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旧城改造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根据河南省统计局的数字,2012年底,郑州全市常住人口已经超过900万人,而且,郑州市流动人口的密度约为9000人/km2,居全国流动人口密度前列。随着城市的扩张,城镇化人口的不断导入,郑州市区交通拥堵现象不断恶化,城市公用设施的老化现象不断涌现,城市污染日益加重,人民的日常生活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2.1交通拥堵成常态
郑州市的交通在上下班高峰时段,主干道几乎是寸步难行,尤其是大型商场、火车站等公共设施周边,形成了“开车没有走路快”的怪异现象。据统计,郑州市的小汽车保有量近几年增长速度惊人,2012年底,郑州市的小汽车保有量达到210万辆。这使得原本就不够用的道路资源日趋紧张,更严重影响了公共交通的正常运营。另外,郑州市中心城区的功能布局不合理,也直接导致了严重的交通拥堵。虽然大量行政办公用地已经疏解到内环地区以外,但内环地区内尤其是火车站地区还存在着大量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另外,大量的教育科研用地也集中在内环地区。这些用地不仅占地大,交通出行量也非常巨大,加上市场必备的货运交通,更是使这些地区成为整个城区交通系统的多个症结点。交通拥堵这一表象的背后是整个城市功能结构布局的复杂的系统性问题。
2.2城市公用设施老化
由于历史原因,郑州市旧城区的很多公用设施已进入老化时期,尤其是地下的各种管网,经常出现爆裂等现象,加上市政公用设施各部门规划施工没有统一的调度安排,导致郑州市的道路经常处于开挖状态,不仅影响了城市整体面貌、市民的日常出行生活,也给政府带来了巨额的资金浪费和经济损失。
2.3城市污染严重
郑州市与我国大部分城市一样,近几年,灰霾天气的发生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据郑州市环保局监测站提供的报告显示,郑州市灰霾天气的产生主要是由燃煤、机动车尾、扬尘气等三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燃煤对PM2.5的“贡献率”为41%。
2.4旧城改造困难
郑州市内环地区人口密度高,商业经济繁荣,旧城改造的成本高,难度也大。从建筑质量看,在旧城区范围内,建筑质量较差(三类以下包括三类)的建筑覆盖总用地范围约60%以上。从改善建筑质量的方面看,旧城改造的任务重,压力大。近年来,郑州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旧城改造的政策,有力的推进了旧城改造的步伐,但也遭遇到许多问题:首先,旧城改造缺乏多样性的手段,绝大多数情况都是以推到重建的方式来完成改造,这不仅造成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也破坏了原有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原有的社会网络;其次,旧城改造往往以谋取利益为主要目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导致容积率较改造前大幅度提高,而与之相配套的公园、绿地等公共设施缺被压缩到最小;再次,郑州市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对于有历史保护价值以及有文化景观效应的一些构筑物没有充分重视其作用,也统一采取推到重建的方式,对城市文化的营造产生负面作用;最后,郑州市旧城区目前的改造往往集中在有利可图的黄金地段,而一些急需更新但区位差、开发效益差的地段却无人问津,随着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日益升温,旧城改造的成本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那些急需更新的地区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政府推动旧城改造将越发困难。郑州市旧城区开发建设所面临的这一系列问题也是当下中国许多特大城市所急需解决的城市发展问题。
3《郑州市内环地区城市设计》的解决方略
《郑州市内环地区城市设计》(2014)正是在深入学习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文件的基础上,对郑州市内环地区进行的旧城改造规划设计。这次的旧城改造规划,摈弃了中国传统旧城改造的一些模式,包括大拆大建型的全盘改造模式、小打小闹型的局部更新模式,而是结合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提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理念。传统的旧城改造更注重旧城区物质空间,主要以项目开发作为旧城改造导向。《郑州市内环地区城市设计》则是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提出更为丰富的改造内涵,尤其注重对存量资源的整合优化利用,以转型为发展思路,以创新为发展动力,使旧城改造成为一个动态的、可持续的、有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城市复兴行为。《郑州市内环地区城市设计》的规划范围是郑州都市区的核心区,规划总用地规模约为12km2,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0.9km2。旧城改造的四大核心内容包括:功能复合、经济复兴、环境重构、文化沿承。功能复合是要提倡城市功能综合使用,提高市中心的生命力和趣味性,使市中心在白天和晚上都能吸引居民、商业人士、店主和游客。同时可减少交通需求,促进社区安全,带来环境效益。经济复兴是指旧城改造过程中经济计划的重要内容是要妥善利用投资来改善市政基础设施,并考虑土地的重新开发或二次开发,为现有产业提供扩展或转移的可能,并为新的产业提供良好的土地条件。环境重构是要确立合理的土地使用强度和人口密度,完善相关的生活及市政配套设施,对现有路网结构进行调整和完善,同时采用平面、立体绿化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环境。文化沿承是指既要维护旧城历史性,又要考虑现代城市生活对城市功能的要求,注重发掘城市内涵和价值,充分释放历史和文化的价值潜能,激发旧城的社会活力。围绕这些核心内容,《郑州市内环地区城市设计》对郑州市内环地区的城市改造,提出了四个城市设计策略:
3.1空间策略
倡导旧城中心区空间的紧凑发展,整合城市要素,用立体化、复合化的设计手段解决旧城中心区空间密集的问题,创造优美整体的城市形态,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应用,也使旧城中心区的效率得以提高。郑州市内环地区的空间结构规划为:一核两心;一横三纵;双环三片。一核是指二七广场商业中心,两心是指商城文化集聚中心和西广场综合服务中心。一横是指沿中原东路、正兴路、东西大街形成的城市东西向发展轴。三纵是指京广路交通发展轴、德化街商业休闲轴、紫荆山路文化展示轴。双环指的是内部交通输配环和外部交通疏解环。三片指的是商贸商业集聚片、城市综合服务片和传统文化体验片。
3.2功能策略
提倡旧城中心区功能的综合化、多样化,防止大量兴建办公楼和重复建设大型商业设施后引起旧城中心区功能的单一化。除了零售商业,也要促进其他大众服务业的发展,对旧城中心区的教育文化功能、居住功能也应足够重视。郑州市内环地区规划的功能定位为:郑州城区集中展现商城历史文化与商业现代文明的商贸文化核心区。根据这个定位要求,形成三大功能板块:一、郑州商贸中心区作为内环地区的主导功能板块,涵盖商业休闲、商务办公、商贸物流等职能;二、商城文化展示区作为特,涵盖文化展示、休闲体验、都市旅游等职能;三、生态宜居内城区作为内环地区的基本功能,涵盖生活居住、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等职能。在三大功能板块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空间控制和管理的要求,规划将郑州内环地区分别以自身功能特色划分为三个功能片区。
3.3交通策略
充分利用轨道交通建设,以站点开发为主导,组合不同城市功能。利用旧城中心区发达的支路网络,促进旧城中心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郑州市内环地区规划将通过完善交通网络体系、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统、建立步行网络系统、增加公共空间的范围、采取TOD的开发模式以及控制小汽车的供应总量等方式,来解决目前郑州市内环地区交通不畅的问题。
3.4保护策略
旧城中心区的风貌保护与功能利用并重,使历史建筑和街区具有应变的能力,继续发挥对城市的影响。意向特色使旧城中心区区别于城市其他地域,在凸显特色中提高旧城中心区自身的竞争力,增强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郑州市将着力挖掘郑州文化资源,提取华夏文化、二七文化、商贸文化等特色,结合优势产业集群,打造华夏文明根文化展示区,建设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文化旅游区。另外,将依托郑州市文化特色,策划郑州内城八景,重拾历史遗珠,融入当代特色,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展现古今交融的文化新风采。《郑州市内环地区城市设计》在旧城改造规划中体现了四大创新要点:1.理念:以“有机更新”为指导的中心城区开发建设规划秉承“有机更新”理念,运用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特色、连续的观点和方法以及对空间环境、生态环境、文化环境等进行更新改造与延续,保留城市发展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延续城市文脉,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2.交通:“九大方略”指导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组织形式针对内环地区公共交通严重不足、道路系统不够完善、停车设施相对不足等问题。本次规划提出方略有:完善交通网络、提高支路密度、建立输配环网、公共交通引导、建立步行网络、加大公共空间、TOD紧凑开发、停车短缺政策、提高换乘能力。3.文化:以体验展示为主的中原文化传承创新区挖掘郑州文化资源,提取华夏文化、二七文化、商贸文化等特色,结合优势产业集群,打造华夏文明根文化展示区,建设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文化旅游区。4.景观:点、线、面相结合的网络化生态景观布局针对内环地区城市绿地相对不足,历史文化尚未展现,公共空间缺乏特色等问题。规划依托现有景观资源和文化资源,规划城市公园、景观廊道等开敞空间,提高绿化用地比例,并将公园、广场、绿化廊道相结合,形成层次化、网络化的生态景观格局。
篇2
城市老城区改造亦称为旧城改造,旧城改造是指改造区域占地原本就属于城市国有土地,涉及改造区域的建筑物都是或绝大多数属于拥有产权证书的个人或单位享有,改造拆迁由政府统一协调处理,对涉及建筑物予以评估补偿,按计划实行回迁或另行安置,改造区域按政府统一规划重新建设布置的一种旧城改造方式,即新城区取代老城区进行改造建设的一种方式。农村旧村改造是指改造区域占地原本就属于农村集体土地,按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在有关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对村民集体居住房屋、配套设施等按预定规划进行改造新建以提升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的一种方式。农村旧村改造涉及的方面要比城市旧城改造小的多。而城市旧村改造与城市旧城改造、农村旧村改造均存在重大差异,相比之下要复杂的多。
(二)城市旧村改造的基本概念
本人认为,城市旧村改造首先具备如下两个条件:其一是涉及改造区域已经属于城区或者将来在短时期内必然成为城区,属于城市的规划区域;其二是涉及改造的区域虽然属于城市规划区,但是土地性质尚未发生变化,国家尚未征用变更为国有土地,仍然归属于该区域村民集体所有,国家没有基于所有权支配该区域土地的权利。
基于城市旧村改造的上述两个条件,本人认为,现阶段城市旧村改造合法概念可以论述为城市旧村改造区域土地所有者根据城市规划依法定程序实现所辖区域改造的行为。
二、城市旧村改造违规开发建设的原动力
基于城市旧村改造的上述特点,城市旧村改造始终突现着土地规划与土地权属的不一致带来的一系列矛盾。面临众多的城市旧村改造区域,基于政府财力的限制,目前基本不能实现城市旧村改造区域土地的征用,故在一定时期内政府不能统一实现城市旧村改造。随着城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城市旧村改造满足本集体需要的同时,旧村改造土地所有者及房地产投资商也敢于冒风险投入大批资金持续进行旧村开发并将建成房屋非法销售而获取利益,即而带动相关经济产业的发展而获得更大的利益。故本人认为利益驱动是城市旧村改造违规开发建设的一要害原动力。
三、违规城市旧村改造存在的实际问题
违规城市旧村改造即指违反政府城市规划方案和设计所进行的非法城市旧村改造,违规城市旧村改造所建设楼盘被俗称为野楼盘。违规城市旧村改造存在的实际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背离城市整体规划,乱开发建设
基于城市旧村改造区域土地所有权与城市土地建设规划的矛盾,城市旧村改造与城市建设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严重不一致的情况,在城市建设规划滞后的城市,这种情况尤其严重,城市旧村改造区域背离城市整体规划,乱开发建设,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建设思路和城市形象,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后患,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不可避免的。
(二)无规则建设影响大型项目规划
城市旧村改造区域无规则的开发建设,使得政府对该城市旧村区域土地利用失控,政府拟建的重大项目可能受到严重影响,由于规划区内土地规划被打乱,可能影响政府涉及大型项目的招商,严重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可持续性发展,假如对非法的城市旧村改造区域进行拆除则必然带来极大的财产损失。
(三)拆除违规改造楼盘引发各种社会问题
因前述原因将违规城市旧村改造楼盘拆除,在造成巨大社会财富浪费的同时必然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原城市旧村改造区域的原始住户如何进行补偿?违法购买该城市旧村改造区域房屋的人员是否进行补偿及由谁给予补偿?失去住房的大量人员将如何安置?……到时处理起来将会非常棘手。
四、政府对违规城市旧村改造所采取措施及效果
(一)户籍改革和社区化推进
将城市旧村改造区域农村农民户口改为城市居民户口,以便从户籍上与城市居民实现同一,以加强人员治理;将城市旧村改造区域农村村民委员会改为社区居民委员会以强化行政治理;以此两个方面来加强对涉及城市旧村改造区域的治理力度,设定其改造的范围仅限于在规定的范围内满足本集体成员的需求,防止其违规大规模旧村改造。但是,这种方式在实践中难以凑效,鉴于城市房地产所蕴藏的巨大市场诱惑力,基于城市旧村改造区域土地不属于国家所有,该区域土地所有者和投资商违规开发的高亢热忱是难以阻止的。
