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地震实训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加大调查了解力度,切实掌握就业技能情况
为了将此项工作做深、做细,团县委组织志愿者在xx镇、xx镇开展了就业创业情况大调查,共计发送就业创业情况调查表3000余份,针对青年农民的基本情况、目前状态、就业、创业意向、求职渠道、希掌握的就业技能等方面,走村窜户,深入调查,了解和掌握青年农民的实际情况和困难,立足将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推广下去,切实让老百姓享受到实惠的政策扶持。
三、认清形势,开拓创新,开展市场大调查
由于受到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各沿海城市的进出口加工企业受到重创,通过国家各项拉动内需政策,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是仍然造成大量的农民工返乡,就业压力增大。为了适应形势,团县委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灾后重建各项方针政策,充分发挥群团整合资源的优势,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县委、政府分忧解难。一是网络调查和宣传。认真学习了解国家各部委对市场刺激政策,市场未来发展前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大力推进的各项目和产业。建立北川青年就业创业工作qq群,调动各大中企业的积极性,培养其为灾区做实事,帮助灾区群众重拾信心、重建美好家园的思想。二是市场调查。组织发动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在各自所处的城市做好市场调查,针对市场上最需要的技能进行调查,并由团县委进行汇总分析,寻找适合xx县灾区群众能力和素质的岗位。
四、全面落实政策,开展专业技能培训
通过前期的市场调查,针对金融危机下,市场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并且结合xx县灾后重建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青年农民技能培训,主要开设了羌绣工艺刺绣班,园林园艺裁培,电焊工,建筑施工人员,市场营销人员、保安等工种,并介绍到省内、山东各大企业,签定用工合同就业上岗。经过开班培训,三月份,使200名失地农民工拥有一种或多种技能,大大增加了社会竞争能力,同时缓解了社会稳定压力,推进了加快建设新县城的步伐。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做好xx镇失地青年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工作
篇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7.102
1实训中心实施融入企业管理文化理念和管理制度的管理模式
1.1专业职业文化建设
融入专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制度,加强实训基地的专业职业文化建设,在实训中心场所、过道等处布置典型企业文化管理理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高职教育理念、融企业管理理念的实训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流程、8S管理制度等挂图,让学生走进实训基地,就能感受到浓郁的专业职业文化。
1.2“8S”管理
8S就是整理(Seie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tsuke)、安全(Safety)、节约(Save)、学习(Study)八个项目,因其古罗马发音均以“S”开头,简称为8S。
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谐融洽的管理气氛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塑造和潜移默化的理想信息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8S凭借造就安全、明朗、舒适的工作环境,激发学生团队意识,提升学生真、善、美的品质,从而塑造良好的学生精神形象,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实训基地的优质高效、降低成本、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管理服务能力。
1.3融入企业管理理念,推行企业管理模式
以上岗位采用学生选举、老师面试的方法竞聘产生;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2具体实施方法
第一次到实训基地上课安排:由老师组织全体学生学习车间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水口实训基地学习管理制度及8S管理制度、消防通道位置、应急撤离线路等等并带领学生熟悉实训实训基地环境,强调安全第一。
学习完成后分别对安全巡视组、后勤保障组、应急保障组等各组组员分别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并进行考核合格过关后方可进行相应的工作。
由应急保障组根据本学期教学安排和水口实训基地具体情况,提交本学期消防演习计划与方案,并负责组织安排在计划时间进行消防、地震等应急撤离演习。原则上每两个月进行一次。其他各组都提供相应的工作计划,由老师进行审核。凡在实训基地担任职务努力为大家服务的员工,期末将享受相应科目平时成绩的加分政策(根据努力情况每个月0.1-0.8分不等)。
3实训基地学生日常纪律考核
3.1第一次到实训基地上课安排
由老师组织全体学生学习车间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训基地学习管理制度、消防通道位置、应急撤离线路等等。
3.2平时上课期间具体实施方法
3.2.1上班前
员工在上课前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按组迅速集合,由车间主任负责清点人数、劳保穿戴情况、宣读车间安全管理制度,并做好相应记录,然后交由指导老师负责安排,完毕后有序进入实训场地。
3.2.2上班中(推行8S管理)
实训车间的相应制度,由实际工作学习中出现相应问题后提出,可不断更新完善。
(1)迟到者,以车间主任集合时间为准(扣平时成绩1分)。
(2)上课期间必须按规定穿戴好相应的劳保用品(违反者扣平时成绩2分)。
(3)上课期间不得离开工作区域,不得早退(违反者扣平时成绩2分)。
(4)在实训期间所有员工都必须听从老师、车间主任和组长的合理安排(违反者根据情况扣平时成绩1-10分)。(5)工作期间不得玩手机或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违反者扣平时成绩1分)。
(6)不得在车间内嬉戏打闹、高声喧哗(违反者扣平时成绩2分)。
(7)未经允许不得操纵各种电器设备和车辆(违反者扣平时成绩3分,组长负连带责任扣平时成绩1分)。
(8)车间内严禁吸烟与使用明火(违反者扣平时成绩4分,未在指定区域吸烟者扣平时成绩2分)。
(9)爱惜爱护车间所有设备设施,损坏照价赔偿。
(10)车间内应随时保持清洁卫生,不得随处乱扔垃圾。
3.3下班后
(1)下班后由车间主任负责,卫生员安排打扫卫生。
(2)经检查确认卫生合格、电源门窗等都按规定关好后,由车间主任组织集合清点人数,总结当天工作情况和宣读车间安全管理制度并作好相应记录并签字确认,将记录交指导老师存档。
篇3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2-0077-02
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高校思政理论课所有课程都应加强实践环节,把理论武装和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和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一、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突出了实训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高职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课堂实践教学。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的主阵地。教师在授课时,要理论联系实际,针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加深学生对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课堂实践教学宜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可以辩论演讲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方式开展。第二,校内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是指思政理论课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学生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指导学生在上述活动中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协调与管理,进而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校内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充实学生课外生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传播先进校园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渠道和必要措施。第三,基地教学模式。基地教学模式是充分发掘利用当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观、考察、调研。充分挖掘和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优势资源,使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结合,可以拓展思政理论课教学的视野,丰富其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第四,社会实践模式。把实践教学的空间从课堂、校园拓展到社会中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切实体验、锤炼,使其加深对思政理论课的理解;在了解省情、国情、民情的过程中,亲身感触改革开放的成就;向人民群众学习,和人民群众建立感情;使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达到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实效。
此外,还应注重与专业相结合的实践模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走与专业实践结合的路子。一方面,在校内,与实习实训有机融合。高职院校校内都有自己的实习实训场所,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机融合,要在内容上找到交融点,特别是职业道德、职业理想、世界观等,相互推进,共同发展。让大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去思考、解决问题,并立足职业行业,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另一方面,在校外,和顶岗实习有机结合。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离开学校融入所在企业。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将校外顶岗实习时期的思想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实践教学范畴中来,引导学生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践行职业道德,知行统一,要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实现高职学生向“职业人”角色的转变。
