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英美概况课程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英美概况课程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英美概况课程总结

篇1

英美概况》高职学院英语专业的必修课,该课程主要介绍以英美为主的英语国家的知识,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宗教、风俗及社会生活等。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更好了解英美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熟悉风俗习惯等,促使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更好提升。但当前《英美概况》的教学大纲中的课程设置与培养就业岗位所需人才有差距、教学模式依旧以传统教学为主,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教学的实践性和交际性,教学内容重难点设定存在不足及课程考核方式缺乏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

二、《英美概况》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大纲与就业岗位需求有差距。当前,高职院校英美概况的教学大纲由本校教师自主的编制。通过对数所高职院校教学大纲文稿调研,及对课程主讲教师和参编大纲老师的访谈,发现的教学大纲大都停留在课程内容层面的,未切实从高职人才培养层面,缺乏从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来规划教学大纲的总结构,与就业岗位要求存在差距。

许多学院在编制教学大纲时,把本教材所有章节一字不漏地罗列,大纲重视英美政治、经济体制、历史、宗教理论知识,缺乏从高职人才培养方向对教学内容重难点把控。以英美历史章节为例,教学大纲中把重要历史事件及各种历史典故作为重点、难点,课时分配8-10课时,占总课时的四分之一;而英美休闲文化和习俗的基本特征,仅分配4课时,蜻蜓点水提及。对于高职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就业方向主要是从事与外贸业务相关的工作,就业岗位要求学生具备专业外贸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外商建立贸易往来,扎实专业外贸知识是关键,但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样会影响与外商进行谈判、洽谈、交流等活动,对外商的心理、语言等基本特征难以及时把握,易产生误解,给商业洽谈带来障碍。可见,以理论知识为主导的传统《英美概况》教学大纲,与就业岗位对高职学生所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存在差距。

2.课堂教学模式单一,缺少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中,以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过于注重教学内容教授,忽视课堂任务的实践性和交际性,学生难于把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在教学中,由于课程内容信息量大且课时严重不足,课程主讲教师往往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照本宣科,灌输式讲述课文;即使老师使用多媒体授课,课堂也是把相配套的课件播放给学生,学生疲于埋头记录,师生之间缺少对主题交流与互动,学生被动接受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调,过程枯燥,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得学生的学习缺乏热一情和主动性。课堂教学学生往往出现对所学的知识印象一淡薄、记忆模糊的现象。许多学院《英美概况》课程教学过分地偏向于语言知识点的讲授,只重视政治、经济体制、历史、方面的知识;课堂教学缺少实际操练的活动机会,导致学生难于高效理解和巩固理论教学中知识,难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思维。

3.课程考核缺乏实践环节。高职院校英美概况课程的考核形式是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分别占考核总成绩的40%和60%。平时成绩依据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学习态度及出勤率方面,平时成绩完全由老师的评定,主观性过于多,缺少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期末考试以笔试形式,内容侧重每章节理论客观题,以记忆性知识点居多,理解记忆内容如英美两国的基本地理常识,重大历史事件,基本政治体制,文学常识,基本礼仪。当前,英美概况课程的考核只是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缺乏实践环节考核,与就业岗位需求挂钩,考核内容就业岗位需求挂钩,缺失岗位相对应的技能和能力训练项目考核,无法体现课程与实践应用的密切联系性。

4.教师缺乏直接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和经历。《英美概况》课程内容涉及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信息量大而繁杂,主讲教师要全面和透彻地向学生讲授相关内容,自身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和能力,更需要厚实的西方文化知识积累。但是由于大多数外语教师获得到国外学习、培训和生活的机会甚少,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对于有些内容老师也只能浅尝辄止,难于深入解释,学生的理解程度自然会相对较差。

三、结语

为切实达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英美概况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以就业为导向,高职院校应当按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来制定培养方案。加快《英美概况》教学改革,调整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课程教学要参插趣味性强、操作性强的教学实践活动。更新课程考核方式,从多角度来评测学生的学习状况。考核方式应采用形成性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考核内容增加技能和能力相关的实践考核项目。高职院校应给教师提供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2

由于课程知识体系的庞杂和内容范围的广泛性,加上教材词汇中生词偏多,所以容易对课程产生畏难的心理。该门课程的开设时间是在大学二年级,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面对过于复杂的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中会有很大的误区,这主要表现在学生容易将细节知识的记忆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对整体的只是框架的把握不足,因此跨文化学习成为了空谈。有很多学生虽然对文化知识很感兴趣,对很多国家的文化也很了解,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仍然很弱,欣赏国外电影和与外国人进行交流的能力很弱,不能迅速找到文化落脚点。

2、保守的教学模式

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进行英美国家概况的教学时也大都以理论的讲述为主,主要是传授知识文化,而不是交际文化。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偏重于对理论知识的教学,要求学生大量记笔记、对理论知识进行背诵,而学生对外国文化的了解也只限于纸上谈兵,知识了解了外国文化的表面,而不能够思考文化差别,仍然用自己的思维去解读外国的文化现象,这样不仅会造成不同文化的交流障碍,还会产生误解。

二、导入跨文化交际意识改革英美概况课程的教学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导入跨文化交际意识

合理处理教材,就要分清概况教材中出现的“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所谓“显性文化”指的是英美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科学文学等文化知识。“隐性文化”则包含人们的行为习惯、道德规范、交际礼仪、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深层文化。要在教学中融入跨文化交际意识,就要在准备教学内容时将“隐性文化”充分融入到“显性文化”中。在传授知识文化的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人们如何看待事物、如何思考问题,了解一个民族的社会思想、行为规范[1]。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突出跨文化交际意识,教师可以根据具体内容适当体现出中西方文化对比,引导学生针对不同文化中的相同事物、现象等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两种文化的差别。概况课内容广泛,采用传统的“一块黑板、两只粉笔”的教学手段显然不能有效传递如此庞大的信息量,况且英美国家发展迅速,新鲜资讯层出不穷,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跟上信息更新的脚步。要想在多媒体课件中突出跨文化交际意识,就要求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教师多费一番心思。如在讲到城市伦敦时,给学生播放伦敦2012年申奥宣传片,强化学生对伦敦名胜古迹的印象,同时播放北京2008年申奥宣传片,通过视频让学生直观的感知到中、英两国在文化上的差异,教师适当的引导加上直接的视觉冲击,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跨文化信息思维模式[2]。

3、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篇3

1 英美概况作为英语专业文化课的目标

我国高校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过硬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广博的人文学科知识,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这是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一个转变。前哈佛大学校长巴布博士归纳了高校教育的八个目标:提高交流能力;培养分析能力;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价值判断的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互动的能力;培养对个人和环境的理解能力;改善个人对当今世界的了解能力;增长艺术和人文学科的知识(黄全愈〔美〕,2010)。作为一门英语专业的文化课,英美概况系统介绍英美两国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教育、习俗、宗教等方面背景知识。对学生而言,掌握文化知识是第一步,理解文化现象,探究其精神内涵,分析其历史原因,给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更加重要。

文化知识是基础,文化理解是过程,跨文化交际是目的。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教学原则明确提出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即“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即“跨文化交际能力”。英美概况在文化的解析上承担重任,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问题,有待解决。

2 课程安排与教材使用

根据大纲要求,英美概况应在第四学期开设,周学时为两节。大学的上课周数在16周左右,因此英美概况的课时大约为32节。即使不介绍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概况,时间也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教学计划能够调整为一学年,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还能从容不迫地开展更多的实践活动。

对于先英后美或是先美后英的教学安排也是见仁见智。刘安洪老师(2004:86)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英国部分比美国部分难,学生对美国更感兴趣。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老师遵从先易后难的教学规律,采取符合学生实际的先美后英的安排。从历史关联性考虑,先英后美亦无不可。詹姆斯敦的建立,五月花号的先驱,独立战争的爆发都与英国有密切的联系。提前讲授英国史,可以更好地铺垫美国史。