(二)联合执法检查、查封非法售楼处
面对违规的城市旧村改造,政府通常组织有关部门采取联合执法检查、查封非法售楼处的方式来遏制违规的城市旧村改造。但这种方式往往是检查的时候非常配合,检查完后照常开发建设,查封的售楼处在检查人员走后又堂而皇之的开门营业,而更有甚者,检查人员还经常碰到大批村民的围攻,导致执法检查、查封不了了之,无果而终。
(三)杀一儆百,强行拆除建成或在建楼盘
对于顶风而上的违规城市旧村改造,政府组织大批执法人员对涉及的某一违规建成或在建改造楼盘采取强行拆除措施,以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遏制违规城市旧村改造。但是,时间一长,被拆除的楼盘又建了起来,而且又有新的楼盘不断的开工建设,而政府执法人员强制拆房也是冒着随时有可能与村民发生暴力冲突的前提下进行的,在实践中大量开拆已建楼盘的情况尚不多见。
(四)舆论宣传,扼住购买群体
鉴于违规城市旧村改造所建楼盘在集体内部往往采用分配制度,主要靠对外销售给其他购买群体获利,政府部门在购买群体中进行舆论宣传,扼住购买群体,以打击违规进行城市旧村改造。但是在违规城市旧村改造所建野楼盘的低价销售吸引下,仍然有络绎不绝的野楼盘购买者,舆论宣传实是难以凑效。
五、解决城市旧村改造问题所应考虑的基本原则
本人认为,解决城市旧村改造问题应考虑以下基本原则:
(一)预先处理原则
政府虽不能在短时间内拿出巨款或找到资金统一征用城市旧村改造区域,统一实现城市旧村区域的改造,但可以做到预先规划,可以将预先规划好的文件发放给各城市旧村改造区域土地所有者,可以预先指导其如何进行旧村改造,以控制全局,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拆除而造成的建设资源浪费。
(二)避免损失原则
尽最大可能的避免社会财富的不必要浪费,对于已建成或在建楼盘,假如确实不违反城市整体规划布局,没有必要拆除的,予以保留,确实不拆除不行的予以拆除,尽量避免处罚性的行为的发生,避免社会财富的浪费。
(三)市场机制原则
一律的遏制未必是一种好的方法,从经济角度来看,可以考虑用市场经济杠杆来适时调节,对于城市旧村改造在符合城市规划布局和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适用市场经济杠杆逐步引导,使其走向正规,对于发展房地产市场经济亦是一次大的机遇与挑战。
(四)保持稳定原则
政府对违规的城市旧村改造所建楼盘的处理结果牵动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如处理不妥可能影响到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避免发生大规模的拆除行为,以保持稳定为原则,逐步将问题处理完毕。
六、城市旧村改造问题的法律解决途径
城市旧村改造应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满足本集体成员的需要而进行的改造,对该方面的城市旧村改造,国家法律并没有禁止性规定,为满足本集体成员需要而在依据政府规划实施的城市旧村改造是政府支持的项目,应当依法公开定性为合法,而不应该避而不谈。其二是在满足了本集体成员的需要之外进行的改造,目前此类改造在未经法定的征用程序前,一般均认定为违规非法改造,而问题通常就出在这里。
政府部门在城市房地产开发和城市旧村改造问题上的处理是截然不同的,对于正常的房地产开发是严格按照《土地治理法》、《房地产治理法》等法律规定,按照正规程序履行集体土地征用开发建设审批程序,交有开发资质的企业实施开发,对正常的房地产市场予以法律保障;对于城市旧村土地所有者及不具有资质的投资者所未按法律规定程序开发建设的外销野楼盘暂时不予以法律确认,不办理土地手续和房产登记手续,故此也不能办理相关抵押贷款手续和法定的过户交易手续。
基于前述分析,本人认为,解决我国现存的城市旧村改造问题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在不违反经济规律的前提下,用立法的方式,以法律途径从根本上予以解决,在立法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一)程序变通
根据我国《土地治理法》的规定,进行建设必须使用国有土地,涉及集体土地的应依法办理征用手续,在涉及数量众多的城市旧村实际改造过程中,城市旧村改造区域土地所有者及投资者无力先行做到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费等款项,故政府也无力先行支付征用土地的费用,而在建成后的楼盘如符合国家规定的各项标准,后继的资金可以补交;也可以先实行房地分离的方式,由将来的房产所有人另行向政府支付土地使用费;故基于该事实情况,相关法律规定程序可以在该非凡法中作出适当的变通,以便于实际执行。
(二)规划前置
在城市旧村改造过程中,避免经济损失和财富浪费的前提是进行预先规划,将规划前置。所有的改造项目均在整体规划的前提下进行,进行细致规划,将规划进行充分的公告并下发给各城市旧村改造区域土地所有者。
(三)登记制度
所有的城市旧村改造项目必须先行登记备案,建立完善的登记制度,便于规划部门了解情况和进行指导,控制城市旧村改造的范围,从而也避免了非法乱建等违规情况的发生。
(四)引导先行
规定凡非具有法定资质开发企业开发的城市旧村改造的主体必须是该城市旧村改造区域土地所有者,由其作为建设单位报送政府指定规划设计院按规定进行设计,经规划批准后交由具有合法资质的建筑企业进行施工,从而先行引导城市旧村改造的进行。
篇3
(一)“城中村”是城市化过程中人造环境的生产和创建的过程和结果
哈维认为,城市的本质是一个人造环境是一种包含许多不同元素的复杂混合商品,是一系列的物质结构,它包括道路、码头、沟渠、港口、工厂、货栈仓库、下水道、住房、学校教育机构、文化娱乐机构、办公楼、商店、污水处理系统、公园、停车场等。回顾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一个城市的正常发育过程都是先由一个村庄发展到一个集镇,再由集镇发展到小城市,再到大中城市。在这个过程中其地理形貌最先在城市核心的周边,然后向波纹一样波及到更远的村庄。由于行政区域的限制,这种扩张不可能无限的扩张下去,因此“城中村”再次成为城市规划瞄准的目标,“城中村”改造在所难免。
(二)“城中村”是城市化过程中资本在空间上运作的过程和必然结果
哈维认为,在城市化过程中,资本有三个循环过程。第一个循环即马克思所说工业资本的生产过程,在这个循环中,其内在的矛盾是是资本过度积累所形成的过度积累危机。其主要表现是商品过剩、资本闲置、劳动力闲置或对劳动力剥削加强等。当第一循环的危机逼近时,资本投资将转向第二循环,即资本投资于城市这个人造环境,在这一循环中,资本主要是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如房地产。随着资本在这一阶段的回报率下降,资本又会转向对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及众多的社会支出比如教育、健康、医疗、社会保险等,这样资本就实现了第三次循环。自上世纪90 年代城市国有土地可以合法有偿转让以来,从90 年代的兴建“工业园”,到近年来的“地产热”;从大力发展工业,到地产业的火爆,资本从工业流向地产业。
(三)“城中村”是城市化过程中强势群体在社会关系空间“殖民”扩张过程和必然结果资本在城市空间运作的过程不仅仅是城市侵蚀乡村的过程,它还带来了处在这一空间的不同人群的社会关系转换、社会地位的变动。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隐藏着三种社会关系,一是开发商,二是“城中村”村民,三是居于两者之间的政府(城市管理阶层)。比较三者在社会关系空间的地位和实力,显然,开发商是属于强势群体,“城中村”村民属于弱势群体,城市管理阶层从理论上讲是居于中间人或协调人的地位。近年来,城市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土地的供应,城市管理者的“协调人”、“仲裁人”的角色缺位,更甚者倒向开发商。从这个意义上说,“城中村”的出现和改造不仅仅是一__种人造环境的过程,也不仅仅是资本在城市空间运作的过程,而且是利益角逐的过程,是强势群体在社会关系空间扩张的过程。
(四)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中村”产生和形成的根本原因在土地所有制性质上,在我国城镇的土地及部分城郊的土地是国有土地;在农村实行的却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城市的国有土地可以进行有偿转让,进入市场;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只能是土地经营权的流转,长期未进入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政府绕开村落的迂回发展思路,产生了“城中村”,村的周围环绕的是被转为国有性质的城市土地和建筑,在这个被包围的圈内,土地仍然是属于集体所有。在社会管理制度上,“城中村”一方面仍然是处于集体管理,另一方面它有属于这个城市的一部分,又受这个城市管理,即“城中村”的身份仍然很模糊。生活在这个村子的人群仍然没有城市的户口,尽管他们生活在城市。土地所有制的差异,使得生活在这个区域的居民和集体,不能享受到像城市国有土地市场价的带来的利益;户籍制度的差异又致使这些居民没有享受到城市居民一样的福利条件,他们日益被边缘化。
二、“城中村”的未来命运
依据哈维的城市空间理论,当前我国正处于他说的资本的第二循环中,人造城市还会不断向农村扩展。“城中村”未来将面临两种矛盾的命运:、
一是“城中村”将在城市化过程中不断消失。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可能会进一步推进这一进程。当前政府为了刺激经济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推行积极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增加固定资产的投资。这一切将进一步加剧资本在空间上流动,“城中村”将会不断地涌现,同时又会不断地被“推土机”推平。
二是新的“城中村”又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涌向。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复苏,经过一轮又一轮激烈的市场竞争,新的资本力量将重新寻找商机,新一轮的城市化又将兴起。加上,当前地方政府普遍面临债台高筑的困境,随着中央政府对土地控制力度的加强,地方政府向农村要地已经十分困难了,这时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就成为了地方政府加快城市化的主要选择,尽管这样做代价高昂。
篇4
一、rbd概念的界定
保继刚(1995)在探讨深圳华侨城城区发展模式时,提出以主题公园带动城区全面发展,使该区域发展为一个旅游商业区(rbd),这是第一次在国内的城市与旅游研究中运用rbd的概念,并预见它可能成为新的城市功能区;保继刚、古诗韵(2002)将rbd定义为:城市中以游憩与商业服务为主的各种设施(购物、饮食、娱乐、文化、交往、健身等)集聚的特定区域,是城市游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继刚(1998)还将城市rbd分为大型购物中心、特色购物步行街型、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新城文化旅游区等四种类型。
二、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的发展现状及其原因
旧城的历史文化地段,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对旅游者有相当强的吸引力。wWw.133229.COm在进行更新改造时,积极利用旧城原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休闲旅游业,由此形成一个不仅对本城居民具有吸引力,而且也将吸引外来游客的rbd。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城市却相继出现了这种rbd衰落的趋势。据报道,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城隍庙、郑州的二七纪念塔附近地区、成都的春熙路等闻名全国的旅游商业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客流量减少、销售收入和利润下降的现象;而国外一些大城市的著名旅游商业区,如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蒙马特高地,纽约的第五大道、四十二街,新加坡的牛车水、乌节路,东京的银座等也都失去了昔日的繁荣。原因在于:
1.场所感的缺失,文化真实性的丧失,导致主题缺位同质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得rbd中的传统元素在逐渐消失,文化的真实性在递减。很多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只是在建筑外观上采用了复古风格,但实际上并不具有历史感和标志性,作为文脉的根源,这些地方能让人回味的历史片断极其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它满足了当代人在视觉方面对历史文脉的要求,但是,并不能传达给后人一个真实的历史,并不能引起当地社区居民情感的共鸣,满足不了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人们对历史价值认同感的需求。
2.城市规模的扩展和布局的调整,改变了原来的基本游憩圈。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原历史文化街区附近进行城市改造,居民被迁到城市外围的新居民区。于是,造成了原历史文化街区中心地带人口密度下降和城市外缘人口密度上升,而新建居民点的空间位置超过了原历史文化街区的游憩半径。
3.与游憩活动相适应的配套设施和服务的滞后,影响了游憩功能的发挥。很多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的主体都是零售商店和餐饮店。一个现代化的旅游商业区,只强调购物功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注重“游憩”的功能。
4.业态单一,商品结构重复,经营无特色,造成了rbd的总体单调。商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惜牺牲自己长期形成的经营特色,一是在业态上竞相发展百货业,从而使rbd演变成百货街区;二是在经营上缺少有特色的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这样造成了rbd内商品种类、档次、风格的千店一面,失去其应有的魅力。
5.管理不善导致经营混乱。为了快速回笼资金,开发商往往采用销售的方式开发商用物业,很少对已开发的商业进行持有经营,获取长期的租金收益。为了快速使资金回笼,开发商往往将商铺的面积划分至小单元(100平方米左右),然而,商铺一旦被销售出去,开发商将放弃对项目整体的统一管理的权利,在前期策划时所设想的业态、业种的规划也无法实施,在后期经营中,无疑会出现鱼龙混杂的局面,恶性循环下去,商业价值将无法体现,消费者不认可项目,整个rbd经营陷入混乱状态。
三、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的吸引力塑造