二、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保障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涉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平时与假期,受到经费支持、组织形式、安全隐患等因素制约。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一)领导组织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实施和管理难度要大于理论教学,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与配合。高职院校应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直接领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推进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为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保障。各相关职能部门相应互协调,配合支持,以推进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
(二)实践教学管理
思政理论课教学部门必须制定严格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实践教学。一是把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单独安排课时,明确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及实施途径等。二是要注重全程监控,细化考核标准。
(三)经费管理
实践教学的特殊性决定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应根据实践教学项目进行论证,对教育意义大、社会价值高、可行性强、实效性显著的实践项目予以立项,并制定经费管理制度,使实践教学经费的使用最优化、社会效益最大化。
(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需要稳定的实践教学场所。实践教学场所主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等形式。课内主要有专题研讨、主题发言、辩论比赛、影视影像、专家报告等;课外则有勤工助学、学生社团、义务劳动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以革命圣地、名人故居、大型国企、工业园区、现代农村、合作企业为依托,挂牌成立实践教学基地。
(五)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关键靠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一是“走出去”,先让教师走向社会;二是实施“请进来”,邀请企业家、专家名人、优秀校友等来校举办各种主题讲座,拓展思政理论课教师的视野。
三、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实例
(一)圣地延安红色之旅
2010年暑期,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理论课教研部成立了“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小分队”,与院团委共同组织了“重走路,和谐社会行”实践调查活动。通过实践,学生调研路上的新农村建设情况,深入了解陕甘地区改革开放以后所取得的成就,体会当地风土民情、民间文化和社会发展状况。实践教学活动成果参加了第八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了三等奖的佳绩,带队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二)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
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重要途径,对发挥大学生人才的智力优势,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更大贡献的重要抓手。每年暑期各大中专院校都会有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广大学生通过调研、宣传、支教、文艺演出等形式,加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激发爱国主义热情,认识到自己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历史重任,更加热情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
(三)在会宁会师旧址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2010年9月,学院领导、思政理论课教研部、基础教学部的教师代表和全院2010级新生代表共50人赴会宁会师旧址参加学院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师生对继承和发扬精神,以及会宁人民艰苦创业、不断进取、创新发展的历程感同身受,接受了一场深刻的爱党、爱国教育。
(四)甘肃省情教育――参观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综合性地方博物馆之一,馆藏丰富,现有文物约35万余件。藏品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特别是“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甘肃彩陶”、“甘肃古生物化石”、“甘肃佛教艺术展”、“红色甘肃”等展览,为学生提供跨时空交流,亲密接触红色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与精华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五)伟大抗震精神教育――参观兰州地震博物馆
兰州地震博物馆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收藏最丰富的唯一专业地震博物馆,有许多国内外罕见的地震文物和史料。学生通过参观了解了地震及其防护、自救的基本知识,如通过壁画馆绘制的真实地震故事,体会到大自然的破坏力;通过“5・12”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的相关介绍,感受到现代社会和我国抗震救灾的快速、全面。鲜活的图片、细致的解说,让学生看到了废墟上的生命奇迹,认识到,灾难面前,只要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就一定能战胜灾难。
(六)传统文化教育――参观兰州国学馆
兰州国学馆是依托皋兰县文庙古建筑群,经改建、充实而成。馆内四十余尊历代国学代表人物的石雕像,涵盖了先秦诸子及后世在哲学、医学、农学、文物、书画及科技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国学伟人。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近现代虽有反复,但其对国人的思想影响谁都不能否认。近年来,国学大热引起公众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反思,国学的弘扬对社会的文化传承、道德遵循都有推动作用。学生参观后,对国学发展的大致脉络、国学精华都有了系统了解,帮助他们在传承民族精神与开拓时代精神中找到连接点,开拓了视野。
篇4
在应急人才培养管理新机制的探索中,四川公司整合资源成立应急中心,与国网公司应急培训基地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采取“四位一体”管理模式,集公司应急管理、应急培训、应急处置、应急咨询于一体。有一支106名队员的直属应急救援队伍,他们“平时”既开展日常训练,又作为应急培训基地培训教师;“战时”作为精锐力量承担抢险救援先遣任务。在平时训练过程中,他们要通过综合演练提高个人技能水平和团队的整体战斗力。
篇5
一、问题提出
英语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而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的教学方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教学环节,它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尽管近年来高校英语教学界对实践教学越来越予以重视,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与不足,即“在办学理念上重学术性、理论性、轻实践性的倾向严重;在课程结构上,各类课程比例失调,实践教学严重滞后”[1]。加强实践教学,构建科学的集中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技能,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过程
廖美珍教授的“目的性原则”和语言学家詹姆斯・卡明斯提出“弱语境”与“强语境“理论都强调了实践教学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廖美珍教授的“目的性原则”强调语言学习的目标最终要在实践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得以检验。语言学家詹姆斯・卡明斯提出的“弱语境”即课堂教学,而“强语境“即强调语言应用的实践教学。这些理论为我们探索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了目标参考。以此为理论依据,结合地方性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现状,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专业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内核,我们开展了英语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第一阶段:我们首先认真研究和学习有关实践教学的相关理论,积极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各层次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范例。然后对英语人才的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就业市场对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通过对第一手资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院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具有以下特点:
1.就业地点主要分布在京、津、唐地区。
2.就业比较集中于私营企业或者合资企业。
3.就业岗位主要是:翻译、外贸业务员、销售员和文员。
4.就业岗位需要具备的技能:英语专业综合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英语相关知识及市场营销相关专业知识等。
从就业市场对英语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可以看出,我院英语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主要在基层第一线的企业和公司,因此对于他们,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化和外贸业务知识,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外贸业务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在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外贸业务能力的培养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前序工作的基础上,依托已有实践教学环节,我们开始了新的集中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第二阶段:此阶段是新集中实践教学体系的调整、优化和运行时期。首先整合优化专业见习、实习、专业技能训练和实训、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应用技能三种技能模块,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英语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活动中,构建一套完整的、多层次的、立体的集中实践教学体系”[2]。
新集中实践教学体系各实践教学环节列表:
