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

篇1

    本研究的核心是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的问题。各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经验表明,学校社会工作要发展,其重要前提是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内部行政系统的认可与支持,找准学校社会工作在教育体制及学校内部的学生服务体系中的定位。在中国的制度环境中,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地位问题。在80后、90后逐渐成为大学生主体的今天,大学生的问题日渐多元化、复杂化和棘手化,传统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统领的学生工作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对调查问卷和访谈资料的分析表明,高校现有的学生工作体系的表现差强人意。不仅学生对学生工作的满意度不高,从业人员本身也普遍存在着工作压力大、成就感缺乏、对职业前景悲观等严重问题。相比而言,学校社会工作充满人文关怀的价值理念、宽厚的理论基础和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使得学校社会工作在解决日渐复杂化的大学生问题时,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更有针对性,也更能适应解决特殊问题的需要。本研究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功能和方法的比较分析,认为学校社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互补性。

    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的是大学生因动机缺乏而导致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如学习...更多动力不足、缺乏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淡漠等,而学校社会工作针对的则是个体因能力不足而导致的特殊需要。两者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其目的都是为了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的栋梁之才。引入学校社会工作既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也有助于推动学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其结果是双赢的。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通过大学生成长服务共同体的组建,来实现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体制的创新。其方案构想是,将现有的高校学生工作体系中的心理咨询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社团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独立出来,与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相整合,共同组建以学校社会工作理念为统领的服务与辅导体系。这一体系与现有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统领的教育和管理体系联合,形成相对独立的和长期并行的“协调合作模式”,从而搭建起既符合社会工作理念又适应我国现实国情的高校学校社会工作运行模式。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构建了高校学生工作的两大系统并行运作模式,即以学校社会工作为统领的服务辅导系统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统领的教育管理系统的协调合作模式,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高质量、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第二,提出了构建“金字塔型”高校学校社会工作梯队的设想。专家顾问负责专业指导,专业社工人员为学生提供具体的专业服务,而兼职人员主要由社会工作专业的师生和辅导员构成。第三,提出了在新时期推进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实现高校学生工作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的“双赢”模式,从而使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既能推动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又有利于增强现有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的活力。

篇2

二、社会心理对教育教学的消极影响

社会心理除了能带来积极影响外,还存在着很大的负面性。勒庞认为在群体中,个人的独立性会完全丧失,“完全变成另一种智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生物。”[2]这种反差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它可以让一个守财奴变得挥霍无度,把怀疑论者改造成信徒,把老实人变成罪犯,把懦夫变成豪杰。”具体来讲,社会心理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消极影响有以下几种:

(一)从众与服从。从众是指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现象。很多情况下,人们已经形成尽量不偏离群体的习惯,并为了使群体接受而不惜放弃自我,委屈服从。偏离群体,个体会面临较大的群体压力。因此,个人会从被排斥、被边缘化而导致的焦虑感出发,逐渐放弃个人立场。从众所产生的后果非常恶劣,加上法不责众的心理,个人的优越感和力量感急剧膨胀。“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全盘接受,或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论。”正是由于这种简单化的思维模式,群体中的人们和独立的个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格,对差异和争执的容忍理解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别。独立的个人可以平心静气的接受异议和矛盾,可以进行讨论和辩解,但在群体中却很难做到这样,“在公众的集会上,演说者哪怕做出最轻微的反驳,立刻就会招来怒吼和粗野的叫骂。在一片嘘声和驱逐声中,演说者很快就会败下阵来。”

篇3

中国作家铁凝说,文学应该是有光亮的,如灯,照亮人性之美。其实若把文学简单分为两类,只有好的和不好的。而所有好的文学不论是从一个岛、一座山、一个村子、一个小镇、一个人、一群人或者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出发,都可以超越民族、地域、历史、文化和时间而抵达人心。东方和西方的概念是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当今世界实际上是多元的。恰恰是对一小部分东西方文学经典的接触,使我感到没有简单的东和西的对立,所有的人类在许多方面如此相像。不论东方与东方之间还是东方与西方之间,不论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多少不同,我们的外表有多大差异,我们仍然有可能互相理解,并互相欣赏彼此间文化的差异。中国作家莫言也表达了同样的感受,认为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可以超越民族和国界的。

中国作家王宏甲认为,过去的500年来,西方的迅猛发展及其形成的西方文明体系对全球的征服性渗透,已使世界不同文化源流的人们在不同程度上采用西方文明观来评述文明。我们正处在一个需要重新认识文明的时代,首先应当确认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的文明源流和不同的文明观。而东亚国家的文明具有同源性。东亚各国应该在充分珍视自身文明渊源的基础上加强沟通,互相学习,形成相得益彰的文化共同体。

韩国作家崔允说,全球化已经浸透在我们的生活里,包括文学。在20世纪中期以前,还属西方文学单方流入亚洲。这样一来,文学领域的片面全球化要早于经济领域。如今,亚洲文学也逐渐被翻译成各国语,当然还存有一些质量上的不均衡。我对如今朝着多中心流动着的全球化颇感兴趣,特别对东北亚及其文学抱有期待。具有共通文化的亚洲,必定要肩负重任。亚洲文学也要拥抱世界。

日本作家中泽惠也在发言中表示出对世界文化相互融合的关注。她说,文学构成了文化的一部分,并且文学这一领域受到了文化的明显影响。尽管世界走向如此的趋势,但绝不会是同一种色调。毋宁说通过这样的相互混杂,有可能滋生出具有独特色彩和形态的文化。

中国作家孙甘露曾被评论界称为“先锋小说”的代表性人物,从其作品中可见到不少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孙甘露否认了指引其写作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由于西方的现代主义运动,而是自己经验到的汉语在当下的处境。他说,人们缺少的可能不是生活经验,而是一种对文体的理解。相似的生活在不同的文体形式下,折射出的艺术之光是不一样的。一个作家不能照一种方式重复下去,这样的写作没有多少意义。汉语写作的面貌也是可以改变的。误读也是文化传播的一部分,而误读中常常包含了有意思的信息。

中国评论家季红真认为,世界文学的实践要早于“世界文学”的理念,只是从模糊到清晰、由狭窄到越来越宽广而已。在这个逐步扩大持续数百年文化交流的大潮中,世界文学的萌芽成长迅速。而20世纪的世界文学,更是充满了人类交往中的文化融合。归根结底,文学本来就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各民族文学的差异,在语言的形式里蕴涵了独特的人文思想。尽管误读是不可避免的,翻译中会有流失,但面对人类共同的危机,有差异的思想提供着不同的拯救可能。在世界文学的时代,各民族各国度的差异给人类提供了博大的精神情感家园。

韩国作家郑玄宗谈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水质和空气的污染一样,由噪音引起的精神污染也日益严重。这是产业化、城市化、机械化所附带的不可避免的生存条件。人类似乎在采取“以噪音对付噪音”式的生存战略。无论是欧美文学还是东方文学,都该对此作出反省。文学语言如果不甘心成为为噪音添油加醋的工作,就要求写作的人心静如水,能很好地反映事物的动静,能跟随着想像力,发出世界上前所未有的生动而又意味深长的声音。这正是文学永恒不变的责任。

故乡、国家、地域共同体、世界

常言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东亚作家应该写什么?当然是用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书写,表达人类共同的理想信念,也为世界文坛的百花园增添亮丽的景色。而作为书写者,故乡是内心中最难忘的场景,最真实地传达出民族性和地域性。在论坛上,各国的作家讲起了一个个与故乡、与自己成长相关并伴随自己创作理念始终的故事,让人回味不已。

韩国作家黄皙映诞生在洲时期的中国长春,光复后回到故国平壤,却又因战争来到分裂后韩国首尔的永登浦。他说:“在地图上,我并不想指定我的故乡,但是,我不会忘记自己是使用母语来写作的一名作家。”

日本作家津岛佑子出生在东京、成长在东京、生活在东京,但总觉得“东京”、“日本”不过是存在于自己身外的“地名”而已。这样想来,“故乡”也许可以换言为童年时期的记忆。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她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体和“故乡”之间的联系。她说,文学为什么是我们始终追求的呢?我想无论“母国”、“故乡”有多么了不起,人们作为生命的个体仍然面临着无法解决的孤独,而我们只能是和这些个体相伴而生。当我们意识到这样的生命个体,当我们意识到童年的记忆在苏醒,这时,我们就要从个体的生命中抛开“日本”、“东京”,这样才会在“孤独”中产生出独特的释放感,这时我们才会给予他们理解。人原本是具有灵活适应力的生物。这种适应力必定是伴随着个体的孤独,并且受到由此产生的想像力的支撑。

中国作家苏童说,在我的字典里,故乡常常是被缩小的,有时候仅仅缩小成一条狭窄的街道,有时候故乡是被压扁的,它是一片一片记忆的碎片,闪烁着寒冷或者温暖的光芒。每个人都有故乡,而我最强烈的感受是,我的故乡一直在藏匿、在躲闪甚至在融化,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系列的问号,什么是故乡?故乡在哪里?问号始终打开着,这么多年了,我还在想像故乡,发现故乡。

中国作家孙惠芬说,在刚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从没用心想过“历史”这个词跟文学的关系。以后在阅读学习中,发现那些大写的历史知识总是好像被自己身体里的一道屏障天然排斥着,而自己的心思被牵引去的地方却是屋檐下的鸟去了哪里?母亲苞米地里的草有没有拔完?在孙惠芬那里,身边的现实总能成为躲避历史阅读的避难所。她说,所谓身边的现实,其实也是由时间流转做成的现实,时间转瞬即逝,过去了就成为历史。只不过它们不在典籍里,而在自己出生成长的这片土地上,在自己触手可及的生活中。所经历的乡村生活,既是现实又是历史,却不是书本里的历史,它经历了时间的穿梭、过滤和积淀,而成了身边的现实。所经验的现实,是城市文明的不断发展、变化,给乡下人带来了无穷尽的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困扰、困惑。实际上,梦想与现实,既是乡下人的困惑,也是城里人的困惑,它其实是人类共同面临的精神困境。她说:“不断地在人的精神困境中探索生存的奥秘、人性的奥秘,揭示人性困惑和迷茫历史,是我创作永远的动力所在。”

日本作家星野智幸出生在美国,虽然三岁前就回到了日本,但拥有双重国籍,其后又有在墨西哥留学的经历。他说,文学不是要强调与地区社会发生密切联系的“家”的概念,它要接受成长在这一文化下的和与这一文化相背离的人的历史,文学要呈现那片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与土地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关系,又形成了怎样的共同体。它不是传统的地区主义的,也不是个人等同于国民的现代主义,而是要表现自立的人们是如何共处于同一个场所的。

中国作家韩石山说,中国有句俗话,叫“一方水土一方人”。这个“一方”,小一点儿说就是你出生的县和村,大一点儿说就是你所在的这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所在的州。一个人出生在哪里,是不能由自己选择的。而一个地方与别的地方既然有富饶与贫瘠的差别、文明与蛮荒的分判,那么这出生也就多多少少带上了幸与不幸的色彩。一个作家在他的一生中,能时时感受到他的国家的劫难与繁荣,能时时感受到他的人民的沉寂与奋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能说不是一种绝大的幸运吗?

