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生活教案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知识目标:明白观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观察的一般方法和技巧,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观察的兴趣,形成自觉观察身边事物的意识。
【辅导重难点】
初步掌握观察的一般方法和技巧,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辅导准备】
教师准备训练观察力PPT。
【辅导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喜欢)你知道他有一双什么样的眼睛吗?(火眼金睛)因为这双火眼金睛,孙悟空观察得可仔细了,他能看到许多别人看不到的小细节,你想拥有一双这样的眼睛吗?(想)那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板书课题:11.我有一双亮眼睛)
二、主题活动
(一)师:为什么我们需要一双亮眼睛呢?它有多重要呢?下面就请小朋友们睁大你的眼睛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你会提醒这些小朋友应该注意什么呢?(课件出示6张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图1:鞋带松开的小男孩要出门。(鞋带松开容易绊倒)
图2:行人离破损的井盖太近。(易踩破井盖掉入,不能逗留玩耍)
图3:经过外墙瓷砖脱落的大楼。(易被脱落瓷砖砸伤)
图4:高压线放风筝。(易触电。)
图5:红灯过马路。(易发生交通事故)
图6:用两头都削尖的铅笔写字。(容易被对着自己的尖头戳伤)
师:通过上面几幅图哪位小朋友知道仔细观察的亮眼睛会帮助我们发现生活中的什么呢?(生活中的危险)(板书:发现危险)
(二)师:孩子们真能干,用亮眼睛就帮助了上面的小朋友远离生活中的危险,这不,又有问题需要大家帮忙啦!
1、请伙伴们帮我看看数学课堂练习我能全对吗?
2、我的语文考试的这一题我能得满分吗?
师:通过帮助上面两位小朋友改错,我们知道了会观察的亮眼睛还能帮助我们发现学习中的……?(错误)(板书:发现错误)
(三)师:孩子们刚才那么动脑筋,下面给大家猜个谜,轻松轻松!我手上有一张动物的图片,我说你来猜是个啥?一对耳朵一双眼,一张嘴巴四条腿。谁能猜出来?(猜不出来)哦!好多动物都长这个样呢!看来老师没有发现它的主要特点,我要请位小朋友帮忙了。
我会仔细观察小游戏:请一个学生看图片,描述看到事物的特征,其他学生根据他的描述来猜猜是什么?
师:你知道了会观察的亮眼睛还能帮助我们发现事物的什么呢?(特点)(板书:发现特点)孩子们个个顶呱呱,我们把仔细观察的本事用在写话上怎么样?我想一定会非常精彩。
(四)现在睁大你的亮眼睛,看看我们还能发现什么?(课件配乐展示图片)
你发现蜿蜒奔腾的金沙江了吗?
你发现巍峨壮美的座座群山了吗?
你发现巨人般屹立的二滩水电站了吗?
你发现火一般燃烧的攀枝花了吗?
还有那三花节上粉的桃花、白的梨花、金灿灿的油菜花?
竹湖园的宁静、广场的欢腾你发现了吗?
原来我们的家乡这么美!
原来我们的亮眼睛能够发现——美!(板书:发现美)
(五)师:孩子们,仔细观察这么重要,有什么观察的好方法呢?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几个小游戏来总结一些观察的好方法。
1、找不同:两图中有5处不同(抽学生组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看图前告知有5处不同,另一组不提示,看哪个组又快又准确。)板书:明确目的2、找规律:带“?”的方格里是什么图形?(错误和正确的学生说找的方法,比较后得结论。)板书:按顺序3、两可图:你看到了什么?(抽学生在教室的不同角度观察,看看都能看到什么。)
板书:全面
4、师:小朋友们通过仔细观察找到了好方法,老师用把大家的好方法编了首儿歌,我们
一起来读一读:
仔细观察真重要,我有观察好方法! 明确目的最先做,按顺序,挨着看。边观察,边思考,记录工作要做好。眼睛看,要全面,上下左右,前后远近都不漏。好方法我记牢,练成一双亮眼睛。
三、练习巩固
师:孙悟空来喽,我们来和它比一比吧!指导学生完成P44“我的火眼金睛”练习。
1、图一,数清图中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圈。(课件出示)
2、图二,图中画的是什么?各处于什么状态?(课件出示)
篇2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分析友谊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使学生知道生活需要友谊;通过讲故事、表演等方式,让学生知道建立真挚友谊的基础。
思想觉悟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充分意识到友谊对人的重要作用,重新审视自己友情的建立基础,提高发展真挚友情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真挚友谊建立的基础;真挚友谊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真挚友谊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如果可能,教师可以用一幅画作为导入,大意为:流泪的嫦娥或哀鸣的孤雁。)
投影或幻灯片:云母屏风独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嫦娥》
学生思考、讨论:这首诗介绍了一个怎样的神话故事,从这个故事里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师:传说中,月亮里有个美丽的世界,所以嫦娥偷食灵药,飞升上天。然而蟾宫的幽静、冷清却使嫦娥陷入孤独、寂寞的忧伤中。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何尝不是这样。没有同伴,没有朋友,无法倾听,无法倾诉,这种无休止的压抑和沉默只能使人疯狂。所以,与人的交往,尤其与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必不可少。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有关友情的话题。
讲授新课
第七课待人真诚热情建立真挚友谊(板书)
一、生活需要友谊(板书)
1.友谊的重要作用(板书)
学生活动(一):填写以下内容,然后讨论分析友谊有哪些重要性。
(1)从小学到现在,你除了渴望自己学习成绩优异之外,还渴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有自己的知心朋友吗?如果有,当你想到你的朋友时,你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如果没有,你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你或你的朋友获得成功时,你们彼此会如何反应?是祝贺?是忌妒?还是背后攻击、诋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你感到忧愁、烦恼的时候,是独自承担,还是向朋友倾诉?你认为朋友的鼓励、支持能够帮你度过难关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和你的朋友是一块儿打闹嬉戏、荒废光阴的朋友,还是在学习上相互帮助、相互督促的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和你的朋友会相互指出彼此的缺点并帮助对方改进吗?当你困惑的时候,你的朋友会热心帮助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认为你的班集体是一个友爱、团结的集体吗?如果是,你认为这种友爱、团结的气氛对你们的集体有帮助吗?什么样的帮助?如果不是,那你对这样的集体满意吗?你认为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应该如何改变这一局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填写之后,围绕友谊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出友谊的四个重要作用,并能意识到自己友谊的珍贵或友谊中存在的问题。
(1)友情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板书)
(2)友谊使人分享更多的欢乐和幸福(板书)
(3)友谊有助于排解烦恼和忧愁(板书)
(4)友谊促进我们进步(板书)
①友谊能使我们学习得更好
②友谊能使我们思想进步得更快
③友谊能使集体更有力量
2.建立真挚友谊的基础(板书)
对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可以提前安排学生准备故事或小品,内容可以是历史典故,也可以是自己身边的事情或自己的亲身经历,但要围绕“真诚平等、互帮互谅、共同追求”三个方面,并且每个方面要选用两个正反对比的例子。比如,有的同学对待朋友能哄就哄,能骗就骗,有的同学知道朋友有缺陷之后,开始奚落他,嘲笑他,并准备和他绝交。有的同学在交友过程中,只能让别人帮助他,谅解他,而当朋友有困难或犯错误的时候,他却置之不理或紧追不放。关于“共同追求”这部分,学生可以准备“割席断交”的故事、与的故事。
学生活动(二):讲故事或表演小品,然后分析真挚友谊建立的基础是什么,分析几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教师总结。