在完成新的集中实践教学体系的调整和设计后,我们开始了集中实践教学各环节的改革与实践,侧重对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学习目标,积极参与实践教学中的各项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在各教学环节中主动获取知识和提高技能,对学生遇到的困难提供必要的帮助,最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实行过程性评价,全面公正考查学生的学习目标完成情况。在教学内容的把握上我们认真制定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案,每一教学环节完成之后要完成教学总结,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改进。
三、效果分析
项目组成员对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效果从两个方面做出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一)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优化整合
新的实践教学体系针对以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践教学内容零散,缺乏计划性、系统性的问题,对各实践环节进行了整合和优化,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中,我们去除了第三学期30课时的文字处理上机实训环节,增加了30课时的英语听说技能训练;第六学期的两周的学年论文改为商务英语实训和翻译技能训练;第七学期的专业实习改为了商务和翻译技能训练。调整后的集中实践教学体系结构更为合理,内容更为完整,以就业为导向,突出了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专业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更符合我院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这一阶段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对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
教师方面:以新实践教学体系中,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实施技能训练的基本保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练,及时解答实训过程中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排除操作故障。新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必须重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改变自己和完善自己。完成教师角色的转换,从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得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到企事业单位、外贸公司等相关单位学习、见习、体验、实践,有效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业务素质,承担实践课程的教师已渐入佳境,学生对实践课程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学生方面:比之以往的实践教学中教学方法、教学地点单一,教学内容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的情况,新的集中实践教学强调教学方法多样化,坚持针对性、实用性、一体化和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相结合的原则,保证实践教学的实效。建立校内、校外两大实践课堂,融教、学、做为一体,学生在教学中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其学习兴趣获得了极大的激发,学生态度积极,主动结组,讨论时间一延再延,极大的刺激了其自主学习的热情,学生普遍感到学有所得,自己的专业应用能力有所提高,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完成了教学目标。
(二)校内、校外实践课堂的有机结合;校内、校外指导教师的深度合作,校外教师走进校内实践课堂
此项改革主要体现在专业见习、专业技能和综合应用技能的实训环节上。新体系下的专业见习一改单纯校内完成或单一外出参观的传统模式,真正实现了校内、校外实践课堂的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现以2012年11月英语专业本科10级学生的专业见习为例做出说明:根据英语专业本科专业见习教学大纲要求,10级英语专业本科学生113人于11月5日至11月16日参加了为期两周的专业见习活动,见习单位包括清东陵文管处、唐山地震纪念馆等文化单位以及唐山华天成陶瓷制品有限公司、唐山华信成陶瓷制品有限公司和唐山鸿鹏焊业有限公司、唐山佳德陶瓷公司、河北长城陶瓷有限责任公司等对外贸易公司,首先,通过校外实践课堂指导教师的讲座与指导,学生们了解了文化、对外贸易等部门的运作情况和管理模式,学习了外事、翻译、和国际商务的基本知识;然后,在校内实践课堂中,学生根据在校外实践课堂获取的知识和信息资料,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进行相应的实训,内容包括清东陵英文导游模拟演练;唐山抗震纪念馆解说词口笔译;进出口贸易磋商和合同履行过程中所使用的英文函电的草拟、发送;商务洽谈模拟训练等。实训中,学生仿佛置身于气氛浓郁的职业现场,尤其是在商务洽谈模拟训练环节,学生很好的完成了从建立业务关系到价格条款、签订合同整个磋商环节的演练,使各个洽谈环节所涉及的英语表达用语和基本商务谈判技巧得到强化训练。本次的专业见习实践教学坚持校内、校外实践课堂的有机结合,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应用技能的提高与发展,受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见结中,学生这样写到:“两周的专业见习安排的非常充实,对我们将来的工作非常有益,校外指导教师的讲解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了社会对英语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相关要求,为第六学期专业方向的选择提供参考;校内的实训有提高了我们的职业能力,感谢系里安排的这门实训课程,也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
校内、校外指导教师的深度合作,校外教师走进校内实践课堂这项改革首先在本学期18周到20周为期三周的09英本学生商务英语实训中得到了实现,我们邀请了校外指导教师,唐山华信成陶瓷制品有限公司海外销售部经理李艳华进入校内实践课堂,她的第一个实训项目是成立“模拟公司”,学生自行组成3-5人小组,各公司按照“建立贸易关系询价报盘还盘磋商签订合同订货确认”的流程来互相展开贸易往来;第二个实训项目是以广交会为背景,再现交易环节,从交易前准备、交易磋商到订立合同履行合同, 从而完成包括备货与报检、催证、审证、改证、保险、租船定舱、装运通知、核销退税、制单结汇、等一系列进出口业务环节教学。李经理用自己珍贵的从业经验,引导学生在模拟实战训练中进行小组交互协商、讨论,从而熟悉整个商务贸易过程,也加强了商务互动英语口语,最终完成对所学商务知识的意义建构,受到了学生的肯定与好评。她的课使学生获得了更多亲身参与探索实践的体验,培养了与他人分享与合作的能力,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外贸业务能力和专业综合应用能力。
四、问题的思考
实践证明,新的集中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能够克服英语专业普遍存在的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训项目不具体、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不突出、实训方法和实训手段单一的局限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以及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篇6
“5·12”汶川大地震后德阳经济社会的多个领域面临着解构与重构。大地震给德阳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造成了巨大灾难,同时,德阳职业教育灾后重建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在职业教育恢复重建过程中,重建什么、怎样科学重建等事关德阳灾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必须放在德阳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从重建的思路及目标看:重建不是“克隆”过去,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升级、超越、创新,是更高水平的发展。德阳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主要对策是政策统筹、资源统筹和办学统筹。
职业教育城乡统筹
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大地震对骨干产业的破坏和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四川德阳市是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之一,拥有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厂三大知名企业。“5·12”大地震,德阳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6个县(市、区)中2个是极重灾区、4个是重灾区。据初步统计,德阳因大地震损失2657亿元,相当于近7年全市GDP的总和。全市6个县(市、区)均受到重创,受灾人口327.3万人,全市受灾企业达到4118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65户,企业受灾面90%以上。部分企业遭受毁灭性打击,东方汽轮机厂、剑南春集团、宏达集团、龙莽集团、金路集团、金河磷矿、莹峰实业等一批国家和省市重点企业遭受巨大损失。极重灾区绵竹、什邡机械工业几乎全部生产瘫痪,造成产业链缺失;一次产业的畜牧业受灾严重,牲畜圈舍严重受损;三次产业的旅游业,尤其是绵竹、什邡沿山地区旅游设施全部毁灭。
(二)部分中职学校遭受重创
汶川大地震让德阳职教受到重创。据初步统计,德阳市职业院校共有144名师生遇难,受损校舍面积64.8万平方米,损毁教学设备7.4万台(套、件),直接经济损失6.1亿元。地处极重灾区的国家重点职中绵竹职中(东汽技校)、什邡职中遭受巨大灾难,特别是给位于地震断裂带的绵竹职中(东汽技校)汉旺校区造成了毁灭性打击,教学楼、办公室、食堂、焊接车间、机加车间以及数控实训车间全部垮塌,大量设施设备损毁。绵竹新校区两栋教学楼、四栋学生公寓、餐厅严重毁损,成为危房,地震共造成学校财产损失近亿元,设施设备毁损价值在2000万元以上。地震还造成学校8名教职工、10名民工、38名学生遇难。什邡职中有26位教师在此次灾难中失去了亲人,有36名学生失去父母和亲人,586名学生家中房屋被毁,大地震让10万名德阳职业院校学生无法复课,绵竹职中(东汽技校)2600多名学生分三批全部实现省外转移,被安置在北京、江苏、湖北等地的工厂企业顶岗实习。
(三)对口援建打开职教开放大门
按照国家统一安排,江苏省和北京市对口支援绵竹市、什邡市,每年支援的资金为发达地区地方财政收入的1%,三年援助资金将超过100亿元。同时,乐山、凉山对口支援中江、罗江的一个重灾乡镇。什邡北京工业园、绵竹江苏工业园、绵竹无锡工业园等园区每年将为德阳带来超过200亿元的新产值。以什邡职中为例,该校新校区被列为北京市对口援建首期建设项目。该项目已于2010年5月12日竣工并投入使用,新校区占地208亩,投资2.1亿元,校舍面积6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实作用房5万平方米。重建完成后,学校将通过与北京华盟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面向西南五省(市、区)招生,打造学生高端就业。北京昌平职业学校对口支援什邡职中有力推动了该校汽车专业建设和该校创建成为第二批全国1000所改革示范中职学校。
(四)城乡统筹背景下灾区职业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