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之所以成为城市内集中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区域,不仅在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更在于通过其吸引体系中的吸引物产生强大的“磁场”吸引力,这也是体现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场所感的最重要的途径。rbd的旅游吸引力体系包括形象吸引力、活动吸引力、设施吸引力、景观与环境吸引力及氛围吸引力等五个方面。
1.形象吸引力。rbd的形象定位与其游憩、商业的特点分不开。通过形象设计,勾勒出rbd鲜明的个性,从而产生强大的吸引力。rbd的形象视觉识别系统分为rbd名称、标志性建筑物、户外广告、纪念品、交通工具、当地人的形象等。如rbd的命名宜取所在城市传统的地名或街区名称,具有历史沿革和内涵;将rbd所在区域的最具识别性的建筑物确定为rbd的标志性建筑物,从而成为地标;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为顾客创造更有价值的体验;通过培训、说服教育等方式提高当地居民尤其是服务者的形象。
2.活动吸引力。在rbd中除了别具特色的建筑物、规模化的商业街区和舒适的休憩场所外,有组织的各项活动也是形成吸引力的重要方面。rbd区域内进行的旅游活动可以分为文化旅游活动、旅游节事活动、体育旅游活动、会议旅游活动等。旅游活动可以围绕某一主题将高品质的产品、服务、娱乐等因素整合,利用大众媒体的报道传播,迅速提高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欧洲许多城市之所以成为旅游胜地,除了具有优美的自然和历史人文景观,同时,还因其每年一度的各种节日而久负盛名,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重要因素。如举办狂欢节的习俗不仅扩大了城市的影响,还能在短时间内促进该城市的旅游业收入。
3.设施吸引力。在rbd内,无论是风情万种的都市风貌,还是处处透出历史感的传统街道,都因其独有的建筑、广场空间和细致入微的旅游服务设施吸引着游人。在进行rbd规划时,对旅游服务设施的布局、形式、数量等,要按照功能属性的不同,适应游客游览的流程需要,合理设置旅游服务设施,无论是建筑物或构筑物,不仅要满足功能需要,而且要重视人文关怀,细微处见真情。
4.景观与环境吸引力。游憩环境、购物环境和建筑环境是形成rbd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满足游客游憩和商业购物功能的rbd,主要营造的是游憩环境和购物环境。因此,rbd供给商品品种要多样化且独具特色,尤其是相当数量的著名品牌商店,如“老字号”特色商店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极其强大;要有数量适中、分布合理的餐馆、酒吧和娱乐设施等辅设施;有步行街区,出入方便,出入口有停车设施;等等。建筑环境主要指人工环境。人工环境又可分为有形环境和无形环境。有形环境包括建筑物、雕塑、广场、公共设施、人工景观、绿地、公园等。无形环境包括广播、电视、文化艺术活动和各类群体社会活动等。建筑环境的营造主要从旅游道路、水面和绿化、广场、建筑物、环境建筑和小品、城市夜景等细节体现。
5.氛围吸引力。在氛围的营造方面,除了关注大的街区、空间等氛围以外,在小的方面,如商店内部的购物氛围营造也应得到重视,良好的氛围营造可以使游客在消费时的感受成为旅游经历中值得记忆的事件,留下难忘的回忆。如杭州的邓丽君主题餐厅——“筠园小镇”,就是氛围吸引力成功营造的典型案例。底层的门厅过道处摆放着一架老式喇叭留声机,播放着邓丽君的优美歌声。沿着阶梯拾级而上,沿墙挂着70多张邓丽君的原版照片,每张倩照光彩照人,让人驻足流连。在餐厅的二楼,设有6间精美的包厢,包厢的棕色木格玻璃门透着秀雅的格调,每扇门上分别刻着“小城故事”、“在水一方”、“淡淡幽情”等邓丽君专辑的曲名,这些曲名便是包厢名字,慕名而来的宾客一推开包厢,便仿佛沉浸在那一首首娴熟的旋律之中。置身于筠园餐厅,无论从哪一个角度都会使人情不自禁地沐浴在浓郁的邓丽君情结之中,点点滴滴都能唤起人们对这位歌后的深切追忆,这正是“筠园小镇”所刻意营造的文化氛围。
四、结论和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集休闲、商务、文化于一体,是旧城改造的一种理想模式。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很多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呈现出衰落的趋势,原因在于其缺乏完善的旅游吸引力体系。通过对形象吸引力、活动吸引力、设施吸引力、景观与环境吸引力及氛围吸引力等方面进行重新塑造,能够促使其复兴或更新。但如何对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rbd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经营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getz d. planning for tourism business districts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3,(20):583-600.
[2]stansfield c a, rickert j e. the 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j].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970,2(4):213-2250
篇5
例如:以屋顶绿化、墙面绿化、阳台绿化等立体绿化为主要手段,,充分利用空间优势,来解决在旧城改造中居住环境绿化率不足的问题。立体绿化具有占地面积极小甚至不占地,却大大提高了绿化覆盖率的特点,相对增加了城市绿量。“使绿色植物覆盖地面以上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空间结构的表面”。 市民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通过人工创造的特殊环境,使园林植物出现在建筑物的墙壁、阳台、窗台、屋顶和城市各类建筑物的表面,借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城市立体绿化可以弥补地面绿化的不足,在丰富植物景观、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寸土寸金的旧城市用地得到再次开发利用,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吸纳可吸入颗粒物,有利于缓解大气浮尘,净化空气。保护建筑物顶部,有利于延长屋顶建材乃至整体建筑的使用寿命;降低室内温度,有利于节约电力资源;消弱城市噪音,有益人的身心健康;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和景观水平,提高人与自然和谐度,提高市民生活和工作环境质量。
国外研究动态
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相继建造各类规模的屋顶花园和屋顶绿化等立体绿化工程。例如日本:东京规定,凡是新建建筑物占地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者,屋顶必须有20%为绿色植物覆盖,否则要被处以罚。
国外关于立体绿化在城市中的应用研究:
1、新加坡“花园城市”
绿色将所有建筑物淹没,街道两侧、屋顶、阳台、墙面等处到处是绿色和鲜花,被世界公认为最适宜人居住的地区。
2、波兰
经过数年立体绿化的努力,目前在世界各国首都中华沙成为人均绿地面积最多的城市,人均占有绿地高达78 。
3、日本
日本的立体绿化已纳入法制化轨道。早在1991年4月东京都政府首先颁布了城市绿化法律,规定在设计大楼时,必须提出绿化计划书,没有屋顶绿化方案的建筑不予审批
4、美国
美国的屋顶绿化尤其是屋顶温室大棚无土栽培蔬菜等植物已走在世界前列,已有十多年的栽培史。代替土壤的培养基泡沫状多聚苯惭烯是从废物中加工出来的。
5、德国
进一步更新楼房造型及其结构,将楼房建成阶梯式或金字塔式的住宅群,当人们布置起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后,远看如半壁花山,近看又似斑斓峡谷,俯视则如同一条五彩缤纷的巨型地毯,令人心旷神怡。
6、法国
巴黎一幢幢高楼大厦的平顶上,栽种着各种树木与花卉。有些人为在近千平方米的屋顶建造花园,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建人造草坪、圆形拱顶小屋,夏天在“空中花园”避暑,冬日则在用白雪装点的圆形拱顶内欢度良宵。
日本、美国、波兰等国所处的纬度与我国相近,气候大体相似,而我国的海南、两广和福建的气候又与新加坡差不多,这些国家的立体绿化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国家借鉴,可使我们少走许多弯路,对迅速改善我国城市环境质量、美化城市环境无疑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内研究动态:
我国在旧城改造中的立体绿化这个问题上是一个逐渐认识和深化的过程。国内很多的省(市)立体绿化建设始于上世纪60年代。随着国内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评价日益受到重视。例如北京、上海、重庆、深圳、杭州、长沙等国内各大城市,立体绿化自发地以各种形式展开。
以上海静安区为例: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2002年6月1日了《关于上海市静安区屋顶绿化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提出从2002年起,凡列入当年屋顶绿化实施的项目,每完成1平方米奖励10元。上海市绿化管理局2002年11月了《关于组织编制屋顶绿化三年实施计划的通知》。2006年制定了《静安区屋顶绿化管理办法》。
北京地区的立体绿化也在不断地进行中,据不完全统计,北京有立体绿化的建筑不到城市现有建筑总数的1%。不同时期建筑立体绿化目前有几百余处,面积约60万平方米。北京市建成市区可进行绿化的屋顶面积约6979万平方米,其中多层楼屋顶(18米以下)约占70%,高层楼约占30%。
通过对大量的文献调查研究发现,国内学者研究立体绿化切入点主要有植物、技术、生态等方面。物质要素包括:界面营造、铺地、空间形态等;非物质要素包括:行为心理、情景、意象、符号学等;然而,从自由的、低碳的、日常生活的景观设计理念角度来研究立体绿化景观设计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拓展。
综上,利用立体绿化手段美化城市景观,增加旧城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人居环境,尤其在城市人口密集的区域,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生态功能,净化城市污浊的空气、节约能源是现在城市改造中尤其需要关注的。
参考文献
1、赵璋.温州旧城改造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6
2、吴良铺.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94
篇6
1 旧城改造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旧城改造是为了更合理的分配城市资源,为城市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以达到改善生活质量与环境、振兴城市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旧城改造主要包括旧城区人口疏散、经济社会结构调整、设施更新、环境改善、建筑形体空间的再创造以及人文感知空间塑造的内容。由于旧城改造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城市功能的重组,所以,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城市重新审视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开发者可以对城市功能进一步的明确与定位,较好的把握城市发展的脉络。可以说,旧城改造不是仅仅局限于旧城的范围内,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城市整体;不是仅仅局限于建筑物完成的时间段,而是影响城市以后发展的几十年。
旧城改造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对于旧城区的居民来说,可以提升生活质量,缓解城市交通、住房压力。新的科学规划过的建筑格局可以提升城市人口容纳力与发展空间。而相关建筑行业与服务业可以在此工程中获取利润,成为城市经济繁荣的动力。
2 旧城改造中的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城市面貌带来了巨大的更新。在强壮经济实力与迫切的发展压力下,许多城市先后开展了旧城改造工程。但是,粗糙急躁的工作作风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有些项目不仅没有给居民带来实惠,却搞得怨声载道。笔者对一下现象进行分析:
2.1 文化遗产破坏问题
悠久绵长的历史带给了我们众多的文化名城。城市建筑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显得弥足珍贵。我们对待城市文化遗产的方式有截然不同的两种:一是过度开发,二是对其文化价值置之不理。不论是哪种方式,都是对文化遗产的破坏。旧城改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第二种。在某些人眼眼里,不能开发成旅游资源的“历史痕迹”还不如卖给开发商合算。交通建设部门心痛手里的建设资金,也就顾不得前方矗立了几百年的建筑物了。当然,有些历史遗留建筑物却是没有文化价值,但是这种不计后果的工作方式,却在毁灭我们几千年的积累。如此下去,我国各地特色的“城市记忆”,如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和弄堂、天津的小洋楼、山峡的诸多古镇、江南小镇、苏杭水乡……将消失殆尽。
2.2 房屋拆迁问题
房屋拆迁是最让政府头疼,也是最让居民烦恼的问题。因为这一过程极易引发矛盾。而这些矛盾涉及到居民的切身利益,处理不好会带来深重的社会问题。
旧城改造房屋拆迁中利益矛盾冲突的类型分很多种,关系到政府、拆迁人、被拆迁人的切身利益,又关系到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的发展。被拆迁人是拆迁利益矛盾冲突的主体,可能与政府,拆迁人,委托拆迁单位发生矛盾。这些矛盾的起因,总体上可以归结为补偿金额是否满足被拆迁人预期目标的问题。
房屋拆迁矛盾的成因,可以分很多种。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原因。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重大转变。随之而来的住房商品化,一下摧毁了居民在拆迁中的心理底线,造成了许多拆迁矛盾冲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房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住房供应却渐趋短缺造成居民的购房经济负担和供求关系的矛盾比较突出。从个人因素来说,政府制定政策不当,工作方式不科学,盲目扩大拆迁规模,拆迁资金又不能及时到位,会引起居民的反感。开发商急功近利,肆意践踏居民权益,甚至不惜触犯法律,这些都能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2.3 居民安置问题