篇3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愿意并喜欢接触新的生活环境,主动维护和建设学校环境。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学会有意识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环境是教学的重点;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体验、参与新的校园生活,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
“三交流一反馈”教学法
[课前准备]
让学生通过观察、寻访,尽可能多的了解我校的校园环境及历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步入中学校门,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有心的同学处处留心,用心观察、询问,对我们学校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下面我就有关咱们学校的一些问题考考大家。
1、我校的校名是什么?曾用名什么?
2、我校现任校长是谁?以往任校长的还有谁?
3、请准确说出我校的地址。
4、我校有几座楼?名称各是什么?
5、我校以往取得过哪些成绩?有过哪些杰出人才?
想一想:在新学校里,你有什么新的打算和愿望呢?
二、预习提示
1、走进中学,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任务是-------------。
2、学校的环境包括-----环境和-------环境。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有赖于---------、---------、---------、---------和---------。
3、学校环境需要我们--------------。
4、---------------有助于尽快适应新环境。
三、合作探究
1、你能举出几种生物适应的例子吗?从中你有什么感悟?
2、我们应该怎样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积极适应新环境?
3、你准备为我们学校的环境建设做些什么?
4、你对我们的学校有哪些好的建议呢?请各小组收集意见和建议,写一份建议书。
四、展示交流(就合作探究的问题)
1、“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生存的法则。我们也要学会积极适应新环境。
2、我们要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积极寻求方法解决问题,就能不断适应初中学习和生活的新环境。
3、学校是我们成长的乐园,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爱护自己的学校,爱护桌椅,保护花草树木,使用文明用语......
4、略。
五、课堂小结
若学生在展示交流环节做的很好,教师简单加以小结并给学生以充分的赞扬和鼓励;若展示得不够,应给学生以引导,让学生总结收获。
六、拓展升华
播放我校校歌,学生听音乐,领会歌词含义。
各抒己见:从校歌中,你对我们学校又有了哪些了解?
板书设计
步入新学校
适应新环境
调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
悉心维护和主动建设新环境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
1、作为一名中学生,新的学习生活开始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任务是()
A、适应新的环境B、竞选班干部
C、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D、穿名牌时装,引起别人关注
2、步入中学校门,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新学校、新同学、新老师、新课程。要适应新环境,就要()
A、多与熟悉的同学交往
B、一门心思搞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
C、主动了解和适应新环境,自觉缩短适应期
D、顺其自然,得过且过
(二)多项选择
1、下列属于能积极地适应初中新环境的做法有()
A.主动了解和适应新环境B.自觉缩短适应期
C.尽快地进入中学生的角色D.看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
2、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有赖于良好的校园环境。下列属于校园环境要素的有()
A、清洁的教室B、整齐的桌椅
C、良好的校风和学风D、老师的治学态度
(三)简答
进入新的校园环境,我们需要怎样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
[推荐作业]
你喜欢我校的文化墙吗?请收集一些你喜欢的内容,抄在你的笔记本上。
第二站结识新朋友
灵宝市第四初级中学:陈林静
学校审核人:骆姗姗、周秀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懂得适应新的人际环境是环境适应能力的一部分。对于中学生来讲,新的人际环境是新的同学关系和新的师生关系。
2、能力目标:了解交结朋友的一般方法和技巧,能有意识地运用交往的礼仪与方法与同学、老师交往。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交往,欣然接纳新老师和同学的情感,积极融入新环境。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乐于交往、积极适应新环境的情感是教学的重点;
懂得热情、主动、宽容、理解、尊重、乐群的交往之道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三交流一反馈”教学法
[课前准备]
搜集关于歌唱友谊的歌曲、名言;熟悉本班学生的大致情况。
[教学实施]
一、活动导入:
活动形式见课本8页。
说一说:活动结束后我的感受是:——————————————————————————————。
教师:三年的初中生活,就要从此开始。在这三年中,我们将手拉手,心连心,快乐共分享,忧伤共分担,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一起进步。那么,怎样才能结交到好朋友,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呢?请先自己看书学习。
二、预习提示
1、到了一个新的班集体里,一定要改变------心理,积极结交------,感受--------,建立--------,提高------------。
2、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需要我们发挥------性,用自己的诚意换取他人热情的回报;还要通过------增进彼此了解融洽同学关系。
3、对于青少年来说,-----------关系是很重要的,真正的朋友可以互相------,互相------,互相--------,能够一起-------,一起---------------。同时,良好的-------关系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还要主动与------交朋友。
4、友谊需要我们用“心”来浇灌:-----之心,------之心,--------之心,-------之心,-------之心,-------之心等等。
三、展示交流
1、我对友谊重要性的认识:----------------------------------------
2、我的交友之道:------------------------------------------
小结,板书:交友之道:a、主动打招呼;b、善交益友;
c、参与集体活动;d、用“心”浇灌友谊。
四、分组活动
(一)各抒己见
益友应该是正直的朋友、宽容的朋友、博学的朋友。
当我们-----------------------------------------的时候,
他会-------------------------------------------------------------
(二)交往清单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下面的问题,了解自己的交往状况。
你现在能叫上班上多少同学的名字?--------------------------------
你交了几个好朋友?他们是:-------------------------------------
能写出几位老师的名字,分别是:------------------------------------
在交往中,我的收获有:--------------------------------------------
五、拓展、提升
你会唱哪些关于朋友的歌呢?学生自告奋勇唱,或老师起头大家齐唱《永远的朋友》。活动结束后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课堂小结]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快乐生活的前提,也是我们学习和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我们应该善交友,交益友,团结互助,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精彩。
板书设计
a、主动打招呼
b、善交益友
c、参与集体活动
d、用“心”来浇灌
[巩固练习]
(一)、单选
1、中国有句老话:“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他给我们的启示是()