英美概况的特点是“跨度大,涉及面广,有横断面,也有纵深轴线。”(来安方,2004)教材的编写相当不易,既要面面俱到,又要重点突出。与时俱进也是对教材的新要求。目前英美概况的教材有十几种。总的说来,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教材缺乏对应的练习册,而已经有的配套练习题大多属于知识型。启发型、开放型、论证型、实践型的问题较少。(2)教材缺少教师用书和教学建议。(3)教学光盘的制作滞后。

教师可以选定一本教材作为课堂教科书使用,同时博采众长,吸收其它教材的精华,补充课外时事材料,自己设计思考题,丰富教学内容。

3 新教学模式对师生的要求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设定了教师作为指导者、推动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再是灌输知识,而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分析、运用知识的技能。在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研究、总结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相信他们,引导他们,并传授必要的研究方法。学生成为主体意味着他们的角色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转变观念,改变学习方法是当务之急。学生需要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对笔记的依赖,转而增加对自己的信心,学习独立思考,加强实践,积极参与课堂内外的活动。这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敦促学生学习的同时,教师也要补充营养。教授英美概况的教师可能面临着一种尴尬,那就是从未去过英国或者美国,缺乏对两国文化切身的体会,讲起课来会底气不足。中国的一句古话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指的是大量阅读英美文史哲书籍,囊括了英美历史学家、大学教授、专栏作家、文学家、教育家、艺术家、政治家撰写的历史书、哲学书、评论文章、游记散文、传记、演讲稿、政策纲领等文字资料。“行万里路”则是去英美大学深造或者短期工作。游历各地,考察风土人情,结交朋友都是了解英美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教师必须先厚积才能薄发,在课堂上挥洒自如。

4 教学方法与评估手段

传统的英美概况课程多是照着教材或是电子教案念,而考查的手段也只是一张充斥着选择题、填空题、判断正误题、名词解释题和问答题的期末试卷。学生只要死记硬背,就能获得高分,考后全部忘光。这种教法和考法对于师生来说都是索然无味的。

英美概况的课堂可以变成开放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文化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成功地运用于未来的跨文化交际。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

4.1 兴趣激励法

篇4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是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点文化课程。

在英美文化概况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我先后使用了三本教材,分别是余志远主编的《英语国家概况》、朱永涛编著的《英美文化基础教程》和刘黛琳主编的《(致用英语系列教材)英语国家概况》。在这些教材的学习和使用中,我个人尝试了很多学习方法,通读整个课本内容,泛泛地了解相关的一些内容;分板块地整理相关的内容,有目的地学习相关内容;通过细化内容,重点了解部分内容等。这些学习的方法同时也对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备课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和梳理作用。

通过这几本教材的使用以及在教学中的经验,我深感使学生能有效地掌握英美文化,了解西方国家情况等知识,仅仅依靠老师上课填鸭式的灌输或者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目标如果仅仅是定位为通过考试是远远不够且毫无意义的。这门课程的重点应该是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增加英语国家及文化背景知识,提升英语学习能力,增强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自身能动性,是我们在教学中一直探索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项目教学特色

在我院英语专业学生《英美文化概况》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中,我们也曾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大胆地进行尝试,把语言学习与项目教学模式进行了结合和尝试。所谓项目教学,即把学习内容根据不同的类别分为不同的版块,把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分担一个版块任务,课下进行小组互助学习,总结相关内容,然后课上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和分享。

三、项目教学与《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的结合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英美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话题,要了解的知识不仅多而且杂,因此如何分版块进行小组学习,如何分布主次,划分不同部分花费的时间量的问题也随之变得非常重要。我个人认为,在英美文化的学习中,如果按照国家分类,英国和美国是两个重点学习内容,因此,在版块设置中可以侧重这两个国家的内容学习。其中又以国家历史、文学及宗教问题为重点和难点。以英国为例,学生如果了解英国的国家历史、相关文学特点、宗教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及其所起的作用,那么英国这个国家在学生的脑海里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牢固的框架,为学生课下在相关方面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认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内容和项目教学结合的学习版块可以分列如下:

1.英国国家概况

在这个大板块下,可以再分出英国国家民族构成、英国历史、英国文学、宗教特色等几大板块,就每一个板块可以分给各个小组一个相关的任务,课下小组成员互相协作收集相关信息,最后整理成完整的报告在课堂上与其他小组分享自己的板块内容和相关的知识。英国国家社会与文化的重点版块可以大致分为两大方向:历史与文学。通过历史与文学再细化小组项目内容,从而不仅了解了历史与文学,同时穿插了解了英国的宗教特色,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英国这个古老国家的历史人文特色。

每个小组分到相关的任务后,就其内容进行小组学习和整理,然后课堂展示后,可以就他们整理的重点内容出三五个小题,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或者是简单题,这样可以帮助同学们回忆其中的相关知识同时也帮助大家更加深刻地理解该小组的内容重点。

2.美国国家概况

美国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国家,但它在当今世界无论是经济水平,还是科学技术都遥遥领先,影响力也很大。然而许多同学对美国的了解都是从影视资料中来的,这些了解有些是片面的,有些甚至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因此美国国家概况的学习对同学们了解美国及美国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版块的划分上要注意把握大体方向。根据这一想法,美国国家的小组学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向和内容:美国历史,政治制度,美国文学等。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以及各小组的内容回顾及自我检测,学生对美国国家的情况会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也为学生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打下基础。

3.对其他英语国家的简单了解

篇5

引言

根据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英语国家概况》(后文简称《概况》)是为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知识必修课。该课程的整体目标是:比较系统的介绍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学文化、科技教育、宗教习俗等。

目前,在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我们为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英语国家概况》这门专业必修课,每周2学时,共19个教学周,班级规模90-120人左右。鉴于该课程学时少,内容多,因此仅探讨英美两国的相关内容,暂不涉及其他英语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经过笔者多年教学实践,发现该课程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

1.教学内容庞杂,学时严重不足。在19个教学周中,教师需要教授英美两国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教育、文学、文化等章节的内容,其中含盖了几百个大大小小的知识点和语言点;虽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所侧重,尽量做到详略得当,但依然觉得很多重点内容无法展开,只可浅尝辄止;而学生对一些难点内容也似懂非懂、难于掌握,对很多感兴趣的话题亦无法深入了解。此外,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课堂教学日渐程式化,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不够用”,有的学生“吃不了”、“用不了”。

2.班级庞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在90-120人的大课堂上,教师的授课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虽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由于课程内容多,课堂时间有限,无法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和讨论,难免出现“满堂灌”的现象,以至于教师机械地讲,学生被动地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无法得以体现,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压抑和损害。

3.教学层次不高,难以达到既定教学目标。学生大多只满足于记忆课堂内容、通过考试,学习仅停留在知识的简单识记层面,对课程内容缺乏宏观把握,缺少对所学知识的分析、判断,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比较等高层次思维活动。因此,该课程也很难实现让学生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充实心灵,启迪智慧,构建知识结构的目标。

4.该课程与文化类其他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关联。《英语国家概况》作为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专业课程为学生进入高年级学习打下基础,课程所涉及的历史、文学、文化等内容与其他的英美文学文化类课程息息相关,如《英国历史》、《美国历史》、《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等。但在实际授课中,由于师资有限,教师只能顾及各自课程,所以在教学中难免出现内容重复、互不衔接的现象。

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的相关研究

关于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的教学研究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众多学者纷纷提出了将多媒体手段引入英语专业文化类课堂[1],[2],[3]。

后来,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一些学者提出了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在文化类课程中体现“文化”特色的教学模式[4]。

近几年来,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的教学研究向 “内容依托”教学、构建“内容・语言”相融合的课程体系[5] [6]以及构建“英语文学及文化课程群”的方向发展[7]。

研究内容

本研究在微课理论指引下,利用国内外现有的微课研究成果,旨在探索一种适合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

微课(Micro-lecture), 顾名思义,即微小的课程,又名微课程,是一种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的形式微小、内容简短的课程模式,通常由时长很短的微课视频为主要载体,辅以授课的配套资源组成。

2008年,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首次明确提出“微课”的概念[8]。 国内率先提出微课程概念的胡铁生认为,“对教师而言,微课程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研究方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学生而言,微课程能更好地满足他们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要选择学习的要求,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基于微课程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程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 [9]。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在微课设计理念的指导下,系统梳理课程知识点,找出并确定支撑这些知识点的核心概念。