一是面向农业产业化发展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灾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急需培养职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者、农产品经纪人和农村基层管理工作者。灾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加快,城市化、城镇化加快,土地集中带来了规模化种植,农业地域产业聚集更加明显。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专业合作组织者、农产品经纪人和农村基层管理工作者有大量的需求空间。二是面向城乡培养通用的三产类服务人才。景点旅游、工业旅游、地震遗址旅游、乡村旅游、酒店饭馆、烹饪、旅游经营、各类护理人才和新兴服务行业出现需求热点。三是面向工业化进程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操作型技能人才需求市场逐渐让位于知识性、复合型技能人才需求市场。
德阳城乡职业教育
统筹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政策统筹
校企合作政策的统筹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统筹校企合作。建立全市校企合作组织机构,由市教育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工商业联合会共同组建德阳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组织市内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行业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工作。二是政府相关政策支持。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对校企合作的责、权、利给予保障;确保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对参与合作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并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的减税优惠。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市、县政府每年对校企合作工作进行检查考核,每两年召开一次总结会,对校企合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给予职业学校同样的人员编制政策 与普通高中相比,德阳地方中等职业学校仅有三所完整意义的公办学校,其余均为民办或民办公助中职。因普通高中已经参照义务教育实行绩效工资,民办中职教师的福利待遇明显逊色,出现了相应学科(专业)教师向普通高中流动的趋势;同时由于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和工资收入差距大,民办学校之间也出现了人员流动。给予民办学校一定的人员编制,是稳定民办学校骨干教师队伍的切实保证。
招生工作统筹 德阳中等职业学校的布局较为特殊,市级中职学校没有一所(德阳市职业技术学校和德阳城市职业学校为改制的民办学校),市区的四川省商贸学校、四川省信息通信学校、西南工程学校为三所行业办职业学校。德阳县域经济发达,6个县(市、区)的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就有5个是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因此,德阳各县的生源主要为所在县级职业教育中心所拥有。据上海市教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马树超主持的《德阳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规划》课题组调研,发现“生源萎缩”是制约德阳职业教育大发展的重要瓶颈。数据显示,自1986年德阳市出生人口达到59917人的峰值后便一路下滑,这就意味着德阳高中阶段的生源自2001年起从高峰开始回落。由于德阳1991年至1993年的出生人口分别为42462人和41448人,而德阳2006年的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为22000人,按照1:1的普职比,并考虑外省市招生因素,这一数据大致反映了德阳出生人口对职业教育发展规模的影响。据此,稳定市内生源拓展市外生源是基本的招生策略,尤其是利用德阳“四川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区”的品牌吸引西部地区和省内“9﹢3”生源就显得具有特别意义。根据德阳经济实力和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宜尽早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向市外开放、内部流动、学分互认和中高职学校直接衔接。
(二)资源统筹
调整全市职业教育布局 区域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人口聚集程度对区域职业教育的科学布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农村职中向县城集中。向县城集中就是县域职业教育资源的聚集和整合,便于县域集中生源和职业教育的整体管理,对县城的城市化进程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大地震之前,德阳各县(市、区)职业教育布局已经开始向县城集中,大地震之后,加速了这种集中的趋势。中江县集中办好中江职中;绵竹职业教育集中在绵竹职中;什邡境内一直仅有什邡职中,且办学影响力和口碑一直较好;地震前,罗江境内的罗江职中与通用科技学校已进行整合,地震后的罗江职中规模迅速扩张,在2009年进入国家重点行列;投资7000万的广汉职中在市区异地重建,其规模大大扩张。二是加快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德阳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基础较好,资源集中,6个县(市、区)的职业教育中心均以县职业中专为基础,两块牌子一个实体,除广汉职中是省重点外,其余5个均为国家级重点职中。
职业教育园区建设 一是以国家示范性高职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核心,打造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园区,为重装基地建设服务。为实现装备制造企业、职业院校、区域经济建设共享,园区有数控产业集群、焊接技术产业集群、电气技术及自动化产业集群及相关产业集群人才培训中心等,首期占地400亩,吸引了数十家重装企业和研究机构入驻。二是以国家示范性高职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核心,打造建筑类专业和建设行业的产学研园区。三是县(市、区)工业园区与职教园区统筹规划,已经形成以罗江职中为核心的电子产业职业教育园区、以中江职中为核心的机械业职教园区,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四是加速建设现代农业产业职教园区。以都市农产品、经济林、水果、药材、粮油、畜牧等六大农业产业带为依托,以县级职教中心为基础,聚集化技术学校和其他职业教育资源,各县(市、区)建立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的第一产业职教园区,培养大批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业技师和农村实用人才。
(三)办学统筹
加强专业设置与调整统筹 一是加强专业设置的统筹。根据震后德阳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实际,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研究新设置专业(如针对残疾人增多的情况开设护理、民政、社区服务等专业)的可行性,各中职学校应重点建设好3~5个骨干专业。根据2009年对12所学校的汇总统计,全市中职数控专业在校生达8683人,机械加工在校生达到4485人,就德阳本地人才所需来说处于基本饱和状态。因此,要加快进行专业设置与建设的宏观调控。二是适当调整和更新专业设置。灾后,德阳职业教育专业建设面临着种类变化、规模变化、方向变化。重构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或专业方向是德阳职业教育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旅游专业增加地震遗址遗迹旅游、地震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向;当前,德阳正在建设100万人口的区域中心城市,德阳中职要大力发展面向城市服务业的三次产业,通过专业调整和专业更新形成各自的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
推进产学深度结合 一是打破沿袭多年的学科系统化课程体系,重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在全市中职学校进行模块课程试验的基础上,推行国际先进课程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与课程开发。根据产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行业职业资格标准,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在全省率先制定地方性职业教育指导性教学计划。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组织有关职教专家、产业(行业)技术能手等对2006年7月完成的“机械加工技术”等10个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进行再次修订。二是推进适应产业特点的教学模式。推进适应产业特点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如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学徒训练法等,实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质性变革。通过灵活的现场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使教学内容求“真”务“实”,以真实生产过程组织教学,以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学习,以真实的现场管理规范学生行为。
工作价值观教育 育人功能与就业功能是职业教育两大功能,加强工作价值观教育是实现其育人功能的基本途径。工作价值观又称职业价值观,包括基础价值、核心价值和相关价值。一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将学生置身于职业生活的现实中,激起他们的职业情感,从而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进而内化为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动力。二是充分利用抗震救灾的德育资源,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四川警安职业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西南安装技工学校、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职业院校学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专业优势,做出了突出贡献,充分体现了行业(企业)准员工的职业风采,其事迹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意识的宝贵资源。三是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工作价值观教育。在文化课中渗透、在专业课中渗透、在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中渗透,这种渗透的实质就是体现教学的教育性,如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对鲁班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要组织学生参加专业对口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参加专业对口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掌握未来行业对其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需要、职业荣誉和职业作风等职业道德的要求,对学生自身行为规范养成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德阳涅槃:被地震改变的工业城[J].职业技术教育,2009(18):24-47.