韩国作家申京淑觉得,现在东亚国家的作家们能坐在一起,就是一个奇迹。她说,我们能走得这么近,是得益于文学。在灿烂的文学作品世界里,没有韩国、中国、日本之分。虽然我们使用的语言不同,但是不管读者身处何方,只要能接触到好的文学作品,就会打动读者,使他们萌发新的思想,渴望自由,挑战禁忌,鄙视权力,让废墟重获生机,和消灭万物的时间对峙,与虚无展开激烈的战斗。文学作品使我们丰富的回忆驻足长留,将来也必定会用更多的方式继续描绘这幅壮伟宏图。

文学的未来

在谈及面向未来,我们应该怎么进行写作这一话题时,许多作家不约而同地都说到了信息时代互联网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以及如何加以应对。

日本作家松浦理英子说,纵观社会,IT并没有使人的心灵发生激变。过去也不乏喜爱写作的人,而网络的发达使写作者人数爆炸般剧增。写文章变成了日常生活,与可以匿名发表的网络空间有很大关系。网络空间任何人都可以适应,每个人都可以有多重身份,很多人在网络上编织虚虚实实的故事。这样一来,如今触发写作动机的人,写作时不再那样朴素,具有多元视点和多元意识。我们作为专业作家不能只是担忧,应该面对现实,向前开拓道路。我希望,能将新时代的新潮流、我所相信的文学主流、我觉得有趣且喜欢的东西,都能吸收到自己的创作中来,极大地丰富我的小说。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永远只是现在。

韩国作家吴贞姬谈到,上世纪90年代,网络开始普及,多媒体开始激活,文学的生产者与享有者极其自然地发生了巨大的交替,叙述方法变了,视角变了,创作技法也变了。文学产生于所处时代的风貌,但是无论时代风貌和活着的方式怎样变迁,人间的爱恨情仇与生老病死的本质是不会变的。只要这个本质尚存,文学创作就脱离不开真正的价值追求和人生的意味以及人生的净化这一古典命题。欣赏过去年代的作品,我们从古时的时代风貌中仍会感到极大的亲和力与感染力,这正是因为文学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疏通人与人的隔阂。对我而言,未来的文学即是我的人生阅历与精神世界所向往的地方,也是我的过去的总和。

中国评论家李敬泽认为,通向未来的最便捷的途径是回顾过去,未来不会复制过去,但对过去的理解将深刻地影响我们面向未来时的选择和行动。上世纪末,新的社会条件和传播条件使得汉语中各种公共语言领域迅速发育;与此同时,网络带来了又一场大规模的语言解放。这可能是中国文学几千年来面临的最大变局。在此前提下,我们才有可能正视文学面临的挑战,才能重新出发去探索它的未来:它在这个时代的可能性、它在我们语言生活中的功能和边界。也许惟一明确的是,每一个作家都必须独自确立他的语言策略,或者反过来说,在无数正在书写和言说的民众之中,那些有能力令我们屏息静听的人,就是未来的作家。

中国作家许龙锡说,不能因为书籍滞销而怪罪于网络,更不能因为文学的危机而加以扩大化。就像发明印刷术以后口头文学转变为活字媒体文学那样,眼下只是有部分活字媒体文学正在转移为数字文学而已。文学是强调叙事结构的艺术,即使活字媒体逐渐萎缩,也会有在新的数字环境中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延续其生命力的。由数字技术创作的文学作品,虽然没有了书籍的实物性,但是依然保存了半永久性,而且费用低廉,谁都能轻易接受。通过数字文学作品,反而能达到文学的大众化,也能成为扩展文学领域的机会。

韩国作家罗喜德也没有对互联网给文学的影响显出什么担心,她说,超文本改变了传统的作家与读者的概念,正在摸索着两者间新的沟通方式。对作家而言,比起无限下载的电子媒介,印刷媒介更能给他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也可以保护他们的著作权。作家们追求精神上的探索,但在技术面上仍旧相当保守,所以,肯将自己的力量投入到新媒介的作家其实并不多。事实表明,网络上流通的超文本的想像力、结构、文章表述力等都要相差于以印刷媒介流通的小说。所以,倘若不能超越技术的新奇性而提供审美体验,超文本将失去它的美学特点,难以维系持续的创作与沟通。就目前而言,超文本对传统的文学还不能构成威胁。无论是再新颖的媒介,它的养分仍然取之于传统的文学,两者将维系着共存关系。

篇4

社会工作研究既有社会研究的共性,也有自身特性。受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决定,社会工作研究属于应用研究,理论与实践并重,实践性是其最为突出的特色。受社会工作主要工作对象的性质决定,社会工作研究以弱势群体为主要对象。

一、社会工作的学科状态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的学科现状究竟是独立学科,还是附属学科,尤其它与社会学的关系如何,一直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虽然社会工作界一直在争取自身的学科独立,但我国社会工作仍旧作为二级学科隶属于社会学下。研究内容占首位的是社会问题,社会单元集中于中观与宏观系统,即社会工作受社会学影响很大。社会工作与社会学是否需要分家,其实不是命题的本质。命题的本质是:其一,作为以相关学科知识和本身理论为基础的应用型社会科学学科(顾东辉,2008a),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对社会工作的影响应当在社会工作研究中都有所体现。其二,必须区分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异同,二者虽都对人、人际互动感兴趣,但社会学做的在于准确识别社会问题,而社会工作更关心解决问题和改善社会功能。

二、研究分析工具:社会工作研究的理念类型分析架构

社会工作研究的理念类型分析架构,根据国内有较高声誉的社会工作概论教材,结合美国著名社工学者N.Carroll(1977)提出的三维度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型,并参考台湾学者古允文、许展耀(2005)等人设计的“台湾社会工作理念型分析架构”,最终制定出本文的“社会工作研究的理念类型分析架构”,该理念类型包含三个维度的社会工作核心概念:维度一是研究内容 (Core of Social Work Research),该部分探讨社会工作研究的核心;维度二是社会单元 (Social Units of Concern),指社会工作助人服务所接触的工作范围,或称之为介入单元(Focus Unit)。维度三是研究人群(Population),指社会工作助人服务所接触的服务对象。以下针对此理念类型的分析架构作一简要的操作化说明。

三、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会工作的研究在近几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无论是哪个研究方向都尚未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同时,我国社会工作的研究也还未能给实务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笔者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以“社会工作”为主题进行精确地跨库检索,共得记录41条,剔除一些无关条目之后剩下不到26篇文章。其中,有17篇文章是集中在2012和2013这两年中发表的。这也就是说,在目前,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尚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无论是在本土化理论的探索方面,还是在具体操作方法、对社会工作者素质的具体要求等方面,都还需要一个长足的发展。

四、社会工作的研究使命

我国社会工作学术界的研究仍旧聚焦于社会问题的解释,如同社会学家一般会把大部分时间用于研究和发现事实。但社会工作力求了解案主或社区,做出适当的诊断,并进行处置,帮助解决问题和改变环境,使人们有更佳的社会适应,但国内的研究很少涉及问题的解决。就社会工作的研究使命而言,解释问题与解决问题都是它的任务,但后者是社会工作的立身之本。解释问题即是基础性研究,主要重视理论和假设验证,解释人类社会运作过程、事件发生的原因、社会关系的构成,以及社会变革的原因等。而应用性研究旨在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帮助实务工作者完成任务。这其实要求国内社工学术界需要加大对于行动研究、社会影响评估和评估研究的投入与重视,突出自身特色。

五、社会工作的服务目标

通过对近三年社会工作学术论文的研究分析,发现研究者的内在逻辑中,社会管理与控制的比重超过社会服务的诉求。中国社会工作强调社会管理有其独特的处境化因素,这源于政府试图运用社会工作达致社会管理的目标。但简单用社会管理取代社会服务,将会背离社会工作的自身使命(个体赋能与社会正义)。因此,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社工界思索:一、政府如何给社会工作一个合理的定位;二、社会工作在社会建设中应该为自己寻求一个怎样的角色与地位。

六、今后发展方向

通过上文的研究与分析,我们为近三年的社会工作研究做了一个基本的梳理,对于今后的发展我们提出如下建议。其一,借鉴国际经验,建构本土特色。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和话语进行讨论,站在国际社会工作的前沿,把握国际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和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趋势。

其二,重视学科理论,强调研究方法,加强社工学者的理论层次和研究方法的提升。一则可以加大力度推动国际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引进与翻译工作,把握国际最新动态;二则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可以组织高水平的培训教育工作,提升社工学者研究方法的精深;三则不断加大社会工作学术期刊的建设工作,繁荣社会工作学术阵地。

其三,提升实务能力,强化证据为本。一方面,社会工作本质是行动的专业,进一步提升社会工作教育者的实务操作能力势在必行。另一方面,证据为本是当今国际社工界的共识,对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地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何雪松,2005)。这要求我们在社会工作实务中建立一个指导思想:即实务立足于科学研究的结果之上,从众多证据中找出最佳的社会工作实务策略。

参考文献:

[1]O. William Farley,Larry Lorenzo Smith,Scott W.Boyle.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10thed)[M].Shanghai:East China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006.

[2]查尔斯 ・H・扎斯 特罗.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导论(第七版)[M].孙唐水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社,2005.

[3]王思斌.民族社会工作发展与文化的视角[J].民族研究,2012(4):1-7.

[4]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4.

篇5

篇6

一节分析社区问题的课上,对于入室盗窃、暴力抢劫等问题频发的社区,大家多是针对被害人或施暴人进行处理分析,许老师跳脱出单一的社工师角度,从整个社区的居民关系结构入手分析,既从犯罪学的角度剖析治安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施暴者心理问题的根源,又从心理学角度参与对受害人的安抚工作,还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社区的结构问题,提出梳理方案,最后用管理学的能力组织更多的社工师参与解决问题,让我们领略了一名专业社工师在机构中是如何运筹帷幄,用科学的人力资源设计以最低的成本解决最多的问题。

之前我就知道社工师是一个考验综合能力的职业,不但要求从业者能够分析社会问题的根源,还得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理论与实践技能的统一。但从许老师的身上,我切实感受到知识体系不能局限在社工这一单独领域,要从社会学、心理学甚至经济学、政治学的角度切入,如果不具有博学的知识背景,是不可能从多个角度分析一个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大量的学校教育和自我积累才能达成。

学而优则教,工作中取得成就的社工师往往会在高校、社工机构执教。课堂上的每一个案例都来自实务经验,生动形象,把整个分析、策划、解决的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有一次我做论文报告,许老师竟然全程约我进行了3次面谈,事无巨细地为我补充了许多应了解的细节。更让我深有感触的是,对于我提出的问题,老师亲自查阅资料后,才给出公允的解答,绝对不会信口开河。无论是教学还是实务服务,许老师身上都体现着社工师应有的严谨二字。

社工师的服务对象大多是弱势群体,更是面临危机、困难的弱势群体,如果没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只是凭感觉随意提供服务,不但提供不了帮助,没准还会造成伤害。可以说无论一位社工师的知识、技能多么丰富,严谨都是不可或缺的素质。服务内容单调、反复,时常会令人感到枯燥乏味,严谨就更显得尤为可贵。

经验丰富在各个行业都很重要,社工师经验的重要性体现在分析问题上。社工师的工作集中在社会的阴暗面,案主可能会有一些难以启齿的困难,尤其是在家庭问题中。曾经有一个青少年案主申请咨询,作为机构督导的许老师在访谈之中敏锐地发现了案主描述案情时有所保留,巧妙询问后,发现案主隐藏了家庭暴力问题。经验会让一个社工师具有更敏锐的直觉和更强的分析能力,只有将工作经历结合理论思考,才能够获得经验,兼具高校科研人员和实务社会工作者双重身份的人无疑是最理想的从业者。在台湾社会福利机构工作的社工师,也大多会承担一部分科研工作,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也是社工师执照考试中重要的一部分。专业社工师身上闪耀的3个特质:博学、严谨、经验丰富,都在许教授身上显露无遗。

