们提供研究型信息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科馆员”制度正是为满足高校这一专业需求而设立的一项服务制度。“学科馆员”制度是高校图书馆的一种先进的办馆理念,是为学校师生“量体裁衣”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尽管它在我国一些重点高校图书馆开始实施,但在众多的一般高校里,尤其是体育院校尚属一种需要进行探索和试验的新生事物。笔者根据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内涵,探讨该制度在体育院校建立的可行性及必要性,为全面推进这一服务模式作一些探讨性研究。

1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内涵

1.1“学科馆员”的含义中文“学科馆员”一词来源于相应的英文名称Subject Librarian,在国外说法不一,相关的称呼还有学科专家馆员、联络馆员、学科咨询馆员、研究支持馆员、网络馆员等等。ALA(美国图书馆学会)对“学科馆员”的定义为:一种受过专门训练和拥有丰富学科知识的馆员,主要负责图书馆某一学科专业文献的选择和评价,有时也负责学科信息服务和书目文献的组织。国内在“学科馆员”概念的认识上也存在一定差异。虽然对“学科馆员”尚无一个明确、规范的定义,但实际上“学科馆员”就是一些特殊的图书馆员,他们具有某学科的知识背景,或了解精通某些学科领域的知识,并为这些学科的用户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包括信息沟通和联络、资源组织与开发、学科信息咨询和导航以及用户培训和指导等等。

1.2“学科馆员”产生的历史背景“学科馆员”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从美国兴起的。最早发端于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是以大学科为对象,由专门的高级服务人员进行对口服务的一种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

在国内率先实行“学科馆员”制度的是清华大学图书馆,于1998年开始实行,北京大学于2001年也开始实施这一制度。之后,相继有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矿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烟台大学等国内不少大学图书馆都实行了“学科馆员”制度。现在北美、西欧、日本、澳大利亚、我国港台等许多大学图书馆都实行了“学科馆员”制度。相信,我国体育院校图书馆也将会逐步实施这一制度。

2体育院校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2.1体育院校改革发展的需要一个大学图书馆要想成为一流的大学图书馆、研究型图书馆,必须具有支持学校进行高水平、多学科的科学研究以及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能力。图书馆的资源发展应密切配合学校的学科发展和研究方向,提高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的针对性、科学性和主动性。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于2005年率先在全国体育院校开始实施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与服务。起初,由图书馆馆员自己申请与馆里聘任相结合,组成了一批较优秀的馆员承担起了“学科馆员”的职责。根据馆里的要求及职责范围开展了相关服务。一年多来,他们与各自负责的院系学科建立了一定的联系,定期向对口院系介绍图书馆新的资源建设,并及时了解对口学科的发展对信息资源和服务内容的要求,协助对口院系学科的教师进行相关课题的文献检索等。这项工作的开展对学校的改革以及院系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2.2图书馆自身建设发展的需要传统的以纸质型文献为主的馆藏建设已逐步转变为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并存,并更加注重电子资源与网上有用信息的收集。图书馆不再过分强调“拥有”,而更多强调对资源的“获取”。目前,体育院校图书馆通行的资源入藏方法,依然是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教师参与选书制。院系教师选择资源,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偏好,很难从本院系学科建设的整体布局出发。特别是在当前多种知识载体并存、信息资源多渠道的情况下,由于缺乏图书馆专业知识和必要的时间,他们难以在多种资源间作出合理选择,也无法对大量流动的网上信息进行收集、跟踪和揭示。同时,现有馆藏资源建设已无法满足读者新的要求,因此,这就需要精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学科馆员”来担此重任,以保证馆藏资源结构的科学与合理,促进图书馆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2.3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需要近年来,图书馆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和联机编目等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图书馆工作流程和服务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些都迫切要求打破传统的被动的服务模式,建立以学科为中心的新的服务机制,使图书馆的流通、阅览、检索一体化,提高各种资源按学科获取的集中度和使用效率,使读者能够方便快捷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献信息。目前,国内许多院校图书馆正在根据自己学科建设的优势和现有文献信息资源,建立多媒体数据库。比如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15所体育院校、29家省市自治区体科所等联合建立了全国体育系统中文体育图书联合数目数据库;建立了体育报刊数据库;百年中文体育图书数据库;全国体育系统研究生论文数据库(文摘版)等。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要求图书馆员具有较高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技能,更要求熟悉学科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与趋势。“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正是适应了图书馆要实现服务创新与发展的需要,而急需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2.4“学科馆员”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2.4.1“学科馆员”的人员结构不甚合理要建立好“学科馆员”制度,选拔优秀的“学科馆员”是至关重要的。“学科馆员”一般要具备大学本科的某一专业的学科背景知识和一定的图书馆专业知识,要熟悉信息咨询的基本业务,并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以及计算机的检索能力。中科院国家图书馆在2004年建立“学科馆员”制度之初,有兼职“学科馆员”10人,2006年6月新组建学科咨询服务部,设创新岗位20个(总馆),3个分馆22个均为硕、博士,面向全院30个城市108个研究所提供学科化服务;清华大学图书馆由9人组成“学科馆员组”(均为硕士或副高职称,专职),集中办公;北师大图书馆目前有5名兼职“学科馆员”,5名兼职咨询馆员,面向全校师生服务;人大图书馆设有“学科联系人”(学科馆员)22人为14个院系学科服务。鉴于其他高校的状况,本人认为,北体大图书馆现“学科馆员”的人员结构不甚合理。全馆工作人员共32人,参与“学科馆员”的有22人,占全馆人数的78%,其中高级职称(副高以上)8人,其余均为中级职称。这样的人员结构与“学科馆员”的素质要求差距较大,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应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不断完善。