旧城改造后,大部分居民都有在旧城区改造后重新搬回原居住区的意愿。政府为了为保障居民利益,必须实现一部分的人口回迁。通常是,先将原住居民迁出,然后进行工程改造。完工后再将符合条件的居民迁回原居住地,必要时按原面积和现居住面积进行一定比例的补偿。在这个过程中,被拆迁居民要回迁至原地,需经过两次搬迁过程,付出额外的时间成本和重复进行住宅安置的费用,对于经济实力不强的居民来说,常造成较大的困难。政府似乎以为安置后补偿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而忽视了自身作为改造主体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3 探讨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要有信心,要有方法去克服。重视存在的问题,想办法解决,才能把旧城改造工程给居民带来的利益发挥到最大化。
3.1 对城市文化遗产的的保护
首先应该意识到城市的文化遗产是城市的一种灵魂,它的不可再生性,不可复原性,是现在的科技改变不了的。面对文化遗产的“保”与“拆”,我们首先要对其有一个科学的评价,系统的研究其文化价值。这是最基本的一环。对于没有存在必要,没有意义的历史建筑,可以进行拆迁。对于某些“可拆”“可不拆”的东西,我们最还是进行保留。我们宁愿相信此建筑(文化遗产)有我们未发现的价值;我们宁愿在现在多花一点钱,来保护它,也不愿看到它消失后再后悔。对于那些文化意义很大却又是在影响工程进行的建筑(文化遗产)我们不妨换一种工作思路:可不可以采取一种新的方案,新的规划,将历史建筑与现在建筑结合在一起,就像卢浮宫的金字塔入口一样?可不可以对独栋建筑进行平移换位,工程结束后再移回来?多想一些方法,不能一“拆”了之。
3.2 对房屋拆迁矛盾的化解
首先,要树立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实施人性化拆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当的房屋拆迁工作应当在满足公共利益、维护群众利益、合理限制开发商利益和杜绝个人不正当利益4个条件下开展。其次,科学合理地确定公共利益,规范拆迁工作。既要保证个人利益不少侵害,也要实现公众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完善住房保障机制,明确拆迁补偿标准。既要做到相对公平,又要考虑部分居民的实际情况。例如特困户,残疾人,就要有相应的措施照顾。最后,所有的工作必须依法进行,处于媒体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
3.3 对居民安置问题的解决
做好前期预备工作,遵循先安置、后改造的原则,尽量减小动迁居民在旧城改造过程中所付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在提高社区容纳力的同时,提高居住质量。尊重居民原地回迁或就近迁移的意愿,在改造后的居住区中配套建设一定比例的安置房,给予原居民及下一改造的动迁户购买的优先权。在改造过程中,应将改造区域的居民根据收入水平、私家车的有无、它房产的拥有情况等进行细分,采取多样化的工作方式,在经济补偿上,总量相同,但补偿内容可以不同。
4 总结
笔者结合当今如火如荼的旧城改造工程,强调了旧城改造对城市发展的意义,指出了我们工作上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参考文献:
篇7
Keyword:Transformation of the old city; Center area;HOPSCA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旧城改造就是指对城市中陈旧衰退地区进行的更新改造。旧城改造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城市中的物质性、功能性老化和结构性、空间性衰退等问题以使城市发展重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因而,旧城改造即是城市的局部更新过程也是整个城市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其社会经济物质环境的过程。
旧城改造一般分为中心区改造、旧城居住改造、旧城商业区重建与改造、城中村改造、历史文化保护区改造、旅游度假区改造、工业区改造和港口、码头改造等几种类型,究其根本,实质就是如何合理利用已开发土地,达到集约利用城市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合理安排城市结构与产业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成熟城市配套 ,提升城市形象,完成城市升级。
宝鸡市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西端,位于陕、甘、宁省区交界地区。宝鸡市“十二五”规划将城市定位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提出“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宝鸡”的奋斗目标,并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创建最佳宜居城市。宝鸡在建设新区、拓展特大城市骨架的同时,把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并重发展,把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和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作为打造城市名片的‘重头戏’同台推出。其目的是提升城市品位,建设现代化生态园林宜居特大城市,为市民提供舒适、优雅的生活环境。
1中心区改造概述
旧城中心区是城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能集中体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发展历史的产物,是城市最强有力的经济社会活动载体,同时也是城市各功能集聚的中心。
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旧城中心区出现了日益突出的居住环境恶化、交通拥挤等矛盾问题,其区位优势正在逐步削弱。
复兴城市中心区,就要对其进行合理改造,重点是要积极营造以人为中心的环境和空间。在营造人性化空间时有几个要点:
(1)提供怡人的步行空间
旧城中心区作为传统的城市生活空间曾经一度为汽车交通所破坏。20世纪70年代以后创造以人为中心的怡人步行空间,提高步行街的质量及舒适性作为恢复“城市客厅”
的活力的重要措施,使老城中心区真正成为亲切宜人、充满活力的城市心脏。
(2)设置公共活动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是城市改善自身形象、商业文化地区提升空间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由于是城市各部分之间的联接体,是城市生活与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之处,因而公共空间能够积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进而提高城市活力,带动周边土地价值的提升,形成城市的良性发展。
(3)整治绿色开放空间
通过形成绿色开放空间等途径进行环境整治,实现公共空间的美化,注重景观塑造。
2关于城市综合体的几点认识
2.1什么是城市综合体
城市综合体是“城市性、开放性和集约性”层面介入城市发展本质,把城市功能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通过建筑实体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的一种城市实体,利用建筑空间复合化、集约化和开放化,满足城市的商业、办公、居住、旅游、展览、餐饮、文娱等城市功能空间需求,应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注意的空间功能关系,从而形成多功能的高效率的经济聚集体。
2.2城市综合体的分类
城市综合体按选址分类,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注重城市发展方向与功能性,意于打造的商业地标的CBD型城市综合体;第二类是以交通的便利与枢纽的秘籍优势来选址与打造的交通枢纽型城市综合体;第三类是通过强大的开发实力、崭新的商业设计、完善的交通规划设计思想使之具备脱颖而出优势的城郊结合型城市综合体。
2.3将城市综合体设计理念运用于旧城中心区改造的优势
旧城改造从表面上看似乎就是城市建筑物的“拆、改、留”,实际上却是一项涉及面很广且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的开发活动。诚然,城市建筑物的“拆、改、留”是进行旧城改造的基本形式之一,但是透过目前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表象,我们不能不意识到旧城改造具有更深层次的战略意义。可以断言,旧城改造是实现经营城市和经营土地目标的必然抉择,功能高度混合的城市综合体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此类问题。
(1)高可达性的区位优势
城市综合体通常位于城市交通网络发达、城市功能相对集中的区域,拥有与外界联系紧密的城市主要交通网络和信息。
(2)多元复合的功能组合
城市综合体中通过活动空间的有机衔接,内部引进了城市公共空间,同时具备了比较完备的公共交通、公共休闲娱乐等多项城市公共功能与商业、零售、餐饮、办公、居住、娱乐、展览、会议等建筑功能,是一种浓缩的城市形态,形成一种高度集约化的复合型城市功能布局。
(3)连续的空间设计
各功能的建筑体之间均通过空中、地下和地面形成层次的联系,形成互补的、流动的、连续的空间体系。城市综合体中的绿化景观是城市公园的延伸,也是吸引人流进入综合体的重要因素。在设计中应用现代城市设计、环境与行为理论进行景观与环境设计。通过标志物、小品接到家具、植栽、铺装、照明等手段形成丰富的景观与宜人环境,与城市的步行公共空间自然融合在一起。
(4)内部、外部完整的交通体系
城市综合体内部拥有复杂、完善的交通体系,通过立体交通网络的建立,使内部各不同功能的建筑有机结合;城市综合体对外界的交通依赖性较强,其外界的交通体系直接影响综合体内部不同的功能使用效率和规模。
3以南关路片区为例分析
根据中心区的特殊区位特征,在涉及中心区改造时,首先要考虑到怎样合理利用稀缺的土地资源与协调安排各种城市功能。城市综合体注重均衡的土地使用方式和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在设计中要求不同种类的土地相对均衡的分布于不同功能的建筑群中,并且要兼顾到不同时段对综合体中各个功能的不同使用。
3.1项目概况
宝鸡市南关片区位于中心城区的城市中心组团,乃宝鸡城市中心组团,战略地位显著。本项目现状用地较为混杂,商业金融居住办公等功能交错分布。基地东西界面过短,不利于商业流线的组织。现状建筑大多建造年代久远,且存在混搭乱建的情况,建筑质量大部分较差,建筑空间混乱。项目基地位于姜炎文化风貌区,处在姜炎文化轴这一重要文化周线上,周边景观资源较为丰富,有陇海铁路周边防护绿地、炎帝公园以及城市道路绿化带等生态资源。基地周围车流主要依靠红旗路与经二路进行疏通,现状基地周围车流主要依靠红旗路与经二路进行疏通,在中心十字处形成聚集,人流主要在经二路与南关路十字聚集。项目基地临街面为红旗路与南关路,红旗路作为城区交通干线对于城市车流具有较强的引入作用,南关路作为城市次干道对于人流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南关路基高架桥作为宝鸡市次干道,将基地分为东西两片,对于基地改造商业环境形成和空间的处理有较大的干扰。
3.2项目设计理念
本项目基地用地性质确定为商业金融业用地及二类居住用地,其改造主要是为了提升片区城市品位,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人居环境。因此应综合考虑基地未来的发展,综合现存各方面矛盾,将其打造成为一个低碳生态、时尚现代、配套设施完善的集居住、商业、文化、办公于一体的宝鸡市滨渭区大型商务型城市综合体。
(1)高度集约化的功能布局
规划整合了商业、零售、餐饮、办公、居住、娱乐及公共交通等功能,为西侧地块为文化商业组团,进行宗教交流和商业市场设施布置;南部地块为居住组团,远离铁路,避免了噪声和振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北部地块为商业综合体组团,形成汇集商务、休闲、餐饮、服务多方元素的中心区。各功能组团之间相互联系兼容,有机互补。
(2)丰富多变的城市型开放公共空间
规划结合建筑造型,进行灵活多变的空间组织。利用丰富多彩的室外公共空间,如下沉和抬高的广场、水体、空中廊道等将两区有机的结合起来。地下空间、中庭空间、屋顶空间形成若干节点性广场,并采用天桥、巷道等进行连接。在北侧规划一条打通红旗路与南关路的道路,利用立体化交通形式将人流由城市道路引入建筑内部,使城市的公共步行空间与综合体的公共空间融为一体。
(3) 立体型道路交通体系
规划合理地设置不同人流、物流的出入口,使各种交通流互不干扰,使交通流线更加顺畅。地块内交通以步行为主,四通八达的交通系统和鲜明引导性的入口处理增强了空间的流动性,人流可方便地由广场进入建筑内部。
每一层交通流线之间都有着竖向联系,丰富多变的立体交通保证交通的便捷性。
图1总平面图 图2立体交通流线图
(4)层次鲜明的景观结构和绿化系统
以二层的露台广场——“时空之窗”主题广场为核心,项目串联了各个景观节点,形成一条连接地面和露台空间的核心景观轴,对接以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为对景的文化景观轴,通过与时空之窗直接呼应的生态景观轴进行北部绿带的景观引导, 形成“一心、三轴、多节点”的景观系统。
项目构建了一套“周边绿带+地面绿化+屋顶绿化”的绿化系统,形成三维空间的绿化覆盖,无论是地面、屋顶、露台、室内,都可以直接地接触到优良的生态条件。
(5)亮丽的“城市名片”
项目规划于西侧沿龙海铁路塑造一条城市景观岸线。位于主入口的“时空之窗”主题露台广场,设置在一层露天平台,提供了极佳的观景点以时尚、大气为主导风格,辅助以一些简单的符号语言彰显其聚合时空元素的文化内涵,和高端绚丽的夜晚光环境设计,像是一扇汇聚魅力的天窗脱颖于宝鸡市。位于西南部的以“聚合万象,突破时空”为理念设计的万象广场,其下沉式的设计增强了空间的流动感,丰富的流线和出入口组织形成了很强的空间导入感,风格上注重标示感和色彩设计,彰显时代气息。
图3景观结构图图4万象广场意向图
4 结语
对南关路片区的规划实践,证明了城市综合体在旧城改造过程中高效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优势,为旧城的改造和土地的更新利用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我们期待着在开放式改造策略的指引下,南关路片区可以从老地方涅槃重生,为宝鸡带来不一样的空间灵魂与社会活力!