社工师的进阶

有人以为在社会福利领域工作一段时间后,就可以自动成为社工师了,其实不然。社工师和注册会计师、执业律师、执业医师一样,在全世界都需要通过统一的执照考试,并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后才可以获得。在台湾地区,社工师执照考试是非常难的,通过率不到10%,和其他的执照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中国大陆也是一样,需要先通过社工师资格考试,之后的职称升级又要参加单独的测试。尽管中国大陆考试体系已经相对完整,但是国家政策和社会福利机构尚没有对从业者参加资格考试提出硬性要求,社工师的职业发展路径目前也并不完备。在美国,社工作师的职业发展路径是非常成熟的。

在美国,社工师进阶有5个阶段:志愿者和非专业社会福利人员、基础社会工作师、中级社会工作师、高级社会工作师、临床社会工作师。志愿者处于社会工作序列中的最初级,没有任何相关专业的要求,只要经过相关培训就可以上岗。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则有学历、经历要求,且需要通过执照考试。基础社工师只需要本科学历即可报考,工作的内容以对案主的直接服务为主,学习内容更偏向心理学和社会学,算是社工师中承担最基础工作的一类。中级社工师需要社会工作硕士学历,除了更丰富的直接服务经验,中级社工师更侧重方案策划,同时学习一些社工服务的督导技能,具备初步的资源整合能力。高级社工师除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外,更要求具备强大的综合能力,能够胜任机构的管理职位,这就需要充分了解管理学、经济学知识。美国最高级的临床社会工作师的要求更是严苛,该资格必须持有执照,取得社会工作专业硕博士学位,过去10年积累至少3年共计4500小时的工作经验,完成临床社会工作继续教育,并有两位临床社会工作硕士或博士的推荐才可以。

美国的社会工作师等级体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社会福利机构在不同的位置会配置相应等级的社工师,本科毕业生作为基础社工师打理日常的服务工作,有一定工作年限和更高学历的中级社工师会承担中级的管理职位,负责组织日常工作。机构的高层领导更多是由具备高级社工师职称的专家担当,从更高的角度策划机构的发展和服务的开展,确保机构的正常运营。机构中最资深、专业、权威的社工师则可以获得临床社工师的执照,对社工师个人来说,是能力的肯定和嘉奖,也体现出机构的专业性。

有人可能从未想过社工师需要经历这样艰难的学习、考核过程,其实这是混淆了社工师和志愿者的职业定位,社工师并非以解决表面问题为宗旨,如果不能了解社会行为产生的理论,则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比如某学校发生校园欺凌问题,社工师并不是解决欺凌问题就可以了,还要研究欺凌问题产生的原因,哪些情况下容易产生欺凌行为,欺凌行为的发生有哪些形式。只有在了解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介入才会是成功的。

中流砥柱

篇7

2009年,吉林师范大学在经济学院开办了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培养社会福利方向的专业社工人才。这也是在全国范围内首所创办社会福利方向的社会工作专业的高等学校。至今,社会工作专业(社会福利方向)已整整开办了四年。四年来,我校对高等学校社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努力探索。

一、突出特色,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1.正确理解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者

1991年成立的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对社会工作给出如下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品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统一,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社会工作者是指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

2.突出特色,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国内的高校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大多采取所谓的“通才教育”模式,受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人被希望能够承担多种任务,满足各种社会需求。在国内社会工作发展还不完善的情况下,采取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差异性、层次性,很难满足目前国内对社工人才的需求。鉴于此,我校在社工人才培养方面突出特色,着重培养社会福利方向的专业社工人才。

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社会福利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系统掌握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和较强的职业技能,能在教育、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或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福利政策研究、社会福利事业管理、社会保障、社会行政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积极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社工专业人才

1.逐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设置社会工作基本课程之外,又加入了社会福利方面的课程。主要课程包括:社会学、社会工作导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保障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福利学概论、社会福利政策导论、社会福利思想、福利经济学、福利社会学、世界社会福利制度等。这一课程设置后来在教学过程中反映出一些问题,目前正在积极修改。

2.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1)加强与政府部门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我校坐落在吉林省四平市,近些年,吉林省多次下发相关文件,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四平市积极响应这一号召,这为我校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在刚刚过去的七月份,我校首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进入四平市各社区进行专业实习调研,效果显著。四平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里会尽快建立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并聘请专业社工提供服务。

(2)积极成立社工志愿者协会,培养学生专业理念。2009年6月1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吉林师范大学诚翼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它是在吉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学院)的领导下独立开展工作和活动的学生社团组织。协会由社会工作系本专业学生以及关注社会工作的同学自愿组成,目前,协会已有三届共455名会员登记在册。协会成立三年来开展了多项社会实践活动,如曾组织志愿者协助四平市铁西区政府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后期收尾工作;以学期为单位,定期组织会员去慰问老年公寓的鳏寡老人、看望儿童福利院的残障儿童;参观四平战役纪念馆;并于2010年9月10日获得长春心语志愿者协会授权,开展了“班助一”助学活动,等等。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协会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机会,起到了组织和带头作用,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基础。

(3)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首先,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学院积极倡导学生利用假期进行实习。目前,学院已有多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利用暑假和寒假,到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的社工服务机构进行实习。实习结束后,回到学校与其他学生分享实习感受。通过实习活动,学生对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其次,2010级社工专业的一名女生,在入学之前曾经参加过很多公益活动,比如21岁独自一人到大别山支教等,社会经验远比同龄人丰富,入学后,她仍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周围的同学,在她的影响下,社工专业的很多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投入到公益活动中。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各种专题活动培养学生的社工专业服务能力和社会调查能力等;在学校开展的非师职业技能大赛中,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表现获得学校的极大认可。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优质资源

1.引进人才,组建优质教师队伍。目前,我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有6人,其中有3名讲师,3名助教,均为社会工作专业成立之后聘任的教师。其中1名是社会保障专业的博士,另外5名为社会学专业的硕士。目前,这4名硕士正在积极准备考取博士。为了扩大师资队伍,学校于2010年聘请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资深教授来我校工作,她的到来,为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奠基作用。

2.加强交流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该专业成立以来,教师们积极加强交流,不断增强自身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在教学方面,定期召开教学讨论会,讨论教学内容和方法,积极申请教研项目;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听课制度,互相取长补短。在科研方面,教师们以团队形式申请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努力使我校社会工作专业更具特色。

四、存在的问题及逐步完善

1.师资力量较薄弱,需加大师资培训和人才引进

目前,我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人数少,学历和职称层次较低。在教学方面经验欠佳,在科研方面,申请大型科研项目的机会很少,这些都不利于该专业的发展。为此,应加大教师的岗位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此外,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引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为该专业注入新的活力。

2.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需加强交流与合作

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建立时间短,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因此,应当加强我校与其他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例如,与其他院校进行课程教学交流、教师学者互相访问等,以达到资源共享。此外,我校可以定期派学生与其他学校学生进行交流学习,拓展学生眼界,增加学生的专业素质。

3.社会认可度低,应加大社会宣传力度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发展不完善的表现之一就是社会认可度低。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专业不了解或了解程度不够,会影响高校的招生和就业。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目前总共招收四届学生,共计232人,其中大部分都是高考填报志愿时服从调剂进入到本专业的。笔者曾经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反映,开始被调剂到这一专业时,对这一专业几乎毫不了解。这就提醒我们必须加大社会宣传力度,使公众将专业的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活动”区别开来。

[参考文献]

篇8

全球医患关系研究现状分析

医师职业精神:聚焦真正的问题

关于医学专业精神的几个问题

医学人文的复兴与职业信仰的重建

医学人文精神及医学心理学的作用

患者视角:医师应该告知医疗差错吗

创伤与真实:中国文学中的疯癫形象

抗生素滥用致盲案引发的法律思考

透过安然事件看当代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伊里扎洛夫技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简史

暑期社会实践——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

美国、英国和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新趋势

艾滋病流行概况及抗病毒治疗防控应用进展

了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现状,关爱身边老人

灵魂的超越——读史铁生《病隙碎笔》有感

一步一字——《大国卫生之论》读书报告

医学也是“人学”——漫谈“鲁迅与医学”

中国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峰会声明

绽开一朵人文的浪花——医学与文学的汇流

从传统医德到现代医师职业精神,我们还有多远

医患关系的本质:医学的专业视角及其伦理意蕴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功能实现的影响因素分析

浅谈我国现行医疗体制与医师职业精神的培养和提升

影视欣赏与人文情怀——西方文化与影视欣赏课介绍

欢乐背后的忧郁——肺结核对华托绘画风格的影响

社会支持、自尊与高中生抑郁、焦虑情绪关系的研究

健活,对话胡大一——一个临床专家的健康传播史

人文化的医学——论文化的互动性与跨学科的互动建构

人道原则和行善原则在“肖志军拒签手术”案中的缺位

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公民权利的法律研究热点及对策

中国医学社会学30年:研究现状、结构困境与发展前瞻

美国医师如何看待医师职业精神:几项全国性调查的综述

永生的苦楚——《格列佛游记》对长寿渴求的反世俗建构

《个性化健康管理:人类“第三大计划”中国进行时》读书报告

“疯狂”的影像解读——当代中国电影中的精神失常因素

新加坡和中国原地健康老龄化中的家庭参与和社会支持对比研究

“人文学科是荷尔蒙”——探索中的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人文与健康中心

过街:文学与医学的“摆渡”——一个新兴研究领域的西方视角

医者:道德麻痹与宣泄——医生作家笔下的德行异化医生与治疗者

现代文学与描述生命伦理学——兼论大江健三郎作品中的生命伦理意识

学习知识、学习方法——“国际卫生与卫生国情概论”课程总结

轻松而严谨,自导而创新——“国际卫生与卫生国情概论”课程感想

金苹果:食之有味,得之不易——“国际卫生与卫生国情概论”课程心得

三分课堂,三分实践,四分读书——“国际卫生与卫生国情概论”课程心得

篇9

专业课的学习,最难的内容是相关理论的学习。没有理论的构架和积淀,相应的专业实践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系统的理论学习课程,是大学中每个专业课程安排中的重中之重。社会学学科成立以来,出现了很多的理论流派,大师级人物的闪耀的思想不仅照亮了社会学前进的道路,也成为整个文科的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如何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在脑海中构建起社会学专业的理论框架,对其之后的具体专业学习和实践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理论学习的困境在于,由于理论讲授内容的枯燥乏味性、缺乏灵活性,理论课的学习内容一直是学生认为最枯燥的、最容易产生抵触心理的。学生上课没有积极性、老师讲授没有动力,成为理论学习现状的真实写照。

1 社会学专业理论课程安排的现状

现阶段,社会学专业的理论课,大致有社会学原理、中(西方)社会思想史、西方社会学理论和社会学名著选读等课程,其中课程的具体命名会有所差异。

社会学原理(或称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学专业课程中的重要课程,它作为社会学的入门课程,是对整个专业知识的系统梳理,内容涉及广泛但是相对浅显,涉及到社会学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对整个社会学的专业知识框架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因此,能否学好这门课程对以后的专业知识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这门课程安排在大一期间。

其他几门课程,分别涉及到专业知识的历史发展的沿革、理论流派的传承以及相应经典专著的阅读,对社会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和进一步的深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掌握了这些知识,就能较为全面掌握社会学理论知识,为后面的实际的专业运用起到具体的指导作用。没有理论知识的掌握,就没有社会学专业的实际田野调查和应用。对专业知识的学习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了概论之后,需要系统梳理社会学理论流派的发展,进而了解整个学科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其中辅以相关大师级人物经典著作的研读,才能到达对社会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求。因此,现阶段这几门理论课程的安排,参差不齐,基本上处于大二至大三这四个学期之中。

此外,理论知识的讲授并不是仅仅出现在上述几门单纯的理论课程,在各个具体的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中,会有一些和本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提及和具体应用,因此,专业课程会以“知识点”的形式零星地体现理论课程的“知识面”,在具体的讲授内容上会有理论“点”重复的现象,这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常见的现象。

2 大学生各学年的心理特点

大学四年,能够真正让大学生安心学习、学到实用的知识的具体时间并不多。

2.1 大一:新奇与适应

大一刚入校,新生往往是好奇和适应的心理。一方面,要适应从高中阶段向大学阶段的学习方式的过渡,适应远离家乡独自住校的生活过渡;另一方面,是对新的相对自由的大学学习、生活的好奇和自身的重新调整。这需要大学生拿出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大一的第一学期甚至整个大一就首当其冲。

这一时期,大学生刚从高中的填鸭式教育中走出来,在学习上还保留着高中的学习方法,血液中还有高考奋斗的激情,在大学的学习中自然地会将过去的学习激情和学习方法带入。学习激情与好奇结合,是新生显著的心理特点,容易使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产生学习兴趣,也能促使其对高中的学习方法的反思。学习氛围,过去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紧张艰苦,现在转变成为很宽松、充分自由的;课堂上,不用再预习、复习,不再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而是“60分万岁”。高中的学习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

这个时期,大学生的重心从学习转移到了各种的大学社团活动与集体活动,容易造成对专业课程的轻视,但是凭借学习激情的惯性,有些新生已经开始反思具体学习方法的改变。

2.2 大二:迷惘

大二这一学年,大学生进入了一个充满迷惘和困惑的阶段:对大学学习的迷惘、对课外活动的重新反思、对自己未来的迷惘……

这一时期,学习目的不明确。过去是一切只为高考的明确的目标,有家庭、社会交付给他们的明确的学习目的。现在考上大学的阶段目标已经完成,那进入大学之后的学习目的又该是什么呐?