A、有几个哥们儿的班主就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B、只要有一些好朋友的帮助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C、个人离不开集体,团结力量大
D、别人的帮助证明了自己的懦弱
2、进入中学后,下列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有()
A、小强家庭条件不好,但总是穿比较时尚的衣服,以引起别人的关注
B、小明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好,别人都不如他
C、小红认为自己是女生,不应该与男生交往
D、小婷热情地为新班集体做好事
(二)、多选
1、“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真正朋友。”对这句话正确理解的是()
A、真正的朋友有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
B、真正的朋友有助于我们的事业成功
C、真正的朋友有助于我们的自我完善
D、真正的朋友有助于我们遵纪守法
2、我们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这是因()
A、它能够激活我们积极、健康的情绪
B、它有助于同学间的融洽相处
C、它有助于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合作
D、它会耽误学习,影响成绩
(三)、材料分析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单过,一生朋友你会懂……”
1、歌词反映的道理是什么?
篇4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所处生活环境的变化,了解改革开放的显著成就;
2.通过社会调查,培养社会实践能力,概括、分析、判断历史问题;
3.通过实践,学会展开历史活动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
4.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初中生沟通和交际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社会调查过程;
2.小组展示调查成果。
难点:
1.做好记录,练习如何正确进行社会调查;
2.与人进行沟通,形成研究资料。
四、教学过程
全班分五个小组:
一组:调查家庭收入;
二组:调查饮食的改善;
三组:调查住房改善;
四组:调查服饰演进;
五组:调查交通方式;
教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方方面面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变化,请同学们根据分组,进行社会调查。
1.搜集资料的方式:查阅书籍报刊、上网浏览影视资料、采访长辈等;
2.资料的呈现形式:文字、图片(含照片)、实物等;
3.资料的内容:改革开放前后变化。
一组:调查家庭收入
家庭收入变化调查:农村居民收入。
改革开放前:50年代农民人均收入为50.4元。 60年代农民人均收入80.66元。 70年代初,农民 收入90元。1977 年人均收入100元。
改革开放后:70年代末,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农民收入增长较快。1979年,人均收入 301元。80年代,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加快。农民 人均纯收入,1983年795元。2000年,2253元。2017年,13000元。
二组:调查饮食的改善
图片展示:改革开放前后的饮食。
改革开放前,经济比较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物质贫乏,很多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饮食品种较少,人民对饮食对要求更多对是能够解决基本对温饱。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对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品种繁多。
三组:调查住房改善
图片展示:改革开放前后的住房。
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仅有3.6平方米,缺房户达869万,占城市总户数的47.5%,近一半城镇居民无房可住。而4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已高达40.8平方米,套户比高达1.13。改革开放40年以来,从筒子楼、石库门到家属院、住宅区,从福利分房时代进入市场经济的商品房时代,中国住房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组:调查服饰演进
图片展示:改革开放前后的服饰。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老百姓的生活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消费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直被深埋在心里的爱美之心,终于可以在服装上展现出来了,老百姓衣柜里的衣服逐渐变得多了,颜色也亮了起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时代的进步,老百姓的衣服的样式越来越丰富,颜色也告别了从前的灰暗而变得五颜六色。如今,服饰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五组:调查交通方式
篇5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能够识别具体图形。
2、识别圆柱与棱柱、圆锥与棱锥的区别与联系。
3、使学生对物体形状的认识逐步由模糊的、感性的、上升到抽象的数学图形美。
旨在培养学生探究、创造、实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时通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探索物体形状的认识过程:即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中,体会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
旨在让学生体验和理解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情感目标:
1、通过直觉增进学生的理解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2、激发学生对丰富的图形世界的好奇心及兴趣,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旨在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由于本节内容是对学生小学已有的立体图形知识的提高和完善,同时结合新课程改革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要求,确定本课重点为:
1.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认识现实背景中的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球。
教学难点:
柱体的锥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像电冰箱、足球等,学生很容易识别,但要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讲,难度较大,所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认知规律,将本课难点确定为:
认识圆柱、圆锥、棱柱、棱锥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培养学生空间感的形成。
教学设备或教辅工具:
多媒体、投影仪、展示的图形。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新课程改革体现了"重结论,更重过程"的思想。所以,在讲授本节课时,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视觉图象法:以参观世界着名的建筑为开端,让孩子们在欣赏这些雄伟、奇特建筑的同时,感受其中蕴涵的数学图形的美,也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充分运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是本课的一个最佳切入点。
(2)情景教学法:创设丰富的图片情境,引发学生自主探求,亲自感受,让学生在视听结合的环境中激发学习热情,加深体验,将数学与图片中涉及到的地理、历史、美术等学科进行整合。
(3)比较学习法:利用比较的方法,认识各种几何图形的共性和各自的特点。
2、学法:
学生都渴望与他人交流,合作探究可使学生感受到合作的重要和团队的精神力量,增强集体意识,所以本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遵循"观察--猜想--验证--归纳--反馈--实践"的主线进行学习。
四、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教学流程教学内容设计意图教学方式时间
分配
创
设
情
景
1、展示蜜蜂营造蜂房、燕子做窝的动画,提出问题:
瞧,它们也懂数学的图形美!