2.4.2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对“学科馆员”的培训“学科馆员”制度是一个新的工程,如何让院系学科乃至全校师生对此事物进行了解,并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支持,这就需要对此进行宣传。北体大图书馆虽在宣传上作了一些工作,但力度还很欠缺,这对此项工作的开展必会受到影响。再则,“学科馆员”上岗之前,没有得到相应的培训,有的馆员对相关业务的开展以及“学科馆员”所承担的职责懵懵懂懂,不甚了解,只是起到了联络人的作用。因此,对更深层次的服务不到位,如参与试用、评价对口院系的参考工具及电子资源建设、定期编写对口院系学科的参考资料、包括利用图书馆的主题指南和新资源使用指南、为对口院系师生提供利用图书馆的指导和培训讲座、负责收集、鉴别、整理对口院系学科的网络信息资源、协助对口院系的教师进行相关课题的文献检索、有针对性地为教学、科研、训练提供定题服务和决策参考服务等等。

2.4.3应加强主观能动性“学科馆员”要为对口学科提供信息服务,就必须了解各个用户的要求,主动与他们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信息,以利于对咨询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北体大图书馆在实行一年多来,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主动性方面还有待提高。当然,主动性存在主观和客观之分。客观上,由于“学科馆员”均为兼职,各自都有自己分内的工作和职责,时间上有时会发生冲突。但问题主要还是在主观能动性上,由于馆员的学识水平不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爱岗敬业主动上门服务欠佳。作为“学科馆员”不仅要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底蕴,还要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以及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大多数用户不了解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包括电子资源)和服务,大量的信息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掘和利用,这就要求我们“学科馆员”发挥自身优势,主动的、热情的、不遗余力的为对口院系学科服务,了解和协助他们所需解决的问题和需求。尽量做到:让他们广泛地了解你、有问题最先想到你、更多地利用你、方便地找到你、满意地评价你。

3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对策与思考

3.1“学科馆员”的选拔要建立好“学科馆员”制度,选拔优秀的“学科馆员”是至关重要的。“学科馆员”一般要具备大学本科某一专业(非图书馆学)的学科背景知识和一定的图书馆专业知识,要熟悉信息咨询的基本业务,并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计算机的检索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借鉴其他院校经验,根据北体大图书馆目前的状况,应重新聘任,并在人数上有所减少。具体做法:1) 从图书馆现有人才资源中挑选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爱岗敬业又比较熟悉信息咨询工作的馆员承担此任;2) 留用各学科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不断充实“学科馆员”队伍;3) 引进已经具备“学科馆员”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3.2对“学科馆员”进行培训“学科馆员”的培训是落实“学科馆员”制度的重要环节。引进人才受诸多条件限制,那么对现有人力资源的培训就显得更有紧迫感。在岗培训应包括下列内容:不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来馆举办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方面的培训班;有计划地定期选派部分人员到开设图情专业的大学进修学习;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学术研讨会或交流会;可以选派优秀馆员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从而全面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到国内外大学图书馆进行考察或交流学习,学习掌握先进的图书馆“学科馆员”工作模式,达到取长补短、全面发展的目的。