学习方式有待变化。过去是被动学习、填鸭式的高考教育,现在大学中一切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如何才能转变成为主动的学习,这就需要找到和过去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定位。

2.3 大三:自我定位

经过了前两年的新奇和迷惘,大学生进入大三之后,对于大学生活和学习已经较为适应,基本上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生活方式,自己对于社会和未来开始有了一些认识和看法。相对来说,这个时期的大学生的思维较为成熟一些了。但是,面对社会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式,“毕业就失业”、“学的好不如嫁得好”等舆论甚嚣尘上,在校大学生开始明显感受到外界的巨大压力。

这个时期,大学生开始对未来的职业有了一定的规划,开始利用课余时间甚至翘课来进行自己的规划,对专业课程的重视度明显下降。同时,运用还不怎么成熟的学习方法去自学其他的知识,显然是事倍功半,达到的效果不佳。

3 有针对性地课程设置与教学

3.1 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的整体安排。大四学年,是大学生四年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也是四年生活的总结,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工作、撰写毕业论文,是对之前三年专业课程学习效果的一次实战检验。毕业论文的撰写,除了要应用社会学中的统计方法,还需要有相应的具体理论和研究方法与实例的相结合。因此,这一学年一般不用安排专业课程的学习,充其量有几门关于就业技巧的课程可以安排在大四第一个学期。

理论课程的安排。鉴于从大三开始,大学生需要使用在前两年习得的新的学习方法来规划自己的未来职业,难以有太大的精力和热情来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因此大三学年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于社会学各个分科社会学的学习。这些社会学分科课程(比如家庭社会学、人口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等等),内容比较贴近生活,教学形式和考核形式也可以多样化,以灵活的方式引起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也是社会学具体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最好运用。

社会学主要理论的学习应该集中于大一大二两年。这两年是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后、建立自己的新的有效的学习方式的主要时间。在保持高中学习的激情的同时,探索如何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增强理论修养,为之后专业学科上认知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3.2 教师的讲授策略

社会学的整体课程,虽然由不同的教师来承担不同课程的讲授,但是应该遵循社会学学科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沟通和相互借鉴,将专业知识的传授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有效整体。

社会学概论的课程作为整个社会学专业的入门课程,要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学科内容和发展的框架脉络。在此基础上,将中西方的思潮、主要理论学派按照时间的顺序将框架中相应部分充实起来。大学的课堂教育一直崇尚学生主动自主的学习,虽然现有的中国教育资源不能达到西方教育那种宽松的课堂形式,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达到课堂的活跃。理论知识的内容很是枯燥,可以将学派人物的一些轶事、趣事作为引起学生兴趣的调味品来活跃气氛,在分析人物的特定性格的基础上引出其阐述的特定理论,这样可以适当的增加趣味性。同时,理论课程的讲授要注意理论演进的历史发展和传承关系,注重其理论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并重点突出其对实地调查的应用性,借以扩大理论知识的“面”。

其他专业课程,在讲授具体的理论知识“点”的时候,由于之前的理论教学已经涉及到了这部分内容,就可以采用较为灵活的不同形式来教学:比如学生主讲、教师评价的巩固以往知识的方法;比如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之上能够阐发出自己的想法和思想。在考核方式上,引入多种的考核形式,多方面地督促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活学活用。比如采用小型的论文答辩的形式,就能有效地遏制学生在课程论文上的抄袭行为;比如采用舞台剧的形式,让学生将社会工作的调解行为通过实际的案例表演出来,不仅使学生运用了相关理论,而且为之后的工作进行了提前的演练。

3.3 学生的学习

大学生通过几年的大学学习,主要是为了建立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式,这是会终身受益的。如何达到学生主动的、有针对性的高效学习,需要大学生有意识进行自我培养。

专业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照本宣科的,大学生要用发展的、创新的眼光来看待理论知识的发展。社会学是一门实证为基本取向的社会科学。离开了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就不可能达到社会学专业的教学任务。

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社会学专业知识的吸收。面对内容庞大却琐碎的理论知识,学生需要主动地去理解并吸收相关的知识,而不是略带无奈地为了学分而学。教师改进教学方式的同时,学生也要发挥积极性,课下研读经典专著,用新时代的新眼光发展地了解这些理论的现实意义,赋予更多的新时代的气息,用相关理论、视角分析各种当今的热点问题、社会现象。一旦找到了理论与现实的契合点,就更容易找到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点。

篇10

一、问题与假设

一项利用麦可思公司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有近三成大学生的工作与专业不匹配,与美国、加拿大、欧洲国家大学毕业生不匹配比例10%-20%相比,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匹配比例过高。不同专业毕业生专业与工作匹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能够提供职业特定技能的专业(如建筑学、卫生医疗、自然科学和工程与技术)毕业生相对于提供一般性技能的专业(如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毕业生更可能找到与专业相匹配的工作[1]。另一项实证研究也显示,工科专业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的关联度最高,农科类次之,关联度最低的是文科专业[2]。麦可思研究院的2011年、2012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据对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相关度仅为67%,国际政治学专业相关度低至16%。从本科专业门类来看,专业相关度最高的是医学(89%),最低的是历史学(46%)和法学(48%)。将2009-2011届大学毕业生的同期专业相关度进行比较,发现本科院校高于高职高专院校约7-10个百分点,211院校高于非211院校2-4个百分点,约三成的大学生抛弃了大学四年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选择了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3]。

由此可见,专业与职业存在较大比例不匹配现象,尤其是文科类专业更为突出。把专业与就业不匹配现象归结为就业难,本文由此提出的问题是:文科专业毕业生就业一定要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吗?从事专业不对口或匹配性差的工作就是就业难吗?如何评估文科专业与职业的关系?据此提出关联性就业假设: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内核结构与结构使大学生就业选择呈现出匹配性差异和相关性选择,专业对口不是评价就业的标准,在社会发展和职业链条中找到专业位置就是就业,这对实现专业、职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社会学专业作为文科类专业的代表,历史悠久,1838年由法国人孔德创立,随后得到发展,189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创立世界第一个社会学专业,至今仍是最基础的一门社会科学和专业,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引进社会学,建国后的1952年取消了社会学专业,1978年得到恢复,改革开放以来获得巨大发展,社会学类本科专业达到416个。社会学专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其专业职业属性相对较弱,其毕业生就业状况能够较好体现关联性就业假设的条件,以成都理工大学社会学专业为样本,通过考察就业状况来检验关联性假设。资料来源包括:(1) 2010年7月至8月进行的毕业生追踪调查,以社会学2002年至2010年毕业的学生600人为总体,以网络问卷方式调查了80人,回收有效问卷80份。男生占42.5%(34人),女生占57.5%(46人);本科占62.5%(50人),双学位占20%(16人),研究生占17.5%(14人);出生时间从1978年至1987年,最大年龄32岁,最小年龄23岁。就业是指毕业生实际在岗位上工作并获得报酬的劳动状况,就业状况反映出专业教育质量,设计12个指标进行测量。(2) 2009级(75人)、2010级(66人)毕业生就业协议中所表明的就业单位。(3)2015年召开毕业10周年回母校的30名毕业生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

二、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关联性就业特点

我校社会学专业1995年创办至今,就业率一直在90%以上,呈现出就业单位性质多元、就业领域宽、就业岗位多样、职业向上流动等特点。

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包含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两种形式,横向关联是以本专业为基础而在不同职业之间呈现出来的关联,可以用就业领域、职业变动、工作满意度、就业途径等四个指标来测量。(1)社会学专业的基本职业特质是社会管理、社会调查、社会工作,就业领域包括党政机关、教育、文化等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职业包括社会调查研究与数据分析、政策研究与政策评估、社会管理与社会规划、公共关系等。2010年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分布以企业和政府部门为主导,呈现出企业就业比例下降而政府部门比例上升的趋势。在第一份工作中,销售类有10个,公司、党政部门的行政管理类有27个,学校等教育机构有7个,广告传媒类有5个,其他15个。就2009级就业单位性质来看,除去未就业的6人外,在就业的69人中,就业单位是企业的为36人,党政事业单位为15人,考研留学为10人,其他为8人;从2010级就业单位性质来看,除去未就业的5人外,在就业的61人中,就业单位是企业的为34人,党政事业单位为8人,考研留学为7人,其他为12人,这些职业体现了横向关联的特点。(2)从职业变动率来看,2010年调查数据显示,超过6成的毕业生至少变动了1次工作单位,企业就业比例由最初的62.7%下降为目前的53.1%,政府部门就业比例由最初的26.6%上升为目前的32.8%,在学校就业的比例和自主创业的比例在提高。(3)在工作满意度方面,近6成的毕业生对目前的工作表示满意,1/3的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是一般。(4)在就业途径方面,2/3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就业,1/3通过家庭、亲戚、朋友等非市场途径就业。

纵向关联是同一职业的不同环节、不同职级之间的关联,表现为职业的晋升状况,把承担一定管理责任的岗位称为管理类业务,只是普通职员或工作人员身份的岗位称为执行类业务。2010年数据显示,管理类业务由最初的41.3%上升为目前的57.8%,执行类业务由最初的58.7%下降为目前的42.2%,中级职务由最初的4.8%上升为目前的25.0%。

本文把就业单位性质多元、就业领域宽、就业岗位多样、职业向上流动等特点的就业情形称为关联性就业,它是文科类专业普遍具有的一种特质,目前文科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就是关联性就业理念的体现。

关联性是指事物之间的连带性,是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在内容、功能、机制等层面所具有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关联性就业是以本专业为基础而在专业对应的职业领域寻求工作并适应社会变化需求而调整职业的过程及结果。(1)关联性就业以专业为基础,专业的职业属性显著度对职业方向具有不同的指示作用;(2)关联性就业是一个动态的调试过程,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而发生变化;(3)关联性就业是社会结构中的子系统,受就业形势的影响;(4)关联性就业是一个比专业对口或职业匹配更具有现实解释力和实践性的概念,更符合专业发展、社会发展与职业选择的现实和内在关联,更能够指导专业建设和职业生涯规划实践;(5)关联性就业是提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内核结构与结构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6)关联性就业作为一种理念,目的是把握好就业质量与数量、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辩证关系,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观念,立足提高一次性就业率,然后逐步提高就业质量。