[2]姜大源.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理论、策略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30.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83.
[4]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J].教育研究,2005(8):53-56.
[5]余祖光.工作价值观教育的创新与实践[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25-26.
篇7
1设计思想
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一般具有以下四个标准:确定的信息需求、可采集与可加工信息、可以通过程序为管理人员提供信息。B/S结构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对C/S(Client/Server,客户/服务器)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浏览器来实现的,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主要事务在服务器端实现,形成所谓三层架构(3-tierArchitecture)[1],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以目前的技术看,B/S结构的网络应用,相对其他结构而言,易于把握、成本也较低。它是一次性到位的开发,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局域网、广域网等)访问和操作数据库。特别是在JAVA这样的跨平台语言出现之后,B/S结构管理软件更加方便、快捷、有效。因此,结合四川省地震监测中心的业务特点,采用B/S结构进行测震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符合当前管理软件设计的发展趋势。
2系统结构设计
四川省地震监测中心由60个宽频带测震台站和1个区域台网中心构成,还拥有12个流动台和1个西南片区维修中心,负责全川及周边云南、重庆、三省(市、自治区)测震设备保障业务。目前,四川省地震监测中心测震设备和辅助设备管理,以人工手写记录为主,虽将设备作一定归类,但不能对设备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设备清理耗时较多,弊端特别明显,给工作带来极大不便。为了能更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适应当前地震监测中心发展的需要,开发适用和有针对性的设备管理系统十分必要。通过认真调研,结合四川省地震监测中心测震设备管理的业务需求,本系统采用B/S架构,利用JAVA、jQuery语言编程形成动态网页,提供良好的交互界面。用户可通过网络访问安装数据库的服务器,进行测震设备信息的动态录入、检索以及各种交互式操作,满足不同部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信息查询与分析处理的需要。本系统基于四川省地震监测中心内部需求进行设计,主要目标是提升该部门测震设备的管理水平。系统有以下几个关键功能模块。
2.1系统设置
对整个系统的基础功能进行设置,包括功能管理、角色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等。其中用户分为管理员、操作员和普通用户,管理员拥有系统的最高权限,除了可以进行系统设置和授权外,可直接对系统数据库操作;操作员可对设备信息进行管理,不能进行系统设置;普通用户仅拥有查询的权限,不能对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直接操作。
2.2设备基本信息管理
对设备基本信息进行维护,包含设备基本信息的新增、修改、删除、查询等功能。设备信息的增加,可通过录入界面填表式地输入设备的种类、类型、序列号和设备状态等信息,在后台直接存入数据库,并更新数据库;设备信息的修改同录入操作方式基本一致,可直接修改后自动存入数据库;设备信息的删除通过询问式处理,在征得确认后从数据库中删除。
2.3设备台账管理
该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实现对所有测震设备入库、返库和出库信息的管理。
2.4统计分析
该模块实现统计报表功能,主要是进行设备信息汇总查询分析。因测震设备流动性大,信息的汇总查询能使工作人员更好了解设备的流向,提高设备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根据以上功能模块的分析,可得到测震设备信息管理系统总结构图(参见图1)。
3系统技术架构
Spring是一种主流的JavaWeb开发框架。在实际的开发中,一般服务器端采用三层体系架构,分别是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持久层。Spring对每一层都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数据库开发中主要使用的是JD-BCTemplate类,该类作为Spring对JDBC(数据库连接)支持的核心,提供了所有对数据库操作功能,可以完成对数据库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等操作,极大地简化了开发数据库的步骤[2]。Spring为展现层提供了一个优秀的Web框架———SpringMVC。和众多其他Web框架一样,它基于MVC(ModelViewControl-ler,模型—视图—控制器)设计理念,采用了松散耦合可拔插组件结构,比其他的MVC框架更具扩展性和灵活性。在软件的设计中,模块之间的耦合度越高,维护成本越高。Spring的核心是控制反转(IoC)和面向切面(AOP),其中IoC的主要作用就是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度[3],减少模块之间的影响。jQuery是一个优秀的JavaScript框架,它能使用户更方便处理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文档、处理事件、动画效果和AJAX(AsynchronousJavaScriptandXML)交互等,随着jQuery技术的不断完善,现发展为集各种JavaScript、CSS(层叠样式表)、DOM(文档对象模型)和AJAX功能于一体的强大框架,可以用简单的代码轻松实现各种网页效果。目前jQuery可以提供的功能如下:访问页面框架的局部、修改页面的表现、更改页面的内容、与服务器异步交互、简化常用的JavaScript操作[4]。JSP(Java服务器页面)是开发动态网站的主流技术[5]。它是基于JavaServlet以及整个Java体系的Web开发技术,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建立安全、跨平台的先进动态网站,相对于ASP(动态服务器页面),JSP在许多方面做了改进,具有分离动态网页与静态网页,脱离硬件平台束缚以及编译后运行等优点,克服了ASP的脚本级执行的缺点。测震设备信息管理系统采用B/S架构,使用Ja-vaEE技术进行开发,遵循业界流行的MVC结构,模型层使用MySql+SpringJDBCTemplate技术,控制层使用SpringMVC技术,同时使用SpringIOC来整合各层,视图层使用Jsp+Jquery+Jqueryeasyui等界面展现技术,其整体技术架构参见图2。
4结语
基于B/S的测震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使四川省地震监测中心测震设备管理实现有序化、信息化、科学化,可以提高测震设备配置、支撑、调拨等技术保障体系的运转效率,提升各类测震设备的实际运行效能,并为合理调拨设备提供决策依据。随着现代设备管理体系的发展,通过深入研究可将条形码管理等先进技术和理念引入测震设备信息管理中,进一步提升测震设备保障的科技含量。
参考文献
[1]丁旭.基于B/S架构的软件项目实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传智播客高教产品研发部.SSH框架整合实战教程:第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3]张志峰,朱景东.JavaWeb技术整合应用与项目实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篇8
一、引言
2008年5月12日以四川省汶川为震中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这次地震的震级已经超越了中国解放后有史以来的震级最大的唐山大地震,这次地震造成数万人伤亡。地震发生之时,正是学校上课时间,由于校舍倒塌,学生伤亡惨重,有19065名学生遇难。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数据显示,2009年3月20日14点48分,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公主岭市交界发生4.3级地震,长春市的一些学校、幼儿园在地震发生时及时把学生、孩子们疏散。
二、微格教学、体育微格教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微格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爱伦博士(D・Anen)和他的同事伊芙(Eve)1963年提出创立。是通过缩减的教学实践,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方法。“它以少数学生(通常师范生或教师扮演这种角色)组成的班级(称微格教学班)为教学对象,在短时间内练习某种教学技能的小型教学课,故称微格教学”。它的特点是:授课时间短(10-15分钟);教学内容单一,只教一两个概念或具体内容;训练目标单一,只培训一、两种教学技能;学生人数少(10-15人),使被训练者容易掌握、指导者容易评估,便于师范生掌握。在训练过程中,应用现代视听技术进行示范和反馈,是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一种培训方法,它又被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
上个世纪60年代末传人英国和德国等欧洲国家,70年代传人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我国香港等地,80年代传人中国、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
2.微格教学、体育微格教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微格教学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首先引进微格教学用于教育领域的是北京和上海两地的一些承担教师培训工作的高等院校。此后,微格教学逐步从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发展到对师范生的培训。目前,微格教学已成为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中教学技能培训的主要形式之一。