参考文献
[1]贝贝.旧城改造模式研究—基于重庆市北江区旧城改造项目[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篇8
2、新都区农村新型社区出入通道整治导则。年初,区委徐书记上任,提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将是新都区今后几年重点工作。在此背景下,区规划局委托编制农村新型社区出入通道整治导则,拟通过对新都区现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等资源的梳理,结合城乡统筹、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结合景观、节点、水系的打造,梳理道路交通,完善导视系统,打造展示新都田园风光、人文特色、宜居、产业等各个方面的绿色生态通道。
这项工作得到乡村规划师小组全程参与和配合,xx镇有丁家大院示范点和北星土地整理安置点,就如何档升级,梳理通道,向设计单位提出了相关建议。同时,积极参与通道整治导则规划方案汇报交流,协调正式成果作为区级管理制度在各乡镇得到落实。
3、新都区农村道路交通及公交体系规划。按照区委徐书记调研要求“完善和优化农村交通规划”事项,区规划局安排此项规划编制并要求乡村规划师全程参与配合。在协助设计单位调研各乡镇交通、公交现状的同时就规划编制提出相关建议,牵头审查此规划各阶段方案,以达到区委提出的“实现农村交通领先二圈层乃至全市的目标”。目前,该规划初步成果已完成。按领导要求,会同设计单位完成了“新都区农村道路交通及公交体系规划探析”论文,论文已报送至“xx规划”编辑部。
二是积极参与xx镇规划建设事务,为领导决策出谋划策。
篇9
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方面使得城镇新区建设和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也导致旧城老化问题日益突出。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旧城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水平落后,土地利用率低,布局零乱,环境恶劣,城镇功能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旧城改造应运而生。
改造旧城一方面可以使旧城区适应城市化的快速进程,另一方面也能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旧城改造逐渐得到各级政府的的重视,将旧城改造和城市建设视为同等重要。但由于缺乏经验以及政策机制的不健全,目前旧城改造的模式尚未得到规范的统一,许多城市在旧城改造时都会遇到某些问题。其中,旧城改造对城市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破坏问题日趋严重,解决之势迫在眉睫。
2. 旧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2.1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旧城区的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在旧城改造过程中,政府部门往往过度专注于经济效益,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忽略旧城区改造中应尽量平衡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单纯通过对旧城区中某些黄金地段的改造所获取的利润来解决部分旧城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资金,而许多地块由于改造开发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对其的规划改造则一再推迟,导致了严重的“城中村”现象。
2.2重视局部改造,忽视全局的统筹协调。
目前的旧城改造,通常都以局部的某个单体旧城改造项目为中心来进行规划设计,从改造质量和改造水平等多个环节出发,力争使每个项目成为旧城改造项目的典范,但是对旧城改造的全局统筹性和协调融合性普遍没有重视。
2.3重视城市景观,忽视城市特色和个性。
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政府部门为了追求华丽铺张的城市景观,塑造现代化的城市风貌,在规划过程中完全没有根据自身城市的特色和形态进行改造和建设,而是模仿国内外著名城市的规划建设,甚至对外地的建筑、景观照搬照抄,导致了“千城一面”的现状,造成改造中的新建单体建筑造型虽然独具匠心,但表现的风格却与城市自身的特色形态格格不入,建筑的风格没有整体协调性,极大地削弱了城市个性,造成了旧城改造的水准缺失。
2.4重视土地利用,忽视生态环境的建设。
由于旧城区城市用地紧张、人口密度大、住房紧张,因此在旧城改造的时候,通常采用提高建筑密度和增加建筑高度的方法来解决此类问题。高密度化和高层化的城市居住空间虽然提高了城市土地的利用率,缓解了城市居民住房紧张的状况,但同时引起了该部分地区人口和产业的过度集中,公共绿地等生态环境建设相对落后,旧城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2.5重视改造开发,忽视旧城修复和保护。
目前的旧城改造中还存在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开发与保护两者的矛盾。当下旧城改造的现状是:强大的商业利益的推动,使得许多城市在具体的改造工作中采取了不分良莠,一律大面积拆迁,整平土地重新建设的做法。这样的方式不仅直接瓦解了城市原来的社会结构、文化脉络、地方风情和薪火相传的生活方式;同时市场化运作对高回报率的追求,屡屡突破城市规划对建设控制的各项规定,导致城市历史格局、肌理的破坏和传统风貌的丧失。城市的记忆和历史岁月的痕迹已不复存在,眼观当下的中国城市,几乎找不到中华文明存活过的完整证据,几代人在毁城灭迹的同时令每一座城市都成了受伤的城市。
3. 解决旧城改造中开发与保护的问题
当下的旧城改造,大部分采取大拆大迁、整体重建的规划改建模式,许多具有历史文化保存价值的古建筑和遗迹在此过程中黯然消逝。如何在城市进行旧城改造发展的同时采取保护性的开发,达到旧城改头换面与历史文化保存延续双赢的局面,是目前值得我们城市规划者们潜心钻研的问题。
3.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由于旧城改造旨在解决城市老化问题,完善健全城市的功能结构体系,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条件,繁荣城市经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因此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环境舒适这三大效益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而若要在旧城改造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则此三者必须相互平衡,达到利益化的最优解。要达到此最优解,一方面是要在旧城改造规划时对改造区域的各种现状、文化底蕴和潜在价值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正确划分拆迁、改建、保护的区域,从经济、政治、历史、人文等整体局势的角度出发,拟定各分区域的开发规模、强度和保护措施,合理统筹安排工程时间、资源和资金,避免超负荷的改造建设。另一方面是应时刻坚守“以人为本的”的方针,以改善公民的生活质量为最重要的目标,尽最大努力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此外,旧城改造中需要大刀阔斧改建的区域应尽量避开古建筑群所在的范围,规划好旧城改造的蓝图,保护具有城市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和遗迹,保持城市文化底蕴,突显城市特色。
3.2坚持新旧协调发展原则。
在对旧城区进行改造的同时,也要兼顾新城区的发展,将改造中的旧城区与发展中的新城区结合起来,把两者的功能结构和经济结构密切联系,使二者形成一个互相协调发展的整体性空间城市布局。旧城区改造应将三大利益的最优化格局放在首要地位,而新城区的建设发展较旧城区而言则以直接的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以新城区的经济优先发展建设模式创造更多就业、创业机会,以此从经济上来带动旧城区的城市化体系完善进程,并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旧城区改建时期的人口膨胀、环境拥挤和就业困难的压力。因此,城市旧城改造的重点应着眼于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的协调发展,进行旧城改造的规划时要先充分评估其对新区开发的影响,新区开发也要结合旧城改造,及时调整两者的关系,使旧城区与新城区真正成为一个整体的城市空间体。
3.3坚持改造面与保护点协调的原则。
旧城改造与历史文化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是面与点的关系,在整个城市范围内实施旧城改造,而在旧城改造区域的某一范围内实行保护政策,两者如何相互协调并存,这即是整个改造面与重点保护点之间的关系应如何妥善处理的问题。众所周知,建筑所处的特定的环境是建筑内涵存在的依托,离开此环境则建筑无法独立存在。同时中国传统建筑以群体的形式存在,其独特的魅力主要是靠相互之间无限的视觉通廊来体现。因此,在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址保护点周围的新建建筑要与它们的风格特色相协调,要尽量保持原建筑、原遗迹的整体性;同时,新创造的环境空间要与之协调,达到氛围的统一融合。
3.4坚持保护和再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对于旧城区中无重大特殊意义,但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采取保护为主,改造为辅,保护再利用的原则。在具体操作时,尽可能保持其原有风貌,重点保护好古建筑周围环境风貌和建筑外立面的特色风格;再利用的关键是对建筑内部的改造,根据古建筑的现有结构和新的使用需求,对古建筑的内部功能分区进行适当的调整。将古建筑的平面布局按实际需要进行改动,并修缮破损危险的部分后,再重新安装内部的水电管网等设施,真正达到保护性再利用的目的。
4. 结语
旧城改造历来是城市建设中最复杂、涉及面最广的系统性社会工程,它涉及到政府、社会、经济和公众等多个方面,同时也是群众最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简单总结了城市旧城改造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对策。旧城改造工作不能操之过急,要综合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树立集体观,从全局整体的角度出发,合理规划旧城改造方案,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保护好历史文化建筑和遗迹,实现社会、环境、经济三大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建平.常州市旧城改造模式及实证研究.厦门: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5.
[2]赵兰.旧城改造若干问题之我见.城市开发.2003.