2、展示生活中立体图形的实物,同时勾勒出立体图形的形状。让学生亲自动手触摸,感知几何体的形状。
3、观察你周围的环境,我们会发现建筑物的形状千姿百态,自然物品的各种形态既美化了我们生活的空间,同时也带给我们许多的遐想:这些美妙的精美绝纶的图形是自然的造化还是建筑师们的创新与构思?通过实例的电脑展示,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创造一种探索的情景。在学习中,只有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内在动机,才能使他们以强烈的求知欲和饱满的热情来学习新知识。
电脑
动画
显示3
分
钟
实物与图片欣赏
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观察各种几何体或实物图,通过大量例子形成对各种几何体的直观认识。同时体现从生活中不规则的图形到规则的图形的认识。播放图片
新
课
讲
解
1、把学生分成6人一组,组长进行小组内分工。发给每个学生合作题卡。
2、首先让学生看书,看完后合作完成题卡上1、2题。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柱体与锥体、柱体与柱体、锥体与锥体间的区别与联系。(老师巡场指导)
4、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的同学纠正、补充。1、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精神。
2、让学生大胆想像,并通过讨论确认想像结果的正确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组织
学生
小组
合作
交流
探讨16
分
钟
教师演示归纳
1、教师利用动画演示圆柱、棱柱、圆锥、棱锥的组成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得出几种几何体间的联系与区别。如何对以上几何体进行分类:
(1)按底面
(2)按侧面
3、围成图4.1.2和图4.1.5等立体图形的面是平的面,像这样的立体图形,又称为多面体。
使学生对物体形状的认识逐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具体形象到抽象的数学图形。Flash
动画
演示
5分钟
反馈
练习
4道星级测试闯关题供学生抢答,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及时反馈课堂信息。巩固新知,深化学习内容。抢答方式5分钟
课题
拓展
教师补充演示圆柱、圆锥、球体的形成过程。
遵循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空间想象能力。播放
动画3分钟
总
结
启发学生回顾新知、激励学生代表总结发言。注重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方式的运用。个体总结、集体补充
实践操作
用牙签和橡皮泥制做三棱柱、三棱锥、四棱柱、四棱锥体现课改理念,增强学生动手能力。28分
钟
作业
1、预习4、2画立体图形128~130页
2、准备正方体、圆柱、四棱锥
五、教学设计说明: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需要全新思维,创新性人才,而这种人才是靠教育培养的,在过去的教育体制中,只是把学生作为"受体",强加地把所有东西都填装进去,这就难以开拓学生思维,挖掘他们的潜力,课改正是要改变这一点,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实践。所以本节课我在教学过程中着重体现两大特色:
1、让学生体验数学。
2、让学生自主掌握数学。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课堂中安排学生欣赏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人类生活的联系,数学是来源于生活中的,通过实践,学生更加体验到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所作的贡献,从而立志学好数学,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请允许我以几句在课改中感受颇深的话语来作为我今天的结束语:
教育是探索和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
教育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
教育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
教育是信任,而不是防范。
板书设计:
§4.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圆柱
柱体棱柱
多面体
规则的锥体棱锥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圆锥
球体
不规则的
小组合作题卡(第______组)
一、1、写出下面与实物相类似的立体图形的名称。.
()()()()()()
二、讨论题
(一)讨论圆柱与棱柱的区别与联系
(二)讨论圆锥与棱锥的区别与联系
(三)论棱柱与棱锥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次讨论:
(一)讨论多面体的特征
多面体顶点数(V)面数(F)棱数(E)顶点数+面数-棱数
(V+F-E)
正四面体
篇6
1. 在日常生活中,能发现,理解不安全的情境;
2. 有一定的日常防灾知识与能力,如防火灾,防溺水,防触电等,并初步形成良好安全的生活习惯;
3. 熟悉校园及居家环境中的消防通道
二. 教学重难点
有一定的日常防灾知识与能力,如防火灾,防溺水,防出典,初步形成良好安全的生活习惯。
三. 教学准备
各种相关资料,课件,了解家里和校园里的消防通道。
四.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课时目标
1. 确立“生命第一位”的观念
2. 遇到一些不安全因素时,能做出相应的办法和措施
3. 玩一玩安全跳跳棋,巩固已有知识
二. 教学过程
1. 看录象,读数据,立观念:
1).课件放映相关的小学生因不懂自救而丧失宝贵生命的片段。(文字)
2).看了这些报道,你有什么想说的?