2.以核心概念为主要讲授内容,开发制作若干5-15分钟时长的微型教学视频。

3.开发制作与微型视频文件配套的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等教学辅助材料。

4.将制作完成的微课资源整理成系列微课程,应用于《英语国家概况》、《英国历史》、《美国历史》、《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等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教学中,实现同类课程之间的关联与整合。

研究特色

本研究认为,微课理念的引入将很好的解决《英语国家概况》课程中现存的诸多教学问题。

1.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授课素材,改变传统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2.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微课视频及相关辅导材料,充分消化重点、难点内容;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答疑解惑、组织讨论、或开展其它形式的教学活动。教师的主要工作不再是课堂讲授,而是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充当促进者和指导者,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占据主动地位,从而实现“翻转课堂”。

3.微课的引入使教师在课堂上不再费时于较低层面的知识点讲授,而可以更多的引导学生对微课所学内容进行思考讨论、归纳总结、比较分析,帮助学生展开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4.由微课开启的自主学习模式可以满足学生预习、复习和自主学习的不同需求,也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学习的需求。微课教学资源也将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

5. 本课程所开发的微课资源也可适用于英语专业文化类的其他课程,实现资源开放共享,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沟通交流,避免教学内容上的重复,并将同类课程有机联系起来。

根据该课程现行的几本教材,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 本研究选取了57个知识点涉及课程基本概念、重要历史人物、主要历史时期、政治制度、教育体制、文化现象、社会运动等。

《英语国家概况》系列微课目录:

I.英国地理与人口

英国名称及相关概念

英国及组成部分

II.英国历史

罗马统治下的英国

安格鲁撒克迅时代

诺曼征服

金雀花王朝

大和议会起源

百年战争

玫瑰战争

亨利八世和宗教改革

伊丽莎白一世和文艺复兴

英国内战

光荣革命

工业革命

维多利亚时代

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

III.英国政府

英国女王

英国议会

英国政府机构

英国司法体制

英国宪法

英国大选和主要政党

IV.英国教育

英国教育理念

英国教育概况

英国中小学

英国高等教育

V.英国社会与文化

英国宗教

英国媒体

英国节日

英国体育

VI. 英国文学

16世纪文学

17世纪文学

18世纪文学

19世纪文学

20世纪文学

VII.美国国土与人口

美国地理

美国人口

VIII.美国政府

美国宪法

美国政府组织机构

美国选举制

美国政党制

IX. 美国教育

美国教育概况

美国高等教育

常春藤盟校

X. 美国社会与文化

美国节日

美国音乐

美国体育

XI. 美国文学

早期文学

19世纪文学

现代文学

当代文学

XII.美国历史

殖民地时期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内战

二战中的美国

大萧条

民权运动

课程改革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以微课理念为指导的《概况》课程改革,必将为英语专业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带来新的变化与挑战。在研究论证阶段,研究者预测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在研究过程中给予充分的考虑并寻找适当的方法予以解决。

1.知识点的划分需要进一步细化。《概况》课因其涵盖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众多知识点,一向都是英语专业学生的 “心病”;而这一特点也为该课程的改革和研究带来极大挑战。如何划分知识点,知识点应该具体或精确到什么程度,都需要研究者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并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认知程度进行调整。本文所提供的微课目录,仅为该课程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框架式的概览,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在此框架下对知识点展开进一步的考量与细化。

2.改革后的《概况》课程仍将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基本知识点的识记,但更多的将把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应用和思辨能力的培养等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该课程改革并不能抛开《概况》课固有特点,使学习者完全摆脱对基本知识点的识记,本研究希望能够探索一种全新的授课模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以生动并富有趣味的形式,使学习者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

配套教学资源的开发需要跟进。微课程的建设不仅仅涉及到微课视频的制作,配套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微视频学习前的指导、学习后的测试、练习和思考题的设计等等。配套学习资源数量不宜太多,但要与教学主题紧密结合,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练习,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热情。

3.微课的网络学习与应用需要匹配的网络平台。微课学习离不开网络平台的支持,只有借助网络平台,教师和学生才能够充分利用微课资源展开学习、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玲:《关于多媒体教学现状的探析》,《外语教学与研究考试周刊》,2012年第6期,第80-81页。

[2]尹铁超、刘颖、石敏、吴莉:《超时空多媒体课件对英美概况课程教学的正面作用》,《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第5期,第55-57页。

[3]肖凌鹤:《高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以〈英美概况〉课程为例》,《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136-137页。

[4]蒋红、樊葳葳:《大学英语限选课“英美文化”教学模式初探》,《外语界》,2002年第1期,第42-46页。

[5]常俊跃:《英语专业“内容・语言”融合教学整体课程体系改革的教学效果分析》,《语言教育》,2013年第2期,第11-20页。

[6]常俊跃、赵秀艳、李莉莉:《英语专业低年级阶段系统开展内容依托教学的可行性探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第12期,第24-30页。

[7]李鳎骸队⒂镒ㄒ涤⒚牢难Ъ拔幕课程群的构建》,《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年第3期,第102-104页。

篇6

0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的机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及重视。作为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英美概况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逐渐得到师生的重视。

英美概况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旨在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一些基本文化,如地理、起源、历史、人口、政治、经济及科技等情况。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能力和处理能力,减少或避免文化冲突,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笔者研究发现,当代英美概况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首先,教学过程多以板书为主,教学手段偏于陈旧,单一,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课堂气氛沉闷;虽然部分教师引入了多媒体教学,但苦于课件制作粗糙,有的教师甚至仅限于播放部分视频资料,无法将书本内容形象生动的展示出来,无法增加学习乐趣。其次,学生对该课程的看法肤浅,以为该课程只为介绍西方国家基本情况,忽略了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最后,由于该课程传授信息量大,而课时设定受限,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为了改善此种教学现状,引入动机理论,提高学生学习动机,改变教学模式就显得特别重要。

1 动机理论

90年代以前,一直是社会心理视角主宰着二语学习动机研究领域。Gardner和Lambert在1950年代末创立了二语学习动机理论,开二语学习动机理论研究之先河。根据他在加拿大对学习法语的学生做的长达20年之久的调查研究,Gardner和Lambert提出了融合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性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的区分概念。前者是指二语学习者对目标语社会有好感,感兴趣,希望与之交流并能融入其中。后者指将目标语作为工具,以获得其他比此语言更有实用性的东西,比如考试拿高分,找份好工作或得到升职机会等。两种动机均对学习者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但融合型动机比工具型动机作用持久,对学习者产生较强的作用力。但到了90年代后期,Gardner和Lambert的学习动机理论遭到了一些二语研究者(见Dornyei 1994;武和平,2001)的质疑,并指出了一些存在的弊端。学者普遍认为,把学习动机分成融合型和工具型过于简单化,而且此划分是建立在二语习得环境,不是外语学习环境,对学校和课堂情景下的二语学习动机重视不够。基于此因,动机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

九十年代以来,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除了社会心理学框架外,心理学家从生物视角、行为主义视角、认知视角对学习动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解释。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动机的生物视角理论:成就动机理论(expectancy of success)和需要理论(need theory)

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Murray(1938)提出了成就需要。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J.W.AtKinson提出了影响较大的成就动机模型。他指出,规定某一动机强度的因素有成就需要,期望和诱因,并给出了这三因素间的关系表现式:动机强度=成就需要×期望×诱因。

Maslow(1970)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相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人类学习最高水平的动机就是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

1.2 动机的行为主义视角和强化理论(enforcement)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用强化来说明动机对行为的推动作用。强化是指使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反应重复出现可能性的力量,起强化作用的刺激物就是强化物。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表扬赞赏为正强化,批评和责备为负强化。

1.3 动机的认知视角理论 动机的认知视角理论是从学习者自身出发,研究学习者自身内在隐形因素对动机产生的影响。充分体现了教育学者们“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认知视角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期望-价值理论,归因理论,自我效能理论。