1994年,王皋华出版了《体育教学技能微格训练》一书,标志着微格教学首次被引入我国体育教学领域;1999年,张雄安出版了《中学体育微格教学教程》一书,更加系统的完善了微格教学在体育教学实践课中的应用,并且细化了体育教学实践课中所需的教学技能,确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体育微格实践课教学模式。
目前能索与“体育微格教学”有关的文献大多对体育教学实践课技能培训的研究,与体育理论教学技能培训相关的文献很少,这是我国体育微格教学模式的缺失。
本研究的体育理论微格教学是指:在采用体育微格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教学内容将侧重安排关于营养与健康、体育保健知识、安全常识教育(常用救生方法、创伤的简易处理方法、野外生存的知识和方法,如识别方向、识图、求助等),它是建筑在教育教学理论、科学方法论、视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在有控制的条件下培养体育教育专业生的讲解和直观演示教学技能,向学生普及、传授关于保健、安全方面知识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三、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从课程设置上分析
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我国大多数高师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只开设了体育术科课的微格教学,没有开设理论课的微格教学。在检索相关文献时只检索到:华东师范大学黄超群老师2001年发表在辽宁体育科技的《微格教学与体育教学技能训练》;西安体育学院的万秦华老师2003年发表在《“微格教学”对体育院校学生内堂理论课教学能力的影响》;袁建国2005年发表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说课”微格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等多篇文献对体育术科课微格教学的相关研究,没有检索到对体育理论课方面的微格教学研究。因此,拟建议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体育微格教学课时分出一部分学时给理论课微格教学,重点培养体育师范生的理论知识讲解和演示技能,真正的使理论课微格教学的研究从理论阶段进入实践阶段。
2.从教学资源上分析
在对我国多所高师院校通过网络查询和电话访谈得知:我国很多师范院校都有充沛的理论课微格教学资源--现代化的微格教学系统。
现代化的微格教学系统是将微格教室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相结合,配备视频采集仪、数字化大屏幕投影机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等,建构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音视频、存储、传输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数字化微格系统。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完全可以为体育理论微格教学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开设奠定物质基础。
四、体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模式的构建及教学策略
1.体育教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模式
体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目的是为培养、提高体育教师的讲解和直观演示教学能力而设计的,系统训练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备课,同组成员就某一教学片断在微格教室模拟教学。然后指导教师与学员一起对教学进行总结,反复观看视频,并对教学情况评议,达到提高教学能力的目的。因此,根据微格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的特点,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个适合理论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的采取听、看、议、做、评结合的办法,提高教学能力教学设计模式。该模式以微格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作为设计的基本框架,充分考虑理论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特点,体现了理论微格教学的教学设计一般步骤(如图1所示)。
2.确定并设计教学策略
体育专业理论微格的教学策略除了要考虑一般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程序等策略因素之外,还要具体设计受训者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对象的学习行为,以及如何具体训练讲解、演示对学生关于安全教育(自我保护、自救、互救)、体育卫生保健知识、营养与健康等方面的教学技能,才能促使受培训者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受到微观具体的训练。
(1)导入技能的微型课教学活动策略。一般根据“引起注意,告知学习目标”这两个教学阶段规律展开设计,如: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地震短片”,目的是让学生对地震有直观的感受,知道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以及地震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危害,引起学生的注意,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天性引出他们对地震知识的求知欲,引出课堂教学内容。
(2)讲解、演示技能的微型课教学活动策略。讲解、演示技能的微型课围绕着“呈示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诱引行为,提供反馈”的教学阶段规律进行教学策略
设计。这时应设置情境讨论“地震发生时如何正确逃生、救生?”(自救或互救),先由受训者讲解或者演示正确的自救或互救的方法和途径,后指导模拟的学生演示(自救或互救)的方法,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一些避震的科学常识,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采取一些自我保护措施,以便减少对自身的伤害,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懂得珍爱生命,学会关爱他人,树立公民意识。
(3)结束技能的微型课教学活动策略。结束技能的微型课则要进行“评定行为,增强记忆与促进迁移”的教学活动设计。此环节应由受训者指导模拟的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得到落实,真正的感受生存教育,用智慧去关爱生命。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体育专业开展理论微格教学是大势所趋。汶川地震学生的伤亡除了天灾这一不可避免的因素外,还有的就是广大中小学生对安全常识的欠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体育师范生就应该承担起向中小学生推广这类知识的重任,体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就可以搭造这个平台。
(2)高校具备体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在推广和运用的条件。我国部分学者对理论微格教学有深入详细的研究,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都建有完备的微格教学系统,这些都对体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在我国推广和运用奠定了理论和物质基础。
(3)本研究构建的体育专业理论微格教学模式。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明确教学目标、训练目标编写教案、确定并设计教学策略、体育理论课微格课教学程序的试行。
篇9
二读:通过精读感悟重点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个阶段,我一定尊重孩子们,把他们推上首席,力争他们的地盘他们做主!根据学生的年段,落实不同的重点。
1.第一学段,重在字、词、句训练
新课标指出:第一学段学习默读,能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所以,平时的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的特点――每篇课文要求会认的字、会写的字都在10个左右。在采取不同方式认知字、巩固字的基础上,我最后的训练点在句子上。比如,在教学《葡萄沟》时,我抓住句子“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我会巧妙地展开以下训练:(交给孩子们默读的方式,然后让他们默读)(1)有几句话?(2)抓住“五光十色”体会意思、想象画面、练习说话、规范写话。(3)指导朗读。最后达到齐读时从他们的语感上感受到“美丽极了”。
2.第二学段,重在词、句、段训练
在这一学段,默读方式由“学习默读”到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所以,在孩子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词语、理解句子、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再着重从“段”入手落实训练。教学《搭石》时,我会让孩子们沿着“体会美――赞叹美――寻找美”的思路让他们通过“默读”把体会到美的语句画上“___”,并在段落的旁边写下初次感受。汇报感受时,我与孩子们巧读“搭搭石”、“走搭石”之美,采取不同方式朗读――范读、想象读、变化文本呈现形式读、竞赛读,在孩子们读得不够味,我巧妙地帮帮他,比如:能把搭搭石读得再美一点吗?老师没有看见走搭石之美呀!在我的启发下,他们会一次比一次读得好,读得入味。在寻找平凡生活中的美时,他们也能够自然地联想生活中平凡的小事,而透露出的“美”;进行练习写话:“____,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写一片段,也水到渠成!