三、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关联性就业的生成机制

专业、职业、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就是关联性就业机制,目的在于揭示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的发生原理,论证关联性假设的可行性,关联性机制可以分为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社会学专业对职业的影响途径即关联性机制体现为:直接提供工作知识和技能的为4.7%,间接提供工作思路的为23.4%,通过培养健全人格而更好适应社会的为67.2%。

(一)关联性就业的内在机制

首先,专业内部关联。任何专业知识和技能结构都由内核层和层构成,能够直接提供工作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属于内核层,是专业的核心部分,由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构成,能够间接提供工作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属于层,是专业的非核心部分,由通识通修、选修等课程构成,内核和构成完整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内核层凸显专业个性和差异性,是就业的显性标志和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依据,层凸显专业共性和通约性,成为职业迁移和转换的显性标志。社会学核心课程和课程能够支撑社会学毕业生选择与社会相关联的就业领域,任何社会组织都有管理、文秘、公关、调研等功能,这就为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岗位,这也是社会学专业的职业适应性较显著且具有跨专业就业优势的原因。

其次,专业之间的关联。专业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和建构起来的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及其人才培养体系,包括认知和方法两个部分,认知是专业的知识结构,方法是专业建构和演化的哲学基础和研究技术,从古代到近现代,知识体系从笼统混沌到分化具体再到综合,文理交叉,科学与人文融合,这为专业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协同创新奠定了基础。我国目前的专业设置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门类,基本专业352种,特设专业154种,在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中确定62种国家控制布点专业,专业介绍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学科、核心课程、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专业实验、修业年限、授予学位[4]。文科类专业就是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等7个门类,管理学具有文理交叉的特点。文科类专业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和人,社会是具有自身结构、功能和运行规律的有机体,其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结构是专业形成和演变的基础和前提,以社会不同侧面和属性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社会科学,主要专业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以人自身的思想情感和心理为对象形科学,主要专业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既有分工和差异,又存在交叉和共性,专业差异性体现在学科知识体系和具体工作领域方面的不一致性,这是专业成立的基本依据。专业共性体现为文科类专业在通识通修课程设置上的一致性,都有英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具有一致性,都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在思想政治理论、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状况、研究方法、外语应用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共同的要求;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具有一致性,都设置了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

(二)关联性就业的外在机制

首先,职业之间的关联。职业是社会分工所要求的实践活动及其领域,是解决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须的劳动实践,也是个体获得生存发展资料、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依据,各种职业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由此构成职业体系,职业之间存在互补性和通约性,互补性是指职业之间构成产业链条的相互支持性,通约性是指职业之间在工作流程、思维方法、知识基础等方面的互通性,具有较强的职业迁移性。单位是职业的载体,是拥有不同专业的个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分工与合作的场所,在一个单位内部以及在不同单位的业务和交往过程中,存在多种专业分工与合作,这为文科类专业就业提供了机会。

其次,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联。根据专业的职业属性的显著度与职业方向的显著度的关系,把关联性就业分为两种类型:(1)职业属性越明显的专业,其职业方向就越显著,专业方向直接指示职业方向,可称为强关联性就业;(2)职业属性越不明显的专业,其职业方向就越模糊,专业方向间接指示职业方向,可称为弱关联性就业。强关联性就业的专业往往是社会结构及分工体系中比较具体的专业,研究对象是社会的某个局部或子结构,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学、艺术等;弱关联性就业的专业往往是社会结构及分工体系中比较抽象的专业,研究对象是社会整体,如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哲学、文学。强关联性就业的专业可以称为工具理性为主的专业,其社会知名度和认同度较高,往往被称为热门专业;弱关联性就业的专业可以称为价值理性为主的专业,其社会知名度和认同度低,往往被称为冷门专业。

强关联性就业与弱关联性就业受到社会结构及其就业形势的影响而呈现出复杂的就业结果,一是强关联性就业不一定取得充分就业的结果,二是弱关联性就业不一定取得不充分就业的结果。目前从专业对口角度来定义就业质量,专业对口的就业就是高质量的就业,专业对口性差的就业就是低质量的就业,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体现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思想,但这是一种静态思维,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可以做到,却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人力资源市场的建立为专业人才就业和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提供了机会,任何文科类专业均在社会中有自己的结构定位和功能定位,加上文科类专业自身的知识和技能结构,二者共同决定了专业之间的界限具有相对性,关联性就业也就具有可行性。

再次,专业、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关联。社会是专业和职业的实践场域,是专业和职业孕育以及演变的源泉。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会变迁而呈现出复杂的关系,直接体现为就业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新旧职业交替现象突出,新职业层出不穷,职业的关联性更加突出。对已经就业的大学生而言,面对变动中的职业结构,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在学好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需要提高学习能力,掌握最一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有助于增强职业适应能力。

通过社会学专业关联性就业的实证研究,揭示了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的发生机制,证明关联性就业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从而为文科专业就业和专业建设提供了理念和方法论的启示和借鉴。

四、关联性就业观对文科专业建设的启示

(一)更新就业理念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专业、就业、创业相结合,处理好专业内核与外延、本行与外行的关系,既立足本专业,又能根据形势实现专业迁移,努力提高就业率,改变从一而终、等、靠、要的惯性思维。

在职业选择方面,用A、B表示不同专业所构成的职业领域,a、b表示职业领域中的一个工作,首先寻找专业对口性强的职业,即a∈A,就是在专业对口的职业领域A中找到一个工作a;当不能找到对口性强的职业时,就是去寻找对口性弱的职业,即a∈B,就是在B职业领域中找到一个工作a,总之要实现就业。

在职业迁移方面,在职业实践过程中,在对口性强的职业过程中不断向高端迈进,提高就业质量;对于对口性弱的就业情形就是职业迁移,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而提高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二)打造专业特色

专业方向和特色越显著,毕业生就业的目标越明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需求就越清晰。就社会学专业而言,毕业生比较认可的三个专业方向是公共关系、调查与统计分析、社会工作与管理。有毕业生建议设立社会工作方向,鉴于社区发展迅速现状,可增加社区建设类课程,可包含心理建设。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建议将现有的社会保障课程延伸细化,并且学校能和更多的后勤保障单位合作,提供毕业生更多去社区或者劳动保障部门实习的机会。完善公共关系方向,建议学校与公关公司、广告公司或者营销策划公司合作,提供实习机会,提前感受行业气息,这与另一项调查结论是一致的,认为课程设置应遵循宽且精的原则,应有1-2个方向能与社会需求靠拢,如管理、营销[5]。二是深化课程教学设计,增加与就业和工作密切相关的应用型课程,如开设市场营销、应用文写作类课程,“定期举行针对当前社会热点的社会学分析讨论会,以相对强制性的约束引导大家自觉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可增加一些社会学对企业运行及管理方面的影响及研究类课程,从社会学角度对企业进行独特的分析。”这与现有研究结论是一致的,课程设置要以贴近企业生存环境、能对工作产生直接指导作用和能力的课程为主,而以研究性课程为辅,突出SPSS、应用写作、公共关系、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团体与个案工作[6]。三是建立相关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公共关系、市场调查、社区服务、政府管理等环节受到实际训练。有毕业生就建议:“在教学初期就应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较早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认知,更全面地认知自己和专业工作方向。”

(三)营造就业氛围

对部分弱关联性就业专业而言,尤其需要扩大专业的舆论空间。企业和政府组织以及公众对社会学认知不足,影响就业。目前需要借助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利氛围,通过专家学者的宣传、对社会建设的建言献策、普及社会学知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加用人单位对社会学专业的了解和对毕业生的接纳;政府在就业岗位方面给予应有的支持,如各级政府部门购买专业社工服务以增加社会学专业人才就业领域,发挥政府宏观政策调控作用,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措施[7],取消某些职业资格证书在报考条件上排斥社会学专业的规定。

(四)提升综合素质

弱关联性就业和强关联性就业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换的,为此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就显得更加重要,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身心健康状况、社会交往、社会工作等层面,具体表现为大学生获得的各种奖励和荣誉称号,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英语、计算机水平、演讲辩论赛、科技竞赛等,通过这些素质训练,可以为大学生实现关联性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扬.大学生专业与工作匹配研究:基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6):82-88.

[2]李海波,等.大学生就业与专业的关联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17):97-99.

[3]麦可思研究院.2011、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篇11

 

一、关于社区教育本质的研究 

 

我国社区教育30年的发展历程对社区教育本质及其属性、特征的研究还处于一个模糊阶段,对社区教育概念的界定、社区教育功能与任务、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等的观点和理论并没有很好地指导社区教育实践。社区教育,是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过程,是一个大教育的概念。…这一概念在被广泛接受的同时也被称为逻辑学上的“模糊泛化”现象,社区教育的实质应立足于社区还是教育也产生了分歧。一方的观点认为社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社区性”,更为新颖的观点认为社区教育是社会工作的新模型;另一方的观点认为社区教育是教育的一个下位概念,是主要作用于个体的区域性、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和活动,教育系统与非教育系统的影响都被涵盖在社区教育范围之内。目前大部分人认同第二种观点。结合有关社会教育、社区工作的研究以及社区教育实施现状分析,笔者认为关于社区教育本质的观点存在重新审视的需要。社区教育实施主体的多样性、对象的广泛性、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方式的补偿性、领域的广阔性的特征,都被广大理论研究和实践者所认同。这些特征就决定社区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不是其教育的属性,因为教育机构和教育部门还不具备如此巨大的能量去调动社区教育所需求的资源和完成社区教育的目标,而且社区教育的参与主体尚缺乏教育的自觉性与自发性。因此,在认为社区教育是一种大教育的基础上,可以认为社区教育是一种弱化和泛化了的教育。在全面考查社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依据其本质的层次和递进性原则,结合社会工作的目标和特点,社区教育首先应属于社区工作或者社会工作范畴。在这一前提下,社区教育才是对个体施加影响和促进社区工作的一种途径和手段。 

基于上述的认识,社区教育教学分析范式就得到了很大的转变,奠定了本文分析的认识论基础。社会工作特性的本质表现是整体视角和尊重差异,关注人的整体性,包括环境和行为,因而社区教育教学的目标就不再局限于提高个体素质,以及职业教育、文化消费、生活教育等功能领域,而是需要解决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解决个体的需要,称之为个体生命意义的安顿;二是从社会本位出发,促进人与环境的“适应性平衡”。 

社区教育教学过程具有更多的社会制约性和实践性,是一个社会、文化的适应与平衡过程。社区教育教学过程本质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这就是说,社区教育教学的目的、过程和方法与学校教育教学存在比较大的区别,其教学的内容、方法途径和组织形式也随之改变。对这些要素进行深入的分析,指出社区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将有利于实现社区教育教学的最优化。 

 

二、社区教育教学过程的结构特征 

 

在上文的分析中指出,社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是解决个体的需要和促进个体与环境的适应性平衡,本质是其过程自身的实践性。在社区教育教学过程中,显性的教学目标与内容、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仅是这一过程的部分影响因素,更为深刻的影响因素在于社区教育生存的场域环境、目的、任务、支撑条件等隐性因素,这些因素对于决定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主体关系状况等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社区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实践过程,要具体、准确描述这一过程的特征,社会学习理论和后现代主义可以作为这一分析的理论基础。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个体学习过程的主动性,个体不是被动适应环境,而是参与构建学习环境,且个体的认知水平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将社会学习理论作为社区教育教学的理论分析基础,并不是说学校教育的教学过程就不适应这一理论,而是说社区教育教学过程更符合这一理论的描述。个体积极参与构建学习环境,以及其自身的认知水平影响对教学过程的参与,这一点在社区教育中表现尤为突出。后现代主义主张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多元化,而社区教育是一种来自不同家庭、文化背景、阶层和职业的个体经常性互动的活动,这也就决定了社区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 