篇7

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于2002年开始开设英美文学课。但因为原有的培养计划所定学时偏少,英美文学课程总共才90学时,其中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为45学时,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为45学时。对于源远流长而且佳作频出的英美文学来说,这些学时只能令学生浅尝辄止,无法领会英美文学的精髓所在。如何利用这么少的时间来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知识,做到重点突出而不流于形式、泛泛而谈,一直是文学课老师绞尽脑汁要解决的问题。但结果证明,文学课的授课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我校英语专业学生往往不敢报考本专业的研究生,也很少有人能一次考取本专业的研究生。除去其它因素,文学课上学无所得是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目前英语专业是文理兼招学生的,文理科学生的比例大体上为1:1。2004级、2005级英语专业学生的文理比例更是达到了1:3,理科学生多于文科学生两倍。理科学生的文学基础弱于文科生,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如何为这样的学生上好文学课,对教师来讲更是一个挑战。

其次,文学课还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包括历史、宗教、风俗文化等,对授课对象的要求很高。学生往往是满怀热情地听过几次课后就因为其内容庞杂、头绪过多而失去兴趣。如何使文学课内容更加深入浅出、更加吸引人,这也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最后,以往英美文学课被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大四上学期授课。这阶段往往只有考研的学生认真上课,许多学生缺课去找工作,也使得文学课的授课效果不好。

二、研究方案与结果总结

综上所述,我校英语专业的文学课授课内容及授课模式都亟待改革与完善。2006年,我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修订了原有的培养计划,将英美文学课细分为英国文学史、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史、美国文学选读等四门课程,并相应地增加了学时,调整了授课时间,此项改革于2006―2007年度第一学期开始施行。我们尤其针对英美文学选读课程进行了探索性的改革,希望通过所采取的系列措施,完善文学选读课程的授课模式,设计合理的授课内容,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首先,进一步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模块、加强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具有延续性、一致性。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前面提到的文学课上遇到的各种问题,也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有宽厚、系统的专业知识。具体来说:

1.大一阶段

①结合泛读课,为学生介绍简写本的文学名著,规定阅读书目并要求撰写读书报告。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又能令他们初步感受文学名著的艺术魅力,唤起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②让学生背诵精读教材每课课后的名言警句。一方面通过背诵可以使他们掌握名人名言,并有机地应用到写作中去,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他们熟悉一些名家名人,为以后的文学课打基础。

2.大二阶段

①结合泛读课,介绍学生有选择性地阅读原著,并组织“每月一书”读书报告会、名著改编表演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英语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又通过阅读原著,加深了对英美国家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历史宗教等方面的了解,扩展了知识面,为大三阶段英美概况、英美文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②结合精读课,为学生介绍名篇佳作,使学生有机会领略英语的语言魅力。一方面通过背诵和模仿这些名篇佳作,学生能够提高写作水平,为专业四级考试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学生能继续扩大词汇量,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

3.大三阶段

①结合影视课,组织学生观看名著改编的电影,使他们能身临其境地感受电影再现的名著魅力,同时也可以与文学课同步,相得益彰,体现了教学课程设置的系统性。

②结合英美概况课,系统学习和掌握英、美两国的历史、宗教、社会背景等人文方面的知识,为文学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有益的基础。

通过这些方法,尤其是大一、大二阶段所采取的措施,我们能很好地解决前文提及的具体问题,为英美文学选读课程的讲授提供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同时为学生打下坚实、全面的英语基础,帮助他们进行更高阶段的学习。当然,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各科教师通力协作。这样不仅能使各学科很好地融会贯通,体现课程建设的系统性,更有助于学生发现各学科的内在联系,找到学习规律,做到更有效率的学习。

其次,针对修订后的英美文学选读课设置结构,确定合适的教材。以往我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所选用的英美文学教材多为文学史与作品选读合一的编写模式,并且侧重于文学史的介绍。作品涉及少而且不具有代表性,学生不感兴趣。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套教材与其它高校英语专业所用的英美文学教材不一样,为我校英语专业学生考取外校的英语专业研究生设置了人为的障碍。大纲修订后,我校英语专业英国文学史与美国文学史、英国文学选读各为45学时,美国文学选读为40学时。可以说,教师有了比较充分的时间介绍和分析文学作品。这样,选择合适的教材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目前,我校英语专业的文学选读课教材选用王守仁、陶洁编写的英美文学作品选读,文学史教材选用刘炳善、常耀信编写的英美文学史。整套教材内容详实丰富、重点突出、编写规范、观点准确,是一套适合我校英语专业使用的教材。

再次,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犹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英美文学选读课不仅信息量大,而且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再加上大量的文学名著已被拍成了电影,录制成了录像带或光碟,这一切都使得文学选读教学中大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成为可能。我校一直注重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每两年组织一次教育技术课题的立项和评比,这使得教师有机会得到充足的经费制作有效的教学课件并将之运用到教学中。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网络、多媒体和影像资料等手段进行备课、上课和课后检查辅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教师在课前准确把握和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充分准备和设计信息资源,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和提炼,然后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好相应的电子课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穿插介绍背景及知识点,放映名著片断,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入名家观点或点评,并留思考题指导学生课后继续通过网络寻找相关信息,以达到深化学习的目的。教师还会把作者的创作背景和相关的理论等资料制作成课件。在教学中,利用课件清晰地呈现作者生平、创作的背景,作者对文学的贡献,然后介绍和分析该作品。在联系分析作品时,教师会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这些问题就会帮助学生随着讨论的展开对理论的理解也逐渐深入。在课后作业这一环节中,教师会设计一些与课堂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培养学生寻求信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书面上的文本分析,而是引发了多方面的感悟和思考,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文学和学术研究的兴趣,并培养了主动学习和主动思维的能力。

最后,针对文学课的特点,采用合理的授课模式。以往的英美文学课大多采取教师满堂灌的授课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观点。其实文学课应采取启发式教学:课前教师布置预习作业,就相关历史和名章选段提出问题,令学生课下查找资料,然后在课上通过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得出结论。课堂上教师讲授的时间不应超过总学时的三分之一。除了对相关的史实做必要的归纳和分析、对作家的写作风格进行必要的介绍和总结、对重要作品进行重点的剖析和鉴赏,教师应把精力放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赏析能力上,教给他们分析文学作品所需的理论,使他们能够逐渐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独立地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工作,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他们某部作品讲了些什么。尤其要注意的是,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不应搞“一刀切”,因为每个人的欣赏角度、理解能力、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生活态度各不相同,对同一部作品的理解也不应强求一致。

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是我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必修课。但因为开设时间短、教师缺乏经验,一直以来,授课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意见较大。对这门课程的授课内容及授课模式进行研究,以找出适合我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文学选读课授课模式,可以使我校英语专业文学选读课的授课效果得到提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英美文学作品的知识和英美国家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篇8

交互式语言教学(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是当今越来越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强调教学的核心在于交际,将语言视为实现人际关系和进行人与人之间社会交往的工具,H.Douglas Brown的主要原则是自动性、内在动机、策略输入、面对风险、语言和文化的联系、交互性语言以及交际能力,也即交互式的教学同时涉及了学生和教师两个角色的元素,师生通过语言交际和互动来完成课堂实践,传统的交互式教学理念只是要求一个教师与少数学生之间展开,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手段的日新月异,交互教学的课堂已经拓展到,人人交互,人机交互等多维的模式。作为语言学习主体的学生,即是交互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不仅应该和老师之间有互动的过程,还必须投入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游戏与竞赛的环境当中去。英语教学课堂搭建了一个人与人对话,人与人沟通的平台,更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的有效利用,进行尽可能多的交流和互动。这一模式无疑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能动性,培养一定的创新思维与探索精神,还能够树立团队意识与合作观念,将语言学习有效性最大化。