篇10
1.采用纵向并列双层排水工艺从源头对旧城区排水管网改造
1.1 旧城区排水体制改造存在的问题
我国旧城区采用的合流制排水体制对城市污染非常严重,对此政府已采取相应措施。将易改造区域改造为分流制。而难改造区域,如房屋密集,破损较为严重、保护建筑较多、街道狭窄,且道路下市政管线种类较多,需分片区、分阶段改造。致使排水体制改造滞后。
1.2 纵向双层排水工艺改造排水体制的原理
针对该类难改造区域,本文提出采用一种新的解决思路: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纵向双层排水的新工艺[1]。在受到建筑物密集、街道狭窄、地下市政管线较多等问题限制时,该工艺可同原合流管道纵向并列布置一条新管线,从而解决水平布管难的问题。将下层管线作为污水管,上层管线作为雨水管,将服务范围内的污水管和雨水管分别接入下层的污水管和上层的雨水管,即可解决旧城区的排水体制改造问题,实现完全分流目的。如图1所示。
图1 现状合流排水管道横断面布置图图2 双层排水管道横断面布置图
该工艺的管道检查井布置型式如图3、图4所示,雨水检查井、污水检查井同用一个检查井,上下分层设置。井室内上层为雨水检查井室,下层为污水检查井室。为便于对污水管道清淤维护,污水井的井盖采用密闭式井盖,防止雨水渗入。要注意施工后检查该井盖的技术参数是否达到技术要求。同时对井盖上设置排气孔,及时排除污水管道内沼气,消除安全隐患。
图3 检查井剖面图 图4 检查井平面图
1.3 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1)首先要摸查(查阅档案及实地物探相结合)需要进行雨污分流区域道路下的现状管线资料,查清管线类别、管径、埋深、坡度等,根据水力计算确定现有的合流管做雨水管还是污水管。一般旧合流管道管径较大且埋深较浅,可以作雨水管。而污水管相对较小,在下方重新布置一条污水管道。若旧合流管道不满足现状要求设计要求,或年代久远,腐蚀严重的管线则需拆除更换。
(2)结合管线工程管道施工方法的选择涉及到管线铺设地段的地形、地质、管道埋深和管线穿越地带的建(构)筑物的分布等诸多因素,以确定经济、高效及安全的施工方法。同时注意由于双管线施工相对单一管线较为困难,尽量避免管道转弯、交叉现象。
1.4 新工艺对旧城区排水体制改造总结
雨水、污水上下分层排放的新工艺可从源头上实现完全雨污分流,一方面减少了污水处理厂对雨水处理费用,另一方面实现了雨污分流,减少了污水溢流所造成的污染。同时,由于污水管道在下方,避免了合流管道气味恶臭的现象,使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另一方面,该工艺存在一定问题,如施工要求较高,需对现状市政管线资料进行摸查、踏勘,充分了解道路下的各种市政管线,以及排水管道走向,合理确定管道平面布置及接水点位置。及时了解各种情况,将原有合流管道做雨水管还是污水管,或者将其拆除,需进行方案对比后做出选择。
2、采用分质截流方法在末端对旧城区排水体制进行优化
2.1 截流式合流制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旧城区排水体制基本改造为截流式合流制排水体制。改造后对提高环境质量已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当雨量较大时,混合污水量超过了截流管的设计流量,超出的部分溢流到城市河道,造成水体污染,严重影响水体环境。为解决这一问题,常采用加大截流倍数来降低溢流污染。虽然可以显著改善环境,但受到实际情况的限制,如改造难度大、投资高等,使改造受到约束。
2.2 采用分质截流系统优化传统截流式合流制系统。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用分质截流系统进行优化传统的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2]。分质截流系统是将城市划分成若干个不同功能的区域,根据各个功能区域排污情况确定其截流倍数,而不是对整个城市的截流倍数取统一数值。分质截流体制能够有效降低溢流污染,不仅对水环境污染严重的污水进行少溢流多截流,而对水体污染较小的污水要多溢流少截流,相比传统截流系统,分质截流能够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采用分质截流后溢流的污水可满足水体自净要求。从下图2.1与图2.2可以看出,在该城市的三个功能区域中传统模式的截流倍数均为n0。相比之下,分质截流式合流制是根据城市的不同功能区域情况来调控相应的截流倍数。截流倍数科学、细化、合理的选择,能够进一步优化传统截流方式,明显改善了水体环境,节省工程投资,及改善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等。
图2.1 传统截流式合流制示意图 图2.2分质截流式合流制示意图
3、新工艺结合对今后旧城区排水体制改造的思想
目前国外许多发达国家虽然保留合流制系统,但在溢流污染控制技术上已取得了显著效果。因此,我国技术虽然尚不成熟,但在现有的实际情况下,不应单独依靠合流体制向分流体制的改造,而需要在技术和工艺上进行创新。纵向并列双层排水工艺从源头上对较难改造区域进一步实现了雨污分流。而分质截流系统在排水末端对不能实现雨污分流区域进一步细化截流倍数,分质截流。两工艺的结合,从源头到末端两处进行改善,可达到明显改善旧城区的水体环境目的,为今后城市排水体制改造提供可行的方向。
4、结束语
我国城市水体污染已经到了极为严重的程度,对其治理刻不容缓。将合流制排水系统全部改造成分流制排水系统不仅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也很难实现。以上两个新工艺分别从源头和末端对排水系统进行了整体优化。实现了水体污染控制,对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目前还有许多问题需在今后进行改进和创新,为旧城区的排水体制改造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11
背景
1.1.2选区位置
区位位于北京市地安门内大街,以北京市中轴线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地块为北起地安门西大街,南止米粮库胡同,西临北海,东至地安门内大街的片区,属西城区,作选区一。第二部分地块为北起地安门东大街,南止黄化门街,西起地安门内大街,东止帘子库胡同的片区,属东城区,作选区二。两块区域虽以地安门内大街为界限分为两部分,但并不作两个风格互为相异的环境改造。(
1.1.2 研究缘由
①地安门内大街与地安门外大街周边胡同存在明显发展差异,地安门外大街的胡同较地安门内大街胡同已发展相对商业、居住相得益彰的局面且步入成熟运作阶段,所以暂不作为环境改造目标;而地安门内大街两侧胡同片区,则相比之下略显朴实糙拙,虽居住区域与个体式商业区域犬牙交错,且道路波折、院墙斑驳、生活环境多少有些败落,不过老北京文化底蕴的老胡同、老巷子、老宅子星罗,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地图背包客与大黄包车穿行其中,可见其商业旅游价值,故作为环境改造初步选择目标。
②由于能力有限,只能节选地安门内大街一部分胡同做实验性环境改造,故将米粮库胡同及黄化门街往南的部分刨除。
表格1北京历代胡同数量
1.2历史背景
1.2.1 胡同历史渊源
胡同是北京的特色。“胡同”,这两个
字原是蒙古语的译音。北京的胡同不仅仅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场所、城市的脉络、交通的衢道,更反映了北京历史的面貌,具有丰富内容。北京胡同是北京久远历史的产物,是北京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展示京城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胡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析津志》载称“巷通本方言”,是1267年元代建大都沿袭下来的,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几百年来,它记下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好似一座座民俗风情的博物馆,烙上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种印记。
1.2.2 选区胡同历史背景
恭俭胡同由百米斜街地安门西大街南出口出来,穿过马路往东走不足百米,既是恭俭胡同的北入口。其得名也是出自《论语》。明朝时因内宫监署设在此,而称内宫监胡同,民国后,
去“内”,“宫监”谐音为“恭俭”,取《论语》中的“温、良、恭、俭、让”中的“恭俭”二字,得名恭俭胡同。恭,既是恭敬别人,也同时尊重了自己。不卑不亢,恭恭敬敬,低调做人了,才能高调做事。俭,既是勤俭,从不认为铺张浪费就是富官达贵。
米粮库胡同恭俭胡同之东有米粮库,即归时米盐库
所在地,后“盐”讹为“粮”,作今名
图1 地安门内大街旧景。
油漆作胡同米粮库之北有油漆作,明时内宫盐所辖油漆作在此。
北月牙胡同清代属皇城,光绪时称北月偃。1947年称北月牙胡同。1949年后沿称。北月牙胡同因此地处南月牙胡同以北,其地形弯曲似月牙而得名。
慈惠胡同慈惠胡同以前跟恭俭胡同一样,是明朝十二监之一――司设监所在地。
西吉祥胡同 西吉祥胡同,清代属皇城,乾隆时称吉祥胡同。1949年后沿称。此地原为清朝皇宫太监居住地,取名吉祥胡同。
帘子库胡同帘子库胡同位于地安门内大街路东,黄化门大街以北,南北走向,因明清时代内务府曾在此设存放帘子的库房而得名。
1.3文化背景
米粮库胡同历史上曾留下许多名人的足迹:如近代著名学者就居住在此胡同40号,而“邓大人”的府邸原是中国天主教大主教于斌的旧宅。末代皇帝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也曾住在附近的油漆作胡同1号。也曾在米粮库胡同4号居住过。上个世纪30年代,米粮库胡同是著名文化人的聚居地,马占山、汉斯米勒、陈恒、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徐悲鸿、徐志摩、丁文江也都在这里留下过他们的身影。
油漆作胡同一号院 庄士敦
今日的油漆作胡同,不仅和涂料油漆有关,而且还和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历史名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人就是清末帝溥仪的英文教师庄士敦,他也是中国两千年封建历史上唯一的一个洋“帝师”,如今的油漆作1号大院就是他当年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油漆作1号,庄士敦故居,如今已经在大兴土木进行改建,3600多平方米的遗址上仅留下三间破旧不堪的危房和中庭一株濒死的大杨树,四处残垣断壁,令人唏嘘感慨,唯有门房藻井天花上若隐若现的油漆纹饰告诉我们:近一个世纪以前,这里曾经住过一位不平凡的外国学者。
二、项目介绍
2.1 选区胡同街道、建筑现状
选区一北起地安门西大街,南止米粮库胡同,西临北海,东至地安门内大街的片区
包含胡同:恭俭胡同,西楼巷,油漆作胡同,磨盘院胡同,米粮库胡同
柱状图1 东城区,西城区胡同宽度分类统计
恭俭胡同呈南北走向,胡同两侧为灰砖平房,是住家和个体户开设的私人小店,虽道路沥青铺设,但一些地方仍显脏乱,且部分地区下雨道路泥泞。由于这条胡同是地安门西大街与景山前街的通道,所以过往行人很多,胡同基本可以满足行人及非机动车的需要,对于机动车来说此条胡同就感觉空间过于狭窄了。
恭俭胡同之东有米粮库胡同平面呈几字形,东西曲折走向,全长不到三百米长。胡同两侧为灰、红砖房。胡同内设置了居民健身器材。在胡同北侧已是新式建筑.南侧则保留着较为完好的老宅院,往西至胡同中部则骤然变窄,很是幽静。这一段胡同很有韵味,宁静而朴实。
米粮库之北有油漆作。胡同由地安门内大街西侧向西延伸,并逐步向北弯折。初入胡同,是一段百十来米的街道,宽可并排两辆行车,走到街道末端向旁侧拐弯并陡然收紧,致仅容单辆行车的地步,再后也是只容单人通过的狭窄小巷。不过,供居民休息娱乐的空间很宽敞。胡同两边主要是灰色的平房,有部分房屋在维修、拆迁,院内有些脏乱。
再北有西楼胡同(西楼巷),是一条位于地安门西侧的小巷,因位于地安门之西,故名。巷内皆为居民住家,临街一侧,均为商业店铺。
三、初步规划
3.1 规划依据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文本(2004年-2020年)》
第5条 规划的基本依据
第15条 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3)旧城有机疏散。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逐步疏解旧城的部分职能,构筑与世界文化名城相适应的空间结构。
第48条(2)弘扬城市文化,协调推进历史文化传统保护与现代化建设。
第49条 原则
(3)坚持旧城功能调整优化和古都风貌保护统筹的原则。增强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功能,保护古都风貌和整体空间格局,形成传统物质空间与现代城市功能相协调的城市形态。
(4)坚持整体建设用地比例协调和空间疏密有致的原则。以合理的空间容量为前提,控制开发强度,增加城市开敞空间,改善人居环境。
(5)坚持完善交通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和绿化系统的原则。充分挖掘现有设施潜力,完善交通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建设高质量的绿化系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第57条 城八区功能定位
(1)东城区是北京市政治中心的主要载体,全国性文化机构聚集地之一,传统文化重要旅游地区和国内知名的商业中心。
(2)西城区是国家政治中心的主要载体,国家金融管理中心,传统风貌重要旅游地区和国内知名的商业中心。
3.2 规划定位
借由选区的良好文化地理位置,南靠景山、北临什刹海、西毗北海公园,将选区打造为居住、商业、游览功能于一身的历史文化片区,并尽可能地解决一些环境规划问题。针对的服务人群: 当地居民、游客
3.3规划思路
“城市一定要给居民带来快乐,并成为骄傲的根源。
城市规划的基本素材是: 太阳、蓝天、树木、钢铁、水泥
根据各自重要性进行排序,永恒不变。”
―――― (奥斯陆会议)
正如《光辉城市》中所重申的,一个规划方案的好坏,只要看它对阳光与蓝天的重视程度就够了,同时阳光也是老北京的大屋檐式建筑文化中重要的“绿瓦,红墙,树影”光影世界的缔造者,因此,本研究的规划方案一定将阳光作为重点。
3.3.1功能分区、人口结构重整
重新对选区的建筑空间功能进行分析,并在可行的范围内进行功能分区,建立有序的功能分布。鼓励发展适合旧城传统特色的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并建立相应文化区,配合旅游业。积极疏散旧城的居住人口,综合考虑人口结构。
3.3.2建筑模式
保护旧城原有的棋盘式道路网骨架和街巷、胡同格局。
分区严格控制建筑高度,保持旧城平缓开阔的空间形态。
保护重要景观线和街道对景。景观线和街道对景保护范围内的建设,应通过城市设计提出高度、体量和建筑形态控制要求,严禁插建对景观保护有影响的建筑。
保护旧城传统建筑色彩和形态特征。保持旧城内青灰色民居烘托红墙、黄瓦的宫殿建筑群的传统色调。旧城内新建建筑的形态与色彩应与旧城整体风貌相协调。