3).出事近段时间少年儿童因各种原因而丧命的数据,文字,图片
小结:看了这么多,我们都知道人的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它经不起这么水淹,火烧等各种因素的侵袭,因而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生命,生命只有一次。
2. 出示课题:假期安全真重要
三. 看图讨论
一).小品表演(二男一女)
表演内容为外出玩耍时碰到一陌生人搭讪
1.看了这则小品,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2.你平时生活中碰到过一些危险的事吗,联系实际,说一说你是怎么办的。
二).课件出示书本上的图片,议一议,说一说:
1.碰到这种情况,你回怎么做呢?
2.四人小组讨论,想一个好办法。前提:既要就人命,又要保证自身安全。
篇7
3、学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4、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初步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
5、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技能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浓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对物质的酸碱性有初步认识。
﹙2﹚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初步具有根据猜想设计实验的能力。
二、 教学和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
醋是什么味道?在你的生活中,除了醋还有哪些物质给你留下了酸的印象?(学生举例子:水果、醋、饮料、有些食物放久了也会发酸等)
师总结:像这些有酸味的物质通常都含有一类特殊的化合物——酸。
继续问:洗衣服用肥皂、洗衣粉,谁在家洗过衣服啊,那谁来说说你洗衣服时的感觉啊?或用洗手液洗手的感觉?(可让多个学生起来说:滑腻感)
师总结:像这些有滑腻感的物质则含有另一类特殊的化合物——碱。
酸和碱对于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若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就会黯淡无光,食而无味啦。
2、讲授新课:
如何来识别酸和碱呢?你有什么办法呢?
(学生展开讨论,交流猜测的方法:学生会说可以用尝、触摸等方法)接着问:但是科学家从不用品尝或触摸的方法来确定一种物质的酸碱性,他们怎样来识别呢?(小组讨论:可能是一种特殊的物质)
到底是一种什么特殊的物质呢?大家想不想知道啊?那好,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位伟大的人物——波义耳。(打出:波义耳的画像)这位伟大的人物跟花有一段美好的故事,大家想知道吗?想知道那就赶紧看课本4页多识一点“酸碱指示剂的发现”(看完后找学生回答,通过看书,他学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启示?让学生学习科学家锲而不舍、一丝不苟的精神。)
【点拨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含有碳酸(H2CO3),它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还有没有其它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者变成其它颜色呢?
【实验】注意的问题:1、介绍溶液的酸碱性2、看清标签3、滴管悬空 、 4、取1—2ml液体 5、滴2—3滴紫色石蕊试液 6、观察颜色的变化,记录
【设问】:⑴上述溶液可分为几类?(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根据三种颜色变化应分为三类溶液:酸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碱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还有一种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这种物质既不是酸也不是碱。)
⑵用什么方法识别酸或碱溶液呢?(酸碱指示剂)
【导入】那么什么是酸碱指示剂呢?
酸碱指示剂很多,酚酞也是一种常见的指示剂,它遇到酸和碱怎样变色呢?还是让我们亲自来体验吧!
【实验】学生动手做
食盐水 蔗糖水 柠檬汁 白醋 石灰水 肥皂水
无色酚酞
试液
【情景导入】如果你是一位科学家,要到野外考察,携带试剂方便吗?所以,通常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用红、蓝石蕊试纸来检测溶液的酸碱性。(简介试纸的制法和使用方法)
【温馨提示】:蓝色石蕊试纸:在碱性环境中制得,只能鉴别酸,遇酸变红
红色石蕊试纸:在酸性环境中制得,只能鉴别碱, 遇碱变蓝。
【教你一招】先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液的玻璃棒点试纸中部,然后观察颜色变化,判断溶液性质。
学生亲自操作然后回答结论。
【快乐收获】:通过实验探究,你获得了哪些识别酸溶液和碱溶液的方法?(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提问】大家考虑过没有:为什么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同的碱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呢?
通过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出:不同的酸都能是指示剂变色是因为都含有:氢离子;不同的碱都能是指示剂变色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一种共同的离子:氢氧根离子
——得出酸和碱的定义
3、归纳总结:
解决引言问题:为什么紫甘蓝中加醋会变红?(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小组讨论本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会识别酸和碱)(如果答不全,可多找几个学生来总结。)
4、课堂小测验:
1)、下列溶液显酸性的是:
A使石蕊试液显红色B使酚酞试液显无色
C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2)、请思考:有哪些方法可以检验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是酸性还是碱性?
4、作业:自制酸碱指示剂:
1)、选色泽鲜艳的植物花瓣研碎
2)、用白酒浸泡
3)、用纱布将浸泡的汁液挤出即可
4)、试验自制指示剂在白醋、肥皂水等中的颜色变化。
三、教学预设反思
1、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化学不应该是远离生活实际的化学,而应该是与每个人的需要有关,密切联系当代社会生活重要方面的化学。学生需要的是对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用的化学,需要的是有趣的化学。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化学已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每个人的一生息息相关,每个人都离不开化学。
2、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篇8
3、初步了解社区的一些机构,以及村镇,街道干部为搞好社区建设所做的努力,懂得要尊重他们。
4、了解社区的发展,感受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
课时: 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
一、谈话引入课题
1、大家都有一个可亲可爱的家,今天我们来说我们的家住在哪里?
2、让学生说说我们身边都有写什么?
二、社区里有什么
1、说说字家附近除了商店,邮局,派出所还有些什么?
2、谈谈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地方?为什么?引导学生尊敬,感谢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人。
3、学生说说社区有哪些设施?感受这些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4、小小聪明泉:我们应该这样保护使用这些设施呢?