(二)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必然联系

在二十世纪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英语教育必须紧跟步伐,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针对生源的特点,结合办学的条件,才能走出有特色的英语教学道路并取得相应的成效。英语教育并不满足于语言技能的训练,而是将语言知识、应用能力、学习策略、文化交流广贯穿一致,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英美文化教学主要指英美国家文化知识的教与学。从英美文化知识的功能角度看,可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两种。知识文化,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宗教等领域。这类知识常被称为事实文化和成就文化,关于此类知识的学习能让学生对英美文化有个大致的了解。而交际文化则侧重两方面内容:一是关于一个民族的日常言语行为,包括问候、致谢、道歉、称呼语等;二是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委婉语、谦逊语、客套语、禁忌语等词语的运用。这种文化知识常被称为行为文化,是属于英语文化意识范围的知识,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对这种文化意识差异的理解是决定中西方跨文化交流是否顺利和成功的关键。英语学习者只有掌握好这两类英美国家文化知识,才能较好地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由此可见,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要真正学会一门语言,必需了解其所代表的文化。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提高英语运用能力与熟悉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密不可分。

二、交互式英美文化课堂教学

既然西方文化的学习是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英美文化概况及相关知识的教学十分值得探讨与研究。

(一)教学知识的输入与输出

早在20世纪80年代,Swain就已经提出仅仅依靠可理解输人还不能使二语学习者准确而又流利地使用语言,成功的二语学习者既需要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输人,又需要产出可理解输出,而输出驱动假设则更进一步的认为输出比输入对外语能力发展的驱动力更大,并认为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寻求知识盲点以激发补充盲点的欲望,从教材教法各环节着手营造输出氛围,促使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输入的内容用英语表达。根据这一理念,将一门单纯英美文化概况课变成一门融阅读与口语为一体的课程,是可行、也是势在必行的一项改革。将阅读课程与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相结合,通过包括专有词汇、句式、英美国家社会与文化先关信息的学习,进行知识的输入,同时加以阅读技巧的训练,再通过训练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输出,以提高口语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借助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美概况等相关教材作为阅读材料,结合阅读技巧,一方面,对学生进行阅读能提提高的训练,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英美国家及文化知识,实现知识的输入,再通过口语活动的方式,又实现了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即实现知识的输出,从而实现读与说两种语言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又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吸收、消化,变为自己的信息点,从而从容输出的过程。

(二)交互式教学的读说策略

1、课内与课外阅读的结合

英美文化作为一种知识性输入的学习,阅读是必经的过程。各种相关的主题,包括国家历史背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制度、文学发展,以及体育活动,外交政策、节日传统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内容,可谓天罗地网,涉及到了一个国家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只有进行详尽地阅读,才能系统地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发展的来龙去脉,从而由内而外地理解其文化特质。因此,文化概况教学课堂的阅读训练势在必行,除了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略读方式,还让他们了解文本细读的方法,进行对词汇尤其是专有名词的学习,以及熟练掌握较为典型的短语和句型。倘若光读而不练,只能纸上谈兵,而无法充分地运用所阅读到的知识。因此应当充分利用课本内容阅读与相关课外文化阅读材料,以量促学,以量促质。除了阅读技巧的训练,还应该注意阅读的广度与深度,根据课本单元进行相关主题的课外阅读活动,比如在讲授英国媒体报章单元时,可以适当地介绍报刊阅读的方法,并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报刊。学习教育体制的同时,可以列出阅读材料让学生们进行横向和纵向就不同国家的教育体制进行对比;学习文学单元的时候,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节选或文章,从而拓展文化阅读的点、面、线。师生共同面对阅读文本材料,并就文本材料的内容进行交流与联系,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也可以将收集课外文本材料的任务分配给学生的学习合作小组,让他们通过要点总结、概要写作的方式进行课堂交流、分享与反馈,自然而然地,从知识的输入活动转化为一种输出活动。

2、知识输出的训练方法

语言学习的目的是运用,将所了解的文字内容装载进大脑,并用各种方式将它消化最终变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英美文化的教学,除了阅读学训练之外,还必须有口语训练和写作的训练,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目标,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的输出活动。

篇9

一、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与学习观

《英语国家概况》教材显著的特点是信息量大且更新快,专有名词多且阅读量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该课程的需要。为实现有效的教与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究知识,形成有意义的知识建构。

把知识和思维过程图形化的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托尼・巴赞在1970年初所创,它是用图表来组织和阐述表达知识的工具。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与建构主义教学观和学习观是一致的。教学中教师提供思维导图,为新知识的构建提供概念框架,帮助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原有认知结构中背景知识发生联系,促进有意义的学习。学生将新旧知识组织,使之结构化为今后知识的提取和吸收提供内容架构。

二、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实践能有效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

1.能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和详与略的关系。

《英语国家概况》内容多、信息量大,其中涉及英语国家的史地、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且各点都要展开,就要做到点面结合。下面就本校使用教材《英语国家社会和文化概况》第一章“Land and People”英国部分作一介绍。

由于第一章介绍的内容多而杂,且关联性不强,在授课时将其分为八个要点,提供结构图,通过师生间讨论交流和各项活动将就各要点展开,从而做到点面结合。面对包罗万象的教学内容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握好重点,处理好详与略的关系,如国家名称是重点,在介绍时要拓展开,教学时先让学生说出英国的名称,然后分别归类到official name和geographical name,再就正式名称中Ireland前为什么有Northern展开讨论,最后结合英国地图帮助学生对国家名称建立感性认知。但当讲到气候时,通过5分钟活动“想象英国绅士形象”,再由一把雨伞推导出英国气候特点changeable即可。思维导图通过个各节点及分支多少,清楚地反映出教学中点与面、详与略的结合。

2.能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

针对《英语国家概况》课程的特点,教师易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对每个国家进行详细的介绍,学生只需倾听,无需参与。显然这种不注重学生反馈的“填鸭式”教学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思维导图的引入确立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给学生一个建构知识的“脚手架”,师生间共同交流,丰富思维导图结构和内容,展示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主题的理解,实现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有效地平衡了教和学的关系。

三、将思维导图引入《英语国家概况》的教学模式特点

1.支持互动式教学,在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教与学相辅相成。

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实践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导入结构图―课堂讨论―总结(丰富结构图内容)。由于课程教材内容信息量大且更新快,要体现这门课程的现实性,课前教师提供导图框架,指导学生熟悉课本相关章节内容并同时浏览相关网站,学会用搜索引擎对关键词进行检索,阅读有关书籍、报刊。有了课前的准备和课堂上知识建构的支架,学生的认知结构始终处于激活状态,在师生间共同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做到了在建构中学、协作中学。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探究知识的方法,同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得到了提高。

2.采用个性化考试方式,学习情况通过思维导图来反馈。

对于《英语国家概况》课程的考试,教师通常采用开卷或闭卷的方式,通过包含判断、选择、填空及回答问题等这样几种题型来检查学生对于英语国家史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确实卷面成绩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但多数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一味死记硬背知识点,标准化的考试形式容易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的积极性。我的做法是让学生从教材任意章节中自选主题展开,构建反映自身认知结构的思维导图,为生动反馈导图内容,各节点内容可由图片或视频音频材料支持,课堂上进行展示,评价方式采用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学生在展示活动中相互学习,并且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在具有独特个性的思维导图作业中表现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将思维导图的引入教学的实践中,我感受到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提高,在和学生讨论交流中,教师体会到教学相长的乐趣。但《英语国家概况》课程的特点决定仅仅提供架构知识的框架是不够的,教学中需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集图、文、声、像于课堂之中,通过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教师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或采用何种教学手段都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其主体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托尼・巴赞(Tony Buzan)著.李斯译.思维导图[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2]裴光钢.思维导图和外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7.2.

[3]刘安洪.关于英语国家概况课教学的思考[J].重庆教育学院报,2004,(7).

[4]张家荣.试论《英美概况》的教学改革[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13).

[5]蒋红,樊葳葳.大学英语限选课“英美文化”教学模式初探[J].外语界,2002,(1):42-43.