1 教学影响的多中心化 

在社区教育教学中,教学施加影响的达成度取决于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习对象的需要和教学是否具有艺术性。教学对象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和主体关系的多元化,就可能导致教学过程出现多个教学影响。教学影响的多中心化是指学习对象可以选择接收何种的教学内容,也可以拒绝接受任何的影响,或者将自身的知识通过多中心的师生关系对他者施加影响,从而模糊、淡化施教者预设的教学影响,出现多个教学影响。这和教学过程的组织结构特征和师生关系密切相关。教学对象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构建教学环境和反应,自身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认知结构与特征,都使社区教育教学过程更成为一个互动的过程,从而淡化了社区教育教学的教育属性。在这里,施教者如何提高自身教学内容的影响水平并将学习对象自身观点、知识的影响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变得十分重要。学习对象适当的自我表达有助于促进个体学习和完善教学目标,过分凸显则很容易造成过程的失控和教学目标的落空。 

2 教学过程的泛组织化 

社区教育教学及其过程没有严格的组织形式。这不仅表现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上的多样化,还表现在教师与教学对象的构成、课程内容的组织、评价等诸多方面。在社区工作领域,社区工作手段具备结构导向、集体参与和运用社区资源三个特性,社区工作人员承担社区教育的研究者、倡导者、组织者、联络者、策划者、教师等多种角色。而在教育视域下的社区教育当中,上述角色由不同个体或组织承担,采用不同手段和方法以完成不同目标,甚至彼此缺乏必要的沟通。因此,首先,在社区教育教学的施与主体呈现着松散的组织特性。其次,在教学过程内部,社区教育教学活动的策划、演进、评价、反思,都没有固定的可遵循的模式和路径。这一过程包括的要素主要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价,各个要素有不同的选择,且相互之间呈现网状交叉结构。再次,在教学活动之间,不同的教学活动有不同的目的,由不同的组织者和教师组织进行,缺乏必要的彼此关联性,这与学校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异质性。因此,在社区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不足和缺乏支撑条件时,社区教育教学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3 主体关系的扁平化结构 

主体关系可以分为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扁平化结构主要是指主体间关系去中心化。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认知水平会影响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寻找与自己气质类似的人进行模仿的倾向,行为具有选择性。因此,在社区教育教学中就可能使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任何一个个体都更可能成为教学过程的中心而影响其他个体行为的选择,或者倾向于选择其他个体的行为,教师的权威在社区教育教学进一步趋向消解。其原因在于,首先,社区教育的教学对象多为社区内心理和生理都已成熟和社会化的个体,其原有的知识储备与结构、社会化过程、对新事物的认知和对学习的自我选择,都影响着其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选择。这种选择不是以施教者扮演的角色和权威为前提,而是从自我认知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就更可能将施教者对其自身施加的影响的过程转化为自身对其他个体施加影响的过程,原有关于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和主体概念及其关系进一步变得模糊和难以辨别。其次,由于教师的来源和构成的影响,作为施教者的教师由于缺乏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深入研究,其自身权威和组织、主导教学过程的可能性进一步削减,从而导致主体关系出现多中心化。 

 

三、社区教育的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的一般原理,即反映着教学过程的最重要的专门特点和规律性,并且作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方向的基本的指导原理,是教学过程的本质、特点和主要规律的体现。相对来说,社区教育教学没有独有的教学原则,但部分原则相较其他教学形态更适合于社区教育教学。它包括教育目标与内容的适切性原则、教学手段的艺术性原则、教学组织的灵活性原则。 

1 教学目标与内容的适切性原则 

满足学习对象的迫切需要是社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因此,社区教育教学首先必须遵循适切性原则。适切性原则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选取的针对性;二是发展的阶段性。整合施教者与教学对象的目标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因为社区教育不具有强制性,同时学习者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自发性,社区教育和教学随时可能被终止。因此,首先满足教学对象的需要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并且要考虑如何满足不同个体的不同需求。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选取必须满足学习对象的现实需要,这一点比其他任何一种教学都显得更为重要。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一方面主动构建环境与反应,同时其自身的认知水平会影响个体的学习和模仿质量。这就不仅要求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择具有针对性,同时还要求它必须符合学习对象学习和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因此,适切性原则包含教育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选取的针对性和发展的阶段性两个方面。 

2 教学手段的艺术性原则 

赫尔巴特的形式阶段教学理论、杜威的五环节教学等其他传统教学理论和方法已不能适应社区教育教学的发展实践。艺术性原则成为社区教育选择教学手段的主要原则。这一原则建立在学习对象对是否参与学习、选择吸收学习内容、以自我喜好作出评价等方面的高度自主的基础上。实践也表明,社区教育教学效果的缺失与采取的教学手段直接关联。社区教育教学对象的特征决定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表达自身的主体性和意见,在与教师和其他个体的交往过程中更易于表现出自我实践的趋向。多个个体的自我实践便会造成教学影响上的冲突和淡化,因此,如何将学习对象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目标和内容上便成为考验施教者教学能力的重大课题。要实现教学的艺术性,就要求施教者必须明了社区教育的教学目标、生存处境、教学对象特征以及教学内容的属性,从而将教学过程发展成为一种体验和创造的活动过程。 

3 教学组织的灵活性原则 

概括起来社区教育教学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班级授课、活动和生活实践。社区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应体现灵活性原则,这主要是指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加强各种组织形式间的综合运用。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是社区教育教学保持活力的重要保障。只有教学组织者明晰各种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及其实践环境,有计划地组织推进,并制定充分的救济和应急措施,才能保障教学方向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总结 

 

社区教育教学的研究应该成为社区教育的新的并且是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本土化情境下,对如何发现和实践社区教育教学特点和规律应该进行充分的研究。本文试图简要分析教学过程的本质,指出教学过程部分结构,并尝试提出部分教学原则,以期能对社区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发展有一定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厉以贤,社区教育的理念团,教育研究,1999(3), 

[2]金辉,论社区教育的概念界说及其方法[j],上海教育情报,1994(4), 

[3]顾东辉, “社区教育”的概念构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7), 

[4]黄云龙,关于社区教育本质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9(7), 

篇12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回顾

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社会公平、社会公正日益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流话语,农民工就业歧视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就业困境、就业压力和就业歧视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对此学术界的理论和经验研究颇多,以往相关研究可以大体分为三类:第一,基于社会公平视角进行的研究,认为农民工在城市中受到就业歧视的现实是没有享有与其贡献对等和城镇居民相同的国民待遇(王春光,2005;转型期劳动关系研究课题组,2004);第二,是基于社会排斥和社会冲突的视角进行的研究,强调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国家制度和城市主体的排斥(蔡,2000;李春玲,2005;朱信凯,2005);第三,基于社会认知的视角,通过市民对农民工群体的认知过程,将其类型化为外群体(芭芭拉E瑞斯琴,2002)。

二、研究方法与资料说明

(一)研究方法

本文将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城市农民工的就业歧视现象及其存在基础进行整体性探究,同时,为了达到研究目标,还采用了文献分析法,文献的主要形式是学术研究资料以及媒体信息。通过扎根理论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对城市农民工的就业歧视现象及其存在基础这一微观、深层的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与分析,并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建立理论概念框架。

(二)资料数据说明

本研究采用个人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实证材料来源于笔者2008年暑假在山东省济南市参与的农民工问题专题调研所获得的15个个案资料。因个案访谈容易囿于个案的特殊性而失去普遍的解释力。因此我们在个案的选取过程当中,尽量扩大个案的代表性,增强个案的解释力。

1.个案的人员选择:本文研究定位是把农民工放在主体地位,因此我们选择访谈的个案主要是农民工,当然在选取过程中也考虑了性别、年龄等因素。

2.个案的区位选择:此研究中笔者选择个案过程中考虑到经济发达程度的区位分布,分别选择了山东济南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历城区(东区)、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市中区的七贤镇附近(西区)作为选择个案的区域,以尽量保证研究的普遍意义。由于财力、人力的限制只能以此为调查边界。

三、结果与分析

下面将逐步采用扎根理论的三级登录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首先将访谈中所涉及的城市农民工就业歧视的概念和范畴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出各种表现方面。

(一)开放式登录

表一城市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微观表现

表一为城市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各种表现,可以看出,通过开放式登录,最终抽象出26 个初始概念,8 个范畴,这8 个范畴即为微观领域里农民工就业歧视的表现。上述8个范畴的性质可以通过范畴释意或定义呈现:

就业领域单一化指农民工就业主要集中在建筑行业、饮食行业、工厂企业等社会职业体系中的次级职业,几乎将农民工限制在脏、累、重、险的工种和行业。就业通道封闭化指农民工就业主要还是依赖于以血缘、地缘、亲缘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网络,很难通过城市关系网络获得就业信息。社会保障化指农民工就业没有任何基本的社会保险,虽然向老板反映过,但是老板出于自己经济利益考虑,不给买任何的保险。劳工维权贫困化指因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低以及维权费用成本高,导致农民工维权极其困难。

(二)关联式登录

城市农民工就业歧视的中观表现:制度性排斥[ 本文主要论及的是就业歧视,因此这里讨论的制度性歧视是与就业密切相关的,因此没有将所有制度涵盖。比如与农民工城市生活相关的“廉租房”等制度没有纳入本文的分析框架。]、社会性排斥和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来自农民工自身的自我身份认同。农民工的参照群体是农民,而不是市民,自己认为比城市人低一等。这里面固然有制度性的排斥和社会性的排斥,但是农民工自身原因不容忽视。农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但是对城市理性的生活状态难以适应,自身没有融入城市的动力和意向,因此形成了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的建构。

(三)核心式登录

根据关联式登录的分析结果,核心式登录主要分析总结出农民工就业歧视及其影响因素的核心类属,使所有的类属和类属之间的关系都建立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根据关联式登录的结果表明,制度性排斥、社会性排斥和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三个层次都是在阐明农民工的就业歧视何以存在。来自政府的制度性排斥和来自市民社会的社会性排斥形成了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同时农民工自身身份的认同,对就业歧视采取的“默认”和“不申诉”态度恰好为政府制度性排斥和市民的社会性排斥提供了合法性的基础。

四、结论与对策

本文借助深度访谈数据资料,利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扎根理论,对城市农民工就业歧视的表现以及存在基础进行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从自下而上的角度思考,对于农民工行动意识的唤起,理性意识的发育,媒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新闻媒体应致力于农民工成功人士的宣传,使农民工相信自己能够很好地在城市生活,唤起农民工的行动意识;应致力于农民工通过合理合法途径争取权利的案例报道,培育农民工通过合理合法途径求权的能力;应致力于农民工生存状况和先进事迹的宣传,加强市民与农民工的沟通了解,加强社会的信息整合。最终,正如学者李芹、刘万顺(2009)所说,经过文化的接触、文化的震撼、文化的反馈、文化的再创造,农民工最终会融入城市文明之中,实现身份的真正转变,成为现代都市中的市民。

参考文献:

[1]芭芭拉E瑞斯琴,姚伟译,就业歧视反思及矫正[C],载奎伦等编,新经济社会学:一门新兴学科的新发展[M],纽约拉塞尔塞奇基金会出版

[2]蔡,中国城市外地民工就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0(4)

[3]劳动科学所“转型时期中国劳动关系问题研究”课题组,转型时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EB/OL],北京大学经济观察研究中心,2004

[4]李春玲,社会经济地位获得的制度与非制度途径:流动劳动力与非流动劳动力地位获得过程之比较[EB/OL],中国社会学网,2005

[5]李芹、刘万顺,农民工就业歧视的制度排斥及非制度排斥[J],城市问题,2009(2)