3.第三学段,重在句、段、篇的训练
新课标指出: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教学中,在读准词语、疏通语句、读懂段落之后,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与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就是这一学段的重点。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尊重孩子们的意愿:想怎么读就怎么读!通过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后,我收集答案如下:很多孩子都是先想学习体会“父亲的了不起”,我采访孩子们时,他们流露出的情感是:我们通过合作学习,确实体会到父亲的了不起!父亲真伟大!在此语言的激励下,孩子们又和我沉浸在父亲的三次求助中――“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在求助无力、求助无望的情况下,父亲用“挖”,用了38小时,终于“挖”到了儿子。我随机抛出的问题:
1.父亲挖了38小时,为什么不直接说挖了38小时,而是列举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
2.对父亲外貌的描写作用是什么?(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孩子们在问题的激励下谈得真切,谈得入味,父亲的“了不起”就在读中自然显露!文本的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的信念让孩子们进一步明白:承诺与信念的重要性,也激发他们要做一个“守承诺有信念的人!”最后,我让孩子们再读课题,并思考:
(1) 为什么叫“地震中的父与子”而不叫“地震中的父亲”?
[通过孩子们再读课文、再次交流。他们得出:课文不光在写父亲的“了不起”也写了儿子的“了不起”,并且找到书上的语句,一起感悟了儿子的“了不起”。所以,课题就叫“地震中的父与子” ]
(2)“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这三句话意思差不多,为什么要这样呈现?
[通过孩子们再次默读揣摩这三个自然段表达父亲的情感与心情―― 一次比一次绝望,一次比一次焦急。为后面描写父亲的不放弃做很好的铺垫。]
一次一次地阅读,最后落实到“写法”上,孩子们又一次从课题、从段落、从谋篇布局体会文章的写法,从而也体现“读写结合”。
篇10
二、狠抓服务和管理,力争学校教育教学和师生生活一切保障到位。
一年来,我校后勤坚持以“后勤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宗旨”,始终以学校的教育教学为中心开展工作,全力配合学校教育教学实施性计划,做到了学校教育教学和师生生活的一切保障到位。例如,师生的住房、住宿配置到位;教师的办公桌椅配置到位;学生的课桌椅配置到位;学校教学使用的设施设备配置到位;饮食服务到位;饮用水和热水的供应到位;物品维修服务到位;以及学校设施设备维修保养到位等等。
篇11
(1)财产安全问题:因对财物的保管不谨慎,让盗窃分子有机可乘的现象在大学校园较普遍。学生之所以容易丢失财物,主要是个人保管不力,没有牢记“客不离货,财不露白”的古训。(2)交通安全问题:当前在高职学生中,拥有汽车、摩托、自行车的有不少,但交通事故也频繁发生。没有常思“在外出门小心好,凡事低调平安行”的古人出行经验。(3)网络安全问题:有些学生痴迷网络,“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同时,网络犯罪、网络欺诈让学生难以分辨。需要青年学生克服网瘾,不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4)防火安全问题:高职学校里经常发生学生因为违规使用电器或使用大功率电器引起寝室火灾之事。人们常说:“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只有加强防范,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5)生产安全问题:高职学生在实习实训时常发生伤残、失踪甚至死亡。社会经验告诉我们,“小心使得万年船”,其实只要在实习中多点小心,很多安全问题就不会发生。(6)防灾安全问题:人们通过多年的观察总结出许多安全防范知识,如“燕子高飞晴天到,燕子低飞带雨来”的气象判断;“骡马牛羊不进圈,鸭不下水狗狂叫”的地震前兆。调查发现许多学生的防灾避灾知识比较缺乏,当遇到自然灾害时不知道应对,可能会错过逃生的良机。
篇12
1、宣传发动阶段首先召开领导组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其次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广泛宣传发动,进行部署;最后召开教研室会议进行具体分工,班主任召开本班学生会议,进行宣传、落实。其间,学校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宣传发动,使学生、全体教职工及家长认识到紧急疏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组织实施阶段
成立二个小组(指挥组、后勤组)和一个办公室。指挥组负责每个楼层和每个班级的撤离顺序,学校领导决定何时开始实行撤离;后勤组负责校园广播和医疗保障,办公室负责整个疏散演练的相关工作。
办公室:略;说明:负责电铃发号、负责口哨发号、负责广播发号、操场秩序负责及其他科室人员。
3、总结提高阶段每次演练结束后,召开总结分析会,首先请班主任汇报有关工作,然后分析本次疏散的不足和成功之处,以便使以后的疏散演练,更加科学、合理。
三、紧急疏散的决定紧急疏散是在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来临时,为了避险,迅速将人员由危险场所撤往安全地域的行动.实施紧急疏散难度较大,其行动自身也极具危险性,因此,不到紧要关头不可实施,而必须实施时则应当机立断。紧急疏散的决定由校长或副校长做出。
四、紧急疏散的信号及紧急疏散的信号有电铃和哨声两种:在电源和电铃系统可以使用时,宜采用电铃信号,电铃信号为连续的两短一长声;在电源或电铃系统损坏或不便使用时,可采取哨音信号,哨音信号也为连续的两短一长声.信号的由决定紧急疏散的校长或副校长通知信号员、网管教师或体育教师实施,也可随机指定人员实施,紧急疏散信号从开始,应连续不断,直至全部人员撤出危险场所方可停止。
五、疏散通道划分
1、上课班级的学生撤离顺序:(1)每班靠近前后门的座位两个学生负责打开前后门。(2)班级学生按先从第一组开始最后至最后一组依次离开教室,且分前后两门同时撤离,若座位数为偶数,则一分为二,若座位数为奇数,则靠近楼梯口的多分一个座位,每班安排两名教师,前门为班主任,后门为教师(当堂授课),指挥学生撤离。(3)同楼层班级的撤离顺序:
①教学楼上:各班所走楼梯通道依次是:每层楼的东边两个教室东楼道,每层楼西边的两个教室走西楼道。班主任、教师跟在本班后面撤离,前一个班撤完后下一个班接着撤离。顺序为从一层到七层依次撤离。
②实验楼上:从501机房开始撤离,按照从靠近门口的学生依次是:走西楼道。班主任、教师跟在本班后面撤离,前一个班撤完后下一个班接着撤离。③行政楼上:从行政楼楼梯下(同样先低层,后高层)。④一楼班级:直接撤离到达指定场地。(4)对中间楼道,学生靠本班教室近的内侧行走。(5)不同楼层班级的撤离顺序:按楼层顺序(一、二、三…)下楼。(6)由杜明刚负责在教学楼东楼梯口,指挥学生下楼,负责在教学楼西楼梯口,指挥学生下楼,老师负责在实训楼楼梯口,指挥学生下楼,二层各班学生撤完,才可让三楼学生下楼,依次进行。(7)学生在下楼梯时,必须慢行。不得跑步下楼,防止拥挤、踩踏。(8)学工处相关人员在一楼负责指挥疏散。2、课间和自由活动期间疏散通道划分课间和自由活动期间紧急疏散通道以学生个体所在位置划分,发生突发事件即在操场或其它安全地带找到所在班级集合。
六、安全集结地域:(在田径运动场有具置划分)学生撤出后,应尽量靠远离建筑物一侧的道路,迅速向田径运动场指定位置集结。撤出教学楼的学生,应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或部位,选择路线前往广场集结。到达安全集结地域后,各班应集中,各班班长和体育委员应主动招呼本班同学向一起集中。通过报数统计本班人数和损伤情况,并迅速报给班主任,班主任再报给年级主任,并采取相应措施关照学生。各年级主任报政教处汇总后向校长室报告学生撤离情况。
七、教职工任务分工
1、校领导、分工干部带领各班班主任等人员巡视各班级师生撤离情况。
2、所有教职工在指挥帮助学生撤离后,也要撤离到安全区域。
3、决定紧急疏散的校领导要全面掌控情况,在命令紧急疏散信号的同时,根据需要应及时拨打“119”、“120”、“110”等相应请求救援电话,并安排学工处一人专责迎接救护人员和车辆的到来。