3.3对“学科馆员”的管理与评价“学科馆员”的工作与图书馆传统的工作不同,它是图书馆文献信息工作的深化,是一项具有高知识含量的、开拓性的、主动的信息服务工作。因此,对“学科馆员”的管理应提倡“软管理”,即提供一种自我引导、自主管理的工作环境,使“学科馆员”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工作中,可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学科馆员”例会,不断总结经验,共同探讨问题。时间上,鉴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实行弹性工作制较为理想。在学科的选择上,可采取分阶段、有重点地实施,先易后难,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全面铺开。对“学科馆员”的考核评价,要通过“量”与“质”来衡量。应实行双向考核,即接受图书馆的考核,又要接受用户(对口学科)的考核,其中以用户评价为主。也就是说,“学科馆员”工作业绩的评价取决于用户的满意程度。

3.4领导重视,管理保障图书馆领导应参与“学科馆员”制度的制定,进行科学管理,严格把关。鉴于“学科馆员”特殊性,在待遇和经费上应有所倾斜。如设立专项经费,对其进行物质上的补贴等等。此外,图书馆领导应经常与各对口院系学科或校领导及时联系沟通,以取得他们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4结语

在我国体育院校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是一项新的工程,需要不断探索和逐步加以完善。“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是对学校图书馆传统服务方式的深化,是图书馆全面提升工作水平和学术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有助于图书馆更好地融入学校的各项活动中,从而使各种文献信息资源得到最有效地利用,促进体育院校教学、科研、训练等工作的开展。但在开展“学科馆员”制度的初期,会有许多困难,例如,图书馆在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不足,“学科馆员”本身的知识不足,各院系的师生对“学科馆员”制度的了解不够,良好的合作可能会受到影响等等。因此,图书馆在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同时,要向用户大力宣传“学科馆员”制度,力求获得各院系学科的支持和理解。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也是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关键。只有学校、院系、图书馆与各有关方面的领导和师生员工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才能推进“学科馆员”制度的开展,才能使这项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张丽宁.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6:51-52.

[2] 龙世谱,朱长菊.论网络环境下的学科馆员[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9:110-113.

[3] 束漫.广州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机制建设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5,1:60-63.

[4] 王瑞芳.浅谈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J].晋中学院学报,2005,2:87-89.

[5] 钟宇,徐杰.对学科馆员制度实施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5,5:42-45.

篇11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自产生之日起就被公认为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其风险来源于各个方面,对风险的有效管理对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正常运怍十分关键,这也同时关系到担保机构在缓解巾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的效力。

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来源

在当前特定的经济与政策背景下,我国信用担保行业的风险来源于多个方面。

(一)来自宏观层面的风险

1政府的过度干预

在政府参与出资的信用担保机构中,政府部门会利用各种行政手段参与到担保机构的运作中,使得担保机构丧失独立决策和运作的权力,增加担保风险。

2不完善的法律制度

在法律层面上,于i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事实上无法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一是由于现行《担保法》重点保护的是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明显缺少对担保机构的保护;其次,《担保法》中的一些内容与信用担保的现实运行相冲突。

在行业法规方面,原国家经贸委、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的有关行业管理规范由于效力有限且缺少细节性和实质性的规定,难以真正达到约束与规范担保行业的目的。

(二)来自协作银行的风险

实行比例担保,在担保机构和银行之间寻求风险收益平衡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在我国,尽管多数担保机构已经通过自身努力与协作银行签订了风险分担合同,但在实际中往往因为银行的优势地位而被迫接受过多风险。

(三)来自担保机构自身的风险

1操作风险

在我国,担保行业仍属新生行业,并且大多数担保机构在担保人员从业标准上尚缺少足够重视,致使很多担保人员在专业技能和政治素质上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违规操作和暗箱操作时有发生。