三、社区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1、比一比:社区里多了什么变化?
2、你喜欢这些变化吗?为什么?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变化
四、社区的日常生活
1、说一说:自己平时都在干些什么?早上,中午和晚上。你的邻居们有干写什么?
2、你觉得生活得开心吗?为什么?感受社区带来给我们的快乐。
五、归纳总结
1、说说自己的家是在哪种社区?
2、你眼中的城市社区是怎样的?农村社区呢?
篇9
4. 意识到物质的使用对人类的生活即存在有利的一面,又存在有害的一面。
教学准备
1. 纸杯、方便筷、保鲜袋、餐巾纸、易拉罐、商场或超市的塑料袋等。
2. 反映一次性用品用过之后去处的图片:废品回收站、垃圾堆、铁路附近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放在同学们桌上的这些物品都认识吗?它们有什么用
2.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一次性的生活用品。(板书课题:一次性的生活用品)也就是说它们原本的功能只能被使用一次。
二、讨论
1. 你们还知道哪些一次性的生活用品?
2. 这些一次性的生活用品分别使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小组讨论,并把你们的讨论结果写在62页的表格中。
3. 小组汇报
4. 将学生汇报的情况记录在以下表格中
材料一次性生活用品名称
木材方便筷. 牙签. 纸杯……
……
5. 讨论:
(1)这些一次性的生活用品中,哪些是你经常使用的?用过之后,你一般怎么处理它们?(2)被丢弃的一次性生活用品最后到哪里去了?
(3)这些用不同材料制成的一次性生活品除了丢弃之外,还可以怎么处理?
三、塑料制品的处理方式
1.刚才同学们谈到了用塑料制成的一次性生活用品的处理。正好书上63页也提到了这类一次性生活用品的处理。一起来看看,书上说的和你们说的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
2. 看过以后你有什么感想?
3.当前塑料制品的回收率很低,大多数塑料制品被随意丢弃和填埋在地下。虽然塑料制成的一次性生活用品大多数是无毒的,但是由于塑料制品的一些特殊性质。它们还是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
4. 布置实验任务。分组实验:将一个塑料袋.
一根牙签和一张餐巾纸埋在同一个花盆中,定期给花盆中的泥土浇水,保持盆内泥土的湿润。每隔1周挖开泥土观察并记录(64页表格)一次它们的变化,持续观察1个月
5. 各小组制定考察计划。明确分工,明确实验方法. 实验地点等
第二课时
一、交流
1. 各小组在实验之后有什么发现?
2. 介绍:塑料制品在自然条件下大约需要200~400年才可以像木制牙签和餐巾纸一样被分解掉。当它们被埋在地下,会妨碍植物的生长;当它们飘散在四周,会丑化环境,如果被动物误食会使动物死亡;当它们被随意焚烧,会释放有毒气体污染空气。由于废旧塑料制品多数是白色的,所以它们又被称为“白色污染”。
二、正确使用塑料制品
1. 我们的生活中可以不用塑料制品吗
2. 在塑料制品的使用上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3. 怎样正确处理被使用过的塑料制品?
三、正确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
篇10
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人类已经逐渐认识到,垃圾也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也能产生巨大的财富。为了保护自己生存环境的质量,人们已经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垃圾的合理处理和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以期获得更多的再生资源,维护我们的绿色家园。
我校大多数学生没有环保意识,有随手扔垃圾的不良习惯。不懂得有些垃圾的回收利用和随意丢弃垃圾的危害。为了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认识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决定开展“变废为宝,保护绿色家园”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在活动过程中通过调查走访,同学交流,查阅资料,老师讲解等形式了解生活垃圾的价值,分类回收利用方法和处理废弃垃圾的方式。
2、能力目标: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培养分析能力、归纳能力、收集整理能力。
3、情感目标:
改变学生随意丢弃垃圾,不爱护环境的习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人类为保护环境所做的努力,处理好生活垃圾对国家和人民生活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难点:
在活动过程中通过调查走访,同学交流,查阅资料,老师讲解等形式了解生活垃圾的价值,分类回收利用方法和处理废弃垃圾的方式。
三、活动过程与步骤设计:
(一)动员学生做调查
1、调查内容有:垃圾的种类、每天产生的垃圾有哪些、处理方式、分析家庭生活垃圾所带来的资源耗费。(老师介绍调查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讨论其中需要探究的问题,利用周六、周日较充分的时间分组进行活动。)
本次活动让学生有了环保意识。了解到回收有用垃圾不再是个人的事情,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2、由学生组成采访队,深入社区进行调查采访活动。 老师交待采访的任务和要求:
(1)采访社区负责人,了解小区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情况。
(2)向社区负责人提出对小区垃圾分类收集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你的推广方案。
(3)以小组为单位,为小区设计垃圾处理的方法,推荐给小区物业管理人员。
3、探究垃圾处理方法,变废为宝 布置任务和要求:
(1)收集资料,了解垃圾处理不当和处理得当分别带来的环境变化。
(2)比较我国处理生活垃圾各种常用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3)探究部分垃圾的用途和回收利用方式。
(二)实践成果汇总交流活动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交流,探究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想。
情境引 入:(幻灯)许多垃圾、乱扔 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
讨论:垃圾随意倾倒会造成什么结果?
小结:幻灯 垃圾的危害:侵占农田;污染土壤、地下水、空气等;更严重的是疾病流行
讨论:如何减少垃圾的危害? 小结:生活垃圾需分类处理
四、探索发现
1、生活垃圾的分类
学生汇报: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
2、交流与讨论
根据某城市环卫局提供的资料,该市平均每天产生垃圾1500吨,其中生活垃圾800~900吨。大家想一下,你们搜集到的生活垃圾有哪些呢?