保护北京特有的“胡同-四合院”传统的邻里居住形态。
3.3.3 建筑空间
保留老北京胡同文化及大部分现状胡同建筑与皇城墙,并将胡同内私搭乱建的建筑物拆除,扩大公共活动空间。
加入隐性建筑,可以建立空中或地下空间或甬道,使空间节点连接或成连续性关系。
引导游人游览路线,并且做到不影响当地居民生活。在保持旧城传统传统街道肌理和尺度的前提下,指定旧城的交通政策和道路规划,建立并完善适合旧城保护和复兴的综合交通体系。
利用一切可行的办法解决胡同内乱停车的问题
⑤积极探索适合旧城保护和复兴的危房改造模式,停止大拆大建。制定科学合理的房屋质量评价和保护修缮标准,逐步改造危房,消除安全隐患,提高生活质量。严格控制就成的建设总量和开发强度。逐步拆除违法建设及严重影响历史文化风貌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3.3.4植物绿化
改造部分未充分利用的道路节点,植入绿化。
创建空中与地下空间,制作空中花园或者地下花园
保护古树名木及大树。保持和延续旧城传统特有的街道、胡同绿化和院落绿化,突出旧城以绿树衬托建筑和城市的传统特色。
可以为居民免费提供花盆式绿化,既调动居民生活情趣,也可对街道有美化与绿化的作用。或者利用建立的空中或者地下空间建立空中花园与地下花园。
空中花园意向与空中走廊意向均出自日本RAA公司设计的空中花园住宅,位于日本群马县的一个住宅区域。本研究将借鉴空间的立体运用,植物对空间的分割与围合,对隐私的保护,居住、空间利用、走廊路线的合理分配与功能统一等做法,和一个屋顶花园将这几个空间联系在一起,屋顶花园中的所有植物几乎都可以起到隔离的作用。)
参考文献及图片来源:
【1】 《光辉城市》[M] 中国建筑出版社 勒・柯布西耶 (作者), 金秋野 (译者), 王又佳 (译者)
【2】 《北京旧城胡同实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文本(2004年-2020年)》
部分图片、资料来源于互联网
论文题目:地安门内大街胡同景观环境改造研究
篇12
Keywords:urbancenter;Zhanjiang;urbanspace;developmentstrategies
1城市中心区的相关内容
1.1城市中心区的概念
城市中心区是一个综合概念。学术界普遍认为,城市中心区是城市结构的核心地区和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功能复合的核心区域。城市中心区集中体现了城市历史、文化特征和城市风貌,并在空间特征上有别于城市其他地区。
现代城市理论不断丰富,城市中心区衍伸出多个不同内涵的概念,如城市闹市区,中央行政中心、中央商务区、中央活动区。这些不同概念的中心具有不同的功能内涵,在空间上有分有合。城市中心区往往是承载多种功能的区域,比如商业中心和行政中心叠加。因此,城市中心区的开发更具复杂性和多样性。[1]
1.2城市中心区对于城市发展的意义:
1.2.1品牌效应。城市中心区往往集聚着城市最重要的商业、办公、公共文化建筑。这些标志性建筑和场所反映了城市风貌、承载着城市文化,保存了城市信息,是展现城市特色的名片。
1.2.2集聚和辐射效应。城市中心区是城市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聚集地。资源聚集所带来的乘数效应扩散到周边区域,对周边区域的发展起到幅射带动作用。同时,城市中心是城市发展中的极核,对周边区域的发展起着示范作用。
1.2.3服务效应。城市中心区是行政办公、咨询服务和商业、文化设施集中的区域,承担着对城市及其周边区域的服务功能。有些中心区也是城市交通枢纽或交通换乘中心。
1.3城市中心区的空间形态发展模式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发展有三种基本模式
1.3.1在原有旧城中心区基础上继续发展
城市用地由原有城市中心区向外拓张,城市中心位置没有太多变化,旧城中心区以改造更新为主,以适应新的形式。
1.3.2新建区域与旧城中心区形成复合型中心
城市原有中心区由于空间局限或者出于城市保护的需要,难以作出改变。为适应中心区继续发展的需要,在旧中心周边新建一些设施,形成复合型中心。
1.3.3新建城市中心区,代替旧城中心区
由于旧城改造困难或城市发展政策等原因,对旧城中心区停止建设,着力发展新城中心。这种情况下一般有两种结果:一是中心区转移后,旧城中心区环境改善,原有中心可以得到新的发展;二是旧城中心区随城市中心区转移,中心地位被取代,逐渐衰落。[2]
中、小城市由于城市规模较小,以单中心为主。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由于城市规模较大,城市功能复杂,单一城市中心无法满足城市各种功能的需要,所以形成以主、副中心相互渗透的多中心模式。
2湛江市城市空间格局和城市中心区的历史演进
湛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我国大陆最南端,居粤、桂、琼三省交汇处。其三面环海,东临南海,西濒北部湾,是海南岛通往大陆的必经之地,是中国大西南主要出海通道。[3]
湛江现在的城市格局的是历史形成的,也与历次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直接相关。
近代城市形成:
湛江市城市形成较晚,主要城区赤坎原为小商埠。1899年,法帝国主义入侵,建立租界“广州湾”。在殖民时期,湛江形成了外国人聚居为主,以霞山为中心的商埠和中国人聚居,以赤坎为中心的老城区。
城市扩展:
解放后,湛江被确定为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城市建设区确定为有港口的霞山,形成了解放大道和人民道两条城市中轴线,初步形成了霞山赤坎南北双城的基本格局。1973年,湛江港大规模扩建、南海石油西部公司基地、湛江远洋渔业基地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建设,城市空间得到进一步扩展,除原霞山组团外,增加了赤坎组团和调顺岛组团。
城市基本成形:
1983年湛江地、市合并,1984年湛江市被列为全国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同年设立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以南油基地为主体的坡头组团,确立了以霞山区、赤坎区、经济开发区、坡头区、调顺岛等五片区为组团。随着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湛江市初步形成了环海式组团式空间格局。
从湛江城市空间发展轨迹来看,湛江没有形成相对较集中的中心区域,这种空间格局延续至今,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城市发展的问题。
(1)霞山区和赤坎区基本上是两座独立的小城市,各有自己的区域中心;市级行政办公地点分散,市委、市政府处于赤坎,政协和人大位于霞山;坡头区主要集中布置了南油公司的生产和生活设施,与主城区隔海相望,形成了小而全的局面。城市缺少以核心向四周辐射的统一功能体系。
(2)由于旧城区基础设施完善,人口密集,目前城市建设,很大部份都是集中在霞、赤两地旧城区中进行。在旧城区见缝插针式的建设,造成了旧城区越来越拥挤,环境不断恶化,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被破坏殆尽,旧城改造成本不断增大。
(3)新城区在原有旧城区基础上向四周摊大饼式的建设,使新城区整体景观缺乏应有形象。一方面,彼此分散的公共设施没有形成整合的态势,造成没有“统领”城市公共空间的集中中心。另一方面,城市缺少具有标志性的建筑和场所,使城市形像缺乏特色。
(4)旧有的城市中心如霞山,赤坎偏于城市一隅,两区的中心相隔近20km,目前主要通过棋川大道,人民大道,海滨大道相联系,彼此的联系并不紧密,把整体的城市内部的高频率、短距离人员、物资流动分化为两个以上独立的市区之间的流动。其结果是限制了整个城市内部的流动,并造成城市内部运输能力的相对利用率降低。
(5)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霞山、赤坎之间,在空间上是湛江市的中心位置。但由于开发区规划管理是由开发区政府独立行使,开发区的土地利用亦由于其性质而与总体规划相悖。管理体制的脱节和土地使用性质与城市发展方向的矛盾,令开发区的城市建设缓慢。[4]
3湛江市城市中心区区位和建设目标
3.1对上层次规划的引导分析
《湛江市总体规划》(2005~2020)中提出:城市总体发展确定为环海湾拓展,不断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形成海湾型的“片区+组团”的结构形态。
该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将经济开发区发展为中心城区,增加中心城区幅射能力,缓解老城区拥挤状况,拉动城市整体发展,改变城市面貌。这对于湛江中心区的选址提供了指导作用。
3.2中心区区位和范围
城市中心区范围确定为北至龙潮东路,南至乐金路,东至海边,西至开发区边界;中心区以人民路为南北轴,乐山路为东西轴,形成以乐山路三帆雕塑为中心的“金十字”。区域面积约为4km2。
城市中心区具体区位的选择,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1)政策优势:开发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有利于招商引资,可以促进本区开发建设。
(2)区位优势:本区位于湛江市城区中心位置,南北与霞山、赤坎为邻,东面经跨海大桥与坡头区相连。
(3)交通优势:本区距离机场、火车站、港口均在5km范围内,交通优势明显。东西向的乐山大道、海湾大桥横跨本区,南北向的人民大道、海滨大道贯穿本区,这些道路方便了本区与市内外的交通联系。
(4)用地条件:该区域土地储备充足且地势平坦,未开发建设用地主要为荒地、坡地,有利于城市建设。
(5)具备良好的开发基础: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该区域道路、电信、电力、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完善。
3.3中心区建设目标
希若·波米耶在《成功的市中心设计》一书中,认为一个成功的市中心应该是“健康而有活力的市中心”,“充满着生活,情调,变化和机会”。
湛江市中心区未来是以行政、商业、商务中心为内核,以文化、展示中心和居住社区为外缘,形成“一核、两轴、多区”的空间结构,构建多元化、复合的城市空间,以塑造充满活力的中心区。
(1)未来的中心是城市多中心体系中的一极;其建设目标之一是形成城市多中心空间格局。
(2)营造城市活力之都,鼓励多样性和功能复合,激发“经济活力,文化活力和社会活力”。[5]
(3)保存和延续城市文化脉络;构建具有人性尺度的公共空间和场所,创造宜人的工作、居住和休闲空间。
4湛江市城市中心开发策略
城市中心区的开发建设应遵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原则,以塑造有活力、有特色的城市中心区为开发重点。
4.1政府主导,建设有特色的城市中心区
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中心区用地控制,对未征用土地应控制其转让,严内私人建房,对已转让土地,限期开发;二是高水准编制中心规划,对重点区域的城市设计采用国际招标方式、扩大中心区影响;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四是积极对外招商引资,引进战略投资者。
4.2挖掘城市文化内涵,避免“千城一面”的城市中心
湛江在中国的城市群中是极具特色的北热带海滨城市、港口城市;既是一座具有现代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的城市,又传承了历史悠久的雷州文化;法国风情的殖民文化也在城市肌里上留下了烙印。城市中心区应以城市设计为手段、在轴线营造、标志性建筑、空间营造、重要街区和主要的节点等方面体现这些独有的文化特色,建设有别于其它城市的城市中心区。此论文由流星毕业论文免费提供网址
4.3处理好中心区开发与老城区建设的关系,明确城市各组团功能,形成有机统一,有序竞争的主、副中心格局。城市中心区作为湛江市的行政、金融、商业、文化娱乐和信息中心,霞山、赤坎、麻章、坡头和东海岛各组团分别形成各自的区级中心,形成有机统一的多中心空间格局。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有利于避免城市空间的过度密集,从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中心从本质而言是资源聚集的反映,有必要引导全市的主要商务办公集中于中心区范围内,促成中心区开发的集约和聚集效应。
4.4调整开发区用地结构、充分利用土地价格杠杆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城市中心建设以办公设施、酒店及零售等服务设施、展示会议中心,以及居住设施为主,因此中心区建设用地以公共设施用地和住宅用地为主。而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中,公共设施用地占19.61%,住宅用地占25.5%、用地比例较低,需要作出调整。运用地价杠杆调节上以形成较为合理的土地利用格局。具体操作上可采取经济和行政手段,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商业、办公、金融等服务业态调整。
4.5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整治和改造位于中心区域的“城中村”。
湛江市城市中心区域建设用地目前有一大部分为霞海村、龙潮村等村集体用地,区域内农民自建住房较多、乱搭乱建现象严重,破坏了城市形象,不利于中心区开发建设。根据“城中村”现实情况,制定有针对性、可实施性政策,采取拆、改、迁、留并举的改造策略,以就地环境整治,合理利用保护,局部拆除改造和基本拆除新建等不同形式,消除城市基础设施差距、改善环境、转换土地所属关系,提高土地的经济价值,为市中心区的开发提供土地储备。
4.6梯次开发,采用中心开发,后周边开发,先公建,后商业开发的建设秩序。
中心区开发采取梯次分级开发。由人民路、乐山路向两侧开发,由赤坎、霞山老城区向新片区开发是比较好的开发路线,这样也有利于配套建设实施与延伸。开发项目上,以公共建筑、公用设施为拉动项目,带动周边土地价值,提升商业开发价值,实现滚动发展。
4.7开发模式选择
城市中心区的开发模式有两种。涉及公共利益较大的公共设施,文化体育设施采用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开发模式;商业、房地产及一些基础设施可以采取公共和私人联合开发的模式。中心区的开发应引进战略投资商、采用联合开发的形式、以提高开发品质。
综上,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个区块的发展是非均衡的,湛江中心区建设作为城市发展新的极点,其后发优势十分明显。国家大型钢铁、石化项目相继落户湛江,以及湛江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强劲的经济支持。明确中心区的发展目标和采取适当的开发策略,以及政府的引导调控力度将成为中心区建设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叶明.从“DOWNTOWN”到“CBD”—美国城市中心区的演变[J].城市规划汇刊,1999(1):58-63.