2内部管理风险

首先,担保机构的资金实力是衡量担保机构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标准,但现阶段我国信用担保机构担保资金来源不足,且大多缺乏后续资金补偿,这无疑大大降低了担保行业的风险承受能力。

其次,我国担保行业起步较晚,在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设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在内控制度建设上,许多担保机构没有建立起科学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管理方法,违规操作和操作失误时有发生;担保机构普遍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难以对受保企业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价;在风险转移方面,反担保和再担保之类的措施尚没有得到全而建立,操作过程也存在很多不当之处;在风险补偿方面,担保机构内部风险准备金和外部补偿制度都不完善;另外,担保机构对于担保项目的事中监督也过于疏忽,在发生代偿后,也缺乏有效的追偿机制。

(四)来自受保中小企业的风险

1经营风险

中小企业面临的经营管理能力落后、高素质人才缺乏,技术革新和产品研发能力低下以及财务制度不规范、财务信息虚假等经营风险,都加大了信用担保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

2信用风险

在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普遍偏低,加上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一些不符合担保标准的中小企业往往会通过瞒报或假报来骗取担保,在获得担保后也往往会改变贷款用途,从事较担保合同具有更高风险的投资,从而增加担保风险。

3“担保对象封闭性”引起的风险

“担保对象封闭性”是指互信用担保的担保对象被限定在会员企业范围之内。在互担保中,会员企业在承担出资义务的同时,也享有被担保的权利,一些经营状况稍差的会员企业也会凭借会员资格而较容易争取到担保,从而加大担保风险发生的可能。

(五)来自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风险

1征信体系不完善

第一,出于自身利益,银行、工商、海关、税务以及司法等部门会对自己拥有的中小企业信息实行“垄断保护”,在加大信息采集难度的同时,也浪费了大量有用的信息。

第二,在征信过程中,中小企业由于信用意识淡薄且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往往存在着不支持、不配合的现象,甚至会拒绝征信工作的开展,

大大加剧了征信难度,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也大打折扣。

2外部信用评级体系发展滞后

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虽有一定发展,也形成了一批拥有一定影响的信用评估机构,但是大多数信用评级机构因评级目标范围、业务开展地域、评级人员素质以及技术和资金力量等方面的差异,拥有不同的评级标准,由此造成评价结果难以得到统一;另外,由于征信体系建设的落后,评级过程主要参考受评企业自身提供的信息,信息来源的不够透明,这最终降低了评级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建议

(一)明确政府职责

1 加大政府资金支持,杜绝直接干预

首先,政府部门应根据担保机构的担保范围、所处地中小企业情况等给予不同的启动资金支持,并定期和不定期的为担保机构注人补充资金。

其次,各级政府不得以任何名义参与到具体担保项目的运作过程中,更不得强制性要求担保机构提供人情担保和关系担保等。

2提供优惠、激励和配套服务政策

除了直接的资金支持外,政府可以派遣专业人员帮助中小企业改进经营管理、可以组织专业担保队伍为担保机构在内控以及企业治理上提供建议、可以通过减免税收等方式支持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可以给予经营机制较好、担保成绩突出以及风险管理规范的信用担保机构一定的奖励。

(二)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加强宣传教育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快修改和完善《担保法》,使其对信用担保行业做出统筹性的规范,叫确担保行业的基本性质和地位,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发展提供指导;尽快出台专门针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对信用担保的具体运作规程加以规定。

2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具体可以由当地的担保行业协会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以及考试,在担保从业资格考试中也应重点对法律法规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进行检验,使其真正落到实处。

(三)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1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一是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在职业道德上,担保行业应加大宣传教育,加强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通过引入奖惩机制,坚决杜绝违规操作与暗箱操作的发生;在专业知识方面,通过培训、从业资格考试、人才互动机制等挑选合格的担保人才。

二是完善担保准入机制,申请担保的中小企业必须在资信等级、企业治理和发展前景上达到标准,担保项目则应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并能确保有稳定的归还资金。