生活垃圾包括:厨余垃圾、塑料垃圾、金属、玻璃、陶瓷、橡胶、废纸、纺织物、干电池、纸巾、厕纸等。请将上述生活垃圾按类别填入下表中。
3、对应概念找出分错类的垃圾
有机垃圾——即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主要是厨余垃圾。如果皮、菜皮、剩饭菜食物等。
可回收垃圾——即废弃的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织物等,还包括报废车辆、家电家具、装修废弃物等大型的垃圾。绝大多数的干垃圾均可分类回收后加以利用。
有害垃圾——主要是指废旧电池、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腐蚀性洗涤剂、医院垃圾、过期药品、含辐射性废弃物等。
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通常根据垃圾特性采取焚烧或者填埋的方式处理。
4、最常用的处理垃圾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
(1)
、垃圾焚烧处理
(2)
、垃圾卫生填埋
(3)
、废电池的特殊处理
五、变废为宝
引导:垃圾一无是处?只能烧掉,埋掉吗? 讨论:垃圾有哪些用处?
(1)
、焚烧发电技术
(2)
、垃圾生产沼气
(3)
、废弃塑料的回收
(4)、废弃物制作工艺品
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
2、知道氯化钠的用途。
3、学会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粗盐的初步提纯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知道氯化钠的用途,学会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方法。
难点
学会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玻璃棒、烧杯、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量筒、药匙、托盘天平、滤纸等
教学设计
一.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什么叫盐?
【回答】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追问】生活中的盐常指哪种物质?
【回答】食盐,就是氯化钠。
【追问】食盐和盐是什么关系?
【回答】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食盐属于这类物质中的一种。
二.
合作探究
(一)
氯化钠
1、氯化钠的用途和分布
【介绍】化学中的盐,除了食盐之外,还有很多种,如硫酸铜、氯化镁等等,有些盐是有毒的,我国曾经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而生活中常见的盐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大理石等等。本节课我们先来探讨有关食盐的知识。
【提问】如何书写氯化钠的化学式?
【回答】NaCl,食盐只是它的俗称。
【提问】食盐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物质,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根据大家的预习和生活经验,请同学们说一说食盐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呢?
【学生发言】
1、食盐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
2、医疗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配制生理盐水。
3、公路上的积雪也可以用氯化钠来消除。
【教师补充】除了以上用途,食盐还有很多用途。
1、清晨喝一杯盐开水,可以治大便不通。喝盐开水可以治喉咙痛牙痛。
2、每天用淡盐开水漱口,可以预防各种口腔病。
3、洗有颜色的衣服,先用5%盐水浸泡10分钟,然后再洗,则不易掉色。
4、洗有汗渍的白衣服,先在5%的盐水中揉一揉,再用肥皂洗净,就不会出现黄色汗斑。
5、将胡萝卜砸碎拌上盐,可擦去衣服上的血迹。
【过渡】食盐有这么重要的用途,我们是否有必要了解它在自然界的存在和制取情况呢?
【提问】食盐在自然界中存在于哪些地方呢?
【投影】关于食盐的有关图片。
2、粗盐的提纯方法步骤
【过渡】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除去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呢?
【引导讨论】
1、粗盐初步提纯需要哪些步骤?
2、过滤器的准备需要哪些仪器?滤纸如何使用?过滤操作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整个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有哪些?
实践: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
设计并完成探究报告。
录像播放正确操作
【交流与讨论】
1、过滤后的液体仍然浑浊的原因?
2、产率偏低的原因?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1、过滤后的液体仍然浑浊的原因:①过滤时滤纸破损。②注入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2、产率偏低的原因:①溶解时未充分搅拌。②蒸发时液体可能被溅出。③转移时固体可能洒落。
三.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1课时
氯化钠
一、氯化钠
1、化学式:NaCl
,俗名:食盐
篇12
文化是人的精神产品以及精神活动,本身就是很抽象的东西。学者钱钟书说过:“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面对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中新增的《文化生活》模块,为了避免机械枯燥的讲解抽象的文化,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文化生活》和其它它几个模块教材相比,它的图片资料、教学案例更多一些,这也给我们一些启示――要充分用好这一先天资源,优化教材中的案例,充分体现《文化生活》的魅力。
一、教材案例源于新课改的课程理念
这次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改中所倡导的课程理念中,明确讲到我们要追求的是一种“建构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经验,对很多问题和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有些问题还没有接触过,也可以凭借相关的经验进行解释。因此,新教材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促使其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体现这一过程的方式,就是案例。