4、班主任分别在教学楼上的分布图如下。
八、疏散要求疏散要求依次快速、安全下楼到指定位置集合。
1、听到警报声后,大家要沉着冷静,听从指挥。全校师生应立即有序地进行疏散,学生不在收拾任何物品,及时打开教室门,班主任应在指定位置指挥自己班的学生疏散。
2、在下楼梯时,学生应保持一路纵队,尽量靠边有序行进,不准相互拥挤,避免跌倒。如有跌倒,后面的一、两名学生应快速将其扶起,其他同学要绕行,不准围观、拥挤。
篇13
理想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取决于目标体系的现实性和操作性,还取决于教师对所教课程更多更深刻的领会。[6]教学目的结合教学内容来考察又可进行层次分析,即从课程的角度对教学目的做层次分析。对于总的教学目标再通过不同的教学单元、教学阶段、课时去体现。因此订立下面的实施阶段。第一阶段围绕单词课文语法。重点以语法理解与复习为主。学时分配:第1周~第7周。第二阶段围绕单词会话应用语法阅读。重点以听力中的口语表达、听力阅读的解题技巧为主。学时分配:第8周~第14周。第三阶段围绕会话(职业规划、面试技巧)简历的写作。重点:会话中敬语练习简历的写作技巧、如何找工作。学时分配:第15周~第18周。设立三阶段的其中重要原因是三年级学生在14周左右即12月初要参加国际日语能力考试,而随后则面临就业的问题。改进以教材为中心展开教学内容显的尤为重要。在备教材的基础上,备学生、备教参。丰富日语能力考试相关的最新教学参考资料。如外文出版社出版的《新日语能力测试N2语法》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新日语能力考试考前对策N1语法听力读解》系列等。此外,“模块课程”是实现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载体,有针对性的通过网络课程等形式丰富“能力测试”“汽车”“化工”“旅游”“酒店”“财会”“IT”等数个模块课程,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兴趣和将来就业期望在课堂有所选择,学生也可以在课外通过网络课程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理念
课程设计如何才能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充分体现职业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原则值得探究。钟智贤提到传统的教学设计较为程式化。语言教学尤其以单词语法词汇,这一单一的教学模式为主。显然,程式化教学设计,忽略了教学活动的情景性、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非决定论、非线性和浑浊性特点。忽视教师的创造性、灵活性,还不可避免地存在固着于低能力培养,忽视师生主体性等系列局限。教学组织应克服单一的以讲授为主的班级形式,超越传统三中心的“讲中学”“做中学”,走向“例中学”“做中学”“探中学”“评中学”,深化拓展学习者以高阶思维为核心的高阶能力。[7]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因此角色扮演、情景演示、合作学习小组、自主学习、自由小组讨论等都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例如在第三阶段的强化会话阶段,开展“日语日”活动。笔者也尝试拟定职场环境,模拟面试场景,通过提问评价等环节,学生广泛参与相互学习,强化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首先是受目标—内容关系制约的,具体的教学过程还受其他种种派生关系的制约,这就要求在设计和实施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教学情景,灵活选择或组合多种教学方法。[7][8]因此教学方法多样化已经是现代教学的必然趋势。高年级语言教学中传统的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习组织能力。教学方法应尽可能契合教学内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导入法。导入法能快速的使学习者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如讲到第29課“中華街に行ったら破産しかねません”可以选择直接导入的方法,介绍背景、历史、基本概况。也可以选择叙述个人经历为切入口的故事导入法。另一些单元则可能适合游戏导入、悬念导入、课外读物导入等其他导入方法(如翻译中国的电影名称、中国地方特色菜名等)。有的则选择情景教学法或引导学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任务型教学法。笔者通过拟定:1.机场迎送,2.酒店接待,3.公司介绍,4.推介产品,5.商业洽谈,6.拜访客户,7.接打电话,8.汇报工作等8个项目,在搜索资料、自编会话、强化口语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翻译、理解力也得到有效提高。此外结合教学实际,应用合作学习法、游戏教学法,甚至多种教学法相结合。
教学策略
有目标有步骤地实施上述的三个学习阶段的同时要在教学中恰当选择教学策略。提问(对话)的策略是重要的教学策略之一,是学习和满足一个人好奇心的当然的方式。例如在第27课讲到“地震”的话题时,提问“地震を経験したことがありますか”“地震が怖いですか”。提问是互动的开始,通过提问刺激对方思考。学生们最开始可能用“はい”“いいえ”“そうです”。继而提出“もし、授業中地震が発生したら、どうしますか。”“地震が来たら、机の下で伏せたほうがいいですか”“外へ出たほうがいいですか”“どこが一番安全だと思いますか”“キッチンのほうは安全ですか。トイレのほうが安全ですか”。“日本の関東大地震について、説明してみませんか”“最近、中国のどこが地震が起りましたか”等一系列问题,或转向讨论的策略、板书策略、多媒体教学策略、自主学习策略。最后通过表扬的策略、批评的策略、奖励与惩罚的策略(如实掌握发言情况,记录平时成绩)评价等策略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模式转换佐藤正夫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概括为“提示性教学方法”,同时也提出了“自主型教学方法”与“共同解决型教学方法”的应用范围与局限性。[8]L.C霍尔特、M.凯斯尔卡也提到“以教师为中心的样式”“以教师—学生互动为中心的样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样式”三个样式。[10]总之,教学应通过教师直接教学或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自编自导自演”,也应重视通过“导”让学生“演”的过程。教师作为学生,例如第30课讲的是“日本动漫”。笔者要求学生分组介绍自己喜欢的动漫作家及作品。有的同学按部就班的介绍了手冢冶虫、宫崎骏和各自代表作,有的介绍鸟山明(《七龙珠》作者)高桥留美子(《犬夜叉》作者)等不被广大学生所熟知的作家。其中一名学生介绍了中国的动漫作家黄伟健的《喜洋洋与灰太狼》(『メエメエちゃんとオオカミ君)。通过对日本动漫进行全面了解之后,将中国的动漫文化精髓进行总结概括,使中国动漫文化在世界传扬开来。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培养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操。课程的发展从课程的定位到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到网络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实训、实践基地建设(教育实践中心),高职高年级综合日语教学都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围绕学生能力培养客观准确地查找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问题提出有效的课程建设的改进思路和措施,这是作为高职高年级综合日语课程发展的核心。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日语专业目前正在建设的综合日语网络课程平台、日本文化体验室等项目,以期更好地进行学生“听、说、写、译”方面的体验式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对日本社会文化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