篇10

随着国家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发展和提高,我国对于具有英语沟通能力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改变了以往单纯英语语言人才培养的模式,要求专业人才在掌握某领域专业知识的同时,熟练运用英语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真正实现了对语言基本功能的需求。在这种契机下,双语教学在国内各类高校中备受关注。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基于对于人才培养极强的针对性和岗位需求的明晰,双语教学的开展开始进入实施和推广阶段,同时对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了验证,提出了要求。

在双语教学课程内容选取方面,高职高专院校面临较大的难题和挑战。一方面,双语教学在我国的实施和应用,由本科院校开始运行。鉴于高职高专与本科院校的显著区别(如生源、专业性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等),本科院校研究开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不能够直接应用于高职高专院校。另一方面,各个层面的双语教材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开展双语教学的初级阶段,相当一部分高校是直接引进原版英文教材;但随着双语教学的发展,部分院校或地方开始组织编写教材,正式出版或作为校本教材和授课讲义由老师参考使用。虽然引进原版教材很好,它英语地道,原汁原味,但是也存在一些不适用性。从使用情况看,我们的思维方式与外国人不同,我们的国情与国外也不同;而且从教育理念看,照搬国外的材料用于不同的群体,教材会缺少针对性,而这些一定会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

一、高职高专院校双语教学的课程内容选取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课程内容适用性

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双语教学,在某些具备基本开设条件的专业中开展,即学生英语水平、师资力量及课程设置符合双语教学开展条件。因此,在教学内容选取过程中,要关注其适用性。1.适用于该专业学生学习能力。在教学内容选取前,对该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调研和测试,分析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水平。如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而且专业具备分班教学的条件,建议进行分班,对教学内容的难度进行区分。2.区域适用性。高职高专院校专业人才培养针对性强,大部分院校人才培养指向地方区域,因此在教学内容选取上要针对地方区域人才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如旅游类课程开展双语教学,要针对该省旅游行业的基本特点及服务面向制订教学内容。3.职业对应性。高职高专的专业设置特点之一是职业性较强,专业人才培养对应一定的职业群,包含两到三个主要职业。在双语教学内容选取上,应当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对象,选取最适合于未来职业所需内容。

(二)课程内容实用性

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在高职高专院校的双语教学课程中,不仅要满足教学需要,更要满足学生的学习、自学及再学习的需要。满足教学要求是课程选取教学内容的基础,而在高职高专院校中,教学模式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开放式教学。教师讲授或引导只是课程的一小部分,课程的大部分是学生学习应用,课后自主学习。同时,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关注职业的发展性和可持续性,因此,双语教学的课程内容要为毕业生在职业岗位的再学习、再提升做出准备。

(三)课程内容可持续性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极强针对性是其重要优势之一,但也对课程的内容选取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行业形势不断变化,职业要求也随着改变。因此,双语教学的课程内容要具有可持续性,选取行业中较为稳定的知识内容及具有代表性和可拓展性的内容。

二、高职高专双语教学课程内容选取的过程

(一)开展行业企业调研,明确行业所需人才所具有的知识点、能力点

高职高专院校中各专业均对应一定的行业,并以其中若干岗位为主要对应岗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为所对应岗位培养合格、优秀的员工。因此,双语教学的课程目标可以由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要中提取。根据企业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分析专业所培养人才的规格,确定本课程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明确本课程所应培养的学生的知识点及能力点。以涉外旅游专业开设的《英美文化》课程为例,涉外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主要是涉外酒店服务人员及国际旅行社的海外领队,据此,提取了与本课程相关的人才培养规格中的部分内容:

职业岗位群 工作任务 专业能力

海外领队 介绍目的地国家概况和旅游资源;

与当地导游沟通落实旅游事宜;

在境外处理突发事件;

办理出入境票证业务及相关手续;

指导游客境外购物;

与不同文化背景人士沟通;

评价服务与质量 熟悉中国出境目的地国家概况及旅游资源;

熟悉出境团体旅游的相关法规及作业流程;

熟练掌握领队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带领出国观光旅行团的带团技巧;

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境外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熟练办理出入境票证业务及独立带团办理出入境手续的能力;

指导游客境外购物,办理退税等手续的能力;

不同文化背景人士沟通的能力;

导游员(英汉)

计调员

接待员

外联员 熟悉接待计划

落实接待事宜

实施带团计划

评价服务质量

后续服务与总结工作 英语日常交流能力

讲解游览内容能力

娱乐控制团队能力

组织团队运行能力

突发事件处理能力

评价服务质量能力

销售旅游产品能力

提升产品质量能力

签订旅游合同

设计旅游线路

安排旅游活动

控制活动过程

评价总结服务质量

设计旅游产品

开发旅游产品

宣传旅游产品

营销旅游产品 设计、开发旅游产品能力

销售、宣传旅游产品能力

以上提取的能力点及知识点成为本课程内容选取的重要原则和参考,依据以上知识点及能力点,《英美文化》课程内容的主要范围包括:亚洲及英美国家的概况、民风民俗、旅游资源、出入境知识。

(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进行课程内容筛选

根据课程内容选择的实用性、适用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筛选。如在吉林省高职高专涉外旅游专业中开设《英美文化》课程,经过对省内主要国际旅行社出入境团队情况调查,省内近几年入境外籍旅行团主要来自日韩及欧美国家,而出境旅游的团队目的地主要集中于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亚洲国家,欧盟国家、非洲的个别国家,及澳大利亚、新西兰。据此,确定本课程内容的主要学习国家为亚、欧、非、澳的16个国家。通过海外领队及英语导游员的典型任务分析,总结课程中各国学习的具体内容(右图)。

高职高专院校的双语教学课程内容选取是双语教学顺利开展,实现培养具有语言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和关键。在课程内容选取上,应当关注高职高专院校的学校特点、专业特点和学生差异,真正满足课程内容实用性、使用性和可持续的原则。课程内容的选取过程需与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行业、职业岗位紧密联系,依据深入调研提取岗位工作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欧阳友珍.外语自主学习的可行性分析及策略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4).

[2]沙丽金.语境与专业英语教学[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03).

[3]马玉梅.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4]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5]杨振常.论英语教学语言[C].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A].科学出版社,1999年.

[6]Richards,J,J.Plait and H.Webber.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Longman,1985.

Research on Course Content Selection of Bilingual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篇11

一、确认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辞海》云:“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它具有地区差异,因此具有传播文化和道德观念,传承文化与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社会标记,体现语言使用者的民族文化特性,而文化也影响语言和语言的使用。不同语言从表面看是形式的不同,即语言规律性、稳定性和脱离语境而单独进行分析和解释的不同;就其本质来说,还是语言功能的不同,即其表现的交际意义的不同,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这种差异。因而学习一种语言,必须掌握这种语言背后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单纯学习语言,是不能保证有效、无误的沟通和理解的。所以大学英语教学应该融语言与文化及人文精神为一体,应该对英语语言所代表和负载的文化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引导学生文化概念的形成,引导学生形成鉴别不同文化的能力。“这种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就是跨文化意识(Cross—CulturalAwarenessorInterculturalAwareness),也称文化敏感性,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不同文化背景和因素的了解和敏感程度,是跨文化交际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1.注重英美民族文化的导入

众所周知,英语承载了英美民族文化,英语学习理应强调英美文化的导入。在大学里,不少学校已经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有《英美国家概况》、《美国社会与文化》和《英美文学选读》等课程,对学生理解英美文化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能帮助学生更有效的使用语言。而学习者在自学过程中,也应主动发现,逐步积累,慢慢去熟悉了解一种不同的文化,用所学语言传承文化和表达文化,让文化融解于语言之中。教师在英语课教学中积极的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说,教师在讲解“weather''''’这个词时,英语论文可有意识的举这样的例子:“weatherthestorm”(战胜暴风雨),“whileitisfineweather,mendyoursail”(修帆趁天晴),这些都是英语中的习语,学生会觉得比较有兴趣去学习和记忆,这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注意到这些习语都是和海洋及航海有关的,而且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与海洋及航海有关的习语,这样就会启发学生联想已有的地理知识,顿悟原来英国是个岛国,所以英语才有这个特点。如此一来,学生无论对英国、英语还是“weather”这个词,都会留下深刻印象,既学到了语言知识,又加深了对英国国家概况的了解,为跨文化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讲解翻译时,遇到“像头蠢猪”这样的话语,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去做,相信很多同学会翻译成“asstupidasadonkey”,事实证明也正是如此。从字面看,并没有什么不对,因为pig在中国人心中是好吃懒做、愚笨的代表,所以有“笨的跟猪一样”、“猪脑子”等等说法表示对猪的蔑视,然而,事实上很多美国人对pig偏爱有加,甚至以pig做宠物,认为它们聪明、温顺、通人性,所以英语中往往用“asstupidasadonkey”来表达同样的意思。学生经历了把donkey和pig搞混的笑话,就避免了在以后的实践中可能出现的这类尴尬。还有“Heworkslikeadog"这样的英语句子,如果学生不知道英美人士对狗钟爱有加,就会把这句话译成“他像狗一样工作”,在我们中国人听起来非常不雅,也不知是褒义还是贬义,其实这句话是对一个人工作的极大肯定。由此可见,正确的运用一门语言必须要有良好的跨文化意识。