在新教材中,这种案例以启动和引导思维活动的方式呈现出来优化案例,包括事例、数据、现象描述等常识性素材的运用,穿插在课文之间,采用统一的字体和格式规范,我们称之为“活动框”。活动框的内容与课文密切关联、相互呼应、浑然一体,并提供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路径、运用资料的方法和共同探究的策略,以及解释各自想法的机会,是实施过程性目标的主要环节。例如教材中的网络文化、青年志愿者、红色之旅、数字图书馆等案例,包含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用行等各个画面,使学生感受亲切,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和思考的主动性,同时经过“具体―一般―具体”的多环节转化,在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反复作用下,学生识别问题、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会有明显提高。
二、必须优化教材案例,才能提高教材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不是所有的思维过程都具有理论升华的意义;而且地域不同,对教材案例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所有只有优化案例,才能真切展现内容目标的重点,从而极大提高教材使用的效率和效果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再者,教材案例的意义之所以胜于教案、学案,就在于它既有教案、学案的引导功能,又以其经典性、综合性、拓展性充当着承载教学内容的主体、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托、实话教学评价的形式。因此,可以说新教材实施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如何优化案例了。
三、优化教材案例的方法
方法一:将支持教学观点的案例上升为讲点
阐述教学观点,有的要倚重相关学科知识来支撑,有的则直接凭借案例素材来支撑,这种案例素材就应该上升为讲点。例如讲授第十课第一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样的道理,没有必要生硬的从理论上去阐述,完全可以将教材P104“道德典范”案例上升为讲点,贯穿全课,在生动真实的人物故事中引出“中心环节”、“社会主义荣辱观”知识点。
方法二:关注不同案例的相关之处,深度挖掘其意义
教材中大量案例,看似分散在各个框节,其实细细分析,会发现有些案例是有内在联系的。如果能够把握好它们的相关之处,既可以通过学生二度记忆加深印象,同时又可以深度挖掘其意义。例如“两弹一星”这个案例在课本第一课第二框第三目“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P12和第七课第二框第一目“薪火相传,越燃越旺”P78的活动框中都出现过,通过反复使用,提练出综合国力、文化、民族精神三者的关系。再如P43“传统文化是财富还是包袱”、P44“中国古代教育思想”、P53“中国传统文化中‘孝’的创新”,这些案例具有异曲同工之处优化案例,都是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把这些看似零散的案例综合在一起,更易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形成辩证思维。
第三种:大胆取舍,贴近学生
有些素材,因其经典性而选入教材,但其未必贴近学生,在常识性方面未必承载本课程的目标设置。这些素材用什么、如何用、用多少,可由教师灵活处置――对于意犹未尽者,可以自行补充;过于陈旧者,可以自行更新。例如,在讲第三课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中“人口迁徙对文化传播的意义”时,作为广东的教师就认为,“客家迁徙史”的事例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易于理解,于是就替换了教材中原来的“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徙”案例。又如,在导入第八课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时借用“上海世博会”的视频,而舍弃了教材中原先的素材。
像一位专家说的那样:“什么是教材,她是具体知识的载体,更是精神的体现”。希望我们能通过研究教材、用好教材,实现新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编著《文化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政治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3、朱明光著《走出困境的选择:新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三大看点》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主办《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3期P55
篇13
赵先生到歌舞团后,被指定负责一个女子舞蹈队,日常辅导她们的肢体训练、节目创作,天天与女演员为伍。赵先生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必须时时刻刻与女性肌肤相亲,一些节目中的舞段为了突出爱彩,需要搂抱、旋转、亲昵,一些肢体托举动作稍不留意便会触及女子(也包括男子)的敏感部位。至于在表演时男女肉体间的摩擦,则更是数不胜数了。
过了两年之后,赵先生渐渐发现自己对妻子已不大有冲动,身心很“疲劳”。原来他长久浸泡在脂粉堆中,已把女性身体看成是一架没有感觉的机器,并把这种机械行为带到了夫妻生活中,因此已激不起热情了。这最终苦了他的妻子,每每夜阑人静她想与丈夫共燃激情时,却总不能如愿。
不久前妻子过生日,赵先生花了近万元为妻子购了一套进口的高级巴黎时装,聊以补偿心中对妻子的愧疚,除此以外,他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鱼水不欢,同床异梦
胡医生的“性疲劳”,则显得更为严重。
胡医生是在24岁毕业后奉母命返乡成亲的。新婚头两年,他对性生活尚有兴趣,其妻也深表满意,脸上日益红润。
胡医生是一位按高一筹的妇产科专家,他接生的婴儿不可胜数,光抢救高龄高危产妇就有两千多例。随着胡医生妇产科手术的不断增多,他开始对性生活厌倦起来。他说他一天到晚穿梭在产妇的病床、手术台上,耳闻目睹的都是她们撕心裂肺的哭泣,他感到了生殖行为所充满的无奈痛苦与不测,心里有了厌恶感。
他的妻子还是很盼望夫妻之间正常的性生活的,因此胡医生尽管很多时候并无心情,但不忍拂了妻子的一片芳心,不得不勉为其难地与她交欢。遗憾的是,每当开始的时候,他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产科病房中那一幕幕病态的场景,这种幻觉极大地破坏了他的,他在中显得非常尴尬。妻子知道丈夫与其助手小丁私交不错,便偷偷请他婉转传话,求他帮丈夫治疗。不想小丁与胡医生几乎一样,也是一位“性疲劳患者”,只能苦着脸反复向她解释,吃了这一行饭很容易产生副作用,心理上的拒绝让他们毫无作为。
两情寡淡,不谈艳事
影视两栖演员王小姐,天生丽质,在好几部影视剧中领衔主演,十多年闯荡下来,大小也算个星了。前年仲秋,王小姐经人撮合与一位三十出头的水产富商结了婚。这富商是个老资格的情场猎手,两人可以说是干柴遇上了烈火,性生活浓烈而完美。谁知一年未到,两人的便日益稀少起来,这不是什么身体方面的原因,只是睡到床上,一看到对方的形象就会毫无欲望。对此,富商倒不乏几分绅士风度,坦率地对妻子说:对不起,我是越来越倦了。王小姐一看丈夫开口,心里反而高兴:没事,我也发困正倦着呢,于是两人背对背地睡觉。
这是一桩奇怪的事儿,夫妻双方正当盛年,未婚前都是艳场高手,把性生活看得很重。谁料想一旦结婚以后,真该认认真真过夫妻生活的时候,却表现得如此冷淡。一些朋友打趣地说,他们这对夫妻本质上不适合过循规蹈矩的夫妻生活,他们天生浪漫,比较适合在野生状态中生活。
性疲劳症,对症下药
针对现代都市夫妻在性生活中出现的“性疲劳”困扰,专家给出了以下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