三是科学设定担保指标。比如,担保机构可对不同行业设定不同的单笔最高担保额度和担保期限;根据自己的实力,按 “先小后大、先短后长、先流动后固定”的原则提供担保。

四是加强担保项目监督。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后,担保机构有权对受保企业进行监督和检查,定期了解企业的担保贷款使用情况、经营管理状况和财务状况,并可就此提出相关改进建议;可同贷款银行一起要求企业调整其高风险的战略,甚至让企业提前还款;还可参与企业管理,派驻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加入到企业,实现双赢。

2完善风险转移机制

首先,推动银、保、企合作,完善风险分担机制。贷款银行与担保机构应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合理设定风险分担比例。

其次,健全再担保制度,适时引入商业性保险。加快组建中央和省级再担保机构,逐步形成中央与省、省与地市间的多层再担保体系。在具体运作上,政府可以委托专业性的富有经验的担保机构运用市场化手段对再担保体系进行管理。另外,可以考虑将商业性保险公司进入信用担保领域,在降低代偿带来的风险的同时有效增加风险管理能力。

3完善风险补偿机制

首先,完善风险准备金制度,通过提取代偿准备金、呆账准备金和普通准备金来保证其资金实力。

其次,完善外部损失补偿制度。政府部门在为担保机构注入启动资金外,还应将损失补偿放在重要的位置,就政府部门而言,只要中小企业满足担保标准并且担保机构操作规范且风险可控,那么政府部门在资金上的支持力度越大,中小企业能够通过信用担保获得的融资额度也就会越大。

具体的,各地政府可定期或不定期的将当地财政收入的一部分用于补充担保资金,中央政府可设立专项担保资金,及时补充各地因财力不足而间断的担保资金注入;政府可以连同税务部门,抽取一定比例的来自中小企业的税收专门用做补偿金,另外,相关部门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发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国债”以扩大资金来源。

(四)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1 完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

一是尽快修改和完善相关

法律,尽快出台《征信管理条例》,在明确人民银行的征信主管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征信市场的监管和指导;制订相关法律制度,规定不配合征信工作的中小企业和部门所应承担的责任,以确保征信工作顺利开展,对征信系统包含的信息内容、信息采集方法、保密措施、使用范围做出具体的规定,提高征信系统运作效率。

二是加强各部门合作,银行、工商、海关、税务、司法等部门应打破行政藩篱,实现信息的共享,以确保信息的完整和有效。

三是加强征信宣传力度,严格信息保密制度。征信部门可以召开由相关部门和中小企业参加的征信系统建设座谈会,以加大征信系统重要作用的宣传。另外,信息采集和使用过程中的保密制度建设也应及时跟进。

2建立科学的外部信用评级体系

首先,各方应积极参与评级体系建设。政府部门作为统筹者,应积极为评级体系的建设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对评级机构的合法性、独立评级权利、准人和退出机制以及业务操作规程等做出具体的规定,使信用评级有法可依;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利用其资源优势,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参与信用评级,并通过使用评级结果,扩大评级机构的公信度和影响力,对评级体系的改进提出意见和建议;中小企业应尽力提供真实信息,对于一些存在怀疑的信息应主动向征信人员说明,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干涉评级工作,更不能使用强制或贿赂手段要求提升其信用等级;评级机构在开展评级工作时应做到独立、公正、公平,不能因评级对象的强迫或者贿赂而做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评级。

其次,评级机构应加强内部队伍建设,提高评级人员的专业技能和道德素养;改进评级方法,通过建立科学的评级指标体系来保证评级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3维护和管理信用秩序,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

一方面,严厉打击失信行为,对存在失信行为的中小企业,在一开始可以实行劝诫、警告和信用披露的方法,若屡教不改,则可以对其使用更严厉的措施,比如实行信用限制或逐出机制,剥夺中小企业一切依靠自身信用得到发展的权利。

另一方面,奖励守信中小企业,对于具有良好信用等级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提供贷款和担保上的优惠、免费提供管理、技术以及生产上的指导、将更多的投资机会向其倾斜等,让中小企业感到“信用第一”,有效提高整个群体的信用水平。

参考文献

[1]陈乃醒中小企业信用担保[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刘新来,信用担保概论与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梅强谭中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理论模式及政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4]孙厚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