在平时上课时,教师可逐步向学生介绍一些日常交际中的习惯,比如在英美国家,每日与熟人见面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寒暄,通常点头打招呼,做告别等,这被认为是最简便、礼貌的致意动作。在听报告时,中国人喜欢低头倾听,而英美人士会注视对方鼻子以上的部分,这是在表示礼貌和倾听。人们常说“出国问禁,入乡随俗”,这都是跨文化意识的体现,了解了这些有助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轻松应对,做到礼貌得体。2.重视英语变体

虽然英语承载了英美民族文化,但随着英语全球化发展,它都带有了本土文化特点,出现众多英语变体,发展成_门体现多民族文化的语言。例如黑人英语(BlackEnglish)墨西哥英语(ChicagoEnglish)和亚洲美国英语(Asian-Americandialects)。还有社会结构引起的语言的层次变体,不同社会阶层和集团在语言使用上是有差异的,比如ain’t是居住在美国南部的黑人的方言,如果在纽约等大都市里听到这种语言,我们就会知道说这种语言的人大都处于社会底层,遭受歧视。

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向学生灌输这样一种观念,留学生论文英语学习是国际通用语的学习,学习者应该具备在汉语文化和汉文化之外的文化现象间进行交际的能力。大学英语教材中所选文章和题材涉猎广泛,其中不乏有英语变体的出现,尤其是黑人英语(BlackEnglish),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遇到这些变体时要特别提及指出,并向学生简单介绍英语中存在的各种变体,鼓励学生去接触不同变体的英语,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比如推荐给学生难度适宜的不同民族的英语原著,建议学生去听不同英语国家的音乐,看他们的影视作品等等,这样在以英语为媒介的真实的跨文化交际中,才能使学生从容面对文化差异,顺利进行交际。

3.合理处理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关系

语言学家弗里斯提出,交际化外语教学的各门课程都应该建立在本族语和外族语比较的基础上,只有强调异域文化才能对本民族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只有懂得本民族文化才能更好掌握异域文化,也只有将本土文化和目的语文化进行深入的对比和探讨,才能帮助学生提高文化认知的能力。

所以我们在被渗透异域文化的同时,不能忘了对汉语文化的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工作总结不仅要结合自己所用教材内容及学生兴趣特点进行适时适量的异域文化知识扩充,还应进行文化间对比与分析,与汉语文化知识及表述方式进行比较,留给学生辨证思考的空间,不至于盲目全盘接受或否定。通过比较,让学生意识到“跨文化交际并不是一方完全遵守另一方的文化习俗,相反,不管是在群体间还是个体间,跨文化交际总是两种文化接触,冲突,协调的动态过程”。我们没有必要放弃自身文化去附和另一方文化习俗,而是在相互理解协调的情况下,达成谅解,尊重彼此的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有效吸收外来文明,并努力把中国推向世界。

篇12

    英美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读是作为两门课程还是一门课的界定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外语学院都是把英美文学史和英美文学作品选读两门本应分开的课程合为一体,称为英美文学。还有些学校没有开设“英美文学史”这门课,只在学生进入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分别开设一学期的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学生对整个英美文学史没有系统和宏观的把握,就直接研读作品,使学生只掌握少数具体的作家作品,对各个文学流派、文学传承以及与时代的联系缺乏整体掌握。

    (二)课时安排偏少,边缘化趋势突出

    为迎合重商主义的社会风气,全国外语院系刮起了一股砍削文学课的飓风。更改教学大纲,削减文学课程,并不顾自己的实际,硬性增设经贸、金融等课程。英美文学课从一二十人小班的、讨论式的教学变成了一两百人的大班讲授式,从两个学年的课程“浓缩”到一个学年、甚至一个学期的课程。有的外语院系干脆把英美文学课定为选修课,英美文学课遭遇严重的“边缘化”。

    (三)开设时间不合理,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很多学生尽管是英语专业,但在大学一二年级很少接触英美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作品。文学功底差,到了大三突然接触深奥的文学作品,如经典剧作《浮士德》、《麦克白》等,感到艰涩难懂,因而没有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很差。实际上,文学课程担负着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任,我们除了要重视专业教育外,也要在大学一二年级就加强学生在文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素质。而学习外国文学是提高综合素质有效而重要的一环。

    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与教学的现状不利于英语专业学生文学素养的养成,大大降低了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这种状况得不到改变,大学英语专业培养的将只是翻译工具,而不是全面发展的英语专业人才。作为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教师,应该以提高英语专业教学质量为己任,探索教学改革的途径,走出英美文学课程困境,充分发挥英美文学的人文价值。

    二、英美文学课程改革措施

    (一)调整英美文学课的教学内容

    许多年来,英美文学的教材一直沿用“文学史+选读”的固定而陈旧的模式,教材按照历史顺序,分别列出各种各样的文学史知识,如所有作家的时代背景、生卒年月、作品概况介绍等,这些内容占了大部分的篇幅。其实,将宝贵的教材篇幅用来介绍背景知识是不科学的,这可能会让学生忽略文学作品本身。文学作品应以文学鉴赏为基础,并提升文学批评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我们的建议是在作品之前设置一些预习作业与问题,让学生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和多媒体设备查找和总结作家介绍和作品背景,将宝贵的篇幅留给文学作品本身。作家和文学作品的遴选也是教材改革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传统的英美文学教材往往是厚古薄今,尤其是早期的经典着作对古英语涉猎过多,如学生在文学课的开始就遭遇内容晦涩难懂的古英语诗歌《贝奥武夫》,难以把握作品的精髓与内涵,这样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英美文学时间跨度大、内容非常广泛,名家名作不胜枚举,教材的设置和作家的取舍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宏观把握下的重点筛选,比如在讲美国文学中的当代戏剧时,应将重点集中于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三大戏剧家尤金?奥尼尔、阿瑟?米勒和田纳西?威廉斯,并将他们的写作风格、历史传承进行对比研究,对其代表作如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田纳西?威廉斯的《玻璃动物园》进行对比阅读分析,找出现代人的孤独、欲望和工业社会对人性的摧残等剧作家想要揭示的共同主题。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对不同文学时期的科学把握,也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降低学习难度。

    (二)改革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模式

    由传统的英美文学教材衍生出教师一言堂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英美文学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生则疲于对这些知识死记硬背,根本谈不上自己对某一具体作品的见解和思考,更不用说对文学经典的鉴赏与文学情趣的提升。由于教材死板,授课方式墨守成规,英美文学课变成了精读课+历史课,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具体的语言知识点,而没有提升对文学文本的整体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英美文学教师可以尝试设计研究性课堂和实践教学模式。在英美文学课开始时,由教师推荐一些有关英美文学与文化的研究课题给学生进行研究,如维多利亚时代文学研究、美国梦文学研究、美国现代戏剧研究等。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承担不同的课题,并在课堂上用幻灯片等方式陈述研究结果。另外,为了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可以采取多渠道的实践教学活动,如举办英文诗歌朗诵比赛、英语戏剧表演、适时组织收看英文原版电影等。

    (三)采用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手段

    英美文学远离我们熟悉的母语环境和语言习惯,且跨越时代久远,陈旧、落后的“书+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情景,难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采用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辅助课堂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改革英美文学教学效果。目前多数高校普遍存在多媒体设施不足和设施陈旧等问题,高校应加强在这方面的投入,为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辅助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推广铺平道路。