[6]王春光,农民流动人口的国民待遇和社会公正问题[R],中国社科院主办“中国农民权益保护国际研讨会”论文,2005

篇13

改革开放以来,庞大的农村劳动力人口大规模地涌向城市。这种人口流动带来的后果之一是人们可以在更大的地理空间范围中择偶,特别是原本相对隔绝的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之间的通婚有了明显的增加。这里的城乡通婚因受婚姻梯度的作用常常表现为城市低层男性与农村中上层女性的结合,即在城市社会中处于低端位置的城市男性,与处于外来流动女性中的中上层女性联姻。由于多种因素,一部分城市男性在城市的婚姻市场遭遇挤压,难以在同户籍性质的城市人群中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他们转而进入比城市婚姻市场低一级的农村婚姻市场,这时候他们的城市户籍成为了农村婚姻市场上的优势,他们以此来和处于户籍劣势的农村中上层女性进行婚姻交换。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相当规模的农村女性婚姻移民群体――城市的外来农村媳妇。城市外来农村媳妇指的是原本为农业户籍,生活于本地或外地农村的女性,通过与城市男性结婚而定居在城市,并且因婚姻关系将自身户籍以夫妻投靠的方式迁至城市,个人身份也由原先的农业人口变更为城市居民。

目前国内已有一些研究探讨了与外来媳妇和女性婚姻移民相关的问题。周海旺从户籍制度的层面讨论了两地婚姻的增长及其内在的原因,展示了上海外来媳妇的家庭困难以及婚姻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并就解决外来媳妇及其子女的户口可能产生的后果和对策进行了探讨。①谭琳等人讲述了外来女性在江苏张家港打工并通过与当地人结婚而定居在那里的经历,并对这些女性的婚姻移民为尽快融入当地社会和婆家而设计的策略与行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②赵丽丽同样以上海市“外来媳妇”为例,分析了城市女性婚姻移民的社会适应的状况,提出城市婚姻移民因为婚姻得以进入城市生活,但其社会地位并没有因为婚姻而得到提高,从社会适应的总体状况来看,城市女性婚姻移民应属于介于农民工和市民之间的边际人。③周佳懿通过对4个外来媳妇的访谈并结合一些报道资料,考察了女性婚姻移民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适应问题。④

然而,以上相对有限的文献存在一个关键的局限,就是没有将外来媳妇或女性婚姻移民以城乡户籍做出明确的区分,而是笼统地将城市与农村这两类不同户籍性质的通婚问题放在一起来进行讨论。所以,尽管有些论文涉及了社会适应的问题,但是将不同户籍性质的个体未经分类地放在一起来考察,无法很好地说明农村女性个体进入城市后的社会适应问题。因为城乡户籍身份的差异往往是这种婚姻以及社会适应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不同户籍身份的女性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她们在面临迁移、婚姻生活和城市适应等方面,也同样会存在明显的差异。

正是针对上述局限,本研究将聚焦于嫁进城市的农村女性,聚焦于她们在城市生活中的适应状况。一般来说,社会学意义上的适应行为指的是个人适应社会环境而产生的行为。个人通过社会化,明了自己的社会权利与义务,形成了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知识、机能、价值观和性格,就会在社会交往与社会行动中采取符合社会要求的行动。⑤对于嫁进城市的外来农村媳妇来说,她们面临着适应城市社会生活的诸多问题:她们在城市的适应状况是怎样的?她们是否能很好地适应婆家的生活、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被婆家接纳?她们能否被所在社区的人群接纳?她们能否被城里工作单位中同事接纳而不被另眼看待?她们在社会适应中遇到了哪些难题?这些难题又该如何来解决?这些就是本研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设计

笔者于2007年在南京、2009年在上海、2010年在北京进行了实地调查,深度访谈了65位城市外来农村媳妇以及她们的家庭。我们通过社区或熟人的介绍,找到外来农村媳妇本人,在得到对方的同意后进行访谈。我们采用了统一的访谈提纲,采用非结构式的访谈方法,在访谈中根据实际情况拓展了访谈的内容。每个访谈对象的访谈时间为1~3小时,有些对象访谈的次数超过2次。我们还在访谈对象所在的社区做了相关的背景调查,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访问了访谈对象的家庭成员。同时在访谈前后,我们寻找各种机会去观察访谈对象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希望能够在她们生活和工作中体察她们作为外来者在各个方面融入城市社会的细节。研究的中心主要围绕城市外来农村媳妇对婆家的适应、对社区生活的适应和城市职业角色的适应三个方面。

三、对婆家的适应状况及问题

融入婆家对于外来农村媳妇而言是最为重要和难度最大的一个问题。外来农村媳妇作为一个新的家庭成员在婆家需要适应新环境和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作为一个来自外群体的“陌生人”,外来农村媳妇在婆家能否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平等的对待、能否以一个家庭成员的身份参与到家庭事务中是衡量她在婆家适应状况和被婆家认同与接纳的指标。外来农村媳妇要真正融入婆家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在婚姻关系中存在着一定的磨合期,夫妻双方要适应和融入对方的家庭本身就存在一个过程。如果双方各自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存在一定或较大差异,那么在适应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诸多矛盾与冲突。如果夫妻双方的身份和地位不是“势均力敌”,那么矛盾和冲突的情形可能就会更加复杂。可以想象对于身份“低贱”,跨越户籍鸿沟嫁进城市的外来农村媳妇来说,适应和融入婆家的难度较之拥有城市户籍的媳妇要更大一些。

对于城市婆家来说,外来农村媳妇属于“他群”,本能地就会遭到来自婆家的“我群”的排斥。有些外来农村媳妇在嫁进婆家时是受到欢迎的,这是因为她的城市婆家能够较为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儿子难以在城市找到合适的对象,只有通过找个农村媳妇才能解决其婚姻大事,因此相对来说比较欢迎农村媳妇,但欢迎并不表示真正的认同。而有的外来农村媳妇在嫁进婆家时遭遇阻挠,因为婆家嫌弃她们的农村身份。例如:

WZ的婆婆只有在心情好的时才会有笑脸给媳妇,绝大多数时对她以“乡下人”相称。当她看WZ不顺眼时会开口就骂。有一次WZ翘了个二郎腿,婆婆一巴掌朝她腿上打去,同时还说乡下人坐没坐相。WZ只好笑嘻嘻地乖乖坐正。――个案4⑥

调查发现,无论是得到欢迎还是遭受冷遇,城市外来农村媳妇必须在婆家谨慎言行。由于外来农村媳妇在婆家里的弱势地位,使得她与婆家之间的互动表现为她个人对婆家的完全妥协和依从。外来农村媳妇必须压抑个性和放弃自己的生活习惯以适应婆家。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外来农村媳妇的婆家都在她们面前显示了城市身份的优越感。有些甚至还将农村户口作为歧视外来农村媳妇的理由。由于地域差异和生活背景的不同,外来农村媳妇与婆家总会产生一些矛盾和摩擦,而外来农村媳妇对此抱着谨小慎微、息事宁人的处事态度,对自己遭受的不公平待遇采取忍耐和克制。正如彼德・布劳在《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一书中所言:“一旦优势地位在政治或经济结构中牢固地扎下了根,那么它就可以使一个人以贡品的形式从下级那儿榨取利益。”。⑦对于外来农村媳妇来说,城市婆家具有优势地位,一是他们人多势众,而自己势单力孤;二是他们在户籍上高自己一等,自己的城市身份要靠他们得以获得。因此外来农村媳妇只有付出谦恭、顺从和农村人特有的吃苦耐劳的品质才有可能换取婆家的较好的对待。比如:

WX:“我婆婆不高兴时会给人看脸色,这时我就赶快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把孩子带进自己的房间,等她气消了再出来。我想如果娘家在这里就不会这样了,我是外地农村的,不受气怎么办呢!”――个案39

努力维护城市婚姻是外来农村媳妇家庭生活的第一要旨,因为这个婚姻是外来农村媳妇在城市的立身之本。对于女性来说,婚姻是个体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生命事件,它的成功或失败将严重影响个体的生命历程。对于外来农村媳妇而言,她们的城市婚姻看似是个人行为,但在其背后不无社会结构的强大力量。而与城市女性相比,外来农村媳妇的城市婚姻对于她们尤为重要,一旦她们丧失了它,她们很可能在城市无法立足,而农村又是她们难以回去的地方,她们因此会成为了城乡之间的“边缘人”。由于心理上的弱势地位,外来农村媳妇不敢去维护自己的权利,只能用忍耐去交换婆家的接纳,她们往往过着低质量的家庭生活,有时还会遭遇家庭暴力。为了在城市有一个立足之地,她们忍受着婚姻中的不平等。

四、对社区生活适应状况及问题

城市外来农村媳妇除了适应婆家生活之外,还面临着适应城市社区生活的问题。流动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构成对城市居民生活空间与资源的压力,更增添了城市居民对流动农村人口的排斥。也就是说很多城市居民对流动农村人口所采取的主要互动方式是冲突,而不是竞争,更不是合作。所采取的态度是轻视,而不是平等,更不是理解与包容。⑧由于城乡分隔的历史原因,一部分城市居民对来自农村的人群存在着偏见和歧视。虽然外来农村媳妇因为婚姻获得了城市居民的身份,但既往的农村出身仍然会让她们遭遇歧视和偏见。城市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不同于农村,在城市人际互动不太频繁,彼此存在着一定的空间,邻里之间可能互不相识更没有往来;而在农村社区成员之间常常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血缘关系,他们是彼此熟识、互动频繁和交往密切的。因此外来农村媳妇必须适应城市社区的人际交往和生活方式。调查发现,外来农村媳妇普遍认为城市里人情淡漠,她们与城市邻居之间交往很少。当她们刚进入城市社区时作为一个新来者可能得到关注,而她的农村身份可能会给她带来某种程度的轻视,因此外来农村媳妇一般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农村身份。由于她们外来者的身份以及不同于城市的文化生活习俗,外来农村媳妇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了来自城市邻居们的歧视和排斥,而这种来自城市人群的歧视会加深外来农村媳妇的自卑感。有的被访者深有感受地说:

YY:“在嫁到南京时,我感觉到了城里人对农村人的歧视。我口音是外地的,一旦被发现就往往会被城里人欺负。”――个案21

作为社区居民,城市外来农村媳妇与社区工作人员之间存在着管辖与被管辖的关系。社区作为政府在城市社会的基层管理部门,它担负着辖区内居民生活中的大事小情。按以往的惯例,源于外来农村媳妇存在着户口从农村“搬到”城市的现象,外来农村媳妇被称为“搬家户”⑨,这是社区内部的通用词汇,具有一丝居高临下的色彩,所以只是通用于工作之中。以往社区对外来农村媳妇的管理较多,外来农村媳妇的婚姻登记和迁移户口的书面证明材料都要由社区出具,现在这些手续已经简化不需要经过社区。目前社区对外来农村媳妇的管理集中在计划生育工作方面,由于外来农村媳妇中的大多数没有正式工作,因此她们的计划生育问题就由社区进行管理,被称为计划生育“自管对象”,由社区负责给她们提供计划生育服务。对于生活困难要进入城市的“低保”的外来农村媳妇及其家庭,社区负责帮助她们进入审批和发放程序。对于没有职业的外来农村媳妇,社区有时会给她们提供一些临时性的工作机会。例如:

HL:“我和老公在社区摆小摊卖面条,主任对我俩很照顾。”北京B社区主任:“HL的老公有精神残疾,HL从外地嫁进北京,她两口子没工作,我们根据她家的情况给他们进了低保。”――个案63