[2]宋云峰.中国旧城中心区复兴的城市设计策略[D].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湛江市规划国土资源局,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编.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Z].2003.
[4]万向东.CBD与湛江城市建设[J].
篇13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很长时间里,西方城市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到了19世纪,由于工业革命在西欧的普遍开展,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才引起西欧城市急剧的发展变化。城市出现拥挤不堪、交通堵塞和居住条件恶化等问题,即所谓的“城市病”。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急切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尽快解决“城市病”,而极少考虑如何保护历史文化。
许多建筑师和规划师就解决“城市病”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其中奥斯曼的“巴黎改建”在当时被誉为欧洲城市建设的经典,而后人却讽刺他为“拆房大师”。19世纪中叶,以近代建筑大师柯布西埃为代表的国际现代建筑学派应运而生。该学派试图以金钱和技术的力量以及规划师的技巧,通过对城市的大拆、大改、大建,解决“城市病”问题,实现建设宏伟城市的理想该学派反对当时建筑上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蔑视因袭传统。这在当时虽有一定进步意义,但是,他们对历史文化遗产采取的虚无主义态度,却助长了轻率破坏历史文物的风气,以致造成严重后果。二战后,西方国家面对满目疮痰的城市,都雄心勃勃地制定了重建城市的宏伟规划,似乎在城市建设上大干一场的机会已经来临。国际现代建筑学派的规划思想正好适应了这一需要。于是,从二战后至60年代,西方城市普遍进行了一场以大拆、大改、大建为主要特征的大规模改造运动。政府官员和建筑师们都沉浸在建设宏伟城市的狂热中,极少考虑如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问题、结果,这场大规模改造使不少城市损失了一批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也破坏了城市独特的历史风貌。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西方城市的大规模改造运动遭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学者的激烈批判与否定,政府官员和建筑师们才从大拆大建的狂热中猛醒,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对一批历史建筑的拆毁有了“切肤之痛”,开始从心底焕发出一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爱之情。在这种背景下,60年代末至70年代,国际上兴起了一股历史文化保护的新潮流,相应的国际文件频频出台。
1964年5月,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在意大利威尼斯召开国际会议,通过了《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简称《威尼斯》。认为,文物建筑是历史文化传统的物证,是人类共同的遗产,必须予以保护。它还指出,文物古迹的概念,不仅包括单个的建筑物,还包括与之有联系的历史地段、城市或乡村的环境。
1972年,欧洲各国外长会议决定把1975年作为欧洲建筑遗产年。
1972年11月,联合国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天然遗产公约》,并成立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到2003年,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已达754处。
1975年9月,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欧洲理事会部长会议上通过了《欧洲建筑遗产》。该确认了在当代欧洲历史文化保护的深远意义,意味着欧洲各国政府承担起保护历史文化的责任。
197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罗毕通过了《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简称《内罗毕建议》。该文件肯定了历史街区的保护价值,要求对历史街区要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1976年,欧洲议会在西柏林召开了题为《欧洲大城市及其变化—它的旧城区的未来》的会议。该会议正式否定了大规模改造运动,肯定了19世纪的旧城区旧建筑的历史价值。
1978年10月,召开了全美洲“保存艺术遗产讨论会”。这次会议提出要保存民间建筑和半农村的村镇。
1987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华盛顿通过了《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简称《华盛顿》。该阐述了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的意义、原则、目标和方法,强调保护工作应作为城镇社会发展的政策和各项计划的组成部分。
可以看出,这时国际上对历史文化保护有了格外的关切和热情。人们对历史文化保护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即从开始不认识到仅认识到保护可供人们欣赏的建筑艺术品,继而保护各种能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见证物,再进而保护与人们当前生活息息相关的历史街区以致整个城市。当然,西方国家为认识到这一步已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作为中国首都的北京城,迟至20世纪90年代,却居然轰轰烈烈地掀起一场以大拆、大建为主要特征的大规模改造运动,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是北京消息闭塞,不了解70年代国际上兴起的这股历史文化保护的潮流呢,还是对这股国际潮流不屑一顾?或许有人认为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太多了,毁掉一些何必大呼小叫北京的这种作法只能被西方国家视为愚昧无知。
2避免向旧城聚焦,采取保护与发展两不误的规划措施
围绕城市中心聚集越来越多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即“向心性”,几乎是一切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城市拥挤不堪和居住环境恶化就成为城市发展的普遍问题。二战后,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西方城市一方面错误地使用大规模改造手段大拆大建,以图使城市旧貌换新颜;另一方面也采取了一些疏散城市人口、缓解城市中心压力的战略性规划和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战略性规划和措施为保护旧城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道路。这里略举几例。
二战后,英国首都伦敦基本执行了英国著名规划师艾伯格隆比于1944年主持制定的“大伦敦规划”。该规划提出了“控制中心区,通过开发城市远郊地区的新城,分散中心城市压力”的模式规划在伦敦城外圈建立8个新的卫星城,并扩建原有的20多座旧城镇,用于疏散内城的工业企业和过剩人口。从内城向外圈疏散人口的规划是否能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卫星城是否有吸引力。为此,1946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镇法”。该法规定,新城镇应为它的居民提供商店、学校、娱乐场所和公共交通等一切必要设施,还要提供相当数量的就业机会,保证新镇居民就地生活和就地工作。到70年代,英国的新城运动取得极大成功,一些大城市甚至出现了内城荒废现象。
法国首都巴黎采用了保尔·德鲁弗里于1965年主持制定的“巴黎区域指导性规划”,它提出“保护旧城区,建设副中心,发展新城镇,爱护自然村的方针,以建设副中心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矛盾,改变原来聚焦式向心发展的城市模式。具体作法是,沿旧城区外围圆周切线方向构建两条由东南向西北平行的发展轴,在发展轴上建设5个新城用以疏散旧城人口和经济活动。新城是巴黎本身的一部分,用高速公路和地铁把旧城与新城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位于巴黎西部的拉·德方斯作为巴黎的一个副中心已于70年代建成。这里摩天大楼林立,成为国内外大型企业、财团、跨国公司、托拉斯的集中办公区。世界上100家最大企业中已有1/5在这里设立了办事处。法国人把拉·德方斯称为“巴黎的曼哈顿”。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采用了1971年制定的莫斯科总体规划,改革传统的单一中心的城市结构,选择了“多中心片”的规划结构(7l( Naz)。每一片都要求做到居住、工作、休息三方面平衡,自成体系,相对独立。以克里姆林宫为中心的老城区为核心区,是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区,其余7个片区环绕在核心区四周,呈“星光放射”状的多中心体系。通过主要干道和地铁将片区连接为一体。交通网的发达,使莫斯科人到达市内任何一点的交通时间不超过40分钟。
日本首都东京也是典型的单核中心结构。为缓解城市中心的压力,逐步实施1960年丹下健三工作小组制定的“东京规划一1960。该规划提出了类似动物脊椎的平行放射的.“城市轴结构”、叫。城市轴以现在的城市中心为起点,东南方向从东京湾延伸到梗津市,在西北方向到达大宫、朝霞方面。城市轴上构建链状交通系统,以环为基本单元,类似脊椎的环,每一环的交通可自成体系,环环相连构成城市轴上的交通大动脉。这样在城市轴沿线都可发展新的居民点和经济区,使城市保持着向多种方向发展的可能,是一个开放型的城市结构。
罗马是意大利的首都,古代罗马帝国的起源地,又是中世纪教皇的辖地,文物古迹比比皆是。几乎任何一项大规模工程建设,都会碰到是否要拆毁古迹的问题。经过一番痛苦的思索和争论,罗马人终于决定,新的经济建设必须避开罗马古城。二战后,罗马人开始在罗马古城的南郊进行新城建设。这使得罗马古城这座“露天博物馆”得到很好的保护。
魁北克是加拿大魁北克省的首府,是法国人在北美建立的第一个殖民点,是一座具有法兰西情调的城市,也是北美洲独一无二拥有城墙的城市。为了保护古城,他们在古城的“上城”西南建立了新城。新城拥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古城则保留着17世纪的风貌,马车与汽车并行。
总之,“在城市总体规划上,划分新旧地区,各以不同方式进行规划,这已是较为普遍的作法。世界上许多城市为了保护旧城和解决“城市病”问题,都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点就是,避免向旧城聚焦,在旧城以外建设卫星城或新区,使保护与发展两不误。这样,旧城的历史文化遗产能得到很好的保护,新城的规划又能为所欲为。像北京今天这样非要在城内“挖金”不可,为建新就大肆拆旧,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3对旧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在经历了大规模改造的教训以后,越来越多的西方人认识到,新建筑再雄伟,也替代不了那些蕴涵着历史文化魅力的老建筑。因此,西方人普遍焕发出一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爱之情。西方名城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方面也有许多作法值得北京学习。
3.1在旧城历史中心区增添新建筑极懊,且注意新老建筑的协调
西方名城现在一般都禁止在历史中心区大动干戈。如果新建筑属于非建不可之列,也极其注意新老建筑的协调,以老建筑的基调为主设计新建筑。
卢浮宫地处巴黎市中心,是法国建筑艺术的珍品,始建于12世纪。它原来是王宫,1793年成为博物馆‘随着藏品和游人的增多,卢浮宫日益不能适应现代博物馆的需要,馆内缺乏必要的服务设施。
卢浮宫的整治与扩建势在必行,但卢浮宫是法国人眼中的国宝,神圣不可侵犯。如何既保持卢浮宫原貌又达到扩建呢?这个难题被美籍华人设计师贝幸铭先生解决了。他将休息室、图书馆、电影厅、咖啡馆等所有的服务设施都建在地下,在卢浮宫前的广场中央地面上建了一座高20米、80%透明的大玻璃金字塔。它既是地下设施的出人口,也是通向卢浮宫各展馆的“交通枢纽”。又在广场的东、南、北三面各建一座高5米的小玻璃金字塔,分别通往主要展馆。1989年扩建工程完工。原来卢浮宫每年接待280万人参观已是不堪重负,现在它每年能接纳600万游人。古老的卢浮宫与玻璃金字塔交相辉映,成为新老建筑完美结合的优秀范例。
德国本斯贝格市政府大楼建在中世纪一座古城堡旁边。大楼建筑摹仿古城堡的塔楼,弯弯曲曲,层次有高有低,给人以崎岖峻峭之感,楼内有现代化的办公室、会议室、礼堂等。大楼外表与古城堡的风格极其协调。