篇13

一、英美教育实习简况

(一)英国教育实习简况。英国是最早实行教师教育“3+1”模式的国家。获得学士学位后想进入教师行业的学生,必须通过1年的教师职业训练。在这1年中,实习生除了要学习教育理论课程外,还必须参加为期24周的教育实习。英国的教育实习,基本上是由“教学经验入门”和“教学实际训练”组成。低年级师范学生每周半天到基地中小学见习,让学生了解中小学实际,感受、熟悉各种真实教育教学情景,积累教育教学经验;高年级师范学生的实习则以“重负荷教学训练”为特点,强化教学训练,以获得足够的教学经验。整个实习过程不仅强调经验学习,还注重学生的分析、总结、反思和判断能力的培养;同时还成立由实习基地、当地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及教师教育学院组成的“伙伴关系指导小组”,共同管理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工作。英国这种“以中小学为基地,重负荷教学训练”的教育实习模式,增强了师范生的职业适应性,开辟了新时代教师培养的新路径。

(二)美国教育实习简况。美国从1959年起确立了“4+1”的教师培养制度,并提出了师范生每周授课3课时、为期1年的教育专业实践,增加了师资培养的时间。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行为科学被认知科学逐渐取代,人们逐步认识到教师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并把“教师作为专家”确立为美国教师教育的新理念,由此美国的教师教育由注重技能性训练走向专业化的构建。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教师专业化运动”推动下,美国出现一种新型教师培养模式,即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简称PDS)。PDS是一种大学和中小学密切合作学校,既是范生职前专业训练的临床教学基地,又是在职教师继续发展的培训中心,是融理论、实践和研究为一体的促进教育改革的实践场所。美国的教育实践一般分为三种:模拟实习、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这三种教育实习形式持续地、分阶段地贯穿在整个教师教育过程中,并强调实践反思,注重师范生实践智慧的培养。

二、我国学者对英美教育实习改革发展的研究

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并介绍英美教育实习改革发展情况,以期给我国传统的教育实习走出困境带来启示。对英美教育实习改革发展进行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介绍英美教育实习的研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介绍英美教育实习的论文较多,大致分为几种情况:一是直接介绍英美教育实习,如郑东辉2003年《英美教师教育实习发展概况及其启示》,任辉2010年《同伴合作教学――美国教师教育中一种新的教学实习模式》等;二是在介绍英美等国的教师教育改革发展中兼谈教育实习,如郭黎岩2007年《发达国家小学教师培养的经验研究》,赵凤兰2010年《美国教师教育的经验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等;三是单独介绍英美教育实习某一方面的内容,如熊明川2005年《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兼谈美国PDS模式的启示》,姜勇2008年《美国实习辅导教师培养改革述评》等。这类研究论文大都是先直接或间接介绍英美教育实习的概况、特点、经验、制度或发展趋势,然后提出对我国教育实习的借鉴意义。

(二)比较英美教育实习特点的研究。这一类的研究论文相对较少,如顾维勇2007年《英、法、德、美教师教育中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及启示》、孔圆2009年《对美英师范教育实习特点的比较及启示》。这类研究主要从间接或直接角度比较、分析和总结英美师范教育实习制度的特点,找出他们实习制度的共同点,最后提出英美教育实习对我国教育实习改革的启示。

(三)拿我国教育实习模式跟英美教育实习模式进行比较研究。这类研究主要是把中国列为比较对象之一,从实习的观念、政策、特点以及实施内容等方面单独与英、美或包括英美在内的多国教育实习进行比较,如刘晓红、段作章2000年《中外几种教育实习模式的比较研究》,李冲2010年《中美高师教育实习的比较研究及启示》,通过比较,剖析了我国教育实习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借鉴英美等国教育实习中的合理部分对我国教育实习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三、我国学者对英美教育实习改革发展的借鉴及反思

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实习的成功经验给我国教育实习改革的困境带来了全新的启示。近十多年来,我国不少学者在研究英美等国教师教育中教育实习改革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教育实习面临的诸多问题,并针对我国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不但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而且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实习模式。

(一)借鉴英美教育实习成功经验反思我国教师教育实习问题及对策。鉴于我国教育实习存在诸多的不足,我国不少学者逐渐借鉴英美教育实习制度反思我国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这方面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宏观反思我国教育实习问题及对策。这方面的文章很多,如杨晓2005年《关于高师教育实习的几点思考》,王秀章、何林山、周玉莲2010年《高师教育实习:问题与思考》等,这类文章基本都是分析当前我国高师教育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教育实习的观念、内容和形式、考核与评价、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思考、探索教育实习改革的思路。在探索解决实习问题的对策时,很多学者都提出改变教育实习观念,延长实习时间,丰富实习内容,建设双赢式实习基地,构建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实习学校、高师院校组成的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培训管理机制等观点。以上的观点都明显带有英美教育实习制度的影子。

2.针对我国教育实习某个问题进行反思。这类研究主要是针对我国教育实习存在的某个问题进行分析探究。有对实习基地建设问题的分析探究,如王芳亮2005年《影响教育实习基地稳定性的因素及对策》;有对指导教师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如罗新祜2010年《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管理》等;有对实习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如孙锦明、凡2006年《合作管理模式:当前高师教育实习工作的应然选择》等;有对实习评价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如唐荷意2010年《对当前我国高师教育实习评价的思考》等。这类论文很多都是先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教育实习某一方面存在弊端,然后借鉴英美教育实习某些成功的经验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针对某专业教育实习现状进行反思。随着研究的深入,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到某一专业的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其中大多数研究论文都是先对某专业教育实习进行调查,分析其存在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例如,2005年《师范院校生物教育实习现状调查与思考》,刘申申、刘志恒2009年《河北体育师范生教育实习基本情况的调查》。此外,也有一些文章直接分析某专业教育实习现状后,提出相应建议及措施,如云莉2010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以内蒙古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为例》。这类文章所谈到的相应建议或措施,大多数都是参考了英美教育实习的某些合理做法后提出的。

(二)借鉴英美成功教育实习经验探究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实习模式。为了加快教育实习模式的改革,很多学者在借鉴英美教育实习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试图建构新的适应我国国情的实习模式。其中受英美教育实习模式影响较大,且比较典型的教育实习模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1.主体性教育实习模式。主体性教育实习模式主要是由陈大超等人提出,是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指导,将学生主体性的生成作为目标指向,把教育实践课程统合起来,构建出循序渐进的教育实习运行程序:由学生角色向教师角色的调适过渡性的教育见习,到初步形成教师职业能力的适应性的模拟教育实习,再到全方位地独立承担教师工作的实战性的顶岗集中实习。该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习形式多元性、实习内容多样化、实习时间全程性与阶段性。其中模拟教育实习是受美国“模拟教学法”及美国师范生临床教育实践活动启示后提出来的。

2.协作型教育实习模式。协作型教育实习模式构想是纪勇平提出来的,该模式主要是指师范院校与市(县)中小学共同合作培养师范毕业生,师范院校负责对大学生进行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教学,中学则主要负责对大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的训练和培养。其主要特点是将教育实习改为协作培养,高校和中小学各司其职,共同培养高质量的师范生。这种模式构想明显受到了英国的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育实习模式和美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模式的影响。

3.全程教育实习模式研究。这是洛阳师范学院董文生、孟宪乐等人研究的实习模式,该模式以实现师生双向专业化发展为目标,把教育实习看作一个教学过程,使师范生整个在校期间(包括寒、暑假)都要不间断地进行的教学过程。具体讲,它是在大教育实习观的指导下,把教育实习作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介,以“中小学教学模拟和实践课”为切入口,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师范生进行的全方位、全过程教育实习。该模式是一种融新的实习理念、体系和方式为一体,高于传统教育实习模式,同时又是传统教育教育实习的深化的教育实习模式。这种模式的构建显然是受英美等国在教师教育改革过程中把教育实习作为一门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来认识,并在整个师范教育过程中有序安排教育实践活动,将教育实践活动贯穿始终的思想或做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