由于基层管理工作的繁杂使得社区无法给予外来媳妇这一群体较多的关注,也不太可能用专业的方法来开展对她们的社会工作。作为管理层的社区对外来农村媳妇只限于一些基本面的管理,调查发现,社区一般只掌握了外来农村媳妇的姓名、年龄、住址和生育状况。由于人员和经费的缺乏,社区的这一块工作缺乏深入和细化。调查发现外来农村媳妇对社区存在较强的依赖。她们中的一部分因为无业而在社区里摆摊为生,而这就需要获得社区的关照。因此她们对社区的指令反应积极,对社区工作人员尊敬谦恭,这是由于外来农村媳妇将社区视为她们在城市社会关系网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她们对社区的信任是一种强信任。由于在城市的弱势地位和关系网络的缺乏,她们在城市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的获得要依赖社区层面的支持。

五、对职业角色的适应状况及问题

对城市职业角色的适应也是外来农村媳妇面临的问题。除部分自我雇佣或没有参加工作之外,外来农村媳妇一般在某个单位打工,身份类似上班族,因而也就形成了一定的业缘关系。在调查的65个个案中有21个外来媳妇在单位里打工,她们有的是家政公司的钟点工,有的是美容院的美容小姐,有的是公司勤杂工、保洁员,有的是超市理货员,有的是商场的营业员,还有的是公司文员。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多地习惯于流动,工作和生活中的流动使业缘中的人际关系变得不再像过去那样稳定和密切,人际交往往往是浅层次的。基于这些因素,外来农村媳妇们所在的工作环境就变得较为宽松,这就使得她们比较容易地适应工作的环境和氛围。适应中也会存在一些困难,但难度要比婆家的适应降低很多。

外来农村媳妇在工作单位中的人际交往显示出了较高的同质性。她们一般都与自己背景相同的人建立了较为密切的互动关系,而与那些与她们异质性强的城里人保持疏远关系。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外来农村媳妇都表示在城市里没有朋友感觉孤独。其实她们没有的只是“出生在城里的朋友”。在城市中她们的朋友要么是老乡,要么是一起打工的与她们背景和文化层次一致的人。而不同的背景和文化层次使她们无法融入进城市人的生活圈,被隔绝在城市人的交往之外。我国的二元结构造成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区隔,也造成了外来人口在城市的融入隔阂和障碍⑩。外来农村媳妇尽管通过婚姻改变了农村身份,但她们的外来性质却依然成为一种标签。由于城乡差别和文化壁垒的存在,一部分城市人在感情和行为上存在对她们的歧视与隔离。例如:

YM:“我来上海已经有五年了,但在城里感觉很孤独。我的朋友一般都是老乡或者是在打工过程中结识的同事,大家的背景差不多,没有城里的朋友。如果遇到一些问题和难处一般都会打电话回家去说说,如果需要帮忙一般会找在这里的老乡和过去一起打工的同事。”――个案24

调查发现,外来农村媳妇在业缘关系中的互动状况比较好。工作中结成的业缘关系是外来农村媳妇获得心理支持的主要环节,而这种支持是她在城市婆家和农村娘家无法得到的,因为她们的业缘关系拥有相同的背景和面临类似的问题,因此很容易获得共鸣。可以说业缘关系是外来农村媳妇在城市的社会支持网络中非常重要的方面。但值得注意的是,外来农村媳妇所结成的业缘关系大多是那些和她们在背景和身份上同质性强的人群,她们结成较为频繁的互动关系并形成了交往圈子。而在和其他来自城里的同事之间由于身份和文化的差异,仍然存在着区隔,维持着表层性的工作交往,几乎不存在情感上的交流。

六、结论与讨论

城市外来农村媳妇通过婚姻实现了向上的社会流动,完成了从身份上从农村向城市的改变。在男权中心的社会里,对于女性而言,从夫居式的婚姻不仅会改变原有的生活轨迹,甚至带来命运的改变。对于农村女性来说,通过婚姻进入城市,改变农村身份既是她们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方便可行的现实路径。因为在农村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文化氛围中,女性缺乏其他改变身份的机会。以往研究发现,许多农村未婚女性由于进城打工而产生了留在城市的强烈意愿,她们不愿回到自己土生土长的乡土社会中。城市外来农村媳妇无疑是农村女性流动人口中的“幸运儿”。作为流动的农村女性中的特殊群体,与城市男性的婚姻改变了她们的人生轨迹和生活状况,她们如同一粒种子就此在城市扎根、开花和结果。嫁入城市同时也意味着她们与乡土社会有了进一步的隔绝,因为她们必须改变以往农村社区的生活理念、社会交往和思维方式,以适应自己的城市新移民的身份。

1958年制定的户籍制度将城市和农村截然分开,暗示了不同性质户口的等级和价值。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空间的人们因此在社会身份、权利、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上存在着巨大差异,户籍在带来制度上差别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社会认同和社会交往上的边界。城市人群通常出于优越感而对属于外群体的农村人群不大认同,存在一种普遍性歧视;而农村人群通常出于自卑而远离城市主流社会,存在一种普遍性自卑。仅以现行的户籍制度为例,该制度不仅将公民分成具有不同户籍身份的“城里人”和“乡下人”,还在住房、教育、就业等方面给予两者极其不同的待遇,使所谓城市里外来的“乡下人”遭受到了严重的社会歧视。虽然自20 世纪80年代以来,“城乡二元体制”正在逐步向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转变,但城市身份认同仍然以既有的户籍制度为基础,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11。随着户籍制度的变革,通过婚姻迁移可以变更户籍身份。城市外来农村媳妇尽管已经拥有或即将拥有城市身份,但她们的农村出身依然会使她们处于一贯的城市对农村的歧视之中。有人可能期望,随着打工妹与城里人之间的接触越来越多,将会带来更加无差别的相互理解,以及对于城乡二分法和刻板印象的批判。但是实际上,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打工妹和其他农民工与城里人之间的接触并没有减弱任何一方的成见。12由于城市居民天然的“我们群”意识和“一等公民”的优越感,由于城市农民工群体在一定程度上与城市居民的隔绝,使得进入了城市人群生活之中和群体内部的外来农村媳妇成为城乡对垒中城市对农村歧视的承担者。城市婆家和城市里与之发生联系的人群都可能将城市对农村传统的歧视施加在已经转变为城市身份的外来农村媳妇身上。从某种程度上说外来农村媳妇以个体的方式承担着她们所来自或代表的农村群体所受的歧视,户籍的壁垒虽然消失了,但文化的二元壁垒依然存在。现实中我们不难看到在城市中依然不乏歧视城市外来农村媳妇的行为,这些行为经常发生在她们的婆家、所在的社区和工作单位里。这些歧视行为不仅侵犯了城市外来农村媳妇的权益,而且会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城乡身份上的壁垒将逐渐消除,但文化心理分野的消除还要假以时日。进入城市的农村妇女还要面临一个如何在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转型、如何通过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以尽快融入现代都市文明。13婚姻迁移使外来农村媳妇进入了城市社区和城市社会,但是这并不代表她们就此成为了真正的城里人。因为婚姻迁移和社区迁移并不同步。婚姻迁移是快速和显性的;而社区迁移是内隐的、长久的和缓慢的。从本质上讲,社区迁移是一种文化上的调适,是由外群体进入内群体的过程。外来农村媳妇必须进行再社会化才能完成对城市社会的适应,这种再社会化需要外来农村媳妇个体和城市社会进行有效的互动才能较好地实现。而社会工作的方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能够帮助她们适应城市社会和改善自身的弱势地位的专业的工作方法。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的专业活动,也就是一种社会制度,具备社会制度的功能。它所救助的主要对象就是那些在社会系统中不能很好地完成社会角色的弱势群体,在社会中处于较差的社会地位或缺乏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群体。14作为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外来农村媳妇具有身份和性别的双重弱势,她们需要得到作为具备社会制度功能的社会工作的关注和扶持,需要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分析她们面临的困难,向她们提供具体的帮助,提升她们与城市社会的相互适应的功能,从而促进她们的自身发展。

以外来农村媳妇为案主的社会工作适宜在社区层面开展和进行,因为社区是外来农村媳妇在扎根城市的坐标。绝大多数的城市社区都存在外来农村媳妇,因此城市社区是开展对外来媳妇的社会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和责任者。社区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协助居民使其生活方式适应他们所接受的或外界加给他们的变迁。15作为新移民的外来农村媳妇进入城市社会后在各个方面都存在一个适应过程。由于她们自身素质不高,难以在城市获得高薪的工作机会,特别是她们的婆家也大多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因此外来农村媳妇及其家庭常处于经济贫困状态,属于城市的贫困群体。目前在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城市反贫困行动体系,为贫困者提供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其他各种社会服务。16而对贫困群体的帮扶政策的落实很大部分在社区层面开展和实施。由于外来农村媳妇群体在城市没有正式的职业,她们除了经济上的贫困外还存在着权利缺失、权利侵害等问题,因此对外来农村媳妇及其家庭的帮扶工作主要由社区承担,在社区开展对这一群体的社会工作也十分必要。对外来农村媳妇开展的社会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对她们及其家庭进行增能。社区可以充当召集者和倡导者的角色,负责社会工作具体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召集社会机构或调动社区内外的志愿者协同行动,倡导建立维护外来农村媳妇权益和社会保障的相关规定和措施。具体做法是首先要梳理外来农村媳妇的分布状况,建立起外来农村媳妇的个人和家庭档案,包括家庭人口、居住状况、其本人及家庭成员的职业情况、外来农村媳妇的迁出地、婚龄、生育状况和社保状况等。其次在调查家庭情况的同时,对外来农村媳妇进行访谈,了解她们在城市社会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然后根据需要进行社会工作介入。运用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对一些需要帮助的外来农村媳妇个人开展个案工作,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诸如提供相关信息咨询、家庭沟通技巧的辅导,帮助她们建立自信和提升自我价值感。对具有相同情形的一些外来农村媳妇开展小组工作,诸如妇女支持小组,婚姻辅导小组,反家庭暴力小组等,帮助她们建立情感支持和经验分享的社会网络。运用社区工作方法在社区内倡导居民之间平等友善的良性互动,消除对外来农村媳妇的歧视,建立接纳和有归属感的社区氛围。通过社区发展来改善社区整体环境,整合社区资源为弱势群体提供直接的帮扶。17社会工作强调以人为本,它可以帮助外来农村媳妇及其家庭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协调社会资源来摆脱她们面临的困境。

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加强社区管理,使外来农村媳妇这样的城市新移民与城市社会的其他成员之间相互接纳和平等相处,以社区融入带动社会融入,这样就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消除社会不平等因素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正。

注 释

①周海旺:《上海市外来媳妇及其子女的户口政策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3期。

②谭琳等:《“双重外来者”的生活――女性婚姻移民的生活经历分析》,《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2期。

③赵丽丽:《城市女性婚姻移民的社会适应研究――以上海市外来媳妇为例》,《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④周佳懿:《上海女性婚姻移民社会适应个案研究》,《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2期(上)。

⑤王康:《社会学词典》,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52页。

⑥为保护个人隐私,个案中外来农村媳妇的姓名用拼音字母代替。

⑦(美)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133页。

⑧李红琼、黄正泉、梁剑宏:《流动农村人口心理困扰成因研究》,《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⑨“搬家户”的一词源于南京市社区过去的工作用语。由于在北京和上海实行了户籍进京进沪的限制政策,一般外来媳妇必须在婚后8~15年才能户籍迁入。

⑩许涛:《我国公民与外来人口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人口学刊》2012年第4期。

11张广利、张瑞华:《城市外来人口“身份―认同”研究的范式转换》,《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12(澳)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和社会变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29页。

13金一虹:《城市化――妇女发展的又一机遇和挑战》,《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6期。

14陈成文、孙嘉悦:《论社会工作的功能:一个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视角》,《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

15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